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030419163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030419163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030419163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0304191630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把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3、德意志

4、西班牙

5、北欧

瑞典脱离丹麦独立。控制波罗的海航海权,成为北欧首强,新教国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促进工商业发展,与瑞典争胜。丹麦、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并都与北德意志诸侯有矛盾。

6、东欧

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瑞典争夺波罗的海东岸地区和商道。1569年,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合并。16世纪呈上升趋势,17世纪中期后衰落。

二、“三十年战争”

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

1、战争起因

宗教改革。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以皇帝为首的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的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联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间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拓土的斗争。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波希米亚(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波希米亚保有较大自治权,议会和新教教会继续存在,皇帝则试图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希米亚占统治地位。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马提亚违背“大诏书”,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公爵担任国王,迫害新教徒。新教徒反对,矛盾激化。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

2、战争进程: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

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评价:和约是在新教势力占优势的情况下缔结的,内容反映了这种实力的对比。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帝国被迫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政治上分裂,更处于一种分崩离析的境地。皇帝建立统一帝国和恢复天主教在欧洲统治地位的企图彻底破灭了。西班牙的实力被极大削弱,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法国“天然疆界”的要求部分得到实现。瑞典得到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最重要港口以及易北河和威悉河的入海口,增强了实力,成为北欧强国。和约调和了旧矛盾,也造成了新的不均与和矛盾。法国引起英国、荷兰的嫉恨,为英法交恶、法荷相仇埋下种子。瑞典引起丹麦和北德各邦的敌视,战事不断。奥地利向民族国家发展。奥法分割下的意大利各邦不断掀起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革命浪潮。俄国和东欧诸国也逐渐参与到欧洲的政治斗争中。欧洲没有出现稳定局面,各国的兴衰更替更替通过战争进行。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与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和会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为近代以后的国际会议提供了初步经验。其次,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这些原则也成为近代国际法的主要内容。此外,和约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对违约国可以实行集体制裁。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和约签订后,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驻外使节,进行外事活动。国际法是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与发展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成为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起点。

第二节英国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革命的态度

国王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导致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三十年战争”中,英国对战争双方的政策摇摆不定,对战争进程影响小。英国在欧洲政治生活中处于二流国家的地位。“三十年战争”为英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保证了革命得以在没有大规模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1、法国

革命初期没有明显表现出支持英王的态度。后担心革命影响法国人民和法国王权的稳定。“三十年战争”期间,无法公开干涉,与苏格兰结盟,调停战争,挑拨议会分裂,支持英王。战后意图以武装干涉阻止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后因国内投石党内乱,计划落空。

2、西班牙

英荷结盟与西班牙的贸易与殖民地之争。西班牙支持爱尔兰起义。在对法战争不利时,同英国接近。外交上表示支持英国议会,在荷兰则进行反对英国议会的活动,渲染英国海上势力对荷兰的威胁。

3、荷兰

因海上霸权与商业利益与英国有矛盾。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意图从英国革命中获益。联省共和国议会支持英王,主要省份荷兰则支持英国议会。不愿看到英国强大。

4、俄国:对英国专制政权抱同情态度。

5、教皇:支持英王,意图借机恢复天主教地位。

6、丹麦:支持英王。

7、瑞典:支持英国议会。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它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1、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2、英国参与法西战争

英西矛盾体现在殖民地和宗教问题上。西班牙支持法国投石党运动。法国希望同英国结盟。共和国初期,英法交恶,贸易战上升为外交战。克伦威尔认为不宜同强法敌对,英法关系趋于缓和。1659年11月,法西《比利牛斯条约》。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西关系改善,化敌为友。

3、英国争夺松德海峡

1658年2月,瑞丹《罗斯基勒条约》,1660年6月,《哥本哈根条约》。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查理二世对外扩张基本目标不变,重商主义仍是其经济政策基础。严格执行《航海条例》,取代荷兰在美洲的转口贸易。对法、西政策变化:寄希望于用天主教巩固封建政权,与法、西保持亲密关系。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1667年7月,《布雷达和约》。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1674年2月,英荷《多佛尔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小结:综观英荷战争,英国是实际上的胜利者。荷兰基本上接受了航海条例,逐渐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而英国则逐步扩大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英国借助航海条例,海外贸易大发展,海上实力不断加强。到17世纪末,英国对荷兰已占压倒优势。英荷战争动摇了荷兰的国际政治地位。光荣革命,威廉三世登上英国王位,使荷兰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

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的变化:①英法同盟结束,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地更多采取主动态势。第三节法国争夺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三十年战争”后,西班牙利用法国投石党运动和英法紧张关系继续对法战争。法国积极联英反西:容忍英国的共和国制度;恢复英法自由贸易;接受因法方海上抢掠行为而遭到损失的英国船主的正当要求。1659年,法西《比利牛斯条约》。

马扎然意图利用法西联姻,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使波旁王室取代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西王腓力四世同意将女儿嫁给法王路易十四,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隐患。

法国为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失去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路易十四演戏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对外扩张政策,梦想实现法国所谓“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

1、“遗产战争”: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1668年法西签订《亚琛和约》。“遗产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势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多国为敌,路易十四因此更加重视外交的联合分化作用。荷兰因在反法联盟中充当主角,成为法国下一个战争目标。

2、法荷战争:1678年,法荷《奈梅根和约》。法国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孤立。

3、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敕令(1598),迫害新教徒,引起新教国家不满,欧洲出现反法浪潮。1697年,《里斯维克和约》从内容上使欧洲恢复了战前的状态,其影响为: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如果说《奈梅根和约》是法国霸权鼎盛的标志,《里斯维克和约》则是法国霸权衰落的开始。法国的政治地位在战后逐步下降,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盛况。英国在国防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增强,英国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与大陆事务。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际政治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地位参与欧洲列强间的竞争。连续不断的战争损伤了法国的元气,在英、荷等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法国仍保留封建专制,经济落后。法国在竞争中慢慢丧失了优势地位,在与英国的抗衡中落于下风。几次战争也表明,保持国际势力的均衡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追求霸权只能导致衰落。

三、奥土战争

奥土战争主要因争夺匈牙利而起。第一阶段,1683-1684;第二阶段,1684-1690;第三阶段,1690-1698。1699年1月,土分别各方分别签订条约,总称《卡洛维茨和约》。奥地利获得匈牙利;波兰获得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和波多利亚、卡明涅茨要塞;威尼斯获得摩里亚半岛。土耳其占领匈牙利的梦想破灭,不仅无力再对外扩张,反而成了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奥地利获取匈牙利以补充实力的计划得到实现。在东南欧的势力得到加强,也保持了大国地位,能够继续与法国等欧洲列强进行竞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与《乌得勒支和约》

1、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1700年10月2日,查理二世在遗嘱中将西班牙连同其在新旧大陆的一切领地,全部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浦?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西法两国永远不得合并。

2、法国对欧洲大同盟的战争

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组成。英、荷、奥为主体。反法各国各有所想:荷兰只求解决来自法国的威胁与订立商约,担心英国海上势力扩大;其他盟国则担心奥地利占有西班牙后,恢复哈布斯堡在欧洲的霸权。英

国国内在托利党掌权后,反对辉格党参与欧陆战争的政策,对法妥协。北方大战朝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发展,英国担心俄国取得波罗的海霸权会威胁英国在东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特权。英国不想彻底击败法国,以便利用法国对抗俄国。英国担心奥地利与西班牙合并,建立哈布斯堡欧洲帝国的局面。

3、《乌得勒支和约》

1714年4月,以法国、西班牙为一方,英、荷、普、萨、葡为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奥法签订了《拉什塔特和约》。两条约统称《乌得勒支和约》。

《乌得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势力均衡”概念正式写进条约。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占领了不少战略要地,并开始了夺取法国美洲殖民地的进程;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法国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却被大大削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使原来的勃兰登堡选侯得以扩张领土,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1、俄国的扩张

伊凡四世(1533-1584)起,俄国为争夺出海口而不断征战。在北方波罗的海,俄、瑞、波争斗不断。北方失利后将矛头指向南方的黑海。俄土战争。彼得一世(1682-1725)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又陆上的地域性蚕食扩张转为争夺海洋,想要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2、北方大战

3、《尼什塔特和约》

1721年8月3日。俄瑞在芬兰的尼什塔特签订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站稳脚跟,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为俄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瑞典北方强国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1、普鲁士的崛起

勃兰登堡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得到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和若干主教领地。腓特烈三世(1688-1713),获得普鲁士国王的称号。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1740-1786),热衷于德意志把业和军国主义。

2、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1740年,腓特烈二世以割让西里西亚作为承认特蕾西亚王位的条件。1740年12月,普鲁士兵占西里西亚。特蕾西亚得到英国财政帮助和俄国道义支持。1741年11月,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柏林和约》,奥地利放弃西里西亚和一些公爵领地。1745年12月,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德雷斯登和约》。

3、《亚琛和约》

奥普战争发展为以英法为核心的两个集团的战争。1748年1月18日,《亚琛和约》。《亚琛和约》加强了英国和普鲁士的实力,削弱了法国和奥地利。英法矛盾加深,不久爆发七年战争。普鲁士成为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法国因普鲁士在战争中的欺骗行为生恨。法奥面临共同的敌人普鲁士,长期的敌对关系开始松弛,在反普目标上走向联合。

三、七年战争

1、欧洲外交革命

欧洲国际力量分配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变化:普法同盟瓦解,法奥修好;英奥背离,英普结盟。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是为欧洲外交史上的“外交革命”。

1756年1月,英普《威斯敏斯特条约》,互不进攻对方领土,武力反对“任何破坏德意志领土完整的国家”。《威斯敏斯特条约》使英奥联盟彻底瓦解,奥地利加紧与法国和俄国结盟的步伐。1756年3月,俄奥攻守同盟。1756年5月,法奥互助条约。欧洲形成英普集团与以法国为核心,包括奥、俄、西、萨克森、瑞典的集团。

2、七年战争

3、《巴黎和约》与《胡贝图斯堡和约》

英普集团取得海上胜利,法奥俄集团在陆上占优势。战争呈相持状态。

1763年2月,英法《巴黎和约》。1763年2月,普、奥、萨克森《胡贝图斯堡和约》。

奥地利永远失去西里西亚,在德意志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奥普之间的仇恨使它们的争霸战争更加激烈。为增加实力,奥地利进行一系列改革。普鲁士通过战争,跻身大国行列,跨出了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战争结束时,普鲁士在国际上处于完全孤立的境地,迫使它与俄国接近。战争为俄国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争给法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欧洲大陆上,法国失去霸主的地位,外交上靠奥地利和土耳其支持。殖民地丧失殆尽,不仅意味着法国失去强大的海上势力,而且意味着失去了财源,失去了赶超英国的机会。英国获得巨大利益。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工业革命。确立海上和殖民霸权。战后,西欧出现一段平静期。俄、普势力的增长,及普奥较量则使东欧不再安宁。

四、两次俄土战争

1、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局势

18世纪初的欧洲强国:法、奥、英、荷、瑞。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五强:英、法、俄、普、奥。国际形势:法土反哈布斯堡联盟,商业往来密切,法在土享有优惠特权,贸易额在近东贸易中居首位。反对俄国势力侵入其贸易领地。英国在近东有重大经济利益,但英俄有传统贸易关系,并意图利用俄国在近东和欧陆与法抗衡,对俄扩张采取纵容态度。奥地利反对俄国在黑海和多瑙河地区扩张,担心损害其在巴尔干的利益。但向巴尔干扩张又需要俄国的支持,二者相互勾结又斗争。俄利用奥对波兰的野心使奥成为对土战争的支持者。

2、1768-1774年俄土战争

1772年,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吉和约》。扩大了俄国在欧洲的影响,开辟了俄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新时期。俄国势力侵入了黑海地区,夺取出海口的主要目的达到。条款为俄国后来发动战争、进一步向巴尔干扩张提供借口。

3、1787-1792年俄土战争

国际形势:英国因北美战争而削弱。法国革命。普奥1778-1779年争夺巴伐利亚战争,俄调解,促成铁申和约。使德意志保持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力量均衡,并被承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法律保证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操纵德意志事务的权力。

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俄只要求奥卡科夫和德涅斯特河以内的黑海北岸地区。俄军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和多瑙河公国退还给土耳其,土给予俄贸易特惠权。承认《库楚克——凯纳吉条约》继续有效。条约巩固了俄国在黑海的地位,为俄国入侵巴尔干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学习提示:18世纪下半叶,战争使西方政治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成。美、法是其中的代表。美、法作为资本主义成长的结果,意味着君主专制时代已经过去,以国家为本位的时代已经到来。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主权在民。美国在独立战争中利用了欧洲大陆国家间的矛盾,独立后又有意识地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法国革命对欧洲传统的力量均势产生了巨大挑战。但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将挑战转化为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奴役导致其失败。

学习要点:

1、美国建国前后的对外政策。

2、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家关系的影响。

3、拿破仑时期的欧洲大国关系。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1、独立战争

1774年9月5-10月26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通过《权利宣言》。1775年,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2、法国参战

法国最初怀疑美利坚能否取胜,自身财政危机亦严重,对民主共和国反感。法国“只差战争”的政策,目的是英美相互削弱。1778年2月6日,法美友好通商条约和同盟条约签订。

3、西、荷参战

建国之初的外交的弱国利用强国的外交,不拘泥于对等外交。大陆会议向许多国家派驻使节,不一定达到成建交目的,成功离间所驻国与英国关系。西班牙与英国有殖民战争矛盾,担心自身殖民地受独立影响,也担心北美独立后威胁西属路易斯安那。一度以联法抗英来要挟英国让出直布罗陀。1779年4月,西法秘密条约。1779年6月21日,西对英宣战。道义影响。1780年11月,荷兰加入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向荷兰宣战。1782年,签订荷美通商条约。

3、俄国武装中立

叶卡捷琳娜二世反感北美独立,为平衡法、普、奥,需要联合英国,也需要维护俄英商业条约,保证自己经济利益。但也不希望英国势力在美洲进一步扩张。俄国内部农奴起义不断,局势不稳定。控制黑海及其沿岸是俄国最主要的战略考虑。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1、美国的独立

1783年9月3日,美英《巴黎和约》。法国考虑到英法签订和约前保持法美同盟的重要性,同时为尽快迫使西班牙放弃对直布罗陀的要求,尽快缔结和约,接受英美和约。

美国获胜有着有利的国际环境。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势力引发许多国家嫉恨,英国在战时对中立国的粗鲁做法使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站到其对立面。美国独立使英国失去重要的殖民地,但英国掌握着直布罗陀。实力损失不大。法国的胜利则是虚幻的,战争中耗资巨大,加剧了财政危机。北美独立战争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次殖民地脱离宗主国获得民族独立的战争,激发了世界各地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浪潮的兴起。这在西属、葡属拉美殖民地,英属殖民地尤为明显。

2、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美国内战,美国的对外政策大致分两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即孤立主义;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

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签署《中立宣言》,宣布美国不介入欧洲战争。这反映了美国军事经济实力不强大,需要保护自己,也想利用远里欧陆的有利地理条件,向西部扩张并扩大贸易。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告别演说》,是为美国外交中孤立主义思想的先声。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把美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国家主义”。《告别演说》为后继者们提供了一套处理美国对外关系的规则。

1797年, X、Y、Z事件。1800年9月,美法签订《莫特枫丹条约》,废止法美友好通商条约,放弃条约所规定的一切权利,自由船只可以自由载物,中立国船只有权在各交战国进行能够非违禁品贸易。1803年4月3日,《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意图趁英国孤立之时,解决同加拿大的北部边界问题甚至夺取加拿大。1812年6月,美国对英宣战,失败。1812年12月24日,签订《根特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第二节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与所遭干涉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一是大革命对王权的限制有个发展的过程,二是列强自身及相互间有问题与矛盾。

随着革命的发展,“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吉伦特派为扩大法国的势力和市场,希望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

革命的法国同整个欧洲专制王朝敌对形势形成,在欧洲专制王朝看来,革命的法国破坏了整个欧洲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建立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欧洲王朝性的国际主义同法国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形成尖锐的国际意识形态冲突。此外,传统上欧洲列强奉行多强均势,其要旨在于维护列强间权势大致均衡的分布,阻止其中任何一强取得压倒性优势,从而保持所有强国的独立生存和体系结构的多元性质。由此,志在维护欧洲传统均势结构的欧洲列强同努力打破传统国际体系,并进而寻求欧洲霸权的法国之间处于尖锐对峙状态。

普奥武装干涉。英国迫使普奥签定《匹里尼茨宣言》,为恢复法国王权而战。目的在于使法与普奥互相争斗而削弱,并相机争夺法国海外殖民地和贸易区。法国的实力和政治地位加强,对欧洲传统均势格局形成挑战,使得欧洲列强联合起来对法国进行干涉。

1793年,英国积极组织和领导第一次反法同盟。雅格宾派上台。对外集中力量打击英国,通过航海条例,禁止英国船只进入法国,分化反法同盟,提出“不干涉原则”,宣布“法国不干涉他国政治,也不许他国干涉法国政治”。

二、俄、普、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俄普签订瓜分波兰协议。1795年10月,三国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协定。瓜分波兰对帮助法国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起了作用。由于波兰,俄国没有参加第一次反法同盟,普鲁士自1794年春起,就几乎没有参加反法战争,而且出于俄奥背着它签订瓜分协议的愤恨,退出了反法同盟。

三、督政府时期法国对外关系

督政府的对外措施;分化瓦解反法同盟。集中打击奥地利。

1797年10月,法奥《坎波福米奥和约》,和约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1798年第二次反法同盟。1802年3月27日,英法《亚眠和约》。和约意味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但英法根本性矛盾并未解决。

第三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1、拿破仑战争

1804年,拿破仑称帝。

帝国时期战争加剧的原因:称霸与制衡冲突异常激烈。意识形态斗争的激化。

1804年,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1805年12月26日,法奥《普莱斯堡和约》。1806年,奥皇弗兰茨二世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1806年7月12日,建立莱茵邦联。德意志西部和南部16个小邦选举拿破仑为保护人。

1806年9月,英、俄、普、瑞、西、萨克森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法俄由敌对向同盟关系转变:拿破仑认为法国最主要的敌人是因果,打击英国需要俄国的支持和配合。普败、奥中立,使俄国面临法国入侵而孤立无援。在法国处于霸权颠峰时,对法国制衡短期内难以有效。英国唆使大陆国家抗法,自己在海上却寻求非均势,引起俄国不满。

1807年7月9日,法普《提尔西特和约》。拿破仑霸权达到颠峰的标志,法国以胜利者的姿态注视欧洲。但胜利之下埋伏着危机。欧洲失衡加剧。欧陆主要强国慑于法国武力鼎盛而都持容忍屈服态度,但仇恨心理极强。法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越来越建立在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压榨上,这激发了其他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促使其图强雪耻。

2、大陆封锁体系

大陆封锁计划的原因:英国是法国称霸的主要障碍,但法国海军不敌英国海军。法无力对英直接打击。英国阻挠法国称霸的主要力量是其经济。

1806年11月20日,“柏林敕令”,宣布“不列颠诸岛处于封锁状态”,“禁止与不列颠诸岛的任何贸易和任何关系”,大陆封锁开始。1807年连续颁布枫丹白露、米兰敕令,对英全面封锁。

3、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第五次反法同盟

1807年11月,拿破仑占领里斯本。葡萄牙王室成员在英舰护送下达到巴西。随后,拿破仑迫使西班牙屈服。葡、西被迫加入大陆封锁体系。

英国组织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10月14日,《维也纳和约》。1810年11月,第二次枫丹白露敕令,宣布没收英国在大陆上的一切工业品并予以销毁,并建立特别军事法庭,完成大陆封锁的立法手段。大陆封锁体系难以运转。最初曾给英国造成困难,但结果不能长久。它不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规律基础上,欧洲的消费者是被迫接受法国产品,是法国强制性的结果。英国出于工业革命高潮,新机器、新工艺广泛运用,英国殖民地多,有可靠低廉的原料保证,大量英国商品很难被排挤出市场,法国强制的结果是国内市场一片凋零,整个欧洲大陆由于反对法国侵略掠夺,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法国霸权日薄西山。

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法俄关系恶化:波兰问题。东方问题。拿破仑意图将巴尔干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并违背其爱尔福特诺言,阻止俄吞并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俄英有贸易传统,大陆封锁损害之。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进军俄国。

1813年10月,莱比锡“民族大战”。第六次反法同盟《肖蒙条约》。1814年3月30日,反法同盟军队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保留法国1792年疆界。第二次巴黎和约,法国退回到1790年疆界。

三、拿破仑外交政策评价

波旁王朝的复辟不能推翻法国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欧洲从此开始了一个政治上反动的时期,但谁也不能把欧洲拉回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前古老的封建秩序中去。拿破仑的霸权战争破坏欧洲主要民族感情,必遭顽强反抗。法国霸权违反欧洲传统均势失败。拿破仑对外政策是其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随着法国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的欲望日益强烈。作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拿破仑的通过对外战争,反对封建各国的干涉,试图夺取欧洲大陆霸权。拿破仑外交前期(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虽然显露争霸性质,但反干涉主义仍然是其外交的主要倾向。但后期,霸权主义性质暴露无遗。

拿破仑外交政策特征:外交政策的两重性和进步性。靠战争机器来实行。战争也具有两重性:与反法同盟的战争,主要是保卫其革命成果,战争涤荡了德意志诸邦、意大利诸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取消了封建贡赋,赶跑贵族王公,实行“民法典”,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及“自由、平等、博爱”口号深入各国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国扶植了许多资产阶级政权。同英国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和扩大法国殖民地,制止英国干涉法国称霸欧洲,打破英国的海上独霸地位,依靠军事征服为法国资本主义开辟国外市场。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学习提示:维也纳体系与法国:一是法国国内秩序,即波旁王朝的恢复;二是防止法国再度称霸。维也纳体系与欧洲:一是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二是保卫正统秩序。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即欧洲协调。梅特涅是欧洲协调中的核心人物。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东方问题,是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其发展最终摧毁了维持正统秩序的大国均势和平,使维也纳体系走向解体。维也纳体系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1848年欧洲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

学习要点:

1、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容。

2、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协调为何失效。

3、从全球的视角看,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4、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大国的均势政策。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英、俄、奥、普四国主持。英、奥、法的要求大体限于欧洲大陆领土均势格局的确立,与扩张不断的俄国矛盾。

波兰-萨克森问题;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土耳其问题;其他问题:黑奴贸易,各国原则上同意废除,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实施日期。制定国际河流管理制度,确定国际河流向各国商船开放、贸易通航自由无阻原则。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公约,明确外交代表的三个等级:大使、教皇使节或圣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二、《神圣同盟条约》

181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在巴黎订立《神圣同盟条约》。

炮制同盟议定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见解来抵消法国1789年革命的危险观念。《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单就其内容看,尽管声称各君主彼此应相互救助,但并不是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而像是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同盟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产物。神圣同盟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它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它从精神上把各国君主联合起来,为合力镇压革命运动提供了一个连接的纽带。俄国既是神圣同盟的倡导者,有是镇压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宪兵,这种双重身份不只是一种巧合。

三、《四国同盟条约》

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同路易十八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条约的签订表明,在维也纳体系创立之初,防止法国重新出现旨在推翻维也纳秩序之政权,仍然是列强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一。这说明条约的目的是具体的、实际的。虽然这一基础因法国加入而淡化,但条约所确定的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却有重要意义。由于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问题,试图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形式上又叫做欧洲大国的协调,或欧洲协调,在当时叫做“会议外交”。该体制对以后国际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大国通过这种“会议外交”,能及时就影响各国共同利益的事项或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也有助于各大国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缓冲彼此之间的矛盾,形成暂时一致或多数一致的意见。从其后欧洲协调的实践看,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维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总之,欧洲协调的目的是为谋取欧洲大国间矛盾的妥协,进行种种政治交易,签订秘密条约,维护大国的利益,保持强权政治。

四、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它为欧洲大国间的关系创造了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这是均势的最重要含义。维也纳会议所做出的欧洲领土安排,首先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构筑的一道安全堤坝。同时,会议所进行的地缘政治安排,还使得在中欧出现了德意志邦联,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使其履行其维持欧洲均势的作用。

维也纳会议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只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而非绝对的平衡。平衡与均势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认为通过建立国际政治权力均势,就可以导致欧洲的安宁和繁荣,是一相情愿。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国家追求的不是均势,而是权力的优势。

主张恢复均势的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家们也是复辟派。他们承袭18世纪王朝外交的伎俩,把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看作是国际关系的原则。他们无视法国革命以来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愿望和对民主的追求,而把小国当作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涅时代)

欧洲协调是运转的基础。梅特涅致力于协调,构筑了所谓的梅特涅体系,是为维也纳体系的缩影。梅特涅的政策事实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所以1815年后的十余年时间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梅特涅思想和政策的特点是,信奉保守主义,坚持正统主义原则,强调君权神授,反对自由主义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现实主义的利益原则,竭力维持大国均势,鼓吹对外干涉他国内政等。其中,镇压民族民主运动,贯彻神圣同盟互助原则的观念占很大比重。

一、亚琛会议

1818年9月,盟国与法国在亚琛召开会议,解决驻军、赔款等问题。

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法国首相黎塞留。

关于撤军与赔款问题;法国国际政治地位问题:四大国一方面邀请法国参加以后的大国国际会议,共同磋商有关欧洲和平与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又续订《四国同盟条约》,作为对法国的防范。法国终于摆脱战败国的地位,欧洲协调也从四大国协调发展成为五大国协调。

亚琛会议是欧洲协调的第一步。五大国通过会议外交,共同承担了维护维也纳秩序的条约义务,从而为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此后,以梅特涅外交为代表的反动政策主导了维也纳体系,援引亚琛会议的精神,干涉他国内政,镇压革命运动。英国由于拒绝承担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在维护正统秩序方面逐渐游离于维也纳体系之外,所以,亚琛会议之后维也纳体系几次运转,主要表现为奥、俄、普、法的协调一致。这表明维也纳体系在启动之初,就内含了分裂的因素。

二、特洛波会议

那不勒斯斐迪南一世同意用奥地利的标准限制本国的宪政发展,将那不勒斯纳入维也纳体系。1820年7月,那不勒斯爆发烧炭党领导的起义,斐迪南被迫颁布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宪法。

1820年10月,列强在奥属西里西亚的特洛波开会协商意大利问题。亚历山大、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参加。11月,《特洛波议定书》提出两条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一是如果革命使一国的内部统治完全发生改变,则该国政府将被排斥于同盟之外;二是如一国的宪政变革威胁了邻国的安全,同盟各国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进行干涉。

三、维罗纳会议

1820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派去讨伐美洲革命的军队起义,要求恢复1812年革命宪法。1822年10月于意大利维罗纳召开,讨论干涉西班牙革命问题。俄、法、普、奥一致同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方式为列强共同支持法国武力干涉。1823年4月,法军进入西班牙,5月,占领马德里,镇压了革命。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通过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支持西班牙征讨拉美独立政权的行动,并积极策划直接武装干涉拉美革命。其动机为:一是将一切民族解放运动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的挑战;二是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三是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

英国实际持反干涉政策。英国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不但垄断了拉美的市场,也将拉美变成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并获得了一系列贸易和投资特权。英国也担心列强在干涉过程中将西班牙殖民地据为己有,不利于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在欧陆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但英国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的干涉行使“否决权”。

国务卿亚当斯反对接受英国建议。认为神圣同盟恢复拉美殖民统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接受英国建议等于承认英国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并束缚美国未来可能的领土扩张。建议美国以内感单独公开宣布反对包括英国在内的一切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的原则。

1823年12月2日,门罗宣言。英国没有公开表明反对的态度。神圣同盟各国均表示反对门罗宣言的主张,但由于掌握海洋霸权的英国接受了门罗宣言,武装干涉拉美独立运动的谋划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陷入分裂的危机,也表明维也纳体系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被排斥于美洲体系之外。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8月,比利时革命。10月,宣布独立。这削弱了荷兰在欧洲体系中的意义。1831年6月,萨克森-科堡的利奥波德亲王获得比利时王位,即利奥波德一世。11月15日,五强在伦敦签订议定书,承认比利时完全独立,并宣布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1830年11月,波兰起义。1831年3月,俄国出兵波兰,将波兰并如俄国版图。

三、东方问题的凸现

东方问题源于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故其本质是列强对土耳其帝国的侵略和争夺,特别是对土耳其领土的蚕食,及这种侵略和争夺欧洲国际关系,特别是对欧洲大国均势的影响。东方问题影响大国均势的主要因素:一是领土均势因素,因为维也纳体系没有对土耳其的领土做出安排和保证;二是地缘政治因素。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后者主要体现为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的争夺。

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反土耳其苏丹统治的民族起义。1822年1月13日,宣布希腊独立。神圣同盟在维罗纳会议上谴责希腊起义。英国支持希腊起义,1823年3月25日,英国承认希腊独立。

1826年4月,英俄《彼得堡议定书》。1827年7月,法加入英俄协调。三国《伦敦条约》强制土停战。普奥孤立。神圣同盟对英一致协调体的解体,维也纳体系已经四分五裂。1830年2月3日,英法俄《伦敦议定书》,废除土对希腊的宗主权,宣布希腊独立,受三国保护。希腊成为独立民族国家。1840年7月,英俄普奥土签订第一次《伦敦协定》协定使俄国在土享有的优势受到削弱,法埃在近东的地位也遭到打击。1841年7月,英法俄普奥与土签订《伦敦海峡公约》,条约的多边性质将两海峡置于国际共管的地位,从而排除了由俄国单独控制的可能性。

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月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含义,不仅是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更在于它在事实上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

1849年2月,罗马推翻教皇的世俗政权建立共和国。波拿巴则借机扩张势力,将军队开进罗马,恢复了教皇的统治,加强了法国在意大利中部的势力。俄普奥先后承认法兰西共和国和第二帝国。维也纳条约体系对法国的约束正走向解体。意大利、奥地利革命先后被镇压。欧洲正统秩序瓦解在即。

二、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为圣地问题。1842年,法国要求恢复对圣地教堂的管理权,俄反对。1852年,法俄争执再起。1852年2月,土苏丹迫于法国压力,同意把伯利恒教堂的钥匙交给天主教会掌管。俄以苏丹偏向法国为由,向土施加压力,企图索取更多的权益,重新恢复俄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1853年5月5日,苏丹被迫承认东正教会在圣地的主要地位。但俄进而要求土签订条约:确定由俄国保护土境内的东正教会和所有1200万东正教徒。

1853年6月1日,俄对土不宣而战。1853年10月,土对俄宣战。11月,俄正式对土宣战。1854年1月4日,英法联军占领克里米亚。1856年3月30日《巴黎和约》。俄国遭到削弱,反法一致的联盟彻底瓦解,欧洲均势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居优势的均势。维也纳体系走到尽头。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学习提示: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及支配欧洲政治的大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俾斯麦的成功基础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飞速发展。他在德国跨入强国之列时下台,根本原因在于“德国诸阶级之间的力量分歧和冲突”,及其内外政策的失败。1870年代后期的俾斯麦的对外政策,具有欧洲争霸的性质,力图摧毁法国,为此而“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拉拢奥匈帝国,阻止俄国向欧洲西部和南部扩张;加剧英俄在世界各地的对抗,是为“大陆政策”。俾斯麦的外交没有阻止俄法接近,海外扩张又受到英国排挤。对内政策遭到反抗。俾斯麦体系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国家体系,体系之外的国家则处于分散状态。这一体系的形成,使得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使1870年代后欧洲国际形势更加紧张与错综复杂。法俄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终结。

学习要点:

1、 19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的统一及其方式比较。

2、俾斯麦结盟体系的形成与调整。

3、俾斯麦体系瓦解的原因。

4、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意大利的统一

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封建割据状态阻碍统一民族市场的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利,反对外国统治和国家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成立近代民族国家是历史性的要求。

统一运动中的两个政治派别和两条道路:以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它以中小资产阶级为基础,并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主张通过民族革命战争,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推翻各封建王朝,驱除外国侵略势力,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起义多次失败后,转而依靠恐怖手段,导致内部分裂。由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联合在一起的自由派。主张“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力图通过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的妥协,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来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二、普隆比埃协定和法、萨、奥战争

1852年11月,自由派领导人卡米洛·加富尔(1810-1861)出任撒丁王国首相。公开支持和利用民主革命派反对奥地利,以达到在撒丁王国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来统一意大利的目的。意大利的统一还需实行与其他欧洲大国结盟的政策,以孤立奥地利。

1858年7月20日,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在普隆比埃秘密订立反奥军事协定。1859年4月29日,奥军侵入意大利,法撒对奥宣战。奥陷于国际孤立,并兵败。意大利起义不断,革命运动高涨。

三、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1860年3月,中意大利四邦公民投票赞成合并。撒丁国王不久宣布四邦为撒丁领土。

四、对南意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1860年4月,西西里岛起义。加里波第率红衫军支援。9月,南意大利解放。10月,全民投票同意南意大利并入撒丁。1861年2月,都灵第一届意大利议会,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定都佛罗伦萨。

五、意大利的最终统一

威尼斯处在奥地利统治下,罗马在教皇国统治下,并有法国军队驻守。在如何完成最终统一问题上,仍有两条道路的斗争。加富尔认为解决威尼斯问题将意味着和奥地利再次开展,对此,意大利力不从心。他继续实行孤立奥地利的政策,等待时机。罗马问题,武力夺取可能引发天主教国家的反对,加富尔劝说教皇放弃世俗权力、与拿破仑三世协商促使法国撤兵未果。民主派决定以武力收回威尼斯和罗马。加里波第组织志愿军,马志尼准备起义。1866年10月,意奥《维也纳和约》,意大利获得威尼斯。1870年,普法战争,法军撤离。9月,意军开进罗马。10月,公民投票,罗马被合并于意大利王国,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1871年7月,意大利迁都罗马,最终实现统一。

第二节德意志的统一

一、19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政治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一的两条道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大德意志方案”与“小德意志方案”。

二、丹麦战争

1861年,威廉一世(1861-1888)即位。1862年9月,俾斯麦任首相。对内军事改革,对外王朝战争。普奥联合。奥以此减弱普独自维护德意志利益的影响,列强将之视为防止普吞并两公国的保证。1864年1月,普奥缔结军事同盟,对丹麦作战。10月30日,《维也纳和约》:丹麦将三公国交由普奥处理。

三、普奥战争

1866年俾斯麦宣称奥地利破坏《加斯泰因公约》,于6月7日令普军开进荷尔斯泰因。俾斯麦为防止法国干涉,保证日后争取奥地利,停止进军维也纳。接受法国调停,提出温和停战条件:解散德意志邦联;奥地利退出德意志,并同意建立以普鲁士为盟主的德意志联邦。1866年8月,普奥《布拉格和约》。1867年2月,北德意志

联邦议会正式开幕。4月,通过德意志宪法草案。普鲁士国王任联邦主席,统领军事与外交大权,俾斯麦担任联邦的宰相。

四、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俾斯麦首先要巩固北德意志联邦,争取南德四邦,唤起全德爱国热情。在外交上,利用列强矛盾孤立法国,使其他国家在普法战争中支持普鲁士或保持中立。

1866年8月,南德四邦与普鲁士结成抵御法国的攻守同盟。1867年,南德四邦又加入关税同盟。利用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以及俄奥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矛盾,推行媚俄政策。1868年3月,普俄秘密协定:一旦普法开战,俄国将陈兵奥地利边境以防止法奥结盟;作为报答,普鲁士则同意终止黑海中立法,并保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永不为奥地利所有。意大利因为法国庇护罗马教皇国,阻挠意大利统一而不满。俾斯麦以推托策略应对拿破仑三世索要普奥战前俾斯麦对其作出的“补偿”。俾斯麦设外交陷阱,让法国驻柏林大使贝内代蒂将法国的领土要求写成书面材料,然后展示给国际社会,激起英俄对法国的不满,使法国陷于外交孤立。

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俾斯麦推动普法冲突创造机会。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塞镜厅宣告成立,威廉一世加冕称帝。1871年5月10日,德法《法兰克福和约》。和约对法国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德国则是一个掠夺性条约。

第三节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一、1873年三皇同盟

普法战争后,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尽可能地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其他大国与法国结盟。由于英国的格拉斯顿内阁对大陆事务持孤立主义态度,俾斯麦认为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国关系。

1872年9月6日,三皇在柏林会晤。除了一致表示反对社会主义国际的革命运动以外,并未产生一项共用的政治协定。但俄奥两国外交大臣却达成了若干口头谅解:奥国保证不支持波兰民族运动以及两国希望维持土耳其现状。1873年6月,俄奥签订《兴隆堡协定》。10月,德国加入该政治协定,结成三皇同盟。

二、东方问题的再起与俄土战争

1875年7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爆发反土耳其专制统治的基督教农民起义。斯拉夫人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给予支持。

奥担心巴尔干出现一个由俄国支持的大斯拉夫国家,从而阻塞其唯一的向东南扩张的通道,因此支持土对巴尔干属地的统治。俄则支持巴尔干斯拉夫人从土耳其那里获得自治或自立,但为了避免在克里米亚战争时的孤立状态,俄也准备与奥就巴尔干问题达成某种谅解。德国出于维护三皇同盟的需要,赞成俄奥达成妥协。

1878年7月13日,《柏林条约》。近东实现权力的再分配,东方问题暂时得以缓和。但三皇同盟由于俄奥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而逐渐失去了协调彼此间关系的作用。为继续控制欧洲局势,俾斯麦走上与别国秘密结盟的道路,并一度建立起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结盟体系。

三、1879年德奥同盟

柏林会议标志着俄奥协调的失败,欧洲君主联合的三皇同盟动摇。德俄关系也倒退。俄国宰相哥尔恰科夫对俾斯麦不满,认为柏林会议是俾斯麦主导的反俄行动。俾斯麦先着手巩固德奥关系,以此迫使孤立的俄国放弃反德立场回到王朝欧洲联合的大陆上。即使俄转而寻求法国支持,德奥同盟也可进行抗衡。奥也有意与德国签订共同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性条约。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德奥加强了抑制俄国侵略的力量。对德国而言,如法国进攻德国,可获得奥善意中立;如俄法联合进攻德国,可获得奥援助;又不需要承担奥主动进攻俄国时的援助义务,从而避免自己因奥扩张政策而卷入与俄国战争。德国从一开始就取得对该同盟的主导权。四、1881年三皇同盟

英是俄在近东及亚洲的主要敌人。俄有意与德奥订立条约以保障其近东利益,摆脱孤立的地位。1881年6月18日,《三皇同盟条约》。新三皇同盟增加了彼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尽善意中立的条款。德国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时可以获得俄、奥的中立;俄国在与土或英国交战时可以获得德奥的中立;奥则可以在与意大利发生冲突时避免俄国的干预。俄国还赢得了德奥对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谅解。德国使欧洲三大君主国重新聚合起来,并恢复了对俄奥关系的某种控制,从而也恢复了对欧洲政治局势的控制。

五、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

1870-1880年代,意大利扩张目标:一是伺机从奥手中夺回原属于意大利的特兰提诺和的里亚斯特;二是将临近意大利的北非纳为自己的殖民地。但难以实现。

意大利德普雷提斯内阁决定与德奥结盟换取支持。俾斯麦对法俄接近迹象担心三皇同盟不足以保证德国的绝对安全,赞成与意大利结盟。

1882年5月20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俄的同盟。对德国而言,不仅可以借此加强牵制俄国的力量,而且进一步孤立了法国。对奥来说,不仅可以在未来的俄奥战争中获得意大利的善意中立,而且可以不必担心意收复领土的要求。意则通过与德奥结盟加入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君主国家阵营,摆脱了危险的孤立,并提高了大国的地位。

第四节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

保加利亚亚历山大大公力图摆脱俄国控制,保俄关系紧张。1885年9月,东鲁米利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的存在,要求列强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1885年10月,君士坦丁堡会议,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

1886年8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1887年7月,保另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失去对保的控制。奥同英抵制俄在保恢复控制的努力,使两国关系恶化。俄将奥视为它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制俄的扩张野心。俄奥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对立性注定了俾斯麦强求俄奥合作的努力将归于失败。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

保加利亚危机期间,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进攻德国。为吓阻法国,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俾斯麦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1887年2月10日,《三国同盟续约》。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意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也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英意在地中海存在着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如果英国加入反法俄阵营,德国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东调动起足够力量对付法俄,同时又赋予德国与法俄交往时更大的回旋余地。

英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洞察俾斯麦想把对抗法俄的责任推至英国身上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的意图。他认为英国的政策是既要反对法俄的扩张野心,又要避免卷入与法俄的冲突。他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维持地中海地区的现状。

1887年2-3月,英意奥以互相交换照会的形式达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12月,三国又以照会形式达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德国虽没有参与这两个协定,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地实现了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但由于协定条款规定了英国承担义务时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

俾斯麦希望与俄国订立协定,获得三皇同盟所规定的俄国杂法德战争时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也有意从德国那里获得其在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

1887年6月18日,《再保险条约》。

自三皇同盟终结后,俾斯麦借助《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实现了对其结盟体系的调整,而其目标就是要牵制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结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占据支配地位。但调整后的结盟体系仍很脆弱。首先,法德、俄奥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矛盾,俾斯麦对此始终未能解决。由于德奥间存在同盟关系,一旦俄与德关系再恶化,它就极有可能寻求与法国联合。其次,英国态度暧昧。英国虽与法俄在殖民扩张上有矛盾,但它宁愿信奉自身实力也不愿依靠大陆结盟。俾斯麦如不能很好地处理与英国的关系,其大陆结盟体系的前景仍是未知数。最后,结盟体系深深打上了俾斯麦个人的烙印,反映了他联合奥意、拉拢俄英、孤立法国的策略思路。这一思路有待于德国政府继续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去实践。但自威廉二世(1888-1918)上台后,俾斯麦与之政见冲突不断。1890年3月,俾斯麦被迫辞职。新内阁的政策措施开始与俾斯麦拉开距离。此后,英德矛盾不断上升,法俄不断靠拢,结盟体系遂趋于瓦解。

四、德国的外交“新路线”与法俄同盟的建立

1890年3月接替俾斯麦出任德国宰相的卡普里维声称,在外交上要奉行不同于俾斯麦时期的“新路线”。认为德国必须正视俄国的敌意和法俄结盟的可能,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转而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

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举措就是取消了与俄国就续订《再保险条约》进行谈判的计划。理由是该条约既不能保护德国免遭法国的进攻,又不能完全排除法德结盟的可能,并承认俄国在巴尔干利益方面的条款还与德国对自己盟国所作出的承诺相矛盾。《再保险条约》的废除促使俄国倒向法国。

新内阁极力拉拢英国。1890年7月,德国做出重大让步,与英国签订条约,将其在东非的殖民地桑给巴尔与英国在北海的赫尔果兰岛交换。德国的目标是把英国拉入三皇同盟,或促使英国扩大《地中海协定》中承诺的义务。但英国不想受制于德国,更不想在为意奥承担义务时替它们火中取栗。英国谨慎处理与法俄的关系,并维持与三国同盟的关系,使自己的对外政策更有回旋余地。

新内阁更重视三国同盟的作用。1891年6月,三国提前一年续订《三国同盟条约》。德国为争取将有所动摇的意大利留在同盟内,答应对意在北非地区采取旨在“维持现状”的任何行动都将予以支持。三国同盟的一致对法立场和英国所表现的对三国同盟的支持,促使俄法在1891年8月27日达成政治协定。1892年8月,法俄签订军事协定。1894年1月,该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成立。法俄同盟成立标志着曾经一统欧洲的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终结。

第五章美日的崛起与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学习提示:英法在非洲的争夺、英俄在中近东的角逐是比较典型的帝国主义早期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后期的德国与英法俄产生了程度不等的矛盾,对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总体而言,英俄两国是19世纪中期侵略和殖民的先锋,两国对霸权的争夺是该时期国际政治的主旋律之一。美日的崛起成为推动全球性国际关系的新因素。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的总特点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欧洲列强开始了早期的瓜分斗争,美日崛起后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在此过程中,美日正式融入全球体系,推动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

学习要点:

1、门罗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对美国外交地位的影响。

2、日本对东亚国际体系的追求。

3、美日崛起后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特点。

4、美日的崛起对近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欧洲列强早期瓜分殖民地的斗争

一、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1、英国占领埃及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开通。列强通过向殖民地国家提供贷款和购买其公债进行经济渗透和经济控制。1875年,英国首相迪斯累里抢先法国低价购买苏伊士运河将近半数的股票,是为英国排挤法国、独占埃及的肇始。英法都想利用埃及财政问题提供贷款和援助以控制埃及经济。妥协的结果是“双重监督制”,英法派出财政监督共同管理埃及政府的财政。埃及成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英国独占埃及使英法矛盾加剧。但为其向东扩张提供了基础。

2、法国占领突尼斯

1870年代后,法国加强了对突尼斯的侵略。1878年柏林会议,英德与法达成私下协议。德国为使法国的注意力转移,鼓励法国占领突尼斯,而英国则以法国承认英国占领塞浦路斯为条件同意法国占领突尼斯。1881年,法国侵入突尼斯。意大利1882年与德奥结盟。

3、比利时占领刚果河流域与1884-1885年柏林会议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倡议,1876年布鲁塞尔“国际地理学会议”,实为瓜分非洲的会议;1878年,在比利时成立“国际刚果协会”。经过秘密协商,斯坦利于1879-1884年打着国际刚果协会旗号进行第三次探险,与当地酋长签订“保护条约”,建立商站,使利奥波德二世以协会名义占领刚果河流域。

1884-1885年,柏林国际会议《总议定书》。首先解决刚果河流域归属问题。各国承认刚果河盆地为利奥波德二世私人领地,称谓为“刚果自由邦”,出海口也为其所有。刚果河流域实行自由贸易和通航。“有效占领原则”,对非洲的新领地必须实际占领才有效。

“有效占领”原则揭开了各国武力侵略非洲的序幕。

4、英德角逐南非

英国抢先占领了首先发现钻石宝藏的西格里夸兰,并企图独占南非和垄断钻石的开采。英国在非洲的扩张政策是实现“两C计划”。1882年,德意志殖民协会成立。1883年在西南非洲获得第一块土地。德国占领德属西南非和东非后,试图将二者连成一片。

5、英法在西非和东非的冲突

英国在非洲的目标为“两C计划”计划,法国则是从佛得角到索马里的“V-S计划”。

1895年3月,英国警告法国,声称英国势力范围包括整个尼罗河流域。法国上尉马尔尚的探险队与1898年7月到达尼罗河上游的法绍达村,并宣布“有效占领”。9月,英国基钦纳率的远征军到达。“法绍达”危机。1899年3月,英法协定:法国承认英国的势力范围包括苏丹南部和北尼罗河流域,而英国则承认法国占有苏丹以西的赤道非洲。法国势力被彻底排除在尼罗河流域之外,英国则完全占有埃及。

6、意大利在东非的扩张

1894年,意入侵埃塞俄比亚,惨败。1889年起,在索马里南部使一些小国成为其保护国。1908年,宣布所占领的地区为意属殖民地。

7、英德在东非的争夺

1880年代初,德国远征军到东非探险。1885年,“德国东非公司成立”。英国则在“英国东非公司”组织下派军深入东非内陆与德争夺。中心在乌干达。1890年,英德《黑尔戈兰条约》,划分在东非的势力范围。

二、列强角逐近东

1、英俄争夺对波斯的控制:俄国控制波斯北部,英国控制波斯南部。

2、英俄角逐阿富汗

3、近东危机与《俄奥协定》

近东危机的出现与亚美尼亚问题有关。英国希望借机扩大在近东的影响,并保证通往亚洲的陆路通畅。俄国不希望英国等其他列强干涉土耳其,尤其是让其军舰进驻黑海海峡。俄法同盟开始一致。后因俄反对法国的国际

共管土财政计划,法国转而反对俄国抢占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单独行动计划。1897年2月,列强就亚美尼亚问题提出土改革计划。但无实际意义。近东危机逐渐平息。

1888年,奥匈所控制的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转而为亲俄政权掌握。形势对俄有利。近东危机期间,奥匈希望获得英德支持对抗俄国,未果。奥匈转而与俄和解。1897年5月,俄以换文形式与奥签订《俄奥协议》:双方应尽量维持巴尔干的现状,并遵守有关关闭黑海海峡的规定。

4、巴格达铁路问题

1888年,德国“三B铁路”。英国担心德国的计划会影响其在波斯、阿富汗及印度的利益。俄国竭力维持土耳其现状,以便控制黑海海峡,担心德国计划的不利影响。法与俄立场一致。1911年,德俄协议:德国放弃拟在伊朗北部修建支线的计划,承认俄在该地的势力范围,换取俄国对德国建设铁路以及外国资本参加铁路建设的认可。

三、列强侵入亚洲

1、英国吞并印度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东印度公司被撤消,开始由英女王直接统治的时代,印度总督代表女王实际管理印度。

2、荷兰侵占印尼

1814年,拿破仑失败后,荷兰恢复独立,英荷《伦敦条约》:英决定归还所占的部分荷兰殖民地。英荷在马六甲海峡的争夺反而激烈。1824年新的《伦敦条约》,英国将其在苏门答腊的殖民地让给荷兰,荷兰将其在印度的商馆和马六甲让给英国。荷兰恢复对印尼的殖民统治,英国则进一步控制了印度洋。

3、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开始

第二节美国的崛起

一、门罗主义

1822年,神圣同盟维罗纳会议,企图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及拉美民族独立运动。英国反对。1823年12月,门罗国情咨文,外交政策三个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争夺殖民地;不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和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的“不干涉原则”;“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美洲体系”原则。

门罗宣言是在国际反动势力神圣同盟武装干涉拉美的企图实际存在、英美对拉美的激烈争夺以及美俄尖锐冲突的国际形势下,为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现实的和未来扩张的利益的产物。它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是美国在实力不足的条件下外交上的一个胜利。实质上是美国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拉美各国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它以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为幌子,实质上是美国企图建立它在美洲的统治地位的宣言。客观评价,门罗主义是对梅特涅主义干涉革命原则的强烈对抗,对拉美独立后国家在政治上、外交上和道义上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它宣传了反对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门罗主义的双重性:一方面,它反对欧洲列强对美洲殖民地的干涉和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另一方面,从一开始就潜伏着美国与欧洲列强争夺整个美洲控制权的斗争,具有明显的侵略扩张性质。门罗主义成为美国的拉美政策的指导原则和扩张工具,也是美国试图将欧洲势力逐出美洲的表现,为日后扩张拉美打下了基础。

二、美国的早期扩张

1、“天定命运”论

民主党人、扩张主义者约翰·奥萨利文于1845年7月正式给美国的扩张活动贴上“天定命运”的标签:“向大陆扩张”是美国人的“天定命运”,北美大陆“是上帝分配给我们增长数百万人,让他们自由发展的地方”。“天定命运”论与当时风靡欧美的达尔文主义有密切关系。

2、美国的对外扩张

第三节日本的崛起

一、前近代日本的扩张思想

前近代日本的扩张思想大体可分为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三个方面。

鸦片战争之后,前近代的扩张思想与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主义混合起来,具有封建性的极端民族主义扩张思想急剧膨胀。

二、日本的“开国”和明治维新

1853年7月,佩里叩关。1854年3月,《日美亲善条约》(《神奈川条约》)。1858年7月,《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安政条约》):日本开放更多口岸,美获得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

三、明治政府的对外扩张

1、侵韩论

在明治政府的东亚战略中,“侵韩论”率先出笼。官方人士首先把朝鲜视为日本东亚国际体系的根基所在,将占领朝鲜作为建构的起点。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日本取得与中国的对等地位,并由此取得对朝鲜的优势地位。1875年入侵江华岛,1876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朝日修好条规》(《江华条约》)。

1882年7月,“壬午兵变”。8月30日,日朝签订《关于明治十五年京城事变的善后协定》(《济物浦条约》)

和《日朝修好条规续约》。日本变为在外国驻兵的国家,军事力量第一次扩张到亚洲大陆。1884年12月,“甲申政变”。1885年4月18日,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署中日《天津条约》。日本获得与清政府出兵朝鲜的同等权利,为其侵略朝鲜开方便之门。

2、侵略台湾:

1872年,强行将琉球列为“琉球藩”。

1874年5月,日本以琉球渔民被杀为借口,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侵犯台湾。1875年,禁止琉球向中国朝贡。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

3、图谋大陆:

1878年,日本设立了参谋本部,其下辖的管东局负责调查和编制“满洲”、库页岛及西伯利亚地区地理地势,管西局负责调查和编制从朝鲜至中国沿海的地理地势。

第四节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

一、美国的扩张

美国出现扩张主义狂热。马汉的制海权理论和“太平洋帝国论”。

1889年10月,在美国倡议下,泛美会议在华盛顿召开。泛美会议的的思想基础是泛美主义。泛美主义的出现原因:一是拉美国家在独立革命的过程中为抵御欧洲殖民者的需要,二是美国为排挤欧洲列强在拉美的势力的需要。

1903年1月,美国胁迫哥伦比亚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获得6英里宽的运河地带,租期99年。美国答应付给哥伦比亚1000万美元以及25万美元的年金。但哥伦比亚议会拒绝批准。美国策划隶属哥伦比亚的巴拿马发动“革命”,宣布独立。美国随即同巴拿马签订条约,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区。

1898年4月25日,美西战争。1898年12月10日,《巴黎和约》。1901年,普拉特修正案。1898年7月,吞并夏威夷。1899年占领威克岛,与德国瓜分萨摩亚群岛。

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9月6日,约翰·海第一次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列强承认它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关税特权和通商、航运等利益。1900年7月3日,海第二次照会:声称美国的政策是“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

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罗斯福推论”:1909年对门罗主义做新的解释,进一步把不准干涉美洲延伸为美国管理美洲。

金元外交:1909年,塔夫脱提出了主要应用于拉丁美洲的金元外交。“现政府的外交一直是以金元代替枪弹为其特征的”。干涉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海地等国家。

二、日本的扩张

1、甲午战争

2、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日俄战争

1902年1月,英日同盟。1904年2月8日午夜,日本不宣而战,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率海军偷袭旅顺俄太平洋舰队。1905年5月27-28日,对马海战。1905年9月5日,《朴茨茅斯和约》。

3、吞并朝鲜

1904年2月,《日韩议定书》。8月,《日韩协约》。1905年11月,第二次《日韩协约》。1907年7月,第三次《日韩协约》。韩国沦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8月,《日韩合并条约》。 10月,朝鲜总督府。总督直属于天皇,拥有陆海军统率权。

三、英国的扩张

为使支持布尔人的德国保持中立,1898年8月,英德签订瓜分葡萄牙非洲殖民地的条约:在葡萄牙财政困难时,以葡萄牙非洲殖民地为抵押,由英德共同借款给葡萄牙。

英国不仅帮助葡萄牙渡过难关,还在1899年与葡萄牙签订《英葡秘密宣言》,保证维护葡萄牙的领地。德国利用英布冲突,迫使英国放弃在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权益和建筑巴格达铁路的权利。英国以让步换取德国中立。

1899年10月,德兰士瓦、奥兰治对英开战。1902年5月,《韦雷尼京条约》。1899年的英布战争是对孤立政策的一的打击。英国外交上孤立,军事上缺乏补给,暴露了英国战略的弱点。深陷其中的英国无力顾及其他地区的利益,给俄国以在远东扩张势力的机会,还要经常面对俄、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的联合力量的制衡。英国实力的相对衰弱以及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迫使英国改变其传统的外交政策,寻求结盟的伙伴。英日同盟。

第六章欧洲列强的重新组合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学习提示:维也纳体系建立后的大约一个世纪里,欧洲局势基本上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欧洲大国间传统的“均势”结构有关。但自19世纪中后叶以来,旧的“均势”结构不断受到冲击。西方国家的新技术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有力地推动着国际关系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欧美和日本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帝国

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就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随着美日崛起为世界大国而变得更加复杂化,同时,它们的参与也推动了国际关系的全球化进程。维也纳体系瓦解后,俾斯麦体系没能维持多久,德国统治集团抛弃了俾斯麦保守的、狭隘的“大陆外交”,开始转向追求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的“世界政策”,并发展大海军,从而向英国发起公开挑战。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的传统对欧政策,与法俄调整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冲突,并于1904年和1907年相继缔结了《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出现了英法俄和德奥集团相对峙的两极均势体系。为谋求各自的优势,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加剧。欧洲进入危机频繁的阶段,而且任何冲突都有可能升级为影响两大集团之间力量对比关系的重大危机,列强的行动自由也因此显得越来越小。欧洲传统的国际关系均衡格局已经逐渐削弱,新的国际政治结构必将而代之。经过一战,欧洲开始丧失国际政治的中心地位。

学习要点:

1、一战前欧洲的国际形势与战争的起源。

2、一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美国在一战中外交政策的变化。

第一节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一、英德同盟谈判的失败

1、英国“光荣孤立”政策受到挑战

“光荣孤立”政策的含义,一般是指英国不在和平时期里同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这实际上体现了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需要,也是帕麦斯顿所谓“没有永久盟友和永久敌人,只有永久利益”公式的继续。从英国独处一隅的岛国和殖民大国的现实情况看,推行均势政策以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平衡、避免卷入列强间的冲突以保持行动自由、充分利用列强间的矛盾以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是最有利于捍卫英帝国利益的,而且英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也足以保卫英伦本土安全。

在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大英帝国开始处于众矢之的的不利地位。世纪之交,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动摇,从而“光荣孤立”政策的基础遭到了严重挑战。地中海的控制权被法俄舰队的联合势力所掌握;俄国在中亚的推进威胁到英属印度的安全;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动摇了英国在中国的利益;英国经常不得不面对法俄德欧洲大陆强国的联合。英国被迫修正其对外政策,1902年《英日同盟》,1904、1907与法俄订立协定以抵制德国的世界霸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协约国集团。“光荣孤立”结束。

2、德国的“世界政策”

对外政策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加剧了与英国的冲突。

1895年1月25日,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第一次公开演讲,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威廉二世把英国当作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作为后期的工业化强国,德国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德国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获取“阳光下的地盘”即争夺殖民地。

1880年代,德国开始在海外扩张,非洲,西南非的纳米比亚(1884)、西非的多哥和喀麦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1885),太平洋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

1893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租让权,企图将柏林、拜占庭、巴格达联成一气,将土耳其和小亚细亚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进而威胁英国的东方殖民地。1897年11月,巨野事件,强占中国的胶州湾,1898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

3、英德谈判及其失败

俾斯麦执政期间,德国先后于1879年9月、1887年11月、1889年1月三次主动提出与英国结盟,遭到推行均势政策的英国的拒绝。19-20世纪之交,远东危机。英国企图寻找遏制俄国势力的途径。1898、1899、1901年,英国三次与德国进行了秘密接触与谈判。

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国的主要敌人是俄国,英国应当寻找反俄联盟。1898年3月,张伯伦会见德国驻英大使,提议建立英德同盟,相互协商对中国的政策。德国一方面海派会受到法俄同盟的夹击而拒绝与英国结盟,一方面企图借谈判迫使英国在殖民地问题上让步,但遭拒绝。

1901年1月,张伯伦再次提议建立英德同盟,就摩洛哥问题和远东问题进行谈判。英国的目的是把德国拖进远东的反俄斗争,建立一个关于远东的地区性同盟,而德国则希望把英国拖入反俄反法的斗争中,要求建立英国与三国同盟之间的全面同盟。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拒绝。

英德同盟的谈判表明二者的对抗性矛盾难以协调,谈判失败促使英国向法俄靠拢。

二、英法协定

1、英法矛盾的缓和

英国变“光荣孤立”为结盟政策:在亚洲,表现为英日同盟遏制俄国,在欧洲,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主张与法接近遏制德国。

法国调整外交政策的考虑:一,地位相对较弱,大部分资金在海外,经济发展不如英德,内部政治不稳定;二,普法战争后一直被动;三,德法矛盾有新发展,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夺取萨尔煤矿区;四,德国“世界

政策”威胁法国利益,法德摩洛哥危机促使法国寻求英国支持,法绍达危机使法国认识到与英国为敌行不通。2、《英法协定》

日俄战争推动英法接近。英国不愿意卷入日俄战争。根据英日同盟条约,英国有义务协助日本作战;而俄国与法国也存在同盟关系,如果英法能达成协议,则能促使法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从而避免自己卷入战争。法国更需要英国支持,因为俄国陷身远东,削弱了法俄同盟在欧陆的作用。

1904年4月8日,英法协定。协定未提共同反德问题,也没有附加军事协定,从性质上说不是一个军事同盟。它是英法在海外殖民地矛盾问题上的一个妥协,以便双方在海外斗争中抽身加强在欧洲事务中的作用。但其反德性质是明显的,是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协定签订后,英国认为地中海的海上交通线已经有了相当的保障,海军部便把原先分布在英国许多殖民地的、主要是在地中海的大约160艘军舰集结到本国水域,并集中到紧靠德国的海军基地里。英法关系的转变对德国是一个重大打击,它表明反德同盟正在形成,并直接阻碍着德国侵略扩张计划的实现。为此,德国决定利用摩洛哥问题来破坏《英法协定》。

三、英俄协定

1、德国联俄的失败

德国意图利用俄在日俄战争中需要支持的机会,通过与俄国结盟来拆散法俄同盟,组成反英大陆同盟。1904年10月,威廉二世致信沙皇尼古拉二世,建议成立德俄同盟。俄国警惕德国离间法俄。俄国看重法国对德国的牵制作用。德俄亲善关系保持到日俄战后。德国联合俄国的失败,表明法俄同盟与德国霸权在欧洲不能并存。英俄关系开始解冻。

2、《英俄协定》

到1906年,英德矛盾明朗。英国确定了以德国为主要之敌,准备联合欧洲力量共同反德。为孤立德国,创造一个新均势,英国需要与俄国妥协,防止俄德接近。俄国重返欧洲和近东的主要障碍来自德国,巩固法俄同盟并与英国建立友好关系,符合俄国战略利益。法国推进英俄和解。

1907年8月《英俄协定》:一,将波斯三分,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地带。二,英国声明它“无意改变阿富汗的政治现状”,不在阿富汗采取“威胁俄国的措施”;俄国承认阿富汗不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放弃在阿富汗的利益。阿富汗实际是处于缓冲国地位。三,双方规定不干涉西藏内政、不破坏其领土完整,只通过拥有宗主权的中国与它发生关系。

3、协约国集团的最终形成

第二节一战前的国际危机与局部战争

一、列强的军备竞赛和海牙国际和平会议

1、列强的军备竞赛

帝国主义争霸斗争的加剧是引发军备竞赛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进步带来了军事技术革命,也增强了军备竞赛的激烈性。

2、英德海军竞赛

早期,英国坚持海军“两强标准”。德国“世界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大力扩张海军实力,缩小和赶超英国海军力量。1898年3月,德国国会通过第一个海军法案,明确把英国作为德国的假想敌。1900年,第二个海军法案。

3、海牙和平会议

1899年5-7月,第一次海牙会议。裁军问题没有任何具体结果。1907年6-10月,第二次海牙会议。没有把限制军备问题列入议程。西方史家认为,海牙会议在两方面取得成就:一是使战争变得更“人道”,可以有效降低20世纪战争的残酷性,二是共同“认识”到仲裁是解决国际争端“最有效同时也最公正”的方式。但和平会议没有认真解决裁军与和平问题,却制定了一系列如何作战的法规。和平会议变成了战争的准备会议。

二、两次摩洛哥危机

1、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4年的英法协定规定摩洛哥为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力图吞并摩洛哥。德国意图把摩洛哥建成其海上霸权的基地,并借机打击法国,以削弱英法同盟。1905年3月,威廉二世在摩洛哥的丹吉尔发表挑衅性演说,“决心捍卫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4月,德国提议召开国际会议,以重新调整各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威胁法国,如果拒绝该建议,德国将发动战争。英国支持法抵抗德国。

2、阿尔黑西拉斯会议

1906年1-4月,阿尔黑西拉斯会议。议题集中于摩洛哥的警察权问题和在摩洛哥的外国银行及对银行的监督权问题。德国只得到奥匈支持,被迫作出让步。法国控制摩洛哥。德国原有目的未实现,反而强化了英法关系,削弱了意大利与三国同盟的关系。

3、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法国的侵略扩张激起摩洛哥各地部落的起义。5月,法国出兵占领首都菲斯,摩洛哥形式上的独立地位不复存在,完全变成了法国的殖民地。7月1日,德国派炮舰“豹”号到达阿加迪尔港。是为“豹子的跳跃”。德法秘密谈判。法愿意以法属刚果作为补偿,来换取德国承认法占摩洛哥。但德要求得到法属刚果全部,法拒绝。

英国担心德法妥协,认为英在直布罗陀海峡利益重要。明确表示将不顾一切危险维持其世界大国威信,准备作出重大牺牲来维护“和平”。在英国的压力下,德法作出让步。11月4日,《法德关于摩洛哥条约》。1912年,法国宣布自己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第一次危机中,英国给法国当后台,公开表现为法德矛盾。第二次危机中,法国跟在英国后面,英国走到前台,英德矛盾公开化了。德国是在英国的强硬态度面前让步的,英德矛盾深化。

三、波斯尼亚危机

1896年,俄在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的势力已经恢复。为在远东扩张,俄希望暂时冻结巴尔干问题。奥匈因无英德支持,与俄妥协。1897年俄奥协议,任何一方不得破坏巴尔干现状。奥匈的计划:第一步是吞并波黑;第二步是武力消灭独立的塞尔维亚国家,确立其在巴尔干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统治权;第三步是建立一个三元制国家。奥匈主张在牺牲土的基础上与俄交易,从而恢复三皇同盟。1908年9月,奥俄外交大臣口头协议,俄同意奥匈兼并波黑,奥匈同意黑海海峡对俄舰队开放。奥匈随后公开声明准备兼并波黑,并言称得到俄国认可。1908年,奥正式宣布兼并波黑,并进行战争动员。俄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讨论波黑问题,但奥匈得到德国支持,态度强硬。英法不愿意卷入。俄被迫退让。

波斯尼亚危机使俄国与德奥关系恶化而无可救药。

四、巴尔干战争

1、巴尔干同盟

俄积极策动巴尔干同盟的建立,企图加强自己在巴尔干的地位,并使巴尔干同盟成为反对德与奥匈的工具,并可切断德奥同土的联系。

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因马其顿归属问题分歧。在俄的推动下,1912年3月,《塞保同盟条约》。5月,《塞保军事专约》。俄国对巴尔干各国影响很大,塞保同盟是亲俄反德奥的,它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获得英法的赞成。1912年5月,希腊、保加利亚签订防御条约。10月,希保军事条约。1912年9月,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订约,共同对土作战。

2、两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同盟具有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性。俄国则想利用巴尔干反土达到地区霸权目的。德奥则公开支持土镇压民族运动,以扩张霸权。1912年10月,门的内哥罗对土宣战。保、塞、希腊也向土宣战。土败退,请求列强调解。1913年5月《伦敦和约》。

其他国家要求保让出部分土地。协约国公开站在希腊、塞一边反保。1913年6月,保在奥匈支持下向希、塞进攻。塞、希、罗为一方,得到俄国支持,保、土一方,以奥匈为后盾。保战败。1913年8月,布加勒斯特条约,对势力范围和领土重新调整。巴尔干国家分裂为两个对立阵营:俄控制下的塞、希、罗、门;投入同盟国怀抱的保、土。

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列强的力量对比和矛盾激化

协约国在战争的人力条件上占优势,并随协约国国家的增加而更明显。经济力量方面,德国经济力量雄厚,但资源不足。军事力量上,同盟国兵少但精。海军优势在于协约国。

德奥集团备战早,装备与训练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当的优势和主动,但人力和物力资源不足,不能支持较长时期的消耗,经不起海上封锁。

二、萨拉热窝事件

塞尔维亚渴望充任南斯拉夫地区领袖,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斯拉夫主权国家,成为南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20世纪初,塞尔维亚出现反奥团体,最著名的是1908年成立的“国防会”和1911年成立的“黑手会”。奥匈决定对塞进行军事恫吓,并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1914年6月28日(1386年6月28日土征服塞尔维亚),普林西比。

三、七月危机

奥匈担心俄干涉,先向德国咨询。德保证无条件支持奥匈对塞的军事行动。俄法备战,相互保证一旦对德国开战,履行作为盟国的义务。英国也做战争准备,希望通过战争击败德国,以免德国赶上英国的海军优势。但英国政府伪装中立,施用两面手法,既给德奥保持中立的错觉,又向法俄保证支持其对德奥作战。7月28日,奥匈对塞宣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

第四节大战期间的战争与外交斗争

一、交战国争取盟邦的斗争

1、欧洲大国的战争和掠夺计划

德国在1905年就制定好作战计划《施利芬计划》,战略思想是闪电战。计划规定避免与法俄两面作战,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假道比利时迅速攻入法国,几星期内战败之,然后挥师东进与俄交战,三四个月内击败俄国,结束战争。

德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或中欧帝国。1914

年9月,德国首相贝特曼提出中欧霸权计划,要求吞并比利时和法国北部,获得进入大西洋的通道;夺取波兰、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乌克兰地区,建立德国领导下的中欧经济同盟;在中非和近东建立殖民帝国;变南美洲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奥匈的目标是吞并塞尔维亚,独霸巴尔干半岛,夺取通往亚得里亚海和爱琴海的的出海口,建立三元制帝国。

法俄集团的作战计划的基本点是从左右两路夹击德国,迫使之两线作战。俄国1910年《第19号计划》,准备从西北和西南两翼分别向德奥进攻。法国1913年《第17号计划》,军队部署重点在德法边境,忽视了比法边界的重要性。英国支持法俄计划。英国参战目的是击败德国,保持其世界霸权,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并肢解土耳其帝国。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在北非的殖民地。俄国的野心是建立从易北河到中国,从亚得里亚海到北冰洋的斯拉夫帝国。

2、争夺盟邦

1914年8月2日,德土秘密签订同盟条约,规定奥向俄宣战时土有义务对俄作战。11月2日,俄对土宣战。次日,土对俄宣战。高加索战场。

意大利认为,三国同盟是防御性组织,奥匈对塞的入侵不是防御性的,意没有义务作战。其真实目的是向两个交战集团进行外交讹诈,向双方讨价。意要求的土地也是奥匈的土地,在争夺意的外交争斗中,德处于不利。奥匈拒绝作出让步,协约国则慷慨许诺。1915年4月,英法俄意《伦敦条约》,许诺战后意将得到它希望的土地。5月,意对奥匈宣战。1916年8月,对德宣战。

德给予保财政援助,并答应保的领土要求。1915年,保与德奥土签订条约。10月14日,正式向协约国宣战。

1916年8月,罗马尼亚对奥匈宣战。1917年6月,希腊向同盟国宣战。

二、战争的推进和交战国的和平攻势

1、战争进程

德闪电战破产,被迫两线作战。西线进入相持的堑壕战,1915年,德军战略重心为东线。1916年,德国战略重点转至西线。1917年,战争胶着状态。1918年,7月协约国反攻。

2、和平攻势

1916年,和平攻势背景:一,双方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二,革命时机成熟。三,各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德国最先谋求单独或全面媾和。德俄于1916年7月,非正式会谈。11月,德奥发表波兰“独立”宣言,德俄单独媾和破产。1916年12月,德国建议谈判结束战争问题。一是转移国内视线,推卸拖延战争的责任;二是分裂协约国,三是企图用缔约的办法实现兼并计划。协约国指出在各小国被侵犯的权利与自由没有得到保证之前,不可能实现和平。

三、远东局势

1、日本参战与在中国的扩张

2、《蓝辛-石井协定》(1917年11月)

3中国参战

四、美国参战

中立原因:一,民众不愿卷入欧洲战争,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二,利用中立国地位发战争财;地缘政治因素;四,借机向拉美扩张。参战考虑:一,英国的海上封锁使美国与同盟国的经济联系中断,与协约国关系密切起来;二,担心俄国单独媾和,导致协约国失败;三,美国可以帮助协约国获胜,在和会上取得有利地位。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

第五节俄国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一、十月革命与《布列斯特和约》

1、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对外政策

1917年11月8日,《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休战,进行公正的、民主的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11月21日,苏俄政府照会协约国建议停火。协约国反对俄单独停战。

2、苏德停战与《布列斯特和约》

1917年12月3日,停战谈判。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苏俄有原则、有目的的、有秩序的实行退却,获得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并组织新的力量。

二、一战的结束

1、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

1918年1月8日,《世界和平纲领》。目的:一是消除俄国布尔什维克争取和平斗争在世界各国的影响;二是破坏俄德谈判,让俄国重新回到协约国方面作战;三是同德国争夺和平旗帜。和平计划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意欲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绘制战后的世界地图,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要求。对英法是挑战。对俄罗斯问题的看法和处置则体现了反革命愿望。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的主要目标,是美国争夺世界和巩固霸权的制度保障。

1918年9月,威尔逊提出和平方案的“五原则”:民族平等、共同利益、国际联盟、国际经济合作、公开外交。

2、《贡比涅停战协定》

1918年10月,德国提出在十四点基础上签订停战协定并开始和谈。11月5日,协约国同意。11月11日停战协定。

三、一战的总结:性质与影响

1、性质

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侵略基础上发生的战争。这一性质是由交战国的掠夺目的决定的,是一次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分割世界而进行的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部分国家进行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自卫战争,但只有从属性。

2、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七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开始规划战后国际秩序。欧洲国际秩序由以处理对德问题为核心的巴黎和会来解决,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远东国际关系则由华盛顿会议来解决。这两次会议的结果构筑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只是暂时解决了一战遗留的国际问题,同时也埋下了冲突的隐患。

学习要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列强力量的对比。

2、一战后美国的对外战略。

3、一战后世界中心是否转移。

4、国联产生和失败的原因。

5、一战与二战的内在联系。

第一节战胜国对战后“新秩序”的构想

一、战争对各协约国力量的影响

二、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

美国的霸权计划:加强和巩固在拉美的地位,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谋取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关于欧洲事务,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免失去巨额债款和利息,并需要德国保持实力以抗衡英法和对抗苏俄。在远东,美国主要是限制日本的扩张和对中国的独占,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力图打破英日同盟。

英国的战略目标仍是世界霸权,竭力抵制美国的“航海自由”、“贸易自由”原则,维护其海上强国和殖民大国的地位。在远东,借助英日同盟抗衡美国,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它的支持。在欧洲,不愿过分削弱德国,以防止法国在大陆称霸,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

法国战略目标的重点主要是放在欧洲大陆上。最重要的目标是尽量削弱和肢解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要求收复领土,分解德国,索取巨额赔款,在军事上严格限制德国。

意大利要求兑现1915年《伦敦协定》中许给它的领土。建立东地中海霸权。

日本力图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和领土合法化,并以英日同盟为依托,建立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第二节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及列强在和会上的争夺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919年1月18日。

出席会议国家分四个等级。一是“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美英法意日。各自拥有五名全权代表,有权出席一切会议。二是“享有局部利益”的国家,曾在协约国一边对德作战,拥有二至三名全权代表,参加与它们有关的问题的会议。三是与德国及其盟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拥有一名全权代表,只有在讨论的问题涉及这些国家时才能出席。四是中立国和即将成立的国家,必须在五大国之一的邀请下才能出席有关问题的会议。

战败国不允许参加,苏俄未出席。

和会会议分三种:一是拥有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权力的“最高会议”。最初形式是“十人会议”,由五大国的首席代表和第二代表组成。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和会日程和所有重大问题。后为便于进行秘密磋商,组成“四人会议”,由美英法意四国首脑组成。另由五国外长组成“五人会议”解决次要问题。会议的真正主宰是“三巨头”。二是“专门委员会”,由有关国家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讨论和审议某些专门问题,预备草案,提供最高会议参考。如国际联盟委员会、战争责任委员会、赔款委员会。三是全体大会,由与会各国所有代表参加。任务是对最高会议的决议进行表决,但只是形式而已。

巴黎和会的组织形式是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

2、列强在和会上的争夺

第一,国际联盟问题。1919年4月28日,国联盟约草案通过。

第二,对德和约问题。包括边界问题、赔款问题、殖民地问题和裁减军备问题。

第三,阜姆问题。

第四,山东问题。

第五,“俄罗斯问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读书报告 时殷弘教授的这本《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材在国内同类教材当中是很有特点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是一本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解国际关系史的知识,还能够学到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还授之以渔,这是我阅读本书后感到最大的收益之处。 作为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的教材,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针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内存在的只重理论堆彻和轻视历史阐释的问题,作者指出国际关系研究是以对历史的理解为依托的,国际关系思想源自对历史的考察和理解。但是必须把对史实考察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本书就是认真贯彻了这一方法的史学实践,作者运用了路德维希.德约的国际关系学说对始自16世纪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行了深入分析。 德约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地展现了欧洲列强与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 (特别是海外优势) 的并存与互动:每当体系中的某个大国妄图称霸 , 欧洲均势面临破坏时,其他国家就会自动形成反霸联盟对其进行共同遏制。当反霸联盟陷入困境时,周边的侧翼大国或海外优势就会主动介入。从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两代君主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称霸图谋的功亏一篑,到法国路易十四谋求霸主地位的夭折和拿破仑政府欧洲梦想的粉碎,再到20世纪德国两次谋求世界大国地位野心的破灭,历史展现出欧洲均势历经打击而仍然存在的内在机理:“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是现代史上欧洲均势得以维存的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这就是德约强调的“大均势机理”。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中,侧翼大国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大的权势,传统的欧洲中心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 此外,作者从基本模式和构成要素两方面厘清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脉络和变化原因。首先,作者提出分析国际规范体系演变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国际规范体系包括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国家规范和国际社会成员资格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促成了国际规范体系的嬗变。时至今日,国际规范体系经历了三次变迁:一是16-17世纪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这一时期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主要有两大思想模式: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的现实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近代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3.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1493年,教皇确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该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 4.正统主义:法国外长塔列朗在维也纳会议上位争取法国利益提出的外交原则,即肯定法国革命前欧洲的封建君主的正统地位,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符合欧洲封建君主的利益,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5.《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维持分裂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性质。 6.门罗宣言:1832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非殖民原则”,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美国用以反对美洲以外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7.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回车一中胡留成 重点知识::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 四、重要的国际条约 五、重要的国际组织 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 重点识记::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过程: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 1、19世纪晚期-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3、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并逐步瓦解。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此时期还增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4、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 1、一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导火线) 二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加快了战争爆发) 2、一战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2)、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4)、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二战经过: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 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 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 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5.“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19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中的利益。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相同照会,声明美国不承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不承认中日政府所缔的、有损美国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违反巴黎公约内容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被称为“不承认主义”。 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932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李顿调查团”,负责调查中日关系问题,经实地考察,调查团于1932年9月发表的《李顿报告书》。报告对中日冲突起因的描述多有不实;但承认东三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谴责日本侵略;否认伪满洲国;主张在东北建立“特别制度”,实行“高度自治”。 7.斯特莱沙阵线 针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发表联合公报。声明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维护集体和平;采取行动反对单方废约、危害和平的行为。公报被媒体夸大为:英、法、意三国建立的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莱沙阵线” 实际上,这一阵线不可能抑制德国的重新武装,三国未实现真正联合。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 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在这 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 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 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 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三十年战 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 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 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之后七年战争使 法国霸权不复存在。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在地缘上, 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 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作为传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结课作业— 读《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孙洁琬著 政治与历史学院 吕振纲 12071003

在选择究竟读哪本书来作为结课作业之前,我曾犹豫,是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比较微观的,具体详细地论述一国或几国国际关系史方面的书籍,还是选择一本,相对宏观的,但是却能从整体上介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大概情况的书籍。思来想去,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国际关系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专门的史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也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所以,想要在这方面已经成型的著作中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或者自己取得一些成果,必须如其他史学一样,首先要有着相关的国际关系史基本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基本研究方法作为手段。然而,如今的我们初涉这门学科,对于以上内容虽不是一概不知但也说得上是知之甚少,或许连入门都算不上。作为这样的初涉者,我还是认为读一本能够从宏观整体上介绍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的,能过充当教材的书较为适宜,而孙洁琬的这本《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正满足这一需要。这本书本是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作为一本教材虽然有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也有着其学界的权威性和知识的准确性。对于此书,我虽泛泛而读,却也略有所获。 我想,再说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之前,有必要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一个具体的介绍。本书主要讲授从17世纪中叶的三十年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演变历程,梳理期间发生的重大国际性事件,介绍、评价与之有关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活动,剖析主要大国争夺欧洲霸权乃至争夺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包括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活动的历史,等等。具

体如下:17世纪上半叶至18世纪末期的国际关系,包括30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英法普奥俄五强争雄及欧洲均势的形成,欧洲列强的领土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后期的国际关系,包括拿破仑战争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争夺与美国的门罗主义,1848年的欧洲革命运动与神圣同盟的瓦解,沙皇俄国的扩张活动与东方问题,意大利统一与德意志统一时期的外交活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国际关系,包括普法战争后的德法俄奥关系与欧洲局势,英国在19世纪的“光辉孤立”政策,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活动和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时国际关系,包括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战争危机的出现与外交控制,战争期间两大集团的外交斗争,战争的结束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苏联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包括热亚那会议与拉巴诺条约,联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德国赔偿问题,欧洲安全保障问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包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德日意集团的侵略扩张活动与英法美苏的对策,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大战前夕的大国间关系;战时国际关系及二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德国进攻波兰、西线战争与法国沦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及大国间的外交活动,德意日集团的崩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以上便是整本书的大致脉络体系,通读此书之后,我最大的收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二、“三十年战争“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第三节法国争夺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三、奥土战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第四节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三、七年战争 四、两次俄土战争 第二章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第二节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震动与遭致的干涉 二、俄、普、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三、督政府时期法国对外关系 第三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三、拿破仑对外政策评价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神圣同盟条约》 三、《四国同盟条约》 四、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湦时代)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三、东方问题的凸现 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克里米亚战争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意大利的统— 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二、普隆比埃协定和法、撒、奥战争 三、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四、对南意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五、意大利的最终统一 第二节德意志的统— 一、19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二、丹麦战争 三、普奥战争 四、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近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要点

一、填空选择 1、国际关系意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2、鉴于1919年5月3日对于国际关系步入正规化、学术化、专门化研究轨道具有里程碑意义,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奥托·泽姆比将这一天视为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日。 3、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呈现出的三大规律是列强称霸永不能得逞、国际关系运行的重心始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伴随和国家间相互博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4、16世纪至17世纪相继称霸欧洲舞台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 5、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 6、1700年8月开始的北方大战是俄国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7、结束1701至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两个和约分别是《乌特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 8、1832年美国《门罗宣言》是在神圣同盟拟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干涉的背景下出笼的。 9、1848年革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造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后果是神圣同盟的瓦解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0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特别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矛盾激化的产物。 11、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表现出两个特点,在欧洲呈现出两极均势的局面,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12、18世纪初西欧国际关系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欧洲大陆确立起新的均势结构的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3、实行开明专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 14、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被粉碎的条约是:《吕内维尔条约》 15、标明拿破伦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条约是:《提尔西特和约》 16、1870年普法战争起源于:西班牙王位争夺 17、反映英俄在东方问题上矛盾的尖锐化,1887年由奥匈帝国和英国以互相照会的形式签订的协定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8、近代国际关系史从时间概念上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仍以欧洲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后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大量参与国际事务,才具有世界性。 19、1793年俄普奥瓜分波兰则标志着波兰在地图上的消失。 20、第四次反法同盟彻底崩溃后,使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21、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中,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尤为激烈,面对着德国的咄咄逼人攻势,英国采取坚决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决心保持“双强标准”;1917年,德国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决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22、近代德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勃兰登堡选侯国;而近代俄国则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近公国而逐步形成的。 23、波尔塔瓦战争的胜利是俄国在北方大战中扭转战局的关键;而1917年美国参战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4、1659年法国、西班牙缔结的《比利牛斯条约》标志着西班牙在欧往昔的主导地位一去不复返,而1856年签定的《巴黎和约》则标志着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的扩张势力由颠峰走向衰落。 25、1854年3月12日日美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战略步骤的重要体现。 26、英国登上“海上霸王”宝座是在七年战争之后 27、大陆封锁;半岛战争;侵俄战争;民族反抗属于拿破仑帝国溃灭的重要因素 28、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一次胜仗是奥斯特里茨战役 29、标志着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开始,打响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米鲁特事件30、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瓜分非洲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法国 二、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