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加法的验算教案

加法的验算教案

加法的验算教案
加法的验算教案

《加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会加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引用场景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加法验算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验算,使学生明白做事必须仔细谨慎。

教学重点:

加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加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你是怎样填?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1。

(1)出示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

提问,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要求"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说清楚列式的根据。

135十48=183(元)

1 3 5

+ 4 8

师: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这一道题算得对不对呢?我们除了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外,还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以便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

那这一道题该怎样验算呢?请各小组讨论。

(2)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生1:可以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

48十135=183

生2:可以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183-135=48或183-48=135

(3)注意: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而要认真地加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4)提醒学生注意验算的格式。

(5)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27页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1题的第一行。

学生完成后,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2题。

讲评时,要学生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样订正。

四、课堂小结

指名说说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135十48= 183(元)

1 3 5 4 8

+ 4 8验算:+1 3 5

1 8 3 1 8 3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教学反思:《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平罗县城关五小党兵 9月24日,我上了一节教学常规课,听课的老师有学校李春霞副校长、李秀霞主任和闫丰琴老师。课堂的40分钟过得很快,在课堂中出现的闪光点和问题却是值得我反复思考。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加法的验算”,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过实践探索认识到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并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重点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对加法进行验算。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本节课我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主题情境得到疑问,由疑问引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经过学生合作学习之后得到方法,最后用得出的方法完成练习。我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都有突破,但在细节的教学和练习的实效性上出了些问题.我逐一列下来,对自己起个警示作用。 1.准备不够充分。这节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在课堂上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想的效果。主要是练习环节,觉得给予学生的练习太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只求速度,完成的练习没有质量,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 2.老师的言传身教,细节很重要。教材上给出的东西很少,要求老师去挖教材,渗透教材的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学生刚学习完笔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后进入的新内容,但是在这个新内容里还是要不断去巩

固复习刚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笔算格式要标准,计算要正确,书写要漂亮。我要求学生用直尺画竖式的横线,自己在黑板上写反而没做到。 3.鼓励语言不够丰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计算类的数学课会使学生或多或少地觉得枯燥无味,这需要老师不停地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在鼓励语言这方面我还需要多积累,向有经验的老师们多学习。 4.导向语言不够明确,不够精练。教学环节之间的链接全靠教师的导向语言,在突破本节课重点----讲解验算的方法时,因为我的导向语言不够明确,致使回答问题的那名同学开始紧张,都忘了自己本来要说什么了。有时我的教学语言成了哆嗦的重复,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流畅性。 5.课堂的宏观调控,时间的掌握不准确。因为没有准确地计算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本节课最后的比赛练习我没能好好讲解,全课总结也显得有些仓促。 以上这些都是对我的一个经验教训,上好一节课并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心思认真准备,课前要想到可能发生的所有状况。一堂课下来,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也是高兴的,沉重于对自己认识不够,自视过高,高兴的是我发现了这么多不足,以后的教学里我会有意识地去改正这些不足,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古人说过:空杯的心态才会学得更多。我会以这种成长和空杯的心态继续学习,做到更好

加减法的验算

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 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体验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并撑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264+158= 2、422-158= 【设计意图:学生计算完第一个算式之后会立刻得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让学生回忆加法算式中加数、加数、和之间的关系。】 师:第二个算式你们没有计算怎么一下子就说出结果了?你发现了什么? 师:(1)根据第一个算式你还能够想到哪个算式? (2)如果用加数1、加数2、和来表示这些数,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200-165=45 师:跟据这个算式,你还能想出哪些算式? 如果用文字把这样类型的算式全部表示出来,你可以怎么表示? 生: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设计意图:有了第一个题作为铺垫,学生都能够模仿自己总结算式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1、加法的验算

师:周末,妈妈带着明明去商场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衣和48元的运动鞋。请问,妈妈要给售货员多少钱? 135+48=183(元) 1 3 5 + 4 8 18 3 师:xx计算的正确吗?怎样检验这个加法算式的结果?你先自己试着帮忙检验一下,再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检验的? 生:(1)、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48+135=183 (2)、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183-135=48或183-48=135。 师:你能帮助总结一下检验加法算式的结果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验算? 加法的验算: 加数1+加数2=和 验算方法:(下列之一均可) 加数2+加数1=和 和-加数1=加数2 和-加数2=加数1 练习: 书p27 (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 【设计意图:巩固加法算式验算的方法。】 2、减法的验算 师: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200-183=17(竖式计算) 师: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结果正确吗?可以怎样验算? 交流算法得出减法的验算方法: (1)、把付出的200元钱减去找回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183元。(2)、把应付的钱183元,加上找回来的17元钱,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妈妈付出的200元钱。 师:你能帮助总结一下如何验算减法算式吗? 减法的验算:

20以内加法竖式教案

20以内加法竖式教案 【篇一: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 xxx学校 xxxx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部分,10以内加 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二单元的起始课,第二单元属于数与数的笔算,是本册教 材的重点单元之一。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 加减法,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重 点强调了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学情分析: 本课是这学期的新课,是在学生复习了上学期所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通过复习,第一、二层次学生能进行10以内 的加减法运算,有了笔算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教学将使学生初步 了解用竖式进行笔算的方法,为以后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以内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加 法的竖式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与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 齐进行相加的算理。3. 教学重点: 会写加法竖式,掌握书写规则,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借助情境,导入新知 1.出示课件,在情境中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吧,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 增长我们 的知识。好不好? 生:好。

师:看大家都已经集合好,准备出发了。 二、探究新知 2.出示图片和题目 师:学生和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指名列式,板书 7+2= 抽学生回答,7+2=多少?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能给大家说一下吗? (指名说一说) 师:很好,说的很清楚,他是借助数的组成来解决问题的。 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可以计算呢? 4.经历计算过程,探究竖式算理 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竖式的写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能不 能通过算式的形式来表达呢,让别人知道你是把7和2合起来的? 5.把算式竖过来写就是竖式,板书: 7 + 2 师:竖着写有什么好处呢?更清楚的告诉别人,是把7和2合起来。 6.写成竖式,你会吗?试着写一写,比比谁写的美观。 写竖式要注意些什么?怎么才美观? 分开点写,相同数位要对齐,加号往前写,不要忘掉。三、 1.出示3+5=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2.订正,说说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看谁书写工整,计算正确。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 5+4= 3+3= 2+7= 0+8= 5+2= 7+0= 8+1=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10以内的加法竖式计算。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书写要工整。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试一试第1题。板书设计: 10以内加法竖式计算 7+2=9 7 + 2 9 相同数位要对齐

《加法的验算》教案

加法的验算 塘坳小学教师:彭小洪 教材分析: 教学加法的验算。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内容: 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验算。 2、引导学生感受验算的多样性。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加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加法的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老师听说你们班的计算能力很强,老师今天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15+12=27 60+18=78 30+40=70 12+12=24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出来。 2、老师还想考考同学们其它的问题,你们还愿意吗? (1)、请说出这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加数 加数 和 师:同学们真棒。请看下一题。 (2)、先计算,再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 15+20=35 20+15=35 由此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真佩服你们。 师:接下来这道题可难了哦,同学们可得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了。 (3)、根据15+20=35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并看看有什么发现? 35-15=20 35-20=15 由此发现: 和-一个加数=别一个加数 师:从以上对你们的考查,老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聪明的好孩子。 二、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吗? 师:你单独买过东西吗? 2、引出问题。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一套运动服135元,一双鞋48元。

2.05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加减法的验算 学校:执笔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 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设计意图】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 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 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计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师面批学生答案,个别学生应给予指点,课件出示: 讲解之前先处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问题。 师问: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呢?怎样才能对它进行验算呢?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师点评。 师: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加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互相说后发表意见。)师:(挂图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师:看小精灵说什么?(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1 3 5 + 41 8 1 8 3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如: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 2、数学门诊部。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板书设计:加法的验算 135+48=183(元) 1 3 5 验算: 1 8 3 1 8 3 4 8 + 41 8 - 1 3 5 - 4 8 + 1 3 5 1 8 3 4 8 1 3 5 1 8 3

《加减法验算》教案

《加减法验算》教案 第8节加法验算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4~65页。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到商场买衣服的情境,通过母女俩算的结果不同的情境,提出“谁算得对呢?”的问题,在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查谁算得对过程中,学习加法的验算。教法建议 教材呈现了学生不同的验算方法,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用减法验算加法的方法。最后通过“议一议”让学生体会验算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学生会用竖式进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掌握了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做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学生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法建议 在掌握了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加法的验算,可让学生边思考,边讨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验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加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准备铺垫 出示下题。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7=102 57+45=() 102-57=()102-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复习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做好知识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64页例题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提供的信息和小青蛙所提的问题。 师:谁能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师:谁算得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加法的验算。 师:你能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就请你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信息,结合小青蛙提出的问题,揭示验算的目的和必要性。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验一下,看谁算得对。 (3)讨论、交流。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检验方法。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供不同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提供合理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吸取别人好的检验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4页和65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师:我们一起总结下加法的验算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①用199+86,看得数是多少。

【数学】加法的验算

---------------------------------------------------------------范文最新推荐------------------------------------------------------ 加法的验算 详细介绍: 课题: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1 / 7

教学难点 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9+47+86+93+740+10+10 30+70+1050+60+10800+500+100200+300+100 2.坚式计算例3:809+3764 3.竖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范文最新推荐------------------------------------------------------ 4.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再调换两个加数位置相加,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同桌同学编题练习,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确: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教师说明:为了使我们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就需要检验。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3 / 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法的验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9+47+86+93+740+10+10 30+70+1050+60+10800+500+100200+300+100 2.坚式计算例3:809+3764 3.竖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4.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再调换两个加数位置相加,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同桌同学编题练习,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确: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教师说明:为了使我们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就需要检验.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教师板书竖式,并注意巩固计算法则. (3)提问: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呢?(启发学生说出验算方法.) (4)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结论调换加数位置并列出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5)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运算的结果.指出:如果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如果两次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计算一遍. 在验算时,要注意调换加数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结果. 2.认识用原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1)向学生指出:在题目没有要求验算时,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师口述利用原竖式从下往上的验算方法. 3.教师小结加法的验算方法及要求. 验算加法,可以用调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

人教新课标《加法》优秀教案设计13

《加法的验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法、及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加法验算的方法,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用减法验算加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3、养成自觉验算的意识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验算能有效纠正计算中的错误,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者的内容,因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验算。由于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验算检查的习惯,再说习惯也不是一促就会的事,因此,我确定教学难点是养成自觉检查验算的习惯。........................ 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法。本课通过创设买运动服的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计算是否有误。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验算,再讨论,把学生推 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

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同时,本课也较适宜用谈话法来组织 教学,由于学生都有一些生活经验支撑他们的验算活动,在交流方法时,学生有话可讲。在交流中发表自己意见,学习他人意见,相互促进,用谈话法教学是既简单又有实效。.......................... 三、说学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下列能力。1.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本课给学生创设生动情镜,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笔算退位减法的知识,独立尝试验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体验和感悟用数学的成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验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然后讨论交流方法,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在互动中,冲击成见、已有知识和思考习惯,从而产生新知识的。本课中,可让学生小组内说自己的验算方法,再组织汇报交流,相互纠错,突破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仅得到 知识,还有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 四、说教学设计 一、准备铺垫计算并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法的验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一加减法的验算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编排有这样几个特点。 (1 )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 (2)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3)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都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 教学本节内容,首先要注意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例如,根据一幅图画,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可以想加法算减法等,教学中要从这些已有认识出发,去探索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要求。 本节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境图:①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 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 (如果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情节)。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出,并进行计算。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可结合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2 .例1 。 教学加法的验算。教材针对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提出: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下面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一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做一做”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验算的结果怎么样 3.例2。 教学减法的验算。教材的处理与加法验算相同,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生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是:(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 数。(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教学这部分内容依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做一做”的处理方法与例1相同。也可以要求两道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4?关于练习七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七是本单元教学的综合性练习,共9道题。 第1题是巩固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安排了4道三位数加法题和4道三位数减法题,结 合第三节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先计算,再验算。 第2题是找错题,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再改正。既巩固了验算,又巩固了计算。 第3?5题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和填空。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说说是怎样填出来的。 第6题是一道情景题,教材呈现一艘客轮到码头后旅客上下船的情景,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图意,找到条件和问题,提出解答的思路,再独立列式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验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验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157 + 86 = 86+157= 2、填空 157 + () = 243 ()+ 86 = 243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生: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 师: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从图1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 生2:从图1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 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巩固练习 1、笔算并验算。 2、检验下面各题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下面是一组商品的价格,你能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并检验结果吗?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万以内加减法教案设计(全)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以及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和旧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 1、原来把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的数的问题编排在这个单元。现在这部分内 容在三册已经出现。 2、原来按不连续进位到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到连续退位的顺序编排, 现在基本不教学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改革的步子大。 3、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的部分,并且验算 的方法单一。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 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 用计算器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 理解。 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同时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题材,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情境。放手让学生探索,自己完成计算任务。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自己解决计算问题。但有一点也要注意,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借助直观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虽然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是很容易出错,教学时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加强估算,加法和减法都是先估算在精确计算。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加减法的法则归纳不在给出先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讨论得出。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 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情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体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情感与态度 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课时划分

加法的验算教案1

小学数学第五册《加法的验算》 执教者: 夏万玲 教学内容: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会加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探索算理纠正错误,使学生明白验算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验算,使学生明白做事必须仔细谨慎。 教学重点:加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加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来判断对错。 427+543=960 计算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能根据54+67=121写出其他的算式吗?(像这种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或者用减法来检验的方法,我们就叫做验算。) 3、揭示课题:加法的验算 二、探究新知 1、试试看,谁最棒! 276+746= 468+559= 怎样才能知道你计算的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反馈练习(P27页做一做) 746+219= 637+268=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1题的第一行。 学生完成后,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3题左边表格。 四、我是小小神算手(出示课件) 1、找关系

2、啄木鸟医生 五、课堂小结 指名说说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和-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427+543=970 427 543 + 543 验算: + 427 970 970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加法的相互关系,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 在备课初期,我仅仅关注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思考《加法的验算》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有什么密切联系,导致课堂设计处于第一层次教学,没有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在引入新课题时,由于验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非常陌生,所以学生可能会说不出“验算”这个词来,但是,出乎我的预料,学生一口说出了“验算”,当时我就有点慌了,继续我的教学环节时感觉有点接不上。我因该把第二个环节省略掉,当时处理的不好。课堂失败之处在:当时忘记了板书竖式计算的验算过程,对很多学生产生了误导。

加减法验算教案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3节加减法的验算 【第三课时】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2.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用所学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培养自觉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巩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自觉地应用。 三、教学难点: 巩固验算的不同方法,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出示课件)计算并验算下面各题。 378+97= 724-85= 2. 学生独立完成。 3. 全班交流总结。 378+97的验算方法:97+378=475、475-97=378、475-378=97 724-85的验算方法:639+85=724、724-639=85 谁能说说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有哪些? 总结:(1)检验加法的方法:一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和是不是相同;二是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看差是不是等于另一个 加数。 (2)检验减法的方法:一是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二是用差加上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二)灵活应用 1. 当当小老师。 用验算的方法检查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出示课件) 检查这三道题是否正确?说说你是怎么检查的? 2. 猜数。 你知道下面的字母都表示什么数吗?

a +52=268 a -52=268 (1)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2)全班一起交流,进一步巩固求加数就是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求被减数就是用差加减数。 (3)独立完成书P29第4题。 (出示课件) ①全班交流,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判断一下你写的答案对吗?同桌说说都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 3.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判断自己填完的答案是不是正确。 4. 解决实际问题。 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比如购物、乘船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课件) ①从图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追问:总质量、卖出、还剩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独立完成 ④全班订正,说说他填的对不对,你是怎么判断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 2020-04-11 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验算》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理解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件事,好不好?(点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去商店的图片)东东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因此星期天,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二、探究新知 1、师:点击课件,出示东东说的一句话(我们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师:商店的阿姨问东东,小朋友,你能帮阿姨解决一个问题吗? 东东说:没问题,阿姨。阿姨:你们刚才在买的运动服的价钱是135元,运动鞋的价钱是48元,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如:运动服的价钱比运动鞋的价钱贵多少?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当学生说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钱?时教师用屏幕显示这个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能帮一下东东解决这个问题吗?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教学例1(加法的验算) 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自己提出的

加法的验算(1)

课题: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升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原竖式实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 9+4 7+8 6+9 3+7 40+10+10 30+70+10 50+60+10 800+500+100 200+300+100 2.坚式计算例3:809+3764 3.竖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4.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再调换两个加数位置相加,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同桌同学编题练习,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确: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能够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教师说明:为了使我们知道计算是否准确,就需要检验.我们能够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实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准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今后我们实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实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升计算的准确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教师板书竖式,并注意巩固计算法则. (3)提问: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呢?(启发学生说出验算方法.) (4)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结论调换加数位置并列出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5)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运算的结果.指出:如果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准确;如果两次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计算一遍. 在验算时,要注意调换加数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结果. 2.理解用原式实行验算的方法. (1)向学生指出:在题目没有要求验算时,能够利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师口述利用原竖式从下往上的验算方法. 3.教师小结加法的验算方法及要求. 验算加法,能够用调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也能够利用原来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检验. 做练习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 4.反馈练习.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加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加法的验算,27页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 算。 2.培养学生验算的意识和习惯。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验算的意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29+13= 1、请同学口算解答。 2、你能说出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吗? 3、你能根据这道加法算式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4、你根据什么写出这道算式的。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去过)要开运动会了,妈妈也带小明去了超市, ⑴出示主题图 ⑵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看看妈妈给小明买了什么?小明在想什么问题呢? ⑶学生提出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说清楚列算式的根据。

列式:135+48=183(元) 1 3 5 + 4 8 ──────── 1 8 3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要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这道题做得对不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加法的验算(板书课题)。这一道题应该怎样验算呢? ⑷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来讨论验算的方法,看看你们小组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方法来验证你们这道题到底做得对不对,讨论完后,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可以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 48+135=183 可以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183-135=48或183-48=135 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算理) ⑸教学验算的书写格式。 注意:在笔算的右上边写上“验算”,并在验算右边用上冒号。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得结果抄上,而要认真的加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⑹小结; 加法的验算方法: (1)用加法验算: 交换加数的位置,看和是不是相等。 (2)用减法验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