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潍坊市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浅析

潍坊市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浅析

潍坊市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浅析
潍坊市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浅析

潍坊市政务云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浅析【摘要】该文针对潍坊市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数字潍坊”规划要求,对建设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设置合理的建设方案,方案中详细阐述了云计算中心的架构设计,并充分的考虑它的可持续和扩展性。

【关键词】政务;云计算;资源共享

一、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

潍坊市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数字潍坊”规划要求,以完善基础、信息强政、信息便民、信息兴业、信息惠民、优化环境为目标,以支撑公共管理服务为方向,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取得长足发展。

二、项目设计目标

以已建设完成的“国家a级信息系统机房”——阳光大厦数据中心机房和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建设市级政府云计算平台,实现信息化基础架构(iaas)、基础平台(paas)、基础应用(saas)的集约化建设和管理,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各部门统一使用。各部门新建信息化应用系统只需采购软件产品,存储、服务器等资源按需向政务云数据中心申请使用,能够较好地避免硬件设施的重复投资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三、政务云计算中心实现

政务云计算中心采用vce环境基础架构设计。vce是思科、emc、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主要集中在虚拟化程度、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的松耦合程度、自动化管理程度、绿色节能程度等几个要素。 传统数据中心基本没有实现虚拟化,而云计算数据中心最基本的是其内所有服务器、存储都是经过虚拟化的,此举比同规格传统数据中心机房内IT设备利用效率提高60%以上(满负荷情况)。 传统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是紧耦合的,也就是说其内的IT建设是烟囱式的,根据客户需求一个项目建设一套系统,扩展起来要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所有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都是松耦合的,可以根据数据中心内各种资源的消耗比例而适当增加或减少某种资源的配置。这样能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使得资源配置优化,按照客户需求进行配置。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模块化扩展能力也解决了传统数据中心扩容难的问题。传统数据中心在扩展受到系统设计、机房设计及网络设计的影响,对于机房扩容来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特别是在空间和电力能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扩容是无法完成的事情,然后,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在总体空间和电力提供不变的情况通过提高单机架的容纳能力及降低PUE等方式实现“扩容”。此种能力具有很强的优势,特别是在土地紧张和电力紧张的城市。 自动化管理是传统数据中心没有的功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管理使得在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实现较少工作人员对数据中心的高度智能管理。此特性一方面能降低数据中心的人工维护成本,另一方面能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至于绿色节能,一般情况,传统数据中心的PUE在1.8-2.5左右,而云计算数据中心一般低于1.6,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低达1.1甚至以下。对于规模化的数据中心,能源成本是其持续运营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要素 事实上要建设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成本其实与建设一个传统的数据中心也是有一定 区别的。传统数据中心(以IDC为例,不考虑企业自用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成本:购置土地相关成本,其中要考虑数据中心的位置、交通及周边环境、未来发展等方面。 土建成本:一般数据中心的机房建设标准都是较高等级的,特别是抗震、防火、防水、防风等方面的等级要求是很高的。 电力电源设施:电力引入是数据中心需要考虑的重大因素,也是其位置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电力电源设施的购置、建设成本在整个数据中心建设当中只有相当大的比例。 基础网络、网络安全设施建设:网络引入是数据中心(特别是IDC)建设需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数据中心建设地点一般都选在能最接近各电信运营商的骨干节点附近。这对运营性数据中心来说是其未来市场的一个重要保证。网络安全设施也是机房安全的重要保证。 空调及消防设施建设:空调及消防对于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营有着重要作用,其效能也影响着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务信息化建设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务信息化建设

————————————————————————————————作者:————————————————————————————————日期:

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政府信息化建设 一、政务云服务模式 政务信息化是政府机关运用现代化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连网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督,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将彻底改变中国传统IT的应用现状;政府信息化也将在云模式下,通过硬件虚拟化部署、信息集约化共享和平台化系统应用开发,从而有效降低信息化项目开发投资与技术运维成本,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在政府信息化领域,云服务应用最大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升级信息化架构、创造新的IT 运营管理模式,以平台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最大限度的满足政府各类IT信息化需求;云服务模式终将将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化IT技术革新的重要助推器,将深入到政府信息化建设与IT运营的方方面面。 二、云服务模式的政府信息化架构 在云计算应用模式下,政务信息化架构共分为三大层次,分别是: 云计算数据中心:采用集中式的服务方式,统一向全地区各政府机关各类政务系统提供计算机基础设施资源与基础数据库服务,实现IT基础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云计算平台层:基于PAAS模式为政府信息化提供基础支撑的技术平台。 政务云服务层:根据不同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需求,构建或升级相应的应用系统,以SAAS模式为政府机构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应用功能,保证各应用在实现技术方面高度一致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方案1.验证理论、发展理论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实 用技术,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计算科学的发展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只是在计算机这一强大的计算工具问世之前,计算只能利用人类的大脑和简单的工具,计算应用于科学研究有天然的局限性,限制了它作用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科学计算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普及,逐渐走向成熟。科学计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实验科学,并能在很多情况下,完成实验科学所无法完成的研究工作。科学计算也直接服务于实用科技,并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和机会。在许多情况下,或者理论模型过于复杂甚至尚未建立,或者实验费用过于昂贵甚至不允许进行,此时计算模拟就成为求解问题的唯一或主要手段了。 目前,高性能计算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a) 基础学科中深入的知识发现,问题规模的扩大和求解精度的增加需要更高性能的计算资源。例如,计算立体力学、计算材料学、计算电磁学。 b) 多学科综合设计领域中大量多部门协同计算需要构建高性能的综合平台。例如,汽车设计、船舶设计。

c) 基于仿真的工程科学结合传统工程领域的知识技术与高性能计算,提供经济高效地设计与实践方法。例如,基于仿真的医学实践、数字城市模拟、核电、油田仿真工具、新材料开发、碰撞仿真技术、数字风洞。 d) 高性能计算提升众多行业服务、决策的时效性,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实时天气预报、城市交通控制、视频点播服务、动漫设计、网络游戏、基于RFID 的货物跟踪、智能电子商务。 e) 数据密集型应用需要高性能数据处理,以应对数据爆炸式增长带来的难题。例如,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处理、遥感数据处理、商业智能、生物信息学、RFID 数据挖掘、金融业分析抵押借贷、移动电话流量分析。 1.1建设内容 高性能计算平台是面向全校提供高速计算服务的公共计算平台,主要运行科研计算任务,并且能够根据应用任务对硬件资源的不同需求,动态分配和调整平台资源,管理计算作业。用户通过校园网或VPN远程提交计算作业、获取计算结果,并能够根据权限调整,实现权限控制,硬件细节对用户透明。用户界面实现图形化交互窗口和SSH登陆相结合方式。 平台的主要硬件设备有:管理节点、计算节点、存储IO节点、Infiniband交换机、高速存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软件方面有:64位Linux操作系统、并行开发环境、并行文件系统、作业调度管理系统、硬件集群管理系统等,利用高速infiniband网络互联构成计算环境,通过并行计算支撑软件和作业调度系统使它们协同工作。 平台支持同时运行Ansys、Fluent、Gauss、Materials Studi、ADMS、Opera、HFSS、MTSS、MAGIC、CST、Icepak等商业软件,并支持C(C++)、Fortran77/90等语言的编译和运行环境,以保证学院自编应用程序的计算求解需求。

从政务云看数据中心发展

从政务云看数据中心发展 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一直都受到非常大的重视,国家提出将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近几年来,由于云计算的成本节省、效率提升等诸多优势,政务云成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阶段。 云计算给电子政务破局带来了希望和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政府认识上的提升,中国政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已悄然在中国各地方政府蔓延开来。从早期的各政府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搞信息化的“孤岛式”政务建设模式,到强调政府间信息交互为重点的“群岛式”政务建设模式,到如今以资源大集中为模式的“大陆式”政务建设模式,云计算为政务大集中建设提供了有力条件,随之出现的政务云数据中心在近几年得到了高速发展。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与传统数据中心建设的最大区别在于整合与管理。整合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既要实现对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的设备资源整合,也要实现对政府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下的各资源体系的整合;管理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在传统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基础之上,重点要实现对各类资源的统一、安全的管理,以及整合各类资源对外提供服务并实现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政府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推广难点和商机往往就蕴藏在整合、安全和建设管理模式之中。 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和广泛应用以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云计算技术应用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应用越发高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云计算与传统的IT架构相比有可扩展性、简化管理、降低TCO等巨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逐步将自己的应用程序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但是在迁移过程中发现目前的企业应用程序无法很好地、便利地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各大云计算供应商都提供了与传统应用程序不一样的架构,这就意味着应用程序无法轻松的迁移。业务应用的迁移存在的困难和用户对云计算安全认识的不足成为了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应用快速推广的重要障碍。 关键在整合、安全和模式创新 首先,整合资源是政务云建设的核心环节。资源整合是电子政务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无论纵向的上下级之间,还是横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整合,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支持,而信息获取、聚合以及推导是数据中心建设的难点。国内近几年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网络(电子政务)、数据(数据中心、政府容灾)几个过程,而当前以数据大集中为核心的建设已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如:税务的数据大集中、政府超算中心、政府云灾备中心建设等等,都是以围绕云数据为中心的建设。然而,在过去数年中,我国各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一些业务应用系统的分散开发。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种应用系统所形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比比皆是,各自为战、独立建设、重复投资等问题时有发生。当前,在各个部门和统筹的协同办公的需求下,对政府数据中心支持下的电子政务平台能够综合利用政府数据中心的存储、计算、传输、应用等各种资源提出了高要求,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帮助政府部门处理越来越复杂和繁重的电子政务工作。 其次,安全是政务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电子政务对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而云计算的出现无疑为不断增长的电子政务创造了技术条件。为此各级政府均开始了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不同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但同时云数据中心下的安全问题变得愈加突出,虚拟化技术引入对安全建设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同时随着资源大集中的趋势,安全问题也日渐重要,比如更多的业务集中在云数据中心被处理,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升;业务集中使得风险更加集中,安全威胁造成的影响面更广;云计算模式的运用,特别是虚拟化技术的引入,不同虚拟机因支持的业务不同,也需要实施有效隔离,防止业务间的非法访问甚至攻击。综合起来,政务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

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导读: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一、前言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 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

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 二、云计算应用于智慧城市的优势 (一)平台层的统一和高效能 通过架构即服务(Iaas)的构建模式,将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进行整合,通过云操作系统的调度,向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支撑平台。 同时,借助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切割、资源调配和资源整合,按照应用需求来合理分配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实现效能最优化。 (二)大规模基础软硬件管理 基础软硬件管理,主要负责大规模基础软件、硬件资源的监控和管理,为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的资源调度等高级应用提供决策信息,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基础。基础软件资源,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硬件资源,则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主要设备: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基础软硬件管理中心,可以对基础软件、硬件资源进行资产管理;可以实现基础硬件的状态监控和性能监控;能够对异常情况触发报警,提醒用户及时维护问题设备;能够对基础软硬件资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XXX省智慧政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7) 1.1 项目背景介绍 (7) 1.2 项目建设意义 (8) 1.3 项目建设原则 (9) 1.4 总体建设目标与分期建设目标 (10) 1.5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任务 (11) 1.6 项目需求的理解 (11) 1.7 xx省智慧政务现状调研 (12) 1.8 xx省政务专有云建设关键需求 (13) 第2章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15) 2.1 总体方案设计 (15) 2.1.1 全省政务云总体架构 (15) 2.1.2 云平台架构 (17) 2.2 机房基础设施 (20) 2.2.1 IDC机房介绍 (20) 2.2.2 网络资源介绍 (26) 2.2.3 线路租用方案设计 (26) 2.2.4 应急响应保障 (28) 2.3 政务专有云平台 (37) 2.3.1 物理资源层 (37) 2.3.2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54)

2.3.4 政务云网络 (118) 2.3.5 政务云管理平台 (121) 2.3.6 设备管理 (124) 2.3.7 资源管理 (144) 2.3.8 资源编排 (158) 2.3.9 资源监控 (167) 2.3.10 用户管理 (175) 2.3.11 流程管理 (178) 2.3.12 日志管理 (185) 2.3.13 报表管理 (188) 2.3.14 计费策略管理 (192) 2.4 政务云基础资源服务IaaS (194) 2.4.1 云主机服务 (194) 2.4.2 云存储服务 (203) 2.4.3 云数据库服务 (208) 2.4.4 云防火墙服务 (222) 2.4.5 云负载均衡服务 (227) 2.4.6 云安全增值服务 (232) 2.4.7 云节点服务 (239) 2.5 政务云平台服务PaaS (245) 2.5.1 PaaS概述 (245) 2.5.2 PaaS建设内容 (246) 2.5.3 PaaS服务 (247)

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a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1. 平台简介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面向工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 提供产品/材料环境适应性技术服务的平台。平台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 是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服务,一是产品环境适应性大数据服务。测试评价服 务是大数据的主要数据来源和基础,大数据服务是测试评价服务的展示、延伸和 增值服务。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光伏、 风电、涂料、塑料、橡胶、家电、电力等。 平台的测试评价服务依据 ISO 17025 相关要求开展。测试评价服务涉及 2 个 自有实验室、8 个自有户外试验场和超过 20 个合作户外试验场。见图 1 广 州 显 微 分 析 实 广 州 腐 蚀 分 析 实 广 州 花 都 户 外 试 海 南 琼 海 户 外 试 新 疆 吐 鲁 番 户 外 内 蒙 海 拉 尔 户 外 西 藏 拉 萨 户 外 试 武 汉 户 外 试 验 场 西 沙 户 外 试 验 场 沙 特 吉 达 户 外 试 海 南 三 亚 户 外 试 山 东 青 岛 户 外 试 美 国 凤 凰 城 试 验 美 国 弗 罗 里 达 试 其 它 合 作 试 验 场 验 室 验 室 验 场 验 场 试 验 试 验 验 场 验 场 验 场 验 场 场 验 场 场 场 图 1 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服务实验室概况 平台的大数据服务,基于产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获取的测试数据以及相关 信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针对不同行业提供产品环境适应性大数据服务,包括 但不限于: (1)产品环境适应性基础数据提供; (2)产品环境适应性调研分析报告; (3)产品环境适应性分析预测; (4)产品环境适应性技术规范制定;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2020年10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现状分析 (1) 1.2.工程概述说明 (2) 1.3.建设意义 (2) 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框架设计 (6) 2.2.1.总体架构设计 (6) 2.2.2.资源池逻辑架构设计 (6) 2.2.3.资源池分域设计 (8) 2.2.4.资源池分层设计 (8) 2.2.5.资源池模型设计 (10) 第三章机房硬件及服务器建设 (11) 3.1.网络方案 (11) 3.1.1.需求分析 (11) 3.1.2.网络虚拟化技术 (12) 3.1.3.网络设计 (13) 3.2.存储资源规划 (16) 3.2.1.设计需求 (16) 3.2.2.存储池化技术 (16) 3.2.3.存储设计 (20) 3.3.服务器域规划 (22) 3.3.1.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23) 3.3.2.物理主机 (26) 3.4.中间件与数据库域设计 (27) 3.4.1.设计需求 (27) 3.4.2.虚拟机模板技术 (27) 3.5.安全服务域设计 (28)

3.5.1.设计需求 (28) 3.5.2.网络安全 (28) 3.5.3.主机安全 (31) 3.5.4.租户和权限隔离 (32) 3.5.5.虚拟机安全 (32) 第四章机房环境建设 (33) 4.1.装饰装修工程 (33) 4.1.1.机房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 (33) 4.1.2.装修材料的选择 (33) 4.1.3.机房装饰的特殊处理 (37) 4.2.供配电系统(UPS系统) (38) 4.2.1.供配电系统设计指标 (38) 4.2.2.供配电系统技术说明 (40) 4.2.3.供配电设计 (41) 4.2.4.电池 (42) 4.3.通风系统(新风和排风) (43) 4.3.1.设计依据 (43) 4.3.2.设计目标 (43) 4.3.3.设计范围 (43) 4.3.4.新风系统 (43) 4.3.5.排烟系统 (44) 4.3.6.风幕机系统 (44) 4.4.精密空调系统 (45) 4.4.1.机房设备配置分析 (45) 4.5.防雷接地系统 (46) 4.5.1.需求分析 (46) 4.5.2.系统设计 (46) 4.6.综合布线系统 (48) 4.6.1.系统需求分析 (48)

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方案总论 1.1概述 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不再是单一部门的业务承载网,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2011年政府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也会转向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建设。 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XX市电子政务的发展。 1.2建设背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子政务系统必将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保障政令畅通、落实政府监管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数据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

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 1.3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过去的数年中全国各地区都在构建电子政务外网,为此国家信息中心下发了有关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技术指导,电子政务外网发展至今,其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前的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不是单一部门的业务承载网,电子政务外网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当前电子政务外部平台的建设,网络的互通已经不再是政府建设的目标,政府更加关注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应当如何承载,数据应该如何整合,如何能够构建统一、全面的安全管理业务数据?数据整合、灾难备份作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得到电子政务信息部门的高度重视,统设数据中心的模式无论从投资、管理、应急方面论证都是电子政务数据集中、数据整合的理想模式。 目前的情况,每一个政府机构已经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系统而不是处于孤立的状态。每一个产品和服务需要独立的信息系统来提供。每个信息系统通常是单独打包。没有通用的架构能够让前台和后台、后台和组织外部的系统的应用连接起来进行通讯,识别和授权的功能能够在每个信息系统中找得到,但不会一个组织部重新使用,更谈不上在组织之间重新使用。 数据中心主要是G2G、G2C、G2B等业务的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的重心与政府机构的业务紧密结合,是后电子政务时代数据大集中的体现,实现对集中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备份。 1.4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XX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方案总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目标 (2) 1.3项目建设原则 (2) 第2章系统建设规划 (4) 2.1项目建设目标的理解 (4) 2.1.1 项目建设范围 (4) 2.1.1.1 业务范围 (4) 2.1.1.2 组织范围 (4) 2.1.1.3 数据范围 (4) 2.1.2 项目建设内容 (4) 2.1.2.1 基础数据平台 (5) 2.1.2.2 集团级指标体系 (6) 2.1.2.3 统一报表平台 (6) 2.2集团(企业)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 (7) 2.2.1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一期建设目标 (7) 2.2.2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二期建设目标 (7) 第3章整体设计方案 (8) 3.1系统设计方法论 (8) 3.1.1 方法论 (8) 3.1.2 设计原则 (10) 3.1.2.1 标准规范 (11) 3.1.2.2 开放性 (12) 3.1.2.3 可扩展性 (12) 3.1.2.4 高性能 (13)

3.1.2.5 可管理性 (14) 3.1.2.6 高可用性 (15) 3.1.2.7 安全性 (16) 3.1.2.8 可重用性 (17) 3.2数据平台技术体系 (18) 3.2.1 数据平台逻辑架构 (18) 3.2.1.1 数据集成区 (18) 3.2.1.2 集团分析型数据区 (19) 3.2.1.3 管理平台区 (19) 3.2.1.4 统一报表展现平台 (20) 3.2.1.5 ETL设计关键技术点说明 (20) 3.2.1.5.1.1 ETL处理策略 (20) 3.2.1.5.1.2 ETL处理流程 (21) 3.2.1.5.2 质量检核 (21) 3.2.1.5.2.1 ETL处理原则 (21) 3.2.1.5.2.2 ETL处理方法 (21) 3.2.2 数据采集设计 (21) 3.2.2.1 T+1数据采集 (22) 3.2.2.2 数据补录 (23) 3.2.2.2.1 检核规则管理 (24) 3.2.2.2.2 录入任务管理 (24) 3.2.2.2.3 数据录入 (26) 3.2.2.2.4 查询操作 (27) 3.2.2.2.5 录入任务审批 (28) 3.3数据平台数据体系 (28) 3.3.1 数据架构设计 (28) 3.3.1.1 源系统数据落地区 (29) 3.3.1.2 缓冲数据层(ODM) (30)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初稿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初稿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初稿) 2018年7月 一、建设背景 因系统开发设计需独立存放的特性、数据库版本的区别,以及相关硬件环境的限制,实验室各系统数据库基本上都独立部署在各地区服务器上。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统计所有实验室数据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以及随便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转变,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应用的业务需求分散式的数据库建设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今后的业务需求。 二、建设目标 根据目前业务需求,数据平台服务对象包含公司各级领导、销售人员、财务人员、医院客户等等,主要功能包括各地区销售数据、财务账单、检验报告单以及后续检验大数据分析。建立规范化数据共享体系,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 三、建设方案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建设目标的可行性,同时保证产品的迭代性,我们初步定制如下建设方案。 1、系统建设框架 底层数据源考虑到来源为各地区实验室系统(包含:LIS、特检系统、微生物系统)目前各地区统一使用的是公司提供的系统,版本一致,后续也要考虑到可

能会使用其他公司以及其他版本的系统,同时后续业务发展也需考虑可能抽取医院数据。 数据处理层采用第三方数据抽取工具或者开发CS架构的数据抽取程序,可安装在各实验室服务器上采用定时抽取机制并且同步修改被抽取数据状态。 数据层中存储的文件有数据库文件、图片文件,前期使用一台服务器进行存储,后续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可将数据存储库、数据源处理库、文件报告进行独立开来,以便更加高效的使用服务器资源。 服务层采用web server接口方案,作用于数据调用展示接口。包含系统登录服务、获取检验数据服务、财务计费服务、销售数据统计服务等。 展示层采用PC端+移动端的展现方式,PC端使用BS架构,只作用于数据展示,不做具体操作。 2、数据抽取方案 使用古珀现有数据抽取平台获取数据 3、平台用户框架 数据平台采用独立的用户存储表,来源主要有两块:a.抽取LIS系统中维护的用户、客户关系表,存储到平台后添加区域表关联,用户菜单权限再单独授予。 b.开发后台维护平台,支持添加用户,关联区域表、所拥有客户表,并支持授予菜单权限。 4、功能模块 a.检验报告单功能,支持打印普检、微生物、病理、特检以及第三方图文报告。

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编写范文

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云计算中心建设方案三篇

云计算中心建设方案三篇 篇一: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1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1.1网络系统建设的要求 1)计算中心通过互联网、专线接入和VPN接入提供服务; 2)提供多种网络接入及特定单位的专线接入,满足用户以多种方式远程接入云计算平台的要求; 3)有效隔离计算中心与互联网,防范来自互联网的非授权访问,使计算中心在受控的前提下提供给外部进行访问; 4)为云计算大楼公共服务区(用户服务区、办公区、公共会议室)提供网络连接; 5)子网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各入驻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相互独立,各自构建独立的单位局域网,满足各单位组网需求;同时要考虑其工作的共性需求。在设计中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相对隔离又彼此关联的要求,划分不同的区域,区域之间采用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 6)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和管理机制,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1.2网络系统总体设计 1.2.1 网络架构设计

DMZ 区 云计算资源区 云计算中心服务区云计算中心办公区 云计算中心路由交换、安全防护 图1 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逻辑结构图 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整体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网络系统包括云计算资源区和服务与管理区,服务与管理区可进一步分为对外服务区、中心办公区、DMZ 区。 ?云计算资源区是超级计算系统所在区域。 ?云计算服务区是计算中心对企业等非政府机构提供超级计算服务的区域。 ?中心办公区是云计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办公区域。 ?DMZ 区是云计算中心设置Web 服务器和SSL VPN 接入的区域。 上述区域整体上包括云计算中心资源层、核心交换层、功能接入层和互联网接入

/服务层;采用分层结构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使网络结构清晰化,便于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和网络管理,并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云计算资源区 云计算中心服务结点使用万兆链路直接接入到云计算资源区的高性能接入交换机上。 2)服务与管理区 ?核心交换/访问控制层:主要包括一台的核心交换机,由于现在的核心交换设备一般都支持多个模块,而本项目所需接入的网段也不是太多,可将汇聚交换的功能融入其中,对各子网的访问控制策略采用交换机访问控制技术实现。 ?功能接入层:包括云计算中心办公子网、云计算对外服务子网等; ?互联网接入/服务层:包括1条互联网接入链路、边界防火墙、DMZ区(设置DNS、WWW、SSL VPN接入等服务)等。 1.2.2服务与管理区网络及安全防护部署

宁波市经信委市政务云计算中心运维和

宁波市经信委市政务云计算中心运维和第三方网络质量巡检与监测项目 (标包一)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硬件设备运维 合同书 项目名称:宁波市经信委市政务云计算中心运维和 第三方网络质量巡检与监测项目 产品名称: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硬件设备运维 合同编号:ZWYJSZX-YJSBYW 甲方: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乙方:宁波易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鉴证方:宁波市政府采购中心 签署日期: 2015年12月17日 签署地点: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宁波市经信委市政务云计算中心运维和 第三方网络质量巡检与监测项目 (标包一)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硬件设备运维合同书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甲方)对宁波市经信委市政务云计算中心运维和第三方网络质量巡检与监测项目(项目名称)中所需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硬件设备运维(产品名称)经宁波市政府采购中心以 NBZFCG2015268G招标文件在国内公开(邀请)招标。经评标委员会评定,确定宁波易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乙方)为中标单位。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宁波市政府采购有关办法,同意按照下述的条款和条件,签署本合同。 一、定义 本合同中甲、乙双方的定义: 1、本合同甲方系本合同项目服务的采购方,即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本合同乙方系本合同项目服务的提供方,即宁波易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合同金额 1、本合同总价为人民币(大写)伍拾陆万元整(¥560000.00元),运维服务清单内容如下: 采购清单 三、运维服务范围 乙方承担甲方市政务云计算中心硬件设备及相关系统的运维服务工作。服务内容包括7*24小时驻场服务、设备定期巡检服务、7*24小时应急响应现场技术支持服务等。 四、运维服务期限 XXX 五、履约保证金及质量保证金 本次项目的履约保证金为合同总价的5%,即人民币贰万捌仟元整(¥28000.00);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意义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意义

质文化生活需求,也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城市管理低效和公共服务的落后是阻碍中国城市发展的两大系统挑战。 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中国提升整个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环境。 成都云计算中心是国内首个商业化运营规模化的云计算中心。它是成都地区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以及成都市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更是面向西南甚至整个西部及全国的国家级的超级计算中心。它的建设完成有效的将国际、国内区域计算中心建设、运营的经验与成都本地化的应用需求相结合,为成都提供一流的超级计算平台、政务信息处理平台、数据存储处理平台,为成都以及周边地区的各个行业领域、成都的政务信息化和民生改善提供了一流的服务。这对于促进成都地区信息化和周边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科研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提升本地区的科技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都云计算中心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基于业界领先的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作为后台硬件支撑,并部署了大量软件资源与服务,通过互联网和政务网向公众以及政府提供服务。 目前,成都云计算中心的一期建设已经于2009年年底建设完成,规模达到30万亿次每秒,并在2年内将扩展到200万亿次每秒。成都云计算中心主要承载如下功能:成都地区政务信息化和业务协同的平台;承担包括研究开发、科学计算、科普教育等功能的计算中心;融合城市应急指挥、平安社区以及信息发布的市政信息化统一办公体系平台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为各行业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服务的服务中心,并以成都市为中心,其辐射范围将涵盖整个四川省、西南周边省份和地区乃至全国。

一、云计算中心的意义 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讲,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更是为人民提供服务。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信息化建设更应该是一种社会行动。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设施,将技术作用于个体——人,并使其内部的信息结构应变而适应社会环境,并产生交互作用,以最优的形态满足个体需求。 云计算中心作为高端的IT基础设施,可以极大地改善投资环境,在产业聚集,吸引企业、吸引高端人才、促进招商引资工作以及打造产业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拉动国家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高性能云计算发展及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科研实力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换句话说,只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就等于占领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将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为标志性的IT 基础设施,云计算中心是集政府公共服务中心、电子政务云中心、信息处理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计算中心,它的建设拥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云计算中心的建设是高显示度的亮点工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政府形象,并可辐射周边区域,对争夺区域科技发展的引领地位至关重要;云计算中心是以高性能计算作为IT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而且可有效促进招商引资。例如上海超算中心作为一种高端计算资源,对于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云计算中心的建设还可以作为吸引、引进高端人才的硬件条件,可有效提升当地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质量。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对城市支柱产业如汽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 建设方案

目录 1.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1) 1.1总体设计方案 (1) 1.1.1 设计原则 (1) 1.1.2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2) 1.1.3 支撑平台网络拓扑设计 (3) 1.1.4 通过云操作系统实现云计算中心运营管理 (4) 1.1.5 层次清晰的云计算中心部署架构设计 (5) 1.2项目技术路线 (6) 1.2.1 X86系统架构 (6) 1.2.2 资源池化 (8) 1.2.3 弹性扩展 (10) 1.2.4 智能化云管理 (12) 1.2.5 充分考虑利旧 (13) 2. 云计算中心建设方案 (14) 2.1网络子系统建设 (14) 2.2计算资源池建设 (16) 2.2.1计算资源池定位 (16) 2.2.2 X86虚拟化实现 (21) 2.2.3计算资源池总体设计 (27) 2.2.4 计算资源池建设方案 (32) 2.2.5 选型建议 (33) 2.3存储资源池建设 (36) 2.3.1 数据类型分析 (36) 2.3.2 存储网络设计 (37) 2.3.3 统一存储平台设计 (41) 2.4数据库子系统建设 (51) 2.4.1 构建高性能集群数据库系统 (51) 2.4.2 集群数据库建设方案 (52) 2.5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53) 2.6云平台安全体系建设 (56) 2.6.1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 (57) 2.6.2 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58) 2.7云平台灾备子系统建设 (59) 2.7.1 本地数据备份 (59) 2.7.2 异地数据级容灾 (60)

1.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1.1总体设计方案 1.1.1设计原则 ?先进性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电子政务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政务云计算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政务云计算中心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政务云计算中心可靠运行。 ?安全性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与省政务外网、区县政务外网及互联网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政务云计算中心的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政务云计算中心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