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外交本质:用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外交的传统含义

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

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

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

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

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对外政策形成不同形态和类别的外交。

简而言之,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外交的扩展定义

原因:全球化时代,外交主体和外交议程的多元化

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

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

以国际法和有关惯例为基础,

通过正式代表本国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通过其他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社会团体以至个人,

以通讯、访问、会谈、谈判、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

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四项原则

第一,主权平等原则。

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第四,承担国际义务原则。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外交特权与豁免

外交特权,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超越接受国国内法赋予其法人与自然人的权益。

外交豁免,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除接受国法律条款的待遇,本质上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

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应享的不可侵犯性

第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第二,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

第三,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

第四,外交通讯不可侵犯。

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应享的管辖豁免

第一,刑事豁免。

第二,民事豁免。

第三,行政豁免。

第四,无作证之义务。

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应享的外交特权

第一,免纳直接捐税。

第二,免纳关税。

第三,行李免检待遇。

第四,其他特权。

内容:

外交使节和外交代表机关,有权在使馆馆舍、外交机关的办公处、外交人员的寓所及其交通工具上使用派遣国的国旗或国徽;

在接受国的礼仪庆典活动场合,外交使节拥有占有荣誉地位的权利;

除为国家安全而由法律禁止或限制进入的区域之外,接受国应确保外交人员拥有在其境内行动及旅行的自由;

外交代表享有免除适用接受国施行的社会保险办法的特权;

外交代表享有免除一切个人劳务和所有各种公共服务的特权;

外交代表享有免除关于征用、军事募捐、军人住宿等军事义务的特权。

外交礼仪11原则

1、以人为本7、不宜过谦

2、忠于祖国8、尊重隐私

3、维护形象9、女士优先

4、求同存异10、保护环境

5、遵时守约11、白金法则

6、热情有度

外交决策的含义

所谓外交决策,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正式的外交行动之前所作的必要决定。

具体而言,外交决策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外交行动之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进行抉择的过程。

外交决策的过程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订方案

(4)评估选优

(5)反馈修正

外交机构含义

1、基本含义

外交机关;

是指在每个国家负责办理本国外交事务的有关部门。

2、基本特征

常设性:

专业性:

官方性:

普遍性:

外交机构分类

地理位置:

国内外交机构,国外外交机构。

地位作用:

外交决策机构,外交执行机构(外交主管机构和外交代表机构)。外交人员的含义

狭义:使馆馆长。

广义:国内外交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驻外使馆全体外交人员。

外交人员的类别

1.使馆馆长

大使.、公使、代办、

2、其他外交官

(1)公使(2)公使衔参赞(3)参赞(4)专员

(5)秘书(6)随员(7)工作人员

3、特殊外交代表

(1)特使(2)无任所大使(3)观察员。

4、领事官员

(1)总领事(2)副总领事(3)领事。

(4)副领事(5)领事随员。

anarchy 无政府状态catastrophe 大灾难

chaos滚乱

insurgence 起义暴动造反mutiny 兵变

panic buying 抢购

riot 暴乱骚乱

uproar 骚动

abduct 诱拐劫持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60字左右,5-6题) 1 外交庇护 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其庇护,根据国际法规定,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外交庇护就是利用使馆的这种特权,把使馆作为遭到驻在国追捕的公民的避难所。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1963年3月4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主持召开关于领事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与4月22日通过《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于1967年3月19日生效。该公约对以职业领事官员为馆长的领馆的设立,领事职务等级以及委派领事官员和其他领馆人员的便利,特权和豁免等,作了系统的规定。 3 外交豁免 指一国派驻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受接受国法律规范约束的待遇。外交豁免权的全称是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4 多边外交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两国以上的国家通过磋商、协商及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5 外交报复 专指原伤害行为是外交性质的,受害国所采取的报复手段也是外交性质的。如甲国驱逐乙国的外交官,乙国也以驱逐甲国的外交官作为报复,这就是外交报复。 6 外交调研 指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外交调研的最高目的是为一国对外决策机构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情况、信息、观点和建议。 7 临时代办 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能时,被委派代理其职位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履行使馆首长的职能。 8 外交交涉 指主权国家之间,各自通过它们的外交代表机关,在双边或多边国际关系中,就利害相关的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以求得适当的或为大家满意的解决办法。 9 领区 领事馆的辖区称为领事区域或领区,是领事馆执行领事事务而设定的区域。领事馆辖区由派遣国和接受国根据需要和互惠原则共同商定,一般限于领事馆所在的城市或省区。 10 主权平等原则 主权是一国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的权利。各个国家,无论其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都有平等权利和义务,并同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每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自由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同时负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 11 使节权 通常指一个国家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力。使节权包括接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外交使节的权力,和向他国或国际组织派遣外交使节的权力。使节权是主权的特征和属性。 12 职业领事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把领事官员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即职业领事,也称派任领事或专业领事。一般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导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整理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世界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分别为(德国古典哲

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又什么作用: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一章 物质: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历史: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一,它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的区别。“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③既包括自然史,也包括人类史的“历史”就是从广义上对历史的理解。而单单指人类社会史的“历史”,便是从狭义 上对历史的理解。第二,历史应该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过去形态。 历史主要特点:第一,人的存在是历史的前提。第二,一度性,又称一去不复返性,第三,复杂性,第四,统一性和多样性。人类客观历史的统一性,又可以叫做普遍性,是指历史所共同的东西、普遍的存在,其实际所说的即是历史的客观规律。历史的多样性,指人类社会历史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实。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一统的,历史的统一性即规律性,通过历史的多样性体现出来,历史的多样性是历史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五,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第六,人类社会的历史还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互相联系的辩证关系。 1.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历史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2.历史的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它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3.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史学: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史学最早起源于史官,史学起源于史书,史学,说到底就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和科学。它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史学的分科:第一,按照史学所研究历史的时间跨度,分有通史和断代史。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南宋郑樵的《通志》,现代周一 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 等。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其创始 于东汉班固的《汉书》,后来的 正史亦都是断代史,如,《旧唐 书》、《新唐书》、《宋史》、《元史》 等。现在,可以泛指对某一历史 时期历史的研究与阐述的学科 和书 著,如,原始社会史、中国近代 史等;史书,如范文澜的《中国 近代史》、胡绳的《从鸦片战争 到五四运动》等。第二,按照史 学所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 度,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地区 史和乡土史等。世界史,指其研 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 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 著。如,世界通史、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 现代史等的学科及相关史书。国 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 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 称国别史,如,英国史、法国史、 日本史和中国史等的学科及有 关史书。地区史,指只涉及到世 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 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 科和书著。如,非洲史、拉丁美 洲史、东南亚史等的学科及相关 史书。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 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 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 著。如,东北史、西藏史、台湾 史、北京史等的研究及书著。第 三,按照历史的不同领域、不同 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可以有各 种不同学科的专史。如,经济史、 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民族 史、宗教史、 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战争 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等的研究与 相关史书。第四,由对人类客观 历史的研究与阐述转而对史学 自身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一些学 科和书著。如史学理论;以研究、 史学史。 史料: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 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史料的种类:1.史迹遗存。历史 遗址,墓葬。2.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 口碑资料(一些历史事件、历史 进程的亲历者、目击者或者历史 人物的亲朋故友,在他们心中保 存着不少当时历史的事实情景, 都不同程度地有一本历史“陈年 旧帐”),文字资料包含史部类, 经子集类,档案类,地方子类, 甲骨和金石铭文类,外国人著述 类 史料的搜集方法:充分利用工具 书,分类搜集法,追踪搜集法, 通过平时读书和阅读报刊搜集 史料,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史 料,利用互联网络搜集史料 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意 义:是我们能够认识研究人类历 史的唯一源泉,是由客观历史到 史学的中介。认识历史和进行史 学研究的前提,可以更加形象逼 真的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使其 他史料得以保存和是能够恢复 历史面貌的唯一材料 理论是史学研究的指导:第一, 它可以使人们把零碎的、分散的 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发现它们其 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和认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第二,理 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现象, 揭示历史本质。第三,史料的鉴 别、整理同样需要正确理论的指 导。 .史与现实::其一,历史总是吸 引着现实的人们。现实的人们不 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 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其 二,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 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 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其 三,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 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 动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宏观带有 全局、整体的意思,而微观则指 的是局部和个别。宏观与微观的 认识是与人类客观历史现象的 特点,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 然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部性 和整体性、个别性和联系性等, 紧密地联系的。具体地说:宏观 认识历史,应该是从总体上、联 系上、多侧面、全方位和发展的 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 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 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微观认 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 类历史的局部或个别现象,而且 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 行观察。宏观认识历史,所用方 法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微观 认识,则偏重于计量、辨伪、校 勘、考据等的方法。联系,主要 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作为史 学界和某一位史学家,可以有所 分工,有所偏重,第二,从认识

外交学院真题

2000年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外交团 2、外交庇护 3、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4、外交豁免 5、多边外交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回答外交代表机关的主要职责。 2、请举例说明当代公认的主要外交基本准则。 三、论述题(30分) 请分析美国袭击中国驻南使馆违反了哪些重要的外交公约原则及美国企图达到何种险恶目的。 《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两极格局 2、非政府组织 3、“新干涉主义” 4、万隆会议 5、“三砸一烧”事件 6、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第二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点 2、试论新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建交高潮?各有什么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北约东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 2、试论世纪之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2001年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位次 2、外交报复 3、外事 4、外交调研 5、联合国常驻代表团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外交承认的理论含义和实践方式是什么? 2、首脑外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作用如何? 三、论述题:(30分) 论述科技革命影响外交的主要途径并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例予以分析。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华沙条约组织 2、安理会242号决议 3、《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4、“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5、“珍宝岛事件” 6、“八·一七公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斗争。 2、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张和原则立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2、论述80年代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及对美苏军备谈判的态度。 2002年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外交团 2、公使 3、临时代办 4、管辖豁免 5、正式照会 6、国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多边外交的特点和作用 2、新中国外交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外交礼仪在外交工作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外交工作是高度事务性的特点。 2、试从理论上论述外交与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谈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外交应采取何种对策。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五战争” 2、核不扩散条约 3、科索沃危机 4、旅顺口、大连问题 5、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6、中葡联合声明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外交学概论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 一、外交本质 广义: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活动 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 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 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 狭义: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 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 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二、外交定义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外交六要素 1.外交主体:一切外交行为中的行为者。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外交主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外交活动中的核心部分。独立的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外交主体。 2.外交客体:外交行为的对象。 3.外交基础:实际上指的是外交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 4.外交目的:指宏观的外交根本目标,外交总体的基本的意图。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主权是外交的根本目的。 5.外交方式:在外交活动中进行联系与沟通的具体方法。 6.外交范围:指定义外交时的具体涉及面。 第二章外交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对外交的制约 国内政治影响:1.统治阶级掌控本国外交 2.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 3.政局稳定牵制本国外交 4.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 国际政治影响:1.全球政治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外交 2.地缘政治密切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外交 意识形态影响: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 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标 3.意识形态涉及外交决策(影响决策者、决策模式、社会舆论) 军事制约因素:1.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 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 3.军事行动波及外交行动 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交往 二、经济、科技、文化对外交的制约 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是外交的主题(各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的是为了在国际上争取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外交活动往往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外交学概论 第一节外交的界定 一、外交的本质 1、广义的外交“外交”的出处;“外交”的正式出现;经典解释;广义的外交及其特性。 2、狭义的外交的实质;经典释义;狭义外交及其共性;广义外交与狭义之比较研究。 3、外交的本质:广义外交的本质;狭义外交的本质。 二、外交的定义 l、外交的主体定义:学术界的共识;实际运作与特殊情况。 2、外交的客体定义:国际组织对原有定义的改变:外交实体的定义。 3、外交的基础一般定义:本书中的定义;外交惯例的作用。 4、外交的目的定义:外交的目的;国家利益定义及其重要性。 5、外交的方式经典解释:外交方式的内涵;和平的外交方式的多样性。 6、外交的范围外交的范围及其内涵: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外交的发展 一、外交的萌芽 1、萌芽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与外交理论的空白;外交范围较为狭小;外交辅助对外战争;外交谋略倍受重视。 2、贡献使节制度:结盟制度:外交方式。 二、外交的形成 l、形成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基本形成:外交理论争相问世:外交范围有所扩大:秘密外交与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2、贡献外交人员职业化:外交行为规范化;外交活动集团化。 三、外交的定型 1、定型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新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科技革命影响历史进程。 2、贡献外交范围扩大化;外交方式多样化;外交决策民主化;使节作用的淡化。 第三节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l、外交学的定位外交学的定位及研究对象;有关外交学研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对“外交”的界定。 2、外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交际学;外交史。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1、现行的外交学研究范围以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过程外交制度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 2、外交学范围的重新确定现行研究范围的片面之处;重新确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重新确定后的内容。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定义:重要意义:正确态度。 2、经济研究法定义;经济研究法与阶级研究法的关系;正确态度。 3、比较研究方法定义;形式;正确态度。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选择题 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 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纵向) 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 的特殊性质。(横向)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 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 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三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 摹仿者摹仿的对象: 一、“行动中的人”。——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强调有生命的人生,认为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摹仿现实和人生。 二、“过去有的(是指曾经存在或正在存在的事,这是已有的事)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是指想象或可信的事,是现实中未曾有过的事)、应当有的事(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按情理、按规律而应当存在的事)——是普遍的,更高的真实。 文艺再现世界:诗人是摹仿者,更是创造者,诗人的摹仿是再现和创造。 第二,作者;①主要学说:表现说: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

(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简述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史学与哲学的关系: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运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从世界观的高度指导和高度影响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成果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材料和依据,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从而推动哲学向前发展。(1)从理论上讲,哲学从理论上为一般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和方法。(2)从中外历史的实践看,可以说每一时代的哲学思潮都给史学以深刻的影响,每一次重大的哲学形态的变革都会引起一场史学革命。(二)史学是哲学的基础。史学的成就充实和丰富着哲学的内容,为哲学提供史实的依据和素材,从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1)可以指导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发现旧史学歪曲史实,任意评判历史的谬误。(2)能够帮助史学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以便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3)能够有效地指导史学改革,更新史学观念,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四)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指南,而不是一种现成的公式,不能随意搬来套用,更不能任意阉割使用。哲学与史学的关系:哲学是史学的灵魂,对史学起指导作用,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反之,史学为哲学提供历史材料和史学依据,丰富和充实哲学的内容。 什么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 (1)、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因素归结为唯心史观。它有两种理论形态:一是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主义历史观;二是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2)、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 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科学的认识社会历史成为可能;②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成长和革命实践。③思想基础: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历史哲学发展的全部积极成果 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①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圣西门、傅立叶从生产领域开始建设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学说。②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观:梯叶里、基佐、米涅③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唯心主义体系中却包含着辩证法)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发生期的特点是什么? ①力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有系统的介绍和全面的理解;②强调运用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从实际出发,并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③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创建工作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1)历史发展规律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是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还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外交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指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这一定义出自哪部著作? A. 《外交辞典》 B. 《韦伯斯特词典》 C. 《牛津英文字典》 D. 《外交实践指南》 2 【单选题】(10分) 国际法的鼻祖荷兰人格劳秀斯的代表作是什么 A. 《战争与和平法》 B. 《现代外交学的发展》 C. 《使节及其职权》 D.

《国际法》 3 【判断题】(10分) 外交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0分) 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A. 错 B. 对

5 【多选题】(10分) 同外交学有交叉关系的学科有哪些? A. 国际经济学 B. 国际法学 C. 外交史 D. 国际政治学 6 【单选题】(10分) 在中国关于外交学译著最早的是《外交精义》,它是从哪种语言翻译过来的? A. 法语 B. 日语 C. 英语

D. 俄语 7 【判断题】(10分) 外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因此和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0分)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标志近代国际法的诞生。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0分) 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A. 错 B. 对 10 【判断题】(10分) 外交被看作是“外交家的业务或艺术”,或是“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A. 错 B. 对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在古希腊神话中,谁被崇拜为使节和传令官的庇护神? A. 波塞冬 B. 宙斯 C. 赫拉 D. 赫尔墨斯 2 【多选题】(10分) 外交的产生必须有如下条件为前提 A. 产生了国家 B.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各国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史学概论》复习试题

《史学概论》 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先辈们的经历中学到生存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历史意识,就是人们理解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遗产,是多方面的,每一代人都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遗留下来的遗产进行清理、继承和发扬有利于自己创造自己新的生活遗产,扬弃那些不利于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遗产。 A. 学习历史,就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 B. 人们总是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这是人们的普遍需要。历史本来就是世代相传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 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也就是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或社会功能,总而言之,就是满足人们寻求“史鉴”“史师”的需要。 A. “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史为鉴,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人们的现实的实践) B. “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历史学的积极认识成果具有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质) C. “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 3、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A、《史学概论》就是讲述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他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初学者掌握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历史”三层含义:一是指人类过去的经历;二是指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三是指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史学概论实际上就是历史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4、历史学的本体论 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的区别:世界观是对整个宇宙的观点看法,而社会历史观则主要集中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看法 5、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分歧和论争 A、人本主义(强调主观):强调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且认为人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等等精神因素具有首要意义。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突出代表有弗洛伊德主义、萨特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史学本体论):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这是一种主张精神因素决定论的唯心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其中包含两种倾向,一是(领袖、精英人物决定论)强调领袖、精英人物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是代表者;二是(大众群体决定论)强调群体的、大众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是代表者。 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有规律的。 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看到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比忽视精神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胜出一筹;但是它在不同程度上忽视客观条件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

(完整版)外交学概论整理

小马哥背死你(八) 一.外交与外事的关系(简答) 1.广义外交与广义外事 广义外交: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基础,通过代表本国的最高领导人和以专职外交部门为核心的中央政府部门,以及它们的领导下的半官方非官方组织、民间团体、个人,通过会谈、谈判、访问,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广义外事:外事是中央政府、政党、议会、军队、民间团体以及个人的对外交往活动。 关系:广义外交是广义外事的一部分。广义外事中不直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对外交往活动不能称为外交。 2.狭义外交与狭义外事 狭义外交:外交是谈判的艺术。 狭义外事:除了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种机构、团体、个人进行的对外事务、对外活动、对外工作。 二.外交与武力的关系(简答) 1.武力是外交的后盾:武力的存在其本身对另一国的谈判立场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2.外交涉及武力的非暴力使用:包括武力威慑和武力威胁。这两者都不涉及武力的直接使用,而是通过表达使用武力的决心来增强本国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地位。 3.使用武力的全过程都需要外交:之前寻找盟友孤立对手,之中寻求外交解决的可能性,之后落实战后安排。 三.外交团(名解) 1.由同驻一国的所有外国外交官所组成 要求:由外交代表人员组成,不是由外交代表机关组成。 不包括使馆一般工作人员 不包括驻在国本国的外交官 不包括驻在国其他城市的领事官 (有些国家包括外交官的配偶和子女,有些国家只包括馆长)

四.政治庇护(名解) 请求整治庇护: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往他国请求准许居留。 给予政治庇护:他国接受上述逃亡者,不予引渡准予居留。 五.外交庇护(名解) 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庇护 无论题目是外交庇护还是政治庇护,两个都要回答 六.人权的国际保护(简答) 1.人权的内涵:包括西方国家强调的“人生而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等集体人权。 2.为什么要保护人权:有些国家不能保护人权:战争、国力不足 有些国家不愿保护人权:种族歧视、屠杀 3.谁来保护人权:大国、邻国、国际组织(联合国、红十字会) 七.全球化时代的外交 1.主客体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主权国家数量增加;客体多元化:主权国家、政府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有影响力的个人数量增加。 2.议程多样化:当今外交需要适应国家本质从领土国家向福利国家、从民族国家向世界国家的转变。任何一国都需要与国际社会一起努力,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众多国内、地区和全球化问题作出贡献,比如解决各种国内和国际冲突,防止大规模武器扩张,克服全球人口爆炸,毒品等问题。 3.国际制度时代:①当今外交日益受到国际组织的规范与制约 ②当今外交日益在国际制度中展开,催生一个多边外交大发展时代 ③当今外交日益围绕国际制度的创建和改革而进行 4.信息与科技革命时代:交通及通讯技术进步使得传统外交地位下降,首脑外交流行,穿梭外交、多变外交勃兴,催生公众外交的新现象。外交节奏加快。 5.民主化时代:①国内政治的民主化赋予了民众以及通过他们的议会代表一定外交权限。 ②现代交通及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民众日益见多识广,民众有可能对外 交事务有通盘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 ③一国外交政策的实施需要国民的理解与支持。 八.当代外交机关 1.当代外交机关包括专职外交执行机关、外交决策机关、常驻建交国的外交代表机关、常驻国际组织的外交代表机关、外交部门、外事部门以及领事部门 (2.外交决策机关:即一国最高决策机关,负责外交的决策与) 3.外交部门:一般叫外交部,具体负责外交政策的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