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七章国际组织法教案

第七章国际组织法教案

第七章国际组织法教案
第七章国际组织法教案

第七章国际组织法

第一节国际组织概述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国际组织指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的目的,通过协议形式而创设的常设机构。

从广义上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国际组织的概念指的是狭义的概念----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特征:

1、国际组织主要是国家之间的组织:主要参加者是国家,一些非主权国家的政治实体也可以成为国际组织的成员(比如中国香港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并且国际组织不是超国家的组织,不可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不能够干涉国家的内政。

2、国际组织依据国家间的正式协议而创立:协议一般称为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比如《联合国宪章》,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

3、国际组织必须设有常设机构:国际组织是常设性的组织,具有稳定性,因此必须有具体的运作机制,否则就成了国际会议。

4、国际组织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之一,能独立的参与国际关系,承担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5、国际组织产生的目的是国家间的合作

二、国际组织的类型

1.根据活动宗旨和职权范围,可将其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职权范围比较广,联合国)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根据国际组织的地域特点,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与区域性国际组织

3.根据组织对成员资格条件的限制,可以分为开放性国际组织(对一切国家开放)与封闭性国际组织(只对特定国家开放)。全球性国际组织是开放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封闭性的。但是封闭性国际组织不仅仅以区域为限,比如石油输出国组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

4.依据与联合国的关系,可以分为与联合国有关的和与联合国无关的国际组织

三、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 具有实现其目的和达成其宗旨所必要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表现为:缔约权、对外交往权、承认与被承认的权利、国际索赔和国际责任、特权和豁免权、派遣外交使节等

国际组织的行为能力不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来自主权国家在创立该组织的基本文件中的授予.国际组织的权利是派生的、有限的,其权力与活动都不能超越组织的基本文件所规定的职权范围.

1949年关于为联合国服务而受损害的赔偿案

1948年9月17日,联合国瑞典籍调解专员贝纳多特和法国籍观察员塞雷在耶路撒冷执行调解任务时被以色列的极端分子杀害。由于以色列没有立即侦查和处理,罪犯未受到追捕和查明。事后,联合国秘书长承担了对那些在联合国领取薪金或津贴的受害人支付适当赔偿的责任,同时将国家对联合国应负责任的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讨论的问题涉及:对于为联合国工作的人,联合国应如何予以保护?当他们受到侵害时,联合国能不能为他们提出求偿要求?换句话说,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有没有保护权和求偿权?

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

认为国际组织是国际人格者,依据联合国宪章104条:“本组织于每一会员国之领土内,应享受与执行其职务及达成其宗旨所必需之法律能力。”

大会通过决议授权秘书长采取必要步骤执行联合国的赔偿要求。秘书长要求以色列正式道歉,采取进一步措施逮捕凶手并赔偿54,628美元。以色列于1950年6月接受了这一要求。由于贝纳多特伯爵的家属没有提出赔偿要求,上述赔偿款项只作为对联合国本身所受损害的赔偿。

四、国际组织的成员

国际组织的成员一般是国家。但在特定情况下,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政治实体,甚至国际组织本身也可以成为国际组织的成员。

国际组织的成员有正式成员和非正式成员。非正式成员包括联系成员及观察员等。它们在国际组织中的权利、义务不尽一致(比如观察员可以列席会议,但是没有表决权),其资格的取得和丧失的条件和程序也不相同。

五、国际组织的机构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制度化,表现为它们有着完整的组织机构及职能。虽然各国际组织的机构数目和名称各异,但一般都有三级机构:

最高权力机关:大会

执行机关:

行政机关:秘书处

六、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可以通过表决对一些事项作出决议(一般称为决议、宣言、规则等),有的决议是建议性质的,有的决议对成员国有法律拘束力。

国际组织主要机构的会议一般有常会和特别会议两种形式。

会议就其议程所列事项进行讨论和审议,并通过表决作出决议。表决是国际组织决策程序的核心。表决制度大致有以下四种:

1、一致同意制

是指组织内所有成员国都平等地享有一个投票权,组织的决议须经出席会议并参加投票的会员国一致同意方可通过.

一致同意制是建立在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它过于强调成员国的个别意志,实际上赋予了每个成员国以否决权.

2、多数表决制

在坚持一国一票的基础上,以出席并参加投票的成员国的多数同意通过组织的决议.多数表决制有简单多数和特定多数两种.

3、加权表决制

该表决制度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给予成员国不同数量或不同等质量的投票权,即所谓的加权投票权。加权的标准包括人口,出资额,贡献与责任或其他能够显示在该领域重要性的指标.它主要适用于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

加权表决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国际组织内成员国在人口,经济势力,对组织贡献大小方面的差异,有助于保障组织的资金来源和决议的形成和执行.

4、协商一致

这种表决方式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决策程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广泛协商,取得一般合意基础上不经表决而通过决议。一般认为,这种表决方式可以避免硬性投票表决可能带来的弊端,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但是,这一概念和程序还相当模糊,另外,反复协商也耗时过长,影响国际组织的效率,所以在实践仍有待改进。

第二节联合国

一、联合国的成立

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建立

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出席了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经过2个月的讨论,完成了《联合国宪章》的起草工作。1945年6月25日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次日,举行了《宪章》的签字仪式。《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10月24日被定为联合国日。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

(1)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解决国际争端)

(2)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3)促进加强人类福利方面的国际合作。(消除种族歧视、保障人权)

(4)协调各国行动。

2、联合国的原则

(1 )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

(2 )善意履行《宪章》义务原则;

(3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4 )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5 )集体协助原则;

(6 )确保非会员国遵守《宪章》原则;

(7 )不干涉内政。

三、会员国资格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其会员国资格的取得程序不同,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所谓创始会员国。

根据《宪章》第3条,“凡曾经参加旧金山联合国组织会议或此前曾签字于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之国家,签订本宪章,且依宪章第110条规定予以批准者,均为联合国之创始会员国。”按照这一条的规定,参加旧金山联合国组织会议的国家为50个,波兰虽然没有参加旧金山会议,但是它随后于1945年10月15日签署并批准了《宪章》,这样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应为51个。

第二类是接纳会员国

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凡爱好和平的国家,接受《宪章》所载的义务,经联合国认为确实能够并且愿意履行该义务的国家,可以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同时规定,接纳新的会员国,要由安全理事会推荐,由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

2002 年9 月联合国大会接纳瑞士和东帝汶为联合国会员国之后,联合国的会员国总数现已达到191个。

四、联合国的主要机关

大会

安理会

经社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

国际法院

秘书处

(一)联合国大会主要审议机构

1.组成。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会员国的代表不得超过5 名。依照联合国大会的议事规则规定,大会每届会议选举主席一名,通常由安理会5 个常任理事国以外的成员国代表担任。选举的副主席共有20 余人,按照地区分配,由会员国轮流担任,常任理事国的代表可选任为大会的副主席。

2.工作方式。大会主要通过召开每年的常会履行其职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召开特别会议或紧急会议。

3.表决程序。联合国每一个会员国拥有一票投票权。重要问题,通过决议应当获得到会投票会员国的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其他问题,只需要到会投票会员国的超过半数的简单多数票即可通过决议。

4.职权。根据《宪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处理国际事务方面的职权(审议、建议和提请注意);

二是执行联合国组织程序方面的职权(审议报告、选举理事国);

三是处理组织内部行政事务方面的职权(预算、经费)。

(二)安全理事会

(The Security Council)

对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负有主要责任的机构-----行动机关

1.组成:安全理事会由15 个会员国组成,其中包括5 个常任理事国。它们是中国、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非常任理事国为10 个,其代表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任期两年,交替改选,每年改选5 个,改选时不得连选连任。安理会的主席国由安理会的成员国按照其英文国名的第一个字母的顺序轮流担任,任期为一个月

2.职权:主要是担负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任务,其中主要包括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调查、建议)以及制止威胁、破坏和平和侵略行为(经济制裁或其他非武力措施、必要的武力行动)。

此外,还可就秘书长人选向大会提出建议,与大会共同选举国际法院的法官。3.表决程序

(1)程序性事项,以15个理事国中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通过

(2)实质性事项,应当以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数,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作出表决。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否决实质性问题的决议。

在有必要决定某一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这一先决问题时,常任理事国也可以行使否决权,形成双重否决权。

对于程序性事项以外的各类事项的表决方式即所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它体现了国际关系中的所谓五大国一致原则。

集体安全体制国际社会成员以相互约定,对国家使用武力实施法律管制,并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共同防止侵略,维持普遍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制度。

(三)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在大会权力下协调联合国及各机构的经济与社会工作

经社理事会由54 个理事国组成,任期3 年,每届联大改选1/3 ,可以连选连任。经社理事会每一理事国享有一票投票权,理事会的决议均以出席会议并投票的理事国超过半数的赞成票获得通过。

(四)托管理事会---联合国负责监督托管领土行政管理

(五)国际法院--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

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一章中论述

(六)秘书处

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管理机关,由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秘书长助理若干人及其他行政工作人员组成。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进行任命,任期为5年,可以连选连任。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组织的行政首长。

五、联合国改革问题

国际形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联合国今天面临的任务与创建时有了很大不同,因此改革提上日程。在伊战及重建中只承担配角的事实,使长期以来的联合国改革问题再度凸显。日前安南任命了一个包括钱其琛在内的" 威胁、挑战与改革" 研究小组,负责对全球在和平、安全、经济及社会领域面临的重大威胁与挑战进行研究,并就集体应对方法提出意见与建议。

2005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向联大提交了联合国改革报告,呼吁各国一揽子接受报告中关于发展、安全、人权和联合国机构改革等方面的改革建议。1.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提案

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尤为引人关注。目前,由日本、德国、巴西和印度组成的“四国联盟”,由巴基斯坦、意大利、韩国等国结成的“团结谋共识”运动以及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美国已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安理会扩大方案。

“四国联盟”(印度、巴西、德国和日本)2004年曾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他们将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相互支持竞争常任理事国的席位。05年5月16日,“四国联

盟”在联合国散发了第一份有关安理会扩大的框架性决议草案。要求增加6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亚洲和非洲各获2个新增常任席位,西欧和拉美各获1个新增常任席位;同时增设4个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亚洲、非洲、东欧和拉美各获1个新增非常任席位。对于新常任理事国是否拥有否决权问题,草案并未明确说明。6月8日,“四国联盟”抛出新决议草案,除继续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还表示新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问题可以等到安理会扩大完成的15年后再予以解决。

“团结谋共识”运动:05年5月27日,“团结谋共识”运动提出安理会改革计划,要求增加10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扩大后的安理会所有非常任理事国任期将为2年或3年,可以连选连任。至于连选连任的标准和席位轮换的办法,由各地区国家自己协商决定。新增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将在联合国现有的5个地区组内分配,其中亚洲和非洲将各获得3个,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将得到2个,西欧和东欧将各获1个。

美国: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美国一直采取模糊政策,不对“四国联盟”和“团结谋共识”运动的不同提案表示倾向。6月16日,美国一反常态,提出安理会改革新方案,建议增加2个常任理事国,以及2个或3个非常任理事国,并表示将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支持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在安理会扩大问题上,中国坚持以扩大发展中国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为基础,任何改革方案应得到至少90%的联合国成员国的支持。

2.中国发布联合国改革立场的文件

中国政府05 年6 月7日发布《中国关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立场文件》,文件强调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中国欢迎“ 威胁、挑战与变革” 高级别名人小组报告、联合国千年发展项目报告以及秘书长综合报告。

中国认为,联合国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改革应有利于推动多边主义,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和效率,以及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

能力。

改革应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加强国际合作等。

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在安全和发展两方面均应有所建树,特别是扭转联合国工作“重安全、轻发展”的趋势,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改革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和关切。应发扬民主,充分协商,努力寻求最广泛一致。

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助于维护和增进联合国会员国的团结。对达成一致的建议,可尽快作出决定,付诸实施;对尚存分歧的重大问题,要采取谨慎态度,继续磋商,争取广泛一致,不人为设定时限或强行推动作出决定。

文件分四大部分对中国在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法治、人权与民主以及加强联合国等方面的立场进行了阐述。

六、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英、美等国的阻挠下,联合国拒绝承认中国新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由于代表权的问题进入了一段困难时期,直到1971 年,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三节联合国专门机构

一、概述

根据协定同联合国建立法律关系或依据联合国的决定而设立,并在某一特定的业务领域内负有重大国际责任的政府间专门性国际组织。

二、联合国专门机构的类型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专门机构

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二)科学技术交通等方面

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三)工农业方面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四)金融贸易方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多边投资保证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世界贸易组织

第四节区域性国际组织

一、概述

区域性国际组织是指在相同的地域内的国家或者虽不在相同的地域但维护区域性利益为目的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与集团。

特征:区域性组织在地理上的局部性;成员国在民族、语言、文化和历史上的相似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宗旨及活动通常是维护本地区的共同利益,促进本地区的合作。

目前,区域性国际组织主要有:美洲国家组织、欧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东盟等。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

《联合国宪章》肯定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地位,规定在不违反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前提下,区域性国际组织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能。区域性国际组织协助安理会实施依安理会权力而采取的强制行动,但此等行动必须以安理会的授权为限。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所采取的或正在考虑的行动不论何时应向安理会充分报告。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和平解决争端,制止侵略方面处于合作和补充的地位。

三、区域组织简介

(一)美洲国家组织-- 是现存历史上最长的区域组织。

1890年4月14日,美国同拉美17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一次美洲会议上,决定建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这便是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1948年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行的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遂改称为美洲国家组织

宗旨:加强本大陆的和平与安全;确保成员国之间和平解决争端;成员国遭侵略

时,组织声援行动;谋求解决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问题,促进各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的合作,加速美洲国家一体化进程。

(二)非洲统一组织

1963 年5月,31 个非洲独立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他们的代表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成立非洲统一组织,总部设在亚的斯亚贝巴。

宗旨: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和加强非洲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和巩固非洲各国的独立及主权、领土完整;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促进国际合作。

(三)阿拉伯国家联盟

1944 年9 月,阿拉伯各国外长在埃及建议之下,于埃及亚历山大港举行会议,拟订了《亚历山大议定书》,决定成立阿拉伯国家联盟。

1945 年3 月22 日,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也门(今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等七国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签订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公约》(又称《阿拉伯联盟宪章》),正式宣告联盟成立。

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政治活动;捍卫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事务和利益等;各国在经济、财政、交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国籍、护照、签证、判决的执行以及引渡方面密切合作。

(四)东南亚国家联盟

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中国与东盟:10+1。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首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之间举行的会议,通常被称为10+1会议,于1997年举行。

双方还计划于2010 年建成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

由贸易区。

宗旨:本着平等和合作的精神,通过共同努力来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奠定一个繁荣、和平与稳定的基础;在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科技和行政方面促进合作与互助;同其他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保持紧密和有益的合作。

(五)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EU)

是目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集团。

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现有25个成员国和4.56亿人口(2004年1月),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超国家性”引起关注.

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试论国际组织的造法功能

试论国际组织的造法功能 ——以联合国为视角 经济管理系经济学0941 王蓓盈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完善,国际组织发展崛起的相当迅速,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其中尤其以联合国为例,其在国际法的制定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对国际之间的秩序维护和交流沟通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初学者角度分析国际组织造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简单预测国际组织造法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国际组织;联合国;造法;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组织的定义。国际组织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以促进国际合作与理解为目标的多国机构。详细来说,就是两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一种国家联盟或国家联合体,该联盟由其成员国政府通过符合国际法的协议而成立,并且具有常设体系或一套机构,其宗旨是依靠成员国的合作来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随着全球一体化意识的日益加强以及人们对相互合作的国际关系的依赖程度的加深,国际组织自二战以后的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加强以及在国际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无不体现出国际组织对国际关系越来越明显的规范功能。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组织的造法功能。鉴于国际组织的数量繁多,笔者选择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为角度,展开对国际组织造法功能的论述。 一、国际组织造法的必要性 (一)国际组织的无政府状态 虽然国际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各类国际组织,但毫无疑问的是目前的国际体系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下。如同一个国家,在国内政府宏观调控的统治管理下,社会体系合理而有序的运行着,而国际社会恰恰缺少这样一个统一的政府,没有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以实现对全社会的统治和管理的机关。而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国际政治社会的组成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换而言之,国与国之间是平等关系,谁也无权指挥,谁也不用服从谁。所以,国际社会的的最大特点就是分散的和无政府的。而作为战后国际社会中出现的最为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也不能免俗。虽然其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最为健全,但在具体执行时还是根据相互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为主要行事依据的。所以才会发生美国小布什政府无视联合国不准向伊拉克发兵的决定,一意孤行向伊拉克发兵。

国际组织考试重点

国际组织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为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维护石油收入而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960年,目前有12个成员国。OPEC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 3.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最有影响的经济论坛和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1989年APEC正式成立。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繁荣,加强亚太地区联系与合作”。 4.世界银行(World Bank) 是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的简称,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条约。作为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的宗旨是: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集体防御”的原则是北约的基石。 6.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 EU) 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3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了解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注: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是国家性质。 2、理解XX与专政的关系 (1)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2)XX:XX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X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XX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XX。 (3)XX与专政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两者相互区别、相互对立,XX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两者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XX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XX的保证。 3、说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③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4、了解代议制的含义: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XX,也是现代XX政体的共同特征。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XX政体的共同特征。 5、了解XXXX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⑴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X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XXXX制与君主立宪制。 ①XXXX制含义及表现:XXXX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XX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XX政体。其主要表现是,在XXXX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②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⑵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①在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国际组织法

第八章国际组织法 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一般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的目的,通过协议形式而创设的常设机构。国际组织既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即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为谋求合作,以实现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形式而创建的常设性机构。 国际组织法:是调整国际组织内部及其对外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包括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存在与活动的一切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联合国大会:职权最广泛的审议和建议机构 安全理事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 秘书处:联合国的行政部门 联合国专门机构:根据政府间协定成立的,并与联合国发生关系的全球性专门国际组织。它们是专门性的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签订有关协定。 区域性国际组织(regional organizations):是指在相同地域内的国家或者虽不在相同地域内但以维护区域性利益 为目的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与集团。区域性国际组织处依

据其宗旨和职权范围,可以分为一般性区域组织和专门性区域组织。 雅尔塔方式:即“大国否决权”(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产物)。安理会通过程序性事项的决议应以15个理事国中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通过;通过程序性以外的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9个理事国的表决权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即任意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可以否决非程序性问题的决议。但常任理事国不参加投票或者弃权,不构成否决。再有必要决定某一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这一先决问题时,常任理事国也可以行使否决权,从而形成“双重否决权”。为了防止否决权的滥用,宪章规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及区域性办法或区域性机关提交解决争端的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简答题 1、试述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国际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政府依据国际法而创立的常设性机构,其宗旨是依靠成员国间的合作来谋求符合共同利益的目标,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特征:A、是国家间的组织;B、是国家为了国际合作而建立的;C、依据国家间协议而创立;D、设有常设性机构E、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而且是有限的或者派生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院在1949年“关于为联合国服务而受损害的

(完整版)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专题复习(试题分类汇总)

2010一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选修)专题复习 ——选修Ⅲ《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1.材料一:英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国家。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即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执政,渐成固定模式。 材料二:在2010年5月举行的英国议会选举中,没有一个政党在议会赢得半数以上议席。经过艰难磋商,保守党与自民党最终达成联合执政协议,保守党领袖⑵⑵梅伦随后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任命,出任英国新首相,英国出现了战后首个“联合政府”。 ⑴在英国的政体中,国王、议会和内阁分别具有怎样的地位? ①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1分) ②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1分) ③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2分) ⑵请运用国体和政体关系知识,说明“联合政府”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英国政体的根本改变。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2分)英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2分) ②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2分)联合政府的出现反映出英国政体的运行方式发生了一定改变,但这种变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国体和政体,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2分) 2.2010年5月6日,英国议会选举诞生“无多数议会”。经过5天艰难磋商,议会中第一大党保守党最终争取到第三大党自民党的支持,达成联合执政协议。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随后接受女王任命,出任新首相,组建新内阁。战后英国首个“联合政府”诞生。 2010年10月9日至16日,应全国人大中英友好小组邀请,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代表团访华。10月13日,中英议会定期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 ⑴阅读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英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结构特点。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1分)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2分)国王是“虚位元首”,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命首相。(1分) ⑵请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英国议会制度的共同点和本质区别。 共同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英国议会制度都属于代议制制度。(2分)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教案正式版

第二框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从容说课 一、说教材 第二框题“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讲述四个问题: l.主权国家及其权利:这方面的知识是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活动最重要的参加者。主权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关于主权国家的权利,只讲述“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主要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2.国际法及其作用,是本框的教学难点。课文讲了三点:(1)国际法的含义。(2)国际法的产生过程,课文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一是国际法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国际法的制定,它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的。(3)国际法的作用: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国际法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当代国际组织概况,课文讲了三点:(1)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繁多的国际组织,并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2)国际组织的概念。(3)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的依据是正式条约或协议。 4.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课文讲了两点:(1)国际组织的分类。(2)国际组织的作用。首先课文强调由于国际组织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对每一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作具体的分析;其次,课文讲述了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国际组织的作用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其作用十分重要。 二、说教法 讲授点拨法、自学法、图表讲解法。本课可采取复习导入法,也可采取热点问题导入法:教师在课前选择一至两例关于国家主权问题的时事,引导学生讨论产生问题的原因,进入本课内容。关于“主权国家及其基本权利”的教学:由于这部分内容条理比较清楚,难度不大,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关于“国际法及其作用”的教学,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为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国际法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采取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进行归纳。关于“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这部分内容采取自学法。关于“国际组织的分类”的教学,本内容可采取图表讲解法。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主权国家构成的四要素,即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的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简要说明国际法的作用。区分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分析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 能力方面 结合我国的外交活动,历史地具体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综合认识我国参与或对我国有重大影响的国际事件。结合实例,说明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觉悟方面 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认识国际组织的作用。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

(表格)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解读

2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 家 的 本 质 (1)含义和本质: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 (3)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国家也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同时国家职能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5)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区别:国体,即国家性质、国家的阶级本质。它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联系: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并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政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须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取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外来势力的影响,同样的国体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人教K) 4 国际徂织概观 (人教K)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国际组织为数众多,名称各异。有的叫"组织",有的叫"联盟",有的叫"委员会",有的叫"联合会"。 ●你还能说出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吗?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又有国际组织。主权是构 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人教K)相关 较早的国际组织有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行政 组织,主要处理国际15社会中一些非政治性事务。20世纪 出现了大量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组织 体系的核心。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分别联合各自的盟国建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华沙条约组 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不断出现。 冷战结束后,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国际组 织又相继出现。全球各类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 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 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

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以下是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左右两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连线。 (人教K)跨国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在的意义所在。 (人教K)目的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人教K)组织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人教K)自主性 国际组织是、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本质 国家与国家性质 基本含义:国家的阶级本质;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根本标志: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 类型划分: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等 专政与民主 民主和专政都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在国体方面的具体体现。 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国体与政体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②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国体相同的国家不一定采用相同的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程度,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代议制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①民主共和制的基本特征,即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其主要表现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②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又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 议会制和总统制 ①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②总统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民族和国家 含义: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并非所有民族都同时具有以上四个特征)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 任何国家都是有一定的民族组成的,由单一民族国家,也有多民族国家 单一制和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获自治区域.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联邦制国家的特征是:联邦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不得任意干涉. 国家主权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4)国际组织概观 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2,分类:(记忆各种组织的典型代表) 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

《国际组织概观》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 3) (人教K) 4 国际徂织概观 (人教K)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国际组织为数众多,名称各异。有的叫"组织",有的叫"联盟",有的叫"委员会",有的叫"联合会"。 ●你还能说出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名称吗?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国家,又有国际组织。主权 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 要成员。 (人教K)相关链接 较早的国际组织有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行政 组织,主要处理国际15社会中一些非政治性事务。20世纪 出现了大量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组织 体系的核心。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分别联合各自的盟国建 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不断出现。冷战 结束后,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型国际组织又 相继出现。全球各类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在20世纪经历 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

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 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 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 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 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以下是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根据你的理解,找出左右两 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连线。 (人教K)跨国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 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 会存在的意义所在。 (人教K)目的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人教K)组织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 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 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人教K)自主性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 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国际经济法学》第07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 A B C D 、在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中,常见的贷款转让方式不包括 A B C D 、国际定期贷款协议一般规定贷款货币提取国为 A B C D 、在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的以下各种方式中,参加贷款银行不能直接请求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方式是 A B C D

2、下列哪几项属于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内容?( ) A、国际借贷关系的法律制度 B、跨国直接投资的法律制度 C、国际证券投资的法律制度 D、跨国银行管制的法律制度 3、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涉及到的收费包括( ) A、管理费 B、代理费 C、承诺费 D、杂费 4、国际项目贷款可能涉及的风险有( ) A、建设和完工风险 B、经营风险 C、市场风险 D、政治风险 5、为了防范国际项目贷款风险而需要签订的协议有( ) A、完工担保协议 B、借贷协议 C、先期购买协议 D、提货或付款协议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2、(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3、(本题空白。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1分)

恭喜,交卷操作成功完成!你本次进行的《国际经济法学》第07章在线测试的得分为19分(满分20分),本次成绩已入库。若对成绩不满意,可重新再测,取最高分。 测试结果如下: ? 1.1 [单选] [错] 国际货币法律制度是( )的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之一。 ? 1.2 [单选] [对]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 )为中心的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 1.3 [单选] [对] 在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中,常见的贷款转让方式不包括( )? 1.4 [单选] [对] 国际定期贷款协议一般规定贷款货币提取国为 ( ) ? 1.5 [单选] [对] 在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的以下各种方式中,参加贷款银行不能直接请求借款人偿还贷款的方式是( ) ? 2.1 [多选] [对] 特别提款权可以用于( ) ? 2.2 [多选] [对] 下列哪几项属于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内容?( ) ? 2.3 [多选] [对] 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涉及到的收费包括( ) ? 2.4 [多选] [对] 国际项目贷款可能涉及的风险有( ) ? 2.5 [多选] [对] 为了防范国际项目贷款风险而需要签订的协议有( ) ? 1.1 [判断] 无题,直接得到1分 ? 1.2 [判断] 无题,直接得到1分 ? 1.3 [判断] 无题,直接得到1分 ? 1.4 [判断] 无题,直接得到1分 ? 1.5 [判断] 无题,直接得到1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整理

《国家和国际组织》考点梳理 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2)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4)国家类型(按照国家性质划分):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5)国家的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6)国家的根本职能:政治统治职能。 职能。 专政: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两者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国体,即国家性质,它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二者的联系: 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和政体构成了国家制度。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的影响,同样的国体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 (3)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国家大都实行专制政体,现代国家大都采用民主政体。 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比较完善和成熟,但其国家性质决定了不可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存在的必然性: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②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口素质、发展程度等的影响,同样的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体。 (2)国家管理形式的分类: ①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来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

国际组织法大纲(文科)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国际组织法课程从国际法、组织机构法的角度,讲授各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共同涉及到的一些原则、准则、规章、制度等法律问题,探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历史演进,解析国际组织的类型、组成和法律地位,国际组织的结构、职能、议事规则与表决制度,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分析国际组织的法律秩序及争端的解决,国际组织的经费与预算等内容。 2.设计思路: 本课程首先介绍国际组织法的概念、渊源,国际组织的主体、基本原则、编纂、以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基本内容。 本课程以联合国为例分析国际组织的宗旨与原则、会员国、组织结构、职权、活动程序、与国际社会等问题。 本课程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为代表分析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构成及其制度。 本课程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介绍经济贸易领域的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基本法律制度。 - 6 -

二、课程目标 国际组织是联系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桥梁。随着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大量国际组织的存在并对人类各领域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国际社会日益组织化的背景下,各类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律秩序中日益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对于国际组织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掌握国际主要组织的结构、内部法制等内容,并对国际治理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了解和掌握国际组织法的研究方法和资料; (2)了解和掌握联合国的宗旨与各项原则、联合国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联合国主要机构尤其是安全理事会的活动程序、《联合国宪章》的解释问题;并能运用本章学习到的知识,讨论和分析联合国改革等热点问题; (3)能辨证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组织与全球性组织之间的关系; (4)了解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国际社会的组织化趋势及其影响。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 6 -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学习目标】 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 【知识扫描】 (一)三权分立:权力运行的规则 1.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 (1)影响因素: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2)决定因素: 2.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及其核心内容: (1)地位——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2)核心内容—— 3.“三权”所属机关及其运作 (1)中央政权机构及彼此关系: ①中央政权机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②彼此关系——平等而又独立 (2)立法权——属于国会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负责制定法律;②国会、行政机关和法院都要依据法律行事; ③议员由产生,有一定任期,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也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遇。(3)行政权——属于总统 ①行政权属于;②总统由选举产生,直接对负责,不对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任职期间的报酬,更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③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4)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 ①司法权属于美国;②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审判机关。最高法院受理的案件,不论初审案件或复审案件,都是判决。最高法院还拥有司法审查权,审查联邦或州的立法或行政行为是否违宪;③法官均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职守,可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 (二)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 1.三权分立的表现: (1)总统、法院在国会的立法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但是总统有权;可以发布拥有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2)国会、法院在总统行政权方面相互制衡的表现: 行政权属于总统。但是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批准,国会还有权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在第一目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第二目主要介绍了国际组织的结构以及阐述了国际组织的作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三目中,介绍了我国参加世界性国际组织的情况;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多边外交;我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这是提升学生国家意识的关键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国际组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识别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国际组织。 2.对国际组织的分类及在国际社会的作用的了解较少。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组织分类;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教学难点: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探究式教学,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分析讨论、点拨提升、归纳总结等环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采取比较、归纳等方式分析问题的能力。选用热点话题及与我国关系密切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意识。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目标 活动一: 国际组织大观园1.展示国际组织的图片,请学生识别(联合国、非洲联盟、无国界医生、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 2.请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国际组织 3.教师简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分类 4.教师引导学生给上述国际组织分类(结合课本17页)1.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2.了解国际组织的构成,国际组织的产生及发展过程,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 3.引导学生作比较式的分析 活 动 二: 感 悟 国 际 组

织 的 作 用1.教师以联合国为例简要介绍国际组织的一般机构 2.探究活动: 具体要求:阅读有关材料,谈谈国际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积极作用:(结合课本18页) 材料一:联合国想科特迪瓦增派维和人员; XX年底科特迪瓦大选后,巴博和瓦塔拉都宣布自己获胜,并于12月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科陷入“一国两主”的政治僵局。此后科局势日趋恶化,暴力事件频发。科特迪瓦政治危机发生后,非盟相继派特使到该国进行斡旋。联合国安理会19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向联合国驻科特迪瓦行动团(联科团)增派XX名维和人员,以保护科特迪瓦民众免受武装威胁。

第三学期 国际经济法学 第七章

第三学期国际经济法学 第七章国际金融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有国际储备资产是( ) A、黄金 B、外汇储备 D、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头 C、特别提款权 寸 2、国际定期贷款为( )贷款。 A、短期 B、中期 C、中短期 D、长期 3、在间接参与型国际银团贷款中,常见的贷款转让方式不包括( ) A、权利让与 B、转贷款 C、代理 D、合同更新 4、国际定期贷款协议一般规定贷款货币提取国为( ) A、合同签订地国 B、贷款人所在地国 C、借款人所在地国 D、贷款货币发行国 5、在项目贷款中,购买协议是由( )订立的。 A、主办人与贷款人 B、主办人与项目公司 D、项目公司与其产品购买 C、项目公司与贷款人 人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在国际融资协议中,贷款人可以通过( )使其与借款人的其他债权人处于平等的清偿地位。 A、保持财产条款 B、平等位次条款 C、消极担保条款

D、财产约定条款 2、在间接国际银团贷款中,牵头行将参与贷款权转让给其他银行的方法通常有( ) A、合同更新 B、转贷款 C、让与 D、隐名代理 3、国际商业银行定期贷款涉及到的收费包括( ) A、管理费 B、代理费 C、承诺费 D、杂费 4、为了防范国际项目贷款风险而需要签订的协议有( ) A、完工担保协议 B、借贷协议 C、先期购买协议 D、提货或付款协议 5、按照国际融资协议的规定,通常属于“先期违约”的事件包括( ) A、连锁违约 B、借款人丧失清偿能力 C、借款人资产被征用 D、借款人陈述与保证失实

一、 1.C 2.C 3.C 4.B 5.A 二、 1.BC 2.ABCD 3.ABCD 4.ACD 5.ABC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点汇总.

非凡教育2018届高考《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精编 一、国家概况 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2整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3适当的政体能巩固国体;不适当政体会危害国体。 2、影响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除国体对政体的决定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 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主、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3、维护国家统一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3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二、英国 1、英国国王:英国政体的显著特征是存在君主。国王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是一个“虚位元首”。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 2、英国议会: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有(1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做出决定;

(2随着社会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会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是根据内阁的提案做出选择。 3、英国的内阁和首相 (1内阁产生:议会大选后,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组阁人数由首相确定。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 (2首相权利:即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掌握政府人事大权;领导内阁,对重大问题作出最终裁决;控制国家财政大权,掌握预算决策权;有权建议国王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是武装部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英国首相权力虽然很大,但仍要受到种种制约:如果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首相已经不能胜任,他就必须下台;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舆论和反对党随时关注首相的一举一动,制约其“过分”行为。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1从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其人员构成的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2英国国王和王室世代承袭,逐步演化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拥有巨大的资产,在英国社会中仍位居最上层。 (3议会上院主要由贵族组成,历来是英国保守势力的大本营;下院主要由共党和保守党掌控。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4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两党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没有根本区别,两党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三、法国

第重要的国际组织教学设计教案

第五章第三节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内容解析 本节课主题:“重要的国际组织”一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的第三节。前两节分别讲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及“国际合作”。三节内容虽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是层层深入,紧密相连的,即先介绍国家和地区,然后讲述各国各地存在着发展差异,之后讲述为了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合作,而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造就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教给学生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着力于基础,着眼于发展,给学生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节课兼容了许多政治、历史知识,与当今许多热点、焦点问题息息相关。 2、本节内容怎样上更好?没有以往的经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本节内容以让学生了解、知道为主。与其让老师来平铺直叙,不如放手给学生。现在的中学生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动手能力强。像这节课从收集资料(图书馆、报纸、网络等)到课件制作、巩固练习的形式(有四人小组、男女生、小队、同号)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完成。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是最主要的学习动力,?他们喜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普遍渴望了解有关

国际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本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体育、卫生等各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喜爱。现在是信息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喜欢上网,喜欢查找新知识。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生普遍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这堂课的形式涉及就是符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熟悉世界主要国家的分布,知道或会利用世界地图查找有关国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球概况和世界地理知识概况之后,对世界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知识拓展,学生在此前已经形成的利用地图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学生 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在资料搜集与分析整理的基础上,了解国 际组织的产生,认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能举事例说明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时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 重要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重要国际组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