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年级集合练习题

三年级集合练习题

三年级集合练习题
三年级集合练习题

三年级集合练习题

一、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回答问题。

1、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喜欢吃苹果、橘子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二、解决问题:

1、六一儿童节小明、小红买去公园游玩时所需的食物,小明买了5种,小红买的比小明多4种,他们俩买的食物中有3种是相同的。他们一共买了多少种食物?

2、王阿姨的水果店昨天卖出的水果品种有:苹果、梨、香蕉、桃子、西瓜、山竹,今天卖出的水果品种有:苹果、梨、西瓜、樱桃、荔枝、葡萄。两天一共卖了多少种水果?

3、三年二班订《米老鼠》的有24人,订《智力大王》的有22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了这两种期刊中的一种,两种都订的有4人。三年二班一共有多少人?

4、请你把9、8、7、6、5这五个数填入下图中的小圆内,使两个大椭圆中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A、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梯形

数学广角

一、填空题

1、○+○+○+△+△=14,△= ○+○,

○= ,△= 。

2、根据下列三个式子,找出各图形所表示的数。

○+□=91 △+□=△+○=46

○= △=□=

3学校组织看文艺表演,冬冬的座位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10个,这一行座位有个

4、为庆祝六一,小朋友们排成方形的鲜花队,无论从前、从后数,还是从左、从右数,李丽都在第5个,鲜花队一共有个小朋友

5、同学们排成方形的队伍跳集体舞,无论从前从后数,还是从左从右数,赵英都是第4个。跳集体舞的一共有个同学

6、三班同学参加了音乐、美术这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已知参加音乐组的有32人,参加美术组的有3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0人。三班共有学生人

7、三班订《数学报》的有32人,订《语文报》的有30人,两份报纸都订的有10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一种报纸,三班有学生人

8、三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的一种,已知参加跳绳的有36人,参加踢毽子的有3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人

9、三有学生62人,订《小学生语文报》的有48人,

订《小生数学报》的有52人,每人至少订一份报纸,两份报纸都订的有人

10、试一试5、学校乐器队招收了42名新学员,其中会拉小提琴的有25名,会弹电子琴的有22名,两项都不会的有3名。两项都会的有名

二、计算20-180=30×40= 0+580=560÷4= 5÷1=0+90=10÷7=00÷4=2÷4=000÷2= 102+20=4000÷50=125-25×2=50×0×8=75+25÷5=5+55÷5=70×=0÷5×3=6×=+3×0=1-4×6=420÷2×8=0-=00÷2÷5=

三、应用题

1、三班有学生55人,参加学校绘画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绘画比赛又参加书法比赛的有12人,两项比赛没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书法比赛的有多少人?

2、乐器兴趣小组有42人其中会弹钢琴的有27人,既会弹钢琴又会弹古筝的有16人,两项都不会的只有1人。会弹古筝的有多少人?

3、一筐苹果等于两筐梨,两筐梨等于四筐樱桃,两筐苹果等于多少筐樱桃?

4、三年级有107个小朋友去春游,带矿泉水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每人至少带一样。三年级既带矿泉水又带水果的有几人?

5、我们班有35人订了《数学一国》,有18人订了《作文天地》,其中有9人两种杂志都订了,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6、一次数学测验。全班36人中,做对第一道聪明题的有21人,做对第二道聪明题的有18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道题。问两道都做对的有几人?

7、A.B两队各有16人,首先在本队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最后每队各选拔出一人进行决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8、小刚,小宁,小明三人猜谜语,小刚猜对了16道,小宁猜对了12道,小明猜对了8道。小宁猜对的小刚都猜对了,小明猜对的小刚也猜对了5道。

小刚和小宁一共才对了几道?

小刚和小明一共猜对了几道?

数学广角——集合

合作探究

①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②参加踢毽

的有多少人?

③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有多少人?

④参加踢毽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汇报。

2、你能把你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填在下面的图中吗?

跳绳的学生踢毽的学生

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学生

我会计算: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解答:

典例分析

课堂练习

1、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会游泳的会飞的

表示

2、三年级班在“学习之星”评比活动中,荣获“语文之星”的有13人,荣获“数学之星”的有12人,其中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获“数学之星”的有5人,三班荣获“学习之星”的一共有多少人?

结:

应用提高

同学们到动物园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的有30人,两个馆都参加的有18人。

①填写下面的图。

参观熊猫馆的参观大象馆的

都参观的

②去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集合》教案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第1课时集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集合思想,掌握填写集合圈的方法。 2.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理解“重复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 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 (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

(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 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 (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4)反馈:9+8-3=14(人) 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 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 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①独立填写。②重点观察重复处。 (2)做一做第2题。 ①独立填写。②反馈思路。 二、拓展深化,巩固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公开课教案_3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集合》教案

《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拼摆、画图、比较等方法经历探索维恩图产生的过程,理解、体会集合图其各部分的意义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 2.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能利用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学会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交集”的具体含义,利用维恩图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打印学生名单,塑料集合圈,探究单等。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师课件出示学校比赛通知: 通知 三年级每个班选拔5名同学参加8时举行的“跳绳比赛”,6名同学参加9时举行的“踢毽比赛”。 师根据通知要求,引导学生猜想“三年级每个班要选拔多少人参加

比赛?” 预设:生猜想11人。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两个比赛出发,让学生猜一猜“三年级每个班要选拔多少人参加比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与解决 (一)通过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的人数不是11人而是9人,产生矛盾冲突。 三(1)班的参加跳绳比赛和踢毽比赛的情况如下表: 师呈现三(1)班参加比赛的学生名单,并让学生观察表格,看看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预设:生1:11人 生2:9人。 师追问“为什么一共是9人”。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杨明、刘红重复参加了这比赛。为了确定一共有几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师建议学生到讲台上数一数表格中应该有多少人。 预设:11人或9人。 师生共同观察表格,发现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同学一共有9人。 “明明算的是5+6=11(人),可数起来为什么是9人呢?” 师提出质疑: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 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 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 1 / 10

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 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 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 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 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 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 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 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 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 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 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 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2 / 10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集合》教学设计

《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统计、分析、计算的过程,能借助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重叠部分,了解韦恩图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集合思想方法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引入 把3个磁片放入2个圈,摆好后每个圈内必须有2个磁片。 学生尝试……思考后演示。 师:两个圈交叉重叠,再数每个圈有几个磁片时,中间的一个磁片就会被计算两次,这种现象,数学里叫重叠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集合里的重叠现象。(板书课题:集合) 二、经历过程,体验探究 1、碰撞问题,产生认知冲突 师:我们班有一群同学被评为了语文之星和数学之星。(板书:语文之星数学之星) 师:请语文之站一下,看看他们是谁?有多少人? 生:他们是肖梦梦、黄嘉涛……,一共有4个同学。 师:请数学之星站一下,看看又是谁?有多少人? 生:他们是肖梦梦……,一共有3个同学。 师:获得语文之星和数学之星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4+3=7 生:不对,我发现有同学刚才站了两次,总人数应该没有这么多。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有同学既是语文之星又是数学之星,这个数据也要统计一下(板书:1) 2、研究问题,建构新知体系 师:有些同学既是语文之星又是数学之星,这时怎么求一共有多少人呢?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套学具,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使大家既能清楚的看出每一个同学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 师:请你介绍一下你们组的作品(图1)。 生:第一排表示语文之星的同学,第二排是数学之星的同学,我们把相同的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集合》教学设计

1 集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集合。(教材第104、第10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脑筋急转弯引入,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思考,在争论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整合】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 1. 方法一。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3=14(人)。 ……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一、填空 1.明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明明排第9,从后数起明明排第4,这排小朋友一共有()人。 2.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葡萄。李磊爱吃的水果有:桃、苹果、草莓、枣、石榴。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种。 3.三(1)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有()人。 4.三(3)班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红树林》的有29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人。 5.看右图回答问题。 (1)一共调查了()人。 (2)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 考查目的:通过填空的练习形式,使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得到巩固加深。 答案:1.12 2.2 3.14 4.21 5.20;9;11;4 解析:①明明无论从前数起还是从后数起,都数到了,他就相当于维恩图的重叠部分,因此求这一排一共有几人算式是:9+4-1=12(人); ③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人包括只参加歌唱小组和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 ④37+29-45=21(人) 二、选择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这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D.3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D.3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D.9 4.只在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2 B.3 C.4 D.6 5.只得过一次100分的有()人。 A.15 B.13 C.10 D.9 考查目的:根据问题选出正确的答案,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熟练分析集合问题中的各种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答案:1.B 2.C 3.A 4.C 5.B 解析:首先将获得100分同学的学号进行整理,画出维恩图,再根据维恩图回答问题,选择出正确答案。 三、解答 1.请把小动物们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练习题

数学广角集合测验卷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明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明明排第9,从后数起明明排第4,这排小朋友一共有 ()人。 2、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匍萄.李磊爱吃的水果有:桃、苹果、草莓、枣、石榴。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种。 3、三(1)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有()人。 4、三(3)班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红树林》的有29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人。 5、看右图回答问题。 喜欢篮球喜欢足球 10 D、9 三、解答. )人,两种球都喜欢 53。 1 ?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A、5 9 2. 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A、5 9 3. 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A、3 7 4. 只在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A、2 4 5. 只得过一次100分的有( A . 15 )人。 B .7 D、3 )人。 B、7 D、3 )人. B、L D、9 ()人. B、3 D、6 )人. B .13 C、 二.选择.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这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 15, 16, 27, 33,56;第二次得100 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 9,16, 27, 36, 40, 48, 51,

1、请把小动物们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1把参加美术和科技小组的学生名单填在相应的圈内. 参加美术小组 科技小组 (2 ) 软美术小组的有( Q )人,只钞科技小组的有( 丿)人, 两种都 参加 _________ _________ (3) 三(6)班学生参加美术和科技小组的学生一共有( )人. 四、解决问题。 1、 学校组织看文艺表演,东东的座位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10个,这一行有多少个座 位? 2、 三(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吃苹果,22人喜欢吃橘子,13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 吃 橘子。两种水果都不喜欢吃的有多少人? 3、 三(4)班同学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有36人数学获得优秀,有29人语文获得优秀, 有28人语文和数学都获得了优秀,同时有9人语文数学都没有获得优秀,三(4)班总共有多 少学 生? 4、 三(6)班有学生55人,参加篮球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篮球比赛又参加乒乓球比赛有 12人,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有多少人? 5、 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3人,两种作用都完成的有31人, 每 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4)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6、 把2张长度都是10厘米的彩纸重叠粘贴在一起(如下图),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如果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 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第1课时集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集合思想,掌握填写集合圈的方法。 2.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理解“重复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 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 (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 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 (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4)反馈:9+8-3=14(人) 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 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 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①独立填写。②重点观察重复处。 (2)做一做第2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 集合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说一说:课间休息时都会参加哪些活动? 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 (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出示课题:集合) 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 (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 (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4)反馈:9+8-3=14(人) ①说算理。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 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 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①独立填写。②重点观察重复处。 (2)做一做第2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重难点突破

数学广角——集合 1.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突破建议 (1)激发学生学习的原点,唤起学生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的知识经验,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如:有一行同学在做操,从前数航航排第5,从后数航航排第6,这一行有多少人同学在做操?再如:趣味题:有两对父子,可只有3个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2)呈现例1主题图中统计表,提出“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参加”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重视多元表征,感悟集合思想 突破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方法。学生画的图示并不一定是标准的维恩图,只要能清楚地表示出两个集合的关系,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注重通过语言描述,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如:“既…又…”和“或”提出两个关于集合运算后的元素个数问题,让学生体会如何用生活语言表述两个集合的运算,能在图示与算式这两种表征之间进行转换,感受集合的知识。 (3)借助直观,深刻理解维恩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例如,当学生列式为9+8-3=14后,让学生结合维恩图说一说求出的是哪一部分,体会两个集合的并集,再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体会“求两个的并集的基数,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基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基数”这一基本方法。再如,学生列式为8-3=5,9+5=14时。让学生说明“8-3表示只参加踢毽比赛的”,在维恩图上指一指是哪两部分相减,体会差集,在说明“9+5表示参加跳绳比赛的加上只参加踢毽比赛的”的同时,在维恩图上指一指是哪两部分相加,体会并集。 3.设计丰富练习,内化集合思想 突破建议: 设计和选择一些趣味性、基础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素材练习,围绕着集合思想的感悟、理解和运用展开,提升学生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不能画出维恩图,不必一味让学生“创造”,教师可以用讲授法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出示维恩图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配合学生汇报直观演示将两个集合圈合并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难度和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