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港口公路集疏运带来的交通影响和环境影响

上海港口公路集疏运带来的交通影响和环境影响

上海港口公路集疏运带来的交通影响和环境影响
上海港口公路集疏运带来的交通影响和环境影响

上海港口公路集疏运带来的交通影响和环境影响

1.上海港口集疏运体系现状

1.1港口吞吐量

这个图描述的是上海港从2001-2006年的港口吞吐量变化。可以看到,近些年来,上海港的港口吞吐量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说明整个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发展状况。

根据数据显示,从1990 年至2008 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5.7%;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1.3%。这种稳定的增长也使得上海港在2007年成为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位世界第二的港口。

1.2集疏运体系的组成

下图是2008年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的组成:

可以看到,上海港的集疏运体系以公路为主,水路次之,而铁路所占比例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对比全球其他港口,我们会发现巨大的不同:

*汉堡港吞吐的集装箱货物中,约有25%通过铁路,通过内河的略高于10%,公路约为60%。

*鹿特丹港吞吐的集装箱货物中,约有13%通过铁路,通过内河的约为40%,公路约为47%。

*鹿特丹港吞吐的集装箱货物中,约有13%通过铁路,通过内河的约为3%,公路约为84

对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结论:

(1)国外相类似的港口,如鹿特丹港等,它们的公路/铁路/水运集装箱运输比例一般都在15/20/65 比例附近;

(2)各个港口所在地理位置不同,集疏运系统有所差异;

(3)各个港口集疏运系统均是多种运输方式组合,且有一个较为合理的比例;

1.3集装箱吞吐量分布

2008 年上海港完成的2 800 万TEU 集装箱吞吐量中,浦东的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占54%,洋山港区占29%;浦西的集装箱港区(含张华浜、宝山、军工路码头)占总量的17%。上海港集装箱以外地箱源为主,约占72%,本地只占28%。占集疏运比重62.3% 的公路系统,其箱源则是以上海本地为主,占45%;江苏占37%;浙江占12%;国内其他区域占6%。

2.上海港公路集疏运体系发展状况

2.1 省界道口集卡交通分布

目前,上海进出省界的23 条主要出省道口(包括高速公路和地面道路)的日均交通总量约达34.5 万pcu,其中,集卡占总量的17%,其他货运车辆占总量的28%。按上海向长三角5 个辐射方向来划分(即分为沿江、沪宁、沪青平、沪杭、沿海5 大通道),沿江、沪宁两大通道交通量约占出省总交通量的60% ;沿江、沪宁两大通道集卡交通量占出省集卡交通量的56%。集卡出省交通量中高速公路约占65%,其中G15 沿江高速、G2 沪宁高速、G60 沪杭高速分别占出省集卡总量的19%、12%、19%,沿江、沪宁、沪杭高速成为公路对外集疏运主要通道。

出省入省

2.2 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集卡交通分布

通过对集卡交通的调查分析,目前上海市集卡交通主要利用2 环6 射的高速公路和2 横2 纵11射的干线公路作为集疏运主要通道。高速公路主要承担

中长距离集卡运输,干线公路主要连接各物流园区和工业开发区,承担重要集散功能。具体通道如下:

(1)高速公路(2 环6 射):2 环即S20 外环、G1501郊环;6 射即G15 沈海(嘉浏)高速、G42 沪蓉高速、G50 沪渝高速、G60 沪昆高速、G15 沈海(莘奉金)高速和S2 沪芦高速。

(2)干线公路(2 横2 纵11射):2 横即宝安公路、大叶公路;2 纵即嘉松、华夏—张江—杨高路;11 射即薀川路、204 国道(沪宜)—宝钱、曹安、北青、318 国道(沪青平)、沪松—松卫、顾戴—中春—莘松、沪闵—沪杭、浦星、沪南—航南—团南和南六—南芦公路。

总的来看,上海港集装箱公路运输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目前,外高桥港区周边地面道路有东西向港城路和港华路,南北向浦东北路、浦兴路、杨高北路和杨高北一路,高架道路A20 和A30。洋山深水港区周边公路有东西向南奉公路、大叶公路和叶新公路,南北向南芦公路、浦星公路和A2,以及同时具备南北和东西走向的沪南公路和A3O。此外,还有连接洋山港和芦潮港之间唯一的陆路通道——东海大桥,在洋山港码头内尚未建成内河泊位和直通铁路通道之前,东海大桥将承担抵达洋山集装箱码头的所有公路、内河和铁路的集疏运需

求。

3.上海港公路集疏运体系带来的交通问题

3.1重点区域集卡导致的交通拥堵

(1)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占83%,是上海港主要集装箱港区。外高桥进出港集卡日均达2.7 万辆,其对外集散道路主要依靠S20 外环线,外环隧道成为其联系浦西堆场及出省唯一通道,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达到1.1 万pcu,高峰小时饱和度已超过1,拥堵较为严重。外高桥地区集中了大量港口、保税区、物流堆场等大型企业,是集卡交通的主要吸引源和发生源,大量的集卡交通导致地区内的浦东北路、张扬北路等地面进出港区道路拥堵严重。

(2)洋山港进出集装箱车辆日均达1.1 万辆,其对外唯一通道为东海大桥,高峰小时PCU 流量为0.23 万辆。由于这条通道是进出洋山港的唯一通道,因此一旦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极易出现交通堵塞。

3.2道路质量问题

上海现有集卡通道网络的路面结构已较难适应重载交通的需要,重载集卡高频率、高轴次冲击的影响,加剧了路面结构损坏,导致路况不断恶化。以G1501 郊环为例,2004 年北环建成通车,2006 年3 月实施弹性收费政策后吸引了大

量的集卡车辆,2007 年其路面质量指数PQI 就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环的PQI 为良、同三段的PQI 仅达中,均不符合规范要求,G1501 郊环各路段需要大中修的道路里程大幅增加。

3.3交通事故

集卡交通事故已成为上海交通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

(1)超载是集卡违章营运中最突出的问题。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许多集卡车辆不顾社会安全,肆意超载。刚开通的外环线隧道就已尝到了苦头,集卡超载令隧道内通行速度降低,路面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甚至出现了不平整的情况。

(2)不按规定使用固定阀也在集卡车辆中大量存在。根据有关规定,集卡驾驶员在装运集装箱时应对箱体进行安全固定,确保车辆箱体在运行中不翻落。但一些车辆单位人员图方便,不使用固定阀。

案例:今年5月21日,一辆集卡在浦东杨浦大桥下匝道口转弯时,由于箱体未使用固定阀,集装箱从车上掉了下来,压到并撞击了6辆机动车,造成2人死亡,7车损坏。

(3)某些集卡驾驶员人为改装气压管给集卡行驶埋下重大隐患。据了解,目前本市的集卡大多为东风、斯泰尔等国产汽车,制动性能大部分为气压式制动。在使用一二年后,部分车辆会出现前后轮制动气压分派不均现象,造成制动时车辆“前冲”,为了贪图舒适,许多驾驶员人为地捆扎或拆除前轮制动气压管,只保留中后轮制动气压室,以避免制动时的“前冲”现象。据了解,仅浦东新区发生的19起集卡事故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肇事车辆被人为地拆除了前轮气压管。

(4)外来集卡疲劳驾车也频频敲响事故警钟。部分驾驶员为提高作业量而疲劳驾驶,有时连续驾车十几小时不休息,结果造成事故。5月16日在浦东迎宾

大道发生的一起山东牌号的集卡车单车重大事故,就是因为驾驶员黄某疲劳驾车所致。

4.上海公路集疏运体系带来的环境问题

4.1噪音污染

由于在集疏运体系运作中,集卡运输一般是选在晚上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政策的影响,防止集卡白天运输带来过重的交通负担。但这种举措却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噪声对居民休息的影响。

不少上海市民都反映过周边的集装箱堆场在晚间工作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休息,由此可见,噪声污染给居民带来的不便亟需解决。

相关报道:

4.2污染物排放

集卡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PM10),其中颗粒物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占比最大。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及其他化合物反应,成为硝酸盐和细颗粒物,与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还会在近地面形成臭氧,与其他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由于柴油车排出的颗粒物比汽油车排出的大而且数量更多,因此对人体的危害也更大。

目前,上海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力争将集卡对环境的危害下降,比如2014年发布的‘关于本市加强集装箱运输车辆环保治理的实施意见’。

(其中一些内容:

(一)提高集卡新投放车辆排放标准

不断提高集卡新车排放标准,推进相应标准的油品配套和建立完善车用尿素供应体系,提高车辆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环保源头控制。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柴油集卡新车严格实施国IV排放标准,LNG集卡新车实施国V排放标准,2015年提前实施柴油集卡新车国V排放标准。新投放的集卡严格按照《上海市道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经营技术规范》和《上海市道路集装箱运输车辆运营技术规范》要求实施。

2014年4月30日后本市集装箱运输企业申请新增运力的,车辆须有国家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无国家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不予许可。

(二)强化黄标车限行措施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环保局等四部门制订的〈关于在S20外环高速范围内对无国家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车辆实施限制通行措施的规定〉的通知》(沪府发[2013]77号)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在本市S20外环高速以内的快速道路和地面道路(含S20外环高速,及S20外环高速与Gl501上海绕城高速在外环隧道至五洲共道的共线段)全天禁止无国家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行驶。根据国家全面淘汰黄标车的有关要求,抓紧研究2015年上半年本市实施郊环内禁止无国家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行驶的限行措施,进一步强化对黄标车的管控要求。

同步提高进沪外省市集卡的环保要求,与本市集卡同时同等实施黄标车限行措施。

(三)强化集卡环保检测和行业年审要求

积极推广采用简易工况法实施环保检测,进一步提升本市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环保检验能力,提高车辆环保检测质量。根据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印发的《关于贯

彻落实〈上海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沪环保防(2013)304号)要求,从2014年7月1日起,集卡年检同步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尾气排放检测,经检测不达标的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和安全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不得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经营。

等等)

5.上海港公路集疏运体系发展建议

5.1加快公路集疏运通道建设

根据《上海市骨干道路网深化规划》(2009),上海市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十二射”以及“一纵”、“一横”、“多联”的布局形态,规划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 061 km。其中,新增的一条射线高速公路——上海沿江高速,即新增郊环越江隧道,提升蕴川路-沪太路为高速公路,构建上海沿江高速,接江苏沿江高速二期。上海沿江高速将形成上海市尤其是大浦东地区与长三角联系的多通道布局,大大强化大浦东地区的对外联系,将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构建一体化集疏运体系,以及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发挥重要作用。为缓解外环隧道的交通压力,完善市域东北部区域路网,有必要尽快建设郊环越江通道,优化调整区域集疏通道,分流中、长距离的市域和省际交通,缓解S20及其越江隧道交通压力。

5.2加强港区周边道路建设和管理

为改善外高桥地区内部集散路网交通,需加强港华路、江东支路等港区内部道路建设,提高内部道路通行能力和连通性。另外,管理方面还需加大对路边集卡车辆随意停车的整治力度,扩大港区及堆场卡口的车辆排队区域,有条件处设置集卡临时停车场,避免路边停车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局部优化改造交叉口,改

善集卡运行条件,加快交叉口疏散效率。

5.3深化弹性收费政策

需深化G1501 公路的弹性收费政策的推广和应用,可考虑将受益车种扩大到所有货运车辆,吸引更多的货运交通利用G1501 公路,促进G1501 公路成为本市外围第一个交通保护壳。G15-S32 的L 型辅助通道内,对重型货运车辆实施弹性收费政策,吸引集卡、拖挂以及大型货运车放弃S20 公路,为S20 公路的重型货运交通外移创造条件。

5.4大力推广ETC

目前,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拥堵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而上海市高速公路网车辆ETC 使用量仅占全路网总流量的9%,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ETC 车道通行能力是MTC 的3 ~5 倍,ETC 用户数量的增加将有效缓解因发卡收费所带来的延误,提高高速公路运行效率。因此,政府需要大力推广ETC 用户,尤其需要在集装箱运输企业中推广使用,这将较大提高港口公路集疏运服务水平。

5.5提高道路荷载标准

超预期的重载交通导致道路使用寿命缩短,影响路面行驶质量,对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集卡主要通道应从设计阶段入手,开展路面结构专向设计,提高路面

结构荷载标准,并加强竣工后的日常养护和路面质量检测,遇有路面损坏应及时修补。

5.6环境方面

执行2014年发布的‘关于本市加强集装箱运输车辆环保治理的实施意见’.

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摘要:保护环境,特别是加强道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讨了公路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公路施工建设的力度和投入,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注意到我们生活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恶劣的变化,并且这一恶化的趋势在加剧。因此,加强公路施工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下面就公路施工建设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意义 公路建设环保就是在公路建设项目整个周期里,通过科学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施工技术措施,保护自然环境不受道路建设的破坏与污染,保证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安全舒适、景观完整和谐的线性或区域交通生态系统的完整和不受污染。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行以来,引发了公路大规模发展,道路征地及施工中导致生态负效应越来越严重,发生了诸如气候热岛、环境污染、景观割裂、生物物种减少、廊道效应等环境破坏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道路施工中,由于其线性特点,沿线地形复杂,大量的挖填,使原始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东路沿途地形的过多切割和阻碍,使原有的水文条件也遭到破坏;同时新建道路对于植被和地表土的破坏,使恢复成为极大的难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自然环境的未来发展及其可怕。我们早已知道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所以一些专家和学者不断地探讨,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地球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实现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需要环境支持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协调发展。不计后果的破坏和对自然的索取,都将导致巨大的恶果,最终有人类自己承担。所以,保护环境,特别是加强道路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公路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对水的污染 施工中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不加控制、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地下水源。在桥梁基础等施工中,挖坑排水,钻孔泥浆直接排入河中,使水质的含泥量增加。 2、噪音污染 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极大地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生

城市道路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城市道路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日趋繁忙,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要求城市道路交通必须承担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 其中的问题愈演愈烈,必然会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尽力减少事故,对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事故并非仅仅出自人的行为 人们通常认为,在大量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每一起都与人有关。的确,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车辆是由人驾驶的,道路是由人来使用的;车辆和道路是客观的,无意识的,而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因此人们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事先采取正确的措施、实施正确的行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似乎与我们时下流行的某种理念相吻合,即: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或许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各种交通事故中,人的不当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于是,针对这一点,我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并采取多种措施,从许多方面对人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 然而,道路交通安全有其特殊性。道路交通是一个涉及人、车、

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鉴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单纯地强调某一部分的作用而割裂系统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显然是很不全面的。本文拟从城市道路条件及环境的角度,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作一个分析。 来自欧洲联合经济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70%的事故是由于道路的缺陷所致。法国国家保险公司在详细研究了1000多起事故后得出结论,那些通常被视为驾驶员的错误所导致的事故背后,往往隐含着相当比例的道路因素。 目前,一些专家在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常采用的方法一般有:绝对数法、事故率法、事故强度分析法、概率和数理统计法、模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灰色评价方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与此同时,除了城市道路自身的规划与设计外,城市道路的公共设施及其他一些人文条件,也对交通安全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事实证明,把大量的交通事故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人,虽然有利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同时也有利于对参与交通者的教育与培训,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看,这种观念并不有利于道路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弊大于利。 正如国外一些调查研究所证实的:每一起交通事故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道路使用者、车辆和道路条件。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考虑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时,不但要考虑到人为因素,还要考虑到道路条件与道路环境,并针对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交通情况的调研报告 :11-1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

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11道路交通与环境保护解析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与环境保护 引言 道路交通运输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一方面,它是人们活动和物资流通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环境。减轻道路交通运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章首先介绍了车辆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提出了排放污染物的防治措施;接着阐述了噪声原理及计量方法,解释了道路交通噪声的各种来源及其对人们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还介绍了道路交通振动危害与防治;最后简要列举说明了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道路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道路交通对人体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并掌握应对这些危害发生的控制方法,建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节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交通网络和交通设备也不断得到完善;而在交通运输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城市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交通运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发出的噪音和振动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船舶排水和事故造成的水域污染;水陆运输线路和运输设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特别是油气管道的泄露事故,对环境的危害更为严重。在交通运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中,比较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大气中由空气以外的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危害的状态叫大气污染。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运输工具的排气中有许多有害成分,它们污染了大气,给广大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各种交通方式的大气污染中,汽车运输的污染影响较大,而飞机、火车和船舶的污染影响则相对较小。 2、交通噪音。噪音,即嘈杂之声,是所有令人不偷快的声音的统称。它会使人或动物感到不适,同时也会伤害听觉系统。交通噪音主要由飞机、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产生。在城市中,交通噪音主要由汽车产生。 3、交通振动。汽车和火车运行而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交通振动。交通振动是由于地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 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公路绿化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声音环境的影响、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 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

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 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摘要】公路的建设往往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对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进而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结合具体公路建设项目,对项目在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公路建设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设计期;施工期;营运期;保护措施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公路工程的建设,对地区的经济将生产显著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社会环境等的负面影响突显。因此,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高度重视。这就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的评价研究和分析,找寻可行方案,并采取有力保护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 1 项目概况 某公路干线,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客流量也将大幅度增加,迫切需要将其升级改造成一级标准公路,以适应现有交通量发展的需求,有效补充高速公路运输网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通过路网改造,可以相对较少地占地,大幅提升路网的通行能力,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充分发挥存量交通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干线公路和城乡公路网。本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形成我市与相邻市区联系的便捷通道,加快快速通道建设。 2 环境影响分析 2.1 设计期 本项目线路均沿原路线位进行升级改造,在利用现有绿化平台和填筑边沟基础上进行双侧拓宽改造,无新占地,路线走向已最大程度地避让了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2.2 施工期 2.2.1 生态环境 公路建设项目属于线性工程,将永久占用大量耕地资源,尤其是基本农田。本项目利用现有绿化平台和填筑边沟进行双侧拓宽改造,不需新增征地;由于路基填筑,需要外借大量土石方,将加剧对取土困难的平原区耕地资源的占用;施工场地、临时料场等临时用地也将占用部分耕地,破坏现有农作物等植被;扰动

公路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城市机动车;污染;现状;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世界上工业化国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介绍中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与现状,进而提出了现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 ~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简本)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理工大学 二零一八年

术语 1.五纵四横 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 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 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 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 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 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 (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 (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 (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 (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 (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 二、公路基础设施 (一)公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3.46%,公路密度为144.7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4.75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 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96.33%,较上年增加3.8%。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0.8%;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7.6%;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3.2%;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0.8%;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4.1%;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4.5%。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10514

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

城市自行车交通与环境保护 1、城市是市政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集中的场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而由此带来的交通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噪声,交通扬尘及交通能源消耗,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确保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质量,调整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发展并建立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已势在必行。而城市自行车交通以其轻巧灵活、锻炼身体和无污染等优势理应受到保护和发展。 2、国内外对城市自行车交通的认识及发展 欧美很多国家如丹麦、荷兰,政府都在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期望自行车交通所占比例越大越好。荷兰甚至把发展自行车交通写进了国策。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对自行车车道建设进行补贴,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城市建成区内自行车道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在车轮上的国家德国,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自行车逐渐成为德国人认识上的代步工具。德国政府 和媒体也建议大家骑自行车出行,既环保又健身,是正确交通工具的首选,城市基本都有自行车专用道;即使是经济发达的美国,政府也在鼓励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通勤的交通工具。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拥有量最多的国家,虽然目前依然有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应当限制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但首都北京已经率先打破这种认识误区,摒弃华而不实的“汽车崇拜”思路,在重视汽车发展的同时,也将自行车纳入政府决策的重要构成,修订或废止不利于自行车交通的管理规定,在道路两侧设置自行车的专用道等,让“自行车王国”重新成为城市的精神面貌。 3、城市自行车交通的环保优势 目前,许多城市的交通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噪声和交通能源的消耗。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空气污染严重不仅危害人体身心健康,而且还给城市绿化系统及城郊农作物带来巨大损失;交通噪声不仅会干扰人们的睡眠,长期下去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还会干扰语言交流,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和听觉;交通部门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并发展绿色交通系统。不同出行方式与能源消耗和废气总排放量的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交通工具能量损耗和废气总排放量比较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进步,交通运输业也随之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人们又对这一行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人们要求发展交通运输的同时要保护环境。鉴于此,作者在文中对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全面的探究,希望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绵薄之力。 标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要求;关系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交通运输业中,其在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問题就是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大气污染不断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更加严峻,这些问题大都集中在环境领域,简单来说就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而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战略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保护环境也符合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要将牺牲环境作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代价,兼顾二者,实现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交通运输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 1.1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两大主题,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是以上二者的哪一个,我们都要求其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强调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指的就是通过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的基础上促进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转,其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获取。不仅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从长远处顾及到子孙后代对于环境和能源的需求。 1.2 交通运输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应该以牺牲自然环境作为代价,事实证明,我国以前所走的那条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是错误的,是行不通的,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做法,缺乏战略性的眼光,因此,我们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时候应该遵循前车之鉴,不要重蹈覆辙,在发展这一重要的支柱性的产业的同时注意对环境做出保护,实现双赢。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减少对于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降低汽车运行的噪音污染、大气污染,保护人类的身心健康。归根结底,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将交通系统的运行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人们身体健康的损害降到最

浅谈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

浅谈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显著的成就。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加剧了我国环境的恶劣程度。这种毁坏环境换来发展的模式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全相反,对我国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对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了研究,在保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交通运输事业。 关键词: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交通运输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已经覆盖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其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因素就是汽车尾气,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行驶在我国的道路上,每天排除的尾气总和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除此之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造成了噪声污染、水污染、土地资源浪费以及能源浪费等,严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实现。 一、交通运输及交通运输环境保护 1、交通运输发展意义 俗话说“要想致富,必先修路”,这句话说出了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大大促进了我国各个地区的贸易。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将各个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运输到更加需要的地方,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便利的资源。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加强了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增强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为我国和平共处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交通运输环境保护 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至今为止,地球环境是最适合也是唯一适合我们生存的地方,一旦它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我们人类也将会绝迹。交通运输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环境,为我国环保部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难,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和改善,将危害降到最低。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主要是指采用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先进技术,用来降低、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问题,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 1 1 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 3 篇道路拥堵情况调查报告第 1 篇一、调查时间:2015 年7 月8 月二、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群众的日常出行,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政府关心,百姓关注,媒体聚焦的热点话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交通顺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营秩序,更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城市的整体对外形象越来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道路拥堵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解道路交通拥堵现状,并在此基础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四、调查方式: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走访了解查阅文献五、调查正文: (一)基本情况其地理位置位于省东北部,京沈线上重要城市之一,不仅是我国北方对外贸易重要的口岸,更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目前,拥有常驻人口约310 万人,此外,该市每年来接待全国各地旅游人口约160 万人。 2 目前,公路通车里程约3604 公里,路网密度为41.9 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109 公里,一级公路148公里,二级公路471 公里,三级公路1009 公里,四级公路1488 公里。目前,全市75 个乡镇实现村村通,通油路率达89.7%。已形成了以大字型高速公路和三纵六横九条线为主骨架、农村公路为分支,干支结合、内外通畅的现代化公路网体系。全市目前拥有参加营运的载货汽车 2.07 万辆,载客汽车836 3 辆,公路货运量能力年849 4 万吨,货运周转量年60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年8133万人,客运周转量年37.5亿人公里。 此外,根据统计,截止2012 年年底,作为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

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第十章道路交通环境保护 §10-1 概述 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客观条件。道路交通环境就是人们借道路进行交通运输的客观条件。 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事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路网密度不断提高,致使道路交通所产生的某些不良现象如噪声、废气、振动、电磁波等相应增加,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危及到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害问题。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就是设法减少或防止道路交通对人类生态平衡的破坏。贯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并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道路环境质量,这是交通工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近年来已开始重视交通环境的保护,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 §10-2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与控制 一、噪声的含义、计量与指标 噪声通常指一切频率混杂、呆板、凌乱、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亦即凡人们所不需要、令人厌烦的声音、统称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即指由道路交通而产生的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 交通噪声与车流量、车型、车速、路况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天中完全是随机变化的,是一种变化范围很宽的随机噪声。许多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噪声的50% ~70%来自道路交通噪声,当然个别情况下可能稍有不同。

交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不仅与声强、频率有关,并且与其持续时间和变化幅度有关。声强变化幅度很大,如在寂静的环境中,勉强能听到最小的声音强度,称为可听阈,使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强度称痛阈。从听阈(2×105 Pa)到痛阈(20 Pa))声压比变化在100万倍以上,因此采用一个声级数值来评价交通噪声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故常用以下几种计量指标。 1.声压与声压级 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 声压级(L):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定义为2倍待测声压的有效值pe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po的比值的常用对数。 式中:Lp 声压级(dB); Pe 声压(Pah Po 标准声压2×105 Pa 标准声压常为20μPa 故 Lp=20 (dB) 20μPa是可听阈的最低限,其对应的声压级Lp=0(dB)。痛阈的声压级Lp=120(dB)。界于可听阈与痛阈之间的声音是人的可听声。 2.频率与频谱

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浅谈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公路绿化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 ~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2017年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分析 (简本)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武汉理工大学 二零一八年

术语 1.五纵四横 五纵四横是根据《湖北省公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定义的“五纵四横综合运输通道”选取的九条综合运输通道,包括大广通道、京港澳通道、随岳通道、襄荆通道、十宜恩通道5条纵向通道,沪汉蓉通道、福银通道、沪汉渝通道、杭瑞通道4条横向通道。 2.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3.鄂西南地区 报告中鄂西南地区包含荆门市、荆州市、宜昌市以及恩施州的全部行政辖区。 4.鄂西北地区 鄂西北地区包括襄阳市、十堰市、随州市及神农架林区的全部行政辖区。 5.当量车辆数 当量车辆数指我国现行公路交通情况调查中所调查的各类车型交通量绝对数乘以相应换算系数后的累计值。单位:pcu/d。 6.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AADT指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 7.拥挤度 路网拥挤度是指路网实际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之比。 8.客货车流量占比 客货车流量占比是指在交通流中客车、货车所占百分比。 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道和普通省道。 10.高速公路 包括国家高速和省级高速。 11.干线公路 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017年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公路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研究范围和期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湖北省行政区内的干线公路网。其中高速公路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为高速的公路;普通国省干线的范围是国道和省道中技术等级不为高速的公路。由于交调系统根据最新年报进行了路网编号调整,因此观察里程中很多省道升级为国道,国道规模增加,省道规模减少,由此导致普通国省干线交通量变化较大(2017年湖北省国省干线总观测里程145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观测里程1553公里,比2016年减少56公里;普通国道观测里程7427公里,比2016年增加3800公里;普通省道观测里程5616公里,比2016年减少2770公里)。 (二)研究期限 本项目研究交通量的期限为2017年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 (三)编制依据 (1)《湖北省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资料汇编》(2012-2017) (2)《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统计数据》(2012-2017) (3)《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 (5)《湖北省2017年公路养护统计年报报表》 (6)《历年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2017) (7)《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 (8)《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情况、通行能力分析研究》(2016) 二、公路基础设施 (一)公路总里程 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年末公路总里程为269484公里,比上年增加3.46%,公路密度为144.7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4.75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公路等级结构 公路等级结构日益完善。年末等级公路为259591公里,占总里程的96.33%,较上年增加3.8%。其中高速公路6252公里,较上年增加0.8%;一级公路5874公里,较上年增加7.6%;二级公路22712公里,较上年增加3.2%;三级公路10795公里,较上年增加0.8%;四级公路213959公里,较上年增加4.1%;等外公路9892公里,较上年减少4.5%。国道14109公里,省道19363公里,县道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

目录 前言 (1) 一、形势与要求 (3) (一)公路水路交通环保的主要成绩 (3)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7) (三)“十二五”新形势和新要求 (8)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基本原则 (12) 三、发展目标和重点 (13) (一)发展目标 (13) (二)发展重点 (15) 四、主要任务 (19) (一)行业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19) (二)行业环保监管体系建设 (20) (三)行业环保科研体系建设 (21) (四)行业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 (22) (五)公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22) (六)水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24) (七)废弃物循环利用 (26) 五、政策措施 (26) (一)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理念 (26)

(二)强化行业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27)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 (27) (四)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 (27)

前言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因此,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更加重大。 2009年中国政府已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等目标。“十二五”期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对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也提出了全面的更高的要求,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特编制《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指导“十二五”期交通运输行业环境保护工作。 本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了“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交通运输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环保管理和科研等领域进行了统筹规划,并提出

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正式版

环境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道路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存在着显著影响,主要反映再起不能满足汽车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在视觉、心理、反应等方面的需要。道路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设计、道路质量、道路绿化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协调等。 (一)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直线与曲线长度的比例不合理。高速公路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应有所限制,直线与曲线的长度设置应合理,

否则容易形成驾驶单调感,对驾驶员起到催眠作用,引发交通事故。纵坡及纵坡长度不合规范。坡度大、坡长小的坡段事故率相对较高。 (2)弯道超高不合理。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入口的匝道路段,弯道超高设置不够或出现弯道反超高等情况容易引起车辆侧翻等事故。 (3)路面设计中影响安全方面主要有: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能等。 (二)道路质量影响行车安全主要有: (1)路面坑槽、断板严重影响路面平整度,容易造成高速行驶车辆方向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