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AN芯片选型

CAN芯片选型

CAN芯片选型
CAN芯片选型

现在市场上的两款主流独立CAN协议控制芯片对比

从以上两者的性能上看,MCP510的各种性能都要优于SJA1000,

如:MCP510正常工作电压为3.5-5.5,而SJA1000的工作电压为4.5-5.5,MCP510的抗干扰性比SJA1000强

MCP510

- 两个接收缓冲器, 可优先储存报文

- 六个完全验收滤波器

- 两个完全验收屏蔽滤波器

- 三个发送缓冲器,具有优先级设定以及发送中

SJA1000

一个发送缓冲器,一个接收缓冲器和一个接收4位验收滤波

Mcp510采用的是SPI接口,而SJA1000采用的是8位并行数据传输(数据线和地址线分时复用)。

采用SPI串行传输比采用并行传输要节省8-11根线,也就是节省8-11个IO口

所以综上考虑选用MCP510

采用先进SOI技术

独特的防失效功能

收发器可连接110个节点

在未上电时以无源型态表现

产品线可满足各种应用与网

络配置

完备的防失效功能则有助于

安全运作

支持安全及高频数据传输,

速率达到1Mbps

卓越的电磁发射(EME)与电

磁干扰 (EMI) 效能

低反向电流以确保未加上电

源的节点不会干扰网络

工作频率0-1M

工作电压:VCC 4.5~5.5V;

V CANH -8-18V

V CANL -8-18V

工作温度:-40~+150℃;

TJA1040 比C250/251 有几个优胜的地方

如果不上电在总线上完全无源如果V CC 关闭总线上看不到

在待机模式时电流消耗非常低最大15μA

改良的电磁辐射EME 性能

改良的电磁抗干扰EMI 性能

SPLIT 引脚代替V ref 引脚对总线的DC 稳压很有效

PCA82C250 是一款比较早的产品,TJA1050是前者的替代品,在性能上优于前者,尤其是在防电磁干扰方

面。

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CAN收发器当属NXP(原飞利浦半导体)的各种收发器了。过去的一些PCA82C25 0/251就不说了,在很多场合都已经有很广泛的应用。通过工艺改造和技术创新,前些年,飞利浦推出了T JA1050和TJA1040两款升级的CAN收发器。也在各种场合得到了很广泛的使用。

MCP2551是微星公司生产的一款CAN收发器,在市面上也有一定的使用,但广泛程度远远低于TJA105 0。这两款芯片都是新的收发器,但为什么会发生一边倒的局面呢。下面从一些重要的方面进行比较(TJA 1040性能远高于MCP2551,故不做对比):

1.最低波特率:新的CAN收发器为了防止MCU的TXD管脚长时间处于低电平,从而影响总线。所以都做了最大位限制,即最小波特率限制,稳定运行情况下,TJA1050通常支持是60K以上波特率(最低支持20K),而MCP2551是16K以上波特率(最低支持5K)。可以说TJA1050在总线错误时能更快地切断错误信号,保证正常通讯,这在汽车电子通讯中十分重要。(汽车中波特率一般是100K、125K、250K)

2.兼容性,TJA1050可以兼容过去的PCA82C250收发器,而MCP2551在PCA82C250系统中是不能工作的(我曾测试过,当8个左右节点时,混用MCP2551和PCA82C250,是不能通讯的)。不过,TJA1050却是可以兼容MCP2551系统。故使用TJA1050的兼容性很好。

3.EMC性能:TJA1050采用自动斜率控制,即使输出的电平拥有极低的电磁辐射,而MCP2551却是和以前P CA82C251一样,需要用户通过波特率,来调节斜率,以使EMI通过。从使用上TJA1050比较方便。

4.输出对称性:TJA1050由于拥有极好的输出对称性,所以即使在不加共模线圈的情况下,抗共模干扰能力也很强。我的一个客户曾经测试过,果然TJA1050在群脉冲测试中性能比MCP2551高出5%。

综合以上比较

选择TJA1050

can--saj1000设计总结(转)

发布:2009-11-02 21:43 | 作者:liu513201 | 来源:本站| 查看:191次| 字号: 小中大

can--saj1000设计总结(转)

发表于:2008-11-07 06:04:57 点击: 251

我在学习CAN应用设计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也算是走了一些弯路,现在把它写出来和大家共

同交流。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大多数情况下,SJA1000是与8250+51系列单片机的方式来做

CAN的控制应用。如果是1M/s的通讯速度的话,实际上的流量只有大概500多K的样子,此点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应用设计中需要考虑周到。

上诉问题产生的原因是SJA1000的发送缓冲区只有1个,应用程序在判断发送完一幀

数据后,需要计算下一幀需要装载的数据长度,然后根据长度再装载相应的数据到缓冲区

,这个过程要消耗掉了一定的时间(特别是标准51内核的单片机),因此CAN总线上的数据

流实际上是发送一幀就有一个比较长的空闲区(单片机装载数据的时间),这样一来就浪费

了总线资源。微芯的MCP2510有3个发送缓冲区,在5V的电源下以5Mb/s的SPI端口读写数据,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多数的51单片机都无SPI,这样也给单片机的选择上带来了一

定的麻烦。具体选择怎样的方案,只能看各自的应用情况来定了!

sja1000调试经验

去年年底的时候,一个公司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有没有空,说要请我帮忙做一个基于

CAN总线通讯的东西,我去看了看,是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下面是一系列数据采集的智能板

卡,上位机是基于WINBOND的一块486的工业嵌入式控制板,操作系统使用的是WINCE。智能

板卡通过工业底板和数据线两种方式和上位机通讯,通信协议选择的是CAN,其中底板上的

通信选用高速波特率(1Mbps),数据线选用低速(100kbps)。

去公司的时候,公司给了我一个参考的东西,采用SST单片机+SJA1000的方案构成的智

能板卡,同时告诉我可以自己设计方案。考虑到SST的东西没有用过,P8X591是PLCC封装

的,烧写起来不方便,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1、智能板卡上的通讯采用AT89S51+两块SJA1000的方式进行;

2、上位机通过PC104总线和一块CAN控制板卡连接,CAN控制板卡上同样采用AT89S51+两

块SJA1000的方案。AT89S51和上位机通过PC104总线共享内存(使用IDT的双口RAM);

3、采用西门子的组态软件进行WINCE下的板卡驱动开发;

由于以前没有做过CAN的东西,于是决定了先调试CAN通信,然后设计板卡的方案。

方案确定之后,首先是上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上下载了全部的SJA1000和PCA82C250的资料。然后始设计电路板。采用了SJA1000应用指南中推荐的方案,采用SJA1000的时钟输出为AT89S51

的时钟,没有采用光电隔离芯片,把TX1接地,TX0和RX0分别连接到PCA82C250的TXD和RXD 引

脚上,RX1连接到PCA82C250的VR上;加上了5欧姆的限流电阻和120欧姆的匹配电阻(用110欧姆替代),另外加上了一个调试用的串口。没有注意而且要命的是把SJA1000的复位引脚和单

片机的复位引脚连接到了一起。

第一次的板子用的加急,用了三天,结果那次的板子做的极差——连铜皮都翻起来了;

我马上让那个电路板厂重新做了三块。在做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复位引脚的错误,SJA1000的

文档上提供的是一个复位电路,但是没有给出电路的详细组成,于是我就误以为和单片机的

复位电路是一样的了。在设计这块电路板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就是SJA1000的输出时钟能

不能够驱动AT89S51,如果不能够驱动,那么一切就OVER了,可惜的是我的担心成为了现

实,板子焊好之后系统不工作,在SJA1000的时钟输入引脚上有信号输入,而且输出时钟也

正常,但是单片机就是不工作。于是我先把SJA1000的复位引脚连线割断,连接到了AT89S51

的IO引脚上,再把S51的XTAL的两个引脚连接到SJA晶体的上,可惜系统还是不工作,这次电

路板设计失败了。

在总结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后,参看了21IC上的一个设计,决定把AT89S51和SJA的晶体

分开。并且用单片机的一个IO引脚来控制对SJA的复位。

第二次的电路板比较成功,焊接好了之后首先测试单片机的串口和LED指示灯,一切

OK。然后就开始测试SJA。ZLG提供了一个BASIC模式下的参考例程,我看了一下,然后又找

了本《现场总线CAN的原理和测试》把SJA的寄存器详细看了看(由于开始的时候比较忙,所

以直到这个时候才算是仔细看了看SJA的内部,至于CAN的基础协议我是根本没有看,这给我

后面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然后就参考ZLG的程序开始写SJA的测试程序,那个程序写的很

大,也很全,因为我想快点把东西给做出来,于是弄了一个1000多行的程序,以前我的调试

程序一般都很小的。写好程序之后就开始测试,首先测试的是测试寄存器,然后一步步测试

下去,在BASIC模式下所有的寄存器都正常,但是在发送的时候是总是不正常,启动发送之

后就一直在发送,状态寄存器的标志位一直处在发送的状态下,然后就是报总线错误,不知

道是怎么会事情,很郁闷,上bbs看了一下。bullfrog告诉我单个CAN节点发送是成功不了

的,如果没有收到接受CAN节点的应答,发送节点就会一直发送,直到超出错误计数器的允

许值使得总线关闭。同时在精华区发现在peli模式下有ECC(错误寄存器),可以跟踪错误,

于是开始看peli模式操作过程。这个东西比较麻烦,zlg没有提供公开的c代码,我找了一个

汇编的作为参考。

我第一步的目标是自发送,在peli模式下有自发送这种模式,在有匹配电阻的情况下可

以进行单个节点的接收和发送。第一次调试的时候没有成功,给北京zlg打电话,北京分公

司说让我给广州打电话,给广州打电话,几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在此谢谢zlg的工

程师了):

1、自发送的时候必须加上匹配电阻;

2、5欧的限流电阻可以不需要;

3、每次发送完成之后

4、建议使用中止发送来进行单步发送;

另外他告诉我可以在zlg的论坛上找到很多很有用的东西。

听了他的建议,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我的电路板,检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我的ch和cl竟然是短路的,万用表的狂叫不止。一步步检查,发现那个110欧的匹配电阻

有问题,万用表碰上去就叫,于是把那个电阻剪下来,量量还是短路。于是我怀疑把5欧的

限流电阻当成了110欧的电阻,于是把匹配电阻都去掉了。没有想到的是当我把新的110欧电

阻拿来的时候,万用表还是叫,这时候才发现这块万用表在300欧姆以下都要叫,可怜我又

打理了n长时间的电路板......再仔细阅读了一次peli模式下的操作指南,又仔细阅读了zlg

提供的初始化规范,发现在子发送的时候发送的命令应该是0x10或者是0x12(即CMR寄存器里

面有一个专门的控制位是用来控制自发送的,和普通的发送命令位是不同的)。在发现了这

个问题之后,自发送一切顺利的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两个节点的互调了,我首先用自发送程序把两个节点都调试了一下,保证单

个节点发送硬件没有任何问题。然后就用双绞线通过接线端子把两个系统连接到了一起。第

一次调试采用的是1M的波特率(由于ZLG只给出了16M晶体下的BTR0和BTR1的初始值,我在ZLG 的论坛上找到了一个网友自己计算的数值,后来证明这个东西有些问题),没有成功。发送节

点通过串口利用串口调试助手来控制发送,接收节点通过仿真器观察数据。虽然没有发送成

功,但是通过串口的反馈数据和仿真器的观察窗,可以看到ECC寄存器都发生了变化,证明

数据线上有数据过去(由于我没有示波器,只有采用这种办法)。于是我改变了两次波特率,

最低到了5k,都没有成功,最后我从21IC上的一篇应用文章上找到了两个参数,这次就成功

了,通讯速率20k。现在一切稳定,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哪几个LED正欢快的闪烁着。

最后,总结几个经验:

1、一定要详细的阅读sja的手册和CAN的相关知识;

2、SJA的复位是低电平,而且不是用一个非们把单片机的RST反相就可以的,有两

种解决方式:第一种是使用单片机的IO引脚来控制SJA的复位引脚,好处是单片机完全控制SJA的复位过程;第二种是采用适当的复位芯片,ZLG给我推荐的是CAT1161,我没有用过,其好处是同步复位。

3、在自发送的模式下,需要匹配电阻,而且自发送的启动命令和普通发送的启动

命令不相同;

4、BRT0和BRT1的选择,和串口通信中只要两个的误差一样就可以了不同,一定要

精心选择,建议SJA的外部晶体选择16M的,这样有利于参考ZLG的标准数值

5、SJA和其他外部器件连接的时候,数据线在373前后都可以;

6、最好有一个示波器;

7、不要太大意的相信万用表的蜂鸣器;

8、这是从ZLG网站上转载过来的peli模式下的初始化流程

a)检测硬件连接是否正确

b)进入复位状态

c)设置时钟分频寄存器

d)设置输出控制寄存器

e)设置通讯波特率

f)设置代码验收寄存器

g)设置代码屏蔽寄存器

h)退出复位状态

i)设置工作模式

j)设置中断使能寄存器

这是一个自发收程序,采用at89s51+sja1000,分离晶体,at89s51晶体11.0592

sja1000外部晶体为12M,通过串口进行监控

******************************************************

以下为头文件定义

copyright by alloy

****************************************************** #define SJA_REG_BaseADD 0x7800

#define REG_MODE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0]

#define REG_CMD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1]

#define REG_S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2]

#define REG_I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3]

#define REG_IR_ABLE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4]

#define REG_BTR0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6] //05保留

#define REG_BTR1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7]

#define REG_OC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8]

#define REG_TEST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9]

#define REG_ALC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b] //0a保留

#define REG_ECC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c]

#define REG_EML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d]

#define REG_RXER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e]

#define REG_TXER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0f]

#define REG_ACR0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0]

#define REG_ACR1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1]

#define REG_ACR2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2]

#define REG_ACR3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3]

#define REG_AMR0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4]

#define REG_AMR1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5]

#define REG_AMR2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6]

#define REG_AMR3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7]

#define REG_RxBuffer0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0]

#define REG_RxBuffer1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1]

#define REG_RxBuffer2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2]

#define REG_RxBuffer3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3]

#define REG_RxBuffer4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4]

#define REG_TxBuffer0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0]

#define REG_TxBuffer1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1]

#define REG_TxBuffer2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2]

#define REG_TxBuffer3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3]

#define REG_TxBuffer4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4]

#define REG_DataBuffer1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5]

#define REG_DataBuffer2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6]

#define REG_DataBuffer3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7]

#define REG_DataBuffer4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8]

#define REG_DataBuffer5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9]

#define REG_DataBuffer6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a]

#define REG_DataBuffer7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b]

#define REG_DataBuffer8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c]

#define REG_RBSA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e]

#define REG_CD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f]

#define REG_Receive_Counter XBYTE[SJA_REG_BaseADD + 0x1d]

#define OK 1

#define Fail 0

#define ON 1

#define OFF 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sbit SJARst = P2 ^ 6; //复位控制

sbit LED0 = P1 ^ 0;

sbit LED1 = P1 ^ 1;

sbit Key0 = P1 ^ 2;

sbit Key1 = P1 ^ 3;

sbit Key2 = P1 ^ 4;

sbit Key3 = P1 ^ 5;

bit step_flg;

bit Tx_flg;

bit Rx_flg;

unsigned char step_counter; unsigned char Tx_counter;

unsigned char PC_RX_Buffer; unsigned char temp_data1;

unsigned char Rx_Buffer[6];

void MCU_Init(void);

void SJA_Init(void);

void send(unsigned char S_Data); void Serial(void);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Delay_time); void step(void);

*******************************************************

以下为c的主程序

copyright by alloy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unsigned char i;

MCU_Init();

SJA_Init();

REG_MODE = 0x01; //进入复位模式

temp_data1 = REG_MODE;

temp_data1 = temp_data1 &0x01;

if(temp_data1 == 0x01) //在复位模式中

{

REG_BTR0 = 0x85;

REG_BTR1 = 0xb4; //100k

REG_OCR = 0x1a;

REG_CDR = 0xc0;

REG_RBSA = 0x00;

REG_ACR0 = 0xff;

REG_ACR1 = 0xff;

REG_ACR2 = 0xff;

REG_ACR3 = 0xff;

REG_AMR0 = 0xff;

REG_AMR1 = 0xff;

REG_AMR2 = 0xff;

REG_AMR3 = 0xff;

REG_IR_ABLE = 0xff;

}

REG_MODE = 0x0c; //进入自接收模式REG_MODE = 0x0c;

for(i = 0;i<100;i++);

temp_data1 = REG_Receive_Counter; send(temp_data1);

for(;;)

{

while(Tx_flg == False);

Tx_flg = False;

Tx_counter++;

send(Tx_counter);

temp_data1 = REG_SR;

while((temp_data1 &0x10) == 0x10);

temp_data1 = REG_SR;

if((temp_data1 &0x04) == 0x04)

{

REG_RxBuffer0 = 0x08; //标准帧,长度为8 REG_RxBuffer1 = 0xff;

REG_RxBuffer2 = 0xff;

REG_RxBuffer3 = 0x01;

REG_RxBuffer4 = 0x02;

REG_DataBuffer1 = 0x03;

REG_DataBuffer2 = 0x04;

REG_DataBuffer3 = 0x05;

REG_DataBuffer4 = 0x06;

REG_DataBuffer5 = 0x07;

REG_DataBuffer6 = 0x08;

REG_DataBuffer7 = 0x09;

REG_DataBuffer8 = 0x0a;

}

REG_CMD = 0x10;

temp_data1 = REG_SR;

temp_data1 = temp_data1 &0x20;

while(temp_data1 == 0x20) //检查是否发送完成{

//send(0xaa);

temp_data1 = REG_ECC;

send(temp_data1);

temp_data1 = REG_SR;

temp_data1 = temp_data1 &0x20;

//send(temp_data1);

}

send(0x66);

temp_data1 = REG_ALC;

send(temp_data1);

temp_data1 = REG_ECC;

send(temp_data1);

temp_data1 = REG_SR;

send(temp_data1);

temp_data1 = REG_Receive_Counter; send(temp_data1);

PC_RX_Buffer = 0x77;

LED0 = ~LED0;

// Tx_counter = 0x00;

}

}

void MCU_Init(void)

{

SJARst = 1;

LED0 = OFF;

LED1 = OFF;

PC_RX_Buffer = 0x77;

step_counter = 0x00;

step_flg = False;

Tx_flg = False;

temp_data1 = 0x00;

TMOD = 0x20;

TH1 = 0xff;

TL1 = 0xff;

TR1 = 1;

SCON = 0x50;

PCON = 0x80;

EA = 1;

ES = 1;

Tx_counter = 0x00;

}

void SJA_Init(void)

{

unsigned char i;

for(i = 0;i <125;i++);

SJARst = 0;

for(i = 0;i <125;i++);

SJARst = 1;

for(i = 0;i <125;i++);

}

void send(unsigned char S_Data) {

SBUF = S_Data;

while(TI == 0);

TI =0;

}

void Serial() interrupt 4 using 2

{

if(RI == 1)

{

PC_RX_Buffer = SBUF;

RI = 0;

if(PC_RX_Buffer == 0xaa)

{

send(0x13);

Tx_flg = True;

PC_RX_Buffer = 0x77;

}

else if(PC_RX_Buffer == 0x55)

{

send(0x14);

Rx_flg = True;

PC_RX_Buffer = 0x77;

}

else

{

send(0x15);

PC_RX_Buffer = 0x77;

}

}

}另外,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还不错的北航出版的《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饶运涛等)

MP3解码芯片选型指南

MP3解码芯片选型指南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人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很受消费者青睐,例如现在大多数人的家门都会装上MP3解码芯片的智能防盗电子锁,当半夜小偷非法撬门时可立即发出刺耳的报警声,惊醒入睡的房主吓跑小偷,及时避免盗窃损失,晚上再也不用担心被盗窃,可以安心的睡觉。而广州九芯的N910X系列的解码芯片就有此功能。

概述: N910X是一个提供串口的MP3 芯片,完美的集成了MP3、WMV的硬解码芯片。它包括了四种功能型号的MP3芯片,即N9100、N9101、N9102和N9103 MP3芯片,支持TF 卡驱动,支持电脑直接更新spi flash 的内容,支持FAT16、FAT32 文件系统。通过简单的UART串口指令或一线串口指令即可完成播放指定的音乐,以及如何播放音乐等功能,无需繁琐的底层操作,音质优美,使用方便,稳定可靠是此款产品的最大特点。另外该芯片也是深度定制的产品,专为固定语音播放领域开发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功能: 支持采样率(KHz):8/11.025/12/16/22.05/24/32/44.1/48。音质优美,立体声。 24 位DAC 输出,内部采用DSP硬解码,非PWM输出,动态范围支持90dB,信 噪比支持85dB 完全支持FAT16、FAT32 文件系统,最大支持32G的TF 卡,支持32G的U盘 多种控制模式,UART串口模式、一线串口模式、AD按键控制模式。 广播语插播功能,可以暂停正在播放的背景音乐,支持指定路径下的歌曲播放,支持跨盘符插播,支持插播提前结束 指定盘符播放,指定曲目播放 30级音量可调,5种EQ可调(NORMAL—POP—ROCK—JAZZ--CLASSIC) 指定路径播放(支持中英文)功能以及文件夹切换功能,指定时间段播放功能; 支持立体声输出播放,MP3格式,可以直推0.25W耳机喇叭; 支持电脑声卡控制,支持USB mass storage SOP16封装形式,外围简单; 宽泛的输入电源范围3V--5V输入,内置看门狗复位电路,性能稳定; 支持开发定制特殊功能;

ht7550中文资料_数据手册_参数

HT7530/33/36/44/50EOL Notification Features Cross Reference Part No. Item HT75XX-1HT75XX Output Voltage Same Same Electrical Specification Same Same Part No.HT7530-1 HT7533-1 HT7536-1 HT7544-1 HT7550-1 HT7530 HT7533 HT7536 HT7544 HT7550 Tolerance±3%±5% Package Form TO92(Bulk,T&R)TO92(Bulk,T&R) SOT89(T&R only)SOT89(Bulk,T&R) SOT25(T&R only)None Marking 75XX-1(for TO92and SOT89)HT75XX(for TO92and SOT89) 5XX1(for SOT25)None Availability Now available Last order:Jul/31/2003 Last shipment:Oct/31/2003 1November29,2002 EOL Notification Holtek hereby formally gives End Of Life(EOL)notification that the HT7530,HT7533,HT7536,HT7544and HT7550 (hereinafter denoted as HT75XX)100mA Voltage Regulator will be phased out of production with a latest purchase date of July31st2003.The suggested replacement device will be known as the HT7530-1,HT7533-1,HT7536-1, HT7544-1and HT7550-1(hereinafter denoted as HT75XX-1)and will offer superior performance by providing lower output voltage tolerance of3%in addition to having an additional SOT25packaging type.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phase out schedule for the HT75XX and the cross references between the phased out devices and the new release devices: ·Last time buy date:July31st2003 -Order placement deadline ·Production stops:October31st2003 -Cease production -Last delivery -Product reaches end of life status ·Suggested replacement device:HT75XX-1 -Output voltage tolerance of±3% -Additional SOT25package release -All devices are now availabl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tables for cross reference information.

各PFC芯片选型

型号厂商引脚基准电压(V)最大开关频率(KHz)UCC28019TI85=65 UCC3817TI167.5 UCC28051TI8 2.5 UCC28060TI166 UC3852TI85 UC2854/3854TI87.5 UCC38050TI8 2.5 UCC3817 TI167.5 UCC3818TI207.5220 UCC3819TI167.5220 UCC38500/02TI207.5250 UCC385/01/03TI20250 NCP1601A ON8405 NCP1601B ON8405 NCP1654ON865/133/200 NCP1910ON24565 LT1248LT167.5300 LT1509LT207.5300 L4981A ST20 5.1=100 L4981B ST20 L6561ST8 FAN4810Fairchair16 ML4821Fairchair16/20 FAn9612Fairchair16 TEA1751NXP16 MC33/4261Motorala8

门限电压(V)工作模式功率范围(W) 10.5/9.5CCM 16.0/10.0CCM 12.5/9.7CRM 12.6/10.35CRM 16.3/11.5DCM 16.0/10.0CCM 15.8/9.7CRM 16.0/10.0CCM 10.5/10.0CCM 10.2/9.7CCM 16.0/10.0CCM 10.5/10.0CCM 13.75/9DCM+CRM 10.5/9.5DCM+CRM 10.5/9.0CCM 10.5/9.0CCM 16.5/10.5CCM/DCM 16.5/10.5CCM/DCM 15.5/10.0CCM 15.5/10.0CCM 13.0/9.9CRM 13.0/2.8CCM 16.5/11.0CCM 12.5/7.5CRM 22.0/15.0DCM 10.0/8.0CRM

(整理)集成电路IC知识

集成电路IC常识 中国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半导体器件有效电极数目。 第二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半导体器件的材料和极性 第三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半导体器件的内型。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第五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规格号 日本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有效电极数目或类型。 第二部分:日本电子工业协会JEIA注册标志。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器件使用材料极性和类型。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在日本电子工业协会JEIA登记的顺序号。 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同一型号的改进型产品标志。 集成电路(IC)型号命名方法/规则/标准 原部标规定的命名方法X XXXXX 电路类型电路系列和电路规格符号电路封装T:TTL;品种序号码(拼音字母)A:陶瓷扁平; H:HTTL;(三位数字) B :塑料扁平; E:ECL; C:陶瓷双列直插; I:I-L; D:塑料双列直插; P:PMOS; Y:金属圆壳; N:NMOS; F:金属菱形; F:线性放大器; W:集成稳压器; J:接口电路。 原国标规定的命名方法CXXXXX中国制造器件类型器件系列和工作温度范围器件封装符号 T:TTL;品种代号C:(0-70)℃;W:陶瓷扁平; H:HTTL;(器件序号)E :(-40~85)℃;B:塑料扁平; E:ECL; R:(-55~85)℃;F:全密封扁平; C:CMOS; M:(-55~125)℃;D:陶瓷双列直插; F:线性放大器; P:塑料双列直插; D:音响、电视电路; J:黑瓷双理直插; W:稳压器; K:金属菱形; J:接口电路; T:金属圆壳; B:非线性电路; M:存储器; U:微机电路;其中,TTL中标准系列为CT1000系列;H 系列为CT2000系列;S系列为CT3000系列;LS系列为CT4000系列; 原部标规定的命名方法CX XXXX中国国标产品器件类型用阿拉伯数字和工作温度范围封装 T:TTL电路;字母表示器件系C:(0~70)℃F:多层陶瓷扁平; H:HTTL电路;列品种G:(-25~70)℃B:塑料扁平; E:ECL电路;其中TTL分为:L:(-25~85)℃H:黑瓷扁平; C:CMOS电路;54/74XXX;E:(-40~85)℃D:多层陶瓷双列直插; M:存储器;54/74HXXX;R:(-55~85)℃J:黑瓷双列直插; U:微型机电路;54/74LXXX;M:(-55~125)℃P:塑料双列直插; F:线性放大器;54/74SXXX; S:塑料单列直插; W:稳压器;54/74LSXXX; T:金属圆壳; D:音响、电视电路;54/74ASXXX; K:金属菱形; B:非线性电路;54/74ALSXXX; C:陶瓷芯片载体; J:接口电路;54/FXXX。 E:塑料芯

电源芯片选型

①明确输入电压(或范围)和输出电压,根据输入输出的大小关系决定选择降压、升压或升降压芯片。如果是降压,则可以选择线性稳压器、电容式DC-DC(即电荷泵)或降压DC-DC (当然升/降压DC-DC也可以,考虑到性价比没有必要这样选);如果是升压或者升/降压,则只能选择DC-DC转换器(电容式或者电感式升压DC-DC)! ②如果是降压,考虑效率,需要计算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压差。若这个压差很小(远远小于 1 V),则可以考虑选择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若这个压差在1 V以上,则可以考虑选择普通线性稳压器或者电感式降压DC-DC。如果对效率没有要求,两种线性稳压器都可以的情况下,追求更低成本则可以选用普通线性稳压器。 ③在线性稳压器和DC-DC稳压器都可以的情况下,若把转换效率放在第一位,则可以选择DC-DC稳压器;若对价格限制得很严格,并且要求较小的纹波和噪声,则可以考虑选用线性稳压器。 ④在使用电池供电时,若要求较长的电池使用时间,需要优先考虑效率,无论是升压、降压、升/降压都可以选用DC-DC转换器。为获得较高的效率,此时需要参照DC-DC转换器芯片手册里边的效率随负载电流变化曲线,要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的DC-DC转换器,确保稳压器达到较高的效率。 ⑤为保证电池供电系统电源负荷变化较大应用的效率,最好选择PFM/PWM自动切换控制式的DC-DC变换器。PWM的特点是噪音低、满负载时效率高且能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PFM具有静态功耗小,在低负荷时可改进稳压器的效率。当系统在重负荷时由PWM控制,在低负荷时自动切换到PFM控制,这样能够兼顾轻重负载的效率。在备有待机模式的系统中,采用PFM/PWM切换控制的DC-DC稳压器能够得到较高效率。这样的电源芯片有TPS62110/62111/62112/62113、MAX1705/1706、NCP1523/1530/1550等。 ⑥不要“大牛拉小车”或“小牛拉大车”。选用电源芯片时为保证电源的使用寿命,需要留有一定的裕量,较合适的工作电流为电源芯片最大输出电流的70%~90%。如果用一个能输出大电流的稳压块来带动一个小电流的负载,虽然说驱动能力没有问题,但是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方面成本会提高;另一方面选用DC-DC转换器时效率可能会非常低,因为一般的DC-DC在输出电流非常小或者非常大的时候效率都比较低。当使用线性稳压器(特别是

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选型指南

以下是中国步进电机网对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所做的较为完整的表述: 1、系统常识: 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器构成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不但取决于步进电机自身的性能,也取决于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优劣。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研究几乎是与步进电机的研究同步进行的。 2、系统概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元件。当步进电机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来自控制器),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 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 3、系统控制: 步进电机不能直接接到直流或交流电源上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驱动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的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4、用途: 步进电机是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驱动器性能提高),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步进电机在运行中精度没有积累误差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特别是开环控制系统。 5、步进电机按结构分类: 步进电机也叫脉冲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等。 (1)反应式步进电机: 也叫感应式、磁滞式或磁阻式步进电机。其定子和转子均由软磁材料制成,定子上均匀分布的大磁极上装有多相励磁绕组,定、转子周边均匀分布小齿和槽,通电后利用磁导的变化产生转矩。一般为三、四、五、六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消耗功率较大,电流最高可达20A,驱动电压较高);步距角小(最小可做到六分之一度);断电时无定位转矩;电机内阻尼较小,单步运行(指脉冲频率很低时)震荡时间较长;启动和运行频率较高。 (2)永磁式步进电机: 通常电机转子由永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制成的定子上有多相励磁绕组,定、转子周边没有小齿和槽,通电后利用永磁体与定子电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一般为两相或四相;输出转矩小(消耗功率较小,电流一般小于2A,驱动电压12V);步距角大(例如7.5度、15度、22.5度等);断电时具有一定的保持转矩;启动和运行频率较低。 (3)混合式步进电机: 也叫永磁反应式、永磁感应式步进电机,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其定子和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没有区别(但同一相的两个磁极相对,且两个磁极上绕组产生的N、S极性必须相同),转子结构较为复杂(转子内部为圆柱形永磁铁,两端外套软磁材料,周边有小齿和槽)。一般为两相或四相;须供给正负脉冲信号;输出转矩较永磁式大(消耗功率相对较小);步距角较永磁式小(一般为1.8度);断电时无定位转矩;启动和运行频率较高;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步进电机。 6、步进电机按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功率式和伺服式两种。 (1)功率式:输出转矩较大,能直接带动较大负载(一般使用反应式、混合式步进电机)。(2)伺服式:输出转矩较小,只能带动较小负载(一般使用永磁式、混合式步进电机)。 7、步进电机的选择: (1)首先选择类型,其次是具体的品种与型号。

功放IC常用选型与详细说明

功放IC常用选型与详细说明 前言: 小功率功放芯片的遍地开花,使的目前生产和开发蓝牙、MP3的音箱的公司,在功放选型上有很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功放芯片,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特别是选一款工作电压较宽的功放芯片,更加不容易。下面我就针对我公司的功放芯片,给在家介绍一下。 先例出几款常用功放芯片的比较:QQ:298391364 从列表可以看出,我公司推出的HX系列功放芯片,工作电压和 输出功率明显的高于其它的功放。 HX8358资料介绍: 芯片功能说明: HX8358是一款超低EMI,无需滤波器,AB/D类可选式音频功率

放大器。6V工作电压时,最大驱动功率为8W(VDD=6V,2ΩBTL负载,THD<10%),音频范围内总谐波失真噪声小于1%,(20Hz~20KHz);HX8358的应用电路简单,只需极少数外围器件; HX8358输出不需要外接耦合电容或上举电容和 缓冲网络; HX8358采用ESOP8封装,特别适合用于小音 量、小体重的便携系统中; HX8358可以通过控制进入关断模式,从而减少 功耗; HX8358内部具有过热自动关断保护机制; HX8358工作稳定,通过配置外围电阻可以调整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方便应用。 芯片功能主要特性: 超低EMI,高效率,音质优 AB/D类切换、单通道 VDD=6V,RL=2Ω,Po=8W,THD+N≤10% VDD=6V,RL=4Ω,Po=5W,THD+N≤10% (防失真关断模式) 宽工作电压范围2.5V—7V 优异的上掉电POP声抑制 采用ESOP8封装 芯片的基本应用:

手提电脑、台式电脑 扩音器 蓝牙音箱 HX8358原理框图: 典型应用电路: 注:以上应用图中元件说明:

合泰“烧录器”攻略_V100

合泰烧录器攻略 目录 一、让Hope3000默认弹出你要的封装 (2) 二、关于读不到ID (2) 三、关于空片,却读取发现Option有值 (2) 四、关于HIRC(内部振荡器) (2) 五、如何让你的烧录速度加快 (3) 1. 不用设置“查空” (3) 2. 可以从Data区下手(新手勿轻易使用) (3) 3. 可以从Code范围下手(新手勿轻易使用) (3)

一、让Hope3000默认弹出你要的封装 每次打开文档,都要从一堆下拉列表中挑选你要的封装,是不是很累? 可以将你IDE3000的工程名称多加上你要的封装名称 Eg:XXXXXXX-package20DIP-A 这样产出的烧录档名称就含有封装信息了 那么你再使用Hope3000来开档案,就会直接弹出你要的封装了 (Hope3000需V3.05版本及以上) 二、关于读不到ID Flash是没有ID的,所以不会有“Check ID”可以勾选 OTP封装片有ID,但如果是“裸片”也会没有ID,所以你若是用“裸片”也请取 消Check ID 三、关于空片,却读取发现Option有值 因为芯片出厂时,会在Option个别位置烧录一些出厂数据 因此如果你发现“擦除/查空”后提示空片,但读取发现Option有值,那么这些值 就是出厂数据。 四、关于HIRC(内部振荡器) 内部HIRC频率的精准度和IC的工作电压有很大关系 因此请确保你在IDE3000中设置了正确的“工作电压”,如下是8MHz@5V 目前有3V和5V两个电压点可供选择

五、如何让你的烧录速度加快 1.不用设置“查空” 设置“智能烧录”时,不用设置“查空”,设置这个意义不大,却又耗时间!!! 对于Flash只要你加入“擦除”就可以了 对于OTP芯片,万一真的不为空片,那你又能咋样是不是,都是要报废 所以不要“查空”了 2.可以从Data区下手(新手勿轻易使用) 如果你是用Flash芯片,并且烧录的时候,不需要初始化内部EEData 那么可以将“烧录”&“校验”这两个中的Data不勾选 记得“烧录”&“校验”都要同步做设置哦! 3.可以从Code范围下手(新手勿轻易使用) 假设MCU为2K(8个Page) 而你的程序只用了前面的0~5个Page,剩余的2个Page没用,值都是0000 你就可以将“烧录”&“校验”这两个中Code的范围做调整! 记得“烧录”&“校验”都要同步做设置哦! 如下图:

TRINAMIC驱动芯片选型手册2019版

选型手册 2019集成电路我们将数字信号转化为物理运动

关于我们 拥有数以十年构筑高可靠性嵌 入式构架的行业经验 Trinamic 是一家在嵌入式电机运动控制领域的全球领导企业。 我们的芯片和微控制系统将数字信号和现实物理世界联系在 一起。 我们的工程师是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专家, 他们几十年 的经验体现在我们的每一个产品中。Trinamic代表了精密、可 靠和高效。 2 Trinamic 选型手册

电动机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这些设备的使用量持续上升。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加上家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家庭周围电动马达驱动的 产品数量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使用TRINAMIC技术来提升您的产品品质 人类生活环境对自动化不断增加的需求趋势导致了控制运动系统的爆炸式增长。 产品开发人员必须处理日益复杂的系统,而且很难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Trinamic通过一种基于API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帮住用户缩短其产品上市时间,节约了成本,并最终提 高产品性能。 Trinamic产品服务于多个市场,包括实验室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半导体设备,纺织设备,机器人,金融设备......等对可靠性要求比较 高的场合。 Bryan Turnbough, IHS分析师。 我们最新的产品为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如3D打印,医疗泵和自动化移液提升了新的性能标准。 为什么世界上最具前瞻性的公司一再选择Trinamic? 诚然, 有些人选择我们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性能优越。然而,我们的大多数客户选择我们,是因为我们对运动控制的专注 为用户提供了深入的应用知识,并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在他们的特定领域更快地创新。 Trinamic 选型手册 3

IC 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规律

IC 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的选型规律说到元器件选型,大家头脑中是不是蹦出一大堆“???”如果是,你就out啦!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创客的时代,各种元器件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甚至进入幼儿园了呢!还不懂元器件的小白,Mark下来好好学习下面的内容! 元器件选型原则 普遍性原则:所选的元器件要是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减少开发风险。 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使用率都相近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价格比较好的元器件,降低成本。 采购方便原则:尽量选择容易买到、供货周期短的元器件。 持续发展原则:尽量选择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停产的元器件。 可替代原则:尽量选择pin to pin兼容芯片品牌比较多的元器件。 向上兼容原则:尽量选择以前老产品用过的元器件。 资源节约原则:尽量用上元器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处理器选型要求 要选好一款处理器,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单单是纯粹的硬件接口,还需要考虑相关的操作系统、配套的开发工具、仿真器,以及工程师微处理器的经验和软件支持情况等。 1、应用领域 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一旦定制下来,其所在的应用领域也随之确定。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分类有航天航空、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医疗系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2、自带资源 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问题:主频是多少?有无内置的以太网MAC?有多少个I/O口?自带哪些接口?支持在线仿真吗?是否支持OS,能支持哪些OS?是否有外部存储接口? 以上都涉及芯片资源的问题,微处理器自带什么样的资源是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芯片自带资源越接近产品的需求,产品开发相对就越简单。 3、可扩展资源 硬件平台要支持OS、RAM和ROM,对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

电源类芯片选型指南

MOSFET驱动器 TPS28225DR 特征: 8引脚高频4-amp库同步MOSFET驱动器 广泛的门驱动电压:4.5V至8.8V 最好的效率在7v到8V 宽功率系统输入电压:3v到27v 宽输入PWM信号:2.0v到13.2v振幅 能够驱动MOSFET开关的电流>=每相40A 高频操作:14ns传播延迟和10ns的上升/下降时间允许FSW - 2MHz 可小于30 ns输入PWM脉冲的传播 低侧驱动器接收器电阻(0.4?)防止相关直通电流DV / DT 三态PWM输入为了关闭功率级 节省空间的启用(输入)和电源良好(输出)在相同的引脚信号 热关机 欠压保护 内部自举二极管 经济的SOIC - 8和热增强

3毫米x 3毫米DFN 8包 高性能的替代流行的三态输入驱动器 应用: 多相DC-DC转换器的模拟或数字控制桌面和服务器Vrms和evrds 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管理 用于隔离电源的同步整流 典型应用

对于互补驱动MOSFET同步整流驱动器 多相同步降压转换器

输入电源电压范围VDD: 启动电压Vboot: 相电压:DC: 脉冲<400ns,E=20uJ 输入电压范围, 输出电压范围 输出电压范围 ESD额定值,HBM ESD额定值,HBM的ESD额定值,CDM

连续总功耗见耗散评级表 经营虚拟结温范围,Tj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TA 铅的温度 TPS40210, 适用于升压,反激式,SEPIC,和LED 驱动器拓扑 宽输入电压:4.5 V至52 V 振荡器频率可调 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 内部斜率补偿 集成的低侧驱动器 可编程闭环软启动 过流保护 700 mV参考(tps40210) 低电流禁用功能

合泰(HT)入门攻略

合泰(HT)入门攻略 同V100版本相比,多出了如下红色内容 目录 一、网址链接 (2) 1. 芯片选型 (2) 2. 工具主页 (2) 3. 工具的使用视频 (3) 二、HT基本常识 (4) 1. Flash/OTP (4) 2. 编译器 (4) 3. 软件仿真 (4) 4. 资料更新 (4) 三、HT价格 (5) 1. 芯片价格 (5) 2. 仿真器价格 (5) 3. 烧录器价格 (6) 四、HT培训 (7) 1. 可以建议购买如下书籍 (7) 2. 仿真器购买M1001D+D1003C (7) 3. HT官方网站上有应用范例 (7) 4. 如果想有人手把手教 (7) 五、使用手册 (8)

一、网址链接 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 1.芯片选型 ?选型系统 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ecatalog_mvc_trunk/parametricSearchContr oller.do?compNo=H&groupNo=01 ?简易选型PDF文档 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pdf/guide.pdf 2.工具主页 ?上位机软体下载 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China/tech/tool/MainPage1.htm ?仿真器/烧录器硬件 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China/tech/tool/MainPage1.htm

? 工具搭配组合查询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China/tech/tool/MainPage2.aspx?L=CN ? IC 烧录引脚需知 如果不使用HT 的专用e-Socket 转接座,可考虑使用如下ICP 方式: 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english/literature/Holtek_MCU_In-Circuit_Pr ogramming_Guidelines.pdf 3. 工具的使用视频 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HoltekC500 ○ 1 ○ 2 ○ 3

常用大功率D类音频功放IC芯片选型说明

常用大功率D类音频功放IC芯片选型说明传统大功率功放芯片,一般都是模拟的功放芯片,象大家都熟悉的TDA2030、LM1875、TDA1521等。这些功放除了音质会好一点,其它的对于现在的D类功放来说,都是缺点。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D类功放的音质技术早已突破,比传统功放芯片差不了多少。以HX8330为代表的D类功放,是替代这些优秀的前辈产品不二之选。 二、模拟功放的缺点: ●电源供电一般都要用正负双电源供电。 ●大部分都是插件式。 ●因本身发热严重,需要带一块沉重的铝片散热。 ●占用PCB板和机壳的空间很大。 ●外围元件多,特别是电解电容也用的多。 三、HX8330概述: HX8330是一款30W高效D类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主要应用于音响等消费类音频设备。此款电路可以驱动低至4Ω负载的立体声扬声器,功效高达90%,使得在播放音乐时不需要额外的散热器。其特点如下: ●15W功率输出(12V电压,4Ω负载,TND+N=10%); ●30W功率输出(16V电压,4Ω负载,TND+N=10%); ●效率高达90%,无需散热片; ●较大的电源电压范围8V~20V; ●免滤波功能,输出不需要电感进行滤波; ●输出管脚方便布线布局; ●良好短路保护和具备自动恢复功能的温度保护; ●良好的失真; ●增益36dB; ●差分输入; ●简单的外围设计;QQ:1207435600 ●封装形式:ESOP8。 四、应用领域: ●拉杆音箱: ●大功率喊话器: ●落地音箱: ●蓝牙音箱 ●扩音器

五、芯片对比分析: 六、 功能框图与引脚说明:

七、应用原理图: 如上图,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硬件的外围电路是极其简单的,bom成本低廉 八、HX8330优势说明: 1、外围元件少,电路简单, 2、效率高达90%,无需散热片 3、占用PCB板空间小 4、16V供电时,功率可以到达30W 九、总结: 我写这边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抵扉传统的模拟功放。只是想告诉各位同仁,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一个成品的利润能多铮几毛钱,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在选择功放的时候,如果不是做HIFI级别的音箱,音质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D类功放也是一种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 IPET

嵌入式ARM微处理器选型指南

嵌入式ARM微处理器选型指南 要选好一款处理器,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单单是纯粹的硬件接口,还需要考虑相关的操作系统、配套的开发工具、仿真器,以及工程师微处理器的经验和软件支持情况等。微处理器选型是否得当,将决定项目成败。当然,并不是说选好微处理器,就意味着成功,因为项目的成败取决于许多因素;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微处理器选型不当,将会给项目带来无限的烦恼,甚至导致项目的流产。 1 嵌入式微处理器选型的考虑因素 在产品开发中,作为核心芯片的微处理器,其自身的功能、性能、可靠性被寄予厚望,因为它的资源越丰富、自带功能越强大,产品开发周期就越短,项目成功率就越高。但是,任何一款微处理器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满足每个用户的需要,所以这就涉及选型的问题。 (1)应用领域 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一旦定制下来,其所在的应用领域也随之确定。应用领域的确定将缩小选型的范围,例如:工业控制领域产品的工作条件通常比较苛刻,因此对芯片的工作温度通常是宽温的,这样就得选择工业级的芯片,民用级的就被排除在外。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分类有航天航空、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医疗系统、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2)自带资源 经常会看到或听到这样的问题:主频是多少?有无内置的以太网MAC?有多少个I/O口?自带哪些接口?支持在线仿真吗?是否支持OS,能支持哪些OS?是否有外部存储接口?……以上都涉及芯片资源的问题,微处理器自带什么样的资源是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芯片自带资源越接近产品的需求,产品开发相对就越简单。 (3)可扩展资源 硬件平台要支持OS、RAM和ROM,对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芯片一般都有内置RAM和ROM,但其容量一般都很小,内置512 KB就算很大了,但是运行OS一般都是兆级以上。这就要求芯片可扩展存储器。 (4)功耗 单看“功耗”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名词。这里举几个形象的例子: ①夏天使用空调时,家里的电费会猛增。这是因为空调是高功耗的家用电器,这时人们会想,“要是空调能像日光灯那样省电就好了”。 ②随身的MP3、MP4都使用电池。正当听音乐看视频时,系统因为没电自动关机,谁都会抱怨“又没电了!” ③目前手机一般使用锂电池,手机的待机和通话时间成了人们选择手机的重要指标。待机及通话时间越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就可以提高,手机的寿命也相对提高了。 以上体现了人们对低功耗的渴求。低功耗的产品即节能又节财,甚至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它有如此多的优点,因此低功耗也成了芯片选型时的一个重要指标。 (5)封装 常见的微处理器芯片封装主要有QFP、BGA两大类型。BGA类型的封装焊接比较麻烦,一般的小公司都不会焊,但BGA封装的芯片体积会小很多。如果产品对芯片体积要求不严格,选型时最好选择QFP封装。 (6)芯片的可延续性及技术的可继承性 目前,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所以在选型时要考虑芯片的可升级性。如果是同一厂家同一内核系列的芯片,其技术可继承性就较好。应该考虑知名半导体公司,然后查询其相关产品,再作出判断。 (7)价格及供货保证 芯片的价格和供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许多芯片目前处于试用阶段(sampling),其价格和供货就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选型时尽量选择有量产的芯片。 (8)仿真器 仿真器是硬件和底层软件调试时要用到的工具,开发初期如果没有它基本上会寸步难行。选择配套适合的仿真器,将会给开发带来许多便利。对于已经有仿真器的人们,在选型过程中要考虑它是否支持所选的芯片。 (9)OS及开发工具

合泰芯片休眠问题

合泰芯片休眠问题 由于公司产品需要低功耗,本人也是菜鸟,但是在网上要这方面的介绍但是不是很详细,所以本人就在边学习边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调试好了,以下是本人对合泰芯片休眠状态调试的心得,希望对初学合泰单片机的菜鸟们借鉴。也是对本人学习的巩固。 1.调试以前把PCB板上面的元器件都焊接好,保证调试板一定是OK的。 2.开始调试静态电流,把单片机取下来,看整个PCB板的静态电流是多少, 如果有其它的芯片配合的,先把芯片VDD断开,看看外围控制电路的电流是多少,如果外围静态电流大,就自己慢慢找,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3.外围电路电流达到你想要的值了,就可以开始单片机的设置了。 4.一般的休眠都有一个定时过程,起码要1分钟以上才能进入休眠吧,到合泰 芯片掩膜选项里面把看门狗关闭不用,注;(我这里是I/O脚唤醒,所以这样设置)。把要设定的唤醒口设置为wake-up 。然后再选择带上拉 pull-high。 5.再设定使用的I/O口,如果你把I/O口作为输入口就要带上拉 pull-high。如 果你把I/O口作为输出口,就不能带上拉。我知道由于控制需要有些I/O口一定要这样设置的,特别注意这里,因为这里会消耗几百uA电流的,把没有使用的I/O设置为输出口。或者在芯片内部没有引出了的也一样。 6.在进入休眠以前要把所使用的I/O口一定要按要求设置好,把init初始化里 面的特殊寄存器都要关闭,再进入休眠函数_halt();,如果单步进入函数程序,当程序运行到_halt();软件左下脚会显示“掉电模式”。程序会一直停留在这里,等待I/O口唤醒。 7.在休眠函数_halt();后面要把关闭掉的特殊寄存器按init初始的要求重新设定 好。注意;按前面的设置一样,要不然程序运行会不对的。只要按上面的要求设定好基本上是没有问题了。 8.如果还是不明白就联系我邮箱;liuyuron@https://www.sodocs.net/doc/f02537502.html,

关于STC单片机的一些牢骚

关于STC单片机的一些牢骚 STC 1T系列单片机,是目前为止,我个人认为最适 合灯光调光类产品的单片机IC。但是目前市场上,对 STC的骂声一片,至少在我经常上的一些关于单片机的 论坛也好,经常聊的一些关于单片机、电子技术的Q群 也好并不怎么看好STC单片机。至于原因嘛,有目共睹的,STC因吹牛皮不慎,引犯众恶。比如: 一、数据手册、规格书做得不专业,很严谨的数据手册、规格书被做得很像宣传手册一样,很奇怪,怎么不参照 一下Microchip或者ATMEGA AVR这些牌子的数据手册、规格书呢。 二、产地不详。STC号称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中国 人自己的单片机。既不能提供产地的资料,又不明确表 态所用的技术是出自哪里的。客户打电话过去咨询,说 是美国的技术,上海制造,但是打电话到美国咨询却没 人接听。官网上却宣称是中国自己的技术。有点矛盾。 不过最近STC官网发布了一些TSMC生产现场的照片,说明的确是上海制造。 三、STC的官网也搞得太不像样了,很简单的一个 页面,而且从我留意STC到现在版面一点点改变都没有。 四、ISP烧录软件不像样,经常出错,在装有

AUTOCAD上的电脑启动,将会一起启动AUTOCAD的安装程序。巨郁闷…… 五、自吹自擂,号称无法解密的单片机,现在最新 的15F都用第八代加密技术了,但是市场上随便三两千 元都能解密了。还悬赏十万请专家帮忙查找有无漏洞。 你说会不会有这么笨的人,我要是知道你的解密方法, 我也不去做这么蠢的事,断自己的财路,这么等同于杀 鸡取卵么? 综上所述,STC的确缺点多多。但不得不承认STC仍拥有很多的优点、很强大的功能。比如说: 一、STC是1T单片机,速度十分的快。使用如此高速的单片机进行灯光PWM调光(多数为软件PWM,硬件PWM 在选型、移植、设计都有较多的不便,但软件PWM要求 较高的速度),能让光线柔和无闪烁感。这是其它单片机无法比拟的。也是STC适合于灯光调光类产品最主要的 原因。当然,1T、4T的单片机比比皆是。如Microchip、AVR、Silicon Labs。但STC可以用到30~40MHZ的单片机,Microchip、AVR的中低档单片机中根本没有。高档 就算啦,不是同一个价位的。而且进口货,也贵得惊人。有一次,Microchip一代理商给我打电话说,你们现在 用的单片机也几块钱啊,我们Microchip也有一块两块 美金的单片机啊。*,几块美金是多少人民币了?至于

单片机作品创意书

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合泰杯” 单片机应用设计竞赛作品创意书 智能LED台灯 重庆大学 弘深学院 指导教师:唐治德 参赛学生:程体阳史仪男王晓雨李杰

作品创意书 一.摘要 智能LED台灯系统是基于HT46R24单片机,结合现有台灯系统开发出的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作品。作品的基本功能有供电模块(可充电),检测并显示电量,显示时间及闹钟提醒和温度自动、手动(可以通过手机)调节亮度几个模块,将解决现有台灯调节难,无法显示电量,无法根据喜好及环境亮度调节台灯亮度等情况,能够帮助学生方便地使用台灯,提醒学习时间及及时充电,以此节约大量时间,保护视力,节约能源。本文将介绍智能LED台灯系统的工作原理、作品结构、作品特色以及市场前景等相关信息,旨在明确阐述本作品的设计意图及创作方向。 二、作品介绍: 该智能台灯主要包括供可充电,显示电量,显示并通过手机调节时间,显示当前温度,闹铃功能,自动手动调节亮度,其中手动调节亮度时可以通过手机调节等功能。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台灯模块、温度模块、时钟模块、闹铃模块、显示模块、充电模块、电量显示模块、亮度调节模块。本设计采用单片机HT46R24作为核心,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显示模块拟采用 LCD1602C 液晶显示电量、温度、时间等内容,时钟拟采用 DS12C887 时钟芯片,台灯模块拟采用 16 颗 LED,用蜂鸣器发出闹铃声,温度传感器拟采用 DS18B20 芯片。基于一些完备而可靠的硬件设计,使用单片机 C 语言编写,可以实现了全部控制功能。 现在市场上的智能台灯作为一个新生产品,普及度还不大,没有被广泛运用起来,但随着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将是一个发展的大方向,因此他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智能台灯,但功能不一,不够完善,“智能”程度还够高,并且市场价格较高,原因是他们使用一些较为智能的东西,提高了智能小车的成本。我们意在设计出一款功能齐全而性价比又高的

步进电机 知识及驱动芯片选型指南

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选型指南 以下是中国步进电机网对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所做的较为完整的表述: 1、系统常识: 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器构成步进电机驱动系统。步进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不但取决于步进电机自身的性能,也取决于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优劣。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研究几乎是与步进电机的研究同步进行的。 2、系统概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元件。当步进电机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来自控制器),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 3、系统控制: 步进电机不能直接接到直流或交流电源上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驱动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器(脉冲信号发生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的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4、用途: 步进电机是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驱动器性能提高),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步进电机在运行中精度没有积累误差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特别是开环控制系统。 5、步进电机按结构分类: 步进电机也叫脉冲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等。 (1)反应式步进电机: 也叫感应式、磁滞式或磁阻式步进电机。其定子和转子均由软磁材料制成,定子上均匀分布的大磁极上装有多相励磁绕组,定、转子周边均匀分布小齿和槽,通电后利用磁导的变化产生转矩。一般为三、四、五、六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消耗功率较大,电流最高可达20A,驱动电压较高);步距角小(最小可做到六分之一度);断电时无定位转矩;电机内阻尼较小,单步运行(指脉冲频率很低时)震荡时间较长;启动和运行频率较高。 (2)永磁式步进电机: 通常电机转子由永磁材料制成,软磁材料制成的定子上有多相励磁绕组,定、转子周边没有小齿和槽,通电后利用永磁体与定子电流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一般为两相或四相;输出转矩小(消耗功率较小,电流一般小于2A,驱动电压12V);步距角大(例如7.5度、15度、22.5度等);断电时具有一定的保持转矩;启动和运行频率较低。(3)混合式步进电机: 也叫永磁反应式、永磁感应式步进电机,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其定子和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没有区别(但同一相的两个磁极相对,且两个磁极上绕组产生的N、S极性必须相同),转子结构较为复杂(转子内部为圆柱形永磁铁,两端外套软磁材料,周边有小齿和槽)。一般为两相或四相;须供给正负脉冲信号;输出转矩较永磁式大(消耗功率相对较小);步距角较永磁式小(一般为1.8度);断电时无定位转矩;启动和运行频率较高;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步进电机。 6、步进电机按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功率式和伺服式两种。 (1)功率式:输出转矩较大,能直接带动较大负载(一般使用反应式、混合式步进电机)。 (2)伺服式:输出转矩较小,只能带动较小负载(一般使用永磁式、混合式步进电机)。 7、步进电机的选择: (1)首先选择类型,其次是具体的品种与型号。 (2)反应式、永磁式和混合式三种步进电机的性能指标、外形尺寸、安装方法、脉冲电源种类和控制电路等都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选择时应综合考虑。 (3)具有控制集成电路的步进电机应优先考虑。 8、步进电机的基本参数: (1)电机固有步距角:它表示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电机所转动的角度。电机出厂时给出了一个步距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