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甲烷危险特性表

甲烷危险特性表

甲烷危险特性表
甲烷危险特性表

表11.1-1 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有害特性表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 MSDS表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序号化学品名称主要物质成份理化性质危害性处理措施 1苯C6H6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蒸汽有毒2密闭储存 2甲苯C7H8无色透明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1,2,7密闭储存 3二甲苯C8H10无色易燃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2,7密闭储存 4乙醚C4H10O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吸湿性,味甜1、2、7密封存于阴凉、干燥处5四氯化碳CCl4无色液体,有特殊甜味,微溶于水不易燃7,10密闭储存 6甲醇CH3OH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毒2,7密闭储存 7乙醇C2H5OH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易溶于水2密闭储存 8丁醇C4H9OH无色有酒味的液体,微溶于水2密闭储存 9硝酸HNO3带微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腐蚀性5密闭保存,避光10丙酮C3H6O无色透明略带香味的液体,易着火,与水、乙醇互溶1,2,7密闭储存 11苯酚C6H6O白色晶体,有臭味,有毒,有腐蚀性,易溶于酒精7密闭储存 12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有毒,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3、7密闭储存 13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易聚合,有还原性1、3、5、7密闭储存 14氢氧化钠NaOH白色半透明晶状固体,有强吸湿性,溶于水5密闭储存用自来水 冲洗 15三氯甲烷CHCl3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成剧毒光气 7,10密闭储存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 分子式HCONH 2 ,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相对密度1.133(20/4℃)。沸点210℃。熔点2.55℃。闪点175℃。折射率nD(25℃)1.4468。燃点>500℃。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 结构式CH 3 CN。分子量41.05。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有毒人LD50380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 结构式为CH 3 OH,分子量32.04。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 /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 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易燃,燃烧时有无光的谈蓝色火焰。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vol)。纯品略带乙醇味,粗品刺鼻难闻。有毒。饮用7-8g可导致失明,饮用30-100g就会死亡。空气中甲酵蒸气最高容许浓度5mg/m3。 乙醇 结构式为C 2H 5 OH,分子量46.07。无色透明液体,有酒的醉香气味,也有刺激性 的辛辣昧。工业乙醇含量为95%,相对密度(20℃/4℃)0.793。凝固点-114℃,沸点78.32℃,闪点(开口)16℃,燃点390-430 ℃.折射率1.3614,粘度(20℃)1.41mPa?s,表面张力(20℃)22.27×10-3N/m,比热容 (20 ℃)2.42kJ/(kgK),蒸气压(20 ℃)5.732kPa,溶解度参数δ=12.7。溶于苯、甲苯。与水、甲醇、乙醚、醋酸、氯仿任意比例混溶。能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若干无机化合物。与铬酸、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铂、过氮酸盐及氧化剂反应剧烈,爆炸极限4.3%-19.0%(vol)。具有吸湿性,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微毒,有麻醉性,饮入乙醇中毒剂量75-80g。致死剂量为250-500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880mg/m3。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化学性质及危险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水混溶。外观与特性: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灼伤强刺激性有强烈的吸湿性。相对密度:1.83,相对蒸气密度:3.4,沸点(℃):330,熔点(℃):10.5,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泄露应急措施/消防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消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天然气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天然气;沼气 英文名:Natural gas 分子式:无资料分子量: UN编号:1971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 气体 CAS号:-危规号:21007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制造炭黑、合成氨、甲醇以及其它有机化合物,亦是优良的燃料。 最大爆炸压力:(100kPa): 6.8 溶解性:溶于水 沸点/℃-160相对密度:(水=1)约0.45(液化)熔点/℃-182.5相对密度:(空气=1)0.62 燃烧热值(kj/mol):803 临界温度/℃:-82.6临界压力/Mpa:4.62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CO、CO2 闪点/℃无资料火灾危险行:甲 爆炸极限5~14%聚合危害不聚合 引燃温度/℃482~632稳定性稳定 最大爆炸压力/Mpa 0.717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最小点火能(mj):0.28燃烧温度(℃):2020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 接触限制中国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对人侵入途径吸入

体危害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 病程中尚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 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急救吸入脱离有毒环境,至空气新鲜处,给氧,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脑水肿。 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手 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 入。进入灌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禁止泄露物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避免发生爆炸。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储运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 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若是储罐存放,储罐区域要有禁火标志和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 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 附件破损。

甲烷危险特性(甲烷理化性)

甲烷的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 分子式CH4危规号21007UN编号:1971 分子量16.04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特性熔点(℃)-182.5沸点(℃)-161.5 燃烧热(kJ/mol)889.5 饱和蒸气压 (kPa) 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 0.42(-164℃) (空气=1) 0.55 外观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稳定性---聚合危害--- 禁忌物 强氧化剂、氟、 氯 燃烧(分解)产 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燃爆特性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 级 甲 闪点(℃)-188引燃温度(℃)538 爆炸下限(V%) 5.3 爆炸上限 ( V%) 15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 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及健康危 害 车间卫生标 准 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 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 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应急急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4类

目录 4.1类易燃固体 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 表-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3) 表-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5) 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7) 表-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多聚甲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0) 表-樟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1) 表-咔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2) 表-生松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4.2类自燃物品 表-金属钛粉[干燥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4) 表-三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5) 表-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6) 表-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甲醇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18) 表-活性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4.3类遇湿易燃物品 表-金属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0) 表- 金属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 表-镁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2) 表-铝粉[未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锌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5) 表-氢化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6) 表-碳化钙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硼氢化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8) 表-硼氢化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9) 表-保险粉(内贸运输),连二亚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常用溶剂对人体危害

、石油醚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静脉);LC503400ppm,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正已烷 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5.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 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3.转化 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3,3~5min无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3,lOmin,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2.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小鼠吸入360mg/m3,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病;9OOmg/m3,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3,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1.急性中毒

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险性: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数据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 25%?30%时,可引 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 品,可致冻伤。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 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岀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 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 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 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 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C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 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包装类别:0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溶剂常识

常用的溶剂相关知识 一、乙醇(ethyl alcohol,ethanol) 1.理化性质: (1)分子式 C2H6O (2)相对分子质量 46.07 (3)结构式 CH3CH2OH (4)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5)熔点(℃):-114.1 (6)沸点(℃):78.3 (7)相对密度(水=1):0.79 (8)相对密度(空气=1):1.59 (9)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10)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2.健康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健康危害: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然后抑制。(3)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4)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黏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机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3.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 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防护。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5.危险类别:

常用溶剂特性毒性表

常用溶剂特性毒性表 液态二氧化硫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 甲胺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 戊烷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 二氯甲烷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 1,1-二氯乙烷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四氢呋喃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 乙醇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

甲烷理化性质与危险特性表

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物质名称:甲烷英文名称:methane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编号:21007UN编号:1971 物化特性 熔点(℃)-182.5沸点(℃)-16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相对密度(空气=1)0.55 饱和蒸气压 (kPa) 53.32(-168.8 ℃) 燃烧热889.5kJ/mol 相对密度(水=1) 0.42(-164 ℃) 外观与气味无色无臭气体。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闪点(℃)-188爆炸极限(%)上限15下限5.3引燃温度(℃)538 临界温度(℃)-82.6临界压力(MPa)4.59燃烧性本品易燃,具窒息 性。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 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险性: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数据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急救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化学性质及危险性质: ?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水混溶。外观与特性: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易灼伤强刺激性有强烈的吸湿性。相对密度:,相对蒸气密度:,沸点(℃):330,熔点(℃):,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泄露应急措施/消防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合理,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或灰混合,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消防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危险化学品安全识别表

常用溶剂对人体危害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石油醚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静脉);LC503400ppm,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正已烷 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5.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 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3.转化 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 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 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兔涂皮2~5ml/kg(4h),引起共济失调与躁动。人吸入单纯正已烷180Omg/m3,3~5min无刺激;2880mg/m3,l5min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5040~720Omg/m3,lOmin,有恶心、头痛、眼及咽刺激;1800Omg/m3,lOmin,出现眩晕、轻度麻醉。经口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刺激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摄入50g可致死。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刺激症状。 2.慢性毒性 正已烷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神经病。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肝肾损害。大鼠每日大入2.76g/m3,143天,仅有夜间活动减少,但体重、血象、血清蛋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处死后组织学检查见网状内皮系统有轻度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性,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18000mg/m3,每周16h,共4周,周围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下降,肌力降低。小鼠吸入360mg/m3,每周6天,经1年,未引起神经病;9OOmg/m3,引起轻度神经病; 180Omg/m3,出现步态不稳、肌萎缩。长期职业性低浓度接触正已烷的工人,可发生周围神经病,特点是隐匿性和进展缓慢。轻症者多为远端感觉型周围神经病;较重者出现运动型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正已烷可刺激皮肤,引起潮红、水肿、水疱、皮肤粗糙。正已烷无致癌活性。也未见致畸报告。

甲烷危险特性(甲烷理化性)

精心整理甲烷的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 分子式CH4 危规号21007 UN编号:1971 分子量16.04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特性熔点(℃) -182.5 沸点(℃) -161.5 燃烧热(kJ/mol) 889.5 饱和蒸气压(kPa) 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0.42(-164℃)(空气=1)0.55 外观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稳定性--- 聚合危害---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燃爆特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 -188 引燃温度(℃) 538 爆炸下限(V%) 5.3 爆炸上限(V%) 15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 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 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 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 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及健康危害车间卫生标准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 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 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危险化学品甲烷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 (2)

危险化学品甲烷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识别表 标识中文名:甲烷;沼气英文名:methane ;Marsh gas 分子式:CH4 分子量: 16.04 CAS号:74-82-8 化学类别:烷烃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 体 危规号:21007 UN编号:1971 理化性质性状与用途:无色无臭气体。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熔点(℃):-182.5 沸点(℃):-161.5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密度(空气=1):0.55 饱和蒸气压(kpa):53.32 (-168.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889.5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等。 最小点火能(mJ):0.28 燃爆特性与燃烧性:易燃闪点:-188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 不聚合 爆炸极限下限:5.3 爆炸极 限上限:15 避免接触条件: 引燃温度:538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消 防最大爆炸压力:0.717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毒 性 急性毒性: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急救眼睛接触: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乙二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乙二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名称乙二醇,甘醇 分子式C2H6O2危险货物编号/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熔点(℃):-13.2;沸点(℃):197.5; 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稳定性:稳定。 闪点(℃):110。引燃温度(℃):380。爆炸极限:3.2-15.3(v/v%)。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场所。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管道输送过程中禁止一切与输送作业无关的施工作业,无关人员不应进入输送作业区。管内介质流速不应过高。管道应良好接地,以防止静电引起事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

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船运时,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

常用溶剂特性

常用溶剂特性 化工涂料知识2009-12-02 14:23:18 阅读17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benz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33 CAS No.:71-43-2 分子式:C6H6 分子量:78.11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熔点(℃): 5.5 沸点(℃):80.1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77 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 燃烧热(kJ/mol):3264.4 临界温度(℃):289.5 临界压力(MPa): 4.9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15 闪点(℃):-11 引燃温度(℃):560 爆炸上限%(V/V):8.0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 英文名称2:Tolu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306 CAS No.:108-88-3 分子式:C7H8 分子量:92.14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0.8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4 饱和蒸气压(kPa):4.89(30℃) 燃烧热(kJ/mol):3905.0 临界温度(℃):318.6

临界压力(MPa): 4.1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69 闪点(℃): 4 引燃温度(℃):535 爆炸上限%(V/V):7.0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753 CAS No.:75-09-2 分子式:CH2Cl2 分子量:84.94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9.0%; 二级≥98.0%。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熔点(℃):-96.7 沸点(℃):39.8 相对密度(水=1): 1.3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93 饱和蒸气压(kPa):30.55(10℃) 燃烧热(kJ/mol):604.9 临界温度(℃):237 临界压力(MPa): 6.0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25 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615 爆炸上限%(V/V):19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化学品中文名称:1,4-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4-xylene 中文名称2:对二甲苯 英文名称2:p-x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117 CAS No.:106-42-3 分子式:C8H10 分子量:106.17 主要成分:含量≥99.2%。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MSDS物质化学安全表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1.1化学品中文名:甲醚;二甲醚;氧代双甲烷填写学名,俗名或产品名称[A]。 1.2 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ether; Methoxymethane填写学名,俗名或产品名称[A]。 1.3 生产企业名称:东莞市九丰化工有限公司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中英文全名[A]。 1.4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立沙岛石化基地 1.5 邮编:523988 1.6 传真号码:+86-769-88869936 1.7 企业应急电话:+86-769-82279277 1.8 电子邮件地址:zhengln@https://www.sodocs.net/doc/df7932065.html, 1.9 技术说明书编码:填写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A]。 1.10 生效日期:填写该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印或修订的日期[A]。 1.11 国家应急电话:填写紧急事态下拨打的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号码、消防应急电话号码 2、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2.1 主要成分 a)混合物填写主要危险组分及其含量或含量范围。 b)纯品填写有害组分的品名和浓度范围。 2.2 CAS号: 115-10-6填写该化学品中有害组分的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 3、危险性概述(hazards summarizing) 3.1 危险性类别按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填写。 3.2 侵入途径: 吸入化学物质侵入机体引起伤害的途径,如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3.3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对皮肤有刺激性。填写毒物中毒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主要靶器官、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症状及表现和致癌性等。 3.4 环境危害:简要描述化学品在一定浓度时对各种生物造成的危害及其造成危害的程度[B]。 3.5 燃爆危险:简要概述化学品在空气中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接触时能引起的危害 4、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保护。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4.4 食入: 5、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