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SooPAT

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申请号:201310711555.2

申请日:2013-12-23

申请(专利权)人马江

地址072656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固城镇北太平庄村环西街86号

发明(设计)人马江

主分类号F04C2/344(2006.01)I

分类号F04C2/344(2006.01)I F04C15/00(2006.01)I F03C2/30(2006.01)I

公开(公告)号103939335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 N 103939335

A (21)申请号 201310711555.2

(22)申请日 2013.12.23

F04C 2/344(2006.01)

F04C 15/00(2006.01)

F03C 2/30(2006.01)

(71)申请人马江

地址072656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固城镇北

太平庄村环西街86号

(72)发明人

马江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57)摘要

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主要包括转

子、定子、叶片、缸盖、轴承,其特征:它是在转子

和叶片上设置一个隔板盘,隔板盘将双作用叶片

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通过转子和叶片与隔板盘

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

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本发明双作用变量叶片泵

或马达在保持双作用定量叶片泵的优点的同时能

按工作需要改变其排量。泵体自身不会产生闭油

及气穴现象,泵内密闭良好实现密封泄露少,叶片

磨损均匀,压力平衡,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高低

速及高低压性能兼容稳定的,变量调节范围大,方

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气动液压和

变速传动领域。可实现恒压或衡功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939335 A

1.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主要包括转子、定子、叶片、缸盖、轴承,其特征是:在转子和叶片上设置一个与转子和叶片同步转动的隔板盘,隔板盘设置与叶片数量相同的槽,转子、隔板盘、叶片之间密封,隔板盘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通过转子和叶片与隔板盘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隔板盘设在第一定子、第二定子中间,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外径大于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之间密封,第一定子、隔板盘和第二定子与转子和叶片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在前缸盖和前配流盘、后缸盖和后配流盘分别设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前缸盖和后缸盖上或缸体的前后两端设置变量控制油口,转子和叶片不能轴向滑动,第一定子、隔板盘和第二定子能同步轴向滑动,缸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前缸盖、前配流盘、后缸盖、后配流盘相邻之间密封,通过液压改变缸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前缸盖、前配流盘、后缸盖、后配流盘组成的前后两个空间之间的大小,实现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的同步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在前缸盖和前配流盘、后缸盖和后配流盘分别设进油口和出油口,转子和叶片不能轴向滑动,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和隔板盘能同步轴向滑动,通过将一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然后通过改变此侧工作腔内液压油的体积,从而实现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的同步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另一侧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在前缸盖和后缸盖上或缸体前后两端设置压力平衡控制油口,缸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前缸盖、前配流盘、后缸盖、后配流盘相邻之间密封,将缸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前缸盖、前配流盘、后缸盖、后配流盘组成的左右两个空间连通并通过液压给予一定的压力以保持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之间的工作间隙和压力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在隔板盘两侧的缸体和第一定子、缸体和第二定子上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前缸盖和后缸盖上设置变量控制油口,转子通过花键槽安装在泵轴上,转子能在泵轴上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分别在转子两侧紧贴转子,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不能转动,第一定子、第一转子密封板、转子、叶片、第二转子密封板、第二定子相邻之间密封,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固定不动,隔板盘不能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转子、叶片同步轴向滑动,前缸盖、第一定子、第一转子密封板、后缸盖、第二定子、第二转子密封板相邻之间密封,通过液压改变前缸盖、第一定子、第一转子密封板组成的空间和后缸盖、第二定子、第二转子密封板组成的空间的大小,实现转子、叶片、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同步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在隔板盘两侧的缸体和第一定子、缸体和第二定子上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转子通过花键槽安装在泵轴上,转子能在泵轴上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分别在转子两侧紧贴转子,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不能转动,第一定子、第一转子密封板、转子、叶片、第二转子密

封板、第二定子相邻之间密封,在前缸盖和后缸盖上设置压力平衡控制油口,前缸盖、第一定子、第一转子密封板、后缸盖、第二定子、第二转子密封板相邻之间密封,将前缸盖、第一定子、第一转子密封板组成的空间和后缸盖、第二定子、第二转子密封板组成的空间连通并通过液压给予一定的压力以保持第一转子密封板、转子、第二转子密封板之间的工作间隙和压力平衡,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固定不动,隔板盘不能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转子、叶片同步轴向滑动,通过将一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密闭,然后通过改变此侧工作腔内液压油的体积,从而实现转子、叶片、第一转子密封板、第二转子密封板的同步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另一侧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隔板盘的槽内设密封滑块,密封滑块宽度和叶片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厚度和隔板盘的厚度相同,在隔板盘的槽内密封块和叶片同步沿隔板盘的槽径向滑动,密封滑块与隔板盘不能轴向相对滑动,叶片顶部侧面设凹槽和密封滑块滑动连接密封并防止叶片和密封滑块分开,叶片与密封滑块能轴向相对滑动,密封滑块起到叶片顶部在隔板槽内的密封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项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在第一定子、隔板盘和第二定子上设置预紧机构,使其保持最佳的工作间隙达到用来控制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和隔板盘的磨损并保持密封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其特征是:叶片和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或多层。

一种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变容式机械,属于液压气动设备领域,它属于一种通过部件相对轴向滑动实现变量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已知的液压泵(马达)主要有柱塞式和叶片式以及齿轮式等几类形式,变量泵主要有柱塞式和叶片式,其中柱塞式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笨重,单作用叶片式变量泵压力不平衡,磨损大、压力和转速受到很大限制。

[0003] 叶片泵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液压系统中的动力元件。叶片泵具有输出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低等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机床、船舶、工程机械等的液压系统中。[0004] 目前应用于液压系统中的叶片泵有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大类。单作用叶片泵主要是由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流盘组成,由于定子和转子存在一定的偏心量,所以当转子旋转时,叶片,转子,定子及两侧的配流盘所围成的密封容腔体积将发生变化,通过配流盘上的吸、排油口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改变定子和转子的偏心量e就可以改变叶片泵排量的大小,但是由于该泵是单边输出压力油,所以泵的主轴及轴承受到的径向力较大,这就大大影响了该泵的使用寿命及压力的提高。

[0005] 双作用叶片泵主要也是由叶片、配流盘及转子和定子组成,该泵的定子曲线是由两对对称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的。当泵的主轴带动转子旋转时,叶片就随着定子曲线在转子的叶片槽中伸出和缩进,每旋转一周叶片在转子叶片槽中伸缩两次,完成两次吸油和排油,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该泵的两个吸油腔和两个排油腔是对称布置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径向液压力基本平衡,轴承的寿命较长,有利于压力的提高,但是该泵的理论排量基本是不可变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该泵的应用。

[0006] 上述形式虽然经过不断改进,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但还是存在很大不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两类泵的应用。同时使设备也变得更加复杂昂贵。

[0007] 本发明的技术与现有叶片泵较为接近,相似专利有:专利、双作用变量叶片泵CN 2426529 Y、双作用变量叶片泵CN 87206578 U、双作用变量叶片泵CN 1128294 C、双作用变量叶片泵CN 2109447 U等。专利CN 2426529 Y的缺点主要有1.叶片磨损不均匀,2.变量封油盘两侧压力不平衡,3.因变量封油盘两侧压力不平衡造成变量调节螺杆承受的力量过大并使工作中调节困难,4.手动变量调节装置调节不便,5.不能在高压下工作。

[0008]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在转子和叶片上设置一个与转子和叶片同步转动的隔板盘,隔板盘外径大于定子的最大内径,隔板盘可以和转子、叶片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设置与叶片数量相同的槽,转子、隔板盘、叶片之间密封,隔板盘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隔板盘同时可设在第一定子、第二定子中间,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外径大于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之间密封,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和隔板盘与转子和叶片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泵体自身不会产生闭油及气穴现象,泵内密闭良好

实现密封泄露少,叶片磨损均匀,压力平衡,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高低速及高低压性能兼容稳定的,变量调节范围大,方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泛。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泵,这种叶片泵在保持双作用定量叶片泵转子径向力平衡、流量脉动小、噪音较低和容积效率较高等特点的同时,高低速及高低压性能兼容稳定,能较方便地按需要改变排量。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双作用变量叶片泵(马达)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双作用定量叶片泵的基础上,主要是由缸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隔板盘、转子、叶片、密封滑块、前缸盖、后缸盖组成。

[0011] 在转子和叶片上设置一个与转子和叶片同步转动的隔板盘,隔板盘外径大于定子的最大内径,隔板盘可以和转子、叶片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设置与叶片数量相同的槽,转子、隔板盘、叶片之间密封,隔板盘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隔板盘同时设在第一定子、第二定子中间,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外径大于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之间密封,第一定子、隔板盘、第二定子穿入缸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不可以在缸体内转动,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可以在缸体内轴向移动。隔板盘可以在缸体内自由转动,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和隔板盘与转子和叶片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12] 为了加强密封性能采取以下措施,隔板盘的槽内设密封滑块,密封滑块宽度和叶片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厚度和隔板盘厚度相同,隔板盘的槽的长度大于转子和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的最大间距加上密封滑块的长度,在隔板盘的槽内密封滑块和叶片可以沿隔板盘的槽径向滑动。叶片顶部侧面设凹槽和密封滑块滑动连接,密封滑块起到叶片顶部在隔板槽内的密封作用。

[0013] 隔板盘套在转子上,叶片穿入转子的叶片槽和隔板盘的槽内并卡在密封滑块上,密封滑块和叶片可以在转子的叶片槽和隔板盘的槽内一同径向滑动,转子、叶片可以与隔板盘、密封滑块做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第一定子、第二定子、隔板盘、密封滑块与转子、叶片可以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14] 左右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同时工也可以一侧工作,但一侧工作时必须将另一侧的进油和出油口连通使其不发生闭油。

[0015]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在保持双作用定量叶片泵的优点的同时能按工作需要改变其排量。且排量的改变与调节位移成线性关系。泵体自身不会产生闭油及气穴现象,泵内密闭良好实现密封泄露少,叶片磨损均匀,压力平衡,高低速运行稳定。这种泵可在高压高速运行时实现变量。本发明不仅设备结构相对简单,高低速及高低压性能兼容稳定,变量调节范围大,方便易行,适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气动液压和变速传动领域。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定子滑动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的主要构造图。

[0018]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9] 图3是转子滑动式双作用变量叶片泵或马达的主要构造图。

[0020]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0021] 图5是图1或图3的C-C剖视图。

[0022] 图6是隔板盘的径向剖视图。

[0023] 图7是定子的径向剖视.。

[0024] 图8是配流盘的径向剖视图。

[0025] 图9是单叶片和密封滑块的结构图。

[0026] 图10是双叶片和密封滑块的结构图。

[0027] 图11是预紧机构的结构和安装位置图。

[0028] 图中:1.第一定子,2.第二定子,3.转子,4.叶片,5.隔板盘,6.缸体,7.隔板盘的槽,8.密封滑块,9.叶片槽,10.叶片和密封滑块连接的槽,11.前缸盖,12.后缸盖,13.前配流盘, 14.后配流盘,15.第一转子密封板,16.第二转子密封板,17.转子轴 B,18.预紧机构, 19.轴承,20.进油口或出油口,21.控制油口。

[002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在图1所示实施例1中: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马达)是由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转子3、叶片4、前缸盖11、前配流盘13、后缸盖12、后配流盘14组成。它在转子3和叶片4上设置一个与转子3和叶片4同步转动的隔板盘5,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隔板盘5可以和转子3、叶片4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同时设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中间,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之间密封,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穿入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不可以在缸体6内转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可以在缸体6内轴向移动。隔板盘5可以在缸体6内自由转动,隔板盘5设置与叶片4数量相同的槽7,转子3、隔板盘5、叶片4之间密封,隔板盘5的槽7内设密封滑块8,密封滑块宽度和叶片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厚度和隔板盘5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密封长度等于隔板盘5的厚度,隔板盘5的槽7的长度大于转子3和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间距加上密封滑块8的密封长度,在隔板盘5的槽7内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沿隔板盘5的槽7径向滑动。叶片4顶部侧面设凹槽10和密封滑块8滑动连接,密封滑块8起到叶片4顶部在隔板槽7内的密封作用。隔板盘5套在转子3上,叶片4穿入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并卡在密封滑块8上,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在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一同径向滑动,转子3、叶片4可以与隔板盘5、密封滑块8做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密封滑块8与转子3、叶片4可以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31] 在前缸盖11和前配流盘13、后缸盖12和后配流盘14分别设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前缸盖11和后缸盖12上或缸体6的前后两端设置变量控制油口,转子3和叶片4不能轴向滑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和隔板盘5能同步轴向滑动,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前缸盖11、前配流盘13、后缸盖、后配流盘14相邻之间密封,通过液压改变缸体6、第一定子1、前缸盖11、前配流盘13组成的空间和缸体6第二定子2、后缸盖12、后配流盘14组成

的空间的大小,实现第一定子、第二定子和隔板盘的同步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32] 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同时工也可以一侧工作,但一侧工作时必须将另一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使其不发生闭油。

[0033] 为防止定子1、隔板盘5、定子2之间的工作间隙变化,可以在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上设置预紧机构18,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在预紧机构的作用力下保持最佳的工作间隙达到用来控制第一定子1、隔板盘5和第二定子2的磨损并保持密封作用。

[0034] 在图1所示实施例2中: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马达)是由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转子3、叶片4、前缸盖11、前配流盘13、后缸盖12、后配流盘14组成。它在转子3和叶片4上设置一个与转子3和叶片4同步转动的隔板盘5,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隔板盘5可以和转子3、叶片4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同时设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中间,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之间密封,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穿入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不可以在缸体6内转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可以在缸体6内轴向移动。隔板盘5可以在缸体6内自由转动,隔板盘5设置与叶片4数量相同的槽7,转子3、隔板盘5、叶片4之间密封,隔板盘5的槽7内设密封滑块8,密封滑块宽度和叶片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厚度和隔板盘5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密封长度等于隔板盘5的厚度,隔板盘5的槽7的长度大于转子3和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间距加上密封滑块8的密封长度,在隔板盘5的槽7内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沿隔板盘5的槽7径向滑动。叶片4顶部侧面设凹槽10和密封滑块8滑动连接,密封滑块8起到叶片4顶部在隔板槽7内的密封作用。隔板盘5套在转子3上,叶片4穿入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并卡在密封滑块8上,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在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一同径向滑动,转子3、叶片4可以与隔板盘5、密封滑块8做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密封滑块8与转子3、叶片4可以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35] 在前缸盖11和前配流盘13、后缸盖12和后配流盘14分别设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前缸盖11和后缸盖12上或缸体6的前后两端设置压力平衡控制油口,转子3和叶片4不能轴向滑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和隔板盘5能同步轴向滑动,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前缸盖11、前配流盘13、后缸盖、后配流盘14相邻之间密封。通过将一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密闭,然后通过改变此侧工作腔内液压油的体积,从而实现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密封滑块8的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另一侧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此种方法应先缸体6、第一定子1、前缸盖11、前配流盘13组成的空间和缸体6第二定子2、后缸盖12、后配流盘14组成的空间连通并给予一定的油压力以保证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之间的工作间隙和压力平衡,此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隔板盘5两侧的压力相同,可以减小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之间的摩擦。

[0036] 为防止定子1、隔板盘5、定子2之间的工作间隙变化,可以在第一定子1、隔板盘

5、第二定子2上设置预紧机构18,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在预紧机构的作用力下保持最佳的工作间隙达到用来控制第一定子1、隔板盘5和第二定子2的磨损并保持密封作用。

[0037] 在图3所示实施例3中: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马达)是由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转子3、泵轴17、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叶片4、密封滑块8、前缸盖11、后缸盖12组成。[0038] 它在转子3和叶片4上设置一个与转子3和叶片4同步转动的隔板盘5,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隔板盘5可以和转子3、叶片4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同时设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中间,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之间密封,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穿入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不可以在缸体6内转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可以在缸体6内轴向移动。隔板盘5可以在缸体6内自由转动,隔板盘5设置与叶片4数量相同的槽7,转子3、隔板盘5、叶片4之间密封,隔板盘5的槽7内设密封滑块8,密封滑块宽度和叶片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厚度和隔板盘5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密封长度等于隔板盘5的厚度,隔板盘5的槽7的长度大于转子3和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间距加上密封滑块8的密封长度,在隔板盘5的槽7内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沿隔板盘5的槽7径向滑动。叶片4顶部侧面设凹槽10和密封滑块8滑动连接,密封滑块8起到叶片4顶部在隔板槽7内的密封作用。隔板盘5套在转子3上,叶片4穿入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并卡在密封滑块8上,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在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一同径向滑动,转子3、叶片4可以与隔板盘5、密封滑块8做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密封滑块8与转子3、叶片4可以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39] 在隔板盘5两侧的缸体6和第一定子1、缸体6和第二定子2上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在前缸盖11和后缸盖12上设置变量控制油口,转子3通过花键槽安装在泵轴17上,转子3能在泵轴17上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分别在转子3两侧紧贴转子3,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不能转动,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转子3、叶片4、第二转子密封板16、第二定子2相邻之间密封,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固定不动,隔板盘5不能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转子3、叶片4同步轴向滑动,前缸盖11、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后缸盖12、第二定子2、第二转子密封板16相邻之间密封。

[0040] 通过液压改变前缸盖11、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组成的空间和后缸盖12、第二定子2、第二转子密封板16组成的空间的大小,实现转子3、叶片4、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41] 为防止定子1、隔板盘5、定子2之间的工作间隙变化,在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上设置预紧机构18,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在预紧机构的作用力下保持最佳的工作间隙达到用来控制第一定子1、隔板盘5和第二定子2的磨损并保持密封作用。[0042] 左右两个部分可以同时工做,也可以一侧工作,但一侧工作时必须将另一侧的进

油和出油口连通使其不发生闭油。

[0043] 在图3所示实施例4中:

双作用变量叶片泵(马达)是由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转子3、泵轴17、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叶片4、密封滑块8、前缸盖11、后缸盖12组成。[0044] 它在转子3和叶片4上设置一个与转子3和叶片4同步转动的隔板盘5,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隔板盘5可以和转子3、叶片4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同时设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中间,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内曲面完全相同,隔板盘5外径大于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内径,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之间密封,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穿入缸体6,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不可以在缸体6内转动,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可以在缸体6内轴向移动。隔板盘5可以在缸体6内自由转动,隔板盘5设置与叶片4数量相同的槽7,转子3、隔板盘5、叶片4之间密封,隔板盘5的槽7内设密封滑块8,密封滑块宽度和叶片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厚度和隔板盘5的厚度相同,密封滑块8密封长度等于隔板盘5的厚度,隔板盘5的槽7的长度大于转子3和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的最大间距加上密封滑块8的密封长度,在隔板盘5的槽7内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沿隔板盘5的槽7径向滑动。叶片4顶部侧面设凹槽10和密封滑块8滑动连接,密封滑块8起到叶片4顶部在隔板槽7内的密封作用。隔板盘5套在转子3上,叶片4穿入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并卡在密封滑块8上,密封滑块8和叶片4可以在转子3的叶片槽9和隔板盘5的槽7内一同径向滑动,转子3、叶片4可以与隔板盘5、密封滑块8做相对轴向滑动,隔板盘5将双作用叶片泵隔成前后两个部分。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隔板盘5、密封滑块8与转子3、叶片4可以相对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45] 在隔板盘5两侧的缸体6和第一定子1、缸体6和第二定子2上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转子3通过花键槽安装在泵轴17上,转子3能在泵轴17上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分别在转子3两侧紧贴转子3,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不能转动,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转子3、叶片4、第二转子密封板16、第二定子2相邻之间密封,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固定不动,隔板盘5不能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转子3、叶片4同步轴向滑动,前缸盖11、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后缸盖12、第二定子2、第二转子密封板16相邻之间密封,通过液压改变前缸盖11、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组成的空间和后缸盖12、第二定子2、第二转子密封板16组成的空间的大小,实现转子3、叶片4、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前后两个部分工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46] 在前缸盖11和后缸盖12上设置变量控制油口压力平衡控制油口,前缸盖11、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后缸盖12、第二定子2、第二转子密封板16相邻之间密封,将前缸盖11、第一定子1、第一转子密封板15组成的空间和后缸盖12、第二定子2、第二转子密封板16组成的空间连通并通过液压给予一定的压力以保持第一转子密封板15、转子3、第二转子密封板16之间的工作间隙和压力平衡,第一定子1、第二定子2固定不动,隔板盘5不能轴向滑动,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转子3、叶片4同步轴向滑动,通过将一侧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密闭,然后通过改变此侧工作腔内液压油的体积,从而实现转子3、叶片4、第一转子密封板15、第二转子密封板16的同步轴向滑动,从而改变另一侧工

作腔的容积排量实现变量目的。

[0047] 此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第一转子密封板15、转子3、第二转子密封板16两侧的压力相同,可以减小第一转子密封板15、转子3、第二转子密封板16之间的摩擦。[0048] 为防止定子1、隔板盘5、定子2之间的工作间隙变化,在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上设置预紧机构18,第一定子1、隔板盘5、第二定子2在预紧机构的作用力下保持最佳的工作间隙达到用来控制第一定子1、隔板盘5和第二定子2的磨损并保持密封作用。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5

图 6

图7

图 8

图10图9

图1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介绍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介绍 工作原理 图A所示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其工作原理与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似椭圆,由两大半径R圆弧、两小半径r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且定子和转子同心。配油盘上开两个吸油窗口和两个压油窗口。当转子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叶片由小半径r处向大半径R处移动时,两叶片间容积增大,通过吸油窗口a吸油;当叶片由大半径R处向小半径r处移动时,两叶片间容积减小,液压油油液压力升高,通过压油窗口b压油。转子每转一周,每一叶片往复运动两次。故这种泵称为双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不可调,是定量泵。 叶片泵 2.排量和流量的计算 由图A可知,叶片泵每转一周,两叶片组成的工作腔由最小到最大变化两次。因此,叶片泵每转一周,两叶片间的油液排出量为大圆弧段R处的容积与小圆弧段r处的容积的差值的两倍。若叶片数为z,当不计叶片本身的体积时,通过计算可得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V=2π(R2-r2)b (1)泵的流量为q=2π(R2-r2)bnηv (2)式中,R为定子的长半径;,r为定子的短半径;b为叶片的宽度;n为转子的转速;ηv为叶片泵的容积效率。 由上述的流量计算公式可知,流量的大小由泵的结构参数所决定,当转速选定后,液压泵的流量也就确定了。因此,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不能调节,是定量泵。如果不考虑叶片厚度的影响,其瞬时流量应该是均匀的。但实际上叶片具有一定的厚度,长半径圆弧和短半径圆弧也不可能完全同心,泵的瞬时流量仍将出现微小的脉动,但其脉动率较其他形式的泵小得多,只要合理选择定子的过渡曲线及与其相适应的叶片数(为4的倍数,通常为12片或16片),理论上可以做到瞬时流量无脉动。

限压式变量泵的流量特性分析

摘要 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调节的液压泵。这种调节可能是手动的,也可能是自动的。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利用负载的变化来实现自动变量的,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具有压力调整装置流量调整装置。泵的输出流量可根据负载变化自动调节,使其输出功率与负载工作速度和负大小相适应,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它常用于执行机构需要快慢速的液压系统。例如用于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进给系统,用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等工作循环;也可以用于定位、夹紧系统。 在这里要对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特性做分析。首先对液压动力元件作了整体的介绍,还有对液压动力元件中液压泵作了初步的了解后,接着讲道本文的重点知识叶片泵,以及叶片泵的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最后就讲到了叶片泵中的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偏心距和压力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流量;压力;偏心距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液压动力元件概述 (1) 1.2 液压泵的概述 (1) 1.3课题背景资料 (1) 1.4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4) 第二章液压动力元件 (5) 2.1 动力元件概念 (5) 2.2 液压泵的概述 (5) 2.2.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5) 2.2.2液压泵正常工作必备的条件是: (6) 2.3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6) 2.3.1 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 (6) 2.3.2 排量和流量 (7) 2.4功率和效率 (7) 第三章叶片泵 (10) 3.1双作用叶片泵 (10) 3.1.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0) 3.1.2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 (10) 3.1.3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要点 (11) 3.1.4 高压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2) 3.1.5双联叶片泵 (13) 3.2 单作用叶片泵 (13) 3.2.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3) 3.2.3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要点: (15) 3.2.4单作用变量叶片泵 (15) 3.2.5 单作用叶片泵和变量原理 (18) 第四章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4) 第五章结论 (28)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

3-22 定性地绘出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并说明“调压弹簧 的预压缩量”、“调压弹簧刚度”、“流量调节螺钉”对“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的影响。 答:P 84 —P 85 图略 增加: 1. 已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若不计管道内压力损失,试说明各种工况下液压泵出口 处的工作压力。(图略) 解:(a )P=0 (b )P=0 (c )P=?P (d )P=A F 1.如图所示三种结构形式的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直径分别为D 、d ,如进入液压缸的流量q , 压力为p 。试分析各缸产生的推力、速度大小以及运动方向。 (1))(422d D p F -?=π ) (422d 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左 (2)24d p F π ?= 2 4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右

(3)24d p F π ?= 2 4d q v π= 方向:缸体向右 2.两个结构和尺寸相同相互串联的液压缸,无杆腔面积A 1=1x10-2m 2,有杆腔面积 A 2=0.8x10-2m 2,输入油压力p=0.9MP a ,输入流量q 1=12L/min ,不记损失和泄露。试求: 1) 两缸承受相同负载时(F 1=F 2),负载和速度个为多少 2) 缸1不受负载(F 1=0),缸2能承受的负载 3) 缸2不受负载(F 2=0),缸1能承受的负载 解:1)当F 1=F 2时,p 1A 1= F 1+ p 2A 2 p 2A 1= F 2 a MP A A A p p 5.010)8.01(1019.02 2 21112=?+??=+=-- F 1 = F 2 =p 2A 1=0.5x106x1x10-2=5000N s m A q v /02.010 160/101223111=??==-- s m A V A v /016.002.010 1108.022 1122=???==-- 2)当F 1=0时,p 1A 1= p 2A 2 p 2A 1= F 2 N p A A F 11250109.010 8.0)101(622 212212=????==-- 速度:s m A q v /02.01 11== s m A v A v /016.01122== 3)当F 2=0时 F 1 =p 1A 1=0.9x106x1x10-2=9000N 速度:s m A q v /02.01 11== s m A v A v /016.01 122== 注:两液压缸串联使用,不管各缸负载如何变化,速度均保持不变。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分析仪器 https://www.sodocs.net/doc/f25385182.html,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如下: 1.定子和转子相互偏置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可以调节泵的流量。 2.径向液压力不平衡 由于单作用叶片泵的这一特点,使泵的工作压力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泵不适于高压。 3.叶片后倾 一般在单作用叶片泵中,为了使叶片顶部可靠地与定子内表面相接触,叶片底部油槽在压油区是与压油腔相通,在吸油区与吸油腔相通的,即叶片的底部和顶部受到的压力是平衡的。这样,叶片仅靠随转子旋转时所受到的离心惯性力向外运动,顶住定子的内表面。根据力学原理,叶片后倾一个角度有利于叶片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通常,后倾角为24°。

我们为大家介绍了电磁流量计应该如何去了解它的制作工艺和性能有点,才能在工业生产中取得更好的应用,今天我公司技术人员来教您该产品是具有怎样的测量原理,还有如何挑选电磁流量计的技能参数,如何正确选型,包括防护等级、如何选择附加功能、如何选择安装、安装的位置需要注意哪些等选择条件,金湖捷特仪表有限公司是您可以值得信赖的专业生产流量仪表的公司。 电磁流量计具有怎样的测量原理,首先该产品是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电液体在磁场中作为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势,感应电势分别为K、B、V、D,其中K为仪表常数,B为磁感应强度,V为测量管道内的平均流速,D为测量管道内截面的内径。电磁流量计在工作测量流量时,导电液体以速度V流过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磁场,导电性液体的流动感应出一个与平均流速成正比的电压,其感应,它的感应电压信号通过二个或者以上与液体直接接触的电极检出,然后通过电缆传送至转换器再通过智能化处理,在液晶显示显示出标准信号。 电磁流量计应该如何正确的选型,该流量计的选型是工业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各个客户反馈的资料显示出,在实际的应用中有一大半的故障是由于选型错误和安装错误造成的,这要值得大家注意。

液压第二章习题答案

练习 一、填空题: 1.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2.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3.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与()、()与()。 (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4.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的平方成正比,与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减少()可以增大泵的排量。(模数、齿数;模数齿数)5.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 (吸油;压油) 6.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7.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间隙和()间隙,此外还存在()间隙,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8.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两段()及四段()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段。

(长半径圆弧、短半径圆弧、过渡曲线;过渡曲线) 9.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弹簧预压缩量),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拐点压力;泵的最大流量) 二、选择题: 1.双作用叶片泵从转子_径向力_平衡考虑,叶片数应选_偶数__;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常选__奇数__,以使流量均匀。 (a) 轴向力、(b)径向力;(c) 偶数;(d) 奇数。 2、_________叶片泵运转时,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___________叶片泵运转时,不平衡径向力相抵消,受力情况较好。 (a) 单作用;(b) 双作用。 3、对于直杆式轴向柱塞泵,其流量脉动程度随柱塞数增加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柱塞数的柱塞泵的流量脉动程度远小于具有相邻_____________柱塞数的柱塞泵的脉动程度。 (a) 上升;(b) 下降。(c) 奇数;(d) 偶数。 4、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____________它的实际输出功率;液压马达的理论输出功率__________其输入功率。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 5、双作用叶片泵具有()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的结构特点。 (A)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 (C)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 (A、C;B、D)

双作用叶片泵

引言 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因此对液压泵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显得格外重要。即使是使用维护液压设备或从事液压系统的设计、生产,而不是从事液压元件开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必要深入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及性能。本次设计中主要是从设计双作用叶片泵的方面来进入研究的。 本设计主要从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原理、性能以及它的合理使用与维护来进行的,对于叶片泵参数设计的问题也有涉及。采用了国内通常所称的双作用式。 本设计的内容安排比较单一,只涉及了一种YB型的双作用叶片泵,而且其中的很多数据并不是按顺序来进行设计的,有些事根据网上的实验材料来进行取值的,先介绍的是双作用叶片泵的基本原理,接下来是流量计算,在然后是双作用叶片泵各零件和部件的设计,最后组装成为一个整体的双作用叶片泵。 由于本设计中,能够直接收集到的资料有限,不尽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您能指正。

1.双作用叶片泵的概述 1.1 工作原理 如图1-1所示。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R、两段短半径r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建压后)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要吸入油液;再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变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为了要使径向力完全平衡,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含解答)

一、填空题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外负载;进入执行元件的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和四部分组成,其中和 为能量转换装置。(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动力元件、执行元件) 16.液压传动所使用的泵是,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能量工作的。(容积式;压力)17.容积式液压泵是靠来实现吸油和排油的。(密闭容积的容积变化) 18.液压泵是把能转变为液体的能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能转变为液体的能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机械能;压力;压力;机械能) 19.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其中 和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20.由于泄漏的原因,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2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 与、与。(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2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 侧是腔。(吸油;压油) 2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 2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泄漏途径为:泄漏、泄漏和泄漏, 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25.油泵的额定流量是指泵在压力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额定;额定) 26.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反映液压泵在理想状况下单位时间所排出油液的体积。(额定流量;理论流量) 27.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泵的空载流量)视为;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

液压第3-4章参考答案

第3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什么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有什么区别 答: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负载越大,工作压力越大。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值,即液压泵出油口处的压力值,也称为系统压力。 额定压力是指在保证泵的容积效率、使用寿命和额定转速的前提下,泵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压力限定值。 2.如何计算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两方面的能量损失产生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为P T nT i ==ωπ2,输出功率为0P F pA pq υυ===。 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容积损失是因内泄漏、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的压缩而造成的流量上的损失;机械损失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3.齿轮泵为什么有较大的流量脉动流量脉动大会产生什么危害 答:由于齿轮啮合过程中压油腔的容积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因此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流量脉动引起压力脉动,随之产生振动与噪声。 4.为什么齿轮泵的吸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不能任意调换 答:由于齿轮泵存在径向液压力不平衡的问题,为减小液压力的不平衡,通中出油口的直径小于吸油口的直径,因此吸油口和出油口的位置不能任意调换。 5.试说明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办法。 答:齿轮泵要正常工作,齿轮的啮合系数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因困在两对轮齿形成的封闭油腔之内。当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并使轴承等机件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当封闭容积增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消除困油的办法,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槽。 6.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齿轮泵的工作压力 答: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压力油的泄漏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自动补偿端面间隙,其装置有浮动轴套式和弹性侧板式齿轮泵。 7.试说明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并比较说明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和配油盘上窗口将油吸入。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

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按大纲选择30空构成填空题。 1、液压与气压传动中工作压力取决于,而与流入的流体多少无关。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进入液压(气压)缸(马达)的,而与流体压力大小无关。 2、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和传动介质等部分组成。 3、对于液压油来说,压力增大时,粘度;温度升高时,粘度。 4、液体的粘度有三种表示方法,即、、。 5、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是,也称为,真空度等于。 6、以大气压力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是,也称为,绝对压力等于。 7、理想液体作定常流动时,液流中任意截面处液体的总比能由、和组成。 8、管路系统的总压力损失等于所有的和之和。 9、液体的流态有、两种,它们可由来判断。 10、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三大部分。 11、常用的液压泵按结构形式分、、三大类。 1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大小和排油管路上的,与液压泵的无关。 13、外啮合齿轮泵的、、是影响其性能指标和寿命的三大问题。 14、液压动力元件是将转化为的能量转换装置,而液压执行元件是将 转化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5、液压传动中,液压泵是元件,它将输入的能转化为能。 16、液压传动中,液压缸是元件,它将输入的能转化为能。 17、液压执行元件是将提供的转变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8、液压动力元件是将提供的转变为的能量转换装置。 19、齿轮泵存在三个可能泄漏的部位、、。 20、按用途可将液压控制阀分为、和三大类。 2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由控制,当时输出流量不变,当时输出流量减小。 22、单向阀的作用是,正向时,反向时。 23、液控单向阀液控口在通压力油情况下正向时,反向时。 24、机动换向阀又称,主要用来控制机械运动部件的,其控制精度比行程开关的。

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 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也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等零件组成。与双作用叶片泵明显不同之处是,定子的内表面是圆形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一偏心量e,配油盘只开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单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区间,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就是吸油腔。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工作空间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就是压油腔。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称单作用叶片泵。 排量计算:下图是单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简图。定子、转子直径分别为D 和d,宽度为B,两叶片间夹角为β,叶片数为Z,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为e。当泵的转子转一转时,两相邻叶片间的密封容积的变化量为V1-V2。若把AB和CD看作是以O1为中心的圆弧,则有 所以,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泵的实际流量q为 式中,n—转子转速;ηpv—泵的容积效率。

为了使叶片运动自如、减小磨损,叶片槽通常向后(注意,这里与双作用叶片泵不同)倾斜20o~30o。下图为单作用叶片泵的配油盘和转子结构简图。 特点: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的偏心距 e 来调节泵的排量和流量。 叶片槽根部分别通油,叶片厚度对排量无影响。 因叶片矢径是转角的函数,瞬时理论流量是脉动的。叶片数取为奇数,以减小流量的脉动。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一:单作用 1、单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定子、转子和轴受不平衡径向力 3、轴向间隙大,容积效率低 4、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低压区通低压,以使叶片底部和顶部的受力平衡,叶片靠离心力甩出。 5、叶片常后倾(压力角较小) 二:双作用 1、双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定子、转子和轴受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均通以压力油(定子曲线矢径的变化率较大,在吸油区外伸的加速度较大,叶片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惯性力和摩擦力) 4、叶片常前倾(叶片在吸油区和压油区的压力角变化较大) 总结:叶片泵流量大,压力大、压力稳定、噪音小。缺点:工作时易发热。制作精度高,成本高。 它是目前液压系统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低噪音油泵。目前还没有能代替它的油泵,发展前景受到液压系统的限制,一般一套液压系统只用一台叶片泵。

液压总复习题及答案20152016第二学期

2015-2016第一学期液压复习题 一、空题 1. 液体的流动状态有两种:、。(层流和紊流) 2. 用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容积调速回路,其输出转矩具有。(恒转矩特性) 3. 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又的液体称为理想液体。(无粘度,不可压缩) 4. 绝对压力是以为基准的压力,相对压力是以为基准的压力,真空度定义为:当绝对压力大气压时,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的那部分压力值。(绝对真空度,大气压力,低于,不足) 5. 流体动力学的三大方程:、、。其中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式,而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式。(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伯努利方程;能量守恒定律) 6. 流体流经管道的能量损失可分为损失和损失。(沿程压力;局部压力) 7.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的一次方成正比,与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薄壁小孔的流量对 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小孔的通流截面;压力差;温度) 8. 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一次方成正比,与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 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压力差;缝隙值;间隙) 9. 系统工作压力较环境温度较时宜选用粘度较高的油液。(低;高) 10. 液压传动所使用的泵是,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能量工作的。(容积式;压力) 11. 容积式液压泵是靠来实现吸油和排油的。(密封容积的变化) 12. 液压泵是把转变成液体的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转变成液体的输出的能量转换装置。(机械能;压力;压力;机械能) 13. 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其中和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排量;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 14. 由于泄漏的原因,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大) 15.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封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与。(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16. 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吸油;压油) 17. 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卸荷槽;压油;吸油) 18. 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途径为:泄漏、泄漏和泄漏,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端面、径向;啮合;端面) 19. 油泵的额定流量是指泵在压力和转速下的输出流量。(额定;额定) 20. 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反映液压泵在理想状况下单位时间所排出油液的体积。(额定流量;理论流量) 21. 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泵的空载流量)视为;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个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理论流量;理论流量) 22. 双作用叶片泵中,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当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的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23.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 泵。(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 24.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 (沿着径向方向并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 25. 当限压式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当恒功率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流量。(呈线性规律下降;呈双曲线规律下降) 26. 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拐点压力;泵的最大流量) 27. 双杆液压缸,采用活塞杆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采用缸筒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2倍;3倍) 28. 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直径D为活塞杆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4倍;3倍) 29. 各种类型的液压缸中,、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摆动缸、活塞缸;柱塞缸) 30.溢流阀控制的是压力,做调压阀时阀口处于状态,做安全阀时阀口处于状态,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控制的是压力,阀口处于状态,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进口;开启浮动;常闭;出口;常开;单独引回油箱) 31. 溢流阀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作阀用,其阀口是的;在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作阀用,其阀口

变量叶片泵

变量叶片泵 金中液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坐落于中国制造业名城广东省东莞市,总部工厂位于厚街。系中国液压行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最具实力品牌的企业。 公司生产的主要(系列)产品有:变量叶片泵、定量叶片泵、变量柱塞泵、方向/压力/流量控制阀、比例阀、叠加阀、逻辑阀以及新开发产品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配套产品液压泵、马达及多路阀等,并承揽各种液压系统/液压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变量叶片泵是导叶可改变角度的泵,来改变流量的泵。可以节能,改变流量。 产品使用的范围: 注塑机,油压机、工程机械、塑胶机械、制鞋机械、压铸机械、冶金机械、矿山机械、金属切削机床以及其它各类液压系统。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叶片泵)。当泵工作时油液对定子内环侧表面会产生一个斜向上的不平衡径向液压力F0,该力的水平分力F2由调压弹簧2承受,当泵的工作压力升高到水平分力F2超过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将向左移动,则偏心量减少,从而减小泵的排量。工作压力越高,泵的排量越小,直至为零。这类泵实现变量运动的方法是直接利用泵工作容积

内压力对定子的作用来产生变量运动所需的操纵力,所以国内习惯称为内反馈式 变量叶片泵液压系统动力组合: 1.油箱; 2.加油口; 3.油网; 4.油尺; 5.电机; 6.油泵(叶片泵); 7.单向阀;8.压力表开关;9.压力表;10.电磁换向阀;11.油路板; 变量叶片泵系统特点: 1.节约用电,减少升温,稳定性高; 2.省略了压力阀,低噪音大流量; 3.有压力补尝,流量和压力都同时可变;高输出力,高效率,体积小,构造简单,低周波音,低噪音。使用压力范围:0-70KG/平方CM。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它的理论排量为V=4BzeRsin(丌/z) 式中 y——变量叶片泵的排量; B——叶片宽度; z——叶片数; R——定子圆半径; e——定子环对转子的偏心距。 显然,泵的理论排量正比于定子环对转子的偏心距e。 1.内控式变量叶片泵 内控式泵的变量操纵力来自其本身的排出压力。如图7.1所示,定子环5在其顶部滚动轴承的支承下可在水平方向移动。泵配流盘的吸、排油窗口的布置和定子运动方向存在偏角0,排油压力对定子环的作用力可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量F1及与定子移动方向同向的水平分量F2。F2克服调节弹簧的压缩力,形成调节力,推动定子环移动。当泵的工作压力所形成的调节力R小于弹簧预紧力时,定子对转子的偏心距e 受最大流量调节螺钉的限制,保持在最大值。因而泵的流量基本不变,只是由于泄漏略有下降,如图7—2中AB所示。当泵的工作压力超过P。值后,调节力F2大于弹簧预紧力。随工作压力的增加,调节力F,增加,克服弹簧力使定子环向偏心距减小方向移动,泵的排量开始下降。当工作压力到达P,时,定子环的偏心距所对应的泵的理论流量等于它的泄漏量,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零。此时泵的输出压力为最大。 增加调节弹簧的预紧力可以使图7—2的曲线船段平行右移。减小弹簧刚度,可改变BC段的斜率,使其更陡。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调节曲线A点的位置(即最大流量)。这种变量泵称为限压式(亦称压力反馈或压力补偿式)泵。 内控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单,调节容易。但是,由于配流盘的偏转会使泵的有效排量减少、并使流量脉动增加。它的动态调节特性也比较差,因而一般仅用于经济型的小规格泵上。对于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大、中规格的变量叶片泵,大图7—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特性部分采用外控式。 2.外控式变量叶片泵 外控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7.3所示。定子在顶部滑块3的限制下可水平移动。泵的吸、排油腔对称地布置在定子中心线的两侧。因而,作用在定子环上的液压力不产生使定子移动的调节力。外来控制压力通过控制活塞2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环移动,改变其对于转子的偏心距而实现变量。 采用不同的液压控制手段及不同的泵的输出参数反馈,可以组成各种控制形式的变量叶片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单作用叶片泵,根据前面介绍的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距e,就能改变泵的输出流量,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借助输出压力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e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当压力低于某一可调节的限定压力时,泵的输出流量最大; 压力高于限定压力时,随着压力增加,泵的输出流量线性地减少,其工作原理如图3-20所示。泵的出口经通道7与活塞6相通。在泵未运转时,定子2在弹簧9的作用下,紧靠活塞4,并使活塞4靠在螺钉5上。这时,定子和转子有一偏心量e0,调节螺钉5的位置,便可改变e0。当泵的出口压力p较低时,则作用在活塞4上的液压力也较小,若此液压力小于上端的弹簧作用力,当活塞的面积为A、调压弹簧的刚度k s、预压缩量为x0时,有:pA<k s x0(3-22) 此时,定子相对于转子的偏心量最大,输出流量最大。随着外负载的增大,液压泵的出口压力p也将随之提高,当压力升至与弹簧力相平衡的控制压力p B时,有 p B A=k s x0(3-23) 当压力进一步升高,使pA>k s x0,这时,若不考虑定子移动时的摩擦力,液压作用力就要克服弹簧力推动定子向上移动,随之泵的偏心量减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减小。p B称为泵的限定压力,即泵处于最大流量时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调节调压螺钉10,可改变弹簧的预压缩量x0即可改变p B的大小。 设定子的最大偏心量为e0,偏心量减小时,弹簧的附加压缩量为x,则定子移动后的偏心量e为: e=e0-x (3-24) 这时,定子上的受力平衡方程式为: pA=k s(x0+x) (3-25) 将式(3-23)、式(3-25)代入式(3-24)可得: e=e0-A(p-p B)/k s(p≥p B) (3-26) 式(3-26)表示了泵的工作压力与偏心量的关系,由式可以看出,泵的工作压力愈高,偏心量就愈小,泵的输出流量也就愈小,且当p=ks(e0+x0)/A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控制定子移动的作用力是将液压泵出口的压力油引到柱塞上,然后再加到定子上去,这种控制方式称为外反馈式。

液压练习及答案

第3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习题 3.1 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作用和类型。 3.2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什么?泵的工作压力与额定压力有何区别? 3.3 什么是液压泵的排量、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它们的关系如何? 3.4 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两方面的能量损失?产生损失的原因何在? 3.5 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齿轮泵的压力? 3.6 试说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流量压力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如何调节?调节时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将如何变化? 3.7 双作用叶片泵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3.8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用于高压 3.9 外啮合齿轮泵、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10 试比较各类液压泵性能上的异同点。 3.11 某液压泵在转速时,理论流量。在同样的转速和压时,测得泵的实际流量为,总效率,求: (1) 泵的容易效率;(2)泵在上述工况下所需的电动功率;(3)泵在上述工况下的机械效率;(4)驱动泵的转矩多大? 3.12 液压马达的排量,入口压力,出口压力 ,容积效率,机械效率,若输入流量,求马达的转速、转矩、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各为多少? 3.13 某液压泵当负载压力为时,输出流量为,而负力为时, 输出流量为。用此泵带动一排量为的液压马达,当负载转矩为时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为0.94,其转速为,试求此时液压马达的容积 效率为多少? 3.14 某变量叶片泵的转子径,定子内径,叶片宽度 。求:当泵的排量时,定子也转子间的偏心量有多大?泵的最大排量是多少? 3.15 某轴向柱塞泵的柱塞直径,柱塞分布圆直径,柱塞数 。当斜盘倾角,转速,输出压力,容积 效率,机械效率时,试求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所需电动机功率。? 3.16 一泵的总泄漏量,式中C——泄漏系数,p——工作压力,当将此泵作液压马达使用时,在相同转速和相同压力的条件下,其容积效率与泵是否相同?试证明。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卷及答案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液压传动主要以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工作。对于结构及尺寸确定的液压系统,其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决定于工作负载,执行元件的速度决定于流量。 2.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当液压油中混有空气时,其抗压缩能力将降低。 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利用工作压力的反馈作用实现的,它具有内反馈和外反馈 两种形式。当其出口压力超过泵的限度压力,输出流量将显著地减少(降低)。 4. 液体的粘度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它们是动力粘度dy du τμ=,_运动粘度 ρ μν=____, 相对粘度。P11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温度升高,粘度下降,粘度指数高,说明粘度随温度变化小,其粘温特性好。压力对粘度的影响,气泡对粘度的影响。 5、液力传动是主要利用液体动能或位能的传动;液压传动是主要利用液体 压力 能的传动。 6、液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于存在液阻,就必须多消耗一部分能量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阻力,这种能量消耗称为 压力 损失;液流在等断面直管中流动时,由于具有粘性,各质点间的运动速度不同,液体分子间及液体与管壁之间产生摩擦力,为了克服这些阻力,产生的损失称之为 沿程压力 损失。液体在流动中,由于遇到局部障碍而产生的阻力损失称为 局部压力 损失。P43 沿程压力损失:2Re 64=Δ,=Re 2v ρd l p υvd λ雷诺系数,2 =Δ2 v ρξp ξ 7、对于泵来说流量是变量,不同的泵,其(排)量不同,但选定适当的转速,可获得相等的_流___量。 8、实际工作时,溢流阀开口的大小是通过 [压力] 的变化来自动调整的。 9、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__斜盘的倾角___,可以改变泵的排量。

液压与气压作业题-答案

2-1 如图2-1所示,具有一定真空度的容器用一根管子倒置于液面大气相通的水槽中,液体在管子中上升的高度h=1m ,设液体的密度为ρ=1000kg/m 3,求容器的真空度。 解答:管内绝对压力为p P + r h = p a P H = p a – p = r h = ρgh = 9.8 * 103p a 2-2 如图2-2所示,已知水深H=10m ,截面A 1=0.02m 2,截面A 2=0.04m 2,且水流出时0-0水面下降速度约为0。求: 1)孔口的流出流量; 2)点2处的绝对压力(取α=1,ρ=1000kg/m 3,不计损失)。 解答: 由:0-0—1-1截面 得:p 0+ρgz 0+α/2ρv 02 = p 1+ρgz 1+α/2ρv 12 (v 0=0, p 1=p 0, α=1 ) s m gH /142v 1== 由:1-1—2-2截面 得:p a +1/2ρv 12 = p 2+1/2ρv 22 (1) v 1A 1=v 2A 2 (2) 解得:p 2=1.715*105p a , q=v 1A 1=0.28m 3/s 3-1 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5MPa ,排量为10mL/r ,机械效率为0.95,容积效率为0.9,当转速为1200r/min 时,求: 1)泵的输出功率; 2)泵的输入功率。 解:P 0=pnv ηv /60=900w P i =P 0/η=900/(0.95*0.9)=1.053kw 3-2 某液压泵的转速为950/min ,排量Vp=168mL/r ,在额定压力29.5Mpa 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min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0.87,求: 1)泵的理论流量q t ; q t =nv=950*168/60=159.6L/min 2)泵的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 ηv =150/159.6=0.94; ηm =η/ηv =0.926 3)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的输入功率; P i =P t /ηm =q t p/ηm =84.77km 4)驱动泵的转矩。 T i =P i /(2πn)=852.5N.m 图2-2 图2-1

ATOS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ATOS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阿托斯ATOS柱塞泵、阿托斯ATOS液压泵、阿托斯ATOS比例阀 ATOS意大利阿托斯液压泵 定量泵:叶片泵,径向柱塞泵,齿轮泵。变量泵:叶片泵,轴向柱塞泵,比例控制泵–多联泵–手动泵– Atex防爆泵 油缸伺服油缸液压油缸,标准型缸液压油缸防爆油缸不锈钢油缸 常规阀&叠加阀溢流阀先导式阀两级电磁阀安全阀方向开/关控制气控方向阀液控方向阀 一、A TOS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部件所组成。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6和配油盘5上窗口将油吸入。而在图的左侧。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都是变量泵。 二、A TOS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ATOS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加油机叶片泵和组合泵的工作原理 加油机的机械部分主要是一个液压系统,它包括电动机、叶片泵、油气分离器、流量计、电磁阀和油枪等。电动机是加油机的动力源,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传动装置把机械能传给叶片泵。叶片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油液压力能,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从叶片泵出来的压力油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气体被排入大气,油液进入流量计进行计量。流量计一方面不断地排出固定体积的油液,另一方面将流量信号转换为输出轴的转动信号。经计量后的油液通过电磁阀、导静电胶管和油枪注入受油容器。 第一节叶片泵 一、叶片泵的结构: 叶片泵又称旋板泵。它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易维护。叶片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机的吸油与排油能力。叶片泵由铸铁泵体、铸铁泵盖、转子、叶片、弹簧(片)、溢流阀组件等组成。 铸铁泵体内分两部分,下部为泵腔,上部为溢流阀腔。泵腔为一空心圆柱体,其后端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三角口,右边三角口为叶片泵的进油口,左边三角口为叶片泵的出油口。泵腔左右两腰各开有一弧形槽,左弧形槽为正压过渡区,与叶片泵出油口相通,右弧形槽为负压过渡区,与叶片泵进油口相通。泵腔内偏心安装转子,转子沿圆周等距分布有七个径向槽,槽内装有弹簧(片)与叶片,转子旋转时,叶片能沿径向槽作往复运动。 溢流阀腔内装有溢流阀。溢流阀主要由阀座、阀芯、弹簧和调量螺钉等构成。阀座与阀芯将溢流阀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部分与泵的出油口及正压过渡区相通,右侧部分与泵的进油口及负压过渡区相通。 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A、B为相邻的两个叶片。转子和叶片A、B按顺时针转动。A叶片转动使低压过度区的容积不断增大,油液被吸入泵中。A、B两叶片所夹液体,因叶片的顺时针转动被带入高压过度区。在高压过度区,因叶片的转动,使容积不断缩小,油液在叶片的压迫下排出泵外。当转子连续转动时,油罐中的油液就被连续吸入泵内、排出泵外,使油泵形成一个稳定的流量。 泵腔圆柱体空间以其中心线为基准,可分为上密封区、下密封区、左过渡区和右过渡区四部分。转子与泵腔相切的部分为上密封区,与泵腔间隙最大的部分为下密封区,与出油口相通的左过渡区为正压区,与进油口相通的右过渡区为负压区。 叶片泵的泵腔上下两密封区的中心角为60°,两叶片间的夹角为51.43°(51°25′43″),故在密封区内有一个或两个叶片隔离了泵腔的两侧过渡区,使正压区与负压区之间的油液不能沟通。 当电机带动转子作顺时针旋转时,叶片在弹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贴紧泵腔(见图2.1.2),任意相邻的两叶片与转子、泵腔及端盖构成一个密封空间(在过渡区,各密封空间相通,形成一个大的密封空间)。右侧过渡区与泵的进油口相通,左侧过渡区与泵的出油口相通。转子顺时针旋转时,泵腔右侧密封容积增大,形成真空(负压),油罐内油液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过泵的进油口进入叶片泵的负压区,达到吸油的目的;左侧过渡区的密封容积减小,油液进入左过渡区后油压升高,压力油通过出油口被排出。转子连续不断地旋转,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