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特征研究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特征研究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特征研究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特征研究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特征研究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变化特点

经过3年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义值,以下无特别说明均同)从1993年的61.8%降至14.8%,1997年在惯性作用下进一步滑至8.8%。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新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投资有所回升;1999年由于国债发行时机没有把握好等原因,造成了投资一度滑坡,增速降到5.1%的低谷;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重视,从2000年开始,投资增长率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了16.1%(见图1)。

近年来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影响力”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第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

投资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率过高、通货膨胀严重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放缓时,增加投资防止经济过冷(见下表1)。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投资分类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1.从所有制性质上看,个体和其他经济等非国有投资已取代国有投资升至首要地位

1997~1998年,启动内需主要是依靠国有投资的增长,其中1998年国有投资增长率分别高于集体、个体和其他投资增长8.5、8.2和5.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量部分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比1997年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6%。1999年以来,国有和集体投资效益下降,积极性也随之降低。1999年,二者各增长3.8%和3.5%,分别低于个体和其他投资约4个和1.5个百分点;2000年,集体

投资有所回升,国有经济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仅增长3.5%,低于个体和其他经济投资8.7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回升到6.7%,与此同时,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则逐步适应经济环境,保持了稳固的上升势头,增长率从1997年的6.8%和13%提升至15.3%和28.9%。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约37%提升到约63%,占据了首要地位;2002年,国有和其他投资增长17%,集体经济投资增速提高到11.8%,个体投资继续保持高达15.7%的增长率。可以判断,我国非国有投资已经具有启动迹象(见图2)。

2.从管理渠道上看,投资重点从基本建设逐步转向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

政府国债投资主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因此政策性投资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根据不同投资的增长情况,可以分析政策性投资和非政策性投资因素作用程度的变化。表2显示,1998年,基本建设投资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增长率是最高的,达到20.16%,另一方面其在总投资增量中的比重是最大的,为57.7%,这主要是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在初始阶段重点放在基本建设投资上,因此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影响度很大。1999年,基本建设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因素的制约增长率只有4.52%,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降低到37.2%,但政策性投资力度仍然很大,而更新改造投资受控制加工工业项目政策的影响,同比下降了0.7%。2000年,投资重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由维持短期经济扩张的基本建设投资转向具有中长期性质的更新改造投资上来。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为7.8%,在投资增量中的比重维持在31.7%。更新改造投资增速升到13.88%,比重达到20.3%,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其他投资增幅明显提高,2001年二者在投资增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1.66%和16.92%,房地产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贡献部分。2002年投资态势有所反复,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比重提高了8.1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前期国债投资项目需注入大量后续资金,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1.1%,比重下降了将近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1.9%,比上年下降5.4个百分点,比重降低了8个百分点,但这一情况在2003年1、2月份得到扭转,国有及其他类型投资中更新改造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再次提高,分别达到41.8%和37%。这种情况表明,政策性因素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力度开始下降,非

政策因素影响力度正在逐步提高。

3.从投资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稳定了投资预期,自筹和其他资金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从增长率和比重看。自1997年起国家预算内资金保持了较快增长,1998年和1999年分别达到71%和54%的高速度,到2001年逐步降至20.71%的水平。国家预算内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比重由1997年的2.8%稳步升到2001年的6.7%;国内贷款增速波动较大,波幅处在3%到17%之间,但其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始终维持于20%左右;利用外资从1997年到2000年一直是负增长,2001年才开始扭转这一态势,比上年微增了 2.03%。利用外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由1997年的10.6%下降到2001年4.6%;自筹和其他资金除1999年增长较低(4.18%)外,其他年份均比较稳定,处于10%以上,比重始终保持在67%以上,2001年为69.6%(见图3、图4)。

从贡献率看。根据各项资金来源名义增长率以及其构成,我们得出其名义贡献值。1996年,受政策收缩影响,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对全部投资资金来源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02个百分点,1997年略微回升到0.32个百分点。1998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

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对投资资金来源的贡献率大幅上升,1999年达到3.39个百分点,2001年为1.39个百分点;1997年至2001年,国内贷款贡献率由0.86个百分点上升到1.46个百分点,变动情况与预算内资金相类;利用外资贡献率一度从1997年的-0.24个百分点滑到1999年-1.56个百分点的低谷,2001年外资形势好转,贡献率转升为0.09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贡献率2001年为12个百分点,比1997年大幅提升了4.6个百分点(见表3)。

投资资金来源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国家预算内资金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有效平衡了因外部环境恶化造成的外资减少的负面冲击,改善了对投资资金的预期,稳定了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的信心。第二,国内贷款的执行受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适应金融改革要求,必须降低呆坏账比率,而优质的贷款对象较为缺乏,客观上造成银行贷款谨慎,超额准备金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为配合政府宏观政策必须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因此,商业银行有保证国家有关投资项目配套贷款的任务。这是银行贷款增幅波动很大的原因。并且,由于

前一项约束要“软”于后一项,因此出现了贷款资金在总投资中比重又很稳定的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特点和任务之一是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货币政策对扩大内需直接拉动力较弱。第三,利用外资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已经显现出回升势头,所占比重的降低幅度也已经减弱。利用外资是我国投资资金来源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自身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仅从增量角度看,目前外资对全社会投资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是一项不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自筹和其他资金始终比较”理性”,其积极与否主要取决于整体经济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既不会轻易错过好收益的投资项目,也不会空泛地对政府政策“捧场”。自筹和其他资金在环境恶化时期增长率大幅下降,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其恢复很快,并且增长十分稳定,在总投资中比重占到将近七成,对扩大内需起着重要贡献作用。

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的投资需求变动,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市场因素、资金来源因素、投资预期因素和投资环境因素。

(一)市场因素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有关刺激消费措施的出台,我国消费结构得到了提升,进而使投资领域得到扩展。其一是房地产业。90年代中期以后,住房开始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消费信贷措施等为这一消费热点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二是城市化发展。近几年政府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城市化形成了积极的推动。同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也正在逐步对民间投资和外资放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三是受国际“新经济”的拉动,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出现了比较宽阔的投资领域。其四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其五是西部开发战略为投资开拓了新的市场。总体看,经过几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逐步表现活跃,新的投资领域日益扩大。

(二)资金来源因素

政策性因素对资金来源的影响决定着投资效率和自主增长动力。根据上文对投资结构的分析,1998~1999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量持续提高,在总投资增量中占据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4%和45%),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的比重也很大,这一时期政策性因素对投资资金来源的影响度较高。从2000年开始,

情况发生明显变化,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已降低到接近1997年的水平(11.32%),在各项资金的增量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2000年为8.4%)。与此同时,自筹和其他投资资金比重迅速上升(由1998年的65%升至2001年的90%),基本建设投资增量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下降。

总体来看,影响投资增长的政策性因素作用减弱,非政策性因素作用提高,投资自主增长的能力已开始显现。但另一方面,2002年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与前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口径不同)增长情况反映出非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基础仍不稳固,国内贷款、自筹资金的增长速度(分别为24.6%和20.5%)仍低于预算内资金的增幅(26.8%)。可以说,投资演变进程是政策与非政策性因素此消彼长的反映,投资增长已开始转入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的状态,但政策推动特点仍很显著。

(三)投资预期因素

投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预期制约,近年来我国投资趋于活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预期变化所致。主要表现在:第一,一部分企业经过调整以后具备了新的发展目标,投资愿望增强;第二,就业压力,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增大,不断增强着各方面的投资愿望;第三,1999年以后,受政策刺激,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转机,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改善了投资预期,增强了投资愿望。

当前国际经济虽总体好转,但仍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自发增长动力仍显不足,社会消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受这些因素影响,投资预期仍不可过于乐观。据调查(调查数据来源:“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2年185号),2002年企业经营者认为政府投资“合适”的比例为25.4%,比2001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认为民间投资“合适”的下降了3.9个百分点,而认为民间投资不足的则上升了1个百分点。虽然调查中所列各选项对于被调查者有不同理解,但我们从中也能看出企业家预期的大致变动情况。

(四)政策环境因素

第一,五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总计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对投资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目前情况看,积极财政政策仍是拉动投资和经济发展

的重要信心保证。国家在经济、社会、生态保护、结构调整等方面仍需要较强的财政支持。第二,税收政策方面的若干措施为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条件。包括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第三,稳健货币政策采取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发放再贷款、加强出口信贷、加大技改贴息等多种手段,提高货币供应量,满足市场资金需求。第四,有关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调整(如对建设用地项目管理、国土资源审批会审、土地出让招标拍卖等有关方面政策的调整等)鼓励了投资的积极性。第五,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工作效率等多方面配套措施,改善了出口型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积极性。第六,在加入WTO 后的市场规则调整过程中,取消部分行业准入限制,改革审批制度,投资主体的产权保护得到加强。

利用我们建立的中国宏观经济月度计量模型,可以给出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有关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模型中投资数据均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影响效果的定量分析。

从各个时段看,扩大内需政策每年拉动投资增长提高0.5~6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上半年,我国仍然在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模型分析显示,1~6月投资相关政策影响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5.86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实际投资增长速度提高了5.46个百分点,有力地扭转了投资需求的疲弱态势,支持了经济增长;1999年上半年投资增长仍然较高,主要是由于上年发行国债效力仍然发挥着作用,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0.83个百分点;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不乐观,中央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4.04个百分点,为扩大内需、抑制通缩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政策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2.79个百分点;2002年1~8月提高了6.26个百分点。

从各项政策效果来看,财政政策的拉动效果明显高于利率和其它经济政策。1998年~2002年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变价)受利率下调影响平均提高大约3.59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16%;而财政支出平均拉动投资增长提高约5.1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28%;这两大政策因素以外的其它政策影响力度约为0.83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4%;综合考虑扩大内需各项主要政策措施对投资的影响力为7.2个百分点,约占投资增长率的39%。定量分析给我们以更直观的概念,它一定程度上表明,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5年间,积极财

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实施,对国有投资增长起到了有效的而且是主要的作用(见表4)。

以上四方面因素虽然也存在一定交叉部分,比如市场变动和投资政策环境变化会反映到企业预期上,但总体看,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愿望增强,成为影响投资变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资金增长中的非政策性因素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支持了投资自主增长能力的提高。

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影响,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情况将比较平稳,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在基准假设条件下(现有汇率政策不变、财政政策和其它政策均保持上年连续性),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约为15.5%。

三、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处在一个全面开放、加速改革进程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模式由追求数量扩张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在已初步形成的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市场供求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因此,我国未来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投资发展面临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因素。有利因素包括:

(一)我国经济水平仍处较低阶段,客观上使得投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第一,生产能力方面。根据经济学理论,投资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经济发展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在此条件下,新增投资可以增加未来经济增长能力。我国经济目前还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刘国光,2002),前期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表面上看来似乎未来投资发展势头不会十分有力,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多数过剩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于传统领域中,这些投资领域已经趋于狭窄,投资风险较高,综合效益较低,这部分过剩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的确有待淘汰和转型。但另一方面,在高技术信息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方面,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些领域投资积极性正在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基础设施密度(按人口或按面积平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远(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2年4月),在“十五”

期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大力发展,如电力、能源、公路、铁路等。1997年,中国人均消耗石油当量907千克,人均消耗电力714千瓦时,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1692千克和2053千瓦时。2000年,中国每百万人仅拥有铁路54.3公里,公路1108公里,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14公里和4750公里。截至2002年11月,我国高速公路只有2万公里,每百万人只拥有15.7公里。因此,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基础设施建设潜在的投资需求仍然巨大。

第三,城市化发展方面。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3%左右,而1997年世界平均水平为46%,中等收入国家为49%,高收入国家为76%。城市化发展一方面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伴随的劳动力结构的改善将进一步鼓励消费和投资增长以及结构的提升,进而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创造机遇。这些方面也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

第四,科技进步方面。我国确立的以科技为推动力的方针政策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拓宽了空间。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技术进步潜力巨大,尤其对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投资需求更强烈。同时,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使得以往适应供不应求市场格局的企业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市场导向型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从总体效果看,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内涵型增长模式的建立,将更有助于培育微观主体健康的投资行为,从而提高投资效益。

(二)持续的高储蓄率是投资发展的基本保证

我国投资资金供给并非是严重的问题,也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资金供给由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居民储蓄为主,我国储蓄率从“六五”时期33.5%上升到“八五”期间的41%,“九五”时期也保持在大约38%的高水平,表现出充裕的态势。高储蓄率一方面说明市场投资的渠道仍不顺畅,另一方面也说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处于质变的关键时刻,预示下一步市场活跃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投资回报将有较大改善。总之,高储蓄率为投资稳定增长提供了量的保证,这是投资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投融资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以来,扩大内需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政策调

控能力和调控特点相配合,贯穿投资政策始终,尤其是在初期时候则是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手段,中央政府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大多数投向基本建设。我国政府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一直没有办到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经验表明,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与未来投资的增长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引导激励了民间投资愿望,打破了原

有的投资增长空间束缚。

同时,入世效应将促进投资领域更加开放。一是外经贸活动的活跃将带动我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近两年国际制造业基地正在逐渐向我国转移,这是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改善、投资吸引力增强的表现;二是通过对我国法律规章的修订,逐步适应国际规范,将进一步迫使给予国内企业以同等待遇,这比直接对国内企业进行政策保护更加有效;三是对外开放有了一大步跨越,这对很多固有的陈腐观念形成冲击,新的服务和新的管理思想将逐步改造原先的政府和企业行为,从而使投资具有市场理性,投资效率得到提高。

投资领域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消费存在体制障碍

拉动经济的根本在于社会消费,扩大内需重点不但要放在投资增长上,也要考虑对消费的支持。这两年在消费上没有太好举措,甚至一方面鼓励居民消费,另一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制障碍,制约着消费结构升级。主要问题,一是国内市场存在严重壁垒,自由贸易环境有待改善。二是商品质量没有保障,消费者对部分商品质量信心不足,消费行为和愿望仍然比较谨慎。三是缺乏规范的消费环境,价格欺诈、虚假广告、强制交易和不平等合同条款等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四是消费信贷多数限于政策行为,不是银行从切身利益角度出发提供的金融服务项目等。消除这些障碍难度很大,处理不好可能使矛盾扩大。

2.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不顺畅,形成资金和项目供求之间的双向错位

在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中,银行仍然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是由于银行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导致大量的储蓄资金或沉淀下来,或利用效率低下。虽然稳健货币政策要求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贷款投放,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惜贷现象,减少放贷或只提供给政府要求支持的国有项目,货

币政策效力不大理想。同时,银行大量的超额准备金只满足于吃中央银行的利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此来应付中央对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行政命令。这样一来,造成了银行资金闲置和企业发展筹资困难的并存。

3.投资体制改革相关的其他问题

第一,投资产权主体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投融资改革要求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但是目前政府不但对基础设施项目亲自抓,甚至对企业投资决策也过多干预。一些地方政府“全力”帮助地方企业搞活经营,一来可以增加地方财力,二来还树立了所谓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好范例。企业投资行为通常是主管机构和企业领导人讨价还价的结果,有的甚至是上级主管机构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上级领导成为投资行为的实际决策者。企业投资不按市场规则行事,致力于研究如何寻找到政策优先权支持,造成信息传导机制失效。这样做的结果扭曲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政企关系。

第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缺乏硬的预算约束,包括长期效果评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理人行为应当是主观上追求个人收入和声誉的最大化,客观上实现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目前多数企业中这条纽带是断裂的,因此企业实现的仅是经营稳定化,主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如实现所谓的扭亏增盈,积极配合实施下岗再就业工作等。企业家则在隐蔽信息的手段下,利用对企业的直接领导权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以弥补企业家的机会成本,同时伺机换取政治收益。

第三,信用秩序不良造成资金运动受阻。我国经济中有许多领域都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非常明显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信用缺乏,资金运动过程中,供求各方面都存在着道德风险。有的企业领导人甚至说:“从借钱的那天起,我就根本没有想到过以后要还。”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难以通过正常的信用关系获得需要的资金,造成投融资体制的恶化。

四、政策建议

投资体制改革目标应当是促进投资体制在长期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防止短期内投资过快增长引发的低效率问题。

(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已经确立的改革目标

1998年,国家计委曾提出了明确的投资体制总体改革目标(投资体制改革目标是:(1)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框架,即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核、发展资本市场、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监督反馈。(2)将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除重大项目外,政府一般不再对项目进行审核,而改为登记备案制。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将加快。商业银行按有关法律,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自主决策,独立承担贷款风险。(3)政府财政性投资改革思路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根据事权划分确定各级政府的投资范围。政府的财政性投资将分为政府公共事业投资和政府产业开发投资。两类投资的比例关系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确定。(4)今后国家对投资主要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通过法制手段进行投融资管理,将是新投资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对我国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有共识的。然而到今天,有些方面与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们应当抓住外部局势好转的有利条件,将这项改革措施尽快贯彻实施。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新的投资体制。

(二)大力促进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发展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企业依据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收益比较的筹资原则,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奠定投融资市场化的微观基础,使企业能够在现代市场环境中筹措到发展所需资金。

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高效的资金融通渠道。鼓励发展非国有银行机构,实现金融业对内开放。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融资体制方面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以保证民间投资资金的供应。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将资金的风险责任引入到投资行为中来,解脱资本市场为国企改革服务的错误目标,还其市场化本色。

(三)改善投资环境,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

第一,加强投资立法,为投资主体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重点加强投资产权的独立性、投资收益权、投资所有权、投资契约的履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强化政策规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坚决从严查处

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和人员。

第二,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为投资活动提供有效服务。政府职能应尽快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在市场准入方面,继续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进一步建立公开、透明、讲求实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对企业和社会投资的行政审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投资活动的成本,尤其是某些“交易成本”。

第三,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调整不公平税赋,切实减轻民间投资者的负担。对企业投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利用税收政策引导民间投资投向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西部地区。

第四,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作用。鼓励建立为民间投资者服务的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支持发展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中介服务组织。

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抓项目保增长 ——惠东县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分析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可促进资本的形成,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形成有效需求和有效拉动。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县各级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有明显效果,五年迈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按照“构建三大经济中心区、打造五大产业县”的发展战略,坚持“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的思路,把扩大投资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融资方式,积极激活社会投资,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生产性项目建设,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 2008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5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增幅在全市排第一位,其中,“双十”项目等重点项目共投资16.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8%。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95.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7亿元,增长5.7%,房地产完成投资9.4亿元,增长14.6%。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35亿元,增长151.6%,第二产业投资21.61亿元,增长76.6%,第三产业投资31.91亿元,增长14.9%。 1、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一定时期投资量的多少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93.3亿元,年均递增16.6%,GDP年均递增9.7%;而“十一五”前三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24.3亿元,年均递增26.6%,GDP年均递增14%。两个时期数据对比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越快,经济发展越快,投资拉动作用越明显。据初步测算,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41.8%,是“三驾马车”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动力。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一方面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2、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投资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先进制造业、第三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都大幅增长,高耗能工业投资大幅下降。2008年,农业投资1.4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第三产业投资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投资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30.4%上升到31.6%。 3、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07年以来,我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来谋划,坚持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后劲力来推动,坚持把生产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的推动力来落实,有力地促使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生产性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或投产,发挥了大项目的带动作用。2007-2008年,引进了平海电厂、巽寮旅游,中航城、怡景湾、佳兆业、锦胜集团、股溢、富升房地产等一批大项目,其中平海电厂总投资108亿元,巽寮旅游总投资126亿元;启动了“双十”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城文化广场、西枝江水利枢纽工程、飞鹅岭森林公园、县城路网改造工程、万隆新城、国际新城、丽景华庭、怡景湾等一大批市政设施和房地产项目,大力推进莞惠高速、惠深沿海高速、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农村硬底化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巽寮旅游、平海温泉、国惠酒店、平海电厂、康

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

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 (铁总计统[2015]7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依法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国发〔2014〕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财政部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国有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3〕202号)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铁总发展与法律〔2014〕96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建或改建铁路及运输配套的基本建设投资,既有铁路运输经营、安全和服务设施设备等更新改造投资,非运输业务经营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合资合作的长期股权投资,铁路机车车辆等装备购置及加装改造和高价互换配件投资。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 第四条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规范投资行为、落实审批权责、明确审批程序,按照投资规模、用途、资金性质不同,实行分级和分类管理。 第二章审批权限

第五条使用限额以上中央财政性资金的铁路项目,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使用总公司或所属企业资金的新建(含增建)跨省(区、市)铁路项目和国家铁路网干线项目,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的非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领域投资2亿元及以上项目报财政部审批。 第六条使用总公司资金、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以外的铁路项目;使用总公司资金2亿元以下的非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领域经营开发项目及长期股权投资;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铁路项目;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以及对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总公司审批。与地方政府合资项目,由总公司会同省级政府联合审批。 第七条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铁路项目,使用所属企业资金2亿元以下的非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领域经营开发项目,由所属企业自行决定,并按规定报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备案。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由所属企业按规定自行审批。 第八条使用总公司或所属企业资金的境外投资项目,由总公司按规定办理审批。其中投资3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按规定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第三章基本建设 第九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铁路发展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总公司根据国家批准的规划,以及运输经营、安全生产需要,确定铁路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安排。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

附件4: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 项目后评价是指项目投资完成并投入使用或运营后,经过规范、科学、系统的评价,将项目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决策确定的目标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和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以指导企业改善投资决策和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一、总体要求 (一)项目后评价应着重分析项目投资对企业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和影口向。 (二)项目后评价所获得的经验、教训和建议,应作为企业未来编制规划、投资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三)项目后评价报告,应作为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和经营业绩考核的依据。 (四)项目后评价应在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或运行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后的12个月内完成。 二、工作程序 (一)项目业主单位进行项目自我总结评价,参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附1)编制自我总结评价报告,连同开展项目后评价所需的项目决策、审批、实施过程、运营情况等文件资料,

报所属企业。 (二)企业或所聘请的中介机构,组建满足后评价专业要求的工作组,制定项目后评价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完成时间、经费保障等内容。 (三)工作组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对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董事会决议等相关文件及支持材料,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项目,按照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附1)编制项目后评价报告。 三、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省关于投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省国资委投资管理制度; (三)本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投资管理制度,项目决策和批准程序的相关规章制度; (四)项目的董事会决议,可行性研究报告,法律意见书,风险评估报告,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主要合同、工程概算调整报告、监理报告、竣工验收和结算资料、审计和稽查的结论性资料、财务决算资料,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资料等。 (五)项目决策、报批时的其他资料。 四、评价工作方法 (一)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项目后评价过程中应遵循工程咨询的方法和原则。 (二)项目后评价应建立逻辑框架,即围绕投入、产出、直

公司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公司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落实管理责任,提高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本部、控股子公司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均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需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公司和各子公司作为法人主体,通过各种筹资方式,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形式所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即为建造、购买或更新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建(构)筑物、仪器、设备、运输工具等所进行的项目投资。 以上所称项目不包括正常生产经营中的技改、安改、更新、零购、零星土建、技术创新等项目和科研项目(生产经营中自行决策项目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公司按照制度规范、决策科学、风险防范机制健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的原则,对公司(包括各子公司)的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竣工验收和后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 公司项目建设均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及其他产业政策,符合集团和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有利于提高公司整体资源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民品项目投资收益率不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收益率; (三)突出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技术先进可靠; (四)项目投资规模与实际能力相适应; (五)符合公司有关管理规定以及项目投资决策程序。 第二章项目管理体制 第五条公司设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对项目投资、项目申报、建设进度等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审议。并向总经理办公会提出有关决策建议草案。 第六条企业管理部是项目管理的职能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建立公司项目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 (二)配合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后评价等工作;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238-46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调研报 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今年,xx南海首次写进省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个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确立了“两大板块三大功能区”的发展战略,构建起了城区和南海两大板块遥相呼应、产业向三 大功能区集中的发展格局,坚持把“三区”作为招商工作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好港口、资源、人文环境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新的优质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逐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总量保持平稳发展、结构日趋优化的良性发展态势。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

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投资步伐加快。二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57亿元,增长120.8%。 (一)二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十足。二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61亿元,同比增长21.4%,二产的投入占投资的比重45.4%,比去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成为全市投资的重要支撑。二产特别是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拓展了工业产值的增长空间,促进了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二)三产投资稳步增长,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亿元,同比增长3.7%,占总投资的比重为51.0%,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2个百分点。三产投资仍占据总投资的半壁江山,比重有所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今年二产特别是工业投资集中开工建设所导致的。 (三)新开工项目规模扩大,亿元项目占比明显提

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济南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以下简称“可行性分析”)管理,规范可行性分析工作程序,提高可行性分析工作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可行性分析包括项目总论、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结论和建议和审批等环节。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时代集团公司各济南产业(不适用于老试金)。 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第四条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一)规范的原则。可行性分析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二)严格程序的原则。可行性分析要遵循

“先调研后论证,先论证再决策”的程序要求,依照规定程序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作。 (三)分级管理的原则。可行性分析根据产业不同类型(需安装固定资产和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的性质实行分级管理,严格按管理权限开展可行性分析工作。 (四)集体决策的原则。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由产业领导办公会集体讨论的方式通过。 第五条 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归口管理,遵循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受益部门为可行性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三章 可行性分析 第六条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通过对拟购置引进或更新改造建项目相关的自然、社会、技术、经济资料的调查分析与预测分析,提出并选择可能的投资方案,论证投资的必要性、技术的适用性、条件的可能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及投资的风险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客观的依据。 第七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按照研究深度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第八条 总投资≥5万元(待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或更新改造项目必须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上报集团董事长审批。 第九条 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实施部门为主组织编制,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建设单位为主体组织编制,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可向专职部门或专业人员咨询。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参照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内容可适当简化,要重点说明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内容。 第十条 可行性分析报告要按有关规定要按购置引进或更新改造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提纲)编制(见附件),下列项目必须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总投资≥50(待定)万元的固定资产购置引进项目; (二)总投资≥100(待定)万元的非安装(更新改造)项目。 第十一条 各产业实施部门是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体,应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质量负责。 第十二条

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固定资产投资 价格指数,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设备工器具购置价格指数,其他费用价格指数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 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指标分析 (3) 一、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现状统计 (3) 三、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比重统计 (3) 四、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指标分析 (7) 一、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占全国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汇报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汇报 东港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月情况汇报 20xx年,锡山区下达我镇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数为15.8亿元,力争完成16.4亿元。20xx年实绩为13.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5%、20%。 20xx年,锡山区对我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分为二大块:一是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二是“项目推进年”考核。 一、20xx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内容 1、总体情况; 至20xx年5月底,经镇投资科、统计站调查摸底,目前掌握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续建、拟建项目共67只,计划完成总投资169631万元,其中20xx年已完成12300万元,实际今年计划总投资157331万元。1-5月新开工和续建项目57只,计划完成总投资143931万元,其中20xx年已完成12300万元,计划20xx年投资131631万元。1-5月已完成投资53230万元,同比增长8.1%。预计1-6月份全镇完成工业投入71100万元,同比增长7.9%,完成目标任务的45%。 2、分类情况: 在全部57只已开工工业项目中,按项目类型分:有11只为去年续建项目,已完成总投资12300万元,计划总投资72115万元,07年计划投资59815万元;其余为新开工项目,07年计划投

资71816万元。按投资方式分:有合资、独资企业投资项目7只,计划完成投资37100万元;有区外内资项目4只,计划完成投资22480万元;有区内内资项目51只,计划完成投资81001万元。按项目所在建设地分:红豆工业园项目有6只,计划完成投资19516万元;工业集中区项目19只,计划完成投资79045万元;行政村工业项目有29只,计划完成投资24720万元;市镇工业项目6只,计划完成投资4060万元。按投资大小来分:超亿元项目1只,计划完成投资12800万元;3000万-1亿元项目5只,计划完成投资80545万元;1000-3000万元项目15只,计划完成投资21866万元;1000万元以下项目有30只,计划完成投资12130万元。其中3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均列入区项目推进年计划项目,参加“项目推进年”项目的考核。 二、一季度全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基本情况: 1-3月份,全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续建项目共47只,完成投资27000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3.3%。其中11只为续建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9600万元,另外36只项目为新开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17400万元;其中工业集中区项目19只,完成投资13900万元,同比增长16.2%,红豆项目6只,完成投资5000万元,同比下降28.6%,市镇项目3只,完成投资2660万元,下降65.2%,村级企业项目19只,完成投资5440万元,同比增长28.9%;其中非技术改造项目15只,完成总投资4600万元,

中国历年固定资产投资 1949-1997

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万元 年份固定资产 投资额 其中国 有经济 集体经 济 其中 城镇 其他 经济 个体 经济 其中 农村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0.2 - 10 13 37 32 38 72 97 730 2501 3438 1314 316 232 248 301 1105 584 756 953 2288 4184 13581 10293 5588 8568 5503 3608 4288 3386 2983 790 1987 3241 3085 5237 0.2 - 10 13 37 32 38 72 97 730 2501 3438 1314 316 232 248 301 1105 584 756 953 2288 4184 13581 10293 5588 8568 5503 3608 4288 3386 2794 730 1956 3067 2885 487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60 31 174 200 3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 60 31 174 200 3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分析报告

. . 题目: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分析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关于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的建模 (2) 2.1数据的选取 (2) 2.2模型的估计 (3) 2.3模型的检验 (3) 2.3.1 统计检验 (3) 2.3.2多重共线性检验 (4) 2.3.3 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8) 2.3.4 自相关检验—LM检验 (9) 第3章对策建议 (11) 3.1处理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 3.2处理好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11) 3.3实施有差别的投资调控 (11) 3.4适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11) 3.5优化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前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围,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投资建设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本文选取了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四个因素分别是:GDP、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影响GDP的主要有三大因素:消费,投资,净出口。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GDP变动的因素,但是反过来讲,GDP的增长或者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把GDP纳入解释变量。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由于政府支出中有不小的比例用于政府主导固定资产投资,所以理论上来说,财政支出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等。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一般认为,消费的多了,用于投资的就少了,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是负向的影响关系。 本文选取了全国1995―2014年的国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揭示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及管理建议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及管理建议 摘要:固定资产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企业的运营与发展。科学管理固定资产,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其中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实际来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风险,给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管理建议 为适应经济及技术发展,企业需要投资固定资产,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有投资就有风险,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日趋扩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风险也开始不断积累,下文笔者将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风险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规避固定资产风险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分析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包含多种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专项性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往往结合单个项目进行,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专项性,使其无法兼顾到项目外的生产经营需求,影响了企业整体生产能力的提升。 (二)滞后性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需经过项目立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审批程序,导致项目实施滞后,极可能影响项目工作的进行。 (三)资金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贷款、国家拨款等。 近几年来,较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享受了国家的财政支持,但自有资金、贷款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的自筹资金主要来源于收益留存,由于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收益难以准确预测。如果企业资金紧张、自有资金严重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将会非常大。 采用银行贷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必然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近年来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宏观货币政策趋紧,企业融资压力逐步加大,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持续上升,给企业风险管理带来较大压力,如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回报未能达到预期收益,固定资产投资将不能按期收回,导致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必将影响资金周转和运营,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另一方面,汇率、利率的波动,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投资报酬率波动的潜在风险。实施固定资产投资时,汇率、利率的上升将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提高;投资回报

2018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

2018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

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表号:101-1表 制定机关:上海市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字﹝2017﹞157号101 组织机构代码□□□□□□□□—□102 单位详细名称 10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302 统计管理单位代码 103 行业类别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 1 2 3 行业代码(GB/T 4754-2011) □□□□行业代码(GB/T 4754-2017) □□□□ 104 报表类别□ A 农业 B 规模以上工业 B1规模以下工业 C 建筑业 E 批发和零售业 S 住宿和餐饮业 X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F 规模以上服务业H 投资 J 金融业U 其他 105 单位所在地及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 街(村)、门牌号单位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区划代码□□□□□□□□□□□□城乡代码□□□ 106 单位注册地及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 县(区、市、旗) 乡(镇) 街(村)、门牌号注册地位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 区划代码□□□□□□□□□□□□城乡代码□□□ 191 单位规模□ 1 大型 2 中型 3 小型 4 微型192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其中:女性人 193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营业收入千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千元资产总计千元税金及附加千元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千元 201 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 202 开业(成立)时间年月 203 联系方式 长途区号□□□□□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传真号码□□□□□□□□-□□□□□□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 网址 205 登记注册类型□□□ 内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 110 国有 15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10 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 310 中外合资经营 120 集体 160 股份有限公司 220 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 320 中外合作经营 130 股份合作 171 私营独资 230 港澳台商独资 330 外资企业 141 国有联营 172 私营合伙 240 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40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2 集体联营 173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290 其他港澳台投资 390 其他外商投资 143 国有与集体联营 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149 其他联营 190 其他 151 国有独资公司 216 是否台商投资(限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填报)□ 1 是 2 否 206 企业控股情况□ 1 国有控股 2 集体控股 3 私人控股 4 港澳台商控股 5 外商控股 9 其他 207 隶属关系□□ 10 中央 20 省(自治区、直辖市) 40 市(地、州、盟) 80 县级及以下 90 其他 208 营业状态□ 1营业 2停业(歇业) 3筹建 4当年关闭 5当年破产 6当年注销 7当年吊销 8注册未经营 9其他 209 执行会计标准类别□ 1 企业会计制度 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4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9 其他

(五)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五)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价格总指数的公式为: i i i W W I I ∑∑= 式中:I 为投资价格总指数 ∑为连加符号(下同) I i 为分类价格指数 W i 为权数。即上述三部分投资的前三年投资完成额的平均比重。∑W i =1000。 现将三部分价格指数及具体计算方法分述如下: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在建筑安装度程构成中,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的比重约占到90%以上,其他各项费用所占比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分别计算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的价格指数,然后再加权计算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价格指数。 ①计算材料费价格指数 a.某种材料规格品的价格指数 某种材料规格品的价格指数,是以各样本工程的规格品价格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求得,公式如下: i i i W K W K 1∑∑ = K i 为i 样本工程该种材料规格品的价格指数,W i 为权数即该规格品的购进额。 b.计算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 计算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是以该种材料下属所有规格品价格指数算术平均求得。公式如下: n K K K I in i i i +++= 21 I i 为i 种材料价格指数。i=1,2,…,n 。 c.计算材料费价格总指数 材料费价格指数用各种材料的购进额(各样本工程每种材料购进额之和)加权调和平均求得。公式如下: ∑∑=i i i W I W I 1 I i 为i 种材料价格指数,W i 为i 种材料各样本工程购进金额之和。 建筑安装工程所耗用材料种类很多,不能一一计算,可以选择价值量大的主要材料,如钢材、木材、水泥、地方建筑材料、其他材料(如化工材料、电料、构件、暖气片、玻璃、油漆等)进行计算。所选材料的价值之和不应低于全部材料费的70%。 报告期材料单价和基期材料单价应包括材料的运杂费和供销部门的手续费。 ②计算人工费价格指数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使公司三地规划的有序落地、确保公司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确保基本建设及相应配套设备设施投资资金的有序到位,做到资金筹措和使用有章可循,特拟定本办法: 2. 编制和使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烟台、龙口、海阳等公司固定资产类投资与预算。 3. 定义与分类: 3.1 部门级预算:各部门根据各自下一年度生产任务的具体需求和领导安排的具体任务情况确定本部门下年度预算; 3.2 企业级预算:各企业根据各自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级年度预算情况以及企业预计的下一年度经营状况确定下一年度企业级总的预算; 3.3 板块级预算:集团内各个板块根据下属企业的年度总的预算以及所属板块在集团内部的战略目标确定下一年度板块级总的预算。 3.4 大规模投资预算:单个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或同一物品单批次投资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投资; 3.5 技改技措投资预算:单个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在500万元以下,或同一物品单批次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投资; 各个级别的预算下一级别的预算是上一级别预算的基础,而上一级的预算又形成对下一级预算的指导;同时为了确保各层级预算的可控性和合理性,在每年年中对本年度的预算进行一次调整。 4. 职责: 以下所列部门,如各公司不具备相应部门,则可由具有相应职能的部门来履行职责; 4.1 工程管理部: 4.1.1 烟台工程管理部负责按照集团总的战略目标与相关领导一起制定三个产业基地(烟台、海阳、龙口)的产能与厂区规划; 4.1.2 烟台工程管理部负责按照执委会核准的三个基地产能与厂区规划制定各个3~5年的中长期投资规划; 4.1.3 各地工程管理部负责按照执委会核准的各个公司3~5年的中长期投资规划,制定相应的企业级大规模年度投资计划; 4.1.4 各地工程管理部负责按照各个公司相应的年度投资规划制定企业级大规模投资预算; 4.1.5 各地工程管理部负责收集并整理部门级预算,并结合企业级大规模投资预算进行整理后形成企业级预算; 4.1.6 烟台工程管理部负责收集并整理企业级预算并进行整理后形成板块级预算; 4.1.7 烟台工程管理部负责与集团投资管理部接口,负责按照集团要求上报板块级预算; 4.1.8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负责对各项预算进行监督审核; 4.1.9 各地工程管理部负责对各个部门级预算进行年终评价; 4.1.10 烟台工程管理部负责对各企业级预算进行年终评价; 4.2 生产中心: 4.2.1 负责按照企业级大规模年度投资计划并结合下一年度生产任务实际情况制定下一年度与生产相关的部门级技改技措投资预算,对于房建类项目生产中心负责所有机电设备及各种供气、供电设备设施的预算和执行;如无特殊情况必须保证预算与实际需求的偏离值不超出15%; 4.2.2 监督并执行本年度部门级的投资预算,使预算切实落到实处; 4.2.3 协助工程管理部完成各个级别和类型投资预算; 4.3 IT部: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分析 2009级金融专业 蔡斯文 学号:20091808020039

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中,投资是构成GDP的一部分,我国经济增长一般都用我国的GDP总量来衡量。从这一点来说,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应该存在着相关关系。为了探讨其具体的定量关系,我将用固定资产与GDP进行回归分析,探讨投资中的固定资产部分对GDP的贡献。 一、理论基础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①通常我们用我国的GDP总量的变化来反映我国的经济增长状况。再用支出法计算我国的GDP时,其中投资是四大项目之一。也就是说投资是构成GDP的一部分,因此其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由于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作用,因此,从理论上讲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可以推动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水平。 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我将对固定资产投资与GDP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做出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二、必要的统计计量分析 一般情况下,我国对GDP或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都是在当年的价格水平下进行的,也就是说,统计的数据与往年的数据间存在着价格因素的影响。因此,要进行回归分析,不能直接用当年的数据,也就是不能直接用统计年鉴上统计的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了排除在做回归时价格因素对数据的影响而影响回归结果,必须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下面就是78年到2009年,我国的按当 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86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固定资产投资在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地位越来越高,投资统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为更好地与发展合拍,与新时代融合,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为地方经济发展捕捉新情况、新信息,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和参考依据。下面针对东昌区分局投资专业在近两年报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梳理。 一、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方面。一是上报项目入库审核材料不齐全,部分工作人员不按要求准备审核材料,延误项目入库;二是企业忽视项目入统计库的重要性,同时基层统计人员身兼数职,有时无法及时督促企业项目入统计库,导致个别项目漏统。 (二)在直报过程中,部分企业上报数存在失真问题。东昌区分局对区域内企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报表进行了数字查询,发现部分影响数据上报质量的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报表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对各项指标理解不到位,存在误报、错报现象;二是企业人员对统计报表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以省事为主,敷衍了事,与其他政府部门进行数据对比,存在漏报、不报现象;三是企业报表人员流动性大,报表期间,有时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延误报表。 二、部分建议 (一)积极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活动。组织乡镇(街道)统计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宣传统计法律知识,引导企业和社会公

众充分了解《统计法》和统计工作,自觉遵守《统计法》,支持配合开展统计工作。 (二)定期开展统计专业知识培训班。每半年组织企业报表人员学习统计报表制度,提高专业素质,确保上报数据准确有效。 (三)加强乡镇(街道)统计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统计站实现“六有”“八化”,能更好地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工作。 (四)与名录库专业进行工作对接,详细登记联网直报企业联系电话,确保能联系到单位法人、项目负责人、统计报表人员,同时要有网络联系方式,例如QQ、微信、邮箱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投资报表工作。

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 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济南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以下简称“可行性分析”)管理,规范可行性分析工作程序,提高可行性分析工作质量,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可行性分析包括项目总论、产品市场需求分析、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结论和建议和审批等环节。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时代集团公司各济南产业(不适用于老试金)。 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第四条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一)规范的原则。可行性分析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科学决策,规范管理。 (二)严格程序的原则。可行性分析要遵循 “先调研后论证,先论证再决策”的程序要求,依照规定程序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工作。 (三)分级管理的原则。可行性分析根据产业不同类型(需安装固定资产和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的性质实行分级管理,严格按管理权限开展可行性分析工作。 (四)集体决策的原则。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由产业领导办公会集体讨论的方式通过。 第五条 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归口管理,遵循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受益部门为可行性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三章 可行性分析 第六条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通过对拟购置引进或更新改造建项目相关的自然、社会、技术、经济资料的调查分析与预测分析,提出并选择可能的投资方案,论证投资的必要性、技术的适用性、条件的可能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及投资的风险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客观的依据。 第七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按照研究深度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第八条 总投资≥5万元(待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或更新改造项目必须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上报集团董事长审批。 第九条 购置引进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实施部门为主组织编制,

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分析

题目: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分析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关于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的建模 (2) 2.1数据的选取 (2) 2.2模型的估计 (3) 2.3模型的检验 (4) 2.3.1 统计检验 (4) 2.3.2多重共线性检验 (4) 2.3.3 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9) 2.3.4 自相关检验—LM检验 (10) 第3章对策建议 (12) 3.1处理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2) 3.2处理好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12) 3.3实施有差别的投资调控 (12) 3.4适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 (12) 3.5优化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 (12) 参考文献 (14)

第1章前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拉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范围,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投资建设活动的工作量,是反映建设规模的综合性指标。本文选取了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四个因素分别是:GDP、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影响GDP的主要有三大因素:消费,投资,净出口。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GDP变动的因素,但是反过来讲,GDP的增长或者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把GDP纳入解释变量。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由于政府支出中有不小的比例用于政府主导固定资产投资,所以理论上来说,财政支出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等。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一般认为,消费的多了,用于投资的就少了,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固定资产投资应该是负向的影响关系。 本文选取了全国1995―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揭示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