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特复习题最终

中特复习题最终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选择题)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当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讲话: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最新成果: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全面深化改革;4.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依法治国;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8.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9.全面从严治党;10.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②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也是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第二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主要敌人: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革命动力: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用途: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基本纲领(政治、经济纲领):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简答)

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2.三大法宝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划三改”,“一划”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1949~1956)

1.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变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解决主要矛盾)

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第五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

超越这个阶段。

四、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规程发展过程。

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

出。

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

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③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六、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七、坚持科学发展观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①“三步走”战略: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任务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一2010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已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共同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提出)

中国梦的内涵:(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

1.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①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坚持整体推进的同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③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①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要是在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确利益,切实担负起相应的国际责任。

②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确立互利共赢的思想基础。

③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要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着力构建互利共赢格局。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和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互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⑤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树立世界眼光。

第八章

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二、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经济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

1、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2、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

3、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4、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

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3、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二、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三、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4、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顶级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回宿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⑤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3.全面依法治国

①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③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从严治党、保持长治久安,都必须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

第九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①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②两制并存

③高度自治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3、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习近平主席的五点主张)

①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②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共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

③两岸交流,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

④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求同存异,更要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

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第十章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判断,其基本点是

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可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③和平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2、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3、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第一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第二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

第一个世界:美国、苏联

第二个世界: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

第三个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非洲、拉丁美洲

第十一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切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经

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

2.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因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②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3.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①主要内容——两个基本联盟:

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全体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联盟),是主体和基础。

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盟),是重要组成部分。

②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③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4.全面贯彻民族宗教

(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

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

同繁荣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

归宿。

(2) 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宗教政策:一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

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二是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三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

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实施政教分

离的原则。

(2)第十二章

(3)1、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4)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5)②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6)③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

(7)④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8)2、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

(9)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10)3、党所面临的“四大危险”

(11)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