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一)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

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热量的变化,如吸热或放热现象;化学变化过程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等。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电解性等

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3、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化学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化学性质是一个静态特征。

4、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5、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生成

另一种物质的

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

种或两种以上其它

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

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

物的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

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

物的反应

A+B→AB AB→A+B+ ……AB + C→A +BC AB + CD→ AD+ BC

特征反应物为多种

而生成物只有

一种,即“多变

一”

反应物只有一种而

生成物有多种,

即“一变多”

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

两种,且都是单质和

化合物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为化

合物

(2)基本反应类型的注意问题:

①对于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要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②浓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氢气,不属于置换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时有条件的: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④盐与碱、盐与盐的复分解反应,除要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外,还要求反应物中的盐、碱必须都溶于水。(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①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②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要点

③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使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注意: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④钾、钙、钠不符合这一条。它们会先和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和盐反应。 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⑥在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距离大的,反应优先发生。 7、质量守恒定律

①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②解释: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六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即:

“六个一定不变”:

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上: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改变,分子种类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③注意:在验证质量守恒实验中,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2011·广东清远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 D.粮食酿酒

2、(201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木炭燃烧 B 切割金属 C 滴水成冰 D 汽油挥发

3、(2011·广东广州中考)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 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

4、(2011·山东济宁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 C.用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D.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5、(2011·湖北宜昌中考)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铜导电性良好,可作电线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6、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专题演练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 + 2HCl =MgCl 2 + 2H 2O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8、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 2 ; Br 2+2KI=2KBr+I 2; I 2+Na 2S=2NaI+S ↓ 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C12+2NaI = 2NaCl+I 2 B .I 2+2KBr = 2KI+Br 2 C .Br 2+Na 2S = 2NaBr+S ↓ D .C12+K 2S = 2KCl+S ↓ 9、(2011年江西中考)有等质量的A 、B 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 (A )<Ar (B )。将A 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 放入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 、B 均显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氢气的速率A <B B .反应A 、B 一定都有剩余

C .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 .消耗B 的质量一定小于消耗A 的质量

10、(2011年山东潍坊中考)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人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 盐溶液

金属

MgCl 2溶液

Ni 的盐溶液

CuSO 4溶液 Ni 无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Mn

无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有金属析出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Mg Ni Mn Cu

B .Cu Ni Mn Mg

C .Cu Mn Ni Mg

D .Mg Mn Ni Cu

11、(2011年山东德州中考)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 、Cu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 放入Cu(NO 3)2溶液中;③将Cu 放入AgNO 3溶液中;④将Cu 放入ZnSO 4溶液中;⑤将Zn 放入AgNO 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⑤

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到足量的Cu(NO3)2、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该金属是( )

A 、Fe

B 、Cu

C 、Ag

D 、Mg 12、(2011.威海市中考)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 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13、(2011.哈尔滨市中考)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

14、(2011年山东威海中考)物质的构成与变化

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②给水通直流电;

③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

④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

⑤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反应,铀235裂变产生碘1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或: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组成)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微粒的转化过程是

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③和⑥两个变化的实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A

6、C

7、D

8、B

9、C 10、D 11、D 12、C

13、(1)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同

(2)参加化学变化(或消耗;或反应掉)的白磷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14、(1)①②③④⑤

(2)②④

(3)H2和O2 Zn+H2SO4=ZnSO4+H2↑ H+和Zn

锌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 H+、OH-不相同③是化学变化,原子核(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⑥是核变化,原子核(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4)②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的性质实际应用

A 浓硫酸酸性强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B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校运会发令枪

C 氢氧化铝呈弱碱性用于制胃药以治疗胃酸过多

D 活性炭有吸附性吸收冰箱、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A.A B.B C.C D.D

2.哈尔滨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公交车的外壳)铝合金制纯电动

B.(纤维混合纺织的面料)有机合成纤维和天然

C.(玻璃钢制作船体)密度小、强度高的

D.(制作塑料大棚)农业用聚乙烯

3.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

B.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仍然是饱和溶液

C.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D.若0℃时,Y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7%

4.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则不满足的是()

A.甲是O2,丙是CO2B.甲是H2,乙是O2

C.乙是NaOH,丙是Na2CO3 D.甲是HNO3,丙是NaNO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 中含有氢元素是酸,所以 H2O 也是酸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

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当中都需要催化剂

6.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不正确的

....说法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镁元素的原子容易形成阴离子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6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乙物质,溶液质量可能仍为60g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大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提纯、检验、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水或小木条

B.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

C.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

D.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过滤或蒸发

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M点表示t3℃时,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N点表示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

D.t3℃时,溶剂质量均为100g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析出的固体更多

1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除去中少量CO 点燃

B 鉴别石灰水和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 检验一瓶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D 比较、、的金属活动性将和分别放入溶液中

A.A B.B C.C D.D

11.已知:Mg(OH)2MgO+H2O。取Mg(OH)2和MgO的混合物31.2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7.6g,

向剩余固体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9.4%的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测得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200.0g,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原混合物中Mg元素的质量为14.4g

C.混合物中Mg(OH)2与MgO的质量之比为19∶20

D.若在原31.2g固体中加入该稀硫酸,该固体完全溶解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也是200g

12.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

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

D.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13.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 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

C.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100 s~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14.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X>Z

C.Y>Z>X D.X>Z>Y

1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品级的柠檬酸和小苏打自制汽水

B.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树叶制“叶脉书签”

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铁锈

D.用紫包菜的酒精浸出液试验食醋的酸性

二、填空题

16.根据如图中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将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填一种即可)。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17.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 Na 2FeO 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 -1

,含铜<1.0mg ·L -1

,……。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18.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三、简答题

19.生产或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原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⑴生活中用盐酸除铁锈

⑵医疗上用含有小苏打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症 ⑶如何检验硫酸铵与硫酸钾这两种化肥?

20.车窗密封的空调大客车一旦起火,乘客逃生时间只有几十秒。逃生的注意事项有:①低身行进忌呼喊;②遮住口鼻暂屏气;③衣服着火莫狂奔。

(1)分析上述注意事项中的“低身行进”和“莫狂奔”的原理。________

(2)起火后的大客车如果油箱有破损,更易引发爆炸。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氯碱工业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烧碱。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NaCl + 2H 2O

2NaOH + H 2↑+ Cl 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烧碱不纯,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甲同学认为该烧碱可能含有少量食盐,为了检验食盐是否存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取少量烧碱溶于水,滴加过量稀硝酸。

无明显现象

解释:滴加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滴加__。

____________

结论:烧碱中含有少量食盐。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在上述检验后,根据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2NaOH+MgCl 2→Mg(OH )2↓+2NaCl。测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步骤下图所示。

加入过量氯化镁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操作A的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则操作A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装置。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操作,称量与计算准确。利用沉淀物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

③乙同学依据甲检验,利用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测NaOH百分含量。实验过程如下:称取烧碱样品ag,溶于水,滴加盐酸至过量。滴加盐酸的体积与pH变化规律如图。

则根据实验与图象中的有关数据能否得出NaOH百分含量。

如果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能,需要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已知:Fe(OH)2、Fe(OH)3在常温下均为难溶于水的物质。请依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A溶解后,再进行操作a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3)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步骤④氢氧化亚铁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5)铁红是炼铁的主要原料,写出用CO和铁红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六、计算题

23.为了测定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取生铁样品5.8g放入足量的硫酸溶液中,使之完全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杂质不参加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g。请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4.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联合装置区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污染,PX 是对二甲苯(p-xylene)的简写,其结构式如图,分子式为C6H4(CH3)2,它是一种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有

毒,蒸汽可以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根据所学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二甲苯属于。(填“无机物” 或“有机物”)。

(2)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准确至0.1%),

(3)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最简比)

(4) g对二甲苯与3.2g甲烷含等质量的碳元素。

七、探究题

25.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请同学们帮小丽同学从下面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进行鉴别____(填序号)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硝酸钾 D.酚酞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猜想三:部分变质,含有____

【实验探究】取了少量固体酒精溶于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取少量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甲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于是小丽同学和同学们经过讨论并请教老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帮她完成下面实验报告(写出详细步骤)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猜想一不成立

再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

__

则猜想__成立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B D B

C B B B B C C C B C

二、填空题

16.B>C>A(或B、C、A) 加A物质或蒸发溶剂或升温 B>A>C(B、A、C)

17.A +6 C

18.(或三) 2NO+2CO2CO2 +N2不变

三、简答题

19.(1)Fe2O3+6HCl=2FeCl3+3H2O (2)NaHCO3+HCl==NaCl+H2O+CO2↑(3)(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0.防止有毒气体和烟尘使人中毒或窒息,危及生命;会使衣服燃烧更充分,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油分子会跑到空气中跟氧气混合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四、实验题

21.除尽溶液中NaOH ,防止干扰对NaCl的检验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 NaCl+AgNO3→ AgCl↓+ NaNO3使NaOH完全反应 B 没有洗涤、干燥(或烘干)(因为不能,所以无答案)盐酸的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五、流程题

22.(1)引流(2)NaCl、FeCl2(3)①②

(4)4Fe (OH)2 + O2 +2H2O4Fe (OH)3

(5)3CO+Fe2O3Fe+3CO2

六、计算题

23.6%

24.(1)有机物(2)90.5% (3)4:5 (4)2.65

七、探究题

25. AD 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用试管取少量滤液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酚酞变红色(或不变色)三(或二)(注意: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要前后一致) Na2CO3+Ca(OH)2==CaCO3↓+2NaOH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能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D.将等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则a为Mg,b为Al

2.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3.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材料 B.含有2个氧分子

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D.由7种元素组成

4.黄铜渣中约含 Zn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Ⅰ、Ⅱ中的现象均包含有无色气泡生成

C.Ⅰ中发生 2个化学反应

D.溶液 B中只含硫酸锌和水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定是有机物

6.向含H2SO4和CuSO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如图图象表示合理的是()

A.B.

C.D.

7.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下列问题的解释错误的是()

A.Na与Cl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H2O与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C.NaOH与Na2CO3的溶液都显碱性,是因为都含金属离子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都是碳原子构成

8.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

9.相关实验原理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C.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D.工业制取二氧化碳:CaCO3 CaO+CO2↑

10.下列涉及学科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根据转化观:升高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根据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D.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为60%的浓硫酸,加10mL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0%

11.下列可以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HCl、NaOH、 B.、、

C.、、NaCl D.NaOH、、NaCl

12.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

C.化学方程式中b∶c=1∶1 D.气体Y可能为甲烷

13.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H2O2、H2、H2O B.Cu、CuO、CuSO4

C.CO2、CO、C D.Fe2O3、FeSO4、Fe(OH)3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使用“﹣﹣”后的试剂,其中不正确的是()A.O2(SO2)﹣﹣NaOH溶液

B.C ( CuO)﹣﹣稀硫酸

C.NaCl ( Na2SO4)﹣﹣硝酸钡溶液

D.CuO ( KNO3)﹣﹣水

1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二、填空题

16.下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商品名称XX饼干

配料小麦粉、植物油、鲜鸡蛋、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等

规格500g

储存方法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保质期270天

(1)配料中加入鸡蛋,有多个方面的作用。它可以改善饼干的口感并使饼干有一定的柔韧性等,从营养的角度看,鸡蛋的作用是______。

(2)配料中可用于腌制蔬菜的物质是______。

(3)小麦粉中富含淀粉,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则6.48克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转化为水和______克二氧化碳。

17.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展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放入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制作内筒的优点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8.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中m(N):m(O)两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

(2)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三、简答题

19.材料的使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表是手工课上学生的部分制品及主要材料:

(1)上述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料制品虽然方便了生活,但大量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为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请结合生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①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防锈原理是___。

②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做环保汽车的燃料,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5%和82.3%,通过该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作燃料(充分燃烧)比液化石油气更环保的理由___。

③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氮的氧化物(用NO表示)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

四、实验题

21.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

(3)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 CaCl2+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五、流程题

22.康康设计下列流程探究某KOH样品是否变质,他查资料得知,KOH的化学性质与NaOH的相似。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加入足量CaC1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该步骤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该探究实验得出样品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六、计算题

23.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实验如下: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g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二),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①分析图三可知t3时反应已停止,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5g碳酸钙粉末完全反应,产生多少摩尔的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

③天平示数m的值_____140.00g。(用“>”“=”、“<”、“≤”、“≥”等符号表示)。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检测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组员们取10g黄铜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共加入30g稀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硫酸质量10g 10g 10g

氢气质量0.04g m 0.02g

试计算:

(1)第二次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m为___________g。

(2)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1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B中稀盐酸与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C中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图2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

化学小专题:运用元素质量守恒解决化学计算题

科目名称化学 课题小专题:运用元素质量守恒解题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学生年级九年级 授课日期年月日时至时授课形式一对 讲授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质量守恒法的主要依据是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这种解题技巧的优点是基于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可以避开繁杂的运算,不去追究细枝末节,因而能使复杂的计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我们化学计算中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 由质量守恒法推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2、元素的种类 3、元素的质量 4、原子的种类 5、原子的数目 6、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及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 可能改变的是:元素的化合价或分子总数。下面我们来探讨质量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例1: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变化的是() 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数目D.总质量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的质量总和;各种原子的数目;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的数目;而分子的种类是一定变化的.故选:B. 例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 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氧、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解答】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D. 例3: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B.H3SbO4C.HSbO3D.Sb2O5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反应前:2个Sb,7个O,4个H,反应后:4个H,2个0;比较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2个Sb,5个O,即其化学式为:Sb2O5.故选D.

化学基本概念及其学习(精)

化学基本概念及其学习 一、关于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概念是对一类化学是事物的概括,是反应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特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着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如“分子”,属于化学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此概念反映了所有分子的共同特性----一种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和其他学科的概念一样,完整的化学概念通常由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三个部分组成。 (1)概念的名称——用以表达概念的一种符号。如“分子”这一“符号”就是概念的名称; (2)概念的例证——指的是概念所指的同类事物。如水分子(h2o)、氧分子(o 2)等都是分子的一个例证,被称之为“正例”(属于“分子”这一类);而氢原子(h)、氧原子(o)等不属于分子,则被称为“反例”。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外延——指该类事物所涉及的范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概念内涵的属性越多越具体,则概念的外延就越小。以“分子”的概念为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如水分子(h2o)、氧分子(o2)。 加粗、下划线部分为概念的名称;加粗部分为概念的内涵,下划线部分为外延,倾斜部分就是分子概念的例证。 化学概念很多。在中学化学基本概念体系中,化学概念是以物质结构知识为主线,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概念,由个别到一般、简单到复杂。化学基本概念分为化学知识方面概念和化学技能方面的概念。知识方面的概念包括物质组成(如化合物烷、羧酸等)、结构(如分子、原子、化学键、同分异构体等)、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化学计量”(摩尔、式量、ph、物质的量等)、化学用语(电子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6个方面;而化学技能方面包含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和操作等)和化学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机化学计算等)两个部分。 二、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 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化学概念习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的形成;另一是概念的同化。 (1)、以自下而上习得概念的方式——概念的形成。这种习得方式是指通过接触概念的例证的过程中获得概念的内容。它又可以分成两种形式:(1)通过接触正、反例证但不对概念的定义性特征进行分析——非分析性的习得方式。如初中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习得。课本通过例举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正、反例证,指出前五者、后三者分别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非必须的物品,指出前者是“有机化合物”;(2)通过接触正反例证并抽取例证的共同特征的方式——分析性习得。如初中“分子”概念的学习,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指出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变化,然后进行揭示,得出分子的具体概念。还有象高一新教材中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教材安排也是采用这种模式。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化学 一、上海初中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一)学习要求 1.知道分子和原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容。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一)学习要求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H、He、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Ba、Hg。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C和Fe的可变化合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要求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述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若干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学习要求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体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了“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命题特点和复习策略 一、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考点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基础理论"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用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主要考点有: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及离子共存、离子浓度问题,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含溶液PH的计算、溶液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有关计算),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 式的计算等。 二、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 1.注重基础: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题的挥毫泼墨 随着高考试卷整体难度的调整和试卷长度的缩短,高考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概念、理论试题的神来之笔 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2.工业制钛反应为:TiF4+2H2SO4Δ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 A.H2S B.P4C.SO2D.S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TiF4+2H2SO4加热 4HF+2X+TiO2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氟原子都是4个,氢 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6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SO3。 故选:D。 3.一定条件下,某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值等于0.5 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C.乙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60g﹣33g=27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7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4g﹣0g=24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g﹣0g=3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A、乙的质量不变,x的值等于1.5,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24g:3g=8:1,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指零处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生石灰即氧化钙,虽与盐酸反应,但无气体生成;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两固体质量相等,由于石灰石一侧产生气体,故质量减小,天平指针偏向另一侧。选A。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1.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为生成物 B.a 等于 21 C.b 等于 37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b =64+10+1+16﹣54=37,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甲、丁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故A 正确; B 、设t 时刻生成乙的质量为x ++64g 54g-10g 64g-48g x →甲丁乙丙 64g 64g-48g = 54g-10g x x =11g a =10g+11g =21g ,故B 正确; C 、根据A 中计算结果可知b =37,故C 正确; D 、设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m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b c + d 26416am bm g g →甲丁乙丙 2am 64g =bm 16g a : b =2:1,故D 错误。 故选:D 。 3.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 B .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 .参加反应的X 与生成的Z 的质量比为9:7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 3和NO 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 2和H 2O 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 3催化剂 5N 2+6H 2O 。 【详解】 A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 、Y 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 是由Y 分解生成的,故A 不正确; B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 和W 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 和W 分子中均有10

天津高考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十八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 5年考情预测热 度 考题示例难度关联考点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 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 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 机化合物。 2018天津理综,3、 8(1) 2014天津理综,4 中★★★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等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 构。 2.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 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2018天津理 综,8(4) 2017天津理 综,8(2) 2016天津理 综,8(4) 2015天津理 综,8(4) 较难 有机合 成 ★☆☆ 分析解读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主要有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等,其中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考查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A.乙烯(CH2 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

B.苯()、环戊烷()、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 C.乙烯(CH2 CH2)、乙炔()同属于烯烃 D.同属于环烷烃 答案 D 2.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符合“X包含Y、Y包含Z”关系的是( ) 选项X Y Z A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的衍生物(苯酚) B 脂肪族化合物链状烃的衍生物CH3COOH(乙酸) C 环状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苯的同系物 D 不饱和烃芳香烃(苯甲醇) 答案 D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A 考点二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下列各组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答案 D 2.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最新整理初三化学教学20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专题复习教案1.docx

最新整理初三化学教学20 中考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专题复习教案1 概念和原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列微粒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 C、2H D、H2 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A、海水、水银 B、不锈钢刀具、铁矿石 C、干冰、冰水混合物 D、氧化铁、铁锈 4.下列物质用途中,既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 B、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来制波尔多液 C、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D、用铁矿、焦炭、石灰石来炼铁 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它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单质 6.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火炬中的可燃物为丁烷(C4H10),它燃烧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丁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⑤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7.使25g甲物质与5g乙物质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和11g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如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B、C、D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提………………() 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 8.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氯化钠固体和汽油 B、冰水 C、碘晶体与酒精 D、油脂和水 9.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向水中加入稀有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比水低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1.某同学观察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复习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复习 一、知识要点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熟悉初中常见物质的俗称,将其俗称的来源弄懂,并与其学名,化学式及所属类别联系起来记忆。 5、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心。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 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 例1、(2009年·四川)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Fe B、N2 C、CO D、H+ 例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

问: ①x的值为____。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 __(填序号) 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 __。 ④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 __。 例3、(2009·北京模拟)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③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⑤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⑦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A、①⑤⑦⑧ B、①③⑤⑧ C、①⑥⑦⑧ D、③⑤⑥⑦ 例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例5、(2009·山西模拟)由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种可能得到物质的化学式:(1)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_______________; (3)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 _;(4)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运用课堂训练 1、(2009·大同)在一小组的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2+ B、两个氮原子:2N2 C、五氧化二磷:P2O5 D、氯化钾:KCl

【精选】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 定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 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 子质量中:实际质 量下:列比例式 4.解:解出 x 的值 5.答:写出答案 例题 (2017?鼓楼二模)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B 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③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装置中剩余固体全部是黑色的,并且都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2:。 【探究与结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她认为若固 体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1 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2 正确。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 ①小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分析得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就认为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 铁”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②若将 B 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 20.3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氧化铁(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 增加的质量为 x,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 五水硫酸铜;铁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 1、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这种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4、化学性质: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活泼性---稳定性、酸性---碱性 5、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6、混和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7、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9、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10、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1、有机化合物:(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 12、无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 1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1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另一种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15、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16、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1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8、还原反应:这种含氧化合物理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 放热反应:反应后使体系温度升高。 包括:燃烧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CaO与H2O反应等。 (2) 吸热反应:需要在不断提供热量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反应。 包括:加热分解制氧气。 19、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0、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查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2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22、催化剂: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 催化作用。 23、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5、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6、相对原子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 所得的值叫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7、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8、硬水: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29、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30、化学式: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中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和物,叫溶液。

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项练习

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项练习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的讨论。 (4)十字交叉法:混合中某一量的平均值,求混合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 (1)定量问题定性化;(2)近似估算;(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 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守恒法: 例1、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 B.24% C.20% D.30% 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建立Mg元素和MgS O4 的质量关系可求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 ~MgSO4 24 120 10g48% =4.8g x 2.平均值法

例1.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那么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镁(D)无法推断 解析:根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为金属,设平均式量M) R + 2HCl= RCl2+ H2 M 2g 13 1g M:13=2:1 M=26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

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同位素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相等,原子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B. 质量数和原子序数都相等,化学性质不同 C. 质量数不相等,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 D. 质量数不相等,原子序数相等,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的摩尔质量,正确的描述是指( ) A. 任何一摩尔原子的质量 B. 标况下,一摩尔原子的质量 C. 含有阿佛加德罗数目个原子的质量 D. 数值上等于原子量,单位为g·mol -1的质量 一种未知气体,在一台扩散仪内以15.0mL·s -1的速度扩散,而此仪器内甲烷气体以30.0mL·s -1的速度扩散,则未知气体的分子量为( ) A. 64 B. 32 C. 144 D. 72 完全中和10升0.01mol·L -1 H 2SO 4需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A. 0.2mol B. 2mol C. 0.5mol D. 0.4mol 与20克SO 3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的CO 2的质量为( ) A. 33克 B. 44克 C. 16.5克 D. 22克 3.1克磷与氯气反应,生成PCl m 和PCl n 混合物,已知PCl m 和PCl 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PCl m 和PCl n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 3 B. 2 C. 0.06 D. 0.04 E. 0.05 一定量的某气体于300K 时装入10升密闭容器中,此时压力为91.2kPa ,若温度升高为360K ,容器压缩为原来的3/4,此时压力将变为( ) A. 68.4kPa B. 121.6kPa C. 146kPa D. 73kPa 将等体积的氧气和氢气放入钢瓶中,此时的温度为423K ,压力为20.26kPa , 经点燃爆炸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则P 总, P 2 O 分别为( )kPa A. 10.133 B. 15.199 C. 5.066 D. 0.1 E. 0.05 将100kPa 压力下的氢气150mL 和45kPa 压力的氧气75mL 装入250mL 的真空瓶,则氢气和氧气的分压分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

/初三化学(下)总复习测试卷(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12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 A 、分子 B 、元素 C 、单质 D 、阴离子 2、下列现象,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①有水滴产生的过程 ②浓硫酸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了 ③碳酸氢铵露置空气中质量减轻了 ④爆炸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3、下列变化中,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 B 、分解液态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C 、分离KNO 3和NaCl ,得到KNO 3晶体 D 、对天然水加热时有气泡冒出 4、已知用碳还原烘干的铬酸钠可制得氧化铬4Na 2CrO 4+4C+O 2==4Na 2CO 3+2Cr 2O 3,在这反应前后的两种含铬的化合物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 ) A 、7、3 B 、6、3 C 、6、5 D 、5、6 5、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氧化物、化合物 C 、单质、化合物 D 、金属、非金属 6、过氧化氢(H 2O 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D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一个CO 分子的质量为a 千克,其中氧原子的质量为b 千克,若以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则C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b a a -8 B 、b a a -12 C 、b a a -16 D 、b a a -32 8、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到水中,所得溶液pH 小于7的是( ) A 、CuO B 、CaO C 、CO 2 D 、NaCl 9、使25克甲与5克乙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10克甲和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其化学式分别用A 、 B 、 C 、 D 表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A+B==C+D B 、A+2B==2C+D C 、2A+B==2C+ D D 、2A+B==C+2D 10、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 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PO 43-),则其化学式正 确的是( ) A 、Ca 2(OH)(PO 4)3 B 、Ca 3(OH)(PO 4)3 C 、Ca 4(OH)(PO 4)3 D 、Ca 5(OH)(PO 4)3

中考计算专题--元素质量守恒法

元素质量守恒法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改变,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在解一些化学计算题时,也可以运用元素质量守恒的思想来解题. 例1 7. 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 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C ). A. 14.5g B. 15.5g C. 16.1g D. 18.1g 例2 ( 2015郴州中考)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锻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B ) A.6g B.8g C.13.2g D.20g 练习题 1.在探究某物质的组成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3g该物质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生成物有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你认为该物质的组成为( C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D.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4 2.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 g,经高温煅烧后,将所得剩余固体全部投入足量盐酸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Cl2,则生成CaCl2的质量为( D) A.3.7 g B.7.4 g C.14.8 g D.22.2 g 3.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 ) A、12% B、24% C、20% D、30% 4.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 ) A.1g B.1.6g C.4.2g D.8.5g

九年级化学期末基本概念复习学案三教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基本概念复习学案三教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化学期末复习:基本概念(三) 【基本概念整理】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 成、、、的物;但溶液不一定 色,某些溶液具有导电性是因为,金属导电的原因 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沸点比纯水 2.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溶于水放热的物质 有、、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硝酸钾为例)。 ①②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②③ 4.溶解度表 示 。 概念中的四要素:①②③④ 5.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影响固体溶解度因素有(1) (2) 6.用洗洁精、肥皂、洗发水、沐浴液洗去油污是作用,形成液; 用酒精、汽油洗去油污是 作用;形成液;用热的纯碱、氢氧化钠洗去油污是 发生变化。 7.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步 骤、、、装瓶并贴标签 仪器、、、、、(2)用浓溶液配:步骤、、、装瓶并贴标签仪器、、、 8.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浅绿色棕黄色蓝色 紫红色 9.混合物的分离 适用范围:难溶固体与液体分离 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混合物 的分离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即冷却结晶)较大的固体物质 结晶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不大的固体物质 10.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 性的定量表示方法。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溶解度\g ﹤~1 1~10 ﹥10 【基础题训练】 1.将下列物质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纯碱 D.冰块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27%的硫酸溶液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为了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水 B.盐酸溶液? C.氯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3.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 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1℃州,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5.t℃时,向一支盛有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 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g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6.在25℃时,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恢复到25℃,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 增大 7.右图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1)t 2 ℃时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将t 2 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3)当 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 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