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汉语_学术论文】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

【古代汉语_学术论文】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

【古代汉语_学术论文】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
【古代汉语_学术论文】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

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3期(总第31期)

从古今字看汉字的特点和规范

张劲秋

提要 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导致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汉字承担的语义过多,影响交际,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的作用。借助古今字研究,可以了解汉字的某些特点:汉字是一种表意性极强的文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表意性非但没有削弱,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在不断加强;汉字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语义信息,有着独特的交际功能。古今字与汉字的规范化关系密切,透过古今字现象,我们发现,汉字的规范化是以汉字的特点为依据的;在任何时候汉字的规范与不规范都是相对的,汉字的规范化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Gu J in Z i and the fea tures and regular iza tion

of Ch i nese characters

Z hang J ing qiu

Abstract Gu J in Z i ,are the p roducts of differen tiati on in the evo lu ti on of Ch inese

Characters

.Certain characters w ith over 2loaded m ean ing m ade comm un icati on s diffi 2cu lt ,w h ile Gu J in Z i had been created to defferen tiate m ean ings

.A clo se relati on can be traced betw een Gu J in Z i and regu larizati on of Ch inese characters :the regu larizati on w ill no t succeed un less it is carried ou t w ith the featu res of Ch inese characters as its sign ifi 2can t reference .O n ly in relative sen se can w e talk abou t a regu larized system of Ch inese

characters

.一 古今字释义

古今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文字现象,早在汉代人们便注意到了它,①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对古今字的认识是模糊的,缺乏专门研究。古今字现象受到普遍重视始于清代。段玉裁曾大声疾呼:“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他正确指出:古今字与汉字的形体演变无关;古今字的古今是相对的,没有整体划一的分界时限。但他强调古今字只是单纯的用字问题,“古今人用字不同”,“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这就未能揭示

古今字现象的实质。②清代另一位学者王筠则有“分别文”的说法:“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

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

91?1999年第3期

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只分其一义也。”③王氏虽未说分别文就是古今字,但从他分析的字例看,他的分别文大体上相当于人们所说的古今字。稍后,徐灏揉合段、王二家之说,提出:“古今字有二例:一为造字相承,增偏旁;一为载籍古今本也。”④清代学者在古今字研究上虽有开拓性进展,但由于他们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古今字“古今人用字不同”表象的束缚,故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常常把古今字跟异体字、通假字、同源字等杂糅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现当代学者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古今字现象作了新的探索。王力先生吸取王筠研究成果,并从汉字发展的角度对古今字进行考察,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是造字问题。古时汉字数量少,一字多义现象较普遍,后世为了区别,以古字为基础另造一个或几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某一或某一些表义功能,如“辟”字本义为“法”,引申指“君”,又假借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义,后世造“避”“僻”“嬖”“譬”,分别表示“躲开”“邪僻”“宠幸”“譬喻”等语义,“辟”字和它们分别构成古今字。⑤80年代初学术界曾就古今字问题展开过一场讨论,经过讨论,多数学者倾向王力先生的意见,洪成玉先生《古今字》(1995)说得更为细致,他总结了古今字的三个特点:(1)古字和今字有着造字相承关系,两者是历时的关系。(2)在语音上都是相同或相通的。(3)在意义上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⑥我们赞同这个观点,不过,为了更明确起见(主要是避免误将古今字完全等同于同源字),不妨在分析古今字特点时再加一条:(4)今字表示的意义在今字未产生之前一直是由古字承担的。

综上所述,所谓古今字,实际上是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导致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汉字承担的语义过多,影响交际,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作用的结果。

二 从古今字的形成看汉字的特点

古今字既是汉字孳乳分化的产物,那么考察它的形成过程,可以由此及彼窥探汉字发展的某些规律,明了汉字的某些特点。

为了说明问题,下面我们选列了124组古今字组,入选的标准是当代学者公认,没有异议。

①取~娶②共~恭③柴~ ④或~国⑤其~箕⑥求~裘⑦台~怡⑧爰~援⑨ ~仰

βκ或~域βλ厌~压βμ或~惑βν适~嫡βο立~位βπ曾~增βθ戚~睮βρ辟~僻βσ辟~避βτ辟~嬖χκ辟~譬χλ辟~χμ舍~χν支~枝χο益~溢χπ介~界χθ匡~筐χρ垂~陲χσ新~薪χτ共~供δκ共~拱δλ告~诰δμ道~导δν昏~婚δο反~返δπ廷~庭δθ差~瘥δρ章~彰δσ孙~逊δτ尸~癛εκ齐~剂ελ齐~斋εμ支~肢εν争~讠争εο制~επ受~授εθ畜~蓄ερ衰~ εσ风~讽ετ尉~慰φκ息~熄φλ敬~警φμ被~披φν顷~倾φο阴~荫φπ生~性φθ孰~熟φρ队~坠φσ莫~暮φτ须~γκ衰~蓑γλ栗~眎γμ臧~藏γν童~瞳γο州~洲γπ止~趾γθ原~源γρ奉~捧γσ要~腰γτ厉~砺ηκ弟~第ηλ解~懈ημ说~悦ην释~怿ηο乡~乡向ηπ写~泻ηθ坐~座ηρ名~铭ησ赴~讣ητ涂~ ικ箱~厢ιλ责~债ιμ到~倒ιν结~髻ιο竟~境ιπ ~涯ιθ厌~餍ιρ亦~腋ισ然~燃ιτ牟~眸?κ县~悬?λ孚~孵?μ尊~樽?ν暴~曝?ο尉~熨?π大~太?θ虚~墟?ρ唐~塘?σ弟~悌?τ感~撼○100景~影○101陈~阵○102全~痊○103府~腑○104匡~框○105匡~眶○106司~伺○107属~嘱○108采~彩○109利~痢○110解~廨○111奉~俸○112夏~厦○113雷~擂○114听~厅○115亭~停○116贾~价○117罔~惘○118臧~脏○119禽~擒○120当~挡○121汤~烫○122采~睬○123两~辆○124火~伙

现在我们来考察上述古今字组。

(一)据我们粗略统计,上述古今字组中今字有确凿证据出现在甲骨文、金文中的有4例

(①~④),今字出现时代不晚于汉代的有81例(⑤~ιπ),其中见于《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的有51例(⑤~φπ),今字见于《广雅》《玉篇》或虽不见于此二书但可以判定不晚于六朝的

有33例(ιθ~○118),今字出现在唐以后的有6例(○119~○124),其中最晚的出现在晚清(“伙”字)。

⑦可以说古今字现象贯穿于汉字发展的全过程。

(二)除极个别外,古今字的今字都是形声字。和古字相比,今字在形体上的变化是增添或变更表义偏旁,使之成为今字的意符。

(三)有人说今字分担古字的哪一个(些)语义是古人“用字习惯”决定的,那么,这“用字习惯”有无规律呢?让我们来作一分析:

古今字形成的前提是古字表示的语义过多,而一个汉字“兼职”多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假借,一是引申。我们就从这两方面看看。

(1)因假借造成一字记录多词最终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上述古今字组中有31例属于这一类(④~χμ、φθ~γν、ιθ~ιτ)。今字或表示古字的本义(16例,④~βλ、φθ~γκ、ιθ~ισ),或表示古字的假借义(15例)。细加分析,我们发现:当古字的假借义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时,今字多表示古字的本义,且在形体上对这一意义的显现有所加强。如:

爰~援 “爰”的本义为牵引,《说文》:“爰,引也。”甲骨文字形象两人相引之形。古籍中“爰”常借作语词,《字例》云:爰“自借用为虚字,秦人乃又加手为意符作‘援’,‘援’行而‘爰’之本意亡”。

莫~暮 “莫”本义为傍晚,借为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哪一个)”,又转为否定副词,义同“不”。今字“暮”表示古字的本义,加形符“日”以强调它。

当古字的假借义属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实词类时,今义多为其假借字而造,这是因为原字用作假借时,其字形不能显示其假借义,所以另造今字以求在字形上凸现其义。如:

栗~眎 “栗”本为木名,即板栗树。假借表示恐惧及因恐惧而颤抖。“栗”的字形无法显示这些假借义,故加形符“心”造今字“眎”来表示它们。

牟~眸 “牟”的本义为牛鸣,故字从牛。假借表示眼珠,后加“目”旁造今字“眸”。

(2)因引申造成一字表示多义后来产生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上述古今字组中有93例属于此类。今字或为古字的本义而造(18例,χν~χσ、γο~ηκ、?κ~?ο),或为古字的引申义而造(75例)。探其原因,除受使用频率影响外(使用频率高的意义占据原字形),还跟意义借助字形显示的难易度有关,今字总是倾向于去表示那些易于借字形显现的意义。如

益~溢 “益”的古字形是水居皿上,本义为水漫出,引申为增加、利益、富裕,又表示副词义“更”。和本义相比,诸引申义借助字形显现的难度要大一些,故造今字“溢”表示古字的本义,迭加形符“水”使其义更加明显。

竟~境 “竟”的本义为乐曲演奏完毕,引申为事之所止、时之所止、物之所止。后为“物之所止”中的“国土之所止”造今字“境”,其形比古字增意符“土”,表意明确。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字表示古字的哪一个(些)语义要服从书面交际信息的显现,即今字在字形上要比古字更能显示所表示的语义信息。

借助对古今字的考察,我们来探求汉字的特点。

(一)汉字是一种表意性极强的文字,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表意性非但没有削弱,在某些方?

12?1999年第3期

面甚至还在不断地加强。

张世禄先生曾指出:世界各国文字溯其远祖,“都是源出于绘画或类似绘画的符号的”,“图画文字是代表人类文明初期的产品,也是世界文字演进史上必经的阶段”。⑧后来大部分文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形与义的联系逐渐淡化,最终成为标音文字,字形代表音读,通过音读间接得其义。过去不少人认为汉字也在走这条路,他们以形声字为例,说明汉字也是在由纯粹的表意向标音过渡,他们惋惜汉字没有沿着这条路走到头,至音义结合阶段就止步了。因此提出要加快汉字改革步伐,帮助汉字尽快脱离表意文字樊篱,走拼音化道路。通过对古今字的分析,我们感到情况并非如此,汉字和世界上多数文字不一样,它走的是另一条发展道路——以形直接表意。尽管相对后起的、占汉字总数90%以上的形声字字形中含有表音成分,但汉字字形的主体始终是表意的,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表意性非但没有削弱,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在不断地加强。古今字的形成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第一,前面说过,古今字的今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它们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或更换意符构成的,它们的声符由古字或古字的声符充任。也就是说,今字和古字相比,其形体结构在表音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差异是在表意方面。这就告诉我们,伴随着表达臻密化而出现的新的孳乳分化字——古今字的今字构造字形的着眼点是意而不是音。为了突出这个“意”,部分今字甚至不在乎表意成分在字形上的迭床架屋(如“溢”“暮”“曝”“洲”等)。今字构形上的这个特点标志着表意性的增强。

第二,部分古今字的形成源于字的假借。字用作假借时,其字形不再表意,此刻它只是一个表音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字的假借用法是汉字向标音化迈出的一步,假如能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或许我们的汉字也会演变成标音文字。因假借而引发的古今字的出现,尤其是为古字假借义而造的今字的出现,告诉我们汉字没有朝标音化的方向发展,相反它却把已迈出的脚又收了回来,通过另造新字的方法将原有的一批标音字改为表意字,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汉字坚持表意的顽固性。

第三,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今字分担古字语义的规律是今字在字形上要比古字更能显示所表示的语义信息,换句话说,就是今字比古字更适合于表意。这一事实表明汉字的发展有增强表意性的倾向。

(二)汉字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语义信息,有着独特的交际功能。

汉语发展史告诉我们,汉以后,从六朝开始,汉语词汇的发展已经转向复音造词,大量的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是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就是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下,古今字现象依然时有发生,数量还不算少,且一直延续到清代。这表明,在各个历史时期汉字都在顽强地以自己的形体变化满足表达新词新义的需求。这种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汉字不是简单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其本身含有足够的信息量,它能够让人们“望文生义”,直接获取语义信息。汉字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不妨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上来分析一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有音义两个方面,文字当然要和语言的这两个方面都发生联系,但不同性质的文字联系语言音义的侧重点却有不同。汉字与汉语义的联系比与音的联系要紧密一些,这跟汉语的特性有关。第一,汉语自古就方言歧出,不同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说汉语的人为了广泛地沟通思想,交流信息,需要有能跨越方言的交际工具。倡导说共同语是一个方面,让服务于汉民族全民的汉字顺应这一需要则更为重要。为此就要求汉字在形体上尽可能地突出表意功能,增大自身的语义信息量,让表音功能退居次要地位。这样,说不同方言的

人就可以不受语音隔阂的阻碍,借助汉字顺利地交流信息。第二,更重要的是:汉语词几乎没有形态变化,不像印欧语那样可以通过形态传递语法语义信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汉语除了借助于语序、虚词外,还在书面交际中竭力增大汉字本身的语义信息含量,让人们直接从方块汉字的形体上获取必要的信息。举个古今字例子:“禽”字本兼动词(擒获)、名词(禽兽)两义,后人造今字“擒”分担其动词义,字形增“手”旁。汉字常以“手”旁表示人的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扔”“扶”“扫”等),“擒”通过新增添的“手”旁拥有了这一语义信息并将它昭示在人们的面前。

视觉和听觉是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的基础,文字作为一种视觉系统,它不是音响型的,而是图像型的。在这一点上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表现得最明显,因而它的易阅性最高,古今字现象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认清了这一问题。

三 古今字和汉字规范化

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上举124组古今字组中,今字见录于《说文》的有55例(①~φπ),占总数的4414%。《说文》为东汉许慎所撰写。在它问世之前,汉字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件大事。秦统一天下,推行“书同文字”政策,以小篆统一全国文字。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汉字整理规范行动。《说文》以小篆为正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这一行动的一次全面的记录。更重要的是:许慎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在《说文》中第一次全面地揭示了汉字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引发了人们的“正字”意识,从而规范了社会用字。秦王朝寿命不长,其“书同文字”任务完成得很不彻底。《说文》的问世虽不是政府行为,但从产生的社会效果看,它实际上是以“书同文字”为发端的这一次汉字规范化行动的继续、深入和总结。占我们上举古今字组将近一半的古今字的今字被《说文》收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以为这表明古今字的形成与汉字的规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汉字规范化不仅在于要求社会用字的整齐划一,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前一时期汉字的发展作一总结,依据交际的需要,有选择地承认和接受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新字是这种变异的主体),这种承认有利于汉字表情达意的臻密化。古今字是汉字的孳乳分化,从整体上讲,它是适应语言表达需要的,因此,对它的认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汉字规范化的一项内容。既然古今字的形成和汉字规范化关系密切,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今字的考察来了解汉字规范化的某些规律,借以指导新的规范化行动。

依据对古今字的考察结果,我们以为汉字规范化有如下特点:

第一,汉字的规范化是以汉字的特点为依据的。

古今字的今字一向被人称为“俗字”,这意味着它来源于民间。从文献资料中的一些只言片语的记述中,我们可以断定这样的“俗字”数量远不止上述那些。就是说,在汉字规范化过程中,民间所创造的区别字一些被承认了,一些被淘汰了。那么承认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无法去考察那些被淘汰的字,只能从被承认的字身上寻求缘由。前面说过,古今字的今字要比古字在形体上更能显示所表示的语义信息,为此,部分今字甚至在构形上允许不合理的因素存在,比如意符的重复。这样做的结果是今字的形体结构能充分反映汉字的表意特点。在汉字的规范化过程中,这样的今字被承认、被接受了。从这一事实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汉字的规范化是以汉字的特点为依据的,撇开汉字的特点去搞“规范化”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记得文革期间曾公布过一批新简化汉字,由于这批简化汉字没有考虑到汉字的特点,没有尊重由汉字特点引发出的汉民族用字心理,结果遭到了失败。举两个例子,在那批简化汉字中,道路的“道”被简化为“ ”,展览的“展”被简化为“ ”。由于汉字的表意性根深蒂固,人们已经习惯于据形识义,?

32?1999年第3期

因此对这两个新字十分反感,不少人责问:路上一把刀,谁敢走路?展览就是一具尸体,谁还愿看?以汉字特点为依据是汉字规范化的原则,我们不能违背这一原则。

第二,汉字的规范化不是一次性行为,在汉字发展过程中规范与不规范是相对的,不规范导致规范,规范后又会出现不规范,再引发新的规范,汉字的规范化是长期的任务。

任何语言的文字都是运动着的,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汉字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汉字的规范与不规范总是相对的,不能指望一次规范化行动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汉字的规范问题。古今字的发展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前面说过,秦汉时期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的汉字整理规范行动,许多古今字的今字得以承认。然而就在这次行动后不久,新的古今字又出现了,在我们所举的古今字组中,今字首见于魏时《广雅》一书的就有6例(ιτ、?π~?τ),虽不见于《广雅》但可以判定三国时期已有的2例(ιθ、?κ),此外出现在晋及南北朝时期典籍中有25例。唐代搞五经字样,实际上也是一次汉字的规范化行动。唐以后新的古今字仍不断出现。这表明每次规范化后的汉字都没有静止在规范化的定局上,它仍在发展变化,新的不规范现象又在不断出现,汉字又在期待着新的规范。其实,汉字的规范化不仅是对业已出现的古今字今字的承认,它同时也在启发诱导新的古今字今字的产生,因为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汉字的表达功能,而不是限制它,既然一批能起到区别语义作用的古今字的今字获得了承认,那么为什么不能照这个模式再去创制符合交际需要的新字呢?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汉字规范化行动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慎重地对待每一个“俗字”,认真分析,符合汉字特点、对语言表达有作用的就承认它,一时无法判定的,可以留给时间去检验(当然该淘汰的还是要坚决淘汰),不要指望百分之百的规范,在整体规范的前提下不妨允许局部的、个别的不规范存在,因为某些今天看来似乎不规范的现象或许明天就是规范的。这个认识也可以说是古今字研究中的一个收获吧。

附 注

①“古今字”名称初见于《汉书?艺文志》。志的“孝经家”著录有《古今字》一卷,列于《尔雅》《小尔雅》之后。书已久佚,据学者考证,当是一部汇集古今用字同异的训诂专著。稍后,经学家郑玄将“古今字”作为训诂术语用于古籍的注释。

②《说文解字注》“谊”字下、“今”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③《说文释例》第327页,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4月影印本。

④《说文解字注笺》“”字下,1915年刻本一上10页。

⑤参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通论(六),中华书局,1984;王力《“本”和“通”》,《辞书研究》1980年第1期。

⑥《古今字》,语文出版社,1995。

⑦考虑到古籍用字有后世窜改的因素,我们分析古今字今字产生的时代一般以字书及当时学者的注释为依据。我们的分析可能会有误差,但不会影响后面的结论。

⑧《研究中国文字的方法》,《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学林出版社,1984。

(张劲秋 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邮编:230061)

古代汉语—古今字

古今字 定義:是指在某個意義上先後出現的兩種不同的字形,先出現的叫做“古字”,後起的叫做“今字”。比如: 莫——暮 莫,意为没有,不,不要。 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然——燃。 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 本义:燃烧。 对于古今字问题,古書注釋的規範是: X,XX,這個意義後來寫作X。 X,X的古字。 X,今字作X。 為什麼會造成古今字: 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后来,汉字不断增多,以《康熙字典》为例,它收了47035个字,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在這個漢字不斷增多的過程中,就產生了很多古今字。主要原因有二: 1.假借字久借不歸,只得給原意另造新字。 比如,前文說過的,表示選擇的疑問代詞“孰”沒有本字,一開始就借用本義是“食物加熱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來表示,後來替“孰”字本義所表示的詞造了“熟”字。 亦——腋。 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广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收字18150个,是 仿照《尔雅》体裁编纂的一部训诂学汇编,相当于《尔雅》 的续篇,书取名为《广雅》,就是增广《尔雅》的意思。 腋在肘后。——《埤苍》《隋书·经籍志》载有曹魏初博士张揖(字稚让)《埤苍》三卷,六朝隋唐著作多见徵引,大约佚于宋代。

古代汉语下 字词

第三讲:《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内篇·逍遥游》 二、字、词、语法难点分析 (一)字: 通假字:冥(溟)有(又)辩(辨)辩(变)邪(耶)决(趐)培(凭)而(能) 古今字:志(誌)反(返)知(智) 异体字:飡(餐) (二)词:1、词与非词:扶摇、夭阏——连绵词、羊角;词尾——然。果然、泠然、犹然、数数然 2、语气词:也 1)句中语气词: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语之后,表示提示、停顿2)句中语气词: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帮助表达判断。 三、语法: 1、双宾句:芥为之舟 2、语序:宾语前置: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彼且奚适也?——动词宾语前置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彼且恶乎待哉?——介词宾语前置 3、判断句:此小年也。此小大之辩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四、多义词辨析: 1、之:1)代词:2)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连词:主谓之间相当与名词性结构。风之积也不厚。 惯用句式:其……耶(邪),其……耶(邪)表示选择问句。其——委婉语气词,耶(邪)——句末语气词 2、而:1)连词,用语状中之间。怒而飞。决起而飞。 2)连词,表顺接。三飡而反。 3、以:1)介词,去以六月息者也。——谓语后以八千岁为春。——谓语前 2)连词,以游无穷。 《庄子》之《北冥有鱼》: 一、掌握下列词义: 怒:振奋(翅);志:志,记载;抟:环绕着飞向上空;厚:深;覆:倒;培(风):凭借,依赖;决:迅速的样子;抢:突过;适:到……去;年:寿命;知:智慧;劝:鼓励;境:界限;待:依靠。 御风而行:乘 御御六气之辩:乘—顺应 介词: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之积也不厚;此亦飞之至也。 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去 之指示代词:之二虫又何知? 人称代词:众人匹之;犹然笑之;举世而非之。 “之”当介词有哪三种用法?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56612

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著,共15卷,后世简称《说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意的文字学著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根据形体结构分为540部首,每字先列小篆,后进行说解,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有些还注明字音。其确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书的体例,对古形音义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还记载了古代丰富的文化资料。 说文四大家 清代是对《说文》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对《说文》进行全面研究的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峻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其中,前三位文字学家及作品都是注疏《说文》的,旨在探索、阐发许慎的原意,以阐明字的本义为目的,紧扣许书,为许声张,代许立言;而朱俊声则专从假借和引申来研究《说文》,他打破了许慎的540部首的顺序,按照古韵18部排列,全书分为说文、通训、定声三部分,另辟稀径。 许叔重 许叔重即许慎,许慎字叔重,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有“字圣”之称,有“五金无双许叔重”之誉。历经21年写成《说文解字》,15卷,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按540个部首排列。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文字学著作,推究六经之义,十分紧密,是研究上古语言汉字文化的重要资料。另著有《五金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现已失传。 《经传释词》 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成书于嘉庆年间,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全书共释虚词160个,以单音虚词为主;在编排上用音序法中的古声母排列法,按36字母编次;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不限形体;该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解说详备,有不少好的见解。《尔雅》 《尔雅》成书于战国末年,全书分19篇,是我国第一部通释词义的训诂专著。该书是春秋战国时期词语和名物的释义汇编,是用当代通用的语言来解释古语词和方言词。其首创了按词的义类编排词汇的体例,后来的“雅书”都仿照这个体例;是一部故训汇编,保存了很多先秦古训,为阅读古树和研究汉语词义演变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历来对其评价很高,被纳入《十三经》中,但其释义采用多义单词,解释某些词语意义往往是不明确的。 《方言》 西汉扬雄所著,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共13卷,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方言学专著。该书用当代通用的语词来解释当代或前代的方言词;从词的地域性来研究汉语词义,对词的解释更精细;在以通语释方言的同时还注重以今语释古语,从词的时代性来研究汉语词汇的演变;使用“转语”记载了某些方言同义词的语音联系,为方音研究、古音研究和语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采用田野调查法,为研究汉代词汇语音提供了资料。 《释名》 东汉刘熙著,8卷27篇,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该书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事物得名的由来;全书的名物语词都采用声训来解释,这为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古代韵书的产生;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字,不侧重文言语词而侧重于日常生活名物类,涉及范围广泛,其中有些解释很精当。但是,解释错了的占据多数,此外,这部书对研究汉代的词汇、语音和社会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书 六书是研究汉字结构的理论,是后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六书”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具体内容最初见于班固、郑众、许慎三家的解说,清代以后“六书”理论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造字之法,后两种是用字之法。尽管六书理论也有缺陷,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是权威的理论,是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 9.形符和声符 形声字的结构中表示意义类别的部分叫做形符,表示读音的部分叫做声符。例如桃字,形符是木,声符是兆。

古汉语100个字

古汉语100个字 读史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生僻字和地名以及官衔,故下定决心将上述三者归纳。 (1)纛(音“道“)两种解释:一、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二、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2)恚(音“会”)意思为怨恨、愤怒。 (3)彖(音“团”、四声)《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 (4)掾(音“院”)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5)旒(音“留”)两种解释:一、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二、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6)旱魃(音“拔”)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7)杨思勖(音“序”)唐玄宗时期宦官。罗州石城人,本性苏,从小进宫,被杨姓宦官收养后改姓。他跟随唐玄宗平定了宫廷政变,升左监门卫将军。开元年间,先后平定了安南梅叔鸾、五溪覃行章、邕州粱大海、泷州陈行范的叛乱,屡立战功,是玄宗得力帮手。专管征伐的事,所受到的宠信与高力士相似。他虽然非常勇猛,不过性情也比较凶狠,对待俘虏十分残忍。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只是性情凶暴,每次俘虏敌人,大多生剥其面,甚至剥去头皮,手下士卒,无不畏惧,也因此惟命是从,所向立功。内给事牛仙童出使幽州,被密报接受刺史张守珪的贿赂,唐玄宗大怒,命杨思勖杀之。杨思勖将牛仙童绑起来,生挖其心,砍去手足,割其肉而生吞,残酷无比。 (8)妫(音“归”)姓氏。 (9)姒(音“四”)姓氏。 (10)敕(音“赤”)帝王的诏书、命令。 (11)薨(音“轰”)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2)虿(音“拆”四声)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 (13)貔貅(音“皮休”)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14)彘(音“至”)猪的意思。 (15)豸(音“至”)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尔雅》 (16)铉(音“眩”)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也用来比喻三公等重臣。 (17)毓(音“玉”)生育、孕育。 (18)彧(音“玉”)意思为:趣味高雅的,谈吐文雅的,有文采,有教养,或用于人名,如荀彧。 (19)昱(音“玉”)意思为:明天、照耀。 (20)矟(音“硕”)长矛的意思,同“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作者: ————————————————————————————————日期: ?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最新《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1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 1 2 第二单元 3 《郑伯克段于鄢》 通假字: 4 5 寤:通“”,倒逆。注P97 例句:“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 6 遂恶之。” 7 无:通“毋”,不要。注P99 例句:“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8 阙:通“掘”,挖掘。注P103 例句:“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9 不然?” 10 古今字: 11 大:今字“太”,表示尊称。注P98 例句: “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12 叔。” 13 辟:今字“避”,避免。注P99 例句:“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14 厌:今字“餍”,满足。注P99 例句: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15 尝:今字“” ,副词,品尝,体会滋味。注P102 例句:“小人有母,皆16 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17 异体字: 18 佗:同“他”,其也,另外的。注P98 例句: “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19 20 :同“昵”,亲近。注P100 例句: “公曰: “不义不,厚将崩。”

21 22 《公孙无知之乱》 23 通假字: 24 绌:通“黜”,贬低。注P109 例句: “衣服礼秩如 ,襄公绌之”。 25 游:通“”,出行, 乐。注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26 御:通“”,抵。注P110 例句: “我奚御哉! ” 27 税:通“脱”,解脱桎梏。注P113 例句: “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28 税之”。 29 古今字: 30 :今字“嫡”,正妻所生长子。注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31 见:今字“现”,出现。注P110 例句: “彭生敢见”! 32 坠:今字“”,坠落。注P110 例句: “公惧, 坠于车”。 33 反:今字“返”,返回。注P110 例句: “反,诛屦于徒人费”。 34 路:今字“辂”,古代的一种大车。注P112 例句: “公丧戎路,传乘而归”。 35 辟:今字“避”,躺避。注P112 例句: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是以36 皆止”。 37 异体字: 38 期:同“”,一周年。注P109 例句: “期戍,公问不至”。 39 《之战》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 字 一个字原则上只应有一个形体,不需要两种以上的写法。但是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多,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有些字出现了两种以上的写法,那是很自然的。古书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形体分歧的字。现在汉字简化以后,字的形体统一起来了,这给人民群众学习文化带来了莫大的便利。对一般人来说,只要掌握了简化后的汉字就够了;但对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人来说,如果只掌握现在通行的形体划一的简化字,而不了解那些形体分歧的字,阅读古书时就会遇到不少困难。 不同形体的字可以分为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1.古今字 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收了9353个字,其中有许多是僻字,常用字实际上只有三四千个。例如《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总共只用了4466个字。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上古的人头脑简单,概念贫乏,只用少数字就够了。上古人的概念无论如何贫乏,决不会比近代人的概念少得那样多。以《康熙字典》为例,虽然它收了47035个字,但丝毫不能说明清代人的概念比上古人的概念多四五倍。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二)各个时代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三)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 (后来写作避。)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后来写作辟(注:现在“辟”又简化为“辟”。)。)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 (1)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是在() A.汉隶阶段 B.楷书阶段 C.古隶阶段 D.行书阶段 (2)最早解说"六书"的是() A.许慎 B.王引之 C.段玉裁 D.张玉书 (3)下列汉字中属于形声字的是() A.教 B.森 C.治 D.逐 (4)下列汉字中属于指事字的是() A.羊 B.江 C.鱼 D.亦 (5)“年”在六书中属于()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6)“制,岩邑也,虢叔死焉。”(《郑伯克段于鄢》)中“焉”的词性是() A.语气词 B.代词 C.兼词 D.量词 (7)“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中“鄙”的意思是() A.卑贱 B.贫穷 C.卑鄙 D.边远城镇 (8)穆公访诸蹇叔。其中“访”的词义是() A.访问 B.调查 C.征求意见 D.巡视 (9)“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墨子·节用》)中的“宫”与现代汉语的“宫”比较,其词义范围()了 A.缩小 B.转移 C.扩大 D.不变 (10)“登大坟以远望兮。”(《哀郢》)中的“坟”与现代汉语中的“坟”比较,其词义范围()了 A.缩小 B.转移 C.扩大 D.不变 (11)“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中的“纪”的意思是() A.丝头 B.管理 C.准则法度 D.编纂 (1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崎岖、吩咐、阑干、苗条、囫囵 B.悄悄、蟋蟀、枇杷、卢布、拮据 C.犹豫、乌托邦、详细、伶俐、朦胧 D.叮哨、叮咛、摩托、喽啰、吩咐 (13)下列哪个词是叠韵联绵词() A.伶俐 B.蝴蝶 C.逍遥 D.坎坷 (14)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捨,从手从舍,意。 B.餓,从我从食,会意。 C.產,从生,产声,形声。 D.吹,从口从欠,会意。 (15)下列例句"发"字用其本义的是() A.秦王发图 B.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C.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 D.王何不发将而击之 (16)与"罟"的声旁所在位置相同的一组是() A.茅简耄空 B.嫔帘屏疗 C.窜症肩届 D.扉屈痣近 (1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B.台谢甚高。 C.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D.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 (18)"距"和"拒"两字的关系是() A."距"是"拒"的古字 B."距"是"拒"的简化字 C."距"是"拒"的假借字 D."距"是"拒"的异体字 (19)“弑”和“杀”两词意义或用法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情感色彩:“弑”指下杀上,含有贬义:“杀”用于泛指,是中性词。 B.语法功能不同:“弑”不可以代宾语:“杀”可以带宾语。

古今汉语差异

古今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字形、词义、语音、语法这四个方面。古汉语字形的发展主要是一个由繁到简,数量不断变化的过程,主要有假借字、古今字、繁简字这几种情况。 假借字,许慎所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它的本义不再用它来表示,而本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乎”的本义是呼叫,假借为疑问语气词。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呼”来表示。 但也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它的本义仍然用它来表示,它同时兼有表示本义和假借义的功能。如“之”的本义是动词往、到,假借为代词或者连词。 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其中的“内”与“纳”的关系是古今字。繁简字就有很多了伙夥、发与髪、發,古今字与繁简字都属于异体字。 假借、古今、繁简都导致了古汉与今汉在自形方面的诸多差异。 语言的词汇伴随着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词义的改变而发生着改变。词义的转变主要是词语在范围和感情色彩方面的改变。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例如在古汉语中“知道”是“知晓道理”之意,“然后”则是“这样之后”的意思。词语范围的变化主要是词语范围的扩大、缩小以及转移三方面。范围缩小如:“亲戚”表示亲人,可以包括父母、妻子以

及子女,现在是表示因为婚姻而联成的亲属,它不包括父母、妻子以及子女。 范围扩大如:在古时“河”表示黄河, “江”表示长江,现在两者都表示河流。转移的例子则有:“走”表示跑,现在表示行走。“狱”表示案件、官司,现在是表示监狱。 感情色彩的变化也有三种情况变化。由褒到贬、例如“爪牙”古义指勇猛的得力助手,今义却指那些走狗。由贬到褒,如锻炼,在古义中有着“玩弄法律对他人诬陷”的意思和从中性到褒贬,如谤,在古汉语中是指批评议论的意思,与今天的诽谤、毁谤大不相同。 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大部分的词语都出现了一词多义的变化,词语的性质也跟着词义的不同发生了变化,这里主要是大部分的虚词都由实词引申而来。典型的如“都”,本义是都城,后被引申为副词都,和本是应和之意,后却被引申为连词。 古代语音和现代语音的差别表现在声、韵、调上面。在声母方面,古代有所谓的三十六字母,分为“”,但用现代普通话读来已经没有区别。并且现代汉语中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清鼻音声母在古代也是没有的。在古代诗词当中,我们很容易就能觉察出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韵母、声调的差别。古诗讲求押韵,但用普通话朗诵诗歌却时而拗口。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里的斜(xie)就应该读作xia,古韵分为了十一类三十部,并且之间有时还会出现对转和旁转的现象。现代普通话在声调方面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在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差别很大。“平分阴阳,全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 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 》直音法反切法 偏义复词本义引申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联绵词古音通假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判断句被动句同义词训诂四书集注说文四家三家诗诗韵韵脚韵例双声叠韵正义传笺十三经注疏集注曰为谓之章句谓之谓言貌犹之言之为言 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形训声训破读毛诗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檄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句读四六词类活用三十六字母稽古引 经 倒置迂回委婉夸饰平水韵黏对拗句拗救流水对借对词调 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狱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

古代汉语字

古代汉语字、词、句 ?异体字(异形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 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子·天运》 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说,欲践之。《史记·周本纪》 迹与跡只是形体的不同,但所代表的音和义则完全相同。音同,义同,形体不同,就是异体字。 异体字在形体结构上的四种情况:1、结构类型不同。 泪(会意字)和涙(形声字)、繖(形声字)和傘(象 形字)。2、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不同。迹与跡、唇与脣。3、结构类型相同,偏旁构件也相同,但位置不同。胸与胷、阔与濶、秋与秌。4、某些笔画略有细微的变异。朵与朶、污与汙。 异体字的相关解释 ?1、有些字,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在起初是完全相同的,对于那一个时期,它们是异体字,但到后来,用法和意义逐渐有了分工,那就不再是异体字而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字了。喻和谕 ?2、有些字,读音相同,并具有相同的义项,但有些义项并不相同,这也不是异体字。预和豫 ?3、异体字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们的存在会造成一些负担。因此,现代汉语里已经整理了异体字,只是古代汉语已是既成事实,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了解和认识。 古今字 1古今字:不是汉字书体上说的古文字和今文字。而是指用字代词的一种情况。说与悦辟与闢、避、僻。和“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有关。 2两大类(一类是造字构形具有相承关系,一类是没有关系)(加注意符:辟与闢、避、僻或改换意符:说与悦)身与娠疲与羆不与柎 3大多数异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取与娶弟与悌知与智赴与讣等,但也不全是:奉与捧俸采与彩採綵不与否柎 4古今字的认定、及和异体字的区别 通假字 ?明明是甲字,却当做乙字来用。换句话说,本来应该写乙字的,但写成了甲字。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蚤通早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汉书·苏武传》畔同叛。 古书中,这种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做用字通假。所借用的那个字就是通假字(蚤和畔),被通假字所代替的字一般称之为本字(早和叛)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 ?同音替代(通假字和本字需相同或者相近) 完全同音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赵威后问齐使》。振通赈,救济的意思。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的意思。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纳。 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莫通幕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 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即合纵,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的策略。 趣和促怡和嗣 通假和假借古今的联系与区别 1假借和通假(依声托事,借音表意义)造字假借用字通假 2通假和古今古今是历时现象通假是共时现象

(完整版)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总结

古代汉语》部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列举 第二单元 郑伯克段于鄢》 通假字: 寤:通“ ” , 倒逆。 注 P97 例句: “ 公寤生 , 惊姜氏 , 故名曰寤生 , 遂恶 之。” 无:通“毋” ,不要。注 P99 例句: “不如早为之所 , 无使滋蔓。” 阙:通“掘” ,挖掘。注 P103 例句:“ 若阙地及泉 , 隧而相见 , 其谁曰不然 ?” 古今字 : 大: 今字“太” , 表示尊称。注 P98 例句 : “请京 , 使居之 , 谓之京城大叔。” 辟: 今字“避” , 避免。 注 P99 例句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 厌: 今字“餍” , 满足。 注 P99 例句 : “对曰 : 姜氏何厌之有 ! ” 尝: 今字“ ” , 副词 , 品尝 , 体会滋味。注 P102 例句:“小人有母 , 皆尝小人 之食矣 , 未尝君之羹。” 异体字 : 佗:同“他” ,其也,另外的。注 P98 例句: “佗邑唯命 ,请京, 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 叔。” : 同“昵” , 亲近。注 P100 例句 : “公曰 : “不义不 , 厚将崩。” 《公 孙 无 知 之 乱》 通假字: 绌: 通“黜” , 贬低。注 P109 例句 : “衣服礼秩如 , 襄公绌之”。 游: 通“ , 出行 , 乐。注 P110 例句:“齐侯游于姑棼”。 御: 通“ ”, 抵 。 注 P110 例句 : “我奚御哉 ! ” 税: 通“脱” , 解脱桎梏。 注 P113 例句 : “管仲请囚 , 鲍叔受之 , 及堂阜而税 之” 古今字 : : 今字“嫡 ” , 正妻所生长子。 注 P109 例句:“衣服礼秩如 ”。 见: 今字 “现” , 出现。注 P110 例句 : “彭生敢见” ! 坠: 今字“ ”, 坠落。 注 P110 例 句 : “公惧 , 坠于车”。 反: 今字 “返” , 返回。注 P110 例句 : “反, 诛屦于徒人费”。 路: 今字“辂” , 古代的一种大车。 注 P112 例句 : “公丧戎路 , 传乘而归”。 辟: 今字“避” , 躺避。注 P112 例句 : “秦子 , 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 , 是以皆 止” 异体字:

古代汉语名词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25、《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

古代汉语常用字

常用词(一) 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昭穆勤乏乱整两贰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平原君自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诗经三百篇。)又一个字为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就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五~诗”,“七~诗”。 2、【语】(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下。女:您。) (三)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就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就是指回答别人得问话,或就是与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这就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得“叹而言曰”,就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得“岂敢言病”,“言病”也就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得“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就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得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她指,不能指谈话得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得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得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得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得“告诉”这一意义,就是“言”字所不具备得。“谚语”一义,更就是“言”所没有得。 3、【谓】 (一)对〔某人〕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论语公冶长:“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她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就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三)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得音乐名。) (四)通“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辨]谓,曰。“谓”就是“说”得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于“说”,“道”等于“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得就是“谓”得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一)咨询。尚书洪范:“王~于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注意:上古汉语得“访”,就是咨询得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王访于箕子”,就是说周武王向箕子咨询关于“天道”得意见。“穆公访诸蹇叔”,就是说秦穆公向蹇叔咨访关于袭击郑国得意见。都不就是简单得拜访。“访”得直接宾语就是事,不就是人。所以第一例中有“于”字,表示箕子就是间接宾语;第二例中有“诸”字,它就是“之于”得合音,“之”指袭郑这件事。 (二)拜访(后起义)。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才子,江岭作流人。”(江岭:江西庾岭。)引申为探寻[古迹,名胜]。王勃滕王阁序:“~风景于崇阿。”苏轼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其遗踪。” (三)查访,侦查(晚起义)。方苞狱中杂记:“又九门提督所~缉纠结,皆归刑部。” 5、【请】请,请求。左传隐公元年:“亟~于武公”。注意:“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得意义。第一种就是请您做某事。左传隐公元年:“则~除之。”第二种就是请您允许我做某事,“请”后动词表示我得行为。左传隐公元年:“臣~事之。”在上古汉语里,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左传宣公二年:“会~先。”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以战喻。”引申为请求给予,后面跟着得就是名词。左传隐公元年:“为之~制。”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粟。” 6、【召】呼唤,特指上对下得呼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引申为招致,导致。荀子劝学篇:“故言有~祸也,行有招辱也。”[辨]召,招。用口叫人来为“召”,用手招人来为“招”。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古今字词

古今字词 古今字词 古代汉语是跟现代汉语相对而言。古代汉语包括上古时期直至清朝这一历史时期的汉语,时间的跨度是很长的。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上古时期(秦汉以前),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近古时期(宋元明清)。 学习语言,一般要求耳听,口说,眼看,手写,即所谓四会。但是学习文言,却缺少语言环境,不可能跟古人交谈,只能读他们的文章。因此学习文言,把重点放在阅读上就可以了。学习的重点,是阅读古书。阅读古书的能力,重点是明义。明义的重点在于理解汉字含义的变化。文言文中的字多数现在仍然在沿用,但含义有所变化,如果用现代汉字的意思去套,去猜,读完了以后,往往不知所云,或理解错误,驴唇不对马嘴。 例如,“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学生翻译为:“圣人没有经常的老师,孔子的老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的徒弟,他的贤能不及孔子。”句中郯、苌、聃三个字,现代并不常用,倒不易出错。而常、师、徒三个字是常用字,倒理解错了。句中的常,不是经常,而是固定不变的意思;师,前一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

是以之为师的意思;徒,不是徒弟,而是指这一类人。 古代汉字的音韵,虽然重要,特别在古典诗词方面,但首先要花力气解决的是弄清古代汉字的含义。有些成语里保存着文言字的含义,可以参考利用。如:飞禽走兽、走马看花(走=跑,不是行走),山穷水尽、无穷无尽(穷=尽,不是贫穷),坚甲利兵、兵不血刃(兵=兵器,不是士兵),完璧归赵、覆巢之下无完卵(完=完整,不是完蛋)。 文言字,大体上一字等于一词。现代汉语有些双音节词,往往是由文言中的同义字近义字或反义字所组成。区别这些同义字近义字,对于从微观上把握汉字,很有用处。以下分词类说明,只是相对的,因为一个字可能不限于一类,只能以其主要用法归类。而且汉字只能从字义上分类,并无形态标志。解释也不是全面的,只着重说明近义方面的细微区别。这是容易忽视的地方,但却是应该弄清楚的要点。 以下分六部分说明。 一,名词; (一)自然,山川 (二)物品,建筑 (三)人,社会 二,代词; 三,动词; (一)心理

古代汉语生僻字

古代汉语生僻字 楚辞: 1 阰:音批,山坡 2 汩:音玉,氺流急速状 3 茝:chai3,白芷 4 齌:音季,疾,指暴怒 5 謇謇:音减减,耿直 6 姱:音夸,美好 7 顑颔:音砍汉饥而黄瘦 8 纚纚:音洗,长而美 9 鞿羁:音机机, 10 马缰与马笼头 11 谇:音碎,责骂 12 纕:音香,佩戴 13 诼:音捉,诽谤 14 偭:音缅,违背 15 忳:音屯,忧愁 16 侘傺:音诧翅,心神不定,失志气怅然 17 婞直:音姓,刚直 18 菉:音录,淡叶竹 19 葹:音施,卷耳 20 薋:音资,堆积 21 阽:音店,临近危险 22 枘:音芮,木榫 23 篿:音专,茅的一种 24 朌:音分,巫朌 25 剡剡:音演,光亮 26 矱:音越,矩矱 27 儇:音轩,儇媚 28 縠:音互,纤縠 29 漼:音璀,折回 30 埒:音列,埒簇角妙 31 髾:音烧,女上衣装饰 32 袿:音桂,古女子上衣33 嫽:音辽,美好 34 姁媮:音须鱼,悦美貌 35 窴:音填,同填 36 洿:音污,深沟 37 枲:音西,枲麻花 38 鬿:音奇,鬿雀,吃人怪鸟

39 鼌:音朝,鼌饱 40 蠥:音聂,灾难 41 彃:音必,彃日 42 箙:音服,箭囊 43 囏:音间,熊囏 44 肬:音优,赘肬 45 咍:音嗨,讥笑 46 瞀:音貌,闷瞀,心乱 47 忳:音屯,忧伤 48 罻:音喂,捕鸟网 49 牉:音判,裂开 50 糳:音做,舂 51 欸:音皑,通唉 52 陼:音主,枉陼,地名 53 眴:音顺,注视 54 笯:音奴,鸟笼 55 眙:音斥,直视,盼望 56 菀:音玉,通郁 57 娭:音西,游乐嬉戏 58 摅:音舒,舒展 59 雰:音分,霜雪降落状 60 悐悐:音替,通惿惿 61 怊:音超 62 蹠:音志,足踩之处 63 谌:音陈,实际上 64 頩:音平,气色好 65 脕:音万,有光泽 66 曭:音躺,阴暗 67 踥蹀:音妾谍 68 憍:音交,通骄 69 纁:音曛,通曛 70 厖:音忙 71 訑:音但,訑謾,欺诈 72 氾泭:泛桴 73 贶:音况,光明,美大 74 乣:音纠,通纠

古代汉语常用词1086个

古代漢語常用词(1086个) 常用词(一)60字 言语谓访请召报告谏讨反复舍次如驰骤侵袭奔亡逐及执免享荐圆虞克堪有无 昭穆勤乏乱整两贰 兵车甲介卒乘君帅姑女族党雠河防城池田馆 1.【言】 (一)动词。说话,说。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左传成公二年:“岂敢~病?”引申为谈问题,对某事表示意见。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曰。”战国策赵策三:“胜也何敢~事?”(胜:赵胜。平原君自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兵事。” (二)名词。话,言论。论语公冶长:“听其~而观其行。”引申为一句话为一言。论语为政:“诗三百,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诗经三百篇。)又一个字为一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又如“五~诗”,“七~诗”。 2.【语】 (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寝不言。”李白夜宿山寺诗:“不敢高声~,恐惊天上人。” (二)读yù。告诉。左传隐公元年:“公~之故,且告之悔。”论语阳货:“居!吾~女。”(居:坐下。女:你。) (三)名词。言论,话。论语季氏:“吾闻其~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曰:’唇亡则齿寒’。”后汉书黄琼传:“常闻~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辨]言,语。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地跟人说话,“语”则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是和人谈论一件事情,两者区别很清楚。如左传僖公三十年:“佚之狐言於郑伯曰”,这是佚之狐主动向郑伯进言,宣公二年的“叹而言曰”,是自动地慨叹,成公二年的“岂敢言病”,“言病”也是说自动说出自己受伤。这些地方的“言”都不能换成“语”。“言”“语”用作及物动词时,分别更是明显。“言”一般只能带指事物的宾语(言病,言事),如果指人,也只能他指,不能指谈话的对方。“语”既能带指事物的宾语,例如庄子在宥:“又奚足以语至道”,带指人的宾语时,可以指称谈话的对方,例如论语阳货:“吾语女”,还可以带双宾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庄子在宥:“吾语女至道。”总之,“语”字的“告诉”这一意义,是“言”字所不具备的。“谚语”一义,更是“言”所没有的。 3.【谓】 (一)对〔某人〕说。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之曰。”论语公冶长:“子~子贡曰。” (二)叫,叫做,认为。诗经王风葛藟:“~他人父。”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仁乎?”引申为指称,意指。左传隐公元年:“其是之~乎!”又宣公二年:“其我之~矣!” (三)评论〔人物〕。论语公冶长:“子~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里仁:“子~韶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的音乐名。) (四)通“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以~〕以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则以~受命於人主,议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为侵官。”[辨]谓,曰。“谓”是“说”的意思,后面有引语,但不与引语紧接;“曰”字后面紧跟着就是引语。小说里常有某人“说道”,“谓”等於“说”,“道”等於“曰”。“谓”“曰”与“言”“语”分别更大,因为“谓”“曰”后面必须有引语(这里指的是“谓”的第一义),“言”“语”后面不一定有引语。 4.【访】 (一)咨询。尚书洪范:“王~于箕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诸蹇叔。”注意:上古汉语的“访”,是咨询的意思,不可误会为探望。“王访于箕子”,是说周武王向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