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放高利贷现象

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放高利贷现象

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放高利贷现象
如何处理班级学生放高利贷现象

班主任论坛发言稿

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偶尔进行经济上的援助也未尝不可。但是,时至今日这种本应是仗义相助的正能量行为却变了味。你会发现班级里借钱的与被借的总是那么几个人。甚至演变成“放高利贷”、敲诈勒索的恶性行为。这种现象,我们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高度重视,并且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在思考如何做之前,我们当要分析是什么催生了这些行为,才能对症下药。析原因:

我们可以从借方与被借方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从借方来说,仔细观察他们不难发现,每大周的零花钱与借来的钱多半流入了小卖部、夜宵店。这些同学零花钱给的本来就不多,但嘴巴实在又太馋,借了第一次以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为还补亏空,还会借了东家还西家,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有的时候其他同学不借,会进行利诱,主动提出还钱时会多还一些,最高的多还50%。这是“高利贷”产生的一个成因。

从被借方来说,这些同学大都零花钱富足,而且返校时零食也带的很充足。已从“温饱生活”过渡到“小康社会”。一大周结束,零花钱甚至还未花完。品性相对较好的,会慷慨无私的援助其他同学,并且是长时期提供经济援助;而个性较强势,平时就有恃强凌弱行为,歪脑筋比较多的就会放“高利贷”。

至于更为恶性的“敲诈勒索”现象,据得知多为“团伙作案”。这些同学形成一个小团体专向本班甚至是他班“逆来顺受”的同学下手,威胁恐吓或武力胁迫。遭勒索的同学以及知道这一情况的同学都是敢怒不敢言。这一行为,给学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如何做:

1、如果钱够花,或花不出去,自然就不会去借。所以应严格控制吃零食现象,

对于购买夜宵也要严格把关,不能放任自流。每大周限定时间与次数,我们班严禁私自购买夜宵,都是我同意后一起购买。一大周吃夜宵的次数不会超过五次。一般都是当天班级整体表现较好,会当作奖励吃一次夜宵。至于零食,教室是绝对不允许吃零食的。学生一般会午餐后去买,但我严格规定了进寝室时间,绝对不能比我后到,就本班而言中午买零食现象比较少。像学生爱吃的麻辣制品,严格禁食。一旦发现,全部当面扔进垃圾桶,并且剥夺这一大周吃零食的权利。

2、适当的教会学生理财,合理分配这一大周的零花钱,也可以把钱存在我这里。

当然对于那些零花钱超标,不怎么让我放心的,我都是强制性代为保管。我反复强调,不要前几天过皇帝的生活,后几天过乞丐的日子。保证每天都有零花钱。而且一定要告诉学生什么叫尊严,不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不要因为“馋”而去借钱。如果真的需要购买学习用品,完全可以来找我借。

3、事先与家长沟通好,原则上每大周零花钱不要超过50元。我会告诉家长如果

担心孩子钱不够,可以存我这里,以备孩子的不时之需。尤其对于那些常年在外工作,孩子让爷爷奶奶抚养的家长们。虽然对班主任而言又多了一副担子,但效果还是有的。

4、对于放高利贷、团伙作案、性质恶劣的学生,一定要调查清楚有哪些人涉案、

事件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一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在调查时一定要逐个击破,挨个单独谈话。必要时用纸笔将每个人说的话记录下来。如果以一对多,获得的信息多半不具价值。要和这些同学强调事件

性质,事实上已构成犯罪,是够格进派出所了。

5、如果班级有学生在这些事件中深受其害,我们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与家长

沟通。尽量将经济损失追回,必要时最好能进行一次家访。

6、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班级有此类事件发生。作为班主任首先要

进行反思,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一开始班主任不知情、无作为,使这类事件愈演愈烈,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说明我们信息闭塞,不能及时得知这些情报。所以一定要在班级培植自己的心腹。有的事情你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一定要了如指掌。这样才不会使我们的工作处于被动。

班级管理过程中 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班级管理过程中,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一)、了解情况,弄清性质。 出现偶发事件,作为班主任,首要的工作是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弄清事件的性质之后去着手解决矛盾,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一听到或看到某些不良现象,就“眼见为实”,感情冲动,急于表态,其后果往往是情况不明,是非不分。事情即使解决了,也是会给肇事双方的学生带来严重的反教育效果,这必然会使班主任的威信下降,而且,这种不良影响甚至会长期保留在学生内心深处。 在偶发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原因,分析原因,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是处理偶发事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分析原因就是要分析偶发事件的起因,分析当事者导致偶发行为的缘由。尽管学生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有其偶然性的一面,但是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客观上存在某些必然性因素,偶然性包含必然性。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中去,不能给偶然的、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应被某些局部的因素所左右,而应从整体上、本质上分析事件的内在原因和深层原因,透彻地剖析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弄清当事者的思想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肇事者的思想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偶发事件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作具体分析。尽管有些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凭借多年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典型对事件也能作一些比较科学的分析,但是这种分析对偶发事件来说必然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科学分析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一定要依据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情况和材料,对偶发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从对情况的具体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要认真弄清导致偶发事件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严格区别认识方面的原因与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原因。 其次,不能脱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逻辑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特点,以成人化的模式去评价。这在分析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例:我校某个星期三下午第三节全体老师开会,四(2)班班长暂时代替老师管好班上纪律,就在值日生到班上检查的时候,第一小组的组长徐丹艳开始带头讲话,使班里扣了分,失去了评本周文明班的机会。因为这件事,班长背着我在全班专门批评徐丹艳“无组织无纪律”,“损坏班级荣誉”的行为,徐丹艳不服,当场顶撞。事后,我得知此事,经过深入了解,发觉这次事件仅是现象,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班长和徐丹艳因为以前的一点小矛盾而产生隔阂,并在班上分别以她俩为中心形成两个“小派别”,这次事件成了长期隔阂爆发的导火线,徐丹艳的行为只是为了体现她不服从班长的管制,想让班长失面子。班主任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她俩都提高认识。在一次特意安排的班会上,班长首先发言,高姿态的检查了自己,并主动向徐丹艳道歉,徐丹艳也作了较深刻的检查,承认了错误,班主任还带动了同学们在会上作鼓励性的发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次事件,而且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小派别问题,增强了班级的团结。 (二)、公平公正,就事论事。 不管事情发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班主任都要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势压人,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6-11-17T14:06:36.9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7期作者:刘圆圆 [导读] 偶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对班级工作、对教学、对学校正常秩序产生较大影响。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第七小学137100 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对象是具有能动性的学生,他们的个性不同,气质多异,身心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在一个班集体里很容易引发一桩一桩的突发事件。所谓的突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突然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的特殊的遭遇、特殊的事件,比如个别学生上课突然捣乱,学生之间突然打架,班级学生的东西突然丢失,学生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离家出走等等。要正确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班主任必须充分利用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炽烈的爱心、闪光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从而使突发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一、对偶发事件的认识 偶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对班级工作、对教学、对学校正常秩序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班主任要防微杜渐,尽量不使偶发事件发生;同时还要处理好已经发生的偶发事件。偶发事件有的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有的是因为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或是某种已有矛盾的爆发,或是本以缓和的矛盾的突然激化。偶发事件的矛盾起因可能是由于学生引起的,也可能是学生在被动中引发的,甚至是某些恶作剧和学生性格异常所造成的。总之,偶发事件的特点是成因的不定性、出现的突发性、后果的严重性、教育处理的紧迫性。一般在比较正常的班集体中,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较低,却不可忽视。为此,班主任必须较为深入地了解学生,这样既有利于防微杜渐,也有利于偶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班主任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努力使师生之间形成较为融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偶发事件更容易处理。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偶发事件虽然有其内容和形式的各种差别,却有些共同特点,班主任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处理。 1.了解情况,把握分寸 偶发事件发生后,学生一般都处于不冷静的状态,从而会形成一种紧张的气氛。这种气氛常常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心理,使班主任容易冲动和急于解决矛盾,从而忽视了对偶发事件成因和来龙去脉的认真了解,也就难以把握处理偶发事件的分寸,造成处理不当或处理失误。所以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要即刻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把握分寸,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判定是非,要把矛盾暂时平息,再进一步了解,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 冷静沉着的原则 偶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极端情况,令学生十分激动,同学们非常关注班主任的态度和情绪。面对偶发事件,班主任要遵循冷静沉着的原则,尽量做到态度积极,憎爱不形于色。班主任要迅速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化解矛盾,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3. 以诚恳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 处理偶发事件,比较常见的麻烦是学生与班主任不协调,甚至存有戒心或敌意。因此,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要以诚恳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并以此作为处理偶发事件的一个原则。 4. 教育大多数的原则 偶发事件多半是比较孤立的事件,也多半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处理偶发事件却要着眼于大多数,着眼于教育的效能。除了某种隐私不宜在学生中公开外,多数偶发事件都是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 三、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1. 做到心中有数,坚持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是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要充分掌握情况,做到是非明晰、判断准确、责任清楚,并能够把握处理的分寸。这样才能做到解决矛盾和教育学生时有的放矢,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达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2. 做到感情沟通,坚持以理服人 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的过程中要与学生情感上沟通,以爱护和关心作为处理与学生关系的基础。处理偶发事件,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因此班主任要坚持以理服人,要用道理去教育学生,意在让学生明白道理、明辨是非,从而提高认识,而不是让学生服从“裁决”、服从班主任。要坚持以理服人,把偶发事件变成教育的实例。 3. 淡化负面影响,坚持冷处理 偶发事件不仅有突发性,还常常有爆发性,可以引出许多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不仅有心理的、认识上的,还可能对正常秩序形成干扰和破坏。偶发事件发生后,班主任首先应知道这种事件会引起什么反应、会波及哪些学生,然后处理偶发事件时要顾及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其次,班主任要对可能产生某种较大负面影响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形式:在情绪上平稳,处理方式上从容,处理结论上深思。

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浅谈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我们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班级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然出现的事情,对于这些有可能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的偶发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去处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处理得当呢?我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克制、冷静 马卡连柯说得好:“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不用说,损坏了的机器无异于废物,它不能正常工作,也得不到好的效果。同样,我们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如果不能采取克制的态度,而是采取简单、粗暴、冲动的办法,虽然一时压住了学生,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却失去了无法弥补的师生情谊和无可挽回的不良影响。因此,遇事要克制,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这既不是无能,也不是懦弱,而是理智的表现。这样做,失去的只是一个人的“体面”,然而得到的却是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例如,上课提问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偶尔也会有个别同学拒不站起来回答问题,还傲慢地把头扭向一边,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他这种公然对抗,很容易激怒老师,使我们大动肝火,或训斥或体罚,甚至把他拖出教室去,这样做的后果其实是不堪设想的。这种做法有害无益。教师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置全班同学于不顾,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去训斥一个学生。你可以对学生说:“一个学生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和老师闹对立,他一定有什么原因,我希望我们课下能互相谈谈。现在请XXX来回答。”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上课。课后应主动找他谈,经过推心置腹的谈话,定会消除师生的隔阂,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因势利导 小学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但由于自制力差,往往偏离正常轨道,不分时间、不顾场合地迷恋自己所爱好的活动,尤其是现在网络游戏对学生的诱惑力是无与伦比的,这些没有节制的爱好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当上课的铃声响了,你捧着课本,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准备上

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十不能”-班级管理

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十不能”-班级管理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十不能 在日常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常常碰到一些棘手的偶发事件。对各违纪偶发事件,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或得不到及时处理,对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教育都不利。 一、不能有偏见 学生中相当数量的违纪偶发事件发生在后进学生身上。有的是无意识地开玩笑所致;有的是有意识地搬弄是非、扩大矛盾,产生纠纷。面对这些老面孔,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下结论,乱加批评,要努力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 二、不能庇护 在处理过程中,要克服对某些同学的庇护。比如对表现一贯较好的好学生,成绩优良的尖子生,班、团干部及教师、亲朋好友的子女,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克服对他们的庇护,努力做到事实面前人人平等。 三、不能主观 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必须重调查研究,克服主观片面性。班主任教师切不可根据某些学生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主观想象处理问题,以致作出错误的处理意见。 四、不能急躁 学生中的偶发事件,有时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在高年级学生中,参与的人多,拖延的时间长,涉及面广(兄弟学校或工厂青工)。有的学生思想复杂,个性特殊,觉悟较低,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冷处理,或集中多方力量进行综合处理.急躁是无济于事的。 五、不能简单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已经发生的偶发事件是班主任的职责,务必克服粗暴、简单、敷衍了事的态度。要借助处理过程,寻找最佳教育机会。一边帮助他们妥善处理。一边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让事件的处理过程成为对后进生帮助教育的过程。 六、不能冷淡 班级出现了违纪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感到头疼的事。有时,处理某一事

件需耗费大量精力,但不论什么情况,对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班主任切不可持冷淡态度,更不可漠不关心,听之任之。这是一种失责行为,是师德规范所不容许的。 要爱护关心学生,帮助教育他们克服违纪的现象,杜绝偶发事件发生。 七、不能侮辱 有的班主任教师对学生中发生的重大偶发事件、很不冷静,甚至大发雷霆,出现侮辱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这是十分错误的。有的甚至面对学生家长出言不逊。低级庸俗的语言只能丧失教师的师德和理性,而无助于事件的处理和对学生的教育。 八、不能打击 学生中的违纪现象,有的给班级荣誉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弄得教师很不光彩。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耐心细致的作风,切不可把心理上受到的委屈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讽刺、打击、挖苦。否则只能导致师生感情的破裂,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 九、不能处罚 学生中偶发事件的发生,也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各种处罚是不容许的。无论是肉体上的罚站、罚跪;还是学习上的罚写、罚背,或是经济上的罚缴、罚赔,都是不可取的。 十、不能停课 在处理过程中,出现难度大、无进展情况时,切不可随便地采取停课检查,要家长把学生带回家整治的办法。可以争取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共同配合,耐心做好疏导、说服工作,从思想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停课办法不可提倡,也是行之无效的。 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讨,只要我们具备崇高的师德,满腔的热忱,精湛的艺术,学生中各类偶发事件都能得到妥善的处理。

班级管理偶发事件处理方法

班级管理过程中,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哈尔滨市第八十一中学顾海平 (一)、了解情况,弄清性质。 出现偶发事件,作为班主任,首要的工作是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弄清事件的性质之后去着手解决矛盾,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一听到或看到某些不良现象,就“眼见为实”,感情冲动,急于表态,其后果往往是情况不明,是非不分。事情即使解决了,也是会给肇事双方的学生带来严重的反教育效果,这必然会使班主任的威信下降,而且,这种不良影响甚至会长期保留在学生内心深处。 在偶发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原因,分析原因,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是处理偶发事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分析原因就是要分析偶发事件的起因,分析当事者导致偶发行为的缘由。尽管学生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有其偶然性的一面,但是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客观上存在某些必然性因素,偶然性包含必然性。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中去,不能给偶然的、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应被某些局部的因素所左右,而应从整体上、本质上分析事件的内在原因和深层原因,透彻地剖析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弄清当事者的思想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肇事者的思想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分析原因,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偶发事件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作具体分析。尽管有些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凭借多年的教育经验和教育典型对事件也能作一些比较科学的分析,但是这种分析对偶发事件来说必然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科学分析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一定要依据调查研究中获得的情况和材料,对偶发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从对情况的具体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要认真弄清导致偶发事件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严格区别认识方面的原因与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的原因。 其次,不能脱离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逻辑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特点,以成人化的模式去评价。这在分析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例:我校某个星期三下午第三节全体老师开会,七(2)班班长暂时代替老师管好班上纪律,就在值日生到班上检查的时候,第一小组的组长徐丹艳开始带头讲话,使班里扣了分,失去了评本周文明班的机会。因为这件事,班长背着我在全班专门批评徐丹艳“无组织无纪律”,“损坏班级荣誉”的行为,徐丹艳不服,当场顶撞。事后,我得知此事,经过深入了解,发觉这次事件仅是现象,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班长和徐丹艳因为以前的一点小矛盾而产生隔阂,并在班上分别以她俩为中心形成两个“小派别”,这次事件成了长期隔阂爆发的导火线,徐丹艳的行为只是为了体现她不服从班长的管制,想让班长失面子。班主任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她俩都提高认识。在一次特意安排的班会上,班长首先发言,高姿态的检查了自己,并主动向徐丹艳道歉,徐丹艳也作了较深刻的检查,承认了错误,班主任还带动了同学们在会上作鼓励性的发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次事件,而且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小派别问题,增强了班级的团结。 (二)、公平公正,就事论事。 不管事情发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班主任都要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势压人,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在寻求事件处理办法时,可征求学生、家长、校领导的意见,使偶发事件在必然的结果中得到解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是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有效策略。

谈班主任工作中偶发事件的处理

谈班主任工作中偶发事件的处理 在学校里与学生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最辛苦的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每天清晨走进班级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着许多需要你去处理解决的事情。而在日常班级发生的事情中有许多是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的处理,更能体现一名班主任的工作技巧。在我十几年班主任生涯中,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因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见解与同行们共勉。一、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意义。偶发事件是指班级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或矛盾冲突的爆发。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课堂纠纷等。1、偶发事件的特点。突发性。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是一个发生、发展急剧变化的过程,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冲击性。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往往给全班学生带来一定的震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聚焦于事件的发展,会对多数人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用。紧迫性。这类事件发生必须要求班主任马上作出判断,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使事件的影响得到及时控制。2、意义。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些棘手的事件。如果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可以迅速有效的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能提高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感情。又是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契机。而一旦处理不当,则极易使事态激化,导致师生矛盾冲突,甚至发展到难以挽救的恶性事件,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偶发事件看似偶然,其实在偶然中也蕴藏着必然发生的原因。所以,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多总结偶发事件处理的经验,多探索处理偶发事件的技能。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1、处理好偶发事件的原则。班主任必须本着教育学生、促进班级工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处理偶发事件。要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机智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要是全班出现的问题,当时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私下处理;课上的问题,课下处理。2、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方法。班主任必须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如果一遇到发生的事情就“怒气冲冠”,大发雷霆,失去理智,也就不可能思考和选择最佳的处理问题的措施,而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这个事件上,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有损教师的形象。前一段时间我们班上的一个男同学与一个女同学因为口角在班级发生争执,男同学将女同学打了,我马上将着两名同学叫到教室外,先让这两名学生冷静十分钟后,再分别了解两个人纠纷的原因,找来双方的家长协调处理这件事件,从而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在班级中,突发事件都不同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何处理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处理突发事件,一看能力,二凭经验,这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一个基本体现。 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所谓原则既是班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反映处理突发事件时对各种基本矛盾关系的调整与把握的基本规律。班主任只有正确地理解并掌握整个原则体系,才能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工作。 如果班主任对偶发事件表现出高度的冲动或是大发雷霆,滥施惩罚;或茫然无措,计出无从;甚至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不仅会削弱个人威信,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还会极大地削弱班级体的凝聚力。更为重要的是,偶发事件往往是教育的契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偶发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最佳时机,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教育效果。 因此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学会正确地处理偶发事件。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也碰到过一些偶发事件,一开始处理的不是很好,渐渐的学习一些方法,技巧有了些许进步。 案例一: 有一次上晨会课,我正在教育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不要开小差,积极发言;回家后要多看课外书。 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居然在看一本课外书,根本什么都没有听。我当时心里很火,我马上夺过他的书,就把他作为一个反面例子来教育其他孩子。只见他脸红的站在那里,就象在接受批斗。当我回到办公室,脑中总是浮现刚才的一幕幕。 我反思:当时我如果可以好好的冷静一下,轻轻的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你那么喜欢看课外书,真好。等下课后,我再借你几本回家看,好吗?”那他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同时会更喜欢看课外书,也不会觉得没有面子。那将会是另外的一幕。 案例二: 我在上公开课《九色鹿》,课文讲到了九色鹿得知昔日那个被自己救起来的人却恩将仇报时很气愤,也是课堂的一个高潮,大家都在气愤的谴责调达。突然,饭盒子掉在了地上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同学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浅谈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f311272828.html, 浅谈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作者:王永平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33期 摘要:本文对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作了说明,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方 法,要善于发现,要积极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后进生身上的优点。要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或限制消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关键词:处理保护自尊心公平合理克服感召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70-01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层组织。为了把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培养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集体。良好的班级集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源泉,是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摇篮。 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要熟悉班级基本情况、正确选拔使用班干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对偶发事件的正确处理。它将直接对班主任创建良好班集体产生关系,也最能显示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所谓的偶发事件是指导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预料之外的矛盾冲突,例如,打架、争吵、意外受伤、课堂纠纷等。班主任就必须具备恰当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手段。下面就我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处理偶发事件的几点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1 处理偶发事件的同时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它表现为一种需要,心理正常的人都有这种需要。中学生的外部自尊表现尤显明显,事件发生了,责任者是受批评的对象,其自尊心也处于受威胁状态。此时,班主任如果一味求严置其自尊心于不顾,肯定不会取得最佳效果。正确的做法是: (1)耐心帮助责任者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充分认识后果的危害。 (2)鼓励责任者鼓起承担责任的勇气,进行自检、反思。 (3)启发责任者自我教育,如果非需要当众批评和揭示不可,也要在措词上注意分寸,使学生感到“面子”还没失尽,教师的严中还有爱。 (4)要让责任者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尊,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自尊的人是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同时也要让责任者意

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不可怕,教育智慧有妙招 ——浅谈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通钢一中王平林 所谓偶发事件是指学生中出现的突发的,意料不到的事件。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常常会因某一触发点而引发出种种矛盾或酿成较大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坏,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检验,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 一.“偶发”分类型,处理需对症下药 1.教学外部环境失常 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如:班主任正在开班会,室外一辆汽呼啸奔驰而过,或者是学校附近一家酒店开业,突然鞭炮齐鸣,这些都是教学外部环境的失常,影响班主任班会的顺利开展。 2. 教学内部环境失常 教学内部环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部环境对班主任上课的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正在使用的录音机发生故障,或者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叽叽喳噎”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会分散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3.学生行为失当 (1)分心型 在班会课上,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干班主任讲的时间过

长;学生听得倦怠,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起同学哄堂大笑。 (2)出风头型 一个班几十学生,难免有几个爱出头的。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他们或在班主任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 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对教师的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这样产生的偶发事件就属干恶作剧型。例如上课时,学生顶撞老师,导致中途停课;损坏公物等。 (4)纠纷型 班级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大多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 (5)特殊型 特殊性的偶发事件:如伤害人身,但不严重,还没有触犯刑律;学生课间的打架殴斗;离家出走;严重违反社会秩序和纪律等。早恋引起的不良事件;财物失窃;小偷小摸;厌学辍学;学生离家出走;自杀;身体疾病;意外受伤;天灾人祸等紧急事件。 4.教师行为失误

班主任工作艺术——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艺术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 过程中的生成性,都决定了班级工作不可能都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偶发事件。 顾名思义,偶发事件就是在预定计划之外偶然发生的事情。但把所有的偶发事件都看作 偶然”的、意料之外的,其实并不完全确切,因为“偶然”之中往往隐含着“必然”的因素。 比如班级工作组织不严密,对学生缺乏全面的了解,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欠佳等,都容易提高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班主任要防微杜渐,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偶发事件发生,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 (一)认识偶发事件的特点1.成因的不定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有的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有的则是因为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或是某种已有的矛盾的爆发,或是本已缓和的矛盾的突然激化。人际间的矛盾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可能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也可能是学生与社会上某些人之间的。“导火线”可能是学生主动点燃的(如提的问题比较怪、恶作 剧等),可能是学生被动引发的(如意外事故、性格异常等),可能是教师的疏忽造成的(如教学中把题目讲错了、批评学生的方法有偏差等),也可能完全是外在因素的波及(如某 个学生的家庭变故、外人的突然闯入等)。总之,引起偶发事件的原因是很难确定和预 料的,班主任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出现的突然性 偶发事件的出现是突然的,表现出不可预料和突发的特点。也许本来处在晴朗的教育天空下,就突然被置于阴云密布的矛盾旋涡中;也许本来还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融融气氛中,就突然变成剑拔弩张的师生对立的局面。因此,班主任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事件。 3.后果的破坏性 般来说,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循序进行的,而偶发事件则会打乱原有的部署,使原本井井有条的教育活动无法按计划进行,活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驰。同时,由于偶发事件的起因比较复杂和难以预料,处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受到破坏。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谨慎处理,不可造次。

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他们的课堂上免不了会有不良行为出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的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总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你刚刚绘生绘色地讲到关键的地方时,突然有个孩子大声说某某又在干什么什么了,没听你讲课……,打断了你的教学,让你苦笑不得。或者常常会遇一些学生上课不认真的现象,比如:看图画书,搞玩具,与同桌争座位,突然从座位上摔倒,和同桌说话等等,这一切不是把全般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使教师无法继续教学,就是自己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从而影响学习。遇到如此种种,教师应如何处理呢? 在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中也有一定的必然因素,教师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带有规律性的处理方法,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一、运用榜样的力量为了保证可贵的教学时间不被浪费,有些理由在课堂上是不容你去讲的,首要的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制止事情的发展势头。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坚持很久,当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后,有些学生就会出现坐立不安的现象:有些学生东张西望,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有些学生玩手指等等。 这种情景如果用直接批评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而表扬就不失为一种“良方”。表现不好的当然是少数,而大多学生

都很认真,所以,教者没有批评那些坐不住的孩子,而是表扬某个很认真的同学,说他(她)坐得真端正,其他同学马上就以他(她)为榜样,认真听起课来,这种声东击西,运用榜样的方式使那些走神的学生立刻回到正轨,教学得以正常进行。 二、教学契机无处不在科学的诱导,可以使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为课堂教学服务。有一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突然有一只蜜蜂飞进了教室,学生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个“不速之客”,有的学生还下了座位,生怕被蜜蜂蛰了,课堂上可以说是一片混乱。老师这时阻止是阻止不住了,这位教师干脆放下课本,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教学契机,一边和学生观察这只蜜蜂,一边告诉学生如果不去伤害蜜蜂,它是不会轻易蛰人的,因为,蜜蜂用它尾后的针蛰人之后,自己也将“不久与人世”,再讲解关于昆虫的科学知识,等学生情绪安定以后,趁热打铁,再指导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科学课,也是一堂形象的作文课。 三、“杀鸡给猴看” 这是一种强烈的干预方法,可以达到制止事态发展和警告当事人的双重效果。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看图画书,教者见此情景,提出一个问题让其中一个学生回答,另一个也赶紧把图画书藏起来。这样,两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了。这种杀鸡儆猴的方式其效果先而易见。 四、片刻沉默这是一种被人誉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方法。即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者停止讲课,用目光对肇事者予以警告。两个男生为座位发生争斗,此时正是教者讲课的紧张时刻,不便于花费时间来处理。教者就停止讲课,用目光盯着他们,全班同学的目光也都顺着老师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他们俩,两位争吵的同学立刻意识到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主讲人:刘小芳 小学班级工作千头万绪,教育目标、内容的多样性,学生身心特征的复杂性,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性,都决定了班级工作不可能都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偶发事件。班主任要防微杜渐,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偶发事件发生,也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 (一)认识偶发事件的特点 1.成因的不定性 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人际间的矛盾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可能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也可能是学生与社会上某些人之间的。引起偶发事件的原因是很难确定和预料的,班主任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出现的突然性 偶发事件的出现是突然的,也许本来处在晴朗的教育天空下,就突然被置于阴云密布的矛盾旋涡中;也许本来还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融融气氛中,就突然变成剑拔弩张的师生对立的局面。因此,班主任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事件。 3.后果的破坏性 一般来说,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循序进行的,而偶发事件则会打乱原有的部署,使原本井井有条的教育活动无法按计划进行,活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受到破坏。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谨慎处理。 4.处理的紧迫性 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如果不马上进行恰当的处理,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学生心理就难以打通,师生关系就难以理顺。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争取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 1.冷静沉着 2.因势利导 3.重在教育 (三)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 1.降温处理法 降温处理,就是班主任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实施时,班主任要冷静沉着,不要轻下结论,要稍稍平息一下已经激荡起的不平静的气氛,要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作一个预先的“交代”,并让学生理解这样处置的理由。 2.变退为进法 许多偶发事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但需要处理。此时,班主任可不必急于解决,而是巧妙地反过来把事情抛给学生处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以退为进,不是不处理,而是充分地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3.移花接木法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作者:龚炜来源:上传时间:2011-05-15 幼儿园教育教学偶发事件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日常面临的问题,其性质的临场性与偶发性对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偶发事件处理的好与坏通常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应急能力、教育机智、理论修养以及思想水平。 教育教学偶发事件一般可以分为恶性偶发事件和良性偶发事件两种。本文将结合两个案例,重点分析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处理该种事件的注意事项,从而让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益。 偶发事件是指在某种过程中不曾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幼儿园教育教学偶发事件,即是指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一些事先难以预料或不曾预料的特殊问题,它通常和课堂教学目标无关,一般会直接干扰教学。由于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幼儿教师处理起来往往有些棘手。一旦教师不能当机立断,迅速有效地处理解决,

将直接影响和干扰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恶性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如幼儿间相互打架、彼此向老师告状以及其他破坏纪律的情况等,而并非指恶劣的事件。如果此类事件处理不当,会把教师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计划搅得一塌糊涂;反之,如果处理得巧妙,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从偶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看出一个教师的应急能力、教育机智以及理论修养、思想水平,同时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因这类事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率比较小,所以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另一类是良性偶发事件,它是指在教师教育教学中,幼儿突然向老师提出一些预料不到的疑难问题。这类偶发事件虽不具有严重破坏纪律的性质,但处理不当,也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下面,我们不妨从以下的案例中来体会教师对待良性偶发事件的处理态度与方式。 案例1:

浅谈用教育智慧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浅谈用教育智慧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所谓偶发事件,是指在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出人意料的一些事件。它带有明显的突发性、偶然性、冲击性和紧迫性等特点,它的发生,既与纷繁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家庭、教师自身等因素相关。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对象是具有主动性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气质多异,身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班级随时可能引发出一桩又一桩的偶发事件。 所谓教育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实践中,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关节,当机立断,灵活机敏,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能力,这需要运用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冷静地分析学生,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出发去引导他们进步。班主任只有充分运用教育智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炽热的心肠,闪光的智慧和高尚的品格,从而接受教育,使突发事件得到妥善的解决。 一、处理好偶发事件的意义 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这就是近因效应。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在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在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遭遇偶发事件会让班主任头疼不已。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才能避免偏执,而学会转弊为利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偶发事件对于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来说是危机与转机并存,如果能正确处理好偶发事件,则将意义重大。 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因为偶发事件的解决迫在眉睫,学生对老师解决偶发事件的期待心理也会比平时更为突出、更为强烈。因为偶发事件的偶然性,给师生留下的印象会非常深刻,有时甚至会改变师生的一些已经成形的思想观念。如果老师能顺利处理好,则必然会使学生感触良多,甚至能够弥补以往教育中的缺憾,师生间将更容易沟通,相处将更为融洽。反之亦然。 所以说,正确地处理好偶发事件,有助于增强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这需要班主任充分运用他的智慧、胆识、思想和艺术,一旦处理得当,学生心悦诚服,就会对老师肃然起敬,对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化危机为转机。 二、处理偶发事件的思路 (一)拍球效应——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的越高。 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学生取得的成绩也就越高;然而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教师的火气越大,学生的抵触情绪也越强烈。优秀的老师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总是尽可能信任学生,不断鼓励学生;而批评则尽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经验告诉我们,对待偶发事件,只要教师一急躁,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动。人在激动的时候,很难理智地思考问题,偶发事件之所以发生也多是因为学生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感情,而忘乎所以的冲动起来,老师若跟他们对着干,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处理偶发事件,前提是教师要冷静。一般说来,因为情绪化而产生的偶发事件,大都不适合“热处理”,要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处理不迟。特别是面对咄咄逼人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学会一些体面地下台阶的招数,以便随时撤出“战斗”,让对方的怒气“再而衰,三而竭”,然后再教育他们。只有应变能力很强、威信很高的教师,才可以考虑采用“强攻”和“速战速决”的办法,其他老师最好暂时“撤退”,等待时机“反攻”。 (二)少在判断是非上唠唠叨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动性,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改造自己。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社会出发,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因此,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实际上是处

浅论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浅论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 启东市祖杰小学姜红伟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学生身心特征的复杂性,教育目标、内容的多样性,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性,都决定了班级工作不可能都完全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运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常为班级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偶发事件而烦恼。即使是已经形成集体的优秀班级,偶发事件也很难避免。所谓偶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指班级学生中发生的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出人意外的、在预定计划之外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但如果把所有的偶发事件都看作“偶然”的、意料之外的,其实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偶然”之中往往隐含着“必然”的因素。比如对学生缺乏全面的了解,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欠佳,班级工作组织不严密等,都很容易提高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那么如何防微杜渐,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一旦出现偶发事件,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认识偶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 偶发事件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一般性的偶发事件。如损坏公物、学生间的纠纷、在一些课上不遵守纪律又或是顶撞老师等等。二是特殊性的偶发事件。如伤害人身,但不严重,还没有触犯刑律;学生之间的殴斗;不思学业,

迷恋社会上的一些游乐场所;离家出走;严重违反社会秩序和纪律等。 偶发事件一般都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成因的不确定性。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较为复杂,难以确定。有的是因为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有的是发生在人际间的,又或是已有的、本已缓和的矛盾的突然激化。总之,引起偶发事件的原因是很难确定和预料的,班主任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出现的突然性。也许本来处在晴朗的教育天空下,突然就被置于阴云密布的矛盾漩涡之中;也许本来还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融融气氛中,就突然变成剑拔弩张的师生对立的局面。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事件。三是后果的破坏性。一般来说,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都是在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偶发事件则会打乱原有的部署,使原本井井有条的教育活动无法按计划进行,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驰。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的凝聚力受到破坏。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对待偶发事件,一定不可意气用事。四是该事件处理的紧迫性。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只要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处理在棘手的事情,都不会有多大难度。但偶发事件的处理,恰恰不会给你这两把“斩乱麻”的“快刀”。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如果不马上进行恰

班主任应对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偶发事件的技巧 魏茂盛主编

前言 一个有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不可能永远似一泓池水,风平浪静。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诸如失窃、受伤、离家出走、打架斗殴等等。 偶发事件是班主任最头痛的事,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是对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考验。 偶发事件虽然是偶发的,但往往影响很大,处理不好常常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学会及时妥善地处理好班级偶发事件,才能为班集体消除隐患或不稳定因素,防止某些不良影响的蔓延。 那么,如何智慧地处理班级偶发事件,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甚至变“坏事”为“好事”呢?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时刻记牢,我们面对的对象是非常特殊的,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要时刻为学生着想,处处以学生的成长为最高目标,遇事冷静、机智,做好班主任应该做的一切。 偶发事件有其发生的偶然性,但更多地隐藏着一些必然因素。班主任要注意研究偶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处理方法,努力防患于未然,即使偶发事件突发,班主任心中也会有备而无患。 由于编者的学识有限,书中的疏漏、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魏茂盛 2010年夏

第一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有句话说得好:“心态决定一切。”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在应对班级偶发事件时,更应该如此。 满怀爱心,防止激化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永恒话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这样说过:“教师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把青少年培养成才上。教师照亮别人的时候,也照亮了自己。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成才,教师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感到人生的价值”正是有了这份爱,才有“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真实行动。所以,教师的爱也是教师研究偶发事件应对技巧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对于中小学班主任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只有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才会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跨过知识和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道坎,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有这样一个案例: 今天是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一天,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上课不到五分钟,一个男同学突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我以为孩子上课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又是开学上课第一天,孩子心未收回自在情理之中,于是便爽快地对他说:“去吧。”他听我答应了他的请求,一溜烟跑出了教室。回来后,未隔五分钟,他就又急匆匆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还想上厕所。”这时我猛然想到:他是不是闹肚子了?于是便关切地问:“你是不是拉肚子?”“不是。”由此,我想到了他可能是因为心里紧张所致,所以仍然爽快地对他说:“去吧。”听了我的话,他又跑出了教室。时间过去了五六分钟,我见他还未回来,便趁学生读书的时间,走出教室向厕所方向望去,远远看见一个男孩在厕所附近逛来逛去。我定睛一看,认出是那个学生,心中不免升起了一股无名之火,于是扯着嗓子使劲高喊了一声。他听到我叫他的名字,才迅速又向教室方向跑来。等他来到我面前,我严肃地问他:“你上完厕所不回来,在那儿转悠什么?”“我想等再尿一次再回来。”他小声嗫着对我说。“你觉得还有吗?”“嗯!”听了他的回答,我知道他第一天上学心理真是有些太过紧张了,于是便心平气和地安慰他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