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1、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本次培训就要结束啦!请各位学员按照学习时间合理安排,认真完成作业。

2、前两次作业还有部分老师不合格,请大家互相转告,及时提交第三次作业。(提交截至时间:11月28日)

3、已经有一次作业成绩的学员不需要再提交第三门课程作业。

主 编: 黄 燕 编 辑:黄 燕

2011年11 月20日

学习时间不足10小时学员名单:

朱金顺9小时22分郭慧敏6小时56分江玉华8小时5分苏秀荣9小时4分刘伟明2小时25分徐智雄7小时21分罗青文1小时25分蓝文1小时37分陈雪英9小时41分谢建华5小时0分刘熙赣0小时51分阳建梅0小时0分(注:三门课程学习时间分别为200分钟以上。)

学习了《宽严有道,自然和谐》之后,你对今后的教学有何设想?(肖玲姬)

答:学习了《宽严有道,自然和谐》之后,我觉得传统的体育课只是一种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的运动训练模式的课,这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材,我们应该如何教?

一、把握理念内涵,建立牢固的理论支撑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对待我们的教学,教师责任中最为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课程标准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等有关常识、把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品味成功。

二、了解学情,培养骨干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助手,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完成一些辅导性的任务,同时还可以起到一个带动和鼓舞的作用。体育骨干的选拔和培养,不应该只是那些

体育素质好的学生,而且应该选拔一些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这样可以免那些素质好的体育生自视甚高的骄傲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担任骨干的机会,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从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从面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质量。

三、教材内容的选择

1、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教材内容

健康的整体性认识促使体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时既要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从面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2、依据不同水平目标选择教材内容

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同一水平分阶段的学习目标。这里还会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优化,即哪些教学内容最能促进学生实现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二是在优化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非常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基础知识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选择教材内容的时候,要注意选材的健康性、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和地域性,以便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乐参与,并能够从中体验到成功、创造、创新的乐趣。

请你说说你在平常的教学中遇到过的意外伤害事件,并说说你的处理办法。(何洪新)

答:体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困扰着我们工作在一线体育教师们的难题,也会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很多负面的影响,但突发事件的发生是避免不了的。作为体育教师的我来说,对体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望同行及专家不吝指正。我上农村小学四至六年级的体育。学校的体育场地就是一块780平方米水泥地板,在水泥地板中跑和跳的运动中经常会遇到擦伤和扭伤的突发事件。我对擦伤和扭伤突发事件谈谈我的处理方法:擦伤的处理方法是: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扭伤处理方法是:早期将扭伤处垫高,采用冷敷、施压,避免患处活动。在伤后48小时内,不可对患部做热敷。冷敷可减轻肿胀,同时用绷带包扎压迫扭伤部位,不仅保护和固定受伤关节,也可帮助减轻肿胀。不管学生上体育课中遇到的是擦伤或扭伤,我都要上报给学校有关领导,再通知家长,及时的和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说明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然后让家长带回去休息。课后还对同学们进行以这种事例进行运动损伤的安全教育,同学们因为亲身经历了,对这个教育也听的十分认真,也受到了启发,得到了教育。

我觉得,要尽量减少体育课上的突发事件,老师要引导好学生,管理好学生,对学生要了解,学校的场地措施有熟悉,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我和我的学生》

发布者:朱家旺发布时间:2011-11-17 22:32:36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很多,老师可根据不同教材的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拔河等教材,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教育。

记得有一次我上一节起跑课,学生的注意力一点也不集中,教学起跑技术学生学得不专心。于是我进行了一个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逆反口令,并说明做错的同学要罚做深蹲起,首先同学们一听到有游戏玩积极性就上来了,而且这个游戏是对大脑的思维反应能力和肢体配合的考验,很多学生都很想玩。在玩的过程中,我由简单到难,学生慢慢的跟上我的节奏。我开始故意刁难起学生,比如连叫了3个向右转突然再来一个向左转,虽然有时候学生做错了,但是大家都的注意力都集中了,也锻炼了大家的思维,并且学生玩的很开心。我在进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也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起跑的最后一个阶段“跑”,反应明显被刚才的游戏锻炼到了

还有一次有两个同学打架了,经过问清楚情况后,我知道他们两个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并要求他们之间互相道歉,并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们,同学之间有点一些小摩擦不要动不动就打架,并在班上教育学生,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并学会和同学互相分享。特别是才体育器材方面。由于我教育他们时语气温和并没有责骂学生,并且我对我的学生说,我相信你们,你们以后都不会再放这样的错。从学生的表情中我知道我这次教育做对了、做好了。尽管他们年纪都还很小,其实他们也很需要他人的相信。他人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我也经常鼓励我的学生:恩,做得不错,真棒。这家伙不错!他们都是很高兴的,并且积极性大有增加。

我还是个新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努力中。祝他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真理”相关问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真理”问题相关练习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 单选题 1.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早在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便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他的发现引起极大争议,因坚持己见,他被迫离开所在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物质结构,准晶体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被发现。这表明() ①认识总是在不断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原子排列方式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③关于原子排列方式的真理性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是科学活动不断取得进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原有真理不会被推翻,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原子排列方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的深化,认识了不同的原子排列方式,②说法错误;谢赫特曼坚持己见,并不断研究,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启示我们要敢于批判和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科学活动不断取得进展,④说法正确。该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 2.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 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 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 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 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 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真理就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是正确 的认识,真理中不可能包含谬误的成分,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错在了中“任何” 说法太绝对,故排除;题肢①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考点:真理的知识。 3.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的获得必须以谬误的纠正为基础 ③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④人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往前一小步就变

真理演讲稿

真理演讲稿 篇一:”什么是真理?“演讲稿 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XXXX班第1小组的XXXX,今天,我代表我们小组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是真理?”“何谓真理?”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探索一下人们对真理的基本认知。。。。。 。。。。。。。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真理的基本概念: 。。。。。。。 那么,马克思主义又是如何来定义真理的呢?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有以下几个四个特点: 1) 真理是客观的。 也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的事物。认识的内容只能是,也必然是来自客观的事物。 2) 真理是一元的。 即真理是客观的,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只能有一个真理。 3) 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即真理对任何人都一样,任何人在真理面前都是一律平等。 4) 真理是具体的。 在华夏的几千年历史中,我们对一个词很熟悉,造反,既反对现有的 统治而进行的行动。那么,“造反有理”这个词是正确的吗?下面来看两个例子: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呢: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个就是错误的了。所以,这两个例子说明: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 自然而然,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何为真理,我们也可以从其对立面下手,即谬误,毕竟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何为谬误呢?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 就像我们学习过程中一样,我们会做错很多题目,这就是谬误,然后我们会改正,改正之后,这就是真理。 所以,真理与谬误是贯穿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追求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不断发生,不断解决的过程。认识每克服谬误一步,真理便向前发展一步,这就是真理发展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从实践中见真知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广州大学20名,中山大学10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名,华南理工大学5名,广东工业大学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

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3.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4.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 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

2016考研政治分析题:真理具体性

2016考研政治分析题:真理具体性 真理的具体性是2016考研政治马原的一个重要考点。真理的具体性在同学看来似乎是渐行渐远的考点,往往会忽视这个考点。同学感觉真理的具体性不考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个考点太抽象。事实上,真理的具体性在真题中的灵活运用相当广泛。下面文都网校考研政治老师以一道分析题为例,解析真理具体性的具体运用。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考查考点——马原真理具体性 解题思路: 1.这个材料说的是庙僧找石兽的故事。寺庙在上游,按照常理,石兽坠入河中十年后,应该在下游或原地未动。事实上,庙僧却在上游找到了两头石兽。这说明庙僧未能很好地运用的具体性分析问题。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的启示是:要用联系、变化、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解决问题;看问题不能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在运、发展、变化,我们不能固守成规、教条主义、片面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1.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

(新课标)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7课时)真理与认识过程习题(必修4)

第7课时真理与认识过程 1.(2020四川雅安期中)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异的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20湖南浏阳一中期中)《周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正确的是( ) A.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是只有一个 B.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自觉选择性 C.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认识未必都是正确的 D.真理和谬误是相对而言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谬误 3.(2020山东济南一中期中)下面漫画中提到“观点可有不同,但真理只有一个”。这是因为(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人们认识真理具有反复性 D.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4.(2020贵州贵阳模拟)近年来,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人们对这些灾害的预测还难以做到准确、全面。这说明( ) ①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 ②人对自然灾害的准确预测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③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世界的发展 ④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20陕西咸阳期中)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到的地球是一个整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 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用放大几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认识来源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6.(2020湖北荆州模拟)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说明了(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2020广西南宁质检)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几乎就是一切,不相信太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星球。到了1900年,人们又认为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至于银河系的大小,当时最大胆的估计是宽约2万光年。1920年,天文学家测算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浏阳一中杨桢 [考纲要求] 1、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 2、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认识的上升性: 方法论要求: [课前调查] 2014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元年,高考留给各界更多思考,也引发了更多有争议性的话题——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是否该继续,又该如何进行? 你赞同还是反对自主招生政策?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真理? 2、真理作为一种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但为什么说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3、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真理性认识有多个吗? 4、为什么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5、专家代表了某方面的权威,所以专家的观点就是真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权威? 6、除了客观性,真理还有什么属性? 7、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一定等于180度吗?说明了什么? 8、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在后期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这反映了什么道理? 9、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怎么做? 10、真理与谬误是什么关系? [疑点分析] 1、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 2、真理不是个人认可的,而是社会上多数人所认可的

[核心探究]——认识的过程 中国高考改革之分分合合的文理科 1977 开始文理分科 1978 文科6门,理科6门 1988 上海3+1,政史地生化物择一 1993 3+2 1999 3+x 2003 海南3+3+基础会考 山东3+x+1 广东3+文理基础+x 淡化科目界限,引导教育走向综合化 2013 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 1、为什么不能制定一步到位的高考改革的政策吗? 2、13年的高考改革会是最后一次政策调整吗? 3、为什么说改革在争议中前行?高考改革的政策是推倒重来吗? [真题演练] 2013课标全国I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1)《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么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实践出真知(整理精校版)

实践出真知 作文辅导 1130 1541 实践出真知 呆在井里的青蛙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丽;躲在窝里的母鸡永远不知道头顶的天空多么宽广;仅被一根麻绳拴住的大象永远不知道自己只需稍稍用力便能获得自由。青蛙只需坚持便能爬出深井;母鸡只需努力便能飞越栅栏;大象只需用力挪动身体便能获得自由。是他们没有能力完成吗?不,不是的。是因为他们从不去实践,从不去尝试。 大家都知道“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伽利略凡事不但喜欢多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他并不像其他人那样照宣教条,而是大力提倡观察和实验。他对亚里士多德的“如果把两件东西从空中扔下,必定是重的先落地”的理论提出了怀疑。伽利略认为不管是轻是重,他们从高空落下时,都同时落地。当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被奉为金科玉律,自然没有人相信伽利略的话,于是年轻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试验,当伽利略左手拿一个铁球,右手拿要重十倍的另一个铁球爬上斜塔两手同时撒开时,只见两只球从空中落下,“咣当”一声,同时落地。他以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用行动告诉我们:只有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战国时期,有个叫赵括的人,他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自以为天下无敌。但他缺乏实践与经验,不知道活用,只是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后期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指挥错误而使得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军活埋。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上山才知山高低,下水才知水深浅”。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我们了解的更深刻。万事开头难,只有做了第一次,才会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高考题

唯物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题目中情景一般是处理环境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般用于某种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航天精神) (3)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客观实际是联系、变化发展、具体的,多方面的(全面的),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1、物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认识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实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3)社会实践提高人类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的具体性原理。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从实践中见真知

从实践中见真知 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我把这次实习看作是一种锻炼。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磨练。我想也许我今天的经历会成为我将来在生活工作中战胜困境值得骄傲的资本。有不少同学反映实习比较累和无聊,而我不会,我总能找到工作的价值和乐趣,这也许是我一直有着对拥有工作的憧憬所致的吧。这次我实习的单位是**市**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我亲身体验了人大机构的工作,感触良深! 在刚到人大办公室报到的时候,由于我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相互都不熟悉,所以开始的时候话语不多,也显得比较客气。但我一贯的待人真诚和礼貌,我们的关系很快就变得很融洽,办公室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当我说到我的实习快要结束的时候,办公室的科员却有点舍不得了,最后我同意在单位多工作一周。在上班之余,我们会搞很多文体活动,比如打羽毛球、乒乓球,唱卡拉OK,逛街等,因此我们实习生跟单里的人的关系挺好的。 我每天都坚持提前上班,而且我这样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提前上班,可以在其他人到来之前,把垃圾倒了,把每个办公桌收拾整齐,还可以泡上一壶茶,这样办公室的人一到来就可以立刻投入工作。我觉得,只要能够为他们做的,我都应该主动去做。 其实,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而且都有发挥它的地方,而我的实习经历正应了我的想法。我的谨慎和细心帮助我在办公室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起草文件、文件归档和装封信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差错,有时还会遭到领导的批评,而我的到来使得这些烦恼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也经常得到他们的表扬。当然,由于办公惯例的不熟悉,有些事情我也会处理得不是很恰当,但我勤于向他们请教,慢慢地也熟悉了单位的办公。我知道第一次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在平时,我仔细地观察办公室人员的办公方式,经常上网查找一些法律条例和信访工作的注意事项等工作上需要了解的东西,希望能够精益求精,更好地完成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任务。 我所在的科室是信访科,经常要接待信访人,由于信访人都是装着一肚子的怨言或者委屈过来,很多人的情绪比较激动,接待的难度很大。我知道,接待信访人一定要心平气和,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特别是我一个人接待的时候。还有,信访工作一定要踏踏实实,讲究程序和条理,既要理解信访人的委屈,但也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办理,不能完全听信信访人的一面之词,该要的信访材料一定要全,不能丢三落四。值得骄傲的是,我所接手的信访任务都完成得很好,尤其是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帮忙的情况下,我能够从容不惊、有条理地完成接待任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总之,我觉得态度是很重要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无论你在哪个单位,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的态度端正和积极,你总会找到辛苦工作的价值和乐趣。也许,我做得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对这次实习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是是我内心最大的安慰,因为我一直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在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总的说来,很有收获。我学习到了从课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见

近代以来中国自西方学习寻求真理的过程及结果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面临国破家亡,亡国灭种之际,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摆脱民族困境,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曾把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器物技术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心理上感觉不足,遂有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这样从承认“技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而欧美列强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败在了英国的手下,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大清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进一步加深; 在此期间,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此,洋人的教堂建在了中国的土地上,洋人的军舰开进中国的江海,洋人的士兵在中国领土上执法,原来好似枫叶一片的万里国疆变成了一只背上长瘤的肥鸡。在中国有的人依然麻木,但有的人却惊醒了。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 ,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l)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l)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51.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

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必然是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这意味着不能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而应坚持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层次改革,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全方位开放,可以说是对这种“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最好阐释。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必须进一步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

谚语大全之实践真知

谚语大全之实践真知 ?十、实践真知 熟水性,好划船。 要知道,经一遭。 见得到,说得出。 听起来,难上难;做惯了,好上好。 身经百事,能长百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观巨浪,怎知沧海? ≮人深谷,不知地厚。 乍人芦塘,不知深浅。 不上高山,不知平川。 不在其中,不知其味。 新来的人,摸不着门。 秀才谈书,屠夫谈猪。 耳听眼见,不如实践。 事非亲做,不知难处。 若不下水,焉知有鱼? 不当其事,不知其情。 手勤手活,脑勤脑活;手勤手巧,脑勤脑灵。 木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谷,不知地厚。 不上高山,哪知平地;不吃稗子,哪知粗细? 用口尝菜,才知咸淡;用脚试鞋,才知大小。 不做手笨,不走脚笨,不说嘴笨,不思脑笨。 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 经一番实践,长一番经验。 大胆的试验,成功的一半。 看别人百遍,不如做一遍。 不尝黄连苦,哪知蜜糖甜? 走路不碰脚,哪知路坎坷? 不食冰冻鱼,焉知冻鱼味? 足不踏出户,头脑不清楚。 不食那山果,不知那果味。 北人不识海,南人不识雪。 出国知语言,下水识水性。 要知黄连苦,亲口尝一尝。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识蟹? 事不经不懂,路不走不平。 万事亲动手,方知有没有。

多出一身汗,多明一层理。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若不同床卧,安知被里破? 旱鸭子过河,摸不到深浅。 熟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 饮过千江水,方能浪里行。 不上崎岖高山,不知大地平坦。 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百闻不如一见,百学不如一练。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 观千剑而识器,尝百草而知药。 巢居者先知风,穴居者先知雨。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甜酸尝尝就知道,远近走走就知道。 行船才知有险滩,远行方知行路难。 小晒太阳不知暖,不到雪地不知寒。 龟的生活河知道,鸟的生活风知道。 吃约.~三年会行医,赶马三年知马性。 下海才知海水深,上山方晓山难行。 {聋llI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F河才知河深浅,..£山方知山高低。 向阳房子先得暖,近水人家会撑船。 吃过黄连才知苦,走过雪地才知寒。 纸t二得来终究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秀才不到田里来,见了麦子当韭菜。 剥豆得知豆两瓣,吃梨方晓酸与甜。 下河方知水深浅,出水方见两腿泥。 自己实践有亲知,反复实践有深知,扩大实践 有新知。 自己找到的答案,就像石上的雕刻;别人告诉的答案,就像沙上的记录。海边的孩子爱大海,山里的孩予爱高山。 沙漠中行进的骆驼,怎知道湖水的晶亮? 不下大海捕不到大鲸,不到西天取不到真经。 在海边只能拾到贝壳,下大海方可收获鱼虾。 不登名山不知五岳高,不游长江不知三峡险。 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坚持实践的必有所得。 光蜕眼看学不会游泳,光靠嘴说长不出庄稼。 多少计划,不如一次实施;多少空想,不如一次行动。 糊涂的人,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的人,不知患病的痛。 苦。

在实践中求真知

在实践中求真知 ——科学制作课的教学体会 现行教科版《科学》教材,几乎每个教学单元都编排了科学制作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真知,这也弥补了传统课型只重概念和推理,不重动手操作的不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探究气氛浓厚,热情高涨,创新能力充分展现。结合《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科学制作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趣味性和开放性 设计制作保温杯前要大量收集隔热材料及各种已有的杯具,这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课外。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悟,用手去操作。当他们找到好的材料和精美的杯具时,自然会发出赞叹,由衷地激起对设计制作的兴趣。教学中,教师放宽要求,不论杯具形状,花色,不限材料的质量,只要围绕“保温”来做,同学们在合作活动中感到自由快乐,激情满怀。 二、主动性和创新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制作活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由控制流程,自然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制作。保温杯的外观设计、结构特点等均不受局限,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创新的作品不断涌现,有的外观是圆柱形的,有的则是棱柱形的;保温层五花八门,有用棉花、泡沫、塑料隔热的,有用空气的,最精彩的是有一个真空的环保杯。他们还能用广告语对自己的保温杯进行介绍。 三、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这样的科学制作活动中,学生是“小科学家”,教师是助手,制作保温杯是一项“科学研究”,学生自行分工,收集、观察、设计、展示、说明。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是主体,是组织者,是参与者。有的设计图案,有的负责框线结构,有的负责粘接密封,有的负责广告词,有的负责解说……有分工,有合作,像生产线,更像实验室,在一次一次地“实践——研究——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又获得了技能。而且这节课还涉及到了语文、数学、美术等各学科的知识,学生获得的是综合的知识与技能。 天福洲小学刘红阳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附答案)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附答案) 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点一:真理是客观的1.(2010江西上高二中月考)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010年的各项工作,其中科学发展观属于①意识②认识③真理④科学理论 A.①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 性 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 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 D.真理是主观的 知识点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上 海迪士尼项目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漫产品将对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等为代表的国产动漫业构成严峻挑战。业内专家表示,在美国曾经有过“沃尔玛定律”,即一般超市难以在沃尔玛超市的周边地区生存下来,但这条定律在中国并未得到印证。因此,我国民族动漫产业也有望与上海迪士尼形成“竞争共存”的态势。“沃尔玛定律”现象,表明 A.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须把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中 4.(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有人在网上 发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短短两天内回复数达30多万条,点击人数超过760多万。而真实的贾君鹏本是一个普通的正常人。网友对他展开了“人肉搜索”,他的家庭等隐私在网上被披露,许多网民张冠李戴,还常常添油加醋,致使贾君鹏被公司除名、亲人离他远去,最后被逼疯进了精神病院。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件事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 A.网络上的言论毫无真理可言,必须远离网络 B.在利用网络信息时,必须正确甄别真理和谬误 C.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总是难免的 D.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一定条件,真理会变成谬误 知识点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5.(2010浙江温州二中期中)2010 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

什么是真理

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我们所认知的集合范围内可以预测现象的最高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形式系统理论自身的逻辑无法证明。不可证性使人产生了对真理的自然绝对性规律的信仰(信念),成为指导行动的最高准则。认知超越原集合时会产生新的指导行动的真理,原来的不可证规律在新集合中得到证明而成为原集合的定理。使用真理概念的有科学、哲学、宗教等。真理通常被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然而,并没有任何一个真理的定义被学者普遍接受。许多不同的真理定义一直被广泛争论。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真理是客观的。 认识的对象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的事物。 认识的内容只能是,也必然是来自客观的事物 真理只能是,也必须是认识和客观对象的一致 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论的唯物论 (2)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是客观的,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只能有一个真理。 这是因为:真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即客观事物;主体的认识同客体的对象相一致才是真理,这种统一的形式是唯一的;检验这种统一的标准实践也是唯一的。 真理的多层次是指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是个多级的动态过程,但每一级的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的多形式是指真理主观形式的多样性。如概念、判断、推理、规律体系等。(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真理对任何人都一样,任何人在真理面前都是一律平等。 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但这并不是说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不受阶级的影响和制约。认识主体在阶级社会中总是站在一定阶级的立场上,体现着一定阶级的阶级利益,抱着不同的目的去观察和认识问题,因此,阶级地位和利益对人的认识真理和运用真理不能不产生深刻的影响。 (4)真理是具体的。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具体真理是思维中的具体,是对具体事物全面、深刻、生动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具体性源于: 第一,认识对象的具体性。不能脱离具体的认识对象去谈认识同认识对象的一致,即去谈真理;任何一个认识对象都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都处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真理和谬误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 真理和谬误关系是辩证的。 真理与谬误是贯穿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追求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不 断发生,不断解决的过程。认识每克服谬误一步,真理便向前发展一步,这就 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