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业4.0”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代表

“工业4.0”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代表

“工业4.0”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代表
“工业4.0” 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代表

“工业4.0”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代表

4月12日,201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在展会上,人们到处都能看到“工业4.0”和智能工厂的相关内容。14日,联邦政府宣布,正式启动升级版“工业4.0平台”。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制定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它强调“智能制造”,因此数字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物联网、数据网等将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智能化工业装备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础,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制造业升级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首要任务。美国的“再工业化”风潮、德国的“工业4.0”和“互联工厂”战略以及日韩等国制造业转型都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归,而是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模式的创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德国“工业4.0”战略更被视作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代表。

工业化进程的摸索之路

纵观德意志近代历史,激情与理性交错,磨难与反思此起彼伏。德意志民族历经百年的欧洲战争,面临无数次历史性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对理性的遵从或背叛。激情

与理性如两股洪流,在德意志历史的大潮中,共同塑造了德国的民族性格、工业形态和社会风貌。艰难的历史步伐中,德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处于不断摸索的路上。最终历时三个世纪之久,德国经历了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华丽转身。

长期的封建割据和战争,阻滞了德国现代化的步伐,大约迟于英国半个多世纪,德国资本主义工业才发展起来。19世纪前后开始缓慢进入机器工业1.0时代,直到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机器大工业才得以确立。普法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损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1871年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后的最初几年,依靠国内人口红利、战争赔款或是对外的侵略掠夺,德国的大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耗时很短就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1.0”使经济社会实现了从纯人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向工业以及机械制造生产方式的转型,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从德意志统一到1914年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之前,德国内部的工业化步伐相对稳健、精力也较为集中在工业发展上。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2.0”战略帮助德国实现了电气化。所谓电气化革命,就是在劳动分工基础上,借助电力驱动实现大规模的产品生产,从而使产品的批量生产更为高效、迅速。这次的工业革命成为德国历史上的“工业2.0时代”。

这一时期的历史空气中,处处嗅得到资本主义毛孔里的血腥味。19世纪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德国对原材料和海外商品市场的需求也骤增,德皇威廉二世要求与其他老牌殖民国家共同瓜分地球上“阳光下的土地”。德国与英国、俄国等老牌殖民国家的矛盾也因此变得尖锐。20世纪初期到中期,德意志的理性再次被激情和狂热所挟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德国、欧洲乃至世界都带入了战争的阴霾之中。

“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

理性思考、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贯穿于德国历史之中。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工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德国追赶的节奏也同样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有着综合性的原因。外部因素诸如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内部原因则是德国原本发达的工业体系,同时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优秀劳动力都是支撑其经济快速恢复的软实力。1950年到1970年德国在校大学生从10万跃升到40多万。20世纪初至70年代,“工业3.0”在升级了“工业2.0”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加大幅度地解放了人力劳动,机器替代了脑力和体力两个层面上的部分工作。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效率、质量,分工合理化程度,设备精良程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突破。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德国进入了“工业4.0”时代。“工业4.0”战略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称,试图在制造业内将生产工艺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探索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业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德国的竞争力。“工业4.0”时代通过应用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使生产更为智能,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个环节,试图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使人力在这三个环节中被大大地解放出来。其中,智能工厂指的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生产指的是整个企业生产中实现人机互动、3D等高技术应用和管理智能化;智能物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务联网三网连接,实现高效率物流匹配。

保持国家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

媒体宣传中的德国“工业4.0”给外界带来一系列压力,例如传闻称“工业4.0”消灭淘宝只需十年。但是“工业4.0”计划并没有传闻中那么神秘和顺利。“工业4.0”这一概念更多情况下被认为是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将为德国经济发展甚至欧洲经济走出萧条做出贡献。默克尔将“工业4.0”概括为数字科技、工业产品、物流共通。然而,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应用并非德国的强项。德国没有美国的科技水平先进,也没有中国的巨大互联网经济市场。所以,真正实现“工业4.0”的蓝图,德国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

如:怎样有效地运用无线网将生产环节的数据壁垒打通,如何快速学习成为信息物理系统领域领先的供应商。

相比外界热闹的宣传,截至目前“工业4.0”计划在德国本土却显得比较低调。“工业4.0”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口号,而是包含了细节和前瞻性的理性思索。不少企业和普通人对其的理解大概是逐步将科技融入生活、融入细节、融入创新。这一计划更像是德国努力描绘的一幅未来图景,是一个分步骤实施的计划。那么,为什么要推动“工业4.0”呢?发展而非战争是世界的主流,如何将激情与理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未来世界中保持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成为德国及世界各国目前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首先,这体现了德国的危机意识。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诸如欧元区经济不景气、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德国开始认真反思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源头是什么。特别是近年来看到中国等新兴国家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2013年德国占到全球机械出口的16%,中国占到了11%,分别位列全球第一位和第三位。而“工业4.0”就是追求制造业领域内更高的质量、更精的设计、更新的创意。

其次,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数量减少、成本骤升,且制造业对新生代劳动力的吸引力有所降低。通过人口红利维系国际竞争力早已不再是可行的选择,推动产业升级是很多国家不可回避的命题。而推进信息化、更彻底地替代

人工劳作的“工业4.0”,可以克服德国劳动力紧缺的短板,维持制造业作为第一大产业部门的长期优势。

最后,“工业4.0”秉持了理性、严谨和标准化的传统,用更高的标准化引领信息技术和工业的深度结合。工业领域内的竞争很多时候也是围绕国际标准化程度的竞争,换句话说就是,借助科技实力将本国技术的标准化水平提高到国际最先进水平。科技革命提供了一个新的比拼标准化的历史契机,在新能源等重要领域内,占据先发优势的关键就落在了争得国际领先的标准化水平上。

尽管“工业4.0”还处在一个蓝图构建的起步阶段,但美、德等传统世界工业强国都高度重视其竞争内容,积极构建信息物理空间,重视其在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中的宏观布局,部署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目标,并为此积极推动研究进展。美国专门组建了“国家制造创新网络中心”,德国也正在大力

向企业和社会推进创新“工业4.0”的具体落实。面对未来

世界舞台上的竞争,中国既要看到建国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科技进步成就,同时还要认真学习他国经验,跟进时代步伐,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3D打印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3D打印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近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联手主办的“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上,传出对3D打印的力挺之声。与会代表在发言时指出,3D打印应用领域量大面广,或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在业界质疑3D打印的应用前景之际,昨日在由工信部、科技部等联手主办的“新工业革命与增材制造”国际研讨会上,传出对3D打印的力挺之声。与会代表在发言时指出,3D打印应用领域量大面广,或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会上表示:“近来,国际社会对新工业革命的观点各有不同,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进行融合,加上新材料(行情专区)、新能源等技术的重大突破,将引发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 苏波指出,“增材制造、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和广泛应用,不断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型。”

目前,中国的3D打印产业正蓬勃发展。技术方面,目前,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相继研发出多种系列的3D打印机,部分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的支撑下,3D打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医学领域。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成焘指出,“三维打印模型提供了患体丰富的信息。过去大家看病,不知道病人肚子里是什么东西,有了X光机就可以知道清晰的二维信息,有了CT和磁共振形成了准三维的信息。到了三维打印模型方面,实现了一个提升,在医生动手术前,就可以精确地看到1比1的骨骼模型。” 王成焘认为,3D打印技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推动21世纪医疗的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和远程化重要的基础支撑。 不过,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对3D打印技术的看法却完全相反。据媒体报道,郭台铭称3D打印只是噱头,如果真的能颠覆产业,“那我的”郭“字倒过来写。” 据报道,郭台铭表示,3D打印绝不等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噱头而已。3D打印技术发展很久了,鸿海30年前就在使用。他不看好的原因是,此项技术无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必修2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时代背景 (2)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3)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分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2). 认识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教学方法 通过运用归纳法,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及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扩展及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三.教学过程: (带着问题看视频播放。1. 什么是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3. 最后扩张到哪些地区?)导入新课(利用视频播放导入) 教师讲解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板书)一、市场的呼唤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工业,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1.有资金2. 有工人(劳动力)3. 有技术4.有原料5.有市场6.有国家政策支持?? 教师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市场: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⑵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劳动力:圈地运动) 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⑷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政权: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多媒体显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背景》表教师: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最早采用机器并不是在传统工业中,而是在新兴的棉纺织工业部门,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发展 当今世界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量子科技等蓬勃发展,深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能否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培育起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分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机器人等领域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一是持续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持续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对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大力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加快5G研发和商用步伐,推进IPv6规模部署。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建立上下游协同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链水

平。落实好国家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优惠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注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 四是激发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工业文化建设,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推动降低制造业税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深化产融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五是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发展。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领域。鼓励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机制。支持工业通信业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育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积累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2、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毛纺业B.棉纺织业 C.造船业D.机器业 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 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 A.蒸汽火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列车 D.磁悬浮列车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 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拓展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年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 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5工业革命前的西方世界

专题能力训练 5 工业革命前的西方世界 一、选择题 1?“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也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们到 达一个没有被发现过的海岸时, 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 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 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2. 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 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 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 A. 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B. 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 C. 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D. 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3.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入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 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 B. 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 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 D. 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4. 拉尔夫?密利本德在其《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中写道:下议院使下层人士相信“没有必要再去 寻找革命的代替方法,用以进行任何必需的改革手段已经具备”。材料表明英国下议院( ) A. 完全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 B. 使改革成为获取民主的唯一途径 C?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D.成为英国政治体制中最重要的机构 5. 余英时认为:“……英国自从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以后,再也没有别的暴力革命。美国除 了内战之外,后来也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流血革命。”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是因为( ) A. 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B. 专制制度的推翻 C. 人民对暴力革命的反感 D. 人民对民主的向往 6. (2017课标全国n ,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

【推荐下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的重大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下的重大机遇 当前全球正处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阶段,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给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引擎、带来了新机遇。 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令生物产业展现出诱人前景。据报道,这两年该产业跨越式发展迹象明显,不断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向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拓展,以30%左右的年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生物技术对相关产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有预测认为,到2030年,生物技术对化工和其他工业产品领域的贡献将占到35%,对药品和诊断产品领域的贡献将达到80%,对农业领域的贡献达到50%。 又如,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制造机器人的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工业机器人大批量走进生产车间,不仅形成了潜力巨大的机器人产业,而且正在对制造业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尔-盖茨断言,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将改变世界的未来发展趋势。另据权威机构分析,目前月球采矿已没有技术障碍,美国科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机器人太空采矿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再比如,充电技术的突破,使得美国的一款纯电动汽车特斯拉以旋风之势席卷全球,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有报道称,从2013年1月至6月初,特斯拉股价从35美元暴涨至200多美元,涨幅超500%。我国市场反应也尤为热烈,股票市场也屡屡上演特斯拉概念股涨停潮。科学技术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潜力激发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西方各国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并以此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名词概念1.汉萨同盟 13世纪,来往于果特兰岛、尼德兰、英国和德国的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成立的组织称为“汉萨”。1266年,汉堡商人、次年吕贝克商人都在伦敦建立一个“汉萨”。1282年,所有的德国汉萨商人组成了统一的组织,从而克服了德国商人的分散状态。14世纪是汉萨同盟的极盛时期,加盟的城市有80到100多个。汉萨同盟主要从事中介贸易,同欧洲的许多大的城市保持联系,并拥有自己的联合舰队和权力机关,同盟代表大会每三年召开一次。由于欧洲国际贸易中心西移大西洋沿岸,15世纪中叶后汉萨同盟逐渐衰落,丧失了经济、政治优势。汉萨同盟的兴起反映了德国内部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形成,它垄断海上航路一百年之久,并使整个德国北部脱离了中世纪的野蛮状态。 2.英国议会 1264年,英国的大封建主西门·德·孟福尔伯爵依靠贵族、骑士和市民的支持,战胜国王,上台摄政。次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征收赋税,根据“自由大宪章”的规定,召集大会议,不仅有贵族、僧侣参加,而且首次邀请每郡两名骑士、每个重要的城市两名市民参加,被认为是英国议会之始。1343年,议会开始分为贵族院和平民院。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限制了王权。1689年和1701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认了议会是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从而确立了英国议会制度。 3.清教 又叫新教。16世纪下半叶,在经济上日益壮大的英国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不甘心忍受封建君主专制的剥削和压迫,反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国教,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这些“不从国教者”所开展的活动,被称为清教。加尔文所提倡的“预定论”、“信仰得救”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相符,因而成为新教的理论基础。新教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独立,提倡个人独立判断,反对轻信盲从;宣传建立“千年之国”,推翻人世间的暴君;强调节俭清洁,以勤奋获取财富,要求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的仪式。清教是一种鼓励人们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宗教,为英国提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4.詹姆斯一世 苏格兰国王和英格兰国王。1603年,女王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去世后王统中绝,已经是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国王位,是为詹姆斯一世,从而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在位期间,政治上厉行封建专制统治,将王权凌驾于法律与国会之上;维护国教的绝对统治地位,严厉迫害清教徒,迫使大批清教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 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前的世界 知识结构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荷兰的殖民扩张 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与影响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艺成就 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思想的兴起中世纪教会的强大势力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革命的背景新教教派——清教的兴起 国王和议会矛盾的计划 英国革命的爆发 共和国和克伦威尔的统治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权利法案》和君 和责任内阁制主立宪制确立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启蒙运动的背景 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思想核心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核心 启蒙运动的经过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高潮—法国的启蒙思想伏尔泰 孟德斯鸠卢梭 康德的思想 启蒙运动的扩展和影响启蒙运动的意义 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大陆会议的召开 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的开始 《独立宣言》和美国独立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建立1787年宪法与美国民1787年宪法和美国的民主制度 主政治的建立华盛顿领导的联邦政府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民君主专制和启蒙思想影响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主政治的建立三级会议和大革命爆发 拿破仑的崛起 拿破仑帝国的统治雾月政变和第一帝国建立 拿破仑战争和波旁王朝复辟 课标综述: 1

参赛 第一次工业革命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 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 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 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英国工业革命》视频,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视频材料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 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 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 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 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 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 师: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 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 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 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 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 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问: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 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后来冶金、采煤等其他领域也纷纷出现了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有哪些呢?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 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 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后来在纺织领域又相继有了一系列的发 明创造,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是一个在 工业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瓦特蒸汽机相对纺 织领域的主要发明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的有何重大意义? 生答后师说:水力动力要求水资源丰富,高山峡谷落差大,且受枯水季节限制。蒸汽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能广泛使用。从此,工

高考历史复习工业革命前的世界__西方文明的滥觞与工业文明的前奏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第7单元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西方文明的滥觞与工业文明的前奏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发展的观点把握历史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1.文明的拓展方式 (1)古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古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古希腊文明和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 文明。 2.国家的形式 (1)古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2)古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实行总督统治。 3.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 (1)古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2)古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 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 (1)古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古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自然法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 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 二、工业革命前夕西方社会的时代特征 1.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 特权。 (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 (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 从本质上看,近代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主要内涵。 2.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1)经济上: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商品市场,资 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与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 ()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 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 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 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 4.0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 向3.0 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 向4.0 过渡 8. 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 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 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 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 ()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 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 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 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 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 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水平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水平。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动 的理解,培养学生使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 互促动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动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理解到社会发 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实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 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 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 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 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 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 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 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历史)自制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高三总复习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17世纪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导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了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英法美完成工业革命,增强了实力,也使俄、日出现统治危机,刺激俄、日进行改革,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19世纪中后期,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司法权也相对独立。这是历史的进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①政治前提: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②经济条件:(直接推动力) 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巨额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带来大量劳动力 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 市场: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牛顿力学体系、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理论基础)

2.工业革命的开始与发展 开始:1765年,在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发展: 纺织、冶金、采煤等领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工厂出现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安置机器,雇用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原因:工业革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条件:蒸汽机车和轮船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各地联系更为便捷。 过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_张新国

中国航空报/2014年/1月/18日/第002版 要闻 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新国 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于2011年出版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由此引发全球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热议。里夫金以全新的视角,用“能量”与“信息”的结合重新定义了历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特征是蒸汽机与电报/机械印刷出版物的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内燃机与电视/电子出版物/电话的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可再生能源与互联网/电子通讯的结合。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提出了大量预见性的设想,这些设想得到了一些国家政府和工业界对未来工业革命的高度关注,一些国家还提出了自己的工业战略,试图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但是究竟应该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各国有不同的见解和定义。本文试图以德国、美国和中国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推动方式来看新一轮工业革命,并借以分析中国航空工业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的发展途径。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来临 1、德国:工业4.0 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研究院、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工业4.0”项目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正式推出。这个研究项目是一个高技术战略项目,其目标是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计算机化。德国定义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基于信息化的自动化生产,其实质就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使得高度柔性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工业4.0”以建立智能工厂为目标,其技术基础是赛博-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和互联网,它的特征是自适应性,资源有效性和人机工效以及与客户和业务组件在业务和价值流中的整合。通过自优化、自重构、自诊断和对人的认知和智能支持,形成高度的柔性生产方式,从而实现高度的客户定制化,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工业的需求。 2、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与德国一样,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提出了实现再工业化战略(Reindustrialization)的举措,其基本内涵是为了重新建立工业而进行国家资源组织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过程。经济学领域认为,与服务业和金融业相比,制造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人数,具有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期望。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下,通过再工业化战略继续保持美国在制造业的优势是一个必然选择。此外,美国从军队和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一些推动再工业化的政策和方针,希望未来的制造业可以实现高度本地化的生产,以在发生军事冲突时减少美国对于贸易通道和供给线的依赖。 在工业企业层面,GE公司也提出了以工业互联网为创新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工业革命,机器和工厂的出现推动经济的进步和范围的扩大;第二次浪潮是互联网革命,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分布式信息网络的崛起;第三次浪潮是工业互联网,特征是机器、设备组和设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综合。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中最典型的项目就是美国国防预研局(DARPA)发起的自适应运载器制造(A VM)计划。这个计划目的是通过再造复杂系统的开发和制造方式,重新发明制造业本身,以同一制造系统来设计和制造水上、水下、地面、空中、空间的所有种类的运载器。美国推出这一计划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防务系统开发过程中成本和进度频繁失控的问题,主要思路是借鉴集成电路(IC)开发和开源软件项目的做法,对防务系统研制项目的管理以及制造系统进行再造,使防务系统约10年的开发周期下降至与集成电路(IC)相当的2年。通过META工具所产生的设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