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国2007年1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7年1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7年1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7年1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及参考答案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几何原本》的作者是( )

A.塔利斯

B.欧几里德

C.笛卡尔

D.罗巴切夫斯基

2.以下哪一部分知识不属于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 )

A.几何初步知识

B.代数初步知识

C.统计初步知识

D.函数初步知识

3.在一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称为( )

A.教育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发展目标

4.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A.《周髀算经》

B.《孙子算经》

C.《九章算术》

D.《几何原本》

5.狭义的教材是指( )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教学参考书

D.教学软件

6.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

A.20以内的数

B.100以内的数

C.10000以内的数

D.多位数

7.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名符其实地发展为综合式体系的时间是( )

A.1963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92年

8.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的划分是依据迁移的( )

A.效果

B.方向

C.内容

D.手段

════════════════════════════════════════════════════════════════════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1页-

9.提出学习过程的阶梯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列昂节夫

10.能按运算顺序做加法和乘法,并求出正确结果,这反映了学生的( )

A.数学表象

B.数学技能

C.数学能力

D.数学想象

11.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 )

A.注入式

B.启发式

C.发现式

D.探究式

12.自学辅导课一般用于小学( )

A.低年级

B.中年级

C.低中年级

D.高年级

13.可保证教与学的信息通畅的是教学评价的( )

A.导向功能

B.反馈功能

C.激励功能

D.改进功能

14.客观式试题中用途最广、效率最高的一种题型是( )

A.填空题

B.是非题

C.选择题

D.匹配题

15.把数学思维划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依据是( )

A.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

B.数学思维活动的总体水平

C.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

D.数学思维品质

16.根据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内在联系,由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

B.演绎

C.类比

D.分类

17.数学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18.数学概念的表示法中运用最多的一种是( )

A.原始概念描述法

B.属差式定义

C.发生式定义

D.规定外延的方式

19.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概念的( )

════════════════════════════════════════════════════════════════════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2页-

A.引入

B.理解

C.巩固

D.深化

20.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

A.并列关系

B.对立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把技能部分的要求分为( )

A.会

B.理解

C.比较熟练

D.熟练

E.应用

22.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初步的( )

A.逻辑思维能力

B.形象思维能力

C.直觉思维能力

D.发散思维能力

E.聚合思维能力

23.数学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划分为( )

A.定向阶段

B.单个动作阶段

C.连续动作阶段

D.自动化阶段

E.巩固练习阶段

24.加里培林提出的智力活动形成的几个阶段是( )

A.活动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E.内部言语阶段

25.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引导发现法

D.谈话法

E.复习法

26.客观式试题包括( )

A.是非题

B.填空题

C.论述题

D.选择题

E.改错题

════════════════════════════════════════════════════════════════════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3页-

27.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种基本课型是( )

A.准备课

B.新授课

C.练习课

D.检查测验课

E.复习课

28.数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

A.数学游戏

B.数学谜语

C.数学相声

D.数学讲座

E.数学医院

29.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包括( )

A.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

C.教材质量

D.教师素质

E.教学方法

30.按考评的作用可将其划分为( )

A.形成性考评

B.诊断性考评

C.总结性考评

D.显示性考评

E.预示性考评

31.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性有( )

A.概括性

B.批判性

C.问题性

D.逻辑性

E.深刻性

3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

A.比较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E.联想

33.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一般都要经历的几个层次是( )

A.构想

B.表达

C.识别

D.推理

E.归纳

34.学生理解应用题题意的途径有( )

A.演示

B.模拟

C.图示

D.图解

E.复述题意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4页-

35.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几何教学内容删去了( )

A.圆

B.平行四边形

C.棱柱

D.扇形

E.棱锥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数学问题解决

37.教学评价

38.素质

39.数学直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应用题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41.简析构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42.简述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功能。

43.简析造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知识方面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举例说明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45.试述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六、案例题(本大题13分)

46.以某一数学概念为例,说明理解此概念时应采用的教学策略。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C 5.A 6.A 7.B 8.B 9.A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C 17.B 18.B 19.B 20.D

二、多项选择题:

21.ACD 22.ABC 23.ABCD 24.ABCDE 25.ABCD 26.ABD 27.BCE 28.ABD

29.ABD 30.ABC 31.ACD 32.BCD 33.ABCD 34.ABCDE 35.CE

三、名词解释题:

36.根据数学问题的涵义,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景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走向的心理活动过程,其实质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情景中的问题结果,使问题由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活动过程。37.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过程上的诸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5页-

38.是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渐发展和形成的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特

性。

39.直感是运用表象对具体形象的直接判别和感知。数学直感是在数学表象的基础上对有关数学形象的判别。

四、简答题:

40.答:应用题教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1)解答应用题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及四则运算法则的意义。数学概念、定律、法则等都是抽象的知识,小学生学起来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如果用学生熟悉和生活事例编成应用题由学生解答,就显得容易解决。

(2)解答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四则运算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用题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通过应用题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中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合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情节和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算法,求得解答。这样,合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建立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解答应用题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应用题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有效途径之一,每解一道应用题,首先要充分理解题意,想象事件发生的情境,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解题计划,选择合理的解答方法,求出正确的答案,在整个过程中,要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综合,运用正确的判断推理,最后还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因此,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思维的创造性。

(4)解答应用题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用题题材可以引用一些实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利用数学语言的特点,结合有关事实,有目的地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等教育。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怕困难的品质,养成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

理素质和良好的学风。

41.答: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所包含的主要要素至少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材是教与学传递数学信息的载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学评价是对上述各因素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促进教学活动逼近教学目标。各个要素都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和作用,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作为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

42.答: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的功能有四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2)拓宽学

生数学视野,增长才干;(3)渗透数学思考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4)培养从数与形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态度

和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3.答:小学生计算错误在知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如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满十”、“相加”、“前一位”、“进一”等一系列数学概念组成的。如果概念不清,就无法依据法则、定律、性质、公式等数学知识正确计算。(2)口算不熟、笔算不准。20以内数的加减、100以内数的乖除法口算是进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也是分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四则运算都可以分解成一些基本的口算题。如果口算不熟,计算时就必然会发生错误。

五、论述题:

44.答: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依据。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6页-

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并作必要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养成。要培养学生具有课前预习阅读、课内新授后

阅读、作业前阅读、课后复习阅读等习惯。阅读时,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如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以教给学生观察插图的方法,再阅读算式及文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适当扩大阅读的内容;中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先阅读后分析讲解,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较强,可以选择部分重点内容。让学生独立阅读后,组织讨论、提出问题,再扼要的分析与讲解。对练习题要求学生能独立地阅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45.答: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有:

(1)利用演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观察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观察要依照从实物到模型,再到图形的顺序进行。

(2)加强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实验。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画一画。实验研究表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的共同活

动,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

(3)适时进行抽象概括。几何概念相对于实际事物来说总是抽象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抽象概括,不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几何图形的特征固定下来,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空间观念,也就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一几何概念。

六、案例题:

46.答: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什么叫“理解”?也就是要真正理解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要以对这些本质属性达到“守恒”为标志。在真正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同时去确定概念的外延。下面以分数概念为例说明理解此概念的教学策略:

(1)利用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提供的事例或材料要具有典型性,要不断变换其呈现形式,改变其非本质属性,使本质属性“恒在”,由此初步形成概念。在初步建立分数数概念时,先将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理解平均分),然后将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五份,基中的一份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四份呢?又如把四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应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再如,把6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六份,其中1份应该怎样表示?还是这6个熊猫如我这样分,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应该又是多少呢?如果这样分,平均分成2份呢?(理解“单位1”),通过概括,使学生认识分数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这样的一分或几分的数。

(2)反面衬托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从正反两个方面教学是理解概念行之有效的方法,如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可以从下反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细微的辨析能力,确切地掌握概念。如学习了分数概念后出示下面的选择题:4/5米可以表示为:A.把4米平均分成5份;B.把5米平均分成4份;C.把4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分;D.把4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4份;

(3)多层次地进行抽象概括。不少概念的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有一个较长期的认识过程。同样,概括也要多阶段、多层次地进行。分数的认识实际上是经过多少次抽象概括的。开始,通过直观操作,突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的“取份”,于是象1/2、3/4、1/5、2/5、3/8,…,都是分数,这是直观形象的概括;以后用形象语言描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这是具体形象的概括,接着,把“一个物体”转化成“单位1”(不仅指一个物体,也可指一群物体),明确成“把单位‘1’五光十色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是已是属于抽象概括阶段;到以后,学习字母表示数后,再用“形如a/b(a、b都是整数,且b≠0)的数叫做分数”,达到本质抽象概括阶段。

(4)下定义或用简练的语言描述。通过对分数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就要用简练的语言把概念的本质属性固定下来,有条件的要正式下定义,如分数定义为“把单位‘1’五光十色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7页-

下定义时对所有关键词要仔细推敲,做到多一字不必,少一字不定期可,恰到好处。

(5)注意与相近的、易混的概念进行比较。及时和邻近的、易混的已知概念进行比较,既可以巩固旧概念,又能加强新概念的清晰度,有助于概念系统的形成。如把分数概念与除法运算进行比较。

════════════════════════════════════════════════════════════════════

-本套试题共分8页,当前页是第8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_全国2009年1月自考 试卷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 ) 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

2007年4月27964机械制造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964机械制造基础试题 一、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改正。 1. 随钢的C%增加,其韧性增加。(X) p13 “增加” 改为 “减少” 2. 实际晶体的线缺陷表现为空位和间隙原子。(X) “线缺陷” 改为 “点缺陷” 3. 切削速度越大,则切削温度越高,刀具耐用度越低。(√)p150 4. 车削细长轴时车刀宜采用小的主偏角。(X)p244 “小的主偏角” 改为 “大的主偏角” 5. 合金的固态收缩率对铸造应力影响不大而对缩孔影响很大。(X)p233 (p53)“不大”改为“很大” 6. 凝固温度范围大的合金,铸件中易产生缩松。(√)p233 7. 再结晶退火的温度一般低于0.4T 。(X)p76 “低于” 改为 “高于” 8. 锻造前金属加热的目的是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p233 9. 埋弧自动焊焊剂的作用与焊条药皮作用基本一样。(√)p234 10.直流反接时焊件的温度高,适合焊接厚板。(X)p110 或p234“反接” 改为 “正接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0. 低碳钢所受到的拉应力( A)时,将发生断裂。P2 A.> B.达到 C. > D.达到 11. 加工机床床身时,一般取粗基准为(A)p190 或p245 A. 导轨面 B.底面 C.侧面 D.端面 12. 分别用题13图所示的四把车刀车削工件外圆面,除车刀主偏角不等外,其余条件均相同,其中切削温度最低的是( A)p145 和 p151 14.车削1500件如图所示零件上的圆锥孔,宜采用(D ) p166 A.宽刀法 B.小刀架转位法 C.偏置尾架法 D.靠模尺法 15.用车床钻孔时,常产生( B )p167 A.锥度 B.轴线偏斜 C.锥度和轴线偏斜 D.均不会产生 16.车刀刀尖高于工件旋转中心时,刀具的工作前角(A)p247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小学数学教学论

1、在一定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称为( ) (分数:2 分) A. 教育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课程目标 D. 发展目标 标准答案是:C。 A 2、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 (分数:2 分) A. 《周髀算经》 B. 《孙子算经》 C. 《九章算术》 D. 《几何原本》 标准答案是:C。 3、狭义的教材是指( ) (分数:2 分) A. 教科书 B. 教学大纲 C. 教学参考书 D. 教学软件 标准答案是:A。 4、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整数教学中哪一个循环圈的教学重点( ) (分数: 2 分) A. 20以内的数 B. 100以内的数 C. 10000以内的数 D. 多位数 标准答案是:A。 5、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名符其实地发展为综合式体系的时间是( ) (分数:2 分) A. 1963年 B. 1978年 C. 1986年 D. 1992年 标准答案是:B。 二、多选 1、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性有( ) (分数:3 分) A. 概括性 B. 批判性 C. 问题性 D. 逻辑性 标准答案是:ACD。 2、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3 分) A. 比较 B. 概念 C. 判断

标准答案是:BCD。 3、图形想象和图式想象一般都要经历的几个层次是( ) (分数:3 分) A. 构想 B. 表达 C. 识别 D. 推理 标准答案是:ABCD。 4、学生理解应用题意的途径有( ) (分数:3 分) A. 演示 B. 模拟 C. 图示 D. 图解 标准答案是:ABCD。 5、在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几何教学内容删去了( ) (分数:3 分) A. 圆 B. 平行四边形 C. 棱柱 D. 棱锥 标准答案是:CD。 一、单选 1、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 分) A. 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 C. 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 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 标准答案是:C。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 分) A.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B. 教学思想是教学方法的反映 C. 讲解法是填鸭式的,发现法是启发式的 D.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标准答案是:D。 3、关于备课、上课与说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 分) A. 备课就是编写教案,上课就是实施教案 B. 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C. 教案是教学前的一种设想,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D. 说课就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阐述教学设想或在上课的基础上对实际上课情况进行阐述 标准答案是:A。 4、“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 (分数:2 分)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东师2018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案】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案】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案】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007年4月试卷和答案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运筹学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237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使“调整”成本降低,当需求逐月作大幅度的随机起伏时,若采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宜选用() A.较大的α B.较小的α C.α=0 D.α=1 2.不属于 ...特尔斐法实施程序的是() A.确定课题 B.召开专家座谈会 C.设计咨询表 D.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3.广义的企业决策过程应包括四个程序:(1)明确决策项目的目的;(2)在诸可行的方案中进行抉择;(3)寻求可行的方 案;(4)对选定的方案经过实施后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这四个程序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1)(2)(3)(4) B.(1)(3)(2)(4) C.(3)(2)(1)(4) D.(3)(4)(1)(2) 4.所谓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指在这种条件下,只存在() A.一种自然状态 B.两种自然状态 C.三种或三种以上自然状态 D.无穷多种自然状态 5.存货台套的运费应列入() A.订货费用 B.保管费用 C.进厂价 D.其它支出 6.某二维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如题6图阴影所示,则该问题的最优解() A.必在正方形的某个顶点达到 B.必在正方形内部达到 C.必在正方形外部达到 D.必在AB边上达到 7.关于运输问题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最优运输方案未必唯一 B.必有最优运输方案 C.运输方案的任何调整必会引起总运费的下降 D.修正分配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改进指数的方法 第 1 页共12 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解答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实验或实例,所得的结果不确定,在实验之前无法预测实验结果。 2.电化教学手段 答:是指利用声、光、电原理设计的教学设备,主要包括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3.开放性问题 答:从狭义上讲,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所谓解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从更广义的角度,开放性问题意味着一个较为复杂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经历提出假设、对数学情境作出解释,计划解题的方向,创造一个新的相关的问题或进行概括等等,也就是说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到有关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从而说它更具开放性。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

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一些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经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宝贵积累,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数学的应用问题,它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创造条件。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它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中,应重点帮助 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以便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2)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发现法 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 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 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 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2)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 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二是有结构的、适用性强的教具和学具,如奎逊耐彩棒、逻辑块、几何拼板等。三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计算机、录像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2、数学活动水平知识技能目标包括:。 3、小学数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有等。 4、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即。 5、小学数学中有三种计算方式。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7、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划分有:。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基本的成分:。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0、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为。 11、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1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评价的目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同,可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按照评价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 1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简答题 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2、简析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征。 3、简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4、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应注意的事项。 6、试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发展特点。 7、简述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方式。 8、简述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 1. 试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 2.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 3.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论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4. 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特长及教学风格。 2、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3、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练习法、引导发现法、暗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模拟法、探究研讨法(从中任选五个即可) 4、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 5、口算、笔算、估算 6、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 7、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8、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型和方法 9、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2009年1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观察力、记忆力属于() 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2.把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联合成整体,从而进行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属于() A.归纳B.综合 C.推理D.演绎 3.一位学生在做一道四则混合式题时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这种思维方法是() A.综合B.分析 C.实验D.观察 4.创造力的核心是() A.再造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D.直觉思维 5.为了测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能力发展的程度的考评是()A.预示性考评B.总结性考评 C.诊断性考评D.形成性考评 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克伯屈D.卢梭 7.无线电广播开始最早的教育节目起始于()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8.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表现为() A.主体作用B.主导作用 C.平等作用D.评价作用 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上位同化 10.在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的研究,取得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加涅 C.布鲁纳D.加里培林 11.数学操作技能的活动品质主要指() A.思维的品质B.动作的品质 C.意识的品质D.语言的品质 1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的迁移是()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 课程代码:02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 A .等于0 B .小于1 C .等于1 D .大于1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 ) A .大于2 B .大于1.3~1.5 C .大于1.2 D .大于0.85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由同一变电所母线引出的并列运行的线路上发生两点异相接地短路,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保护的动作情况是( ) A .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B .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C .100%切除两条故障线路 D .不动作即两条故障线路都不切除 4.在双侧电源系统中,采用方向元件是为了提高保护的( ) A .方向性 B .可靠性 C .灵敏性 D .选择性 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的接线方式是( ) A .90°接线 B .3 0、30 C.-3、-3 D .-30、30 6.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阻抗继电器 C .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D .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 ) A .0°接线 B .90°接线 C .3 0、30 D .A 、A +30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式

8.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 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 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 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 9.在距离保护的Ⅰ、Ⅱ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1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 A.选择性 B.可靠性C.灵敏性 D.速动性10.在校验距离Ⅲ段保护远后备灵敏系数时,分支系数取最大值是为了满足保护的() A.选择性 B.速动性C.灵敏性 D.可靠性11.距离Ⅲ段保护,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C.灵敏度一样 D.保护范围小12.高频阻波器的作用是() A.限制短路电流 B.防止工频电流窜越 C.防止高频电流窜越 D.补偿接地电流13.对于Y,d11接线变压器,为保证正常运行时差动回路两臂的电流相等,应使变压器Y侧电流互感器变比() A.等于变压器变比n B.增大倍 T C.减少倍 D.增大3倍14.发电机横差保护的作用是() A.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B.保护定子绕组相间短路C.保护定子绕组接地短路 D.保护转子绕组一点接地故障 15.对于大型发电机,反应转子表层过热的主保护是() A.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B.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 C.负序电流保护 D.阻抗保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小学数学教学论1

期末作业考核 《小学数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 1.随机现象 答:在一定条件下,在个别试验或观察中呈现不确定性,但在大量重复试验或观察中其结果又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2.电化教学手段 答:电化教育手段,是运用电化媒体进行教育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方式。主要有幻灯、投影、电影、录音、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 3.开放性问题 答: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那么轻易地只用一个简单的“是”、“不是”或者其他一个简单的词或数字来回答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以“怎么样……”开始的开放性问题比那些以“为什么……”开始的开放性问题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对比《大纲》,具体分析《标准》对“数与代数”的内容有何调整? 答:“数与代数”是《标准》设计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内容中,把以往数学与计算、代数初步知识、量与计量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更新,形成新的学习内容。对于整数的认识,《标准》提出认识和感受大数的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而《大纲》的要求是,“认识自然数 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标准增加了负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和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大纲中没有的内容。 2.如何理解“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实施中的注意要点是什么? 答:《标准》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00411(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考前密卷00411(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根据效果的不同,学习迁移分为() A.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 正迁移和负迁移 C. 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D. 知识、技能迁移和学习方法迁移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为加强数学思考方法的渗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要求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适当渗透()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A. 集合 B. 函数 C. 集合、函数 D. 代数、几何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质数和合数是() A. 交叉关系 B. 对立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包含关系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小学生“从学习两位数除法法则到学习三位数除法法则”和“从整数除尽到小数的除尽并最终认识整除是除尽的一个特例”这两种认知结构的变化() A. 都是顺应的过程 B. 都是同化的过程

C. 前者是同化,后者属于顺应 D. 前者是顺应,后者属于同化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教师对事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和举例属于() A. 模象直观 B. 语言直观 C. 现代化教学手段 D. 非直观教学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教学任务的不同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感知内容时一般选用() A. 讲解法和谈话法 B. 演示法和操作实验法 C. 练习法和谈话法 D. 引导发现法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一般应该做到() A. 先疏后密 B. 练习时间高度集中 C. 先密后疏 D. 增加练习密度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1千克黄豆可以做4千克豆腐,12千克黄豆可以做多少豆腐?”许多城市小学生常常用除法做上述应用题,这主要是因为() A. 学生对题目情节不熟悉

小学数学教学论

一、填空选择 1.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 3.桑代课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 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4.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 取阶段。 5.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6.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 学中介。 7.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 教学、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8.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 学。 9.班级授课制的变式有两种: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10.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11.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2.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 动课等基本类型。 14.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不同的领域,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 1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 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1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就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 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18.布鲁纳的四条学习原理:构建原理、符号原理、比较和变式原理、关联原理。 19.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20.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重要组成 部分。 2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认为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条 件。 22.一般数学问题的分类--从解题方式上数学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求解题、求 证题。 23.小学数学问题的分类--传统的方式将问题分三类: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 24.数学开放题的特征:多样性、层次性、探索性。 25.常规的教学手段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简单的教具和学具。 26.评价的呈现方式包括:评分(等级)、评语和成长记录袋三种方式。 27.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分析、教学思路、教学反思。 28.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

2009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公约采用自动保护原则 B.该公约不保护演绎作品 C.该公约未涉及作者的精神权利 D.受保护的作品须以发表为前提 2.某研究所接受某企业委托研究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双方事前没有约定研究成果的归属,该成果的专利申请权( ) A.属于某研究所所有 B.属于某企业所有 C.属于某研究所和某企业共同所有 D.属于两单位中先提出专利申请者所有 3.甲公司拥有一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专利,乙公司在该专利申请日前也自行研究出相同的方法并且作好了生产准备,依照《专利法》的规定,乙企业( ) A.不得继续制造、使用 B.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应当同专利权人订立使用许可合同 C.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应当向专利权人支付费用 D.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不得许可他人制造、使用 4.在下列作品类型中,应当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保护办法的作品是( ) A.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B.杂技艺术作品 C.口述作品 D.地图作品 5.在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专利的是( ) A.康乃馨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B.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C.高尔夫球比赛的新规则 D.航天器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 6.外国公民W于2008年5月9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其申请将丧失新颖性的是( ) A.2008年5月9日以前W在本国准备生产该实用新型产品 B.2008年1月W在中国政府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该产品 C.2008年3月W将该申请内容公开发表在国外的刊物上 D.2007年8月W就相同技术主题在本国已提出过专利申请,但申请尚未公布 7.甲制药厂研制的一种新药取得了发明专利,销路比较好。该药厂在市场上发现有侵权产品在销售,经查,侵权产品的制造者是A省省会城市B市的乙企业。如果甲制药厂拟通过司法途径制止侵权行为,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 A.A省高级人民法院 B.B市中级人民法院 C.甲厂所在市中级人民法院 D.甲厂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是( ) A.跑步机 B.一种新型碳酸饮料 C.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 D.奥运绘画扑克牌 9.2004年6月8日,某省G公司向专利局提出一项发明专利申请,2005年10月该申请公布,G公司于2006年4月6日提出实质审查请求,2007年1月8日授权公告。G公司的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起算日为( ) A.授权公告日 B.申请日 C.初审合格日 D.提出实质审查请求日 10.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指( ) A.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专利产品 B.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销售专利产品 C.在非专利产品上标注他人专利号 D.在非专利产品上标注虚构的专利号 11.在下列选项中,依法享有出租权的主体是( ) A.表演者、图书出版者 B.录音、录像销售者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所列大纲中第一次提到“全面发展教育”的是() 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C.1956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D.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 2.数学函数概念的引入是在() A.萌芽时期B.初等数学时期 C.变量数学时期D.近代数学时期 3.在初等数学时期,开始尝试对命题证明的代表人物是() A.祖冲之B.笛卡尔 C.欧几里得D.塔利斯 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 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 C.《几何原本》D.《笔算数学》 5.综合式教材体系是以() A.代数知识为主B.平面几何知识为主 C.立体几何知识为主D.算术知识为主 6.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水平() A.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C.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D.以创造思维为主 7.程序性知识是有关() A.“是什么”的知识B.“为什么”的知识 C.“怎么办”的知识D.“怎么样”的知识 8.如果学生只知道2/3读作“三分之二”,却不知道其实际意义,这说明其学习是() A.有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 1

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 9.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的概念后,再把它们归纳成“柱体”,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A.类属同化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D.下位同化 10.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 A.主体B.客体 C.主导D.辅助者 11.“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这种教学直观手段属于() 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 C.语言直观D.声像直观 12.在教学中,倡导“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家(或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 C.凯洛夫D.布鲁纳 13.探究研讨课的基本结构是() A.明确教学任务——探究——研讨——得出结论——阅读课本——巩固练习 B.探究——研讨——结论——巩固 C.探究——假设——论证——结论 D.探究——假设——研讨——验证假设 14.为了测试被试在受教育之前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潜能,从而估价其今后发展的可能这类考评是()A.显示性考评B.预示性考评 C.总结性考评D.诊断性考评 15.将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形象——形式运算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皮亚杰 C.朱智贤D.科尔伯格 16.学生对感兴趣、有价值的知识会主动汲取,而对不感兴趣的知识往往不愿学习,这表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 A.始动作用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D.调节作用 17.下列可称为心算的是() A.口算B.笔算 C.珠算D.验算 18.“小王有一些纪念邮票,送给小丽7张,还剩5张,小王原有多少纪念邮票?”,对本问题的叙述方式属于()A.顺向B.逆向 2

2007年4月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2007年4月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没小题1分,共3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生产与作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 A.决策性地位 B.计划性地位 C.基础性地位 D..主导性地位 2.某加工件批量n=4件,需顺序经过3道工序加工,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分别为:t1=10分钟,t2=5分钟,t3=20分钟,若采用平行移动方式组织生产,则该批加工件的加工总周期为() A.35分钟 B.55分钟 C.95分钟 D.140分钟 3.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在设置生产单位时宜采用() A.工艺专业话形式 B.对象专业化形式 C.设备专业话形式 D.加工专业话形式 4.下列生产方式中,适合采用在制品定额法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生产类型是()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成组生产 5.对于MIS企业,在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时,主要的决策是确定() A.品种和产量 B.成本和质量 C.价格和交货期 D.利润和销售量 6.生产计划的主要指示有: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和() A.提前期 B.出产期 B.投入期 D.生产周期 7.滚动计划方法的优点是() A.计划是滚动的 B.执行时可以灵活改变计划 C.计划是滚动的且稳定性强 D.计划是动态的且连续性好 8.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 A.全部加工时间 B.全部有效工作时间 C.全部工序时间 D.全部日历时间 9.提高物资周转率,对企业来说意味着() A.增加流动资金占用 B.减少出产量 C.多支出利息 D.减少企业库存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三明学院 专科《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试卷 11 级初等教育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 2.小学儿童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 3.“3≥2”是一个真命题。( ) 4.一切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 5.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 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6.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 ) 的科学。 A.空间形式B.逻辑推理 C.数的基础知识D.形象思维 7.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的()的思维形式。 A.特征 B.一般属性 C.性质 D.本质属性 8.以比较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相同性质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性质的则归入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是()。 A.比较B.分类 C.综合D.分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宽比长短10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2a -10)米。 B.10h表示底为10、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D.甲、乙两人分别以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3x+5x=80。 10.已知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一定比甲数( ) 。 A.少30%B.少25%C.少20% (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数学的主要特征是( ) 。 A.抽象性B.逻辑性C.发展性 D.思想性E.应用的广泛性 12.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基本的方法有()。 A.比较B.分析C.综合 D.抽象E.概括 1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划分为( ) 四个领域。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应用题 D.统计与概率E.综合与实践 14.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 A.内涵扩大时,则外延就缩小 B.内涵扩大时,则外延也扩大 C.内涵缩小时,则外延就扩大 D.内涵缩小时,则外延也缩小 15.下列学习活动中属于概念同化的有()。 A.操作探索长方形体积公式 B.利用学具探索正方形特征 C.利用整数加法法则学习分数加法法则 D.在“角”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直角” E.在“假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带分数”的概念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学生学会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后计算一个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的题目,这种思维形式属于( ) A.创造性思维 B.再造性思维 C.发散思维 D.灵感 2.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A.教学大纲 B.学生要求 C.老师安排 D.课程目标 3.主张“教学结构是模拟科研的过程”的学者是( ) A.凯洛夫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4.发生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起源于( ) A.自我意识的主体 B.自我意识的客体 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D.意识 5.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划分是依据迁移的( ) A.方向 B.内容 C.效果 D.手段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学思想的提出者是(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朱熹 7.学习过乘法口诀后去计算7×8的结果,这种思维形式属于( ) A.再造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8.录音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最早起始于( ) A.20世纪4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9.加涅的学习过程的阶梯模式的第一阶段是( ) A.获得 B.动机 C.回忆 D.动作 第 1 页

10.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数学概念、法则、规律的教学方法是( ) 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解法 D.讨论法 1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授课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 A.讲练课 B.探究研讨课 C.自学辅导课 D.小组学习课 1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思维方式是( )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分析 13.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因评价者个人的情感或主观的认识而造成评价的失真。这体现了教 学评价的( ) A.教育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数量化原则 D.可行性原则 14.数学思维的核心是( ) A.直觉思维 B.直观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15.确定教材中的难点的依据是( ) A.学生的学习成绩 B.教师的业务素质 C.教学内容的性质 D.学生的接受能力 16.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 A.数学概念 B.数学命题 C.数学公理 D.数学定理 17.从外延上看,直角和锐角属于( ) A.对立关系 B.并列关系 C.矛盾关系 D.同一关系 18.从所求问题出发而推至已知条件的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 ) A.分析法 B.综合法 C.分析综合法 D.比较法 19.学生在学习了“分数”概念基础上,又学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这种概念同化的形式是( ) A.类属同化 B.并列同化 C.总括同化 D.上位同化 20.数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是( ) A.数学专业知识 B.人文知识 第 2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