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感受器(receptor)

2.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transduction of receptor)

3. 视敏度(visual acuity)

4. 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5. 瞳孔对光反射(pupil light reflex)

6. 近视(myopia)

7. 远视(hyperopia)

8. 盲点(blind spot)

9. 色盲(color blindness)

10.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1. 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12. 视野(visual field)

13. 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4. 气传导(air conduction)

15. 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二、填空题

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2. 外界光线作用到视网膜要通过折光率不同的介质,它们是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

3. 常用的一种简化眼模型,设想眼球由一个前后径______ 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指数为_____ ,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________ 。

4. 正常情况下,眼的调节主要是_______ 的调节。

5. 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_________ ,在强光下瞳孔________ 。

6. 正常眼视远物时,物像聚焦在________ ;近视眼视远物时_________,物像聚焦在

_______,需配戴_____矫正;远视眼视近物时________,物像聚焦在______ ,需配戴______ 矫正;散光需配戴_______ 矫正。

7. 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_________ 和_____ 。

8.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可感受_______ 光的刺激,其分辨力。

9.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可感受________ 光的刺激,其分辨力。

10. 当血液中的维生素A含量过低时,会影响__________ 细胞中的_________ 合成,引起_____ 。

11. 按照三原色学说,设想在视网膜上存在对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的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____ 细胞。

12.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________ 色视野最大,_________ 色视野最小。

13. 正常声波传入内耳主要有两条途径,它们分别是_________ 和________ 。

14. 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 ,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 。

15. 人类的四种基本味觉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味觉的感受器是_______。

三、选择题

1. 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仍在进行,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

A.传导阻滞

B.衰减性传导

C.疲劳

D.适应

2. 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进行调节的眼为()

A.远视眼

B.近视眼

C.正视眼

D.老视眼

3.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

A.视紫红质

B.视黄醛

C.视蛋白

D.全反型视黄醛

4. 正常人对声音频率的可听范围是()

A.20~20000Hz

B.100~6000Hz

C.1000~3000Hz

D.1000~10000Hz

5. 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

A.高频听力

B.低频听力

C.中频听力

D.中、低频听力

6. 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

A.身体旋转运动

B.直线匀速运动

C.头部和躯干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

D.正负角加速度运动

7.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中的“三原色”是指

A、红、黄、蓝

B、红、绿、蓝

C、黄、绿、蓝C、红、黄、绿

E、红、黄、白

8.下列有关视野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B、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C、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D、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E、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9.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

A眼球前后径过长B. 眼球前后径过短

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D.晶状体的弹性减弱或消失

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

10.半规管壶腹嵴内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旋转变速运动

B.旋转匀速运动

C.直线加速运动

D.直线减速运动

E.直线匀速运动

11.下列关于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它们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

B.为“全或无”式

C.可以总合

D.以电紧张方式扩布

E.均为局部电位

12.正常人眼在视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

A.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会聚

B. 晶状体变凸,瞳孔不变,视轴会聚

C.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不变

D. 晶状体不变,瞳孔缩小,视轴会聚

E.晶状体变凸,瞳孔扩大,视轴会聚

13.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刺激虽存在但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A.疲劳

B.抑制

C.适应

D.传导阻滞

E.传导衰减

14.正常眼在安静时能使远物在折射后成像的位置是

A.视网膜前

B. 视网膜后

C. 视网膜上

D.远点

E.近点

15.下列关于简化眼的模型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其光学参数和特性与正常眼等值

B.由前后径20mm单球面折光体构成

C.其折光指数为1.333

D.节点在球面后5mm

E.正常人眼视近物时成像情况的模型

16.眼经过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的最近之点称为

A.近点

B.远点

C.节点

D.焦点

E.主点

17.正常人眼视近物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A.角膜前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B. 角膜后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C.晶状体前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D.晶状体后面曲率半径的改变

E.瞳孔缩小和视轴向鼻中线会聚

18.当连接于晶状体囊的悬韧带放松时,可使

A.晶状体曲度增大

B.晶状体曲度减小

C.角膜曲度增大

D.角膜曲度减小

E. 瞳孔缩小和视轴向鼻中线会聚

19.视网膜上全是视锥细胞而全无视杆细胞的部位是

A.视盘

B.视盘周边部

C.视网膜周边部

D.中央凹

E.中央凹周边部20.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鸡视网膜中仅有视锥细胞

B.对光的敏感度高

C.无颜色觉

D.视物精确性高

E.只含有一种感光色素

21.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位于视网膜的中央部

B.对光的敏感性差

C.无颜色觉

D.视物精确性高

E.含有三种感光色素

22.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外段的形态与视锥细胞不同

B.外段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能产生去极化的感受器电位

E.视紫红质对500nm的电磁波敏感

23.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外段的形态与视杆细胞不同

B.外段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

C.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能产生超极化的感受器电位

E.视锥与视杆细胞的换能机制类似

24.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都位于

A.枕叶皮层

B.外侧膝状体

C.中脑

D.脑桥

E.延髓

25.大多数色盲可能的病因可能是

A.遗传因素

B.缺乏维生素A

C.视紫红质合成不足

D. 视网膜病变

E. 视蛋白合成不足

26.夜盲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视紫红质过多

B. 视紫红质合成不足

C. 视蛋白合成不足

D. 11-顺视黄醛过多

E. 视网膜病变

27.下列不同颜色的视野,最大的是

A.白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

E.绿色

28.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主要影响人

A.在明处的视力

B.在暗处的视力

C.颜色视觉

D.立体视觉

E.双眼视觉

29.下列关于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光照下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

B. 11-顺视黄醛转变为全反型视黄醛

C.视杆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

D. 全反型视黄醛转变为11-顺视黄醛

E.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30.下列关于视紫红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光很敏感

B.其分解、合成反应是可逆的

C. 长期缺乏维生素A合成减少

D.视蛋白和视黄醛可合成视紫红质

E.为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

31.下列关于声波使鼓膜振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鼓膜的面积大致和卵圆窗相等

B.鼓膜上的压强和卵圆窗膜上的相等

C.鼓膜可以改变任何外加振动的频率D鼓膜的振动和声波的振动同始同终E.咽鼓管堵塞时鼓膜向外突出

32.下列关于鼓膜及中耳传音增压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鼓膜的面积是卵圆窗的17倍

B.鼓膜能复制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

C.听骨链的支点在杠杆的重心上

D.听骨链长臂长度是短臂的1.3倍

E.中耳的传音增压效应是22倍

33.半规管壶腹嵴内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旋转变速运动

B.旋转匀速运动

C. 直线加速运动

D.直线减速运动

E. 直线匀速运动

34.椭圆囊和球囊斑内的适宜刺激是

A. 旋转加速运动

B. 旋转匀速运动

C. 旋转减速运动

D. 直线变速运动

E. 直线匀速运动

35.下列关于微音器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耳蜗及附近记录到的电变化

B.其频率和幅度可与声波振动一致

C.潜伏期极短,无不应期

D.对缺氧和深度麻醉敏感

E.听神经纤维变性时仍能出现

36.蜗管外壁处的血管纹结构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蜗管内淋巴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B.外淋巴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C.听毛细胞膜内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D.微音器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E.听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37.当头部前倾30。而围绕人体垂直轴向左旋转开始时,眼球震颤的方向是A.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左B. 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右

C. 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右

D. 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左

E. 慢动相向上,快动相向下

38.下列关于嗅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各种气味是7种基本气味组合而成

B.气味分子可与嗅细胞的受体结合

C.通过G-蛋白产生第二信使

D.嗅细胞可产生超极化的感受器电位

E.在轴突上可引起动作电位,传向中枢

39.下列关于味觉感受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

B.主要分布在舌背部表面和舌缘

C.各种味道是由四种基本味觉组合

D.舌尖部对甜味比较敏感

E.甜的刺激是通过特殊化学门控通道

40.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

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界面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

E.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41.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

A.近点变近,远点变远B.近点变远,远点变近

C.近点和远点都变近D.近点和远点都变远

E.近点不变,远点变近

42.通过视力检查可以了解

A.眼的调节能力B.中央凹的精细视觉

C.瞳孔的变化能力D.视网膜的普遍感光能力

E.周边区的视觉功能

43.飞机骤升(降)时,旅客口食糖果有助于调节何处的压力平衡?A.中耳与内耳间B.基底膜两侧

C.前庭膜两侧D.圆窗膜内外

E.鼓室与大气间

44.眼震颤用于检查

A.视网膜功能B.眼外肌疾病

C.耳蜗功能D.前庭功能

E.大脑皮层运动功能

四、问答题

1. 试述正常人看近物时眼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2. 近视眼、远视眼、散光眼及老视眼的发生机理是什么?如何进行矫正?

3. 试述视网膜两种感光细胞的分布及功能特点。

4. 何谓视觉的三原色学说?简述视锥细胞的色觉功能。

5. 何谓行波理论?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生理题目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2.感觉器官3.适宜刺激4.换能作用5.编码作用6.适应现象 7.感受器电位8.瞳孔近反射9.瞳孔对光反射10.视力(视敏度) 11.视野12.暗适应 13.明适应14.盲点 15.简化眼 二、填空题 1.人眼的适宜刺激是一定波长的——。 2.人眼的折光系统包括——、——、——和——。 3.根据适应的快慢可将感受器分为——和——。 4.视近物时,眼发生——、——和——三方面的调节反应。 5.眼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它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衡量,这个距离称为————。 6.由于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调节能力降低的眼称为——,可配戴适度的———镜矫正。 7.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和——。 8.视杆系统接受——光的刺激,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和——分辨颜色。 9.视锥系统接受——光的刺激,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和——分辨颜色。 10.视网膜中存在分别对——光、——光和——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 n.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绿色视野最——。 12.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至——Hz。.

13.声波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基底膜的——部。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E.触觉感受器 1.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 2.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 应 A.痛觉感受器感受器 B.冷敏神经元A.环层小体 C.本体感受器B.腱器官 D.耳 C.肌梭 E.触觉感受器 D.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3.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也称为发生器电位 B.是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 C.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D.以电紧张形式扩布 E.表现总和现象4.关于视近物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视觉信号到达视觉中枢 B.反射弧包括中脑 C.睫状肌收缩 D.悬韧带紧张 E.晶状体向前、后方凸出,前突更明显 5.能使近物发出的辐散光聚焦于视 网膜的功能,称为 A.幅辏反射 B.瞳孔近反射 C.瞳孔对光反射 D.角膜反射 E.眼折光调节反射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 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 ,因此,不具有 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_______痛”,快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______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 , , 和 。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 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 ,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 、 和 。 29.视近物时晶状体 ,视远物时晶状体 。 30.光照愈强,瞳孔愈 ;光照愈弱,瞳孔愈 ,称为 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表现为近点 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最新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第9章感觉器官的功能4课时

教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生理学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视光、口腔、麻醉、 预医、法医、影像等专业(本科)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学时数6学时 使用教材《生理学》第六版,姚泰主编 温州医学院 2007年5月

温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生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1.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分类。 2.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适应现象) 二、眼的视觉功能 1.了解视觉的概念和眼球的基本结构。 2.掌握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了解简化眼的概念与应用。掌握视力(视敏度)的概念。 3.掌握眼的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及其意义。掌握近点、瞳孔近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概念。 4.了解老视、近视、远视、散光的发病原因、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教学重点 眼的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及其意义。近点、瞳孔近反射、瞳孔对光反射 教学难点晶状体变凸的原理 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授课内容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35分钟 眼的视觉功能 40分钟 2.小结 5分钟

自学内容无 复习题 1. 名词解释:适宜刺激(optimal stimulus)、换能作用(role of conversion energy)编码功能(encoding role)、适应现象(adaptation)、简化眼、近点( near point)、瞳孔对光反射、瞳孔近反射、辐辏反射、正视眼、近视眼、远视眼、散光 2.简答题 1)试述当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情况? 2)试述近视眼的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1.杨雄里.光感受机制研究的重要突破.生理科学进展 1987;18:1-14 2.Dowling JE,吴淼鑫,杨雄里译。视网膜。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 3.缪天荣,对数视力表及5分记录法。中华眼科杂志 1966;13:96-104 4.Berne RM,Levy ML.Physiology 3rd ed,CV Mosby Co,ST Louis,1993 5.Roper SD.The cell biology of vertebrate.Ann Rev Neurosci 1989;12:329-353 6.Daw NW,Brunken WJ,Parkinsn D.The funcfion of synaptic transmitters in the retina.Ann Rev Neurosci 1989;12:205-225 7.Dallos P.The active cochlea.J Neurosci 1992;12:4575-4585 8.Kinnamon SC,Cummings TA.Chemosensory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in taste.Ann Rev Physiol 1992;54:715-731 9.Von Beseky G.Experiments in Hearing.McGraw-Hill Publishing Co,New York,1960 10.Zufall F,Firestein S,Shepherd G.Cyclic nucleotide-gated ion channels and sensory transduction in 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Ann Rev Biophys and Biomol Structure 1944;23:577-607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描述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 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 四、方法步骤 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 标度A(数字); 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 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 5.数据处理 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 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 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 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内容 (1).涉及的问题

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 采用独立评价。 (3). 制备样品的方法: 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 (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 (5).检验条件: 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二组 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 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一节感觉器官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定义与分类 概念:感受器(receptor)是分布在体表或机体内部专门感受内、外环境各种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结构: 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 神经末梢+结缔组织被膜环层小体、肌梭 感受细胞+非神经附属结构感觉器官如眼、耳、前庭、嗅上皮、味蕾分类: —按所感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 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脏感受器; 外感受器:距离(视、听、嗅)感受器和接触感受器(触压、味、温度觉)。 —按所感受刺激的性质,分为机械、化学、温度、光、伤害性感受器。 功能:产生感觉(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形成的主观印象,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共同完成),但有些感受器并不产生感觉(减压反射)。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均有其最容易接受的能量形式的刺激,即其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只需很小强度就可引起感觉,而非适宜刺激也可以刺激感受器产生反应,但阈值大得多。 (二)换能作用 感受器可以将作用于它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化为传入神经上的动作电位。一般先在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上分别产生发生器电位或感受器电位,最后再产生动作电位。 如前所述,发生器电位和感受器电位的出现,实际上是传入纤维的膜或感受细胞的膜进行了跨膜信号转导的结果。和体内一般细胞一样,所有感受器细胞对外来不同刺激信号的跨膜转换,也主要是遍过膜通道蛋白和G-蛋白耦联受体系统两种基本方式进行的,如声波振动的感受与耳蜗毛细胞顶部膜中与听毛受力有关的机械门控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有关,这使毛细胞出现与声波振动相一致的感受器电位(即微音器电位);视杆和视锥细胞则是由于它们的外段结构中膜盘上存在有受体蛋白(如视紫红质),它们在吸收光子后,再通过特殊的G-蛋白和作为效应器酶的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引起光感受器细胞外段胞浆中cGMP的分解,最后使外段膜出现感受器电位。在其他一些研究过的感受器,也看到了类似的两种信号转换机制。由此可见,所有感受性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细胞出现电位变化,就是通过跨膜信号转导,把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都转换成跨膜电变化的结果。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属于局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的慢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进行电紧张扩布,可总和。 (三)编码作用: 感受器可将刺激所包含的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转变成传入神经上特殊的动作电位的序列。 刺激性质:专一的感受器、专一传导通路、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 刺激强度:传入神经上动作电位的频率、参与信息传入的神经纤维的数目。 (四)适应(adaptation)现象 当一恒定强度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常出现刺激仍持续,但感觉传入纤维上神经冲动的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

感官实验报告 感官科学

感官描述词的评价 实验目的 1、培训评价员,使其能对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即能从强度和程度上对其进行说明或标明。 2、整理描绘词汇并评价产品 实验原理 感官描述分析是三大类感官评价方法之一,需要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面参与,对食品的各项感觉因素(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区别和描述。定性是描述产品的感官特性,如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定量是测定感官特性的强弱程度。以数值表示每一描述词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描述词表达组分,充分理解被喜欢描述词的含义。 实验材料 一次性纸杯以及主要食品名称及来源(见表1) 样品名称来源可可脂含量 样品1 好时(牛奶巧克力)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 司 ≥18% 样品2 乐天(黑巧克力)乐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30%样品3 金帝(醇浓黑巧克力)中粮金帝食品(深圳)有限公司≥29%样品4 MM豆(牛奶巧克力豆)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样品5 德芙(香浓黑巧克力)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38%样品6 麦丽素(牛奶巧克力)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样品7 怡口莲(巧克力味夹心太 妃糖) 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表1食品名称及来源 测试对象主要是食工1001的学生主要信息见表2 N 平均年龄标准差 男 6 20.67 0.943 女20 20.55 0.686 合计26 20.58 0.758 表2测试对象的分布情况 实验准备 将7种巧克力分成35份,同时准备35份饮料备用,巧克力太腻时漱口。实验过程

同学开始品尝样品,在对每个样品品尝时,用数字将感觉到的相关的食品描绘词汇的强度表现出来,并填写到表中的相应位置。 实验数据记录 表3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26 26 26 26 3 26 26 26 19 样品2 25 26 23 26 7 26 26 26 23 样品3 26 26 25 26 7 26 26 26 20 样品4 9 26 18 26 6 25 23 24 13 样品5 26 26 26 26 8 26 26 26 23 样品6 26 26 24 26 4 22 25 23 10 样品7 26 22 18 26 1 20 24 23 4 合计164 178 160 182 36 171 176 174 112 表4 实际所得强度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87 63 88 101 4 94 90 89 34 样品2 113 97 56 78 12 90 95 88 60 样品3 96 79 59 90 10 83 71 84 39 样品4 22 78 33 106 7 46 45 51 16 样品5 119 88 91 71 11 105 108 104 71 样品6 78 82 49 103 5 36 45 40 10 样品7 42 44 28 106 1 43 60 50 5 合计557 531 404 655 50 497 514 506 235 实验数据处理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图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内容

实验一阈值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味酸、甜、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三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三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觉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标度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每位学生品尝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氯化钠、柠檬酸、蔗糖; (2)样品制备 储备液:蔗糖32g/L、氯化钠3g/L、柠檬酸0.5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于室温下保存; 样品液:三种基本味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蔗糖0.4、0.8、1.6g/100mL;氯化钠0.08、0.16、0.32g/100mL;柠檬酸0.02、0.04、0.08g/100mL。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1-1与表1-2中。 表1-1 味觉测定 姓名地点 样品编号未知样酸味咸味甜味

表1-2 阈值测定 姓名地点未知甜味酸味咸味样品编号 记录 注:○无味;×察觉阈;××识别阈; ×××识别不同浓度,随识别浓度递增,增加×数。 五、思考题 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 2.影响个人嗅觉和味觉的因素有哪些?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感官差别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方法,熟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定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比较所给定三个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的甜度,并排序; 3.使用标度,估定三个样品的甜度;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个人分别记录品尝结果,将样品按照甜度强度排列顺序;按照12人/组分组,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2)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2-1与表2-2中。 表2-1 三种饼干甜度评定 姓名班级学号 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样品编号783 931 657 甜度顺序 估定甜度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八章感觉器官 感受器是专门感受刺激的特殊结构。感受器官除包含感受器外,还有一些非神经组织的附属结构,这些附属结构都是有利于感受器实现其感受功能,如眼、耳、鼻、舌等感受器官。本章主要讨论眼和耳这两个特殊感官的生理。 第一节感受器 一、感受器的生理意义 感受器根据感受刺激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等;根据所在部位又可分为外感受器和内感受器两大类。 外感受器将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送到中枢,能引起主观上清晰的感觉,并能精确定位,如声、光、触、味等的感受器。这是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基础,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内感受器能感受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如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肺牵张感受器等。来自内感受器的冲动,到达中枢后,往往不引起主观意识上的感觉,或只产生模糊的感觉,不能精确定位;它们对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维持机体完整统一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各种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虽有其特殊性,但其功能活动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各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光波是视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声波是听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这一特性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使机体有可能对内、外环境中某些有意义的变化进行精确分析,从而产生精确的反应。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所能感受的刺激形式不同,但无论是机械能、光能、热能或化学能等刺激形式,通过相应感受器的作用后,都能转换成生物电,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入中枢,这是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刺激强度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实验证明:刺激强度大,从感受器向中枢发放的冲动频率高;反之,刺激强度小,则感受器发放冲动的频率也低。说明感受器是以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来反映刺激强度的。至于感受器如何将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刺激转换为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这是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经一段时间后,传入冲动的频率将逐渐降低;如果刺激能够引起主观感觉的话,感觉也将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适应。各种感受器适应现象出现的快慢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痛觉感受器就不容易产生适应,而嗅觉、触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出现则很快。“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是这个道理。感受器适应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第二节视觉器官 视觉功能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活动来完成的,眼是视觉的外周感受器官。眼的结构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大部分。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所组成,能够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感光系统是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视网膜,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并发放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入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一、眼折光系统的功能 (一)眼的折光成像 眼折光成像的原理与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相似,但要复杂得多。因为眼的折光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凸透镜,而是包含角膜、晶状体等折光率不同的折光体,而且它们的曲率也不一致。为便于理解,通常用简约眼说明眼折光系统的功能(图9一1)。 简约眼假定:空气与眼内容物是一个简单的界面,眼内容物又象水一样均匀,折光率为1.33,这样只需确定几个假定点,即可作出眼内的成像图。实测结果证明,凡在眼前6米以外直至无限远处的物体。由它们发出或反射而来的光线,近于平行,折射后均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倒立的实像。这表明正常人眼处静息状态不进行调整时,其折光系统的后主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至于本来是倒立的像为什么却被人们看成正立的影像?这是因为视觉已经由大脑皮层作了调整。这种调整是从婴儿时期起就借助于其它感觉(特别是皮肤感觉)而逐渐形成的。 (二)眼的调节 根据上述眼折光成像原理,人眼处于静息状态时,来自6米以外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可以产生清晰的视觉,通常把眼在静息状态下能形成清晰视觉的最远之点称为远点。6米以内的物体,由于距离移近,入眼光线由平行变为辐射,经折射后聚集在视网膜的后方,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成像。然而正常人也能看清,特别是青少年可看清近到眼前10一15厘米的物体。这是因为随着物体的移近,眼会发生相应的调节反应,使物像总是落在视网膜上的缘故。眼视近物时的调节反应包括晶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十章感觉器官 学习要求 1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了解光的折射与眼内物像的形成。 3掌握简化眼;眼的调节;眼的折光与调节能力的异常。 4熟悉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5掌握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力、视野、暗适应与明适应。 6熟悉传音系统——外耳与中耳的功能;声音感受器,声音传导的行波学说;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耳蜗微音器电位。 7了解前庭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各型试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是: A听觉器官B视觉器官 C前庭器官D嗅觉器官 E味觉器官 2视觉器官的感觉器是: A视神经B感光细胞 C角膜D晶状体 E玻璃体 3眼的折光系统不包括: A角膜B房水 C晶状体D玻璃体 E视网膜 4眼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 A瞳孔的大小B角膜的折光系数 C房水的折光系数D晶状体的弹性 E玻璃体的厚度 5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的调节功能称为: A辐辏反射B瞳孔近反射 C瞳孔对光反射D角膜反射 E折光调节反射 6远处物体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是: A近视B远视 C老视D散光 E斜视 7对远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的折光力过弱 C近点较正视眼短 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

E可用凸透镜矫正 8视物精确性最高的部位在: A视神经乳头B黄斑中央凹 C生理盲点D视网膜周边 E以上都不是 9视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感色素为视紫红质 B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 C对光的敏感度较差 D能分辨颜色 E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10对近视眼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视眼远 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矫正 11悬韧带的放松可使: A瞳孔缩小B水晶体曲度增加 C水晶体曲度减少D角膜曲度增加 E角膜曲度减少 12黄斑的中央凹处视敏度最高,是因为: 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 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聚合联系 C视锥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 D视锥细胞多而集中,联合联系 E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都多,单线联系 13散光眼的产生原因为: A水晶体曲率半径过小B眼球前后径过长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D眼球前后径过短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 14与声波传导和感受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鼓膜B基底膜 C听骨链D毛细胞 E咽鼓管 15声波传入内耳主要途径是: A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 B外耳→鼓膜→鼓室空气→蜗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 D咽鼓管→鼓室空气→前庭窗→内耳 E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 16中耳结构不包括: A鼓膜B听小骨 C鼓室D基底膜 E咽鼓管 17巨大爆炸声响时,迅速张口有助于保护: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知识分享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 案

精品文档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一、A型选择题 1.在折光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角膜B.房水C.玻璃体D.晶状体E.睫状体 2.视近物时使之聚集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 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B.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变小 C.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增大D.眼球前后径增大E.瞳孔缩小 3.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A.枕叶皮质B.丘脑外侧膝体C.中脑D.脑桥E.大脑皮层 4.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眼球前后径过短B.眼的折光力过强C.平行线聚集于视网膜前 D.可用凹透镜纠正E.多为用眼不当所致 5.要凹透镜矫正的是 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视E.斜视 6.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 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D.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E.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大 7.视网膜中央凹的视敏度最高,原因是 A.视锥细胞多而集中,聚合联系 B.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小,单线联系 C.视杆细胞多而集中,直径最小,单线联系 D.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大,单线联系 E.视杆细胞多而聚合联系。 8.视黄醛可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 A.维生素D B.维生素E C.维生素A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9.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A.视紫红质过多 B.视紫红质缺乏 C.顺视黄醛过多 D.视蛋白合成障碍 E.视锥色素缺乏 10.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 于调节 A.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C.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D.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 E.前庭器官的功能 11.大多数色盲可能的病因可能是 A.遗传因素 B.缺乏维生素A C.视紫红质合成不足 D.视网膜病变 E.视蛋白合成不足 12.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主要影响 A.在明处的视力 B.在暗处的视力 C.颜色视觉 D.立体视觉 E.双眼视觉 二、填空题

生理学教材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sense organs) 本章导读 感觉使人类认识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它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察觉,涉及复杂的生理及心理过程。感觉形成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和皮层中枢。机体通过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获取了丰富的环境信息,最简单的感受器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一些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连同附属结构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感觉器官。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和适应现象是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皮肤、舌和鼻等。人类对自然界的印象和记忆,大约70%~90%以上是通过眼睛看到的。人眼可感受到的电磁波范围是370~740nm。眼通过自身的折光系统将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物成像经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感光换能和编码作用后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视觉中枢。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包括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杆系统的光敏感度高,能感受到弱光刺激引起视觉,但仅能区别明暗,分辨率低,而且视物无色觉;视锥系统的光敏感度低,只被强光刺激激活,但可辨别颜色,看清楚物体细节,故分辨能力高。视锥系统功能不全时,可以引起色弱甚至色盲。听觉器官可感受到外界的声波振动,适宜刺激是16~20 000Hz的空气振动疏密波。听觉形成过程包括声波经外耳、中耳等传音装置传到耳蜗后引起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通过科蒂器官中毛细胞的感音换能作用,由听神经以特定的动作电位频率及组合形式编码声音信息,传送到听觉中枢引起听觉。人体正常姿势的维持需要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感受器传入冲动所致反射活动的协同作用,以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构成的前庭器官传入冲动引起的反射最为重要。半规管主要感受机体旋转变速运动,而椭圆囊和球囊则主要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味蕾由多个味觉细胞聚集而成,味觉细胞顶端的纤毛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人类的味觉系统能分辨由四种基本味觉即酸、甜、苦、咸组成的多种味道。嗅细胞上的嗅纤毛可以感受到空气中气味化学物质的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转换成嗅神经冲动传至嗅觉中枢,引起嗅觉。人类可辨别的气味约2 000~4 000种,由至少7种基本气味组成: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人和动物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当感觉刺激的强度足够大时,感受器可以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变成为生物电信号,以神经冲动的形式,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不同的感觉中枢,经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形成相应的感觉(sensation)或知觉(perception),并且引发不同类型的反应。 广义的感觉是指有意识或下意识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察觉,包括感觉形成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感觉形成的生理过程是由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以及皮层中枢三个部分的活动共同完成的,本章将重点讨论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General physiology of sensory receptors)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nsory receptors and sense organs)

感觉器官的功能考试题目

1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 A 受体 B 感受器 C 分析器 D 感觉器官 E 特殊器官 2 下列哪种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感受器 A 肌梭 B 痛觉感受器 C 皮肤触觉感受器 D 视网膜感光细胞 E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3 各种感受器均各有其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称为感受器的 A 阈值 B 阈刺激 C 感觉阈值 * D 适宜刺激 E 适宜强度 4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 A 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E 巩膜 5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 空气-角膜前表面 B 角膜后表面-房水 C 房水-晶状体前表面 D 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 E 玻璃体-视网膜 6 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 A 角膜曲度增加 B 角膜曲度减小 C 晶状体曲度增加 D 晶状体曲度减小 E 玻璃体曲度增加 7 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神经反射 B 使晶状体变凸

C 使瞳孔缩小 D 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 E 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8 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 A 主点 B 节点 C 近点 D 远点 E 焦点 9 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A 角膜曲率变小 B 角膜透明度减小 C 房水循环受阻 D 晶状体弹性减弱 E 晶状体厚度增加 10 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感受器在视网膜 B 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 C 中枢在中脑 D 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 E 有双侧互感反应 11 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A 黄斑中央凹 B 视神经乳头 C 视网膜中心 D 视网膜周边 E 视网膜颞侧 12 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是 A 视蛋白 B 视黄醛 C 视紫红质 D 视紫蓝质 E 视色素 13 产生夜盲症的原因是 A 视蛋白合成障碍 B 视黄醛合成过多 C 视紫红质缺乏 D 视紫蓝质缺乏 E 维生素E供应不足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 学号:201230600311 指导老师:吴青 2014年11月16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 正文: 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实验目的 (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