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老年人中医推拿按摩法

老年人中医推拿按摩法

老年人中医推拿按摩法
老年人中医推拿按摩法

老年人中医推拿按摩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老年人阴阳俱衰,关节僵硬,气血衰弱,因此易产生各种虚损失调病症。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老年人常易患的关节病、心脑血管病、咳喘病、大便秘结等病,按摩时重在自我按摩与他人按摩相结合,注意柔、慢、补三个特点,并要结合个人情况建立长期按摩保健的计划,从而达到防治兼顾的目的。

1.手指关节疼痛按摩法

手法、点揉手指四缝穴。四缝穴共八个穴位,位于两手的第二、三、四、五手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的横纹中心,以有轻松感为度。

功能、通利关节,祛风除湿。

2.脑中风预防按摩法

手法、用拇指压揉外关穴l~2分钟。外关穴在腕背横纹正中上2寸,尺、挠两骨之间,与内关相对应。

功能、活血化淤,预防中风。

3.四肢麻木按摩法

手法、患者坐位,抬腿,以患者自己的拇指点按拔动膝眼穴、鹤顶穴(鹤顶穴在髋骨上缘正中凹陷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能、祛风降湿,通经活络。

4.四季咳喘按摩法

手法、患者仰卧,以双手沿前正中线,胸骨柄的两侧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推搓3~10分钟。

功能、宽胸理气,清肺止咳。

5.肩关节痛按摩法

手法、患者坐位,以双手掐拿两肩部约3~5分钟,然后拿肩井穴(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心点,肩部最高处),以有酸胀感向臂及后背部放散为度。

功能、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6.高血压头目昏花按摩法

手法、患者坐位,用拇指按压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心、肩部最高处的肩井穴,以局部有酸重感向腿及脚部放散为度。

功能、疏筋活血,清利明目。

7.关节炎按摩法

手法、患者坐位或仰卧,抬高腿,以两手大拇指按揉髌骨下缘、韧带外侧凹陷中的犊鼻穴,以膝关节周围有酸、胀感为度。

功能、祛风湿,止疼痛。

8.颈椎病按摩法

患者坐位,用双手拇指压在按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的大椎,以局部有酸重感为度。

功能、补正气,祛疾病。

9.性无能按摩法

手法、患者站立或仰卧,用双手大拇指同时按压涌泉、关元、气海穴(气海在脐下1.5寸),由轻至重,由重至轻反复按压,使双手的拇指向左右分推。以有酸胀感向腹上下放散为度。

功能、补阳气,利小便。

10.大便秘结按摩法

手法、患者仰卧或站立,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侧大横穴约半分钟,然后推揉(大横穴在肚脐旁开4寸处),以腹部有酸重感为度。

功能、通利胃肠,润肠通便。

11.胸痛按摩法

手法、患者仰卧,用双手手掌及拇指,采用压揉法揉胸大肌3~5分钟。

功能、开胸散结,调和气血。

12.心脏病人按摩法

手法、(1)推法:患者平卧。按摩者用双侧拇指分推每个肋缝。

(2)揉法:患者平卧。按摩者用一手手指鱼际部揉胸大肌3~5分钟。

(3)叩法:患者平卧。按摩者用手掌轻轻揉胸前区1~3分钟。

(4)掌揉法:患者俯卧,按摩者在心俞进行掌揉3~5分钟。

功能、行气活血,祛淤止痛。

13.心绞痛按摩法

手法、患者坐位,用拇指压揉巨骨(巨骨穴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肝冈之间凹陷处)处,以有酸胀感向臂及后背部放散为度。

功能、祛风湿,通气血。

14.防治感冒按摩法

手法、患者坐或站立,两手指交叉抱着头颈,头稍后仰,然后用掌根提后颈部约1分钟。然后持此姿势摩揉颈后部30次。并揉点百会、印堂、迎香、风池、风府、太阳穴各1分钟。

功能、护表扶正,祛除表邪。

总体手法要求

(1)指腹用力要平衡,压力深达腹内,运行速度要缓慢均匀。行补法,中度刺激。

(2)操作时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力度均匀。

(3)操作时,按摩者要放松。

(4)各种皮肤病、高烧、体弱病人应禁用手法按摩。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人体穴位知识

人体穴位网 2.按晴明穴食指尖点按睛明穴,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3.揉按四白略仰头,眼光下移到鼻翼的中点。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4.揉按太阳穴按压太阳穴(眼尾与眉梢之间凹陷处)。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5.按压攒竹穴攒竹穴在眉毛内侧顶端。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6.按压风池穴风池穴在耳后枕骨下。按时吸气,松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7.凝神浴面将两手掌心搓热,吸气,两手由承浆穴(嘴角)沿鼻梁直上至百会穴(前额),经后脑按风池穴,过后颈,沿两腮返承浆穴,呼气。做36次。 1..... 精明--鱼腰--上明--瞳子髎--承泣--巨髎

2.....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球后--四百 只要你每天坚持这两组穴位按摩,可以控制近视度数增加,还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要是你配合这中医穴位定位丸按摩的话,那么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食疗你的假性近视部分。提高你的视力。。。 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 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图)。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天我们都在用眼睛观望外面的景色,生活中更离不开眼睛。然而,用眼过度,眼睛会出现疲劳感。怎样缓解眼睛疲劳呢?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拇指上的穴位,即明眼穴、风眼穴等,缓解眼睛疲劳。 缓解眼睛疲劳按摩拇指上的3穴位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大穴位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穴位功效:明眼、风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与眼睛有关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3

中医推拿(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1、患者女,40岁,因“颈项强痛4天”来诊。患者因长时间玩牌而感颈部不适,次日晨起出现颈项强痛,活动受限,自行按摩、拔罐治疗,疗效不佳,为进一步求治而来诊。刻诊:颈项强痛,头不能向左侧回顾后仰,伴恶心、心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查体血压120/80mmHg (1mmHg=0.133kPa),纵轴击顶试验(+),X线片:第3至第7颈椎骨质增生,诊断为落枕。落枕的主要原因包括() A.外伤 B.感受风寒 C.腰部劳损 D.肌肉扭伤 E.气滞血瘀所致 F.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 2、患者女,40岁,因“颈项强痛4天”来诊。患者因长时间玩牌而感颈部不适,次日晨起出现颈项强痛,活动受限,自行按摩、拔罐治疗,疗效不佳,为进一步求治而来诊。刻诊:颈项强痛,头不能向左侧回顾后仰,伴恶心、心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查体血压120/80mmHg (1mmHg=0.133kPa),纵轴击顶试验(+),X线片:第3至第7颈椎

骨质增生,诊断为落枕。落枕的常见症状为() A.睡眠后颈部疼痛 B.上肢麻木 C.恶心、呕吐 D.不能旋转后倾 E.头晕不适 F.视物模糊 3、患者女,40岁,因“颈项强痛4天”来诊。患者因长时间玩牌而感颈部不适,次日晨起出现颈项强痛,活动受限,自行按摩、拔罐治疗,疗效不佳,为进一步求治而来诊。刻诊:颈项强痛,头不能向左侧回顾后仰,伴恶心、心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针灸科张智龙查体血压120/80mmHg (1mmHg=0.133kPa),纵轴击顶试验(+),X线片:第3至第7颈椎骨质增生,诊断为落枕。有效预防落枕的措施包括() A.用枕适当 B.头颈负重物 C.姿势正确 D.颈部保暖 E.长时间吹空调、电风扇 F.避免损伤

老中医讲解按摩跟推拿的区别

推拿就是按摩?按摩就是推拿? 、 很多人做理疗时都会觉得推拿时间太短了,当医生跟他们解释推拿不同于按摩时,大家都会反应他们一直以来觉得中医里的推拿和按摩都是一样的,效果也是一致的。实际真的事这样吗?推拿和按摩两者到底有何不同?按摩的手法和技巧你又知晓多少呢?别急,下面神农中医馆刘建山老师就来揭晓答案. Question 1推拿和按摩的功效有何区别 中医里的推拿是需要根据穴位来帮助治疗疾病的,而按摩主要是帮助缓解一些劳损 的情况,或者是帮助手脚活动的。可能大家觉得这两个都可以帮助去除人体的一些 疲劳,所以就会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中医推拿是有很多要求的,因为推 拿的作用是可以影响到一些内脏的工作的,可以说在短时间里面会对身体有一些刺 激。而按摩的手法的运用与推拿相比有些许不同,所以效果也是有差别的。Question 2推拿和按摩的手法有何不同 推拿的手法有强有弱。“轻推、顺推皆为补”,即缓和、轻微的连续刺激能活跃脏 腑的生理功能,为补法;急速、较重且时间较短的刺激,会抑制脏器的生理功能, 为泻法。 针对具体的患者,手法轻重应以患者的耐受度而论,产生较强烈的酸麻胀痛感时为 泻,感觉轻微时为补。手法的频率也与补泻有关,“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即频 率低的为补法,频率快的为泻法。 Question 3推拿和按摩的疗效差异 因采用的手法方向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幼科推拿秘书》说:“左转补兮,右转 泄。”虽然说的是小儿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适用。腹部按摩时,以患者自身的方 向为度,顺时针方向按摩,有明显的通便泻下的效果,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 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为补法。

中医推拿适应症

推拿适应症 内科推拿: 感冒,咳嗽,喑哑与失音,冠心病,不寐,郁证,中风后遗症,心悸,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呃逆,反胃,呕吐,泄泻,便秘,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胁痛,眩晕,消渴,尿失禁,尿潴流,阳痿,头痛,三叉神经痛,痹症,痿证,青少年近视,口眼斜,肠梗阻,手术后肠粘连,胃和十二指溃疡,尿道炎,肾盂肾炎,膀胱炎。 小儿推拿: 感冒,发热,咳嗽,哮喘,顿咳,厌食,婴幼儿腹泻,腹痛,呕吐,积滞,疳证,便秘,脱肛,遗尿,尿潴流,夜啼,惊风,疝气,小儿肌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先天手足畸形。 妇科推拿: 痛经,闭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行泄泻,带下病,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妊娠咳嗽,妊娠肿胀,产后腹痛,产后身痛,产后大便难,缺乳,乳痈,更年期综合症,阴挺,乳腺小叶增生。 伤科推拿: 肱二头肌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肩关节周围炎,肘关节扭挫伤,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尺骨鹰嘴滑囊炎,腕关节扭挫伤,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部腱鞘囊肿,桡尺远端关节错缝,碗管综合征,颈椎病,落枕,前斜角肌损伤综合征,胸椎小关节错缝,胸胁屏伤(岔气),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急性腰肌劳损,慢性腰

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脊柱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髂部滑囊炎,阔筋膜张肌损伤伴髂胫束劳损,臀上皮神经损伤综合征,股内收肌损伤,急性腰扭伤,腰肌纤维炎,坐骨神经痛,骶髂关节损伤及半脱位,股外侧皮神经损伤,股半月板损伤,上踝关节扭伤,强直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脊椎骨软骨病,内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与骶椎腰化,第三腰椎横突肥大,特发性脊柱侧弯,椎弓下部不连和椎体滑落,腰椎管狭窄症,致密性髂骨炎,腰骶部骨骼发育异常,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椎管内外肿瘤引起的腰腿痛,肾虚性腰腿痛。 股四头肌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部脂肪垫损伤,踝关节扭伤,踝管综合征,跟痛症,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紊乱症,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髋关节半脱位,四肢关节僵直症,外伤性截瘫,周围神经损伤(单肢瘫)五官科推拿: 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

中医推拿考试重点

小题 《五十二病方》摩法运用记载最多。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金匮要略》张仲景首次提出“膏摩”一词。《肘后备急方》最早的捏脊法。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代蔺道人,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 《儒门事亲》张从正首次提出了推拿具有发汗的作用。 《医门秘首》最早提及“推拿”一词的著作。《小儿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医宗金鉴》“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冠心病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冠心病放射部位:疼痛主要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达环指和小指等。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头面部:(1)“虫斑”——小儿蛔虫病,面上可出现灰白色圆形的“虫斑”。(2)“方头”——多见于佝偻病患儿。肩部:方肩——多提示肩关节脱位。腕掌指部:桡骨远端骨折——可见到银叉状畸形或枪刺状畸形。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作对掌,外展动作,拇指和食指不能弯曲,亦不能过伸,大鱼际萎缩,呈猿手畸形。指纹颜色——指纹:浮露于食指掌面桡侧的脉络(浅表静脉),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正常指纹,浅红,阴现于风关之内。鲜红色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紫红色热证。青色惊风痛证。淡色虚寒证。色滞暗者实证。髋部:婴幼儿双侧臀皱襞不对称——常提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提睾反射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1-2神经节段病变;一侧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膝部:首先观察膝部有无畸形。正常膝关节仅有5度—10度的过伸,过伸超过5度—10度为后翻畸形(或膝反张)。不能伸直为屈曲畸形。 特殊检查法:(1)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压顶试验或spurling’s试验)阳性临床意义:如引起项痛或放射痛者为阳性,说明颈神经根受压,可见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或颈椎病。(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脊神经根试验):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者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3)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可以区别由于髂胫束、腘绳肌或膝关节后关节囊紧张所致的直腿抬高受限。(4)床边试验,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5)肩关节外展试验(若在某一角度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即为阳性)a、外展始起即有疼痛,见于锁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肱骨骨折、肩胛骨骨折或肩周炎等。b、外展越接近90度位越疼,可能为肩关节粘连。c、外展过程中有疼痛,但到上举时痛反轻或不痛,可能为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或三角肌损伤。d、外展至上举在60度~120度范围内出现疼痛,称“疼痛弧”,此范围外的活动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腱炎或冈上肌损伤。e、肩锁关节病变的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50度~180度范围内。f、被动外展超过90度以上时,肩峰处有疼痛,可能有肩峰骨折。(6)麦氏征试验又称回旋挤压试验,是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常用的试验方法。 天柱骨: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七节骨: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四横纹: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1掌指关节横纹处。 内八卦: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2/3处的长为半径所作的圆。 二扇门: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掌背中指掌指关节两侧凹陷处。 外劳宫: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掌背第3、4掌骨之间凹陷中,与内劳宫相对。 三关: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天河水: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肾纹: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手掌面,小指第2节指间关节横纹处。 内劳宫: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指端之间中点。 小天心: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位于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填空 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渗透。 手法操作时用力的要求:以近带远、刚柔相济、整体用力。 推拿的中医学作用原理:(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2)理筋整复,滑利关节。(3)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的治疗原则: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内容。 推拿的治疗作用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1)推拿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2)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3)机体的功能状态。 推拿治疗手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种基本治法。 一指禅推法分类:一指禅指端推法、一指禅罗纹跪推法。 滚法分类:侧滾法、立滾法。 揉法分类: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掌根揉法、前臂揉法、肘揉法。 按法分类:指按法和掌按法。 推法分类:指推法(包括拇指指端推法、拇指平推法、三指推法)、掌推法、肘推法。 振法分类:掌振法、指振法。 糖尿病病因:1、禀赋不足 2、饮食失节3、情志失调4、劳欲过度 腱鞘囊肿临床表现: 1.囊肿 2.疼痛 3.活动障碍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表现:1.肩部疼痛 2.功能障碍颈椎病分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失眠分型:1、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2、阴亏火旺心烦失眠,头晕耳鸣,口干少津,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或有梦遗,健忘,心悸腰酸等症。3、痰热扰心失眠,胸闷头重,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4、肝郁化火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便秘分型:1、胃肠燥热型:大便干结且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微热,口干,心烦,舌红苔黄。2、气机郁滞: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胁腹痞满,甚则腹中胀满,纳食减少。3、气血亏损(1)气虚便秘大便不畅,临便努争,便后汗出,便下并不干结,舌淡苔薄,脉虚软。(2)血虚便秘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4、阴寒凝结大便艰涩,难以排出,小便清长,四肢欠温,喜热恶冷或腹中冷痛,腰脊酸冷。小儿腹泻分型:①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 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 白腻,脉濡,指纹色红。②湿热泻:腹痛即泻,急 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 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③伤食泻:腹痛胀满, 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 伴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④脾虚泻:久泻 不愈或伴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饮食不振,便稀夹 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 脉濡。 疳积分型:①积滞伤脾: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 部胀满,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 调,常有恶臭或便秘。夹寒者则面色晄白,舌苔腻, 口吐清水,食物不化,手足时冷;夹热者则面赤唇 干、口渴,舌苔黄腻。积久伤脾延成疳积。②气血 两亏:面色萎黄或晄白,毛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 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四肢不温, 发育障碍,大便溏泄,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小儿咳嗽分型:①风寒咳嗽:鼻塞,流清涕,咳稀 薄白痰,或伴发热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缓 或浮紧,指纹淡红。②风热咳嗽:鼻塞,流浊涕, 咯黄稠黏痰,发热恶风,咽喉干痛或痒,小便黄, 舌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鲜红。③内伤咳嗽:久咳, 身微热,或干咳少痰,或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神 疲乏力,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等。 小儿便秘分型:①实秘: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口 臭唇红,小便短赤,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 痛,苔黄燥,指纹色紫。②虚秘:面色晄白无华, 形瘦无力,神疲乏力,大便努挣南下,舌淡苔薄, 指纹色淡。 小儿呕吐分型:①寒吐: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 吐物酸臭不堪,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 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淡。②热吐:食入 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 秽或秘结,小便黄赤,唇舌红而干,苔黄腻,指纹 色紫。③伤食吐:呕吐酸馊频繁,口气臭秽,胸闷 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 脉滑实④惊恐吐:受惊后呕吐暴作,或频吐清涎, 神态紧张,昼则惊惕,夜卧不宁,山根青,指纹青, 脉乍来乍数。 夜啼分型:①脾脏虚寒:睡喜伏卧屈腰而啼,四肢 欠温,便溏,面色青白,唇舌淡白,舌苔薄白,脉 沉细,指纹青红。②心经积热:睡喜仰卧,见灯火 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面 赤唇红,舌尖红,舌苔白,脉数有力,指纹青紫。 ③惊骇恐惧:睡中时作惊慌,唇与面色乍青乍白, 紧偎母怀,舌多无异常变化,但脉来急数。④乳食 积滞: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呕吐乳块,大便 酸臭,舌苔厚,指纹紫。 腱鞘囊肿治则:行气活血,理筋散结。 肩关节周围炎治则:温通经络,活血止痛,松解粘 连,滑利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治则:和营通络,温通经脉,解痉止 痛,滑利关节。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治则: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活血化瘀。 退行性脊柱炎治则:补肾强腰,通络舒筋,解痉止 痛,行气活血。 失眠治则:养心安神。虚证辅以健脾滋阴养血,实证 佐以疏肝清热化痰。 便秘治则:“和肠通便”为总法。胃肠燥热者宜清 热降浊;气机郁滞宜疏肝理气;气血亏损者宜健脾 胃、和气血;阳虚阴寒凝结者宜壮阳散寒。 中风后遗症治则:平肝熄风,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滑利关节。本病以早期治疗为主,一般在中风后两 周,且血压稳定后可进行推拿治疗。 高血压病治则:平肝安神,化痰降浊为临床之总法。 肝阳上亢者辅以清火息风;痰湿中阻者辅以健脾祛 湿;肾精不足者辅以补肾益精。 糖尿病治则:养阴清热、益气补肾。燥热伤肺者清 燥润肺,胃燥津伤者清胃生津,肾阴亏损滋阴固肾。 小儿肌性斜颈治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纠正畸 形。 疳积治则:①积滞伤脾——消积导滞,调理脾胃② 气血两亏——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小儿腹泻治则:寒湿泻——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湿热泻——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伤食泻——消食 导滞,和中助运;脾虚泻——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小儿咳嗽治则:风寒咳嗽——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风热咳嗽——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内伤咳嗽—— 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小儿便秘治则:实秘——顺气行滞,清热通便;虚 秘——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小儿呕吐治则:寒吐——温中散寒,和胃降逆;热 吐——清热和胃,降逆止呕;伤食吐——消食导滞, 和中降逆;惊恐吐——镇惊止吐 夜啼治则:脾脏虚寒——温中健脾;心经积热—— 清热导赤;惊骇恐惧——镇惊安神;乳食积滞—— 消食导滞 名解 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 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手法的概念:用手或肢体的相关部位,按特定的技 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 将这种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手法”。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摆动,带动 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 用于治疗部位,称为一指禅推法。 滾法:以手背部小指侧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 关节的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 地来回滚动,称为滾法。 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手指螺纹面等部位着 力,吸定于体表治疗部位上,带动皮肤、皮下组织 一起,做轻柔和缓的环旋动作,称为揉法。 拿法:以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 肤,称为拿法,即“捏而提起谓之拿”。可单手操 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拿法可柔可刚,但临床所 用以“刚”为多;刺激量较大时,每次每个部位所 拿时间不宜过长。 拨法:以拇指、手掌或肘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 项或往返的运动,称拨法,又称“拨络法”、“指 拨法”、“弹拨法”等。拨法力量沉实,拨动有力, 临床有“以痛为输,不痛用力”之说。分为拇指拨 法、掌指拨法、肘拨法。 按法: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称按 法。按法刺激强而舒适,常与揉法结合运用,组成 “按揉”复合手法。 摩法:用指或掌在患者体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轻抚 摩动,称摩法。分指摩法和掌摩法。古代应用摩法 还常配以药膏,以加强手法的治疗效果称膏摩。 推法:以指、掌、肘用力于治疗部位上,做单方向 直线推动,称推法。 振法:以掌或指在体表治疗部位静止性用力,产生 快速而强烈振动的手法称振法。 儿科推拿:也称小儿推拿小儿按摩,是推拿疗法的 一个重要分支。儿科推拿是医生以中医理论为指 导,应用手法作用于小儿的特定部位和穴位,以调 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 治疗法。具有适应症较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儿科推拿手法适用于 12岁以下儿童,临床多用于6岁以下小儿。 小儿推法:以拇指或食指、中指的罗纹面着力,附 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作单方向的直 线或环旋移动,称推法。临床上根据操作方向的不 同,分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 小儿揉法:以手指的指端或罗纹面、手掌大鱼际、 掌根着力,吸定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上。作轻 柔和缓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称揉 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分指揉法、鱼际揉法、 掌根揉法。 小儿捏法: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两指 或拇指与四指的指面作对称性着力,夹持住患儿的 肌肤,相对用力挤压并一紧一松逐渐移动,称捏法。 捏法主要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 腱鞘囊肿指发生于关节囊或腱鞘附近的囊肿。其 易发部位的顺序是:腕关节背部、腕关节的掌侧面、 手指背面和掌面、足背部、趾背部、腕关节的侧面 和腘窝。其中腕手部腱鞘囊肿占70%左右。本病好 发于中青年,女性多见。属中医“筋瘤”、“筋结” 范畴。 肱骨内上髁炎指由于急、慢性损伤引起肱骨内上 髁部损伤.出现局部疼痛,前臂旋前、主动屈腕受 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学生肘”“高尔 夫球肘” 肱骨外上髁炎指由于急、慢性损伤而致肱骨外裸 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以肘关节外侧疼痛、旋 前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肱骨外上 髁综合征、肱桡关节外侧滑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 炎,因网球运动员好发本病,故也称为“网球肘”。 肩关节周围炎指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损伤、退 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 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 简称肩渴炎又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 凝症”、“漏肩风”等。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椎间关节、椎间盘 纤维环、骶髂关节、椎旁韧带,最后导致整个脊柱 强直、畸形的疾病。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指第3腰椎横突及其周围软 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劳损,使第3腰椎横突处发生 无菌性炎症、枯连、变性和增厚,刺激附近的腰脊 神经而引起腰臀部疼痛的综合症候群,又称映3横 突周围炎或腰3横突滑囊炎。 退行性脊柱炎:是指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 椎体边缘增生及小关节退变而形成的骨关节病变, 又称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脊柱骨关节炎、 老年性脊柱炎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 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 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 状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又称“腰 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 项背肌筋膜炎:由于肌肉、筋膜、肌腱和韧带等软 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 及软弱无力等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又称为“项背 肌纤维组织炎”、“肌肉风湿症”。 颈部扭挫伤:颈部扭挫伤是指由于颈部突然扭转、 头颈体位不正或遭受外力作用等原因而发生的急 性扭挫伤。 落枕:是指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 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 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 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 征。落枕又称“失枕”。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 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 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 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 征,又称颈椎综合征等。 头痛: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分,包括眉弓、耳轮上 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临床常见症 状。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 病症。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 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眠。古代称为“不得寐” 或“不寐”。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 的一种脾胃系病症,简称胃痛。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 意,而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 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腹泻。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主要 表现。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婴儿出生数日后发现一侧颈部 肿块,头前倾,偏向患侧,颜面旋向键侧,并以颈 部活动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小儿疾病,又称“先 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 小儿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是指小儿伤 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集聚留滞 于中。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羸瘦,往往是积滞 的进一步发展。 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 样为主证,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婴 幼儿为常见。 小儿咳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有 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声有痰为咳嗽。 小儿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出的一种病证。 小儿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以食 物由胃中经口而出为主证,是临床小儿的常见症 状,可见于多种疾病。 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时哭 时止,或哭后仍能入睡,或每夜定时啼哭,甚或通 宵达旦啼哭,故曰夜啼,持续时间少则数日,多则 经月。 简答 “疳”有两种含义:一是“甘”,因本病多是由于 过食肥甘而致,这是对本病起始原因的概括;二是 “干”,因为本病会出现消瘦、干瘪等临床表现。 临床上疳和积关系密切难以分开,故统称为疳积。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器 清灵,易趋康复。 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 指实,紧推慢移,蓄力于掌发力于指。 滚法动作要领:(1)手法吸定部位要紧贴体表, 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2)侧滾法上肢放松, 肘关节微屈;立滾法肘关节伸直。(3)着力部位 应似球形或瓶形。(4)侧滾法滚动幅度应在120 度左右,即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滚动80度;腕关节 伸直时向内滚动40度。立滾法滚动幅度应在45度左 右。 按法动作要领:①用力由轻渐重,稳而持续,使刺 激充分达到深层组织②在治疗部位上垂直下压,操 作应缓慢且有节律性③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 移动④不可突施暴力。 肱骨内上髁炎鉴别诊断:1.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 外展、外旋应力常伤及本韧带的前束及后束,合并 滑膜损伤.关节肿胀,内侧间隙压痛,伸肘、屈肘、 外翻痛阳性,X线检查可见间隙增大。2.肱骨外上 髁炎疼痛部位在肘外侧,网球肘试验阳性(mill 试验阳性),前臂屈肌紧张试验阳性。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操作要点:1.舒筋通络:患者 俯卧位。医生站于一侧,以按揉法和滚法分别作用 于患侧臀部及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3—5遍,配合 点按环跳、风市、委中、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患 者仰卧位。医生站于一侧,以手掌按揉大腿内收肌, 结合“4”字形被动运动,在内收肌部位施以滚法。 2.解痉止痛:患者俯卧位。医生站于一侧,现在第 3腰椎横突周围施以柔和的滚、按、揉等法,3—5 分钟,配合点按肾俞、大肠腧穴,以酸胀为度。然 后作与条索状硬结垂直方向的弹拨数次,手法要由 轻到重,由浅入深,要柔和深透,并配合揉法警醒 操作。3.活血化瘀:患者俯卧位。医生站于一侧, 沿腰部两侧膀胱经施滚、揉法3—5分钟,配合腰部 后伸等被动运动数次;最后以小鱼际擦法直擦背部 两侧骶棘肌,以透热为度。 肱骨外上髁炎鉴别诊断:1.肘关节外伤性骨化性肌 炎以肘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X线检查可见肌 间隙有钙化阴影。2.肱骨内上髁炎肘部疼痛部位 在内上髁部,前臂屈肌紧张试脸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1.内因,解剖结构腰 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较为薄弱,加之后纵韧带自第 一腰椎平面以下逐渐变窄,至第五腰椎和第一骶椎 间后纵韧带只有原来的一半。而腰骶部是承受动静 力最大的部位,故后纵韧带的变窄,造成了自然结 构的弱点,使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椎间盘退变 人体青春期后,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化,其中 椎间盘的退变发生较早,主要是髓核脱水,椎间盘 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 外伤或多次反复不明显的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 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从一侧(少数同时从两 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2. 外因由于外力作用或风寒之邪刺激,导致腰脊柱 内外力失衡,突出的髓核刺激周围组织产生损伤性 炎症变化,形成混合性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 小便障碍;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 项背肌筋膜炎病因病理:1.外伤劳损:长期从事低 头伏案工作、日常生活姿势不良,使项背部在日常 生活和劳动中长期处于不良体位,久而久之导致局 部肌肉和肌筋膜的毛细血管及末梢神经受挤压,而 引起“不通则痛”的症状。长时间的筋膜与肌肉纤 维间的摩擦,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 变性,纤维样组织增生,肌筋膜僵硬伴有纤维结节, 导致项背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2.感受寒湿: 项背部感受寒湿,久居湿地,血运迟滞,淤结不通, 局部血管收缩、缺血,微循环障碍,以致局部纤维 渗出、水肿,形成项背肌筋膜纤维织炎而引起疼痛。 颈椎病病因病理: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 长,颈推间盘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使颈椎间 盘变薄,椎间隙变窄。随着椎间隙变窄,其附着的 韧带、关节囊亦开始松弛,继而导致椎间关节不稳, 不断发生病理性滑脱或轻微的创伤,久之则会出现 反应性的椎体边缘、关节面的骨质增生。同时钩椎 关节面也因间隙变小而易发生磨损,从而促进了增 生的产生。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脊髓、神经根、 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受压,并引起相应症 状。2.颈椎慢性损伤因长期从事抵头伏案工作, 枕头与睡眠姿势不当、日常生活姿势不良、反复落 枕等均可造成颈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钩椎 关节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破坏了颈脊柱 的稳定性.促使颈椎发生代侩性骨质增生,刺激或 压迫颈部相应组织,出现颈推病的一系列症状。3. 颈椎急性损伤各种急性损伤,如扭挫、跌扑等, 均可造成韧带、后关节囊、椎间盘等软组织不同程 度的损伤,从而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颈椎稳 定性下降,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 椎动脉和交感神经而引起颈椎病相应临床症状。4. 风寒湿邪侵袭颈项部受风寒湿邪侵袭,经脉阻滞. 肌肉痉孪,致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也可出现颈椎 病的一系列症状或诱发颈椎病。 案例分析 颈椎病 辩证:筋脉瘀阻,痉挛疼痛,关节错位 治则: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理筋整复 部位及取穴:枕后部、颈肩背部,肩胛骨内缘;风 池、风府、颈夹脊、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等穴。 手法:滚、一指禅推法、拿、揉、拔伸、扳等法。 基本操作:1.舒筋活血:患者作为。医生站其身后, 以滚法和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患者颈部、肩部、上背 部肌肉,约5分钟;随后,医生一手扶患者前额部, 一手拿揉颈项部,重点拿揉肌肉痉挛处,并可配合 颈项部屈伸运动,反复3—5遍。2.解痉止痛:患者 作为,医生站其身后,用拇指按揉法作用于颈部、 肩背部及肩胛骨内缘痛点,反复3—5遍;再用拇指 按风池、风府、颈夹脊、大椎、肩井、天宗、阿是 等穴,每穴1分钟。3.理筋整复:患者坐位。医生 站其身后,对棘突偏歪者进行颈椎旋转扳法,对椎 动脉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慎用或禁用扳法。 辩证加减:1.颈型颈椎病:①患者坐位。医生站其 身后,对有颈椎棘突偏歪者,可施以椎旋转扳法, 纠正偏歪棘突和关节紊乱。②患者坐位。医生站其 身后,对伴有头痛者,重点用拇指按法施治于风府、 风池、太阳、百会等穴;用五指法拿头部五经,反 复3—5遍。2.神经根型颈椎病:①患者坐位。医生 站于一侧,对上肢有放射性疼痛和麻木者,以滚法 和一指禅推法作用于患侧上肢相应神经根节段上 下,往返施术3—5遍。②患者坐位。医生站于一侧, 以拇指按揉法作用于天鼎、肩中俞、缺盆、天宗、 极泉、曲池、手三里、小海、外关、合谷、后溪等 穴,每穴半分钟,按揉患侧上肢缺盆,极泉时,患 侧上肢应有放射麻木感;再搓抖上肢,拔伸手指关 节。3.椎动脉型颈椎病:①患者仰卧位。医生坐其 头侧,以揉法作用于印堂穴至前发际;分抹鱼腰至 太阳穴,反复3—5遍。②患者仰卧位。医生坐其头 侧,以指按揉法按揉睛明、印堂、百会、四神聪、 太阳穴,每穴1分钟,③患者仰卧位。医生坐其头 侧,以扫散法作用于头部足少阳胆经及颞部,反复 3—5遍。④患者坐位。医生站其身后,以五指拿法 拿头部五经,反复3—5次。4.交感圣经型颈椎病: 患者坐位。医生站其身后,以一指禅推法作用于风 池、风府、四神聪、百会、心俞等穴,每穴1分钟。 分抹桥弓,先左侧后右侧,每侧20次。5.脊髓型颈 椎病:①患者俯卧位。医生站于一侧,以滚、按、 揉、拿法等作用于下肢部位,反复3—5遍。②患者 俯卧位。医生站于一侧,以按揉法作用于环跳、秩 边、承扶、阳陵泉、委中、承山、梁丘、足三里、 三阴交、昆仑、太溪、涌泉等穴,每穴1分钟,以 酸胀感为度。 肩关节周围炎 辩证:风寒阻络,气滞血淤,筋脉拘急,活动不利。 治则:温通经络,活血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部位及取穴:肩臂部;肩井、肩髃、肩内陵、秉风、 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 手法:滚、揉、拿、点、弹拨、摇、扳、搓、抖 操作要点:1.温通经络: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侧,

男女人体穴位大全图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和手法的作用及功效 一共有 6 大类。 一:摆动类手法(1,一指禅推法;2,拇指禅推法;3,滚法;4,揉法)二:摩擦类手法(1,磨法;2,擦法;3,推法;4,搓法;5,抹法)三:挤压类手法(1,按法;2,捏法;3,拿法;4,掐法;5,踩跷法)四:振动类手法(1,抖法;2,牵抖法;3,振法) 五:叩击类手法(1,拍法;2,击法;3,弹法)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1,摇法;2,背法;3,扳法;4,拔伸法)。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理筋整复等 按摩推拿手法总论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之所以称为“法 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

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 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 这称为“透热”。 手法是防病、治病、保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手法的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作用层次、手法的特点及手法的注意事项。其次应该细心揣摩练习,达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手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①缓解肌肉痉挛;②放松止痛;③活血祛瘀;④ 消除肿胀;⑤温通经络;⑥疏通狭窄;⑦分解粘连;⑧滑利关节;⑨整复错位。我们又可把①至④概括为放松作用;⑤可以概括为温通作用;⑥至⑧可概括为助动作用;⑨可概括为整复作用。 推拿有什么特点? 推拿是一种治疗范围较广泛地的物理疗法,属于中医的外治疗法之一,它不仅对骨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等各科的许多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更具有保健强

中医推拿那些疾病不能做推拿(详细)

推拿知识 按摩是中医的诊疗手段之一,它是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仉体的自然抗病能力,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按摩虽然好处很多,但有些疾病是不能用按摩的! 以下情况不能推拿 1、流感、乙脑、脑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传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等。 3、某些慢性炎症如四肢关节结核、脊椎结核、骨髓炎。 4、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及肺病的人。 5、恶性肿瘤、恶性贫血、久病体弱而极度消瘦虚弱的人。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的病人。 7、大面积的皮肤病人或患溃疡性皮炎的病人。 七类人不宜做推拿按摩 一、年纪大的人。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都患有骨质疏松,不适宜大力按摩。 二、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过重的按摩,可能导致血压上升或诱发心脏疾病。 三、体质虚弱的人。推拿手法不当,可能出现休克。 四、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人。按摩不当,可能导致出血。 五、饭后半小时以及饥饿状态不宜做按摩。 六、骨折病人、肿瘤病人、结核病人都不宜接受按摩。 七、妇女经期、怀孕期也不宜接受按摩。 More: https://www.sodocs.net/doc/f29558644.html,/ 小儿推拿加盟More:serwdjwk

小儿推拿管不管用?以前孩子生病,比如感冒,不管风寒风热感冒去了医院第一件事就是验血,不想验血医生则告知,不验血怎么知道为什么感冒了呢,估计没有人能不验血就买到药吧?吃药打针就更不用说了,回家给孩子灌药更是心疼,哭的那个可怜样子啊,唉!自从学了推拿,小病小灾的孩子也不用去医院了,在家给他推推,从那以后,每次孩子生病我都会做记录,生病的病症,推拿方案,管用不管用,还有第二套方案,饮食记录,直到病好了再来个总结,以后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能给孙子外孙子用呢。说来也巧,最近我的邻居孩子感冒引起发烧了,刚开始发烧38.8,最后直接快40度了,因为我跟她在一起看孩子时,聊天时提起过推拿,有时自己孩子生病也一起聊天讲这些。那个邻居就在家给孩子推拿退烧,用的清天河水,第一天,推拿不管用,家里老人不愿意了,直接吃退烧药了,第二天又烧,推拿还是不管用,结果连续吃了三天药,直到又碰到了这个邻居,才告诉她,不是推拿不管用,而是,不是所有的发烧都用清天河水的,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再是,推拿不是只推一个穴位就可以治病的,需要配合几个甚至十几个穴位的推拿。高烧38.5以上和以下用到的穴位是不一样的:1、清天河水,适用于38.5度以下的低烧,夏天孩子不耐热都可以用的,清天河水,顾名思义给人一种很清凉的感觉2、如果是超过38.5度,就该用大寒的穴位了,退六腑,只能用于高热3、还有一个推三关,推三关是大热的穴位,不能用于高热,但高热有种情况可以用推三关,就是这边高烧,那边手脚冰凉,气血不通,可以推三关行气血,手脚热了,同时用退六腑,捏脊等清热穴位退热。最近大家都知道雾霾天气的影响,很多宝宝反复患呼吸道感染,特别扁桃体发炎。扁桃体本是身体呼吸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防御型器官,当空气质量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