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元好问和他的《续夷坚志》

元好问和他的《续夷坚志》

元好问和他的《续夷坚志》
元好问和他的《续夷坚志》

元好问和他的《续夷坚志》

元好问和他的《续夷坚志》

忻州古代文学家元好问在他的《续夷坚志》中有许多对忻州人物,事件,地貌,建筑的描写。对了解古代的忻州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元好问文述忻州双堡村古代大力士王增寿,佐证双堡村在北魏时期就已有形,佐证忻州已有摔跤的传统活动。

元好问文述忻州西城,半在九龙冈之上。置宣圣庙、铁佛寺、天庆观,为州之镇。天庆观老君殿尊像极高大,唐七帝列侍。父老云:是神人所塑。晋天福二年重修。

《续夷坚志》元好问撰

宋王东诸跋

遗山,中原人。使生宋熙、丰间,与苏、黄诸人同时,当大有声。不幸出完颜有国日。虽偏方以文饰戎事,用科举选人,惜又在贞祐前后,不得掌其笺牒文柄,故闲居著述。观其文与诗词,宏肆轶宕。及所传其国人号《中州集》,人各有传,其颠叙其行业仕隐,诗则一联不遗;宋士夫沦陷其国者,概见于末。文有史法。其好义乐善之心,盖广矣!所续《夷坚志》,岂但过洪景卢而已!其自序可见也。恶善惩

劝,纤细必录,可以知风俗而见人心?岂南北之有间哉?北方书籍,率金所刻。罕至江南,友人王起善见之,亟钞成帙。其学富笔勤又可知矣。持以示予,时日将夕,读至丙夜,尽四卷。深有启于予心!以病不能钞,姑识卷末而归之。壬申岁之除、商邱宋无子虚书于沙头白鸥眠处。

中州曾历览,底处觅孤坟!勋业元无我,文章正数君!渊源由《史》、《汉》,警策出机、云。予亦尚奇者,何期广见闻。吴道辅景文。

子思子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洪景卢《夷坚志》多政、宣事;元好问《续志》多泰和、贞祐事。其视平世有闲耳!砦窳叟。

吴中王起善博学且勤,人有异书,必手钞之,此其一也。按《续夷坚志》乃遗山先生当中原陆沈之时,皆耳闻目见之事,非若洪景卢演史寓言也。其劝善戒恶,不为无补。吾知起善推广之心,即遗山之心也。至顺三年,朱方石岩民瞻氏识。

遗山先生《续夷坚志》二卷,乃吴中王起善钞本,今归芥甫夏侯。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岁闰三月十七日丁亥借录,至四月七日丙午录毕于泗北村居映雪斋、华亭。在家道人孙道明明叔,时年六十有七也。予钞北地枣本《续夷坚志》四册,实遗山先生所撰也。至正戊子,武林新刻《金史》,因获一观。谨录此《传》,附于所书之后云。是年花朝日、吴下王

东起善识。《传》不录

余集序

遗山先生当金源末造,备位下僚,浮湛散秩;洊登左司,旋遭丧乱,沦落以终。晚年以著述自任,颇有志于国史,又为人所沮。诗文之外,寄意于《中州》一集。文人少达而多穷,不信然哉!此《夷坚志》虽续洪氏,而适当百六之会,灾变频仍,五行乖舛,有开必先,动关运会。非吊诡之厄言,实禨祥之外乘。不贤识小,又何讥焉?仆来豫,荣别驾庆出以相,乃其尊甫筠圃先生读易楼藏本。书凡二卷,而宋子虚、王起善二跋皆云四卷,又称其别有自序,而卷中无之。不复可考矣!书中大半东京琐事。余初来,颇资闻见。因为较其讹脱,仍分四卷,以还旧观。手钞付梓,且依翁氏所辑遗山《年谱》,略为表系以附于后,庶览者粗悉其平生云。嘉庆戊辰冬日,杭郡余集书于大梁书院。《表》不录

续夷坚志一

镇库宝

赵王镕炼丹成,不及饵,藏之镇州库藏中者余三百年。贞祐初,真定元帅三喜弃城,取之以行。行及平阳,为胥莘公所劾,收之。丹入汴京,下丰衍库收,名色谓之“镇库宝。” 京城变后,予同户部主事刘彦卿往观之。丹以漆柜盛,旁画广成子问道像。中复有漆合,高五寸,阔三寸,合盖上作九环,

外八中一,以金涂之,各有流去声道相贯,环中作小孔,予意其为九转也。合中复有银合盛丹。合盖上镂佛一,左龙右凤,在佛座下,亦皆金涂。开视,丹体殊轻,周匝合中,色如枣皮漆,而裂璺纵横,绝不与今世丹砂相似。予意颇轻之。问主库者此有何异,曰:“无他,但阴晦中恒出光怪,如火起然耳!”壬辰年亲见

金狮猛

正大初,张圣俞客舞阳县北街。一日,家婢从一弓手家买得一牛腰肾。以刀割之,刀不能入。剥视之,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前一蹄屈向内,一蹄枕之而睡。夜夜有光。高二寸余。殆秉异气所化。圣俞嫂吴收之。不知今存否也。圣俞说。

康李梦应

康伯禄、李钦叔,壬辰冬十二月行部河中。先城未破一日,康与钦叔求梦于某神,伯禄梦城隍破,争船落水中,为一锦衣美妇援之而出。美妇援出,满眼皆桃花。钦叔梦人与桃符二,上写:'宜入新年,长命富贵。’明日城陷,伯禄争船不得上,落水死;李得船,走陕县。三四日改岁。陕令杨正卿令人送桃符,所书如梦中所云。正卿说。

包女得嫁

世俗传包希文以正直主东岳速报司,山野小民,无不知者。

庚子秋,泰安界南征兵掠一妇还,云是希文孙女,颇有姿色。倡家欲高价买之,妇守死不行。主家利其财,捶楚备至,妇遂病。邻里嗟惜而不能救。里中一女巫私谓人云:“我能脱此妇,令适良人。”即诣主家,闭目吁气,屈伸良久,作神降之态。少之,瞑目咄咤,呼主人者出,大骂之。主人具香火,俯伏请罪,问何所触尊神?巫又大骂云:“我速报司也!汝何敢以我孙女为倡?限汝十日,不嫁之良家,吾灭汝门矣!”主家百拜谢过,不数日嫁之。

铁中虫

吾州会长老,住飞狐之团崖。初入院,典座僧白:“厨堂一镬,可供千人,然火则有声。今二年矣。人以为釜鸣不祥,废不敢用,妨大众作食。师欲如何?”会云:“吾就大众乞此镬,当任我料理。”众诺。乃椎破釜底,穴中得一虫,长二寸许,色深赤。盖此虫经火则有声。淄川杨叔能,亦尝见芒山均庆寺大镬破一窍,如合拳,中有一虫如蛴螬而红。此类大家往往见之。魏文帝《典论》以为火性酷烈,理无生物。特执方之论耳!团崖事,全唯识记

王增寿外力

秀容东南双堡王增寿,号为外力,善角抵,人莫能敌。泰和末,官括驼。钉去声驼足令跛,自羊头村背负驼至代州。州守信以为然,增寿复负之而归。樊帅说

石中蛇蝎

泰和中,柏山长老志贤,住西京东堂,常住足备,即弃去。修浑源乐安桥岭路,槌破一牛心大石。中有蛇蝎相吞螫,人不知其何从而入也!贤曰:“此在吾法,是怨毒所化,随想而入,历千万劫而不得解者。若不为解却,他日亦道曾见我来。”即以大杖击之,竟无他异。全唯识说

任氏翁媪

定襄沙村,樊帅所居。说:里中任实洎其妻张氏,七十三岁,同年月日时生,复同年月日时死。古今所无有。

郑叟犯土禁

平舆南函头村郑二翁,资性强,不信禁忌。泰和八年,其家东南有所兴造,或言是太岁所在,不可犯。郑云:“我即太岁,尚何忌耶!”督役夫兴作。掘地不二尺,得妇人红绣鞋一双。役夫欲罢作,郑怒,取焚之,掘地愈急。又二三尺,得一黑鱼,即烹食之。不旬日,翁母并亡,又丧长子,连延十余口;马十,牛四十。死病狼藉。存者大惧,避他所。祸乃息。

张童入冥

平舆南函头村张老者,以捕鹑为业,故人目为鹌鹑。年已老,止一儿,成童矣,一旦死。翁媪自念老无所倚,号哭闷绝,恨不俱死。明日欲埋之,又复不忍。但累砖作邱,入地一二

尺许。云:“吾儿还活!”人笑其痴,而亦有哀之者。三日复墓,恸哭不休。忽闻墓中呻吟声,翁媪惊曰:“吾儿果还魂矣!”撒砖曳棺出,舁归。儿果复活。俄索汤粥。良久,说初为人摄往冥司,儿哀诉主者:爹娘老可念,乞尽余年,葬送毕,死无所归恨!冥官颇怜之,即云:“今放汝归。语汝父,能弃打捕之业,汝命可延矣!”其父闻此语,尽焚网罟之属,挈儿入寺供佛。寺有一僧吕姓者,年未四十,仪表殊伟,曾上州作纲首。张童即前问僧:“师亦还魂耶?”吕云:“何曾死?”张童言,我在冥中引问次,见师在殿角铜柱上,铁绳系足,狱卒往来以棓撞师腋下,流血淋漓。及放归时,曾问监卒,吕师何故受罪?乃云:“他多脱下斋主经文,故受此报。”吕闻大骇。盖其腋下病一漏疮,已三年矣!儿初不知。吕遂洁居一室,日以诵经为课。凡三年,疮乃平。赵长官亲见之。土禁二

乙巳春,怀州一花门生率仆掘地,得肉块一枚,其大三四升许。以刀割之,肉如羊,有肤膜。仆言:“土中肉块,人言为太岁,见者当凶,不可掘。”生云:“我宁知有太岁耶?”复令掘之,又得肉块二。不半年,死亡相踵,牛马皆尽。古人谓之“有凶祸而故犯之,是与神敌也!”申胡鲁邻居亲见之,为予言。

群熊

癸卯初,有熊数十万,从内乡硖石入西南山。衔枚并进。行

既远,掌皆出血。有羸劣而死者,群熊自食之。州县有文移传报。予于彰德见之。

刀生花

济源关侯庙大刀,辛丑岁,忽生花十许茎,各长一指,纤细如发,茎色微绿,其颠作细白花,大于黍米。予同舍李庆之子正甫为予言。

产龙

平定苇泊村,乙巳夏,一妇名马师婆,年五十许,怀孕六年有余,今年方产一龙。官司问所由,此妇说,怀孕至三四年不产,其夫曹主簿惧为变怪,即遣逐之。及临产,恍忽中,见人从罗列其前,如在官府中。一人前自陈云:“寄托数年,今当舍去。明年阿母快活矣!”言讫,一白衣人掖之而去,至门,昏不知人。久之乃苏。旁人为说,晦冥中雷震者三,龙从妇身飞去,遂失身孕所在。

萧卞异政

萧卞,贞祐中为寿州。一日,杨津巡逻回,忽马前一黄犬掉尾驯扰,且走且顾,如欲导人者。卞遣二卒随之,径至西河岸眢井中,垂头下视。卒就观之,井垠有微血,一尸在内。即驰报卞,呼地主守护之。犬又导入城,望见一客店,鸣吠不已,如有所诉。卞呼主人者至。主人识此犬,云:“是朱客所畜。数日前僦舟西河,引此犬去,今犬独来,何也?” 卞即拘船户,偕至县,令主人者认之。认是船户主,因问朱客

所在,未加拷讯,随即首服。又有周立,采薪州西新寺滩,为虎所食。立妻泣诉于卞。卞曰:“吾为尔一行。”率僮仆十余辈,驰至新寺滩丛薄间,见一虎,帖耳瞑目,徐行而前,若有鬼神驱执者。卞以一矢毙之。剖其腹,中环故在身。范司农拯之说。

土中血肉

何信叔,许州人,承安中进士。崇庆初,以父忧居乡里。庭中尝夜见光,信叔曰:“此宝器也!”率僮仆掘之。深丈余,得肉块一,如盆盎大。家人大骇,亟命埋之。信叔寻以疾亡。妻及家属十余人相继殁。识者谓:“肉块,太岁也!祸将发,故光怪先见。”

玉食之祸

燕人刘伯鱼,以赀雄大定间。性资豪侈,非珍膳不下筋。闲舍数百人,悉召尚食诸人居之,且时有赒赡。问知肉食之品,或一二效之。既老而病,财日削,郁郁以死。十数年后,两儿行丐于市。玉食之祸,耳目所见不知其几人!聊记此耳。二事亦司农云。

京娘墓

都转运使王宗元老之父础,任平山令。元老年二十许,初就举选,肄业县廨之后园。一日晚,步花石间,与一女子遇。问其姓名,云:“我前任杨令女。”元老悦其稚秀,微言挑之,女不怒而笑,因与之合。他日寒食,元老为友招,击丸于园

西隙地。仆有指京娘墓窝杨者,元老因问京娘为谁?同辈言:“前令杨公幼女,字曰京娘,方笄而死,葬此。”元老闻杨令之女,心始疑之。归坐书舍,少须,女至。娇啼宛转,将进复止。谓元老曰:“君已知我,复何言也!幽明异路,亦难久处。今试期在迩,君必登科,中间小有龃龉,至如有疾,亦当力疾而往。当见君辽阳道中。”言讫而去。元老寻病。父母不欲令就举。月余小愈,元老锐意请行,以车载之。途次辽河淀,霖雨泥淖,车不能进。同行者鞭马就道。车独行数里而轴折。元老忧不知所为。忽有田夫,腰斤斧负轴而来,问之,匠者也。元老叹曰:“此地前后二百里无民居,今与匠者值,非阴相耶!”治轴讫,将行,俄见一车,车中人即京娘也。元老惊喜曰:“尔亦至此乎?”京娘曰:“君不记辽阳道中相见之语乎?知君有难,故来相慰耳!”元老

名家欣赏:沈从文

边城:美丽与哀愁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是要构建一种“希腊小庙”式的理想社会。那里有风景之美、风俗之淳、人情之善。湘西的美让人如痴如醉,但是在这美丽的背后又有一层淡淡的伤、隐隐的痛,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民族家园的坍塌、美好爱情的无疾而终,这些都给平静祥和的湘西带来了一层深深的哀伤。本文旨在发现一个温暖背后的哀伤的、孤独的边城。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美感;悲剧性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的故乡,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湘西的水流进了沈从文的血液之中,以至于他无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对边城魂牵梦遗,沈从文的性格中有山的宽容与伟岸,也有水的细腻和灵性。《边城》是川湘渝的交界地带,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地方,这里的美好必定是多元的。同时这里又是是个被遗忘的角落,闭塞的自然环境必然造成生活的单调,人心的孤寂。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和哀愁。沈从文作为生活在边城之中的普通人,他听闻了边城的历史,见证了边城的变化。他生在边城长在边城,而后又走出边城,但他的心却从未离开过。与其说是沈从文成就了边城,不如说是边城成就了沈从文。如今的边城依旧在,但那片宁静美好依然不复存焉。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梦幻的、朦胧的、静谧的边城成为了一种永恒,这份美丽与哀愁永远地定格在文字之中,也永远的停驻在读者的心中。 一、温暖的边城 茶峒是湘西的一个小山城,这里具有浓厚的湘西人的生活气息,那里有青山绿水,有绕城而过的小溪,有见证历史的巍巍白塔,有传荡山谷的动人歌声,有节日里的烟火,这里的生活简单,这里的人儿质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也没有现代文明带来的冷漠与矫饰,这里的一切都是清新淡雅的,这里的一切都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和谐。 (一)风情美 生活在边城里的人,一生守候着这一片净土,在这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里,他们没有对物质没有过多的奢求,他们热情好爽、乐善好施,他们总是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在这里有免费摆渡的老船夫,有慷慨济人的船总,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秋节都是边城人的大节日。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以最勤恳的态度捍卫着这片土地,他们也以最饱满的热情礼赞这片土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秋节、过年都是茶峒人的大节日,“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他们把最好的热情都献给了这些最美好的节日,男女老少各有其趣,他们用欢聚一堂,共享这份美

古代诗歌赏析王夫之《水龙吟莲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共12分) 水龙吟·莲子 王夫之 平湖渺渺波无际。难认旧时青盖。荻絮横飞,蓼红斜炫,秋光无赖。拚不含愁,韫香密裹,泠泠珠佩。伴江妃、泪颗盈盈怕谁,厮恼幽房里深。 深缀十斛明珠,谁买空、望眼悬愁碧海。露冷昆明霜凋,玉井兰舟罢采。自抱冰魂,海枮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 注释:【1】王夫之:明末清初人,曾在衡山举兵反清,明亡后隐居石船山。【2】拚:同“拼”。【3】江妃:指唐玄宗妃子江采萍,她失宠后曾拒绝玄宗赏赐的珍珠。【4】昆明:指汉武帝所建的昆明池。 [5]玉井:井的美称。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硕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前五句描写了波光浩渺、残阳冷照、万物凋残、萧瑟凄清的景象。 B.“十斛明珠谁买"承上启下,一个“谁”字表达了作者悲愤无奈的情感。 C.作者借莲子形象、江妃典故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表达含蓄蕴藉。 D.本词运用“渺渺”“泠泠”“盈盈”等叠词,生动形象,读来音韵和谐。 13.“空望眼、悬愁碧海” 一句中“悬”字化无形为有形,下列诗句的“悬”字也具有这一表达效果的是(3分) A.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B.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C.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D.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14.屈原的《离骚》状写香草寄托忠贞,后人评价王夫之这首词“神契.《离骚》”,请结合本词和下面《离骚》的相关诗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分)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芙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古代文人常借助不同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描写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表达自己的高洁之志;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的春日景象,表达回归田园的喜悦;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谈笑间,”的儒将形象,对比出自己的落寞无奈;诗人们还常借用芳草的形象表达愁情,如诗句“ ,”。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共5分) 16.《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讲述了贾府上下在上元节制灯谜、猜谜语的故事。其中“更香”(古代用于计时的一种香)的谜面有这样四句诗: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每个谜语都象征着制谜人的性格,暗示了其命运。“更香”这个谜语在小说中是谁出的,不同版本存在争议,一说是薛宝钗,一说是林黛玉。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12.(3分)A 13.(3分)C

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讲 沈从文

中国现代文学讲稿 第十讲沈从文 第一节“凤凰之子”沈从文 一、“乡下人”的传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 1902年出生在凤凰城内一个旧式官吏家中,16岁时参加了本乡土著部队,在部队的六年中,他踏遍湘、川、黔边境各县和沅水流域,领略了数不尽的秀山丽水,见识了古朴奇特的风俗人情,广泛接触到士兵、农民、土匪、流氓、船夫、妓女、矿工、铁匠等下层人民,亲眼目睹了湘兵的勇猛威武,也感受到了嗜杀者的残酷暴戾,这些经历和见闻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年轻的沈从文过早地直面了生活中的鲜血和阴暗,反而促成了他后来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品格。在军队生活的后期,沈从文的性格和经历开始逆转,他逐渐由贪玩转向好学,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书本知识。五四之后新书报、新思想的影响增长了他支配自己生命的独立意识,给他带来了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真正契机。 1923年8月,沈从文来到北京,先是在北大当旁听生,后来经过超常的刻苦写作,成为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并收获了与大家闺秀张兆和的美好爱情。1933年,沈从文接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主持《大公报》文艺奖,有力地扩大了京派的影响,后来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建国后,沈从文转业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历史文物,并且在这个领域再创了生命的辉煌,1981年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服饰的大型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读书界的高度评价。1988年5月去世,终年86岁。 二、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沈从文生长的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湘、川、桂三省的交界,是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沈从文身上便有苗族血统。这里地处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生活中古风犹存,某些方面甚至带有一定的原始性。在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沈从文出身于当地的行伍世家,青年时当过兵,经年累月辗转于沅水流域各处,稔熟于此地的乡俗民情,热爱这里善良淳厚充满生命活力而又带有野蛮性的民风。这些都成为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湘西情结”,深深镌刻于他的作品之中。这也使他站定了“乡下人”的立场,认同于湘西古朴而康健的乡村山野文化,担忧于世事变迁对这种凝固的文化形态的冲击,对立于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畸形文明。由于沈从文的人生理想设置在过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较少对社会人生进行历史评价,而更多采取道德评判的立场。当沈从文宣称“永

2017届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练习(十五)及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十五)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11分) 水龙吟西湖怀古 南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①,天吴移水②,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力士推山: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丁力士推山的故事。 ②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前句为“果”,后句为“因”,引出怀古思绪。 B.“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句用铺叙手法展开对西湖景致的描写。 C.“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句作者斥责豪杰们都忘却了当年收复中原的决心,表达他一人孤独奋战的无奈之情。 D.“可惜”是承上启下之语,“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来扭转乾坤。反问句增加痛苦之沉重。 E.全词运用了衬托、反问的手法。词的上阕以美景衬哀情,抒兴亡之思。下阕由怀古转入伤今,直抒胸臆。2.有人评论此词“达情曲而蕴蓄”,请结合下阕内容加以赏析。(6分) 二、(2016·西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11分) 采樵作 孟浩然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3.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5分) 4.颈联和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11分) 巴西①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 杜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②。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注】①巴西:唐绵州和阆州都称巴西,此处指绵州。 ②万井:指巴郡。舂容:江水冲击之声。 5.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6.本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 四、(2016·广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11分) 首春渭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 唐·岑参 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诗化小说的文章体式。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沈从文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他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功能. 沈从文小说的主要贡献是他创造了一个特异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乡下人的视角,来赞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朴和风俗的古雅.并以这样一个世界来观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认为是丑恶的都市社会.因此,沈从文的小说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以阶级,阶层的观念分析考察社会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视角,通过两种文化的对峙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 曹禺戏剧的主要特征(艺术特点) 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2、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3、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整个剧情波澜起伏。 人物性格鲜明: 《雷雨》、《日出》、《北京人》中塑造了蘩漪、周朴园、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愫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蘩漪、陈白露、愫方更是个性鲜明,具有美学价值。 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

古诗水龙吟·西湖怀古翻译赏析

古诗水龙吟·西湖怀古翻译赏析 《水龙吟·西湖怀古》作者为宋朝诗人陈德武。其古诗全文如下: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赏析】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引出怀古思绪。大处落笔突兀笼罩,气势十足。“临堤台榭”,承开头“多佳丽”三字而来,至“四山睛翠”,一气直贯,展开对西湖景致的铺叙。从堤到榭台、楼阁,从荷花到桂子和四山。廖廖几笔,写尽西湖之美。游人如织,歌吹飞扬之景象跃然纸上。“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增加大笔濡染的“四山睛翠”一句,勾勒出西湖景物的特征。山水之美,可怡人性情,但也会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所在在铺叙之后,词人大笔一挥,引发无数感慨。“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陈德武身历南宋覆亡,这几句无疑是对南宋百余年耻辱历史的沉痛总结。也对“百年”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不思北复故地的极有力的鞭挞。“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笔锋陡转,由怀古转入伤今。“天旋时异”概括了南宋被元所灭的沧桑巨变。“可惜”是承上启下之语;“藉何人”是亟盼有人出来扭

转乾坤。反问句增加痛苦之沉重。“登临形胜,感伤今古”是全篇的文眼,作者登临之时,内心感情汹涌,似将倾泻而出,“发挥英气”因而要词情慷慨,又为下面拓展新的词境留下了余地。“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这是面对西湖景物而产生的想法。力士、天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人。词想借力士,天吴来填水移山。想靠神力把理想变为现实。之后词人再作一设想:“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岳飞精忠报国,却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惨结局,真是人神共愤。愤懑郁积于胸,作者想借外力将其激发出来。表明国虽亡,但爱国之心仍拳拳于胸。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民国时期文学的成就

民国时期文学的成就 茅盾(1896-1981),代表作《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长篇小说。 巴金(1904-2005),,代表作《家》是他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出版过三十多版。 老舍(l899-1966),,代表作《骆驼祥子》在国内外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叶绍钧,又名叶圣陶(1894-1988),代表作《倪焕之》,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影响。 傅雷(1908-1966),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代表译作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鲁迅(1881-1936),代表作《阿Q正传》《狂人日记》,被鲁迅是世界文化的巨匠,他翻译了前苏联大量作品,代表作《海燕》。 徐志摩(1897-1931),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等,散文集《落叶》等,一生中翻译过大量泰戈尔的诗。 郁达夫(1895-1945),著有《郁达夫诗词抄》、短篇小说集《沉沦》。 沈从文(1902-1988),代表作《边城》、《长河》等。 钱锺书(1910-1998),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张爱玲(1920-1995),代表作有《传奇》、《流言》等。 林语堂(1895-1976),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夏衍(1900-1995),翻译出版了高尔基的《母亲》,其主要著作有:电影剧本《春蚕》、《上海24小时》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赵树理(1906—1970),著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有《赵树理文集》。 丁玲(1904—1986),1927年发表成名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著有《丁玲文集》五卷。 民国时期的戏剧成就 曹禺(1910-1996),代表作《雷雨》《日出》 田汉(1898-1968),代表剧《名优之死》《丽人行》 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艺术家,多次赴欧美日本演出,深受好评,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学名誉博士称号。 民国时期电影事业 阮玲玉、金焰、胡蝶、周璇、王人美等成为一代电影巨星。 夏衍编剧的《狂流》、《春蚕》等。 故事片《渔光曲》,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王人美等主演,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奖的影片。 《风云儿女》、《十字街头》、《桃李劫》,都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性。 绘画艺术成就 徐悲鸿(1895-1953),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苏诸国展览。《徐悲鸿画的奔马》。《九方皋》《田横五百士》 白石(1864-1957),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 张大千(1899-1983),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画家。山水、花鸟、人物造诣均高,驰誉国际艺坛。《张大千画册》《张大千书画集》等问世。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五四后开始漫画创作。著有《丰子恺画集》。 黄宾虹(1864-1955),其画以山水为主,兼工诗、书,并对古画、画史有颇深的造诣。有《中国画学史》《宾虹诗草》及大批名画传世。 音乐艺术成就 黎锦晖(1891-1967),中国儿童歌舞和流行歌曲开创者。他的“小孩儿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唱。流行歌曲代表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落花流水》《人面桃花》等。 聂耳(1912-1935),他的名曲有《毕业歌》、《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

水龙吟答案

水龙吟答案 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一)品读上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明确:“楚天”金口登临的地点。“清秋”,点明登临的季节。楚天千里,浩浩荡荡的长江随着词人的目光流向遥远的天际,境界壮阔,气势雄浑。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了远山的秀丽。 (2)“献愁供恨”移情入景。 3.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4.“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明确: 特色: (1)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一见一闻,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以有声有色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2)虚实相生:这里是实景,同时那落日残照又恰好是面临覆灭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3)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人物: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手握宝剑却没有用武之地;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 形象: 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5.“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明确: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沈从文生平事迹

沈从文生平事迹 坚忍不拔独立自学 在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学史中,沈从文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世人的关注。他早期出版的《鸭子》、《阿丽思中国游记》、《入伍后》、《雨后及其它》、《神巫之爱》等作品集,深受鲁迅先生开拓的“乡土文学”影响,包含着对湘西故土生活的叙写,作品题材新颖特异创作初露才情。30年代以后,中篇小说《边城》、《阿黑小史》、短篇小说集《虎雏》、《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新与旧》,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西散记》、《湘西》以及长篇小说《长河》的创作,不仅为他赢得了“多和作家”的称誉,而且为他确立了现在文学史上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埃德加? 斯诺编译的第一次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新文学成就的作品集中就收入了沈从文的作品,并将他与巴金齐名,称“这两位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有过巨大贡献”。 以笔代枪 沈从文,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原名沈岳焕,家庭的熏陶使他自认为总有一天能当上将军,所以14岁就离开学校进了军队,几年中,辗转各种各样的部队,浪迹黔北、川东,湘西各地。1922年,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读点书……读好书救救国家”。就是在这一信念支撑下,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中,自学、创作,最终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独特的创作之路,以多产的著作而置身于现代作家的行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靠自学而取得辉煌成就的罕见的作家。 我只想把我生命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 沈从文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到北京后无法进入大学成立正式学生,他就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最初的两年半时间里,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一身单衣,两条棉被,这就是沈从文的全部财产。吃饭是他最主要的问题,开始的学习就是在有一顿没一顿的情形中完成的。他就是在这种简直令人无法想象的环境和条件下,去追求自己的信念。同时,也开始了他最初的创作,在他那间“窄而霉小斋”的公寓里,留下了无数个他无日无夜伏案写作的身影。然而在较长的一段日子里,他投出去的稿子如泥牛入海。可是,他依然“简单愚直”、“坚忍不拔”,在窘困但却独立中埋头写作。为了生计,他曾经以每千字5毛左右的最低市价卖文为生。1925年初,沈从文的散文《遥夜??五》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发表在《晨报副刊》上,在这部作品中,他倾诉了自己窘迫处境和内心感受到人生痛苦和孤独。沈从文早期的创作都带有鲜明的“自叙传”性质,这部作品虽然在艺术上还缺乏深度,但是它的情感的真挚和天真的自然之趣赢得了称赞,并形成了沈从文独有的风格。30年代后,他以乡土为题材的全部创作,展示了一个延伸很远的人生视野,塑造出“乡下人”的形象系列,这既是他对生命形态的考察,又是他生活轨迹的回顾。 我们实在需要具有独立的思想的作家 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创作风格是沈从文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和创作理想。 沈从文将重造民族生机的希望寄托在非党派、非集团、学有所长、有“理性”的知识分子身上。他认为这种知识分子应当“游离”于国内的任何政治党派与集团之外,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沈从文在政治上不与任何人结盟,他是一个彻底的非派别、非集团主义者,沈从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摆脱政治、集团拘束,摆脱人身依附,争取人格的独立。 在文学创作上,沈从文同样要求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他认为,文学在表现人生社会的同时,必须烯烧起作家个人的生命之火,“我们实在需要些作家!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能够追求这个民族一切症结所在,并弄明白了这个民族人生观上的虚浮、懦弱、迷信、懒惰”。他决不允许作家“只知道求进髦”而“走上了一条共通必由的大道”,“结果把自己完全失去了”。30年代中期的那场“京沪之争”就是沈从文为了追求创作个性和独立性所进行的一次努力。所以,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决无趋炎附势、迎合时尚之笔。

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水龙吟 (宋)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1)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 巧的角度赏析其妙。(4分) (2)章词和苏词都提到了一个“泪”字,试比较其内涵。(4分) (1)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作者运用拟 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并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2)章词中之“泪”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玉人)望不见正在“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盈盈”给人以热泪欲滴之感;苏词中之“泪”也是用来比喻杨花,“点点”给人以热泪洒落之感,情 感更为沉重。结合背景,这里的泪可以理解为作者被贬 谪黄州,心情落寞、不得意之泪(他把自己比作“离人”,朝廷就是他的郎。) 章楶水龙吟赏析: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 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

古诗水龙吟·梨花翻译赏析

古诗水龙吟·梨花翻译赏析 《水龙吟·梨花》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前言】《水龙吟·梨花》是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咏梨花,词人罗致了许多梨花故事,塑造了梨花无人可比的精神风致。全词以秾艳著称,但笔力矫健,袭古弥新,词境恢宏阔大,堪称咏花佳作。【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⑵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⑶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⑷“樊川”三句:意谓“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敛迹避去。樊川:汉武帝时代的长安有一所名为“樊川”的梨园。照日:“日照”的倒装,以与“遮路”作对。灵关:《汉书·地理志》云:“灵关越巂郡。”谢朓有《谢随王赐紫梨启》云:“味出灵关之阴”,注云:“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敛:解作“收”。⑸传火:指清明日。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不举火,唐俗清明日皇帝取

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楼台:代指近臣家。⑹妒花:语出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春寒细雨出疏篱,风妒红花却倒吹。” ⑺长门深闭:用汉武帝陈皇后事,兼取刘方平《春怨》诗意:“寂寞黄昏春欲晚,梨花满院不开门。”⑻亚:作“压”解,动词,省略主语梨花。帘栊(ón):指居室的户帘及窗牖。⑼繁英:繁盛的花。⑽歌吹:歌声和乐声。⑾朱铅退尽:谓胭脂铅粉。⑿潘妃却酒:潘妃是南朝齐东昏侯之妃,小字玉儿,有姿色,性淫侈。却酒:指推辞不饮酒。饮则脸红,却则脸白,以喻梨花。⒀昭君:王昭君,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⒁缟(ǎ)夜:映照黑夜。⒂玉容:指女子的容貌。此指上述陈皇后、王昭君等美人。⒃琼英:本指雪花,此指梨花。谩:作”徒“或”空“解。【翻译】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收敛而去。清明时节春寒细雨、风妒红花,寂寞黄昏,满院梨花不开门。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门上,闲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黄昏泪。更有那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胭脂和铅粉全无,潘妃辞酒,昭君之惊!“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只恨玉容不见,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赏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钱鸿锳《柳周词传》云,此词或认为有《离骚》初服之意,有所寄托;也有人认为这首咏梨花的词纯为体物之作,不涉个人怀抱。其创作时间难以考证。此词上片起笔“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

沈从文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个民族的任何一个,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中文名沈从文 外文名Shen Congwen 别名沈岳焕 国籍中国 民族苗族 出生地湖南凤凰县 出生日期1902(壬寅年)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1988年(戊辰年)5月10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高小毕业 主要成就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著名文化史专家 代表作品《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笔名甲辰,上官碧,璇若 1人物生平 个人经历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少年时期的沈从文 少年时期的沈从文(2张)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他的作品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3]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1930年后赴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前身)执教,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1931年至1933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文学院讲师;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 1934年完成的《边城》, 沈从文小说边城 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诗词赏析

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诗词赏析 水龙吟·西湖怀古 宋代: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 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 将军泪。 译文 杭州是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临堤有台榭楼参差,湖上有画船往来如梭,游人到处弄舞歌吹。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南渡百年 来人们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张抗金的一些豪杰,也都耽于享乐忘却了 平生大志。 可惜时代更替世换时移,如今靠何人来洗雪这奇耻?登临这地形 险固的地方,感伤古今沧桑臣变,振兴国家要充分发挥英雄才气,请 来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来水伯天吴移走西湖之水,把“销金锅”西湖改造为农桑之地。借钱塘江的潮汐,为君洗尽奸臣误国的悲愤眼泪,以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龙吟曲》、《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 《丰年瑞》,它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

“东南”句:指杭州,此句化用宋仁宗《赐梅挚知杭州》诗句:“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佳丽:俊美,秀丽。 台榭: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歌吹:唱歌和吹奏。 四山:四面的山峰。睛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百年南渡:指靖康二年(1127)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王朝后渡江 南下,至南宋灭亡,历一百二十余年,此说百年是约数。 平生志:生平大志,此指收复中原,为国立功。 天旋时异:谓时世巨变,指北宋覆亡,南宋偏安江南,时势也与 南渡前不同。天旋,比喻世局大变。 藉(jiè):同“借”,凭借,依靠。 当年耻:概言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国耻。 形胜:指地形险要、位置优越、山川壮美之地。 发挥:犹抒发。英气:英武豪迈的气概。 力士推山:传说古时巴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 天吴:海神名。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岳将军: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赏析

沈从文《边城的守望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边城的守望者 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 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 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 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 影响着他一生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 生的北京。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

水龙吟 参考教案 及学案相关答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苏轼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3、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课前预案 一、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请说说章词写出了扬花的哪些妙处?(结合课文注释) 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毯无数)等。可以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课堂学案 (一)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李白有感于崔颢《黄鹤楼》诗也。而今,面对“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的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又该如何争而胜之呢? 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反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 ①为什么说“杨花”“似花还似非花”? 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 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 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又因为她又“似花”,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所以杨花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她的愁思。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为什么说杨花满怀愁思呢?请看下面六句。 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

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寂寞

沈从文文学理想的寂寞 要点:1、表现其文学理想寂寞的散文代表作及其共同点: 《湘行散记》、《湘西》 共同点:第一,将湘西的人生方式,通过景物印象与人事哀乐一一传诉,比小说更集中。第二,比小说更有直接的历史感受,因此有更多的感慨和议论。(P220,P221) 2、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五四文化运动中关于“人的文学”和“国民性改造”以至“美育代替宗教”的结合,即沈从文的文学理想的人性立场。主张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而不是由革命来完成。 沈从文曾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显然,这理想的建筑就是沈从文的文学理想,而“人性”则是其文学理想的核心。 至三十年代起沈从文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和健康和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沈从文的散文提出了两种历史即统治阶级的书面历史和人民的无言历史的观念。他没有从社会革命和阶级解放的途径来追寻原因,却从改造民族的角度寄托他的文学理想。他企图湘西世界保存的那种自然生命形式作参照,来探求“民族品德的消失与重造”。他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这个理想无疑是美好的,但在那个时代却几乎不可能完成。

试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成就

试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点和成就 沈从文幼年因家庭变故,小学未毕业就去从军,历经艰辛,沅水边接触的一切,在他脑海中形成不可磨灭的记忆,把记忆中的人和事整理成小说,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1.语言简炼很少使用的、了等字,加入提炼过的方言,显得古朴又不失鲜活 生动。塑造人物形象往往几笔勾勒而成,《边城》翠翠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点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也不动气……”简简单单几句话,把天真少女形象表露明明白白。似乎能感受翠翠如刚出生小动物一般,毛绒绒,惹人欢喜惹人怜爱。 2.心理描写出色沈从文不仅在人物形象塑造有突出造诣,心理描写也十分出 众。“翠翠一天比一天长大,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脸红了。时间正在成长他似乎在催促她,使他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责。她欢喜有朴粉满脸的新嫁娘,欢喜说到关于新嫁娘的故事,欢喜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欢喜听人唱歌。”“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天空一片去一颗星凝眸,祖父问:‘翠翠,想什么?’她便带点害羞情绪轻轻说:‘看水鸭子打架’”,这里写翠翠少女怀春害羞神情,幻想着自已当上新嫁娘的美好情景,这点心思,描写十分到位。 3.意境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淡化情节,以散文笔法抒写湘西的自然美,水 岸边吊脚楼、码头、碧溪的竹篁、白塔等湘西景色描绘细致。形成一幅跃然纸上的山水图。婚礼嫁娶、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吃粽子、求亲构成一幅幅亮丽风俗画。在翠翠与傩送的爱情里,笔调温柔、清新淡远,在淡淡诗意里透出似有似无的愁。 小说风格偏向浪漫主义,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人物形象塑造传神、人物心理刻画使之更加丰满。情景交融散文笔记,折射出作者对人性思考,如《边城》祖父所说:“人是要硬扎的,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沈从文对文学的贡献在于将诗意、散文笔法融入小说,创出兼容并蓄独特的文体,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湘西”,讴歌人性,在乱世为生命谱出一首赞歌。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原型是()。1.0 分 A、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岳冬至事件 C、郝桂女从军 D、小裁缝事件 我的答案:B 2巴金晚年创作的充满忏悔精神的作品是()。1.0 分 A、《随想录》 B、《管锥篇》 C、《语丝》 D、《朝花夕拾》 我的答案:A 3关于赵树理小说特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赵树理小说的结构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具有完整性,讲故事有头有尾。 B、赵树理善于将描写融化于叙述之中。 C、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均有突破,有不同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素质。

D、赵树理的小说不足之处在于不注重时效性,没有真正融入农民生活。 我的答案:D 4关于巴金小说的评述,下列选项错误是()。1.0 分 A、《雾》重在展现如雾一般软弱、犹豫的性格。 B、《雨》充满了阴郁气氛,描写爱情的比重较大。 C、《寒夜》中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倾向,塑造了多余人形象。 D、《电》写的相对明朗,有无政府主义行动的影子,富于戏剧性。我的答案:C 5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1.0 分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6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1.0 分 A、《狂人日记》 B、《风波》 C、《祝福》

D、《伤逝》 我的答案:D 7曹禺的《雷雨》中,序幕和尾声的作用是()。1.0 分 A、塑造人物 B、间离效果 C、制造悬疑 D、前后照应 我的答案:B 8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1.0 分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我的答案:D 9沈从文在《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这篇文章中谈到了三个女性,其中不包括()。1.0 分 A、丁玲 B、张兆和 C、翠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