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过程(一)

发布日期:2011-7-3

心理治疗的过程(一)

卡尔·罗杰斯在《关于成为一个人》一书中“On becoming a person”Part

III,chapter5,page75) 提出了“心理治疗的进程(The process of psychotherap y),

是一个独特的充满动力的体验,每一个个体都不同,而又显示出了惊人的一致的规律和秩序”因此,对这一进程我们有了如下疑问:“这个进程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它会走向哪个或哪些方向?以及如果有终点的话,它的自然的终点是什么?”

无论使用的是哪个治疗学派的哪种治疗手段,心理治疗都是一项由人设计、由人参与的有目的的活动。而任何人类活动,都有其规律可循。德国的精神科医师、神经科专家、心理治疗师、积极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佩塞施基安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心理治疗的过程分为了五个阶段,回答了罗杰斯提出的后两个问题:它会走向哪个方向?它的自然的终点是什么?

第一个阶段,积极心理治疗称之为:观察/拉开距离阶段。来访者初次来访时,

他的困惑和挣扎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来访者的关注点一直为冲突或症状所吸引,眼界狭窄,陷入到“冲突”特定的处境中不能自拔。此时的来访者对他的症状可能体察入微,但是失去了对自己整体生活状态的全面观察,像一个将书放到鼻子前面两寸远的人,对眼前的几个字看得很清,这几个字也过分大了,造成了晕眩,然而对整句话、整段话、整页的信息,来访者已很不清晰,应对此时来求助的来访者,首要的是帮助他冷静下来,与自己的症状拉开距离,才能更好的观察自己的整体状态,才能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对于咨询师而言,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全面观察来访者;倾听他的诉说,记录他进门来的第一句话,他的外貌、表情、坐姿、声音大小缓急等等非语言信息,而不要急着形成假说,甚至下判断。由于来访者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初次访谈时,求助心很强也很急,常会问:“你看我这是怎么了?”“我应该怎么办?”等类似问题,咨询师常常被来访者的这些问题“牵引”到了来访者的位置:只看眼前三寸远。因此,在这个阶段,不仅是来访者,咨询师能否做到“拉开距离”也是非常重要的:拉开与来访者的症状,与来访者的距离,以及最重要的,拉开自己与自己所学理论的距离,一定要避免初步了解情况后就开始用所学知识/理论来“套”眼前的活生生的案例,避免匆忙下判断。

第二个阶段是调查清点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接触,来访者呈现了他的部分生活经历,尤其是与其症状相关的那部分经历,咨询师也必然形成了一些假说和旨在深入了解情况的问题。在这个阶段,积极心理治疗一般用“平衡模式''(Balance Model)工具来调查并”整理”来访者的生活事件,并用”鉴别分析表”(DAI)或者"威斯巴登心理治疗与家庭治疗调查表"(WIPPF)来清查来访者的行为常模、现实能力、冲突反应模式以及社会行为和情感关系模式。在这一阶段,各个疗法都有自己的工具去调查来访者的历史情况,不过大多数疗法是“病理学”类的,即围绕来访者的症状问问题。有的疗法又会“放任”来访者对过去进行“大规模”回忆,造成这一阶段耗时而又目的不明确。积极心理治疗的几个工具在这一阶段的运用旨在找出来访者的冲突的动力和内容,以便做出准确判断,既看到来访者症状的负面影响,又要把握这些症状的正面涵意——症状的功能,尤其是来访者自身的现实能力哪些过度强大或弱小,哪些过于僵化,才造成对冲突的不恰当应对,并导致了外显的症状。

第三阶段是处境鼓励阶段。与一般意义上的正向“鼓励”不同,这里的鼓励是与处境相关的,尤其是来访者的冲突处境中,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认清整个处境,既看清冲突的全景,也看清自身造成冲突的原因以及冲突应对的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显示和运用了哪些现实能力。积极心理治疗在这一阶段常用的工具有“积极诠释”positive interpretion,WIPPF表等。在这个阶段,来访者会完成所谓的“顿悟”或者“自我发现”,为心理治疗的“治疗”做好铺垫,为解决冲突和问题做好了准备。

前面三个阶段的主要时间放在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上,然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来访者的现在和未来。积极心理治疗不会将调查来访者过去经历做成“挖伤疤”,而是了解伤疤形成过程——为什么会受伤?怎么受的伤?伤是怎样合并形成这样的疤痕的?从而形成弄清来访者的心理行为模式,以解决来访者今后的生活健康问题:如何不受伤?或者即使受了伤,如何处理和应对才是真正的愈合?

心理治疗的第四个阶段,积极心理治疗称为“言语表达”,即是让来访者以新的视角,新的行为去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现实冲突。积极心理治疗中有句名言:健康的人不是没有问题的人,而是能够恰当地应对问题的人。在这个阶段,咨询师的主要启发或帮助来访者恰当的应对生活中的冲突。在这个阶段,要针对来访者的现实处境和能力采用最适合来访者的治疗工具,可以是认知行为的,可以是心理剧或艺术治疗,当然,也可以是积极心理治疗的特有工具。

一般心理治疗到第四阶段结束,已经顺利完成了原定的治疗目标。积极心理治疗认为应该还有第五个阶段:扩大目标。通过前四个阶段的进程,来访者对自身的了解更清晰,不仅对他说出来的向咨询师求助的冲突和症状有了新的解释和应对,调整了相关的现实能力,同时,对他没有提出的,或者过去没有意识到的,而通过治疗回想起来的问题,他会有新的观察视角。因此,咨询师在这一阶段应该启发来访者面向未来,巩固并发展治疗成果。至此阶段,不是“病”被治好了,是“人”被治好了。

佩塞施基安教授常用这个故事来描述这五个阶段:场景一:我走在街上,路上有个深坑,我掉了进去。我茫然无措,我没希望了。这不是我的错。花了很久的时间我才出来。场景二:我走在同一条街上,路上有个深坑。我装作没有看见它。我再次掉了进去。我不相信在同样的地方我再次失足。但这不是我的错。花了很久的时间我才出来。场景三:我走在同一条街上,路上有个深坑。我看见了。出于习惯我再次掉了进去。我的眼睛是睁着的,我知道我在哪里。这是我自己的错。马上我就从坑里出来了。场景四:我走在同一条街上,路上有个深坑。我绕过去了。场景五:我走在另一条街上。

这五个场景对应描述了处于心理治疗五阶段中的来访者的情况。在第一阶段,来访者在认知上是困惑的,迷茫的,在情绪上是悲观、绝望、愤怒、压抑……然而,他还有一点希望,因此走出坑,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对此时的来访者,咨询师不仅要提高来访者对问题的认识,增加他的希望,更重要的是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使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信任,对解决问题产生信心。处于第二阶段的来访者情绪非常强烈,愤怒、怨恨、哀痛、绝望……然而他对问题的认知却非常差。我们常听到处于这个阶段的来访者抱怨社会,埋怨父母,指责他人,哀叹命运,等等。而自己的责任,自己的应对,在他们看来是无可厚非的或可以原谅的。应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避免的是与来访者在理智上和理论上的辩解、分析,甚至是对抗。此时的来访者需要的是自己情绪的宣泄和表达,期待的是咨询师对他的情绪的接纳和理解,这很有可能是在生活中他无法做到或得到的。咨询师此时要首先调动的是自己的“爱”的能力,而不是理智力。来访者一旦得到了接纳和理解,他的认知水平会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再提高来访者的认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的来访者与第二个阶段的正相反,他此时的认知水平很高,对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自己和他人的责任等等有了清晰全面的认识,但他的情绪水平却非常低,常常是以悲观、绝望、哀叹、忧郁等为主。很多来访者到此阶段就没有勇气或意愿继续治疗了,脱落的非常多。当然,也有些悟性好的来访者到

此阶段已有了很好的反思和顿悟,对于接下来的调整和转变已能自己把握和实施,因此结束治疗。咨询师在此阶段的应对要以支持鼓励为主,使来访者恢复信心、耐心、勇气和毅力。在第四阶段,当来访者学习一种新的处事方式时,他一方面是兴奋的、充满希望和期待的,鼓足了信心和勇气,但另一方面,他也是脆弱的、犹豫的、惶恐的。此时咨询师不仅仍要以支持和鼓励为主,还要提供多种“绕坑而过”的方法让来访者选择和采纳。此时咨询师的能力、眼界和格局有多大,来访者的调整和改变的范围就能有多大。同样,在第五阶段,来访者的目标扩大也部分依赖于咨询师的启发和提醒,咨询师知道的新的街道越多,来访者的选择就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他最适合的一条街道。

如果能够掌握好心理治疗过程的五个阶段,治疗工作可以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战略蓝图”,咨询师对工作的把握、评判和调整都能做到清楚准确。这五个阶段就像一个治疗平台,在此平台上,是使用积极心理治疗的工具,还是使用其它疗法的手段,只要是最适合来访者的,最有效地实现该阶段的目标的,或者是咨询师最得心应手的,就是最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心理治疗为各个疗法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基础,一个框架。对于罗杰斯提出的关于心理治疗的过程的问题,积极心理治疗给出了跨文化、跨疗法的回答。

“五阶段”疗法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中。在学校、家庭、医院、公司、企业等所有要处理人的矛盾。问题或纠纷的地方,“五阶段”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框架或指引,能够帮助人们清晰理智地、积极地、建设性地去工作。作为个人,“五阶段”可以成为我们最佳的自助“拐杖”,在此拐杖的辅佐下,我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有序地恰当地去应对问题或冲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划分为先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是 A.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 B.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 C.道德自律期、道德成规期 D.他律期、自律期 E.自律期、他律期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容易把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混淆起来,皮亚杰的是两阶段论,而科尔伯格的是三期六阶段论,要把两阶段论和三期六阶段论名称记准确。 2.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建立友谊 B.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明显高于父母 C.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降低改善 D.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亲密到疏离 E.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增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特别要注意各选项的措词。有些选项与真实情形看起来差别不大,如选项B,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有些是选项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如选项C,实际情形是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显著;选项D,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疏离到亲密;选项E,实际情形是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削弱。 3.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的是 A.托马斯 B.布雷泽尔顿 C.格维茨 D.孟昭兰 E.韩进之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下列对学生学习一般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识和认知活动要越过间接经验的阶段 B.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D.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E.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青少年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C.强烈的关心自己个人的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心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A.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几种常见心理治疗技术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目前都归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但它们确实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心理学操作技术。当然,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许多心理咨询门诊实际上也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心理咨询似乎与心理治疗同义。在国外,虽然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有不同名称,帮助者与求助者也有不同称谓,但人们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有无不同,仍有争议。一些人不赞成对二者进行区分。他们把咨询与心理治疗当作同义词来看待。另一些人则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又在二者究竟有何不同上意见分歧。美国人哈恩(M. E. Hahn)的一段话经常被人们引用:“据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专家对已有的在咨询与治疗之间的明确区分感到满意……意见最一致的几点是:(1)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2)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3)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作是咨询;(4)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 为了说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必然先给心理治疗下定义。按照给各类事物下定义的科学原则,心理治疗的定义只有一句话:“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心理咨询的定义也是如此:“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从定义的内涵来看,两者并无相同之处。一个是“协助”,即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另一个则是“矫治”,即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这显然是性质不同的操作。尽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操作本质上不同,但由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交互使用,有时也被混为一谈。例如,在咨询过程中,为了使求助者情绪相对平静,心平气和,以便进行心理交流,有时不得不对求助者实施放松治疗,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又如,在心理治疗时,若遇阻抗,无法切实地执行治疗计划时,往往要转向心理咨询,使用咨询技巧,改善求助者心态,以便使其配合治疗。两种方法交互使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便容易使人误解两者就是一回事,无法区分开来。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钱铭依教授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专家郝滨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尽管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结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其一、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无论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生理疾病还是社会疾病;心理咨询的对象一般不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状态基本健康,而心理上存在冲突的亚健康状态的人。 其二、心理治疗的目的着重是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治疗程序进行;心理咨询的目的着重是帮助咨客发现问题,靠挖掘咨客自身的能力来解除心理困扰。 其三、心理治疗师与求助者的关系又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病人必须听取医生的劝告、建议并服从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关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第六单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向正常方向发展。其主要的内容是 A.偏离的正常人格 B.偏离的正常情绪 C..偏离的正常行为 D.偏离的正常思想 E.偏离的正常外貌 2.长程心理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改善 A.情绪 B.行为 C.人格 D.认知 E.躯体疾病 3.短程心理治疗一般不超过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4.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是 A.支持治疗 B.行为治疗 C.生物反馈治疗 D.精神分析治疗 E.认知治疗 5.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 A.潜意识矛盾冲突 B.意识矛盾冲突 C.认知矛盾冲突 D.本我矛盾冲突 E.性矛盾冲突 6.心理障碍是由于错误的不合理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所致,如果教会患者校正其非理性认知,问题就会解决。这是何种心理治疗的主要原理 A.贝克认知治疗 B.合理情绪治疗 C.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D.行为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7.心理障碍至少部分是由于在错误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认知曲解所致。首先提出这一心理治疗理论的学者是 A.Rogers B.Beck C.Erikson D.Freud E.Skinner 8.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到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A.行为治疗 B.精神分析治疗 C.患者中心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E.系统脱敏疗法 9.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 A.勉强求助的人 B.心身很健康的人 C.有幻觉的人 D.正常的人 E.思想觉悟不高的人 10.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 A.病人 B.护理人员 C.病人的领导 D.病人的亲戚 E.医院管理人员 11.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认为,使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重要治疗因素是 A.医生通情达理 B.病人有强烈的求助要求 C.明确的治疗目标 D.医患关系 E.集中的治疗时间 12.选择局部细节作出总体的结论,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 A.非黑即白的绝对思考 B.主观臆断 C.以偏概全 D.过度引申 E.夸大 13.将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取得的信念不恰当地用于其他情况,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 A.选择性概括 B.缩小 C.主观臆断 D.过度引申 E.以偏概全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武威职业学院 护理专业(专科)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名:何婧 学号:1413010415 指导老师:王菲 完成日期:2016年9月26日 教学系:护理系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目录 1 什么是心理护理 5 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5 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5 2.2 焦虑的心理护理 6 2.3恐惧的心理护理 6 2.4悲伤的心理护理 6 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6 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7 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8 4.3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9 4.4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11 4.5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12 5护理措施13 致谢14 主要参考文献15 摘要: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关键词: 病人家属、心理、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科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

心理治疗历年考试简答题答案

2017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 32.简述阻力的表现形式。P139-143 答:1、对约定的治疗时间采取消极态度,对治疗的时间规则抗拒;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3、对问题的回避;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33.简述决断训练的基本步骤。P205 34.简述森田疗法中“顺应自然冶包含的涵义。P260 五、论述题( 本大题16 分) 论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2016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2.简述咨询的特征及定义。P1-2 答:1.咨询的特征为: (1)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 (2)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3)咨询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 2.咨询的定义: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33.简述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P102 答: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时,要注意下列3点注意事项:(1)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任何心理测验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一定的范围,测验的效度和信度就不可靠了。 (2)不要滥用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了帮助诊断和分析,如果通过与咨询或治疗对象的交谈,对其问题已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 (3)测验结果要可靠。为了达到这一点,首先专业人员要有标准的指导语、标准的答案和统一的记分方法,不可因人而异;其次要使咨询或治疗对象打消思想顾虑,如实地完成测验项目。 34.简述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及其结果。P236 答: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1)怀有绝对化的要求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当某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的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这会导致一味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有糟糕至极的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35.罗杰斯曾指出:“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试进一步对该观点展开论述。P37 2015年10月考试试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心理咨询最有效方法之一:心理治疗的意象对话技术

心有心的语言——心理治疗的意象对话技术 意象对话过程概述 意象对话技术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说,它就象是两个人有象征的语言在交流,是心和心的交流,是自由的交流,靠的是咨询师的直觉和悟性,以及他真诚的态度和关心。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序。另一方面,意象对话毕竟也有一些基本的程序。

那么,我先说一下基本的程序。 第一节引入的过程 意象对话技术不象其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要求的条件那么多,有时甚至在酒桌中也可以做。不过不论在什么场合做,首先要简要说明这个方法,从而引入意象对话。 如果不告诉对方意象对话是怎么一回事,突然地就让对方闭上眼睛去想象,对方会是什么感受?我想大概对方一定会感到很迷惑而且害怕,他不知道你要做的是什么鬼把戏。 小孩子比较好办,我们只要说:“我们做一个游戏吧,我说什么,你就想象什么。然后你告诉我你想象出来的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我们一起编一个故事吧,故事的一开始是……”。 对成年人就不行了,成年人戒备心强,我们先要给对方解释一下意象对话技术。 在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很简单的介绍说“我有一种心理测验的方法,很有趣,就是通过想象,可以测出你的心理。”一般来说,人们对心理测验都很有兴趣,这样说就可以了。在正式的心理咨询中,解释可以多一点。但是也不需要太多,因为对方也并不是要来学习心理学,不是来学习意象对话技术,不必要知道太多。 解释完之后,就可以引入了。先说好让对方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想象。要说明一下,不要刻意地、努力地想象,意象的出现应该是自动浮现在意识中的。还要告诉对方在想象过程中不要询问咨询者自己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以免中断想象过程。然后要做的是先让他放松。坐的姿势要舒服些,调节一下呼吸,闭上眼睛(也可以不闭眼,但是还是闭眼比较的好),放松下来后,就可以开始想象了。 第二节来访者做想象 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可以先设定一个内容,让患者想象。例如:“请想象你看到了一座房子,告诉我,那是什么样子的房子?”或“请想象你走进自己的头,在里边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要求患者想象的内容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的,相当于投射性的测题。例如“房子”是内心世界的象征,我们平时说“心房”,也就是潜意识中把心比做一个房子。那么,当我们说“请想象你看到了一座房子”的时候,实际上对方的原始认知中,就把这话理解为“请看看自己的心房”,来访者的意象就是他内心的象征。根据来访者想象出的房子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其心理的状态。 “房子”的想象是我用的最多的,因为它最简单,而且它可以指示出人的心理的基本状态。 有一个高中生想象房子的时候,想象是这样的“房子的外面是一圈围墙,进去是一座城堡。城堡的门关着。” 从房子的状态看,这个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显然是太自我封闭了,他缺少安全感、害怕被伤害,所以他想象中的房子不仅是封闭的城堡,而且在外面还有围墙。

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点

一、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方法:系统脱敏、厌恶疗法、放松训练、行为塑造、代币法、满贯疗法、生物反馈法 2、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 (1)异常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后天所习得的异常行为。 (3)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行为,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它们所带来的结果所维持的。(4)各个异常行为是分别习得的。 (5)认知的改变也可以导致行为的改变。 3、行为治疗的特征 (1)行为治疗更强调来访者当前的问题,而不过分追究其过去的经验。 (2)行为治疗的技术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常都有明确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测量方法。(3)行为治疗以行为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行为为导向,治疗的目的是改变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使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4)行为治疗强调来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行为治疗的治疗过程 (1)问题行为的分析和评估 (2)治疗目标的确定 (3)治疗关系的建立 (4)治疗计划的选择和实施 (5)治疗效果的保持和巩固 5、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1)放松训练:常用的放松训练方法有渐进性肌肉放松发、自发训练法、呼吸放松法、冥想放松、引导意向性放松、催眠,生物反馈放松等。不论什么放松技术都要有安静的环境、舒适的姿势、心情平静、肌肉放松等条件。 (2)系统脱敏,幼教对抗条件疗法,交互抑制法或缓慢暴露法,是根据沃尔普提出的交互抑制原理,用松弛对抗紧张。在系统的程序下,在松弛的条件下,按照轻重强度顺序将诱发反应的境遇呈现给来访者,让他逐步适应和习惯这种刺激,已消除敏感状态。从轻而重的,逐渐消除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该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除此之外,也适用于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如口吃、性功能障碍、强迫症等。 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程序:放松训练、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表、系统脱敏。(3)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治疗,即将厌恶刺激与不良强化物多次重复配对,以减少不良行为。是用引起痛苦反应的非条件刺激与形成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结合,使来访者在发生反应的同事感到痛苦,从而对不良行为感到厌恶而减少并最终放弃行为。 (4)行为塑造法:又叫操作条件治疗法(operant conditioning therapy),也称强化的方法(reinforcement methods),这一疗法是以“操作条件作用”原理为依据的。一个行为发生后,由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来决定加强或减弱该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如果结果得到的是奖励等正性强化,该行为就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若结果得到的是惩罚等负性强化,则会减弱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大量研究表明,操作条件治疗法对于建立良性行为或消除不适应行为有着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塑造法、代币法、差别强化法等。这些方法不仅被用来矫正那些明显的适应不良行为,也普遍适用于儿童的行为塑造和人类行为规范的建设。 在介绍具体方法之前,首先要对强化和惩罚的不同类型作一说明,因为那些具体方法就是建立在这些基本原理之上的。(一)强化和惩罚的类型(1)正强化:给予一个好刺激。

老年焦虑心理治疗和护理

老年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多种因素叠加诱导形成的。焦虑症是神经症中发病率较高的心理障碍而老年患者又是精神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在患慢性躯体疾病的情况下焦虑症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约4%~ 10% 的老年人存在焦虑障碍, 有焦虑症状但未达到诊断标准的约有15% ~ 20%。 1.焦虑症的概念 焦虑症(anxiety)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通常情况下,老年焦虑与躯体疾病并存,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躯体症状表现更为突出,易忽视焦虑的存在。 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情况,老年焦虑症有较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躯体化症状较突出,如头痛、头昏、胸闷、游走性麻木或针刺样疼痛感等;常与躯体疾病如中风、心脏病等合并症同时存在[2老年焦虑症漫谈王润芳]。 2.心理治疗 2.1支持性心理治疗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支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供健康指导,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听患者的倾诉,同情、体贴、安慰患者;提供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患者度过困境,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2.2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 包括心理教育、自我监测、放松训练、解决问题、暴露于恐惧或消除刺激、行为活化、睡眠卫生和认知重建技巧[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结合病历了解患者存在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并与患者共同分析其焦虑症状的非理性、非客观性;提出问题让患者思考,指导患者认识焦虑症状的根源及症结所在,从而产生顿悟,自觉放弃非理性的认知,重建科学、理性的认知。 2.3催眠疗法 通过与患者潜意识交流, 了解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焦虑根源, 使其暴露于意识之中, 让患者了解并进行疏导、发泄, 以利缓解焦虑症状[1老年焦虑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刘新铁] 。 2.4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的发生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焦虑的一种象征和取代的表现, 被直接体验就表现为焦虑障碍。治疗者通过对患者的联想分析或梦的分析,唤醒患者早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患者在分析中有所领悟,认识到自己为什么害怕、为什么焦虑,从而缓解或消除其紧张和恐怖症状。[3老年焦虑症综合心理干预临床分析竹道平] 2.5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给患者以心理上的关爱与治疗。音乐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对症状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音乐应该是平静的,并能配合放

心理治疗新技术

心理治疗新技术-----呼吸疗法 一、呼吸原理的概述 研究口吃的问题,首先要研究整个语言系统的活动状态。这里所说的是广义语言系统,它包括大脑、呼吸和发音等方面。本篇就呼吸和语言的协调配合问题,加以研究和阐述,对此,对呼吸的原理有简单介绍的必要。 人要维持生命,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适应人体的需要。呼吸时最明显的是肺部的一张一缩,事实上肺的收缩是被动的。胸腔的扩大,肺就随之扩大,胸腔缩小,肺就随之缩小。而胸腔的扩大与缩小,又是由于胸膈肌和肋骨间肌肉的缩和松弛作用所至,膈肌横布在胸腔和腹腔中间,将这两部隔开。膈肌的四周是肌肉,中央是厚膜,在呼气终止的时候,就好象一个倒放的锅。吸气的时候,膈肌收缩,使胸腔上下直径扩大,同时,肋骨的外层肌肉收缩,使肋骨向上和向前高举,因而使胸腔的左右和前后的空间扩大。胸腔扩大了,具有弹性的肺气囊自然扩大,因而空气就被吸入肺内,呼气过程则相反。 二、呼吸运动的控制 我们常说用胸部呼吸或用腹部呼吸,事实上腹部不会吸入空气

的。在膈肌的下面的腹部的一些器官。例如:肝、脾、胃、肠等。虽然说是用腹部吸气,这些器官是不会吸进空气的(特殊情况例外),不过膈肌尽量向腹腔压缩,把腹部压得鼓鼓的,就好像腹部装满了空气。 无论采取胸部呼吸还是腹部呼吸,都可以随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加以控制和支配。因为膈肌和肋骨间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可随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加以控制和支配的。在人脑有一部分是呼吸运动中心,它受大脑支配,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若将延脑割去,呼吸即行停止。 人们的呼吸运动是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它不是均匀的、相同的、一个模式的活动。呼吸运动固然可以受人们自由意志的控制和支配,但它也随着环境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引起不同的变化。客观环境和内在的心理因素时刻在调节着它,使它变得粗重,变得平和,常常不是个人意志能够控制的。1.平常不大跑路的人,偶然很快地跑了几里路,呼吸就会加快而急促。2.夏天,刚一跳进游泳池里,触着凉水,会猛然地吸进一口气。3.清晨走到花园,空气新鲜,鸟语花香,人会自然地深深吸进几口气。4.渴慕已久的或是初恋的朋友,一旦约你会谈,走到他(她)家门口,呼吸会感到拘束而紧张。5.严厉的老师,叫患有口吃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紊乱。6.看到电影上紧张的镜头,呼吸会随着情节的紧张而紧张起来。 上述各种事实,充分说明呼吸是随着环境和心情的改变而改变的。但它们有一共同的性质,就是在上述任何环境和心情下,可以由大脑发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有效心理治疗的机制 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的产生,主要依靠下述四种治疗机制的建立而起作用。 1.施治者的支持与配合。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适的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别人的支持与安慰了。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一句关心的话,一些同情的表示,犹如雪中送炭,比什么都更能使受困苦的人感动,并可以使一个精神将要崩溃的人神奇般地重新振作起来。不管就是球场上的败军之师、还就是生活中丧偶失子、事业失败的人,或者对学习毫无兴趣的人,其共同心病就就是失去了对自己、对人生或未来的希望。因为经过长久的努力往往导致精神疲乏,意气消沉,失去了适应环境、面对困难的信心。因此,心理治疗能使病人好转的治疗机制之一就就是,帮助病人培养希望、恢复动力。所以,给求治者提供适当的支持与辅助,可以说就是心理治疗的前提,也就是心理治疗的根本所在。 2.求治者的认知与领悟。俗话说,只有爱就是不够的。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的人,或重复陷于困扰处境的人,还得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脱离无法自遣的症结、自己瞧不到的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的方向。 尽管一般人都相信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事实上,自知甚难,这就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需要旁观的第三者来帮助她了解自己的动机。所以,心理治疗也就是帮助病人分析自己的内心,使其瞧透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意义,继而发现解决心理困难、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向。只要有了充分的了解,问题的答案也就不难获得了。人类就是高智能生物,认知能力强,领悟力高,只要“知道”自己,便可以指挥自己,驾驭自己,并能使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去顺应。当然要想发觉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知其性质,领悟到从前没有意识到的潜在动机,就是需要时间、耐心与精力的。 3.治疗中的训练与学习。一般说来,心理治疗通常要兼顾三个方面:一就是定向,即了解问题的性质,决定可能得以改善的方向;二就是激活,即培养病人希望得到医治以求得改善的动机;三就是改变,即帮助病人实际地改变行为或改善态度。但客观上存在着“明知故犯”或“本性难移”的现象。有些行为由于年深日久,变成了性格的一部分,即使要改,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地去学习、训练、矫正、改变。而心理治疗则就是利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原理”来帮助求治者改变行为的。即适当地利用奖赏、处罚,来消除不合适的旧行为,增加合适的新行为,同时应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新的行为方式。例如,减少病人在病房自己行动的机会,给她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出人头地”的机会;或对病患行为予以电击惩罚,对新的正常行为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等等。 心理治疗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训练使求治者的行为得以改善,而且还要通过刺激使其观念与态度得以改变。帮助求治者建立一种比较积极、有效而且适合的基本态度,这又往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一次又一次进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4.促进自然愈合与成长。外科医生用针缝合伤口,只能促使伤口自己复愈,却无法使伤口直接复原。同样,心理治疗也只能帮助求治者自己慢慢地从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得以康复。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把求治者的心理压力与自我挫折感尽量减轻,让病人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慢慢去克服、改变自己在心理与行为上的缺陷。有时,心理治疗仅就是帮助患者度过危机与难关,需待时机与条件成熟时,依赖患者的心理自我调治能力的重建,促使

护理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②各种疾病的病人心 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心理表现。③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④研究和应用评估理论和技术。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2.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①心理学理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来源和 理论基础。②护理心理学技术和方法丰富了和推动了护理实施。③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对象。④护理心理学知识是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 3.感觉和知觉的关系:①相同点: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都属于现实 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②不同点: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③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合理价值:①指出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指出高级需要时人所特有的③认为需要产生和人类发展的水平有关。 个体需要的特点:①人的需要积极丰富②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期,某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并支配个体行为③低一级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会成为主导性需要。 5.意志的基本品质: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 6.意志的培养: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②理想与具体实际工作想结合;③积极参加各 种实践活动;④培养健全的体魄;⑤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7.创新思维的形成(培养):①突破定式;②培养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③学会合作;④ 放松,形成良好的心态。 8.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①忠于职守与爱心;②高度责任心与同情心;③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④较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⑤健全的社会适应性;⑥较适应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9.护士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①护士应具有以积极情感为核心的心理品质②以良好职业 道德为核心的职业境界③适应护士角色的职业心理特质④护士的人格类型和行为特点:A护士的个体人格应该与护士的角色人格相匹配,B护士的行为特点应与护士的职业要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应激相关障碍?具体有哪几种疾病? (1)答: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s),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2)急性应激障碍 (3)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4)创伤后应激障碍 (5)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如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6)适应性障碍 (7)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2.常见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有哪些? (8)答: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A型行为评定量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9)3、心理护理的目的?

(10)答:心理护理的目的: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说来,就是: 1)解除病人对疾病地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11)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3.简述患者角色适应的过程中适应不良的表现。 (12)答:1.角色冲突指人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与其常态下的各种角色发生的心理冲突导致的行为矛盾。病人可能意识到自己有病但不能接受病人角色,而产生焦虑、烦恼、茫然,甚至痛苦。这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 (13)2.角色缺如即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有病,或对病人的角色感到厌倦、悲观、绝卑,这种否认的方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许多初诊为癌症的患者常出现该种反应。 (14)3.角色强化一般常发生于由病人角色向日常角色转化时,仍然表现为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怀疑、失望,对原承担的角色恐惧。表现为多疑、依赖、退缩,对恢复正常的生活没有信心。 (15)4.角色消退指个体已适应了病人角色,但由于某些原因,使他突然必须转向常态下的健康角色,承担常态角色下的义务。例如患病的母亲,因孩子突然患病住院而

心理治疗的过程

心理治疗得过程 一、有效心理治疗得机制 良好得心理治疗效果得产生,主要依靠下述四种治疗机制得建立而起作用。 1.施治者得支持与配合。一个人在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适得时候,最需要得莫过 于别人得支持与安慰了。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一句关心得话,一些同情得表示,犹如雪中送炭,比什么都更能使受困苦得人感动,并可以使一个精神将要崩溃得人神奇般 地重新振作起来。不管就是球场上得败军之师、还就是生活中丧偶失子、事业失败得人,或者对学习毫无兴趣得人,其共同心病就就是失去了对自己、对人生或未来得希望。因为 经过长久得努力往往导致精神疲乏,意气消沉,失去了适应环境、面对困难得信心。因此,心理治疗能使病人好转得治疗机制之一就就是,帮助病人培养希望、恢复动力。所以,给 求治者提供适当得支持与辅助,可以说就是心理治疗得前提,也就是心理治疗得根本所在。 2.求治者得认知与领悟。俗话说,只有爱就是不够得。一个长期陷入失意、困苦得 人,或重复陷于困扰处境得人,还得进一步强化其认知与领悟,才能使其脱离无法自遣得 症结、自己瞧不到得矛盾,才能摸索到得以改善得方向。 尽管一般人都相信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事实上,自知甚难,这就就是所谓得当局

者迷,需要旁观得第三者来帮助她了解自己得动机。所以,心理治疗也就是帮助病人分析 自己得内心,使其瞧透自己得潜意识,了解自己得心理与行为得意义,继而发现解决心理 困难、处理心理问题得方向。只要有了充分得了解,问题得答案也就不难获得了。人类就 是高智能生物,认知能力强,领悟力高,只要“知道”自己,便可以指挥自己,驾驭自己, 并能使自己朝着正确得方向去顺应。当然要想发觉到心理问题得症结所在,认知其性质,领悟到从前没有意识到得潜在动机,就是需要时间、耐心与精力得。 3.治疗中得训练与学习。一般说来,心理治疗通常要兼顾三个方面:一就是定向, 即了解问题得性质,决定可能得以改善得方向;二就是激活,即培养病人希望得到医治以 求得改善得动机;三就是改变,即帮助病人实际地改变行为或改善态度。但客观上存在着 “明知故犯”或“本性难移”得现象。有些行为由于年深日久,变成了性格得一部分,即使要 改,也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地去学习、训练、矫正、改变。而心理治疗则就是利用心理学意 义上得“学习原理”来帮助求治者改变行为得。即适当地利用奖赏、处罚,来消除不合适得 旧行为,增加合适得新行为,同时应用有效得方法去训练新得行为方式。例如,减少病人

心理治疗规范(2013版)

心理治疗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二、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 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

为心理治疗人员: (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 (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 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2.心境(情感)障碍; 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6.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心理治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第六单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向正常方向发展。其主要的内容是 A.偏离的正常人格 B.偏离的正常情绪 C..偏离的正常行为 D.偏离的正常思想 E.偏离的正常外貌 2.长程心理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改善 A.情绪 B.行为 C.人格 D.认知 E.躯体疾病 3.短程心理治疗一般不超过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4.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是 A.支持治疗 B.行为治疗 C.生物反馈治疗 D.精神分析治疗 E.认知治疗 5.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 A.潜意识矛盾冲突 B.意识矛盾冲突 C.认知矛盾冲突 D.本我矛盾冲突 E.性矛盾冲突

6.心理障碍是由于错误的不合理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所致,如果教会患者校正其非理性认知,问题就会解决。这是何种心理治疗的主要原理 A.贝克认知治疗 B.合理情绪治疗 C.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D.行为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7.心理障碍至少部分是由于在错误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认知曲解所致。首先提出这一心理治疗理论的学者是 A.Rogers B.Beck C.Erikson D.Freud E.Skinner 8.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到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A.行为治疗 B.精神分析治疗 C.患者中心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E.系统脱敏疗法 9.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一)笔记 第一章心理治疗概论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症状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通过语言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的相似之处 (1)二者所遵循的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 (2)二者所遵循的原则是一致的。 (3)二者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常常是相似的。(4)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5)二者追求的日标是一致的。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区别 (1)工作对象各有侧重。心理咨询主要面对的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患者,来咨询的人常常被称为来访者或来询者。心理治疗则主要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被帮助对象可以称为患者或病人,但在本书中统一称为为访者。 (2)工作内容有所差别。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日常生活巾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方面的问题、教育过程巾的问题、婚姻家庭中的问题等。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

些神经症、某些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 (3)专业人员的称谓和接受的训练不同。提供心理咨询的助人者往往被称为咨询师或咨询心理学家,接受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或职业心理学的专业训练;心理治疗提供者往往被称为治疗师或心理医生,接受精神医学或临床心理学的训练。 (4)干预重点和干预策略有所差异。心理咨询重视支持性、发展性,强调对来访者潜能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助人自助,耗时相对较短。心理治疗则重视行为的矫正、训练,重视人格的重建,耗时相对较长,从几周到几个月,甚至几年。 (5)组织构建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多在学校、社区等非医疗机构中开展。心理治疗则多在医院里进行。 第二节心理治疗的原则、内容和彤式 一、心理治疗的原到 (一)保密原则保密是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其基本含义包括:除可能有自伤、自杀或危害他人与社会的情况外,治疗师必须严格地为来访者的谈话内容保守秘密,在未得到来访者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和主要问题等泄露给任何人或机关,拒绝任何关于来访者情况的调查,尊重来访者的利益和隐私,以避免对号入座等。保密原则是治疗师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心理治疗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心理咨询与治疗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总分20分) 1.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良好关系,协助有心理问题或困惑的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以维护其心理健康,促进个人成长过程。 2.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也称治疗关系,是存在于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达到心里改善的效果。 3.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对待当事人。 4.反映性倾听。 反映性倾听是指接受当事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不仅注意外显的内容,更把握到说者内隐的思想和感受。 5.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指通过使当事人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或想象的恐惧对象来克服焦虑。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总分24分)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同点。 (1)目标相同,都在寻求求助者的积极改变和进步。(2)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相同,都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行为主义理论与技术以及人本主义理论与技术。(3)过程相同,都是出诊接待---评估---目标确定---方案实施---结案。(4)依据的人际关系性质一致,都强调良好的救助者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5)对专业人员的伦理要求一致:保密、真诚、尊重。 2.弗兰克关于各种治疗的共同功能的观点。 (1)激起和维持当事人的获助期望。(2)唤起当事人的情绪。(3)提供新的学习经验。(4)增强当事人的“主宰感”或自我效能感。(5)提供机会,使当事人能够内化并维持治疗收获。 3.需要—价值结构的影响。 (1)影响着人的认知过程。(2)影响个体的情感体验。(3)制约着人的行为,决定着人做什么,追求什么。(4)不仅是认识人的正常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个人问题,困难的重要参考系。 4.结构家庭治疗的特点。 (1)治疗针对的对象是整个家庭的界限与互动。(2)以系统的眼光看待家庭现象。(3)结构家庭治疗带有较强烈的指导色彩。(4)结构家庭治疗关注此时此地,但也以栋带

基础医学理论综合指导:心理治疗的八大原则

不论进行何种心理治疗,治疗者均应遵守以下的原则: 1.信任原则 这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条件。患者对医生要有信任感。在此基础上,患者才能不断接受医生提供的各种信息,逐步建立治疗动机,并能无保留地吐露个人心理问题的细节,为医生的准确诊断及设计、修正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医生向患者提出的各种治疗要求也能得到遵守和认真执行。另一方面,也要求医生自始至终对患者保持尊重、同情、关心、支持的态度,密切与患者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与其建立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其主要责任在医生方面,这是检验一个心理治疗医生是否称职的重要条件。 2.保密原则 心理治疗往往涉及患者的各种隐私。为保证材料的真实,保证患者得到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确及时的指导,同时也为了维护心理治疗本身的声誉及权威性,必须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坚持保密原则。医生不得将患者的具体材料公布于众。即使在学术交流中不得不详细介绍患者的材料时,也应隐去其真实姓名。 3.计划原则 实施某种心理治疗之前,应根据详细收集到的有关患者的具体资料,事先设计治疗程序,包括手段、时间、作业、疗程、目标等,并预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准备采取的对策。在治疗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变化,形成完整的病案资料。 4.针对性原则 虽然许多心理治疗的方法适用范围不像某些药物和手术治疗那么严格,但有一定的适应证,特别是行为疗法。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心理治疗及采用何种方法时,应根据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医生本人熟练程度、设备条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针对性是取得疗效的必要保证。 5.综合原则 人类疾病是各种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在决定对某一疾病采用某一治疗方法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利用其他各种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对高血压、癌症等疾病进行心理或行为治疗,应不排除一定的药物或理疗。此外。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综合使用,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疗效。 6.灵活原则 从某种现象上说,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具复杂性。患者的心理活动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不但不同患者之间心理活动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规律也往往难以预测。所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心身变化过程,不放过任何一点新的线索,随时准根据新的需要变更治疗程序。此外,也要注意各种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对治疗过程的影响,包括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文化程度、经济地位等。 7.“中立”原则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要帮助患者自我成长,心理治疗师不是“救世主”,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不能替患者作任何选择,而应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例如当遇到来访者来询问:“我该与谁结婚?…“我应该离婚吗?”等问题时,要让来访者自己做出决定。 8.回避原则 心理治疗中往往要涉及个人的隐私,交谈是十分深入的。因此不宜在熟人之间做此项工作。亲人与熟人均应在治疗中回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