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9月成立了第一个书院——彭康书院,以交通大学西迁时老校长彭康的名字命名,是由当年入校的东校区2006年新生组成的新书院。2007年,成立了由当年入校的东校区2007级学生组成文治书院和由当年入校的西校区2007级学生组成的宗濂书院。2008年,在以上三个书院的成功运行基础上,学校新建了仲英、南洋、崇实、励志、启德5所书院,形成8大书院鼎足而立的崭新格局。一个书院往往由跨度很大的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全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均名列书院成员,最大的书院学生人数达3400余人,最小的书院也有学生近600人。书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的社区,目标指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心智和体魄的成长、素质和能力的增强、学业和实践的精进提供广阔空间。书院崇尚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所成立的党总支委员会其多数成员为学生,其中副书记在学生中选举产生。同时,学业导师、常任导师、学生兼职导师、管理服务人员均要承担书院育人重要职责。书院各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文化品格,龙腾虎跃,各展其长,形成强烈互补和鲜明特色。书院也是开放的,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李元正、潘宗光、安芷生等著名人士相继出任书院院长或名誉院长。在书院覆盖本科生的情况下,各学院不再从繁重的学生事务方面直接管理本科生,而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教师指导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从而极大地解放了教育生产力,也与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可以看出,设立书院,不是单纯地回到过去,也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一些大学的住宿学院制,而是赋予书院新的内涵。它是一种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离开父母后来到的一个新的“大家庭”。在书院倡导一种文化,能呼唤已经失去的东西,抵御社会的各种诱惑。用爱心和善意来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西安交通大学书院的管理与划分是以学生宿舍楼的物理空间为依托,相对集中的学生宿舍楼群构成一个书院,形成一个小的社区文化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书院的成员。实现学生多学科、多年级的广泛交融。

书院与学院互为补充,学科为本与学生为本并重,学院的专业培养与书院的素质教育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学院集中精力搞好专业教学和科研,书院承担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提升、领导力培养、社会实践、心理

卫生、党团建设,还有所有传统的学生事务工作,如奖助补贷勤、科技社团、文体活动等等。重在营造养成优良行为的环境,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科学的行为养成与管理,着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具有优雅的个人气质、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科学民主意识。

一、书院的运行机制

1、书院的领导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是书院建设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书院建设工作理论及实际问题;协调书院和学院的工作职责,加快书院建设进程;审定书院工作章程和中长期建设规划,健全规章制度,指导书院工作。

2、书院的组织机构。学校聘请德高望重的院士及热心于教育事业的社会著名人士担任书院院长或名誉院长。书院设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常任辅导员、学业导师和兼职辅导员。常任辅导员的配备按照1:200的师生比来配备,兼职辅导员按1:60的比例配备。为推进书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制定《学业导师聘任暂行办法》,要求凡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我校教师,均有兼任学业导师的资格与义务。常任辅导员为书院的骨干,也是专职从事学生思想辅导的工作人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在社区中开展学生全面育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学生的行为养成、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帮困助学、生涯指导、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做进学生社区。从研究生中聘任的兼职辅导员配合专职辅导员开展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学业导师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和学业规划指导,为学生选修课程、制订学习计划、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咨询与帮助;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在日常和学生接触中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进程和人生发展规划,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各支队伍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层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研究生)

和不同的年龄梯队(长辈、同辈),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使学生在学业理解、生活自理、课外活动等方方面面都能得到书院教师的辅导。

3、书院的管理机制。书院作为独立的与学院平行的实体行政机构,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完善制度建设和文化平台建设,均制定了书院发展中长期规划、书院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书院立足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和轻松有序的学习环境,有自己的院旗、院徽、院训、团工委和和学生会,书院还在学生社区建立社团、俱乐部以及社区服务,鼓励所有学生至少参加一项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发掘自身强项,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书院立足于社区文化建设,各书院建有图书报刊阅览室、机房、讨论室、会客室、谈心室、健身房、能举行会议和班级学生活动的多功能室等设施,氛围温馨,学风浓郁,所有学生社区的场所和设施都是24小时向学生开放;书院立足于对广大学生做人与做学问的全面培养,立足于对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的关注与教育,深入开展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和书院特色的教育活动,由书院指导的以学生宿舍为基地的各种活动相当活跃,文化氛围很浓。书院已成为西安交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二、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的突出特色

1、建立全面的学业辅导体系。全面的学业辅导体系包括全面的听课制度,全面的学业分析,全面的课程辅导,全面的沟通与合作。书院坚持全体常、兼任辅导员的全面听课制度,每位常任、兼职辅导员每周至少听一次课,听课范围覆盖学生的全部课程。所有兼职辅导员,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在随堂听课了解任课教师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坚持周一至周五晚的值班答疑制度。根据学生普遍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全部课程,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程序设计、工程制图等课程的辅导,就学生反映出的难点进行课本内容串讲、典型例题讲解和答疑。这成为任课教师和第一课堂有效的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有常、兼任辅导员对所负责年级、班级以及个人的每门课程学业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每门课程、每个班级、每个个体的学业情况,分析问题,总结情况。书院在广泛收集各课程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把发现的问题,诸如课程安排不均衡问题、教学环境、设施问题、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等进行整理,然后与教务

处和各学院及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为职能部门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起到了桥梁作用,确保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了解国情,明晰社会责任书院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更努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及书院利用暑假组织约30%的学生奔赴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走向社会搞调研,其余约七成的学生均自发组队开展实践活动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他们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题多样,包涵历史文化、社会民生、基础教育、生态保护、挂职锻炼等各方面,并且能够与专业特色、地方特点、热点话题等相结合,与之前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全面的提高。以医电61班由凌云带队赴西安市东关南街街道办事处挂职锻炼的12人为例,他们协助社区主任处理复杂的社区事务、了解居民生活方式、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对社区医疗站和医院进行医保、社保等方面的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反馈给社区领导及相关单位。这些活动不仅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方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关心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3、大力开展明礼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培养健全人格。书院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而且注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大局意识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养。书院坚持每个假期都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坚持每学年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汇报书院工作。针对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开展了“感知父母恩,报答社会情”、“读一本好书,点一盏心灵之灯”以及“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等假期活动倡议。例如针对中国人习惯收敛自己的感情,大学生普遍缺乏与父母的交流,不善于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等困难,开展了“感知父母恩,报答社会情”活动,要求新生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并对父母进行访谈,用行动告诉父母深埋在心里的感激,让孝心滋润父母的心田。在给家长的信中,我们不但介绍了学生的表现,也请家长配合孩子完成“寒假作业”,父母们从寒假活动中体验到的惊喜,也为家庭增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父母们给书院的回信中,都表达了对学校和书院的感激和期望,平淡的“拜托”二字中蕴含着浓浓的父母心。一位父亲更是向书院的全体孩子们说出了心声:“作为学

生家长,我们衷心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西安交大的学子;未来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队伍里有我们孩子的身影”。很多学生深受感动,表示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寒假、一个更加祥和的新春佳节。同学们在总结中写下了发自内心的感受:“学会聆听母亲的唠叨,尝试与父亲像朋友一样谈理想谈追求,没有轰轰烈烈的热情,却又丝丝缕缕的温馨”。

4、帮助学生接触学术大师,走近文化经典,贴近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也都不一致的学生生活在同一社区,相互交流,讨论问题,有利于知识综合,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更有利于产生有益于国计民生甚至能影响一个时代的大战略、大思想,从更高层次地实现大学的价值——不仅培养专门人才,更应该深刻地介入并影响社会发展进程。书院注重对学生学术活动、科技创新列活动的支持和指导,大力宣传、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级各类的学术、科技竞赛,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培养科学精神。

各书院均邀请了校内外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作学术讲座和报告会,内容涵盖当今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多个领域。这些讲座和报告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理性思维,营造学习理论、崇尚科学、追求进步的思想氛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书院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如天文爱好者协会、环境协会、新东方英语俱乐部等社团也多次举办星象观察、环保、英语角等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动力,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服务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并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每学期考试,书院的学生都会自发地进行诚信考试宣誓。同学们还倡导在宿舍里杜绝网络游戏,大家互相监督,并把每个宿舍全体成员的生活、学习总体表现作为宿舍之间的评比依据,有效提高了学生宿舍的学习风气。书院的同学不分专业统一住在一起,不仅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有效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学科共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专业视野。各书院以丰富多彩的书院社区文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能力提供了舞台、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品质。例如彭康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征集院徽活动,对入围方案让全体书院学生进行评选,增强他们对书院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最终在数十个方案中确定了自己的院徽。为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书院通过电子大屏每天滚动播

出一小段《论语》、《道德经》等中的传统经典的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国学精华;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倡议学生阅读经典,用心去读一本好书,用笔去记录感悟,书院以征文的形式交流读书感悟,并对提交上来的2600余篇读书心得中的47篇优秀的文章进行表彰奖励。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就了书院朝气蓬勃精神面貌,基本奠定了书院的文化底蕴,书院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热爱学校、热爱书院、维护学校荣誉之情和对书院强烈的归属感,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6、大力开展“知心工程”,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所谓“知心工程”就是书院全体常任及兼职辅导员深入学生,与他们共同学习、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寓温馨的关怀于严格的管理之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谈话覆盖面达100%。从早操到熄灯,从办公室到教室、食堂、宿舍、运动场,辅导员随时随地与学生谈话、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话题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家庭及未来职业规划等方方面面。通过普遍性的谈话,对全体学生有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并掌握了部分在学习、生活、思想上需要特别关心和关注的同学信息,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恳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生或问题:

1) 针对青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增多的实际,深入摸察他们的心理状况,判断性格特点,分析问题原因与严重性,全方位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调节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2) 针对贫困学生,书院建立了所有贫困学生包括家庭所在地、经济来源、学费来源、年收入等在内的信息库,积极为困难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除经济上的资助外,还多次深入贫困同学的宿舍,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嘘寒问暖,鼓励他们刻苦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针对贫困学生容易出现的自卑、自闭心理,进行辅导,鼓励他们力所能及的参加社会实践和班级活动,增强自信,全面发展。

3) 通过深入宿舍、课堂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预防和化解了危机。对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学生,书院采取及时与家长沟通,进行心理咨询和就医诊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妥善处理。

4) 在期中、期末考试后,书院对各班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各位常、兼任辅导员分别与不及格学生谈进行了谈话,一起分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给出合理

的建议,帮助其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并根据考试成绩与学生自身意愿,开展帮扶活动,不仅促进了学习,也密切了同学关系,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7、坚持集体出早操制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更多地强调个性发展,而缺乏集体协作精神,书院强调更多的集体与统一活动,有助于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书院的所有工作都围绕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科学的领导力培养计划和温馨的育人小环境展开。各书院一直坚持每周两天集体出早操制度,全体常、兼任辅导员轮班与学生一起出操,这一举措,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力保证了上课的到课率,基本消灭迟到现象,而且确保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明显提高。据我校体育部的分析报告表明,在评价学生出操效果的体系中,耐力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2006级学生(两年来一直坚持每天集体出早操)的耐力素质(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平均得分为66.34,高于上一学年2005级新生的同期水平(64.36分)。除坚持早操制度外,书院坚持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如篮球赛、羽毛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以及全体师生参加的长跑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也有力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四、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发展的设想

书院制建设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个百年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生事物,西安交大的书院制建设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改革,至少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思考和实践。

1、对书院的建设要做长远规划。

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学的书院建设的思路、理念,即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全盘否定,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对书院的规模、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配置。各书院根据自己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院训、院徽、育人宗旨(使命)。

2、加强书院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重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大学生活”,而非仅仅是课堂学习,环境建设是“完整的大学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书院环境建设能够充分体现书院文化,能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空间与平台,同时还能提供一

种“隐藏的课程”,使学生在“正式的”学业之外,享有一种无形的心智上与文化上的生活,以陶养“博雅教育”的情操。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 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现在我们所说的知识,是指立即能派上用场、能见到成效的信息,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提出的观点。个人之见,这个观点其实也是在思考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关系问题。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更多是专业教育,而培养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反思能力的个性化群体的更多是通识教育的使命,德雷克?博克的话所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专业化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问题。 德雷克?博克的话所涉及到的还是当今中国大学的一种现实。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专业化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特点.人们普遍看法是“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选一个好的专业很重要。同时大环境下对于技术性工人的需求增加,职业学校、技术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大学生能更好适应这种需要而受欢迎,这就让高等教育界的老师们困惑了。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高等教育界不得不舍通识教育而取专业教育,更加重视大学里专业与就业的密切联系,所以专业越分越细,也越来越面向市场,一所大学的教学成就也更多的是由它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决定,而不是它的历史底蕴与学术成就。 这就是当今中国大部分大学的现实,就业等同于一切,一个学生进入一个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以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当一部分大学秉承这样的一种办学宗旨时,无可厚非,但是当很大部分大学甚至是历史久远、底蕴深厚的大学也不得不以更细分的专业化教育应对这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战时,大学就已经变味了。曾经很多学者都说过,大学不能像职业学校、技术学校一样只教你一种专业技能,否则它和职校技校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大学就是如此,我们的很多老师、同学、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而至于有没有培养一种富有批判性、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反思能力的个性,说出来都会被很多人所不齿,这是事实。那么,在专业化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通识化教育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它并不是仅传授给学生一种知识,而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其实高等教育起源的时候最开始的目的就只是纯粹的思考方式培养与品格塑造,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些学校,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各个学科课程逐渐向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紧密融合的方向发展。通识教育的优点很多。其一,它的接触范围广,学科融合性强,更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同时它也更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品德塑造,所以通识教育更容易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其二,它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知识,更加容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新兴趣点,也让学生更加有学习动力,而这一点往往是专业化教育最大的缺陷。中国的高等教育选拔门槛是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而在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不少学生接受了专业调剂,也有不少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是十分盲目。进入高校后却发现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个选择,或者不适合在这个专业中学习,但还得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而高校中转专业的机会,通常是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学得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这样子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只能是痛苦,何来动力?其三,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适应性。很多人都说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病是“通而不精”,我们得承认通识教育相比于专业化教育确实在某一领域精通性差了一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至少高等教育领域,真正的学习传授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已经是一种共识,并且大学里面所学到的能够用于社会实践的知识少之又少,那么,以形成自己独特思维方式的通识教育比起专业化教育在适应多变社会里面的多变职业也就更有优势了。毕竟现在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社会,学会大部分知识是不可能的,那么掌握学习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了,而这一点,通识教育会做得更好。不仅学习能力,由于通识教育接触面广,它在融会贯通、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很有优势的。

西安交通大学年月课程测验《项目管理》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3月课程考试《项目管理》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以下哪种计算不能用来确定项目完成时费用估计?() A.当前的 B. C.WP加上剩余的项目预算 D.当前的实际成本加上所有剩余工作新的估算 E.当前的实际成本加上剩余的预算 F. 当前的实际成本加上按照现有趋势调整的剩余的预算 正确答案: 2.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属于国际上()的范畴 A. 设计方项目管理 B.施工方项目管理 C.业主方项目管理 D. 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 正确答案: 3.M工作与N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工艺关系,说明他们之间的先后顺序是由() 决定的 A. 人力调配需要 B.材料供应需要 C. 资金调配需要 D. 工作程序需要 正确答案: 4. 一个人估计在最常见的情况下往返家里需要1小时。在被进一步询问后,他估计最少的时候需要45分钟,最多的时候需要1小时45分钟,该估计的标准差是多少?() A. 10分钟 B. 15分钟 C.50分钟 D. 60分钟 正确答案: 5. 协商解决施工所需的水.电等必备条件是业主在()的主要任务。 A. 项目决策阶段 B.项目准备阶段 C.项目实施阶段 D.项目验收阶段 正确答案: 6. 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材料费包括材料由来源地到()的全部费用

A. 施工工地仓库 B.施工操作地点 C. 施工工地仓库后出库 D. 施工现场所在地 正确答案: 7.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和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能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A. 流水步距 B.工作面 C.流水强度 D. 流水节拍 正确答案: 8. 下列关于业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管理目的是实现项目各利害关系人的全部期望 B.业主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中心 C.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对项目大都采用直接管理方式 D. 以进度为中心进行控制 正确答案: 9.下列项目组织形式中,项目经理的权限各有不同,其中权限最大的是() A. 职能式 B. 项目式 C. 平衡矩阵式 D. 强矩阵式 正确答案: 10.以下哪个不是项目进度控制所需的输入:() A.项目进度 B. 进展报告 C.变更请求 D.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 11.一般说来,在处理项目干系人之间的争议时,应该偏向于以下哪一方() A. 项目发起者 B. 高级经理 C. 执行组织 D. 顾客 正确答案: 12.下列哪个不是虚工作的特性:() A.需要资源 B. 在双代号网络中使用 C. 具有零的持续时间 D.指示一个先后关系 正确答案: 13.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组织来投标,这种招标方式称为() A.公开招标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荟萃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荟萃 (2012-11-19 20:07:06) 标签: 杂谈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对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学术文化中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良好的学术传统。书院学子皆为有志于学的成年士子。其主持人称山长或堂长,由书院办院人聘请或自任,此人须是名重一时的学者。书院采取问难论辩式,师生各抒己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学术研究和教育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三十一年,下诏设丽正书院,到宋代书院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主要有河南嵩阳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书院坐落于历史名城长沙市湖南大学校园,该院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咸平二年(999),州守李允则扩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式。宋真宗时期,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学生增至数百人。岳麓书院自始建到清光绪二十几年(公元1903年)改成高档学堂,绵延927年,历宋、元、明、清四朝,原名不变,直到现在已越千载,真不愧为"千年学府"。培育了大批楚才。在南宋时,闻名理学巨匠张拭主持书院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处所并称。该院从南宋到清代,名人辈出,陶澍、贺长龄、郭嵩焘、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更是岳麓高徒。在岳麓进入学堂时期,又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家,蔡和森、郑中下、谢觉哉、甘泗淇、周小舟等毕业于该校。毛泽东曾三次寓居岳麓,问学于恩师杨昌济。现有布局,系清同治七年(1868)湖南巡抚刘昆修建。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刻字石壁“忠、孝、廉、节”

西安交大课程考试《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6 道试题,共52 分。)V 1. 资本周围速度()、 A.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标准答案:B 2. 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A. 成本价格 B. 利润 C. 生产价格 D. 利息 标准答案:B 3.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c+v+m)=I(c+△c)+II(c+△c) B. I(v+m)>IIc C. I(v+m)=IIc D. I(v+m)<IIc 标准答案:C 4. 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 A.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B.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C.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 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标准答案:D 5. 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针是()、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自筹资金没有外债 C. 大量进口不怕逆差 D. 自给自足剩余出口 标准答案:A 6.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产品归谁所有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C. 生产力 D. 生产资料所有制 标准答案:D 7.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获得的是()、 A. 全部剩余价值 B. 租金 C. 平均利润 D. 超额利润 标准答案:D 8. 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 A. 股份制

B. 国家所有制 C. 多种经济形式 D. 生产资料公有制 标准答案:D 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绝对过剩 B. 生产相对不足 C. 生产相对过剩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标准答案:C 1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A.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B. 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 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外部的结合 D.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 标准答案:D 11. G-W…W`-G`是()、 A. 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 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C. 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 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标准答案:A 12.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 A. 商品输出 B. 原料输出 C. 资本输出 D. 劳动力输出 标准答案:C 13.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 生产资料 B. 个人消费品 C. 社会总产品 D. 生存资料 标准答案:B 14.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商品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 C. 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 价值规律已经不再起作用 标准答案:B 15.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分割为()、 A. 利息和企业利润 B. 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C. 利息和超额利润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本次课标题: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 三、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四、教授新课: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一)西周以前的教育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后稷是周的始祖,名弃,曾被 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 原始教育的特点:完全是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完全结合为一体,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经验、技能、知识以及行为规范。教育并没有被分化为专门的活动。 2、远古时期的学校: ①五帝时期的学校:成均(《礼记》)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郑玄曰:“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 ②夏商的学校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说文》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庠, 乡学。古代学校是教养、学习礼仪、学习射击的地方) 3、关于商代学校的记载: ①商代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学”。 ②商代学校的学习内容——“戒”。甲骨卜辞:“丁酉卜,其呼以 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③商代学校受到高度重视——上学需占卜。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五礼:吉,凶,宾,军,嘉。(《周礼》) ②射、御。 ③书、数。 2、西周教育的特点: ①是一种文武兼备的教育。②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③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即“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 制度的显著特征。 (三)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1、背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 2、私学创始人:孔子 ①孔子教学内容:创新“六艺”教育—《诗》《书》《礼》《乐》《易》《春秋》②新六艺的特点:重文事 ③孔子教育思想: △将德育放在首位。△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修身。△学而优则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④私学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士庶界限。 (四)战国时期的教育典型代表: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特点: 1、性质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教育、咨议为一体。 3、士人充分享受学术自由、精神自由与人身自由。 (五)秦代的教育 1、背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文教政策——书同文,车同轨 2、教育政策:“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史记》) 3、对秦代教育政策的评价:统一人们的头脑,思想专制,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六)汉代教育 1、重新允许各私家学派开办私学。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①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士。 ②办太学,培养儒家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开始的标志。◆太学的教学内容:经学 ◆太学的教学风气:重师法和家法◆士子读太学的出路:考核合格后可以授官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设国子学: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 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设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 2、设分科大学: 刘宋设四大学馆:儒学馆、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 意义:分科办学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

通识教育的意义

什么叫通识教育?为什么要搞通识教育?我不想从五花八门的教育学定义出发,而是和大家聊聊个人的认识和体会。当一位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她的头脑中一般只有高考要求的那几门学科的不完整的概念。即便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对其它学科和专业名称有所接触,但也知之甚少。这时如果让他一头扎进一个狭窄的专业,他就会像迷失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就像一片森林,一个猎人如果不了解这片森林中植被类型的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他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教师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学生们学会打中野物的技术,而是要先熟悉环境。 通识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所谓人类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一般指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这些学科大致相当于我们所称的“基础学科”,英文叫“discip1ines”。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大类(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伦理推理、定量推理、自然科学、社会分析)基本按照这些学科来组织,只是最近加强了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维度,这是因为“disciplines”代表了人类探究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类型。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具体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敢班门弄斧地妄谈各个基础学科的思维特点。仅从文学艺术和科学两大知识体系的比较上与大家讨论。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觉的、发散性的、情感驱动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情感交流、相互理解、不断沟通来实现的,所谓以情感人;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逻辑的、讲究经验验证的、理性驱动的,因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从客观证据出发,强调严密推理,所谓以理服人。显然,这两种思维方式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项目管理》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项目管理》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应当发布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公开发布 A. 国家指定 B. 业主指定 C. 当地政府指定 D. 监理机构指定 正确答案: 2. 按照()方式,可将项目管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等等 A. 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的不同 B. 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权利和责任的不同 C. 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利益的不同 D. 建设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地位的不同 正确答案: 3. “为了合理地使用资源,我们将客厅的粉刷调整到主卧室的粉刷之后进行。”这种观点描述了下列哪种工作关系:() A. 依赖 B. 组织 C. 逻辑 D. 外部约束 正确答案: 4. 平行发包模式的优点不包括() A. 有利于缩短工期 B. 有利于质量控制 C. 有利于业主对所有承包人的管理及组织协调 D. 有利于业主选择承包单位 正确答案: 5. 不属于工程项目范围确认依据的是项目的()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工作分解结构

C. 第三方评价报告 D. 施工成本管理手册 正确答案: 6. 《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应当发布招标公告,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公开发布 A. 国家指定 B. 业主指定 C. 当地政府指定 D. 监理机构指定 正确答案: 7. 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后,发包人给承包人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一般为合同金额的() A. 15% B. 20% C. 10% D. 25% 正确答案: 8. 招标管理中的公平原则是指() A. 工程项目招标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B. 给与所有投标人平等的权利 C. 评标时按事先公布的标准评审 D. 当事人应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正确答案: 9. 工程师在收到承包人送交的索赔报告和有关资料后,于()天内给予答复,或要求承包人进一步补充索赔理由和证据 A. 28 B. 15 C. 21 D. 1个月 正确答案: 10. 组织中最高领导层到基层人员之间划分成的职位等级的数目称为() A. 分权程度; B. 管理层次; C. 集权程度; D. 管理幅度 正确答案: 11. 以下哪个不是项目进度控制所需的输入:() A. 项目进度 B. 进展报告 C. 变更请求 D. 组织结构 正确答案: 12. 对技术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工程项目,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可增加() 阶段 A. 方案优选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摘要:书院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到清末终止,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书院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许多独特的办学经验,一直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本文分析了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求明晰对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并试图厘清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书院形成与发展 书院作为中国士人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传递了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创立了极具特色的学风,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做以简要分析,并试图从中归纳出些许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史始于唐初民间书院的初建,而终于清末的书院改制,其中历时一千多年。因书院在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各有兴衰,故本文将以书院发展的朝代为序,逐一对古代书院发展历程做以简要梳理。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唐代书院 传统观点把唐玄宗开元六年设的丽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书院,源自于清人袁枚的《随园笔记》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其实不然,唐玄宗时期的一些文献证明在丽正、集贤以前民间早有书院存在。根据地方志记载,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今湖南攸县的光石山书院,而且最初的书院是士人的读书治学之所。同时期的还有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因此,书院应是产生于唐初。 唐代中期,中央官府开始注意到民间兴起的这种新生的文化组织,于是创立官方的书院。但在当时仅是官方藏书和修书的地方,还不是教学机构。在受到官方承认以后,更多的士人渐渐接受书院,并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需要和当地条件,不断赋予书院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书院也大量兴起于民间。至此,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这两大源头的书院形成了民办和官办的传统。民办书院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之所;官办书院藏书修书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侵权行为法作业考核试题图文稿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侵权行为法作业考核试 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承担赔偿责任。 A. 医务人员 B. 医疗机构 C. 医疗机构负责人 D. 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 满分:2 分 2.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 A. 受害人自行承担责任 B. 行为人承担责任 C.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D. 由受害人和行为人平均承担责任 满分:2 分 3.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A. 劳务派遣单位 B. 被派遣的工作人员 C. 当地人民政府 D. 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

满分:2 分 4.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A. 提出请求时 B. 判决生效时 C. 损失发生时 D. 财产生成时 满分:2 分 5. 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必须是造成他人()。 A. 严重精神损害 B. 一般精神损害 C. 精神损害 D. 身体残疾 满分:2 分 6.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时,经谁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A. 经治医生批准 B. 所在临床科室的主任批准 C. 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 D. 医疗机构职工代表大会批准 满分:2 分 7. 药品不合格导致患者损害时,患者可以向谁索赔()

大学教育应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大学教育应注重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 一辩立论: 主席、各位评委、在座的同学,大家好!针对于对方辩友所下定义,我想说···那么就来听听我方的定义吧!通识教育,是建立起广泛的知识平台的教育模式。但是,众所周知,面面都到往往面面都不到,通识教育最大的弊病就在于它的浅尝辄止。而专业教育,是以某一学科为主要教育,以其他知识为辅的教育,在广博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对某个领域更加注重教育模式。我们所说的专业教育,并不是说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不是说教育出来的人才只知道专业领域的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大学教育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包括本科教育、硕博教育。那么,当今社会的需要是什么呢?是需要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做出突出贡献。我方的判断标准是哪者更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哪者更能够推动知识技能的改进,哪者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对方辩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不得不指出:··· 接下来,我方也从三个方面论证: 对于社会来说,首先,当今社会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呈现波状式上升,而社会分工则是呈现树冠状发展,因此,社会发展需要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就需要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就需要更加需要专业教育了。其次,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就需要合作。分工的基础是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够在深度上进行探索。而合作的前提是,各人圆满完成自己的工作。专业教育恰恰可以培养某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而通识教育无法满足分工的基础,也无法满足合作的前提,进而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所以我们说,在这样的框架下,专业教育明显就尤为重要了。 对于人类各种知识技能来讲,只在广度上进行扩展,显然是无法对知识技能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的,在深度上的探索才是最有力度的推动。知识技能方面的不断深入、不断提升,是专业教育的宗旨,专业教育可以提供各方面高精尖知识,培养高精尖人才,从而对知识技能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通识教育无法做到高精尖知识的提供,更不用说培养高精尖人才了。 对于个人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特征呢?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这对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投入的精力有着更加高的要求,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既然不能穷尽一生来通晓几个领域,那就穷尽一生来精通一个领域。而且,通识教育的人才成果,跟各个专业的专业人才相比,在某一领域的竞争力无疑是薄弱的。所以,专业教育也就成为了必然。 我通过对当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个人方面来论证了我方观点,所以,我方有理由坚信:大学教育应该注重专业教育。

中国古代书院的兴衰流变

浅析中国古代书院的兴衰流变 文传A1121班汉语言文学何星星12号 【正文】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院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的进步,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随着书院官学化倾向的日益严重,极盛一时的书院最终退出了历史发展的舞台。 【关键字】中国古代书院、兴盛、衰落 中国的古代书院历千年,为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逾越的贡献,为我国培养了无数个杰出的人才,理应成为中国历史上屹立不倒的丰碑。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兴盛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它萌芽于汉代,产生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延续于元朝,在明清时普及。据《后汉书·包咸传》记载,包咸“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后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后汉书·儒林传论》载:“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这里说的“精舍”、“精庐”,意即聚集生徒、私家讲学的场所。不过,限于汉代的出版印刷水平,当时的“精舍”、“精庐”讲学方式皆是口耳相传,尚不具备藏书条件,将它们当作书院的前身未尝不可,但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书院。由此可见早在汉朝就有了书院的雏形,而这一场所主要起着作为书院最为重要的功能--讲学的作用。 “书院”一词起源于唐代,袁牧在《随园随笔》卷十四中也言:“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集贤书院、丽正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肆业之所也。”因此很多人认为在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是我国书院名称的开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唐朝贞观年间就有了书院,那时除了官方建立的书院外,还有不少民间私人创建的书院。《嘉庆四川通志》第79卷记载“张九宗书院”于“遂宁县,唐贞观九年建。” 宋朝书院发展迅速,无论是书院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书院制度也完全确立起来。理学大师朱熹就以白鹿洞书院为起点,使其所影响的范围甚广。这一时期的书院办学制度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主办学,讲会制度盛行,学生以自学为主,注重讨论和论辩等。 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以王守仁、湛若水为代表,将书院作为阵地,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再度辉煌,成为鼎盛时期,数量上,超过了以往书院的总和。他们以书院为讲坛,抨击时政,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发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呼声。他们在朱熹《白鹿洞规条》的基础上,提出了“饬四要,破二惑,学五益,屏九损”的《东林会约》。这是对书院制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清朝的书院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清代书院形成了以县级为主体,以府、州级为骨干,以省级为鳌头,以乡镇级为辅助的一个极为庞大的教育体系。在数量上,据商衍鎏著《清代科举制度述录》估计全国书院接近“二三千之数”。 综上所述,汉代已经形成书院的雏形,书院一词起源于唐朝,也就是说书院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到宋朝得以兴盛,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据此分析中国古代书院之所以兴盛德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考核试题完整版

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考 核试题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西安交通大学18年3月课程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Word中新建文档会替代原来的窗口 B.每次选择“保存”命令都会打开“另存为”对话框 C.使用Alt+F4组合键可以关闭Word窗口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2.在Excel工作表第4行第D列交叉位置处的单元格,其绝对单元格名应是()。 A.D4 B.$D4 C.D$4 D.$D$4 正确答案:D 3.下面以()为扩展名的文件是不能直接运行的。 https://www.sodocs.net/doc/e81292907.html, B..BAT C..SYS D..EXE 正确答案:C 4.在Excel单元格中输入负数时,可以用“-”开始,也可以采用()的形式。 A.用[ ]括起来 B.用括起来 C.用()括起来 D.用{ }括起来 正确答案:C 5.个人计算机(PC)属于()类型。 A.微型计算机 B.大型计算机 C.小型机 D.超级计算机 正确答案:A 6.下列属于音频文件扩展名的是()。 A.WAV B.MID C.MP3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7.对于Excel数据库,排序是按照()进行的。 A.记录 B.字段

D.工作表 正确答案:B 8.下列关于“快捷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快捷方式”是打开程序的捷径 B.“快捷方式”的图标可以更改 C.删除“快捷方式”,它所指向的应用程序也会被删除 D.可以在桌面上创建打印机的“快捷方式” 正确答案:C 9.在PowerPoint2003中,要使幻灯片在放映时能够自动播放,需要为其设置为()。 A.超接链接 B.排练计时 C.动作按钮 D.录制旁白 正确答案:B 10.Windows XP 任务栏不能设置为()。 A.自动隐藏 B.时钟显示 C.总在最前 D.总在底部 正确答案:D 11.在Windows系统中,下列不属于对话框的组成元素的是()。 A.标题栏 B.菜单 C.输入框 D.按钮 正确答案:B 12.在PowerPoint2003中,按()键可以停止幻灯片播放。 A.Ctrl B.Shift C.Esc D.Enter 正确答案:C 13.在Word中,要选定全文,可用的快捷键为()。 A.Ctrl+S B.Ctrl+V C.Ctrl+A D.Ctrl+C 正确答案:C 14.以下()不是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A.JPEG文件 B.WAV文件 C.MIDI文件

第七章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第七章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9月),清廷上谕改书院为学堂,存在了一千年多年。它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书院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教育发展所做伟大贡献之一。 第一节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书院制度自宋初基本形成,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时兴时衰,走着曲折的道路。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书院发展的概况,探讨其兴衰的原因,不仅有助于阐明书院制度在封建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封建教育发展的某些规律。甚至可以说,倘若完全离开了书院的研究,那么要弄清唐以后,尤其是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文化学术思想史,都是相当困难的。它所形成的特色和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起源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唐朝曾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昌盛。从文化角度讲,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特别是书籍的普遍印行,已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唐代,官府所藏书籍已有明显增加,为此不得不为藏书而开“乾元院”。唐玄宗开元元年(717年),将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这便是书院之名的最初例证,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用于藏书和校书的场所,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 “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藩镇割据、连绵混战的时期,这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学校荒废,文化遭到破坏。于是,许多人为避战乱和保护优秀文化,远走较为安定的穷乡僻壤和山林之间,以耕读为业。他们在个人治学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些家塾式的教学场所。同时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隐居读书,创办了个人读书治学的书院。这些书院逐渐也开始授徒讲学活动,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便出现了。 二、宋初著名书院 统一的北宋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立国之初,统治者还无暇顾及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兴学设教,所以官方转而支持正在发展中的书院,给予他们以部分经济上的资助,这样,四海之内,儒生多设书院,在这些书院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石鼓书院等为最著名。它们大都设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虽然其规模还都不大,组织机构也极为简单,活动内容也较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确立,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宋初书院的兴盛状况为时很短,便由于宋王朝大力提倡科举,尤在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中渐渐冷落下去。在范仲淹、王安石发起的“新政”、“变法”运动中派生出的这三次兴学高潮,重点在振兴官学,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又大力推广胡瑷的“苏湖教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概述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概述 发表时间:2015-06-24T08:51:39.8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8期供稿作者:孙燕超[导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者们对通识教育赋予不同的意义。通识教育同教育的发展一样,内涵也是变化发展的。 孙燕超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30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知本”社会的到来,通识教育日益得到认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不同学者的观点大相径庭。对近年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的关系研究与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明晰二者的定义和二者关系,总结对策,有利于未来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期待能提供理论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改革 “通识教育”的概念于19世纪在美国诞生,从1828年的《耶鲁报告》,到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的高等教育》重申与强调,致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诉求,已历经20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与核心追求,通识教育日益得到强调和重视。 一、通识教育的定义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者们对通识教育赋予不同的意义。通识教育同教育的发展一样,内涵也是变化发展的。虽然迄今为止,学者们对通识教育尚未有一个统一而明晰的定义,但都体现并认同其基本内涵,一是指与专业教育部分相对的部分,主要表现为专门的通识课程;二是指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观,通识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全面素质的教育”。[1] 二、专业教育的定义 专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专业划分为依据开展的教育。布鲁贝克将专业教育解释为“为工作而接受的教育或训练”。[2]哈佛大学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专业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学科的设置与划分是其基本依据。专业教育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梳理和总结,我国学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主要包括三个观点:一是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二是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关系。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该观点认为,大学作为社会的中心与文明的灯塔,培养的是全面的人,是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一个职业人与劳动者,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宽广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理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2], 这样一个公民,他必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如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言,大学“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这一理想必定通过通识教育才能实现。显然,本观点是经典意义大学传统理想的坚守者,是所谓的“经典学派”。 2.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该观点认为,在市场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大学只有适应社会,承担社会服务职能,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大学作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为社会输出的也应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按照社会分工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该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是相对一定专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同时,通识教育只有依托专业教育,才能实现。可以看出,该观点是典型的“高等教育适应论”,高等教育适应市场成为趋势,可称为“市场学派”。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 该观点认为,过分强调通识教育容易使教育陷入空洞,陷入知识技能“无用论”,而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则会使学生只熟悉单一学科体系,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容易失去综合交叉的学习机会以及不同领域自我探索沟通的能力。因此,通识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并重,实现“两手抓”,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并行,打破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界线,以取得通识知识与文化等方面的平衡,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人文精神和教养的人。可称之为“中间学派”。 四、问题与启示 通过上述“经典学派”、“市场学派”以及“中间学派”的观点争论,一方面说明当前学界与社会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对通识教育没有明晰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导致通识教育口号虽响,却步履维艰。如通识教育概念模糊。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显得空洞化,没有明确的对象与方法。二是课程不明晰。各个高校的通识课程概念模糊,设置标准不一。有的认为人文教育就是通识课程,有的则以选修课代替通识课。 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要在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与消长中走向融合,必须明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开展通识教育理论统一与实践探索。恪守学术自由理念与适应时代需求,促进文化之间的博弈、整合, 保持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参考文献 [1]顾秉林人文教育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2]姜彩丽论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融合[J].黑龙江教育,2012,(8),47-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