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和名称

香菇在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子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斗菇属)。

香菇由于树种、光照、温湿度、纬度、海拔高度等生活条件差异、其形态、品种、色泽上亦有变异,目前香菇已有许多符合人们经济目的的品种。例如按季节分,有春、夏、秋、冬出菇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引进适宜的品种培养、驯化使用,通江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温度、湿度变化大,所以我县主要选用春、秋品种。

二、香菇的形态结构

香菇是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组成,两者均由无数的菌丝交织而成。

1、菌丝体: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支。细胞壁薄,粗2—3微米。菌丝体全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由许多菌丝体连接而成,互相结合呈蛛网状,可以在枯木、木屑和秸杆培养基中漫延生长,不断繁殖,聚合菌丝体,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条件下,菌丝体会组结成盘状组织,继而分化出菇蕾,逐渐形成子实体,这是香菇菌丝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子实体:子实体是香菇繁殖器官(如同高等植物的果实),成熟香菇子实体,象一把撑开的小伞,可以明显地看出有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子实体分单生、丛生或群生(图一)。

菌盖:又叫菇盖、菇伞,圆形,位于香菇的顶部,半肉质,肥厚,直径3一10厘米,有时达20厘米。幼小时边缘开头内卷呈半球形,菌盖边缘与菌柄间有毛状菌膜连接,而后菌盖平展呈伞状。

在低温、干燥气候的作用下菌盖上面分裂成菊花状的裂纹,露出白色的菌肉组织,称花菇。

菌褶:又叫菇叶、菇鳃,位于菌盖下,呈辐射状排列,白色、柔软、刀片状结构,褶子表面的子实体层上,生有许多担子;每个担子上生着4个孢子,数目众多的担子,能产生大量的担孢子。

菌柄:又叫菇柄,菇脚,生于菌盖下边,圆柱形或稍扁,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的器官。幼时柄上有纤毛。子实体开伞后,菌柄残留环形白色膜状物,称菌环,它不久便会自行消失。

1、菌盖

2、菌褶

3、菌环

4、菌柄

5、菌丝束

三、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中弹射出来,随风飘散,当落到被砍伐的适合香菇生长的树皮缝里或木屑堆里,得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孢子就会生出芽管,芽管进行顶端生长并分枝发育成菌丝。由于这种菌丝没有核,叫第一次菌丝。两根性别不同的第一次菌丝丁肌质结合后,组成每个细胞含有一个核的菌丝,也叫做第二次菌丝。两个单核

菌丝结合出现锁状联合,形成双核菌丝(称异宗结合),双核菌丝是增殖细胞,可以在木材或木屑培养基上吸收养料。菌丝发育到一定时期,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小的瘤状突起,即为子实体原基,并不断发育增大成菇蕾,继之菇蕾长大,发育成熟,又产生担孢子,这就是香菇的生活史。

1、担孢子弹射

2、担孢子

3、孢子萌发

4、单核菌丝

5、单核厚担孢子

6、锁状联合

7、双核菌丝 8、双核厚担孢子

9、厚担孢子萌发 10、原基

11、菇蕾 12、子实体

13、担子形成 14、担子成熟

四、香菇生长发育需要的环境条件

要获得香菇的高产优质,就必须弄清香菇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尽可能地为它们创造出最适宜的环境,来保证较高的产量和质量。

1、营养:营养是香菇整个生命过程的能源,也是产生大量子实体的物质基础。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营养成份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也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维生素,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依靠分解吸收菇木或培养料中的养分。

(1)碳源:香菇能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多糖类。菌丝生长适合碳源单位糖类:单糖、双糖、多糖等。

(2)氮源:氮源以有机氮为好(蛋白质、氨基酸〉,麸皮和纤维中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以满足香菇生长的需要。

(3)矿物质:即无机盐,无机盐主要种类是磷、镁、钙、硫、铁、钾、锰、锌、铜等,这些无机盐有的参与香菇体内营养代谢,有的直接参与构成细胞的成份,有的能保持细胞浸透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4)维生素类:香菇菌丝的发育需要较多的B族维生素,麸皮和米糠含B族维生素较高,能满足香菇生长需要。

2、温度:温度对香菇的整个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

(1)孢子萌芽适宜温度为15—28℃,以22-26℃最适宜。在这个阶段不耐低温,在0℃以下经24小时,其萌发率就降低一半左右。

(2)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较广,一般为5—32℃,其中以24—27℃最适宜。这个阶段比较耐低温,在-8℃的条件下经一个月也不死亡;但不耐高温;超33℃停止发育,40℃以上就全部死亡。

(3)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温度5—24℃之间,以12—15℃最为适宜。子实体发生时,要求温度较低,发生之后适应性较强,即使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也能发育。在低温下子实体生长慢,肉质紧密,份量重,优质菇比例大,厚菇和花菇多是在偏低温条件下形成的,所以有些人把低温中形成的菇叫做冬菇。

3、湿度与水分:香菇菌丝在生长发育期间,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以50—55%为适。湿度低于20%,菌丝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出菇期间培养基含水量长期低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发育,子实体全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55—70%为最好,这样很容易形成花菇,子实体在较干燥的环境中发育,虽然从表面上看子实体小,但质量好,比重大,干品产量高。

4、空气:香菇属于需氧生物,好气性菌类。如果环境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聚过多就会抑制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2%尚为正常,若二氧化碳高达4%,菇就不能生长。在菌种瓶中,瓶塞密封成不通气的缺氧状态,菌丝就不会生长。因此,香菇的栽培场所需要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

5、光照:香菇属需光线类型的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黑暗的条件下,虽能很好的生长,但不能形成很好的子实体。如果光线不足,则出菇少,菇柄长,朵形小,色淡,质量差。早秋、春末、初夏的光线过度强烈,对香菇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它会抑制甚至晒死菌丝和子实体。因此,栽培香菇,早秋、春、夏季节要进行遮荫,以防止菌丝和子实体晒死。

6、酸碱度(PH值):香菇菌丝生长要求偏酸性的环境,酸碱度在3—7之间能生长,以PH5—6.0较为适宜,在栽培中,基料很容易变酸,为防过酸,在配料时要调整、检查PH值。

香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2003-11-13 16:33:36 一、概述

香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香气沁脾,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为宴席和家庭烹调的最佳配料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此外,香菇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我国也是世界两大香菇生产“王国’之一。

香菇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据现代科学分析,在100克干香菇中含有蛋白质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铁25.3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C等。此外,还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维生素D源(麦角留醇)260毫克,它被人体吸收后,受阳光照射时,能转变为维生素D,可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并能帮助儿童的骨骼和牙齿生长。在香菇中含有30多种酶,可以认为是纠正人体酶缺乏症的独特食品。香菇还含有腺嘌呤,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肝硬化,香菇还有预防感冒,降低血压,清除血毒的作用。它含有多糖物质有治癌作用。目前,香菇的药用价值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香菇生产所需投资少,技术简单,培养料来源广泛,经济效益较高,许多地区气候条件都适于栽培。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发展香菇等食用菌生产,对提高群众个人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我国食物结构、增进人民体质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意义。

二、香菇栽培的基础知识

香菇又名“香蕈”,属担子菌,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

1、香菇的特性

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1)菌丝体

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细胞壁薄,纤细的菌丝相互结合,不断生长繁殖,集合成菌丝体,菌丝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在基质坐表面形成子实体---香菇。

香菇的整体均由菌丝组成。组织分离时,切取香菇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长出新的菌丝来。

(2)子实体

香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等组成。菌盖圆形,直径通常3-6厘米;大的个体可达10厘米以上;盖缘初内卷,后平发;盖表褐色或黑褐色,往往有浅色鳞片。菌肉肥厚,中部可达1厘米左右,柔软而有弹性、白色。菌柄中生或偏生,圆柱形或稍扁、白色、肉实,长3-10厘米,直径0.5-1厘米。菌褶白色、稠密而柔软,由菌柄处放射而出,呈刀片状,是产生饱子的地方;孢子白色、光滑、卵圆形。一个香菇可散发几十亿个孢子。

2、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完整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开始,到再形成饱子而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它们的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成熟后,得到适宜的温、湿条件就会萌发生成菌丝。由饱子萌发生长的菌丝称为单核菌丝。单核菌丝无论怎样生长,也不会长出子实体来。只有当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相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后,在基质内部蔓延繁殖而形成菌丝体。菌丝体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积累了充足的养料,并达到生理成熟,在适宜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原基,并不断发育增大成菇蕾、子实体来繁殖下以代。

香菇的生活史,分两个阶段,一为菌丝体阶段,一为子实体阶段。

3、香菇的生育条件

(1)营养

香菇是一种水腐菌。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依靠分解吸收木材或其他基质内的营养为生。木材中含有香菇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矿物质及维

生素等)。香菇具有分解木材中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能将其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等,作为菌丝细胞直接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利用代料栽培时,加入适量富有营养的物质如米糠、麸皮、玉米粉等则可促进菌丝生长,提高产菇量。

(2)温度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为5-32℃,适温为25-27℃,子实体发育温度在5-22℃之间,以15℃左右为最适宜。变温可以促进子实体分化。温度过高,香菇生长快,但肉薄、柄长、质量差;低温时生长慢,菌盖肥厚、质地较密。特别在4℃雪后生长的,品质最优,称为花菇。

(3)湿度

香菇菌丝生长期间湿度要比出菇时低些,适宜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85-90%为适宜,一定的湿度差,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

(4)空气

香菇亦为好气性菌丝,对二氧化碳虽不如灵芝等敏感,但如果空气不流畅,环境中二氧化碳积集过多,就会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甚而导致杂菌孽生。所以菇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以保证香菇正常的生长发育。

(5)光线

香菇是好光性菌类。香菇菌丝虽在黑暗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子实体则不能发生,只有在适度光照下,子实体才能顺利地生长发育,并散出孢子。但强烈的直射光对菌丝生长和出菇都是不利的。

光线与菌盖的形成、开伞、色泽有关。在微弱光下,香菇发生少、朵形小、柄细长、菌盖色谈。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要求偏酸的环境。菌丝在PH3-7之间都可生长,以pH4.5上下最为适宜。栽培香菇时,场地不宜碱度过大。喷洒用水时,菇体浸水要注意水质,防止病虫害,最好不用碱性药剂。

香菇的生育条件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过程中,温度是先高后低,湿度是先干后湿,光线是先暗后亮。这些条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必须全面给予考虑,以免顾此失彼,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香菇的代料栽培

1、香菇代料栽培的意义

食用菌人工栽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为地创造对香菇菌丝和子实体发育有利,而对其他杂菌生长不利的环境条件的过程。香菇代料栽培即源于此理。

香菇历来都是被局限在少数地区用段木或原木进行栽培,由于受到树木、地区、季节的限制,发展速度很慢。自上海栽培成功并大面积推广木屑栽培法以来,为发展香菇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代料栽培得以迅速发展。

所谓代料栽培,就是利用各种农林业副产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助材料,制成培养基,来代替传统的栽培材料(原木、段木)生产各种食用菌。

代料栽培的优点:首先是可以广开培养料来源,综合利用农林产品的下脚料,把不能直接食用、经济价值极低的纤维性材料变成经济价值高的食用菌,节省了木材,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变废为宝。其次是,可以有效地扩大栽培区域,有森林的山区可以栽培,没有森林资源的平原及沿海城镇也可以栽培,适于家庭中小型栽培,更便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为扩大食用菌的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由于采用代料栽培的培养基可按各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配制,栽培条件(如菇房)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因此产量、质量比较稳定,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出菇,仅需要3-4个月,至采收结束10-11个月),资金收回快又可以四季生产,调节市场淡旺季,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

一般每1000斤木屑或棉籽壳等代料栽培,可收600-800斤鲜菇,从产品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看,都超过段木生产,是栽培香菇行之有效的途径。

代料栽培的原料:用来栽培香菇的主要代用料是阔叶树木屑、部分针叶树木屑(如:柳、杉、红松)以及刨花、纸屑、棉籽壳、废棉、甜菜渣、稻草、玉米秆、玉米芯、麦草、高粱壳、花生壳、谷壳等。此外,许多松木屑用高温堆积发酵或摊开晾屑的办法,除掉其特有的松脂气味,亦可用来栽培香菇。

2、代料栽培香菇的技术措施

(1)生产流程

(2)培养基的配制

香菇菌种的培育,一般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菇木分离法三种。孢子分离法是有性繁殖,菌种生活力强,但变异率高,一般难掌握,选育新品种时可采用此法。组织分离法及菇木分离法系无性繁殖,种性比较稳定、而且简便易行,生产上应用较多。

①培养基配制的原理

培养基是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基质,可以提供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碳

源、氮源、各种元素和生长因素,使菌丝体能正常、健壮地生长。

A、水分:香菇菌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不仅是菌丝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而且菌丝的一切生理活动均需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在配制各级培养基时,均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

B、碳源: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都是香菇菌丝能够利用的有机碳源。一般来说,碳素是菌丝细胞中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并且也是能量的来源。

C、氮源:氮素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又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氨态氮(硫酸铵)都是菌丝细胞氮的来源。

D、无机盐类:菌丝所需的无机盐类数量很少,但在其生命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少量的磷、钾、硫、钙、镁等。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可满足对上述元素的要求。

E、生长因素:能调节香菇菌丝代谢活动的微量有机物,称之为生长因素。一般用作碳源的天然成分,如马铃薯、麦芽汁、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素,无需另加。维生素B1可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制斜面培养基时可加入少量。

F、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为琼脂(洋菜),是由石花菜提制而成。

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大,要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按比例配制。要注意对培养基pH值的调节。

②培养基配制的方法

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种。

A、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pH值5.5-6。

该配方适合香菇及多种食用菌分离和培育母种之用。如果作保藏菌种用,在配方中可再添加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

制法: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芽的要挖去芽及周围一小块),将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煮沸,维持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溢出和焦底),最后加入葡萄糖,并且热水补足1000毫升,测定并调节PH值(用5%的稀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所需范围内。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趁热分装入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装管时要注意勿使培基沾附试管口。分装完毕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撰成斜面,以防冷凝水积聚过多。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要进行无菌测定,可从中取出2-3支,放入3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后表面如仍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多次制作后,已有把握,可不做无菌测定试验。

高压灭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Ⅰ)在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首次使用需先进行一次试验,水过少易烧干造成事故,水过多棉塞易受潮。

(Ⅱ)放火锅内的材料,不宜太挤,否则会影响蒸汽的流通和灭菌效果。体积大的瓶子,要分层放置或延长灭菌的时间。

(Ⅲ)盖上锅盖,同时均匀拧紧锅盖上的对角螺旋,勿使漏气,关闭气阀。

(Ⅳ)点火、逐渐升温。水沸后,待锅内压力升至0.5公斤/平方厘米时,逐渐开大放气阀,放净锅内冷空气至压力降至“0”,再关闭放气阀。如不放尽冷空气,即使加大至所需压力,而温度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

(V)继续升温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记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

(VI)停火。让压力自然回降至“0”时,打开放气阀。

(Ⅶ)打开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蒸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

(Ⅷ)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

B、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甲:锯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硫酸钙(石膏粉)1%,水适量。

配方乙:棉籽壳40%,锯木屑40%,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

制法:木屑以阔叶树的为好,棉籽壳(木屑)均要求干燥无霉烂、无杂质。米糠或麸皮要

求新鲜、无虫。将木屑(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拌匀,蔗糖溶于水,将其加直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然后将其装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捣木适度压实,直装至瓶颈处为止,压平表面,再在培养基中央钻一洞直达瓶底。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处,上棉塞。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绳扎紧。放入高压锅内,在1.5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如采用土法灭菌,当蒸笼内达100℃后再维持6-8小时。

C、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同源种。当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时,可将上述两种配方中的锯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变,构成多种代用料配方。

③菌种的分离和培育

香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证明,香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香菇栽培的成败。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菌种分离和培育工作。

A、母种的分离和培育

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也是香菇丰产的保证。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种菇的选择和分离培育工作。

种菇要选择符合本品种特性的个体: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匀、产量高的菌块上或菇木上挑选,选出朵形端正、盖肉肥厚、柄短粗、无虫害的子实体做种菇。

组织分离法: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接种后,将试管放在22-24℃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向培养基上蔓延生长。当菌丝在斜面上长满后,再移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育成母种。

B、原种和栽培种的培育

把母种接到木屑(或棉籽壳)、米糠培养基上进行培育,用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称为原种。已培育好的母种用接种针挑取蚕豆大一小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经22-24℃下培育35-45天,菌丝体长满全瓶,即成原种。母支每种约可接6-8瓶原种。

原种直接到相同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用于压块用种为栽培种。从原种里掏出菌种移入灭过菌的瓶子中,培养温度22-24℃,培育时间约2个月以上。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60-80瓶。

培育原种和栽培种注意事项:

第一,原种及栽培种的接种必须遵照无菌操作要求。

第二,当接种后,从第三天开始就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发现有污染的瓶子要及时取出处理。一般检查要继续到香菇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深入培养基2厘米时为止。

第三,培养好的菌种如暂时不用,要将其移放在凉爽、干净、清洁的室内避光保存,勿使菌种老化。

④菌块的制作

掏瓶作块的时间,7月中旬制作的栽培种,10月上旬即可掏瓶作块。掏瓶时要求作到:掏瓶用具、瓶口、盛器及掏铲等所用工具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来苏儿消毒;要剥尽老化褐色菌皮,要尽量成块掏出,切勿掏得过碎;要随掏随做块,不要推得过久,更不宜过夜。

做块方法:将掏出的菌种倒入30厘米见方,边高为7厘米的框内,用手压实,四周要紧一些,块的表面压平,不宜过紧过松。用配方甲一般11-12瓶菌种可做菌砖一块(30平方厘米),厚度以4.5厘米左右;若用配方乙时,一般12瓶菌种做一块,厚度6厘米上下为宜。

菌块直接压在已经消过毒的塑料薄膜的木架或地上,块与块之间距离3-4厘米,以利空气流通。压好后用薄膜覆盖,以利保湿。

其中正确掌握香菇菌丝的菌龄,选择适宜的季节压块,是香菇生产中的一大关键。

菌丝的生产过程,就是累积营养的过程。当养分积累到一定时期,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水分、空气、光、营养、PH值)影响下,产生突变,以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菌丝生长进入子实体生长。

菌龄太长,瓶壁上形成一层很厚的菌皮,这是营养被消耗、菌龄老化的一种表现,压块后,虽然转色较快,但颜色略淡,这时压块若遇高温(30℃以上)菌丝容易衰老,造成霉烂。菌龄太短,菌丝成熟度不够,仍处旺盛生长阶段,压块后,菌丝容易徒长,转色也慢,颜色黄褐色,由于营养积累不足出菇也就延迟。

因此,压块最适宜的菌龄(即菌丝成熟度)应该是:

A、菌丝发展到瓶底和塑料袋底的10-20天,此时瓶壁处开始呈现白色突起(原基);

B、透过瓶可看到瓶内表面的菌丝洁白,中央黄白色;

C、揭开瓶盖塞有浓厚的菇香气味;4、菌种上表面覆盖一层黑褐的菌膜,菌种本身粘结力很强。以上四点是完全成熟菌种的特点。具有以上特点的菌种即可掏瓶做块。由于菌龄适当,压块后菌丝愈合快,转色及时呈红棕色,若外界条件适宜,一般压块后15-20天左右便可现蕾。

菌龄是内因,当菌龄适宜时,还必须给其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才能使菌丝体发生突变,形成子实体。香菇属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适温是25℃,子实体是15℃。如关中地区一般在10月上中旬压块,此时气温已降至25℃以下,并在做块后则天内,能维持22-25℃;以后气温下降,正值出菇时期,因此,各地栽培香菇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正确确定做块时期,才能获得香菇的高产。

⑤出菇前的管理

A、防止高温产生霉,促使菌丝迅速愈合。

菌决压好后,随着气温的变化,要灵活掌握掀动薄膜的时间。温度高时,第二天就要换气;温度适合时,第三天换气;温度偏低时,第五天后换气。换气的目的是增氧,促进菌丝迅速愈合,是防止高温发霉的有效措施。当表面菌丝开始发白,应增加换气次数和时间。温度偏高,每天掀动2-3次,偏低掀动1-2次。目的是降低菌块表面湿度防止菌丝徒长,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B、利用温差、干湿差,刺激子实体形成。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一般在恒温条件下,香菇原基始终不能形成菇蕾。但当条件改变,它将迅速形成子实体。当菌丝已生长成熟,积累了丰富的营养,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由25℃突然下降到15℃时,将会很快使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其他条件也要符合要求,如湿度、光、空气等)。以“7402”菌株为例,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白天气温一般可达21-23℃左右,夜间可降到9-11℃,温差达到10℃以上。压块半个月至20天后,让菌砖表面适当干燥3-5天,迫使表面菌丝互相交织、扭结,从而向周围菌丝吸收养分,使扭结的菌丝逐渐膨大形成原基、菇蕾。当菇蕾长到黄豆大时及时喷水,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因此,适当干燥有利于成熟的菌丝形成香菇原基,再度湿润有利于原基长成香菇。

⑥出菇期的管理

加强各期的水分管理,是提高香菇产量的重要措施。

根据香菇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对水分的管理也有所侧重。秋菇(10-12月)由于菌丝健壮,培养料含水量也较充足,能满足原基生长。管理上主要是抓菇房保湿和塑料薄膜控制小气候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A、当出现小菇蕾时,应把覆盖的塑料薄膜提高5-6寸,让其出菇。

B、随菇大小、多少、气温高低,灵活掌握水量,保持空气湿度85-90%。

C、第一批菇收后,停水几天,以利菌丝恢复,然后连续喷水几天,使它干干湿湿,拉大温差10℃以上,有利于下一批子实体的形成。

冬菇(1-2月),各菇菌块不宜过湿,只要保持菌块湿润即可。过湿不利菌丝生长,小菇也容易死亡,冬季一般只要求出一潮菇。主要以养菌发壮为主,块内水分不能低于40%,一般以50%比较理想。

春菇(3-5月),春菇的水分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随着气温升高,此时菌块含水量已降低,应适当补给水分。

可用空中喷雾及地面浇水等方法调整菇房相对湿度到85-90%之间,菌砖表面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使菌砖保持湿润状态。

喷水时注意,天晴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菌砖干燥时多喷,湿润时少喷,菌丝衰弱或有少量杂菌发生时少喷,灵活掌握。

当菌砖内部由于蒸发及多批菇的生长而失水过多,在含水量低于40%的情况下,子实体的形成便受到抑制,这时可将菌砖直接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菌砖增重1斤左右,以补充菌砖的水分。如果这时气温在15℃左右,取出的菌块要放在培养室催蕾(温度控制在22℃左右),等形成较多子实体时,搬回菇房,保湿出菇。用这种分期分批浸水催蕾的方法,可使香菇产量大幅度提高。

对菌砖表面菌膜过厚、水分不易浸入的,可用小刀将表面划破几处,便于吸水。每批菇采收10余天后,或有少量菇蕾出现时进行浸水可刺激菇的发生和生长。

⑦采收与加工

A、采收:采收早了要影响产量,采收迟了又会影响质地,只有坚持先熟先来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时,为采收最适期,采菇应在晴天进行。

B、干燥:烘烤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香菇的质量,火力太猛会把菇烤焦;火力不足,则会使其发黑;时间拖长还会腐烂,要特别注意烘烤方法。香菇的干燥法有烘干和晒干两种,目前多采用烘干和烘晒结合法。

(Ⅰ)烘干:目的在排除香菇含水量,达到商标干燥标准,含水量约13%,以利长期保存。烘烤时要注意:当天采收当天烘烤。火力或用其他热源均要先低后高,开始时不超过40℃,每隔3-4小时升高5℃,最后不超过65℃,烘烤时最好不一次烘干,至八成于时出烤;然后再“复烤”3-4小时,这样干燥一致,香味浓,且不宜破碎。烘烤后质量标准:香味浓,色泽好(菌盖咖啡色、菌格淡黄色),菌褶清爽不断裂,含水量达13%,过干难运包,过湿难保藏。

(Ⅱ)烘晒结合:先将鲜菇菌语朝上,置太阳下晒6小时左右,在将干未干时立即烘烤,这样色泽好,营养好,香味浓,成本低。

(Ⅲ)分级和贮藏:干菇极易吸湿回潮、发霉变质和生虫,影响质量。因此香菇烘干后,应立即按菇的大小、厚薄分级,而后迅速装箱或装入塑料袋密封,置干燥、阴凉处保藏。

香菇生物学特性https://www.sodocs.net/doc/ee11791837.html, 2009-12-9 中国食品科技网(一)形态和生活史香菇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同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学名Lnetinus edodes(Berk.)Sing.

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由许多菌丝集合连结而成的群体,呈蛛网状。菌丝由孢子或菇体上任何一部分组织前发而成,白色,绒毛状,纤细有横隔和分支,细胞壁薄,粗2~3微米。菌丝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在基质表面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是香菇的繁殖器官,由菌盖、菌褶和菌柄等部分组成。菌盖圆形或肾形,直径3~6厘米,大的可达10 厘米以上;盖缘初时内卷,后平展;表面淡褐色或黑褐色,被有同色或黄白色易脱落的鳞片;干燥后有菊花状或龟甲状裂纹。幼时菌盖边缘与菌柄间有淡褐色绵毛状的内菌幕,菌盖展开后,部分菌幕残留于盖缘。菌肉肥厚。柔软而有韧性,白色。菌柄中生或偏生,常向一侧弯曲,白色、坚韧、中实、纤维质,长3~10厘米,粗0.5~1厘米。菌褶白色,自菌柄向四周放射排列,表面被以子实层,子实层上有许多担子和囊状体,每个担子有4个担子梗着生4个不同极性的孢子(分别为AB、Ab、aB、ab四种类型)。孢子易从担子梗上脱落,随风飞散,每一朵香菇可散发几十亿个孢子。孢子白色,光滑椭圆形4.5~5X2~2.5微米。

香菇的生活史是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到产生新一代的孢子而告终,这就是香菇的一个世代。

香菇是异宗结合四极性的菌类,担孢子的性别是受二对遗传因子所控制。四个担孢子的性基因分别是AB、Ab.aB、ab四种类型。萌发的单核菌丝只有AaBb的组合才是可育的。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质配形成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并借锁状联合使双核菌丝不断增殖。当双核菌丝发育到一定的生理阶段,在适合条件下互相扭结,形成子实体基,并不断分化形成完整的子实体。

香菇的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都能产生厚垣孢子,因此在香菇生活史中,除了从担孢子→担孢子的大循环外,尚有单核菌丝→厚垣孢子→单枚菌丝,以及取核菌丝→厚垣孢子→双核菌丝的两个小循环。一个完整的香菇生活史,可以概括说明如下:

香菇整个世代所需要的时间,因营养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通常要l~2年,而在人工室内培育的条件下只需四个月至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二)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香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以及适当的酸碱度等。但由于各个生育阶段对外界条件要求不同,所以,栽培香菇时,应首先了解这些条件和香菇生育的关系,以便利用和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来满足香菇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l.温度香菇孢子在匕15~32℃范围内均能萌发成白色的菌丝,以22~26℃最为适宜。对高温抵抗力弱,在45℃经一小时,其发芽率仅1%~5%,而在0℃条件下,经24小时,发芽率为50%~60%。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5~34℃均能生长;而以22~26℃为最适。菌丝体比较能耐低温,在—8℃的条件下,经一个月也不会死亡。但不耐高温,在32℃以上,生长不良,40℃以上,很快死亡。

香菇是低温型菌类,子实体发生要求较低的温度,一般在5~24℃之间都可发生,而以15℃左右为最适温度。子实体发生后,如温度在20℃以上,则生长迅速,很快开伞,肉薄。柄长,质量差。如在12℃以下,生长缓慢,柄粗、朵大、肉厚、品质好。特别是在4℃左右生长的,因菌盖受寒冷和干燥气候的影响而裂开成瓣状花纹,称为花菇,品质最优。低温和变温刺激能促进子实体形成和发育,在恒温条件下,原基则难形成菇蕾。因此,在温度最高15至18℃,昼夜温差10℃的条件下生产,出菇最多,质量最好。

2.湿度孢子对水分要求较高,常要在湿度较大的培养料中才能发芽,若在干燥条件下,就很难萌发形成菌丝。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菇水含水量40%~45%为宜,20%以下停止生长。空气相对湿度以65%~75%较好,不高于80%。但在段木接种到成活阶段,则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以70%~85%较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菇木含水量以60%左右最合适,空气相对湿度以85%左右最好。

高于90%,香菇易腐烂,杂菌也易发生。低于50%却不利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在生产上,对湿度的控制,应掌握“先干后湿”的原则,在菌丝生长阶段,菇木的含水量要六成干,四成湿,即偏干些;到结菇阶段,则应控制六成湿,四成干,即偏湿些,这样的湿度条件,能使菌丝生长旺盛和子实体大量发生。此外,子实体的发生,还需要一定的湿差,干湿交替,有利出菇。如菇木经受一段时间干燥后,一旦得到适量的水分,便能大量出菇。

3.空气香菇属好气性菌类。如果周围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则对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有利杂菌滋生。所以,选择栽培场所,应注意通风良好,以保持空气新鲜。但也不能过于通风,以免降低空气湿度,菇木变干,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4.光照香菇属好光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可以不需要光线。强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明室下的菌丝易形成茶褐色菌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要求有一定的散射光。如果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一般不能形成子实体。如果光线不足,则出菇少,菌柄长,朵小,色淡,质量差。但强烈的直射光,又会使菇木水分过多散失和晒裂树皮,对香菇的生长也不利。因此,选作栽培的场所,既要有一定光线,又要有适当的遮荫条件,一般以保持60%~70%的荫蔽度为宜。

5.营养香菇是一种木腐菌,营腐生生活。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菇木中吸收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含氮化合物以有机氮,如氨基酸、蛋白陈和尿素等为最好;按态氮如硫酸按和酒石酸氨等其次。对硝态氮却不能利用。

在许多木材中都含有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特别是壳斗科树种所含的养分最适合香菇的需要。香菇菌丝依靠本身分泌的酶类,能将木材中复杂的有机物(如木质素、纤维素等)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然后被吸收利用。

6.酸碱度香菇是喜偏酸性菌类。菌丝在PH2.5~

7.5 范围内均能生长,而以4.5~5.5为最适宜,菌丝生长快,而且稠密。pH7.5以上,停止生长。一般树木的酸碱度都适合香菇的生长发育。在管理上不用碱性大的水喷洒或浸渍菇木;防治病虫害最好不使用碱性药剂中文学名:香菇

拉丁学名:lentinus edodes (berk.)sing

别称:

界:

目:

科:

属:香菇属

马铃薯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18~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 5.5~6

锯木屑78%

米糠(或麸皮)20%

蔗糖1%

硫酸钙(石膏粉)1%

水适量

棉籽壳40%

锯木屑40%

麸皮或米糠20% 蔗糖1%

石膏粉1%

水适量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 试述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2. 怎样才能学好植物生物学?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名词解释 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染色质和染色体质膜和膜系统胞间连丝传递细胞细胞周期微管束通道细胞纹孔后含物 二、简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及过程。 3.简述植物的复合组织。 4.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思考题 1.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高级?2.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一、名词解释 上胚轴和下胚轴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外始式和内始式叶迹和叶隙根瘤与菌根分蘖和蘖位年轮树皮凯氏带芽鳞痕离层泡状细胞叶镶嵌共质体叶枕射线 二、简答题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 3.根尖可以分为哪些区域?其特点是什么?生理功能是什么?其相互联系是什么? 4.侧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生的位置? 5.根的初生结构横切面可分为几部分?属于哪些结构? 6.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 7.什么是茎尖、茎端、根尖、根端?各有何区别? 8.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是怎样的? 9.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10.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11.简述叶和芽的起源过程。 12.怎样区别单叶和复叶? 13.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 14.什么是中柱?中柱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植物生物学总结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质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通常紧贴细胞壁,厚度约7~8 nm (原生质体表面的一层薄膜,脂类和蛋白质) 质膜的结构:脂双层+膜蛋白+膜糖 质膜的功能:1.物质跨膜运输2.能量转换3.代谢调节4.细胞识别5.抗逆性6.信号转导7.纤维素的合成和微纤丝的组装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特点:有序性、流动性、不对称性 质膜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质膜具有选择透性,能有选择地允许物质出入细胞,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质膜又具胞饮作用、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此外, 质膜还具有主动运输,接受和传递胞外信息,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以及抵御病菌感染等功能。因 此,质膜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细胞壁 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包括纤维素、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等。往往在多糖组成的细胞壁中添加了其他成分,如木质素,还有不亲水的角质、木栓质和蜡质等。 层次:根据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成三层: ①胞间层(中胶层、中层):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是最早形成,是相邻细胞共有的一种结构,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主要成分是果胶质,特性是柔软和胶粘,由可塑性,在细胞间起缓冲作用。 ②初生壁:细胞分裂和正在生长时形成的细胞壁,即细胞停止生长前形成的细胞壁,存在于胞间层内侧。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通常较薄,柔软富有弹性,能随细胞生长而扩展。 ③次生壁: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常有木质素、木质、栓质等物质填充其中,常出现在机械支持或运输作用的细胞中。 功能:①包围在原生质体外的坚韧外壳;②保护、支持作用;③吸收、蒸腾、运输、分泌;④细胞识别;⑤参与细胞生长调控。 初生纹孔场:细胞的初生壁上的稀薄区域。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和胞间层,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它是细胞原生质体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的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是连接相邻两个植物细胞的跨细胞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行使水分、营养物质、小的信号分子以及大的胞间运输功能。 细胞间物质运动方式:被动运输(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 第三章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应用:细胞分化是基因有选择地表达的结果。不同类型的细胞专门活化细胞内某种特定基因,使其转录形成特定的信使核糖核酸,从而合成特定的酶和蛋白质,使细胞之间出现生理生化的差异,进一步出现形态、结构的分化。 脱分化: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可恢复分裂机能,重新具备分生组织细胞的特性,这个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后随之往往发生再分化。 脱分化的应用:为再分化作准备,沿着另一个发展方向,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利用根、茎、芽进行扦插。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微繁殖、脱病毒、体外种质保存、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 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的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的技术。 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细胞编程性死亡:又称细胞凋亡或者程序性死亡,它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

-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 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 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 第四节果树开花结实和果实发育 第五节果树年周期中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果树生命周期 第七节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 ?多年生、多次结果的特点 多年生, 树体高大,根系入土深广 多次结果,结果期长 生命周期长,经历不同的年龄时期 ?无性繁殖的特点 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无童期,结果早 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如矮化、抗逆等) 扩大繁殖范围(如可以繁殖无核品种) 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 根系生长 营养生长芽与枝的生长 叶生长植物生长 花芽分化 生殖生长开花坐果 果实发育一、根系的生物学特性 ?根的功能与形态 根系的功能 根系的类型 根系的结构 根系的分布 根颈、根蘖、根际、根瘤、菌根 不定根的形成与作用 ?根系的生长动态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 (一)根系的功能与形态 1、根系的功能 ?支撑作用:固定植株 ?吸收作用:吸收水分、无机养分和少量有机物 ?合成作用:合成生长激素( IAA、GA、CTK)和氨基酸等?物质转化和运输:无机P→有机P,无机N→有机N等; ?贮藏作用:贮藏营养 ?分泌作用:改善土壤微环境(分泌物和脱落的根细胞)?繁殖作用:根插繁殖,根蘖苗等

2、根系的类型 根据根系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实生根系:由种子萌发形成,有主根,适应性强 ?茎源根系:由茎上不定根发育形成,无主根 ?根蘖根系:由母体根系分离而来 3、根系结构 ?主根 ?骨干根 ?侧根输导根区 ?初生皮层脱落区 根系组成生长根木栓化区 ?根毛区 ?延长区 ?须根生长点 ?根冠 ?吸收根根毛区 ?延长区 ?生长点 ?根冠 ?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叫主根。一般垂直向下生长。 ?侧根:着生在主根的分枝,一般向距植株远处生长。 ※主根强大形成直根系, 主根发育不起来,形成须根系。 ?须根:骨干根上发生的较小的分支。根的吸收功能主要靠须根完成。 4、根系的分布 ?垂直根系:大体与土表呈垂直方向生长的根系 垂直分布:一般为树冠高度的0.2-0.4倍 ?水平根系:大体沿土表平行方向生长的根系 水平分布:一般为树冠冠幅的1.5-3倍 5、根颈、根蘖、根瘤/菌根 ?根颈:根与茎的交界处。实生树的根颈由下胚轴发育而成,嫁接树的根颈为嫁接口。根颈为树体上下通道,活跃、敏感。除冬季外,整个生长季节应将根颈露出地面。 ?根蘖:由水平根上的不定芽抽梢形成,可利用其繁殖苗木。如枣树容易发生根蘖。 ?根瘤/菌根: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进入到根的组织中,与根共同生活,称为共生现象。共生现象分为根瘤和菌根两种类型。 ?根瘤:根瘤的产生是由于细菌侵入根部组织所致,这种细菌称根瘤菌。根瘤菌在根皮层中繁殖,也剌激皮层细胞分裂,根组织膨大突起,成根瘤。根瘤菌能把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变为植物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一些果园用的豆科绿肥作物,如三叶草、田菁等都有根瘤。 菌根 ?外生菌根:菌丝只进入皮层的细胞间隙 ?内生菌根:菌丝穿过根表皮或根毛进入细胞内部 ?兼生菌根:两者兼而有之 ※柑橘/枳通常形成菌根。 ?根瘤和菌根的作用: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提高树体的激素水平;促进果树的糖份代谢;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等

第二讲樱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第二讲 樱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教学目标(目的要求):(待补) 通过本讲讲述,使学员了解樱花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为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栽培管理技术打好理论基础。 教学时间:8小时 教学内容: 一、樱花的植物学特征 樱花和其他乔木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组成,但不同樱花品种之间,也存在差异,一般重瓣樱花多不结果。树冠形状、主干和枝蔓颜色、花的 形态均因品种不同而异。这里只就 一般情况进行介绍。 (一)根 根是樱花的地下营养器官,对 樱花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樱花树根系发达,一株2~3年生的 樱花嫁接苗就有相当发达的根系。 根分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主根是 由砧木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其形 态和机能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 系没有多大区别。在主根上发生 的分支,以及分支上再长出的分 支叫侧根。从樱花干基部萌生的 根叫不定根。主根和侧根是樱花 的骨干根。多年生的骨干根多为 黑褐色;一年生、二年生的为黄 褐色;新生的幼根为乳白色。幼 根最先端为根冠,根冠上有表皮 图2-1 樱花二年生苗的根系 图2-2 成龄樱花树(4-5龄)带土球的根

细胞延伸而成的根毛,根毛是吸收土壤水分和无机盐类养分的主要器官。 樱花的骨干根除具有固定植株的作用外,还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贮藏养分的重要场所。冬季来临前,叶片中的养分回流到根部贮藏起来,供翌年发芽、新梢生长、花芽分化时使用。随着贮藏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新梢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的能力逐渐加强,到樱花开花前后,贮藏养分耗尽,开始转化为依靠当年叶片制造营养来维持樱花植株生命的阶段。此时的樱花根系作用一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营养元素向上输送到树体的各个部分,二是将无机态的氮和磷初步合成为有机态的氮和磷以及多种氨基酸、三磷酸腺苷、核苷酸等营养物质和某些激素、酶等生理活性物质,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给树体,同时又将树叶和树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营养通过韧皮部输送到根部贮藏起来,这些贮藏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樱花周年正常生长开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樱花的根,还可用于繁殖和更新植株,如有些樱花砧木可由樱花根段扦插繁殖,也可以直接作为砧木进行切接。 樱花根系生长和结构特点因砧木种类和苗木繁殖方式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播种繁殖的砧木苗,先长出胚根,然后发生侧根,它所形成的根系称实生根。实生根的垂直根系比较发达,根系分布可深达1米以上,利用马哈利砧育成的樱花根系甚至可达4米以上。而利用扦插繁殖的砧木,由于其根系是由插条基部的不定根形成,这类根叫茎原根。茎原根的水平根发育较强健,须根量大,但垂直根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较浅。 土壤条件和肥水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樱花根系的生长与发育。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肥水管理水平较高,樱花树根系分布深而广,侧根和不定根集中分布在最肥沃的30-40厘米的表土层中,主根则可深入土层1米以上;反之,如土层浅薄、肥水管理又差,则根系分布不广,侧根和不定根分布只局限于20厘米的表土层范围,主根垂直分布深度在地表60厘米范围内。 樱花根系对土壤缺氧十分敏感,如土壤水分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会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引起烂根并引起地上部分流胶,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 樱花的根颈是根系与地上部的“交通要道”,在一年中开始活动最早,停止

牛羊生物学特性

牛羊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的适应性:绵羊最怕湿热,南方分布少;瘤牛耐热性较强 安静的环境有利于牛羊的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二、采食性能:牛羊是草食性家畜,味觉和嗅觉敏感,喜欢青绿的禾本科与豆科牧草,喜欢 采食带甜味的块根饲料与带咸味的饲料(能依靠牧草的外表和气味识别不同的植物)牛:依靠灵活有力的舌卷食饲草,咀嚼后将粉碎的草料混合成食团吞入胃中,牧草矮于5厘米,不易牛的采食。 山羊:靠灵活的上唇采食牧草,喜欢采食牧草幼嫩的尖叶部分与灌木叶。 三、合群性:牛羊的群居家畜,具有合群行为,牛羊通过角斗形成群体等级制度和群体优胜 序列(当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个体混群时,打斗较为明显,尤其为公牛、种公牛),育肥群体一般不随意加入陌生个体。 一般羊比牛合群性要强,绵羊比山羊强,粗毛羊最强,长毛羊和肉毛羊较差。 四、抗病力性能:牛羊的抗病力很强,在潮湿且多寄生虫的地方也能很好生存。牛的抗病性 能强于羊的抗病力,牛羊疾病多见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五、爱清洁:牛羊爱清洁,对有异味、受粪便污染的草料及水源拒食(尤其为山羊),所以不 管是放牧还是舍饲,都应搞好舍内外的卫生,舍饲时最好设置草架以方便采食。 牛羊的消化特点:牛羊是典型的反刍动物 一:唾液腺及唾液分泌:牛羊主要是靠腮腺分泌唾液,其唾液中不含淀粉酶,所以牛羊在口腔中对富含淀粉的精饲料消化不充分,但含有大量的碳酸氢盐和磷酸盐,可中和瘤胃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维持瘤胃内的酸碱平衡。注:牛羊唾液可混合嗳气中的大部分NH3,重返回瘤胃吸收。 成年母牛的腮腺1天可分泌唾液100~150升、高产奶牛1天分泌唾液可达250升 二:反刍和胃的组成 (一)、反刍:牛羊摄食时,饲料不经过充分咀嚼即吞入瘤胃,在瘤胃内浸泡和软化, 在休息时,较粗糙的饲料刺激网胃、瘤胃前庭和食管沟黏膜的感受器,能将这些未经充分咀嚼的饲料逆呕到口腔,经仔细咀嚼后重新混合唾液在吞入胃,这一过程即为反刍。 反刍时,网胃在第一次收缩之前还有一次附加收缩,使胃内食物逆呕到口腔。 反刍的生理意义:把饲料嚼细,并混入适量的唾液,以便更好的消化。 牛的日反刍时间一般为6~8小时,翻出周期14~17次,食后反刍来临时间1~2小时。 犊牛:一般在生后3周出现反刍。 (二)胃 瘤胃:体积最大,是细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有发酵罐之称。牛的94.6升,羊为23.4升饲料内的可消化干物质的70%-80%,粗纤维约50%经过瘤胃的细菌和原生动物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同时还可合成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网胃:又称蜂窝胃,靠近瘤胃,功能同瘤胃。网胃是水分的贮存库。同时能帮助食团逆呕和排除胃内的发酵气体。网胃体积最小,成年牛的网胃约占宗伟的5%(金属异物被吞入胃中,易留存在网胃,引起创伤性网胃炎。 瓣胃:也称‘百叶肚或千层肚’,主要起过滤作用,位于瘤胃右侧面,占总胃的7%。 皱胃:也称真胃,胃体部处于静止状态,皱胃运动只在幽门窦处明显,半流体的皱胃内容物随幽门运动而排入十二指肠。 三:食管沟及食管沟反射:食管沟是由两片肥厚的肉唇构成的一个半关闭的沟。 四:瘤胃发酵及嗳气:瘤胃内的饲料发酵和唾液流入产生的大量气体,大部分必须通过嗳气排除体外(嗳气是一种反射动作),当瘤胃气体增多、胃壁张力增加时,就兴奋瘤胃背

茯苓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菌物学报25(3):446~453, 2006 Mycosystema 茯苓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 熊杰1林芳灿1* 王克勤2, 3 苏玮2, 3 傅杰2, 3 (1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武汉430070;2北京同仁堂湖北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430071;3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武汉430074) 摘 要:以11个不同来源的茯苓菌株为材料,研究了茯苓菌丝体、子实体和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及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结果表明,茯苓菌丝体为少分枝、有隔膜、无锁状联合的多核菌丝,茯苓担孢子核相以双核为主,双核孢子,单核孢子和无核孢子分别占87.2%,4.7%和8.1%。配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菌株及不同菌株原生质体分离株间的配对均能融洽生长,同一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均产生拮抗线,但其中有少数配对在交接区形成扇形区域,拮抗线随后消失,而不同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则全部形成稳定的栅栏型菌落,暗示茯苓担孢子中的两个细胞核是具遗传互补性,能形成独立个体的异双核,茯苓可能是一种次级同宗结合菌。 关键词:荧光染色, 原生质体, 性模式, 次级同宗结合, 锁状联合 中图分类号:Q93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472(2006)03-0446-0453 Studies on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Wolfiporia cocos XIONG-Jie1 LIN Fang-Can1* WANG Ke-Qin2, 3 SU Wei2, 3 FU Jie2, 3 (1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Myc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2Beijing Tongrentang Pharmacy Hubei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 Ltd, Wuhan 430071; 3Hubei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74) ABSTRACT: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pti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mycelia, fruit bodies and spores of Wolfiporia cocos were observed. The mycelia of Wolfiporia cocos were confirmed as polykaryotic septate mycelia without clamp connection. The majority of spores were dikaryotic, and the ratio of dikaryotic spores, monokaryotic spores and nuclear-free spores was 87.2%, 4.7% and 8.1% respectively. In the mating test, protoplasts from the same strain or different strains grew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 all matings of spores from the same strain generated antagonism lines, among them, the minority of matings formed flabelliform region in the junction and the antagonism line disappeared in a short time. All matings of spores between different strains generated barr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 it is supposed that the two nuclei in the spores of Wolfporia cocos are heterogeneous and complementary, a single spore could germinate and develop into an individual. Wolfiporia cocos is likely to be a secondary homothallism fungus. KEY WORDS:Fluorescence staining, Protoplast, Secondary homothallism, Clamp connection 茯苓Wolfiporia cocos (Schwein.) Ryvarden & Gilb.是一种高等担子菌,隶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赵继鼎,1998),一般腐生或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编号:03C26214200397) *通讯作者:林芳灿E-mail: linfangcan@https://www.sodocs.net/doc/ee11791837.html, 收原稿日期:2006-01-12,收修改稿日期:2006-04-04

烟草栽培学烟草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烟草生物学特性 我国的烤烟、晒烟和晾烟,绝大多数属于普通烟草,只有花色呈黄色的烟草属于黄花种。还有少数种如异香烟草(N. alatalioketotto)、美花烟草(N. sylverstris spegetcomes)和香花烟草(N. suaveolens Lehn)等,因其花色美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对红花烟草较全面的分类方法是Wilson和Loomis提出的以下分类,界:植物界;亚界:有胚植物亚界;门:维管植物门;亚门:羽叶亚门;纲:被子植物纲;亚纲:双子叶亚纲;目:茄目;科:茄科;属:烟草属;种:红花烟草种。 第一节烟草的植物学特征特性 烟草是多年生植物,在120~130天的大田生育期中,生长成为比种子大3000万倍的庞大植株,平均每小时增长约为种子的万倍。烟草株高叶大,需水肥很多。因此,根系在烟草一生中就显得更重要。 一.根 (一)根的形态 1.根的分布烟草的根属圆锥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部分组成(见图)。 烟草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后直接生长而成主根,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都叫侧根,由茎上发生的根都叫不定根。根系的密集范围比分布范围小得多,根系密集深度约在地表以下40cm,密集宽度在距茎周40cm范围,打顶以后有根系伸长到40cm以下或40cm以外。烟草的发根能力很强,采用培土的方法可使茎秆上长出很多不定根,起到充分吸收表土营养的作用。 2.烟根的初生构造 根尖由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根毛区组成, 从横切面看,烤烟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成。 3.烟根的次生构造 主根和侧根在完成了初生生长后,还会进一步进行次生生长,使根的直径增粗,并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等次生结构。次生构造是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分化而成,在根毛区上方开始出现。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形成根的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形成根的周皮。 (二)根的发生 烟草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根正对着种孔。在适宜的温、湿度和气体交换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开始萌动,胚根突破种皮伸长出来,胚根突出种皮后即向地弯曲并垂直向下生长,就形成了主根。主根入土之后可以不断地形成侧根,侧根起源于中柱鞘,在根毛区的上部开始出现。 不定根是由移栽时埋于土层下方的茎上产生的,数量充足但分布较浅。 在幼苗生长的中后期,根系水平生长速度大于垂直生长,7叶期比5叶期根深增长了1.5倍,水平生长增长了1.8倍,9叶期比5叶期根深增长了1.6倍,而水平生长增长了2.6倍。 烟苗移栽到大田后,由于主根被切断,主根停止伸长,侧根大量发生,活力很强。在适

桃树的生物学特性

桃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结果习性 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 2-3个生长高峰。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西门塔尔牛的特点 (1)

西门塔尔牛的特点 原产地及分布 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 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引进西门塔尔牛在本国选育或培育,育成了自己的西门塔尔牛,并冠以该国国名而命名。中国于1912年和1917年分别从欧洲引入西门塔尔牛,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又从前西德、瑞士、奥地利等国多次引入。中国于1981年成立西门塔尔牛育种委员会,建立健全了纯种繁育及杂交改良体系,开展了良种登记和后裔测定工作。中国西门塔尔牛由于培育地点的生存环境不同,分为平原、草原、山区三个类群,种群规模达100万头。该品种被毛颜色为黄白花或红白花。三个类群牛的体高分别为、和厘米;体长分别为。和厘米。各类群核心群种牛的遗传基础已达到遗传同质化水平。犊牛初生重平均千克,6月龄体重千克,12月龄重324千克,18月龄434千克,24月龄592千克。产奶量平均4300千克,ru脂率baifenzhi 4。屠宰实验结果,屠宰率平均百分之,净肉率百分之50.,眼肌面积平方厘米。早期生长快是该品种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将成为我国未来牛肉生产的重要利用品种。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西门塔尔牛占瑞士全国牛只的百分之50、奥地利占百分之63、前西德占百分之39,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牛奶、肉、役兼用品种之一。[1] 外貌特征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顶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壮硕;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产奶量高,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奶、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奶脂率。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成。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别的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成左右。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rouniu特点的典型品种。西门塔尔牛分布,北在我国东北的森林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南至中南的南岭山脉和其山区,西到新疆的广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各地的自然环境变化极大,夏季平均高气温中南地区的30℃,到东北的0℃,冬季低平均气温从南方的15℃到北方的-20℃,气温则变化更大。各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自200mm1500mm不等,海拔zuigao的达3800m,zui低的仅数百米。

专题二 犬猫的生物学特性

专题二犬猫的生物学特性 一、犬的生活习性及解剖生理特点 二、犬的行为 三、猫的生活习性及解剖生理特点 四、猫的行为 一、狗的生活习性及解剖生理特点 1.狗(Dog;Canis familiaris)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 2.犬的消化道比草食动物短,为体长的3~4倍(马、兔为体长的12倍)。 3. 犬为肉食动物,习惯于啃咬肉、骨头,喜吃肉类及脂肪;但由于长期家畜化,也可杂食或素食,消化蔬菜能力差。 4.智力发达,反应灵敏,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 5.犬具有许多美德。对主人忠贞,勇敢和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及强烈的责任感(军犬),博得人类喜爱。 6.狗的嗅脑、嗅觉器官和嗅神经极为发达。鼻长,鼻粘膜上布满嗅

神经,能够嗅出稀释一千万分之一的有机酸,特别是对动物性脂肪酸更为敏感,狗嗅觉能力超过人的1200倍。 7.狗的听觉也很灵敏,比人灵敏16倍,可听到5.0~5.5赫兹(HZ)的声音。 8. 视觉和味觉均较差。属色盲(红绿色盲,仅能感受到蓝色、黄色和灰色的景色,故不能以红绿色作为条件刺激来进行条件反射实验)辩色能力差。远视能力弱(狗视网膜上没有黄斑,即没有最清楚的视觉点,对移动着的物体感觉却较灵敏),仅20~30米左右;但横向的视力范围比人广得多,人的为1800,犬的则达2500 )。犬的味觉极差主要靠嗅觉辨别食物的新鲜或腐败。 9.狗为每年春秋单发情动物。发情后1~2天排卵,但卵第一极体在排卵时未曾排出,这与其他动物不同,卵在这时尚未成熟,所以要数日后极体脱去,才能受精,这也是选择发情后2~4天交配的原因。性周期180(126~240)天,妊娠期60(58~63)天,哺乳期60天,双角子宫型,每胎产仔2~8只,寿命10~20年。 10.狗有五种血型,即A、B、C、D、E型,只有A型血(具有A抗原)能引起输血反应,其它四型血可任意供各型血的狗受血,包括A

茄子生物学特性及夏季栽培

茄子生物学特性及夏季栽培技术 (光合尚品:HGY) 一、茄子生物学特性 茄子属茄科植物,为直根系,根系可深达200cm,横向伸长100~150cm,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土层内。 茄子生长发育进程中,根系木质化较早,产生不定根的能力较弱,所以,移栽时苗龄不宜太大,并尽量避免伤根。茄子植株的分枝能力很强,结果潜力大,每一次分枝结一层果实,愈到上层果实愈多。按果实出现的先后顺序,习惯上称之为“门茄”、“对茄”、“四母斗”、“八面风”、“满天星”。 成都地区经过几十年的提纯、复壮,著名的有三叶茄、高杆竹丝茄、墨茄三个品种。 三叶茄:早熟种。株高约1米,开展50~70厘米,茎紫黑色有灰褐色茸毛,叶色深绿,上有紫斑:叶缘凸波状,叶片卵圆形,叶柄和叶脉紫色,第一花着生于 质细,亩产2000公斤。 高杆竹丝茄:早中熟,定植移栽到开始收获60~70天,耐热、抗病力较强、适应性广,植株80~90厘米,开展度65~70厘米,主茎高约27厘米,茎绿色,叶片卵圆形。第一朵花着生在7~11节,果实棍棒形,果蒂部微弯, 果肉松软,外皮薄,质地细嫩,水份少,味甜,籽少,品质好,亩产2000~2500公斤。 墨茄:中晚熟,定植移栽到开始收获80天,抗病抗逆性强,植株高1.0~1.1米,开展度60~65厘米,主茎高约27厘米,茎黑紫色,叶片卵圆形,绿

色。第一朵花着生在10~13节,果实长圆柱形,纵长40厘米左右,横径5.0 子少,皮薄,品质好,亩产2000~2500公斤。 茄子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最适宜种在土层深厚、肥沃、保肥保水力强、pH6.8~7.3的黏土或黏壤土上。轮作中忌同茄科作物连作,一般要求隔3~5年轮作1次,以免受到潜伏在土中的病害(如黄萎病、立枯病等)浸染。 茄子喜肥且比较耐肥,比番茄、黄瓜的需肥量大。茄子需肥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 每生产1000kg茄子需吸收氮(N)2.62~3.3kg,磷(P2O5)0.63~1kg,钾(K20)3.1~5.1kg。茄子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随着其生育期的发展而增加,苗期吸收氮、磷、钾的量分别为其总量的0.05%、0.07%和0.09%,初花期至末果期的吸收量约占总量的90%以上,其中盛果期占2/3。 氮素分布在茄子植株不同部位的大致比例为:叶子中占21%,茎中占9%,根8%,采收的全部果实占62%,可见,果实膨大期需要相当多的氮素。 氮供应充足时,茎叶粗大,生育旺盛。缺氮时,初期对茎部生长影响不大,但下部叶老化、脱落,如果及时补充则很快恢复,缺氮时间较长时,叶色淡黄,茎枝细弱。氮对花果的影响也很明显,氮不足,长柱花减少,生育后期开花数减少,花质降低,开花结果日期推迟,结果率下降,减产严重。如果氮素过多,会使养分在花芽中过多地积聚,出现畸形果。 茄子幼苗期需磷较多,磷促进根系发育,使茎叶健壮,提高定植苗的成活率,提早花芽分化。磷不足则花芽发育迟缓或不能结实。据研究,当土壤有效磷(P)含量为200mg/kg时,增施磷肥,茄子仍可增产。但施磷过多易造成果皮硬化,影响品质。

植物生物学重点知识点

植物生物学重点知识点 植物生物学定义:是一门综合性的植物基础学科,包括各植物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植物学:研究植物和植物界的生活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类群的进化和分类,以及植物生长、分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特化:细胞壁生长分化过程中,由于生理上的分工,原生质体合成一些特殊物质渗透到细胞壁内,以改变细胞壁的性质而适应一定功能的现象称为细胞壁的特化。 木化:木质素渗入细胞壁内,增加细胞壁的厚度,使细胞壁坚硬、加固支持作用。纤维细胞、导管分子等。纹孔:是指细胞壁形成次生璧时,初生纹孔场处不沉积璧物质而形成许多凹陷的区域。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具有一定粘度、半透明、不均一的亲水胶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特征。 双层单位膜结构的细胞器:包括质体、线粒体两种细胞器。 液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细胞的水势与膨压(是植物体保持挺立状态的根本因素);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细胞液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营养物质需要时可以转移出去,可以贮藏细胞中过剩的有机酸和其他有害的代谢产物如草酸钙结晶等使其与细胞代谢区隔离,从而保证细胞内代谢活动正常进行);参加大分子物质更新中的降解活动(因为液泡常含有水解酶等多种酶类);与植物的抗性相关(液泡形成的内环境可以缓解外界条件的突然变化)。 染色质:是由核小体组成的串珠状结构,每个核小体中心有8个组蛋白分子,DNA双螺旋盘缠在它的表面,各核小体之间以DNA双螺旋和1个组蛋白分子相连。在细胞分裂间期时呈细丝状、分裂期时呈短棒状特称为染色体。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包括以下4个时期,2个阶段(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1、前期染色体出现,纺锤丝形成、分裂极确定,核仁、核膜解体。 2、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排列在细胞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 3、后期染色体分离,分别向两极移动,出现中间丝。 4、末期染色单体分别到达两极,回复到染色质形态,子细胞核形成。(核分裂)||在赤道面处先是产生成膜体、继而形成细胞板、最后形成新的细胞壁把母细胞分隔成两个新的细胞。(胞质分裂) 减数分裂: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染色质只复制1次,1个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染色质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和重量增加的过程。 细胞死亡:1、坏死性死亡: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如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造成的非正常死亡。2、程序性死亡:由于基因程序性活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正常生理性死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或者细胞凋亡。 组织分类:按照程度不同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1、分生组织在植物体内某些特定部位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分裂能力的细胞群。保持着胚性特点、细胞相对较小、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 有两种分类标准:(1)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位置划分①顶端分生组织:根茎叶等器官的先端部位,使器官伸长。②居间分生组织:是穿插于茎叶、花梗、花丝等器官中的成熟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可使器官进行有限的伸长生长。③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分布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周侧,与所在器官的长轴平行排列,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主要是使器官加粗。 (2)根据来源和性质划分①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原始细胞。细胞极小、近于等径、细胞核相对较大占据细胞中央位置、细胞器丰富、细胞质浓、无明显液泡,具有强烈、持久的分裂能力,是产生其他组织的最初来源。②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形成,是原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部分,逐渐衍生形成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细胞液泡明显、体积增大(主要是细胞加长)。③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某些成熟组织细胞(如薄壁细胞、厚角细胞、表皮细胞等)脱分化形成。细胞明显液泡化、扁长形。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分类和名称 香菇在分类学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子菌亚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斗菇属)。 香菇由于树种、光照、温湿度、纬度、海拔高度等生活条件差异、其形态、品种、色泽上亦有变异,目前香菇已有许多符合人们经济目的的品种。例如按季节分,有春、夏、秋、冬出菇种。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引进适宜的品种培养、驯化使用,通江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温度、湿度变化大,所以我县主要选用春、秋品种。 二、香菇的形态结构 香菇是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组成,两者均由无数的菌丝交织而成。 1、菌丝体: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支。细胞壁薄,粗2—3微米。菌丝体全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由许多菌丝体连接而成,互相结合呈蛛网状,可以在枯木、木屑和秸杆培养基中漫延生长,不断繁殖,聚合菌丝体,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条件下,菌丝体会组结成盘状组织,继而分化出菇蕾,逐渐形成子实体,这是香菇菌丝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子实体:子实体是香菇繁殖器官(如同高等植物的果实),成熟香菇子实体,象一把撑开的小伞,可以明显地看出有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子实体分单生、丛生或群生(图一)。

菌盖:又叫菇盖、菇伞,圆形,位于香菇的顶部,半肉质,肥厚,直径3一10厘米,有时达20厘米。幼小时边缘开头内卷呈半球形,菌盖边缘与菌柄间有毛状菌膜连接,而后菌盖平展呈伞状。 在低温、干燥气候的作用下菌盖上面分裂成菊花状的裂纹,露出白色的菌肉组织,称花菇。 菌褶:又叫菇叶、菇鳃,位于菌盖下,呈辐射状排列,白色、柔软、刀片状结构,褶子表面的子实体层上,生有许多担子;每个担子上生着4个孢子,数目众多的担子,能产生大量的担孢子。 菌柄:又叫菇柄,菇脚,生于菌盖下边,圆柱形或稍扁,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的器官。幼时柄上有纤毛。子实体开伞后,菌柄残留环形白色膜状物,称菌环,它不久便会自行消失。 1、菌盖 2、菌褶 3、菌环 4、菌柄 5、菌丝束 三、香菇的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成熟后,从菌褶中弹射出来,随风飘散,当落到被砍伐的适合香菇生长的树皮缝里或木屑堆里,得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孢子就会生出芽管,芽管进行顶端生长并分枝发育成菌丝。由于这种菌丝没有核,叫第一次菌丝。两根性别不同的第一次菌丝丁肌质结合后,组成每个细胞含有一个核的菌丝,也叫做第二次菌丝。两个单核

花期生物学特性观察

欧李花期生物学特性观察 一、目的意义: 二、花期是果树的重要物候期,对了解品种的特征习性和授粉与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材料:农大欧李资源圃保存的各种欧李种质 四、研究内容:

参考资料: (一)果树开花规律一般分为六期:全树5%的花开放为初花期;25%以上的花开放为盛花始期;50%的花开放为盛花期;75%的花开放为盛花末期;全树花开并有部分开始落花为经花期;全树5%的花开始正常落花瓣至全树花瓣脱落则为谢花期。 树种不同,开花早晚不同。北方区域内的大部分果树均于春季开花,梅、杏、李、桃开花早;梨、苹果等次之;葡萄、山楂、柿子、枣等最晚,人工调节或棚栽果树另当别论。 同品种、同一地点栽植的果树,开花早晚亦有差别。其原因是树体内贮藏营养水平与果枝类型、树势造成的。同时,不同年份间开花也有区别,与花前当地积温有关。 果树开花,一般在午前开花,如苹果、山楂、梨、桃等,但枣树开花习性却为昼开型和夜开型。猕猴桃花期短而集中,一般都集中在清晨4-8时开放,以5时左右为最佳。 果树因树种、品种间的差异性,开始持续时间与外界条件都有区别,单株苹果花期约5-15天,桃约5-11天,梨约6-15天,枣约2个月。花序、单花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树体营养水平高,开花齐,时间长;树体营养水平低的弱树、老树,花开不整齐、持续时间短。 参考资料(二) 欧李花芽萌动到开花应该分为11个时期:1萌动期2大花蕾膨大期3小花蕾分离期4单花蕾分离期5花萼露心期6花朵膨大期7初花期8盛花初期9盛花中期(10盛花末期11落花

期 1萌动期(此时不是叶芽,而是花芽的萌动,表明着欧李的地上部器官已开始感知气温的变化,节位上的褐色花芽有白点出现,实际上为原来包裹很紧的褐色鳞片稍稍松开,露出白色的花萼,大约在2月下旬即开始)----2大花蕾膨大期(萌动期开始后,花蕾则开始膨大,约一个月的时期内,即从2月下旬到了3月下旬,分布在叶芽周边的2-4个大花蕾在不断地膨大,首先是花蕾外部的褐色鳞片被内部生长着的大花蕾撑开,褐色鳞片被推到花蕾的下层,逐渐显露出各个品种大花蕾固有的色泽,此时中间的叶芽可以看到白色生长点开始膨大,即叶芽的鳞片开始松动)----3小花蕾分离期(此期约需10天时间,到4月初完成,大花蕾的不断膨大实际上为小花蕾不断生长的结果,因此,大花蕾生长到一定大小时,每个大花蕾中分离出2-3个小花蕾,每个小花蕾中实际包含着2-4个单花蕾,此时叶芽已清晰可见,)----4单花蕾分离期(此期约需10天左右的时间,约在4月上旬。此时小花蕾中的单花蕾不断膨大,开始出现一个个单花蕾,单花蕾内部的花瓣、花药等器官开始生长,使单花蕾不断膨大,最后膨大到2毫米,使每个节位上的单花蕾逐渐显露出来,每个节位上的花朵数基部固定下来,并显露出每个品种花蕾固有的色泽,此时叶芽已开始转绿,花叶同出的9号品种叶芽与花蕾大小差不多,而先花后叶的品种如01-01等品种,花蕾大于叶芽的两倍。此时也是观察早花品种还是迟花品种的时期,早花品种此时的单花蕾已很大,一般在2毫米以上,迟花品种的单花蕾一般较小,在2毫米以下如S-D)----5花萼露心期(此时单花蕾内部的花瓣、花药等器官生长加快,花药也清晰可见,使单花蕾的花萼顶部被花朵撑开,即花萼露心期,每个品种内部的花瓣色泽开始出现,4月4日观察到)----6花朵膨大期(气球期)(此时,花萼内部的花瓣进一步膨大,花萼下退,花柄伸长到5-10毫米,花瓣露出到5毫米,并膨大成气球状,约需3-5天时间,最早在4月10日观察到---7初花期(气球期1-2天后,温度在12度时,花朵开始展开,第一朵花展开后即为初花期,但要注意近地面的花一般先开,不能算,起码是地上部20厘米以上的花开才能算----8盛花初期(1-2天后,开花数量由5%进入到25%)----9盛花中期(1-2天后,开花由25%进入到75%)----10盛花末期(1-2天后由75%进入到100%)---11落花期(从初花开始,7天后花瓣开始凋落,此时幼果可以看到,毛樱桃的果实已到黄豆大,最早开始的是早开花品种,约在4月20-24日,最晚的为S-D、99-02、4号和Y14-26(厕所旁,到4月28日花瓣仍在树上),大果园为S-D\Y11-06、Y03-09,4号,到4月29日,Y11-06\Y03-09\4号、S-D的花瓣仍在树上,S-D的花瓣后期转红,很好看,可做观赏)2、同一品种不同枝条类型和同一枝条上开花时间顺序 选早花(03-25、J-2\01-01)、中花、晚花(S-D、晚花、4号)品种各1-2个,观察基生枝和上位枝上的开花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