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课时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对象: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

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2.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3.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现在,教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

学生发言。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呀?

学生发言。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那现在老师就要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听—好!

二、听辨声音

㈠课件出示:“听一听”

师:现在,老师要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听仔细,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1.师播放多媒体:钟表的声音

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

师播放音乐片段《在钟表店里》(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学生听完,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创作的。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组声音,请大家都闭上眼睛,不要偷看。我们一起,猜一猜!可以用动作告诉老师,但谁也不能发出声音。

2.教师播放音效:动物的声音(小鸟、羊、牛、马、鸭)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示动物,之后模仿动作及叫声。

(动物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他们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它们的声音也特别敏感,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听声音模仿动物的形态,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动力及协调能力。)

师:同学们耳朵可真灵呀,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

学生听后,师介绍: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

师:下面老师要提高点难度喔……

㈡课件显示:“想一想”

1.师: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

①教师播放音效“雷雨”的声音

②教师播放音效“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刹车的声音”

③教师播放“火车”的声音(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

(通过火车出发、鸣笛、行进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声音的远近、强弱,从中认识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2.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一首音乐《出发》,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火车出发的?

师播放乐曲片段。

教师随音乐的进行,模仿拉响汽笛的动作(四次)

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几组生活中常听的声音,下面老师又要提高难度了。

㈢多媒体出示“试一试”

师:现在,教师要请同学们听一组声音,我要求同学们根据你听到的声音,把它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看看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怎么样?试试同学们的听力怎么样?考考同学们的想象力怎么样?

1.教师播放音效生活起居的声音(门铃声、敲门声、开关门声、摩托车启动声、刹车声)教师播放多媒体时,不按情节的逻辑顺序播放。

2.学生听完,小组讨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由小组派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情节。

三、教师评价、总结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些声音都在生活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物,要我们去挖掘,要我们去留意,我们要作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找艺术,让艺术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二课时《大雨和小雨》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情感与价值:生活中能创造几种声音。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三课时歌曲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新学期教育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

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朋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

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2、随琴声自由表演。

三、表演《布谷》

1、师边讲故事边在在黑板上进行绘画。将学生带进春天,带进大自然,带进火热的生活。

2、站学生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或者动作。而且边做边随老师记忆歌词,体味歌词。

3、师范唱歌曲。让学生默声表演。看谁能把老师的歌表现的最好。

4、听琴,体会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二分音长,跟着音乐来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可以随琴自由演唱。

5、请大家互相合作,讨论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6、听唱学习歌曲。注意旋律的的确起伏,边学习边让学生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7、唱会歌曲,牢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学生小鸟唱出的是第二段歌词,我们唱出是第三段歌词。

8、动手操作,用彩笔标出休止符和长音的地方,看谁找的最准确。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来到了春天,来到了田野,让我们这些可爱的小鸟,把春天装扮得更美。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五、板书设计:

布谷

歌词意境彩图

学生自己描绘的春天

第四课时、《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过程与方法: 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情感与价值: 是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教学评价: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教学过程:

欣赏美

[师在教室里布置好充满夏天气息的场景,播放背景音乐:合唱曲《夏天的阳光》,并展示一幅青蛙图画]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感受到什么了?

生:夏天来到我们身边,荷花开了,青蛙呱呱叫,天气变热了,知了叫,……

师:对啊,“映日荷花别样红”“听取蛙声一片”,只要你细细观察,到处都能感受夏天的气息。小溪的泉声,蝴蝶翩翩起舞,荷花微微散发出香气,暖暖的阳光撒在我们身上,啊,夏天多美好啊!

师: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学生描述夏天的种种趣事]

师:夏天的诗和画虽然很美,但我们只能欣赏到静止的画面却听不到夏天的声音,现在老师请大家唱唱学过的有关夏天的歌曲。

[学生齐唱歌曲《小青蛙要回家》]

师:这首歌把夏天的热闹和小青蛙活泼可爱的表情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现在我们来欣赏下面这首音乐。

初听《青蛙音乐会》的录音

二、表现美

师:啊!池塘里真热闹啊!原来小青蛙们在举办音乐会,我们也来凑热闹吧!

师带青蛙头饰扮演青蛙主人:“我的同胞们,欢迎你们来参加今晚的音乐会,为了表示欢迎,我先为大家献上一首歌!”(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学生跟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表演青蛙演唱

师:我们的青蛙小公主也来为我们献上一段优美的舞姿! [师播放《青蛙音乐会》片段,请班里的舞蹈队员跟着音乐旋律即兴表演,请其他同学表演其它爱跳舞的小蝴蝶、小蜻蜓]

师:音乐会开始有活泼的气氛了,但是我觉得这还不表达青蛙们的欢乐心情,让我们一起来载歌载舞吧,把欢乐释放出来!

[播放《青蛙音乐会》,师生即兴表演,教师对大胆表演、动作设计有创意的同学给予鼓励。

感悟美

师:小朋友你们表演得真好,那我们也加入它们的音乐会,先献上一首歌好吗?[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老师准备了几样打击乐器,几只哨子。我想用这些小东西来模仿夏天的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很有趣。大家听一听,它们分别像谁的叫声?

学生讨论回答:哨子——蟋蟀;圆舞板——青蛙;碰铃——金玲子;沙球——纺织娘。师:现在我们来有节奏地演奏这些打击乐器(哨子)。

[教师指导打击乐练习。(简易节奏型)]

师:如果我们一边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效果会怎样?让我们来试一试。[师生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现在,在青蛙的音乐会上不仅有了我们愉快的歌声,各种小动物也来加盟这个音乐会了,真是越来越热闹了![播放《青蛙音乐会》,按造“动动——敲敲——唱唱”让学生多种方式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乐的情绪。

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老师领唱,学生齐唱等方法学习。

情感与价值态度: 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可向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情景下唱、奏国歌?然后播放有关唱、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或幻灯片及有关图片,再请一至两位学生补充。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师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形状、颜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3.教师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教师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旗”,学生接唱“真美丽”……教学评价:

1.是否能安静地听音乐。

2.是否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

3.是否能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而不喊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打击乐器等方法来学习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情感与价值: 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 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 dang dang dang dang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教学评价

1.能否区别碰铃与响板的音色,并能正确演奏。

2.是否知道《吹芦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歌曲。

3.能否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第三课时《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音乐

2、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教材分析: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跳起舞》第一课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为2/4拍,六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中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全曲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的热爱,歌曲简单、易唱,以明快、豪放的旋律,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蒙古草原,表现了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挚爱之情。

四、学情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语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五、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了解蒙古族风情,增进民族间的团结及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与技能:学习附点音符的节奏,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的拍击节奏;(三)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重难点

(一)简易蒙古族舞蹈动作的学习;

(二)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击拍;

(三)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抒发爱家乡的情感。

七、教学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绘画用具、剪刀、卡纸、胶棒、打击乐器、白板笔、书写板等

八、教学过程

(一)快乐第一站——走进草原(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背景音乐:草原之夜

教师:欢乐音乐课,快乐在进行,今天我们随着音乐的脚步,将来到一个新的地方。

首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幕功能出示中国地图,向学生介绍蒙古族分布的具体位置,并迅速的画出蒙古族自治区。教师声情并茂的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仿佛将学生引领

到了美丽的大草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了意犹未尽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随后,在背景音乐中声情并茂的向学生进行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仿佛将他们引领到了美丽的大草原。每年的7、8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热闹的那达慕盛会,介绍蒙古族特有的活动。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参加一次那达慕盛会?很自然的进入了快乐第二站。(二)快乐第二站——欢乐那达慕(体验模仿,加深了解)

1、播放那达慕盛会的视频短片

2、模仿骑马、摔跤、射箭的动作,学习重点节奏:

骑马:(出示骑马图和节奏谱,用动作和声音有节奏地模仿骑马):

X X X X

哒哒哒哒

射箭:(出示射箭图和节奏谱,用动作和声音有节奏地模仿射箭):

X? X

嗖啪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事物的发生顺序,学生在体验与模仿的活动中发现、探究、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节奏就在我们身边,掌握了符点四分音符节奏的正确拍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本课歌曲的基本节奏,为学习新歌打下铺垫。

(三)、快乐第三站:歌唱草原(学习新知,培养兴趣)

教师:我们学习了骑马和射箭,同学们的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教师范唱,再次播放歌曲,启发学生找出刚刚学过的骑马和射箭的节奏。

2、学习节奏;

3、模唱旋律;

教师通过演示白板,为学生变魔术,在教师的拖动下白板上由一朵白云变出了朵朵白云,在运用超链接功能,播放第一乐句的旋律,学生自主的模唱出来。一下三个乐句以此类推,逐一学习。

4、学习歌词,学生随伴奏音乐读歌词

5、学唱歌曲

6、歌曲处理

教师: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欢快的、喜悦的)

设计意图: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途径,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快乐第四站:告别大草原(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教师: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就要和草原的小朋友说再见了,你想用什么方式来

和他们告别呢?各个小组分别,选择带有不同颜色的蒙古包,领取任务,进行创编活动。

a组画一幅画或粘贴一幅画送给草原的小朋友

b组创编舞蹈《草原就是我的家》

c组根据《草原就是我的家》旋律创编歌词

d组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小组分别进行汇报表演

3、教师:同学们,这次快乐草原之行,你有哪些收获呢?大家来谈一谈。(学生自

由的谈收获)

教师:下节音乐课带上你的好心情,继续跟我出发,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创编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自信心。并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引申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同学们在欣赏美、体验美的同时还创造了美,在愉快的表演中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重点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幕、探照灯、移动、旋转、拉伸复制等功能,使学生视觉、听觉交互结合,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充分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效果很好。

1、首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仿佛将学生引领到了美丽的大草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了意犹未尽之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完成了知识目标,增强了对节奏、八度音程音高的理解。

3、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使学生视觉、听觉交互结合,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的把握歌曲情感内涵。所以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能力目标。

本课我通过利用白板教学资源,将教学实际需要与教材教法进行有机整合,把附点音符

节奏特点展示出来,整个课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电子交互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学生只是根据将课前设计好的课件在课堂学习,在课堂的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其中。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为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这节课中有许多环节利用了白板图片的可移动性等多种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了重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课时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 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吹芦笙》。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喜乐,并知道《吹芦笙》是表现哪个民族的儿童歌曲。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说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 请几级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听赏《吹芦笙》

1.教师播放歌曲《吹芦笙》,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教师简单介绍侗族及其吹奏乐器芦笠的主要特点。

3.引导学生在听赏时接唱歌曲中的衬词。

4.在听赏几遍以后,可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

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响板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吹芦笙》是表现哪个名族的儿童歌曲,能有表情的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知道了一些乐器的演奏姿势,学习效果较好。

第五课时哇哈哈

1、会表演歌曲《哇哈哈》

1、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娃哈哈》,初步学会用简单的新

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2、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初步了解维吾尔族的

一些民族特产。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娃哈哈》,并能初步了解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四、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新疆舞舞蹈视频)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

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吗?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

客人。(出示图片)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葡萄园去边唱歌曲摘葡萄,好吗?

生:好。

师: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上来模仿摘葡萄的表演,看看哪位同学表演的最逼真?

2、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刚才我们在葡萄园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唱一唱新疆的歌曲吧!

师:首先老师给小朋友们放一段新疆的舞蹈,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啊?

生:想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啊?

生:想

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师一遍生一遍(练习到可以将歌词完整的、有节奏的齐读)

师:下面同学们先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看看哪位同学唱的最好?

生:好。

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师教生基本简单的新疆动作)一边读歌词,一边跳动作。

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生:师生聆听歌曲《娃哈哈》

用不同形式练习演唱歌曲(分组唱,男生唱,女生唱,齐唱、独唱、边跳边唱请小朋友大胆的表演等等方式)

将学生分成四组,分组比赛,获胜的组呢可以获得一串葡萄。

五、教学评价:

1、能活泼有感染力的演唱歌曲《娃哈哈》。

2、能简单的表演歌曲《娃哈哈》。

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彝家娃娃真幸福》。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探宝〉,全面复习,掌握前三个单元的内容。

情感与价值态度: 能激发孩子们快乐表演的兴趣。

二、教学的主要内容:

1、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彝家娃娃真幸福

3、吹芦笙

4、快乐小舞曲

5、音乐探宝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合作精神。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

难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和〈好朋友〉,由于字多腔少,吐字不易清晰,学生演唱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2、洋娃娃之梦作为集体舞,对于未上过幼儿园从未跳过舞的学生来说,随着歌声做动作会感到困难。

四、设计教学方法

游戏法、表演法、引导法等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划分为六课时。

第一课时:找朋友。

第二课时:好朋友。

第三课时:洋娃娃之梦

第四课时:两只小象

第五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第六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

第一课时找朋友

1.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2.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4.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幼儿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幼儿节奏感才能提高。

5.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幼儿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幼儿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儿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儿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幼儿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幼儿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幼儿模仿,更要鼓励幼儿自己拍击不同的节奏型。为提高兴趣,也可借助乐器。

说明

模仿幼拍击各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幼儿能拍击不同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幼儿家去玩,幼儿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幼儿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后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一半幼儿去做客,一半幼儿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幼儿创编不同2/4节奏型,即:用不同节奏敲门声表现2/4节奏,玩法同前。

说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幼儿愉悦欢快地表现歌曲,要引导幼儿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表现。

(4)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大胆表现创编节奏。

表演角里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感受节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个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第二课时好朋友

课题:好朋友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同学学会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乐于用动作和语言表达情绪;能整齐地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吸引同学注意力,缩短与同学的距离,使同学从第一课开始,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三、重点难点

学会唱歌曲《好朋友》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儿童,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是他们主要的身心特点。

五、教学过程

1:小朋友,你们在小学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绍一下各自的优点。

3: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5:我们在一个大集体,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劳动,一定要互相团结友爱,今天老师介绍一首新歌给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师分句学唱歌词。

7: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10:分组仔细观察,进行创编新歌词活动。分组进行汇报。

11:把好歌词写在黑板上。

12:集体学唱新歌词,并将老歌词与新歌词连起来唱。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课间要文明游戏,不能追逐奔跑,做正当的游戏。)

逐一出示实物: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并示范演奏。

二:学习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

1、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这些打击乐器外,小朋友还能想到别的吗?

作业:自找、自制打击乐器。

调节与反思:

板书设计好朋友

教学反思:

根据低年级同学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扮演时我采用先示范,后同学模仿。提高了课堂教育效果。

第三课时洋娃娃之梦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力度、速度、节拍在乐曲中不同的表现作用。

2、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

3、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不同的节奏、力度、速度、节拍在乐曲中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在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地聆听感受和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大家好l今天的音乐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首关于洋娃娃的乐曲。(师板书《洋娃娃之梦》)

二、指导欣赏。启发想象

(一)初听音乐,分辨演奏乐器出示问题:1、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出示课件一)播放音乐

师: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