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相爱十年观后感

相爱十年观后感

相爱十年观后感

相爱十年观后感1 在朋友的强烈推荐和影响下,看完了《相爱十年》。说实话,前九集看的有点漫不经心甚至煎熬,感觉整个就是一青春怀旧剧。随着肖然事业起步,才逐渐引人入胜。刘大导演始终保持着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力求全剧散发出现实残酷而不是艺术圆满的气息。

不管是青春偶像剧还是都市励志剧,通常都会设置三到四个性格迥异而又互补的人物形象,这个也不例外。导演立足改革开放深圳特区的大背景下,放弃站在仁义道德的制高点,这一点比较难得,他不给人洗脑也不想引导观众,他不掩饰世俗的物质和社会的冷漠,他只告诉你坚持、靠自己、不解释、向前冲。肖然是时代的暴发户幸运儿,贫穷使他略带孤僻但极其自尊,他内心潜伏着巨大的能量,暴富后的迷茫也是必然的,因为他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幸运的有点悲伤,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下达到了没有憧憬只有回忆的地步,自我膨胀直到爆炸也是宿命。肖然和韩灵的感情破裂是因为他们没有共同成长,没能始终保持在一个频道,不存在谁对谁错,一个雄心勃勃要征服世界的男人跟一个只想平淡过二人世界的女人从一开始就没能解决这个各自人生趋向不同的矛盾,前者事业越成功,后者的理想生活越遥远。肖然很有信念和勇气,无论是事业还

是感情上,总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机会促成飞跃。剧中人物都在不停的成长变化,唯有韩灵没变,深圳特区的新思潮似乎不足以引起她的丝毫改变,不知道导演是要宣扬爱情永恒的主题还是为了给肖然成功后的迷失制造借口。刘元是混官场的高手,有点小聪明但也做了几件很man的事,人物形象更接近现实生活,与肖然理想的化身相对应。陈启明的形象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能混多久算多久,混不下去了就回头是岸、老老实实过日子,跟黄芸芸的宽容大度比起来,他无疑是众矢之的。几个男主角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都做过不怎么光彩的上不了台面的甚至在道德上站不住脚的事情,这也是导演的客观之处,他从现实的角度描述人是复杂的多变的而不是非好即坏的一成不变的形象。全剧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可能要数老周,老周保持了一贯的冷静和正确,演员的形象也很正派,看仓库都穿西服打领带,既有原则又懂经营,我纳闷他是不是导演的化身。

可能是拍摄经费受限或者是导演急于杀青,剧情的后半部分处理的有点粗糙,人物对白很对地方前后矛盾、经不起推敲,取景比较单一,穿帮镜头也较多。如97年的肖然拿着的那份报纸背面竟然能看到“金正恩”三个大字,河北的旅馆卖的方便面竟然是桶装康师傅。

刘大导演最后抛出一个虐心的悲剧,出人意料又令人震

撼,他果然不是赚票房的,敢给观众泼冷水,抽空他该给郭敬明上上课。改革开放深圳特区的大时代,或许节奏太快太物质太虚无,几个主人公都没找到想要的幸福,深圳果然是一个诞生奇迹的地方。

相爱十年观后感2 若干年前,与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发小聊起他的南下人生,他给我推荐了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打那以后,深圳在我心中成了一座悲伤之城。若干年后,我们一股脑儿向不惑之年倾倒,如今再以改编电视剧《相爱十年》的方式温习这段都市悲情,更是感慨万千。从某种程度上说,剧中的肖然、刘元和陈启明就是这就是我们七零年代生人的多棱镜,映照着我们支离破碎的青春。

记得上大学那会,头上都顶着一个天之骄子的光环,表面感觉良好,其实心里无限迷茫。一如剧中的几位主人公,毕业分配在即,却赶上了所谓“双向选择”的年景,像肖然这样好不容易可以留校的,又被同学的羡慕嫉妒恨搅黄,最后被流放商海,天之骄子转眼沦为最最卑微的打工仔。那时“北漂”尚未流行,“南下”却是炙手可热的词汇,正所谓随波逐流,肖然和刘元踏上了未知旅途,红尘滚滚,这也是一代人没有选择的选择。

1992年的深圳,人如稠浆,信仰荒芜,经济形态的试验田里,财富的蘑菇云此起彼伏,梦想在这里起航,人心在这

里裂变。《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无意为所谓改革开放鸣炮献礼,它所歌抒的是小人物的罅隙人生,改编《相爱十年》亦然,循着原着的仪轨,它借爱情之名,以十年为期,对一代人来一次不无伤感的回望或总结。

对于九零后来说,用十年青春换取亿万身家,那是多么牛掰的人生,但对于七零后的肖然来说另当别论,尽管经历过无数糟糕的岁月,但再没什么比失去心爱的人更挫败的了。岁月静好,可以用来换取财富,可悲的是,却赔光了爱情。当然,《相爱十年》之悲,不仅仅在于十年后的爱情,悲情的基调从大学伊始,贯通故事始终,渗透生活点滴。

导演刘惠宁,编剧霍昕显然吃透了慕容雪村,其实这看似悲伤的爱情不过是个障眼法,他们着意吟咏的其实是人物贯通的时代,以及这片热土留下的裂变之痕——时代车辙轰隆,你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青春和爱情被压扁,拉长,扭曲,揉碎,除了在罅隙中挣扎突围,竭尽所能地去适应一切,别无出路。为了还原时代的真实,《相爱十年》放弃偶像剧惯用的矫饰,语言朴实,娓娓道来,含蓄的表达中,保持克制,因此反倒处处流离着触手可及的真实。可能是出于对这段故事的偏爱,个人认为肖然是邓超从业以来把握得最好的一个角色,高虎对刘元的拿捏也真实自然,而董洁的使命也完成得不突不跳。

近年来青春回忆的作品如潮起云涌,相比早些年《奋斗》青春热血的号角,《相爱十年》更加冷峻,更加注重对时代的洞悉,以及时代变迁对个体命运冲击力,相比此前的《中国合伙人》不无嘚瑟的成功学,《相爱十年》更加清醒,更加深入人物的立体层次,且懂得在得与失之间看淡人生。而较之几位主人公颠沛十年后的成熟与反思,个人更喜欢他们青春的原真状态,那是一代人无法归去的时光,也只有那样的时代,韩灵这朵美妙的校花会插在肖然这个连生活费都要靠课余打工来换取的穷学长身上,相比今时,这是一种多么静好的岁月。

相爱十年观后感3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孟子和荀子各执其词,各含其理,对于这个我们一直以来都作为辩论焦点的话题,似乎在看完《相爱十年》后已经不再重要了。人性似水,还是其善伪也,我想都对,然其又都不对,在一同经历肖然这一生时,有了新的感悟和新的参透。愿与各位共同细细品味这一人物,同时挖掘我们身边“肖式”经历,以此来解决大家心里不同的郁结,打开我们不愿与外人透露的心房。为了了解笔者和编剧笔下人物的肖然,我把原著和电视剧的肖然仔细的揣摩了一遍。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就是“成功”和抱憾而逝,而不同之处就是原著的肖然更生活化一些——这也是为什么

很多人更愿意选择读原著的原因,因为有些东西受电视传播限制无法去真实表达。可想而知电视剧里面的肖然就有些高大上的高尚情操了。所以这里我更愿意以《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为主,电视剧为辅的方式来分析肖然的人物性格和命理。

要了解人物的命脉,首先需要了解其人脉,小说中的相关人物较电视剧中要多出许多,但是这里我还是想以剧中人物脉络去逐一分析,这样更加快捷的拨开云雾,看着小说里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顺便提一下,小说主要以人物访谈形式的记录回忆,所以情节较为凌乱,不是特别爱小说的人绝对看不下去,这种形式较为独特,考验人的逻辑连贯性),不得不感叹编剧神一般的功底。按出场先后顺序,列举了下列主要人物:韩灵、刘元、陈启明、老张(雅诗兰采购前辈)、陆锡明、周振兴、陆可儿、强仔、卫媛。这里我更想有一种逻辑观点来分析这些人物在肖然生命里各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韩灵,肖然的爱人,生命的另一半,简而言之“欲望”,当然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谈论的那种,可以视作动力,但我更喜欢“欲望”这个词,因为为了实现欲望,人可以不顾一切,抛弃自己,掩埋自己,武装自己,直到淹没在实现“欲望”的苦海里。肖然也正是在实现“欲望”的同时埋葬掉了自己

原来韩灵所爱的自己。

刘元,竞争对手,命理的转折点,原本肖然可以留在北京,留在母校,可能会和韩灵在北京有个幸福的小家,一直在平庸而美好的环境下走完生命的旅程。但正是他的出现,注定肖然不会这么愉快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肖然被迫但决然的走进了深圳。刘元作为一道特有的阻力,使得肖然这个原本平静的弹簧,蹦跶不停。

陈启明,看似不重要的角色,但我认为他同样起到了命理转折的重要,虽然是其本人的英雄主义使然,但却为肖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正是因为他的出现,肖然没有走进颓废的深渊,对生活又一次燃起了激情。也算是给一个本以为将要坠入地狱的人生的希望。可以说陈启明在肖然整改生命线里担当着这点金一笔。

老张(雅诗兰采购前辈),可以说是步入社会的启蒙老师,一个为他开启生存自保之门的老师,作为出场只有10分钟不到的人物,为什么我们这里要单独列出来,因为在剧中他的存在直接让肖然明白了社会生存之道,为他平庸处处遭受挤压的人生打开智斗之门。你可以说也许没有他的存在,肖然还会遇到其他启蒙老师。的确,我这里也仅是描述他这一类人确实的存在,虽然出现的短暂,但是却举足轻重。

陆锡明,一个摆在肖然面前病怏怏的大像,这头大象因

为肖然痊愈,同样也因为肖然轰然倒下,可谓是成也肖然,败也肖然。这是肖然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他解决通往成功之门的第一个敌人,也是他打开潘多拉魔盒的第一粒扣,前一秒钟还为这个敌人的消失沾沾自喜,后一秒钟就要为自己泯灭良心的做法感到困惑,这个角色的存在,实际是肖然内心矛盾的化身,在商场要完胜自保,又想要不灭良心,鱼与熊掌怎可兼得,肖然毅然决然的将良心锁了起来,可谓人性巨变的转折。

周振兴,良师益友,加速人生进步的助推器,一谈到他,一个场景就会在眼前浮现,两个人各抱一个面碗,在一家十年老面店里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这整个就是一个现代版的《隆中对》,就是在这个小面馆里他们规划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并加以实现。作为军师的周振兴,在肖然的命理中担任着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其觉醒,因为自身阅历的丰富,注定其成为肖然不断在其身上汲取营养的对象,不仅仅在商业策划,甚至于在生活策划上也不得不向这位程序化的老周讨教一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