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关系复习笔记 (1)

国际关系复习笔记 (1)

国际关系复习笔记 (1)
国际关系复习笔记 (1)

一、国家和国家主权

民族国家也称为主权国家,国家主权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

主权是指一国具有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具有对内和对外双重属性。

国家的对外主权表现为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全球化时代的主权问题

1、国家主权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差距很大:

主权在法理上、形式上的平等受到实质上不平等的冲击,国家的独立和平等只是在形式上而不是在实质上获得了承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权是一个没有实现的目标。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从来就是一个口号。

2、主权可能被动丧失(外来威慑),也可能自主让渡(权衡利弊)。

3全球化与主权让渡:国际合作、国际机制、国际制度甚至国际一体化建设,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这种方式是以利益和权力的让与为条件和代价的。

美国的霸权并不是仅仅在一般意义上侵害了其他国家主权的有效性,恰恰是充分利用其在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全球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和独享的特权,把它的霸权有效地扩展到其他国家的主权领域,从而限制和削弱了它们的主权。

4、国家主权的层次理论:

主权的本质和内核是对内最高统治权及其对外独立权,它在主权中居于核心层,是一种核心权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本源。就国家人格和主权最高属性而言,主权是绝对的,抽象的,排他的,不可分割的,不可放弃的。

具体的主权权力是主权授予的下属权力,是主权的派生权力和具体表现,在主权居于外围层,是相对的,具体的,可以自主限制的,可以自主让渡的。

一方面,世界上至今没有任何国家愿意或已经在本质上放弃主权,在涉及主权问题本质的问题上,世界各国的态度和立场都是刚性的。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在当代的国际大趋势下,采取了柔性的态度,以自主适应的姿态,对具体的主权权力进行自主限制或自主让渡。当然,这种限制或让渡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独立自主性的特点。

在主权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有一个“度”,即不能超越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权。国家在主权问题上进行自主限制和自主让渡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即以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为代价,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走向可持续发展和繁荣,这最终无疑会强化国家的主权地位。

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主权的本质,而各项具体的主权权力可以灵活地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加以自主限制,或自主让渡,其目的是要更好地维护主权的本质,使之成为我们在与全球化和谐共进中的根本保障。我们需要一种刚柔相济的新主权观,以化解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重大挑战。

二、(一)国家利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民族利益”或“阶级利益”。国家利益是在特定环境(国际体系)中,作为基本行为主体的国家之间发生关系时,国家追求的能够满足民族国家大多数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要。(撒切尔夫人实行私有化时,英国煤矿工人大罢工,中国卖煤给英国,而不支持罢工)(二)国家利益由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全民利益组成。(三)国家利益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生存利益、基本利益、重要利益和边际利益。(四)国家利益的内容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政治利益是各种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其核心是国家主权;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的基础;经济利益是最经常性的国家利益,是根本利益或最终利益;文化利益是国家利益中的精神方面,是较难实现的国家利益。(五)国家利益还可分为显性利益和隐性利益,即有些利益是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到的,而有些是有远见的政治家才看得到的,甚至有一些一开始似乎并不存在,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地生成的。

出于对国家利益的偏好不同或对隐性及显性国家利益的得失判断有异,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互动中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也是理解千百年来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的基本切入点。(美国廉价购买沙俄的阿拉斯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掠夺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六)国家利益的层次研究(美国):

美国的国家利益分为四个等级。

1、根本利益:美国国家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它关系到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存在,以及美国人所理解的幸福条件。

2、极端重要利益:如果美国在所面对的威胁面前妥协的话,美国所认为的在世界维护自由、安全和幸福的目的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3、重要利益:美国如果妥协,将会对美国政府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的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

4、次要利益:如果这些利益受到危害了,他们对美国的根本利益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国家权力是一国控制或影响国际环境和他国意志与行为的能力,是一国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手段。

权力不等于实力,但与实力密切相关。在英语中,POWER一词既可译作“权力”,也可作译“实力”。

三种权力或三种实力:

1、硬权力(hard power):一个国家运用武力和能力强制他人或别国的权力,是一个国家影响别国的最直接的方式,是一种对抗性权力。现实主义主张硬权力。

2、软权力(soft power):一个国家通过观念和经济获得它想得到的权力,是一种更为和平的方式影响别国,是解决冲突时的第一考虑,是一种合作型权力。自由主义倾向于软权力。软权力有三个要素:一是价值标准,如民主、自由、人权;二是市场经济,特别是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三是西方文明,包括文化、宗教等。

美国软权力的来源:文化和经济、跨国公司。

3、巧实力(Smart Power ):巧实力既不是硬实力,也不是软实力。巧实力是综合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个整体的战略,是力量的基地,也是要实现美国目标的“工具箱”。它既强调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必要性,同时也极大地关注联盟、伙伴关系和各个层次的机制,目的就是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和建立美国行为的合法性。

向全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就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因为这能使美国的压倒一切的实力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利益和价值观达成一致。

三、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家们发明的,用经济学研究方法研究政治决策的方法。战后以来西方各国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经济干预非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反而使情况更恶化。因此人们普遍对现有的影响经济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因素产生怀疑。为了给政府干预方法建立一个理想模式,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罗等人运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中的某些原理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

该理论有两个支柱:一、是通过投票实现多数决策。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每个人每天必须面对制定或修改法律、选举政府首脑、充实国防力量等政治领域中的选择。这些选择不是一个人可以作出的,而是许多人共同作出的。布坎南等人认为投票者、官僚、利益集团等所有社会政治决策者均是以自己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理性行为的,而且任何一项选择不可能是一致同意而只能是通过投票而实行的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任何一项多数同意都不可能万无一失地保证体现投票者的大多数人意见,正如市场有失败,民主也有失败。

二、是公共商品的有效供给。在经济学上,有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分。前者指私人经营的厂矿企业,后者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事业。前者提供的产品叫私人商品,后者提

供的产品为公共商品。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选择原则适用于私人部门,并能使私人商品的生产、销售和分配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对公共部门和公共商品来说,市场竞争是不起作用的。市场选择之所以失灵是因为公共商品有着不同于私人商品的特点。

一般而言,公共商品是指国防、外交、治安、道路和桥梁等社会基础设施,路标、灯塔等公共设施等。这些公共商品都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白搭车问题。

非分割性是指不可分割上市销售,只能由政府统一筹资、统一建造生产,统一安排使用。如国防和社会治安,只能由政府出面供给和维持。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既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也不会引起该商品的短缺。相反,消费者越多越好。如国有公路是这方面的例子。

非排他性是指某人消费公共商品时不会排除其他人的消费,国防、治安、路灯、灯塔均是如此。

正是上述三性的存在就有了白搭车问题。但是,问题不在于是否有白搭车现象的存在,而是在于白搭车引起的后果。因为所有的公共商品的生产、提供和维持都是需要成本的。其成本来源即是税收,它由政府通过向公众征税来筹集,也就是政府用百姓的税金为百姓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按照经济学的效率原则,只用当公共商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员愿意为它支付的代价相等时,才能达到公共商品的最有效供应。

然而,白搭车者们为了不买票或少买票而乘车的目的,是不会如实地对他所享受的公共商品的成本作出恰如其分的估价的。白搭车者必然是隐瞒个人偏好,谎报或压低自己的支付愿望。这样,必然会引起公共商品成本失真,导致公共商品的供给不足。

考虑到以上特点,为了公共商品的供应和维持,必须建立非市场选择机制。这就是公共选择,即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进行选择。选择的对象是作为公共商品的提供者的政府。所谓政治程序即是为人们熟知的投票。选民通过投票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政府,再由政府决定税率和公共商品的产量。

所谓公共选择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公式:选民投票——选择政府——以纳税形式间接购买公共商品。由于投票是要人走着去投票站的,因此,有人形象地说,在私人部门里是价格机制这一“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而在公共部门里则是投票机制这一“看不起的脚”在起主宰作用。

“胆小鬼模式”又称零和博弈,指一方所失即他方所得。冷战时期的美苏争夺格局就属此博弈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美苏强硬到一定程度后双方还是作出让步,避免正面的直接的军事冲突,选择a1b1为最佳方案,以求得危机的最后解决。但实际上美处攻势苏处劣势或相反的情况也屡屡发生,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之间在加勒比海形成严重的核对峙,双方剑拔弩张,达到一触即发的程度。

由于当时美国拥有核优势,出于攻势,肯尼迪总统采取强硬立场,命令对古巴实行封锁,对苏进行核讹诈,迫使赫鲁晓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回全部苏联导弹及有关设施,危机才随之解决。古巴导弹事件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懦夫”的耻辱。果真到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地转为攻势。

在国际政治实践中,零和博弈强调冲突的可能性以及解决冲突的机制,诸如通过战备来防止敌国的入侵、组成同盟、核威慑等,由此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双方毫无共同利益可言,冲突是必然的,合作则少有可能。但事实表明,即使在美苏严重对峙的情况下,双方也达成了外层空间条约(1967)、核不扩散条约(1968)等项协定。

所以,零和博弈只在特定的简单情况下才适用,如国际关系中的领土或资产纠纷,而一般来说,国际关系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它们本质上属于非零和博弈,博弈各方互有得失的可能。在非零和博弈中,各方收益的总和不等于零,参与者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是一种竞争关系,

它们既可能采取合作策略,也可能放弃合作。

在国际关系中也是一样,若把大多数的冲突都看成是零和状态,那就犯了致命的错误。通常的情况是,两个国家在处于和平时期时常常能够互利互惠,一旦交战双方常常会招致重大损失。和平共处就是这样一种局面。

每个大国都在不断竞争并以另一方为代价增加或减少自己的势力;但同时,各自都力图将竞争的态势维持在不致使给双方都造成军事和经济毁灭的状态下。为此,就有所谓变数博弈。变数博弈又称“囚犯困境”博弈,指双方或各方得失不等。囚犯困境从分析一假设的犯罪行为人入手,然后运用到国际政治中,以此来探讨促进和妨碍合作行为的某些条件。

长期以来美苏之间军备竞赛的策略运用就体现了“囚徒困境”博弈原则。由于美苏双方缺乏信任,惟恐对方加强军备,使自己受挫,在国际舞台上的角逐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权衡利弊后,双方自然会作出a2b2的战略抉择,发展军备,使裁军谈判成为步履艰难的过程。最后,军备竞赛拖垮美国、拖死苏联。最近俄罗斯拟与印度搞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上述博弈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对方采取不合作策略的情况下,一方的合作只会减少自己的收益,具有这种特点的博弈往往会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结局,或者说“合理的行动”却会产生“不利”的结果。那么,当这种博弈重复进行时,结果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研究显示,在多次博弈的情况下,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对方所采取的策略和博弈的结果而获取某种信息,随着信息的传递,合作的可能性会增大。

在一次性博弈中,由于各博弈方决策时只需考虑眼前利益,根据博弈中理性行为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常不能期望博弈方会考虑对方的利益得失,只要能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博弈方是不惜相互“欺骗”乃至“伤害”的。在重复博弈中,各方关心的不是某一次的结果或收益,而是博弈重复进行后的总体效果或平均收益,并且各次重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所以要将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和整体来进行分析,要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加以研究。但是,能够传达信息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实现合作。博弈方总是处在相互竞争的状态中,他们总想比别人赢得多而损失得少,即使采取合作也是为了更好地竞争。正如囚徒困境所表明的那样,违规者总是占尽便宜,真诚的合作似乎并不可取。为此,罗伯特·阿克塞尔专门用计算机竞赛的方式对各项策略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胜利者的对策是很简单的,即针锋相对。具体的办法是:(1)在开始几轮中采取合作;(2)只要对方善意相投,就坚持运用合作策略;(3)倘若对方采取不合作策略,就坚决予以回敬;(4)报复之后,不时作出一两次合作姿态,以给对方实行合作策略的机会。其中,行为者要有明确的目的,行为前后一致,从而使对方适应你的行为方式。

当然,为了确保合作的胜利进行,双方必须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协定,任何一方如有违约行为,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处罚必须大于违约所能得到的好处,否则,双方仍会时常采取不合作政策。

在实际的研究中,“囚徒的困境”比“胆小鬼游戏”更有生命力,几乎成了博弈论的代名词。这不仅是“囚徒的困境”更能真实地反映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态势,而且还因为这一模型被一再改进,“囚徒的困境”已经从上述4中增加到200多种。“囚徒的困境”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中,特别是新自由主义者的相互依存论所主张的国际制度建设与制度之中,以及后霸权理论之中。

一、理想主义

强调伦理的作用,提倡道德原则,主张国际规范,要求建立诸如国联等超国家机构,以避免战争,实现和平。认为精神和理想是最高的实在,认为拯救世界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是道德的原则和忠诚的原则。如,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

主张通过航海自由、贸易平等、签定和约、实现裁军、建立国联等途径来改造世界。毛泽东的“三反”(殖、帝、霸),主要是道义支持。

二、现实主义

英国威尔士大学的E·H·Carr(卡尔)教授于1939年6月出版《二十年危机(1919-1939年)——国际关系研究》,提出,“权力”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因素,有了权力才能谈得上道义和民主。既有权力,又有道德准则,才是健全的政治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这是现实主义学派形成的标志。

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是美国原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于1948发表的巨著《国家间的政治》。认为,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际社会就是权力冲突的社会,应以权力来界定国家利益,争夺权势是最终目标。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新现实主义”,仍以“权力”和“国家利益”为轴心,但在研究方法上吸收了科学行为主义的长处。其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合作论”和“国际机制论”。

三、科学行为主义

提倡用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来研究国际关系中的现象和问题,并对国际关系进行量化和规律化。如,卡尔·多伊奇的《国际关系分析》,莫顿·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缺点:容易使人钻入“牛角尖”,或走入“定势”的误区;缺乏历史感和社会哲学意识,容易使人产生过于“玄”的感觉。

比较——同传统的现实主义理论相比,新现实主义有着以下三个变化。

第一是研究思路的变化。新现实主义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纯粹从政治权力为出发点和归属点的研究思路,开始从非政治领域,主要是经济社会领域寻找和分析对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运作有影响起作用的各种因素。他们开始强调政治行为的非独立性,主张从政治经济结合的角度去研究权力的获得、行使和丧失,努力去寻找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互动的形式、途径和机制。

第二是研究内容的变化。新现实主义者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者纯粹以主权国家及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政治分析,积极地从经济学,乃至从自己的对立面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论中去寻找新的养分与素材,并把它揉进现实主义原有的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力的分析框架之内。有的人还涉及到国际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使传统现实主义关于主权、国家利益、外交和军事战略等概念和理论范畴得到极大的充实和扩大,从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丰满了现实主义所坚持的国家利益优先说,扩展了政治权力结构决定经济利益分配的分析体系。

第三是研究方法的变化。新现实主义的兴起深受六七十年代科学行为主义对传统研究方法冲击和否定的影响,在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经典式定性研究的同时,也顺应学术发展的潮流,引进了定量分析和动态模型分析。

2、霸权稳定理论(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该理论的核心是吉尔平提出的五个假定:(1)如果没有哪一个国家相信力图改变一

种国际体系是有利可图的话,这种体系就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2)如果预期利益大于预期成本的话(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一种可获取纯收益的可能性),一个国家就将力图去改变这种国际体系(新兴国家将出现);

?(3)一个国家将通过领土、政治和经济扩张的方法来谋求国际体系的变革,这种努

力要到为进一步的变革所付出的边际成本等于或大于边际收益的时候才会停止(争夺霸权阶段);(4)一旦到了为进一步变革和扩张所付出的成本和所得到的利益之间的平衡之后,为维持现状所付出的经济成本的增长就会出现比其自身经济能力增长

快的趋势(霸权开始衰落);

?(5)如果一个国际体系中的失衡状况得不到解决,那么整个体系就会发生变革,并

建立一种反映权力重新分配的新的平衡(新一轮霸权争夺重又开始)。符合第二个条件的国家可以称之为“新兴国家”或“挑战国家”,如果其预期结果与事实相符的话(发动战争后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发动战争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它便成为了新的霸主国家。

?吉尔平认为,霸权国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控制各行为体的权力与利益的分配,因而

可以主宰国际秩序。当然,尽管对国际体系的控制会给占支配地位的国家带来经济利益(收益),但是霸权国家也必须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成本,例如要为受自己保护的盟国提供“公共财产”。(中国为什么不称霸?)

3、霸权后合作理论(罗伯特·基欧汉)

基欧汉认为,在国际制度确立起来之后,合作并不一定需要霸主国家的存在,“霸权后合作”是可能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逐渐衰落,但由于国际制度已经存在,因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体系仍能保持稳定,霸权不再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真正必不可少的是国际制度。他强调,霸权可以促进合作,霸权国要求依靠合作来制定和强制执行规则。霸权国必须努力将资源用于建立国际制度,以确保于它有利的那些规则来指导其他国家的行动。(美国的“新型霸权”——规制主义)

?从霸权理论得到的启示

?①能否使本国的经济保持持续发展,能否使自己在未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都取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

?②以经济为基础,增强本国在各方面的实力(自然也包括军事实力),这是不可动摇

的方针。(弱国无外交)

?③加强国家间合作,增进世界和平的唯一途径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真正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以经济全球化为依托,发展更紧密的经济相互依存,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合作。

?④没有必要对别国的兴起产生任何恐惧和不安,未来争端的方式更多的将是经济竞

争,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

均势理论概况:

?中国古代的“合纵”、“连横”等策略可以说是均势政策的早期萌芽。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简单地说,均势指的就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它

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

均势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

?均势是国家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定表现形式。其实质就是要在自己无法占有优势的

情况下,力求不让其它任何一个国家的势力超过自己的一种理论、策略和实践;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我不能称霸,也不让你称霸”的策略,意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任何声称要保持均势的国家都是为了谋求优势。

?维护均势往往以强权为基础,以牺牲小国利益为大国服务为基础。(苏联对东欧各国

的掠夺)

?均势并不能保障和平,相反,均势常常导致战争。每个国家在表面上强调均势与和

平的同时,都在不断扩充军备,增强自己大实力。当实力累积到不平衡的程度时,便爆发新一轮的战争,……

?战后雅尔塔体制是一个典型的“两极均势”。从广义上说,“多极化”实际上也隐

含着某种程度的“均势”。

典型:①英国大陆均势政策、“光荣孤立”

?帕麦斯顿:均衡的维持者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它仅有的永久的利

益就在于维持权势均衡本身。

?1907年,艾利·克劳爵士曾明确指出,“英国的实际政策就是维持均势,英国将她

的力量时而支持天平的这边,时而支持天平的那边,但总是反对最强大的一国或国家集团在某一时期所实施的政治独裁。”

?丘吉尔1936年3月在保守党外交委员会的演说中总结说,“四百年来,英国的外交

政策一直是反对欧洲大陆上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我们总是走较艰难的道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欧洲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它是谁,不管它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这样,我们就保住了欧洲的自由,保护了欧洲的生气蓬勃和多样化社会的成长。”

?表现:充当“均衡手”、“仲裁者”。

?二战后,英国沦为二流国家,仍试图坚持“光荣孤立”,不加入任何一个固定的联

盟。参加欧洲一体化后,“均势”的影子仍在这个“三心二意的欧洲人”身上时有体现。

?②德国的均势战略和“新东方政策”

?俾斯麦是均势的信奉者和实施者。

?英国均势战略的全盛时期是在19世纪,而德国则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将均势战

略发挥到极致。当时的德国总理施密特是该战略的“集大成者”。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和战败国,在“夹缝”中生存的联邦德国一方面要

仰承美国的鼻息而行动,另一方面又力图尽可能多地争取独立,扩大自主权。因此,德国均势战略的首要特点是确保美苏双方,也就是东西双方的均势。施密特在《均势战略——德国的和平政策和超级大国》一书中指出,“没有美国在欧洲承担义务,均势是不能保持的。”

?其次,德国的均势政策是与“缓和”、“统一”的“新东方政策”密不可分的。德

国著名记者、政论家彼得·本德尔说,“统一以缓和为前提;缓和以军事和政治上的均势为前提。”(台湾问题)施密特也认为,只有建立在力量均势的基础上,缓和政策才能成功,安全才能得以实现。

?再次,德国追求的均势是一种“低水平”的均势。施密特指出,“要使在欧洲这里

保持均势的任务得到成功,必须在欧洲保持两个超级大国所承担的义务大平衡。剩下来的,则是我们尽力把双方的军备和部署从高水平降到较低的水平。

?上述战略为德国开辟了宽阔的光明大道。

?美国的“离岸平衡手”。

小结:均势战略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以实力为基础,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际秩序。在某种程度上,它在历史上的确起过遏制霸权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策略并不能完全避免尖锐的冲突乃至战争,以及最终的争霸。实践表明,通过经济发展和扩大交往来寻求行为体间利益的切合点,对于维护和平与稳定的作用更为重大。

一)概念:

外交是以和平方式处理国与国关系。

外交人员的智慧很重要。

两种常见方式:1、“胡萝卜”:求同存异、交换利益。非强制性外交。

2、“大棒”:炮舰外交,断交、取消援助、制裁等。强制性外交。

2、经济外交

3、公众外交

指由外交部执行的或者主持的、直接或间接的宣传活动的一种委婉说法。

外交部公众外交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提供经过核准的关于内政和外交发展的信息。通常由信息部门负责。外交部一般设有新闻部门处理媒体事宜,或将新闻和信息部门合并。

负责公众外交的部门日益被要求向外界提供电子和在线消息,特别是通过外交部网站的形式。

在大一些国家的外交部,有指导或准许他们的文化外交管理机构的演出重点和范围的责任,以及管理那些直接或间接由政府控制的对外广播和电视台。

4、首脑外交

首脑外交日益兴盛,有利于增加了解,增进合作和化解矛盾。

但缺乏灵活性,很危险(多数首脑不精通外交)。

附录:公众情绪对国家对外行为的作用

一、公众越来越关注自己国家的对外事务。

1、现代通讯、传媒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公众认知国际事务的渠道。

2、公众对国家的国际利益感受变得越来越直接,获得感受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

公众已越来越拥有更充分的条件获得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信息,因而公众对国家的国家利益的变动变得日益敏感,这促使他们对国际事务、国家对外行为日益关注。

二、公众情绪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

公众情绪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现实环境的变化和受刺激的不同而变化。公众情绪不是指少数人的情绪,而是指大多数人的情绪,是对极大多数人发生作用的刺激所造成的结果。

不同的刺激会带来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情绪。

1、民族主义情绪。民族主义情绪首先是对自身存在的尊严与荣辱的情感,是一个民族自尊性的集中表现。这种情绪一旦受到伤害就容易变成公众极大多数人的情绪。所谓“一旦受到伤害”包括:(1)一个民族整体性地受到言语上的羞辱。

如东亚病夫。华人与狗。(2)国家间、民族间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怨恨,但如果恶意再现这些怨恨,就会再次唤起受害国家、受害民族的痛苦。(3)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恃强凌弱,侵略、欺侮、压迫、干涉另一个国家,会引起另一个国家人民的愤怒与反抗,激发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2、保护主义情绪。保护主义情绪来自一种民族生存、发展的本能性情感,产生于对生存威胁和利益威胁的反应。它既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包括维护本国经济利益。

3、维护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利益的情绪。

三、公众中的主导性情感孕育着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趋向。

按照传统外交理论,刺激——反应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模式,即当受到国际环境的刺激时,国家外交部门则按所受刺激的性质和烈度,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制定政策作出反应。

优越型情感:德国的种族优越、美国的使命感。

危机型情感:90年代日本电影《日本的沉没》。

敏感自尊型情感:80年代中期,上海国际饭店楼顶上的“东芝”广告牌引发一片抗议声,后来有关部门不得不在当时的市中心电视塔上树了一块“金星”广告牌。

四、公众情绪令任何机构当局都不敢轻视。

1、传统媒体与现代因特网对公众情绪的反应和驱动。

2、选举制度使公众获得宣泄情绪的手段。

3、议会议员通常直接反映利益集团、权势阶层的情绪。

五、“公众外交”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1、充分利用对象国的大众传媒。

2、扩大与对象国决策圈内精英人士的对华与交流。

3、扩大与对象国国会议员的对华交流。

4、积极开拓国际互联网传输情报和信息的功能。

5、扩大国内公民和机构同国外公民和机构的对话范围。

2、武力威慑和武力威胁

武力威慑要促使他国不做某些事情,通常是被动的和防御性的;

武力威胁要强迫他国做某些事情,通常是主动的和进攻性的。

实现威慑或威胁的三个要素:实力、决心和信息传递。

(一)理性决策模式(分析对外政策的经典模式)

1.两个基本假设:1国家是一个单一的行为主体,他有一个单一的意志,并可由一个单一的个人或群体来代表。2国家的对外政策决策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通过一种成本核算的方式试图从最低的成本来得到最佳的效果。

2.决策程序:设定目标—拟制方案-方案评估-决策

(二)组织过程模式

组织过程模式描绘的是一种分权式的政府,其中关键角色是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

组织过程模式认为,在一些次要的对外政策问题上,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事实上起着决策者的作用。

组织过程模式认为,在对外政策的决策是基于组织内的标准作业程序的一种机械的或半机械过程的产物。

(三)政治过程模式(描述的是一种极其政治化的决策过程)

政治过程模式认为,对外政策既不是最高领导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不是各职能部门的官僚们按照标准决策程序进行决策的综合,而不是参与决策的各方讨价还价的产物。

和组织过程模式一样,它假定对外政策的决策权是分散的,存在着多元决策者,最高领导人并完全控制着决策过程和决策的结果。

和组织过程模式不同的是:1它更关注参与决策的个人,而不是参与决策的职能部门。2更注重分析参与决策各方面如何相互竞争以影响最后决策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把决策看作是各方政策的简单的总和。

政治过程模式认为,参与决策的人都会同时考虑四种利益:国家利益国内政治利益组织利益个人利益

政治过程模式认为要理解对外政策的决策结果,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哪些人参与了决策,他们在对外政策问题上的看法和目标又是什么。

政治过程模式试图揭示参与决策的各方是如何做出最终决策的政治过程。

政治过程模式强调,即使一项决策已经做出,围绕决策的政治过程不会因此终止

政治过程模式除了分析在行政部门内部决策的政治过程,还注重分析立法部门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四)危机决策模式

危机决策模式常采用控制论的决策模式,简化决策过程。接受一定得变量与信号-做出反应-信号反馈-修正目标。再作出反应的不断循环过程,以使对外政策的决策逐步接近实际,并达到国际关系进程的某种控制。

危机决策模式采用高度集权的方式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自由主义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自由主义推崇科学的量化方法 区别:具体的理论观点,无政府状态对国际制度的作用和国际法的作用;细节上 第一节、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1、格劳修斯的国际关系思想 ●自然法与国际法思想 ●正义战争观 ●国际社会观念 1)国际社会说:无政府状态不等于无需的混乱状态,国际法是维持 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条件。 2)国际法在规范国家战争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义战争是被允许 的,3个正当理由:自卫、收复财产和惩罚。 3)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可能的。国际法的确立和有效实施都需要主权 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转让部分主权。 2、洛克的国际关系思想 启蒙运动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政府论》、《人类理解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 财产的国际分配 国家之间的和平战略 3、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战争观: ●战争的根源:逐利的本能与过度的虚荣感 ●战争的意义:战争使人民分散到地球各个角落,战争能够促进民

族的团结与联合;战争的灾难加强了和平意识。 ●反对外来干涉和统治 ●欧洲联合思想 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 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民主和平论 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友好为条件 【民主和平论】的鼻祖: 民主国家之间从不或很少发生冲突。 即使发生冲突,彼此也不会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专制国家之间或者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冲突,而且更容易以武力解决争争端。 4、边沁的国际关系思想 功利主义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政府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幸福 国际法:法律是必要的恶 1、第一次提出了国际法的概念,认为国际法的目标在于确保主权国家之间互互 不侵害、相互促进最大利益、限制并禁止战争。 2、边沁也提出了实现普遍追求永久和平的计划,强调要最大限度的裁减军备、 设立国际法庭、公开的通过外交谈判缔结条约等。 亚当?斯密:鼓励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认为各国之间不是必然的敌对,国家关系和谐是可能的。 理查德?科布登(Rechard Cobden):自由贸易将促进世界和平 第二节理想主义 1.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理论、研究需要、学术共同体(杂志、刊物、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培养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 2.为什么首先是理想主义? 3.为什么首先在欧洲? 一、齐默恩的国际关系思想 《民主的前景》、《国联与法权》 1)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2016年人大国关学院《国际关系史》五十年代国际关系笔记

2016年人大国关学院《国际关系史》五十年代国际关系笔记 五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方式:首先,在“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方针影响下,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无需谈判直接建立外交关系。此举对于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是强有力的保证。其次,先谈判后建交,积极建立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前提要求对方明确“三个是否”。到1955年底,先后同23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表明新中国真诚愿意在独立自主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发展平等、和平与友好的关系,也表明上述国家对新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废除1945年8月14日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作废。中国承认外蒙独立,苏联将其从日本人在东北获得的财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意义:《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巩对固新生政权,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加速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密切两国人民的友谊,保障两国安全,以及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施 1953年12月31日印度派代表团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共处。1954年6月29日,中、印、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这对于制止侵略,反对干涉他国内政,缓和紧张局势,保障亚洲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此后中国继续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与周边国家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中国与上述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政策。 中美大使级会谈 从1955年8月到1970年2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共举行136次会议,使得两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有了一个保持某种接触的联系渠道。 2.美国对朝武装干涉 二战期间,美国就企图把整个朝鲜半岛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使其成为控制亚洲和阻止苏联在亚洲扩张的前哨阵地。1945年9月8日美国登陆朝鲜,在其操纵下,朝鲜分裂,韩朝分别建立政权。南北对峙局面最终形成。1950年6月25日内战爆发。美国对朝鲜的武装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将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为胜利奠定基础。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粉碎了美国企图以武力吞并朝鲜半岛和扼杀新中国的阴谋,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远东及世界和平,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命斗争。 3.美国单独对日媾和与日美安全体系的确立 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打乱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美国决心把对亚洲政策的重点转向日本,以挽回其对华政策失败的影响。力求在远东继续维持有利于美国的战略格局。为了把日美关系由原来的敌对国转变为同盟国,美国决定结束对日占领,通过缔结和约使日本恢复所谓的合法地位。1951年9月4日,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1952年4月28日《日美安全条约》《日美行政协定》《对日和约》同时生效。和约的生效给日本的独立披上一层合法外衣,但由于《日美安全条约》是个不平等的军事同盟条约,日本的国家主权受到极大损害和限制。对日和约生效后,美国改变对外战略,提出通过和平手段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政策”,1954《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两国军事同盟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东京设立军事顾问团,向日本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加速扶植日本的

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历史笔记,二战前后的.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时间:1618年—1648年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激起了捷克人民起义.参战对象: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在宗教改革中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另一方则以神圣罗马皇帝为首,包括了奥地利,西班牙以及在宗教改革中失去了疆土与削弱了实力的德意志诸侯.矛盾对象:天主教徒与新教徒,捷克人和日耳曼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德意志诸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内容:a.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领土.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并肯定了它早先取得的三个主教区---梅斯,土耳其和凡尔登归它所有.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b.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各诸侯有独立的外交权,从政治上分裂了帝国.c.瑞士和荷兰的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d.卡尔文教派可享受与路德教派同样的权利;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的人数相等.B 和会与和约为近代国际法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a.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b.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c.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的条款,创立了对违约国家可施与集体制裁的案例;d.和约承认,新旧两教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使国际法脱离神权的束缚;e.和约缔结后,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成就说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二者互相为用,互相促进的.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海上实力都得到了加强.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的克伦威尔,因而探讨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有必要阐述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1.克伦威尔的对外政策a..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贸易霸权b.陆上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2.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7)a.1650年制定航海条约:规定非经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殖民地通商.b.1651年宣布,在欧洲以外地方的商品,必须用英国船只运入;欧洲的货物须用英国商船,或者原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入英国港口和英属殖民地;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c.迫使荷兰于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航海条例》3.利用法西矛盾,干预欧陆政治1655年,英国利用海盗之助,以海军进攻牙买加,挑起了与西班牙的战争;1656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1657年,英法签定了贸易协定与同盟条约,共同反对西班牙,一方面加深了法西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在对西战争中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国做帮手;1658年,丢恩斯战役,法国取得对西班牙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节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1.比利牛斯和约:法西1659年缔结,是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因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比利牛斯和约的缔结,为法国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 2.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a.“天然疆界”:亨利四世提出的扩疆拓土的政策,即“宏伟的规划”;路易十四则具体化为“天然疆界”政策,企图把法国的边疆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为此他发动了多次战争.b.(a)166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死亡,路易十四要求继承西属尼德兰,战争由此而起.1667年,战争开始.1668年,迫使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b)1672年—1678年对荷兰战争.于1678年签定奈梅根和约.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圣才出品】

第九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 9.1复习笔记 一、国际安全新论 1.定义与演变 (1)国际安全的定义 ①戴维·鲍德温指出,生存和稳定是安全的两个重要目标,追求安全常常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代价包括七方面的要素: a.行为者,其价值标准需要维护; b.有关的标准价值; c.安全的程度; d.威胁的情况; e.对付威胁的手段; f.这样做的具体代价; g.所需的相应的时间段。 ②约瑟夫·奈提出,国际安全是指处于“安全困境”中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这里有三个条件 a.至少有两个以上行为者才会产生“安全困境”; b.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以上的权威机构;

c.安全依靠各国政策的互动。 ③奈和约翰·加尼特等学者认为,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处于国家和国际体系两个不同的分析层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安全是关于国际社会的安全。 (2)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变 国际安全研究,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1945年以来,国际安全研究随国际政治气候的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 ①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国际安全研究所依托的背景是冷战时代的两极政治关系和安全关系,研究重点是军事战略和理论问题。这时期形成了国际安全研究的四个传统理论:威慑理论、裁军理论、军备控制理论和有限战争理论。 ②发展期(70年代至80年代)。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国际安全研究带来推动: a.国际安全与经济相互依存趋于结合; b.围绕危机的控制与管理,博弈论、秩序论、理性选择论等渗入国际安全研究; c.由于美国对越战的反思,使国内问题对安全形势的影响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d.国际安全研究的队伍在这一阶段得到扩大,不仅历史学家、战略理论家,而且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也加入其中。 ③变化期(90年代以后)。 冷战的结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理论上都给国际安全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研究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倪世雄 笔 记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前言 理论:是“代表取向”,是概念框架,甚至涵盖分析技巧;是一种思维的象征性构架,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假设,定义,法则,观点和远离。 如何建构理论:分离,联系,抽象,理性 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国家和国际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前者是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后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其余的则从属于或派生于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理想主义 背景:对一战的反思, 代表人物:美国总统威尔逊 主要观点有:1,人性可以改造;2, 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可以调和的;3战争可以避免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5国际公众舆论可确保世界和平6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保证世界和平. 代表人物:威尔逊、阿尔弗雷德·齐摩恩、约翰·默里 现实主义 背景:德国极权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战 批判点: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完全凭

主观意志,把自己的理想当成是国际关系中的事实;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忽视权利。观点:1、人性本恶2、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他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均势。 区别:人性、国家关系的看法、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理想主义强调应该如何,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对未来的看法(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现实主义认为这是空想) 代表人物:韦伯、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阿诺德·沃尔夫斯、尼古拉斯·斯克巴曼、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雷蒙·阿隆、约翰·赫兹、亨利·基辛格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 评价: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使正确的,国际问题走进大学,学生和教授们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影响了民众;比现实主义在分析战争史认为人有原罪的思想更具有科学性;强调国际关系中道德的重要性是适时的;理想主义恩威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 现实主义研究国际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提倡客观细致分析,理论结论在后;其现实性为外交决策提供决策框架。现实主义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把道德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者都是吧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的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民主的身上。 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原因: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三世界不断扩大,原有的两极体系趋于多极化;科学技术发展;行为主义思潮 争论的实质是方法论之争 科学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莫顿·卡普兰、戴维·辛格、海沃德·阿尔克 传统主义代表人物:马丁·怀特、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斯·华尔兹、斯坦利·霍夫曼科学行为主义从两个方面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批评:1、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权力的作用,视之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忽视了伦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2、现实主义在界定像权力、国家利益、均势等概念时缺乏精确性。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外交学院的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冷战时期(1945-1991) 一、冷战形成的原因(二战后苏美为何形成对抗关系)? 国际因素: 1、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苏最强。二极化使力量对抗成为可能。 (美:本土远离战场,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增强;苏: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增强,仅次于美国;得到东欧国家支持;亚洲、西欧共产党力量壮大) 2、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使美苏被拖入国际纠纷中。 3、意识形态差异驱使。 4、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安全、经济、威望及势力扩张)国家因素: 苏战后目标:东西边界稳定;良好国际环境;严惩德国,防止其再度侵略;避免与英美的对抗;有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成分——(追求安全) 美战后目标:政治、军事安全;保护西方世界不受东方威胁;反苏;有进攻性、威胁性的一面(称霸反苏) 领导人个人因素: 斯大林\ 对战后世界的战略构想不同 杜鲁门/ 二、冷战表现 美苏之间直接危机的不断爆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 核军备竞赛:核弹头、核运载工具、“星球大战计划”…… 经济战: (1)西方对东方的经济压力:“马歇尔计划”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止…… (2)东方的反抗:社会主义阵营的自我孤立…… 未表现为美苏直接参加的热战。原因:核武器的问世构成核威慑。美苏之间更多的是政治性冲突。两极化格局使两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世界和平力量的遏止。

三、冷战结束的标志及原因 标志:东西方关系改善,销毁军备设施:“中导条约”; 苏决定从阿富汗撤军,双方达成协调、合作解决地区冲突的协议;1989年开始的东欧巨变; 1990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 四、冷战的教训及影响 教训:各国领导人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和沟通; 国家应把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影响:朝鲜半岛南北对峙局面是冷战直接产物; 台湾问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及核威慑的依旧存在。 此次“政治地震”引起的震荡不可能短期内消失,民族、种族、宗教矛盾的突现和激化…… 五、冷战时期美的遏止目标及手段 1、“杜鲁门主义”P18-25(八千字电报、X先生、三个层次……) 2、(1)经济手段:“马歇尔计划”P25-28、封锁禁运…… (2)军事手段:建立军事集团、同盟,“北约”P45-48 (3)文化思想:和平演变 六、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对外政策及调整 “尼克松主义”:由攻到守的转折点,霸权主义消退的表现。 “关岛主义”P208-211提出三重关系 七、欧洲一体化进程及动力(P129-134)

(完整版)考研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归妹。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 《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1. P4理论的功能: 戴维辛格(David Singer)认为,理论是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实证概括的分析整体,它拥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罗伯特利柏(Robert Lieber):第一,描述。理论必须确切地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 第二,解释。理论应对说明这些事件发生的因果,说明“行为规律”和进行“评估分析”。在一个特定的体系里,理论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第三,预测。一般来说,是预测“事物发展和结果发生的模式或总趋势,是事物的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具体事件的发生” 2. P6理论与历史: 雷蒙阿隆:历史是过去的政治,理论的实质是历史。 约瑟夫奈: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关理论,但国际关系史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来意提炼升华为理论的原始材料和现实基础。 要处理好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必须把握住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理论的基础。 第二,理论是一种思维的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第三,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实践。 3. 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关系的定义: P7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P8汉斯摩根索:国际关系是“处于权力斗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权力政治”。 P8昆西赖特:国际关系意指民族、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全面叙述、解释、评价、预测世界上不同政治社会关系的研究项目或学科。 P8欧奈斯特莱弗沃:国际关系是关于主权国家之间权力对权力、利益对利益、目标对目标的长期斗争。 P9斯坦利霍夫曼:IR实质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IRT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和活动的学科。 P9弗里德里克邓:国际关系是指世界体系内各个政治集体或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核心是权力问题。IRT则是“关于那些跨国的关系的只是总和”。 P9查尔斯麦克兰德:IRT是关于“世界上有组织社会实体互动关系的研究”,包括对这些互动关系的有感环境的研究。 P9卡尔多伊奇:IRT应研究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和民族国家缺少控制能力的问题。 P10海沃德奥尔克:IR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和各个国家人民的相互交往;IR是关于世界上基本单位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相互关系。 P10特莱弗泰勒:IRT是解释跨越过境的各国政治活动的学科。 P10尼古拉斯巴克曼:IR是关于属于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10多尔蒂和小法尔兹格拉夫:IRT定义为研究一国或其他国际行为者是如何用某种方式影响别国或别的国际行为者的。 P10约翰伯顿:IRT应该“说明和预测国家间关系和世界大体系的运作及其过程”。 P10罗伯特利柏:IRT……是“关于有组织的大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政治学相比,IRT 重点涉及到三大要素(无政府状态、秩序和限制)和三大关系(无政府和秩序、冲突和合作、限制和发展)。 P11 IR:(美国学者)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体、国家、MNC、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IRT 则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估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4. 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P9 对外政策表现为单向式的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国际关系则表现为双向式的国家或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5. 国际关系的任务:P11(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国际政治学的任务是把政治学的一般原则运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家利益论★★★ 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见表6-1) 表6-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见表6-2) 表6-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见表6-3) 表6-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

考点二:权力论★★★ 1.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见表6-4) 表6-4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见表6-5) 表6-5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 3.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见表6-6) 表6-6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

4.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权力的运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只有明确国家利益、正确判断国家利益,权力的运用才会而不会对国家利益有益。 (2)外交因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权力。 (3)国家的权力受到声誉和道德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誉。 (4)权力的运用还受到国际和国内的社会条件所限制的。当一个国家在对其他的国家进行侵略和干涉的时候,国际和国内的舆论压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权力。

考点三:冲突论★★ 1.冲突的概念 关于冲突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角度开始的,其基本含义包括: (1)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目标。 (2)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冲突的表现最初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的关系。 (3)冲突的形式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 (4)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无论国际体系如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冲突都是存在的。人们不能指望消灭冲突,同时也不能没有冲突。 2.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见表6-7) 表6-7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 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 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 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 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 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 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 “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 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 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 体系的实力关系: 单极、两极、多极 体系的经济模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体系的行为规范: 如,对战争的限制 体系层次分析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格局:霸权国所受的制约相对较少,容易对体系面临的挑战作出反应; 国际规范:人道主义干预的必要性,专制政权和独裁领导人不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国家分析层次:中观 聚焦于中层 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 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 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 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 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 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 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个体分析层次:微观 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 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 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 “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 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 一·<唐> 诗歌诗词:诗 初唐(618~713): 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713~765): 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 2、高、岑边塞军旅诗 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 ▲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 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 中唐(766~859): 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 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 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 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 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 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点总结

国际关系综合考研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考研资料考 点总结 一、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8.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1卡特主义(见表18-1)

表18-1 卡特主义 2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1)新遏制政策提出的背景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仍处于进攻态势,里根入主白宫后面临着苏联的严重挑战。 里根政府认定,美国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制止苏联的全球野心”。出于两极体系的考虑,里根把整个世界看作是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基础的秩序,美国在其中占据领导地位。里根政府主张对苏联推行实力政策、恢复对苏联的遏制,将是否反苏作为唯一标准,以此来确定美国的敌人与朋友。 (2)新遏制政策的要点 ①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谋求打破战略均势 里根采取坚决措施来谋求军事优势,决心打破苏美之间在军事力量方面的相对平衡,用武力抵抗苏联危害美国利益的任何“冒险行动”。为此,里根政府提出了新的核战略,大力加强核战略力量和常规力量,并在某些关键地区加强自己的军事存在,以有限的军事手段达到有限的政治目的。 ②组建堵截苏联的战略防线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决心堵住苏联进一步向南扩张。里根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同中东一些关键国家如以色列、埃及、沙特阿拉伯达成防止苏联势力扩张的“战略一致”,特别是同以色列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b.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稳定中东局势,防止苏联继续扩张;支持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把巴基斯坦作为反苏、防苏的前线国家; c.继续支持阿富汗的抵抗力量,动摇与打击苏联占领军; d.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以协调对苏政策; e.同中国签署“8·17”公报,两国关系得以正常发展。 ③以实力为后盾,执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 a.里根政府在同苏联进行的核谈判中,一方面向苏联显示力量,以加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向苏提出明显不会被苏联接受的建议,把谈判可能失败的责任推给对方。 b.里根政府对苏联施加压力,迫使苏联按美国提出的要求找到令美国满意的解决办法。 ④开展对苏联的经济攻势 里根在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推行大棒政策,试图利用经济财政和技术上的优势,延缓苏联经济发展,迫使苏联限制其在外部的侵略扩张活动。主要表现在:a.实行贸易歧视政策,拒不提供最惠国待遇; b.严格控制向苏联的高科技产品出口; c.实行经济制裁,把两国间本属于正常的经贸关系与活动作为施加政治压力的工具与手段。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8.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软权力论(见表8-1)★★★ 表8-1软权力论

考点二:地缘经济学★★★ 1.经济/生态政治学(见表8-2) 表8-2经济/生态政治学

2.地缘经济学概论(见表8-3) 表8-3地缘经济学概论

3.由地缘经济学引起的思考 (1)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斗争将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斗争,虽然这场斗争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国际经济上的斗争,但其实质是国家间、政府间、政策水平间的较量。 (2)冷战后国际经济斗争的目标再不是争夺领土,而是抢夺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争夺国际经济主导地位成功的希望则是在高科技领域。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3)在现在的国际关系中,企业和大公司承担了过去主权国家前台角色的相当部分。现在的国际关系,再不纯粹表现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企业和企业、跨国公司和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家,甚至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地缘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并不意味着国际合作自然会加强,国际市场将越来越开放。 在今天的战争中,武装斗争再不是进行战争的唯一方式。在经济利益、政治斗争和战争三者的关系上,过去的公式是:经济利益——政治斗争——战争(武装斗争);今天的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为:经济利益——战争(非武装斗争)。 考点三:两枝世界政治论★★★ 1.“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见表8-4) 表8-4“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

2.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见表8-5) 表8-5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对照表 3.两枝世界政治概述(见表8-6) 表8-6两枝世界政治概述

简明国际关系史笔记 肖月.朱立群

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五国外长会议:二战结束后,为缔结和约做准备而设立的专门性协商机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政府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后,发表公报宣布,将“设立五大国外长会议,继续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外长会议当前重要任务为受权起草对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及芬兰的和约,以提交联合国家,并就欧战结束时未决之领土问题,拟出解决方案,会议将负责准备对德和约”为执行上述每一项任务,会议将由在本任务所涉及的某一敌国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代表组成,在研究对意和约时,法国将被认为是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将在讨论与之直接有关的问题时,应邀参加会议。从1945年至1949年共举行了六届外长会议。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全称《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组织。英,法,荷,比卢五国在美国运行下组成的政治军事组织。1948年3月1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签署,8月25日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德国重新侵略,实际上是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主要内容是,加强相互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合作;当任何一缔约国受到“武装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应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同时建立咨询理事会作为条约的执行机构。条约有效期为50年。1950年12月,该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如北约。1954年10月23日,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加入。1955年5月6日,该组织改名为西欧联盟。 东京审判: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0月3日苏,美,英莫斯科宣言精神,以及1945年7月中,美,英《波茨坦公告》规定,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于1946年4月19日颁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由中,苏,美,英,法,荷兰,印度,加拿大,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1946年5月3日开庭,控告被告犯有反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罪行,并列举55项罪状。审讯历时2年零5个月,开庭818次。法庭判决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宏毅等7人处绞刑。由于美国包庇,一些重要战犯为交付审判,1950年起又释放了在日服刑的所有战犯。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抗议。 纽伦堡审判:1945年11月20日—1946年10月1日在德国纽伦堡对二战祸首纳粹德国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根据1943年11月2日签订的《苏美英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精神,1945年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签署《关于控诉和惩处欧洲轴心国首要战犯和协定》和《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1945年11月,由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被告按共同策划或阴谋破坏条约,筹划侵略战争和杀害人民,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等四项主要罪行进行起诉。历时十个月,216个审判日。最后判处戈林,等绞刑;冯克等无期徒刑;施佩尔等20年徒刑。宣布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保安处,党卫队为犯罪组织。 波茨坦协定:《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的通称。苏,英,美三国首脑于1945年8月2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签订。公报当时公开发表,内容有14项,议定书当时未发表,内容有21项,包括公报中的14项。主要内容有:(1)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二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确立了处理德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经济原则。正是原则是: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为此素,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铲除或控制可供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摧毁纳粹党的一切组织和制度,并禁止他的复活,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是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经济原则:消灭德国之作战潜力,禁止军事生产,消灭垄断造成的过分集中,重建着重于农业及国内和平工业发展的经济,并把德国视为一个经济单位。(3),有关德国的赔偿,德国,波兰等国的疆界,同意大利,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五国缔结和约等问题的规定。 柏林问题: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由于柏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围绕着柏林的法律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美,苏争夺欧洲的焦点之一。苏联巴西柏林看成是长在民主德国领土上的一个毒瘤,千方百计予以割除。而美国则利用西柏林的地理优势,把它作为向民主德国和东欧进行渗透活动的基地,并把保护美国在西柏林的权力看作是“考验西方的勇气和意志的伟大场所”。1948年6月,就柏林实行何种货币问题,导致了东西方对峙的第一次柏林危机。1958年11月,就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导致了第二次柏林危机。1971年9月,苏,美,英,法四国就柏林问题签署了《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协定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不得单方面改变既成局面;苏联保证西柏林通过民主德国境内至联邦德国的交通畅通无阻,并享受优惠待遇;西柏林不是联邦德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