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改进上课的宗旨是为了把课上成适应并促进素质发展的好课,其标志是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近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颁发专稿《关于中小学艺术领域改进上课的建议》,也倡导教师“注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改进”,而要践行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改善课堂教学过程和选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两条途径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

引言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创作活动,充分关注:导学——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进行创造性造型学习;助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教师要努力平衡兼顾接受性、探究性和其他多种学习方式,尽力改变单一教学状况,实践运用多方式组合实施教学,创设适合学生进行欣赏、尝试、创作、评价、交流的课堂环境和有利于学生获得多元学习经历的条件,促进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不断完善,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经过重大改革后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新三维目标,其中最大的改变就在于把原来的“能力”目标细化、活化、深化,拓展成为“过程与方法”目标,这表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正逐步加强关注学生的欣赏体验能力、造型创作能力、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尝试探究能力、个性化塑造能力、审美感悟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一系列对学生个体未来发展所必备的美术基本能力的要求,而学生对这一系列能力的获得是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指导和引领的,并经过自主欣赏、尝试、创作、观摩与交流、合作、感悟等系列过程而达成的。

但是反思目前教师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实践,小学美术“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却是各年段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感到难以较好把握的。本人结合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小学美术学科的特点,从教学理论、案例现象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加强“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相关研究,对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有新的促进。

二.文献研究综述

2004年《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搞)提出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要体现“课程目标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要求,要结合学科特点,呼应课程方案要求。”就此上海市二期课改正式提出了“三维目标”。与一期课改相比,新增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教学目标,既是二期课改的重点、亮点之一,也是二期课改的焦点、难点之一。

提出“三维”课程目标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教育专家已有许多论述,而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该如何描述与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体会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通过钻研教材、教参,基本可以了然于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可以在许多评价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成为需要教师思考、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和学校对学科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作过相关研究,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网络中,特别是有些研究已初具系列,如:上海市庄起黎物理名师培养基地就中学物理学科做过此类研究,并有相关研究的案例和初步成果。但就教育实践工作而言,具体到一线教师个人就自己任教学科作相关分年段的反思性实践较少,从较深层次上加以分析、研究也不多,因此,本课题研究既是解决教师个体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难点问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新思想、新理论的需要;又是进一步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积淀丰富实践经验的需要;更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个人教学水准的需要。

三.主要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注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改进”,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是指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两条途径:改善课堂教学过程和选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题研究也将“过程与方法”视为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关键。

四.理论依据

2001年上海市二期课改施行初期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课程实施”中也要求“改革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同样把“加强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列入课程理念之中;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东华大学出版社)、《把握有效教学的实质》(《现代教学》2008、3)等教育书刊近年的课改研究、实践趋势,当前教师的常态化任务应该就是把握有效教学的实质,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而把握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2009年1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继2008年1月颁发专稿《七大学科领域改进作业的建议》后,进一步提出《中小学各学习领域改进上课的若干建议》,其中《关于中小学艺术领域改进上课的建议》中倡导教师“注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改进”,而要践行新课程下小学美术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改善课堂教学过程和选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两条途径是行之有效的。上述种种均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五.实践操作

(一)课题研究方案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以本人任教的2007——2008学年度永兴路二小学生为学习主体,以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美术书画版教材为主要教材内容。

2、研究时间: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从2008年开始实施,到2009年完成结题。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教育叙事研究法展开具体的实施研究。开

展有效的低、中、高三个年段的专题教学实践活动;整理有效实践中的成功课例;采用教育叙事分析和反思实践层面的相关问题。

4、研究过程:

调查访谈(学生)----申报立项(本课题获准成为2008年区级立项课题)----现状分析----设计方案----操作实践----阶段小结(中期报告)----调整梳理----完成结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

小学美术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针对培养小学生的初步美术造型能力而提出来的: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既善于向教师和同学学习,又能

进行独立的创新活动,掌握美术表现、设计、创作、欣赏、评价等基本方法,了解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本课题旨在通过有效研究,将已有理论和经验积累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钻研,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不断反思、检验和修正,从而总结形成初具成效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自身教学水平。

(三)落实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策略及相关研究课例

1、关于小学美术学科“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描述。

(1)依据《课程标准》,关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描述。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针对小学阶段提出的课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描述是: 一至二年级联系生活,尝试进行粗浅的造型表现,表达对事物的感受;知道欣赏和评议美术作品的方法。三至五年级结合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设计与创造;懂得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方法。这个目标具体描述是通过现行小学美术基础型课程的“表现与应用”、“欣赏与评议”两大学习模块得以实施,使学生“不仅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感悟艺术”,使美术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育高品位的审美价值观的过程。这里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感悟”的美术造型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实现掌握方法、了解要求、形成习惯目标,这同时也是课程目标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体现。

针对小学美术书画版教材的不同内容,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水平是由低向高层层递进的。分析上表:在“表现与应用”学习模块中是从“简单认识、创作”发展为“初步掌握、设计”;在“欣赏与评议”学习模块中是从“简单观看”和自评、互评发展为“接触了解”和自评、互评、点评。

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本课题研究梳理了小学美术分学段年级“过程与方法”的确切描述,旨在明确目标,把握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美术学习活动,大胆创作,从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促进课堂教学“一统化”向“个性化”的有效转化以及学生的造型创作水平向“个体化+个性化”发展。

小学美术学科的特点除了知识与技能前后衔接外,还由工具、材料等的使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画种从低难度向高难度发展。美术创作活动全过程分学段年级螺旋递进来构建,也要求教师从教学载体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确切

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制定描述时,首先明确学生应该学会或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点,然后从这些不同的知识技能点寻找获得该项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行有效地体验或领会。2、关于小学美术学科“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落实。

(1)教学过程总体设计上凸显“注重学生、注重积累、注重创作”,造型创作流程中体现“落实欣赏、落实尝试、落实作业、落实体验”。

①自主欣赏

美术学习是重视眼、脑、手协调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对于初学入门的小学生而言,没有一定量的欣赏感知,最初浅的造型创作也会无从入手。小学美术课的欣赏是学生学习的前奏、是创作的准备,更是其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积淀。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也需要通过各种图形、视觉图像的刻画、暗示、诱导,使学生产生艺术的体验和联想,完成感受、理解、表现等美术活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情感沟通。因此,美术课中的欣赏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课题研究中,“自主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所体现出的教学的超前性原则特征,使教学关系发生了一定的质变,即:变“学跟教走”为“教为学导”。

例如:我在担任区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专题的“电脑绘画”公开展示教学工作时,上了书画版第五册第18课《漂亮的花布》,在教学导入环节,我课前设计制作了一个专题学习网页《马蒂斯作品》,要求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打开专题学习网页,自主欣赏、分析马蒂斯作品(主要讨论内容和色彩)。这里的自主欣赏,学生的欣赏活动紧扣主题,教师通过课前充分的设计、准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效、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把传统的、看似热闹实则空洞的集体走过场欣赏变为个体自主欣赏,学生看到多、看得细、看得懂,能为后面的尝试、创作环节提供有效帮助和铺垫。所以,自主欣赏的时间少于集体欣赏,却具有明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创作的效果。

另外在本课题研究中,“自主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尝试、创作环节所体现出的教学的宽泛性原则特征,使教学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量变,即:变“单一看”为“多样赏”。

还是以《漂亮的花布》一课为例,学生尝试用“复制粘贴、翻转拉伸”的方法将马蒂斯名画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花布,接着要求学生选择一块花布,再添加一些点、线、块面装饰一个包袋。尽管只是简单的平面设计,但对于三年级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引导学生欣赏范例,大家一起来分析:设计装饰时要避免的装饰太杂、图案太小、不和谐等三大毛病。生动的课件动画形象展示,省时、高效、易于吸引学生并被其接受,这样大容量的“多样赏”有效帮助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提升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②尝试体验

美术课程理念之一是“加强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学生的体验感悟渠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在本课题研究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在新授环节中注意营造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倡导学生全员参与小组合作尝试、同桌互助练习和个体造型体验等美术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开展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的两方面研究。

其一,关注生活、实际,体现实用性美术特色。

教学本质就是关注学生生活、贴近生活的,所以在研究中,我有意识地考虑找寻和把握学生生活中资讯、身边熟悉的媒材和教材内容的整合点,使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技能并不是仅仅用于完成作业,而是可以美化生活的,还可以使自己体验到创作成功的喜悦的。

其二,倡导探究、合作,构建开放式美术课堂。

在传统美术技能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范例步骤在课堂上逐一展示,学生大多被动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忽视探究和发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造能力提升,降低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内化需求。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按照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过程预设学生造型创作中的探究程序,淡化教师的课堂驾驭,为学生的开放创作提供宽广空间。

例如:在上书画版第九册《安全走在马路上》一课时,我借助学生游戏(你知道交通标志的分类吗?)、尝试比赛(绘制交通标志)、造型创作(集体合作作业)等活动有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对儿童来说,他们的创造很大程度体现在有情感趋使的富有乐趣的活动中,当其在自得其乐的活动中感到满足和愉悦,一些奇思妙想就能产生,这就是创新精神的萌芽。美术创作是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增强创造意识和能力、建立创造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非无源之水,它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有意观察、记忆和情趣想象。我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的画面图象引入,预设了分层探究的学习过程,即:初步探究——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观察生活中的公共交通标志,逐步探究——再让学生从识别到绘制,深入探究——从绘制到运用(棋盘画中的放置)等等都是努力搭设起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因为教师为学生的开放创作提供了空间,所以学生合作完成的集体作业“安全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棋呈现出多样化表现、个性化构图、特色化装饰的成果形式。

③个性创作

美术课程的学科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赏”、“练习”、“评述”等各种美术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和实践途径学习美术,然后完成个性化创作任务。在本课题研究中,“个性创作”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最主要环节,也是各种研究实施策略、方案的最终检验成果。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的学习建构起来的。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多元需要,能够支持其联系各自特点和兴趣开展学习,因此,本课题研究中采用直观教学,依据课程特点、借助学生喜爱的造型元素,通过讨论、交流和尝试、体验,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学习,注重他们直接经验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欣赏多、“想一想”观察细、“练一练”尝试好、“说一说”交流勤、“试一试”创作新、“议一仪”评价准等方式体验实践、大胆创作来学习、掌握新授的知识技能,促成各种方式的“个性创作”。

例如:在2008年11月的区级小学美术教师地毯式听课中,我在书画版五年级第九册《会说话的手》一课教学中围绕“个性创作”要求,落实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的细化要求,受到听课专家的好评,获得A档的好成绩。

这堂课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和绘制方法,大胆想象手的形状

(2)教学方法各有侧重地梳理归类成“导学式”、“助学式”、

“引学式”三种模式。 ①以讲授、示范为主的导学教法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课件、教师课堂技能演示为媒体,传授知识信息和技能技法,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

其流程如下:

②以尝试、练习为主的助学教法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尝试、善于运用的方法。

其流程如下:

③以引导、反馈为主的引学教法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引领入门、学生自主参与、即时反馈成果为基本教学流程,充分发掘美术课的创造功能,把教师和学生的智慧火花交融互渗于造型创作活动中,形成主观创造和客观内容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不但能使学生自主获得美的体验、感受,逐步提升其审美情操,更能使学生的美术创造水平获得提高。

其流程如下:

六. 初步成效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初步梳理了上海市书画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分年段具体描述;对有效把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有促进作用。同时本课题研究也初步解决了教师个体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难点问题,进一步改进了教师的教学实践,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个人教学水准的有推进作用。具体成果为:课题实施后的一年中,我在美术教学方面成绩显著:2008年12月个人在本

年度区级学科地毯式听课中获得A档的好成绩。我还以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新探索为抓手,探索教学新方法,我的电脑绘画课获得了首届“闸北杯”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竞赛二等奖。在本年度的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活动第四届“中华小神笔”动漫画决赛、上海市中小幼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第二十三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少儿科幻画以及区级学生科技节绘画比赛等活动中我指导参赛的学生都获得了各项等第奖。

2、本课题在研究中开展了系列有效的专题教学实践活动,分别立足于低、中、高三个年段,着眼于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果。通过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检验实践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补充、修正,最终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并对有效实践中的收获较大的课例进行汇总整理,初步形成分年段的一些研究成果(以文中课例为代表)。这些成果(小学美术书画版三、四、五年级各有若干)已被作为教参及相关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被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录用,刊登于上海教育资源网官方网站;2008年6月——8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指定任命我为小学美术书画版第七册音像教材的编委(第一人),担任了小学美术书画版第七册音像教材的一半多教材的编写工作。

3、针对小学美术的学科特征,制订了适切的小学美术低、中、高各年段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细化要求,开展了融合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有的教育情景,选用了多样的学习方式,注重了人文关怀的积淀,重视了多元智能的开发。我所任教的四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在2008年11月的首次区小学美术学科学生学习质量抽查中平均分都超过了94分。

七.问题与建议

为期一年的本课题研究主要侧重内容研究,因时间、客观制约因素等原因,对小学美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不足,尚未形成系列资料;比对原有“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对于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新变化尚没有确定的结论。在反思不足和缺漏的基础上,我将继续开展:

(1)在“过程与方法”中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渗透整合研究。

(2)小学美术“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研究。

八.前景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已暂告段落,但2009年1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新颁发了专稿,进一步提出《中小学各学习领域改进上课的若干建议》,其中《关于中小学艺术领域改进上课的建议》还需要我认真学习、仔细领会、深入实践。要使自己真正走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重道远。

本课题研究也还需要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我还设想将实践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展“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拓展研究,主要包括:

①结合学校“五彩童画”社团活动、市区级书画竞赛和校园艺术节主题活动等开展小学

美术拓展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的“活化”目标研究。

②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对小学美术开展“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的推动作用。

我期待持续、深入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结语

本课题提出的研究内容是当前课改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课题研究的切入口秉承了二期课改的理念、瞄准了新的更有挑战性的目标,确实对教学实践有一定明显的促进。这也是我未来一个阶段研究、实践的一个方向,期待以此加快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

附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3、《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4、《新一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东华大学出版社)

5、《把握有效教学的实质》(《现代教学》2008、3)

6、《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王大根,教育科学出版社)

7、《美术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8、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新颁发的专稿《中小学各学习领域改进上课的若干建议》和《关于中

小学艺术领域改进上课的建议》

小学美术六年级《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 课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 领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以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和形式美法则。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对促进青少年儿童掌握明暗色调整体对比关系、发展思维概括力十分有利,同时也能打开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表现能力,在以往线描画教学中已经积累了相关知识,初步了解直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线条种类,对线与线之间形成的疏密、长短、粗细等对比关系的画面,就要了解黑、白、灰之间微妙的层次变化,掌握点、线、面的疏密排列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师可以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活动,抓住重点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合完成黑白对比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能用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表现方法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产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合,展示丰富的黑白对比效果。 2、教学难点:黑白对比运用巧妙,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PPT 课件微课黑色、白色卡纸黑色、白色勾线笔学具:黑白色勾线笔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有趣的动画片,认真观察里面我们以前学过的绘画元素。这些元素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宋跃电话: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中心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 本领。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审美和创造美。如 何让学生掌握,并学好美术这门课程,是我们每个教师知道深思的 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 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 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 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 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 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 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 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 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 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 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 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 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 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 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 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 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 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小学综合课美术教学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授课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①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②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③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④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①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 ②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③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初中美术《线描画》公开课教学设计 《线描画》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一词,如今已成为家庭、学校、老师口中的热门话题。有人在观望、有人在实践、探索。随着新课程实施地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学校与课程的联系。长期以来,美术教学的渠道以美术课本为主要教材,是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要改变封闭的课堂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就要从学生的身边出发,从实际出发,将他们带入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这时对地方课程的研究,即对本地的特色及资源的利用、挖掘、整理,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我们学校学生多,教室拥挤的现象,经过多方的比较,我们选择了线描画这个校本课程进行研究。线描画因使用工具简单,孩子容易接受,儿童学习线描画,可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及扎实的写生基本功,培养孩子的观察、创造及表现能力,培养其作画的耐心和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比如教儿童画房子,不但要教他们注意房子的各种

形态和结构,而且要注意环境的表现,认识它与人的关系,启发儿童自己来设计出美丽的房子。这样一来,可以引起儿童们丰富的联想。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观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教师在线描画引入小学美术学科特色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有思考有实践有研究有反思,从而改变教学行为,加速到质的飞跃,让“教书匠”逐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2、《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线描画一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创造及表现能力;二能培养其作画的耐心和毅力,磨炼孩子的意志。通过线描画的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3、装饰线描画重在装饰,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对自然物象进行美化、概括、提炼、加工,它强调表现对象的形式美感,虽有时不合常理但符合绘画规律,特别是“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可以勾画出你所看到的物象轮廓、结构分界,以及物体的深浅变化。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但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理解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动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已定的美术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精彩,才能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素质。所以,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使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艺术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猜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钟。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动学生持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如在教《猜猜我是谁》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树木后面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只露出了一部分外形特征,如:小兔耳朵、斑马腿、狐狸鼻子、孔雀羽毛、松鼠尾巴等;有的则只听得到叫声,如:猫、狗、牛、羊、老虎等动物的叫声,我采取了小组比赛,请学生根据这些外形特征和声音特征找一找森林里来了哪些小动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纷纷聚精会神的寻找辨别,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既热烈活跃又轻松愉快。每找到一种小动物,全班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得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姿态,充分显示出游戏教学的巨大的魅力。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欣赏策略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环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艺术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欣赏、观察来解决的,美术的教学势必要遵循视觉艺术的规律。同时,欣赏水平的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我们才能谈审美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让学生实行欣赏时,必须选择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片、实物,让学生实行欣赏。如在《会动的线条》时,我出示吴作人大师的国画作品实行欣赏,通过与大师作品的近距离感受、对话和欣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使用,画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儿童画是儿童特有的一种语言,是儿童眼中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认识的一种表现,是儿童与我们交流的工具。小学美术教学并非是专业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画家。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质、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认识、教育三者并举的功能,尤其是要注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怎样才能使孩子喜欢学,主动学?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结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谈一谈我的观点。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的人,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兴趣”是最重要的,要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教法,改变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以大家的画“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目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茂密的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自然的声音;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不同造型的花,在不同的摆放方式中了解“茂密”的含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品展示时,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

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 第8课线描外形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 形的轮廓特征。 2、过程与方法: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能画出形体鲜明的线 描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 教学课时:4课时(机动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 2、教师点击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 3、揭示课题——线描外形。

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 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火锅 由炉筒、锅身、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 其内部结构线。 三、游戏解难 、游戏——大家来找茬 分组讨论,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 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 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 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出示透视 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 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 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六、师与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作画步骤,师小结点拨:引 自伯特·多德森的《素描的诀窍》: 、作画时,要用线条语言和形状语言与自己对话。 2、把你所希望画的轮廓特征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3、在改正错误或是修正歪曲部分时,只要在原先的线 条边上画上新的线条——不要抹擦原先的线条。 4、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象上,而不是画上。 5、要观察到什么画什么,要能够画独特的事物,而不 是画象征性的普遍事物。 6、简化形状。 7、寻找形状。学会把对象看做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形状。先画主要的形状,再画次要的、装饰性的形状。要注意连在

线描写生人物教案 篇一:第九册美术第十九课“线描人物头像”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头部比例,了解正面、正侧面、半侧面时的不同变化。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进行人物头部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第九册美术第十九课“线描人物头像”教案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头部大体比例,掌握线描写生的要领。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克服胆小、谨慎心理,较正确地把握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勾画。 四、教学准备 1.利用课间10分钟进行上届学生人物头像写生作品展览。2.教具:幻灯机、灯片。 3.学具:练习用白纸数张、硬笔一支。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很多画,谁来告诉老师,那些画主要画的是什么?都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回答后小结: 对了。都是画的人物面部头像,是用单色的线条勾画出来的。(板书:线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线描的形式画人物头像。第九册美术第十九课“线描人物头像”教案 (板书:线描人物头像) (二)讲授新课: 我们要把人物头像画好,首先得了解人物头部的比例,也就是眼睛、鼻子、嘴、耳朵等在头部所处的位置。 1.讲述正面头部比例的大体划分。 (出示灯片,教师边量边讲) 儿童的眼睛在整个头部长度的1/2以下;从头顶到眼睛的1/2处,是头发的下缘线;鼻子的底线正好在眉毛到下颏的1/2处;嘴则在鼻子到下颏的1/2处。两边的耳朵是眼睛到鼻底线之间的位置。 再看脸的宽度,以眼睛为单位来量是五个眼睛的宽度。鼻子、嘴在脸宽度的1/2处,是脸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同学们,两个同座的相互从正面看一看五官是不是在这些位置?第九册美术第十九课“线描人物头像”教案 小结:(略) 2.引导观察正侧面和半侧面的五官比例变化。 当我们头部转动,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各部分比例也就有些不同了。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人类最早期的绘画,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先民的画,都是用线条画的。线描画它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线条作画,用线条说话的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儿童线描画就是源于中国画法中的白描,是一种以线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的儿童绘画形式。 儿童从幼儿开始拿笔涂鸦,就用线条有意或无意表达自我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开始从“游戏行为”渐渐转移为“学习行为”。有时候我们教材上的版画、陶艺等课程我就改成线描课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发现。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1、基本线的练习 初学者在进行线条练习时画得歪歪扭扭、不太工整,而线描画是最讲究线条的整齐、纹样的工整,每一条线的错综衔接都要到位。在进行线条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练习用线时,有的孩子喜欢涂来擦去的,规定孩子不能使用橡皮,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画画中没有错的东西,错了动脑筋再添加。”千万不能让孩子描和涂,行笔要稳,一笔到底不要犹豫、不要停留,画出来的线条流畅的像高山流水。(2)练习各式各样的线条(直、曲、弧、折、不规则)排列,注意线的平行,用笔均匀,线条之间距离要相等。

(3)长时间的线条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如:可以在不同基本形中进行线条排列练习;在具体小画面中进行线条排列练习,我会编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根据我编的故事练习线条,如:《小猫缠线球》《装修贴窗户》《花样毛衣》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2、分类练习 要画好线描画,必需辅导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小幅练习。大千世界在孩子眼中无奇不有,想象力丰富,喜欢新奇的事物。花草、树木、建筑是线描画基本构成,常用于线描风景画的背景;各种昆虫和常见的小动物是线描画经常选用的题材;人物线描画则是其中最难的。这些都要分门别类的、循序渐进的教学、练习。 我在教学中还不失时机的与课本中有写生的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抓住物体的外形特征,多积累、多感受、多认识,在不违背现实生活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夸张、变形。 3、组合构图练习 在初步掌握线描画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组合构图练习,在进行组合构图练习时必须从临摹开始,因为孩子心中可用的线和纹样太少,所以要先临摹再写生,最后,进行创作。“临摹”时,体会其中的情感,分析它的技法和特色。“写生”时,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7~12岁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喜欢有趣的事物,而美术就在其中很占优势。传统美术课堂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技能,而使得课堂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就不得不对美术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接下来,我们便对此来进行一番探讨。 标签: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创新能力培养,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便是他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这阶段教师只有用最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最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美术水平及其他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善于营造学习环境 对于7~12岁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趣的课堂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创设出一种较为有趣的课堂环境,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去且培养创新意识。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创设活泼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 例如,我们以《淅沥的小雨》这个课时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会学生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并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将他们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如“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在交流讨论之后,便可以带领着学生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通过营造这样的教学环境,来使得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事物的特征。教师在这个时候便可以适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当然,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一举多得。 二、合理应用电子设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子设备,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缺乏教材资料的不足,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一些客观事物。 例如,我们在学习《闪光的烟花》这个课时的时候,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以及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要学好这节课,第一,便是要让学生对烟花做一定的了解观察。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对于燃放烟花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在里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媒体便成了教學的首要选择。教师可以打开多媒体设备,将课前就准备好的有关烟花的资料,如图片、视频之类的打开给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直观了解,便可以引导学生在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如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线描外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勾画出物体轮廓特征。 2、能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具体细致地描绘物体。 3、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并加以简单装饰。 教学重、难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加以表现,用线条概括勾画出事物的特征。学会用线条的变化来加工图形,并对画面进行适当的装饰和美化。 教师准备:范作、素描纸、水、课件教具(铅笔刀苹果)等。 学生准备:绘画笔、素描纸、学生范作等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 1、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喜欢手影游戏吗?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做出一个手影)影子,好,今天手影游戏又有了有更新的玩法,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我相信看了以后,同学们对手影产生更大的兴趣。 2、请大家认真观看,你们猜一猜里面都展示了哪几种事物?(观看视频)

2、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回答。(鸟/羚羊/白天鹅....) 3、老师解密,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辨别每一种小动物靠的是什么呢?对,通过影子的外形.非常聪明,里面通过各种物体的形状描绘了一幅完美故事. 4. 导出课题----线描外形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表现物体--线描外形. 二、图片欣赏认识轮廓 1、看外形,猜物体.呈现两幅图:一幅图为筷子和碗的组合,一幅图为毛线团和毛线针的组合。 老师提问:这两样物品虽然不同,可是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轮廓外形相同 师生总结什么是外轮廓:也就是物体的外形,指物体的外边缘线构成的形,每个物体的外轮廓都不同. 2、怎么样观察物体的外轮廓呢?让我们先来观察外形.(展示长颈鹿图片-吹风机--瓷瓶-),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看同学们有没有理解外轮廓的含义,展示图片电热水壶,把它的外轮廓画出来,学生练习。 3、为了强化大家对外轮廓的认识,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连连看》知道物体的外轮廓并找到其外轮廓,进行连线。(出示图片)注

美术线描教学(理论学习) ——张静怡 线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美术教材中新课程理论得到充分、直接的反映,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在实践着美术新课程的理论,并不断积累着经验。这种教学经验为美术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实践的依据,也对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的多样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线描教学能帮助小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力能力。线描是一种带有趣味性、游戏性的孩子美术活动,这种活泼自由的美术活动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在 实践活动中获得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为学生以后更加系统和专业的美术 学习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线描即白描,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单纯的用线画画。线描是从素描和速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划;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以创造表现。因而,线的造型训练是学习绘画的基础训练,线描教学更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绘画教学的基础。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有韵律等。线描写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正确,一般来讲,在画面中近处物体的基线应比远处物体的基线低。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我们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该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 舍与提炼、加工。常用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和折线。 一、线描教学的基本规律。 线描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入手。一般来说,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画画。低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总是很满意,画画没有什么约束,绘画的热情很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开始知觉到空间的结构,观察力逐渐提高,注意到对象的细节,比较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能够发现绘画作品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开始追求绘画对象的形似,但绘画技能没有明显提高,不能满足认知水平的需要,难以充分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变得严格,认为很难在绘画上取得足够的进步,以至于发现自己的画太差劲而对画画失去信心,甚至讨厌绘画。教师在这个时期应当注意学生心理上的变化,进行恰当的引导,不能挫伤了学生的绘画积极性。一是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线描作品正确指导学生线描,首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线描作品。评价学生的线描作品,应从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是看这些画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二是看线条的运用是否大胆、肯定,富有美感。三是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稚拙味”,“原始味”应以鼓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象”与“不象”来评价,多和学生交流,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品的可取之处,以提高他们作画的兴趣。二是应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即要与学生的年龄、内容相适应。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应结合其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作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可要求他们大胆地用线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如用线简略地勾画出一个人或一个场景,并使构图饱满。 三、四年级的,除要求大胆用线外,还要能对物象作初步的描述。如头像写生时,能够用线条较精细地描绘出五官结构。在这一时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写生能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外多进行线描写生练习,自觉地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体现出写实美,并能通过线的巧妙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另外,在线描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始学习线描时,要选取学生所熟悉,且新奇有趣、形状简单的物体作为绘画对象。如画他们爱吃的水果,画每天陪伴自己的玩具或上学用的书包等。当他们有了一点基础后,再引导他们画爸爸妈妈等线条较复杂的人物。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画,会使学生易于感知,增加兴趣,形成良好的开端。此外,在选择线描内容时,还要注意描绘的对象,要先少后多,先静后动。为了克服作画简单化,类同概念化的孩子心理弱点,在学习初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多用线条来刻画物象,不轻易放过所见的一切,特别是要牢牢抓住物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导入方法 【摘要】俗话说:“万事贵乎始。”新课导入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耳目一新且富有成效的课堂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富有情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声怯而教无定法,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或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形式顺利地导入新课,是美术教学取得成功的首要环节。本文主要从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导入的现状及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导入的两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导入 小学生短短40分钟的一堂课,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堂呢?对于美术老师而言,这是个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关键的因素。除了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课程导入。力求课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兴趣。一出好戏应有一个好的开场,一个优秀的武师一出手就能赢得观众的喝彩,同样一堂课的“导入新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独巨匠心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综观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倾向: 1.直切主题式。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有些教师往往没有设置此环节,而是直奔主题,这样的导入不利于学生心理的预设和准备,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方法单一式。教师的设计导入环节的方法单一,导致了导入教学的“任务试”,使本来有新意而且学生喜欢的导入方式反复使用而终究成为定式时,失去了其教学价值,淡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教学平淡而乏味。 3.南辕北辙式。教师在导入环节的教学时,把握不住“度”,始终在同一问题上启发和纠缠,进入自行设计的“怪圈”中。有的教师则故弄悬念,引导学生进入迷宫,使导入环节中的学生处于“混沌”状态,不利于思维的生发。 4.孤芳自赏式。教师在导入时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来牵着学生走,没有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课堂缺乏学生的互动,就更谈不上课堂资源的生成了。这种类型的导入在公开课和示范课的展示中已屡见不鲜。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的导入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师急于想解决的问题。正如苏联教育家尤?康?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所说:“最优化教学应是从顺利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消耗师生时间的观点出发,有科学依据地选择和实施既定条件下最优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成效,导入方式的有效设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源。笔者结合平时的观察、教学实践与

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术课的时候,一般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学生不太接触过的教学内容,我们一般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老师有语言环境中接受知识,产生兴趣。并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当然,也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让学生加深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临摹法。 一般那些结构比较复杂一点的,学生创作、理解较的作业。我们一般采用让学生仿照、临摹的方法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自己的作品,不过学生作业之前的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三、写生法。 对于一些课本上要求学生自我完成,并且是一些画实物我美术作品,我就让学生写生,这个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美术教具,必要是要带学生外出进行风景写生。对于这种课,老师首先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再次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最后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四、观赏法。 美术课堂中,有一些课是对一些名作进行赏析,当然,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评析名作的能力太浅,所以,要求我们首先对观赏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首先先自己明白,才能通过语言能力让学生明白和理解观赏的对象,再次是充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五、创作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先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作品,然后通过老师有语言评析,让学生感受美的享受,再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得以表达老师或学生个人的一些思想或意见。对于这种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做画的方法、步骤、工具等才能让学生进行创作,小学阶段一般不要设置太难的题目。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东江学校 小学美术教育,特别在文化艺术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人的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辅推作用。儿时的教育,一生中影响持续而深远。当前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一些农村小学的美术课逐步被边缘化,甚至形同虚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有效地组织教学,使学生从小就能较好地学到美术文化知识,掌握构图、造型、用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发展?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 一、选材上扬长避短,就地取材 不少农村小学因为种种原因,缺少专用的美术教室,甚至缺乏基本的绘图条件。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同样喜欢美术课,只是少了许多从图书馆、展览馆中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然而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看早春娇艳的木棉花、清明娇嫩欲滴的橡胶叶、深秋金黄的水稻、冬天纷纷洒洒的落叶,只要细心观察,美术素材丰富多彩。由于许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要配齐美术用品不太现实,作为教师,就要依据课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穿插部分学生易找且容易制作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想象和创造,力求使学生在无需投入较多财力的情况下,能进行经济实用的美术学习,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从而接受美术教

育。 1?利用石子、树叶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随处可见,在如“多种形状的脸”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按教学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脸。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按“选”(选好的石子)、“看” (看石子适合制作何物)、“粘”(用布或纱等粘贴)、“彩”(上颜色)这四个过程制成作品后放在窗台边或书桌上,在老师适时点拨让的前提下,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比。 树叶贴画也是小学美术课的内容。教师课前可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压平、阴干备用。上课时按“想”(根据叶型来思考贴何种动物)、“摆”(按动物的特点摆叶子)、“贴”(把树叶粘贴在纸上)的顺序去完成。这些做法既生动了美术课堂,又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形象及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发现利用自然之美去创造生活美的思维方式。 2?利用稻草、芦苇杆、树枝进行造型教学。在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稻草、芦苇杆、树枝随处可见。教师在“巧妙的穿编”一课之后,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稻草、芦苇杆、树枝等整理干净、修剪整齐, 指导学生像课本中介绍的纸条穿编一样进行构图穿编,设计精美的图 案;也可以像贴画一样进行拼、摆、贴成各种图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也使农村美术课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 二、方式上轻松活泼,自然机变 美术课堂教学不但是一种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更应该是温馨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方案 罗山县龙山乡中心校姜保国

兴化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教学质量意识,积极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评价方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 完善市级、学区、学校、教师四级监控体系,形成有效沟通、有机结合、有序运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 1. 完善市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市局中小教科、教研室、督导科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工作,制定操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2. 完善学区(督学责任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全市10个学区(督学责任区)全面负责本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会议,重点督查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计划的贯彻执行、教学管理的规范精细和教学常规的落实到位,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制度,确保学区(督学责任区)内的学校质量均衡、同步提高。 3. 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中小学要重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每学期召开2-3次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教学质量监控相关的制度、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改进等工作。校长要树立质量为本的思想,探索监控教学质量的新

策略、新方式。要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提高质量监控信度,有效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4. 完善任课教师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任课教师要增强质量意识,养成有效教学和教学反思的习惯,提高有效教学和教学反思的能力;要强化民主教学意识,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要努力研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改进教学的策略、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执行《兴化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6-03-30T10:43:07.7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作者:张雍 [导读]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城西丽实验小学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则是创新教育,可若想要如实地做到这点实在是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城西丽实验小学 518000 摘要:本文只要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方法探讨、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遵从以下三点准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老师需理解不同阶段学生对事物认知的不同特点、评论学生的作品需讲究技巧,这几方面介绍了题目。本文旨在与同行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方法探讨;准则;培养想象力;特点;评论技巧 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方法探讨 1.1 创新式教育形式 小学美术课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则是创新教育,可若想要如实地做到这点实在是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其实大部分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的小学美术老师将课程的一些基本要求看得太过紧张。在日常教学当中过于依赖固有的上课模式,尤其是将绘画符号化的情况。本来,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的想象力是十分发达的,可在现今许多老师轻视了这点,强制性地要求自己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形式和观察视角来实施绘画,其实这种做法不单不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反倒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这种做法实在是不可运用的。为了从小能够起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才智,身为老师就应多跟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观测事物的特有角度。老师在教学的工作之中应该尽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这样来,学生们才不会感觉处处被拘束与压迫,才能够足够地开展自己的想像翅膀。还需在批改或评价学生作业的时候,不需有十分严格的统一准则,教育需做到以鼓励为主、因人而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的制造世界。 1.2 情感教育模式 相关人员都知道,美术课程常常会被以为是较为有“艺术性”的一门课程,当然,美术不单是因为其自身的一些绘画技巧和视角转化等,其的背后也蕴含着有所需的艺术修养以及浓重的人文气息。这些艺术层次的内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所兴趣,可为了能够提高他们的艺术层次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美术老师还是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灌入多一点这方面的知识。老师能够在课程之中,给学生们讲述某幅作品的画家的生平品质或者背后故事等等,该种教学形式能够提高课堂上的效率,提高课堂上氛围。 1.3 合作教学形式 合作学习不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其还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团队认识,加强机体荣誉感。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之中,若能够适当地引进合作这一理念,那样课堂上的效率便会得到大大的提高。所言的合作教学能够不仅仅限制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把班级上的每个人员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当在教师教学课程结束之后,便让这些小组进行议论,讨论后让每组学生轮番派人发言,让他们阐述本小组每个成员对某个知识点的疑惑或者理解。这样,在这种角逐的情况之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还能够使同学们的效率会有所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和教师开展合作性地教学,每当上课的时后都选取一名同学为自己的副手,让其跟自己一起来给大家实行课堂教学。 二、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遵从以下三点准则 以上所阐述的几种小学美术的教学模式各有其的特征,有利也有弊。可是无论是哪种教学形式,都应该遵从一定的准则。若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中实行这样的准则,因此小学美术的教学模式便可能够灵活多样,无需死守在一种固有的模式了,这样便会方便开展灵活性教学。 2.1 互动性原则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还存有着好动、活泼的个性。为此,在平时的学习之中,需足够抓住这样的特征,足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在教学之中应该多开展互动性较强的模块,这不但能够充分地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气蓬勃活跃的气氛,更加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美术的热烈兴趣,展现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2.2 激励性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中,老师不仅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们的美术技巧的提高。小学课堂的一个主要目标即是需为学生以后长远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还需培养学生们一些简单的自学能力。在美术的课堂上面,老师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们,怀抱着以激励为主的教学方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基本的同时,还应依时予以他们掌声与鼓励,建立起学生们的自信心,协助他们最大程度的发现自身的潜能,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积累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关键,积累有直接积累,多听、多看、多感受、见多识广、多经历。见多了,头脑当中的现象也就贮备多了,把脑海中所贮备的化为记忆,图象、印象贮存起来,以便运用时调出来。还有间接积累,从书上、作品中、电影上、电视上、电脑上、图片上,学生们能够经过各种途径去大量储备和接收图象的信息。目前,社会越发达、越先进,学生们经过各种途径来取得的想象内容便越丰富、想象空间便越大、积累便越多。如果想在美术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其关键是务必需找到切入口,这方可起到一举多得的成效。对学生们实行想象力的培养,应该在顺应孩子、爱戴孩子的自然发展前提之下应加以引导、启发,培养学生们对生活中的事多联想、多留心。心灵是创造力的来源,让孩子的心灵永久充满想象和活力,这才可以创建出更加多奇妙的美术作品,能够运用游戏模式的办法来达成教学教导,使得他们有有创造、有激情、兴趣的冲动,安排学生们察看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观赏各种各样的画展,让他们多动脑、多动手,能够在一种自由创作的环境当中永远坚持大脑创造性思维的正常发展,为日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四、老师需理解不同阶段学生对事物认知的不同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会有所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而老师务必足够理解这一点。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对形象实行观察、分析、思考再创造的步骤,这可以使学生提高美术实力。直观性特质是美术学科明显的表现特点,对提高学生美术实力具备着较为突出的作用。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