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三次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汉族源于北方的华夏族,而南方远古吋代是越、巴、蜀、楚等土著民族的家园。今天的汉族南方部分的形成,是古代北方汉族人民不断南下并与南方土著民族相融合的结果。但是,这一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在各区域的表现形式如何,这些重要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本文试图在移民史研宄的基础上,对丙晋永嘉之乱以后、唐后期五代和宋代靖康之乱以后等三次北方移民南迁浪潮和南方汉族形成的关系作点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三次北方人口南迁时的移民分布特点

古代北方汉族人民较具规模的南下,始于秦统一全国之后,元代以来已较为少见。因此,三次北方人U南迁对汉族南方部分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距迁出地远近、迁移路线走向以及迁入地的经济文化基础等原因,移民在南方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数量相差很大。加之迁入时迁入地原先的人门基数不同,移民在各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差别极大。各次移民的主耍分布状况是:

丙晋永嘉之乱以后移民浪潮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以江南的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第二位是安徽,安置移民的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湖北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汉水流域,上自今郧四、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另外,今江陵、松滋一带和武昌、黄梅一带也有一定数量的移民。河南南部淮河流域,陕丙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四川的成都东北和川陕交通线附近及彭山县,也设冇若干侨县。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己远,移民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此次移民浪潮的边缘大致在今四川盆地的屮部、湖南北部、江四北部和浙江中部,在此线以南就只有很少量分散的移民了①。

谭其骧依据先生的意见,可以将侨州、郡、县的人口视为南渡人U的约数②。《宋书?州郡志》记载刘宋大明八年(46 4年)侨郡人门较多的州,州内人口总数和侨郡人口分别是:南徐州(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一带)4 1.8万、22.2万;南兖州(和当今江苏的江淮地区)12.5万、3.8万;南豫州(相当今安徽江淮地区和江南大部,及河南的淮河以南)15万、12. 6万;雍州(相当今湖北襄樊、谷城一带和河南的南阳地区)15. 8万、8. 2万;秦州(相当今陕西汉屮一带)5. 1万、5. 1万③。因此在上述州,侨郡人口或是当地人口的基本部分(秦州,100%),或是人口的主要部分(南徐州、南豫州和雍州,分别占53%、84%和52%),或占三分之一左右(南兖州,占30%)。上述移民密集分布区大体在秦岭一淮河以南,大巴山一汉水一长江下游南岸平原以北。

①以上据《屮国移民史》魏晋南北朝卷,葛剑雄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

②《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上册第219页,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③侨郡、县的确定据《宋书?州郡志》和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各州人口数据郡数合计。凡一郡下只冇部分县属侨县者,据县占郡内县数比率推算。唐后期五代各区域的移民数量,大致以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上海市、浙江省北部、四川盆地和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最多,其次是江西北半部和今苏、皖两省的江淮地区、今湖北省的长江以北和河南的南部地区,福建则是唐末移民的重要迁入区。如以移民的分布状况和在当地人口中所占比重来划分,可分出三大区域:

(一)、密集型区域,即移民在大部分府州成了人口的主体部分。今秦岭淮河以南,大巴山和直到入海口的长江干流以北,都属于移民的密集分布区。

(二)、点状型区域,即同一区域中一些府州有较多的移民,一些府州则移民较少,因而未能密集成片而呈点状分布。这一区域在大巴山和长江干流以南,云贵高原和南岭山脉以北。在少数府州,移民在人门屮占了一定的比重。

(三)、稀疏型区域,即全区域移民总数不多,除了极个别地方移民未能对当地人口构成产生影响。此区域在点状型区域之南。①

宋代靖康之乱以后的南迁规模远远超过唐后期五代,仅绍兴和约签订之前便大约有五百万人,南方人部分府州军的绝大部分县都有数量不等的移民分布。各地区的移民数量以今苏、皖二省的长江以南地区、上海市和浙江省最多,江四、湖南、湖北、苏皖两省的江淮地区、四川、陕四南部和福建次之,今广东和广西最少。按移民的分布状况和在当地人口中所占比重来区分,仍然分成三大区域,与唐后期五代的移民潮相比,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长江南岸地区加入密集型区域,其余大体相同。在今湖北的长江以南部分(不含恩施地区),湖南省的洞庭湖西部平原,以杭州、南京、苏州为屮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两宋之际当地人口严重下降和北方移民的大量迁入,北方移民也己成为人口的主体部分。②

据上所述,三次南迁浪潮时北方人U在南方的分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大巴山一长江之间的江淮地区和汉水流域,在各次北方人门南迁潮屮,绝大部分府州往往都是移民密集型区域。

第二,长江南岸的一些地区在东晋南朝和南宋时加入移民密集型区域,在这两次移民潮中北方移民都是当地人口的主体部分。

第三,位于大巴山一长江南岸平原以南,云贵高原一南岭以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点状型区域,移民未在人口中占主体地位。

第四,位于南岭以南的今广东、广西地区,在各次南迁潮中,移民数量都比较有限,属于移民稀疏型区域。

第五,拥有今云南、贵州两省和湖北、湖南、广西、四川毗邻地区的云贵高原,在各次南迁潮中几乎没有移民迁入,属于移民空白区域。

近年来,一些科学工作者调查了我国24个民族、74个群体的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形gm、km分介,测定丫9560例个体的gm因子,根掘gm单体形频率计算遗传距离并绘制了系统树,从而得出中华民族起源于古代两个不同群体的假说。这两个群体大致以北纬三十度为界,其北属于北方型,其南属于南方型,双方的gm表型的分布明显不同。而且,居住在北方的汉族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同一个集群,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和南方的少数民族在同一个集群,南方和北方汉族的差异远远大过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差异,

①以上据《中国移民史》隋唐五代卷,吴松弟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

②以上据《中国移民史》宋辽金元卷,吴松弟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第四章第五节,吴松弟著,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3年版。原因是南方和北方两大集群的起源不一样①。这一假说和上述移民史的研宄结论不谋而合。

北纬三十度线约经过今浙江杭州以南、安徽皖南的北部、江两北部省界、湖北的长江南岸平原以及四川的中部。如果除去四川的北部(说明见下),北纬三十度线以北的南方区域相当于江淮地区和汉水流域及长江南岸平原,与本文所说的移民密集

型区域大体一致。这并非偶然,因为今日的人口分布是历史上一次乂一次人口迁移的结果,而靖康乱后的人口南迁是北方人口的最末一次大规模南下。这不免使我们想到,是否是北方移民迁入时在各区域人U所占比重的不同,使民族融合和汉族形成发展的形式出现差异,从而影响到人体免疫球蛋0的差异呢?为此,需要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讨论北方移民和汉族形成发展的关系。云贵高原在三次移民潮时属移民空白区,来自南方地区的汉族移民明清以来始大举迁入,不屌于讨论范围。

二南方北部地区的人群更替和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此处所说的南方北部,指大巴山一长江以北的江淮地区和汉水流域。

关于南方的非汉民族,《汉书》有四南夷、两粤等周边民族列传。四南夷指夜郎、莫、邛都、徙、白马之类,分布在巴、蜀的外围,大约在今云南、贵州及四川盆地周围。两粤指南粤和东粤,分布今广东、广丙、福建与浙江的南部。《后汉书》冇《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指武陵蛮、越裳、巴郡南郡蛮、板循* 蛮等,除了越裳蛮在今越南一带,其余都在今湘、鄂两省的西部和四川东部山区,最西直到巴郡的阆中(今四川阆中市)。据此,南方北部由于经历了自先秦开始的华夏族的逐步南迁和民族融合,绝大多数地区在汉代就已是汉族的生活区域。不过,由于南北朝时一些非汉民族迁入,隋代江淮地区的丙部“多杂蛮左”②。此后,经过隋唐吋期的民族融合,在江淮己找不到非汉民族成员的痕迹(不计新迁入的个别移民)。因此,本区早期汉族形成于汉代以前,与三次北方移民南迁潮并无多大关系。但是,此后我国处于南北分裂时期的残酷战争和移民迁入导致的数次人口更迭,却使北方移民对后期汉族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本区是我国南方和北方两大地域的联接地带,一旦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 即成为分裂政权军事对抗的地区和基本战场所在,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南宋和金、南宋和蒙(元)的对峙时期无不如此。大战来临时,当地人口数量严重减少,或死于战争,或被迫迁入长江以南避难,只有小部分的人留居本地。同时,北方移民向南迁移首先要进入木区,一些移民遂在此定居下来,最终结果是新迁入的北方移民取代了原先居住于此的人民而成为人口的主体部分。因此,三次人口南迁浪潮为大规模人口更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汉族人门的主要来源。

早在三W和两晋时南方北部便发生过儿次人口更迭。《宋书?州郡志》说淮南郡(三国魏初相当今安徽江淮地区的东部)的沿革:“三国时,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不居者各数百里,此诸县并在江北淮南,虚其地,无复民户。吴平,民各还本,故复

①赵桐茂、陈琦等《中国人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形的研究:中华民族起源的一个假说》,《遗传学报》18卷2期,1991年。

②《隋书》卷31《地理志》。立焉。其后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度。

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度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晋末遂割丹阳之于湖县为淮南境。”三国对立长达半个世纪以上,所谓“吴平,民各还木”并非指原居民迁回家乡,而是外来移民迁入。类似的人口迁移并非仅仅发生在淮南郡,而是遍及江淮地区,上举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南豫州、南兖州、雍州和秦州均有侨州郡县,即是证明。四州总人口共48. 4万,侨郡人口为2 9. 7万,占61%。由于自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以来,儿次实行土断,将散

居侨人断入所在籍贯,并省没有实土或民户太少的侨郡县,“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①,大明八年的侨郡人U主要反映其前不久的北方移民南迁结果,而此前一个半世纪共发生四次北方人民南迁②,因此有理由认为北方籍人民已成为江淮人门的主体部分。

这种新迁入的移民代替原先的土著居民的状况,在唐末和宋代再次重演。唐末淮南战乱频仍,“被兵六年,士民转徙儿尽”。杨行密控制淮南以后,采取种种措施,“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承平之旧”③。“招抚流散”即移民迁入是战后淮南人口恢复的主要原因。汉水流域在安史乱时受到战争的破坏,“户门流失大半”④。由于“浮客相与來”,人口数量始得到恢复⑤。今湖北长江以北地区可以江陵府(治今江陵县)为例。《旧唐书?地理志》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江陵府属荆南节度使)井邑,十倍其初。”但唐末江陵府毁于战火,只剩17家人家。在成*的抚辑下,到天复三年(903年)因移民迁入始恢复到近万户⑥。

两宋之际,南方北部受到战争的残酷破坏,人口数量剧减,战后移民大批迁入, 人口和经济才有所恢复。文献载:“两淮田亩荒芜,愿耕之民多非土著”⑦;荆南一带“沿路居民大抵多四方人,土着才d?—也”⑧;都反映了外来移民是人口的主要部分。在汉水流域,金州(治今陝西安康市)“残弊特其,户口无几”⑨,梁州(治今汉屮市)和洋州(治今洋县)“两州之民,往往逃绝”⑩, 人口的恢复也主耍依赖移民的迁入。由于来自江四、两浙等路的南方籍移民南宋孝宗以后才开始迁入,此前的外来移民基本来自北方(11)。南宋后期,由于蒙(元)军队大举攻金导致北方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下,相当于南方北部的陕南、汉南和淮南等“三边之地”形成“华夷(指新来

①《宋书》卷2《武帝纪》。

②参见谭其骧《幵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迂徙》。

③《资治通鉴》卷259,昭宗景福元年八月。

④《旧唐书》卷117《严震传》。

⑤岑参《过梁州奉赠张尚书大夫公》,《全唐诗》卷198。

⑥《资治通鉴》卷157,僖宗文德元年;《新唐书》卷190《成内*传》。

⑦《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之二O。

⑧陆游《渭南文集》卷47《入蜀记》。

⑨《宋史》卷367《郭浩传》。

⑩《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二八。

(11)孝宗淳熙间陈造说淮南:“风俗纯质,土物有中原气。近者南北杂处,渐不如旧。”见《江湖长翁文集》卷27《上王参政奏札》。自金界的汉族人民)杂居”,“客主不敌”的局面,扬州、襄阳等地甚至“降附之人,居其太半”①, 表明不久前迁入的北方移民己占当地人口的主体部分。

综上所述,每当南北分裂吋,南下的北方移民总是取代原先的土著居民,成为当地人口的主体部分。这种变化,往往乂和期间北方汉族因周边民族内迁、融合而发生的新变化相呼应,表现为在中原发生新一轮民族融合的时候,经历上一轮民族融合的北方汉族人民复迁入本区。因自南宋以后已无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下,今本区人民的北方血统很可能都是南宋时期移民的结果。由于有关汉代以前北方汉族南下本区的文献缺少记载,无从得知区内早期汉族的主要形成方式,是北方移民因在人数上占优势从而取代土著民族的主体地位,还是移民人数不多但土著民族接受移

民先进的经济文化从而走向汉化。不过,既使采取后一形式,由于三次南迁浪潮时北方移民都在本区成为人口的主体,必然也要把原有的土著民族的血缘冲得极淡。

三南方中部地区的民族融合和汉族的形成与发展

此处所说的南方中部,指大巴山一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一南岭以北的地区。南方中部远古是巴、蜀、越等民族的家园。上举《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

传》记载的东汉时非汉民族活动范围,主要在巴郡阆屮(今四川阑中市)以东的四川盆地东半部和今湘、鄂两省的四部山区,其余地区似乎都未包括在内。但实际上,未包括在内的区域中,只有四川西部和长江下游南岸平原以汉人为主,在广大的地区汉人居住区和政权统治区实际上仍限于平原、河谷和交通线一带。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山区,直到三国吋以山越为主的非汉民族依然很多。山越控制着山区和边远地带,威胁着孙吴政权的安宁。《三国志》卷60 评论道:“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词魏氏”,表明山越叛乱对孙吴国力的严重影响。上书同卷及卷64所提到越人生活或叛乱的地区,计有会稽、丹杨、吴、建安、鄱阳、新都、东安、庐陵、豫章和临川等郡, 己遍及今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四省市和苏、皖两省的江南地区,其至连吴郡的钱塘(在今杭州市)及其西的余杭等平原县分也有。在四川盆地,自西晋以来因原来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氐、叟、僚、盘瓠、廪君之族大举进入,非汉民族人数剧增,分布地更加广泛。僚人迁移影响尤其深远,东晋时“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攻破郡国,为益州大患”②,分布在盆地内部及沿边各地,包括原来非汉民族很少的盆地西部。僚人在最盛吋可能达到三四百万口,超过汉人的数量③。

隋代,民族分布状况己有了较大的改变。原山越人居住的今浙、闽、赣、

苏、皖数省,此时已是“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君子善居室,小人勤耕稼”,经济文化具冇一定水平的汉族地区④。非汉民族人数不多,主要生活在今福建、

①魏了翁《鹤山集》卷19《被诏除礼部尚书内引奏事第四札》,卷16《值前奏事札子二》。

②《北史》卷95《獠传》。

③参见蒙默、刘琳等《四川古代史》第三章第四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隋书》卷31《地理志》。广东和江西三哲相邻地区,后被称为畲族①。四川盆地诸郡多数地区的人民勤于稼穑,工于织綾锦,文化上具有“敏慧轻急,……,颇慕文学,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的特点,显然已经完成与汉族的融合②。不过,到南北朝结束时四川盆地的非汉民族尽管趋于衰微,活动地域缩小,但人数仍然不少。例如僚人,虽然很多人己开始与汉族的民族融合进程,但仍有和当一部分人保持原先的生活方式,“其种滋蔓,保据岩壑,依山走险,若履平地,虽屡加兵,未可穷讨”,为“诸夷之中最难以道招怀者也”③。此外,长江中游的沅陵、清江、九江、江夏诸郡仍“多杂蛮左”,但有的“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已完成或接近完成汉化;“其偏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仍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另外,“长沙郡乂杂有夷蜒,名曰莫徭。……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皆同焉。”④。

隋代的民族分布状况,是魏晋南北朝期间北方汉人南迁和南方民族大迁移的结果。据上所述,期间汉族生活区域的拓展以东南部最为迅速。山越的消失, 和孙吴政

权的进攻与强制迁移有关,但真正使中原王朝能够完全统治长江中下游,完成汉族与这里非汉民族的融合,那还是应该归功于永嘉之乱以后北方人口的南迁⑤。

经过发生于唐后期五代的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北方人口的南迁潮,以及期间民族融合的新进展,汉族力量较前壮大,非汉民族的生活地域又有缩小。北宋初南方中部的非汉民族生活的主要地区,在四川盆地的岷、沱、涪等三江之中下游,泸州长江以南及今万县、忠县、南川、彭水一带,湖北的清江流域,湖南的沅水、资水、澧水的中上游及湘江上游舂陵水流域、南岭山地,以及福建和江西交界地区⑥。与隋代的民族分布比较,显然四川盆地内部和长江中游南岸州郡的非汉民族大多己完成与汉族的融合,非汉民族的生活地域显著缩小。

自北宋靖康之乱以后至南宋灭亡,又发生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下浪潮。同时,南方人口密集区域由于人口压力开始往地广人稀的区域移民。经过宋元时期的人U迁移和民族融合,明代在南方中部非汉民族区域设立土司的地区,只冇今湖北的清江上游(施州卫)及其西邻的四川石柱县(石柱宣抚司),湖南、贵州二省境内的沅水支流酉水流域(永顺、保靖州二宣慰司和西阳宣抚司),四川泸州的长江以南地区(永宁卫)⑦。上述设立土司的区域,均属于云贵高原的范围。换言之,在南方中部已无人数较多值得朝廷设立土司的非汉民族聚居地区。虽然未设立土司的其他一些地区,例如福建的西南部、湖南的湘水上游,仍有一定数量的非汉民族,但就南方中部而言,

绝大部分地方都已是汉族人民的生活区域。明淸以来,汉族人民大举移民台湾, 成为人口的主体部分。

①参见《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第一章第二节,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隋书》卷29《地理志》。

③《北史》卷95《獠传》。

④《隋书》卷29《地理志》。

⑤葛剑雄《中国移民史》两晋南北朝卷,第十四章第二节。

⑥据乐史《太平寰宇记》各府州“风俗”;《宋史》卷493-496《西南溪峒诸蛮传》,卷41《理宗纪》。

⑦据《明史?土司传》。南方中部汉族生活范围的扩展和非汉民族区域缩小的问题和当复杂,以上区区数百言只能勾划出大致轮廓,说明各时期非汉民族和汉族进行融合的区域有所侧重:魏晋南北朝主要在今浙、闽、赣三省和苏、皖两省的江南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内部,唐后期五代主要在四川盆地内部和

长江中游南岸,宋元主耍在四川盆地的岷、沱、涪等三江的中下游及今万县、忠县一带及湖南的沅、资、澧三水流域。除了南宋时期情况有些特殊,汉化侧重区域也有较多来自南方人口密集地区的移民,其前两个时期汉化的侧重区域均位于或靠近该时期北方移民的重要迁入地,说明北方人口南迁是推动南方中部地区汉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之一。

南方中部地域广大,各区域北方移民的数量相差甚大,迁入时的政治经济竹景极不相似,因此对汉族形成发展的作用形式也不一样,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在东晋南朝和南宋两次移民潮时属于移民密集区的长江南岸平原为一种类型,主要是北方移民取代土著居民从而形成汉族或新的汉族群体。这方面可以南宋初的临安府、平江府、建康府等三个江南中心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南岸最重要的州鄂州为例。南宋人说临安府(治今杭州市):“自累经兵火以后,户口所存,裁十二三,

而丙北人以驻跸之地,辐凑并集,数倍土著,今之富室大贾, 往往而是”①3兑平江府(治今苏州市):“莫道吴中非乐土,南人多是北人来”②。元代人说建康府(治今南京市):“在宋建炎中,绝城境为墟,來居者多汴、洛力能远迁巨族仕家。”③《大明一统志》于武昌府下引宋代《阁册》说鄂州(治今武汉市武昌):“自往昔军兴,土民颇鲜存者,而西北避地者萃焉,东南趋利者辐焉,五方杂寓,家自为俗。”据此,在上述四州,南宋初由于金兵南下的原因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批迁入的北方人口(鄂州还有东南籍人口)遂成为当地人门的主体或重要部分④。上举刘宋大明八年的户口资料,也说明东晋南朝时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北方人口都是当地人口的主耍部分。江南一带的山越人在三W以后不复存在,显然与此有关。

当战火波及到长江中下游南岸平原时,其南区域和大巴山以南的四川盆地却往往比较安宁,纵使冇战争破坏程度也比较轻,除了极少数地方,几乎都不曾发生过土著人口严重下降的现象。由于最多量的北方移民首先沉淀在江淮、汉水流域和长江南岸平原地带,进入以南区域的移民人数要少得多。因此,在这一区域,北方移民从不曾在绝大部分府州的人口数量中占有优势地位,移民对汉族形成发展的作用形式属另一种类型,即以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非汉民族, 促使其缩小与汉族的差别,从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因此,这一区域的汉族,主要来源于南方的土著民族而不是北方移民。

四南方南部地区的民族融合和汉族的形成发展

此处所说的南方南部指今广东、广丙和海南,历史上称其为岭南。

①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3,绍兴二十六年七月丁巳。

②韩虎*《涧泉集》卷17《次韵》。

③《至正金陵新志》卷8引戚氏语。

④《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第二章和第三章曾对临安、平江二府和鄂州的北方移民人数作过估计。乾道五年临安府共2 6万户,移民约18.9万户;淳熙十一年平江府共17.3万户,移民约9万户;宁宗时期鄂州约20万户,移民约8 万户。虽然汉族对岭南地区的移民,早在秦统一之后即己开始,但历次迀入的北方人口数量并不很多。永嘉之乱时只有个别人迁入,唐后期五代和南宋时岭南也是移民的稀疏分布区,有理由认为北方移民从不曾在当地人U中占过优势。西汉初割据岭南的南越王、汉人赵佗给皇帝致信,称自己为“蛮夷大长老夫臣佗”,说自己身处“蛮夷中间”①。《隋书?地理志》叙岭南事时,以绝大部分篇幅介绍俚、诸蛮、诸僚等非汉民族的生活状况,据此可以推想非汉民族人数之众o

谭S骧关于唐以后岭南民族状况,可以广东为例。先生《粤东初民考》一

文分析广东历史上的民族变迁状况,认为“汉人之繁殖粤东,唐宋以来始盛。自唐以前,俚为粤东之主人。……自梁至唐,岭南名为中朝领土,实际在俚帅统治之下者,垂百余年云。此为俚族之极盛时代。与俚同时雄据粤东者,乂有从粤丙迁来之僚族,然其势力殊不及俚族之雄厚,……。唐世岭南僚事最剧,而俚乱鲜闻,则以俚已逐渐同化于汉人矣。宋代始讹‘俚’为‘黎’,黎始专以海南岛为聚处。”②于谭唐世广东俚人的逐渐同化于汉人,是北方移民南迁以后影响深入岭南的结果。由先生此文主要论述唐之前,尚不及宋代。就宋代而言,北宋初仍有较多的非汉民族人民,《太平寰宇记》关于广东各州的记载,几乎都提及当地有较多的蛮夷。直到南宋后期,在祝穆《方舆胜览》和王象之《舆地纪胜》两

部地理总志屮,仍提到一些州有一定数量的蛮夷。例如,肇庆府(治今肇庆市)

“夷僚杂居”,德庆府(治今徳庆县)“俗杂蛮徭”③;居于通中原交通枢纽的南雄州虽然“有内地之遗风”,却也“俗杂夷夏风俗”④。潮州在南宋末主客户和蛋*户共139 998户,扣除主客户116 743户,蛋*户为23 255户⑤,占总

户数的16.6%。直到元明以后,在广东大部分地区有关蛮夷的记载才较少见到。

宋代广东汉族人数的增多,和外来移民的大量进入有关。这些移民大部分是来自福建和江四等地的南方籍,小部分是来自淮河以北的北方移民⑥。明代是广东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经济上实现由落后向先进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⑦。

据《元史?地理志》有关户数统计,元至元二十七年(129 0年)今广东和海南境内不过61万户,明代大量增加的人口从何而来?除了自然增长,也冇许多外来移民。只要翻检阮元《广东通志?舆地略》引用的明代文献,便可以看出当时外来移民规模相当大。例如,英徳县“明初地无居人,至成化间居民皆自闽之上杭来立籍,间有江右入籍者,习尚一本故乡,与粤俗差异”;“惠州壤邻汀(州)、赣(州),奸民实繁”;长宁(今新丰县)明代建县,当地有客家音和水源音两种方言,“相传建邑吋人自福建来此者为客家,自江右来者为水源”;罗定州(治今罗定县)和嘉应州(治今梅州市)无不流移错杂,

①《史记》卷113《南越列传》。

②载《长水集》上册。

③《方舆胜览》卷34 “肇庆府?事要”,卷35 “德庆府?四六”。

④《舆地纪胜》卷93 “南雄州”之“四六”与“风俗形胜”。

⑤据《三阳志》,载《永乐大典》卷5 343 “潮”字。

⑥吴松弟《宋代今广东省境的南方籍移民》,载《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96年出版。

⑦参见司徒尚纪《明代广东经济地理初探》,载《历史地理》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土客混居。上述来自福建汀州、赣州的移民,包括客家人, 大部分都是南方人①。

据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近代广东人口的来源非常复杂,不仅有历代自外地迁入的移民,也有自秦以来因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从而完成汉化的俚僚蛮夷人民;外地移民不仅来自北方的黄河流域,更来自江西、福建等邻

近的南方地区。因此,今广东人民主要是当地土著民族和外来的南方籍移民的后裔,只有较少一部分人的祖先来自中原。北方移民对广东汉族形成发展的作用形式,同于南方中部的长江南岸平原以南区域,即以其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非汉民族,促使其缩小与汉族的差别,从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

广东如此,广西和海南的情况可想而知。除桂林等个别地方,两省历史上汉族移民在人口中的比重似也不如广东。广四的四半部一向是非汉民族的聚居区,宋代在桂林、邕州(治今南宁市)、宜州(治今宜山县)等“接夷獠”之州驻兵守卫②。即使东部地区,也有很多非汉民族,例如在廉州(治今合浦县),直到明代俚人仍是当地主要民族之一③。清代以来,来自长江中游、福建、广东等地的移民大量迁入,促进了广西区域开发的完成④。宋元时代,进入海南的外来移民人数逐渐增多,他们主要来自福建。自明代以来,广东籍移民开始增多,清代达到较大的规模。与此同时,黎族在总人口中比率下降。明永乐十年,黎族占全岛人口的12%,到民国二十四年己降为9%⑤。因此,广两和海南的汉族人民,也主要是南方籍移民和接受融合的非汉民族成员的后裔。

五余论

综上所述,三次移民南迁潮对南方汉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形式大体分两种类型。大巴山一长江南岸平原一线以北,主要是南下的北方汉族移民取代原居民。由于该区域人民和北方地区人民均来自同一个人种集群,加之地理位置的接近,在人类特征方面基本一致,文化上的差异相对要小一些。此线以南,主要是南方土著民族逐步与汉族相融合形成,是北方文化长期影响下双方缩小差别的结果,因此无论是人类特征还是文化方面与北方乃至南方北部都有较大的差异。

自秦汉以至宋元,南方地区移民的主流是北方人口南下。自明代起,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代之以南方A部的区域性迁移为主,明清湖北、湖南人对四川的迁移(即“湖广填四川”),明初江南、江西北部和皖南对江淮地区的移民,太平天国战争后苏北、绍兴等地对江南的移民,都是其大者⑥。这些移民主要迁自历史上北方移民

①客家人的绝大部分也都是南方人,参见吴松弟《客家南宋源流说》,载《复旦学报》19 95年第5期。

②《宋史》卷90《地理志》。

③王士性《广志绎》卷4。

④参见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下册第28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参见司徒尚纪《海南岛历代人口迁移和民族分布初探》,《历史地理》第7 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 990年出版。

⑥参见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等著《简明中国移民史》第六、七、八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移民史》明代卷和清代卷,曹树基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曾是当地人口主要部分的区域或其附近,多属于北方血统,而江淮和江南的原居民本也属于北方血统,因此这些迁移并未根本改变迁入区人民的血统。至于四川,因在宋元战争中人口损失严重,元至元二十七年(1280年)的户数只相当于北宋崇宁元年(110 2年)的4. 7%①,近代人口主要都是明清移民的后裔。四川南部和北部人民的免疫球蛋白出现差异,应该

是明清人口迁移之后xl*出现的,反映了移民迁出地的不同。

本文虽然从移民史的角度,分析南方各部分人民的来源,但本文无意用血

统来说明一切,强调的还是移民和土著居民所代表的各自的文化交流。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实际是文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的泛文化)交流的产物。长期以来,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移民体现的文化其发展程度相对高于迁入地非汉民族的文化,非汉族人民学习、仿效这种文化,缩小双方的差距,从而加入到汉族的行列。但是,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移民代表的北方文化影响南方非汉族居民的同时,非汉族的土著文化也对移民产生影响,从而在互相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质的文化,因而这种文化必然有别于移民迁出地的文化。我们在研宂历史文化时, 不可忽略了南方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

家林惠祥此外,由于移民在各地人口中所占比率的不同以及各地对此接受

程度的区别,北方文化在各地影响的强弱并不相同。一般说来,移民在人u中所di 比率较高的地区,受北方文化的影响必然较大;而土著居民在人口中占主体地位的地区,保存下來的南方传统文化必然要多于上一地区。如果我们自淮河以南向南行进,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无论在人的外表特征、语言、生活习俗诸方面,均存在着

一定的地域差异,愈往南,差异愈大。在外表特征方面,以福建人、两广人和长江南岸乃至北方人民的差别最为明显。据人类学先生的看法,“今之闽、粤人之体质颇冇类于马来人之处,……其人之中,颇有色棕、面短、眼閫、颊骨大,身材矮者,一见即令人觉与屮原之人大异,而与马来人相似。”②之所以出现越往南,人民的外表特征和文化差异与中原差别越大,

从一个侧面说明北方移民迁入时在各地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和他们所代表的北方文化,随着迁移距离的加大而递减。

笔者近年在查阅南方一些地区家谱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多数家谱所提到的最为古老的祖先大多是古代的名人,但他们的居住地却不相同。凡是历史上经济开发较晚,人民主耍是南方血统的区域,例如福建和广东,家谱却往往多称祖先迁自北方:凡是经济开发较早,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例如江南,倒有不少家谱称祖先是南方籍。早在宋代,即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疑问。福建家谱中提到祖宗的迁移吋,常可见到“自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一类话。甚至连称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就迁入的氏族,也说迁自同始。宋代福建籍学者方大琼不由得问道:“且闽之有长林秀民旧矣,借曰衣冠避地而来,岂必一处,而必曰固始哉?况永嘉距光启相望五百四十余年,而来自固始前后吻合,心窃疑之。”他认为,造成“闽人祖先皆来自固始”这一错误认识的原因,在于“王氏初建国,武夫悍卒,气焰逼人。闽人战栗自危,谩称乡人,冀其怜悯,或犹冀其拔用。后世承袭其说,世祀邈绵,遂与其初而

①据《元史?地理志》和《宋史?地理志》统计,户数分别是10 0 687和2 138 407o

②《中国民族史》第六章第一节,商务印书馆1993年重版。忘之尔。此闽人谱牒,所以多称固始也。”他并引著名史学家郑樵的话,说王审知“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阀始,以当审知之时尚固始人,其实非也。”①郑樵、方大琮离唐末不过一二百多年,己如此不相信当地家谱中关于祖先迁自北方的记载,我们有什么理由对之要加以轻信呢?尽管不能说所有类似记载都不可信,但至少相当一部分不可信。

一些家谱为何要伪称祖先迁自北方,原因比较复杂,郑樵、方大琮之言只反映了早期某些福建家谱伪称祖先为北方移民的原因。笔者以为,在相当多的地区,家谱中伪称祖先迁自北方,一种原因是编总者以祖先岀身于非汉民族或虽出身于汉族但无社会地位为耻,不得不另找一位历史名人作为祖先;或因年代久远谱系湮沦莫考,但修谱时却要求全求古,也需要找一老祖宗入谱。在唐宋以前北方文化发达名人较多,攀附名人当然主要是攀附北方名人。既然这些名人被认作祖先,这些氏族也就成了北方人的后裔。江南是南方较早开发的地区,唐宋以前便有很多名人,故家谱编S者找名人作祖先时没有必要到北方去找。某些家谱攀附名人作为祖先,反映了古人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如同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民族无一不是伟大的民族一样,历史上加入汉族的各个民族也都是伟大的民族,后人没有必耍鄙视出身于非汉民族或汉族下层的祖先。

①《铁庵集》卷32《跋叙长官迁莆事始》。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一、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 胡焕庸先生在20 世纪50 年代曾提出:以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近50 年的发展,通过图1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仍然存在,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图1 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若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东部人口稠密、西部较小、中部居中。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18%,西部占到22.91%,中部占35.91%,东西差异显著。若从人口密度来考察(表1)东西差异更加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7人,是中部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7倍还强。若从东部的上海向西部的西藏划条直线,则由东向西横跨这条直线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6省得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1996年):2138、677、431、313、196和2,由东向西,人口密度从低到高的阶梯降低趋势十分明显。若从中国的三大地形阶梯来考察,中国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梯上,我国一、二、三阶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为:0.76%、28.36%、70.8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3 人,75.4人,313.4人。①由东向西,人口密度呈断层式下降,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第三阶梯。从中国的人口重心来看, 1990年, 我国人口重心为东经113°22′, ②,东距长江口770 公里,西距国镜最西端达3660 公里,南距三亚164 公里,北距漠河2470 公里,清楚地反映出人口分不均衡状况,人口的地域分布明显地偏向国的东南方。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二者对人口地域分布影响的贡献度大致为80对20,③除此之外,气体因素,如历史因素也对人口的地域分布有一定影响,只是贡献度较小而已。 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目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约占27 % ,社会劳动者总数中,农业占60 % ,这说明中国乡村人口分散的分布模式仍占绝对优势,大多数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耕地的地域差异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据研究发现,人口密度与垦殖指数正相关, ④说明农业耕地是目前制约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最基本

中国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2010年地级市人口统计收集于2010年12月31日 城市 总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率非农业人口百分比 (万人) (‰) 地区市区地区市区地区市区 城市合计110297.04 30400.92 30797.59 17753.31 4.38 4.05 1.北京112 2.30 988.10 780.10 744.10 0.63 0.39 2.天津91 3.98 747.99 535.22 509.59 1.79 2.19 3.河北6291.96 957.93 1290.90 72 4.59 4.46 4.98 石家庄89 5.94 195.00 231.26 163.23 5.04 5.62 唐山700.15 168.82 193.89 127.92 3.10 2.26 秦皇岛268.20 69.97 78.05 52.11 2.50 2.14 邯郸844.33 134.89 154.47 10 6.91 5.25 5.55 邢台661.36 53.49 104.12 46.32 3.65 6.04 保定1062.43 89.06 166.96 63.55 5.46 6.55 张家口448.94 84.38 108.93 68.11 3.53 5.20 承德355.47 43.67 68.46 31.85 5.23 4.60 沧州673.55 46.78 114.71 36.83 4.04 6.95 廊坊381.59 71.87 70.05 2 7.76 4.90 7.28 衡水 4.山西2881.95 822.54 833.69 508.03 5.63 6.39 太原315.31 239.20 209.89 190.65 8.04 7.20 大同287.86 134.99 123.01 99.99 7.67 7.32 阳泉124.83 63.86 57.86 47.77 3.13 5.17 长治316.16 65.34 74.72 44.53 4.00 5.90 晋城210.63 26.45 41.04 1 8.03 4.01 6.31 朔州140.04 56.19 31.46 15.41 6.83 7.68 晋中303.30 52.20 74.76 25.96 3.20 4.78 运城484.90 60.80 74.00 1 9.61 6.24 4.19 忻州293.83 49.60 57.52 16.56 4.56 8.81 临汾405.09 73.91 89.43 29.52 6.62 3.89 5.内蒙古1603.83 523.06 623.01 346.75 5.99 6.89 呼和浩特211.83 108.38 95.92 81.75 7.47 8.53 包头206.16 138.93 127.31 114.65 8.39 7.24 乌海40.59 40.59 34.38 34.38 7.27 7.27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

靖康之变后人口南迁的影响 [摘要]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战乱导致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对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靖康之变人口南迁影响 一靖康之变以及人口南迁 靖康元年,金军挥军南下,并于第二年攻下开封,北宋灭亡。金军南下攻宋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人口和财物,以补充自己作为游牧民族的不足。金人将这一座经过北宋一百六十余年经营的繁华帝都几乎摧残殆尽,他们大肆杀戮居民,纵火劫掠。他们下令“以人口折还债务”,就是把负债者当成奴隶,并捕捉壮丁到西夏和蒙古地区交换成战马,这给北方的社会经济、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县)即皇帝位,年号建炎,是为高宗,重建的宋王朝,史称南宋。南宋政权是北宋腐朽政权的继续,对金仍然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十月,便放弃中原,逃往东南。大量北方居民不堪忍受金兵的蹂躏也开始向南方迁徙,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高潮。 南迁的人口大致上可以分为这几类:皇帝及赵氏宗室、嫔御、外戚;官吏、坊廓上户、贵族;军人将校;宫女、内侍;士人、学校生员、僧尼道冠;劳动人民。他们的南迁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对南宋社会各个方面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二人口南迁的具体影响 靖康之变后北方各个阶层的人都纷纷南迁,由于阶层不同,他们在到达南方后所带去的“财富”各有所不同,导致对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1 使中国人口重心彻底南移 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对比重基本上一直高于南方人口比重。隋唐之际,北方战乱对人口影响很大,而南方经济发展。唐代初年,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受战乱的影响较大,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北宋初年,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9.6%,南方则是60.4%。靖康之变以后到13世纪初,南方比重达到69%,北方只占到了31%,南方地区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成为全国人口重心。 2 改变了南宋的政治结构 首先,北方移民构成了南宋军队的主队。北人尚武,善于骑射,禁军主力基本上也是有北方人民所组成的。宋室南渡后,其主要将领几乎全是北方人,如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张俊等,另外朝廷赖以支持抗金的内外大军主力也来自于北方人民。 其次,重用南方士大夫。在宋初,对包括科举出身者在内的南方士大夫,宋王朝往往采取排斥南方士大夫的现象才告结束,北宋后期,由于南方士人在进士科考试中越来越占优势,以致南方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反而超过北方人。 靖康之变后,北方士大夫大量南迁,高宗对他们也极力加以重用,如吕颐浩、赵鼎等。但是,在南方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中,重用北方士大夫的现象迅速被改变。据今人统计,高宗朝有籍贯可考的80名宰执中,北方移民有34人,占42.5%,南方人占57.5%,自孝宗以后,移民及其后裔出任宰执的比率进一步减少,只有25.5%,光宗、宁宗朝为15.5%,理宗朝降至5%,到度宗朝则无一人。而在路一级的长官中,南方人同样居于优势。在南宋社

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12级工商管理 2012070136 谢金平一、概述 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质量的提高,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为了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的素质。 二、背景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因此,要实施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缓和与解决过剩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要强调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而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国人口的现代化。 三、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人口现状 1、人口增长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56年间,中国人口从54167万人,增加到130756万人,净增加76589万人,增长1.41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 万。1997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我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2、性别比失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个别省份高达138。2005年,再次抽样调查,性别比高达118.58。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3、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

历史上的汉族南迁

历史上的汉族南迁 中原文明曾经遭受过游牧民族的多次重创,引起几次大规模南迁—— 西晋末年(311年)的永嘉之乱。匈奴等游牧民族攻下洛阳,掳走晋怀帝,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北方士族豪门纷纷南迁,进入长江以南,史称“衣冠南渡”。 宋代(1125—1127年)的“靖康之耻”,金兵灭亡北宋帝国,掳走宋朝徽、钦二帝,宋室被迫南迁,建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这次中原文明的大举南迁,规模之大,超过以往各次。 还有一次大规模的中原文明的南迁虽然不是游牧民族引起的,但效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发生在唐代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 民族的迁徙造成语言、服饰、文化习俗等等一系列的改变。比如满清入关,剃发易服,须知“唐装”旗袍并非中原汉人的传统服饰,现在在日本人的传统服装——“吴服”,就是晋室南渡后吴地的服装,才是汉人的正统服装。 一、永嘉南渡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部族内徙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元帝司马睿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任王导为丞相军咨祭酒,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唐刘知几《史通·邑里》:"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后用以借指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也指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在本体上指的是衣服和帽子,泛指的是人用来遮体的一切物件,其深层次的意义是所谓的汉民族建立起来的文化和文明。 孔夫子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没有管仲,我们就被蛮夷化了。因为中古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是披发(散乱着头发)左衽(与汉族的右衽相对). 汉族地区的服装是左前衣襟向右拉掩住右襟,而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是右前衣襟向左拉掩住左襟,但是这种规范不能绝对化。

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培训手册(修改)

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培训手册 (CPPS) 王广州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 (E_mail:wangguangzhou-cpirc@https://www.sodocs.net/doc/ea10624205.html,)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计财司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 2002年9月

序言 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是在DOS版本基础上,在充分兼顾DOS版的延续性和现代主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而开发新一代人口预测系统。 CPPS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一方面为适应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预测和规划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为推动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决策科学化发挥辅助作用。 中文Windows版CPPS不仅在人口预测和分析功能上继承了DOS版的主要功能,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试图全面提升软件的功能。使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和易于理解,使其具有: 1、易用性。CPPS通过直观、友好的界面使人口预测过程操作简单、方 便。 2、模块化。CPPS所具备的功能模块既可以相互组合使用也可以相对独 立使用。 3、灵活性。CPPS不仅考虑与其他数据源的配合,而且可以独立进行数 据管理,提供不同数据格式的兼容和相互转换。 限于笔者的学识水平,软件和手册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用户批评指正,任何意见将对软件和手册的进一步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在本软件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国家计生委计财司郭震威、苏荣挂、俞华、王谦、姚宗桥等各位领导和同志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解振明、郭维明、庄亚儿、李伯华等同志也予以强有力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广州 2002年10月于北京

1 软件安装/卸载 1.1 安装 安装CPPS计算机系统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9x/me/NT/2000/xp;硬盘剩余空间:>=50M;显示分辨率:600X800或更高。 CPPS软件安装方法比较简单。将CPPS光盘放入光驱后,安装程序自动运行,选定相应的选项即可实现软件安装。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安装向导准备。 图1.1 安装准备界面 第二步:版权信息。 图1.2 版权信息界面 第三步:许可协议。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差异

南方园林与北方园林的差异 在北方园林中,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以北京为例,除西北之外,几乎都缺少充足的水源。城内的王府花园可以奉旨引用御河之水,一般的私家园林只能凿井取水或者由他处运水补给,因而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这不仅使得水景的建置受到限制,也由于缺少挖池的土方致使筑土为山不能太多,太高。北方不像江南那样盛产叠山的石材,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比较小一些。北京园林叠山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青石纹理挺直,类似江南的黄石,北太湖石的洞孔小而密,不如太湖石之玲珑剔透。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谐调。北方叠山技法深受江南的影响,既有完整大自然山形的模拟,也有截取大山一角的平岗小坂,或者作为屏障、驳岩、石矶,或作为峰石的特置处理。但总的看来,其风格却又迥异于江南,颇能表现幽燕沉雄气度。植物配植方面,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但松、柏、杨、柳、榆、槐和春夏秋三季更迭不断的花灌木如丁香、海棠、牡丹、芍药、荷花等,却也构成北方私园植物造景的主题。每届隆冬,树叶零落,水面结冰,又颇有萧索寒林的画意。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王府花园尤其如此。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了。 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但是归根到底气候资源显然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了。 在众多气候因素中我们着重分析水的不同形态在园林建设中的意义。 南北园林在风格上最明显的差异莫过于大小之分。整体看,南方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小巧,呈纤丽之态;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代表)多雄巨,呈宏丽之势。而北方园林呈宏丽之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如承德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玉泉山静明园有三十二景,北京圆明园也有四十景。可以说,园林成群是构成北方园林宏大壮美的主要因素,这和南方园林多散落于市井郊野有着极大的不同。二者在整体视觉、感官审美上,也就有了不小的区别。扬州园林成群的地方有多处,较有名的一是在新城花园巷一带,如寄啸山庄、片石山房、小盘谷、棣园、秋声馆等;一是在城内东关街,有小玲珑山馆、寿芝园、百尺梧桐阁、逸圃等;一是在城北瘦西湖两岸。尤其是瘦西湖,直通至蜀冈平山堂,因当年清乾隆帝的临幸,使各地官绅富贾俱在河之左右营造园林,记载在册的就有二十四景之多。其间楼台逶迤,屋宇高筑,鳞次栉比,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景长卷。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赞为:“平山堂离城约三四里,行其途中八九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谢溶生序》又有:“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的论述。园多、景美,集成群、连成势,从这点看,瘦西湖景区便颇有了北园宏丽的风貌。 其次,皇家园林选地广,多选可稍加改造的天然山水,是其规模宏大的又一方面。 皇家园林的相地选址,可概括为:地形丰富、取景自然、高下散布、水陆互渗、山水适宜、建筑唯因。而这,又几乎就是瘦西湖景区相地构园的特色。“整个景区显示出完整的景观构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起承转合连绵不断的景观序列,体现了突出的整体景观组织特征,是江南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艺术相互间借鉴融合的成功范例。”这样产生的效果便是“视野之开阔为苏州园林所不及,而相互呼应却又较杭州西湖紧凑。”瘦西湖如此,计成在扬州所营构的影园也是这样。影园位于扬州旧城南门西南隅的南湖长屿上,四周环境是“前后夹水,隔水蜀冈,蜿蜒起伏,尽作山势,环四面,柳万屯,荷千余顷,蕉苇生之。水清而多鱼,渔棹往来不绝。”这自然朴野的画面,与倚真山真水营构的皇家山水园,如避暑山庄、颐和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每年的高考试卷都要涉及与人口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当你打开喷着油墨香的2001年广东文理大综合卷、全国文科综合卷、上海高考卷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关于人口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为当代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人口意识,自觉宣传党的人口政策。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古代人口的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 1、中国古代的人口总量的变化 1)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 2)西汉末年达到5059万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 3)从秦代到清康熙元年,除两宋和明代中期,我国人口曾达到1亿左右外,一般都在6000万徘徊。东汉和帝时期5300万,隋唐4600万,北宋1亿, 4)从清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了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越过3亿;1834年超过4亿。 这组人口数据说明, 第一,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中最明显的特征; 第二,人口总量的变化为波浪型增长。可以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两汉、隋唐、北宋、清前期等。反之,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如秦末、楚汉战争时期、两汉之交、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末清初等。因此,中国人口波浪型变化呈现出谷连着峰,峰连着谷的轨迹。 第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达到1亿用了几千年,达到3.6亿用了几百年,达到5亿多只用一百多年。 2、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因此,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晋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流徙人口在耶90万以上。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人再次大举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混战不已,北人继续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中国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

北方男人和南方男人的区别

北方男人和南方男人的区别 北方男人和南方男人的区别 北方男人多傻大粗黑有棱有角,仿佛造物主当初心不在焉忘了打磨抛光;南方男人多纤细精绝圆活灵转,仿佛造物主心旷神怡灵感袭来时得意的小品。 或许是过多地秉承了造物主的灵秀之气,三百六十行,行行的状元多是南方男人,而在读书上更是占尽风骚,苏州吴县仅清一朝267年间便出了15个状元。 白酒是北方饮食业的支柱,北方男人以酒自雄,笑南方男人轻量级。 茶为南方居家必备,南方男人多通茶经,笑北方男人小儿科。 北方男人沾了酒就成了打虎武松,豪气干云,我叫你喝你不喝不行!你真醉了你真够朋友,今后凡遇酒阵他奋不顾身替你冲锋。 南方男人设宴各色酒水齐备,随心所欲,让客人各取所需,喜欢往客人面前夹菜,也劝酒,但不喜欢往醉里劝酒。你真醉倒他家他心里还不高兴,从此对你敬而远之。 北方男人有事喝酒,无事也喝酒,喝起酒来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要办的事须要酒醒之后才蓦然回首。为办事而喝酒的北方男人办起事来常走极端,要么让人欣喜战果格外辉煌,要么让人咋舌横生枝节后果荒唐。 南方男人有事不肯喝酒,无事更不喝酒,即便为了办事不喝不行,即便与同饮的北方男人同归于醉也绝不会忘了自家的使命。 北方男人抽烟的装烟,不抽烟的也装烟,碰见场儿碰见人敬烟劝烟一个不落,以至南方男人惧怕烟熏火燎,惧怕浪费唾液,干脆在办公场所挂牌“谢绝敬烟”。 而南方男人到北方办事也学会入乡随俗,敬起烟来能漏一村不漏一家,因为南方男人知道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或许正是你无意中忘记敬烟的那位(或许他根本不抽烟)也会使你功败垂成。 在都没学过武艺的情况下,北方男人打架应该比南方男人略占上风,因为个头大。俗话说:"身大力不亏。"不过打架并不完全凭借力量,机灵和勇敢往往更为重要,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力量的弱势,赢得主动。一般而言,南方男人比北方男人灵活些,这是环境逼出来的,不灵活就要挨打。相对于南方男人,北方男人有点象傻大个。当然,在更高大的人,比方人高马大的老外面前,北方男人又灵活起来了,没功夫的也多少能比划几招南拳北腿。电影里尽是这种小打大的故事,小个子灵活了一阵,就把大个子打倒了。人类的搭配很奇妙,不然经过若干年下来,世界上就都是恐龙了。 北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得烂烂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烫得温温的。南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拉不出屎;北人无所谓,光吃肉也能拉屎。北人喜欢吃饺子,这是他们对中国饮食的最大贡献。南人喜欢吃馄饨。饺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个。馄饨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南人喜欢吃葱,北人喜欢吃蒜;南人吃泡菜,北人吃咸菜;南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人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南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人是干辣、酸辣。北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南人把吃叫"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夹",叫"塞"。南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吃各种各样的茶,北人只喝花茶就够了,觉得花茶既香且浓,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人专门放进去骗北人的。北人不懂欣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方龙井、碧螺春,以为太淡,要细抿慢嚼才似乎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 北方男人吃得简单,与地域物产有直接关系。北方崇尚简朴,南方追求华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点造成的。北方冷而干燥,把毛毯、彩染布挂在墙上,显得温馨暖和。南方则挂不出这种效果,看了会浑身燥热,还老去闻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霉味。北方男人喜欢毛皮,耐寒。南方男人不喜欢,灰扑扑的见了就打喷嚏,容易生虫。南方男人喜欢竹制品,又凉快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姜婷)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号:10160114 姓名:姜婷班级:10级地科一班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人口地域分布主要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和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 中国人口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这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准,西北人口密度较小,东南人口密度较大。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人口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峻,气候干冷,人口稀疏。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向云南省的腾冲划一直线,其东南一侧占总面积42.9%,人口占94.3%,西北一侧分别为57.1%和5.7%。1995年前者(含港、澳、台)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84人/平方公里,后者仅为13人/平方公里,相差达21倍。如果自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城划一条直线,此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43%,人口却为全国的94.3%,而该线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有全国的5.7%。 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

从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从洪武时期人口迁徙探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10历史文化遗产班徐浩(31) 摘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不同地区多民族聚居形成的过程,已经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还是或多或少的依托历次的人口迁徙而显现出来。因此对于历朝历代人口迁徙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变迁。本文试图通过明朝洪武时期的人口迁徙,来阐述人口思想对于统治阶级的影响,进而进一步探视人口的迁徙。 关键词:人口迁徙;人口思想;洪武时期 人类从迁徙到定居经历了蛮长的过程。人口迁徙自古有之,但是人口思想却是后来产生的。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丰富的人口思想。儒、墨、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人口思想包括对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迁移的看法,成为中国古代各种人口思想的主要渊源。 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大致包括增加人口数量、小国寡民、加强对人民的教化、重男轻女、加强人口的调查和管理、掌握人口数量是治国之本等等。如管仲、孔子、商鞅、孟子等都提出过增加人口数量的言语,老子则觉得小国寡民更好。同时,从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后,统治者意志下的大规模移民使得人口思想开始出现在移民戍边上。如王符(约公元85—163年)就提出:“先圣制法,亦务实边,盖以安中国也。”即反对放弃边地,保卫边防的思想。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王朝建立初期人口思想对于人口迁徙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以统治者意志为主导的人口迁徙可能受到前朝人口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明朝初期人口的迁徙,窥视中国古代的人口思想。 一、明朝以前的人口迁徙

论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其的合理性

论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其的合理性 人口信息是重要的国情信息,它对行政管理、人口研究、了解市场供求、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935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一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目前,如仍以胡氏线为界,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2.9%和57.1%。199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为11.6亿人(包括台港澳),东部人口占全国的94.2%,西部人口占全国的5.8%;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西部和东部所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仅有±1.8%的变化,表明了该线的客观性。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

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东部地区滨临海洋,全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几乎包括了全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以及部分暖温带和一部分中温带;占据了三级地形中的第一台阶(海拨0~500米)的全部和部分第二台阶(海拨1000~2000米),海拨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占全国总面积的25.5%;有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褐土、华中丘陵山地的棕壤、长江流域的水稻土等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农业人口。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等我国四大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这些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人口稠密区。西部地区占有全部的第三台阶(海拨4500米以上)和大部分的第二台阶,除高山和少数河谷外,几乎全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占全国面积15.5%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几乎全在西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为稀疏,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带有较密的人口。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经济对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东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出以及沿海地区率先改革;经济迅速发展的累积牵动效应,已使中国人口地域分布自80年代开始,由建国以来的分散和均衡化转向向东倾斜的集中化方向发展,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人口大部分集聚于东部地区。解放后,国家化了

客家人口迁徙

客家人口迁徙 10历史丁惠松 100200007 摘要:人口的迁徙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的迁徙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 文化的交流,客家人是汉族五大民系之一,客家人的迁徙是汉族民系中迁徙范围最广,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迁徙。迁移模式和路线总的来看是从北到南、自东到西,从平原到丘陵、山区,沿着河流到核心地区,由国内走向国外,散居世界各地。客家的迁徙对迁移所在地的发展影响是重大的。 关键词:客家迁徙人口分布 迁徙的原因 就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移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移原因在各时期各不相同。总概各种迁移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A.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 ①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逆向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②战乱。残酷的战争使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战乱中丧生,剩存者为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移的根本原因。 ③官职迁调定居。 ④游学、经商 ⑤争斗,包括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等。 B.与移入地有关的因素。 北方开发早,南方开发迟。面积辽阔,人口稀少而战乱又少的南方有着南迁汉人定居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如广东梅州在南宋时,“土旷民惰,而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故人不患无田,而田每以工力不给废。”加上唐宋时期在南方百越地区推行“毋赋税”政策。这些对北方逃难的汉人看来,可谓“世外桃源”而纷纷定居于江南、岭南地区。 C.与介入障碍有关的因素。 客家先民从河洛、中原迁至江南、岭南地区,就交通条件,虽极为困难,但也不是无路可走。从秦代起,就有驿道; 从隋代起,就有运河水道,特别是东南道路和岭南道路; 从宋代起,就有“塘铺”等。 东南道路以大运河为主干,把关中、淮南、东南连接起来,并延伸至今赣、闽等地。入岭南道路有4:一由荆襄道路南下湖南,经湘水、灵渠、桂江、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

考点6 人口南迁 民族交往 江南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 【基本特征】封建国家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政治:政权更替频繁,北魏时期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加快了 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经济:北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 小,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北方经济恢复;南方经济发展 1时间: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了浪潮。 2方向:从北方黄河流域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为躲避北方的战乱而南迁。 4影响:①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和劳动力,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江南,促进了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③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 ⑤南北各民族的交往和共同开发。 2.表现: ①农业:修建了许多水利设施,开垦了大片湖田;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双季稻种植推广到江南。 ②手工业:纺织技术进步十分明显;冶铸业中发明了灌钢法;冶瓷业中青 瓷烧制技术提高。 ③商业:商品经济初步发展带动城市的繁荣。 3 .影响: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 材料解读 材料一: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 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1)材料一叙述了我国经济重心的什么发展趋势?依据材料一综合概括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由以上问答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材料二:(江南)地厂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或水褥(锄草,耕作)…… 不待贾(买卖)而足 ……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江南 ……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庄稼成熟),则数 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2)据材料二,分析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状况。材料三描述的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下表是据《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整理的永嘉之乱后牛,“以为四耦”。东晋时,区田法已传入南方,并已使用粪肥,……东吴时已出现“再熟之稻”,……东晋和刘宋时都曾以政府命令推广种麦,麦类逐渐成为南方仅次于水稻的主要农作物。 ——许辉《六朝时期江南经 济的开发与发展述论》 (3)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总结与反思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启示和借鉴?(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表现P16措施 少数民族汉化 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