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

第一篇:造就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数形结合进行教学

在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方法。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由此可见,数形结合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小学生这个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单纯的数字、算式难免会乏味,极容易导致数学的学习效率低。而数形结合将图形和数字、算式相结合,更加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字的大小比较时,就可以用直观的数轴来促进理解,比较两个正数谁大谁小,就通过画数轴,看哪个数字离原点的距离远,则哪个数字较大。

二、划分学习小组促进共同学习

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是以大多数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为标准调整课堂进度的,但不可避免的,会有学生快于教学进度或落后于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从而进行科学的学习小组划分,将对

知识理解吸收能力强和弱的学生合理搭配,促进互补学习,以提高班级的总水平和平均水平。比如,划分小组后,对教师讲解的问题不理解的就可以向小组内理解了的同学询问,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讲解语言有共同之处,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这样做可以帮助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尽快赶上进度,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记忆,可谓一举数得。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学上的一大创新,也是极有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视听技术,具有独特的视听冲击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上的优势,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不同于“黑板教学”,课容量大时,黑板教学就会显得繁杂,知识点凌乱而不清,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每一张幻灯片讲解一个知识点,思路清晰,同时,在用演示文稿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唯有充分集中注意力,才能不错过知识点的讲解,否则,幻灯片一旦切换,就会错过相关的知识点。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师和学生都要予以重视。传统数学课

堂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创新教学思路和方式,切实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唯有打牢基础知识,才能为数学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

第二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一、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直观呈现方式能够带给小学生极强的吸引力,让数学知识更加多彩。例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像”这部分内容时,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等腰三角形、飞机、蝴蝶这三幅图,并用红线画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们都被美丽的图案所吸引,对轴对称图像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把书本中死板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枯燥的知识和重点难点概念。

二、精心设计活动,营造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设计出

可以激发其参与热情,能够提升其学习兴趣的活动。在各种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不仅使学生充分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三、引导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活动,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让合作、探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笔者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这部分知识点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侧面积基本相同的空心纸筒和一个实心圆柱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猜想并讨论一下老师手中哪个圆柱的侧面积更大?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之后我将学生分成各个不同的小组,给每一个小组分别发放了纸筒和圆柱,要求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部分学生将纸筒垂直剪开之后,发现是一个长方形,他们使用卷尺对其长宽进行测量并得到了侧面积。这时我开始引导学生:实心圆柱是无法剪开的,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呢?之后启发学生将纸筒围起、展开、再围起这时有思维灵活的学生

发现了圆柱的底面圆周长便是剪开后长方形的长,高便是长方形的宽,再使用卷尺测得相关数据之后,顺利地计算出了圆柱体的面积。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还让他们动手动脑,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真正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第三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一、注重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将教学方法直观地理解成“教”的方法,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学”的方法,导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使得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必须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

的主体地位,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随时捕捉学生的细节,通过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真实理解程度,并发觉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及时互动探讨,最终充分解决问题,从而高效实现教学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本文以“三角形”的教学为例展开说明。首先教师安排学生快速准备好四个长短不一的纸条,让学生任意选取其中三个拼成三角形,这时就会很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用纸条拼凑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发现不是任意三个纸条都能拼凑出三角形,这时教师开始对学生进行引导,原来要想拼凑出一个三角形,那么它的三个边长是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实现的。这样就巧妙地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践引出相关知识了。最后再进入详细讲解阶段,自然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给学生灵活布置一些实践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知识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在实践中来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更新教学理念,灵活创新教学方法

面对新课改的驱动,教师必须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

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灵活推进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想尽办法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且要合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够对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为培养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当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配音乐”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位妈妈在市场给两个宝宝买回一块蛋糕,妈妈对两个宝宝说:“我把蛋糕平均分成两份,给你们每人吃一份。”其中一个宝宝很不高兴地说:“啊?每人才吃一份呀!给我们吃那么少。”妈妈笑着说:“那这样吧,我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你们每人吃两份,可以了吗?”这个宝宝听说可以吃两份,非常高兴得说:“太好了。”另一个宝宝在旁边不作声,好像思考着什么?最后说:“不对,不对,现在的两份是同原来的一份一样多的。”故事讲过以后,教师让学生们思考:第二个宝宝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这样,以巧妙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生思维,使他们不自觉地通过动脑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使得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在当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需要引入有效的科技手段作为辅助。多媒体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实用高效的教学设备,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多媒体具备有图、有声、有色、有知识等多重特点。它不仅可以牢牢吸引住小学生的目光、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教师而言无疑可以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综上所述,文中结合我国当代教育的现状,围绕新课标标准,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给出几点诚恳建议。本文旨在帮助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做好教学设计,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第四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

一、精选合作内容,创设合作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平面、立体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这些都需要学生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但内容越多越需要精心甄选。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确定合作内容,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二要注重知识拓展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将旧知识点举一反三,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合作。如在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图表》后,笔者将参与社会调查、收集信息和数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调查。通过数据采集,学生展开分工合作,将获得的统计数据整理如下表。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思考: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五年来的人均收入水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能用统计图将图表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吗?学生小组讨论后认为,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都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在用统计图表示时,就要体现出这两个方面的特征。在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分工,A组先将数据呈现出来,B 组要将统计图进行分析,由此展开讨论,看看是否能够完整表达数据资料,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画出了如下的统计图。这样,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展开合作学习,不但利于自身将数学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而且通过对数据的交流和探究,进行有效选择合理筛选,最终获得对统计知识的深刻认知和理解。

二、开展个性学习,实现合作提升

合作学习并不代表就一定要集体讨论和交流,因为不论是小组间的探究还是实践,最终都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习,

这是合作学习的本质,也是合作学习能力的一种提升。教师要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调查,用数学思维来说话,展开富有个性的学习。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笔者先让学生展开合作交流,猜想将梯形面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如何转化。学生讨论后,有的认为可以将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推导梯形的面积;也有的认为可以沿着梯形的高,旋转而后平移,最终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认为,将梯形对折起来,剪开后旋转再拼接。到底结果如何呢?笔者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展开小组合作,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从4种猜想中得出4种不同的梯形面积推导公式:

(1)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2×高;

(4)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再引导学生讨论:到底哪种更好理解并便于记忆呢?学生一致认为第一种解法美观好记。

第五篇: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着很大的关系,老师应该认真备课,改变死板的备课方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喜爱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不断探究和学习过程中进步,不断收获数学学习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收获自信,这样能够形成良性刺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自然会主动地去学习,与被动学习相比,主动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作为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丰富性,让教学过程更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是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二、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元评价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视度,更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

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学习来源于生活,我们需要将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

三、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条理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充分备课、积极准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条理性,这对于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把握教学大纲,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的高效教学是摆在我们师生面前的重要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为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六篇: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要求学生动手操作

数学知识有着抽象性的特点,为了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相符合,在教授学生抽象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进而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有所体会和感

悟,创建表象。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周长有关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周长,为学生准备一些五角星、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以使所有的学生可以对它们的周长进行测量且记录下来。如此学生在自身动手操作的前提条件下,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还实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而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

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习数学的主要手段是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异样的教学知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感悟和发现。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有余数的除法有关知识的时候,重点启发学生明确为何余数比除数要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木棒摆三角形,结果发现最后只剩下2根或者是1根木棒,不会剩下3根木棒。这样,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借助教师的有效点拨,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

培养十分关键。多媒体技术具备声色光电的特性,它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并且,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优化,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快乐感。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知角的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呈现有着鲜艳颜色的三角形,然后逐个地闪动其三个角,最后一起闪动这三个角,然后为学生解释什么是角。如此借助动态、形象、直观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加深了对角的认知。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以学生为核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只有如此,才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和探究空间、时间,才可以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第七篇: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1.环境教学

教师想要真正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就必须营造合适的学

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数学。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例题以及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来学习新的知识点,小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容易对数学产生厌恶的主观情绪,还容易无法真正掌握知识点。因此,教师在现代教学模式中需要摈弃这样的教学方法,先可以创设情景,然后在情景中教学。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编排,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用反问或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感受加、减、乘、除的计算方式,然后通过旧的知识点来导入新的知识点。这样的环境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感,在这样的积极求知心态下,教师也更容易展开课堂教学,保证整个教学的质量。

2.实践动手操作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实践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的手和眼以及大脑等多个器官配合协调。例如,在教导学生认识各种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利用工具,自己动手剪出图形的样式。在这样的实践动手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图形的边长与高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起一个铺垫作用,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可以很轻易地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因此,教师需要合

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3.加强互动

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利用环境教学以及实践动手操作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知识点的引导,也要学会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数学本身就不及语文课生动有趣,也不及美术课形象好玩,数学的知识点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以及自发地去思考数学难题,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知识点的不理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多角度地去观察与思考问题。

4.改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有必要改变学生以往习惯性的从教师这里接受知识的习惯,主动进行一个自我预习的工作。通过提前自学的方式,学生对一些概念性的数学知识点,会主观地形成一个自我认识,加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新课改要求的背景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这样的方式来

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打造一个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

二、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打造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必须明确新课改的要求,研究新课本的基础上去深入地总结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教案的设计,把控课堂节奏,真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的。教师想要持续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目前阶段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方式下才可以真正展开趣味教学,改变学生对数学刻板的印象与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打造一个真正的、持续的、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第八篇: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一、充分备课,编好导学案

1.充分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导学案就像是建筑中用到的“脚手架”,它将与课堂上

所要教学的知识更简单易懂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在教师准备的相关资料的帮助下,了解一些数学知识与定理的形成过程,这样就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却不会导致学生因理解不了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划拨出更多时间用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同时,这样就给学生课前一定要自学的隐性压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摸清重、难点的基础上,提出预习任务:首先复习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次让学生明确圆的面积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不能对其自习能力达到的水平作统一要求。

2.通过导学案中的问题设置,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教师要在导学案中设置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问题,不强求所有学生全部解答出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些问题,而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请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好胜心理,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赞扬,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让课堂灵动起

1.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应用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只要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广泛应用。联系生活实际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对知识的理解会随着对知识的应用而加深。例如可以出题考考学生,商场的一种彩电现价为1440元,现在搞活动,比原来降价10%,问学生这种国产彩电的原价是多少元?这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景,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2.应用现代教育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丰富,小学数学课堂随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其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最广泛,最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不再仅仅通过教师的口授与板演单调地学习,而是可以借助多媒体集文字、声音与视频等于一体的优势,使视听等感官受到强烈刺激,提高学习效率,且不易遗忘。

3.活跃课堂气氛,做学法指导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条件,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敢于踊跃发言,提出异议,或是提出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教师要做的是参与学生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比较忌讳的是直接给出答案。

4.注重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特别强调自主探究与交流,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生没有了害怕出错的心理负担,大家共同讨论,发表各自见解,在同学的提示或是帮助下,深刻理解新知,取得进步。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请先画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在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根据你画的圆,自主提出两个问题,并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感觉很新鲜,他们纷纷开动脑筋提出问题,都想难倒自己的同学,小组讨论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及时进行课堂教学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论文 篇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朱燕妮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

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项娟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江苏教育研究》曾刊载过一篇调查数据,反映某地区不同层次的2000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47%!这一惊人的数据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直接利用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拿出一瓶同学们常喝的早餐奶问学生:“这种早餐奶的标签写道奶与纯净水的比是7:3,请同学们讨论一下‘7:3’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机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工厂要配制这样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纯净水各多少升呢?”学生们的情绪更高涨了。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对学生的诸多解题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我指出今天学习的新的解题方法——按比例分配,顺利进入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参与,带着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二、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

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各异,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在用绳子和铅笔画圆时,中间的学生按住绳子,其余同学用接力的方法把圆完整,还有的转不动笔就干脆转本子。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点燃课堂趣味亮点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我们用flash设计一些新颖动画课件,演绎引领做角、玩角、变角等一系列递进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对动画的观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体会、理解、认识了广义的角。在此基础上课件再出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康秀琪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导向是评价的本体功能,是一种潜在的制约作用。 2、提供信息反馈。提供教与学的状况的准确信息,反映教与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或在某种程度上达成。 3、促进教与学的改进。评价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证明什么,而在于改进,改进教与学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根据《标准》制定的总体目标,数学学习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解决问题的评价 ●数学思考的评价 ●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㈠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包括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数学事实、过程、技能与方法的评价。 ㈡数学思考的评价 包括对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数感与空间、统计观念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㈢解决问题的评价

包括对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的评价。 ㈣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包括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的评价。㈤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第一学段强调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第二学段强调了解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三、关于评价方式的探讨 ㈠命制试题的一般规则 1、学生学什么,就应该在测试中包括什么。 ①知识覆盖要在95%以上②要体现教学目标 (这是由评价的目的所决定的,提供反馈信息,改进教与学) 2、测试题应该反映学生迁移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所拥有的数学知识和观念解决问题。 3、语音简洁明了,焦点集中在数学内部知识的运用上。 ㈡依据《标准》,创新检测命题理念 1、在一些重要的数学观点上尽可能地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给出证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2、适当增大主观性试题的比例。 传统的数学检测一般都是客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有标准答案,便于评判。但是客观性试题对学生的观念及观念之间的联系不能很好地考察出来。因此,试卷中应增加一些主观性试题。 4、试题中要体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

小学数学方面论文十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自古以来都受“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这一教学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采用着“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方法对结论进行必要的解释,导致了本来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的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理念倡导中,教学方法则是改革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突破性的大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下面紧张地听教师的讲解,做笔记,这样也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锻炼与思考的机会。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应对措施 (1)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建立起良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浅析论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浅析论 文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浅析 回想平时的实际教学,自己学习的都是先进的理念,掌握的也都是最前沿的思想,我也知道和孩子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说起来条条是道,可是落实到课堂上却不知道怎么做了。新课程力求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但是每个知识点如何掌握都有哪些学习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也不是很好,所以出现了现在的孩子掌握的知识不牢固,而我们则抱怨新教材如何如何。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习、竞争已扩展到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增强学生的参与精神,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和自卑心理。还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竞争中产生成功感。竞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看到集体的力量、群众的智慧,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通过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韩敏 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视域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那么具体行动问题就上升到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议事日程: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我们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呢? 生:(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生:底乘以高。 2.教学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合作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结合,最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教师和学生在这知识点教学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教师设计好整个剧本而让学生顺着剧情来表演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老师们经常提到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这类教学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老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宰,绝对权威,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知识的结果,而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学生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学生自定步骤,为个别性学习而设计 所谓学生自定步骤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某些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真正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验,每位学生都有各自原有的水平,每位学生都有怎样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着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概要:我们的教学要变得生动、学习要变得主动积极,就需要能够贴近孩子的思维方式、引起孩子的兴趣、通过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我们备课、上课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要善于挖掘教材其中隐含的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数学素材,应尽可能取材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 要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灵动、有趣、主动,我们就要贴近学生的视角去思考问题。为什么小学生会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惧怕数学呢?是我们的课堂出现了问题吗?什么才是适合学生真实成长的数学课堂?我想,是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还缺少一种儿童的视角呢? 先来弄清什么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儿童视角”呢?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在他的《教育要有“儿童视角”》一文中指出:教与学意义上的儿童视角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我非常认同他的说法。在今天,什么智慧课堂,反转课堂的涌现,我们时代的教育缺乏的不是“教师的大脑”,而是“孩子的心灵”。的确,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在设计课题时,常常是基于大纲、教学目标、课本素材和自己的经验,而常常忘记还有一件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变得生动、学习要变得主动积极,就需要能够贴近孩子的思维方式、引起孩子的兴趣、通过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等形式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利用好“儿童视角”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创建一个“儿童视角”下的环境,让课堂成为乐园 新课程倡导在课堂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提出了强烈的课改要求。因此,我们要变过去的“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欣赏者。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平等、轻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得到老师的认可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概要:在小学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合适的氛围,让学生 成为问题的提出、思考、解决的主要参与者,成为研究活动的主要部分。虽然传授数学知识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要我们能激发学生对教育的兴趣,调整学生对教育的态度,并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创造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来发挥领导作用。以“独立、调查和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充分反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以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 总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背景因素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如果学生只依靠叙述,就很难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形象。教师必须能够创造不同的环境来达到他们想要的结果。数学来自生活,只有从生活当中衍生出来的数学,数学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牢牢扎根于脑海当中。新的数学课题旨在开发过程中寻找生活中的原型。在数学课上,充分利用生活当中的案例,让学生们觉得我们生活在数学中,生活无处不在,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得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为什么交通工具的轮子是圆的?为什么自行车的框架是三角形的?为什么很多容器都是圆柱形的?桌椅板凳为什么是长方形?在实践中,如果我们能合理地从现实生活中借鉴具体的东西,然后进行具象化的处理和描述,创造一个学生想要看到和听到的问题,这对鼓励学生学习数学有好处,也有助于学生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实际生活当中的案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学生的兴趣与日俱增,没有疲于学习或无聊的想法,一旦数学回到生活当中,学生们会喜欢上这门生活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研究课程中一些有趣的因素,结合学生的 心理特征,改变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工作效率。 一、合理灵活安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著名的人道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表示:“老师所能提供的所有知识都可能是刻板的、固定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和研究的知识是有生命和有用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寻找问题、假设、实践、表达和沟通等实践行动,发展数学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过程被称为自主探究式数学教学。例如,在教授“比例分配问题”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最初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们要自己研究和使用原始知识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第一种方法是使用份数的概念进行解决;第二种方法是将问题转为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总结 数学教研组:周雪琴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2)教学策略;(3)教师角色;(4)学生角色;(5)学习结果。 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1)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在的教师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制定目标,组织教学。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都一致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人才观已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素质教育应该全面展开。教师应改变固有的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向合作学习;从单一的语数考试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发展,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一轮教育变革在教师身上有了很大的体观。因此,教师们在制定目标时比以前有了更深的思考,不仅仅是考虑这节课学生能学会几个知识点,到时候考试能够考几分等。更多的是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已有水平、兴趣、爱好、经验等制定目标。他们不仅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多少,更要看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不仅看他们以后能在考试时得几分,更看重的是他们怎样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我们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这些现象我们观察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A、一些教师一味的同等于城市教师来设计目标、制定目标、而忽略了自己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本质的差异。比如我们学生比城市学生所接触的知识少,所接触的社会新生事物要少得多,这对制定目标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一位教师所说的现在的新教材中的某些主题图中事物(如电梯、体育馆、儿童乐园等),在城市孩子眼中司空见惯,而在我们有些学生眼里有如天外来客,有些同学电视中都没见过。这就会给教师制定目标带来一些影响,如果教师不去注意这细小的差异,往往整堂教学不尽人意。B、部分教师照搬别人好课的目标,认为他这样的目标定位教学时能成功我也会成功,而忽视了各自教师,各自学生所不同之处,一味的模仿往往得到的是失败的结局。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摘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论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向泽艳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经过大胆尝试,探索到了几点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一堂课的教学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要求,订得明确具体,而又恰到好处,就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小数乘法”在学生具备“积随着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小)”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在乘法里,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保证新知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在短的时间内学好新知识,要努力改变教学中不分主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地安排和剪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1、在各个教学上,保证新知教学。 在安排这些教学环节时,要以新知为中心,如开始的复习内容要和新知密切相关,复习时间3-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这样一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巩固新知,每堂课一般都要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新知独立作业,使学生当堂掌握新知。 2、新授课突出重点和难点。 上课时常常感到要讲的内容很多,时间不够用。其实,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不多的,因为新知大都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关键要善于抓住新知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例如:“和是11

的加法”涉及到的知识有:①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②10以内的加法;③3个数连加(如7+3+4);④计算法则:“凑10法”。其中①②③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只有“凑10法”是新知识,在新知识中,按“凑10法”的需要,把其中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应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怎样把这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分解出来的第一个数和另一个加数凑成10”。 三、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讲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先找出一两名学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创设认识上的“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先通过口算得到如下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问:这4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为什么除得的商都是2?这时,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课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在新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断设置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冲突”。如教学“小数除以小数”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与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除数是小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使除数转化为整数?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法应该怎样?在学生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例题再讨论: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的小数位数少时怎么办?整数除以整数,被除数又小于除数的除法怎么算?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求新知,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 2、让学生参与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曾经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负面效应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因此我们在半月谈中开展了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的专题研讨,通过问题的征集、课堂对照、论坛跟帖等过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结合大家的观点与网上资源,我们搞了这次“集成性讲座”,所谓“集成”就是指集中了大家的经验、汇聚了大家的智慧,由我进行综合整理的一个汇报性质的讲座,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可能存有个人的感受与理解,如有不 当之处,还请各位聊友批评指正。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 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甄别与选拔,也不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判断与诊断同步、激励与促进并行,明理与导向共存,让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实现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沟通,学识上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教学因评价而美丽! 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想我们要实现这样四个转变: 评价原则: 1、评价主体从双边到多边的转变。 在当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从双边对话式到多边互动式,不仅是由老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学生,不仅是一对一的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小组内外的群体评价,不仅是真实的人物来评价,还可以是虚拟的学习伙伴来评价,例如:在某教师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做题闯关后屏幕上出现:祝贺你过关!的字样与喜欢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们还当关注评价的客体,也不应该仅仅停留与行为主体进行评价,还应关注群众性的即时评价,比如倾听者、协作者等。 2、评价形式从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神、动作、手势、微笑等体态语言达到评价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引进第三者评价,比如学习伙伴的语言提示,比如电脑课件的动画效果,比如卡片评价、课堂表现记录卡等。 3、评价语言从笼统到具体的转变。 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说好话不等于绝对的鼓励,我们应当学会直面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度的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么棒?一定要具体,既要对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一、进行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能力,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趣味性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趣味性的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使他们的数学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大胆探索,运用已有的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分析,获得新的知识体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他们在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问题,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让学生进行大胆探索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重点内容给他们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能够使他们积极思考,有效掌握探究内容。 三、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进入了学校教育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直观的图片和动态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于多媒体具有丰富多彩的素材,有效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究知识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效果,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自然地进入学习中;在进行知识的重难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从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0篇

第一篇:小学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曰:“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也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回想平时的实际教学,自己学习的都是先进的理念,掌握的也都是最前沿的思想,我也知道和孩子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说起来条条是道,可是落实到课堂上却不知道怎么做了。新课程力求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但是每个知识点如何掌握?都有哪些学习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也不是很好,所以出现了现在的孩子掌握的知识不牢固,而我们则抱怨新教材如何如何。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

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课堂提问一般包括提问内容设置、提问过程把握和提问结果评价三个环节。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互动型教学、探究式教学,而课堂提问则是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形式。 一、精心设置提问内容 首先,提问内容要有梯度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既要反映教材,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问过于简单明了,答案一目了然,学生个个都破口而出,这表面看来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双边活动程度高,但学生对问题却没有思考的余地,达不到认识提高的教学目的;提问难度大,学生无从下手,个个目瞪口呆,那就等于没有学生参与,当然也就无法体现双边活动,同样也达不到认识提高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及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上的缺陷,据此设计提问的内容。对一些过难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分层设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提问内容有难易梯度性。教师要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想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