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化学与技术》5.《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精编教案 苏教版选修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化学与技术》5.《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精编教案 苏教版选修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化学与技术》5.《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精编教案 苏教版选修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化学与技术》5.《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精编教案 苏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化学与技术》5.2《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精编

教案苏教版选修2

[课标要求]

2.知道常用化学肥料的组成、性质特点、生产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化学肥

料的发展方向。

3.通过实例认识常用化学农药的组成、性质特点,使用方法,了解农药的发展历程及前

景。

4.认识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的意义。

5.会测定土壤的酸碱度,知道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一般方法。

[活动和探究建议]

4.参观化工厂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片,考察企业的选址情况,收集产品的生产原理、

原料利用率、能耗、投资和成本核算等资料,撰写考察报告。

5.调查当地农村使用的化学肥料的情况(或收集我国化肥料工业发展的有关资料),写

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讨论。

6.交流讨论:农药DDT的合成、使用与禁用。

[教学内容增减建议]

1.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互换位置。

2.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作为自学内容即可

[课时建议]

1.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1

2.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2

3.第三单元无土栽培技术——0.5

4.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0.5

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

[知识回顾]

1工业上如何合成氨?

2物质分离的方法有哪些?

3双水解与离子共存。

[知识学习]

1化肥的分类:

2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

3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4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

5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

6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物料、稀土元素等。

7主要肥料:

(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2) 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碳铵)、

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3) 氨水、等。

(4)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5) 包括普通过磷酸钙(普钙)、重

过磷酸钙(重钙,(6) 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7)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8) 目前施用不(9) 多,(10)

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等。

(11) 复(12) 、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13)

、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14) 、混肥料。其中混肥在

全国各地推广很快。复(15) 混肥是同(16) 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17) 按照制造方法分为两类,(18) 复(19) 合肥料和混合肥料。最常见的复(20) 合肥是磷酸氢二铵(磷铵),(21) 此外还有尿素磷铵、硝酸磷铵、硫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硝酸钾等。

(22)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23) 、铁、钼、锰、铜等微

量元素的肥料,(24) 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最常用的硼肥为硼砂,锌(25)肥为硫酸锌,(26) 锰肥为硫酸锰,(27) 钼肥为钼酸铵,(28) 铜肥为硫酸铜,(29) 铁肥为硫酸亚铁及一些有机态铁络合物。

(30) 对某些作物有利的肥料:如水稻上施用的钢渣硅肥,(31) 豆科作物上施用的钴

肥,(32) 以及甘蔗、水果上施用的农用稀土等。

2、结合生物说明各种元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根据酸碱性分类

上述化肥,4、长期单一使用,5、可能引起土壤酸碱性变化的是:

造成酸性的:

造成碱性的:

8化肥的选择与制取

9氮肥:

(1) 讨论氨水作为肥料有哪些不(2) 利因素及影响?

(3) 举例说明使用铵态氮肥的优点和不(4) 足。

(5) 尿素的制取过程:

讨论为什么大型的合成氨工厂中通常都建有尿素生产线?

尿素合成工业是怎样改进以提高经济效益的?

(6) 尿素是怎样避免了氨水和铵态氮肥使用的不(7) 足的?

10磷肥:

(8) 讨论:磷肥的原料多为磷矿石,(9) 为何不(10) 直接用磷矿石作磷肥?

(11) 如何将磷矿石转化为可被植(12) 被吸收的磷肥?

(13) 磷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1钾肥

(14)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KCl?

(15) 钾肥的使用是否会造成土壤的酸化?分析说明。

12化肥的使用

13根据以上学习,讨论思考施用化肥对土壤和环境可能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14讨论分析哪些化肥不能混用?并用学过的化学反应与原理解释。

15碳酸氢铵与尿素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会加速尿素中氨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

16碳酸氢铵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若与铵态氮、硝态氮等酸性化肥混合施用,会发生中和反应,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17过磷酸钙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过磷酸钙含有游离酸,呈酸性,而草木灰和石灰等碱性肥料含钙质较多,若二者混合施用,会引起酸碱中和,降低肥效,其中的钙会

固定磷素,导致“两败俱伤”。

18碱性肥料不可与人粪尿混合:人粪尿中的氨遇到草木灰和石灰等碱性肥料,会加速挥发,使肥效大减。

19如何搭配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7)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合: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料混合可以提高磷肥的肥效。因为有机肥

能包围在过磷酸钙外面,减少磷与土壤的接触,防止土壤对磷的固定。同时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又能溶解难溶性磷,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和利用。二者混合堆沤,还可以减少有机肥中氮素的损失,起到以磷保氮的作用。

(8)过磷酸钙与硫酸铵混合:过磷酸钙与硫酸铵混合,会形成部分磷酸一铵和硫酸钙,既

能同时供给作物氮、磷两种主要营养元素,又可以部分改善这两种肥料的理化性质。

(9)过磷酸钙与磷矿粉混合:二者混合施用,过磷酸钙能保证作物前期对磷的需要,磷矿

粉可满足作物旺盛生长期的需要,使作物的整个生育期都不至于缺磷。

(10)磷矿粉与硫酸铵混合:磷矿粉与硫酸铵混合施用,既能消除硫酸铵的生理酸性,又能

增强磷矿粉的肥效,对作物生长发育大有好处。

(11)有机肥料与氨水混沤:每100千克有机肥,加氨水3-4千克混合堆沤,既可以减少氨的

挥发,又能调节有机肥的碳氮比例,从而加快堆肥的腐熟速度。

(12)人粪尿中加过磷酸钙:人粪尿中若加入5-10%的过磷酸钙,不仅可以减少人粪尿中氨

的挥发,而且能补充磷素营养,二者相得益彰。

[知识巩固]

6.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氮、磷、钾的三种化肥,对给定的下列化肥:①K2CO3,②KCl,

③Ca(H2PO4)2,④(NH4)2CO3,⑤氨水.最适当的组合是

7.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

高中化学选修4 第四章知识点分类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SO 4 2--2e-=PbSO4↓ 正极(氧化铅):PbO2+4H++SO 4 2-+2e-=PbSO4↓+2H2O 充电:阴极:PbSO4+2H2O-2e-=PbO2+4H++SO 4 2- 阳极:PbSO4+2e-=Pb+SO 4 2-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 2H2SO42PbSO4 ↓+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三、燃料电池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预处理 1.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反应,加快速率 2.焙烧:①改变物质结构(MCO 3 ,MS)便于酸浸,将还原性物质(C,S)氧化除去②除去碳及有机物 浸取(冷却,研磨,浸取,过滤) 1.加快浸取速率:粉碎矿石,适当提高浸取温度,搅拌,适当提高酸液浓度影响浸出速率的因素:金属本身性质,浸出液的选择,温度,浓度,浸取时间,搅拌速率 2.酸浸:用硫酸(硝酸氧化性,盐酸还原性) ⑴加过量酸:①使物质充分浸出②抑制金属离子水解 ⑵不加过量酸:防止杂质与产物一同浸出(如硝酸与Pb和Ag) ⑶用盐酸代替H 2SO 4 +H 2 O 2 (H 2 O 2 作还原剂时):盐酸具有还原性和酸性,缺点是 生成Cl 2 污染空气 ⑷不用盐酸:①盐酸易挥发②被...物质氧化产生Cl 2 污染空气 ⑸加过量浓盐酸:还原和氧化效果随酸性增强(如果氧化剂也是酸根离子的话) ⑹滤渣:S,C,CaSO 4,PbSO 4 3.碱浸/碱融:如CrO 3(Al 2 O 3 ,SiO 2 )加NaClO 3 ,NaCO 3 ,NaOH熔融,再调节pH 至中性分离Al(OH) 3,H 2 SiO 3 除杂 1.氧化二价铁: ①加MnO 2(得到Mn的流程中可以直接加这个),H 2 O 2 等,再加碱调节pH ②加NaClO直接氧化及调节pH,但后期需除杂 2.调节pH:MCO 3 /M(OH)x/MOx

①调节pH后持续加热/搅拌:使胶体聚沉便于过滤分离 ②完全沉淀带等号,开始沉淀不带等号 3.控制温度 低温:见后 高温: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吸热反应平衡移动③恒容条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④促进水解生成沉淀,胶体聚沉⑤增大溶解度(洗涤时热水/溶解时煮沸) 4.沉淀 ①直接加沉淀试剂(NH 4F):CaF 2 ,MgF 2 ②沉淀转化:MnS→CuS 作用: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难溶的CuS 5.关于S:若一开始没有灼烧除去,后面有很大几率是和二价铁等其他需要氧化的离子一同氧化。注意氧化产物,如果有指向“过滤”操作则氧化产物可能是S,如果没有过滤除杂的操作则为SO 4 2-,切记! 6.Fe 2+/Mn 2 +与HCO 3 - ①加NH 4HCO 3 :生成CO 2 (两步反应) ②加NH 3·H 2 O和NaHCO 3 :生成(NH 4 ) 2 CO 3 作用:调节pH,与...生成MCO 3 沉淀 不加CO 3 2-:碱性太强易生成氢氧化物 蒸发 1.蒸发结晶:大量晶体析出时 ①不得结晶水 ②硫酸盐正常蒸发结晶,氯化水解盐在干燥HCl气流保护下蒸干(干燥:无 水,HCl:水解平衡移动)(或与SOCl 2液体共热:加热促进SOCl 2 水解(与结 晶水反应),产生HCl抑制氯化盐水解) (注:SOCl 2 与水反应方程式有概率考,可以了解一下)

高中化学工业制法

高中化学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 == 2Fe2O3+8SO2(反应条件:高温) 2SO2+O2 == 2SO3(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作用下) SO3+H20 == H2SO4(反应条件:常温) 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内完成 2.工业制硝酸 4NH3+5O2== 4NO+6H2O(反应条件:800度高温,催化剂铂铑合金作用下) 2NO+O2 == 2NO2 3NO2+O2 == 2HNO3+NO 3.工业制盐酸 H2+Cl2 == 2HCl(反应条件:点燃) 然后用水吸收

在合成塔内完成 4.工业制烧碱(氯碱工业) 2NaCl+2H2O == H2+Cl2+2NaOH(电解饱和食盐水) 5.工业制取粉精 2Ca(OH)2+2Cl2 == CaCl2+Ca(ClO)2+2H2O 6.工业制纯碱(侯氏).侯氏制碱法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1)NH3+H2O+CO2 == NH4HCO3 2)NH4HCO3+NaCl == NaHCO3+NH4Cl(NH4HCO3结晶析出) 3)2NaHCO3 == Na2CO3+H2O+CO2(反应条件:加热) 7.工业制金属铝 2Al2O3 == 4Al+3O2(反应条件:电解,催化剂为熔融的冰晶石)注:冰晶石化学式为NaAlF6 8.工业制硅 利用反应 SiO2+2C ==高温== Si+2CO↑ 能得到不纯的粗硅。粗硅需进行精制,才能得到高纯度硅。 首先,使Si跟Cl2起反应:

Si+2Cl2 == SiCl4(400 ℃~500 ℃) 生成的SiCl4液体通过精馏,除去其中的硼、砷等杂质。然后,用H2还原SiCl4: SiCl4+2H2==高温== Si+4HCl这样就可得到纯度较高的多晶硅。 9.硅酸盐工业(制普通玻璃)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高温= CaO+CO2↑ 玻璃工业(玻璃窑法) Na2CO3 + SiO2 =高温= Na2SiO3 +CO2↑ CaCO3 + SiO2 =高温= CaSiO3 +CO2↑ 10.高炉炼铁 Fe2O3+3C == 2Fe+3CO[也可以生成CO2] 11.工业制取水煤气 C+H2O == CO+H2 12.粗铜的精炼电解:阳极用粗铜 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 13.工业制氨气 3H2+N2 == 2NH3(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 注:催化剂为铁触媒

最新(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word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2CH2CH 3、CH3CH=CH2、HC≡CH等 (1)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分类烃(只由碳氢元素组成) 烃的衍生物(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 3.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碳碳单键和苯环不是官能团) .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 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书写键线式时注意事项: (1)、一般表示 2 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 (2)、只忽略 C-H 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必须表示出 C=C 、C ≡ C 键和其它官能团。 (3)、除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中氢原子)。 (4)、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共用电子对 省略短线 总结: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短线替换 双、三键保留 省去碳氢元素符号 键线式

3、“四同”比较 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 (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4、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 异构体. 特别提示(1)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因此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 是同分异构体。如NO 和C2H6。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C5H12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或取代基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氯丙烷有两种同 分异构体:1?氯丙烷和2?氯丙烷。官能团异构:(又称类别异构):有机物的官能团种类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如:①单烯烃与环烷烃;② 单炔烃和二烯烃、环烯烃;③饱和一元醇和醚;④饱和一元醛和酮;⑤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⑥芳 香醇、芳香醚和酚;⑦葡萄糖和果糖;⑧蔗糖和麦芽糖;⑨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等。

高三化学化工流程图知识点

高三化学化工流程图复习专题(成本)编写人:李祖贤 解流程题的步骤和方法 1.?首先,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 2.?其次,精读局部,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各步的反应物、生成物。 科学表述、规范书写。 3.?第三,针对问题再读图,明确要求—— 归纳:平时复习要善于去看答案,看看答案的表述并背下来,懂图知解。 考查要点: ?物质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最主要为无机化合物,包括非金属和金属,考察重点为金属,因为涉及的原 理金属方面尤其突出,针对性强。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网络,重点考察铝的两性,三价及二价铁的互化及其选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结晶(固液分离)——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固 定答题模式:1.蒸发浓缩,2.冷却结晶3.过滤洗涤验纯4.干 燥成品

"过滤——固、液分离(方法一般是:减压过滤,抽滤等都是为了加快过滤时间,减少产品与外界接触时间)"蒸馏——液、液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才可以用蒸馏,而且一般为有机物之间的分离,蒸馏前要干燥除水。) "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与萃取不分家) "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溶解度要相差比较大,如用四氯化碳将溴或碘从水中萃取出来,因为溴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于水) "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利用碘的升华的特性可以将碘提纯) "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如在有机物中加入无机物会降低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或者加入有相同离子的无机盐:氯化钠加到碳酸钠中) 分解法——氯化铵等受热分解 ?电解质溶液基本理论(弱酸、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盐类水解;Ksp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最常见)

高中化学工业制法及常见气体制法

高中化学工业制法及常 见气体制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1.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 氧气 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2KClO32KCl+3O2↑ 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氢气 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2SO4===H2SO4+H2↑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 氯气 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Cl2+2NaOH===NaCl+NaClO+H2O 硫化氢

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2HCl===FeCl2+H2S↑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 二氧化硫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 尾气回收——SO2+2NaOH===Na2SO3+H2O 二氧化碳 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制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装置——启普发生器 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氨气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1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第一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氰化钾( KCN)B.碳酸氢铵( NH4HCO3) C.乙炔( C2H2) D.碳化硅( SiC) 2.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分液 3.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 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4.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CH3)2CHCH2CH2OH有多少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6B.5C. 4D. 3 5.科学实验表明,在甲烷分子中, 4 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键的方向一致B.键长相等C.键角相等D.键能相等 6.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 键键角相等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7.下列烷烃中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 8.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是()A.2, 2-二甲基戊烷B. 2-乙基戊烷C. 2,3-二甲基戊烷D. 3-甲基己烷 10.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A. 2-甲基 -1-丁炔 B. 2-甲基 -3- 丁炔 C. 3-甲基 -1-丁炔 D. 3-甲基 -2-丁炔 11.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A.质谱法B.红外光谱法C.紫外光谱法D.核磁共振谱法 12.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高中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第1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

生产硫酸的基本流程 一、依据化学反应原理确定生产过程 1.下列对硫酸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硫酸生产中涉及的三个化学反应因原料的不同可能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B.硫酸生产中涉及的三个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硫酸生产中涉及的三个化学反应都需要使用催化剂 D.硫酸生产中涉及的三个化学反应都需要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 解析:三个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三个反应中只有SO2SO3需使用催化剂;SO3H2SO4在 常温下进行,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2.关于工业制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造气阶段排出的炉气必须净化,主要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B.SO2被氧化成SO3时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的 C.黄铁矿粉碎成细小矿粒,燃烧快、反应完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D.SO3用稀硫酸吸收而不用水吸收,可防止形成酸雾并使SO3吸收完全 解析:生产中对矿石进行粉碎,增大了原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反应速率,可提高原料的 利用率(转化率);SO3用98%的硫酸吸收而不用稀硫酸或水吸收,可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吸收 完全。 答案:D 二、生产中原料的选择 3.工业制硫酸中,进入催化反应室的气体必须预先净化、干燥,其主要原因是( ) A.防止催化剂中毒 B.提高反应速率 C.提高SO2转化率 D.防止环境污染 解析:因为炉气中的砷、硒化合物和矿尘使催化剂中毒,影响产率,所以必须预先净化、干燥, 选项A正确。 答案:A 4.有关工业制硫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黄或黄铁矿均可作原料 B.SO2转化为SO3,需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进行 C.SO3可用水直接吸收 D.热交换装置可使生成的气体冷却,并对原料气体加热 解析:SO3用水吸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3的吸收,工业上常用98%的硫酸吸收SO3。 答案:C 三、生产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5.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原因都正确的是( ) A.黄铁矿燃烧前需将矿粒粉碎,这样易于投料 B.炉气进入催化反应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O2反应 C.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催化反应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因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和SO2的转 化率都比较理想,且催化剂的活性也较高 解析:题中所提到的对工业制硫酸采取的生产操作都是正确的。但黄铁矿需粉碎的原因是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附练习)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个别特殊除外(如乙醇、 乙酸)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在400℃以 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多数可燃烧,个别除外(如CCl4)多数不可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个别除外(如有机酸)多数是电解质(如酸、碱、盐、活泼金 属氧化物、水) 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多副反应,反应速率较 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 快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2、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和根、基的区别:基是有机物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呈电中性,不稳定且不能独立存在,显然官能团属于基的一种;根是电解质电离后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稳定可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熔化状态。基和根可相互转化,如-OH和OH-。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 脂肪烃

注意: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酚,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 练习: 1、迄今为止,以下各族元素中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C ) A.II A 族 B.III A 族 C.IV A 族 D.V A 族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 A.Cl - B.-COOH C.-OH D.-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D ) A.CH 3CH 2CH 2OH B.CH 3CH(OH)CH 3 C. D.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总结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总结 篇一:高考化学工艺与流程(名师总结) 高考化学工艺与流程 讲解1:探究解题思路 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原因 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Ⅰ预处理Ⅱ分离提纯 Ⅱ分离提纯 Ⅲ还原 原料:矿石(固体)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 除杂:控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 核心化学反应是:控制条件,调节PH,使Mg2+全部沉淀讲解2:解题思路 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发

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 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其次,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 ①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 ②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③解析流程图并思考: 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 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考察内容主要有:1)、原料预处理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纯碱的生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掌握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料、原理及工艺流程。 ●了解联合制碱法的原理。 ●了解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的优缺点及侯德榜对氨碱法所做的改进。 〔知识梳理〕 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料是、。 2.氨碱法的生产过程为 ①在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 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过滤出碳酸氢钠后,煅烧得到纯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食盐精制过程中,加入熟石灰和纯碱,以除去食盐水的、(填离子符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氨碱法中在过滤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加石灰乳,以回收氨气进行循环利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优点:①;②; ③;④。 6.侯氏制碱法的原料是、、;产品是、。7.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对氨碱法做了怎样的改进?这种改进有什么意义? 〔方法导引〕 氨碱法——工业制备纯碱的方法 工业上是先在冷却的条件下将氨气通入饱和的食盐水,制得氨化盐水,再在加压条件下通入CO2,得到NaHCO3晶体,最后将滤出的NaHCO3经焙烧得到纯碱。氨气极易溶于水,先溶在食盐中,可在碱性条件下吸收更多CO2。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2NaHCO3↓+NH4Cl〔用C a(O H)2回收氨〕

△ 2NaHCO3 Na2CO3+CO2↑+H2O(CO2可回收利用) 我国著名化学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对氨碱法加以改进。他将析出NaHCO3的母液选在5℃~10℃加入食盐粉末,使不易结晶的NH4Cl结晶出来,这不仅使原料NaCl得到充分利用,又获得大量的化肥,也使氨碱法中用C a(O H)2回收氨时所产生的大量用途不大的C a Cl2的难题得以解决。侯德榜为制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骄傲和敬佩的。 在加压通入CO2时温度选在200C~260C左右,因为此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例题1]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会有晶体析出。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若在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再通入CO2则会有晶体析出。简述其原因,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思维也要求相当灵活,由于 Na2CO3+CO2+H2O=2NaHCO3 106g 18g 168g 一方面,通入CO2时消耗了水,另一方面,生成NaHCO3质量比消耗的Na2CO3质量大,且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还大,因此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由于Na2CO3转化为成NaHCO3导致溶质质量增大,反应中消耗了部分水,减少了溶剂,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故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可以析出NaHCO3晶体。Na2CO3+CO2+H2O=2NaHCO3↓;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NH3后,由于NH3+H2O NH3·H2O NH4 ++OH-,再通入CO 2, CO2+H2O H2CO3 H++HCO3-,因H+和OH-结合成水,使上述两种平衡都向右移动,c(HCO3 -)增大,而溶液中Na+的浓度也很大,就使溶解度小的NaHCO 3成为晶体而析出。NaCl+NH3+H2O +CO2=2NaHCO3↓+NH4Cl 例题2]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再通入二氧化碳,可制得小苏打。在析出小苏打晶体滤掉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可将氨气回收利用。小苏打在2500C下焙烧可得纯碱,分解所得二氧化碳也可以回收利用。以上所述称为索尔维制碱法。 ⑴饱和食盐水先氨化,再通CO2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以回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析出小苏打的母液里在一定条件下加入NaCl粉末,使母液中的NH4Cl结晶析出,可生产化肥NH4Cl。在析出NH4Cl的母液中再通入氨气氨化,又可通CO2制取小苏打。创立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简答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优点。 。

高中常见化学工业制法方程式

高中常见化学工业制法方程式 1、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反应条件:高温) 2SO2+O2=2SO3(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作用下) SO3+H20=H2SO4(反应条件:常温) 在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内完成 2、工业制硝酸 4NH3+5O2=4NO+6H2O(反应条件:800度高温,催化剂铂铑合金作用下)2NO+O2=2NO2 3NO2+O2=2HNO3+NO 3、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反应条件:点燃) 然后用水吸收 在合成塔内完成 4、工业制烧碱 2NaCl+2H2O=H2+Cl2+2NaOH(电解饱和食盐水) 5、工业制纯碱(侯氏)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NaHCO3结晶析出) 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条件:加热) 6、工业制氨气 3H2+N2=2NH3 (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

注:催化剂为铁触媒 7、工业制金属铝 2Al2O3=4Al+3O2 (反应条件:电解,催化剂为熔融的冰晶石) 注:冰晶石化学式为NaAlF6 氮族元素——氮气和磷酸 一. 氮气 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 2. 化学性质: ①氧化性: N2+3H2==可逆、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N2+3Mg==点燃==Mg3N2 ②还原性:N2+O2==放电==2NO ③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N2)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二. 氨气 1. 分子结构:氮分子是空间三角锥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空间对称的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2.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3. 化学性质: ①溶于水显弱碱性:NH3+H2O==可逆==NH3·H2O==可逆==NH4+ + OH- ②与酸反应:NH3+HCL====NH4CL ③还原性(催化氧化):4NH3+5O2==高温、催化剂==4NO+6H2O (4NH3+3O2(纯氧)==点燃==2N2+6H2O)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汇总-练习与答案

高中常见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练习 一、一次电池 1、伏打电池:(负极—Zn ,正极—Cu ,电解液—H 2SO 4) 负极: 正极: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 H 2↑+ Zn 2+ 2、铁碳电池(析氢腐蚀):(负极—Fe ,正极—C ,电解液——酸性) 负极: 正极: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Fe+2H +==H 2↑+Fe 2+ 3、铁碳电池(吸氧腐蚀):(负极—Fe ,正极—C ,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Fe+O 2+2H 2O==2Fe(OH)2 ; (铁锈的生成过程) 4.铝镍电池:(负极—Al ,正极—Ni ,电解液——NaCl 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4Al+3O 2+6H 2O==4Al(OH)3 (海洋灯标电池) 5、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 ,正极——碳棒,电解液——NH 4Cl 糊状物)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2NH 4Cl+2MnO 2=ZnCl 2+Mn 2O 3+2NH 3+H 2O 6、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 ,正极——碳棒,电解液KOH 糊状物)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Zn +2MnO 2 +2H 2O == Zn(OH)2 + MnO(OH) 7、银锌电池:(负极——Zn ,正极--Ag 2O ,电解液NaOH ) 负极: 正极 :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Zn + Ag 2O == ZnO + 2Ag 8、镁铝电池:(负极--Al ,正极--Mg ,电解液KOH ) 负极(Al): 正极(Mg ):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3H 2↑ 9、高铁电池 (负极--Zn ,正极--碳,电解液KOH 和K 2FeO 4)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3Zn + 2K 2FeO 4 + 8H 2O 3Zn(OH)2 + 2Fe(OH)3 + 4KOH 10、镁/H 2O 2酸性燃料电池 正极: 负极: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Mg+ H 2SO 4+H 2O 2=MgSO 4+2H 2O 二、充电电池 1、铅蓄电池:(负极—Pb 正极—PbO 2 电解液— 稀硫酸) 负极: 正极: 总化学方程式 Pb +PbO 2 + 2H 2SO 4==2PbSO 4+2H 2O 2、镍镉电池(负极--Cd 、正极—NiOOH 、电解液: KOH 溶液)放电时 负极: 正极: 总化学方程式 Cd + 2NiOOH + 2H 2O===Cd(OH)2 + 2Ni(OH)2 三、燃料电池 1、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H 2 + O 2 === 2H 2O (1)电解质是KOH 溶液(碱性电解质) 负极: 正极: (2)电解质是H 2SO 4溶液(酸性电解质) 负极: 正极: 放电 充电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pdf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练习题(3) ·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 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 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上述新工艺中,用“盐酸”代替原工艺中“盐酸与硝酸的混酸”直接溶解含钴废 料,其主要优点为。 ⑵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 ⑶操作Ⅰ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和过滤。 ⑷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 ⑸为测定产品中CoCl2·6H2O含量,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 的AgNO3溶液,过滤,并将沉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⑹在实验室中,为了从上述产品中获得纯净的CoCl2·6H2O,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⑴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防止产品中混有硝酸盐 ⑵~ 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⑷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⑸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烘干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⑹将产品溶于乙醚过滤后,再蒸馏

【例10】某工厂用CaSO4、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一种即可) ,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总化学方程式:。 (2)a和b分别是(填序号)。 A.足量CO2、适量NH3 B.足量NH3、适量CO2 C.适量CO2、足量NH3 D.适量NH3、足量CO2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从滤液中获得(NH4)2SO4晶体,必要的操作步骤是。 (5)上述流程中,有关NH3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 B.增大CO2 3 C.作反应的催化剂 D.生产1 mol (NH4)2SO4,至少消耗 2 mol NH3答案(1)化肥 CaSO4+2NH3+CO2+ H2O=CaCO3↓+(NH4)2SO4 (2)B (3) CO2、NH3(4)蒸发 ..过滤 ..(5)ABD ..浓缩冷却结晶 【例11】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Ca(OH)2,调节溶液pH为~,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 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其目的有:①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②。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 g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mol·L-1 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 忽略),其可能原因有;。答案.(1)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OH)3沉淀完全(2)中和Ca(OH)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3)①酸式滴定管②%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少量CaCl2·2H2O失水【例12】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高中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3纯碱的生产作业新人教版选修

纯碱的生产 一、Na2CO3、NaHCO3性质的比较 1.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小于Na2CO3 B.加热至200 ℃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 C.与Na2CO3相比,当质量相同时,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后,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 D.其晶体的化学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中会风化 解析: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风化,没有NaHCO3·10H2O这种物质。 答案:D 2.在制小苏打(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的操作中,应在饱和食盐水中( ) A.先通入CO2,达到饱和后再通入NH3 B.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后再通入CO2 C.CO2和NH3同时通入 D.以上三种方法都行 解析: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小,先通入NH3后使溶液呈碱性,能溶解大量的CO2,生成大量的HC,从而有利于析出大量的NaHCO3晶体。 答案:B 3.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 B.溶液中溶剂减少了 C.溶质质量增加了 D.反应过程放热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Na2CO3与CO2反应的知识,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可以得出:通过反应,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增加,由于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因此有NaHCO3晶体析出。 答案:D 4.为了确定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将固体加热,观察是否有水生成 B.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放出气体 C.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A中加热有H2O生成是NaHCO3的性质;B中加盐酸两者都放出气体;C中Na2CO3能与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能;D中加澄清石灰水两者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含Na2CO3。 答案:C 二、纯碱的工业生产 5.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制备方法 Cl2 1.实验室方法: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条件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净化方法:用饱和的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2.工业制法:原理:电解食盐水 2NaCl+2H2O====2NaOH+Cl2↑+H2↑(反应条件是通电) CO2 1.实验室方法:CaCO3+2HCl=CaCl2+CO2↑+H2O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净化方法:用饱和的NaHCO3除去HCl 2.工业制法:CaCO3=====CaO+CO2↑(条件为高温) O2 实验室方法: 1、KMnO4受热分解:2KMnO4=K2MnO4+MnO2+O2↑(条件:加热) 2、KClO3和MnO2混合共热:KClO3=2KCl+3O2↑(条件:在MnO2下加热) 工业制法:空气液化分离 NH3 实验室方法: Ca(OH)2+2NH4Cl=====2NH3↑+CaCl2+2H2O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且容器口塞一团沾有稀H2SO4的棉花团,以防止所收集的气体与空气对流,也可吸收多余的NH3 净化方法:用碱石灰吸收NH3中混有的水分 工业制法: N2+3H2=====2NH3(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且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上面的必需全部把握且对方程式一定要准确地记住,下面的只需知道) N2 实验室方法:NaNO2+NH4Cl==N2↑+2H2O +NaCl 工业方法:液态空气分馏法 NO2 实验室方法:Cu+4HNO3(浓)====Cu(NO3)2+2H2O↑(条件加热) 工业方法:4NH3 + 5O2= 4NO + 6H2O(条件Pt/加热) 2NO + O2= 2NO2 CO 实验室方法:HCOOH===H2O+C O↑(条件加热) 工业方法:C + H2O(g) == CO + H2(条件高温) SO2

(完整版)化学选修5第一章试题

化学选修5第一章测试题 1.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名称中,正确的是( ) A .2,4,4-三甲基戊烷 B .4-甲基-2-戊烯 C .3-甲基-5-异丙基庚烷 D .1,2,4-三甲基丁烷 2.按系统命名法下列名称不正确的是 A .1一甲基丙烷 B .2一甲基丙烷 C .2,2一二甲基丙烷 D .3一乙基庚烷 3.(CH 3CH 2)2CHCH 3的正确命名是 ( ) A 、3-甲基戊烷 B 、2-甲基戊烷 C 、2-乙基丁烷 D 、3-乙基丁烷 4.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A .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 .3,3,4-三甲基已烷 D .2,3,3-三甲基已烷 5.有机物 的系统名称为 A .2,2,3一三甲基一1-戊炔 B .3,4,4一三甲基一l 一戊炔 C .3,4,4一三甲基戊炔 D .2,2,3一三甲基一4一戊炔 6.(共10分)用系统命法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⑴ CH 3CH 3C 2H 5CH CH CH 3 _________ ⑵ CH 3CH 3 CH CH 3CH 2CH 2 ⑶ 7、书写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共4分) ① 2,6-二甲基-4-乙基辛烷: ② 2-甲基-1-戊烯: 8.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 ) A .C 3H 6与C 5H 10 B . C 4H 6与C 5H 8 C .C 3H 8与C 5H 12 D .C 2H 2与C 6H 6 9、与CH 3CH 2CH=CH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 B 、 C 、 D 、 10.戊烷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A .6 B .5 C .4 D .3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 一、原电池 课标要求 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要点精讲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变化不能设计成电池的形式被人类利用,但可以以光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被人类应用。 (2)原电池装置的构成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简易记法:负失氧,正得还。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依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由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而电流方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二者是相反的。

②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活泼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原电池的正极通常有气体生成,或质量增加;负极通常不断溶解,质量减少。 (2)原电池中离子移动的方向 ①构成原电池后,原电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原电池的正极移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原电池的负极移动; ②原电池的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注: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内电路: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根据电极质量增重或减少来判断。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根据有无气泡冒出判断 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本节知识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