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二:水的净化

知识点1:水的净化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a.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b.最终得到的自来水是否纯净?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_________。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水的净化方法有:、、、煮沸、蒸馏等,其中净化层次最高的。知识点2:过滤

①原理过滤是把___________的固体物质与___________分离的方法。

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圈)、等

③操作:一贴二低三紧靠

一贴:滤纸紧贴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的边缘;滤液的边缘要低于的边缘;

三紧靠: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斜靠在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在内壁。

④反思

1.玻璃棒的作用是:。

2.生活中的什么物品可代替实验室的滤纸、漏斗、玻璃棒?

3.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

②;③。

1、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

2、硬水检验

(1)加肥皂水

【实验】分别向两杯同样清澈透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不断的搅拌,观察它们产生泡沫的情况。

现象:一个烧杯产生的,一个烧杯产生的,浮渣多。

结论:产生泡沫少的是_________,产生泡沫多的是____________。

(2)蒸发法:硬水蒸发皿底部有白色固体;软水蒸发皿底部无或很少固体。

【危害】使用硬水会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呢?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________,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________。

(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3、硬水的软化

(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

(3)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法来得到软水。

1、蒸馏的概念: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

2、蒸馏的作用:通过蒸馏,可以把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工业制氧气),也可以把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杂质分离开来(如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

【思考】实验时应注意:

a.烧瓶需垫。

b.烧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c.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是。

d.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防。

e.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原因是:

例题分析: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弹孔胶塞、膨松棉、纱布、

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征,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

②该净水器不同位置的纱布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同,其中第二层纱布的主要

作用是;

③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④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可用来检验。

2.实验室为了配制溶液,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

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③烧杯中装有冷水,它起的作用。

巩固训练:

1.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

C、酒精和水

D、泥沙和食盐水

附: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和水

D. 铁粉和铜粉

2.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3.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A.吸附沉淀

B.静置沉淀

C.过滤

D.蒸馏

答案:D

5.净化水的操作有多种,综合运用这些操作净化效果更好。下面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A.过滤、沉淀、蒸馏

B.沉淀、蒸馏、过滤

C.沉淀、过滤、蒸馏

D.蒸馏、过滤、沉淀

6.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7.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烘干A.③②④①B.③②⑤④C.③②④⑤D.③②①④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

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

9.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10.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11.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________方

法。

(4)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我加入洗洁精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的功能。

12. 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b.;

c.;d.。

(2)制得的蒸馏水在中;装置中的冷

却水经过d 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如果改为从上端流

入、下端流出则不行,其原因是:。

(3)用此方法制蒸馏水时,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或,以防止加热时出现现象。

(5)实验过程中水发生的是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

(6)课本中的长导管起作用。

附: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_,使杂质_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________。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层滤纸处。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

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的水循环新人教版必修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导学 一、课标解析 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二、主干知识梳理 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分布最少,数量居中 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自然 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 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 动力:、重力能等 水循环的环节:、、、、下渗 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 地、,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 持了全球水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表 形态。 三、典题解析 [例1](03年上海地理)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两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来源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能概述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会说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及实验 难点: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训练设计 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结果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 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上哪里有水?水有什么用途? 2.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他们的体积比是,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反应过程,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3.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它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是否属于氧化物?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 5.简单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根据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用哪些方法收集氢气?

物理性质:无、无、于水的气体 氢气的收集方法:排空气法(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排水集气法(因为氢气于水) 二、学习研讨: 1.水的物理性质 2.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现象: 结论: 讨论:氢气H2氧气O2水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氧化物:三、目标检测 物质 种类 物 质 组 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元素 种类 单质: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B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 A内气体______。B内气体______。其中A与B体积比 为;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A、B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在A管口的现象,在B管口的现象: 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稀有气体;⑧铝箔;⑨海水;⑩过氧化氢溶液,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 3.水是一种()①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4.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5. 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 C.在0 ℃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B.海水C.蒸馏水D.矿泉水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电解 B.氢气燃烧 C.呼吸过程D.酒精挥发 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doc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课题 1 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 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3、海洋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氯钙。 人体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碳氢氮。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 4、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总量丰富,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 2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 (1)静置沉淀 (2)吸附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 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 3-21 和 3-22 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 沉淀√ 过滤√ 吸附蒸馏√ √ √ √√ 二、硬水与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复习课教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四单元(章)

自然界的水???????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沉淀、 、吸附、 硬水和软水???区分:加入 转化: 或 水的电解???产物:正极是 ,负极是 ,体 积比为 结论:水由 组成 2.化学式与化合价 知识纵横 1.水的净化方法、作用及净化程度比较 方法 作用及净化程度比较 静置沉淀 只能除去水中一些较大的固体杂质,对于质量较小的悬浮的固体杂质,该法不能除去 过滤 净化程度高于静置沉淀,可以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固 体杂质,对一些可溶性杂质则不能除去 吸附 净化程度高于过滤,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还可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如有色和有特殊气味的物质 蒸馏 不仅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也可以除去水中可

溶性杂质,通过蒸馏得到的水基本上是纯水 2.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项目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区 别 宏观 组成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 构成 由同种原子直接构成或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同一种分子构成 举例 氧气(O 2)、氮气(N 2)、铁(Fe ) 高锰酸钾(KMnO 4)、水(H 2O ) 联系 二者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单质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3.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a :表示粒子的个数,只表示微观意义。 ①3H、2N 、5Cu 表示原子的个数;②3O 2、4H 2O 表示分 子的个数;③3H +、2SO 2 -4表示离子的个数。 (2)b :表示一个分子或离子中某原子的个数。 (3)n :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4)m :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实验再现 电解水验证水的组成 (1)装置(如图) (2)现象:电极上均有 产生,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两者的体积比为 。 (3)结论:水通电分解生成 和 ,由此可以推断水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打印版

第一节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 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 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2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2污水处理之后,循环 利用。4“一水多用”。 2.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1不使用含磷洗衣粉。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 准后再排放。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第二节水的净化 一、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 区别关系 纯水纯净物,澄清透明 天然水混合物,常呈浑浊 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是硬水,有大量泡沫的是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方法:蒸馏或煮沸。 二、水的净化方法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这四种净化 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1.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具体操作见“二、过滤”。 2.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学习目标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水的净化 3.水资源问题 知识网络构建 【 人类拥有水资源 节约用水 沉淀:明矾吸附沉降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水的净化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异味、色素 蒸馏:净化程度较高 ?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水定义:含有较少或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和软水泡沫多——软水 鉴别方法:加肥皂水泡沫少——硬水 软化方法——煮沸、蒸馏 危害 水的性质 水的组成和性质现象:有气泡,正极少,负极多! 电解水实验体积比:1:2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构成

课题1 水的组成和性质 一、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沸点100o C ,凝固点0o C ~ 注意: 1.天然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蒸馏水可看成纯净的水; 2.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原因:构成水和冰粒子为水分子,水中水分子是平行排列,冰中水分子呈立体网状排列,分子间的间隙大。 2.化学性质: 通电 2H 2O 2H 2 +O 2 二、水的组成 $ 1、水的组成:(考点一) 【电解水的实验】 1、电源种类---直流电 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注意事项】 ① 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 ②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考点二、物质的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 \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通电 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水 【一】作业评讲,上节课内容回顾。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分布;爱护水资源的方式 2、掌握水的净化方式 3、掌握如何区分软水硬水 4、掌握氢气的性质;水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 重难点分析 氢气的性质、单质与化合物;水的净化;软水及硬水;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水资源概况 源状况不容乐观 水资源总量:2.7×1012 m3,水资源大国,居世界总量第六位。 人均占有水量: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立方米。 水资源紧缺性:轻度缺水,许多地区严重缺水。 水资源质量: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上还有恶化趋势,前景不容乐观。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资源 B.动植物体内含有水 C.农业灌溉可直接引入海水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例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多,难以利用的淡水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多是混合物,极少是纯净水

知识点2 爱护水资源 (1)赤潮 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发生赤潮时,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减少或隔 绝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使大量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 1.节约用水 【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 2.防治水体污染 (1)水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③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问题】怎样来治理水污染? 【例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练习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课堂总结】

第4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景. 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其中重点内容是: 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 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课题1爱护水资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了解如何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 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关于水的相关图片以及影像、文字材料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师: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 生:节约用水的图标.

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生: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师: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 师: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 二、推进新课 (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8~7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 2.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5.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7.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哪个? 8.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二)爱护水资源 师:爱护水资源,首先要做到的是节约用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节约用水 师: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视,还颁发了节约用水标志. 师:你知道世界水日是哪一天?中国水周是哪几天吗? 生: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 1994年起,中国水周改为每年3月22日至3月28日. 2.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放到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等造成损失和污染的情况. [投影]水污染的一组图片 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师:针对以上污染来源,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水体污染? 生:(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 .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一、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二、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用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 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30. 45 %)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板书】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计算机显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教材第58 页图3.2)。 【引导】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 页的读图思考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 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二、水的净化

(1)过滤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操作时注意“一 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是蒸馏、生活中是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三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 装置―――水电解器 B. 电源种类---直流电 C.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 化学反应:+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F. 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河水、井水和湖水都属于混合物 B.只要澄清透明的水就可以饮用 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D.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2.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因此在管道 煤气中会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B.一个乙硫醇分子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 C.乙硫醇是有机化合物 D.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3.最近,研究人员用二硫化锡作为电池材料进行研究有重要进展。下图是硫元素和锡 元素的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两种都是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C.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D.二硫化锡是氧化物 4.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又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a+B.Cl C.Cu D.O 2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B.冰水混合物C.氯酸钾D.过氧化氢溶液 6.下列对化学式NO2的各种表述中,错误的是 A.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 B.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 C.表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D.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7.一瓶气体经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A.一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 C.混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9.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 A.水银、蒸馏水、米酒B.冰、干冰、冰红茶 C.氮气、沼气、空气D.金刚石、大理石、生石灰 10.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S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 Mg:“+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1.规范操作是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过滤 C.向试管里加粉末D.量取液体 12.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难点:1: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教学过程: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纵使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根据实验中氢气、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水是有固定组成的。精确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这验证了上一章学过的一个什么重要结论? +氢气2H2O 2H2↑+ O2 ↑属于分解反应, 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和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混合会引起爆炸。。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 具体做法是: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2,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l∶2。这是为什么? (1)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九年级化学《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第4单元知识点汇总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电 D.化学反应:2H 2O ===2H 2↑+O 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1 质量比1:8 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氢气H 2 A、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B、化学性质: a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点燃 2H 2+O 2====2H 2O (点燃前,要验纯)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b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 2+CuO ===Cu +H 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 2、C、CO) C、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H 2SO 4=ZnSO 4+H 2↑ Zn +2HCl =ZnCl 2+H 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D、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3、水的化学性质通电(1)通电分解2H 2O===2H 2↑+O 2↑ (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CaO==Ca(OH)2(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CO 2==H 2CO 34、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人教版必修教案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从形态上看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④______,分布⑤______;液态水:数量⑥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⑦______、⑧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2.从空间分布上看 (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⑨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⑩________、?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 ________、?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 ______、?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__、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 ________。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探究材料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而自然界的各种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概况,学习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认识并治理水资源。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自学或学习情况验收教辅第页要点导学 三、学生展示交流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你将如何形容? 设问:水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水资源呢? 四、导学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水浪费、水污染及解决措施。 (3)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4)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如何防止水体污染。 【投影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人类拥有水资源情况)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最少的省是哪个省?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师生互动,知识小结】 1、概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情况:总量大,淡水少,分布不均. 2、给我们哪些启示? (1)关于海洋水你有哪些认识? (2)什么原因造成水资源缺乏和水体污染?

(3)我们应如何去做?(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多媒体】设问:面对水资源日益紧缺,每一个用水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1)自我中心者:我交了水费,用多少水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2)生活节俭者: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滴漏的水龙头。 (3)生活品质追求者:很担心环境污染,最不能容忍停水,但觉得节水主要是节约公共场所用水。 (4)自我封闭者:水费多少钱一吨,不知道,反正很便宜。 (5)自我节制者: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你大致属于哪一种人呢? 启示:节水从我做起 【学生活动】让学生列出日常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否有浪费水的地方?怎样改进?投影展示展示节水标志。 总结: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节约用水? 工业上:重复利用;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生活中:(1)一水多用;(2)使用节水器具;(3)改变不良用水习惯。 2、防止水体污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1页回答问题)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有哪些? ①工业污染:工业“三废”(废气、废渣、废液)未经处理达标就排放。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④其他污染:向水中乱扔垃圾;向水中乱扔废旧电池;使用含磷洗涤剂等。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效果检测】 1.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 A.50% B.60% C.70% D.8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_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附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 成绩 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分×15=30分) 1.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 B、电解水 C、静置沉淀 D、冰融化成水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蒸馏水C、精制碘盐D、啤酒3.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 A、土壤土质有关 B 、空气污染有关C、水源水质有关 D 、居民体质有关 4.【2012.杭州】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5.下列现象不会 ..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农药化肥的流失 C、植物的光合作用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6.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 ....的是 A、流水漂洗衣物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 7.【2012·苏州】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NaClO4 B.HCl C.NaClO D.ClO2 8.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 C.不可能是混合物D.不可能是化合物 9.(2012·福州)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Cl2——氯化镁B.Ca+2——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D.O2——2个氧原子 10.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碳-60,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下列有关碳-6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2H 2O 通电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 时密度最大,为1g/cm 3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 化学方程式: 2H 2O 通电 2H 2↑+O 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 于水(排水法)、无色无味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焊接和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 2) + 氧气(O 2)水(H 2O ) 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之一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例:二氧化硫、水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点燃 通电 通电 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认识水的重要性。 2.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3.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难点】帮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学生撰写的散文诗歌“我是一滴水”,自然界水循环的音像资料 活动二:热水瓶、热水、玻璃片、冰块、大小烧杯各1个、表面皿 活动三:玻片2个、胶头滴管2个、酒精灯、烧杯2个、池塘水、试管夹、显微镜 【资源】工作纸 四、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情景1 录像展示 活动 探究云雨雾形成实验 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 诗歌 朗诵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问题 观察思考后提出 活动 水质循环 前后变化

【活动设计】 活动一:我是一滴水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诗歌创作朗诵----“我是一滴水”,了解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2.在诗歌朗诵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认知水平,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活动二: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 活动目标:通过设计云、雨、雾形成的模拟试验,认识到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水循环在自然界的意义 活动目标:通过比较水在蒸发液化的前后成分变化,认知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五、训练与评价 【举例】“活动工作纸”(见下表)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一) ------------探究“云、雨、雾”形成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