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摘自《翻译理论与技巧》赵桂华编著)

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

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

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留学印度17年,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外籍高僧。他曾在印度连续做了18天的道场,从而名振印度。后返回长安,取回佛经600多部,于是便在大慈恩寺内领导几千弟子从事佛经翻译。共译出75部,1335卷经文。他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玄奘翻译的特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意思就是译文要“忠实准确,通俗易懂”。50年代有人对照了原文,发现那时就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和假借法等翻译技巧,故玄奘被称为“空前绝后之伟人”。同时玄奘还完善了译场,翻译的职司多至11种:

译主(为全场主脑);证义(译主的助手);证文(看是否读错);度语(口译);笔授(记录下梵文译成汉文);缀文(整理);参译(校对);刊定(去掉重复);润文(从修辞上加以润饰);梵呗(对照原文音调,看译文是否琅琅上口);

监护大使(最后审定)。

玄奘、鸠摩罗什,真谛被誉为我国三大佛经翻译家。

梁启超把佛经翻译又分为三个时期:

(1)外国人主译(自东汉至西晋)。译家为安清、支谦、竺法护。

(2)中外人共译,又可分为前后期。前期包括东晋、二秦,译家有鸠摩罗什等,而道安与慧远则是组织翻译的元勋;后期自刘宋元魏至隋,译家有真谛、彦棕等。

(3)本国人译,自唐贞观至贞元。此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而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其后则有义净、不空等。

第二时期

我国翻译史的第二时期始于明朝后期。明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马窦来到北京,获准建立教堂。此后至清朝雍正年间,先后有数十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各地活动。他们除了翻译基督教经籍之外,还与我国知识分子合作,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科学著作,包括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采矿冶金等学科,其中最著名的是利马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与《测量法义》等。直到现在,我们所用的平面、直线等许多几何概念仍是沿用他们的。这些著作对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朝的林纾(字琴南)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他曾学过八年《汉书》,八年《史记》。44岁时翻译了第一部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引起社会很大轰动。严复曾说“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可见当年的译作风靡一时。

林纾一生共译文学作品170余部,字数达1200万。其中最著名的有《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 ,王子复仇记》(Hamlet) ,《撒克逊劫后英雄略》(Ivanho)、《黑奴吁天录》(UncleTom's Cabin)等。林纾本人不懂外文,与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进行翻译,而且他的翻译速度惊人,下笔如飞文不加点,使得许多文人才子大加赞赏。胡适说“林纾译出的速度四倍于我”,康有为写诗云“译才并世数严、林”(严指严复,林即指林纾),茅盾说“除了几个小错误,颇能表达原文”。钱钟书于20世纪60年代重新阅读了林译的小册子,说仍然勾起了童年时代的幻想。“很多都值得重读,与其读…准确?的译文,还不如读林纾的译文,保留着原文的特色和风格”。

严复(字几道、又陵)是清末另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学术,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是福建侯官人,25岁到英国留学,醉心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文物制度,阅读了达尔文、赫胥黎等英法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他对西洋学问造诣之高、对于西洋社会了解之深,不仅远非李鸿章等洋务派人物可比,就是领导整个维新运动的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们,也都望尘莫及。严复回国后,曾随当时桐城派大师吴汝纶学古文,造诣很深。其后他潜心翻译,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哲学方面的《天演论》、《群己权界论》;经济方面的《原富》;法律方面的《法意》;政治方面的《社会通诠》;伦理学方面的《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社会学方面的《群学肄言》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赫胥黎的《天演论》,译出后在中国引起很大的震动。“物竞

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词语流人中国,影响极大。正如蔡元培所说“此书出后,…优胜劣败?等成为人人的口头禅”。因此梁启超称严复为“介绍西洋哲学的第一人”,“与本国思想发生影响的第一人”。

严复译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富国强兵。他的译品,质的方面,很少有人訾议;但量的方面,却嫌其大少。他翻译的特点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原书的精细,具体有以下四点:

(1)选择原书之卓识。

(2)先认定先后缓急和时势之需要而翻译,故每译一书都含有极深远的用意。

(3)所翻译的书都是他精心研究过的。

(4)所选择的书,均能了悉该书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关系和与中国古代学者思想的异同。

严复参照古代翻译佛经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他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作为翻译标准,这三个字的提法简明扼要,层次分明,主次突出。因此尽管人们对这三个字尤其是对“雅”字的解释存在着分歧,但许多年以来,“信、达、雅”始终没有被我国翻译界所废弃,有些翻译工作者仍然沿用这三个字作为当今的翻译标准。总之,严复对我国翻译事业是有很大贡献的。

第三时期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的分水岭,同时也开创了我国近代翻译史。“五四”以后的翻译活动更加活跃,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我国翻译事业的重点开始转向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文学作品。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李达翻译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其他马列主义著作。大量的东西方各国优秀作品,尤其是俄苏作品被介绍到中国来,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家往往也是翻译名家。如鲁迅、瞿秋白、茅盾、郭沫若、朱生豪等。其中鲁迅和瞿秋白是两位杰出的代表。

鲁迅先生23岁开始从事翻译工作,介绍翻译知识和理论。人们称其为“研究西方文学的拓荒者”。他一生共译了200多部作品,字数达300多万,大致与其一生创作的作品相等。正如他自己所说“左手翻译、右手写作”。鲁迅翻译的作品中包括以俄苏为主的14个国家的著作,如裴多菲的作品,易卜生的作品,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果戈里的《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等,这些对中国人民的革命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他比喻自己是“私运军火给造反的奴隶”,“从别国窃得火来,照亮中国的黑夜”。

鲁迅和瞿秋白两人极力提倡用白话文翻译。其两人关于翻译问题的通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应遵循的翻译原则。鲁迅主张用直译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输人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在翻译理论上,他针对有人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宁错而务顺,毋拗而仅信)的主张,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原意是在信和顺不能两全时,宁可译文不顺也要忠实于原文,决不欺骗读者。鲁迅在翻译工作

中,对这一原则身体力行,表现出一贯的高度责任感。瞿秋白对待翻译工作寸分严肃,他主张“把原文的本义介绍给读者,让读者的收益与读原文一样”,强调翻译必须“非常忠实”,追求“精确”。

第四时期

翻译事业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起,我国的翻译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一直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日益充实完善。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交流空前发展,翻译事业也跨入了一个极其繁荣的阶段,迎来了第四次高潮。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世界名著及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翻译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以外文译入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这种“入超”地位。介绍中国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翻译事业和翻译理论研究不断向新的高度和广度发展,使我国的国际地位逐年提高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 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 成绩: 评语: (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 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 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 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 2.3厘米。页眉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页面行间距为1.5倍。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https://www.sodocs.net/doc/ef3102436.html, 。 装 订 线

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 【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 【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 一、引言 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在佛经翻译方面,虽然道安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对佛经的翻译却有着很大的贡献。他整理了已译出的经典,撰成了中国第一部“经录”——《众经目录》,这为后来系统翻译佛经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有了这样的注疏和经录,佛经翻译才能承前启后,循着正规发展。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其所撰《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原文如下:“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查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中西翻译简史第 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西翻译简史第7、9、11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翻译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不过与翻译佛经的”译场“不同,这些翻译往往由译僧独自完成,所译内容也比较零散,是佛经翻译的附属或附产品,而非系统的介绍。 我国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此阶段是从19世纪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的只是分子产生了普遍影响。此时的各人文学科渐渐自成体系,而此时社会腐败,仅有少数有识之士注意到西学的优越之处,但仍不把它作为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其地位远不及中国的学术思想。鸦片战争战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起思想先进者向西方学习的欲望,以达到“维新”之目的。这就促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P118 清末译出的科学书籍的知识就内容而言,清末译出的书籍比较浅显。数量上看,清末73年约2100种,而民国时期译出的有10700种左右,五四后,科技译着的数量是清末的十倍。且质量较高。林则徐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刊报纸,积极搜集西方信息。译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类知识的《四洲志》。它是当时介绍最齐备,最新颖的世界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图书。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大量介绍外国自然,地理,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徐继畲通过采访来华传教士,商人等编着了《灜环志略》,第一本中国人全面介绍世界地理的书籍。虽然他们不通外语,但是较早重视并组织翻译外国资料,为同时代的人了解外部世界做出了贡献。梁启超等一批富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强烈要求改革。此时的大量西方知识,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各类翻译出版机构也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科学技术文献和教科书。传播了化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为中国介绍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以佛经翻译为例,翻译活动在哪些层面上悄然改变了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

(完整版)西方翻译简史

第一章绪论 (一)翻译史发展 1.西方最早译作 广义上:约公元前3C,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利山大城翻译《旧约》,《七十二子希腊文本》;严格意义上:约公元前3C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 2.西方翻译历史上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1)公元前4C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努力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到了公元前3C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 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2)罗马帝国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 《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到公元4C达到《圣经》译成拉丁语的高潮,以哲罗姆与382和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3)早在9-10C,大批叙利亚学者到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 在巴格达,阿拉伯人又译成阿拉伯语,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腊文化中心。 中世纪中期,11-12C间,西班牙托莱多,把大批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托莱多成为欧洲学术中心,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 4)14-16C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场思想和文学革命大运动。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语言,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法国文学家阿米欧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不锈文学译作。 英诺斯译出《名人传》,查普曼译《伊利亚特》《奥德赛》,弗洛里欧译蒙田的《散文集》。 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英最伟大译著” 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地位巩固。 5)文艺复兴后,17C下—20C上半叶,仍涌现大量译作。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 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兴趣。 6)二次大战后以来翻译活动, 特点是:翻译范围扩大;翻译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不可企及。 主要体现在: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 打破传统方式,发展机器翻译,成为新时期翻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二)翻译理论的发展 1.西方最早翻译理论家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首次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两种基本方法,并因此开拓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园地。 在古代:西塞罗的“直译”和“意译”;昆体良的“与原作竞争”; 哲罗姆的“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奥古斯丁《圣经》翻译凭“上帝的感召”和他的有关语言符号理论;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的直译主张和 译者应当放弃主观判断权的客观主义观点; 但丁的“文学不可译”论。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不屈从神学权威、《圣经》翻译考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的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观点; 多雷的译者必须理解原作内容、通晓两种语言、避免逐词对译、 采用通俗形式、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中国翻译简史

Chapter1中国翻译简史 Three peaks of translation in history 1)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the first peak 支谦,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2)the translation of book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eak 徐光启(科学译祖),李之藻 3)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the third peak 1,严复 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 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雅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 《天演论》《法意》《原富》《名学》》《群己权界论》 2,梁启超 学术界的鸿儒用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历史 3,林纾 儆醒人心,反帝救国;开创中国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子复仇记》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19 to 1949 4,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重要贡献 (一)开辟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潮流 (二)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 翻译思想 (一)“易解、丰姿”双重标准 (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5,瞿秋白 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文”的思想 翻译《国际歌》 6,郭沫若重译家责任, 重视译者主体性;强调的翻译动机 7,林语堂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8,朱光潜 西方美学翻译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ime 9, 茅盾 “神韵说”;创造性翻译论 10,傅雷 神似说强调原文精神和韵味的重现 11,钱钟书化境论,强调译者流畅、地道的本族语 12,王佐良 以诗译诗;为读者着想, 译文要可靠、可读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 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 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这种 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 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 2翻译全凭口授 3大多才有直译法 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 古代佛经翻译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 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 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总结 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 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主张直译,

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 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 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 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朔城区)人。出生于代州(约代县) 主张直译与意译、音译的结合,著有《三法度序》 真谛(449-569)梁陈时代人,翻译《摄大乘论》 古代佛经翻译(唐朝——全盛期) 古代佛经翻译(续) 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 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近代翻译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通用版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通用版 ——We must not only sum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but also draw lessons from failure。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着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着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legge、williamedward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着,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著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 legge、william edward 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著,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

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心底对老师产生的由衷的敬意。 最后,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的翻译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赵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会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期待老师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开辟更辉煌的明天。 XX年6月28日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简史 西方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 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马祖毅(陈福康,2005:v)):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的西学翻译。陈福康(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马祖毅,2004:22)。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简名:支谶)。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 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 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主流意识形态 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 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西域:包括今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 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权赏识。

中西翻译史论文1

课程名:中西翻译史 学生名:夏菱凉 学号:201310810099 任课教师:何绍斌 佛学汉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引语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莲花高台之上,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吟诵道诗。诗里有连绵起伏的青山,有日光铺满的古城,有巍峨雄壮的宝殿,有圣洁如雪的安宫花。莲花台下,是虔诚敬拜的万千子民。时光荏苒,数百年后,我们所潜心传唱其佛学情诗佳句的魅力所在,实在离不了众多翻译学者的沥血耕耘。佛教不仅是宗教,更是包含万千的哲学。梁启超研究统计日本学者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汉语佛教词汇,佛教汉译词汇不仅占据汉语词库一个大部分,还大量包括了深刻内敛的行而上的词汇,从广度和深度上极大拓展了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博大精深,灿烂缤纷的汉译佛学充实,就没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成熟。 二.汉译佛经背景 东汉明帝派使者不远万里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他们带来了佛像及佛经。史料记载,第一部传入中国的佛经名叫为《浮屠经》。所谓“浮屠”,乃是梵文中Buddha的音译,后世译作“佛陀”,就是人们常说的“佛”,所谓《浮屠经》,转言之也就是《佛经》。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开始将梵文经书翻译成汉文。自此以后,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200多位译师近十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1690余部、6420余卷。(陈百琴 2012:2)而按确切可考的时间,汉译佛经的出现乃是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算起,到北宋仁宗庆历元年惟净和孔道辅先后奏请朝廷解散翻经院,大规模的译经工作延续了近九百年。在这期间,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颇深。特别是在禅宗出现以后,以禅入诗、以佛理入文的现象蔚为大观,中国文学也因此增添了许多神秘而空灵的色彩。 我国古代的翻译史即佛经翻译史,同样,我国的翻译活动起于佛经翻译。东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十二章 1、西方各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翻译对象和翻译特点是什么? 1、18世纪以前,法国是汉学研究中心,主要的翻译对象是儒家经典。特点法国的汉学研究和汉籍翻译的发达和普及程度很高。1876年法兰西学院还专门设立了儒莲国际汉籍翻译奖,用以表彰为汉籍外译作出杰出贡献的各国翻译家。 2、19世纪在华殖民圈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注重实用主义,儒家经典翻译更系统,更倾向于学术研究。 3、20世纪上半页,儒家经典翻译走向欧美,融入欧美文化,文学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等。 4、20世纪下半页,儒家经典翻译全译本多,汉语热逐渐慢下来,只有专家还在从事此方面的翻译。 3、试分析理雅各对儒家着作翻译的主要成就以及亚瑟韦利对儒家着作翻译的主要特点? 自1843年起,19世纪最着名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开始主持《中国经典》的翻译工作,涉及儒家经典九种和道家经典2种,并各自附以原文、注释、结论撰写到出版均成体系,并安排多人参与助译。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字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在此后二十五年间,他陆续翻译出版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等儒家经典。《中国经典》陆续出版后,子啊西方引起了轰动,欧美人士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在当时国际汉学的中心巴黎获得了极高的赞誉。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可以说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经典译着。据统计,《中国经典》牛津大学修订版至少有9次重印,“四书”和《论语》一单行本付印也各有11次和6次。理雅各所翻译的儒家着作至今仍被奉为标准译本。 亚瑟.韦利的《论语》译文比较具有现代气息,晓畅易读,文学性较强,期影响超越了汉学研究群体,影响了普通的读者群。 5、西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相对薄弱,这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西方译者对中国文学的 翻译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1、合集多,专集少; 2、西方汉语机构少; 3、研究古代的多,研究当代的少。 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国外译者将不会再仅仅关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而会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西方和东方会越来越多地相逢在同一个时空,感受彼此的呼吸,体会彼此的脉动,相互理解,相互阐释,相互借鉴。 第十四章 1、简要叙述施莱尔马赫和洪堡的翻译思想? 施莱尔马赫成功创立视界融合学说,他的翻译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莱尔马赫区分了“真正的翻译”和“纯粹的口译”。他认为“纯粹的口译”主要指从事 商业翻译活动,是一种十分机械的活动,可以实践,但不值得为之付出特别的学术关注。 2、施莱尔马赫将真正的翻译进一步区分为“翻译”和“模仿”前者主要指翻译科学或学术类 文本;后者主要指处理文学艺术作品。 3、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正确处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

西方翻译史 中国翻译简史.doc

翻译史--西方翻译简史 翻译史约两千年。这段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批判地吸收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方法,以便继续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从广义上说,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七十二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在约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塞》。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一)古代西方翻译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前后曾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分为六个大的阶段。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级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因而对罗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或始于更早的时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确已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了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个翻译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在西方,宗教势力历来强大而顽固,基督教教会一向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为自身服务的宗教文化。作为基督教思想来源和精神武器的《圣经》,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经典。《圣经》由西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普遍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这一译事活动达到了高潮,其结果就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 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钦定本,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罗马帝国和中世纪初期,教会在文化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陈连贵 《中国翻译通史》报告 浅谈中国翻译通史 姓名张志伟 年级 2013级 班级英语翻译131 学号 031413103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4 年10 月22 日

浅谈中国翻译通史 摘要:人类文明自有语言文字诞生之时,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交流思想,乃至互通有无必须通过翻译作为中介而传播。即所谓“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原始社会的中原各氏族或部落之间就应该有双语人或者多语人,然而已无文献可征。我国翻译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翻译,多属与周边民族(部族)或国家尖叫,接待使客,交流文化思想,皆以口译为主。季羡林先生有言:中华文明是一条长河,它之所以永不枯竭,是因为不断有新水注入,历史上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这两次注入都有赖于翻译。从东汉末年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绵延近千年,其时间之长,可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特色。与佛经翻译相比,明末清初时,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教义,其人数之多,译著之富,传播地域之广,为中华文明带来了交融与新生。后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严复提出信达雅,鲁迅的翻译思想及理论,翻译逐步兴盛与发展,形成了现今的成熟体系。看趋势,中国翻译学的最终建立,将是进入21世纪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信达雅严复雏形构建三原则 一、中国翻译早期雏形之演变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有记载:“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于夷”、“方夷”与夏、商王族并非同一部族,语言有殊,遣使“来宾”,必然需要翻译,否则无法进行活动。此乃主观臆测,并无文献可考。周王朝伊始,方有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详见《周礼》和《礼记》。 《孟子·告子下》记载当时北方貉族的情况如是:“夫貉,五谷不生,唯黍生之,无城郭宫室。”由此可见当时华夏文明优越于周边各族,理论上华夏不会大量的吸收周边部族的语言文化,当然,不排斥吸收物质方面。例如大宛马、蒲桃、胡麻等和某些艺术方面如龟兹乐,胡旋舞等。

西方翻译简史第一部分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西方翻译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六次高潮(六个大的阶段): 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盛极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但当时希腊文化优于罗马文化,对罗马有巨大吸引力。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可能即始于这一时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有文字记录的翻译问世。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后世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来重要的桥梁作用。 第二次高潮涌现于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是宗教性质的。《圣经》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必须译成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接受。因此,在较早时期就有人将《圣经》译成拉丁语,到公元四世纪达到高潮,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译本,以哲罗姆于382至405年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翻译高潮中世纪中期,即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这是史上少有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西方翻译史第三次高潮。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达百余年之久,影响深远。 第四次翻译高潮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普遍展开的16世纪及随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国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在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语言,于1522-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在法国文学家阿米欧先后用十七年(1542-1559)的时间,译出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成为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作。在英国诺斯于1579年译出《名人传》,查普曼于1598年至1616年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于1603年译得蒙田的《散文集》,都是英语文学译著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1611年《钦定圣经译本》翻译出版则标志着英国翻译史又一大发展,被誉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成为英国惟一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翻译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中的地位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五次翻译高潮文艺复兴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各国的翻译继续向前发至,涌现大量译作。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当代作品也发生了很大兴趣。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哥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高潮西方翻译的第六个大发展是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翻译活动。这一新时期的翻译从范围、规模、作用直至形式,都与过去任何时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好是范围的扩大。传统的翻译主要集中在文学、宗教作品的翻译上,这个时期的翻译扩大到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其次是翻译规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过去,翻译主要是少数文豪巨匠的事业;而今,翻译已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再者,翻译的作用也为以往所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浅析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浅析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摘要:公元383年,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是说佛经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经文本来的内涵,“三不易”是说有三种情况造成佛典汉译的不容易。这一翻译思想在中国的翻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立足于对“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在哪五种情况下会失去经文本来内涵和有哪三种情况造成佛经翻译的不容易的具体阐释,从而使我们更好的把握这一翻译思想。 关键词:五失本;三不易;佛经翻译;翻译思想 一、释道安及“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的提出 “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是东晋·前秦时高僧、般若六家七宗之一‘本无宗’的代表”(陈福康2000:9)。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僧侣的最高戒律)后,二十四岁至邺城(河南临彰县),成为佛图澄的弟子。佛图澄死后,道安因避战乱,颠沛流离于翼,晋,豫一带,后在襄阳,长安等地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他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佛典汉译所作的序言中。在苻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释道安撰写了《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这一翻译思想的提出,引起了众多学者,名家,翻译家的关注。其中,钱锺书先生对此评价颇高:“论‘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

(钱锺书 2008:1262)。释彦琮在《辩证论》中完整地引用了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内容,认为其“详梵典之难易,铨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释彦琮 1991:118)。梁启超论及“五失本、三不易”时指出:“后世谈译学者,咸征引焉。要之翻译文学程式,成为学界一问题,自安公始也”(梁启超 2005:145)。曹明伦认为“道安此序之重要性非同一般,‘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曹明伦 2006:51-54)。这些皆说明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举足轻重的独特地位。 二、“五失本、三不易”的内容及其阐释 “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出自释道安撰写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二段,内容如下: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从秦,一失本也;二者, 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 或三或四,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 以适今时, 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 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陈福康 1992: 18-19)。 (一)对“五失本”内容的阐释 从原文来看,“五失本”中的“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和基础。即原文的本来面目。那么,所谓的“五失本”,就是佛经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经文本来的内涵。梁启超对道安之说概括为当时的佛经译文有五种情况是不能与原文保持一致的:“(一)谓句法倒装;(二)谓好用文言;(三)谓删削反复咏叹之语;(四)谓删削一段中释之语;(五)谓删削后段复牒之语”(罗新璋 1984:59-60)。 1.“一失本”即是语序问题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是说胡语佛经原文采用倒装语序,翻译为汉语,译文要遵从汉语习惯顺装过来,这是有失原文的第一个地方,谓之“一失本”。如果保留胡语的倒装语序虽不会失本,但翻译成汉语时,就会不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读者也会感到困惑;如果按照汉语习惯来翻译,译文虽会失本,但至少符合汉语语法习惯,读者能看懂译文。钱锺书先生谈到“一失本”时也说过:“‘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钱锺书 2008:1262)。 2.“二失本”即是文质问题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是说经文质朴,汉文文采好,翻译时加以修饰,谓之“二失本”。这涉及到了中国传统翻译中的文质观,“道安认为将‘质’译成‘文’是失本”(陈福康 2000:13) 。道安认为用胡语写的佛经语言质朴,但考虑到汉人喜好文丽,译文要“可读者的意”需要采用文丽的语言。对待“二失本”的文质问题,他的态度比较含糊,没有像对待“一失本”那样坚决。道安对文派译本和质派译本的评价比较客观,本着一分为二的态度,明确指出了质派译本和文派译本的优点和缺点。认为最好的翻译就是把质派译本和文派译本合二为一,互相补充订正,以便读者可以择善而从,最后的结论是主张融合文、质两派的优点,提倡“合本”,《合放光光赞》就是《放光》与《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