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

1. IP、子网掩码、子网

A类0-127 0 8位24位

B类128-191 10 1 6位16位

C类192-223 110 24位8位

D类224-239 1110 组播地址

E类240-255 1111 保留试验使用

引入子网的概念后,

IP地址的结构分为三部分: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网络位加上子网位才能全局唯一地标识一个网络。把所有的网络位用1来标识,主机位用0来标识,就得到了子网掩码

IP地址和子网掩码(图二)

常见的题型:

1) 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C类:202.120.14.[1110 0000] 可以划分为14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32个主机

常规解法:把这个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换算成二进制数,两者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即可得到网络地址。

另一个方法:255.255.255.224的掩码所容纳的IP地址有256-224=32个(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那么具有这种掩码的网络地址一定是32的倍数。而网络地址是子网IP地址为开始,广播地址是结束,可使用的主机地址在这个范围内,因此略小于137而又是32的倍数的只有128,所以得出网络地址是202.112.14.128。而广播地址就是下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减1。而下一个32的倍数是160,因此可以得到广播地址为202.112.14.159

2. 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

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在现实网络世界里,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1.1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

OSI参考模型采用分层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OSI参考模型

在这个OSI七层模型中,每一层都为其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为其上一层提供一个访问接

口或界面。

不同主机之间的相同层次称为对等层。如主机A中的表示层和主机B中的表示层互为对等层、主机A中的会话层和主机B中的会话层互为对等层等。

对等层之间互相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如通信的内容、通信的方式,我们将其称为协议(Protocol)。

我们将某个主机上运行的某种协议的集合称为协议栈。主机正是利用这个协议栈来接收和发送数据的。

OSI参考模型通过将协议栈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以及网络系统设计的复杂性。

OSI参考模型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不同厂商、不同结构的网络产品之间互连时遇到的不兼容性问题。但是该模型的复杂性阻碍了其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此对照,后面我们将要学习的TCP/IP参考模型,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实际上,也是目前因特网范围内运行的唯一一种协议。

1.2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在OSI参考模型中,从下至上,每一层完成不同的、目标明确的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会话层协议的代表包括:NetBIOS、ZIP(AppleTalk区域信息协议)等。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表示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SCII、ASN.1、JPEG、MPEG等。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1.3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图1-2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如图1-2所示,在OSI参考模型中,当一台主机需要传送用户的数据(DATA)时,数据首先通过应用层的接口进入应用层。在应用层,用户的数据被加上应用层的报头(Application Header,AH),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然后被递交到下一层-表示层。

表示层并不"关心"上层-应用层的数据格式而是把整个应用层递交的数据包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封装,即加上表示层的报头(Presentation Header,PH)。然后,递交到下层-会话层。

同样,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也都要分别给上层递交下来的数据加上自己的报头。它们是:会话层报头(Session Header,SH)、传输层报头(Transport Header,TH)、网络层报头(Network Header,NH)和数据链路层报头(Data link Header,DH)。其中,数据链路层还要给网络层递交的数据加上数据链路层报尾(Data link Termination,DT)形成最终的一帧数据。

当一帧数据通过物理层传送到目标主机的物理层时,该主机的物理层把它递交到上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去掉数据帧的帧头部DH和尾部DT(同时还进行数据校验)。如果数据没有出错,则递交到上层-网络层。

同样,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也要做类似的工作。最终,原始数据被递交到目标主机的具体应用程序中。

2TCP/IP参考模型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如图2-1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 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图2-1TCP/IP参考模型

2.1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TCP/IP协议栈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和其后继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U.S.Department of Defense,DoD)赞助的研究网络。最初,它只连接了美国境内的四所大学。随后的几年中,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接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最终ARPANET

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连网络-因特网。最初的ARPANET于1990年永久性地关闭。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和主机到网络层。如图2-2所示。

图2-2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下面,分别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

1、主机到网络层

实际上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只是要求能够提供给其上层-网络互连层一个访问接口,以便在其上传递IP分组。由于这一层次未被定义,所以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2、网络互连层

网络互连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

网络互连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互连层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异构网)互连的任务。除此之外,网络互连层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3、传输层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将一台主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UDP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主要适用于不需要对报文进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场合。

4、应用层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其中,有基于TCP协议的,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虚拟终端协议(TELNET)、超文本链接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也有基于UDP协议的,如简

2.2 分层

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Internet Layer)、链路层(Link Layer)。

TCP/IP分层

协议

OSI 分层

应用层

FTP,SMTP,Telnet,DNS,SNMP

7

传输层

TCP,UDP

4

网络层

IP, ICMP,(RIP, OSPF),ARP, RARP

3

链路层

Ethernet,Token Bus,Token Ring,FDDI,WLAN

2,1

1,应用层

该层包括所有和应用程序协同工作,利用基础网络交换应用程序专用的数据的协议。如,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 or HTTP over SS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TELNET (Teletype over the Network, 网络电传) ,通过一个终端(terminal)登陆到网络(运行在TCP协议上)。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由名知义(运行在TCP协议上)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用来发送电子邮件(运行在TCP协议上) 。

DNS (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 ,用于完成地址查找,邮件转发等工作(运行在TCP 和UDP协议上)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 ,用于网络同步(运行在UDP协议上)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用于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网络管理。

2,传输层

该层提供端对端的通信。最重要的传输层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 数据流传输(面向连接,可靠)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 数据报文传输(无连接不可靠)

3,网络层

该层负责数据转发和路由。从该层上面往下看,可以认为底下存在的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的端对端的数据通路。最核心的协议当然是IP协议。此外还有ICMP,RIP,OSPF,IS-IS,BGP,ARP,RARP 等。

2.3,因特网协议栈中的层

人们已经进行了一些讨论关于如何将TCP/IP参考模型映射到到OSI模型。由于TCP/IP和OSI 模型组不能精确地匹配,还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

另外,OSI模型下层还不具备能够真正占据真正层的位置的能力;在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还需要另外一个层(网络互连层)。特定网络类型专用的一些协议应该运行在网络层上,但是却运行在基本的硬件帧交换上。类似协议的例子有地址解析协议和生成树协议(用来保持冗余网桥的空闲状态直到真正需要它们)。然而,它们是本地协议并且在网络互连功能下面运行。不可否认,将两个组(更不用说它们只是运行在如ICMP等不同的互连网络协议上的逻辑上的网络层的一部分)整个放在同一层会引起混淆,但是OSI模型还没有复杂到能够做更好的工作。

下面的图表试图显示不同的TCP/IP和其它的协议在最初OSI模型中的位置:

7 应用层例如HTTP、SMTP、SNMP、FTP、Telnet、SIP、SSH、NFS、RTSP、XMPP、Whois、ENRP

6 表示层例如XDR、ASN.1、SMB、AFP、NCP

5 会话层例如ASAP、TLS、SSH、ISO 8327 / CCITT X.225、RPC、NetBIOS?、ASP、Winsock、BSD sockets

4 传输层例如TCP、UDP、RTP、SCTP、SPX、ATP、IL

3 网络层例如IP、ICMP、IGMP、IPX、BGP、OSPF、RIP、IGRP、EIGRP、ARP、RARP、X.25

2 数据链路层例如Ethernet、Token ring、HDLC、Frame relay、ISDN、ATM、802.11 WiFi?、FDDI、PPP

1 物理层例如wire、radio、fiber optic、Carrier pigeon

通常人们认为OSI模型的最上面三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在TCP/IP组中是一个应用层。由于TCP/IP有一个相对较弱的会话层,由TCP和RTP下的打开和关闭连接组成,并且在TCP和UDP下的各种应用提供不同的端口号,这些功能能够被单个的应用程序(或者那些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库)增加。与此相似的是,IP是按照将它下面的网络当作一个黑盒子的思想设计的,这样在讨论TCP/IP的时候就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层。

4 应用层(OSI

5 到7层)例如HTTP、FTP、DNS(如BGP和RIP这样的路由协议,尽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它们分别运行在TCP和UDP上,仍然可以将它们看作网络层的一部分)

3 传输层(OSI

4 和5层)例如TCP、UDP、RTP、SCTP(如OSPF这样的路由协议,尽管运行在IP上也可以看作是网络层的一部分)

2 网络互连层(OSI3层) 对于TCP/IP来说这是因特网协议(IP)(如ICMP和IGMP这样的必须协议尽管运行在IP上,也仍然可以看作是网络互连层的一部分;ARP不运行在IP上)

1 链接层(OSI1和2层) 例如Ethernet、Wi-Fi、MPLS等。

1,链路层

链路层实际上并不是因特网协议组中的一部分,但是它是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里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在网卡的软件驱动程序中控制,也可以在韧体或者专用芯片中控制。这将完成如添加报头准备发送、通过物理媒介实际发送这样一些数据链路功能。另一端,链路层将完成数据帧接收、去除报头并且将接收到的包传到网络层。

然而,链路层并不经常这样简单。它也可能是一个虚拟专有网络(VPN)或者隧道,在这里从网络层来的包使用隧道协议和其它(或者同样的)协议组发送而不是发送到物理的接口上。VPN和隧道通常预先建好,并且它们有一些直接发送到物理接口所没有的特殊特点(例如,它可以加密经过它的数据)。由于现在链路“层”现在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这种协议组的递归使用可能引起混淆。但是它是一个实现常见复杂功能的一个优秀方法。(尽管需要注意以防一个已经封装并且经隧道发送下去的数据包进行再次地封装和发送)。

2,网络层

正如最初所定义的,网络层解决在一个单一网络上传输数据包的问题。类似的协议有X.25和ARPANET的Host/IMP Protocol。

随着因特网思想的出现,在这个层上添加了附加的功能,也就是将数据从源网络传输到目的网络。这就牵涉到在网络组成的网上选择路径将数据包传输,也就是因特网。

在因特网协议组中,IP完成数据从源发送到目的基本任务。IP能够承载多种不同的高层协议的数据;这些协议使用一个唯一的IP协议号进行标识。ICMP和IGMP分别是1和2。

一些IP承载的协议,如ICMP(用来发送关于IP发送的诊断信息)和IGMP(用来管理多播数据),它们位于IP层之上但是完成网络层的功能,这表明了因特网和OSI模型之间的不兼

容性。所有的路由协议,如BGP、OSPF、和RIP实际上也是网络层的一部分,尽管似乎它们应该属于更高的协议栈。

3,传输层

传输层的协议能够解决诸如可靠性(“数据是否已经到达目的地?”)和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这样的问题。在TCP/IP协议组中,传输协议也包括所给数据应该送给哪个应用程序。

在TCP/IP协议组中技术上位于这个层的动态路由协议通常被认为是网络层的一部分;一个例子就是OSPF(IP协议89)。

TCP(IP协议6)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结的传输机制,它提供一种可靠的字节流保证数据完整、无损并且按顺序到达。TCP尽量连续不断地测试网络的负载并且控制发送数据的速度以避免网络过载。另外,TCP试图将数据按照规定的顺序发送。这是它与UDP不同之处,这在实时数据流或者路由高网络层丢失率应用的时候可能成为一个缺陷。

较新的SCTP也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结的传输机制。它是面向纪录而不是面向字节的,它在一个单独的连结上提供了通过多路复用提供了多个子流。它也提供了多路自寻址支持,其中连结终端能够被多个IP地址表示(代表多个物理接口),这样的话即使其中一个失败了连接也不中断。它最初是为电话应用开发的(在IP上传输SS7),但是也可以用于其它的应用。

UDP(IP协议号17)是一个无连结的数据报协议。它是一个“best effort”或者“不可靠”协议——不是因为它特别不可靠,而是因为它不检查数据包是否已经到达目的地,并且不保证它们按顺序到达。如果一个应用程序需要这些特点,它必须自己提供或者使用TCP。

UDP的典型性应用是如流媒体(音频和视频等)这样按时到达比可靠性更重要的应用,或者如DNS查找这样的简单查询/响应应用,如果建立可靠的连结所作的额外工作将是不成比例地大。

DCCP目前正由IEFT开发。它提供TCP流动控制语义,但对于用户来说保留了UDP的数据报服务模型。

TCP和UDP都用来支持一些高层的应用。任何给定网络地址的应用通过它们的TCP或者UDP 端口号区分。根据惯例一些大众所知的端口与特定的应用相联系。

RTP是为如音频和视频流这样的实时数据设计的数据报协议。RTP是使用UDP包格式作为基础的会话层,然而据说它位于因特网协议栈的传输层。

4,应用层

应用层是大多数普通与网络相关的程序为了通过网络与其它程序通信所使用的层。这个层的处理过程是应用特有的;数据从网络相关的程序的以这种应用内部使用的格式的传过来,然

后被编码成标准协议的格式。

一些特定的程序被认为运行在这个层上。它们提供服务直接支持用户应用。这些程序和它们对应的协议包括HTTP(The World Wide Web)、FTP(文件传输)、SMTP(电子邮件)、SSH (安全远程登陆)、DNS (名称<-> IP 地址寻找)以及许多其它协议。

一旦从应用程序来的数据被编码成一个标准的应用层协议,它将被传送到IP栈的下一层。

在传输层,应用程序最常用的是TCP或者UDP,并且服务器应用程序经常与一个公开的端口号相联系。服务器应用程序的端口由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IANA)正式地分配,但是现今一些新协议的开发者经常选择它们自己的端口号。由于在同一个系统上很少超过少数几个的服务器应用,端口冲突引起的问题很少。应用软件通常也允许用户强制性地指定端口号作为运行参数。

连结外部的客户端程序通常使用系统分配的一个随机端口号。监听一个端口并且然后通过服务器将那个端口发送到应用的另外一个副本以建立对等连结(如IRC上的dcc文件传输)的应用也可以使用一个随机端口,但是应用程序通常允许定义一个特定的端口范围的规范以允许端口能够通过实现网络地址翻译的路由器映射到内部。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习题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 3)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 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 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 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 2)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 3)环形结构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习题 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4.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应的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x。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动编码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计算机在没有联网的条件下,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在管理这些计算机时,必须分别管理。而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在某个中心位置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5、均衡负荷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可靠性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立即由系统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来代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样,当网络的一条链路出了故障时可选择其它的通信链路进行连接。 2、高效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部分计算题及答案参考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部分计算题及答案参考 一.一台机器在TCP/IP中设置如下: IP地址:156.56.97.100 子网掩码:255.255.240.0 问:该主机所在的网络属于哪一类网络?其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划分为几个?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以及广播地址? 答:1.由A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126,B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28-191,C类网的第1字节范围是192-223可知:156.56.97.100所在的网络属于B类网络。 2.标准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而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故知网络进行了子网划分。 3.由于子网掩码中的240=(11110000)2 可知:借4位做子网号,故子网划分数目是 24-2=14 4.网络地址:156. 56. 97.100 97=( 01100001)2 ?255.255.240.0 240=(11110000)2 156.56. 96.0 见( 01100000)2=96 既网络地址是156.56. 96.0; 广播地址:96.0= ( 01100000 00000000) 2 ?(1111 11111111)2 ( 01101111 11111111) 2=111.255 既广播地址为:156.56.111.255 二.已知网络中的一台主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了172.31.128.255/18,试计算: 1.该网络中子网数目; 2.该网络中总的主机的数目; 3.该主机所在子网的网络号以及广播地址; 4.该子网中可分配IP的起止地址范围。 答: 1.由于172.31.128.255/18网段属B类网络,B类网络标准子网掩码位数是否16位。 故子网借位:18-16=2 则子网数目:22-2=2 2.该网络表示主机的位数是:32-18=14 则总的主机数目是:214-2=1638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 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城域网(MAN)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对于局域网(LA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部地区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1

计算机网络基础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画出总线型、星型、树型和环型网络的拓扑结构图。 2、何谓局域网?局域网有何特点? 在较小地理范围内,利用通信线路把若干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局域网。特点:1.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机关、公司、校园、军营、工厂等有限范围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联网的需求。2.局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传输介质较多,既可用通信线路又可用专线,还可以用无线介质等。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是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系统中的最低层,建立在通信介质基础上,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透明传输、识别数据和控制、寻址及通信控制规程。 网络层:实现端到端通信系统中中间节点的路由选择,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和会话层之间的一个层次。 会话层:在传输层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控制会话的机制,建立、组织和协调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过程。 表示层:提供数据之间的转换服务,保证传输的信息到达目的端后其意义不变。应用层:最终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应用协议。 4、什么是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有哪几种? 多路复用在网络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是指在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多路信号来充分利用通道资源。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5、数据通信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信息源:产生信息的设备 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匹配信息源和传输介质 传输系统:连接源和目的地的复杂网络,传输过程中必然引入各种干扰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根据网络的定义,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三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基本模块,为网络内的其它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数据通信系统是连接网络基本模块的桥梁,它提供各种连接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网络软件是网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网络协议的支持下,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网络协议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简述一下目前用的最多的几种常用网络协议?答; 所谓计算机网络协议,就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的通信规则的集合。目前用的最多的几种常用网络协议有:OSI参考模型, TCP/IP 网络协议,局域网参考模型,ATM网络协议等等 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传输按信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传输方式单工数据传输指的是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半双工数据传输是两个数据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全双工数据传输是在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答:在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它是指在通信电缆上原封不动地传输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 0 或 1 数字脉冲信号。将信道分成多个字信道,分别传送间频、视频和数字信号,称为宽带传输。宽带传输与基带传输相比有以下优点:能在一个信道中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信息,使系统具有多种用途;一条宽带信道能划分为多条逻辑基带信道,实现多路复用,因此信道的容量大大增加;宽带传输的距离比基带远,因为基带传输直接传送数字信号,传输的速率愈高,能够传输的距离愈短。 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答: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移幅键控法 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在ASK 方式下,用载波的两种不同幅度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ASK 方式容易受增益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低效的调制技术。在电话线路上,通常只能达到1200bps 的速率。在FSK 方式下,用载波频率附近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在电话线路上,使用FSK 可以实现全双工操作,通常可达到1200bps 的速率。在PSK 方式下,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据。PSK 可以使用二相或多于二相的相移,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传输速率起到加倍的作用。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原理? 答: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TDM 技术,也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而不像FDM 那样,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相比较优点有哪些? 答:报文交换比起电路交换来有许多优点:(1)线路效率较高,这是因为许多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一条结点的通道。对于同样的通信容量来说,需要较少的传输能力。(2)不需要同时使用发送器和接收器来传输数据,网络可以在接收器可用之前,暂时存储这个报文。(3)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某些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却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但传送延迟会增加。(4)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分组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答:分组交换的特点主要有:(1)线路利用率高。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了线路的利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二、填空题 1.资源,通信 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 4.金税金桥金关 5.服务器 三、思考题 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E 4.B 5.A 二、思考题 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 2.同步 3.局域网 4.时分多路复用 5.协议 6.点到点网络 答案: 1.计算机网络 答:是一种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同步 答:就是接收方按照发送方发给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和速率来接收数据。 3.局域网 答:它的地理范围一般在十公里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组建的专用网络。 4.时分多路复用 答:将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送。 5.协议 答:就是通信双方关于通信如何进行达成一致。 6.点到点网络 答:由一对计算机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为了能从源到达目的,这种网络上的分组可能必须通过一台或多台中间机器。 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和通信子网。 2.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3.在10BaseT中,一条双绞线的最长米。 4.多路复用技术有两种,分别是,时分多路复用。 5.ARP协议负责将。 6.路由器在7层网络参考模型各层中属于层。 7.IPv6的地址长度共位(二进制)。 8.F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 9.WWW浏览器使用的应用协议是。 10.计算机网络从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城域网和广域网。 11.数据可以分为数字数据和。 12.在10Base5中,一条电缆的长度为米。 13.多路复用技术有两种,分别是频分多路复用,。 14.FDDI使用作为传输介质。 15.RARP协议负责将。 16.网桥在7层网络参考模型各层中属于层。

17.DNS的功能是。 18.IPv4的地址长度共位(二进制)。 19.HT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 2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 21.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22.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资源子网和____________子网组成。 23.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地址被转换成____________地址。 24.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____________信号,调制后的信号为调制信号。 25.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____________两种。 26.Token Bus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与其相应的物理规范由____________标准定义。 27.中继器具有完全再生网络中传送的原有____________信号的能力。 28.IP地址是网际层中识别主机的____________地址。 29.抽象语法是对数据____________的描述。 30.局域网软件主要由网卡驱动程序和____________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31.网桥独立于____________层协议,网桥最高层为数据链路层。 3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________紧密结合的产物。 33.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只在________ 上发生,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在______上同时传输信息,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必须_______进行。 34.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________。 35.在通信中,TCP协议是_________________,UDP协议是_________________。 36.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___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______比特。 37.IP地址采用分层结构,由__________和主机地址组成。 38.数据传输方向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________ 三种。 39.在星形拓扑中,网络中节点间的通信都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40.计算机网络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子网。 41.从占用传输介质的机会方面来看,访问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访问控制方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种。 43.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和 ___________。 答案: 1.计算机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3.在10BaseT中,一条双绞线的最长 100 米。 4.多路复用技术有两种,分别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5.ARP协议负责将 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6.路由器在7层网络参考模型各层中属于第三层。 7.IPv6的地址长度共 128 位(二进制)。 8.F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 21 。 9.WWW浏览器使用的应用协议是 HTTP 。 10.计算机网络从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专科)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简述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标准化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它共有7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分别如下: ⑴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数据的比特流。 ⑵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原始的、肯定会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无差错的数 据链路。 ⑶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协议数据单元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 ⑷运输层:建立一个端到端的连接,为上层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任务。 ⑸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它组织并同步进程间的对话。 ⑹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需要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 ⑺应用层: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网络的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 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3.比较OSI参考模型和Internet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层次模型,都有运输层,且它在两个参考模型中都是第一个提供端到端连接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都能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运输服务;其最高层都是向各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应用。 不同点:两者划分的层次不同;对比OSI模型,Internet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Internet没有明确规定通信子网的协议,也不再区分通信子网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Internet中特别强调了互连网层,其中运行的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且互连网层向上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而不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等。 4.简述可以从几种不同角度来对计算机网络分类? 答:按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LAN、校园网CAN(又称园区网)、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全球网GAN; 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总线型、环形和不规则形; 按物理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和卫星网等; 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 5.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 (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计算机网络基础总复习

《计算机网络基础》总复习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其中问答题占的比例最大。 大家可以先收看我的录制复习课,然后再看下面的复习资料。 复习内容、要求和思考题 一.计算机网络或Internet的组成 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即书上p.8所说的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要求大家有一定的了解。如下图: 二.什么是客户服务方式? 可以看p.9。 考虑如下问题:客户服务器方式的简称是什么?简述客户服务器方式,并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 C/S --- 全称呢?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所涉及到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例如,在WWW服务中,客户端进程IE通过服务器地址访问服务器,而服务器端处理远程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处理结果。访问结束后,C和S自动断开,释放网络资源。客户服务器方式是Internet应用中的主要服务模式,如:WWW服务,FTP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 客户程序特点可以看p.9的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三.简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电路交换是指通过网络中的节点为通信双方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这种交换方式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步骤。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一个报文划分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分组。每次转发以分组为单位,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然后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它们的特点可以看p.11和P12…..。 四.计算机网络定义、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若干概念(p.17) 1.把一群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2.如果按网络覆盖的范围,则可以有:LAN、MAN和WAN 3.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若干概念 (1)什么是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 单位是bps或b/s,如果有人说某星型网是100M,是指100Mb/s,与Kb/s是1000倍的关系。注意与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单位B和KB、MB的换算关系有点区别。 (2)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所谓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既能发送又能接收,但不能同时进行,换句话说只能轮流进行;所谓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在发送数据的同时又能进行数据接收。 (3)带宽 有两层意思:(a)…(看p.19)…(b)…看p.19..,其单位是b/s,目前我们家庭上网的带宽是2M或4M属于中等带宽。但口头上经常会说,这是宽带上网。(4)时延(或延迟):是指数据(可以是报文或分组)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5)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所谓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设备或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看p.77,常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其中星型和总线型连接方式是以广播方式工作的,我们称为总线网,目前总线网基本上演进为星型网,即以星型结构为主要连接方式,如下图: 称为集线器或交换机 在局域网的协议中,规定了采用CSMA/CD原理工作的网为以太网络,属于总线网,即以广播方式工作,且有如下几种结构:10Base5、10Base2、10Base-T,它们分别表示: 10Base5 ----- 10M以太网,采用粗同轴电缆线,最大网段距离为500米。 10Base2 ----- 10M以太网,采用细同轴电缆线,最大网段距离约为200米。 10Base--T ----- 10M以太网,采用双绞线,中央节点与站点连接距离最大为100米。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提纲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四代网络的特点: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网络,属连机系统,采用前置处理机(FEP),分工处理完成全部的通信任务,以减轻主机负荷。主机负责数据的成批处理。 前置处理机(FEP)----是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时,人们在主机前增加的一台专门用于处理终端与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以减轻主机的负荷,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的机器。 第二代:资源共享的分组交换网。主要标志:ARPANET. 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协议、层次分明、传输质量高(分散控制、高速)。缺点:有延迟,开销大。 第三代:OSI/RM模式网络(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特点: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第四代:Internet的出现。特点:INTERNET的广泛应用和ATM技术的迅速发展:综合化、高速化,向宽带综合业务发展,多媒体的应用。 2、网络的分类: a、数据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交换网、混合交换网 b、通信媒体:有线、无线网 c、通信传播方式:点对点、广播传播方式网 d、通信速率:低速、中速、高速网 e、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f、管理和使用范围:专用、公用网 g、覆盖区域: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二、网络技术基础 1、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总线型的优点:所需线缆少,成本低;易于扩充;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 缺点:采用竞争总线方式传输,易产生争用总线冲突,在结点多重负荷下,传输效率低; 不是集中控制,故障诊断和隔离困难。 星型的优点:结构和控制简单,便于管理;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单个结点不影响全网; 中央结点对各个结点的服务方便,对全网的重新配置也方便 缺点:所需线缆长,成本高;可靠性依赖于中央结点,中央结点一坏,全网瘫痪。 环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线缆短,成本低;扩充方便,增减结点容易;可使用光纤,传输率高; 缺点:可靠性差、一个结点坏可导致全网瘫痪;检测故障困难;采用令牌传递方式,在负载很轻的情况下,其等待时间相对比较长。 树型:总线型的变型,易于扩展,故障隔离容易,但对根结点的依赖大,根结点坏,则全网坏。 网状型:连通性好,组网复杂。可靠性高、通信效率高、流量大。但成本最大、协议复杂。 2、局域网的特点:覆盖距离有限;传输率高、低延时、低误码率;易于安装、维护;一般采用总线型、星型、环型;在对等型局网中,各结点为平等关系;可广播和组播。 3、信号传输的两种方式:基带、宽带传输。 4、三种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工——数据只沿一个方向传输,固定一方发送,一方接收,不能改变。如广播、电视。 半双工——可交替改变传输的方向,但在某一时刻,只能一个方向传送。双方都有发送和接收装置,但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改变方向时通过开关切换。如对讲机。 全双工——任意时刻都可进行双向传输的通信方式,都具独立的发送和接收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试卷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第8小题1分,其余每空0.5分,共10分) 1、从功能上来看将计算机网络逻辑划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以太网利用地址解析协议协议获得目的主机IP地址与MAC 地址的映射关系。 3、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B类地址。 4、在IP互联网中,路由通常可以分为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 5、B/S模型由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构成的三层体系结构。 6、光纤接入分为多种情况,可以表示成FTTx,其中的FTT表示Fiber TO The,x可以是路边(C)、大楼(B)和家(H)。 7、现在顶级域名TLD(Top Level Domain)有国家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国际通用顶级域名三大类。 8、 IP地址为 140.111.0.0 的网络,若要切割为9个子网,而且都要连上Internet,请问子网掩码设为255.255.240.0。 9、DHCP的工作过程包括DHCP发现、DHCP提供、DHCP请求、 DHCP应答四步。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 )。 A. PAN B. LAN C. MAN D. WAN 2、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A)。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高层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 A. 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 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 语法、语义、同步 D. 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以下Windows命令中,可以用于验证端系统地址的是(B)。 A. Ping B. Arp –a C. Tracert D. Telnet 5、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 )。 A. 网络层 B. 物理层 C. 运输层网络层 D. 数据链路层 6、IP地址10.10.13.15/24表示该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号部分为(B )。 A . 10.10.0 B. 10.10.13 C. 10.13.15 D. 10.0.0 7、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点分(C)。 A. 二进制数表示 B. 八进制数表示 C. 十进制数表示 D. 十六进制数表示 8、默认WEB服务器端口号是(A)。 A. 80 B. 81 C. 21 D. 20 9、以太网交换机根据(B)转发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目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网络基本拓扑结构。() A、总线型 B、环型 C、树型 D、混合型 2、b/s表示什么意思。() A、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B、每秒钟传送的字符数 C、每秒钟传送的字节数 D、每秒钟传送的十进制位数 3、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是指() A、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B、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 4、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_______组成。 A、资源子网 B、协议子网 C、国际互联网 D、TCP/IP 5、网络中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树型、网状型、__C___等。 A、混合型 B、主干型 C、环型 D、网络型 6、一个单位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_____。 A、PAN B、LAN C、WAN D、MAN 7、双绞线做法EIA/TIA568B标准的线序是() A、白橙、蓝、白绿、橙、白蓝、绿、白棕、棕 B、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C、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D、白绿、绿、白橙、蓝、白蓝、白棕、橙、棕 8、下面哪一项不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 D )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分布处理 D、路径选择 9、下面哪一项不是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分类的类型。() A、局域网 B、无线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10、目前IPV4地址已基本分配完毕,将来使用的IPV6的地址采用____表示。 A、 16位 B、32位 C、64位 D、128位 11、中继器的作用是_____。 A、放大和整形物理信号 B、过滤与转发帧 C、路由选择 D、协议转换 12、TCP/IP体系结构的上三层是指() A、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B、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 C、应用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 13、下面设备互连使用交叉双绞线的是() A、电脑网卡连接集线器普通口 B、集线器普通口连接集线器级联口 C、电脑网卡连接交换机普通口 D、电脑网卡连接电脑网卡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网桥的主要功能() A、过滤和转发 B、协议转换 C、缓冲管理 D、路由选择 15、电磁波不会干扰_______传输的数据。 A、光纤 B、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屏蔽双绞线 16、在OSI模型中,_____提供了文件的传输服务。 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7、在internet通信中,采用的协议是______。 A、OSI B、TCP/IP C、IPX/SPX D、NetBIOS/NetBEI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 2.同步 3.局域网 4.时分多路复用 5.协议 6.点到点网络 答案: 1.计算机网络 答:是一种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同步 答:就是接收方按照发送方发给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和速率来接收数据。 3.局域网 答:它的地理范围一般在十公里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组建的专用网络。 4.时分多路复用 答:将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送。 5.协议 答:就是通信双方关于通信如何进行达成一致。 6.点到点网络 答:由一对计算机之间的多条连接构成,为了能从源到达目的,这种网络上的分组可能必须通过一台或多台中间机器。 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和通信子网。 2.根据数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输方向,数据通信方式有、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3.在10BaseT中,一条双绞线的最长米。 4.多路复用技术有两种,分别是,时分多路复用。 5.ARP协议负责将。 6.路由器在7层网络参考模型各层中属于层。 7.IPv6的地址长度共位(二进制)。 8.F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为。 9.WWW浏览器使用的应用协议是。 10.计算机网络从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城域网和广域网。 11.数据可以分为数字数据和。 12.在10Base5中,一条电缆的长度为米。 13.多路复用技术有两种,分别是频分多路复用,。 14.FDDI使用作为传输介质。 15.RARP协议负责将。 16.网桥在7层网络参考模型各层中属于层。 17.DNS的功能是。 18.IPv4的地址长度共位(二进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卷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期末试卷 理论部分(60分): 一、填空题(20分) 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可以分为物理子网和网关子网。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线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4、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网关协议实现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而 子网协议一个基于连接的通信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5、在计算机网络中,将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地址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网络安全协议,有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6.在一个IP网络中负责主机IP地址与主机名称之间的转换协议称为 NDS ,负责获取与某个IP地址相关的MAC地址的协议称为子网掩码。 7.如果IP地址的主机号全为1,则表示物理地址,若IP地址的主机号全为0,则表示 虚拟,127.0.0.1被称作伪地址。 8、IEEE802局域网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数据子层和网络子层。 9、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传输信号,传输介质和介质的管理和控制。 10、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只听不发、边听边发、只发不听、随机重发。 二、选择题(20分)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不基于特定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中,第一层和第三层分别为 A A.物理层和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 C.网络层和表示层 D.会话层和应用 2.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 C 属于TCP/IP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 B.IP和UDP C.RARP和DNS D.FTP和SMTP 3.在下面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通过交换和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受端发回的确认帧。 D.以太网输出电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在MAC子层使用CSMA/CD的协议 4.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D 。 A.报文、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 C.包、帧、比特 D.数据块、分组、比特 5.在OSI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联功能的层是 A 。A.传输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物理层 6.在下面的IP地址中, C 属于C类地址。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24.45.36 7.在给主机配置IP地址时,合法的是 D 。 A.129.9.2.255.18 B.127.21.19.109 C.192.5.9.91.255 D.220.103.256.56 8.ARP的主要功能是 B 。 A.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B.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 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9、有关VLAN的概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和ATM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分组B.可以使用交换机的端口划分VLAN,且虚网可以跨越多个交换机 C.使用IP地址定义的虚网与使用MAC地址定义的虚网相比,前者性能较高 D.VLAN中的逻辑工作组各节点可以分布在同一物理网段上,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物理网段上 10、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_D_的宽带最高,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细同轴电缆D.光纤 三、填表:(10分) 1、在空白表格内填写对应内容(模型对应关系) OSI参考模型 TCP/IP体系结构 2、在空白表格填写对应协 议 四、简答题:(10分)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选择题50题75分,填空题10题20分,判断题5题5分。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信息通信、分布式处理。 2、IEEE根据计算机网络地理范围的大小,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3、网络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 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系列规则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4、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有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传输控 制协议/网际协议)等。 5、ISO提出的OSI/RM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划分为7个层次。 TCP/IP 6、OSI/RM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比较 OSI/RM网络体系结构分为7层,自下而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分为4层,自下而上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模型(某某层对应某某层) 第二章 1、带宽指信号频率的上下边界之差,以Hz为单位。 最大传输速率称为带宽,以bit/s为单位。 2、(功能)即将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实现设备称为调制器。 (功能)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实现设备称为解调器。 3、多路复用是把多路信号放在单一线路和单一设备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常用的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和码分复用(CDMA)等。 4、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提供数据通路、传输数据。 5、直通电缆接线方法:直通电缆是在一根双绞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一个RJ-45接头,两端RJ-45接头中线对的分布排列必须是完全一致的。 交叉电缆接线方法 6、传输介质通常分为有线传输(有)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类。 7、传输距离可达2km(多模)~5km(单模)。 8、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通信、红外线通信。 9、网络设备: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