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一个综述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一个综述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一个综述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一个综述

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一个综述

陈祖华

2012-10-30 10:51:29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2年第8期摘要:早期金融中介思想主要在宏观上注重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把其理解为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机构;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提出了金融中介具有“资产转换”功能,推动了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转移到其自身内在的功能;以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分析范式的应用为代表的金融中介理论,从内生经济角度回答了其产生和发展的主题,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代表性理论。

关键词:金融中介,资产转换,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金融中介理论主要是围绕金融中介为什么产生和如何发展以及在经济金融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展开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分析框架,理论观点显得散乱,一些研究结论仍存在较大争议。按照钱特(Chant,1989)的观点,以“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在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运用为界限,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分成“旧的理论”和“新的理论”。旧的理论是把金融中介的服务功能等同于资产转换,把金融中介视为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金融中介向客户发行债权,这些债权与它自身持有的资产有不同的特点,金融中介只能根据在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与收益情况来完成组合的选择。新的理论主要是对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发展在金融中介研究中所做出的回应,使该理论研究从更加微观层面对其提供的各种不同服务进行更为细致的识别与分析,因此能够更深入地探讨金融中介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并减少交易成本。

从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基本历程来看,结合钱特的观点,本文认为,可以把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早期的金融中介思想、传统金融中介理论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三个发展阶段。

一、早期金融中介思想

古典经济学大师的经济思想为经济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不绝的源泉,在金融中介理论发展中也不例外。古典经济学关于金融中介的思想主要体现为从宏观上理解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其理解为是发挥信用媒介和信用创造功能的机构,货币在经济发展中不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只是一层覆盖在实体经济上的面纱。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二篇论述货币和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时有过深刻的阐述,他指出:慎重的银行活动,可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加一国资本,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慎重的银行活动,可使这种死资财变成活资财,换言之,变成工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和食品,既有利于己,又有利于国……流通国内的金币银币,可与通衢大道相比。通衢大道,能使稻麦流转运到国内各市场,但它本身却不产稻麦。慎重的银行活动,以纸币代金银,比喻得过火一点,简直有些架空为轨,使昔日的大多数通衢大道,化为良好的牧场和稻田,从而,大大增加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可见,斯密所持的是银行发挥信用媒介功能的观点,注重银行信用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分析了银行在发行信用货币、媒介货币资本、节约流通费用方面的作用,提出了银行信用具有促进资本再分配、促进利润率平均化的观点。约翰·穆勒(John https://www.sodocs.net/doc/de143096.html,l,1848)认为,信用只是发挥一种媒介和传递、转移作用,不会增加生产资料的数量,信用还可以发挥资本再分配的作用,从而促进一国经济增长。马克思在巨著《资本论》中也深刻阐述了信用、货币和银行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尤其

是关于货币、技术进步和积累相结合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瑞典学派奠基人威克塞尔(Wicksell,1898)打破经济学“二分法”提出货币、利率会影响收入的货币经济理论后,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不仅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还提出了信用创造理论。他对货币、信贷和利息等因素对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银行的信用创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一观点对于金融发展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熊彼特指出:一个银行家与其说主要是商品“购买力”的中介人,倒不如说是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可是,因为今天所有的准备基金和储蓄通常都流向于他,对自由购买力——不论是已经存在的还是将要创造出来的——总需求都集中于他,他已经代替了私人资本家,或者是变成了他们的代理人;他自己已经变成了典型的资本家。

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在微观银行理论中,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Arrow-Deberu Model)被视为是解释微观银行理论的一种重要分析范式,在模型分析中有三个重要的假设:金融市场是完全的,信息充分,没有交易成本;分别存在三个代表性的厂商、家庭和银行;家庭和厂商可以无限制地进入金融市场。经过数学推导和证明,在竞争均衡中,银行获利为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和规模对其他经济部门无任何影响;由此,阿罗-德布鲁范式得出的结论是:银行是多余的机构。实际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承袭了古典主义的货币中性论观点,因而在作为主流经济学理论核心构架的阿罗-德布鲁范式分析中,金融中介是无效的。

格利和肖(Gurley和Shaw,1960)批驳了传统的货币中性论观点,认为货币金融理论应该面对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多样化的金融中介也是同样重要的,商业银行只是惟一能创造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通过放款和投资与商业银行共同创造信用,金融中介的多元化有益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总是会影响一个社会的经济方面。换言之,货币一般地不是中性的;它不只是蒙在实际经济之上的一层轻纱。格利和肖首次提出了金融中介具有“资产转换”功能。他们认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发行间接融资证券,在资金剩余单位和资金不足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从而提高资金的获得性。在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作用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之间并无根本区别,金融中介都是通过提供资产组合,利用各种特定的中介技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自身的生存。格利和肖的“资产转换”功能学说揭示了金融中介在金融活动中的基本功能,对各种不同金融中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1965)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他认为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够发行间接证券,是因为金融中介在从事规模巨大的资金借贷过程中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同时,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具有支付清算功能,银行提供的支付清算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也决定了政府要对银行等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管。

以格利、肖和托宾等为代表的资产转换功能观,在金融中介理论研究中,以金融中介的存在为既定前提,从宏观层面探讨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逐渐转移到金融中介本身的功能,使该理论发展不断深化。但对于金融中介为什么会存在,其微观基础是什么等问题缺乏研究,因此,在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研究金融中介的发展为标志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产生之前,他们的金融中介

理论只能是属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三、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一些经济学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阐释金融中介在现代金融活动中的存在价值及其作用,从内生经济角度较好地论证了金融中介为什么会产生和如何发展的主题,形成了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由科斯(Coase,1937)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打开了长期被新古典经济学当作给定研究前提的企业,这个假定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投入产出装置的“黑匣子”,深入企业内部,研究了企业的本质、产生、边界等问题。金融中介作为参与金融活动的微观主体,实际上就是具有企业性质的金融机构,因而完全可以用现代企业理论来解析金融中介的行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两个分支——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分析范式,分别回答了金融中介因为降低交易费用和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问题,成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重要理论支柱。

(一)交易费用理论与金融中介

按照交易费用理论,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存在的交易费用也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签约之前搜寻交易信息而发生的费用;二是签约过程中为谈判而发生的费用;三是签约之后监督、保证和强制实施合同而发生的费用。由于金融交易往往涉及的是当前的现金流量和未来一系列现金流量之间的跨期交易,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风险更大,因此,要减少金融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金融交易风险、促进金融交易顺利完成,其交易费用也往往较高。而通过金融中介来完

成金融交易则可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其一,金融中介把诸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可以降低单位货币和单个投资者的交易费用,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例如,金融中介可以大大降低金融交易中的固定交易费用,如果存在与任何融资交易相关的固定费用,存款人将倾向于结成联盟,为了分散成本将一起买或者卖。同样的,由于不可分性,相对单个投资者自己持有单个证券而言,显然,投资者联合将能够持有更加分散化、风险更小的资产组合。其二,金融中介具有专业化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可以通过研发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便利,降低交易费用。从银行金融中介来看,银行在经营存贷款转换过程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降低交易费用:一是通过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转换降低交易费用;二是通过银行的结算体系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本斯顿和史密斯(George Benston和Clifford Smith,1976)在《金融中介理论的交易费用方法》一文中,用交易费用理论证明了金融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他们认为,金融中介的角色就是创造金融商品,金融中介能够为金融商品的购买者从现期和未来消费中获得效用,在转换消费支出时通过规模转换功能和时态转换功能降低金融商品的交易费用。交易成本与金融产品种类、消费者偏好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技术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将使成本发生变化,并促使金融中介调整其金融产品,因此,交易费用的高低是金融中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戴蒙德(Diamond,1984)证明了即使考虑金融中介自身的代理成本问题,但仍然具有相对于直接投资的成本优势。克莱因(Klein,1973)认为,多样化成本是金融中介出现的必要条件。凯恩和布瑟(Kane和Buser,1979、1981)研究了银行持有证券的多样化程度,表明了金融中介能更好地开发专门技术来降低交易费用。

(二)委托代理理论与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的不完善除了会产生交易成本,还会出现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交易费用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金融中介的产生,同时,运用信息不对称分析范式对于解释金融中介在减少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对于经济主体因事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莱兰德和佩勒(Leland和Pyle,1977)提供了一个关于金融中介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经典研究文献(L-P模型)。他们把金融中介看作是一种“信息共享联盟”,认为金融中介可以低成本地搜寻和甄别好的投资项目,并在将好项目的信息让众多的贷款人共享时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莱兰德和佩勒的模型分析了在缺少“信息共享联盟”条件下,贷款人和借款人所遇到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最终将可能使风险投资市场无法存在,企业家得不到投资,投资者无处投资。因此,他们的模型实际上强调了内部投资的信号作用,指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投资于他们具有专门知识的领域以显示其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地位。受L-P模型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如坎贝尔和克拉克夫(Campbell 和Kracow,1980)提出要从交易费用的节省、保护信息的隐私、信息生产以及金融中介的其他功能等不同方面,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

对于金融活动中因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戴蒙德(1984)的代理监督模型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性理论。戴蒙德认为,金融活动中事后不对称问题的实质是借款人能够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这将使金融契约对借款人活动适用的约束降低。金融中介可以作为贷款人和存款人的一个代理人来监督并实施贷款合同,从而节约对单个项目进行监督所需要的成本。戴蒙德从与事后信息不对称的投资项目收益相关的道德风险出发,通过数学模型的计量,分别计算

出由单个投资者直接监督和由银行代理监督所产生的社会总监督成本。他认为,由银行代理监督比由投资者直接监督更有优势,而且银行的代理监督可以减少社会的监督成本,从而提高金融制度的效率。戴蒙德还分析了金融中介多样化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提出了投资多样化与风险积聚概念,认为金融中介通过对贷款和投资的筛选和监督能够降低发放贷款的违约损失,并通过金融中介的规模经济和多样化优势进一步降低自身倒闭的概率。在戴蒙德模型基础上,欧根·法默(Eugen Fama,1985)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金融中介代理监督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于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面临着种种流动性风险。戴蒙德和戴维格(Diamond和Dybvig,1983)提出了流动性保险模型,即D-D模型。D-D模型从流动性功能角度证明了存款类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可能造成的银行挤兑对金融中介的风险,从更微观层面解析了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

四、结语

随着金融实践的不断发展,金融中介理论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看到,曾经奉为神话般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等金融中介,遭遇了巨大的冲击,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更让我们看到,依赖先进的金融交易技术和高深莫测的数理金融模型,不能解决金融中介自身发展可能伴生的风险问题。

金融中介理论通过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发展,还不能做出完全令人满意的解释,近年来,借助于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动态金融理论等的发展,使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更加微观和深入。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条沿着从

宏观到微观,从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到其自身的产生及发展,从侧重金融中介外部性研究转向侧重对金融中介内部性研究的发展道路,并越来越呈现出对金融中介微观化研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ChantJ.1989.The New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Kevin Dowd

&MervynK.Lewis:Current Issues in Financial and Monetary Economics,The Macmillan Press Ltd.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2,第296页。

[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4]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Schumpeter J.1912.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poment.Dunker&Humblot.

[7]Debreu,G.1959.Theory ofValue,An Axiomatic Analysis ofEconomic Equilibrium,NewYork:Wiley.

[8]弗雷克斯、罗歇,刘锡良主译。微观银行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格利、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三联书店,1998.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

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 2007-08-14 11:00:42|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从宏观基本因素,如相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内外资产的替代性和均衡价格的调整速度等,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和波动。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商品贸易为主的流量模型和以资产交换为主的存量模型,前者如早期的购买力平价说、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后者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资产市场分析法,包括弹性价格的货币模型、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货币替代模型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等。然而现实经济中,却很难运用这些传统理论来预测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走势,大量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汇率理论的解释能力十分低下,尤其对短期内的汇率变化,预测能力甚至连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都不如。面对这一困惑,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不断寻求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将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对这一新的阶段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作一较为全面的梳理。 一、外汇市场有效性的质疑:理论突破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盛行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经济学家们除了致力于建立和扩展各种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模型,同时也在致力于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然而,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却表明,这些宏观结构的模型对浮动汇率条件下的汇率解释能力非常地弱。特别是在Meese & Rogoff(1983)[1]使用样本外预测分析的研究中,他们发现资产市场汇率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不明显胜过随机游走模型。这一惊人的结论对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虽然后来一些学者(如Salemi,1984)的研究发现在一个相对长的预测间距水平上,资产市场汇率模型的预测能力还是要比随机游走模型的预测能力强,并且这一结论逐渐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是在短期的预测水平上,Meese & Rogoff的结论还从未被有说服力的证据推翻。 Meese & Rogoff的结论结束了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的黄金时代,这一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构筑起来并得到不断发展的汇率理论陷入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危机。面对这一困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汇率决定宏观结构模型的

关于汇率的基本理论

关于汇率的基本理论 10080920113 夏晓婕 10080920117 金丹 10080920119 陈倩珺一、主要汇率理论 Ⅰ、国际收支理论(又称国际借贷说,外汇供求说) ①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理论由英国的葛逊于1861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这里所讲的国际借贷关系不仅包括贸易往来,还包括资本的输出和输入。 此模式认为外汇汇率必须处于其平衡水准--即能产生稳定经常帐户余额的汇率。出现贸易赤字的国家,其外汇储备将会减少,并最终使其本国货币币值降低(贬值)。便宜的货币使该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同时也使进口产品变得更加昂贵。在一段调整期后,进口量被迫下降,出口量上升,从而使贸易余额和货币向平衡状态稳定。 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②内容评价 葛逊的国际借贷理论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从国际收支的角度解释外汇供求的变化,分析汇率波动的原因,因此他的理论又称这一理论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 从目前的角度看,国际收支仍然是影响汇率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但从另一方面看,国际借贷说存在其历史的局限性,它并没有说明汇率决定的基础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该学说在金本位制度下是成立的。此理论对汇率变动原因的解释(由外汇供求关系亦即流动借贷引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事实证明,国际收支失衡是导致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并没有回答汇率由何决定这个问题,也无法解释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由通货数量增减而引起的汇率变动等问题。 具体要点如下: 第一,汇率变动取决于外汇的供求状况,而外汇供求发生的原因是国家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第二,国家借贷关系起因于国际商品的输入、提供劳务的收支以及资本的流动。 第三,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形式,前者指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款,只有它的变化才对外汇供求产生影响。 第四,汇率变动取决于流动借贷是否相等。如果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则外汇供给量大于外汇需求量,汇率下跌,即本币升值;反之,则本币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借贷说只适用于具有比较发达的外汇市场的国家,如果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关系的真实情况就会被掩盖。外汇市场如果受到国家的干预,外汇供求决定汇率理论的作用就会有很大折扣。该这理论的适用性,还要受到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大体相同的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 汇率决定理论的概述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利率平价学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与资产组合分析法(Portfolio Approach)。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Flexible price Monetary approach)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国际借贷学说 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时期。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1961年,英国学者G.I.Goschen较为完整地提出。该学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是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 购买力平价学说 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羁绊,导致物价飞涨,汇率出现剧烈波动。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学说。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 A,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 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 A / P B。 假定t 0时期A 国的物价水平为P 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0,A 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 的物价水平为P 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 B1,A 国货币的汇率为e1。P A为A国在t1时期以t0时期 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 B为B国在t1时期以t0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则依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

汇率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历史

汇率理论与制度的发展历史 汇率理论与汇率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英镑贬值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发达国家纷纷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 与之相对应,汇率理论也分为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以及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下面按照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分类,介绍主要的汇率理论对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理论的研究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理论 铸币平价说和国际供贷说是金本位货币制度下的主要汇率理论。铸币平价说认为: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这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只要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并且买卖不受限制,就不会出现银行券的发行超过黄金储备导致过量发行,银行券就不会贬值,汇率也就会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国际借贷说亦称外汇供求说或国际收支说。1861年英国的戈森在《外汇供求》一书中阐述了国际借贷说。这是最早出现的较成体系的汇率学说。戈森认为:虽然物价涨落、黄

金存量、信用状况和利率等都会引起汇率变动,但国际借贷是影响汇率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国际借贷的到期收付差额,才会引起汇率变动。这是应用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及供求法则来诠释汇率变动的原因。在这一时期,铸币平价成为两国货币兑换的客观标准,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汇率波动主要是由于外汇供求变动,所以国际借贷说在形成后的二、三十年间在汇率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金本位制时期,马克思认为两种货币的兑换以其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为基础。引起汇率变动的一般原因:一是对外的现金支付差额(不管造成差额的是何原因);二是一国货币(金属货币抑或纸币)的贬值;三是两国分别以金和银作为货币,这两种金属价值出现相对变动即两国铸币平价变动。马克思还分析了利率与汇率的相互关系以及民众心理对汇率影响等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发生经济危机和黄金大量外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了金币本位制,而改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风暴的摧毁下,金本位制土崩瓦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取而代之,各国货币汇率跌宕起伏。面对这种新情况,许多经济学者探讨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的问题并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在这一时期的汇率理论中,传统的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和利率平

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概述

金融中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概述 摘要:随着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其有力后盾的虚拟经济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金融中介是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引导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本文通过对金融中介的介绍以及对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探讨金融中介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中介虚拟经济企业创新 一、金融中介的定义 金融中介是指在市场资金供需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中间人或机构,现在的金融中介主要指的是机构型金融中介。传统的分类理论将金融中介分为银行金融中介与非银行金融中介,银行金融中介主要包括各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中介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咨询公司等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实际上,在虚拟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的业务日益出现交叉倾向,金融中介已经不能再简单地以是否为银行作为标准划分。西方学者在这一点上也有不同的观点: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认为金融中介可以分为两大类:货币系统和非货币的中介机构。货币系统作为中介机制,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货币;非货币的中介机构只履行购买初级证券和创造对自身

的货币债权的中介作用,这种债权采取储蓄存款,股份,普通股票和其它债券形式;而熊彼特则在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金融中介推动了经济的“循环流转”,强调了其“桥梁”作用。 二、金融中介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有两大部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而从中国现在特殊的发展时期看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似乎更加明显。金融中介是虚拟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今的市场经济是金融经济。金融简而言之就是资金融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经济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中介在这两项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商业银行是间接融资的中间力量,它们集中有富余存款人的存款,发放给急需资金的个人或企业等,从而使资金供需双方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互通资金的有无,降低了交易成本。截至2008年底,中国城商行数量达到136家,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4.49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6.5%,净资产达到2772亿元,而中国在2008,2009年的GDP分别是300670,340902.8亿元。可见商业银行在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动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直接融资主要由一些非银行金融中介在经纪,承销与保荐等业务时体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doc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汇率制度选择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学者们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了细分,挑战了传统理论,并且通过实证检验来寻找最有效的汇率制度,为不同类型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汇率制度选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绩效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之中,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更加频繁,使得汇率成为了一个被更多人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汇率制度的选择需要契合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主流观点中,判断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一般依照两种标准:宏观经济绩效标准和微观主体福利标准。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与汇

率制度选择理论有关的最新文献,可以发现,最新的文献大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体不断拓展,有些学者集中研究某一个国家,而有些通过多国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国外学者的视角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涉及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许多文献通过一国或者多国的数据对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进行检验,得出了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并结合经济实际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Coulibaly Davis (2013) 研究了非洲法郎金融共同体的作用,结果表明这种金融共同体对通胀有帮助,但是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证据表明,在南撒哈拉沙漠国家,盯住汇率政策有利于财政政策的实施,但是对货币政策不利。当一个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时,经济体受益于更好的财政收支平衡。但由于盯住汇率政策似乎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应当选择一个没有锚定特定通货的货币联盟或者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Hiroyuki Yamada (2012) 研究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和通胀目标制对于通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胀率方面优于固定汇率制,至少和固定汇率制效果一样好,而中间汇率制度和灵活的汇率制度下的通胀率在大多数情形下更高一些。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当前的中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宏观经济景观:一方面是货币过量供应,流动性泛滥,一些商业银行因为存差过大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借钱难、筹资难,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他认为问题症结在于,由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使富裕的资金无法流入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的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综观各个发达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的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而且似乎经济程度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也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究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912 年,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被认为在经济理论史上第一次论述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机构满足新兴企业信贷要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并强调银行的功能在于甄别出最有可能实现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向其提供资金来促进技术进步。继熊彼特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 Friedman 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Joan Robinson 也认为金融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被动反应。新古典学派同样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Robert Lucas 根据理性如预期学派的分析,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因为理性的人们往往可能会在货币供给量变化之前就已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故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垂直的。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和互动关系 20 世纪 70 年代,Mckinnon 和 Shaw 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

汇率理论的新发展

汇率理论的新发展 近年来,汇率理论不再仅只专注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而是对汇率决定的过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这些新理论不仅传统理论的前提假定提出了质疑或修正,而且还引进了新的变量,并使用了新的分析工具。 第一节理性预期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及资产组合汇率理论以物价水平,利率,不同种类资产之间的相互替代决定汇率,实际上肯定了经济变量的不确定性。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 hypothesis)的汇率理论认为,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外汇市场的供求又是由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决定的,因此,理性预期必然是决定汇率的主导因素。理性预期理论认为,每一个外汇市场参与者都是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人,该经济人在买入或卖出外汇时,必然会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可以被利用的信息,必然会以自己对即期汇率未来水平的看法—汇率的主观预期为指南。 在这里,汇率的波动是人们对市场预期的反应,而不是对当前市场状况的反应。 一有效市场假说 所谓“有效市场”是指市场价格能够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反映所有公开的信息,且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市场参与者迅速领悟并能立刻反映到市场价格中去,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能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预测,以期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有效市场”也意味着所有的获利机会都已被市场充分利用,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根据公开信息持续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有效市场的最初概念是由Fama提出的,它描述这样一个市场,即“对未来证券价值进行预测的是大量理性的、彼此竞争的利润最大化者;市场参与者必须能够自由地获得当时重要的信息。”如果资产的价格是资源分配的信号,它们必须能够成功地传播将来市场发展的所有相关信息给需求者和供给者,如对外汇市场有效性来说,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能够反映所在相关的市场信息,投资者不可能赚取超额利润,因此均衡价格是在所有可得到的信息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市场是所有信息的敏感器,调节着价格变动。 有效市场假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弱式有效市场假说(the Weak Form of the 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现行的市场价格仅充分反映了包含在过去价格中的所有信息,因而投机者不可能通过分析过去的价格信息得到额外的收益。第二种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the Semi-Strong Form of the 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现行的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包含在过去价格中的全部信息,而且反映了现在的所有公开信息,因而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当前和过去的所有信息获得额外的收益。第三种是强式有效市场假说(the Strong Form of the Efficiency Market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现行的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公开信息,而且还包含了未公开的内部信息和对将来的预期信息,因而任何人都不能通过对信息的垄断而获得额外的收益。 有效市场假说是以发育完善的资本市场为前提的,如果市场价格没有包含一切可得到的全部信息,就必然存在着尚未被利用的赢利机会,从而导致大规模的套利过程发生,最终消除市场上潜在的赢利机会,投资者得到正常收益。因此,在有效市场上,不存在资金流动障碍,交易成本可以忽略,投机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即使很小的赢利机会也会引起大

金融中介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金融中介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金融中介的发展使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高效整合与匹配状态。 各种金融中介介质及其活动构造了一个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领域,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虚拟与实体互动的二元结构形态。 银行、投资银行以及其它类型的金融机构等利用货币以及各种原生和衍生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从事各种金融活动,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领域,并推动实体经济向前发展。 金融中介使资源配置效率化 首先,正是各种金融介质的存在,导致了资本创造机制的产生,才使货币资本顺利导入到产业资本循环当中,满足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 金融中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增量增加和存量调整的作用。金融中介在构造和活化金融市场的同时,进而活化整个社会经济。

其次,金融中介把财富的价值形态和权利从各种实物形态中剥离出来,转化为虚拟的金融资产,从而使社会财富能以符号的形式方便地流动,使资源配置范围获得了无限扩大的可能性、配置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真正进入了效率化时代。 金融中介的交易费用节约功能 人类经济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不断降低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历史。例如货币市场中介组织——银行诞生,带来了货币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但银行间接融资规模有限、期限短等的特点使单纯货币市场的运做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当今国民经济的虚拟化水平之所以越来越高,与金融中介发展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有很大关系。 金融中介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合理发展 首先,各种金融介质的存在为资源存量调整提供了条件,使得企业间的兼并,包括纵向一体化、横向兼并和混合兼并能够因成本下降而成为可行。重组不仅能实现生产要素存量的重新配置, 而且可实现企业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促进企业规模结构的合理化。此外,金融中介还推动了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金融中介使筛选企业经营者的机制社会化。在小商品经济即高利贷时代,企业经营者一般是企业的直接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筛选功能的基本上谈不上。 货币银行金融机制产生后,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筛选功能开始加强,即缺乏专门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一般难以取得银行贷款。证券、证券市场、投资银行等新型金融中介的活动,把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从单一银行体系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企业的经营机制获得了极大改善、使企业的行为和决策更加合理化。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理论 一、肖与麦金农"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爱德华·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较为科学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和高估本币汇率(即抑制金融资产的价格),造成金融市场无力调节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从而,低利率一方面导致国内储蓄的减少,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迫使政府进一步干预,即采取资金配给的措施,通过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行实现低水平的资金供求平衡。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表明,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初始干预行为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调节能力时,金融市场的失衡会迫使政府无休止地进行往往是徒劳的干预。结果不仅扭曲了金融市场,严重地限制了金融发展,而且也达不到初始干预的目的,即实现快速经济增长。应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的正确性。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论可以理解为政府有效的宏观管理下的金融自由化,这种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开金融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利率与汇率。让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变化,从而恢复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求能力。这样,金融自由化需要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同时进行。 二、关于“金融深化理论”评价 金融深化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为: 1.发展了传统货币理论。他们认为,传统货币理论都是为那些货币金融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设计的,若“不加批判地”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则将是“非常有害的”。因而他们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摒弃了传统货币理论中那些不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分,保留传统货币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 2.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金融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又被长期忽略的因素,即货币金融因素,从而将长期脱节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连接了起来,推进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金融深化理论则认为货币与资本是相互补充的,所以应该减少对金融的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在金融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以实现货币供给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是对传统观点的成功挑战。 3.为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强调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有限性,主张放开利率鼓励储蓄,解除对金融压制,鼓励竞争,走向金融自由化。既增加资本供给,又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带动经济增长。

汇率理论作业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提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或说明理由) 1、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F 2、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升值。F 3、A国货币对B国货币贬值,对C国货币升值,其有效汇率可能不变。T 4、利率平价论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其基本条件是两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 并紧密相连,资金流动无障碍。T 5、国际收支状况一定会影响汇率。F 6、国际借贷说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T 7、根据利率平价学说,利率相对较高的国家未来货币升水的可能性大。F 8、本国预期通胀率上升意味着本币将会贬值。T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汇率理论的正确看法有:(ABC ) A.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货币的比价反映了两国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 力,因此,汇率变动的原因就是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B.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汇率变动源于资本在不同利率的国家之间流动和套利的 行为,套补利率平价的成立,意味着利用两国货币利率的差异进行无风险套利机会的消失。 C.国际收支说从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进行分析。现代形式 的国际收支说以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为基础。 D.汇率超调模型认为,当货币当局调整货币供应量时,货币市场的价格黏性引 起了汇率的超调。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正确的有:(ACD ) A. 根据利率平价,本国利率相对上升,则本国货币在未来将相对于现在贬值。 B. 根据利率平价,本国利率相对上升,则本国货币在未来将相对于现在升值。 C. 根据国际收支说,本国利率上升将会使本国货币升值。 D. 根据弹性价格的货币分析法,本国利率上升将会使本国货币贬值。 3、金币本位制的特点包括:(ABCD ) A.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B.黄金能够在各国间自由输入和输出。 C.各国货币能按照法定含金量自由与黄金兑换。 D.黄金能自由铸造成金币。 4.金币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B ) A.法定平价 B.铸币平价 C.通货膨胀率差 D.利率差 5.与金铸币本位制相比,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对汇率的稳定程度:(B ) A.有所升高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https://www.sodocs.net/doc/de143096.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0-9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供稿文/王晓丽 [导读]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 王晓丽(中平能化集团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了解世界汇率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制度选择的优缺点我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中间汇率制度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世界范围内就不在存在统一的汇率安排,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了钉住汇率制和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这些汇率制度谁更优秀一些,或者是谁更符合现代世界经济潮流一些,都成了各个学术流派争论的焦点问题,再讨论这些观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当前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几种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汇率制度的分类一般根据货币当局对汇率变动限制的幅度为标准来划分。一种极端是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不公布形成的本币兑换价格,本币的兑换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为了稳定或影响汇率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另一种极端是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作出承诺,在准永久性基础上保持汇率不变。在两种极端之内,有各种形式的汇率制度排,汇率的固定成了一个相对的问题。汇率的相对固定一般是通过平价的调整或者通过围绕平价浮动范围的调整得以实现。 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8类:(1)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2)货币局制度;(3)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4)水平带内的钉住汇率制度;(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7)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度;(8)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一)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这种情况是指以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唯一的法偿货币在本国流通,或者是货币联盟成员之间的汇率安排。比如实施欧元币制的国家以及一些根本没有自己的法定货币的国家和地区。 (二)货币局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国货币与某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货币当局无条件地按固定汇率出售或赎回本币,而且这是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方式,即该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发行完全以外汇储备为后盾。该制度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制度可信度高,缺点是过于僵硬,货币当局丧失主动权,这种制度适用于小型开放的经济体,比如香港的联系汇率。 (三)钉住汇率制:是指汇率在货币当局的干预下,钉住某一指标的汇率制度安排,钉住制有很多种形式:(1)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钉住单一货币或者是一篮子货币,宣布钉住义务,一般来说汇率波动的最大幅度不超过中心汇率

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是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的理论模型。其中心思想为:汇率决定于外汇供求。西方汇率理论错综复杂,流派纷呈,有传统汇率理论,也有现代汇率理论;有论证汇率决定的,也有说明汇率变动的。汇率理论作为金融理论的一部分,伴随着汇率制度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一种附属理论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理论。 产生发展 汇率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在中世纪,各国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货币制度也比较健全,货币兑换开始经常化,于是人们就开始关注汇率问题。从那时到现在,货币制度经历了贵金属本位制、金属汇兑本位制及信用纸币本位制,从中也可以追踪汇率理论发展的轨迹。 14世纪初,法国学者伦巴多回答了汇率变动的原因,他认为汇率的变动主要受风险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的学者认为汇率变动受货币供应影响。英国学者爱利斯伯里指出铸币外流会使对英镑汇票的需求超过供给,导致英镑升值,并使英镑流动逆转。1403年,经院学者罗道尔波利斯提出了公共评价理论,他认为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供求,而这种供求又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这个理论的背景是中世纪出于宗教道德问题,许多学者参与了高利贷的讨论,其中就有关于英国货币的汇兑比率是否隐含了遭受谴责的高利贷利息在内这样的问题,这个理论使人们接受了一种观点,即如果汇率是根据市场的公共评价而得出的,则是正当合法的。到了16世纪,西班牙萨拉蒙卡大学的学者们认为,货币的价值及其购买力是汇率的决定因素,而货币的价值和购买力的高低,受物价的影响,物价的变动则是由货币供应决定的(货币数量论的影子)。例如在1566年纳瓦罗指出,只有知道两种货币的价值之后,才知道两种货币的汇率偏离铸币平价的各种原因,其中关键因素在于货币供求。另一位学者贝纳兹认为两国货币可以根据购买同样的一揽子商品所需要的各自货币的比率进行兑换(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萌芽),他指出,在货币稀缺的地方,物价相对便宜,因此用此地较少的货币可以兑换物价较贵的地方较多的货币。1642年又一位学者卢果提出,汇率是由货币内在价值即含金量决定,而其变动则受外在价值影响,外在价值主要取决于货币供求。中世纪的学者们对汇率决定及其变化的解释主要有两点:一是汇率的决定是以铸币平价为基础的;二是汇率的变动受货币稀缺或丰裕程度的影响。 重商主义者对汇率问题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17世纪前半期,汇率理论史上发生了第一次重要的争论,主要在马林斯、米塞尔顿以及托马斯孟之间展开,史称“三M争论”。他们都认为汇兑平衡率是由汇兑的铸币平价决定的,也就是按货币金银含

汇率理论发展综述

汇率理论发展综述 摘要:汇率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汇率的决定;二是汇率制度。本文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对主要的汇率理论进行了回顾与归纳,以理清西方现代汇率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发展的脉络,把握汇率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作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汇率理论;汇率理论发展;文献综述 一、前言 汇率理论是国际金融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汇率决定理论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共同构成了汇率理论的主体。鉴于汇率理论文献综述的撰写对今后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学习的研究意义以及对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等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西方汇率理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1.汇率理论历史概况及相关概念 早在中世纪时期,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货币兑换成为经常性的交易,汇率问题就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4世纪初,法国学者桑德罗枪巴罗(SandroLebaleo)运用汇兑资金的在途风险来解释汇率变动的原因。15 世纪初,意大利经院学者罗道尔波斯(RudolfBusch)提出了公共评价理论来解释汇率的决定。他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决定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对货币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份的纯度、重量和市场价值。因此,这种观点被认为是汇率供求理论的起源。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西班牙萨拉蒙卡(salamanca) 学派初步研究了货币供应量、物价变动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汇率理论。进入18世纪之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以及各国对外贸易的扩大,汇率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瑞典经济学家克里斯蒂宁(Christie),英国经济学家休漠(DavidHume)、穆勒(Mu eller)、康替龙(Kontinen)、金块主义者博伊德(Boyd)、桑顿(Thornton)、霍纳(LuisHorna)和反金块主义者贝林(F.Barlng)、鲍赞克特(C.WBosanquet)等人都对汇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休漠(DavidHume)在其名著《论贸易差额》中提出了“价格一金币一流动机制”,实质上是最早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而1861年,英国经济学家葛逊(Gossen)在其《外汇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国际借贷说”也可以算得上是早期较成体系的汇率学说。它以一国的国际借贷为依据,从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角度探讨了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的原因,并成为当时汇率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金本位制全盛时期的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始。战后,由于铸币平价己失去意义,各国货币汇率出现了剧烈频繁的波动,给国际贸易造成严重的困难。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研究汇率决定的问题上来,并使汇率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有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K.G.cassel)提出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和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A,Aftalion,1927)提出的“汇兑心理论”。 30年代大危机之后,受凯恩斯(Keynes)经济学的影响,汇率理论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由英国学者格里高利(Gregory,1934)和爱因齐格(Einqink)等人提出的“均衡汇率说”和“利率平价说”(1932)。二战以后,国际货币的新秩序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建立。在这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各国货币必须与美元挂钩,汇率变动亦被人为地加以操纵,因而这一时期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的研究处于相对萧条的局面。 直到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及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汇率理论的研究才出现了重大转机,一系列新的学说和理论不断产生和涌现。从现代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主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与前沿述评

第8卷第3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 ol 8No 3 2006年6月Journal o f Shang hai U niversity o 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Jun 2006中图分类号:F83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50(2006)03-0091-06 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与前沿述评 靳玉英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 汇率决定问题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其间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文对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容、前沿作系统性地概述,并作出精要地评判。文章指出汇率行为的复杂性将是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一个方向,非线性分析工具将成为汇率行为研究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汇率;汇率决定理论;非线性 汇率是影响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的关键变量,因此,几百年以来,汇率如何决定,这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探求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后,人们更是试图通过对汇率决定机制的探知来有效预测汇率。其间,汇率决定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应该说,随着现实中汇率行为越来越复杂,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也在不断复杂,以求把握汇率内在的变化机理。本文将对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容前沿作系统性地概述,并作出精要的评判。 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汇率决定理论 可以说,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e Po w er Par ity,PPP)是最古老的汇率决定理论,一般还是将该理论的贡献归功于卡塞尔(Cassel,1918),尽管在他之前有人曾提到过这种思想(Of-ficer,1982)。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强调两种货币间的汇率是由同一商品组合在两国各自以本币表示的价格比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是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决定了汇率的变化。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人们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充满了信心。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浮动汇率制为主流以来,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本无法解释汇率的短期行为。它只是对汇率的长期行为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被看作是均衡汇率的长期理论。这表明,在短期汇率明显偏离购买力平价的事实得到了认可,但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会发挥作用将汇率拉回到该水平。 收稿日期:2006-02-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108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CJL023);教育部2005年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NCET-05-043) 作者简介:靳玉英(1973-),女,天津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汇率理论总结

汇率理论总结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说 国际借贷说 铸币平价说——金本位制度 利率平价说 汇兑心理说 国际收支说 汇率理论最新发展思路 宏观均衡分析方法 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方法 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弹性价格模型 资产组合分析法 (资产市场说) 黏性价格模型 货币替代模型

一、传统理论 (一)铸币平价说--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1816-1936) 1、、金本位制:(1)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2)狭义指金币本位制,也称金铸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是世界货币(根本保证) (2)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决定着彼此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波动幅度小,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4)“物价-铸币流动机制” (5)资本的流向与黄金的流向正好相反 金本位制的局限性:(1)依赖于严格的条件 (2)世界黄金产量、占有结构的限制 (3)有赖于价格体系的稳定 (4)需要黄金的自由兑换 2、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 (1)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年)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2)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s = G*/G s为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直接标价法);G为本国货币的含金量; G*为外国货币的含金量 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货币价值是以铸币的含金量表示的,汇率的决定与变动有一个基准,即铸币平价。 (3)黄金输送点:金币本位制度下,外汇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入国境的界限. 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 上限: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加运送黄金费用 下限: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减运送黄金费用(直接标价法)外汇市场买卖时的价格在黄金输送点内波动.黄金输送点成为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是由于金本位时期存在着两种对外结算方式引起的 (4)结论: <1>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两国货币之间法定的兑换比率,但不是市场上的真实汇率。市场汇率随外汇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2>汇率波动的界线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5)局限性:<1>各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的游戏规则。 <2>理论建立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 <3>无法解释纸币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 3、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黄金平价 (1)这两种货币制度是不完全的金本位制 共同特点:<1>没有金币流通; <2>流通中的银行券、纸币可以按照其法定含金量与黄金直接或 间接兑换; <3>黄金输出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中国商业银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银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也在艰难前行,把握住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及趋势,主要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三大部分进行展开,然后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发展状况金融改革发展趋势 银行是目前所有金融中介机构中最大(就资产而言)和最古老的。银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而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支柱,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积少成多、以短贷长的方式为政府、企业、居民提供可贷资金,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 (一)西方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银行业的原始状态,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文明古国时期。人们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现代商业银行始于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早期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政府等一批特权阶层而非工商业,新兴的资产阶级工商业无法得到足够的信用支持,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 (二)中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与西方的银行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则产生较晚。据史料记载,我国远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唐朝时期金融业逐渐发展起来,“飞钱”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分散、落后的状态。直到1897年,我国才出现了中国人自己设立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基础相当薄弱,在1994年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资产增长速度较快 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3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0.3万亿元,增长17.9%。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4.9%、17.6%和15.6%。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12年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850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1万亿元,增长24.5%,所有者权益增长首次超过贷款、资产、存款的增长。 (二)国际化步伐加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都要面对来自全球同行的竞争,银行业与其他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