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届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学案

2020届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学案

2020届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学案
2020届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学案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5年4考)

1.(2018·全国卷Ⅰ·T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B [列车启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恒定,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可

知v =at ,且列车的动能为E k =12m v 2,由以上整理得E k =12ma 2t 2,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A 、C 错误;将x =12

at 2代入上式得E k =max ,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B 正确;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式E k =p 2

2m 可知,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 错误。] 2.(2019·全国卷Ⅰ·T 18)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

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2t 1

满足( )

A .1

B .2

<3

C.3

t1<4 D.4

t1<5

C[本题应用逆向思维求解,即运动员的竖直上抛运动可等同于从一定高度

处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第四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2=

H

4

g,第一个

H

4所

用的时间为t1=2H

g-

3

4H

g,因此有

t2

t1=

1

2-3

=2+3,即3<

t2

t1<4,选

项C正确。]

3.(2017·全国卷Ⅱ·T24)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s0和s1(s1

(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题眼点拨]①“冰球以速度v0击出”“到达挡板的速度为v1”说明冰球的初速度为v0,匀减速滑动距离s0,末速度为v1;②“至少到达小旗处”“最小加速度”说明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恰好到达小旗处,对应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此过程中,冰球和运动员运动时间相等。

[解析](1)设冰球质量为m,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题意可

v 21-v 20=-2a 1s 0 ①

又μmg =ma 1

② 可解得:μ=v 20-v 212gs 0

。 (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设这种情况下,冰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所用的时间为t 。

由运动学公式得

v 20-v 21=2a 1s 0 ③

v 0-v 1=a 1t ④

s 1=12

a 2t 2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

a 2=s 1(v 1+v 0)2

2s 20

。 ⑥

[答案] (1)v 20-v 212gs 0 (2)s 1(v 1+v 0)22s 20 [教师备选题]

1.(2016·全国卷Ⅲ·T 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s t 2

B.3s 2t 2

C.4s t 2

D.8s t 2 A [设初速度为v 1,末速度为v 2,根据题意可得9·12m v 21=12

m v 22,解得v 2=3v 1,根据v =v 0+at ,可得3v 1=v 1+at ,解得v 1=at 2,代入s =v 1t +12

at 2可得a =s t 2,故A 正确。]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关系:v=v0+at。

(2)位移关系:x=v0t+1

2at

2。

(3)速度位移关系:v2-v20=2ax。(如上T3)

(4)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x

t=v1

2

(5)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常数,即Δx=aT2。

2.易错警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程均为矢量方程,要注意规定正方向。

(2)“刹车类”问题中要注意刹车时间的判断。

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单车道,甲、乙两辆汽车刚开始静止,车头分别在A、B两处,两辆车长均为L=4 m,两个车头间的距离为x0=89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了t0=5 s后,发现乙车仍然静止,甲车立即鸣笛,又经过t1=1 s,乙车才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若乙车运动的加速度a2=5.0 m/s2,两辆汽车是否会相撞?通过计算说明。

(2)若要使两车不相撞,乙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

[思维流程]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如下的运动过程图,并灵活应用临界条件。

t=0

假设两车某时刻相撞

[解析] 假设相撞,应满足:

时间关系:t 甲=t 乙+t 0+t 1

空间关系:x 甲=x 乙+x 0-L

甲车在t 0+t 1=6 s 时的位移为12

a 1(t 0+t 1)2=45 m

则有12a 1(t +t 0+t 1)2=12

a 2t 2+x 0-L 代入数据并经过分析可知再经过t =4 s 甲、乙两车会相撞。

(2)若经过时间t 2,两车速度相等,且此时两车恰好不相撞,此种情况下乙车加速度记为a 0

则有a 1t 2=a 0(t 2-t 0-t 1)

12a 1t 22=12

a 0(t 2-t 0-t 1)2+x 0-L 解得a 0=8516

m/s 2 即要使两车不相撞,乙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

8516 m/s 2。 [答案] (1)会 (2)8516

m/s 2 反思:

考向1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1.(原创题)(多选)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如图所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假如某空轨从甲站沿直线运动到乙站,为了使旅客舒适,其加速度不能超过2.5 m/s 2,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50 m/s 。已知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2.5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轨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最短时间为25 s

B .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最小位移为500 m

C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短时间为70 s

D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度为25 m/s

BC [空轨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时所用时间最短,则最短时间为t 1=v max a max

=20 s ,选项A 错误;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位移最小,由v 2max =2a max x 解得最小位移为x =500 m ,

选项B 正确;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再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甲站到乙站的运动时间最短,且刹车时间与加速时间

相等,等于t 1,两段时间对应的位移相等,等于x ,匀速运动时间为t 2=2 500 m -2x v max

=30 s ,所以最短时间为t =2t 1+t 2=70 s ,选项C 正确;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度为v =2 50070

m/s =35.7 m/s ,选项D 错误。] 2.(2019·合肥市高三一模)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

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36 km/h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 1=4 m 、货车车身长L 2=4 m ,货车在甲车前s =4 m 。若甲车司机发现附近无其他车辆后开始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 2 m/s 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汽车车尾超过货车车头4 m 后完成超车,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

(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110 m ,乙车速度为54 km/h 。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能否安全超车。

[解析] (1)设甲车经过时间t 刚好完成超车,在时间t 内

甲车的位移大小x 1=v 1t +12

at 2 货车的位移大小x 2=v 2t

根据题意有x 1=x 2+L 1+L 2+s +s 1

代入数值得t =4 s 。

(2)假设甲车能安全超车,在最短的时间4 s 内

甲车的位移大小x 1=56 m

乙车的位移大小x 3=v 3t =60 m

由于x 1+x 3=116 m>110 m ,故假设不成立,不能安全超车。

[答案] (1)4 s (2)不能

考向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比例关系的应用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 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 ,第二段用时2 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23

m/s 2 B.43 m/s 2 C.89 m/s 2 D.169

m/s 2 B [根据题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t 2

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路程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1=v 1=164

m/s =4 m/s ;在第二段路程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2=v 2=162

m/s =8 m/s ;则物体加速度为:a =v 2-v 1t =8-43 m/s 2=43

m/s 2,故B 项正确。] 4.(2019·洛阳市高三联考)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3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4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 )

A.34 m

B.43 m

C.258 m

D.825

m 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常量,设物体通过l 1和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T ,可得l 2-l 1=aT 2。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物体通过

B 点时的速度v B =l 1+l 2

2T ,物体从O 点匀加速运动到A 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 B =2a (l +l 1),联立解得l =258 m ,选项C 正确。]

运动图象问题(5年3考)

1.(多选)(2018·全国卷Ⅲ·T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CD[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1时刻,两图线的斜率关系为k乙>k甲,两车速度不相等;在t1到t2时间内,存在某一时刻甲图线的切线与乙图线平行,如图所示,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选项A错误,D正确。从0到t1时间内,乙车走过的路程为x1,甲车走过的路程小于x1,选项B 错误。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都为x2-x1,选项C正确。]

2.(多选)(2018·全国卷Ⅱ·T1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BD[本题可巧用逆向思维分析,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车运动的位移,所以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B正确,A错误;依据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分析出C错误,D正确。]

3.(多选)(2016·全国卷Ⅰ·T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BD[由题中v-t图象得a甲=10 m/s2,a乙=5 m/s2,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

驶,此时x甲=1

2a甲t

2=1

2×10×3

2m=45 m,x

=v0t+

1

2a乙t

2=10×3 m+1

2

×5×32 m=52.5 m,所以t=0时甲车在前,距乙车的距离为L=x乙-x甲=7.5 m,

B项正确。t=1 s时,x甲′=1

2a甲t′

2=5 m,x

′=v0t′+

1

2a乙t′

2=12.5 m,

此时x乙′=x甲′+L=12.5 m,所以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t=1 s,故A、C 项错误。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沿公路方向相距L′=x乙-x乙′=40 m,故D项正确。]

1.解决图象类问题“四个注意”

(1)速度图线只有通过时间轴时速度方向才改变。

(2)利用v-t图象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时,要注意两个物体的出发点是否相同。(如上T3)

(3)物体的运动图象与运动过程的转化。

(4)x-t图象、v-t图象、a-t图象的应用。

2.应用图象时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v-t图象、x-t图象是物体运动轨迹。

(2)在v-t图象中误将交点认为此时相遇。(如上T2)

考向1图象的选取与转换

1.(2019·福州市高三调研)甲、乙两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下列表示这一过程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D[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知从不同高度释放甲、乙两个小球,它们同时落地,即它们的位移大小不同,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不同,选项A中两小球的位移不同,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选项B中两小球的位移相同,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同,选项A、B均错误;由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可知甲、乙两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相同,即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相同,但位移不同,开始运动的时刻不同,终止时刻相同,选项C错误,D 正确。]

2.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C[根据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得,0~1 s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at=t,速度为正方向,D项错误;第1 s末的速度v=1 m/s,1~2 s加速度变为负值,而速度为正方向,因此为减速,v′=1 m/s-a(t-1),第2 s末,速度减小为0,B项错误;2~3 s,加速度为正方向,初速度为0,物体做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a(t-2)=t-2,即从第2 s开始又重复前面的运动,C项正确,A项错误。]

考向2图象信息的获取与应用

3.(易错题)(多选)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0.2 m/s2,两图线相切于坐标为(5s,-2.7m)的点,则()

A.前5 s内,a、b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

B.t=5 s时,a、b两质点的速度均为-0.54 m/s

C.b质点的初速度是-1.8 m/s

D.图中x0应为2.8

AD[位移—时间图象在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在该点处的速度,由题意可知,a质点在t=5 s前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在t=5 s前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两图线相切于坐标为(5

s,-2.7 m)的点,故在t=5 s时两质点的速度相同,且v=k=-2.7-0

5-0.5

m/s=-

0.6 m/s,选项B错误;由题意可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b质点加速度为0.2 m/s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v0+at,解得v0=-1.6 m/s,选项C错误;对于b质点,

前5 s内有x=v t2=-1.6-0.6

2×5 m=-5.5 m,故x0=-2.7-(-5.5)=2.8,

选项D正确。]

4.(2019·黄冈市高三调研)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相同的方向行驶,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S1、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S 1=S 2,则甲、乙两车一定在t 2时刻相遇

B .若S 1>S 2,则甲、乙两车在0~t 2时间内不会相遇

C .在t 1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等

D .0~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

D [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由于不知道最初甲、乙两车起点是否相同,因此,若S 1=S 2,无法判断甲、乙两车是否在t 2时刻相遇,选项A 错误;同理,若S 1>S 2,甲、乙两车在0~t 2时间内可能相遇,选项B 错误;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 1时刻,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选项C 错误;在0~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 小于t 1~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 1,在t 1~t 2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小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因此v

,选项D 正确。]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5年7考)

1.(2018·全国卷Ⅰ·T15)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A[假设物块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kx0=mg,在弹簧恢复原长前,当物块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x0-x)-mg=ma,由以上两式解得F=kx+ma,显然F和x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在F轴上有截距,则A正确,B、C、D错误。]

2.(多选)(2019·全国卷Ⅲ·T20)如图(a)所示,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a)

(b)(c)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 s~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AB[由题图(c)可知木板在0~2 s内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题图(b)中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在0~2 s内逐渐增大,可知物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判断木板受到的水平外力F也逐渐增大,选项C错误;由题图(c)可知木板

在2~4 s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1=0.4-0

4-2

m/s2=0.2 m/s2,在4~5 s

内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0.4-0.2

5-4

m/s2=0.2 m/s2,另外由于物块静

止不动,同时结合题图(b)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 f=f,故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 f=ma1、F f=ma2,解得m=1 kg、F=0.4 N,选项A、B均正确;由于不知道物块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D错误。]

3.(2018·全国卷Ⅱ·T24)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 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解析](1)设B车的质量为m 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 B g=m B a B ①

式中μ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碰撞后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为v′B,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 B。由运动学公式有v′2B=2a B s B ②

联立①②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B=3.0 m/s。③

(2)设A车的质量为m 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a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 A g=m A a A ④

设碰撞后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A,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s A。由运动学公式有v′2A=2a A s A ⑤

设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为v A。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 A v A =m A v′A+m B v′B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v A≈4.3 m/s。⑦

[答案](1)3.0 m/s(2)4.3 m/s

[教师备选题]

1.(多选)(2016·全国卷Ⅰ·T18)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BC[质点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所受合外力为0,当对其施加一恒力

后,恒力的方向与原来运动的速度方向关系不确定,则质点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但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选项B、C正确。] 2.(多选)(2016·全国卷Ⅱ·T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BD[设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阻力F阻=kR,k为常数,R为小球半径,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阻=ma,由m=ρV=4

3

ρπR3知:

4

3

ρπR3g-kR=

4

3

ρπR3a,即a=g-

3k

4ρπ·

1

R2,故知:R越大,a越大,即下落过程中a甲>a乙,选项

C错误;下落相同的距离,由h=1

2at

2知,a越大,t越小,选项A错误;由2ah

=v2-v20知,v0=0,a越大,v越大,选项B正确;由W阻=-F阻h知,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更大一些,选项D正确。]

3.(多选) (2015·全国卷Ⅰ·T20)如图(a)所示,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ACD[由题图(b)可以求出物块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1=v0

t1,下降过程中

的加速度为a2=v1

t1。物块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

=ma1,mg sin θ-f=ma2,由以上各式可求得sin θ=v0+v1

2t1g,滑动摩擦力f=

m(v0-v1)

2t1,而f=μF N=μmg cos θ,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C正确。由v-t 图象中横轴上方的面积可求出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可以求出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D正确。]

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合=ma或F x=ma x,F y=ma y。

2.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

(1)矢量性:公式F=ma是矢量式,F与a方向相同。

(2)瞬时性:力与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如上T1)

(3)同体性:F=ma中,F、m、a对应同一物体。

(4)独立性: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相互独立,与其他加速度无关。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三点注意”

(1)瞬时问题要注意绳、杆弹力和弹簧弹力的区别,绳和轻杆的弹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如上T1中,F随x而变,而不是突变。

(2)连接体问题要充分利用“加速度相等”这一条件或题中特定条件,交替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3)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解题关键是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充分利用加速度的“桥梁”作用。做好受力分析,求出加速度。

(多选)(2019·武汉高三调研)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的物体A,左端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物体B,物体B、C的质量均为m,用轻弹簧相连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不计一切摩擦。开始时,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专题运动和力专项练习含答案

专题一 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 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0分) 1. 如图1—19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 下而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A.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不可能为0 D.大小可能为F 2.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汁的定滑轮,绳一端系一质量 为M=10kg 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5 kg 的猴子, 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1-20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 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l0 m/s 。) A .25 m/s B .5 m/s C .10 m /s D .0.5m/s 3. 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1—2l 所 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时 A . A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 4. 如图1—22所示,物块先后两次从光滑轨道的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然后从B 处进入水平传送皮带到达C 处,先后两次进入皮带的速度相 等,第一次皮带不动,第二次皮带逆时针转动,则两次通过皮带所用 的时间t 1、t 2的关系是 A .t l > t 2 B. t l < t 2 C .t 1 = t 2 D .无法确定 5. 地球上有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 动,两位观察者的位置以及两颗人造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能是 A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 .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C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D .两人都在赤道上,两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但应成整数倍 6. 土星外层上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 速度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 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A .若R v ∝,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B. 若R v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C .若R v 1∝,则该层是土星的一部分 D .若R v 1 2∝,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 7. 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刀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 为15 N 和10 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21新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9A 化学实验

专题突破练9A化学实验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100分) 1.(2020山东一模)实验室提供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导管、容量瓶、烧杯、酒精灯、表面皿、玻璃棒(非玻璃仪器任选),选用上述仪器能完成的实验是() A.粗盐的提纯 B.制备乙酸乙酯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配制0.1 mol·L-1的盐酸 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3.(2020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检验粗盐溶液中的Cl-取少量粗盐溶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B检验碳酸钠将Pt丝蘸取盐酸灼烧至无色后,蘸取碳酸钠灼烧,观察现象 C除去MnO2中的碳粉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 D 检验CO、CO2的混合 气体 将气体依次通过CuO(灼热)、澄清石灰水 4.(2020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一模)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案对A盐(纯净物)的水溶液进行鉴定: 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D溶液中存在Fe(SCN)3 B.A一定为无氧酸盐FeBr2 C.B可为AgBr D.滤液C中有Fe3+ 5.(2020山东二模)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将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B.容量瓶、滴定管使用前均需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 C.用10 mL量筒量取2.5 mL浓硫酸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D.溶液蒸发浓缩时,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直接加热 6.(2020山东菏泽一模)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够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7.(2020广东汕头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C.读取量筒中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俯视读数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8.(2020山东滨州二模) 选 项 A B 实 验 实 验 目 的 实验室制取氨气证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选 项 C D 实 验 实 验目的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具 有还原性 证明溶解度:AgCl>AgI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讲义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句子复位、词语复位和语句排序 题型一句子复位 句子复位,即将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组与之相近的语句一起作为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考查考生的缀句成文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典例1(2018·全国卷Ⅲ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解题指导] “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应是对前文“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的解说,陈述的主语应为“迁徙的方向感”,故排除B项和D项。A项是被动句,强调的是“方向感”被处置的结果,C项用介词“由”,强调的是“方向感”获得的途径。 解题方略“4点”做到句子复位 1.内容吻合。内容一致、意思吻合是语句衔接的关键一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连贯。 2.语境相同。语境一致,言语的思想感情才会贯通。它包括内部语境,即上下文;以及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基调等。 3.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包括句子成分相同、词性色彩亠致等。句式一致,既有利于保持话题统一、主语一致,又有利于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严密。 4.语气一致。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能够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若不一致,往往会不利于情感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表述,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训练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改编)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高考填报志愿的辅导迫在眉睫的事情是整顿市场的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________。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

2019年1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技术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3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不可以进行加工和处理的 B.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 C.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不一定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2.关于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维网采用POP3协议将浏览器发出的请求发送到Web服务器 B.SMTP协议的功能是让收件人从电子信箱中将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 C.在IE浏览器中将正在浏览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实际上保存的是该网页的URL D.超链接可以实现同一网站网页间的链接,但不能实现不同网站网页间的链接 3.小红周末到某主题公园游玩,她经历了下列事件: ①安装主题公园的APP 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支付费用 ③向“人机对话”导游机器人询问景点位置 ④给鹦鹉喂食时,鹦鹉说“你好” ⑤把游玩感受发到“朋友圈” 对于以上事件,下列选项中都体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要建立一个“班级藏书”的Access数据表,存放下列表格数据: 以下表结构设计合理的是 A. B.

C. D. 5.下列VB表达式的值等于8的是 A.Abs(-8.3) B.Int(Rnd*7+1) C.Len(“2+6”) D.18 Mod 10 6.下列关于数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进制数1110001转换为16进制数是E1 B.二进制数1110中的末位数码0对应权值是 C.若二进制数末位为0,则该数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末位不一定是0 D.若二进制数1101去掉末位数码1,则新数110是原数1101的1/2 7.使用GoldWave软件打开某音频文件,选中一段音频后的部分界面如第7题图所示。 第7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音频文件为MP3文件 B.单击“剪裁”按钮后,该音频的时长变为1分钟 C.通过“静音”命令设置静音效果后直接保存,则该音频文件存储容量不变 D.若将左声道全部选中,单击“删除”按钮后直接保存,则该文件变为单声道文件 8.有甲乙两幅未经压缩的1024×768像素的BMP图像文件,甲图为256色,乙图为24位色,则甲图和乙图的存储容量之比约为 A. 32 : 3 B. 4 : 3 C. 1 : 3 D. 1 : 2 9.小红创作了一个主题为“美丽乡村”的多媒体作品,经历过以下五个主要步骤: ①进行脚本编写②在校园电视台播放完成的作品 ③进行作品的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④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⑤收集素材并进行处理,用Flash进行合成 根据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下列顺序合理的是 A. ④③①⑤② B. ⑤①③②④ C. ④②①③⑤ D. ①④③②⑤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Word版含答案

第2节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 1、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顺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 对照组: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 对照组: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 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 温度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C,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的催化 活性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2mL3%H2O2、1mL不同pH缓冲溶液和1mL过氧化氢酶,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观察气体产生速率 A.A B.B C.C D.D 3、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 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 4、在探讨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时,唯一假设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 B.整个实验过程中,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入足量的培养液 C.研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需通入空气,以保证酵母菌正常代谢 D.该实验中不通入空气的装置属于空白对照组,整个实验属于对照实验 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恒定水平。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甲、乙装置水滴都左移 B.甲、乙装置水滴都右移 C.甲装置水滴不动,乙装置水滴左移 D.甲装置水滴右移,乙装置水滴左移 6、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有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C.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 D.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型菌的DNA后,观察发现只有S型菌落 7、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盐城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0.2kg 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 和弹簧压缩量?x 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 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N/m B .当?x =0.3m 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 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则有 k x mg ?= 解得 0.210 N/m 20.0N/m 0.1 mg k x ?= ==? 选项AC 错误; B .当△x =0.3m 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向上,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 错误; D .图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图可知,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斜面体ABC 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倾角为37o,其质量为M=5kg .现将一质量为m=3kg 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并给予其一定的初速度让其沿斜面向上或者向下滑动.已知斜面体ABC 并没有发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10m/s 2,sin37o=0.6.则关于斜面体ABC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N 及摩擦力f 的大小,下面给出的结果可能的有( )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文翻译对点规范演练

第3讲文言文翻译 (2016·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閤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檥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閤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解析:(1)关键词:谕、矢石、第。(2)关键词:致、于、示、虚。 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暗自考虑:“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参考译文】 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

浙江信息技术学考选考真题(含答案)

浙江省2017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信息技术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关系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确认环境安全后输入支付密码 B.随意扫描网页中的二维码 C.未经许可,将他人的私人生活视频上传到网上 D.在论坛里转发会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信息 2.下列有关浏览器与网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超链接可实现网页之间的跳转 B.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信息,排在前面的可信度必定较高 C.在IE浏览器中清空历史记录,搜藏夹中的网址被同时清空 D.IE浏览器中以“HTML”格式另存网页,网页中的图片同时被保存 3.使用Word软件编辑某文档,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批注的对象是“地处西湖边” B.删除批注,文字“太子湾”同时被删除 C.修订前,第三行文字是“地处西湖边太子湾公园,郁金香争奇斗艳。” D.接受所有修订后,第三行文字是“太子湾公园中郁金香花争奇斗艳。” 4.使用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挑战AlphaGo!”的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符“!”的内码占两个字节 B.字符“战”的十六进制码是“BD 41” C.字符“h”的二进制码是“01101000” D.字符“go”的十六进制码是“47 6F” 5.关于Access数据表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命名数据表,数据表名不能与表中的字段名相同 B.删除字段,数据表中该字段的值随之被删除 C.删除记录,剩余记录中数据类型为自动编号的字段值会自动更新 D.Access数据表不能导出到Excel电子表格 6.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依次输入3,4,-1,则输出s的值是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运动和力 1.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脚和球同时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 B.球离开脚以后,就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了,继续飞行是由于具有惯性,不是继续受力的原因,故B错; C.足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所以运动状态是一定会改变的,故C正确;D.正在飞行的足球,如果受力全部消失,则它将会沿力消失时的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 2.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几个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地面的支持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C.重力和阻力 D.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地面的支持力向上,汽车的牵引力方向向前,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B. 汽车的牵引力向前,阻力向后,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作用于车,是一对平衡

力; C. 重力竖直向下,阻力水平向后,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 D. 汽车的牵引力水平向前,重力竖直向下,二力垂直,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点睛】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3.下列情况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重力不是斜面对木块施加的。故这两个力不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是地球给苹果的,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是苹果给地球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对方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4.如图所示,用F=12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5N,向左B.7N,向左C.7N,向右D.17N,向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5N,方向向右。 以A为研究对象,A在水平方向受B物块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因为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2N﹣5N=7N,方向向左。故ACD错误、B正确。

浙江信息技术学考、选考知识点总结

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1。信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得意义、信息得特征:(1)载体依附性(2)可加工可处理性(3)可存储性(4)可传递性与共享性(5)时效性(6)真伪性(7)价值性 2.算法得特征: (1)有穷性(2)确定性(3)能行性(4)有0个或多个输入(5)有一个或多个输出3。算法得表示方法:(1)流程图(2)自然语言(3)伪代码、算法得三种基本结构:(1)顺序模式(2)选择模式(3)循环模式 4、人工智能软件有语音识别、手写文字识别、光学字符识别与机器翻译 5.典型得网上得数据库应用系统有:①搜索引擎程序(百度、谷歌);②列车时刻查询网站;③论坛(BBS);④在线图书馆;⑤邮箱与博客系统等 6、信息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与形体动作;信息表达技术:书籍、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与网络 7、收发电子邮件:如右图所示,假如小王同时 给小李与小张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那么:小王 使用了SMTP协议(过程1)将邮件从电脑发送 到自己得邮件服务器;小王得邮件服务器使用 了SMTP协议(过程4)将邮件发送到小张得邮 件服务器;小李与小张打开电脑登录邮箱后,她们得邮件服务器使用了POP3协议(过程2与过程3)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接收到自己得电脑上、 8.媒体指承载信息得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与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得特征:(1)集成性(2)交互性(3)实时性 9.多媒体作品得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主要内容 第一步需求分析①应用需求分析:社会需求、用户情况、作品效益 ②创作需求分析:主题思想、结构类型、设施需求、作品内容、发布方式 第二步规划设计 ①结构设计 第三步脚本编 写 ①编写文字脚本→②编写制作脚本→③媒体元素分解。 文件类型扩展名说明打开该类型文件得常用软件 文本文件 、txt纯文本文件记事本 。docWord文档Microsoft Word 、wps Wps文档金山WPS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文档 记事本、Frontpage、Dreamwea ver、 InternetExplorer 。pdf 电子图片文档 Adobe Acrobat Reader,FoxitRe ader 图形文件。bmp 位图,图像以像素得颜色值进行存取画图程序,Acdsee,Photoshop 。jpg 按JPEG标准进行静态图像压缩得格式Acdsee,Photoshop 、gif 最多只能支持256种颜色,占用计算机存 储空间小,常用于网页制作 画图程序,Photoshop,Acdsee , Internet Explorer 。psd Photoshop专用格式,保留图层信息Photoshop .wmf 矢量图文件格式,放大缩小不会产生失真CorelDraw,Acdsee ②模块设计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训练一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实验专题训练一 1.(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如下图所示,甲图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 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乙图所示。丙图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 置的_______侧。 (2)在乙图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l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__毫升(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3)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的字母有________,图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去向的原因是(4)丙图中可表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的产物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化合(5)在夏季晴天的正午,玉米叶片固定14 2 物和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上。 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正、负或零) ____________电位。 (2)如果用食物刺激甲图中A.则E分泌胃液,此反应为___________ (条件/非条件)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 (填标号)。 (4)乙图是甲图中①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的膜外电流,其方向是_______;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 (填” 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5)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力与运动测试题

1、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同一木块,使它分别在水平桌面上和同一桌面上的几根圆木棍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可以比较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B、实验研究中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C、实验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 D、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大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如图年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如图,用100 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 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 态。当压力减为50 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是() A . 5 牛 B . 10 牛 C . 40 牛 D . 50 牛 6、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B、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 C、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 D、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7、下列描述的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A.正在加速向上飞的运载火箭 B.正在减速的汽车 C.正在沿弧形轨道快跑的四驱车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8、如图2,小明用水平推力推车而车未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的推力小于车子所受摩擦力 B. 车保持静止状态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推车的同时车子也推他,所以车没动 D.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9、一个重为2N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水平拉力为0.6N,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8N时,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合力的大小分别为() A.0.8N,0.6N B.1.0N,1.2N C.2.0N,0.2N D.0.6N,0.2N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高考真题(含解析)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1.(2019·全国卷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解析] 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 [答案] D 2.(2019·全国卷Ⅱ)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 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 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42 置后液体不会分层,A项符合题意;点燃的镁条能在CO2中燃烧,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颗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阅读 第3讲 立足全局意

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 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 (3)(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整理)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专题训练及答案

专题训练四 物体的运动 力 力和运动 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参照物的意义,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知道速度的意义及常见单位的换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知道平均速度的意义;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会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知道如何探究重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中考命题热点: 参照物并描述物体的运动;简单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运算;探究运动的特点;对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作力的图示、示意图;联系实际考查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理解,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释与惯性有关的常见现象;利用二力平衡求(或判断)未知力的大小. 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如图4-1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2.图4-2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 运动,乙做的是 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什么? . 3.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 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N .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女孩,他马上用10N 的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 N . 4.如图4-3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 5.如图4-4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 的水平拉力 (s) 图4-2 图4-1 图4-3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学考知识点汇总

VB知识点汇总 一.算法:指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算法的特征: 1.有穷性。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2.确切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不能有歧义。 3.输入项。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 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4.输出项。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 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5.可行性。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骤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 步,即每个计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 1.自然语言。 2.流程图。 3.程序代码。 4.伪代码。 四.对象:具有某些特征的具体事物的实体。 五.类:是对同种对象的集合与抽象,它包含这种对象的属性描述和行为定义。 (VB工具箱中的控件就是类,设计窗体时,将它们放在窗体上时就是该类的 对象。) 前面的label1是对象名称,后面的label是控件名, 也就是类名称。 六.属性:对象的特性、名称、大小、形状、颜色及功能被称为属性。 属性的表示:对象名.属性名如:指文本框中的值 属性值的设置: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如:=”苹果” 注意:这里的“=”是赋值号,不是等号,因此这是一句赋值语句。

七.方法:对象能完成的动作。 中的print就是一个方法。八.事件:指对对象的一个调用。 如:command1_click 按钮上的单击事件 请注意格式:对象名_动作 九.常用控件及属性: 其他属性: : 文本的对齐方式 :字体 :背景颜色 4. visible: 设置对象是否可见 :设置对象是否可用 十.基本数据类型

运动与力 专题练习

第一章运动与力专题练习(一) 专题一:参照物及其选择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 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月亮在白云中穿梭”和“月亮走我也走”这两觉歌词中额参照物分别是 和。 3、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礼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西子号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4、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 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如图所示。此 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B、气流 C、地面 C、风洞 5、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 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专题二、速度图像问题 1、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 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s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s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2、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右图,根据图像可知() A、0-2s内的速度为1m/s B、0-5s内的物体移动了10m C、第1秒末和第3秒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D、第1秒末和第5秒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3、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 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 作出下列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 C、第6s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D、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 4、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 参考点O点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 动 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从第3s开始,A速度大于B速度,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甲乙两物体是往同一方向运动的 C、甲乙两物体相遇时都通过了20m路程 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同,都是2m/s 专题三、速度计算 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2、晓燕在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