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国际商学院2003级)

陈忠杰(40302003)乐峥艳(40302064)周敏(40302053)刘波(40302057)钟凯扬(40302043)卢鹏(40302066)

指导老师:周游

日期: 2005年 9月-12月

【摘要】21世纪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能否在新世纪实现稳步较快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多元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多寡。因此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是当务之急。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本文建立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对我国1978-2003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多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教育经费投入 GDP 高校在校生数量计量经济检验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急需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其学术自治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都日益密切,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其职能在不断拓展:追求广泛的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知识共享,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科技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供高等教育市场等。由此可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对提高中国总体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人才的竞争也将成为今后国际竞争的主流,因此政府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逐年稳步增加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积极资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1978-2003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50亿增长到6208.26亿,财政教育投入占历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5%不等,占历年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9%不等。有资料表明,1979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为104.41亿元,到2003年已经增长为6208.26亿元。与此同时,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总数逐年上升。到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0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61.07万人,比上年增加15.81万人;专任教师85.84万人,比上年增加13.37万人。可以说,教育是一项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事业,教育经费成为教育事业赖以发展的必要的物质保障,而且一直是影响我国教育规模扩大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最直接因素。

因此,研究教育经费的影响因素,不仅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合理安排,而且对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意义。

针对这一点,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年到2003年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校学生人数、普通高等学校以及其教职工数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影响。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证分析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国内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多集中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我国财政教育投入角度出发,认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呈不断增长态势,近几年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稳步上升。从1991--200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从617.8亿增长到3850亿,占历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5%不等,占历年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9%不等。另一方面,近几年我国教育投入供给正在形成一个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的格局。公民个人和集资办学经费及学杂费在全部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从1991年的13.01%上升到2003年为23.92%。此外,财政教育分配结构正处于不但完善的过程中,财政教育投入的分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第二种观点是从我国教育经费现状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教育经费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情况,即1991-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然后分析教育经费来源情况,即全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仍然以政府为主体,教育经费中的大部分一直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其中尤以预算内教育经费为主体;接着分析教育经费支出结构的变化情况,即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数比例上升,而小学则在下降,表明我国教育经费进一步流向高等教育。最后分析在校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占人均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即高等教育和小学的这一比例均呈上升趋势,但高等教育的增幅明显大于小学,且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小学的十几倍。

第三种观点是从教育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即如期实现了“两基”奋斗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民办学校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明显加快的态势。

从以上观点总结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是对历史的回顾、对现状的描述并从理论上提出未来应采取的措施政策来改善目前所存在的教育经费问题。而从实证的角度入手来分析影

响教育经费投入因素的相对比较少,常见的有通过比较教育经费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得出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的结论;或者通过对比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得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的结论。但这些分析很难以比较高的精确度预测未来教育经费投入的变化情况。而预测是决策的基础,由此也就很难做出最佳决策。

(二)建模的意义

基于理论分析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以建立模型的方式来分析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变量具体有哪些。首先我们将理论分析中提到的影响因素纳入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建立模型,然后通过各种计量检验方法逐一排除影响不大的解释变量,最终保留下最佳解释变量。通过模型我们可以预测、了解和掌握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未来的投入水平和发展趋势,评估国教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可行性,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为合理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三、变量的引入及数据的收集

(一)选择变量的依据

中国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集资的教育经费、学费、杂费和其他教育经费。我们建模时是根据以下四点来选择变量。

首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确定“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教育事业建设的一大战略重点。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也表明高等学校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日益突出。他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仍然不能适应规模快速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紧张。可见,国家对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的投入十分重视,总体教育经费用于高等教育的部分也在逐步上升;

其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相应的总的学费及杂费呈上升趋势;

第三,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知名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中国的高等教育,纷纷捐助各大高等学校进行科研创新、改善教学设备、设立奖学金等;

另外,民办高等学校数量每年都有增加,到2004年底已有1415所。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经费对中国的总体教育经费投入有很大影响。另外,现在对教育经费的理论研究大都是从高等教育对教育经费的影响入手,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选择大学生人数、高等学校数及高等学校教职员工数为解释变量。

最后,在2004年1月6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及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报告中又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做了部署,中国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目标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水平。在我国,国家公共支出一直是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而财政支出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因此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研究教育经费投入必不可少的变量。

(二) 数据的收集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经费对中国的总体教育经费投入有很大影响。另外,现在对教育经费的理论研究大都是从高等教育对教育经费的影响入手,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选择GDP 、大学生人数、高等学校数及高等学校教职员工数为解释变量。具体数据见表1。

Y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数量 (单位:亿元)

1

X --我国各年GDP 数值 (单位:亿元)

2X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 (单位:万人) 3X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 (单位:所) 4

X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 (单位:万人)

表1

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2003》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

中经专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三)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我们在实际中遇到的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只有极少属于平稳序列,而平稳性在计量经济建模中具有重要地位,若我们研究的经济变量遵从随机游走,当运用最小二乘时,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回归可能会导致虚假结果或伪回归结果,因此有必要在进一步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之前对观测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运用扩展迪克—富勒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1)对Y的平稳性检验

ADF Test Statistic 1.817667 1% Critical Value* -4.3942

5% Critical Value -3.6118

10% Critical Value -3.2418 *MacKinnon critical values for rejection of hypothesis of a unit root.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D(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9/05 Time: 00:26

Sample(adjusted): 1980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4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Y(-1) 0.079197 0.043571 1.817667 0.0841

D(Y(-1)) 0.223341 0.266131 0.839213 0.4113

C -51.84439 51.00936 -1.016370 0.3216

R-squared 0.906196 Mean dependent var 254.4521

Adjusted R-squared 0.892125 S.D. dependent var 261.5644

S.E. of regression 85.9089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89546 Sum squared resid 147606.8 Schwarz criterion 12.09181 Log likelihood -138.7456 F-statistic 64.40351 Durbin-Watson stat

1.83100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由表

2

中给出的

Mackinnon

临界值显示(假设取0.05α=),

|||1.817667|| 3.6118|τ=<-,表明我国1978-2003年度的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数量可能是非

平稳的。通过下面的时序图也可以进行验证。

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其他变量进行检验 (2)对1X 的平稳性检验

||| 1.159188|| 3.6118|||t τ=-<-=

表明我国1978-2003年度的GDP 可能是非平稳的 (3)对2X 的平稳性检验

|||0.448396|| 3.6118|||t τ=-<-=

020

00

4000

6000

800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94

96

98

00

02

020000

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78

80

82

84

86

88

90

9294

96

98

00

02

X1

0200

4006008001000120078

80

82

84

86

88

90

9294

96

98

00

02

X2

表明我国1978-2003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可能是非平稳的 (4).对3X 的平稳性检验

||| 1.710696|| 3.6118|||t τ=-<-=

表明我国1978-2003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可能是非平稳的 (5).对4X 的平稳性检验

|||0.717753|| 3.6118|||t τ=-<-=

表明我国1978-2003

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可能是非平稳的

以上结果表明,扩展迪克—富勒检验无法拒绝所研究变量服从随机游走,为了克服伪回归,通常的办法是对随机游走变量进行差分使其变换为平稳序列,但是这样做可能导致所研究变量间长期关系信息的损失;另一种方法就是进行协整性检验,由于这里所涉及的变量大于两个,鉴于所学知识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在此我们暂时略过这一步,进入模型的建立。

四、 模型的建立

我们采用如下简单线形模型:11223344i i i i i i Y X X X X u αββββ=+++++

Y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数量

1X --我国各年GDP 数值 2X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 3X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 4

X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

400

6008001000120014001600

78

80

82

84

86

88

90

929496980002

20

30405060708078

808284868890929496980002

i u --随机扰动项

α--截距项

1

β、

2

β、

3

β、

4

β--待定参数

五、 模型的求解、检验和修正

下面,我们运用Eviews 对建立的模型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并对所得结果做相关检验和修正,回归结果如下:

1234

245.61818160.028******** 4.0582176490.438965248615.72659069Y X X X X =++-- (138.0446) (0.001190) (0.439407) (0.619668) (20.14547)

t = (1.779267) (24.27013) (9.235678) (-0.708388) (-0.780652)

2

0.997496R = 2091.550F = 1.229481D W =

根据回归结果,下面对模型进行相关的检验和修正。

(一) 经济意义的检验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和我国各年GDP 数值、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呈正相关的关系,根据OLS 回归结果我

们可以看到:10.028*********β=> 24.0582176490β=>

30.43896524860β=-< 415.726590690

β=-<

其中1β表示我国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将会相应增加0.028********个单位的教育经费投入,2β、3β、4β也表示相应的边际效应。我们可以看出3β、4β在经济意义上不成立,这可能是由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引起的,我们在计量经济意义检验中将对其进行修正。

(二) 统计推断的检验

2

0.997496R =说明Y 的总变差中由模型做出解释的部分占的比重有99.7496%,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的拟合优度是很高的。

124.27013t =,其P 值为0.0000,说明GDP 的增加对教育经费投入影响是显著的;

29.235678t =,其P 值为0.0000,说明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对教育经费投入影响是显

著的;3-0.708388t =,其P 值为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的增加对

教育经费投入影响是不显著的;

其P 值为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的增加对教育经费投入影响是不显著的。

对t 值不显著的变量,我们同样也在接下来的计量经济检验中进行修正。

0.4865>=0.0252

α

4-0.780652t =0.4437>

=0.025

2

α

(三) 计量经济的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

X1 X2 X3 X4 X1 1.000000 0.890934 0.729841 0.845733 X2 0.890934 1.000000 0.813830 0.937757 X3 0.729841 0.813830 1.000000 0.958213 X4

0.845733

0.937757

0.958213

1.000000

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但这仅是一个粗略的判断。

(1)变量显著性与方程显著性的综合判断

1234245.61818160.028******** 4.0582176490.438965248615.72659069Y X X X X =++--

(138.0446) (0.001190) (0.439407) (0.619668) (20.14547)

t =(1.779267) (24.27013) (9.235678) (-0.708388) (-0.780652)

2

0.997496R = 2091.550F = 1.229481D W =

由以上可知,模型的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很大,且通过F 检验,但3X ,4

X 对应的偏回归系数的t 值不显著,且系数的符号与经济意义相悖,可以判断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下面运用逐步回归法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

经分析在四个一元回归模型中教育经费投入Y 对GDP 1X 的线性关系最强,如下:

1Y = -300.9742989+0.0474*******X

(113.9200) (0.002126)

2

0.954129R = 499.2115F = S.E.=397.0152 D W =0.436402

将其余解释变量2X 、3X 、4X 分别逐一代入上式,得到如下最佳模型

12-512.27647570.028******** 3.134814408Y X X =++

(47.56915) (0.001809) (0.267170)

2

0.993434R = 1739.872F = S.E.=153.4411

再将其余变量3X 、4X 逐一代入上面的二元方程,发现其效果并不理想,结果如下:

123 204.67657080.028******** 3.754055224 - 0.9069699574Y X X X =++

(126.5555) (0.001159) (0.201337) (0.155388)

2

0.997424R = 2838.93F = S .E .=98.276

虽然整体上拟和效果看上去似乎更好,但是由于其截距项部分P 值为

所以予以排除。

124 259.34702080.029******** 4.306056916- 29.53304641Y X X X =++

(135.1210) (0.001158) (0.262817) (5.039101)

2

0.997436R = 2853.17F = S .E .=98.03

1 同上面的分析相同,其截距项部分P 值为 所以也予以排除。

通过对方程的多重共线性的判断,我们最后得出的模型为

12-512.27647570.028******** 3.134814408Y X X =++

经检验,它同时又通过了以上的经济意义和统计推断检验。

2、异方差性检验 (1)ARCH 检验

在显著性水平0.05α=的水平下,ARCH 检验滞后一期的P 值=0.121788>α,通过ARCH 检验。进一步检验发现,ARCH 检验滞后两期和三期的P 值均大于α,通过了ARCH 检验。所以随即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2).WHITE 检验

因为所收集的数据不满足WHITE 检验所要求的大样本条件,所以在此不进行WHITE 检验。

综上可知,该模型通过了ARCH 检验,可以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3、自相关性检验 (1)图示法

-300

-200-1000100

200300-300

-200-1000100200300

E

E (-1)

0.1201>

=0.025

2

α

0.0680>=0.0252

α

ρ∧

ρ

由上图可以看出残差t e 呈现线性自回归,表明随机扰动项t u 存在自相关。 (2)D-W 检验

查表可得 1.224L d =, 1.553U d =。D W =0.436402L d <,所以随机误差项存在正的一阶自相关。

(3)下面进行自相关性的修正: ○

1广义差分法 D W =0.436402,则 =1-DW/2=0.781799

构造DX1=X1-0.781799*X1(-1);

DX2=X2-0.781799*X2(-1); DY= Y-0.781799*Y(-1)

然后再用OLS 法估计其参数,结果为

D Y =-120.0762+0.032068*D X 1+2.664632*D X 2

t= (-4.281382) (10.36404) (8.247195)

2

R =0.978870 F=509.5919 D W =1.613608

此时 1.206L d =, 1.550U d =,D W 4U U d d <<-,自相关性得到了修正。

但由于广义差分法用作为ρ的估计,精确度不能令人满意。

2迭代法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4/05 Time: 22:34 Sample(adjusted): 1979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11 iterations

C -550.9113 161.5021 -3.411172 0.0026 X1 0.032093 0.005498 5.837104 0.0000 X2 2.661473 0.559684 4.755313 0.0001 R-squared

0.997750 Mean dependent var 1616.084 Adjusted R-squared 0.997428 S.D. dependent var 1828.068 S.E. of regression 92.7053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04238 Sum squared resid 180479.8 Schwarz criterion 12.23740 Log likelihood -146.5297 F-statistic 3103.753 Inverted AR Roots

.78

表4

此时 1.206L d =, 1.550U d =,D W 4U U d d <<-,自相关性得到了修正。 相应方程为:12 - 550.91131+ 0.03209253718X 2.661473083X Y =+

4.分布滞后模型与自回归模型

一般来说,由于心理预期因素、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等影响,使得解释变量与应变量的因果联系不可能在瞬时发生,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都有时间滞后,也就是说解释变量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作用于应变量,从而形成滞后现象。接下来,我们将建立滞后变量模型,从而把滞后变量引入模型。在经济分析中,运用滞后变量模型可以使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彼此联系起来,同时也经济活动的静态分析转化为动态分析,使模型更加切合实际经济的运行状况。

(1)分布滞后模型

对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我们下面只讨论有限分布滞后的情况。

运用“PDL 指令”来表示进行阿尔蒙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我们将两个解释变量都滞后二期,结果如下:

(49.54375)(0.00363)(0.00045) (0.00400) (0.40372) (0.12727) (0.61579) t= (-7.745933) (2.18945) (25.7746) (3.83609) (8.31717) (5.43806) (-3.20485)

2

0.998165R = 2583.85

F = 对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看出,各参数的t 值都通过检验,这个模型比较理想。从经济意义上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往年的GDP 以及往年的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应该有一定联系的,因为国家进行经费投入预算的时候是在上年预算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从而上年的GDP 和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对其也应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但模型中2X (-2)的参数估计值为负,和实际的经济意义不相吻合;而且对分布滞后模型直接进行估计会存在自由度损失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

基于教育经费投入预算是基于上年预算进行的调整这一点,我们将建立自回归模型进行讨论。

(2)自回归模型

在前文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了修正后,我们得出如下模型:

12-512.27647570.028******** 3.134814408Y X X =++,在此,我们选择库伊克模型进

行回归分析,即估计如下模型

*

*

*

*

*

112231i i i i i Y X X Y u αβββ-=++++

利用已有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383.7626 0.007940.01163(-1) 0.01533(-2) 3.35777 0.69212(-1)-1.97353(-2)

111222

Y X X X X X X =+++++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1/05 Time: 00:21 Sample(adjusted): 1979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C -137.1761 51.02595 -2.688359 0.0138 X1 0.009269 0.002414 3.839140 0.0010 X2 0.858181 0.291603 2.942978 0.0078 Y(-1)

0.809386

0.093653

8.642392

0.0000

R-squared

0.998663 Mean dependent var 1616.084 Adjusted R-squared 0.998473 S.D. dependent var 1828.068 S.E. of regression 71.4461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52141 Sum squared resid 107195.6 Schwarz criterion 11.71643 Log likelihood -140.0176 F-statistic 5230.420 Durbin-Watson stat

1.76190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在显著性水平0.05α=的水平下,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临界值2

1.96h α=,由于

2

||0.673656 1.96h h α=<=,所以可认为自回归模型扰动项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同时我

们从回归结果中看出,t 检验值、F 检验值及2R 都显著。所以我们最终的估计模型就为:

12-137.1760741 0.0092688627860.85818106590.8093861103(1)Y X X Y =+++-

(51.02595) (0.002414) (0.291603) (0.093653)

2

0.998663R = F =5230.42 D W =1

.7619

这个模型比较好得解释了GDP

、高校在校生数量和教育经费投入的关系。

六、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

据统计,我国2000——2003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3849.08亿元、4637.66亿元、5480.03亿元和6208.26亿元,占当年GDP 的比重分别为4.30%、4.77%、5.21%和5.29%,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一趋势反应了我国认识到了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促进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从而更加

1.761906

(1)

(10.673656

22

d h =-

=-

=

重视对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实行教育产业化政策以来,我国高校扩大招生人数,提高办学质量,教育经费的投入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2003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已达到1998年的2倍多。

但与此同时,教育经费投入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在以上模型中突出的表现出来。我们最后得出的模型为:

12-137.1760741 0.0092688627860.85818106590.8093861103(1)Y X X Y =+++-

(51.02595) (0.002414) (0.291603) (0.093653)

2

0.998663R = F =5230.4

2 D W =1.7619 由模型易知,国内生产总值GDP 每提高一个单位,教育经费投入相应提高0.0093个单位,这一数据反应了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和我国GDP 的高速增长相比极不相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每提高一个单位,会导致教育经费投入相应提高0.86个单位,即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这将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严重影响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质量。

在以后的政策制定中,我们需要对教育经费投入、GDP 以及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三者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权衡,以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为保障,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从而有力的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正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推动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因此我们需要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放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以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3年9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2005年6月第1版 教育部财务司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教育年鉴-2004》 2004年12月第1版《中国教育年鉴-2004》编辑部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计量经济学》2004年12月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经专网

http://192.168.30.168/index/showdoc.asp?blockcode=DBjjnj_kjww&filename=200511023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s://www.sodocs.net/doc/ed2715216.html,/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学号:2010241096 姓名:虎媛媛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10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动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而且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收入的方法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建立模型 Y i=β0+β1X1+β2X2+β3X3+μ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年鉴》等,在经过大量分析比较后,所取样本数据见下表:单位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旅游人数(万人次) 入境旅游人数 9790.8 9166.2 10903.8 12029.2 12494.2 13187.3 国内出境人数 1660.2 2022.2 2885.0 3102.6 3452.4 4095.4 国内旅游人数 88000 87000 110000 121000 139000 161000 Y X1 X2 X3 北京 3071382.89 17862.4 8315358.66 310.38 天津 330210.32 13616.27 720569.77 50.6 河北 311638.33 9364.84 3013441.43 47.36 山西 241734.11 8384.18 1230965.15 24.8 内蒙古 99536.06 8137.02 924768.53 43.94 辽宁 597119.74 9275.86 3906459.27 92.94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计量经济学stata论文--英文个人版

Graduates to apply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anges in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一Topics raised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from graduate students (variabl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ee below) specific analysis, and collect relevant data, model building, th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number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school the total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with the major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coefficient in the model equations,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factors, exactly what factors in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aspects play a key role in and changes in the trend for future graduate students to our proposal. The main factors affect change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for students are as follows: Per capita GDP - which is affecting an important factor to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graduate students (graduate school is not a small cost, and only have a certain economic bas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ost-graduate) The total population - it will affect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n 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t can be said to affect it is based on source) The number of unemployed persons - this is the impact of a direct factor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graduate student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high unemployment rate, will more people choose Kaoyan will be their own employment weights)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which is to influence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mor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school the total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not a small factor (to allow mor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Kaoyan) 二Establish Model Y=α+β1X1+β2X2+β3X3+β4X4 +u Among them, the Y-in the total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s (variable) X1 - per capita GDP (explanatory variables) X2 - the total population (explanatory variables) X3 - the number of unemployed persons (explanatory variables) X4 - th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anatory variables) 三、Data collection 1.date Explain Here, using the same area (ie, China) time-series data were fitted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1)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手机预期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第二产业GDP形成的因素分析; 各因素对高新技术区发展的影响;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分析; 关于GDP与固定资产投资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国内工业固定资产和劳动就业人数对工业产值的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失业率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人力资本投入与GDP;实证库兹涅茨倒U曲线中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途径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利率及收入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生产函数模型; 我国改革开放后通货膨胀的因素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对储蓄存款的影响;适度扩大M2能提高我国GDP;湖北省(或其它省区)农民收入结构分析;湖北省(或其它省区)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国内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影响武汉市机动车总数因素的定量分析; 影响电信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的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用误差校正模型研究季度M1需求;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资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由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论中国汇率和利率的联动性;中国资本外逃的成因解释与计量分析;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中国城乡人口流动趋势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校正失业变化率条件下的奥肯定律检验;菲利普斯曲线的验证;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恩格尔系数模型检验;地区人均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武汉市投资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变化因素分析; 关于GDP与其他经济因素关系的计量分析;关于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 吉尼系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 我国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试探交通运输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我国1978-2011年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量分析;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 新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关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 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 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E C O N O M I C S 论文题目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院(系)经济学院 所在班级 2012级经济学四班 姓名胡义全 学号 日期 2014年12月23日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消费、财政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财政支出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投资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模板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统计年签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ed2715216.html,/tjsj/ndsj/2013/indexch.htm 1、需要的数据可以直接从统计年签获取,统计年签网址上面已给出。 2、这里附带的EXCEL文件中提供了十个表数据,如果实在不想找也可以用这些数据。 3、题目自拟。 4、若用一元回归模型做分析,则必须要附图象分析、相关性分析,得分不会太高。 6、若用多元回归模型做分析,则至少需要有多重共线性分析,建议最好也要加入图象分析。

安徽建筑大学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12经济学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高先务 起止时间: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建模分析 (2) 2.1数据采集 (2) 2.2数据分析 (3) 2.3结论 (7) 第3章对策建议 (8) 3.1根据模型结果分析 (8) 3.2政策建议 (8) 参考文献 (11)

第1章前言 一、探究目的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同样,消费水平也左右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扩大居民消费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对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等既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居民消费水平?凯恩斯认为,影响个人消费的主观因素比较稳定,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收入的变动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因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消费水平。如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家庭财产状况、年龄构成、宗教信仰等等。有些因素对于收入的影响是随机性的,如消费环境、消费者心情状况;有些因素是系统性的,如消费者个人偏好等等。因此,探究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国家税收收入对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二、理论依据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又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也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此两项收入被认为是影响一个国家消费水平的核心因素,因此对于消费水平模型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家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除组织收入的职能外,税收对经济社会运行和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学者认为收入分配失衡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收入不足的原因之一而税收收入可以调节收入分配的失衡,实行二次分配,因此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日以不断的增长,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 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目前的经济现状中,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 投资之间存在共存趋势。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出发,通 过对数据模型的设立,讨论了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发展; 目录 一、引言 (3)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入境旅游的关联性分析 (3)

(一)理论依据 (3) (二)实证分析 (5) 1.模型指标选择 (5) 2.数据来源 (6) 3.模型的设定 (6) 4.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8) 三、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3)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强,我国经济也快速增长。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带动总产出的水平的增长,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研究有很多,大多为回归分析,协整方差等。并对它们进行了序列相关系检验及修正,异方差检验及其修正,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修正模型(ECM)。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综上,推断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有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会引起固定资产的增长。本文借鉴他人在针对相对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有影响的论点,之后通过模型对此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梳理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二者的关联性分析;第三部分,结论。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性分析(一)理论依据 1.根据哈罗德-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论证相对劳动生产率与汇率的关系。 唐旭和钱士春在《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中从国内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的影响、国际中两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两国相对价格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研究了相对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文章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作为贸易与非贸易部门,通过构造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与价格缩减指数等数据,发现我国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非贸易部门相对于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也在上升,符合哈罗德-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对相对价格影响显著,两者呈正向关系,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劳动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学院 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晋兆晖 290508210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我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虽然各地区的经济消费结构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还是有绝大部分相似之处的。分析之后最终促使消费需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计量经济模型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 一、选题背景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一国或某一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无论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还是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证实。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我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财政及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但是居民存款额依然居高不下,居民消费虽有增长却不能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管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来分析,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及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我们可以运用研究的结果来分析现状并制定正确的应对方针,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的选择分析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需求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就是增加自己的银行储蓄为以后的购房、养老、医疗保健做准备,这对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居民储蓄是影响居民最终消费的直接因素,居民储蓄越多,最终消费就越少,储蓄越少,最终消费支出就越多。 物价水平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会有影响,即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支出,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涨,则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居民收入不变,若物价下跌,则消费支出减少。对于物价水平,选择通货膨胀率来反映。 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指标,也是需要被列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旅游业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建立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我国旅游业收入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各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揭示了我国旅游业收入呈现的特征,并针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国内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旅游人数;人均花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接待旅游人数695百万人次到如今26.4亿人次;从旅游收入仅2391亿元到如今1.93万亿元;旅行社以年均21.24%的速度增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更是年均增长15%。留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为我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展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为了旅游业收入的稳定增长,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十分必要。 本文以计量经济学经典的模型为基础,分析影响中国旅游业收入的各个因素,对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文章首先进行研究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回归分析,进而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模型变量与模型建立 1.1 模型解释变量的选择 旅游收入直接反映了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或者地区旅游经济的

运行状况,是衡量当地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综合性指标。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中国旅游业收入的因素有很多,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和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人均花费(1X )、旅游人数(2X )、全国旅行社数量(3X )、铁路营业里程(4X )和公路里程(5X )作为影响的主要变量。 1.2 模型设定 设定线性模型:μββββββ++++++=55443322110X X X X X Y Y —国内旅游业收入(亿元); 1X —人均旅游花费(元); 2X —旅游人数(百万人次); 3X —全国旅行社数量(个); 4X —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5X —公路里程(万公里)。 1.3 数据搜集(见表1) 表1 1995—2011中国国内旅游业收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统计表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淮阴工学院 课程论文 作者:纪统珺学号:1131816144 学院:商学院 专业:经济与金融 班级:经济1131 题目:1994-2015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赵成柏教授 指导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从1978年的36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增长了185倍。相较于22年前的1994年增长了14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财政收入也高速的增长,从1994年的5218亿元到2003年突破2万亿元再到2015年中国财政收入成功突破11万亿元。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凡的作用。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通常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研究财政收入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项税收收入,此外还有政府其他收入和基金收入等。同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规模还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建立财政收入影响

因素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我国的财政收入计划提供一些政策性。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目前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2008年以前税收一直在财政收入中占据90%以上的比例,2014年占比跌至74%历史上首次跌至85%以下。这证明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的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财政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也在不断地改变,而主要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税收、GDP、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 二、模型设定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回归变量的选择是建立回归模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遗漏了某些重要变量,回归方程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考虑过多的变量,不仅计算量增大许多,而且得到的回归方程稳定性也很差,直接影响到回归方程的应用。通过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税收、GDP(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 1、GDP(国内生产总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GDP 会促进国民收入,从而会提高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储蓄量,并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同向性。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和建议 摘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地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范围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之前学者们的分析方法做出变化,作者以反映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惯用指标作为定量分析的被解释变量,选取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双对数模型且对各自进行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得出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开放度和货物贸易额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存在正向显著关系,最后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给出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4》,服务进出口额从2007年的2509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6043.4亿美元,7年时间里增长了1.5倍。“十二五”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额之和)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的4.6%和8.1%,位居全球第五位和第二位。但是,当前的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特别是全球服务需求总体疲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欧元区与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商品和服务需求下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总体持续回落,服务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放缓。特别是全球货物贸易持续低增长,全球航运市场深陷低迷,与之密切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回升乏力。再看国内,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重,2015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速度跌至6.9%,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不稳定的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会拖累服务贸易的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我国“十三五”规划对对外贸易做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指示。规划中指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为此,我国的服务贸易就必须完善投资布局和发展结构,扩大开放领域,努力扩大和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包括资本和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技术,加深“走出去”战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将此次的全球的经济下行压力当作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转变的很好契机,逐步实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这也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达到小康社会的一个有效的侧面反映。因此,深刻研究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学者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主要从两方面来:(1)通过介绍反映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通用指标来进行定性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郭清根(2009)选取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分别来说明我国贸易竞争力强弱,分析得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范围总体处于较弱的水平;(2)运用经济学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寻找一些和贸易有关指标最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定量的回归分析。其中国内的学者大多是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中6个核心要素下进行变量的选取,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服务产业市场开放程度、政府政策和机会。其中,周经、吕继跃(2008)则对旅游服务贸易竞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最终版)

课程论文 题目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影响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经济统计学 班级2013级经济统计一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孙荣 职称副教授 2015 年12 月24 日

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影响 [摘要]: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而不是仅仅笼统的了解居民消费对GDP有影响,本文从居民消费用途分类对GDP影响进行分析,。文章指出应该从消费用途方面分析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政府可以根据此分析结果对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调整,提高GDP,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字]:GDP 消费用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进出口。在中国,存在其他国家都不能相比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大家都知道,因为人多。大多数研究在分析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时,仅仅分析表面,并没有对消费进行彻底的分析。内需才是提高GDP切实可行之路,所以本文将居民消费按照用途分类,更深入的研究消费中各种用途对GDP的影响。这样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居民消费对GDP的具体影响,给政府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还可以根据本文分析结果对居民消费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了解居民消费需求,实现供求平衡,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理论依据 根据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净出口,其中的最终消费支出=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社会公共消费支出,本文将居民消费支出按照户口分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而再继续分类,按照用途分类,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八大类,分别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娱教育及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本文根据这八类居民消费分类对GDP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三)研究意义 将消费按照用途分类,能够深入的了解到每一类型的消费需求对GDP的影响,用Eviews 软件进行定量分析之后,我们就能够更具体的了解到居民消费对GDP的影响,对政府进行消费结构调整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或者对于提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能够提供可靠性的依据,不在只是依赖定性分析进行决策,而是利用更加科学可靠的定量分析进行相关决策。 一、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居民消费支出可以看做是消费需求一部分,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消费需求弹性分析。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是一个较为具体的地反应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制约性分析指标。它是经济增长率与消费需求增长率之比,说明需求没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比例关系。(2)消费需求贡献分析。从市场消费需求增长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来分析,消费需求在多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 二、深入分析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深入分析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将居民消费按照八个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分数:______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 支出 系别:国贸系 班级:国本五 学号: 2012016533 姓名:张璐 指导老师:岁磊

【提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经济指标之一。本人认为人均GDP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以及政府支出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了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 【关键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政府支出 具体数据如下: 图1数据收集 注: 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每人)(单位:元) X1:居民消费水平(单位:亿元) X2:国家税收(单位:亿元) X3:政府支出(单位:亿元)

由此,我们可得到Y与X1 、X2、X3的散点图,如下: 图2 Y与X1 图3 Y与X2

图4 Y与X3 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eviews7 命令框中输入:LS Y C X1 X2 X3回车 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275.7004+0.763471X1+0.330198X2-0.069827X3 在现有的学习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单位根检验及协整的方法,所以对模型的平稳性暂时不作考虑。

若不考虑单位根检验,直接用我们在前几章学习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拟合优度:我们由表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和我国政府支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179,都通过了检验,而X3的系数的t统计量为-2.033472,在df=12、α=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应大于2.179,显然X3的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 根据经验判断无法通过第一步检验的原因很可能是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4.我们对X1 X2 X2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命令框中输入:COR X1 X2 X3回车得到以下结果: 可以发现X1、X2、X3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 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Array文 论文题目:影响我国国内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任课教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摘要] 本文旨在根据我国旅游相关数据,分析出影响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部分因素。首先基于对旅游发展的一些考证以及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业收入的因素分析,同时综合了相关的市场细分和消费分析理论,选取了国内国内旅游人数等三个解释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在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基础上,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政策建议。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 特别是对“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人们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

2000年到2009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从亿增加到亿,国内旅游总花费从亿元增长到亿元,分别增加了倍和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据最新统计,2009年底,全国旅行社总资产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负债亿元,同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同比增长%。按形态分,固定资产亿元,占总量的%,同比增加%;流动资产亿元,占总量的%,同比增加%;其他类型资产亿元,占总量的%。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业标准管理的先进国家。旅游业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的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 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形成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旅游产业正在向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迈进。旅游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功能越来越综合,贡献越来越巨大。 [关键词] 旅游收入市场细分国内旅游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