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教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

【新教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冷和热

1 冷热与温度

2 热胀冷缩

3 水受热以后

4 水遇冷以后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 地球

6 月球

7 太阳

8 太阳钟

第三单元昆虫

9 庞大的“家族”

10 养昆虫

11 探究昆虫的奥秘

第四单元繁殖

12 用种子繁殖

13 用根、茎、叶繁殖

14 动物的繁殖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15 生物与非生物

16 动物的庇护所

17 环境变化以后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021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

实验计划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五个单元,共17课,但是却包含了()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1.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3.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5.当温度降低到 0℃时,水会结冰,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6.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

7.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月相的变化规律。

8.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视运动轨迹,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9.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制作简易日晷,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10.有顺序的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运用文字、数据、图示、列举等方式,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11.通过饲养活动,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观察日记,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

12.通过探究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情况,学会一些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

13.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

14.认识生物的共同特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15.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列举动物依赖非生物材料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16.设计并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

17.思考人类生活生产给动植物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感受现代科技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18.举例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举例出人类的生产、建造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影响。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2、3、7、8、9、11、12、13、16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四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各单元设计意图

第1单元《冷与热》设计意图:人类生存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热作为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生活的第一次实践,从而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对热的利用。因此,了解、研究有关冷和热的知识,对于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冷和热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普遍对其较为关注,并有探究的欲望,如根据天气的冷热学生会增减衣服,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等。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学生也

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需求,教材结合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温度、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科学概念,以掌握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也为小学高年级学习热传递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典型实验活动,这些活动新颖丰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解释、大胆想象等多项科学技能,以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此外,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

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设计意图:本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太阳及其运动规律,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组成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月球和太阳属于太阳系中三类主要天体:行星、卫星和恒星。这三类天体占太阳系全部质量的99%以上。它们有规律的运动是太阳系天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地球上很多自然现象的根源,如日影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昼夜交替现象、四季轮回现象以及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等。对这三类天体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贯穿了整个人类自然探索史。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形状、关注月相变化规律、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发现并应用阳光下影长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逐步的、渐进的,对这些天体的认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趋于全面。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及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总结出规律,结合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日晷和圭表等计时工具,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些活动将进一步结构化学生对地球、月球、太阳的认知,拓展学生对地球形状探索史的认知、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同时将我国古代计时工具——日晷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推荐给学生。

第3单元《昆虫》设计意图: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还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引导本年段学生以昆虫为对象开展探究活动,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昆虫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再合适不过。学生大都有捕蝴蝶、捉蜻蜓、养蚂蚁的经历,他们对昆虫并不陌生,但是对昆虫的共同特征及其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他们的认知存在着模糊和不确定。比如,会有凡是虫子都是昆虫的片面认识,知道昆虫有腿但说不准有几条腿、腿长在什么位置,等等。因此,帮助他们纠正认知偏差,形成清晰、完整的昆虫概念,完成阶段性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单元以“昆虫”为题,延续了低年段的学习方式,强调在亲历中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观察、饲养、实验探究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在发展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本单元也是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深入,再次呼应“像科学家那样”的教材主线,为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一次实操机会。

第4单元《繁殖》设计意图:繁殖的意义在于使子代继承亲代的特征,使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作为传宗接代行为的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更是生物种群存在、延续的必要手段,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时,多种多样的繁殖方式,也是生物多样性和我们给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在小学中年段,指导学生认识有关繁殖的重要现象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繁殖建立完整的认识。在本单元之前,本套教材已经指导学生认识过

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一生,学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认识,但缺少繁殖这关键而重要的一环。学生对动植物的繁殖有兴趣,但存在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纠偏并满足其求知欲。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一种原因、想出一种方法、了解一种形式,这属于线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仅有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发散思维。因此,本单元试图通过植物用种子繁殖和用营养器官繁殖、动物的卵生和胎生等,引导学生在了解事物的多样性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增长知识和智慧。本单元将知识建构与满足求知欲相结合,关注思维发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图表记录实验现象,为后续顺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水平做铺垫。

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设计意图:自然界的事物由生物与非生物构成。生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中的非生物,生物会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改变,同时,生物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活动加剧了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学生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对生物特征的已有认识,形成关注生命现象的积极态度,理解非生物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生物和环境只有和谐相处,才能相对稳定地处于平衡状态,这正是目前人类所倡导的和谐、低碳的科学生活观念。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技能和探究技能,如比较、概括、推理、观察、记录、调查等。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研究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特点,发展归纳概括的思维技能,并学习使用图示表达复杂的关系;在调查动物的家的活动中,学生将进行较长时间的动态观察和原因探究;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学生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展推理、解释、评估等高阶思维能力。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生物生存与环境(主要是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围绕“生物”“非生物”“环境变化”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按照“生物与非生物—动物的庇护所—环境变化以后”的逻辑线索层层深入,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设计意图:以落实《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目标为指向,结合教材编写组的研究,将科学探究过程细化为八个步骤,在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要素基础上,又有一定的特色,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这八个步骤在本套教材中遵循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在低年段,由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这三个步骤统领;进入中年段以后,扩充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这七个步骤;进入高年段以后,又增加了查阅文献。通过这样的编写安排,对学生过程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得以进一步凸显。本册教材的“像科学家那样”选取了“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一主题,通过提出“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历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在四年级,重点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和处理信息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首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某种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问题;其次,强调在作出假设时,要尽可能把影响结果的因素都罗列出来,但一次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作出假设,培养学生“公平实验”的科学态度;再次,对实验中的观察、记录等证据搜集方法和要求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要认真、客观地做好实验记录,有条件的情况

下,实验要多做几次,确保证据的准确可靠;最后,在信息处理上,将数据整理的方法引入科学探究活动,具体提出学生应运用表格,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信息处理方法被运用在科学探究中。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着重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体现探究过程技能的螺旋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未被突出强调的方面(如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在探究过程中不重要,这些过程同样要让学生去经历,特别是之前学习的思考的方法,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去加以运用。

本册教材的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科学家所具有的共同素养,以李四光、哥白尼、魏格纳和竺可桢为例,用科学家的事迹,使学生体悟科学家关注大自然,并力求解答大自然中无数的“为什么”,表现出“对世界充满好奇”“不盲从权威”“重视证据”“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第二部分从观察摆及摆动现象入手,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的过程,着重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处理信息进行指导。从探究技能的提升来看,四年级逐步将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从直接观察可见的现象及其变化,向需要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对比实验上提升,在对比实验中牵涉的因素更多,更需要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对运用观察与测量工具,运用统计图表来记录、整理信息,以及有条理、合逻辑地陈述证据和结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第一部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所具备的共同素养,总体而言偏重于科学学科所强调的态度、精神。每个学科都承担着学科育人的重任,科学学科在培养完整人格方面,理应突出学科的本质,传递科学的核心价值。而价值观念的塑造,是通过亲历探究活动逐步渗透的,这也就提醒我们,第一部分的内容要引领第二部分乃至整个科学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追求。

四、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学情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迸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1.冷热与温度教案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

1.本课通过观察现象、认识与学会使用仪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探究、记录与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拓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 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 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材分析】

《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时。通过三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学习,学生对热现象有了具体的感知,认识了常见的热现象,通过三年级下册《测量气温》的学习,学生学会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能正确读、写温度以及单位。本课将物质的冷热现象由气体延伸到液体,学生需建立起“温度”的概念,以及理清“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近一步学习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并且更加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探究温度变化规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比较冷热水的差别,对“温度”形成感知,并意识到人的皮肤无法精确地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程度,存在误差。第二部分,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温度表示”,形成“温度”的概念,并认识测量工具——温度计,观察其结构,学会使用。第三部分,探究热水变凉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设计连续测温的实验方案,记录、描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四部分,认识不同的温度计,人类为了促进生产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了不一样的温度计,在生活的不同方面发挥着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册《热空气和冷空气》和三年级下册《测量气温》的学习,学生已经关注并认识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学会用皮肤这种感官去感知,也知道可以使用温度计测量空气或其他气体的温度,会读数并记录温度数据,正确地使用温度单位。本课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更扎实地训练使用温度计以及读数。学生在这一课将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连续测量12分钟内的水温,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观察、分析温度的变化。学会设计探究实验、考虑实验细节、明确测量的步骤、方法,学会记录数据、分析数据,用直观地方式展示数据并总结概括,是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培养探究思维的重要过程。

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与此同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探究实验方法以及形成规范操作的意识。冷和热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气温的高低、物体的冷暖、加热、制冷等,学生对此都有丰富的生活感知,但他们对冷和热的认识,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自我感觉的层面,没有具体、精确地比较,也没有对冷热变化过程的敏锐感知,本课借助工具测量,用数字、图像直观而具体地将冷热变化展现给学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可以表达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知道温度的单位;

3.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4.知道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科学探究:

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3.通过探究活动得到数据,并分析数据和图表,概括温度变化规律;

科学态度: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会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4.注重实验小组合作意识,能有效分工合作;

5.在科学探究中,敢于猜想,通过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测量工具的使用使人们生活更加精准、便捷;

2.知道人们根据生产、生活所需设计、制造不一样的工具。

【教学重点】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

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及时记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铁架台、温度计夹、计时器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活动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三杯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生1:有的冷有的热,冷热程度不同;

生2:水温可能不同。

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温有可能不同的?

4.生:根据杯子上面有水汽冒出,来判断水温可能不同。

5.那有水汽冒出的两个杯子,哪个杯子中的水热一点呢?

6.生:用手摸一摸。

7.提问:你是想用什么感官帮助你判断水温?

8.生:皮肤。

9.小结:没错,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冷热,也就是物体温度的差异。【板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冷热与温度】

10.提问:谁的手指皮肤足够灵敏,来试一试?

(请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同时插入温水中)能具体说一说感觉吗?

11.生:左手(先放入热水)感觉到的温水凉一些,右手(先放入冷水)感觉到的温水热一些。

12.提问:最后同时插入的同一杯水,只有三杯水。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一些,一只手感觉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

13.生:左手先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右手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设计意图:以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应用感官的同时充分感觉,而活动结果的设计使学生意识到人的感官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模糊而不精确,感官确实会出现差错,所以工具更加可靠、准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使其数据化。]

二、学会测量:使用温度

(一)介绍温度、温度计、温度的单位

1.提问:用皮肤感觉的结果有时不太准确,我们要如何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呢?

2.生:用温度计测量。

3.提问:介绍你见过、使用过的温度计。

4.生1:班上同学不舒服,老师用额温枪测他有没有发烧;

生2:早上学校门口有测量体温的机器;(补充:红外测温仪)

生3:时钟上有表示温度的部分。(补充:寒暑表)

……

5.总结:是的,这些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统称为温度计。【板书:测量工具:温度计】

6.PPT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都是用来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

7.生:体温计/红外测温仪/额温枪测量人的体温,寒暑表测量所在房间空气的温度……

8.提问:一般体温或者房间的温度是多少呢?

9.生:人体36度,房间25度等。

10.提问:“度”还叫什么?

11.生:摄氏度。

12.总结:没错,这就是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写作℃。【板书:摄氏度(℃)】

13.提问:这些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吗?

14.生:不可以,因为水的温度高,这些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够。

15.师:真是细心、会思考的孩子,那么我们一起来认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设计意图:当想到需要使用温度计,就“顺藤摸瓜”地了解学生原有经验中对温度计的了解,说一说常见的、常用的温度计,知道不一样的温度计有不一样的用途,从合适的量程角度入手认识实验室用温度计。】

(二)认识实验室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温度计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2.生:玻璃做的温度计,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3.活动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由哪些部分构成。

4.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温度计并讨论。

5.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温度计里有红色的、细细长长的液体(补充:煤油),最顶头有一个红色的圆泡,玻璃管外壁有刻度(追问:观察刻度,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摄氏度?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最尾端注明了“℃”,有一个方便悬挂的小孔等等。

6.结合PPT总结:“液泡”、“液柱”、“刻度”、“单位”。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学生观察得细致而全面。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联想每一部分的作用,从而初步形成使用方法,再经过教师指导,印象深刻,为学习其他工具的使用打好基础。直接用温度计解决上一环节的问题,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趁热打铁地联系温度计的使用。]

(三)学会使用温度计

1.总结:我们已经根据水温的范围选择了合适的温度计,使用前需要再次检查温度计的液柱,并调整。出示PPT:

①观察温度计:量程和分度值,检查液柱有没有断处,可以甩动消除;

②选择温度计:根据估计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提问:接下来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学生发言讨论温度计的用法,教师适时引导,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PPT 展示)

③测量: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追问:为什么不可以碰到杯壁?生:碰到杯壁测到的是杯壁的温度)

④读数: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温度计不拿出来,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相平。(追问并补充:如果液柱没有停下说明还没有测到水的温度,视线不相平看的不准确)

3.提问:你学会了吗?谁来试一试使用温度计测量讲台上三杯水的温度,其他同学做裁判,观察他们的使用方法对不对。

4.请学生演示实验,讨论操作是否正确,并且正确地记录数据。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提出注意点,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暴露学生思维并纠正的同时,强化了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理解,再用选一选的方式,再次检验掌握程度。】

二、探究活动:热水变凉的规律

(一)提出探究问题

1.引导:此时水的温度跟刚上课时的温度一样吗?

2.生:不是,水已经冷了一些了。

3.启发:关于热水变冷的过程,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4.生1:为什么水会变冷?

生2:温度下降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生3:最后会下降到多少度?

……

5.总结:我们先来研究热水变冷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说一说你的猜测。

6.学生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现在比较冷的说明刚刚就是比较冷的;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不是一直是一个速度,可能有时快,有时慢等等。

(二)设计探究方案

1.提问:我们可以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2.生1.:把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观察它的温度变化。

生2:先记下水的温度,再每过1分钟测量一次温度,记下来。

3.PPT出示,请学生总结:

①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液柱不再上升,读出示数,作为“0分钟”时的温度;

②每隔2分钟读出温度并记录。

温馨提示:

(1)安静观察

(2)真实记录

4.提问:关于实验,老师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PPT出示:

①测量过程中,温度计能不能从烧杯中取出?

②实验所需材料有哪些?

③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5.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并说明理由: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6.出示温度计夹和铁架台:为了固定温度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专门固定温度计的铁架台和温度计夹,按顺序安装装置。还需要什么器材?

7.生:计时器/秒表

8.活动要求,出示记录单:老师统一为大家计时,请大家分配好搭建装置、读数、记录、画图等工作。

(四)实验探究并记录

1.分发实验材料。

2.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分析数据。

(五)分析数据并总结

1.学生汇报数据和结论。

2.我们发现用表格记录的数据不方便我们观察,老师教你们学习一种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我们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我们来看看。(教师讲解曲线图各部分代表的意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数据绘制曲线图)

3.师生共同总结出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板书: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水温变化的规律,设计实验、猜测,并将数据以画图的形式更直观地表达,总结规律。教学中重点讨论了实验方法,从学生自己讨论出粗略的操作方法,到教师提出细节问题,学生讨论并思考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考虑细节,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测量工具,以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1.启发:如果继续观测,会有什么结果呢?

2.学生测量、猜测:会都跟室温差不多。

3.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课后小组讨论,一起试一试验证你们的猜想!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乐于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

【板书设计】

1.冷热与温度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

测量工具: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2热胀冷缩教案教学设计

2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装置、酒精灯、火柴。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探究了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发现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液,柱又会下降。

2.教师相机出示课本第4页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温度计在热水中液柱上升,在冷水中液柱下降。

3.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温度的高和低对温度计中的液柱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2热胀冷缩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水受热和受冷时,它们的体积会有变化吗?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问题: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你认为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或者是不变?请大家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预测。

3.学生预测。

出示课本第4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步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以及实验注意点。

4.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冷水等等。

实验方法:

①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

②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③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④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⑤把瓶子放入冷水水槽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点:

玻璃管的粗细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玻璃管越细,液柱高度的变化越明显。

要用加入色素的水做这个实验,便于学生观察。

在使用热水时注意安全。

在这个实验中,有时实验现象不太明显,因此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观察要仔细。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填写好实验报告。

6.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情况,说一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预设: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活动二:研究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探究了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情况。

2.出示问题:空气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3.引导: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推测。

学生预设:空气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下面我们也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我们的预测。

4.出示课本第5页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上面的实验设计,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烧瓶、水槽、热水、冷水、气球等等。

实验方法:

①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口。

②将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③再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注意点:

做完受热实验后,立即将烧瓶放入冷水中做受热实验,这样实验的现象会明显一些。

同样本次实验要填写好实验报告。

5.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做适当的提醒。

6.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预设: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气球鼓起来了,放入冷水中,气球变瘪了。

实验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活动三: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研究了液体和气体受冷和受热时体积的变化,我们发现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受冷时体积都会缩小。那么固体受冷和受热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2.出示一个小铜球,引导:下面我们就通过这只小铜球来探究一下,固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3.出示问题: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4.同样的。下面先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预测。

学生预测:铜球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缩小。

小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仍然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5.出示课本第5页最下面的有关铜球实验的文字和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小铜球、铁圈、酒精灯、水槽、冷水等等。

实验方法:

①观察常温下铜球通过铁圈的情况。

②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

③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6.教师指导并强调酒精灯的使用。

出示酒精灯,引导学生认识酒精灯,了解酒精灯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出示课本第6页上面有关酒精灯使用方法的图片和文字,学生仔细观察这4幅插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①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④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教师和学生一同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强化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意识。

教师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一边演示一边强调使用注意点,各小组同学在小组内按照步骤练习使用酒精灯,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安全使用酒精灯。

教师引导:此项实验,要求我们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个实验环节,才能完满的完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7.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强调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8.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9.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情况,说一说看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预设:

实验现象:加热铜球,铜球不能通过铁圈,冷却铜球,铜球又能通过铁圈了。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10.实验总结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连做了三次实验,分别探究了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情况。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11.学生回顾实验,并且说一说三个实验中得出的实验结论。

12.出示课本第6页的一段文字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固体、液体、气体在遇冷和受热时,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

13.教师强调这段话中的“绝大多数”4个字能否去掉?

预设:“绝大多数”这4个字是不能去掉的,绝大多数表明并非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也有一些特别的物体没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科学中语言表达要注意严谨。

活动四: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

1.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

2.出示课本第6页下面三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图中三幅图片的内容。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3.同学们,这些生活现象我们能够用今天学到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吗?

预设:

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

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就会绷断。

4.无论是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还是夏天夏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都是因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除了我们书上提到的这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现象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

预设:

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最简单的例子。因为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较明显。人们就把水银或酒精,导入密封的玻璃管,用来测量温度。

铁路专家研究发现,钢轨温度每升降1℃,每1米钢轨就会伸缩0.0118毫米。所以,钢轨之间都预留了缝隙,中国铁路的铁轨接头之间的缝隙在18毫米之内。

人行道的地砖每块之间还留有空缝。

有的门在夏天很紧,开关不方便。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三个实验分别探究了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明白了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遇冷时体积都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同时我们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热胀冷缩的现象。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热胀冷缩的现象。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03水受热以后教案教学设计

3水受热以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

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

3.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教学重点

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

教学难点

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上江河湖海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知道我们的地球上绝大多数是江河湖海,江河湖海中蕴藏着大量的各种形态的水。

2.今天这一课,我们来探讨水受热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板书课题:3水受热以后

二、探究

活动一:交流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出示课本第7页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两幅插图中,你能看到水了吗?

预设:冰、水和水蒸气都是水。

2.那么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出示冰块、一杯常温水、一杯热水,引导学生看一看,仔细观察,体会冰、水和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教师提醒:再找冰、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等各种方法。

预设:

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无色、无味、透明……

冰、水、水蒸气的不同之处: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液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

5.出示课本第7页的一句话

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6.学生齐读这句话,理解什么是融化。

7.教师讲解,冰是水的固体形态,我们称之为固态,水是液体形态,我们称之为液态。从固态冰变成液态水,需要的条件就是加热。

活动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教师引导: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有变化吗?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第7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支架、三脚架、酒精灯、冰、温度计、等等。

实验方法:

①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②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钟测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10°C时为止。

③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实验注意点:

(1)强调酒精灯的使用

教师引导:上一课我们使用了酒精灯,大家还记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吗?

全班同学一起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2)温度计的使用

教师引导:除了酒精灯,温度计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使用方法,请同学们再次回顾之前的学习的知识,想一想温度计在使用中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在本次实验中安装加热装置时,要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烧杯的底部和烧杯的内壁,另外烧杯中的冰块要盖过温度计底部的红色液泡。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且相机加以指导。

5.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说一说看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6.分析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1)出示课本第8页上面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初步了解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情况。

(2)出示旁边的三个问题,学生读一读三个问题,并思考和交流。

问题1: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问题2: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问题3: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及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冰融化前,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0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并且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活动三:做水沸腾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水和水蒸气状态转化的特点

1.教师引导:大家平时都有烧水的经历,大家有观察过水沸腾时的样子吗?知道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有哪些变化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首先请大家来预测一下水沸腾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它的体积和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预测:

给水加热,水就会沸腾,在水沸腾之前,温度会持续上升,水沸腾之后,温度不再持续上升,水沸腾之后,水的体积会变小。

同学们预测的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3.出示课本第8页的实验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4.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酒精灯、支架、三脚架、烧杯、水、温度计等等。

实验方法:

①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②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测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记录所测得的数据。

③水沸腾后4分钟,停止加热,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实验注意点:在本次实验中,给水加热到沸腾状态,一定要注意安全。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填写好活动手册上的实验报告,并且思考下面的4个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和提醒。

6.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展示本小组画出的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7.出示课本第9页上面的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曲线图,按照要求先把点连成线,再分析并且回答下面的问题。

预设: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但是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再持续上升。停止加热后,能够发现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8.交流研讨:烧杯中的水面为什么会下降呢?水去了哪里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是因为产生了水蒸气。

9.出示课本第9页的一段文字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C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

10.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了解水的沸点,知道水的沸点的含义,并且知道100摄氏度是水的沸点,当水达到水的沸点时,水就会沸腾。

活动四:讨论水烧开后产生的现象及原因

1.同学们,你们见过烧开的水吗?烧开的水有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

2.出示课本第9页下面这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沸腾的水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个问题并回答。

预设:

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对于凝结,只要能说出有水珠出现即可,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了水受热以后的变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三者之间是会互相转化的,并且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沸腾时会有哪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