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

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

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

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地形特征)

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1)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等。

3、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6、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8、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3)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9、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10、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经纬度位置:40°N,116°E

3、北京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河流由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

4、主要城市职能

(1)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文化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3)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跨国公司等。

5、北京古城的变迁与水源有关。

6、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等。

历史文化传统: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7、北京旅游名胜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院。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的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8、北京的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

9、北京的交通网络

(1)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3)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

(4)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10、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北京正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11、(1)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北京。“首钢”旧址改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

(2)皇城根遗址公园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街之间构筑了一条绿色走廊。

第七章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7.3、图7.7、图7.13、图7.15、图7.19、图7.22、图7.28、图7.36、图7.41、图7.43、图7.46、图7.47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黄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3、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特点: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4、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三、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色: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南京明孝陵。

3、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

4、特色文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1)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2)便捷的交通(3)较为完善的服务措施(4)经济发达,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大。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填海造地。两种方式有效缓解了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香港和澳门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有利条件:地理位置的优势,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4、地位: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5、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⑴祖国内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消费品。

⑵香港: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信息和管理经验。

6、港澳和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

(1)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

(2)目前——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

2、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占97%,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两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3、台湾多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4、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铁路线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5、地形: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6、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7、台湾岛等温线呈环状分布,气温由外向内降低,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中部是台湾山脉,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

降水东多西少,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东部位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

8、河流:台湾岛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浊水溪是最长的的河流。

9、台湾岛的著名景点:阿里山、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玉山等。

10、台湾岛也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11、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红桧是特有的树种

12、此外台湾岛还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东南盐库的美誉。

13、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主导产业类型是原料密集型产业。

(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主导产业类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薪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主导产业类型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4)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附加值越来越大,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

14、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2)海岛多港口;(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第八章西北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8.3、图8.4、图8.5、图8.7、图8.8、图8.9、图8.10、图8.11、图8.13、图8.16、图8.18、图8.19、图8.21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地形: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由于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4、降水: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甚至在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5、河流: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本区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6、自然景观: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植被景观变化: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

少)

7、牧区: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

(1)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温带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

(2)优良畜种有三河牛、三河马和新疆细毛羊等。(宁夏滩羊、伊犁马)

(3)民居:草原上可移动的房子叫蒙古包,蒙古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适于游牧生活。

8、灌溉农业

(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2)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3)a.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使这些地方成了粮棉瓜果之乡。

b.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们引用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c.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d.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4)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水源是地下水。

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的哪些有利条件?利用山麓地带的坡度开发利用地下水,山麓地带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下形成的地下水,地势沿山麓倾斜,便于暗渠水自流。

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采用地下输水,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气候干旱、水分蒸发大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当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主要分布地区。城镇和交通线呈环状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地天然气储量的1/4。

5、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一线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宁、陕、晋、豫、皖、苏,止于上海,经过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气东输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经甘、宁、陕、鄂、贛,止于广州,经过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等主要地形区。

(2)意义:对西部地区来说,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加了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对东部地区而言,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优化了能源结构,减轻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环境质量。

6、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避免环境破坏,要加强绿洲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九章青藏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9.3、图9.11、图9.17、图9.18、图9.21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纵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羽绒服)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氧气袋)

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大的自然环境。

5、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大部分仍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生长着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多种高原特有动物。

湖泊:青海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

6、高原之舟: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毛长皮厚可以保持体温,防御寒冷;体矮身健,可以载负重物。

7、高寒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8、河谷农业: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1)海拔较低,气温较高;(2)土质较肥沃;(3)水源充足。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

9、雅鲁藏布江河谷主要种植青稞和小麦。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达粒饱,品质优良的原因:(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2)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长;

(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10、生活习惯: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青稞酒。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因为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厚实)。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4、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海拔高,气温低,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湿地面积广。

5、三江源地区的珍稀动物: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盘羊、雪豹、白唇鹿、黑颈鹤等。

6、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地位):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A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B 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

A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 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本章重点图幅:图10.1、图10.4

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我国的经济特区: 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

3、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2)区域发展不平衡;3)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正确选择。

(2)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

4、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

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唯一的常任理事国。

我国积极承担

(2)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

(3)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4)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5)中非合作论坛;

(6)积极参加国际救援。

(7)亚太经合组织(APEC)现有21个成员国家或地区,总部设在新加坡。

5、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该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之上,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解答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6分)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A、面积最大的高原 B、纬度最高的高原 C、气温最高的高原 D、海拔最高的高原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年降水量的分布 C、土壤和植被的差异 D、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3.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灌溉农业 B、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 C、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 D、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景色指的是何地的冬季景观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5.能网购到的拉萨的土特产是 A、橡胶、榨油 B、海带、大闸蟹 C、青稞、牦牛肉 D、荔枝、菠萝 6.吃糌粑、喝青稞酒、献哈达是我国哪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A、壮族 B、藏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7.北京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是 A、建成全国最大的城市 B、建成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 、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D 、国家首都、世界名城、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8.长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因为它 A 、地势低平 B 、河网密布 C 、湖泊星罗 D 、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 9.下列关于香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 、金融业、国际贸易、房地产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 C 、是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航空中心 D 、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支柱产业 10.澳门的支柱产业是 A 、加工业 B 、信息服务业 C 、博彩旅游业 D 、热带农业 11.台湾目前的经济特点是 A 、以农业为主 B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C 、以重工业为主 D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读图,回答 12~14 题。 12.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 A 、塔里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华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13.图中 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形 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14.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高寒 B 、干旱 C 、湿热 D 、多雨 15.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势影响 B 、季风影响 C 、纬度影响 D 、海洋影响 16.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高,雨量充沛 B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C 、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甲 ① ② ③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 (热带) ,没有(寒带 ) 。气候差异大,为发展( 多种农业经济 )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位于( 亚)洲的东部, (太平 )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 ) 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 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 ;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 )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依次为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老挝 )、越南。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 )、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

2、我国的人口 ●人口总数:2019年( 12.95 )亿。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为界,( 东部 )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当尖锐的条件下,开发西部,一定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先开发后再治理。) ●人口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 )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汉 )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壮 )族。 ●汉族分布特点: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 ( 中部 )和(东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 东北 )、( 西北 )、(西南 )。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 )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风情: (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

2018年八年级地理试题

WORD版本2018年八年级结业练兵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直射。读图,完成1、2题。 1.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形状C.地球的公转方向 D.地球的自转方向2.本次月食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图,瀑布的落差为48米,据此完成3、4题。 3.某登山队从村出发,于当地时间正午 攀登到虎头蜂,此时时间13点整,该山 峰位于( ) A.东6区B.东7区 C.东8区D.东9区 4.莲花湖面的海拔可能是( ) A.185米B.165米 C.155米D.135米 5、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 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八年级地理试题共8页】第1页 6.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 B.国家众多、人口稀少的地区 C.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D.大量进口机械、汽车、化学物品和食品的地区 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完成7~9题。 7.“金砖五国”的组成,说明了( ) A.“金砖五国”信仰相同B.“金砖五国”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 C.“金砖五国”都是工业强国D.经济全球化,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8.关于以上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B.全部位于东半球 C.②国旱涝灾害频繁D.③国主要工业区大多分布在亚洲部分 9.第31届夏季奥运会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④国的里约热卢举行,下列关于④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区B.有世界拔最高的高原 C.人口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D.首都巴西利亚是第一大城市 10.读四个轮廓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有“热带大陆”之称B.②面积最大 C.③位于南半球D.④有极昼极夜现象 11.下面是2018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天气预报图,说明的天气情况是( ) A.多云转晴,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21℃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全 本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内容预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

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测试与解析-教师用卷

2.4 自然灾害测试 一、单选题 1.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 B. 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C. 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 D. 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答案】B 【解析】解: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势力较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个别地区例外,如海南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远,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故选:B.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海南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 2.2017年6月2号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②地震③泥石流④滑坡⑤台风.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解:特大暴雨可能诱发洪涝灾害,我国台湾和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故选:A.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 3.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内蒙古高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 的景象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的特 点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答案】D

2017-2018八年级地理会考试题

八年级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绝大多数阿拉伯人信仰的宗教是()A.犹太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天主教 2.下列选项中,不可能直接造成海陆变迁的是() A.地壳变动B.生活水平提高C.人类活动D.海平面升降 3. 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和回收着落地点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北方地区 4. 下列资源中,巴勒斯坦地区最缺乏的是()A.石油B.生物C.淡水D.风力 5. 下列省区与其省会组合,对的有() 6.下图反映了哪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 7.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B.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C.“五海三洲”之地D.红海及其沿岸地区8. 下列有关地壳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都会有地震发生,地震分布毫无规律可循 B.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大陆和大洋的交界地带 C.汶川地震是因为青藏地区地壳活跃,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地中海面积越来越小,是因为这里被亚欧非三洲紧紧包围 9. 在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等的地图比例尺中,哪一幅图表示的内容简单()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米 B.1∶500000 C.D. 10. 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都穿过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黑海 11.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D.日本 12.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B.水资源C.铁矿D.森林 13.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北向南 14.下列各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A.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正好是冬季B.太阳能够直射的地区,白昼时间最长C.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D.高纬度地区,各地都会出现极昼极夜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提纲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x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 河流结冰期有无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传统体育项目滑雪、溜冰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x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x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x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天山山麓。青藏地区发展的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到渤海。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3、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5、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7、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8、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9人教版八年级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8-2019人教版八年级中考地理试卷 题号1—20 21 22 23 24 总分 分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同学们认真答题,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1.北京市城市绿化部门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质花木,来自哪个国家的花木最易成活( ) A.巴西 B.美国 C.印度 D.加拿大 2.跨经度、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内蒙古、新疆 B.新疆、海南 C.甘肃、新疆 D.内蒙古、海南 3.关于下图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 C.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较快 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200多万,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C.人口基数大 D.自然条件好,生活水平高 6.我国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各省的( ) A.丘陵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7.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汉族为主体,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东北和西北 B.西南、西北和东北 C.西南、东南和东北 D.东南、东北和西北

8.“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云南 B新疆 C.广西 D.内蒙古 9.下列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组合,正确的是( ) A.黎族—云南哈萨克族—南疆 B朝鲜族—吉林高山族—台湾 C.回族—甘肃傣族—广西 D.维吾尔族—新疆满族—宁夏 10.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1.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昆明、拉萨、乌鲁木齐 B.台北、武汉、乌鲁木齐、兰州 C.昆明、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 D.广州、上海、拉萨、乌鲁木齐 12.下面是小红同学跟好朋友小英的聊天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 A.国庆节期间的江淮地区呈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 B.暑假去吐鲁番旅游一定要带上雨具 C.春节期间广州可以举办花卉展览会 D.哈尔滨学校的寒假时间比长沙学校的寒假时间短 13.我国四大高原面积辽阔,其中能开着汽车追黄羊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4.某山脉以东是平坦开阔的黄淮海平原,以西是千沟万壑的高原,该山脉是() A.横断山脉 B.太行山脉 C.大兴安岭 D.巫山 15.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原因是() A.气温越高,瓜果越甜 B.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C.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天气干旱晴朗,越吸引游客 16.黄河的地上河河堤一旦溃决,直接受害的是() A.鲁豫两省B冀豫两省 C.鲁冀两省 D.苏鲁两省 17.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 A.长江流程长 B.长江流域面积大 C.长江流域位于湿润区 D.长江流域内植被覆盖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可分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400mm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大体以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还与1月0℃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最接近。 4.青藏地区的范围大致与地势第一阶梯的范围一致。 第二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5.南方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区别。(课本P8、练习册P7)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 全年降水量400mm以上800mm以上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高原、平原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小大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 农业生产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甜菜甘蔗 居民生活居民主食面食米饭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6.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7.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8.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9.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地势高,造成高寒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 10.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1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的区别列表比较: 牧区牧场类型主要畜种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 青海、西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

12.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例如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宁夏平原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甘肃的河西走廊的灌溉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新疆天山山麓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 13.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小麦。 14.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北京 15.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课本P19)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海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面向渤海。 相对位置位于天津市西北,被河北省环绕。 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自然环境地形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 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 16.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城市职能)。 17.党中央、国务院的所在地是北京的中南海。 18.北京在70万年前已有人居住。中国古代有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此建都。 19.北京最早叫蓟城,民国时叫北平,建国后叫北京。 20.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有故宫、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周口店猿人洞遗址、圆明园遗址等。 21.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呈“凸”字轴线型的城市格局。 22.北京的科技园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是王府井商业街。 23.北京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怎样对待旧城?(课本P25) 答: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 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24.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 第二节香港和澳门 25.列表比较香港澳门基本情况。 香港澳门 位置珠江口东侧珠江口西侧 范围组成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毗邻的城市深圳珠海 面积1104平方千米32.8平方千米 人口(2011)711万55.8万 特别行政区成立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区旗的底色、花红色、紫荆花绿色、莲花(荷花) 26.港澳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1840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984年,中英历经两年谈判后发布联合声明将于1997年归还香港。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 港回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黄土地: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与黄海。 (2)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与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与平原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发展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 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干湿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 分布 河流冬季结冰 有 无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汛期 短 长 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名称: 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 界线①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区 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即第一、 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 秦岭---淮河 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 线和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主导因 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2018年福州市八年级学业考试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及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18 年福州市八年级学业考试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图1 示意“2018年2月15日8时发布的春晚五个举办地天气预报图”,据此回答1-3 题。1.与“水光敝随睛方好”相符的天气符号是 2. 当天可能会下雨的举办地所在省区是 A. 广东省 B. 海南省 C. 山东省 D. 贵州省 3. 北京"入夜寒气至",珠海"夜色凉如水",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海 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读图2回答4-5题。 4. 海南省由海南岛和南海众多岛屿组成,其最南端的纬度 约为 A. 20°N B. 16°N C. 4°N D. 0° 5. 除了国家政策,海南岛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还有 ①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丰富 ②基础雄厚、重丁业发达 ③靠近东南亚、海运便利 ④技术先进、人才集中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 D. ③④ 图3 示意沿北回归线台湾地形剖面,读图回答6 -7题。

6. 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部平原 B.西部平原 C.中部山地 D.东部山地 7. 台湾地形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有 A.河流短急 B.雪山连绵 C.台风频繁 D.降水稀少 河北雄安新区的定位是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建设绿色智慧新城。读图4 回答8 -10 题。 8. 人口过度集中可能带来的"大城市病"不包括 ... A.水资源匮乏 B.交通拥堵 C.住房困难 D.沙尘暴频繁 9. 北起北京南至香港的铁路干线①是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10. 以下最有可能迁往雄安新区的企业是 A.煤炭工业 B.制鞋企业 C.互联网企业 D.船舶制造 图5 示意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拟实验之一(实 验中都使用粘土) 。读图回答11-12 题。 11.造成甲乙丙水士流失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表士质 B.降水强度 C.坡度陡缓 D.植被疏密 12. 下列做法可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是 ①陡坡地建梯田②林草护坡 ③打坝淤地④修路、采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图6 回答13 -14 题。 13. 符合该农垦区的地理事物有 A. 红土地油菜水田农业 B. 沙漠长绒棉绿洲农业 C. 黑土地大豆商品农业 D. 冰川青裸河谷农业 14. ①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土地荒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 D.湿地面积锐减 图7 示意世界人口在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纬度的分布比例,读图回答15 -16 题。 15.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 A. 南半球北纬 B. 北纬20°-40° C. 高山和高原地区 D.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16. 下列地区中人口稀少的是 A.西欧平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说教材 说课人刘新孔 一、说课程目标 八年级下册地理 ,讲述中国的区域地理部分。就是本册教科书的主体。对于这一部 分内容,《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具有开创性的变革。与以往同类地理教学大纲的省区 罗列或地区分列方式不同,《地理课程标准》只就是列出了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与学习 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个别特殊的除外)。这就为教科书的编写留有较大的空间。在编写本册教科 书时,有以下考虑。 第一,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课时的限制,本册教科书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区域地理,而就是结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某些区域作为案例讲述。因此,教科书的重点不就是使学生了解系统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而就是教会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分析与认识区域地理特点的方法。 第二,所选区域,除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4个区域(北京、港、澳、台湾)以外,以典型、有特色为原则,又选择了其她5个区域,这样本册教材共选择讲述9个区域,符合课程标准中“至少学习5个区域”的要求。 这9个地理区域分别就是: 特别行政区──香港与澳门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南方地区──长株潭城市群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南地区--------贵州省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从区域选择的情况瞧,首先就是适当照顾到覆盖面,上述区域基本上涵盖了我国的 北方、南方、西北、西南以及几个特殊地区;其次,就是突出区域的典型性。除标准规 定的必选区域外,上述几个区域都就是我国非常具有特色的地区,在同类区域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再次,展示区域的多样性。既有特色多样的区域(包括行政区、地形区、旅游区、综合区等多种区域),也有尺度不同的区域(小到省区内部的二级行政区,大到地跨数省的流域区)。我们希望学生在通过这些案例学习后,能够形成对中国区域地理初步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二、说课程内容 本册教科书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就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 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等内容。希望起到两方面的作 用,一、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盖全。 第二部分就是以案例的方式,对中国的区域差异进行具体介绍。所选区域按照省级 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方式组合。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建制历史悠久的一级行 政区划,既就是行政区,又就是经济区、文化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较多的省区案例(5个)。其次,一些各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我们选择了珠江三角洲与西双版纳作为 省内区域的案例;此外,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联系,我国还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我们选择了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三部分就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由于就是中国地理的最后一章,因此,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再从世界着眼,分析当今世界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代世界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这样设计,一方面与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相呼应,另一方面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三、课程结构 (一)、教科书章节与课标内容的对照 章节内容课程标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不同的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南北方的自然差异 南北方生产与生活的差异 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干旱的西北地区 高寒的青藏地区 以牧业为主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 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 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说出各地例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 产、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传统与城市职能。 2.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 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018-2019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熟记特殊省:(部分省区简称,行政中心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最新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