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
翻译学概论复习提纲

1、解释翻译、翻译学概念、描述翻译学体系;

2、解释以下所讲各翻译学流派的观点,并作简单评价:

语言学流派:采用语言学途径研究翻译,认为翻译是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重点是比较原文与译文的语言成分,强调意义的构成特征以及源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即在语音结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对比关系,如英语与汉语的明显不同之处,有复数、时态、词形变化等,英语是圆周句,形合,等等。这样两种语言在语码转换中就必须按照两种语言的对应规则进行。

文艺学派:文艺途径,文艺学派翻译理论,是运用文艺理论研究翻译、解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翻译的文艺学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前较盛行,是再现内容与形式统一体中所反映的艺术真实,侧重从原文的文学特征着眼,特别是比较原文和译文的主题结构、风格特色和艺术效果,多照顾原文及原文作者方面的因素。这种翻译的关键是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信息,其争论的焦点是:在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哪个更重要? 是忠于原作的内容而不顾读者能否接受,还是变通原文而迁就读者?翻译的核心不是讲求字面意思的真实,而是要体现艺术真实,即精神上的真实,所以在翻译时抵制字对字的死译。这种途径的具体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的使用域、作品的修辞手段和语言的创造力等方面的问题

交际翻译:交际理论学派把翻译看作交流活动,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比较原文和译文在各自语言里的交际功能,并重点从研究信息源、信息和信息接受者、媒体等方面研究翻译问题,认为应该突出信息接受者的作用,强调信息交流而非语言对等,其代表人物包括德国莱比锡学派的卡德和纽伯特等。

在任何交际场合里,信息的内容都会包括三个因素:言语因素即言语表达形式、副语因素即非言语表现的语言相关因素、超语因素即非语言的文化和场合等因素。交际性翻译的特点是必须使译文在译文读者身上产生出原文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那种反映,译者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因为必须把外来的东西译成地道的译文,搬进译语文化,而不使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观(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把翻译过程视为一种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强调翻译应该全部或部分地传达原文文本中的言内

意义、指称意义或者语用意义;认为译文应该体现原文文本中的非语言符号,即把原文文本的文体风格、语域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等。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符号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文本今夕复译,进而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语言特征。

文化途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点和取向都不同,翻译体现的是文化价值体系,而不简单地从语言表面来考虑。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把翻译由两种语言间的语言转换活动变成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解释的文化活动。翻译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文化转向。These include studies of changing standards in translation over time, the power exercised in and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pursuit of specific ideologies, feminist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s “appropriation”, translation and colonization, and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Munday,2001:127).

动态等值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 is based on what Nida calls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1964:159) The message has to be modified to the receptor’s linguistic needs and cultural expectation and “aims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 Naturalness is a key requirement for Nida. He defines the goal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s seeking “the closest n 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L message.” (1969:12) This receptor-oriented approach considers adaptations of grammar, of lexicon and of cultural references to be essential in order to achieve naturalness; the TL should not show interference from the SL, and th e “foreignness” of the ST setting is minimized.

功能目的论:

功能翻译理论: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林娜.赖斯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提出,该理论的观点是“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认为理想的翻译是目的文本和原语文本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方面实现对等。

目的翻译理论:翻译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也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为,翻译行为往往发生在具有不同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翻译并不是语言之间简单的对等转换。

翻译目的论关注的重点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强调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即翻译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是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的。翻译活动的意图不是本身的意图,而是与译者或翻译活动的发起者有关。It stipulated two further general rules: the coherence rule and the fidelity rule. The coherence rule stipulates that the TT must be sufficiently coherent to allow the intended users to comprehend it, given their assumed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situational circumstances.

The fidelity rule concerns intertextual coherence between translatum (i.e TT) and the ST, and stipulates merely that some relationship must remain between the two once the overriding principle pf skopos and the rule of (intratextual) coherence have been satisfied.

3、翻译过程是什么?翻译本质:

翻译的本质:哲学家波普尔(Popper)(在《客观知识》一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种世界或宇宙:第一世界是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世界是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世界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及艺术作品的世界)。刘传珠,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据此将翻译涉及到的因素命名为三个世界:

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客观世界、文本世界作用下各自所获得的思维世界分别称作“思维世界-I”、“思维世界-II”和“思维世界-III”,把原文作者和译者各自所生成的言语产物分别称作“文本世界-I”和“文本世界-II”;而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各自形成“思维世界”的过程分别称为“认识过程-I”、“认识过程-II”和“认识过程-III”,把原文作者和译者各自生成“文本世界”的过程称为“表达过程-I”和“表达过程-II”。用工艺图表示为:

“客观世界”、“思维世界”“文本世界”

(1)“认识过程-I“思维世界-I”“表达过程-I”,“文本世界-I(原

著)

注:1、世界知识:客观世界和经验知识的总和;

2、世界知识1是作者的外部环境(客观世界)与作者的经验世界;世界知识2是译者的经验世界

用此原理解释:为什么不同的译者会翻译出不同的译文或译文不是原文的简单复制品?

4、解释下列翻译策略:直译、意译、归化、异化,你如何看待这两对策略。

5、翻译实务类型:根据删减程度,根据需要或不同的目的,以及译文对原文删减或改写的

程度,译品类型至少可分为全译、节译(选译)、译要、改译、编译、综译等。谈谈以上翻译类型的翻译原则。

6、什么是翻译标准?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具体翻译标准的确定、

7、谈谈你的“忠实”标准

8、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是什么?实用文体的呢?

2013-2014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

1、名词解释:社会学想象力 2、社会学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社会学想象力是指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强烈意识,它要求我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它使我们能够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能够使我们探索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模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正如米尔斯所说:“社会学想象力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以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社会学的任务和前提” 第二章社会学简史 1、简答:西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 2、孔德将学科分为哪五种?他认为社会学可分为和。 3、斯宾塞根据管理形式的不同,将社会分为和。 3、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他将社会团结分为和。 4、迪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方法论的几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5、简述迪尔凯姆对自杀的分类 7、韦伯将社会行为分为哪四类:、、、,将权威分为哪三类? 8、结构功能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有哪些?(社会学:孔德、斯宾塞和迪尔凯姆,人类学: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另两个代表人物是和。 9、社会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4个) 10、简述刘易斯.科塞的社会冲突论的基本观点 11、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2个) 12、简述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6个命题 13、互动论的代表人物(5个) 14、名词解释:镜中我 第三章社会与社会结构 1、简述社会的基本功能 2、名词解释:社会结构、地位、角色 3、腾尼斯按社会整体结构将社会分为和 4、简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5、论述:人口的性别比的意义,以及当代中国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

1、什么是文化? 2、名词解释:价值观、规范、亚文化、文化堕距、文化濡化 3、试比较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4、简述文化的功能 第五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1、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即社会互动及其三个因素) 2、名词解释:情境定义集体行为 3、简述戈夫曼的拟剧论对社会互动的解释 4、大众行为可以分为、、和 5、简述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 6、简述特纳解释集体行为的紧急规范理论;科尔曼的控制转让理论 第六章社会化 1、名词解释:社会化、人格 第七章社会组织与社会群体 1、名词解释: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参照群体 2、简述社会群体的特征 3、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第八章家庭、婚姻与性 1、名词解释:家庭结构 2、简述家庭的特征 3、按照家庭结构可以将家庭划分为哪些类型? 4、择偶的原则有哪些? 第九章社会分层与流动 1、名词解释:社会分化、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 2、功能论和冲突论是如何解释社会分层的? 3、简述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 4、简述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讲课讲稿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

导言 一、解释以下概念并指出其区别 语言学语文学小学 二、语言学理论在指导语言实践上有哪些作用? 第一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语言的主观性 二、举例说明 1、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 2、信息传递中接受存在的方式 三、论述: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一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语言能力 二、举例说明:语言的民族性 三、简答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3、聋哑人的语言问题与思维特点 四、论述 1、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2、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1、征候 2、心理现实 二、辨析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区别相同点分点答题) 1、语言和言语 2、征候与符号 3、语言与符号 三、简答 1、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分点答题不举例) 2、怎么理解“人的心理现实是不断增量的” 第二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2、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 3、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 二、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三、论述 1、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 2、语言层级装置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第二章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语言能力 二、简答 1、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后天的语言环境决定着人的语言能力的现实和维持 2、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论述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第三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1、音标 2、国际音标 二、辨析区别和联系 语音学和音乐学 三、简答 1、语音与自然界声音的异同 2、语音学研究的诸方面 第三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1、纯音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一)04上半年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一) 一、单选题 1、()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社会实验方法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2、()是“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眼界的开拓者”。 A马克思B孔德C斯宾塞D韦伯 3、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制度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功能扭曲B完美的制度可以全面涵盖和制约人们所有的行为调节所有的关系C“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和矛盾体现 D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两者可以完全重合 4、()认为,个人与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A齐美尔B孔德C涂尔干D索罗金 5、社会学的()是指从整体的角度考察、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应用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整体性特征 6、社会学的()是指哪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 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 7、()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的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A身份B地位C角色D职业 8、“石头不是文化,用石头做出来的石器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 9、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文化集丛B文化模式C文化结构D文化特质 10、()又称文化杂交。 A文化采借B文化传播C文化冲突D文化融合 11、()是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存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本领的过程。 A政治社会化B价值观念社会化C生活技能社会化D行为社会化 12、()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A基本社会化B再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3、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A库利B舒茨C戈夫曼D加芬克尔 14、()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A竞争B交换C合作D冲突15、现代社会学通常采用特定的符号图式分析家庭结构,表示() A血缘关系B领养关系C亡故关系D入赘关系 16、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A生产关系B婚姻关系C亲子关系D抚养与赡养关系 17、组织与初级群体最显著的区别是() A正式而明确的制度化规定B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C有一定的权威体系D组织规模比较大 18、过度照章办事会产生()的弊端。 A官僚主义B形式主义C文牍主义D欠缺人情味 19、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A价值标准B规范体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 20、萨姆纳认为,虚荣产生社会的() A自续制度B自足制度C自存制度D宗教制度 21、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于1887年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中提出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新闻学概论资料教学大纲

《新闻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闻学概论适用层次、专业:(二本)新闻学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新闻学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新闻的性质、特征、发生、发展、传播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对新闻学基本原理的理论阐述,也是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因此,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便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能够以良好的理论素养指导新闻实践,并尝试解决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 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新闻的本质与特征,把握新闻传播及其规律,认识新闻事业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新闻自由的社会控制,对新闻学本体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作较为全面的概括,分析和论述,从而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及其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了解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新闻专业素养,用以指导新闻实践,适应社会对新闻事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讲授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总学时:6 ;理论学时:6 ;实验学时:0) 授课容:新闻学的基本含义;新闻学的学科结构;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新闻理论;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基本状况;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基本要求 (1) 了解新闻学的形成 (2) 了解新闻学的发展 (3) 了解新闻学的容 (4) 掌握新闻学的研究方法 (5)学习新闻学的意义 2.重点、难点 (1) 重点:新闻学的学科结构 (2) 难点:各国不同时期新闻理论及发展 (二) 新闻的定义(总学时:6 ;理论学时:6 ;实验学时:0) 授课容:新闻的起源;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的本源;新闻的定义;新闻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

导言 一、解释以下概念并指出其区别 语言学语文学小学 二、语言学理论在指导语言实践上有哪些作用? 第一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语言的主观性 二、举例说明 1、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 2、信息传递中接受存在的方式 三、论述:语言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第一性的、最重要的手段 第一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语言能力 二、举例说明:语言的民族性 三、简答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3、聋哑人的语言问题与思维特点 四、论述 1、儿童语言习得与思维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 2、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第二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1、征候 2、心理现实 二、辨析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定义区别相同点分点答题) 1、语言和言语 2、征候与符号 3、语言与符号 三、简答 1、语言符号与心理现实之间的关系(分点答题不举例) 2、怎么理解“人的心理现实是不断增量的” 第二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2、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 3、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 二、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三、论述 1、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 2、语言层级装置靠语言单位的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第二章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语言能力 二、简答 1、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但后天的语言环境决定着人的语言能力的现实和维持 2、语言是其他动物与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论述 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第三章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1、音标 2、国际音标 二、辨析区别和联系 语音学和音乐学 三、简答 1、语音与自然界声音的异同 2、语音学研究的诸方面 第三章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1、纯音 2、乐音 3、噪音 4、基音 5、陪音 6、基频 7、共振频 二、简答 1、语音四要素中哪个要素是基本的?为什么? 2、怎么理解音高、音重、音长的变化是相对的,音质的变化是绝对的? 3、声学分析软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 第三章第三节 一、名词解释 1、元音舌位图 2、基本元音 3、颤音 4、闪音 二、简答 1、为什么人能灵活地发出复杂多变的音而动物不能? 2、近音与半元音的异同点是什么? 3、各民族发音的共性和特性怎样? 三、绘制元音舌位图 第三章第四节 一、举例说明 1、音位的定义 2、什么是音位变体?它有哪些种类?它同音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3、举例分析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的区别 4、举例分析音位理论的实践意义 二、论述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与答题要求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的题型与7 答题要求: 1,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只需要回答要点。2, 简答题(4题,每题8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3, 论述题(2题,每题24分):尽可能详细地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12分),并尽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着重考察描述与分析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准确性(12分)。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2014) 第一讲:社会学导论 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经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 社会学主要理论视角的主要观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主义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尝试运用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某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例如离婚率上升、农民外出务工或者社交网络使用率提高等现象)。 第三讲:文化 文化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文化)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主文化、亚文化以及文化滞后(文化堕距Culture lag)的定义。 看待文化的三种态度及其定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理想主义。 第四讲:社会化 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定义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有哪些?镜中我理论与角色借用理论的内容 第五讲: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先赋地位、自致地位、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的定义。印象管理的定义 社会互动的具体类型(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及其定义。 第六讲: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的定义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定义 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及其特征群体规范、信息遵从与规范遵从的定义 第七讲:正式组织与科层制 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定义正式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非正式组织(小圈子)? 科层制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科层制的优越性(正功能)与主要弊端(负功能) 第八讲: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越轨、反常越轨、不遵从越轨、初级越轨与次级越轨的定义 关于越轨的社会学理论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如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失范的概念以及默顿关于失范困境的反应模式的分析。社会控制、内化的定义。 社会控制的具体手段(强制性的和非强制性的)有哪些? 第九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社会流动、个人流动、结构性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的定义 阶级分层体系与其他分层体系(奴隶制,种姓制,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区别。 西方关于社会分层的两种主要理论视角及其主要内容(马克思与韦伯)。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主要理论观点(参考更多课外阅读文献了解陆学艺、孙立平、李强、孙立平与沈原等学者的主要观点)。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结合实例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第十讲:社会制度(以家庭制度为例) 社会制度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制度的功能 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定义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分别是如何分析家庭的?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12-2020年本科插班生《新闻学概论》考试大纲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新闻学概论》考试大纲 新闻学专业注重新闻学的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今后进一步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打下基础。专插本考试的重点让考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理清新闻学的主要范畴,建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使考生能站在新闻学的高度,运用新闻学相关知识分析新闻现象。 一、参考用书: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9135886,李良荣著,2018年11月。 二、考试内容纲要: 绪论(了解) 第一节新闻学 第二节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第三节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第四节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第一章新闻活动(了解) 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第四节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新闻(重要) 第一节新闻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两种新闻定义 第三节新闻本源 第四节新闻要素 第五节新闻类别 第三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重要)第一节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重要)第二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第三节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维护新闻真实性永远在路上 第四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重要)第一节新闻与信息 第二节新闻与宣传 第三节新闻与舆论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产生(了解) 第一节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

第二节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第三节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 第四节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六章互联网与新媒体(了解) 第一节互联网与新媒体 第二节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 第三节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第四节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 第七章互联网造就传媒业新业态(重要) 第一节新媒体持续冲击大众传媒 第二节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第三节新闻接收:从受众到用户 第四节新闻机构:从单一媒体到融合媒体 第五节新闻体制:从单一国企体制到混合体制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了解)第一节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第二节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第四节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型

题型复习: I . Choose the best answer.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30分) 1. __________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A. Psycholinguistics B. Language acquisition C. Sociolinguistics D. Biolinguistic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belongs to the lexical categories? A. conjunction B. determiners C. verbs D. prepositions I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a proper term. Initials have been given in each item.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1. M___________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of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2. V_______ are produced with little restriction of the airflow from the lungs out through the mouth and or the nose. III. Write phonetic description that corresponds to each of the following symbols.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 low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t?] voiceless palatal affricate IV. Using one or more of the constituency tests (i.e. stand alone, move as a unit, replacement by a pronoun, one-replacement), determine whether the boldfaced portions in the sentences are constituents and provide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the constituents. (每小题2.5分,本大题共10分) 1. I saw a dog in the room. 2. I send him a letter. Answer: 1. I saw a dog in the room. a dog—NP, a constituent (1) stand-alone test: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room ? A dog. (2) Move as a unit test: A dog is what I saw in the room. (3) pronoun test: I saw it in the room.. 2. I send him a letter. send him—not a constituent (1) stand-alone test: What did you do? * send him. (* means wrong) (2) Move as a unit test: * Send him is what I did. (3) pronoun test: *I did a letter.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DOC)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1. 社会学的定义 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安东尼?吉登斯提出) 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系统 研究的科学。 ②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条件: A 社会变革的需要。 B 、思想渊源,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C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推力。 D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 社会学产生的主要阶段 ① 初创阶段(19世纪30年代至 19世纪末): 奥古斯特?孔德: ③ 互动论: 符号是人类沟通 最重要的手段, 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共享符号与象征的 意涵。 4. 社会学研究的步骤方法 ① 定义问题 ② 回顾文献 ③ 建立假设 ④ 选定研究设计 ⑤ 收集与分析资料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观察、实验、现存资料 ) ⑥ 形成结论 最初使用“社会物理学”创造社会学。 倡导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 提出“三阶段法则” 。 晚年提出“人道教” 。 1) 2) 3) 4) A 、 B 、 哈利亚特?玛蒂诺: C 、 赫伯特?斯宾塞: ( 1 )翻译家。 ( 2)研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 ( 3)提倡女权,主张消灭奴隶制。 1 )提出社会进化论。 2)提出社会有机论。 卡尔?马克思:(1)研究资本主义和阶级斗争。 (2)提出社会变迁、唯物史观。 ②形成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A 埃米尔?涂尔干:(1)将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中。 ( 2)提出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 ( 3)提出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B 马克思?韦帕:(1)提出社会行动论。 (2)提出政治社会学。 3.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流派及观点 ① 功能论: 社会的每个部门都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而构建起来的。 一个面向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存在并没有贡献——假如它没有特别的功能, 价值观的共识,这个社会面向很快就会被淘汰。 ② 冲突论: 社会行为必须用竞争团体间冲突与紧张的角度来分析。 征就是竞争团体间永无休止的争斗。 D 、 假如社会生活的某 或是无法促进社会 该理论认为社会的特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新闻采编教学大纲

《新闻采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新闻采编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32理论学时,0实训学时) 总学分:2 适用专业:音乐学(艺术教育)新闻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教育专业新闻方向的核心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生,使学生理解新闻采编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新闻采编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采编创作流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熟悉不同媒体新闻采编的特色,对新闻作品具有较准确的鉴赏和判断能力,可以对新闻采编的过程进行准确描述与表现,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相关理论,分析新闻采编案例,并能参与新闻采编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认真学习和理解教材,达到比较深刻的领会。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要深入领会并能够运用,比较全面地加以把握。学生还应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要注意认真研读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又要学生运用这些理论来进行新闻的采、写、拍、编等。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掌握得较为扎实。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前期课程《新闻学概论》、《主持礼仪》等,后绪课程《节目主持人概论》、《广播电视节目评析》等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上)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新闻的涵义、特点、作用及新闻构成要素; 2.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及电视新闻的分类; 3.掌握电视新闻业务流程,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人员。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闻的核心本质;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2.难点:新闻伦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一、《南京零距离》的启示 二、重视受众需求 第二节真实:新闻的生命 一、制造新闻、故意歪曲(故意造假):职业道德的缺失 二、主观妄断、真假不分(判断失误):调查核实的不足 三、摆拍重演、移花接木(表达低劣):制作观念的误识 第一章导论(下)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的分类 2.理解电视新闻的叙事元素 3.掌握并会实际运用电视新闻的业务流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电视新闻的八种叙事元素。 2. 难点:电视新闻业务流程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内容: 一、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三、电视深度报道解析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11)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2011)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总体框架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语言的功能和结构第三章语音第四章语法第五章文字第六章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第七章语言的演变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语言学概说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人类语言2、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追溯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二、语言学的学科分类以研究对象为标准: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以研究的侧重点为标准: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很明显,在这一分类体系中,语言学概论属于普通语言学和理论语言学。三、语言研究的历史回顾总的看来,到目前为止,整个人类的语

言研究,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它们是: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公元前4世纪19世纪初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当代◆从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语言研究就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语言学也成为了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第二章语言的功能和结构第一节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体现在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三个方面。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标志功能:语言是一个人所属民族、地区、社团的标志;也是一个人的身份和文化素养的标志。二、语言的文化功能1.文化镜像功能:语言是反映文化面貌的一面镜子。2.文化传承功能三、语言的心理功能1.认知功能:语言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思维功能:语言是思维的主

要工具思维的类型不同,和语言的关系也不同。具体情形如下: 1 形象思维的低级阶段非语言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语言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语言思维◆在人类的思维中,非语言思维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语言思维。第二节语言的结构一、语言是一种符号1、符号——被约定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2、符号的特点任何一种符号,都必须具备形式和内容两个基本部分。符号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符号和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人为约定的。3、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从词与词的组合上看,语言符号还具有线条性。从单个词的音与义的结合上看,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思考题1-2:§1.“火车”“红旗”“铁路”“马路”“马车”“牛奶”这类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吗?§2.语言中的象声词和感叹词,例如汉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人类的语言与动物的“语言”有何本质区别? 动物之间也有相互用来交际的信号,但这跟人类的语言有本质的区别,人类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功能开放:米、分米、厘米、微米、纳米 2、构造灵巧:音位,音节语素,词,句子 3、需要学习 2、人类语言构造灵巧的三个条件: 任意性:保证任何事物都能用语言表达 离散性:保证了语言单位自由拆装 层次性:电+影电影彩+色彩色 电影+彩色彩色电影 3、荀子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你如何 理解? 语言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人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动选择的可能性。因此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但命名一旦成立就具有强制性。因此说,“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你如何理解?请联系语言事实加以论述。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索绪尔: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1、形式内容的联系是非本质的,是人赋予的,具有约定性。如“马”“车”对这两个语素本身的例句,现代词源学还没有找到一致的认识,因此他们是任意约定的。2、一旦形成后对个人具有强制性。3、非本质的联系不意味

着没有联系,理据性是可以成立的,帮助记忆。人、鸡、鸭。布谷鸟。联系是成立的,但不是本质的。 5、关于幼儿是如何习得语言的有哪几种假说?试加评述。 1、模仿说:认为幼儿是通过摹仿听到的语句而学会说话的。通过成人的重复,更 正、赞许等反馈,正确的说法得到强化,由此而形成幼儿的说话习惯。 2、天赋说:以乔姆斯基为代表,认为有一种可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在后 天具体语言输入刺激下,经过语言习得机制习得一种具体的语言。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儿童习得母语学的是抽象的规则,即语言能力,虽然他们接触到的是具体的语言行为。 3、认知说: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是伴随着认知能力而发展起来,语言习得能力仅 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斯洛宾、皮亚杰认为,不能脱离智力发展的全局来考查语言习得。如先有判断事物大小的能力,然后才会有“狗比猫大”直螺纹ideas 语言表达。儿童学话的早期似有此种情况,但两者都比较发达后,关系就比较复杂,语言也可影响认知能力。 各学说局部真理,互相补充。 6、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有哪些特性? 1、任意性:音义之间不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认为约定的 联系,音义在结合之初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索绪尔: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准则。 1)形式内容的恋歌是非本质的,是人赋予的,具有约定性。 2)一旦形成后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3)非本质的联系不意味着没有联系,理据性是可以成立的,帮助记忆。 2、线条性 3、层次性:语言单位具有层层“套装”的性质。小的组成大的,大的组成更大的: 我们学习语法。 4、系统性:语言符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的性质。其中聚合关系和 组合关系是两种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7、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社会学概论知识要点 主要概念知识要点 1.社会学是研究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2.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学的社会化研究就是要考察和解决有助于把人推到一定社会结构中充任角色的条件和机制。 3.社会运行的概念: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4.社会运行分分类: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5.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领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 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6.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