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旅游度假区热、主题公园热、AAAA景区热、世界遗产热等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

带动作用,但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一些景区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亏损倒闭等。

第一节旅游景区分类、功能与治理体制

中国旅游、建设、林业、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政策条例,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在我国基本上有两类旅游景区,一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

另一类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两类景区在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

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

1.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主题公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为投资者赢得利润。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

主题公园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事业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以观赏为主要特点的影视基地型主题公园。为拍摄《红楼梦》而兴建的北京“大观园”、河北正定的“荣

国府”就是其代表。由于其“两栖”性,在当时,盈利并非最重要的目的,在管理上尚未完全企业化。

进入1989年,有“中国旅游景点建设里程碑”之称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开放,标志着第二代以华侨

城为代表的参与性主题公园的诞生,也意味着真正企业化的主题公园的出现。华侨城采取全资、参股、

控股与输出管理方式经营以主题公园为主体的旅游业务,并且上市进行资本运作,采用了典型的企业管

理模式。

2.旅游度假区

1991年,国家推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在全国选择了12个地点发展度假旅游,希望推动中国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综合型目的地转型。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国际游客提供

度假场所。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采用的是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行政上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管

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比如,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是北海市人民政

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北海市政府对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实行统一管理,属机关事业单位(正处级)。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经营则采取企业市场化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往往是以公共资源为依托的,景区的目标具有多重性,景区资源的社会文化与环境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由于这类景区资源的公共性,因此在经营上

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垄断性,政府对这类景区的干预程度较高。

1.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经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其功能是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现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的体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相对应。从1985年到今年4月建设部审批了4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有151处。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把资源的保护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实行统一管理,不允许在风景名胜区各景区范围内设立开发区、度假区,不允许出让土地,严禁出卖转让风景名胜资源。各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划组织实施,并遵照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城乡建设部门主管本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工作,负责规划实施与监督、土地和生态保护、景区特许经营许可、景区游人数量的调控、景区骨干路网的监控、风景名胜资源监测和科研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在科学界定授权经营的前提条件、建立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对景区内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维护保养,物业管理,环境卫生,交通服务,通过招标择优授权经营。

2.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是森林公园管理的主要依据。林业部主管全国森林公园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属事业单位。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可以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单独进行;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进行的,不允许改变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森林公园的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在珍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禁止在森林公园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森林公园管理目标是:保护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维持历史、文化遗迹的风貌;维持现有自然资源、生物群落及物种的自然状态;提供游憩、科普教育的机会。森林公园管理方式是: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对公众开放。森林公园保护对象为具有基础性、普通性,美学价值高的动植物。森林公园经营目的是:游憩或旅游,自然、文化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3.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目标是: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生态系统和使动植物种群尽可能小地受到外界的侵扰;保持遗传资源的进化演替;保持现有的生态进化过程。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是:严格控制,不对公众开放。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价值为具有典型性、珍惜性和代表性的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的是科学研究、科学试验、驯化、繁殖野生动植物。

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以及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类管理并存的管理体制。国家环保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林业、农业、地矿、水利、海洋等部门在各自的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护区,林业部门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环保部门为了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和建立示范的目的也建立和管理一批自然保护区;另外农业、海洋、地矿等部门也根据各自职责管理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一般可分为四大管理系统。(1)行政管理系统:负责政策、法令宣传业

务,监督计划、规划的实施等。(2)科研管理系统:组织综合考察与综合评价,安排科研课题。布设

定位观测站和确定观测数目,有条件的可建立基本资料数据库,种植试验与养殖试验,组织编制短期和

中、长期发展规划,奠定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利用方案,提供建立标本室、展览馆、信息资料室等需

要的科技资料内容。(3)生态与景观管理系统:保护站与巡逻队,公安局或派出所、农民护林员(或

保护员)处理自然保护区内所反映的违法事件和破坏性事件等。(4)经营管理系统:合理研发利用自

然资源方案的落实,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和旅游业、商业和妥善安排群众的生活等1。

分区管理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采用的管理办法。一般把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划为核心区,禁止任

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

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

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4.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并不是景区概念,但绝大多数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都是旅游景区。国家把不可移动文物分为三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有不可

移动文物四十万处左右,已公布为保护单位的不足七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269处,省级七千

多处,市县级六万多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依据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进行管理。

第二节旅游景区开发经营遭遇的挑战

总体而言,中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是非常成功的,1999年第一批AAAA景区平均收入利润率达24.39%,大大高于同期的旅行社和饭店的利润率,平均职工人数也大大超过了同期全国旅游涉外饭店、

全国星级饭店的平均职工人数2。但它也在实践上与理论上面临诸多挑战。

一、经济开发型景区: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

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是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的主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旅游主题公园重大投资失误的项目屡见不鲜,其中的代表是投资十多亿元的科幻公园福禄贝尔乐园于1998年1

月宣布破产清资,投资上亿的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不到8个月就倒闭。

(一)产品雷同

中国先后出现了“西游记宫”热、“影视城”热、“民族民俗园”热、“野生动物园”热、“拓展训练”热等。主题公园的主题无特色,低水平的盲目性的重复建设是导致当前国内的主题公园产业出现

大面积亏损的直接原因。深圳世界之窗成功后,人们认为主题公园是个高盈利的行业,纷纷仿效。大量

主题公园的主题相互抄袭模仿,造成旅游产品严重雷同。比如,中国已建成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影视城。

北京共有39家主题公园起名为“宫、馆、洞、祠”,而以“看泥人、听故事、走小路”为主要内容的

就有16家之多。近年外资也纷纷进入主题公园行业,美国环球片场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将在北京建“环球片厂”,在上海也有投资意向,而迪斯尼已经在香港投资建乐园,2005年就开园。

模仿必然使产品的稀缺性消失,使产品高度替代。由于产品趋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必然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导致行业的高失败率。模仿不但自己不会成功,而且使那些已经成功的主题公园陷入恶性竞

1

2

争之中。

(二)忽视游客体验

游客追求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彼得·古特曼的《逃避现实者集锦簿》为潜在的旅行者们描述了可以亲身尝试的28种历险方式:水上居住、水陆联运、山地骑车、骑牛、乘雪橇、远航、飓风追逐、峡谷漂流、护送车队、观察海豹、冰山旅行、捕捉海雀、驾驶赛车、热气球飞行、攀岩、探洞、乘筏冲浪、驾独木舟、弯道旅行、扎营远足、亲吻鲸鱼、美洲驼驮运、特技飞行表演、划旱船、重演历史战役、乘破冰船、极地耐寒和乘坐狗拉雪橇等。Pine II和Gilmore将体验分成了四个部分: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现实(escape)和审美(estheticism)。它们互相兼容,形成独特的个人体验。

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都属于最丰富的体验3。

而我国的旅游景区尤其是主题公园也试图在为游客提供一种体验,但由于缺乏独特性、参与性,游客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体验是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实践。我国的许多主题公园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多数是“静”物,游客无法参与,因此不太受顾客欢迎。

(三)定位不准

盲目定位于高端市场是许多旅游景区在规划设计中的常见问题。1991年开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大开发,由于时代太超前,加上当时定位为国际度假目的地,我国国际度假的条件尚不成熟,绝大多数旅游度假区接待的国际游客不到总游客数量的5%。这些度假区在吸引国际游客上没有成功,但这些度假区的国内旅游发展得很成功,近年由于休闲度假市场的崛起,以国内游客为目标市场的地方旅游度假区发展迅速。其实,中国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大,回头率高,只要产品适合他们的需求,价格适当,这些景区可以同样的获得成功。

二、资源保护型景区:开发与保护之争

1995年在西班牙沙罗特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中所指出的:“旅游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旅游能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旅游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

(一)过度开发

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申报成功29处世界遗产。山西平遥在申报之前的1996年,国内游客只有10万人次,门票收入10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250万元。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的2000年,这几项收入则分别猛增为63万人次、780万元、7800万元,分别是1996年的6.3倍、7.5倍和6.2倍。可见申报世界遗产可以给景区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世界遗产的申报与管理成本都是十分昂贵的,比如河南龙门石窟由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洛阳市政府投入一亿多元,拆除了南门外的中华龙宫、环幕影城、部队营房及各种不协调建筑。四川都江堰为整治文化环境,拆掉了价值大约2.2亿元的建筑。武夷山在申报遗产中也花了一个多亿。清东陵投资了近亿元。连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两个小村落,也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整治环境。对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过高的保护成本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至少在现阶段,我国的地方申报世界遗产非常看重其经济价值,而对其保护的重视不够。过度商业化与城市化严重破坏了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世界遗产组织的“摘牌”威胁并非空穴来风。武陵源为了保住“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牌,不得不拆除违规建筑,耗资3.45亿元,相当于1990年—2001年底武陵源所有门票收入的总和!超载开发,不少风景区城市化与商业化,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3Pine II, B. Joseph, James H. Gilmore.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July-August, 97~105

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4。

(二)条块分割、多头管理

近年在景点公司上市、景区经营权转让方面存在很大争议,除了认识水平外,更多的是旅游景区管理的多头隶属关系所致。不少旅游景区同时拥有“世界遗产”、“AAAA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保护区”中两项以上的头衔,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达12个,国家建设、文物、林业、旅游、环保、文化、宗教、水利、海洋、国土、科学院等部门都在管景区。

比如庐山出现了海拔800米以下归星子县管理,海拔800米以上归庐山管理局管理的尴尬局面5。管理者的立场不同自然发出的指令有分歧,使得景区无所适从。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的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大量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可以看见某厅、某局建的培训中心、疗养所6。

(三)资产价值低估、土地占用过大

在经营权转让中普遍存在过度资源让利,旅游资源价值低估现象,四川某因产权转让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转让的国有林7000亩,期限50年,转让价为350万元,平均每亩国有林价值10元。景区除景观资源价值外,大部分森林为近熟林的杉木和阔叶林,任意抽一株都超过10元,一亩林捡的柴火每年都超过10元,更何况森林的自然增值7。另外,许多旅游地方围绕景区容易开辟开发区,土地占用过大,许多景点土地长期撂荒。在占地时没有通过征地这一过程,只是随意给农民一点补偿,严重侵占农民利益。

三、景点公司上市之争8

(一)盈利方式贫乏

上市公司过分依靠提高景区门票和索道价格的手段来提升业务收入和业绩,1997年—1999年间,黄山旅游的游客数量年增长率为21.4%,门票价格年增长率为26.1%;2002年,门票价格则较上年增长49%,而游客数量较上年只增长0.8%。黄山旅游在1986年的游客人均逗留时间为4.05天,年底索道投入运营后,198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2天~3天左右;1999年提高门票32.8%,超过接待游客总数增长的百分比21%,同期索道和客房餐饮收入增长基本都在16%左右,落后于门票增长速度,说明未选择索道上山或未在山上住宿的游客占了相当比例。泰山上市前,为提高索道乘客的数量,将门票大幅下调,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增加游客数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游客消费支出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其索道消费的支出比例,避免造成互代关系。

(二)资金投向频繁变更(见表1.1)

表1.1 上市公司资金投向变更(2001)

公司名称募集资金总额(万元)主要投向变更资金数额(万元)变更资金占总额(%)

黄山旅游23083.4 景区业务16712 72

4祝光耀.发展旅游莫忘生态保护.人民日报,2002.7.21(7)

5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中国旅游报,2002.12.11

6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7杨丽平.资本碰壁旅游业.旅游管理,2001,(6)

8任传辉.自然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经营发展难题、原因及对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2003

峨眉山25900.8 景区业务11200 43 京西旅游13403.9 景区业务7529 56

(三)投资方向盲目

短期投资(国债或委托理财)行为较多。泰山短期国债投资达一千多万元,峨眉山1998年国债投资四千多万元,其余闲置资金则存在银行;黄山1998年短期投资收益只有5万元,1999年上半年则达到170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6%;桂林旅游2001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长远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原因在于短期投资收益带来850万元的利润,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0%。

投资的区域化。京西旅游多次进行的资产置换和并购,大都没离开门头沟区;峨眉山2000年将变更的募集资金投向本区的杨零公路项目和建设低山区环游路线项目,由于投资项目无法产生效益,公司又通过关联交易置换入峨眉山红珠山宾馆的经营性资产和土地使用权。

盲目扩大投资范围。泰山旅游曾在各地投资索道建设与经营,结果并未成功;京西旅游的主业却覆盖了从旅游到房地产、建材及所谓高科技等行业的经营,虽然公司从上市以来一直都在进行资产整合,转让股权、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连续不断,但整合的效果却是一面在努力缩短产业链,而另一面却又有新的关联度并不高的投资项目在拖长产业链,2001年业绩大幅下滑,2002年亏损,2003年华远地产入主京西旅游;重组前的张家界涉足房地产、软件等领域,实践证明,景点上市公司盲目实行多元化导致经济效益下滑,成为ST公司。

(四)管理费用急剧膨胀

重组前的泰山旅游主营业务收入在1999年达到7326.2元的高峰,较上期增加25.7%,但同期的企业费用却高达5011.8元,增幅高达117.4%,致使净利润反而比上期减少8.5%,重组前的2000年在中天门索道维修影响业务收入及费用仍然控制不力的情况下,公司的净利润下降比例达37.6%。1997年—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2.6%,但经营成本(经营成本、营业费用与管理费用)增加了48.2%,利润下降13.8%。

(五)政企不分

上市扶贫:沪深两市的自然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的上市名额也是通过争取指标的方式获得的。如京西旅游,1998年前后,出于扶持北京周边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门头沟区取得了一个上市名额,当时门头沟区没有一个大的资产可以上市,加之区政府打算以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为战略目标,逐步发展旅游业,于是决定由京西旅游开发公司为独家发起人,将旅游相关资产(主要是三山两寺)捆绑上市。

政企不分:旅游景区承担政治使命,上市要帮助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地方融资能力、提供就业机会及提高政绩。景区自己委托、自己代理,景区管委会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景区旅游集团或景区旅游公司一般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景区当地政府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是一把手兼任景区管委会主任,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景区旅游总公司法人代表,还担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的职务。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对景区的资源保护、经营活动、综合治理等,但它将景区发展的不同目标和能力要求集于一人之身,容易使不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获得企业经营者的位置,也容易导致“寻租活动”的出现和追求政绩的现象。管委会主任与上市公司董事长又一人身兼,非常有可能造成监督者的缺位和决策的失误。

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如京西旅游,门头沟区政府在公司的战略发展、日常运营及人事架构等方面拥有指导权,公司下属的各景区分公司人事任免权都由区政府负责。1999年,京西旅游用第二次募集资金收购煤钎石空心砖项目、北京赛阳特种水泥厂和区建设开发公司,均是从区政府接手而来,但却没有给京西旅游带来经济效益。其中,赛阳特种水泥厂在收购时负债达5659万元,京西旅游承担了债务又投入6000万元资金后仅能“持平”;门头沟区建设开发总公司被收购后,证监会督促京西旅游按照《公司法》规定将建设开发公司的法人资格予以注销,改制成分公司,但一直得不到区建设开发公司的配合,2002年度,区建设开发公司在京西旅游不知情的情况下增资2000万元,但据称是得到区政府的支持,且区建设开发公司一直对外宣称是区属国有企业。

又如黄山旅游,黄山名下处于亏损状态的华山宾馆系政府收购行为,黄山旅游曾投资3900万元于

本地的黄山松柏乡村高尔夫球俱乐部,不久即因为亏损而折价出让股权,损失近200万元。对于泰山旅

游,泰安国资局要求泰山旅游承担泰安造纸厂的问题,但泰山索道公司的股东认为与公司的主干业务相

距甚远予以拒绝,于是国资局就使出大股东的权势,让索道公司退出,让浪潮信息进入。

四、理论上的挑战

在理论上,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称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层次稍高的开发重视市场定位,但从根本上说,旅游业的

可持续发展观念非常弱。曾经对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有过重要影响的两条假定,现在面临政府、企业与

学术部门的越来越强烈的质疑,这两条假设是:

1.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2.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

这两条假定,一方面鼓励人们大力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它指导的旅游发展方式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不会导致资源与环境破坏。这种理念必然导致人们忽视旅游业对

资源与环境造成的破坏,忽视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中国在1978年以后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地方都以牺

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获得发展。发生在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恶性事件:如武当山遇真宫的火灾、张家界

的城市化、泰山的索道缆车、孔庙的水洗事件的现实都证明旅游业“浓烟滚滚”。

而“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是建立在我国旅游资源国有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土地都是通过无偿划拨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的前提

是“旅游资源无成本”。

受这两条假定引导的旅游开发是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掠夺性开发。进入2000年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在中国的旅游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世界遗产的管理体系的引入,中国旅游业的环境与文

物保护意识才产生了质的提升。

第三节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旅游体验论与可持续

发展观

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的两大问题的根源。忽视游客体验,产品就没有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开发就牺牲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既为

游客提供了舒畅的旅游体验,又实现了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体验论

到底游客需要什么?旅游体验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美国《时代》周刊曾预言,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据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可以把生命中50%的

时间用于休闲。时下的美国休闲业已成为居首位的经济活动。美国人有近1/3的休闲时间,有2/3的收

入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这一切意味着满足人们休闲要求的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写道:“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1998年PineⅡ和Gilm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

临。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现在的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服务经济时代在生产行为上强调分工及产品功能;消费行为则以服务为导向。而体验经济在生产行为上以提升服务为首,并以商品为道具;消费行为则追求感性与情境的诉求,创造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并注重与商品的互动。PineⅡ和Gilmore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体验经济》指出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惟一”(汪丁丁,《体验经济》专文推介)。

新派体验经济的经典文献总结:“创造体验一直是娱乐业的核心,但今天娱乐体验已经在电影院与游乐场之外的产业生根”;“体验不仅属于消费产业,企业间服务同样可以像迪士尼那样精心设计体验”;“体验不限于娱乐,只要让消费者有所感受、留下印象,就是提供体验”。“体验经济”是顺应“以人为本”时代大潮的产物。

传统理论认为,人只有不断让自己“社会化”(不断放弃个性,同化共性的过程),才能适应社会。“每项业务都是一个舞台,因此工作就是剧场”。服务经济像哲学,体验经济像诗歌。“哲学的语句愈上升到一般,就愈接近真理,而诗的语句则愈掌握个别,就愈确实”。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个性化即要求产品的差异化与多种选择。

(二)旅游体验:心理需求重于生理需求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9。因此,旅游体验分两部分:旅游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感受。以Driver和Brown为代表的北美体验派(Experience-based Management)学者较早认识到游客体验才是旅游休闲管理的最终产品,这些体验包括享受自然、逃避精神压力、学习、价值共享与创造等。这个学派秉承了北美室外娱乐传统(outdoor recreation tradition),重要概念是娱乐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指出旅游开发规划的核心是为游客设计独特的旅游体验10。

游客到底需要什么体验呢?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Sunlust)的、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现代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质量与物有所值、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有了更多的旅游经历,需要更多的个人关注。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到自我实现。旅游者的主要特征变化见表1.2。

表1.2 传统旅游者与现代旅游者特征的比较

传统旅游者现代旅游者

追求阳光寻求不同的体验

跟随大众自己做主

游完就走观看享受但不损坏

仅寻找“到此一游”的感觉只为有趣

占有(Having)并存(Being)

优越感理解

谨慎冒险

9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10Driver, B., Brown, P. & G.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1991

在饭店餐厅用膳外出尝试地方风味

趋同混合

资料来源:Auliana Poon, Tourism,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CAB International, 1993

总体上说游客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游客的特征是:

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

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

3.从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

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

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

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11。

(三)最优体验标准:畅

席克珍特米哈依(M. Csikszentmihalyi)在1982年发表的论文《建立最佳体验的心理学》的基础之后,于1990年发表了对休闲心理学影响深远的专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书中指出:“三千三百年前,希腊哲学家戴奥真尼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诚实的人,而今天要找到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恐怕更加困难”。此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旅游体验的性质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畅”(flow)的概念,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体验。”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12。

“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两者都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休闲。这样,休闲从根本上是一种有益于个人健康发展的内心体验,而不是用什么外在标准界定的具体活动;体验“畅”的能力使人能超越“工作与休闲”的断然划分,从而不论在工作还是闲暇活动中都更能积极地去寻求最佳的心灵体验。

Iso-Ahola 1980年在《休闲与娱乐的社会心理学》中提出休闲为实现自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获得“畅”或“迷狂”(ecstasy)的心灵体验提供了机会。他也认为畅是休闲体验的最高标准。休闲行为不止是寻找快乐,也要寻找生命的意义13。

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体验的基本事实会清楚地反射于语言中,例如描述体验的动词:喜欢、赞赏、讨厌、憎恨等;形容词:可爱的、诱人的、刺激的、酷毙的等。用电影《洗澡》中的一个词就是“舒坦”。让一个人舒坦是洗澡体验中的最高境界。同样我们在旅游过程中经常发出的感叹:“爽!”、“唔哇(Wow)”等都是检验体验优质的标准。让游客从生理与心理都通畅,这是景区必须实现的目标。

(四)5-2-3模型

笔者在总结以往的学说同时提炼出旅游需求的5-2-3模型,该模型认为旅游主体主要由“5有”(有钱、有闲、有车、有房和有病)人群构成,“5有”是旅游休闲的条件与动机。“有病”或防止“有病”是旅游休闲的主要动机。“5有”人群有“2求”:求补偿、求解脱;他们在旅游中寻找快乐“3感”: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而检验他们是否得到真正快乐的标准是“畅”。如图1.1。

11吴正平.旅游心理学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12Csikszentmihalyi, M.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1990

13Iso-Ahola,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B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80

最优体验:畅

|

“3感”: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

|

“2求”:求解脱—求补偿

|

“5有”:有钱—有闲—有房—有车—有病

图1.1 旅游需求的5-2-3模型

“有钱”: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属低水平的小康社会,未来将增至3000美元。过去的20年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而未来的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恩格尔系数:1978年我国城市57.5%,农村67.7%;2001年城市37.9%,农村47.7%;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至30%。2005年我国将有2亿中产阶级——拥有自己的住房、汽车、休闲度假、接受继续教育。产业结构将发生大的变化,各类服务性产业将占大的比重。旅游休闲将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

“有闲”: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114天(含星期日)。学生(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加进寒暑假,全年约140天;国家公务员、外资企业管理人员享有“带薪休假”制度,每年约10天,全年约124天。农民全年约有半年闲。第二产业的工人,约有4000万人处于待业、失业、不稳定工作状态。退休人员(相当多的企业退休年龄已经提前,一般在50岁左右)绝大多数是赋闲在家。未来5年,中国全面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将成为可能。法国1997年通过法律从2000年开始,每周工作35小时。

“有房”:住房的非福利化使私有住房占有率大幅度上扬,年轻人贷款买房成为时尚,小户型、SOHO、第二家居、分时度假等新概念不断涌现。

“有车”: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再创新高,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0%和34.21%。其中生产轿车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轿车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净增92.81万辆和84.56万辆。虽然中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水平不到1%,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2.5%。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经济型轿车近年来平均每年至少降价1万元。驾照拥有率在以下地区分别达到广州28%、北京19%、上海12%。汽车对旅游方式的影响是:出游距离拉长,每次旅游花费减少,但出游次数增加,因此总旅游开支增加。

“有病”:这里的“有病”指生理尤其是心理的不良状况,包括压力、郁闷、不满等。中国精神病的发病率在20世纪80年代是10.5‰,到90年代我国现有各种精神病患者1600 多万,占13.47‰,而广东省已达14.05‰。精神病在中国疾病总体负担的排名跃居首位,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血脂、糖尿病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逐渐成为主要疾病,而细菌感染症已下降为次要疾病。中国自杀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二十三,远超过世界平均(约十万分之十三)。自杀已成为中国年轻人中最为常见的死因。中国妇女的自杀率超过男性达25%,是世界上惟一超过男性自杀率的国家。“有病”的含义是人们在承受过高的生活压力,因此需要通过旅游休闲来缓解这些压力。

“5有”是旅游的条件与动机,日常生活不能够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旅游休闲来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其实,不管旅游心理如何变化,旅游是人类追求快乐的重要方法。从游客的旅游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

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从需求上看,游客更多地关注心理满足而非生理满足,这也要求在服务中更多地要求心理服务,而非功能服务。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3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2求”(求补偿与求解脱),而快乐的最高境界就是“畅”。

二、可持续发展观

满足了顾客的快乐体验可以给旅游景区投资商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否一定会给社区带来持久的利益,居民能否获益,环境能否得到保护,生态多样性能否得到丰富,这仍需要有新的发展理论来指导。

这种理论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一)理念——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开发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后来,以clare a. 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出现,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linkage)、社区与交通干线(access)14。

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

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

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15。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保持未来下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16。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旅游要带动社区发展。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5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生态旅游概念其实与可持续旅游概念非常相似,生态旅游是到自然区域、保护环境并持续当地居民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17。这是一种狭隘的定义,只强调自然区域。现在大多数学者的生态旅游定义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产品,这种行为不仅包括保护自然生态而且要保护地方的社会文化遗产。广义的生态旅游就是可持续旅游。

可持续旅游的观念中有4个重要概念:娱乐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可接受的变化极限(limit to acceptable change)、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这些都成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18。

(二)原则:真实性与完整性

资源保护的原则是确保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真实性原则经常用于遗产管理。真实性(authenticity)按照taylor的说法就等同于原物、原型(original),真实性意味着在变化中保留。在罗马神话中真实性

14Gunn, Clare, A.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Concepts, Cases, Third Edition, Taylor & Francis, 1994

15WTTC, WTO, and EC. Agenda 21 for 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TTC, Landon, 1995

16Keyser, Heid. Tourism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74

17Blangy, S. and Wood, M.E.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co-tourism guidelines for wild-lands and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In: Lindberg, K. and

Hawkins, D.E.(eds).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The Ecotourism Society, North Bennington, Vermont, 1993

18Newsome, David, Susan A. Moore and Ross K. Dowling. Natural Area Tourism——Ecology, Impacts and Management,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是指历史背景中的真正的(true)、纯粹的(sincere)、原始的(original)因素19。文物修复中要求的修旧如旧的原则就是要保证文物的真实性。为了操作上的便利,徐嵩龄提出了历史上的真实性、演进中的真实性与妥协下的真实性三原则20,但这些并没有抓住真实性的本质含义。真实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遗产地任何构成物作改造都要在改造前和后分别详细记录,任何改造都要与现有的保护计划政策相一致。对遗产地的自然条件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并定期采取保护措施。在文化旅游中大量出现舞台化的真实性(staged authenticity),即对真实的自然与文化根据游客的需求而做一定的改进。crick认为舞台化的真实就是不真实,因为文化被创造并重塑,因素被重新组织。舞台化的真实使那些寻求真实的游客成为受害者。比如泸沽湖为了突出其传统文化总是把走婚作为它的文化特色来对外宣传,而母系家庭才是摩梭文化的核心。

完整性包括生态完整性(ecological integrity)与纪念完整性(commemorative integrity)。生态完整性的核心含义是“完全”,指生态系统并非孤立的,它与比邻的生态环境是彼此关联的,它们对各种干扰作出调整,形成平衡。纪念完整性的核心含义是“整体”,它指自然或文化遗产地的关键资源既未受损又未受到威胁,把遗产地的历史有效地呈现给公众,它的价值受到尊重21。在实际管理中意味着对资源的保护除了要保护核心资源外,对其周边的环境也要完整地保护。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是要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证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多年来,许多民族文化遭到灭顶之灾,文化趋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洪水猛兽。鄂伦春人、达斡尔人从森林迁徙到了城镇;许多川滇藏边界的藏民住进了楼房;泸沽湖边的村民变成了商人。城市化与商业化对旅游景区的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致命打击。当然真实性并非一成不变,新创造能够增加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

(三)保障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包括:

旅游承载力管理,包括4种承载力,即生态承载力——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限度;心理承载力——游客在转向另外的目的地前,在该地期望得到的最低娱乐程度;社会承载力——当地居民对来访游客最大忍耐程度,和/或游客能够接受的拥挤程度;经济承载力——不影响当地居民活动的情况下能举行旅游活动的能力。开发程度不能超过地方的承载力。

环境影响评估(EIA),识别旅游项目中可能产生的旅游活动的性质;识别环境中受旅游影响较大的因素;评估旅游对环境的起初和随后影响;管理旅游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到游客行为管理,美国旅行社协会(ASTA)提出了生态旅游者10条“道德标准”:

1.尊重地理的脆弱性。意识到如果不保护环境,后代可能不会再看到独特而美丽的目的地。

2.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不乱写乱涂,不乱扔垃圾,不从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上取走纪念品。

3.了解目的地的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倾听当地人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

4.尊重别人的隐私和尊严。征求对方意见后再拍照。

5.不买由濒危动植物制成的产品,如象牙、龟壳、动物皮毛等。阅读美国海关不能进口物品清单——《行前需知》。

6.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

7.了解并支持环保计划和组织。

8.尽量徒步或使用对环境无害的交通工具,鼓励司机停车时关闭发动机。

19McKercher, Bob and Hilary du Cros. Cultural Tourism. The Haworth Hospitality Press, 2002

20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旅游学刊.2003,(1)

21许学工等.加拿大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饭店、航空公司、度假区、游船、旅行社)及其行为,包括改善水和空气的质量,废物利用,安全管理有毒材料,消除噪音,鼓励社区参与和雇佣致力于环保且经验丰富的员工。

10.询问美国旅行社协会会员,找出赞同美国旅行社协会关于航空、陆地和水上旅游环境指南的组织。建议这些组织采用自己的环境规范,约束游客在特殊景点和生态系统的行为。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简介

一、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介绍: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科)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该专业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旅游景区管理和旅游接待业务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本专业的教学中,不仅强调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还为学生提供北京欢乐谷、深圳欢乐谷、赞皇棋盘山、井陉天长古镇、大梁江等多家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 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类景区以及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接待和管理工作。其中,由于主题公园具有区位条件优越、就业岗位多、发展潜力大等特点而成为就业的重点,2010届毕业生中已有7名学生到北京欢乐谷就业。 本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已经取得多项荣誉.2006级景区赵娜等同学完成的《纳华雪艺景区文化传播公司》获石家庄学院2008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2008级景区学生在北京欢乐谷实习中,有11名学生在百天服务大比拼(景区内所有学校实习生)中被评为“服务标兵”,占获

奖学生的31%,并有4名同学参加了2009年9月25日在北京水立方举行的“百团万人颂中华”国庆60周年大型合唱歌咏会。 专业名称:景区开发与管理 专业代码:640105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景区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管理和导游接待服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景区开发与管理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统计学原理、旅游资源学概论、建筑学原理、环境与规划基础、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法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客源国概况、国际礼仪、景区开发与管理、导游岗位实习、景点考察调研、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旅游景区、景点及旅行社管理与技术岗位。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 专业代码640101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就业面向 与本专业最直接相关的就业职业领域为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行社以及旅游行政部门等单位;其岗位群如下表所示。 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依据旅游行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旅游景区、旅行公司、酒店及其它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初中级旅游管理岗位,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熟悉国际旅游法规和国际礼仪、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培养规格一览表

职业证书 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一种以上,旨在根据学生兴趣,扩大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面。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 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门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五大类。总体构架如下

图所示。 二、核心能力课程简介 (一)“旅游策划实务” 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旅游企业各个管理岗位所需的旅游活动策划、旅游项目策划、组织策划、旅游形象策划等基础知识,通过真实的虚拟的工作情境、企业项目,培养学生的旅游创意能力、旅游策划能力和旅游设计等策划能力。 (二)“旅游营销实务” 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根据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和旅游行业的服务性,为了树立和培养学生全员营销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以便为学生未来成为旅游行业企业的管理者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真实的虚拟的工作情境、企业项目,培养学生旅游市场调研、旅游产品分析、旅游营销策划、旅游广告、旅游销售等全方位的营销能力。 (三)“酒店管理实务” 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包含:酒店各个基层和中层岗位的管理知识、管理流程和管理技能等,采用知识讲述、见习、模拟管理实训或服务实习等多种方式,并引入酒店管理师的职业标准和规范,让学生间接感受酒店管理岗位流程,以便为学生具备较强的酒店管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景区管理实务” 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主要包含:景区各个基层和中层岗位的管理知识、管理流程和管理技能等,采用知识讲述、见习、模拟管理实训或服务实习等多种方式,并引入景区管理师的职业标准和规范,让学生间接感受景区管理岗位流程,以便为学生具备较强的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 可持续旅游: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基础,以生态思想为指导,集体环境教育、解释和管理于一体的可实现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 旅游解说系统:通过运用沟通媒体帮助游客了解特定信息,达到保护资源、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从而进一步实现资源、游客、社区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 主题公园:就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自然保护区: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上形成的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旅游景区(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另一种分类法是自然吸引物与人造吸引物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点形成的基础;特定范围内的若干旅游景点并配套相关的服务设施就构成了旅游景区;若干个旅游景区在空间上聚集,并能实现游客追求体验需求的各类空间要素的综合就构成了旅游目的地。 旅游景区一般包括以下构成要素:第一,固定的地域范围。第二,特定的旅游吸引物。第三,配套的服务设施。第四,综合性的旅游功能。第五,特定的管理主体。 旅游景区按照主要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开发型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遗产型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前者突出其经济功能,后者突出其保护功能 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 1.旅游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心里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 2.环境影响评估(EIA):识别旅游项目中可能产生的旅游活动的性质、识别环境中受旅游影响较大的因素、评估旅游对环境的起初和随后影响、管理旅游对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教育旅游者、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 3.分区:空间分区(同心圆利用模式:密集游憩区—游憩缓冲区—核心保护区);时间分区(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旅游景区实施轮休)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对旅游者的教育;对目的地居民的教育;推行全民旅游教育 (二)注重长远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的目标;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三)寻求多方支持:资金来源多样化;从其它渠道获得支持:①招募临时雇员②积极接纳志愿者③寻求合作伙伴 (四)依靠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利用科学技术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手段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读书笔记

姓名:陈怡学号:20128891 班级:旅管(职)201201 读书笔记 —《基础旅游学》谢彦君教授的《基础旅游学》一书, 使得旅游学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姿态, 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模式, 创建了一种新的结构, 说出了一些人所未言的话。看完本书后,结合旅游现状的实际,从两个方面――深刻之处和不明之处,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体会。 一、深刻之处 (一)逻辑性强 总体来看,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逻辑主线清晰,内在结构严谨,内容高度一致。做到了概念体系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紧密结合。作者对这些重要概念的重新认识和界定令人耳目一新,对旅游需要、旅游需求、旅游体验、旅游流、旅游效应、旅游容量等术语的界定也更规范化、专业化。本书是作者以冷静、系统的眼光考察旅游现象,以审慎的理性思维研究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成果。作者以“核心旅游观”(即纯粹旅游、核心旅游产品、狭义旅游业等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反思旅游业的过去和现在,剖析了我国表面繁荣的旅游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危机(如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价值补偿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一针见血,淋漓尽致。 (二)研究的平台广 本书大量参考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研究成果,这使得旅游学的研究得以在世界的平台上进行,而不拘泥于国内。在旅游的定义这

个复杂难明的问题中, 作者理清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即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引用Bucart and M edlick (1985) 所说, 概念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 但又是不同的活动区别开来。而技术性定义主要解决实践中的统计问题, 满足法律上以及行业管理上的需要。技术定义的意义还在于:有助于实现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该书对旅游所作的概念性定义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这样就很好地满足了概念性定义的要求, 紧紧地把握住了旅游的本质——寻求审美和愉悦; 同时, 根据这个定义也能很好地将旅游与相似的概念(如旅行) 区分开来。另外, 在定义方面, 引述Leiper 的“三种途径: 即经济法、技术和整体法”也是理解和把握旅游定义的一条重要线索。上述两种思路提供了定义旅游的一部分范式。根据种种途径, 旅游研究者可以少绕些圈子, 少些无谓的争论。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方法形象 本书作者十分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从研究方法看,目前的旅游学研究,或是以简单的方法阐述解释旅游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或是针对实际的应用问题进行通俗易懂的描述分析,还有一些研究则是借助较精深的数理分析和模式方法等手段。《基础旅游学》研究手段多样,方法新颖独到,如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本书先用分析的方法探讨旅游现象的本质规定性及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的特征,从内核的角度对旅游加以界定,深刻认识了旅游现象最本质的东西;而对大众

景区经营管理体制现状与利弊分析

景区经营管理体制现状与利弊分析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对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国的旅游景区体制复杂、政出多门,加之普遍存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得许多景区运营水平低,市场适应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极大地束缚了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所以,建立一套既有利于资源保护,又有利于景区管理的管理体制,同时采用适应景区发展需要的经营机制,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旅游景区的体制和管理现状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万多家旅游景区中公有制旅游景区比例在80%以上,并且大多数景区承担着多种功能,如自然保护、文物保护、科学研究、考察接待等,经营功能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景区的经营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门票,特别是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景区,受限于多种因素,景区的多种特色经营活动一直开展不顺利,无法形成产业链,加上景区管理成本高、负担重,因而大多数景区经营效益不理想,难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资源的限制与浪费。 景区管理有企业化管理和非企业化管理两类,前者包括国有企业经营、民营企业经营、股份制企业经营和整体租赁经营四类,后者又分为具有行政职能的管理与不具有行政职能的管理两类。 二、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及利弊 1.政府专营模式 此种模式是由政府成立的管理机构对景区进行经营管理,实行财政统收统支。 这种模式有利的是政府可以全面协调各职能部门,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可以使景区快速发展。不利的是政府可能将景区作为摇钱树,特别是一些落后的地区,景区是政府的财政来源,根本不可能有余钱用于对景区的保护和开发。加上经营管理上由于所有者缺位,没有人对景区的经营效益负责,导致人浮于事,效益低下,或内部人吃光,或成为接待景区。 政府专营模式通常的表现形式有县(市)政府直管、管理局管理、乡镇管理和“分而治之”四种情况。县(市)政府直管是指政府直接管理旅游风景区,最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目标模式分析

第一章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旅游度假区热、主题公园热、AAAA景区热、世界遗产热等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 带动作用,但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如一些景区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亏损倒闭等。 第一节旅游景区分类、功能与治理体制 中国旅游、建设、林业、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政策条例,从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旅游景区管理体系。在我国基本上有两类旅游景区,一类以经济开发为主要目的, 另一类以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两类景区在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 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采用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正在朝“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 1.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用舞台化的环境气氛为游客提供主题鲜明的旅游体验。主题公园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为游客生产快乐,为投资者赢得利润。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经营。 主题公园的管理体制经历了事业管理向企业管理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以观赏为主要特点的影视基地型主题公园。为拍摄《红楼梦》而兴建的北京“大观园”、河北正定的“荣 国府”就是其代表。由于其“两栖”性,在当时,盈利并非最重要的目的,在管理上尚未完全企业化。 进入1989年,有“中国旅游景点建设里程碑”之称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开放,标志着第二代以华侨 城为代表的参与性主题公园的诞生,也意味着真正企业化的主题公园的出现。华侨城采取全资、参股、 控股与输出管理方式经营以主题公园为主体的旅游业务,并且上市进行资本运作,采用了典型的企业管 理模式。 2.旅游度假区 1991年,国家推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在全国选择了12个地点发展度假旅游,希望推动中国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综合型目的地转型。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国际游客提供 度假场所。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采用的是政府指导下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在行政上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管 理委员会负责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比如,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是北海市人民政 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北海市政府对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实行统一管理,属机关事业单位(正处级)。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经营则采取企业市场化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以保护为主的旅游景区往往是以公共资源为依托的,景区的目标具有多重性,景区资源的社会文化与环境价值往往超过经济价值,景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由于这类景区资源的公共性,因此在经营上 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与垄断性,政府对这类景区的干预程度较高。 1.风景名胜区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案(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景区管理教研室 2008年7月8日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方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一、前言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现代化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所需的全面发展的、既具备景区服务与管理能力,又具备旅游营销策划、景区规划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有较强外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经过两年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关于旅游管理、景区开发、景区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由于本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训,即可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又可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对本专业在实训当中采用模块教学,按照专业特点通过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实际岗位要求,在自主实训和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自己景区开发、管理等方面实务的综合能力。 二、实训教学模块和考核 (一)实训教学模块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要求,对本实训教学计划方案的编制既要满足剩余理论部分教学,又要完成实训教学规定的内容,故对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

个模块来进行教学。

(二)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实训教学采用分项目按照带队教师和实习部门负责人考核两方面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三、实训目的和任务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本学期实训教学的实用性非常强,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训练,使学生从实践的层面了解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规划的一般程序、做法,了解景区管理主要部门的工作,掌握旅游资源调查方法、评价方法、规划文本写作、常用规划图件的制作,并掌握景区主要的管理部门,各主要部门的职责,并能够从事主要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 四、实训场所、实训方式 实训场所:福建省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武夷山相关景区以及各相关景区管理部门 设施设备:计算机、相关制图软件 实训方式:实训授课教师与学生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安排,发送给学生操作要求、操作提示和业务反馈;学生根据要求、提示和业务反馈进行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并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的成果、景区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评价对学生实训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五、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 1、黄远水,《旅游资源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版 2、周作明、卢玉平,《旅游规划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版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19章题库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1-9章题库 一、填空 1、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游景区是一个包括三个要素的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景区按照其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 4、持续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有两条: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5、分区管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 6、旅游管理的管理方法有直接和间接管理,间接管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7、“E”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旅游产品主要满足两方面需要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旅游产品配置遵循的原则 10、旅游景区按照其主要功能与用途分为两大类 11、遗产型景区主要包括: 12、开发型景区的核心: 13、主题公园旅游商品主要分为: 14、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作用机制 15、旅游经济影响特点 16、品牌营销有、、、、关键要素。 17、《中国城市品牌传播研究》课题小组认为,节事活动的影响力具有效应。 18、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性框架包括、、三个连续链。 19、Fakeye和Crompton在Gunn的基础上将形象分为、、三类。 20、徽标由、、三个部分组成 21、体现地格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凸现选择的历史上的某些特定的方面来建立。 22、体验型景区市场竞争本质是______________,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是游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3、车行道应以确保旅游车辆和旅游者的_______,________,为原则。 24、游步道要按照坚实、平稳、防滑、耐磨、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的要求进行设计。 25、旅游景区智能交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6、旅游景区客房服务部门,在业务上和部管理上与饭店管理差别不大,客房服务也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基本要求。 27、有效解说的4个在特征是、、、。 28、解说的五个特点是、、、、。 29、解说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0386)《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86)《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网上作 业题及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旅游景区 2 旅游目的地 3 景区管理 4 公益性景区 二、简答题 1、公益性景区的管理目标是什么? 2、旅游景区有哪些主要构成要素? 3、我国公共资源依托型景区治理模式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1、试比较中国公共资源依托型景区与国外国家公园管理制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9.理解投资组合和投资结构的区别。 答题概要: 投资组合是将各种性质不同的投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投资结构是指投资总额中,各种性质投资的构成及每种性质投资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关系。(1)投资结构是一种静

态的结构和比例,投资组合是一个动态的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比例的过程。(2)投资组合的目的,是提高投资收益,弱化投资风险,它表现为一个有目的的过程。投资结构作为投资组合的结果,它本身没有目的性,只是客观地揭示或是一种客观存在。(3)投资组合强调将各种不同性质的投资结合在一起,可起到对投资风险的弱化和投资收益的提高作用。投资结构只是强调投资总额的内部构成以及各种投资所占的比重。(4)投资结构会由于投资环境和旅游企业内部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使投资结构成为被调整的对象。相反,投资组合本身就是一个投资总额的重新组配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总额的重新组合就是投资调整,但调整是在已有投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投资组合不仅包括已有投资结构的重组,也形成了已有的投资结构。 1:[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 景区策划 2 头脑风暴法 3 移植策划法 4 景区规划 5 项目管理 6 关键路径分析法 二、简答 1、景区总体策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景区策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差别是什么? 4、控制性规划的控制性指标有哪些? 5、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简述景区建设项目的报建程序。 7、景区建设中有哪些重点控制的关键环节?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40105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接待、营销、策划与管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对外交往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景点策划、景区营销、经营与管理等岗位从事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描述毕业生应获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德育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理想、有追求、懂政策、守法纪。 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通用知识: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关键能力:景区营销、景区导游、景区策划、景区管理。

专业单项技能与知识:旅游景区景点营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旅游景区事故应急、旅游英语听说能力。 专业综合技能与知识: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2.技能证书要求 该学生必须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能力测试、山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 该专业学生必须取得国家导游资格证或规定的其它资格证书(如营销师、策划师、餐饮服务员、调酒师等)。 四、学习年限、招生对象、毕业要求 学习年限:3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 毕业要求:取得148学分和获得国家导游资格证或规定的其它资格证书(如营销师、策划师、餐饮服务员、调酒师等)方可毕业。 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40105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接待、营销、策划与管理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对外交往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景点策划、景区营销、经营与管理等岗位从事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描述毕业生应获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德育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理想、有追求、懂政策、守法纪。 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进取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具有高度的职 业责任感,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通用知识: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关键能力:景区营销、景区导游、景区策划、景区管理。 专业单项技能与知识:旅游景区景点营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旅游景区事故应急、旅游 英语听说能力。 专业综合技能与知识: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 力;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2 ?技能证书要求 该学生必须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能力测试、山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 相应证书。 该专业学生必须取得国家导游资格证或规定的其他资格证书(如营销师、策划师、餐饮服 务员、调酒师等)。 四、学习年限、招生对象、毕业要求 学习年限:3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

毕业要求:取得148学分和获得国家导游资格证或规定的其他资格证书(如营 销师、策划师、餐饮服务员、调酒师等)方可毕业。 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六、课程结构 课程名称:旅游景区服务课程代码:学时:64 学分:4 主要内容:景区票务服务;景区排队服务;旅游景区咨询服务与投诉处理;旅游景区解说服务 考核方式:模拟考核 课程名称:景区景点实用英语课程代码:学时:64 学分:4 主要内容:景区英语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景区门票、排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娱乐风 暴、景区餐饮、旅游商品、正确引导游客、旅游安全、游客投诉和世界遗产。每个单元有四个 模块:课文、对话、练习和相关链接 考核方式:面试考核 课程名称:旅游景区景点策划与营销课程代码:学时:64 学分:4 主要内容:景区营销战略;景区营销策略;4PCRS之景区产品策略一一产品、顾客、关联;4PCRS之景区价格策略一一价格、成本、回报;旅游景区营销36计;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理论基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原则和方法;旅游景区项目组 织和调研;旅游景区项目总体策划

旅游景区管理论文

浅谈我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旅游管理1201 姓名:冯帅 学号:A12120584 指导教师:葛学峰

摘要: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现行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有些管理体制及经营模式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迫切要求。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景区的管理虽然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出发,基于个人旅游经验来探讨改善景区的管理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country's tourist attractions exis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some management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business model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scenic area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tourist resort development an urgent require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s manage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lthough the level has improved greatl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e will present our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causes problems in view,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to explore tourism scenic impro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关键词:旅游景区;景区管理;问题;对策 Key Words:Tourist attractions; scenic spot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是指通过行使某种职能来协调各种社会资源,达到高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生产力。旅游景区管理,指景区的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高效率的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过程。旅游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日常经营与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系统,任何方面的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到其旅游竞争力。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对于景区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目前 ,国内景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较多,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清 ,造成景区资源的闲置、浪费甚至破坏。 一、我国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 1. 两级设立 ,属地管理 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2006) ,我国风景名胜区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 ,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景区实行的是属地管理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实际上 ,下级政府要服务 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对景区管理不享有排他性处置权 ,从上到下的强制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旅游景区规划思路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旅游景 区规划思路 .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标准执笔人:金矿参与人:夏凯生企业人员:刘凯 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JQKC012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学时数:72 学分:4 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后续课程:《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课程性质:本专业重点培养从事旅游及景区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景区接待与讲解的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培养熟悉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 2.1知识目标(Knowledge) 2.1.1基础知识 A1:掌握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知识 A2:了解景区规划管理与规范专业知识 2.1.2专

业知识 B1:K1掌握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B2:掌握景区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 B3:熟悉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B4:熟悉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与营销规划 B5:熟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B6了解项目筹资与施工建设管理的基础知识 B7熟悉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 2.2能力目标(Ability) 2.2.1专业能力 C1: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运用景区规划的相关思想进行实践指导 C2: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服务设施 C3: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基础设施 C4: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游线 C5: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景区形象地策划 C6:能够分析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C7:能够分析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8:能够分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9:能够判断景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 C10:能够指导景区营销规划中的不足 C11:能够分析景区项目直接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率润率 C12:能够看懂景区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2.2社会能力 D1:参与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文本D2:参与编制景区目的地形象策划 2.3素质目标(Quality) 2. 3.1 思想政治素质 E1:端正学生在景区服务活动中的政治立场 E2:学生能够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2.3.2人文素质 F1:教育学生在旅游行业中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思想理念 F2:让学生在工作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F3:培养学生在行业服务中有高度的奉献精神 2.3.3身体素质 G1: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旅游景区服务行业中的重要性 2.3.4心理素质 H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 H2: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出正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系统重点

二、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1、遗产型景区与剧场型景区管理模式的差别P9/表1-3 2、生态旅游有哪些常见的形式(意思+例子)P21 文化型生态旅游:旅游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人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感受文化,获得文化知识,而旅游时一种最合理、最有效、最轻松愉悦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瑞典北部土著萨米人居住区) 科普型生态旅游:美国新开发一种的地震旅游,游客在经历了一场逼真的“地震”后,不仅能完善的了解地震全部过程,且还学会了在紧急状态下保护自己的方法。

生活型生态旅游:日本的生活型生态旅游是务农旅游。每年春天插秧和秋天首个的季节,很多旅游者奔赴农村去体验农民的生活。 自然保护型生态旅游:哥斯达黎加旅游部门推出的“热带雨林游览”、“乌龟探秘”、“海底观赏”、“蝴蝶之家”等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3、简述旅游解说性五大要素(五W) 解说主体(Who):解说行为的实施者 解说信息(What):解说传递包含的内容和要素; 解说受众(Whom):现存游客及潜在游客; 媒介(What channel):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载体; 解说效果(What effect):解说的有效性和满意度评估4、美国国家公园的分区方案 自然区:旷野次区;原野保护次区;特殊自然景观次区;历史区:保存次区;保持与适度使用次区;纪念次区公园开发区:管理开发次区;住宅开发次区;交通次区;未使用公园发展次区;利用次区; 特殊用途区:商业用地、采矿用地、工业用地、机关用地、林业使用次区、未使用非联邦徒弟、私有用地等5、景区生命周期理论是什么 探查阶段:旅游景区只有探险型游客且数量有限、分布零散,他们与当地居民接触频繁。参与阶段:旅游者的人数逐渐增多,吸引当地居民开始专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易设施。旅游者依旧频繁与当地居民交往。旅游季节逐渐形成,广告也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也已界定出来。 发展阶段:一个庞大而又完善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旅游者人数继续上涨,在高峰时期超过长住居民人数。交通条件、当地设施等都得到了改善,广告促销力度也大大增强,外来公司提供的大规模、现代化设施已经改变了旅游景区的形象。旅游业发展之迅速是其部分依赖与外来到动力和辅助设施。 巩固阶段:旅游景区经济发展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游客增长率已经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长住居民数量。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延长旅游季节,吸引更多的远距离游客,广告促销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到来已产生反感。以前的设施现在降为二级设施,已不再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停滞阶段:旅游环境容量已达到或超过最大限度,导致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产生。旅客数量达到最大,使得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旅客、会议旅客等。自然或文化吸引物被人造景观所取代,接待设施出现过剩。 衰落或复苏阶段:在衰落阶段,旅游者被新的旅游景区所吸引,只留下一些周末度假游客或不留宿游客。大批

开设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开设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 旅游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是一项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环境保护四大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效应显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在国务院在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旅游强国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据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预测,中国未来十年,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一百万人,而各院校每年仅能提供十万名旅游服务人才、特别是能从事旅游服务第一线岗位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紧缺,这为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建设XX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和打造XX国际温泉名城的背景下,经过科学的社会调研和论证认为,我校拟开设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专业名称 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 二、专业设置的原则 (一)专业的设置、调整,原则上遵循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依据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旅游市场建设

情况和人才需求的情况,积极稳妥地设置、调整专业,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以满足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二)专业设置突出科学性、发展性原则,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有工校特色的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设置在遵照教育部及旅游行业制定的相关专业设置标准,业务规范的基础上,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并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完善该专业在本校已具有的硬软件条件,完成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 三、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在XX省《XX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中指出,建设XX 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是XXX省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体现。是构建并提升XX省整体产业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到未来XXX省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巩固XX省在XX亚大战略中保持关键地位的棋子。建设XX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有利于加快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利于塑造和展示地方形象,提升XX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保增长扩内需战略实施,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

川大《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2605》18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是() A: 武当山古建筑群 B: 庐山风景名胜区 C: 北京天坛 D: 云南丽江古城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是( ) A: 古迹遗址理事会 B: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 C: 世界保护联盟 D: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世界保护联盟(IUCN)总部设在(),成立于1948年。 A: 日内瓦 B: 巴黎 C: 东京 D: 旧金山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可由管理机构单独进行,业可以管理机构同其它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B: 自然保护区实行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C: 自然保护区一般采取分区管理办法 D: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具有基础性、普通型,美学价值高的动植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 )是旅游景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A: 品牌 B: 制度 C: 产品 D: 理财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在主题公园的市场导向中,一级客源市场是指( ) A: >150万人口,50英里或1小时车程 B: >150万人口,60英里或1.2小时车程 C: >200万人口,50英里或1小时车程 D: >200万人口,60英里或1.2小时车程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景区效益=() A: 品牌+制度+文化 B: 宣传+产品+文化 C: 品牌+制度+劳务 D: 品牌+制度+理财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是() A: 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 B: 旅游者的感知与认知 C: 旅游地空间特征 D: 旅游地的目标市场群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目的地文化的消极影响,不包括( ) A: 庸俗化 B: 产业化 C: 商品化 D: 同化

新形势下的旅游景区开发与运营

2014年初秋的一天,山东周村古商城的郭师傅早早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将精制面粉、精盐用水和匀,拍打成为一个个的圆饼,撒上早已准备好的芝麻,烤炉里的高温迅速烘干了面团中的水分,一个个“酥、香、薄、脆”的烧饼相继出炉,他们将随着远道而来的游客,前往世界各地,成为馈赠友人的最佳礼品。这种已经有1800年历史的小吃,就是中国名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周村烧饼,很难想象,这个在8年前只有一台烤炉,全年营业只有几万元的烧饼铺,能在8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年产值过亿,年纳税超过800万的企业,到底是什么撬动了周村烧饼的商业奇迹,周村烧饼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旅游商品的空间与土壤 相对于如水晶手链、祈福绣包一类的普通旅游商品和依托旅游目的地文化元素嫁接普通载体的旅游商品,如明信片、书签、公仔等,那些有明显地域性标识的旅游商品往往更具有吸引力和代表性,江苏周庄的万山烤蹄、四川阆中的张飞牛肉都是这样的类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借助景区的土壤才能生存和发展,景区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符号,他们的发展往往与景区的发展亦步亦趋,景区的成功为其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旅游商品成为景区发展最强有力的背书。在这其中,周村烧饼无疑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个。 周村古商城的前世与今生 作为周村烧饼发展的土壤,周村古商城在8年间的发展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个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的“中国四大旱码头”,这个在清朝光绪年间开放的商埠,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它见证了齐鲁商业的繁华与变迁,保存至今依然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2006年以前,周村古镇一直处于城镇化改造和文物保护的夹缝中,一方面由于城镇化的大拆大建,到2001年整个周村只剩下“大街”“银子市”等少数核心区域得以保留,另一方面,作为文物保留的建筑由于没有开发,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2006年周村古商城全年的旅游收入仅60万元,处境十分艰难。 2007年,周村景区为了尽快摆脱发展困局,解放思想,大胆引入外脑。2007年2月周村区旅游局与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旅投)合作成立周村古镇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由巅峰旅投派驻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经管分离”。这是中国首个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景区,开创了中国景区管理历史上的先河,这也是后来逐渐被全国各地景区所熟知的“巅峰模式”的雏形。 周村速度:必然发生的奇迹 景区公司化运营的当年,周村古商城就取得了收入同比3倍、客流同比4倍的高增长速度;仅仅1年,景区就完成了从3A升到4A的跨越;公司化运营之后的前三年,景区收入增长25倍,年游客数量增长10倍;到2013年,景区综合收入已经突破3亿元,同时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鲁商发源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这就是令业界侧目的“周村速度”。 巅峰旅投团队进入周村后,对景区业态和产品布局重新规划,抓住景区“鲁商文化”的灵魂,对整个景区进行环境氛围营造。首先从景观改造上入手,让游客能够“听”到旱码头的昔日繁华,“看”到各地商客繁忙的身影,用多种方式重现“旱码头”的风采,赋予各种文化要素生机和活力;其次在旅游商品上浓墨重彩,下大力气开发游客乐购的旅游商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