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题).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题).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题).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方面的治安效益

2、社会秩序方面的治安效益

3、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

4、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5、治安效益

6、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

7、直接治安效益

8、间接治安效益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实质

1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治标”

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治本”

1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

1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化

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化

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17、公安法制

18、公安法规

19、公安法律规范

20、公安立法

21、公安法规的适用

22、公安执法

23、公安政策

24、公安策略

25、公安群众路线中的义愤激励

26、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中心目标

27、公安群众路线中的功利激励

28、公安群众路线中的需要激励

29、公安工作群众路线

30、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31、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32、党委对公安工作的实际领导

33、政法委员会

34、公安机关的“垂直领导”体制

35、公安行为

36、公安组织要素

37、公安意识要素

38、公安实物要素

39、公安信息要素

40、警察权

41、公安机关权力

42、公安机关职责

43、公安工作

44、国家安全

45、社会稳定

46、社会治安秩序

47、公安机关的性质

4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49、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

50、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

51、公安机关的专政对象

52、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

53、公安机关的宗旨

54、公安现象

55、公安主体

56、公安客体

57、公安第一客体

58、公安第二客体

59、治安危害

60、犯罪行为

61、治安违法行为

62、治安事件

63、治安事故

64、国家公安力量

65、社会治安力量

66、警察的基本职能

67、警察

68、公安学

69、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

1、即公安工作在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所取得的治安效益。

2、即公安工作在维护劳动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科研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方面所取得的治安效益。

3、即公安工作在维护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净化社会文化,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方面所得的治安效益。

4、即公安工作在维护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为主体的各种合法的经济关系、保障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公共的和个人的合法财产及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所取得的治安效益。

5、即公安主体对社会提供治安保障所取得的效果和收益。

6、即公安工作维护以人民民主专政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方面取得的治安效益。

7、即公安行为带来的成果所形成的第一层次的治安效益。

8、即以公安行为带来的成果形成的第一层次的治安效益为导因引起的第二层次以至第三层次的效益。

9、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各种手段,预防和惩罚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和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10、即依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综合地发挥全社会治安积极因素的整体功能,标本结合地全面解决治安问题。

11、是指对已发生的案件和事件依法处理。

12、是指从产生案件与事件的本源入手去解决问题。

13、是指一个单位如果社会治安搞得不好,其他方面成绩再大,在评先进、授奖、企业晋级的时候都没有资格。

1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化,就是把已经成熟的经验、科学的领导原则、合理的协作关系、可行的组织形式、必要的检查程序加以规范化,以文件形式或契约合同形式确定下来,使综合治理有章可循。

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化,就是把已经成熟的经验、制度、办法上升为法律。各部门的

立法工作都应加上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如何保障治安的条款。

1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是指从党委和政府到各部门职能机构,到基层治安保卫组织以及责任人,都应明确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17、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中有关公安工作的立法、执法、守法以及监督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

18、是包含公安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的总称。

19、是国家制定的、以公安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以调整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

20、是由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公安法律规范和公安法律文件的活动。

21、即公安机关及其人员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22、是公安主体依法于预公安客体的过程。

23、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制定的政治原则。

24、是公安政策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为了完成公安任务所采取的谋略和方法,即谋略性取胜原则。

25、公安群众路线中的义愤激励,即以治安问题造成的治安损失激发群众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强烈义愤。

26、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中心目标,即调动人民群众的治安积极性。

27、公安群众路线中的功利激励,使治安积极性与功利挂钩;以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实行激励。

28、公安群众路线中的需要激励,通过宣传治安形势,使群众感到维护治安是自己的基本需要,而积极参与社会治安。

29、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上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30、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31、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具有双重涵义:其一是指在我国的各种力量中,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工作;其二是指公安机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2、所谓实际领导,是指不仅要原则性的领导,而且要有权,是可以直接过问公安工作。 33、政法委员会既是政法部门,又是党委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是党委的参谋和助手,是加强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一种组织形式。其任务是协助党委领导和协调政法各部门的工作。 34、所谓“垂直领导” ,即公安机关形成封闭的、相对独立于国家党政领导机关的系统,特别强调公安系统上级对下级的指令性领导,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公安工作无权过问的领导体制。 35、是公安主体为了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依据公安法规与有关政策所采取的行政性、刑事性和武装性行为。 36、即公安行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形态,表现为有组织的社会实体。其内容主要是公安机构、保卫组织、社会治安保卫组织以及它们的成员。 37、即支配公安行为的精神形态,表现为与公安有关的社会意识。其内容主要是有关公安工作的理论、政策、法律、制度、纪律、道德、业务知识与技术、工作计划与方案、公安预测与决策意见等。 38、即保障公安行为的可感物质

形态,表现为与公安有关的社会物质产品。其内容主要是公安组织的工作场所及设备、武器、警械、监管场所及设备、专业技术设施、制式服装、教育训练场所及设备、公安人员的给养及福利设施等。 39、即为公安行为导向的信息形态。其内容主要有敌情社情、治安状况,境内外的犯罪情报、犯罪档案资料等, 40、警察权,是国家机关有关警察行为的决策和实施的权力。警察权是体现国家警察行为的权力,属于国家,是国家基本权力的组成部分。 41、公安机关权力,是公安机关在国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 42、公安机关职责,是国家依法确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43、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与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44、国家安全,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45、社会稳定,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按照客观规律并遵循社会主义法制轨道协调发展的和谐状态。 46、社会治安秩序是那些专门由公安法规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

47、我国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执法机关。 4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49、是公安机关服从人民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和卫士,依靠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的治安积极性,正确处理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50、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镇压、制裁、控制和改造,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人民的权利。 51、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52、是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控制和改造的各种手段。 53、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4、是公安主体与公安客体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 55、即公安行为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公安控制的社会力量。包括国家公安力量及其指导下的社会治安力量。 56、即在我国公安控制中公安行为的作用对象。分为公安第一客体和公安第二客体。 57、即侵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构成治安危害的社会因素的总和。 58、即面对公安第一客体的治安危害,需由公安主体保护、管理和救护的

社会因素的总和。 59、即触犯公安法规所造成的社会危害。 60、即危害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并应处以刑罚的行为。 61、即违反国家的治安管理秩序,触犯治安行政法规的行为。 62、即与刑事犯罪或治安违法相联系,危害社会治安、有损社会稳定、产生不良政治影响,需由公安机关参与处理的社会事件。 63、即那些危害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需由公安机关依法定职权进行处理的事故。 64、法定意义上即按宪法和法律建立的公安机关。学理意义上即事实上实施公安行为的全部人民警察力量。 65、即在国家公安力量指导下,有组织地协助公安机关从事公安控制的社会力量。是人民警察的辅助力量。

66、警察的基本职能,即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67、警察,即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68、公安学,是关于我国公安工作规律和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下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公安学是所有公安学科的总称。 69、公安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公安机关在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下,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规律、对策及其历史与现状。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互联网基础与应用》课程2018年秋季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与答案

《互联网基础与应用》课程2018年秋季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复习资料的相关说明 1、《互联网基础与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卷 2、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阶段作业成绩(网上)×30%+期末考试成绩×70% 3、试卷结构: ●必考题分值为60分:主观题60分+客观题0分。 ●扩展题40分,都是客观题。 4、复习资料的答案说明 ●复习资料提供必考题为考试原题,不提供标准答案,只提供材料、答题方法或思路。 ●复习资料不提供扩展题考试原题,提供拓展题的知识点、答题方法和思路。 二、期末考试必考题(占期末考试成绩60%) 第一部分:填空题 1. Internet的基本组成包括四部分,分别是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和____信息资源_______。 2. Internet的国际管理者是___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___________。 3. 用户接入Internet时,无论使用哪种接入技术,都需要通过ISP的连接线路连接到__ISP的接入服务器___,并进而接入到Internet。 4. WWW浏览器的基本功能是资源请求和__资源解释_______。 5. 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一种____网页网址检索___________系统。 6. 电子邮件协议中,用于发送邮件的协议是__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______。 7.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又称文件传输协议,采用_____客户机/服务器____的工作模式。 8. 与其他通信手段相比,即时通信的速度更快,不管方的计算机处理何种业务,发送的消息都能即时通知众多的用户,使通信更加顺畅。这体现了即时通信系统的接收即时性和__高效性_____。 9. 一般来说,根据微博服务供应商不同可以将微博分为专业性微博和__门户网站微博______两类。 10. 黑客攻击可以分为3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来自个人的威胁,中间层次是有组织的威胁,最高层次是__国家规模的威胁___。 第二部分:简答题 1. 简述Internet的基本结构。要求画图并说明。 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非常复杂,并且不存在一种简单的层次结构关系。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广域网、城域网与局域网,通过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而构成的网络。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结构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的网际网。Internet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438 警务硕士专业综合考研大纲解析资料

2013年最新权威警务硕士考试大纲解析 《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 (适用于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的考生复习使用) 本大纲解析严格按照大纲编写,知识点详细明确,参考警务硕士命题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内部教学教材以及导师教材,课件教案等,独家编著而成,资料权威,是在职民警报考警务硕士的必备书籍。购买一本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大纲知识点详细解析的教材就能省 下购买各本教材的费用,节省复习时间,把握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资料清单如下: 第一部分:一本纸质版《2013年警务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知识点考点详解》,内容涵盖公安基础、公安法制、侦查、治安四部分考点,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编写 第二部分: 随书我们会赠送如下纸质版资料: 1、2013警务硕士初试考研英语(二)词汇综合一套; 2、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3、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4、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5、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警务硕士方向用); 6、2011年警务硕士复试治安管理或刑事侦查的复试真题一套; 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复试警察英语口语模拟题十套(含答案解析)。 第三部分:电子版配套专业课教案、大纲、习题课件等专业课资料 2013年警务硕士大纲解析配套的电子版专业课资料 严格按照大纲和考试内容编写分为公安学基础知识,公安法制,刑事侦查和治安管理四大部分题库附有标准答案。 1、2012年警务硕士初试试题(警务硕士在读回忆整理,内部保真) 2、公安学基础: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3、公安法制:(1)公安行政法学(2)刑法学(3)刑事诉讼法学的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 4、治安:习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附有详细答案解析)习题,导师教案,课件PPT,教学大纲等。

公安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宗旨。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来源: 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后人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二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及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9个警种的概念及其职责范围;掌握公安机关权力的含义、特点和内容;掌握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劳动教育审批权、治安行政强制权、刑事立法权、刑事侦查权、刑事强制权、刑罚执行权、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等概念及相关的规定。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来源: 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了解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要求;了解警戒、武器使用权及相关规定。 第三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工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概念;掌握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的含义;掌握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和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等的含义与内容;了解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的内容。 三、需要理解的知识 理解公安工作的以下特点: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打击与保护相结合、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和易受腐蚀性。 第四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含义;掌握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途径;掌握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的原则;掌握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的含义、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任务。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这句话;理解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这个命题。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的意义;了解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经验;了解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掌握政策、公安政策的概念和公安政策的作用;掌握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与总精神;掌握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掌握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的含义。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理解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560146837364166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期末复习题 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程》 一、选择题 1.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的是()第一章第一节P6 A.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 B.可用性、可控性、可选性 C.真实性、保密性、机密性 D.完整性、真正性、可控性 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第一章第一节P7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C.不能被未授权的第三方修改 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3. PPDR模型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保护、检测和响应。第一章第二节P17 A.安全机制 B.身份认证 C.安全策略 D.加密 4. ISO/OSI参考模型共有()层。第一章第二节P18 A.4 B.5 C.6 D.7 5.以下关于对称密钥加密说法正确的是:()第二章第一节P28 A.加密方和解密方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 B.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可以是不同的 C.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必须是相同的 D.密钥的管理非常简单

6.以下关于非对称密钥加密说法正确的是:()第二章第一节P28 A.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的是不同的算法 B.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同的 C.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匙相同的 D.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没有任何关系 7. 不属于数据流加密的常用方法的是()第二章第一节P30 A.链路加密 B.节点加密 C.端对端加密 D.网络加密 8. 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第二章第一节P33 A.DES B.RSA算法 C.IDEA D.三重DES 9.以下选项中属于常见的身份认证形式的是()第二章第二节P44 A.动态口令牌 B.IP卡 C.物理识别技术 D.单因素身份认证 10. 数字签名利用的是()的公钥密码机制。第二章第二节P53 A. PKI B.SSL C.TCP D.IDS 11. ()机制的本质特征是:该签名只有使用签名者的私有信息才能产生出来。第二章第二节P53 A.标记 B.签名 C.完整性 D.检测 12.以下关于数字签名说法正确的是:()第二章第二节P53-54 A.数字签名是在所传输的数据后附加上一段和传输数据毫无关系的数字信息 B.数字签名能够解决数据的加密传输,即安全传输问题 C.数字签名一般采用对称加密机制 D.数字签名能够解决篡改、伪造等安全性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一、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概述1、警察警察学 (二)公安概述 1.公安 2.公安学 (三)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警察的起源 2.警察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3.警察与国家 (四)警察与公安的关系 1.警察与公安概念辨析 2.公安学与警察学 二、我国公安机关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公安机关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机关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机关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安机关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拨乱反正工作 2.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3.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性质辨析(二)公安机关的宗旨 1.公安机关宗旨的含义 2. 公安机关坚持宗旨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组织机构 1.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2.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1.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 2.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概述 五、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1.警察职能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能的概念3.公安机关职能与基本职能的内容 4.公安机关民主职能与专政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2.公安机关的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3. 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 六、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 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责内容和特点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正确履行职责问题的辨析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1.公安机关的权力概念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3.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4.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七、公安工作 (一)公安工作概述 1.公安工作的概念 2.公安工作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础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画出总线型、星型、树型和环型网络的拓扑结构图。 2、何谓局域网?局域网有何特点? 在较小地理范围内,利用通信线路把若干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局域网。特点:1.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机关、公司、校园、军营、工厂等有限范围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联网的需求。2.局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传输介质较多,既可用通信线路又可用专线,还可以用无线介质等。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是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系统中的最低层,建立在通信介质基础上,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透明传输、识别数据和控制、寻址及通信控制规程。 网络层:实现端到端通信系统中中间节点的路由选择,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和会话层之间的一个层次。 会话层:在传输层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控制会话的机制,建立、组织和协调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过程。 表示层:提供数据之间的转换服务,保证传输的信息到达目的端后其意义不变。应用层:最终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应用协议。 4、什么是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有哪几种? 多路复用在网络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是指在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多路信号来充分利用通道资源。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5、数据通信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信息源:产生信息的设备 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匹配信息源和传输介质 传输系统:连接源和目的地的复杂网络,传输过程中必然引入各种干扰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全国自考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923 年,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契卡”改名为() A .全俄肃反委员会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国家巡警部 D .国家工农民警局 2.下列公安业务中,主要面对公安第二客体的是() A .看守工作 B .警卫工作 C.预审工作 D .侦查工作 3.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报警,属于() A .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B .公安政治工作 C.公安专业工作 D .公安指挥工作 4.下列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是() A .命令 B .许可 C.取缔 D .罚款 5.在公安行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公安组织要素 B .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 .公安信息要素 6.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不能..实行() A .多重领导 B .集体领导 C.垂直领导 D .组织领导 7.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 A .需要激励 B .义愤激励 C.义务激励 D .功利激励 8.死缓的政策体现了() A .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 B .给出路的政策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9.公安法制的权威性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1

A .强制效应 B .整体效应 C.规范效应 D .部门效应 10.某刑警队一年中,通过办案缴获赃款60 万元,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40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100 万元,一年中全部经费支出为20 万元,则其治安成果与投入要素之比应为 ()A . 2 倍 B .3 倍 C. 5 倍 D .10 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A .防范 B .保卫C.救护 D .秘密调查E.抢险救灾 12.公安机关在斗争方式上较之解放军更具有明显的() A .分散性 B .普遍性C.隐蔽性 D .机动性E.专门性 13.下列公安工作中,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有() A .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 B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助 D .公安法制宣传E.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14.公安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 .群众制约 B .领导制约C.规范制约 D .司法制约E.监督 15.群众在治安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A .道德上的义务 B .行政上的义务C.法律上的义务 D .契约上的义务E.组织上的义务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具体体现在() A.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B.稳、准、狠,准是关键 C.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D.内紧外松 E.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17.对公安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党纪监督 B .法律监督C.工作监督 2

计算机复习资料,试题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或导入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在社会上已广泛应用,本章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同学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技能,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章的操作在全国一级中占10分,而高校一级中占20分,主要考使用Outlook2000收发电子邮件题目难度不大,望大家在认真做好相关实验,争取在考试中拿到满分。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SAGE)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在SAGE 系统中把远程距离的雷达和其他测控设备的信息经由线路汇集至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处理与控制。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组织研制成功的。该网络称为ARPANET,它就是现在Internet的前身。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如图1 图1图2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见图2)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见图3)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图3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见图4),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来看,网络应用系统将向更深和更宽的方向发展。首先,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购物等应用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网络发展的热点话题。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功能

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2010年1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公安学的表述中,体现公安学总特点的是() A.公安学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B.公安学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技能科学的内容 C.公安学的研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D.公安学是研究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律 2.公安立法的出发点是() A.公安机关职能 B.公安机关宗旨 C.公安机关性质 D.公安机关职权 3.下列属于公安实物要素的是() A.治安保卫委员会 B.暂住人口登记表 C.治安拘留所 D.重大活动安全保卫方案 4.公安机关对醉酒后在饭店里打骂服务员的张某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A.治安行政处罚权 B.治安行政强制权 C.紧急排险权 D.刑事强制权 5.设置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要分工合理,统一步调,功能齐全。这体现了公安机关机构设置原则中的() A.行政对应原则 B.机构精减原则 C.统一规范原则 D.整体效能原则 6.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公安机关与地方党委的关系 B.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D.公安机关与上级公安机关的关系 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活的灵魂是() A.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三个文明 8.专门规定了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的回避制度的是() A.刑事诉讼法 B.行政诉讼法 C.行政处罚法 D.人民警察法 9.新被录用的人民警察的试用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0.公安效益要借助建设效益避免了的损失值来表现和反映,体验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课程代码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课 程代码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表现为() A.对付国内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B.对付国外政治势力的破坏 C.维护一定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秩序 D.镇压威胁统治阶级政治统治与国家安全的政治势力 2.决定我国公安机关根本宗旨的是其() A.任务B.目标 C.职能D.性质 3.单位内部安全保卫的工作方针是() A.确保重点,内紧外松,内外有别,保守机密 B.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C.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 D.党委领导,依靠群众,预防为重,管理从严,及时打击,保障安全 4.公安机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娱乐场所下达整改通知书的做法,是依法行使了() A.治安行政处置权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行政强制权D.治安监督检查权 5.我国专门公安机关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A.多重领导B.垂直领导 C.双重领导D.统一领导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稳定群众治安保卫组织的关键是()A.政治思想教育B.治安形势教育 C.合理的经济报酬D.社会责任感 7.公安法制的主导环节是() A.公安守法B.公安执法 C.公安监督D.公安立法 8.公安工作策略的总原则是() A.区别对待,突出重点B.宽严相济,网开一面 C.孤立、打击少数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9.公安建设的核心是() A.公安队伍建设B.政治思想建设 C.组织人事建设D.教育训练建设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公安学概论》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_ _ 大纲审定人:_____ _____ 20XX年 3 月1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安学概论 英文名称:public security learn basic theory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适用对象: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治安系公安基础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法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心理学 并修课程:公安管理学、公安史、中外警察制度、警察心理学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明确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权力、任务、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公安法制,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森林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权力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对策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警察意识,法制意识,民本意识;提高运用公安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分析复杂公安现象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警察岗位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学的概念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意义;掌握公安与警察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提问法、影视观摩 [本节的重点] 警察的本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公安学概念、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涵义、性质;公安学学科体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习意义等。 第二节警察和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警察的两种起源观,警察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警察的本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形式,警务合作的主要趋势;我国的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异同。 第三节中国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公安机关的创立发展的几个阶段;公安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二部分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公安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机关的任务;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本章的重点] 公安机关的性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的基本涵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责任;公安工作基本涵义,动态警务工作系统,静态警务工作系统,公安专业工作内容;公安工作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专科)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简述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标准化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它共有7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的主要功能分别如下: ⑴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数据的比特流。 ⑵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原始的、肯定会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无差错的数 据链路。 ⑶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协议数据单元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 ⑷运输层:建立一个端到端的连接,为上层用户提供端到端的、透明优化的数据传输任务。 ⑸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它组织并同步进程间的对话。 ⑹表示层: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需要的数据或信息的语法表示变换。 ⑺应用层: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网络的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 应用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手段。 3.比较OSI参考模型和Internet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层次模型,都有运输层,且它在两个参考模型中都是第一个提供端到端连接数据传输服务的层次,都能提供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运输服务;其最高层都是向各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应用。 不同点:两者划分的层次不同;对比OSI模型,Internet中没有表示层和会话层;Internet没有明确规定通信子网的协议,也不再区分通信子网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Internet中特别强调了互连网层,其中运行的IP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且互连网层向上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而不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等。 4.简述可以从几种不同角度来对计算机网络分类? 答:按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LAN、校园网CAN(又称园区网)、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全球网GAN; 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总线型、环形和不规则形; 按物理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无线网和卫星网等; 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 5.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 (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信道复用技术有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_______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__________比特。 3、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要采用相同的___________,FTP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层协议。 4、从计算机域名到IP地址翻译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 5、常见广播式网络一般采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结构。 6、目前以太网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是___________。 7、TCP协议是___________的,UDP协议是___________的。 8、在局域网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9、某B类网段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该子网段最大可容纳____________ 台主机。 10、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原理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11、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的结合。 二、选择题 1、网络层的互联设备是() A.网桥 B.交换机 C.路由器 D.网关 2、IP协议是无连接的,其信息传输方式是() A. 点到点 B.广播 C. 虚电路 D. 数据报 3、用于电子邮件的协议是() A.IP B.TCP C.SNMP D.SMTP 4、WEB使用()进行信息传递。 A.HTTP B.HTML C.FTP D.TELNET 5、检查网络连通性的应用程序是() A.PING B.ARP C.BIND D.DNS 6、ISDN的基本速率是() A.64kbps B.128kbps C.144kbps D.384kbps 7、在INTERNET中,按()地址进行寻址。 A. 邮件地址 B. IP地址 C.MAC地址 D.网线接口地址

2012年1月自学考试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需要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关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警察与国家的关系 B.公安工作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C.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公安行为者与公安行为对象的关系 2.警察执行行政性处罚的行为属于警察实力中的( ) A.暴力性实力 B.行政强制性实力 C.刑事侦查性实力 D.安全防护性实力 3.要提高其他公安行为要素作用发挥的方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就要加强( ) A.公安组织要素 B.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务要素 D.公安信息要素 4.公安机关对意图自杀的人采取约束措施,是依法运用了(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监督检查权 C.治安行政处罚权 D.治安行政强制权 5.预审必须由两名以上公安人员来进行,这体现出公安权力司法制约中的( ) A.程序制约 B.审批制约 C.手续制约 D.同步制约 6.从管理体制上来看,下列选项中可单独设置公安机关的是( ) A.县级人民政府 B.乡级人民政府 C.镇级人民政府 D.村委会 7.公安法制是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的( ) A.根本依据 B.有力武器 C.有力保证 D.强大后盾 8.下列不属于公安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是( ) A.强制划拨 B.遣送出境 C.劳动教养 D.强制传唤 9.强制戒毒的期限是( ) A.3个月 B.3—6个月 C.1—6个月 D.3—12个月 10.下列法律中,设专章对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 )

公安大学公安学考研大纲《公安学通论》及考研经验精华分享

公安大学公安学考研大纲《公安学通论》及考研经验精华分享 目录 Ⅰ.考核目标 (2) Ⅱ.考核形式和试卷结构 (2) Ⅲ.考核内容 (2) Ⅳ.参考试题 (5) Ⅴ.参考答案 (6) Ⅵ.参考书目 (72)

Ⅰ.考核目标 公安学通论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公安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专业素质,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1、准确再认或再现公安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公安学基础中的重要定义、特征、内容和相关规定。 3、准确把握公安学基础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政策方针。 4、灵活运用公安学的理论知识准确说明、分析、判断公安实践中的问题。Ⅱ.考核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使用规格统一的答题纸。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Ⅲ. 考核内容 一、公安学的创立与学科特色 (一)公安学的概念 (二)公安学的发展及学科创立 (三)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四)公安学学科的内涵与地位 (五)公安学一级学科的意义 (六)公安学的学科范式 (七)公安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公安学 二、公安与公安警务活动 (一)公安与警察的概念以及我国警察的警种设置(二)公安与公安警务活动的含义3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四)公安机关的的基本职能 (五)公安警务活动的形式和特点 (六)公安警务活动的作用 (七)公安工作的构成 (八)公安机关组织结构 (九)公安机关管理体制 三、公安警务活动的起源与演进 (一)警察的起源 (二)警察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三)现代警察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四)我国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五)人民公安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六)公安改革及其意义 (七)我国公安改革的成就和基本经验 四、公安学的指导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警察与国家) (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三)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与社会管理创新(五)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 (六)公安工作基本方针: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