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

一、战略思想

战后初期,为适应美国军事战略的需要,日本政府提出安全必须依赖“集体防御”的主张。据此,1951年与美国缔结《日美安全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对日本的安全承担义务,日本为美军提供基地和设施。从此,日美共同防御成为日本军事战略的“支柱”。其基本构想是:对付核威胁,依靠美国的核遏制力量;对付有限的小规模侵略,原则上依靠本国的力量;依靠本国力量难以抵御外敌入侵时,应以各种方法顽强抵抗,等待美军支援。但也有人反对过分依赖美国,认为《日美安全条约》有损于日本的独立地位,主张“自主防御”。7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专守防御”的战略方针,即只有遭到外敌入侵时才行使武力,而且必须限制在自卫所需的最小限度以内。日本政府曾向国际社会做出一系列原则性承诺,包括不充当给其他国家造成威胁的军事大国;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只有突然遭到外敌入侵且运用其他手段无法排除时,才行使“国家自卫权”,但必须限制在最小限度;不拥有“集体自卫权”,禁止向国外派遣军队,友好国家遭到武装进攻时不以武力提供支援;不发展进攻性战略武器;等等。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

出“综合安全保障战略”,认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仅有军事威胁,还包括自然灾害、粮食危机、资源危机等。威胁的多样化要求对付威胁的手段多样化。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只有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化等方面做出努力,国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随着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美国实力的衰落,还有人强调日本作为西方的一员应积极分担西方防务责任。日本政府决心建立一支与其国力相称的武装力量。军费开支连年增长,海上防御范围不断扩大。1991年海湾战争后向中东派出扫雷艇,1992年国会通过向国外派兵法案,1993

年以后向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派遣维和部队,“专守防御”战略被突破。

日本的军事战略从属于美国的军事战略,是美国联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60年代,日本追随美国以周围社会主义国家为敌。70~80年代,由于苏联加强其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日本认为苏联是对日本既有侵略能力又有侵略意图的国家,因而视苏联为主要假想敌国。进入90年代后,日本认为,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全球性军事对抗更为遥远,但地区性冲突不断,核扩散的危险增大。据此,日本继续采取措施加强日、美军事合作,并提高本国在这一体制中

的地位。1996年,日、美两国签署《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将两国的军事合作范围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鉴于俄罗斯联邦是日本近邻中最大的军事强国,以及地缘政治和领土纠纷等原因,日本将继续重视其北部防务,同时又以面临“多重威胁”为理由,加强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防御部署。

二、日本的建军思想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重新武装日本。1954年,日本全面实现重建军队的目标,建成包括陆

海空三军的“自卫队”。日军重建初期,日本政府提出军备要适应国家经济力量的发展和国民的心理基础,要考虑日本所处的国际地位以及与周围国家的关系。据此,1957年制定了根据国情在自卫限度内逐步发展的建军方针。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日军的实力逐渐增强。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提出和平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大战和日本遭到大规模武装入侵的可能性不大,加上国内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难以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因此,必须坚持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以对付有限的小规模侵略为目标,建设一支规模小、质量高、机能齐全以及国际形势一旦有变就能迅速扩充的“基础防御力量”。在宪法和内外舆论制约下,日本的军队建设始终以控制数量、提高质

量为重点。1958~1976年完成的四次防御力量发展计划和1977~1990年基本完成的《防卫计划大纲》,都贯彻质量建军方针。1995年制定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和1996~2000年防御力量发展计划,强调建立“合理、高效、精干”的现代化军队。其要点是:保持军费持续增长,更新武器装备特别是海军、空军的武器装备,改善体制编制,加强教育训练,增强后勤保障能力。

三、日本的作战思想

日美共同防御是日本作战思想的基础。1978年两国制定《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随后又制定联合作战计划。日军主要在本国领土及周围海、空域实施防御作战,美军负责提供支援并实施进攻作战。日本认为,日本周围数百海里和东南、西南两条长1000海里的海上交通线是日本的“生命线”,确保其安全至关紧要。据此,日海军将采取海上巡逻、护航、防空、港湾与海峡警备等措施,确保海上交通线畅通。防空作战是日本抗击外敌入侵的前提。其防空作战原则是:力求将来犯敌机歼灭在领空之外,以保证领土和国民不受侵害,作战能力免遭破坏。为此,日本建立了严密的防空体系。抗登陆、反空降是日军抵御外敌入侵的主要作战样式。日军强调:敌航渡时,海陆空

三军分别以舰艇、岸舰导弹、攻击机进行截击,力求歼敌于海上;敌突击上陆时,陆军利用地形和工事,以岸舰导弹、地雷及其他火器歼敌于水际滩头;敌登陆后,陆军在海军、空军支援下歼敌于濒海地区。敌空降和机降时,陆军、空军密切协同,力求歼敌于空中;敌着陆后,陆军以火力和机动部队打击、歼灭敌人;敌向纵深发展进攻时,在通向内陆的要地顽强抗击,等待美军来援。

日本军事的可能走向

日本随着国力的不断提高,其军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潮日益增长,为其侵略扩张历史翻案和追求充当政治大国的趋向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此,在战略思想方面,将逐步放弃“专守防御”方针,强调防务的主动性和国际性,以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建军思想方面,将更加强调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以提高军队的快速反应和远距离作战能力;在作战思想方面,将更加强调陆海空三军协同,发挥综合威力,形成多层、多道、多手段相结合的立体抗登陆、反空降体系,并将进一步重视与美军联合作战。

四、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至高利益。目前,中国与日本,韩国,印度,越南等国均存在领土领海争端,加之其

他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安全非常不利。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

中日关系非常重要,友好互利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但是,近年来,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政治野心的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和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

一是军国主义势力不断发展。日本极右势力妄图抹黑历史,发展军国主义势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是牵制台湾问题的解决。日本统治台湾50年,对台影响很大,日本是台独势力的大本营。日本把台湾看作它的生命线。因为台湾海峡是日本通过东南亚、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达非洲和欧洲的必经之路。因此,一旦台湾海峡出事,日本一定会介入。

三是日本对我国军事威胁越来越大。中国已成了日本的首要“假想敌”,日本的国防战略也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日本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保持高昂的防务费。由于日本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世界领先,这使他有得天独厚的军事潜能。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日本的军队早已现代化,而且武器国产化程

度很高。

另外,日美组成军事战略同盟,以“安保条约”、“防卫合作指针”和“TMD”为基础,联合起来。一旦中美冲突,日本自然站在美国一边。日本对我国安全最直接的威胁:

日本对我国最现实的威胁就是实际占领控制了钓鱼岛,并恬不知耻地宣称对钓鱼岛拥有主权。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世人公认的。 1895年4月,中日签署了《马关条约》,将台湾连同钓鱼群岛一并割让给了日本,二战结中日本战败,钓鱼群岛连同日本的硫球群岛由美国代管,1971年美国人撤走时本应交还给我国, 但美国却非法地交给了日本,从而给钓鱼岛的归宿问题人为的设置了障碍。1978年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时,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暂不涉及钓鱼岛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然而,主权被搁置的钓鱼岛并不平静,日本先后在岛上修建灯塔、直升机机场等各种设施,企围造成事实,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

日本企图霸占我钓鱼岛,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除了该岛本身的价值外,还有更深远的图谋。这就是以钓鱼岛为基础与我按中间线划分东海大陆架。可见钓鱼岛问题已不单纯只是一个岛屿的主

权问题,钓鱼岛群岛问题处理不好,将来可能直接危害我国的利益和安全,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总之,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威胁,中国应该从大局出发,“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妥善处理两国关系,着眼于长远。加强合作,增进交流,促进互信,这样有利于为我国国内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同时,我们要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到日本对我国的威胁,发展经济,提高军事力量,增强自身实力,做好准备,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并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决议〔1〕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甲战略方针 在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形势之下,在中国红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力量现状之下,党军事策略即战略方针应有如下各项: (一)在以坚决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总任务之下,首先须在一切政治军事号召上与实际行动上,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方针。这即是“抗日联军”,“红军是中国人民抗日先锋队”,“一切不愿当亡国奴士兵及军队同红军联合起来打日本去”,“全国同胞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武装保卫中国”,“打倒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打中国人汉奸卖国贼”,“打倒帮助日本灭中国卖国头子──蒋介石”,“打倒侵入抗日根据地汉奸卖国贼”,“反对汉奸卖国贼扰乱抗日后方”,“巩固抗日后方”,“扩大抗日根据地”,“红军白军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没收汉奸卖国贼财产做抗日军经费”,“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财产做抗日军经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战到最后一滴血”,“民族革命战争万岁”等等口号及行动。 (二)正确地估计敌我力量,党在一九三六年军事部署方面总方针,应该是“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因此,一九三六年主力红军作战主要目标还应该是汉奸卖国贼军队,但在日本占领区域及自治区〔2〕,应尽量组织、扩大及联合一切抗日武装力量──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等,同日本军队进行直接有力游击战争。同时还应估计到,在一九三六年下半年,第一方面军有可能和有必要同日本军队发生部分战斗(晋绥察〔3〕方面)。 (三)猛烈扩大红军,一九三六年全国主力红军应有二十万人,第一方面军应有五万。 (四)为坚决而有力执行(一)(二)(三)项所述之方针(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扩大红军),第一方面军行动部署之基础,应确定地放在“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之上,并把“打通苏联”作为中心任务,拿“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同它密切地联系起来,具体步骤即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主要方向放到东边山西和北边绥远等省去。 (五)第一方面军以外之红军(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对于南京卖国贼军队之削弱与牵制,有极大战略上作用,其行动应适当地指导之。 (六)游击战争对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卖国贼任务,有很大战略上作用。其指导原则应如下:

军事战略思想

军事战略思想5篇主要文章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基本军事战略思想基本军事战略思想,主要是指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和根本指导意义的,成系统而又互有联系的军事战略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根据地战略。根据地作为一种战略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特殊条件下发生和形成的。中国革命战争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一总战略的指导之下,根据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特点,认为革命的胜利可以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同时,也避免在革命力量还弱小时去和强大的、占领中心城市的敌人作决定性胜负的作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去争取全部胜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先后在全国主要是南方诸省建立的各个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武装在敌后建立的十余块抗日根据地,并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步发展成解放区。都从实践方面说明了它所具有的战略地位。毛泽东从理论上亦先后提出:“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建设政权的”①一套办法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抗日战争必须争取在敌后创建十个战略支点,即十块大的敌后根据地,“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②他多次强调在游击战争的领导者们的头脑中,必须驱逐流寇主义思想,确立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实行波浪式的推进政策,依靠人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由此可见,根据地作为一种基本战略思想,它具有三方面的战略意义:第一,它是进行革命战争的立足点和战略支点,没有这种立足点和战略支点,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可能站稳脚跟,并得以逐步推进和发展; 第二,它是支持长期革命战争,为前方提供人力物力补充的重要的战略基地。 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 第三,它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必不可少的战略步骤,是这条战略道路的起点和基石。 (2)游击战争战略。毛泽东的游击战争战略,既是一种战略作战形式,又是一种基本战略指导思想。从实践上看,在中国革命战争长达二十二年历程中就进行了十八年的游击战或游击性的运动战;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曾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论述,要求全党全军把游击战争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在国内革命战争中,由于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的武装力量,要能够长期坚持和发展壮大起来,主要地就是要在中①《毛泽东选集》第卷,第98页。

大国军事战略复习资料2013-11 2

《大国军事战略透析》复习2013-11 一、军事战略绪论 1、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什么? 1997年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按作战类型和性质,分为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 2、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什么?通常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军事战略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实力。 3、国家战略对军事战略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一是军事战略的性质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和总政策的性质;二是军事战略目标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切实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三是军事战略与国力相适应;四是军事战略的重点、战略步骤也要与国家战略相协调。 4、军事战略的制约因素?包括战略环境、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水平、民族文化传统、军事力量、精神因素、地理因素等。 二、美国军事战略 1、美国的战略层次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战区战略等组成。 2、军事战略的制定依据:依据国家安全战略的要求;依据对安全环境的分析;依据国家的物质基础。 3、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演变 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遏制战略”时期;(2)“大规模报复战略”时期;(3)“灵活反应战略”时期;(4)“现实威慑战略”时期;(5)“新的灵活反应战略”时期。 4、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有: 布什“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小布什“先发制人”战略。 5、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提出的“防务三原则”是什么?预防、威慑和击败。 6、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战略”针对的主要威胁是: 地区性危险、非对称性挑战、跨国危险和“意外情况” 7、小布什“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战略指导是:保护、预防、战胜 8、“先发制人”国防战略的特点是什么? “先发制人”国防战略,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觉察到对手对美国有威胁时,先于其行动之前将其击败。即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威慑敌人来达到自身的安全,现在企图通过先发制人战略,迅速击败敌人,从战略上保卫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9、2006年2月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提出美国国防战略的重点是: 摧毁恐怖组织;保卫美国本土;影响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的选择;防止敌对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获得或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0、什么是“混合威胁”? 2010年2月美国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报告认为,未来的敌人可能是国家,采取的是持久战,可能利用代理人进行胁迫和恫吓;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采用的是传统上只有国家才能采用的作战理论和高端能力。因此,未来战争的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参战的行为体多种多样,传统的冲突分类日趋模糊。 11、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作了哪些调整? 一是巩固成果采取“收缩战略”;二是从“先发制人”到“柔性战争”;三是重点发展信息作战武器;四是“拨乱反正”重整军事力量;五是实施海外力量调整,重心向亚太转移。 12、评奥巴马政府的“柔性战争”论 “先发制人”战略本质上是共和党新保守派单边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伊战后,美国防务实践很快暴露出“先发制人”的自裂阵营、伤筋动骨、劳民伤财三大败笔。奥巴马政府的军事纲领转向“软实力”论,把战争思想转移到打“柔性战争”上来。“柔性战争”的基本精神是,要想维护美国在伊拉克的既得利益,需要改变传统战争进攻、占领、镇压的刚性逻辑,避免最后不体面撤出的历史悲剧。提出美军要把高技术作战和经济发达的硬实力与美国的外交、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加强对亲美势力的军事训练和武器援助,

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

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 摘要:台湾所处的关键性的地理位置,对于美国在亚太的核心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美苏对抗时期,台湾成为亚洲冲突的前沿阵地。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台湾被利用对中国发展形成封锁。对台湾的掌控,不仅牵扯到中日之间隐藏的恩怨,还关系到美国在亚太的地位以及霸权的威信。这些都使得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上越发复杂而长期难以解决。 关键词: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地缘战略 台湾问题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横亘在海峡两岸始终无解的心结,除了长期的日占影响、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中共曾经对台可能存在偏差的政策外,与美国不厌其烦甚至明目张胆地反复干涉我国内政是分不开的。台湾在东亚—西太平洋所处的关键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于美国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战略意义,成为中美日多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令美国绝不松口。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和重要性递减顺序浅谈台湾的战略意义。 一、冷战前线: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 当国共两党处于大决战时期,中国大陆的局势就已逐渐明朗。面对明显更倾向于苏联的中国共产党政权,以及红色烽火从欧洲燃烧到东亚,并有望将战线推进到太平洋西岸的大好形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在远东地区切实保存实力,以对抗苏联日渐强大的隐患。这时,台湾就成了美方必须拿下的阵地。 台湾,西靠中国大陆,东临广阔的太平洋,位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连接着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战略区域, 同时还扼守着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通道——马六甲、龙目、巽他等重要海峡,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美国亚太战略至关重要。仅对于中国而言,台湾海峡最狭窄处距离大140公里,仅用岸基反舰导弹就可以封锁整个海峡。台湾位于中国沿海的中部, 北距鸭绿江口约900海里, 南至中越交界处的北仑河口与南沙群岛均约800海里, 一支现代化的舰队由此海域出击,仅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机动范围可覆盖整个中国沿海,并向整个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投射军事力量。一旦美国能够完全控制台湾岛,无异于拥有了麦克阿瑟将军所谓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和潜艇供给舰”。如此高的战略价值,让美方志在必得。

论商业战略和军事战略

《商业战略和军事战略论》 ------日云 论商业战略和军事战略 我看来,学习战略,成为一个战略思想家,成为一个商业领袖,或者是一个管理者,又或者向蒋介石一样的战略思想军事家,两者是想通的,两者可以在不同的阶段相互补助,要学习战略,你可以学习商业战略,也可以学习军事战略。 分析:商业战略和军事战略,归而言之,都是战略思想,战略来自哪里?思想来自那里?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三大技能,人际关系是同等重要,没有差别,概念能力决定了你是管理者还是技术员或是 领袖。 度上概念技能是这样解释的:指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 复杂性的能力。具体地说,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 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 的能力,等等。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统观全局、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具有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并认清主要矛盾,抓住问题实质,形成正确概念,从而形成正确决策的能力,也就是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说,概念技能感知和发现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的能力理解事物的相关性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 管理者的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将自己的观点提出来并且经过加工处理将关系抽象化、概念化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他会把自己的组织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能够熟悉各个小组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运用自己的各种技能来处理组织中出现的问题,能正确的行使管理的七种职能,将自己的组织问题细分化,各个击破实现企业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概念技能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组织中问题的存在。能够正确的分析组织出现的问题,并且拟定正确的解决方案加以实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概念技能对于高级的管理者最重要,中级的管理者次之。 在 百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原因 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相对较多的国家。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就在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的出现如此奇迹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客观因素有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扶植利用,廉价能源,高科技技术和国际贸易合作加强。主观因素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 客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掠夺式的战争为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财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投降,通过直接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富。从总体上折算,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了一笔。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

台湾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

台湾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 日前,有人觉得台湾的战略意义正降低,但实际情况是它对亚洲未来变得愈加重要。这是因为,尽管两岸关系改善,但由于中国在东海和南海表现出新的强硬姿态,与邻国的关系正恶化。同时,中国军费持续增长,且大部分被用于针对五角大楼在西太投放兵力的武器装备。 所有这些都对曾经盛行的观点“只要解除台海冲突威胁,就必将为稳定、和平的美中关系夯实基础”构成挑战。过去5年来的经历已令亚洲担心中国的雄心不仅限于台湾,而已扩展至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的主导力量。 若美中在西太的天空和水面上展开更广泛的竞争,台湾将成为影响该竞争如何展开的关键。某种程度上,这是地理位置所致。台湾恰好处于“第一岛链”中心。中国军事战略家早就意识到,控制台湾对冲出该障碍并向更远处投放兵力至关重要。 这也是中国邻国对台湾重新落入北京掌控而忐忑不安的原因。日本海事安全专家小谷哲夫曾说,“对日本和地区海军均势而言,把台湾输给中国军方将改变游戏规则。”与之类似,美军事专家将台湾描述为“能让解放军直接进入太平洋的地理资产”,称“一个拥有台湾的国家能随心所欲地切断东北亚至东南亚的海上交通。” 除了地理因素,台湾也是美国可靠度的试金石。若华盛顿被认为有意将其放弃,会在指望美国保护的亚洲国家中引发更广泛的信任危机。 奥巴马政府已授权对台军售近200亿美元,将其纳入免签证计划并重启贸易和投资协议谈判等。即便如此,台海间的力量平衡仍在朝着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发展。美国鼓吹向亚洲“转向”的同时,却在该问题上近乎沉默,显然是在发出错误信息。 由此可见,中国统一台湾,对于中国日后在国际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应有之意。

中国的军事战略和理论论文

中国的军事战略和理论 "……坚决履行好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概述中国的军事理论家制订了一项实施理论推动下的改革框架,以建立一支能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军队.这一理念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力量乘数的作用,从而使解放军能够在中国边境以外更远的距离上实施精确打击的军事行动.通过汲取外国战争,尤其是包括"持久自由行动"在内的,美国领导的战役的教训,苏联和俄罗斯的军事理论,以及解放军自己尽管很有限的作战历史经验,中国的军事计划人员正在寻求改造整个中国军队. 这些改革的速度和规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解放军仍未在现代战争方面经受检验.这种作战经验的匮乏使外界对解放军在实现其军事理论抱负方面进展的评估复杂化.中国的高级文职领导人当中的内部评估和决策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基本上缺乏直接的军事经验,因而在发生危机时更可能会做出错误的估计.这种失算同样会带来灾难,不论其所依据的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指挥官的建议,还是脱离现代战场现实情况的"科学"作战模型. 军事战略指针 中国并不发表与美国的《国家军事战略》相当的文件.因此,外部观察家对领导层有关动武的思考或影响到解放军兵力结构和理论的应急情况,都缺乏直接的洞察.对权威性的讲话和文件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依靠一系列总原则和称为"军事战略指针"的指导来计划和管理军队的发展和动用. 解放军并没有提供这些"指针"的内容供外界研究.学术研究表明,目前的"指针"很可能可以追溯到1993年."指针"反映出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和苏联解体对中国军事战略思维的影响,为10年来解放军的很大一部分改造奠定了基础.然而,一次次讲话,权威评论和新的军事训练指导方法都表明,1993年的"指针"的一些内容最近可能经过了修改.这些修正看来反映出中国对其所处的安全环境和现代战争(即"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性质的看法,中国军事现代化方面的进展和从中汲取的教训,从"建设"用于信息时代的现代战争的军队向为了"打赢"这种战争而训练的转变,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意识形态底色. "指针"的作战或"积极防御"成分看来保持完好.按照"积极防御"所主张的防御性军事战略,中国并不发动战争,或者进行侵略战争,而是仅仅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 然而,北京有关对其主权或领土攻击的定义模糊不清.在中国现代战争的历史所充斥的实例中,中国领导人都声称,军事上的先发制人是战略防御行动.例如,中国将其对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的干预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类似地,权威说法还把与印度之间的(1962年),与苏联(1969年)和与越南(1979年)的边境冲突称为"自卫反击".这种逻辑表明,如果动武能够维护或推进其核心利益,包括其领土要求(例如解决台湾问题和尚未解决的边界或海上的领土要求等),中国就可能会发动军事上先发制人的打击,也许是在远离其边境的地方. 中国正在制订一项先发制人的战略吗 10年来,随着解放军从一支以步兵为主和力量投射能力有限的军队转变成拥有远程精确打击资源的比较现代的军队,中国获得了武器系统,采纳了使之能够在周边地区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攻击(包括突然袭击)的作战理念. ·截止到2006年10月,解放军第二炮兵的武库中有大约900枚短程弹道导弹.由于获取了苏—30攻击机和F—10战斗机———两者都装备着各种精确制导武器———中国的进攻性空中力量得到了改进.解放军还正在加强信息战,电脑网络作战和电子战能力.而这些能力都可以用于先发制人的攻击. ·解放军的作者们说,当遇到更加强大的敌人时,先发制人是必要和合乎逻辑的.中国的军事理论材料强调,静态的防御不足以在现代军队的高速和破坏力基础上保卫领土.其结果是,解放军的作战理念寻求阻止敌军集结和利用进攻性打击来掌握主动权,从而使敌人不知所措.解放军的理论家们认为,有效的防御包括在敌人领土上,赶在其能够动用之前摧毁敌人的实力.

日本国家战略及中国对日战略_楚树龙

得不接受在钓鱼岛海域与中国公务船“并驾齐驱”、各自宣示主权的现状,这是朝钓鱼岛主权问题确有争议的客观事实迈进了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日本目前仅接受海上存在争议,对空中的争议依然不接受,还不能接受我国公务飞机巡航钓鱼岛的状况。这不正常,不符合钓鱼岛有争议的原状,钓鱼岛主权有争议应是全方位的、立体的,不仅包括领海,也应包括领空。因此,此次我国划设的ADIZ覆盖钓鱼岛区域,正是我国宣示钓鱼岛主权的好机会,同时也为未来我国公务飞机巡航钓鱼岛埋下伏笔。因此可以说,中国划设ADIZ是恢复钓鱼岛主权有争议原状的又一项战略举措。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虽身处东方,却常以“西方人”自居,看不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然而,从历史的长河来看,“500年西方、1000年东方”,西方的崛起和强大无非是近四五百年的事情,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却曾经引领世界至少1000多年。今天的中国正在强劲复兴,正在恢复历史上应有的国家地位与国际影响,未来的日本也许将再次面临历史的选择,是跟东方走,还是跟西方跑?现在中日关系正逐步向这个历史临界点靠近,日本也许不甘心这种历史宿命,试图有所改变,故不断挑起事端,制造中日关系紧张,试图借域外大国力量,拖拽中国和平崛起的步伐。面对日本这种小国的张狂,我们首先要在战略上看透它、藐视它,但在战术上却不可不防。中国划设ADIZ就是一种战术防范与战略警告,其完全是出于应对当前令人忧虑的东亚安全形势,出于自身安全防御需要,不带有任何进攻和挑衅性质;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战略协调,力避战略冲突,真正把ADIZ变成和平之区,而不是危机之域。○ 日本国家战略及中国对日战略 楚树龙(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说过,“日本是个没有战略的国家”,这话不全对。日本在历史上很多时期具有明确、固执的国家战略,如上个世纪发动对外侵略、占领中国及攻击美国等。现在安倍领导下的日本也有明确的“重振日本”的国家战略。 安倍的日本国家战略集中体现于所谓“正常国家”战略。不止安倍本人,就是日本政治和社会精英及民众中很多人都希望、渴望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这个口号和方针提了几十年,至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正式提出。“正常国家”成为日本国家和社会二战结束后六十多年来的心愿和国家目标。 所谓“正常国家”就是要改变、摆脱二战后国际社会给日本确定的身份、地位、作用、束缚和限制,使日本成为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大国一样的国家。具体而言,就是要摆脱、改变二战后给日本确立的“战败国”身份,摆脱、改变二战后日本在宪法、军事、安全等方面所受的束缚和限制,使日本重新成为一个在外交、军事和安全等方面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成为一个不受限制的亚洲和世界大国,成为安倍所说的“令人自豪和骄傲”的日本,恢复“明治维新”后日本在近代历史上的“骄傲”和“光荣”。换言之,日本也一直有“日本梦”,也要实现其“民族复兴”的理想和目标,这在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右翼中表现尤其明显。 然而,日本所谓“正常国家”的目标并非要成为真正的“正常国家”或“普通国家”。日本很多时候把“正常国家”的目标装扮得“很正常”,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这完全是谎言,是掩饰。安倍等人一年来、几十年来的言行充分证明,日本的“正常国家”战略目标不是要使日本成为与其他亚洲和世界各国一样的“正常国家”,而是要恢复二战中、二战前日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甚至按自己的意志、利益行事的“正常国家”;重新 11 《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1期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题目: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是,到1955年,这个资源贫乏的“弹丸”小国的经济就恢复到战前水平,并于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双重作用下促成的。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 从内部条件来看,第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得益于战后日本的经济基础。杨剑在《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一文里认为,战后日本经济虽然遭受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但是并没有摧毁日本的经济基础。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从国外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这笔财富除用于进一步扩充军备外,还被用来兴办教育、扶植生产,从而在财政上奠定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战败,虽然经受过广岛、长崎和名古屋那样惨烈的轰炸,但由于日本没有采取“本土作战”的方式,而是接受了无条件投降,这就使日本长期积累的骨干产业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加上日本的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在战争中伤亡较少,为日本的经济迅速运转和恢复提供了人才基础;此外,日本作为战败国,负有向各被侵略国赔偿的义务,但由于许多国家对索赔权的放弃和索赔实际费用的削减及延缓,为日本提供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第二,战后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的因素,为经济的腾飞扫清了障碍。由吴于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里提及,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督促下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民主化改革。在政治方面,一是非军事化改革,要求日本“必须解除武装,并实行非军事化”,铲除日本军国主义武装力量,审判战犯和进行“整肃”,同时解散了大本营、陆军省、海军省、军需省等军事机构;二是“五大改革”,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团结权,教育制度的自由主义化,废除专制政治和促进经济民主化;三是制定新宪法,确立了比较纯粹和完整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体制,确定日本为议会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天皇对日本社会的实际事务的影响完全被废除。在经济方面,解散财阀,禁止垄断,实行农村土地改革。改革基本上消除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及赖以孽蔓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的封建性基础,完成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化和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日本在二战中的N个战略失误

日本在二战中的N个战略失误 总的来说日本这个民族在二战中表现出来的完全是暴发户式的狂忘、无知和浅薄,突然的富强使这些小国岛民爆发了与自身实力完全不相适应的狂妄心态,其田中奏折是其集中体现,失败因此是必然的。他们的家底真的很薄,他们的欲望真的太大。 一、视中国军队如草芥,一味蛮干,挑起芦沟桥事变,终至全面爆发中日战争,把日本拖进了一场并没有准备好战争中。 占领中国东北以后,日本军方如果以保有即得的成果为目标,潜心经营东北,不再继续向察哈尔、热河、河北鲸吞蚕食,是可以维持现状的。无奈,初期的大胜使那些狂妄的中级军官视中国军队如草芥。但他们所处地位,又使他们不能全面了解自身的实力,同时那些所谓的中国通对中国的民族感情、民族精神、历史传统也一知半解,看不到中国人抵御外侮的决心,一味蛮干,挑起芦沟桥事变,终至全面爆发中日战争,把日本拖进了一场并没有准备好战争中。 二、没有通盘的战略计划,走一步看一步,逐次添兵,深陷中国不能自拔。 战争开始后,日军完全没有统一的战略进攻计划,被中国军队牵着鼻子走,重兵投入水网密布的长江下游水网地区,溯长江仰攻,虽然给予中国军队重大杀伤,连陷上海、南京、武汉等中国最大的城市,但却没有达到迫使中国投降的目的,使日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若当时在战争一爆发即实行战争总动员,经济全面转入战争经济,动员二百五十万军队,除五十万驻守各地及本土外,以二百万军队投入中国战场。以一百万军队从东北南下或在沿海登陆保持对中国东南地区的压力,以主力百万大军投入中国西部,由察哈尔入陕西,越秦岭入四川,扑灭中国持久抗战的总基地,然后顺长江而下,与溯江而上的军队合击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即失去了地理上的优势,又失去了战略大后方人力、军火支援,以国民党军队表现出来的战争力总溃败只是时间问题,全部占领中国领土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即便这样也不意味着它小小的日本能够灭亡中国最后蠃得战争。 在日本军方看来,中国是一栋风雨飘摇、四分五裂的破房子,用不着总动员,只用有限的力量就够了,照希特勒的话说“照门上踢一脚,整个房子就会塌”。但事实上,中国已经觉醒! 三、目光短浅,唯利是图,再次失去了结束中日战争的机会。 当日军攻陷武汉后,国民党中速败论占了上风,国民党政府有与日本签订城下之盟的可能,但是日本军队坚持吃下去的决不吐来的狭隘立场,终使秘密谈判以失败收场,国民党政府的投降计划迄未实现。在这事件中日本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目光短浅令人吃惊。 四、七十万关东军陈兵中国东北,屡次撩拨老毛子的熊腚,让老毛子的大熊爪子一而再地痛扁。这些矮东瓜,真不知怎么想的,真是白痴到了顶点。好象那个大白天到人家铺子里拿钱的蠢贼,只看见钱别的什么也没有看见。

台湾的战略地位

台湾的战略地位 在茫茫的西太平洋中,地处东经124°34′30″至119°11′03″、北纬21°45′25″至25°56′30″之间的台湾及其属岛决不是“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的无用之岛。当年收复台湾的施琅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即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中国:国家安全之扼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台湾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它牵涉到民族情感,领土主权,政权合法性,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等许多生死攸关的战略利益。 首先,中国一个多世纪来一直在追求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主权完整的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其次,台湾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想像,目前面向太平洋方向,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几乎没有盟友可言,美国舰队也时时监视着台湾海峡,这样广阔的海域暴露在意识形态不友好的国家军事力量之下,当然会造成很大的军事压力。其实,即使是意识形态没有差别,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争斗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因此台湾在这个方面的意义不能忽视。位于大陆的东南海边的台湾,对大陆东南各省具有良好的掩护作用,是大陆东南各省的屏蔽。 第三,中国虽然“永远不称霸”,但如果想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台湾的归属也极其重要。统一台湾不仅将在经济上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实力,而且中国主权海域将扩大,海洋资源和能源将更加丰富,制海权也将得到重要拓展,在未来对海洋的争夺中,中国将拥有一个坚实的基地和跳板。台湾海峡控制在中国的手中,对未来必定要进口大量原料和能源的中国来说意义自然非常重大。台湾掌握着中国两大海域的战略联系,台湾海峡是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道,中国东部、北部近海与南部近海间的联系,完全依赖于此。 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总体战略调整角度来看,台湾关系到大陆生存、两大海域连系、走出太平洋与经济安全。台湾无疑是第一岛链的关键,既是中国海上之前哨,又是经济发展之屏障。中国要发展太平洋海权,必有赖于台湾。中国直接面向太平洋的海岸线不多,在近海通向大洋的航道上,有不少地理障碍。台湾濒临太平洋,对中国发展太平洋海权非常有用。 正是这样的生死利益,任何一个国家对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决心都不能低估,正如中国的一位学者所说,在任何压力与威胁之下大陆都决不可能改变“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不会做“东郭先生”,为了国家主权与领土的完整,中国人愿意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 美国:永远不沉的航空母舰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两岸分裂局面,使美国也在台湾有了自己的根本战略利益,台湾成了美国全球战略中东亚地区的重要一环,也是中美关系中美国可以常用的一张牌。 一方面,麦克阿瑟当年所说的台湾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这一论断仍然发挥着“作用”,无论是在冷战时期还是在后冷战时期以及美国把反恐当成头等大事的今天,美国在东亚一直精心构筑从韩国、日本经台湾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军事同盟链条,台湾岛正是这根链条的中间要害,这一链条对美国在东亚地区实施其军事战略、政治策略乃至经济政策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想见,如果台湾回到和美国意识形态迥异的中国的怀抱,对美国整个在东亚的布局会产生何等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民主”是美国的重要战略之一,也被美国看成是其国家利益的一部分。不过美国在这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朝鲜、中国、越南等国,而台湾则被美国看成是在这些国家面前的一个“民主橱窗”。因此,保证台湾不遭到武力袭击也就成了美国道义上的重大利益。从长远看,美国仍然希望在它羽翼下发展起来的台湾能成为未来中国的“榜样”。可以说,台湾这个枢纽的未来发展,深刻影响着未来美国在东亚的地位,也深刻影响其未来的战略贯彻效果。 当然,美国对台湾的战略是以中美关系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是第一位的。虽然美国有众多利益在此,但美国显然很清楚,避免和中国的正面冲突乃是它在东亚最大的利益,美国一直追求的就是如何在这两大利益之间保持一个平衡。 日本:海洋生命线 台湾对于日本的重要性不亚于台湾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严重依赖外贸和海外资源的国家,日本一直把台湾看成是它的“生命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拥有正常军队、追求在政治领域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论老子的军事战略思想 一、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一书论兵之处甚多,有对当时战争情景的描绘,有对战争态度的表述,有对选将用兵的要求,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作战经验的总结,然而“柔弱胜刚强”贯穿于《老子》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它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老子》指出:“兵强则灭、守柔曰强”,这是它言兵的总结论。从战争的规律看,《老子》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从实战的经验看,《老子》认为:“抗兵相加,哀者胜”;从对将帅的要求看,《老子》提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从敌我态势的发展上看,《老子》与古代许多军事家一样,以水喻兵,指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在研究《老子》时,都把“贵柔”看成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子》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这一论兵的基本思想出发,观察自然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搞”。又用这一基本思想论及人生,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从而概括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坚强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柔弱是走向新生的道路。因而告诫人们凡事都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还把这一基本思想引伸到政治上,主张以柔取天下,指出:“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把这些现象提到哲学高度加以概括,从而看到了“物壮则老”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且试图用宇宙的本体论来进行说明,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柔弱胜刚强不仅是《老子》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 《老子》讲的“柔弱”是指初生的事物,将此比之于初生的婴儿,又比之于刚出土的幼芽,这些事物从表面现象虽然柔弱,但实际上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讲的“刚强”是指强盛的事物,将此比之于人生的壮年,又比之于成熟的草木,这些事物看起来坚强茂盛,“但木强日则折”、“物壮则老”,实际上日益走向死亡和枯稿。《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建立在朴素的辩证法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猜测到了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科学真理,为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找到了理论根据。但《老子》虽然看到了“柔”和“刚”“弱”和“强”的对立,也看到了柔弱刚强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由于他没有看到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因而他提出一整套“守柔”、“守雌”、“守静”、“守辱”等回避斗争、安于现状、反对转己化的哲学。所以它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他自已经觉察到的那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唯心主义的“道”毛主席对于古代辩证法思想给了最科学最精辟的结论,指出:“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提当时社会的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被形而上学所代替。” 柔胜刚,弱胜强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赋予科学的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唯物辩证法在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全面地概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给“柔弱胜刚强”做了科学的解释。新生事物一开始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代表着事物前进运动的方向,它的发生和发展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因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在阶级斗争中代表新兴阶级的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弱国能够打败强国,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春秋战国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人类阶级

论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论战后日本日本经济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 二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十分萧条,工业几乎崩溃,农业生产也只有战前的一半。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曾经断言:“如果没有长期不断的,没有限制的外援,未来三十年内,日本将长期处于仅能维持生存的状态。”但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都不看好的战败后的日本,却用三十年的时间,超越英法德苏,爬上了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位置。战后的日本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如此迅速的成长不得不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不可否认,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由朝鲜战争和冷战时期的种种有利因素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日本内部不断改革的结果。从日本经济发展的成果中吸取有利的经验,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正是我们如今需要做的事。 摘要:战后日本的经济崛起一直是人们讨论和分析的热门话题,而究其原因,其中不仅仅有美国对其的大力扶植和在美国占领和军事庇佑下的稳定的国内局势和周边环境,同样也离不开日本对其自身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后经济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崛起中国发展启示

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1.美国的大力扶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美国对其实行了长达7年的占领。正是在这七年里,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和法制为主的政治改革和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并对日本长期持续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进行政体改革,使日本变成了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初期,日本农业萧条,甚至不能满足国民的基本温饱问题,美国对日本实施援助,提供大量的食物,以解决日本的饥荒问题。同时也保障了日本国内的安全局势稳定,为日本战后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遏制以中国、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美国将日本作为远东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转而大力扶植日本,主动提出缓和战争赔款,为日本发展生产,稳定国内经济局势提供了条件。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而作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补给站,日本趁着朝鲜战争大发战争财,国内的经济和工业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高。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演变,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冷战时期,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同盟国,为了遏制中国和苏联的发展,也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在日本建立的军事基地和各种基础设施也拉动了内需。随后美国又与日本军事设备上的合作,给日本的重工业和机械产业等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日本的经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繁荣景象。 2.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

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1〕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甲战略方针 在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形势之下,在中国红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力量的现状之下,党的军事策略即战略方针应有如下各项:(一)在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总任务之下,首先须在一切政治的军事的号召上与实际行动上,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的方针。这即是“抗日联军”,“红军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先锋队”,“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士兵及军队同红军联合起来打日本去”,“全国同胞武装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武装保卫中国”,“打倒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打中国人的汉奸卖国贼”,“打倒帮助日本灭中国的卖国头子──蒋介石”,“打倒侵入抗日根据地的汉奸卖国贼”,“反对汉奸卖国贼扰乱抗日后方”,“巩固抗日后方”,“扩大抗日根据地”,“红军白军联合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没收汉奸卖国贼的财产做抗日军经费”,“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财产做抗日军的经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战到最后一滴血”,“民族革命战争万岁”等等的口号及行动。 (二)正确地估计敌我力量,党在一九三六年军事部署方面的总方针,应该是“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因此,一九三六年主力红军作战的主

要目标还应该是汉奸卖国贼的军队,但在日本占领区域及自治区〔2〕,应尽量组织、扩大及联合一切的抗日武装力量──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等,同日本军队进行直接的有力的游击战争。同时还应估计到,在一九三六年下半年,第一方面军有可能和有必要同日本军队发生部分的战斗(晋绥察〔3〕方面)。 (三)猛烈扩大红军,一九三六年全国主力红军应有二十万人,第一方面军应有五万。 (四)为坚决而有力的执行(一)(二)(三)项所述之方针(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力量,扩大红军),第一方面军行动部署之基础,应确定地放在“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两个任务之上,并把“打通苏联”作为中心任务,拿“巩固扩大现有苏区”同它密切地联系起来,具体步骤即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到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去。 (五)第一方面军以外之红军(二、六军团,四方面军),对于南京卖国贼军队之削弱与牵制,有极大的战略上的作用,其行动应适当地指导之。 (六)游击战争对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汉奸卖国贼的任务,有很大的战略上的作用。其指导原则应如下: 1.一切游击队以民族战争的面目出现(日本占领区、自治区及其附近省份称中华抗日义勇军。其他地区──华中、华南,称中华抗日游击队,在

台湾百科 军事 台湾军事战略

台湾百科-军事-台军体制 台湾军事战略 1949年以来,台湾的军事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大致经历了"攻势作战"、"攻守一体"和"守势防卫"三个时期。陈水扁上台后其战略思想又作了调整。 "攻势作战"时期(1949-1969年)。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初期,为防范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积极谋求美国的军事保护。美国出于围堵新中国的需要,派兵协防台湾。1954年,美台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即美台《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美国会又通过了《台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在必要时可动用武力保卫台湾和澎湖。美台协防的目标达成后,台湾当局遂在军事上提出了"确保台澎金马,伺机反攻大陆"的战略方针,并在军事上积极进行各种准备。多次派遣小股部队和特务入窜大陆东南沿海,为其"反攻大陆"创造条件。在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基本奉行"依美求存、伺机反攻"的"攻势作战"战略。这在60年代初期表现得十分明显。后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得其"反攻复国"的图谋未能得逞。 "攻守一体"时期(1969-1979年)。1971年台湾当局的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中国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虽未放弃"反攻大陆"的幻想,但也意识到依赖美军防卫台湾和武力"反攻大陆"已不切实际。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谋求长期生存,台湾军事战略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战略思想由"以攻为主"转向"以防为主",二是战略立足点由"依美协防"转向"独立防御"。在此时期,台湾军队虽未彻底放弃"反攻"念头,但其建军备战的重点已经转到加强防御作战准备方面。70年代后期,台湾军队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活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步停止了对大陆的武装袭扰和飞机入陆侦察活动。 "守势防卫"时期(1979年至20世纪末)。1979年1月中美建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被废止。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随着这一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虽口头上仍表示奉行"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但实际上已被迫实行"守势防卫"战略。 1991年5月1日中止"动员戡乱时期",表示台湾不再试图以武力收复大陆。这项举动的军事意义并不大,但是确定了台湾大陆政策的基本转变,配合和平共存和通过谈判达到新的政治目标。台湾"国防"政策中的战略构想是从"攻守一体"转向"守势防卫",提出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军事战略,也就是不再对大陆采取挑衅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其基本立足点是企图通过建立一支强大的"吓阻力量",慑止两岸战争的爆发,达到"不战而胜"、维持两岸分裂局面的目标。这一战略思想是为李登辉的分裂路线服务的。1999年,台湾当局又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调整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 陈水扁上台后,台湾的战略思想又作了新的调整。2000年6月16日陈水扁在主持台"陆军官校"校庆典礼上提出了"决战境外"的作战指导思想,强调要将"守势防御"调整为"攻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