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物理《三相交变电流》教案

高二物理《三相交变电流》教案

高二物理《三相交变电流》教案
高二物理《三相交变电流》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及其特点.

2.使学生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具

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灵敏电流计;交流电压表;三相电路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安培表;伏特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单相交流电的产生

出示单相交流电的产生示教模型,依据模型简述交流电的产生及交流电的特点.提问:

1.在交流电产生的过程中,矩形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什么位置电流为零?(线圈平面平行磁感线:中性面)

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发电机,其矩形线圈也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那么这两个发电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交变电动势的频率、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时刻不同)

3.如果把三个相同的矩形线圈固定在同一轴上,并使之在匀强磁场中转动,这三个线圈是否都产生电动势?为什么?(产生,穿过每个线圈回路的磁通量都发生变化)

二、新课教学

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利用“提问3”引入新课·出示三相交流模型发电机,简介其构造后,演示三相交变电流的产生:将三个灵敏电流计分别接到发电机的三个线圈上,摇动发电机的线圈,三个灵敏电流计都将摆动.归纳实验现象说明:三个线圈均能产生交变电动势(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引导学生比较单、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异同.

(1)单相交流发电机和三相交流发电机.

单相发电机:只有一个线圈,产生一个交变电动势.

三相发电机:有三个互成120°的线圈,产生三个交变电动势.每个线圈产生交变电动势的原理跟单相发电机的原理相同.

(2)三相交变电流的特点.

重做三相交变电流产生的演示实验,摇动线圈尽量均匀.让学生仔细观察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的情况,并让学生思考:三个电流计指针摆动情况有何异同?它们所反映的三个交变电动势有何异同?

引导学生分析:三个交变电动势的频率相同、最大值相同、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依次落后三分之一周期的原因.

(3)三相交变电流的图象.

先依据单相交变电流的图象画出A相交变电动势的图象,然后让学

的B和C相交变电动势的图象.

图象直观地表达了三相交变电流各相电动势的异同.

(4)三相交变电流的供电.

依据教材图18-22所示的电路介绍三相六线制供电电路.该电路使三相交流电成为三个独立的电源给各自的负载供电,显示不出三相交流电供电的优越性.实际供电

中是用四条或三条导线供电.

2.星形连接.

由三相六线供电演变为三相四线供电,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三相交流电使用公共的中线时,各相电流怎样形成通路?各相之间会不会产生相互影响的现象?

为此,增加以下的演示实验.按图1组成电路(制成示教板).图中①~⑧均为

香蕉插头的插空,接线A1B1、A2B2的两端均有香蕉插头.接通电路使灯泡正常发光.在接电路的情况下,用带插头的导线连接A1A2、B1B2,此过程中灯泡仍正常发光,且电流表读数不变.最后拆除A1B1,灯泡仍正常发光,且先后开关电键K1、K2都能分别控

制电路的通断.实验说明两个电路公用一根导线,每个电路仍然是独立的,互不影响.(1)星形连接(符号:Y,亦称Y形接法).

根据演示实验,引入星形连接电路.出示三相电路示教板,并按图2组成电路,演示三相四线供电电路.电源用三相交变电流模型发电机,或用三相变压器.分别开

关电键K1、K2、K3,三相负载均能独立工作,并不影响其它两相.

(2)火线和零线.

火线:亦称相线.能使试电笔的氖泡发光.从每个线圈始端引出的导线.

零线:亦称中性线,从三个线圈末端公共点引出的导线通常是接地的.不能使试电笔的氖泡发光.

演示:用试电笔区分交流市电的火线与零线.

(3)相电压与线电压.

相电压:每个线圈两端的电压.

线电压:两条相线间的电压.

演示实验:验证相、线电压的关系.利用三相电路演示实验装置.用两个示教交流电压表同时测相、线电压的值,它们的值符合:

例题交流市电电压为220V,它是三相四线供电制一相的相电压,

(利用演示实验说明三相三线供电制的可能性及其供电条件.实验仍用三相电路示教板,但需三相负载相同,并在中性线上串联一个交流电流表.当三相同时供电时,电流表的读数为零.实验说明三相负载平衡时,中性线上无电流,可以去掉.3.三角形连接.(符号是△)

接法:发电机的三个线圈始端和末端依次相连.

特点:U线=U相.

三、作业

课外作业:用试电笔(最好自制)区分家中插座的零、火线并检查开关是否接在火线上.

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虽非重点内容,但三相交流电在日常生活用电和工农业生产用电中被普遍地采用,使学生了解一些三相交流电的常识是很必要的.三相交流电是三个相位不同的交流电源组合供电,这跟学生习惯的单个电源独立供电的情况不同,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遇到困难.几个独立电路公用一段输电线,各电路之间是否产生相互影响?通过公共输电线的电流跟各独立电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理解这些问题要以叠加原理为基础.学生尚不具备这些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实验说明几个电路公用一段输电线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彼此仍然是独立的.同时,实验也能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以便理解叠加原理.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可用数学方法予以证明,但要涉及三相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教材本身没有介绍三相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所以教学中就利用实验结果,给出了星形接法的线、相电压的关系:

资料

三相四线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设:三相交变电流A相的瞬时值为u A=u m sinωt则B、C两相电压

由于A、B、C三相尾端相接,则A、B两相线间的线电压:u AB=u A-u B,所以:

比较u AB和u A,可知线电压最大值是相电压最大值的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场强度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

高二物理同步训练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场线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是直线的地方一定是匀强电场 B.电场线的方向就是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的运动方向 C.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所在处的电场线的切线重合 D.画有电场线的地方有电场,没画电场线的地方就不存在电场 答案:C 2.一个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这点的电场强度为E,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q、E、F三者关系的是() 图1-3-14 解析:选D.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放入该点的检验电荷及其所受电场力无关,A、B错误;检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F=Eq,F正比于q,C错误,D 正确. 3. 图1-3-15 如图1-3-15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 A、E 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 B.因为A、B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E B 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 A>E B 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 A、E B的大小不能确定 解析:选AD.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指场强方向,所以A对;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大小,只有一条电场线的情况下不能判断场强大小,所以B、C错误,D正确. 4.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荷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1-3-16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图1-3-16 A.A和B之间B.A的右侧 C.B的左侧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解析:选C.因为A带正电,B带负电,所以只有在A右侧和B左侧两者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因为Q A>Q B,所以只有B的左侧,才有可能E A与E B等大反向,因而才可能有E A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前一节已涉及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史上是如何被提出来的,本节 则以一维情况下两个相互作用的小球为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导出具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这样的处理,使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碰撞,导出动量守恒的 表达式。 (2)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适用性和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的局限 性。 (3)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进一步练习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4)知道求初、末动量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动量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表达式、适用范围和守恒条件【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守恒条件的判定

【教学思路】首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再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守恒 条件及适用范围,即用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举例讲授法。 【教学器材】多媒体、碰撞试验装置。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下面再来研究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物体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动量守恒定律。它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定律之一。 新课展示 一、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关系 2.理论探究:

课件展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1 和m2。沿同一直线向相同的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v l 和v2,且v l> v2,(1)两个小球的总动量为多少?一段时间后碰撞,碰后的速度为v1’ 和v2’,(2)则碰撞后的总动量为多少?(3)碰撞前后的总动量p 和p’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碰撞之前总动量:p=p1+p2 = m1 v l + m2 v2 碰撞之后总动量:p’=p1’+ p2’= m1 v1’+ m2 v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碰撞过程中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 a1=F1/m1 , a2= F2/m2 (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F1=-F2 所以m1a1=-m2a2 (2) 又由加速度公式 a1= v1’- v l/t a2= v2’- v2/t (3) 由以上(1)(2)(3)得 m1 v l + m2 v2= m1 v1’+ m2 v2’即p= p’

高二物理多用电表教案

高二物理多用电表教案 8多用电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学会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及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 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用电表、小灯泡、电池、电键、导线、二极管 教学过程

引入新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下面请同学们画出改装的原理图。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改装的原理图。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 师生互动:对学生画的改装原理图进行点评。 教师: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进行新 欧姆表 教师活动:教材例题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求解,对求解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教师:通过以上计算同学们有何启发?如何将电流表转换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谈谈你的设想。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将电流表的“10A”刻度线标为“0Ω”,“5A”刻度线标为“150Ω”,其它电流刻度按的规律转为电阻的标度,这样,电流表就改装成了直接测电阻的仪器。 教师:教材图2.8-2。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实际的欧姆表就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制成的。 多用电表 教师:将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多

用电表。 教材图2.8-3和2.8-4。 图2.8-3分别表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电路示意图。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在图2.8-4的基础上画出最简单得多用电表的电路,并说明转换测量功能。 学生讨论,画电路图。 教师:教材图2.8-5。 说出那些位置是电流挡、那些位置是电压挡、那些位置是欧姆挡?哪些位置的量程比较大?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师生互动、点评。 教师:教师:教材图2.8-6和2.8-7。向学生介绍指针式多用电表和数字式多用电表的外形和各部分结构。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准备 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调整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零;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测电压 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2.5V挡,测1.5V干电池的电

高中物理高考专题练习恒定电流(word含答案)

恒定电流提高篇 1.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 端滑向b 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路端电压变小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 D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2.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由图可知、的值分别为 A 、 、 B 、、 C 、、 D 、、 3.在右图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A )○A 变大, ○V 变大 (B )○A 变小,○V 变大(C )○A 变大, ○V 变小 (D )○A 变小,○V 变小 4.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1、R 2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 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ηa ηb ηa ηb η3414132312122313 P

5.如图所示,M 、N 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 0为定值电阻,R 1、R 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 ,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 。调节R 1、R 2,关于F 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保持R 1不变,缓慢增大R 2时,F 将变大 B .保持R 1不变,缓慢增大R 2时,F 将变小 C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R 1时,F 将变大 D .保持R 2不变,缓慢增大R 1时,F 将变小 6.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 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 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B .L 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C .通过R 1上的电流增大 D .通过R 3上的电流增大 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 1=20 ,R 2=30 ,C 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 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 C.电阻R 2的电功率约为6.67 W D.通过R 3的电流始终为零 8.如图所示电路中,三只灯泡原来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L 1和L 3变暗,L 2变亮 B .L I 变暗,L 2变亮,L 3亮度不变 C .L 1中电流变化值大于L 3中电流变化值 D .L l 上电压变化值小于L 2上的电压变化值 m ΩΩ2E S R 0 R 1 R 2 M N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精品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 3、知道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3、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推理法 教学用具: 小钢球、条形磁铁、木板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直线运动?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曲线运动 (1)多媒体:展示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 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

(3)用CAI课件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 ?→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多媒体: 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 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2)总结: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问题:能不能通过速度的定义从理论的角度推出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方向呢?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3)结论1: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b:由于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作曲线运动呢? ?→ 3: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 (1)问题:一个在水平面木板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若使其改作曲线运动,有哪些办法?请同学们试一试。 (2)实验:方法1吹气。2用磁铁吸引。3将木板倾斜。。。。。。 问题: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 (3)学生作结论2: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就作曲线运动。 4:一般情况下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切向力与法向力 当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也在这条直线上,物体就做直线运动。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夹角,这时,合力就不但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物体就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开课教案设计人教必修1

3.3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问学生复习摩擦力概念。 学生活动:将手放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前移动,体会手受到的阻力。建立摩擦力概念。点评:通过实验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弹簧秤有读数?得出静摩擦力概念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产生静摩擦力?让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重复刚才实验,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发现问题,得出最大静摩擦力概念和静摩擦力范围。(0<F≤Fmax= 学生活动: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和弹簧秤,用力水平拉弹簧秤,不要使木块移动,并读数。回答问题:桌面对木块有阻力作用。 思考讨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相对运动趋势。 重复实验,慢慢拉动木块,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木块刚开始移动时读数最大)。

高二物理宋晓梅公开课总结

高二物理宋晓梅公开课总结 本学期我上了一节公开课,优点和不足同在。结合之前的讲课,做以下总结: 公开课向学校展示我们一部课改的风采,采用学生研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为主,教师讲 解为辅,主要进行疑难问题讲解。我讲的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与初中知识联 系紧密,是初中知识的深化。许多知识学生已经了解,所以学生探究过程比较顺利。 本节课总体上体现了课改模式的基本程序要求,突出了学习目标的和教材效果的达成,有 效地实践了我校课堂课改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这使我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编制适合基础部学生的导学案,并去开展练习,去增强效果,避免了原先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好处的。 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这也正是我们公开课教学的目的,比如我的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并且对突发事件没有预设,练习题的一个题目我认为学 生可以理解,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导致我利用较多时间进行知识讲解,最后没有 小结。 总之,这次公开课我有了很多的提高,优异的地方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借鉴,不当之处我也会时时提醒自己,以使自己不断进步。 附:书写年终总结黄金秘笈 年关将近,又到了铺天盖地写总结的时候,为济世救人,笔者特将访遍名师学来的年终总结秘笈奉献出来,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以启迪。 要点一:篇幅要够长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业绩如何,关键就看这“总结”的分量。如有字数限制还好,可以照“封顶值”去写。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可就有点麻烦了,要留心打听一下其它同级单位的篇幅有 多长,如此有了参照物,才可“弹无虚发”。否则闷头傻写半天,洋洋洒洒15页,殊不知 人家写了20页,在气势上立马矮了一截,岂不是前功尽弃? 要想做到篇幅长,除了下苦工夫狠写一通外,还有一个捷径可走——字大行稀。即把字号 定位在“三号”以上,尽量拉大行间距,但不可太过,否则会给人一种“注水肉”的感觉。 要点二:套话不可少 如开头必是“时光荏苒,2004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结尾必是“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或是“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恒定电流第9节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第9节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2.会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并据此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3.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二、实验原理 1.指针式多用电表 (1)如图所示,表的上半部分为表盘,下半部分为选择 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及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 开关旋转到电流挡,多用电表内的电流表电路就被接通;选 择开关旋转到电压挡或欧姆挡,表内的电压表电路或欧姆表 电路就被接通。(2)测量功能区域电压挡和电流挡对应的数 值表示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电阻挡对应的数值表示倍 率。读数时,要读取跟功能选择开关挡位相对应的刻度值。 2.测量准备 (1)使用多用电表前应先检查其机械零位。若一开始指 针不正对电流的零刻度,应用小螺丝刀调节多用电表的指针 定位螺丝,使指针正对零刻度。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3.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如图甲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 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4.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如图乙所示连好电路,将 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5.测量定值电阻 (1)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零。 (2)选择开关置于“Ω”挡的“×1”量程上,短接红、黑表笔,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0”欧姆位置,然后断开表笔。 (3)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与标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断开表笔。 (4)选择开关改置“×100”挡,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5)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千欧的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与标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断开表笔。 6.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二极管常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它有两个极,一个正极,

高二物理恒定电流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被短路时,放电电流无穷大 B .外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最高 C .外电路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升高 D .不管外电路电阻怎样变化,其电源的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 2.直流电池组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用它给电阻为R 的直流电动机供电,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UI B .电动机电枢上发热功率为I 2R C .电源消耗的化学能功率为EI 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I 2r 3.A 、B 、C 是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按图2-34所示方式连接恰好能正常发光,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E ,内电阻为r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则三个灯亮度变化是( ) A .都比原来亮 B .都比原来暗 C .A 、B 灯比原来亮,C 灯变暗 D .A 、B 灯比原来暗,C 灯变亮 4.如图2-3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为r ,电路中O 点接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M 、N 两点电势变化情况是( ) A .都升高 B .都降低 C .M 点电势升高,N 点电势降低 D .M 点电势降低,N 点电势升高 E .M 点电势的改变量大于N 点电势的改变量 5.如图2-36所示的电路中,电键S 1、S 2、S 3、S 4均闭合,C 是极板 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 ,欲使P 向下运动,应 断开电键( ) A .S 1 B .S 2 C .S 3 D .S 4 6.如图2-37所示电路中,电源的总功率是40W ,R 1=4Ω,R 2=6Ω,a 、b 两点间的电压是4.8V ,电源的输出功率是37.6W 。求电源的内电阻和电动 势。 课后巩固 1.电源电动势为ε,内阻为r ,向可变电阻R 供电.关于路端电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因为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路端电压也不变 B .因为U =IR ,所以当R 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C .因为U =IR ,所以当I 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D .因为U =ε-Ir ,所以当I 增大时,路端电压下降 2.一个电源分别接上8Ω和2Ω的电阻时,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电源内阻为 ( ) A .1Ω B .2Ω C .4Ω D .8Ω A B C P 图2-34 R 1 R 3 M O P N E R 2 图2-35 图2-36 R E a b 图2-37

高二物理电场强度示范教案

第三节电场强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 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 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目标: 1、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帮助理解,理解电荷作用靠电场传递。 2、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得出对有关现象的本质认识 教学方法: 1、复习导入新课,提出新课题; 2、设问激疑,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类比释疑,由已知的相类似知识,通过类比、分析,使得抽象概念能够较顺利地建立; 4、实验分析,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使具体现象直观表达抽象概念,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扩大实验成效。 教具: 幻灯片,计算机,铜丝,塑料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上一节,我们认识了电现象中的电荷,包括点电荷,元电荷及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什么是点电荷?电荷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哪位同学来帮我们回顾一下? 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个作用的电力叫库仑力或静电力。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怎样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学习: 踢足球时,脚要直接接触球(看图片), 实验演示:两个带电小球靠近,生答:带电小球受到原电荷的作用力。

电荷间的作用没有“接触”,难道电荷作用是“超距作用”? 生答:不接触 类比重力的产生,可总结出是场的作用,叫做电场。 1、电场:. (1)任何带电体周围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怎样去认识它、研究它? 动手实验:利用手中的塑料笔使其摩擦带电,并让其靠近悬挂的铜丝。 现象:塑料笔吸引铜丝,铜丝偏角可达到60度。 (2)基本性质:电场能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提示学生:电场分布强弱不同。进一步研究电场分布。 引入形成电场的场源电荷Q ,又引入一个试探电荷q ,q 必须很小,可看成点电荷。而且q 电量也少,不影响源电荷Q 的电场。 大家观看演示,同一电荷q 在源电荷Q 附近,不同位置处,静止时受力有何特点?受力大小不等,那说明了什么? 电场不同位置,会有强弱不同。这使我们想到,如何表示一个电场不同位置的强弱呢?用什么表达更确切?刚才,试探电荷q 在不同位置受力不同,那么是否电场力就可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呢?为什么不能用电场力表示电场强弱?演示电场中同一点,放不同的试探电荷, 结果:同一位置不同电荷受力却不等。显然不能用试探电荷受的力的大小表示电场。是什么使其受力不等呢?显然,不是电场本身变化了,而是不影响电场的试探电荷。比值q F 在电场中同一点是不变的。比值 q F 反映了什么呢?是电场的强弱分布。 2.电场强度: (1)试探电荷: (2)定义:物理学中把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它的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 ①定义式:q F E (适用于任何电场) ②比值定义法:ρ=m/v v =s/t

高中物理优质课教案

高中物理优质课教案 11.4、单摆教案 单位: 姓名: 电话:

11.4、单摆教案 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弹簧振子,知道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那么:物体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物体做机械振动,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机械振动——单摆的运动 1、 阅读课本第167页到168页第一段,思考:什么是单摆? 答: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个小球,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长和质量可以忽略,细线的长度又比小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单摆。 物体做机械振动,必然受到回复力的作用,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单摆同样做机械振动,思考:单摆的回复力由谁来提供,如何表示? 梯度小问题:(1)平衡位置在哪儿? (2)回复力指向?(学生回答) (3)单摆受哪些力?(学生黑板展示) (4)回复力由谁来提供?(学生回答) 注意:数学上的近似必须让学生了解,同时通过此处也能让学生单摆做简谐运动是有条件 1)平衡位置 当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O 点时, 细线竖直下垂,摆球所受重力G 和悬线的拉力F 平衡, O 点就是摆球的平衡位置。 2)回复力 单摆的回复力F 回=G1=mg sinθ,单 摆的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呢? 单摆受到的回复力F 回=mg sinθ,如图:虽然随着 单摆位移X 增大,sinθ也增大,但是回复力F 的大小 并不是和位移成正比,单摆的振动不是简谐运动。但是,在θ值较小的情况下(一般取θ≤10°),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近似的认为 sinθ=X/ L ,近似的有F= mg sinθ= ( mg /L )x = k x (k=mg/L ),又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O 点,与位移方向图2

高二物理公开课教案

高二物理公开课教案 教学课题:原子结构的发现 课时计划:1课时 开课时间:2002年3月27日第五节课 开课班级:高二(11)班 执教人:薛莲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 2、知道电子的发现过程; 3、知道汤姆逊模型; 4、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式结构; 5、了解原子及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由现象的分析而归纳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电子的发现; 2、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3、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 教具:高压感应圈、阴极射线管、条形磁铁、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简要叙述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来展示情景。 [设问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或原子组成) [设问2]:原子的英文是什么?(atom) [设问3]:你们是否知道它的原义?(出自希腊文atomos,意思是不可分割的东西。) 约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明确指出,物质是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构成。在中国,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67-前221年)就出现了类似观点。墨子提出了“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原子不可分、不可变,直到19世纪后期,这种看法才被动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原子是否可分,原子由哪些部分组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被揭开的。 [板书]原子结构的发现 [讲解]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真空技术的进步,对稀薄气体的放电现象的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1854年制成了第一支气体放电管,1858年发现,当管内气体的压强降低到1.3pa以下时,在阴极对面的玻璃管壁 上就出现了黄绿色的辉光。显然,这种个辉光是由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起的,人们把这种射线叫做阴 极射线。 [演示]阴极射线管中的阴极发射出绿色的射线,且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提问]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说明了什么?(阴极射线是带负电荷的粒子流) [讲解]1897年,汤姆逊测定了用不同物质做成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e/m不变,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结论]阴极射线粒子是各种宏观物质的共有成分。 [讲解]1898年,汤姆逊又和他的学生们继续研究,发现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约是氢离子的千分之一,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和氢离子基本相同。 [结论]将阴极射线粒子命名为:电子(electron) [板书]1、电子的发现 电子的电量e=1.60219×10-19C 电子的质量m e=9.10953×10-31kg [设问]既然电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共有成分,且质量约是氢离子的千分之一,原子是不可分的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 [板书]电子是原子的组成成分,电子带负电。 [介绍]由于电子的发现,汤姆逊被后人誉为“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并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汤姆逊模型的学习 [提问]原子是否带电?(呈中性) 而电子带负电,这说明了什么?(原子中除了电子外,还应有带正电的电荷,且电量相等) [设问]原子中带正电部分和带负电的电子应是怎样分布的呢?(学生讨论) [讲解]20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种原子模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汤姆逊提出的“葡萄干”模型。 [板书]2、汤姆逊“葡萄干”模型 [投影1]汤姆逊原子模型 [讲解]他假定: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电子则象葡萄干镶嵌在蛋糕里那样镶嵌球中。该模型可解释当时发现的一些现象,然而理论的正确性一定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 1909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为了证实汤姆逊模型的正确性,设计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板书]3、α粒子散射实验 [投影2]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 [讲解]实验装置、原理和过程 放射性元素钋(Po)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到金箔上,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闪光点,可用显微镜观察,为了避免空气的影响,整个装置放在真空容器中。 [板书]α粒子带正电mα=7300m e [模拟实验]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投影3]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高中物理《多用电表的原理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8 节《多用电表的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欧姆表的讨论,进一步提高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理,了解欧姆表内部结构和刻度特点。 3、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知道多用电表的测量功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本例题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明白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就是就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将较难的电阻测量转换为较简单的电流的测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转换测量”这种物理思想。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操作连接电路,按照I=这样一个一一对应关系,将表头的电流刻度转换为欧姆表的电阻刻度,体会欧姆表制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让学生明白多用电表就是在共用一个电流表表头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电路档位,并且设置选择开关,实现其一表多功能的原理,体会复杂事物的简单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永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2、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对待科学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3、亲身制作出欧姆表,又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增强的自信心,培养了物理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材分析 “多用电表”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它是电流表、电压表改装学完后,研究欧姆表的改装问题,又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深化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能巩固电学问题的分析思路,加深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 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s\up7() 导入新课 教师:多用电表是咱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电压、电流、电阻,应用非常的广泛,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那么这节课咱们就来探究一下多用电表的原理。 学生活动:

高二物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电场强度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电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未接触的电荷发生了相互作用,一定是电场引起的 B.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产生电场 C.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 D.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是B电荷的电场对A电荷的作用 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有无检验电荷无关 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 [ ]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C.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4.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 点的场强为E,则[ ]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A.当r→0时,E→∞ B.发r→∞时,E→0 C.某点的场强与点电荷Q的大小无关 D.在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6.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 D.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是闭合的 7.如图1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 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 B.因为A、B在一条电场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 8.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的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 ] A.0 B.2kq/r2 C.4kq/r2 D.8kq/r2 9.四种电场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一正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向N点作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电荷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 10.图3表示一个电场中 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 验电荷时,测得检验电荷所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优秀教案

盘县第三中学高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名称: 主备课教师:备课组教师: 备课组长审核签名:包级主任审核签名: 课 题 §4.2多用电表地原理及使用教学反思 学习目标1.会利用多用电表测电流和电压 2. 知道欧姆表测电阻地原理.会根据电阻地约略值选择合适地档位来测量电阻. 自学基础知识梳理1.对于多用电表来说,红、黑表笔地规定 是为了与以往地电压表、电流表“+、— ”极统一,即电流流入地为极,电流流 出地为极. 2.由于I与R x并不是简单地反比关系,所以欧姆表地刻度是地,从 右向左,刻度越来越 . 3使用欧姆表地注意事项:(请同学回答并总结出) ①测电阻时,要使被测电阻同其它电路 . ②欧姆表一般均有几挡,每一挡地R0都不相同,而且使用时间长 了,电池地E,r均要发生改变,所以在每次使用前及换挡后都要 进行 . ③每次使用后要把开关拨到档或交流电压挡地量程. ④利用欧姆表测电阻仅是而已,在此基础上,应再利用伏安法 测量才会比较准确. 课题教学反思 教 师 剖 析 4.有一只灵敏电流表地满偏电流I g=500μA,内阻R g= 1000Ω, (1)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1mA地毫安表,应如何改装?画 出电路图并计算所需电阻地阻值; (2)若将这只灵敏电流表改装为量程10V地伏特表,又应如 何改装?画出电路图并计算所需电阻地阻值; 欧姆表 1.两表笔短接时,电路总电阻为 Rg+R0+ r,测量部分阻值为零,电流为最 大值Ig,指针满偏,刻出“0” 2.两表笔断开时,电路断路,电阻为 ∞,电流为零,指针不偏,刻出“∞”; 3.两表笔中接入某电阻,若指针半 偏,则I = Ig/2,对照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不难看出此时 Rx=Rg+R0+ r,接入地电阻值恰好等于此时地欧姆表内阻,也 称中值电阻 合 作 探 究 讨论一下,怎样确定欧姆表地内阻? 1 / 2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看得远一些, 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学习目标: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1. 能大致叙述发现牛顿第一定律的历史过程,并能作出初步评述; 2. 能清楚地描述伽利略关于力与运动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应设计出的理想实验和相应的推理结论; 3.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是其惯性大小的量度。 新课: 【探究一】 1. 视频导入:女儿推箱子,用力推箱子,箱子动;不推时不动。女儿提出问题? 学生:举例生活中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小组交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否正确?并分析一下原因? 【探究二】小光盘的运动情况 1. 小光盘被推动后的运动情况? 2. 将套在小光盘上的气球充足气,气球放气的同时,再次推动小光盘,探究小光盘的运动情况? 伽利略猜想:若没有摩擦阻力、流体阻力的影响,物体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结论:若没有摩擦阻力、流体阻力的影响,物体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呼应引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能帮我解答我女儿提出的问题吗? 思考:谁的研究方法更科学? “我之所以比别人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笛卡儿的观点与伽利略的观点的区别: 实验探究:利用气垫导轨,探究运动的滑块的运动情况? 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将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一)字面理解: (1)一切物体——所有物体,无一例外; (2)总——反映了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平衡状态; (4)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内涵: (1)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定性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探究三】 (壱)小组讨论,举例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一些,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2:2.9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教学设计

9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目的 (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 (3)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实验原理 1.表盘 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机械调零旋钮和测试笔的插孔。 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欧姆表的原理 欧姆表测电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欧姆表内部电路结构如图所示。R为调零电 阻,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时,使指针满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g=E R g+R+r,

当红、黑表笔之间接有未知电阻R x时,有I=E R g+R+r+R x,故每一个未知电阻都对应一个电流值I。我们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I对应的R x的值,则所测电阻R x即可从表盘上直接读出。由于I与R的非线性关系,表盘上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对应的电阻刻度却是不均匀的, 电阻的零刻度在电流满偏处。当R x=R g+R+r时,I=I g 2,指针半偏,所以欧姆表的内阻等 于中值电阻。 3.内部结构 多用电表是由一个小量程的电流表与若干元件组成的,如图所示,每进行一种测量时,只使用其中一部分电路,其他部分不起作用。 如图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阻测量端,5.6为电压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转换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电珠、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 实验步骤 (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4)如图甲所示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电珠两端的电压。 (5)如图乙所示连好电路,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电珠的电流。

高二物理电场强度检测题

2019高二物理电场强度检测题 1.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若放在P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 C.P点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所受静电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解析:选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故A、B错;由于F=qE知,C对;场强方向与正试探电荷受力方向相同,故D错. 高二物理电场强度检测题2.(2019年杭州高二检测)真空中距点电荷(电量为Q)为r的A点处,放一个带电量为q(qQ)的点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则A点的场强为() A.F/Q B.F/q C.kqr2 D. kQr2 答案:BD 3.下列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图1-3-12 解析:选C.A图中,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 图中A、B两点场强的方向相同,但大小不等,C图中是匀强电场,则A、B两点场强大小、方向相同;D图中A、B 两点场强大小、方向均不相同. 4.(2019年黄冈中学高二检测)如图1-3-13所示是静电场的一

部分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3-13 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的静电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静电力大 C.点电荷q在A点处的瞬时加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计重力) D.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 解析:选B.因为(孤立)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是自四周无穷远处从不同方向指向负电荷的球对称分布,而图中的电场线分布不具备这种特点,所以它不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选项A 错误. 因电场线越密处场强越大,故由图知场强EAEB.又因点电荷q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F=qEE,故静电力FAFB,选项B正确.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a=F/mF,而FAFB,故aAaB.选项C错误. 因B点切线方向即B点场强方向,而负电荷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故选项D错误. 5.一粒子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以初速度v与水平方向成45射向空间一匀强电场区域,恰做直线运动.求这个匀强电场的最小场强的大小并说明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