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对策

1、套印不良

现象:多色印刷时,在先印好的油墨皮膜上再印刷油墨,产生排斥现象。又,第二色把第一色粘下来,产生逆套印现象。

原因:前面的油墨干燥不充分,后面的油墨干燥太快,印刷时粘着性大而引起。一般光泽油墨容易发生套印不良现象。

对策:

1、印版

1)、雕刻版较腐蚀版容易引起故障。(雕刻版较浅)

2)、增加后面颜色版深。

2、印刷阶段

1)、使用快干稀释剂使前面油墨干燥加快。

2)、使用慢干稀释剂使后面油墨干燥变慢,同时在不出现水流纹的情况下,降低油墨的粘度。

3)、后面油墨的刮刀位置向压印方向靠近,减轻印压,提高印刷速度。

2、起泡

现象:印刷时油墨槽中产生气泡,气泡溢出来,阻碍油墨的循环。出现斑驳或抛光等现象,影响印刷物质量。前面现象比较易消除,但是有气泡又大又多,泡量少但很难消除的情况。原因:油墨的表面张力太大,油墨循环装置有缺陷。

对策:

1、把油墨粘度调整在适当范围。

2、添加消泡剂。但添加过量会损害附着力和复合适性,注意有时会出现反作用,反而

更显著发泡。

3、防止循环装置中空气被冲进油墨。

4、消除循环装置中油墨的落差和油墨不流动的地方。

5、注:大气泡是粘度过高所造成,小气泡是低粘度造成的,且小气泡一般加入消泡剂

可解决。

6、注:喷墨嘴的喷墨方式不好也会产生。

3、斑驳

现象:印刷物的满版部分印刷不平滑,出现斑点状模样,降低印刷效果。

原因:

1、印刷速度慢,干燥速度慢。

2、油墨太稀。

3、触变性大的油墨容易引起斑驳现象。

4、水性凹版油墨对版辊和纸张润湿性不好,容易出现斑驳现象。

5、静电影响。

对策:

1、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2、使用快干溶剂。

3、在可能的限度内,提高印刷粘度。

4、选用吸墨量少的颜料。

5、减少静电引起的问题。

6、选择印版种类和网屏角度。

通常改善

制版法腐蚀版雕刻版

网屏角度45度15-30度

版深> 32 μ28 μ

压辊硬度70-8-度

4、堵版

现象:印刷时在印版网点中的油墨干燥,致使印刷物出现网点残缺的现象。

原因:

1、油墨干燥过快。

2、油墨中的连接料的再溶解性差,印刷后版辊网点中的油墨不能完全再溶解,造成恶

性循环,在印刷中从纸张和薄膜中出来的灰尘混入油墨中也是堵版原因。

对策:

1、使用慢干溶剂,但干燥速度对印刷后工序造成影响,值得注意。

2、使用溶解力好的溶剂。

5、吸水变质

现象:长时间印刷时,树脂在油墨中出现析出胶化,引起光泽变差,转移不良,堵版等现象。原因:印刷时空气中的水分漫漫混入油墨中。长时间印刷时油墨的溶解性变差,是此现象的原因。含醇类的硝化棉油墨出现较多,特别是在高湿度,印刷面积小,油墨耗量少的场合容易引起此现象。

对策:

1、油墨槽要密封好,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

2、加入能和水相容的真溶剂(如醋酸乙酯、溶纤维)

3、追加新墨,避免旧墨重复使用。

6、白化

现象:干燥中油墨皮墨白化,印刷面的光泽,接着,强度等性能变差的现象。一旦发生白化则没有补救措施。

原因:当转移到薄膜表面的油墨干燥时,溶剂的蒸发平衡被破坏,导致树脂不溶解,白浊,局部胶化,称为[树脂白化]。同时干燥过程中溶剂挥发吸热,墨层表面很冷,空气中的水分混入油墨涂层引起胶化,称为[水白化]。通常指的白化是[水白化],故障多发生在含醇类多的硝化棉型油墨,高湿度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对策:

1、提高印刷机的干燥能力。

2、调整印刷车间的温度和湿度。

3、减少醇类溶剂的含量。

4、添加少量慢干真溶剂(如溶纤维、醋酸丁酯)

7、火山口现象

现象:印刷面或光油面产生火山状的凹凸,引起涂层面粗糙,光泽低下。

原因:此现象发生在热固化型光油,干燥初期阶段涂层受热过强,使表层形成干燥皮膜,下层的溶剂不能顺利逸出而冲破表层皮膜,形成火山口现象。

对策:

过激的热风干燥只使表层干燥,产生逆效果,烘箱的温度最好是“低温-高温-低温”拱门型温度分布。从油墨和光油方面考虑,使用慢干真溶剂可使表面皮膜难形成。

8、臭气

现象:印刷作业时产生臭气,或印刷物本身发出臭气,引起操作者不快感觉。

原因:树脂中添加剂和溶剂的臭气,丙烯酸树脂的臭气是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印刷作业中和普通情况不一样的气味会引起不快,如出版印刷中酯类溶剂和包装印刷中的酮类溶剂。印刷物的臭气是由残留溶剂,薄膜接着剂,复合树脂引起的。

对策:

1、不要使用气味大的连接料和增塑剂。

2、提高干燥能力,用新鲜空气吹走溶剂蒸气。

3、少用慢干溶剂。

4、万一发生臭气,采取印刷物再干燥,通风等补救措施。

9、沉淀

现象:颜料发生沉淀导致色相变化的现象,颜料沉淀会造成脏版和堵版等故障。

原因:

1、颜料在连接料里的分散性差,颜料发生凝聚。

2、颜料分散(研磨)不充分而发生沉淀。这种沉淀较硬。

3、粘度过低,连接料对颜料无保持力,搅拌效果差,导致沉淀。

对策:

1、使用凝聚防止剂和沉淀防止剂。

2、颜料分散(研磨)充分。

3、使用互溶性好的颜料和连接料。

4、使用前罐内油墨要搅拌均匀。

10、透背

现象:油墨在印刷面里面渗透的现象。

原因:

1、印刷基材的渗透性大。

2、油墨的粘度低。

3、油墨干燥不良。

4、油墨的流动性差。

对策:

1、使用快干溶剂并提高印刷速度。

2、提高印刷粘度。

3、提高机器的干燥能力。

4、改用流动性好的油墨。

11、抛光

现象:因为油墨转移不良,印刷表面产生抛光的现象。

原因:

1、油墨粘度高。

2、刮刀的刮墨性能差。

3、有风吹版使油墨转移差。

对策:

1、降低油墨印刷粘度。

2、刮刀刀刃伸长。

3、加入慢干溶剂。

4、确认压辊硬度(硬的改成软的)

5、吹风不能直接或间接吹到版上。

6、溶剂排放的移动排气扇的位置也是造成故障的原因。

12、胡须

现象:图案和文字周围出现短毛状油墨丝的现象。

原因:粘度过低时发生,由静电引起的情况多。

对策:

防止静电产生。

1)、把薄膜加湿。

2)使用具防静电器材。

3)、把醇类、丁酮、丙酮等作为防静电剂添加效果显著,单加入此类物质使油墨接着强度变差。

13、接着不良

现象:

1、油墨在印刷基材上无附着力的现象。

2、现在由于油墨的改良,这种现象已不存在。油墨的附着力测定通常使用胶带剥离法,

测定标准各自公司确定。

原因:

1、使用油墨类型错误。

2、基材的表面处理度不够。

3、添加剂等涂步。

4、薄膜吸湿。

5、油墨白化或吸湿变质。

6、印刷时加热不足。

对策: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14、针孔

现象:印刷面出现针孔状的油墨转移不良现象。

原因:

1、油墨对薄膜润湿不良的场合。

2、油墨使用硅酮类添加剂的场合,当添加过量或在油墨中分散不充分时容易发生此现

象。

然而,最近由于基材的改进,出现针孔故障较少。

对策:

1、选定适合基材的溶剂。

2、确认添加籍的添加量,保持适当粘度。

15、流水纹

现象:油墨的实地部分出现流水纹的斑纹,又油墨从划线部分逸出的现象。

原因:

1、油墨的粘度过低。

2、油墨的流动性不良。

对策:

1、加入原墨或充填剂来提高粘度。

2、提高印刷速度。

3、把刮刀刀刃的角度变成锐角。

4、版过深的场合把版改浅。

5、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16、斑点

现象:凹版网点的油墨转移不良印刷物出现斑点状网点残缺现象,网点小和高光部分较多。又名雪花现象。

原因:

1、基材表面凹凸不平,和版辊的网点接触不良。

2、印压低。

3、油墨粘度高。

4、油墨干燥快。

5、堵版或印版磨损大。

对策;

1、选用平滑性好的基材,对粗面的基材使用静电吸墨印刷方式,效果较好。

2、加大印压。

3、对应印刷速度降低印刷粘度。

4、使用慢干溶剂降低干燥速度。

5、清洗印版,磨耗大的版重做。

17、筛网现象

现象:本来连续一样的实地部分出现筛网状的现象。

原因;

1、油墨原因的场合:

1)、油墨粘度高,难进入印版网点。

2)、干燥过快,失去流动性。

3)油墨不足。

2、版辊原因的场合

1)、版的质量差。

2)、版辊偏心

3)、镀铬不良

3、刮刀压力过大。

4、印压不够。

对策:

1、使用慢干溶剂调整粘度和干燥速度;油墨不足场合,调整油墨槽。

2、由于版辊原因引起的难解决,只能改良印版。

3、调整刮刀和压辊的压力。

18、卷曲

现象:基材印刷面卷曲的现象。

原因:

1、基材上油墨皮膜后而引起。

2、实地部分容易出现卷曲,油墨连接料的柔软性,基材厚度和含水量会影响卷曲现象。对策:

1、添加增塑剂增加连接料的柔软性。

2、用水蒸气增加印刷物的水分。

3、在基材背面涂上水,水-甘油溶液等卷曲防止剂。

19、静电故障

现象:塑料薄膜通过印刷机时产生静电,而引起印刷故障。划线部分周围产生丝状须,称作“胡须”,实地部分成斑驳状,或油墨转移不上,产生空白部分。又,积蓄的静电向良导电

体放电而引起火花是火灾的原因。

原因:电阻高的物质发生摩擦,或和其它物体接触,剥离时产生静电。纸和塑料薄膜属不良导电体,通过印刷机时本身带静电。

对策:

1、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

2、印刷后,使薄膜里面与除静电器接触。

3、导辊也要除静电。

4、提高油墨的印刷粘度。

20、梨地模样

现象:油墨叠印部分,第二色油墨转移到第一色的干燥层时,第一色油墨再溶解,部分混入第二色油墨里面的现象。使用聚酰胺树脂的油墨由于聚酰胺的再溶解性容易引起这种现象。原因:受油墨的粘度、干燥速度、版深影响而发生。

对策:

1、版深改浅会变好。

2、印刷阶段的处理方法:

1)、提高第二色油墨的印刷粘度。

2)、缩短干燥时间:

A、使用快干溶剂。

B、提高印刷速度。

C、印刷后马上吹热风。

21、套正不良

现象:多色印刷场合,印刷位置不正,产生错位、空白的现象。

原因:操作过程有问题或自动套正装置本身有问题的场合。

对策:

检讨以下项目:

1、操作过程原因的场合:

1)、各滚筒是否运转正常。

2)、制动调整是否良好。

3)、套版是否松了。

4)、左右印压,压印辊硬度是否良好。

5)、热风调整是否良好。

6)、基材是否厚薄不均。

2、自动套正装置原因的场合:

1)、开关有没有插好。

2)、接头位置是否良好。

3)、跟踪标记是否明确。例如定位器不良,或基材是否起皱,是否呈纵向蛇行状。

4)、检查磁铁和保险丝。

5)、反光板是否脏污。

22、色相变化

现象:印刷中印刷物的色调发生变化的现象。

原因:

1、油墨粘度变化的场合:

粘度变化使油墨的转移率及网点的转移面积产生微妙变化,特别是多色印刷场合

会导致色调的变化。

2、室温和液温变化的场合:

温度变化影响油墨的粘度,使转移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色调变化。

3、混合色色分的场合:

淡色油墨中有机和无机颜料的比重差异容易引起故障。特别是油墨槽中油墨流动

不良而发生沉淀的场合。

4、油墨吸湿变质导致发色低下的场合:

长时间印刷中,油墨的溶剂组成发生变化,空气的水分混入油墨中,损害正常发

色,使浓度低下。

5、网点位置重叠的场合:

第一色和第二色网屏角度相同的场合,从高光部分到中间调部分网点重叠,出现

深浅两极端化,色调显著变化。

6、其他,如油墨白化,版面被吹风也会导致色调变化。

对策:

1、保持固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粘度。

2、印刷车间内保持恒温恒湿状态。

3、油墨充分搅拌。

4、多用真溶剂是消除其他故障的重要因素。

5、制版方面解决。

6、注意水性油墨的PH值的变化。

印刷条件变化导致色相变化

以下情况色相必定变化,印刷作业进行中一定要确认。

1、粘度变化时。

2、刮刀更换时。

3、印刷速度变化时。

4、补充油墨时。

5、加入溶剂时。

23、粘背

现象:印刷后印品收卷,堆积时,油墨转移到薄膜的反面或和薄膜粘在一起的现象。

原因:

1、溶剂的脱离性:油墨的溶剂组成影响较大(特别慢干溶剂)。版深过深或多色叠印

的情况,溶剂挥发的绝对量大,油墨表面干燥过快,内部的溶剂挥发不出来,从而

导致粘背的发生。

2、温度:油墨中的连接料受热软化,且少量溶剂的存在,油墨的软化点更低。收卷时

由于烘箱加热使油墨处于软化状态,这是由于热引起粘背。

3、压力:收卷压力大时易引起粘背,特别是热收缩性大的薄膜,收卷冷却后收缩,卷

心的压力变得很大,容易引起粘背。又印刷品图案的方向和印刷方向一致时,收卷

后有油墨的地方厚,导致有油墨的地方压力过大,引起粘背。

4、时间;印刷物保存时间过长易引起粘背。

5、印刷基材:基材含增塑剂、滑剂、防静电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等助剂多会引起粘

背。增塑剂是不挥发溶剂,可迁移到油墨皮膜使披膜软化,这种问题很难解决.滑剂

和防静电剂会迁移到薄膜表面,使油墨的接着变差及油墨皮膜软化.

6、内容物:食品中的香辣料、动植物油、纤维的增塑剂、防静电剂、纺织助剂类可透

过薄膜转移到油墨里,使披膜软化。

对策:

1、选择适当的稀释剂。

2、印刷物一定要冷却。

3、收卷压力要小。收卷量、堆积重量要小。

4、长期保存时保持压力较小状态(例如纵向堆积)。

5、在冬季生产的薄膜增塑剂的添加量大,不能在夏季使用。在薄膜的名字里要注明。

6、印刷前要根据内容物和包装构成选择适当的油墨。

24、缺漏

现象:和筛网现象相似,好象油墨不足的情况,印刷面不平滑。

原因:某些原因印版上没有油墨附着时出现这种现象。

对策:

1、使用质量好的印刷版。

2、调节刮刀。

3、加大印压。

4、调整油墨粘度、流动性、干燥速度。

5、消除油墨的气泡。

6、使用适当的薄膜。

7、改变网屏角度,把网屏边变细。

25、导辊脏污

现象;印刷好的油墨在导辊或转向棒上摩擦时发生剥离,留在基材上形成脏污的现象.

原因:

1、干燥不良:油墨干燥跟不上印刷速度,油墨附在反转辊上面。油墨表面干燥,内部

干燥不充分引起的情况较多。

2、接着不良:接着不良导致摩擦性差,所以在导辊的回转差,印刷面被划伤。

3、冷却辊不完备:冷却水不正常流动,受热温度升高使油墨软化。

对策:

1、调节油墨的干燥适性。热量不充分,风量过大时易出现故障。使用慢干溶剂。

2、解决油墨的干燥适性可解决问题。

3、确认冷却水,冷却滚筒回转是否正常。

26、飞墨

现象:印刷机运转中油墨从印版转移到被印刷物的时候产生雾状飞散的现象。发生飞墨是由于基材的静电吸附,在图案部分形成斑点状脏污,与因静电引起的胡须现象不同。

原因:

1、高速印刷时易发生。包装凹版印刷速度在150-200M/MIN以上时易发生,低速印刷没

问题。

2、连接料的拉丝性高的油墨,即高分子量树脂系油墨易发生。

3、油墨印刷粘度高时易发生。

4、阴影部分版深易发生。

5、低温低湿的环境下易发生。

6、刮刀坏、档板坏、喷嘴没调好。

对策:

1、应急处理:

1)降低油墨粘度;

2)增加真溶剂;

3)降低印刷速度。

2、和油墨厂相谈更改油墨类型。

27、压辊脏污

现象:压辊部分在印刷中出现油墨堆积现象。套正不良是原因之一。

原因:压辊比被印刷物宽,印版非图案部分上极薄的油墨皮膜转移到压辊上,慢慢堆积。和由于脏版而转移到被印刷物上有区别。压辊橡胶和油墨连接料的亲和性强易发生(如氯化聚乙烯油墨),和压辊橡胶亲和性低的硝化棉系,聚酰胺系油墨几乎没有此现象.脏版是引起此现象的根本原因.

对策:

1、采用脏版现象的对策,左右不平衡引起压辊脏污的情况多。

2、使用对油墨真溶剂具有良好耐性的材料的压辊。

3、比被印刷物宽出来的压辊部分用胶带卷上。

4、尽量令压辊和被印刷物的宽度接近(实际上被印刷物稍窄)。这种方法最有效,特

别是长时间印刷。

28、刮刀线

现象:因为刮刀没有把版面非图文部分刮干净,出现拉丝或脏版,然后转移到基材上的现象。印刷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线的中央部能看到白芯。刮线随刮刀的移动而移动。版面用砂纸擦过后,拉丝一时会消失,过一会又出现。此现象又形象地称作“游丝”。

原因:拉丝多发生在油墨混入杂质油墨的助剂类(例如蜡)因温度的变化而析出,颜料发生凝聚的场合。

异物多半由基材带入,使用高硬度颜料的场合,尽管颜料被磨成微粒也会发生拉线、脏版现象。亲水性颜料易出现脏版现象。又,油墨干燥过快,刮刀难刮净,干燥过慢非图案部分的附着物转移到薄膜上。

对策:

1、降低油墨的印刷粘度(降低粘性)。

2、印刷中防止异物混入(用铁丝网,布网过滤)。

3、提高新墨的比率。

4、确认辊筒有没偏心。

5、调整刮刀(研磨、压力、厚度、角度、位置)。

6、确认镀铬的表面状态(再镀铬也是方法之一)。

7、轻度发生拉线的场合使用快干溶剂有效。

29、刮刀线

现象:多条竖线接连出现,线的数量数不出来,线集合在一起的宽度等于刮刀移动的距离,线出现的次数等于刮刀移动一回版辊回转的次数。

原因:版面上有微小的硬块,刮刀左右移动时,刮刀被擦伤。从浅线变成浓线,版每回转一次,线会变得越深,两侧的线较粗。

对策:

1、版面上有硬物的场合,研磨刮刀,清洗版辊。

2、版面上有硬块的场合(一般不是颜料颗粒,而是树脂颗粒),刮刀尽量放轻。用砂

纸研磨刮刀及版上有点的地方,连续多次无效,重新镀铬。

30、起皱

现象:在印刷中薄膜出现起皱现象。有不规则出现的情况,也有两端及中央出现的情况。原因:从薄膜、滚筒、制动器三方面考虑原因。各方面的小故障使薄膜的压力无法平衡,导致起皱。

对策:

1、检查从那个滚筒发生起皱。

2、检查制动器的情况。)(调整送纸制动和张力)

3、检查滚筒有否脏污、损坏、偏心。

4、检查平衡度怎么样。

5、检查压辊压力及压辊滚筒怎样。

6、检查薄膜有否变坏。

从以上六个项目考虑原因,从那发生就从那处理。

凹版印刷及故障处理

凹版印刷及故障处理 第一章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制版技术的发展 一、手工雕刻腐蚀凹版 二、机械雕刻凹版 三、照相凹版 四、照相加网凹版 五、电子雕刻凹版 第二节凹版印刷机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凹版印刷的现状 二、凹版印刷机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凹版印刷发展前景 一、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降低凹版印刷的成本 三、凹印机及辅助设备的发展,适应短版凹印市场需求 四、凹版滚筒的改进 五、无胶片电子雕刻技术的应用 六、数字打样技术的应用 七、独立传动凹版印刷机的发展 八、进一步提高凹印质量与应用防伪印刷新技术 第二章凹版制版中引起的印刷故障分析 第一节印版滚筒的加工和电镀层质量

一、印版滚筒版坯的加工 二、电镀工艺 三、印版滚筒版坯的加工和电镀层质量引起的印刷故障 四、提高印版滚筒的加工质量和电镀层质量 第二节加网线数 一、加网线数不当引起的印刷故障 二、凹版雕刻线数 第三节加网角度 一、印刷中龟纹产生的原因 二、龟纹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三、凹版印刷中的加网角度 第四节网穴形状 一、网穴形状与墨层厚度 二、版滚筒的磨损对墨量的影响 三、网穴容墨量的计算 第三章凹版印刷材料引起的印刷故障分析 第一节溶剂型凹版印刷油墨的印刷适性 一、溶剂型凹版印刷油墨概述 二、溶剂型油墨的组成 三、溶剂型油墨的性质 四、凹版塑料油墨的质量标准和其他性质 五、溶剂的选择

六、溶液型油墨常见故障分析 第二节水性油墨的印刷适性 一、水性油墨概述 二、水性凹印油墨的组成 三、水性油墨的性质 四、水性凹印油墨的特点 五、水性油墨对凹版印刷条件的要求 六、水性油墨常见故障分析 第三节纸张的印刷适性 一、纸张概述 二、纸张的基本性质 三、纸张引起的印刷故障分析 第四节塑料薄膜的印刷适性 一、塑料薄膜的表面特性 二、几种常用塑料薄膜的介绍 三、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 四、塑料薄膜引起的印刷故障分析 第四章凹版印刷工艺参数引起的印刷故障分析第五章凹版后加工引起的故障分析

凹版印刷堵版原因分析及解决

凹版印刷堵版原因分析及解决 凹版印刷中油墨的转移率通常在50%~70%,其余的油墨残留在网穴中。如果油墨的残留率始终保持一定的值不变,就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在实际印刷过程中常由于若干原因使网穴中油墨的残留率上升,从而导致堵版。发生堵版现象后会使印刷图文模糊不清、小字印不出来、印品的颜色发生变化,严重时印刷无法继续进行。 堵版故障的原因 一般浅网部位最容易堵版。堵版主要是由油墨中的固化物、高黏度物质或异物等不溶性物质堵塞网穴引起的,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油墨在版面干固 残留在网穴中的油墨受到某些因素(如溶剂挥发过快)的影响会部分干固,当印版滚筒再次进入墨槽时,网穴中固化的油墨难以完全溶解,油墨转移率也随之降低,其累积效应就是网穴被堵塞得越来越浅,直至堵版故障发生。这种堵版故障与油墨类型、黏度、干燥速度、溶剂类型、印刷速度、印刷机的构造等因素有关,其中以下两方面原因最为常见。 (1)油墨干燥速度。当油墨干燥过快时,在转移到印刷基材之前便会有一部分油墨产生皮膜,油墨皮膜的再溶解性不良必将导致油墨转移不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造成印版堵塞。印刷车间的温湿度会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会使油墨干燥速度加快,如果再加上油墨循环较差,墨槽中的油墨很容易产生皮膜,导致堵版。 (2)凹印设备问题。若凹印设备各机构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滚筒直径过大、印版滚筒在墨槽中浸入很浅等,会使从干燥箱漏出的热风直吹印版版面,从而引起油墨在网穴内干固。 2、油墨中的杂质 (1)从外界环境混入油墨中的杂质。凹版印刷速度较快,印刷基材在高速运行中容易产生静电,在静电吸附作用下,周围环境中的尘埃及印刷基材上脱落的碎屑等杂质可能被带入油墨中,这些杂质是造成印版网穴堵塞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事故,应在循环泵的吸嘴处用过滤网清除油墨中的不溶性杂质。(2)油墨本身含有的杂质。凹印制版的加网线数较高时,油墨中的较大粒子、不溶性物质、析出物会造成印版网穴堵塞。当油墨本身发生分离、沉淀以及颜料的再凝聚等变化时,会产生不易再溶解的物质,从而造成堵版。 3、制版质量不高 凹印制版要经过腐蚀或雕刻、镀铬、研磨等多道加工工序。因腐蚀或雕刻加工工艺不过关而使网穴内壁不平滑及研磨时产生的毛刺等,会对油墨的转移率有一定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堵版。 4、油墨溶解不良 油墨溶解不良会使其转移率降低,导致堵版。以下情况均会影响油墨的溶解性。

印刷前常见问题《大全》

帮助 | 留言交流 | 首页我的图书馆主题阅读精彩目录精品文苑Tags会员浏览好书推荐 印刷前常见问题《大全》(转载) 飞鸟飞过收录于2009-11-20 阅读数:公众公开 tags:印刷 我也要收藏 印刷色序安排的特殊要求印刷证券时,一般先印花纹,后印图案、文字和数字。 复制套色版画一类的原稿时,印刷色序安排应尽可能和套色顺序一致。年画、月历等有专色边框的一类印刷品,专色边框通常最后印。需要采用里印工艺的印刷品,其印刷品色序一般和表印的色序相反。有上光,烫金(烫电化铝)、覆膜要求的印刷品,工艺流程中一般先印色墨,后上光、烫金和覆膜。但是,对于具的某些特别要求的印刷品,需要在电化铝上加印其他颜色时,上述工艺流程就要改变,同时心须注意油墨的黏着性不要大于电化铝印物的黏着性以及先印墨层对电化铝的黏着性。印刷品上要印金、银墨时,由于金、银墨的附着力小、金、银墨应放在最后印,如果金、银墨上有文字、图案,应最后单独印文字等。四色印刷中最后印黄墨的优越性。①由于黄墨的透明性好,安排在最后一色印刷便于足够的白光射入上下墨层,得到鲜艳、明快的色彩,有利于印刷品实现更好的色彩还原。②黄墨具有较快的干燥性能,又具有较大的印刷面积。将黄墨安排在最后一色印刷,既可以防止因黄墨干燥速度过快而引起的玻璃化,又可以充分利用其印刷面积大,又能很快氧化结膜的特点,遮盖在其他墨层表面,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泽度。总之,在具体的印刷过程中,要根据印刷品的质量要求,按照叠印规律灵活选用最佳的印刷色序,从而扬长避短,控制色彩偏差,印刷出最理想的印刷品。问:印刷品套印不准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转)答:在评价印刷品质量时,通常我们最常用的两个标准一个是颜色一个就是套印,可见实现良好而准确的套印对于印刷出好的产品是多么的重要。套印一般指的是各色图文被转印到承印物规定的几何位置上,各色图文的轮廓套印精度符合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对于某些印刷品(例如:精密的国界线,导航图等),基本套印不仅包含有上述的要求外,还要求图文必须符合原图尺寸。一般套印准确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同一张印刷品上的不同色,而且同一印刷品的正背两面,同一批产品的印张之间都应当达到相当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套印不准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工作流程上看,几乎每一个环节(材料准备,制版,印刷)都会成为产生套印不准的根源,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对这些原因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参考。一、制版:1. 拼版(由于CTFilm的使用日益广泛,在拼版中导致的套印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是在手工拼版中还是很多见的)。出现的问题一般只能重新拼版、晒版。细心操作一般可以避免。2. 软片在储存的过程中发生变形。3. 晒版导致一般在一次晒版中不多见,常

凹版印刷常见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对策 1、套印不良 现象:多色印刷时,在先印好的油墨皮膜上再印刷油墨,产生排斥现象。又,第二色把第一色粘下来,产生逆套印现象。 原因:前面的油墨干燥不充分,后面的油墨干燥太快,印刷时粘着性大而引起。一般光泽油墨容易发生套印不良现象。 对策: 1、印版 1)、雕刻版较腐蚀版容易引起故障。(雕刻版较浅) 2)、增加后面颜色版深。 2、印刷阶段 1)、使用快干稀释剂使前面油墨干燥加快。 2)、使用慢干稀释剂使后面油墨干燥变慢,同时在不出现水流纹的情况下,降低油墨的粘度。 3)、后面油墨的刮刀位置向压印方向靠近,减轻印压,提高印刷速度。 2、起泡 现象:印刷时油墨槽中产生气泡,气泡溢出来,阻碍油墨的循环。出现斑驳或抛光等现象,影响印刷物质量。前面现象比较易消除,但是有气泡又大又多,泡量少但很难消除的情况。原因:油墨的表面张力太大,油墨循环装置有缺陷。 对策: 1、把油墨粘度调整在适当范围。 2、添加消泡剂。但添加过量会损害附着力和复合适性,注意有时会出现反作用,反而 更显著发泡。 3、防止循环装置中空气被冲进油墨。 4、消除循环装置中油墨的落差和油墨不流动的地方。 5、注:大气泡是粘度过高所造成,小气泡是低粘度造成的,且小气泡一般加入消泡剂 可解决。 6、注:喷墨嘴的喷墨方式不好也会产生。 3、斑驳 现象:印刷物的满版部分印刷不平滑,出现斑点状模样,降低印刷效果。 原因: 1、印刷速度慢,干燥速度慢。 2、油墨太稀。 3、触变性大的油墨容易引起斑驳现象。 4、水性凹版油墨对版辊和纸张润湿性不好,容易出现斑驳现象。 5、静电影响。 对策: 1、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2、使用快干溶剂。 3、在可能的限度内,提高印刷粘度。 4、选用吸墨量少的颜料。 5、减少静电引起的问题。 6、选择印版种类和网屏角度。

印刷制版流程及质量控制

目的: 1、建立制版标准化流程,使制版过程尽量数据化、规范化。 2、配合印刷工艺要求,根据印刷网点扩大,在制版过程中进行网点补偿,提高印刷质量和稳定性。 3、降低制版错误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制版效率和印刷机效率)。 印版制作流程及质量控制 第一步:文件接受和存放 1、必须放入指定文件夹中,E:/来源未出版文件。 2、不得随意删除或更改 第二步:文件检查 1、检查文件名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 2、检查图文内容是否和样张一致 3、检查文件尺寸、规格和生产单是否相符 4、检查出血,大于等于3mm 5、检查图片色彩模式,图片必须为CMYK模式才能印刷 6、检查色数,是否和生产单一致 7、检查文件是否含有隐性图文、线条等 8、不可缺少字体 9、字体必须切入 10、检查条形码 11、检查图片色数是不是和生产单一致。 12、检查ICC特性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步:拼大版 1、纸张和幅面的尺寸 2、根据纸张、图文尺寸合理拼版。 3、书籍的页面顺序 4、印后折页方式 5、加印刷测控条 6、加晒版测控条 7、加出血:≥3mm 8、加咬口:10mm—12mm 6、印刷标记、套准十字线 7、裁切线 8、轮廓线(刀模线),晒版时必须去掉。 9、保存拼版后的文件 第四步:RIP解释成点阵图

1、选择加网角度:主色板:45度, 正常:Y:90度,K:75度 M:45度,C:15度 2、网点形状:圆形 3、加网线数:175 线/英寸(lpi) 4、加网方式:调幅加网 5、分辨率:2400 dpi 6、校色:保证输出设备输出相同的颜色 7、陷印设置 8、选择印刷曲线、目标曲线和补偿曲线。 第五步:CTP出版 1、检查CTP制版机状态 2、检查版材质量:沙目均匀 3、检查聚光值:95% 4、聚焦值设置:2420 5、焦距设置:1090 6、检查制版机速度:800转/分钟 7、检查解像度:2400dpi 8、曝光时间:125s 第五步:显影 1、检查显影机状态 2、显影液浓度:95±5 ms/cm 3、显影液温度25±1 ℃ 4、显影速度:25s(25s—30s) 第六步:印版质量检查 1、检查色标、测控条等 2、外观,要求版面平整、干净、无划痕、无脏点 3、版式规格,版面尺寸、图文尺寸、咬口尺寸、出血尺寸、折页尺寸等。 4、套色版图文端正、不倾斜、图文正反检查 5、图文内容正确,无残缺,文字无残缺、糊字 6、PS版图文部分实地要求结实不发虚 7、检查多色印版色版齐全 8、裁切线、规矩线,要求细且黑,并且全部完整 9、检查产品尺寸必须大于成品尺寸,图文超过裁切线 10、网点饱满、完整、光洁无残损、无划伤、无空心、毛刺少等 11、2%网点必须再现,98%网点不能糊掉 12、检查50%网点扩大率补偿 第七步:印版的摆放和报废

PS版在印刷中常见问题

PS版在印刷中常见问题 PS版的任务是使图文部分尽可能精确地传到橡皮布上。图文部分亲水,非图文部分亲墨。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理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与PS版有关的问题。下面举出一些并加以讨论。 1、版面非图文部分起脏,即非图文部分亲油墨 原因有下列几点: A、靠版水辊的辊套太脏或已磨损,损坏空白表面。处理方法:清洗或更换靠版水辊套,湿洗可以保护印版。 B、润版液的化学成分配置不当,侵蚀空白部分的亲水层。处理方法是,要更换润版液,使用按制造商说明正确配置的润版液。 C、在进行半色调印刷时上墨过多造成油墨扩展,这最终会使非图文区域增感。 处理方法:使用颜料多较薄的油墨膜印刷。 D、胶皮布上有砂纸的砂粒留存,磨损了印版。补球措施:清洁

橡布布,换好的纸;在润版液中加入防堆积剂;将上水量调至最小,按需要加入更多的担浓物、阿拉伯树胶和或酒精或酒精替代品,使印版非图文部在减小水量的基础上保持清洁;在B-B式印刷中,减小版和胶皮布之间的压力。如果有压印滚筒存在,则应检查压印滚筒和纸之间的压力;如果堆积主要发生在第一个印刷机组,应加大水量,帮助清楚纸张上的碎悄。 E、铝基版氧化。氧化起脏看上运河像大量的清晰的网点或炸面饼圈状的斑点。起往往出现在长期与湿润的靠版水辊接触的区域。印版如果干燥得太慢,或在显影之前或两次印刷生产之中存贮在潮湿的地方均易发生氧化。如果在印版尚未干燥时印刷机印刷中断,印版也会产生氧化现象。措施:遵守所推荐的印版处理程序。应在干燥的地点存放印版。在制版过程中,应用粗棉布使印版快速干燥。在印刷过程中如停车,应将靠版辊离开,开空车运行至印版干燥为止。 F、油墨太软,或油性太大。这时要和油墨生产商联系。 G、印版在印前阶段发生预曝光(变灰)。措施:把印版保存在避光的盒子内;在制版地点安装适当的安全照明设备。 H、水墨系统中水辊和或墨辊工作有误,可能会造成印刷出现周向或轴向的脏杠。措施:检查水墨系统中各辊的压力,清洁度、几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对策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 一、回粘 塑料薄膜或透明纸印刷后印迹有干燥的假象,但在印好卷筒或制袋后的存放时期又出现背面粘脏的现象。严重时印件之间撕不开,图文墨层移染,造成产品报废。这种现象在高温季节更易发生,但高温不是造成回粘的惟一原因,它还与塑料、油墨、溶剂、风量、光照、速度等一系列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1.凹印油墨中的溶剂在印刷后未能得到彻底挥发。 (1)塑料薄膜印刷是通过溶剂蒸发使油墨干燥的。其挥发速度是决定墨层干燥情况和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溶剂挥发得愈慢,则版子的再现性良好,印刷品色泽愈美观,但容易粘连;反之,会产生印迹发白等观象。因此,选择适当挥发速度的溶剂,是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的关键。在连续套色印刷中,薄膜在两印刷工位之间运行时间内,溶剂必须全部挥发完,否则,在下一个工位印刷时,就会粘辊。(2)薄膜印刷后,油墨中的有机溶剂在干燥系统中未得到彻底挥发,薄膜收卷后仍有余热,给残留在墨层中的溶剂,带来继续挥发的条件,而形成粘连。(3)高温潮湿李节,印刷后薄膜收卷过紧或受压。 对策: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不仅取决于溶剂的沸点,蒸气压、蒸气潜热等,还取决于操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量、溶质和墨层厚薄等条件。因此,应根据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油墨中溶剂的挥发速度。在一般温度下,如墨层干得过快,应加入挥发慢的溶剂(如沪产74-92型塑料薄膜慢干稀薄剂);反之,则加入挥发快的溶剂(如74-91塑料薄膜快干稀薄剂)。也可用二甲苯、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剂来稀释(三种溶剂各以1/3比例混合,使用单一溶剂不如混合溶剂好)。如觉干燥太快,可适量用一点丁醇来代著部分乙醇(丁醇有增加墨色光泽的作用)。但千万要注意加入量要适当,以免影响印件的干燥。 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用的溶剂,以醇类为主,配以苯类。醇类多用乙醇、异丙醇,苯类多用甲苯、二甲苯。由于硝化纤维的需要,也要加入酯类,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印刷制版工艺原理

印刷制版工艺原理 第一章图像数字化与图文处理方法1 第一节数字图像1 一、图像和数字图像1 二、数字图像函数4 三、数字图像的主要优点5 四、数字图像的颜色模式和色域空间5 五、数字图像的文件格式8 六、图像扫描仪的基本性能和工作原理12 七、色位深度及其对图像的影响15 第二节扫描前的准备工作15 一、扫描仪的选择16 二、扫描原稿的审稿16 第三节图像扫描的定标原则17 一、全阶调定标法17 二、黑白场定标18 第四节扫描参数的计算与调整21 一、扫描参数的设定21 二、扫描分辨率的设定22 第五节彩色桌面出版系统24 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组成24

二、页面描述语言的基本概念24 三、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使用的设备26 四、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图文复制工艺流程26 第二章数字图像的调节与校正28 第一节数字图像基础28 一、数字图像的基本参数28 二、控制图像分辨率、图像大小和文件大小的方法30 第二节图像调整的基础知识33 一、颜色的基础知识33 二、图像调节的内容37 第三节在Photoshop中进行图像层次的调节37 一、层次调节的必要性37 二、Photoshop中重要层次调节工具的性能及用途38 三、层次校正41 第四节颜色校正44 一、颜色校正的必要性44 二、在Photoshop中的颜色校正45 三、颜色校正方法51 四、层次调节和颜色调节是否会有相互影响53 第五节图像清晰度强调53 一、清晰度强调的必要性54 二、清晰度强调原理54

三、在Photoshop中图像清晰度的强调56 四、去网处理58 第六节在Photoshop中使用专色通道创建印刷用专色色版58 一、创建专色通道59 二、输出专色色版61 三、将专色与印刷四色相混合61 第三章数字印刷工艺62 第一节数字印刷的工艺流程和成像原理62 一、数字印刷的工艺流程62 二、数字印刷成像原理62 第二节数字印刷的特点和功能部件65 一、数字印刷的特点65 二、数字印刷的功能部件66 三、数字印刷系统的颜色合成方式67 中篇 第四章图像的色彩复制68 第一节图像色彩复制原理68 一、有关图像复制的基本概念68 二、色彩的分解与合成68 三、色差的产生71 四、颜色复制误差的校正74 第二节灰平衡77

包装袋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包装袋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油墨在基材上附着力差 1.1油墨附着机理 润湿:附着牢度是印刷基材薄膜与油墨连接料分子间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兼容性:油墨的连接料与基材的极性相近,兼容性好。(一定要选择与印刷物相匹配的油墨) 1.2附着力不牢的原因及对策 基材因素。 a.基材表面的电晕处理度不够,未达到应有的张力或者处理后的基材表面由于存放环境差,存放时间过长,造成表面张力衰减而失效。一般要求PP、PE的表面张力≧38mN/m,PET ≧50mN/m,NY≧52mN/m。在使用前应检查每批膜的表面张力。 b.基材在加工中大多添加了一定的润滑剂、防静电剂、防潮剂等,这些添加剂随时间推移,从薄膜中慢慢渗透到表面,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弱界面层,影响油墨附着力。因此,薄膜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前检测表面张力。可用达因笔测试。 基材因素 基材吸潮的因素。如,PA、PVA、PT等材料易吸潮而降低粘着力,这类基材应在良好条件下(控温控湿)储存,在使用前充分预热。 油墨用错型号,混用了不同型号油墨。凹印的油墨种类很多,有表印、里印油墨,不同材料对应不同油墨,各种专用油墨一定要对应使用,否则附着牢度不够,生产前应核对操作工艺指令。 油墨白化。油墨变质、白化使附着力极度下降。 油墨干燥不充分。干燥不足,内部残留溶剂多,另外,一定的干燥温度对一些树脂连接料的粘合力提高极为有利 二、套印误差 套印误差大都是印刷中的常见缺陷,其现象是,在多色套印过程,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偏差。 2.1人员素质 因为套色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员工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印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到用心、细心、责任心。工作时要做好自检、自查,多方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凹版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出现刮刀线或油墨线。原因有:刮刀磨损或刮刀上粘有脏物;油墨中混入杂质;油墨细度不够;印刷版打磨不好,过于粗糙;油墨粘度太高。处理办法: a)如果刮刀线是随着刮刀的左右摆动而有规律的左右移动,则可判定是刮墨刀磨损或刮墨刀上粘有脏物,可用竹签在起刀线的部位将脏物清除;如是刮刀磨损,则应立即打磨刮刀或更换新刮刀。 b)在印刷中所有油墨都须过滤。尽量使用新墨。 c)油墨颗粒太粗、细度不够,易出现线条,用细度计检测油墨细度,如细度不够需要换油墨。 d)印刷版打磨不好或版面上有细小硬块,可先用细砂纸在印刷版面上来回打磨,如仍不能解决,需退铬重镀。 e)定时测量油墨粘度,保持油墨粘度的稳定,有条件的厂家可使用油墨自动粘度控制器。 2、印刷水纹。出现水纹的原因主要有:油墨的粘度太低;印刷版雕刻太深;油墨的流动性不良。处理方法: a)适当提高油墨粘度。 b)提高印刷速度。 c)调整刮刀角度成税角。 d)版雕刻太深无法调整的需要重新制版。 e)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3、油墨回粘。出现印刷回粘的原因主要有:溶剂过慢干,油

墨的干燥性不良;印刷过程中收卷压力太大,印刷后叠放压力过大(特别是高温天气);冷却水温度太高,起不到冷却效果;烘干箱的温度过高,风力过大使油墨出现假干现象;印刷膜的非印刷面表面张力大(或双面电晕的情况),使薄膜非印刷面上油墨的亲和力大,油墨发生转移。处理办法: a)更换为快干熔剂,使油墨充分干燥。 b)调整收卷压力,尽量放小。收卷的卷径不要太大,堆积重量要小。 c)检查印刷机的冷却水是否打开,水温是否符合要求。 d)调整烘箱温度及风力,一般在50~65℃为宜。 e)屯刷前检测薄膜的表面张力,印刷面的表面张力要大于非印刷面,双面电晕的薄膜最好不要使用。 4、印刷色差。出现印刷色差的原因主要有:刮墨刀的位置、角度、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印刷色差;油墨粘度变化引起印刷色差;油墨色浓度的变化引起印刷色差;印刷版印到一定量后已变浅;印刷版堵版引起印刷色差;多色混合配置专色时,如果混合油墨中个颜料的比重相关较大,在印刷过程中,如油墨循环不良易发生油墨沉淀从而引起印刷色差。处理方法: a)适当调整刮墨刀的位置、角度、压力,使印刷色相基本保持一致。 b)定时测量油墨粘度,保持油墨粘度的一致,有条件的厂家可以配备油墨粘度自动控制器。

浅谈凹凸印刷制版工艺

浅谈凹凸印刷制版工艺 随着印刷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包装装璜有更高的要求,在色彩上要求鲜艳,在层次上,不仅需要能反映平面的明暗层次,而且需要有立体感的层次,凹凸印刷能使产品增加立体感的层次。 凹凸印刷是图版印刷范围内一种不用油墨的特殊印刷工艺。在印有图文的印刷品上,根据其图文制成凹凸两块版,再用平压平印刷机进行压印,使印刷品图文表面形如浮雕状,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所以又称"轧凹凸",此法类似"拱花"。 凹凸印刷的工艺流程如下:凹凸印版的制作→凹凸版压印。 一、凹凸印版的制作 首先分清图面的主次层次,要以主体表现为主题,运用深浅层次,达到一定深度,然后考虑次要层次,突出的主体部分要使凸起高度高些。印版先制成凹版,利用雕刻工艺进行,可以是木刻版、铜刻版、钢刻版、腐蚀版;其次确定图形与线条的表现方法,主体与一般的层次要协调,版面深处与浅处要协调,一个图画的轮廓要由浅入深,并有一定坡度,雕刻图面是运用透视原理以及近深远浅等表现手法;最后在完成轮廓雕刻后,进行精工细琢,使整个版面光洁匀润。 将雕刻好的凹版,粘在平压平印刷机的金属底板的中央,并校平印版,防止受压不平衡,发生压力不实或走版现象,在压印平板上粘上黄板纸,要校正压力,对凹凸轮廓层次较多的部位,按深浅不同,用黄板纸按压印面大小剪成纸片粘贴,形成与凹版相同的梯形凸模,此时梯形凸模的细部并不与凹版一致,在梯形凸模上铺有一层石膏浆液,石膏浆液用细净石膏粉拌入胶水调成,稠度要适宜,用一张薄型纸盖在石膏浆液上面,在石膏将干未干时进行凹凸试压,为防止石膏粘坏,可在凹版上刷一层煤油。试压时用于轻摇机器,开始时速度要慢,以避免石膏层迅速铺开,形成凹版与凸版不吻合现象。待石膏干硬定型后,可用正常速度压印。初次压出的图形如有不符合质量要求之处,需对石膏层进行修补,并在石膏尚未干硬时,将非压印面上的多余石膏用刀刮去。

凹版印刷知识考试题库

凹版印刷知识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油墨的主要成分包含{颜料}、{树脂{连接料}}、{助剂}、{溶剂}。 2.员工更换或研磨刮刀时,要{戴防割手套},更换下来的废弃刀片要放入{废刮刀专用桶}内,不得{随意丢入垃圾箱},以免割伤他人。 3.电眼间距的检测必须在每一卷的自检中进行,用{钢尺}测出一个版周的实际数值,,目测预估到小数点后一位,除以一个版周里的{版数},得到的数值即为电眼间距值。该数值必须控制在工作标准书所示Pitch值的允差范围之内。如有超出,须{及时调整相关生产参数)。 4.压胴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由机台人员及时提出异常现象,用{油性笔}做好标示并提供{印刷异常样品},并填写{废压胴单}交带班主管签字后交版库,以便及时研磨修缮。 5.印刷过程中出现较严重品质异常,领机应首先{处理异常},然后{夹条标示}并{在流程单及MES 系统上注明},且应送{检品}复卷确认,视情况{整版不良去除或注明哪几条单条报废}。 6.在自检中油墨附着性用{24mm}宽的透明胶带粘在印刷面的油墨上,再以{1m/秒}的速度匀速撕下胶带,膜上的油墨{90%}未被粘下为合格,否则作异常提报。 7.常说的“5S”包含{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教养}五项。 8.印刷时色差有个标准范围,在标准范围内可以正常出货,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则就有可能报废。我们所说的这个范围是:dH{≤1.0}、dE{≤3.0}以内。 9.版胴不良的确认必须由领机提报给{带班主管}确认,提供{异常留样}并填写{版胴异常提报单},由{带班主管}签名,同时必须知会{版库人员},便于分析、判别、处理、改善版胴存在的问题。 10.诺克尔粘度仪控制面板上有两行显示粘度的数值,其中上面一行数字代表{油墨的实际粘度}。 11.我们常用色差仪检测在制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颜色差别程度,美能达CR-10色差仪上的dH、dC、dL、dE都代表不同的含义。其中dH数值后会跟有一个字母,此字母表明的是:与基准色相比较被测色在哪个方面发生了改变:“R”代表{偏红}、“B”代表{偏兰}、“Y”代表{偏黄}、“P”代表{偏紫}、“G”代表{偏绿}。 12.首自检取样数量要求{≥2版周},取样频次要求{每卷}取样1次。 13.为保证生产顺畅,交接班时,交班方至少给接班方准备{2H}生产的原物料;如果是换单交班的,则须完成{新订单的领料}。 14.半制品所用纸管应与原膜宽度相同,最长不能长出半成品{2cm}。 15.现场人员设备保养项目包括{清洁}、{检查}、{给油}三项。 16.版胴在上机前,应根据{排程}、{送版单}、{版套标示}、{版顶版号}进行确认。 17.上版时必须根据《工作指示单》要求,先确认印刷半成品{出卷方向},进而确定装版方向。 18.异常原因细部分析中的5M1E是指:{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测量}。 19.《印刷制程检验标准》上规定,双向拉伸类薄膜:主要图案套色偏差{≤0.20mm},次要图案{≤0.35mm}。 20.印刷机的张力系统包含{印前张力}、{印后张力}、{收卷张力}、{放卷张力}、{收卷牵引辊张力}、{放卷牵引辊张力}六部分。 21.印刷时所用的单元机组都要打开加热开关,以便油墨及时干燥。那么设定温度时需要考虑{印刷面积的大小}、{印刷速度的快慢}、{印刷材质的不同}三个因素。 22.蒸煮油墨中添加固化剂的作用是{增加油墨的附着力}。 23.印刷机正常停机时,应先降速至{50 }m/min以下,再按停机按钮。 24.印刷首检的八项管制重点是:{外观}、{颜色准确性}、{条码正确性}、{图案文字正确性}、{出

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

丝网印刷中常见的问题 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的原因的,但更多的则的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 1.糊版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是什么? 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丝网印刷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的错综复杂的。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 ①承印物的原因。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例如:纸张类、木板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造成糊版。 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的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另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其次是,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 ③丝网印版的原因。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④印刷压力的原因。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是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不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⑤丝网印版与承印物间隙不当的原因。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印版不能脱离承印物,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附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版。 ⑥油墨的原因。在丝网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干燥过快,容易造成糊版故障。特别是在使用挥发干燥型油墨时这类现象更为突出,所以在印刷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溶剂控制干燥的速度。在选用油墨时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一般在冬季使用快干性油墨,夏季则应在油墨中添加迟干剂,如果使用迟干剂还发生糊版现象,就必须换用其他类型油墨。 使用氧化干燥型油墨,糊版现象出现得不是很多,但在夏季如果过量使用干燥剂,也会发生糊版现象,一般夏季要控制使用干燥剂。 使用二液反应型油墨时,由于油墨本身干燥速度慢,所以几乎不发生糊版现象,但偶尔也有发生糊版现象的。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粘度增高造成糊版,其主要原因是:版上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粘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如果印刷图文面积比较大,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消耗多,糊版现

印刷制版工艺

一、名词解释 1.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即光栅图像处理器,功能是将制作好的PS或 PDF页面快速地解释成可控制激光记录仪输出点阵的命令。 2.出血:出血就是印刷完了裁切的时候为了防止裁切出现颜色和尺寸的偏差多 出3mm-5mm的尺寸. 3.拼大版:是结合印品特点和印刷工艺,将小版页面拼合到大版上的工艺过程。4.陷印,也叫补漏白(trapping),是一种专业的印刷技术,用来弥补色版之间因 套印不准引起的缺陷。 5.色温:当某一种光源的色度与某一温度下的绝对黑体的色度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 6.光源的显色性:以日光作标准, 将白炽灯等人工光源与其比较, 显示同色差异的能力。 7.网点扩大:网点在加网阴图片上形成时与印到承印物上时的尺寸增大,这种增大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8调频网点:是通过对固定大小的“网点”进行分布密度和分布频率的变化来呈现出网目调灰度,同时网点在排列时,网点的大小不变,而中心距发生变化,通过网点的疏密反映图像密度的大小。 调频加网:通过网点的多少来表现图像的深浅明暗层次。 9.调幅网点:指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网点大小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10。书帖:将印张按号码排列顺序,折成一叠多张页。 二、填空题 1.印刷术诞生的标志是雕版印刷术,铅活字发明者是德国古登堡 2.印刷原稿根据介质可分为:反射原稿、透射原稿、电子原稿 印刷用纸的分类:新闻纸铜版纸胶版纸 4直接印刷、间接印刷的判断 直接印刷和间接印刷的区别在于:直接印刷的印刷版直接和印刷介质相接触,油墨直接从印刷版转移到印刷介质上;间接印刷一般都会在印刷版和印刷介质之间有另外的滚筒。 胶印为间接印刷,凹印和丝网印刷可以归为直接印刷。 5.RIP可接收文件格式类型:PDF、PDS、TiFF 6.加网过程是将连续调图像转化为半色调图像 7折页机根据原理分为:刀式折页机、栅栏式折页机 8从颜色媒介而言可分为色光、色料 9世界上最早出现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0胶印印版表面有两部分组成:亲水的空白部分、亲油的图文部分,胶印原理是油水不相溶 11连续调半色调图像的判断 从高光到暗调部分以连续密度表示浓淡层次的变化的图像成为连续调图像;由网点反映浓淡层次的变化的图像为半色调图像。 12正度纸、大度纸尺寸 标准正度纸是尺寸为787×1092(mm)的纸张 标准大度纸是尺寸为889×1194(mm)的纸张 13折页方式:平行折、垂直交叉折

电雕制版工艺流程资料讲解

电雕凹版是目前国内软包装凹印行业用最普遍的一种印版,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将对软包装凹版的电雕制版工艺流程加以简单介绍。 接稿和审稿 接稿和审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接稿人员首先必须与客户沟通好,弄清楚活件的类型:是新版、改版还是旧版重雕?如果是新版,就要经历图1所示的整个工艺流程;如果是改版且客户自带旧版辊的话,就可以省去机加工工序;如果是旧版重雕(比如铜层被划伤),则可以省去机加工和电脑制作两道工序。下面以新活件为例对接稿和审稿工作进行介绍。 图1 电雕制版工艺流程图 首先检查客户提供的资料(光盘、彩稿、塑料样或者标准色样、文字性说明等),并一一做好登记,因为有些物品资料在发货时还要随版返还客户。接下来就该审稿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1)首先要确定稿件的成品尺寸,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2)根据稿件尺寸计算出合适的版辊尺寸(长度和直径)。 (3)确定堵孔的尺寸及版辊直径的递增值(一般为0.03mm)。 (4)根据印刷方式(里印或者表印)确定是制正版还是反版,如果是里印活件需制正版,表印活件则需制反版。 (5)根据稿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哪几色制版(即版辊数量)。 (6)根据印刷方式确定印刷色序,一般来说,里印活件的印刷色序是由深到浅,比如黑→蓝→红→黄→白,而表印活件的印刷色序则恰恰相反,通常是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进行印刷,比如黄→品红→青→黑。 (7)如果稿件铺满底色的话,确定是否要需要出血。 (8)确定客户对套印线的类型有无特殊要求。 (9)明确是采用普通的分切检测线,还是客户另有特殊要求。 (10)明确客户对分切方向有无特殊要求,在确定拼版方向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可以避免成品膜卷的重卷。另外,如果产品要在自动包装机上自动包装,也需要考虑拼版方向。 (11)制袋技术的要求,比如是三封袋还是背封袋?如果是背封袋,制袋光标要用什么颜色?光标尺寸大小有无特殊要求?如果是三封袋,那么热封边的宽度应该留多少等。 上述问题确定之后,就可以填写版辊加工单和制版说明书了,并在版辊加工单和制版说

印刷制版常见的问题

印刷制版常见的问题 (一)常规检查: 第一、拼版前:文件必须经客户确认并提供有关文件的原文件(样)及确认稿。 第二、确定客户需求:出几开几色、是否出刀模、UV(光油)、凹凸版、烫金版及拼法左右自翻、上下自翻、正反面、对插版或是几个合拼还是其它的一些特殊拼法: 第三、文件规格及版面内容的确认:文字和字体、颜色和规格(包括各种鞋盒、茶盒等各种形式的规格)、图案和比例(如文字是否离边太近了) 第四、对文件技术上的检查: 1、是正常四色还是专色、是否需要陷印或压印。 2、是否有十字线、咬口线、晒版线(套版色)、出血。 3、注意烫、凹凸或光油的位置处理。

4、如果底色是深黑的,那上面的白字要做大一点. 5、对信息栏进行检查,是否有文字未被转换及位图是否是CMYD 模式,位置导入的格式是不是在(TIF、PSD、EPS)范围内。 6、在黑与银或金色叠在一起时,最好露空白,否则文字变色很厉害。 7、发片时,要发一个原文件及一个jpg(彩喷稿)文件,不然出片人员无法检查。 第五、对文件中的位图处理的颜色、色彩、文字以及钩画的标志必须重新检查一遍。若发现错误,修改后必须再检查一遍至没有错误出现, 第六、检查方法:一般分为自我检查,叫同事相互检查,有疑问、单比较大或麻烦时请上级检查。 第七、出片的cd中一定要注意压印要告知对方,还有就是图一定要检查不能被割不管什么情况,文件必须做清楚,该是什么模式的就是什么模式的,不要叫出片公司去更改.清楚了没有呢

第八、在ai中,有没有办法找到所有的颜色。 第九、输出前一定要让客户确认一下,若客户说不必确认,那也必须让交待稿的人确认以防传达过程出现错误。而且必须携带。 第十、拼胶装时,按首先要按正常骑马订拼成几副对开如(1-16,2-32跟骑马订不一样),封面一般要单独拼,因为要加厚度,胶装一般都有经过线装后. 第十一、如果是满底黑(很黑),可能是印两次,或是加兰等其它颜色,白色的字要加大。 第十二、做盒子时一定要写上规格,规格用12号的字,盖底都要写上。 第十三、做盒子时,糊口做在大面的旁边,以便以后产品装盖子好盖。 第十四、十字线更改:上下左右居中位都要写放上十字线,十字的线条可以粗一点。四周成品位还要做上角线,角线可以粗一点,以便订纸及晒版。

常见凹版印刷机技术问题集锦

常见凹版印刷机技术问题集锦 套印误差 套印误差大都是凹版印刷机印刷中的常见缺陷,其现象是,在多色套印过程,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误差. 第一方面:人员素质 因为套色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员工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印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到用心、细心、责任心。工作时要做好自检、自查,多方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方面:设备因素 整个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套印的张力控制,加热送风系统,压印橡胶辊、版辊、版轴、导向辊等系统的配合,这些情况决定了套印时的温度、压力、平行度、伸长率、卷取等,而套色系统本身更是限定了其精度。 版辊的递增不合适,易产生纵向套色不准,压印辊橡胶变形,弹性不足。要保持压辊处于良好的状态。 第三方面:操作工艺 基材张力设置不合理,张力太小,基材松弛,纵横向套色均不准;张力太大,基材横向收缩以及纵向套色不稳定,据此相应调节张力。温度不合适,特别是烘箱温度太高,冷却辊温度太高使薄膜变形,对于不太平整的薄膜应适当提高预热箱温度。

烘箱中进排风量不平衡,造成薄膜在烘箱中抖动,应用风速计测量进排风量,加以控制。 版辊安装不合适,如产生偏心,在版辊安装前一定要把堵头上的油墨洗干净。 刮刀线 产生的原因 1. 无油墨的线痕。主要是油墨中混入了坚硬的杂质,如沙子等,这些坚硬粒子嵌在刮刀刃口处而造成。有时这类刮刀线痕也呈虚线,这种刮刀线痕很容易损伤印刷和刮刀。 2. 较粗的有油墨的连续刮刀线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较粗的软性粒子或杂质顶起了刮墨刀,或者刮刀刃口损伤而产生。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刮刀线痕。 3. “流星”状的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一般在印刷版辊的网点很浅或未雕刻网点部分出现,时隐时现,对产品质量危害极大。这类刮刀线痕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不断有人从油墨、制版、印刷环境等方面作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是比较完善的。比较好的为“活性粒子假设”。 4. 细丝状的连续性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细小像头发丝一样,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印刷机上很难观察得到,等到发现时已

丝网印刷常见问题

丝网印刷 1 、绷网后在网版制作前丝网为什么要进行网前处理?网前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网前处理分为粗化和脱脂。 A. 对聚脂(PET)弱极性材料进行粗化处理,使其表面增加多孔的不光滑表面。处理过的PET网能增加与感光材料的结合面积,从而提高感光材料在网上的附着力。 B. 对网版上的丝网进行脱脂是为了除去油污,提高感光材料与丝网间的亲合力以及网版的耐印次数,减少网版在制作过程中感光层上的针孔。 2、在制作网版时,如何使感光层表面的平均不平整度(PZ值)减少? 1)PZ值、的大小与制版方法有关。简接制版法、毛细直接制版法、感光胶制版法。 2)涂感光胶制版法PZ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a. 涂胶干燥后,网版平置在干燥箱内且印刷面朝下。 b. 最后一次刮胶应在印刷面上,且干燥时网版印刷面朝下。 c. 印刷面上刮涂感光胶的次数增加,有利于减少PZ值。 3、网版涂感光胶后为什么一定要彻底干透? 若感光胶层内稍带有水气,则水气会在曝光时对光产生折射,从而影响到感光胶的交联度。另外感光胶未彻底干燥也会阻碍交联,从而导致网版曝光后显影时出现针孔、脱胶及胶层与丝网附着力下降、耐印次数减少等弊病,因此,曝光前的感光层干燥程度至关重要。 4、怎么选择网版的曝光时间? 请用柯图泰专用曝光计算尺测试。此计算尺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一次曝光就能得到五个曝光参数,正确的曝光参数必在其中。 5、网版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头会产生哪些后果? 1)曝光不足: A、感光胶层减薄太多容易出现针孔。 B、图纹或导线的边沿容易产生锯齿。 C、网版的耐印次数下降。 D、网版回收难,在脱过膜的丝网上易出现图纹阴影。 2)曝光过头: A. 图纹会失真,细线条会更细,低调网点扩大,高光网点缩小。 B. 冲显困难,漏空部分出现残胶从而使油墨不过网孔。 C. 模版变脆。 因此,制版前一定使用曝光计算尺确定准确的曝光时间,从而制作出不同要求的网版来。 6、经过前处理的网版与涂胶网版在同一烘箱中干燥会产生什么质量问题?如何解决? ⑴前处理的网版的含水量很高,烘干时会有大量的水分挥发出来,从而使涂有感光胶的网版干燥程度降低、干燥时间延长。 ⑵感光胶二次吸水会使感光胶层不能干透,从而难以确保曝光(晒版)参数的准确性,使网版质量波动很大。 ⑶解决的办法:分别烘干。

印刷制版的工艺过程

印刷制版的工艺过程

印刷制版的工艺过程(1) 印刷制版的工艺过程(1) 收集资料——扫描图片——文字录入——图象设计——版面编程——输出菲林——打样——较对——成品 扫描仪技术指标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原稿种类、输入分辨率、扫描密度范围、有效输入灰度级、输入速度、输入数据格式、接口标准、输入幅面以入缩入倍率。 原稿种类是指透射或反射,阳图或阴图原稿等。 输入入分辨率是以每英寸分辨的像素点数来表示的,以DPI为单位。输入分辨率的高低直接的清晰度也就越高。反身原稿最高输入分辨率通常为600DPI-2400 DPI,透射原稿最高输入分辨率通常为300 DPI-80 00 DPI。 电脑创意软件的选择 目前,国内较多的电脑美术设计在微机平台上用IBMPC及它的兼容机来作三维和三维的徒刑和动画制作即视频制作。面Macintosh 机从一开始出现就是图形界面。多用于作平面设计与印前处理。但 也能做平面,MAC机也能作视频,最近IBM、APPLE、MOTOROLA三家联手推出了POWER PC,PC与MAC软件不能通用已成为历史。从软件上看,Windows3.1操作系统也实现了完全的图形用记界面,绝大部分以前仅在MAC机上运行的桌面出版软件也都有了Windows的版本,例如Photoshop软件,便同时有MAC版和PC版的,在两种机型上都能运用。 目前较为成熟的并投放应用的电脑创意软件(主要指桌面系统常用到的电脑创意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类: 1、图形绘画软件 较流行的图形处理软件有: (1)Adobe ILLUSTRATOR 具有文字输入和图标、标题字、字图以及各种图表的设计制作和编辑等优越的功能,是电脑设计师们常用的。 (2)Aldus Freehand 是美国Aldus公司推出的一个应用广泛的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特别是在报纸和杂志的广告制作以及统计图形的制作方面深受欢迎。 (3)CorelDRAW: 由Corel公司推出的一个绘画功能很强大的软件,并且兼有图形绘画、图象处理、表格制能及制作支画等等许多功能。 2、图象编辑软件 较流行的图象编辑软件有: (1)Adobe photoshop: 是由美国dobe公司发展推出的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一种面向美术创意与专业印刷领域的图象处理软件,是功能最强与应用于最广的一种礼堂沟通电脑软件,用于黑白、彩色图象校正、修版、图象特技制作与分色等处理。倍受画家、摄影师、设计师、影视美术师和修版工的欢迎。 (2)Adobe Dimensiona: 三维立体图案设计的专业软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