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

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

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rdqu

o;,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考虑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只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

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

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储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

就业规划,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况下,要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而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激情、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而且理论功底扎实,接受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一定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

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

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别出现面试事心里紧张表达不清等情况)。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总结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总结报告

————————————————————————————————作者:————————————————————————————————日期: 2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随着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因而大学生求职之路不轻松。为了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大学生必须早做准备。现今,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准备 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我们组织了这次实践调查,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 目录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 (1)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一) (4)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二) (6)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三) (7) 社会实践调查总结 (9)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24)

4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 调研背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但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从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很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1、调研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的调查 2、调研时间: 2010年5月9日至2010年5月16日 3、调研地点: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 4、调研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如潮般涌入就业市场,数量越来越大,几乎每一个毕业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业的恐慌。大学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新的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危险。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我们大学生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去规划未来呢?为了给我们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准备情况信息,帮助我们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涯,为就业做更加充分的准备,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准备,我们特别利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这次调查。 5、调研主要内容: 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 6、调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2)大学生求职时对各种工作因素的考虑, (3)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知,(4)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情况, (5)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期望。 7、调研拟采取的方法: 从多方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采用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具体了解河北工业大学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社会调查报告 :苏一 班级:营销1323 学号:130222138 成绩:

2015 年8 月 摘要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方面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才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许多人才市场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加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现状 【形势】 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余万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但是形势依旧不是很好,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现状】 典型现状1:“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他们高智、弱小、群居,但是他们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

典型现状2: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由于大城市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2.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从05年的高校毕业生338万,到09年的611万,预计10年更是高达700万,高校的盲目扩招,直接让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直接给就业结构带来巨大震荡;而且“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再者大学的许多专业并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相接轨,所学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背离市场。 图1 高校毕业生折线图单位(万)

2020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2020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 ___。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 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

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完整版)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3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一: 题目 系别: 计算机系 班级: 通信0803 姓名: 朱回 学号: 201X08002315 20xx年7 月5 日 前言: 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 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通过宏观层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收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需求产生发化;新职位的涌现对人才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高校虽然在扩招,但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扩招过程中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都在客观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就此,我们小组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湖南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了解和看法,更好的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二、调查对象与手段 1、调查对象: 湖南科技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2、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湖南科技学 院校园内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 三、调查20xx年6月26至6月28日 四、调查内容 大学生多当今就业形势的看法,根据当今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等。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13个问题。A 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B 在就业网站投放简历 C招聘会现场 D 由学校 E 通过熟人介绍 F 寄发自荐材料 G 其它 9 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 专业技能 B 对单位的忠诚度 C综合素质 D 逻辑思维能力 E 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 F 沟通能力与亲和力 G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H在最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篇一:《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同学 首先,对您能拨冗回答我们的问题表达诚挚的谢意,我们是菏泽学院社科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其可行性对策研究组的成员,我们向您承诺我们所作的调查是匿名的,我们将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绝不泄露任何个人信息。再次对您的支持与合作表示由衷的谢意,祝您一切顺利! 1、性别(1)男(2)女 2、您就读或毕业的院校属于(1)一本(2)二本(3)三本 5、您的家庭属于(1)农村(2)城郊(3)城市 7、您父母亲的职业是(1)农民(2)工人(3)干部(4)专业人员(5)其他

9、您对女大学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态度 (1)非常认同(2)认同(3)中立(4)不认同(5)非常不认同 10、您对“男性以社会为主,女性以家庭为主”的态度 (1)非常认同(2)认同(3)中立(4)不认同(5)非常不认同 11、您理想的工作单位是 (1)外企或合资企业(2)私营企业(3)民营企业(4)国有企业(5)政府机关 12、您选择上述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1)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2)职业的社会声望(3)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4)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能发挥自己的特长(5)行业的发展前景

13、您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比男大学生就业困难吗? (1)是(2)否(3)不一定 15、您在面试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外表形象上的要求(1)是(2)否 15.1 如果有,请问具体的要求是(可多选) (1)身材要求(身高、体重)(2)相貌漂亮大方(3)仪表气质 16、您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是否遇到不公平现象(1)有(2)没有 17、您如何看在求职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1)很严重(2)严重(3)一般(4)不严重(5)极少见 17.1如果有,您当时的反应是 (1)当场提出质疑并与之评理、讨说法(2)到有关部门去投诉 (3)找同学、老师帮忙(4)无奈、气愤、自认倒霉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嘉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公共服务,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今年6月,我们又根据省厅有关要求,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综合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充分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全面情况,较为详尽地获取相关信息。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嘉兴四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嘉兴现有四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所,嘉兴学院;高职(高专)院校2所,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和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学院1所,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据统计,四所高校2009年、2010年的毕业生总是分别为8097和9425人,2009年就业率为94.17%,2010年到目前为止就业率为92.01%。(见表一) 表一:嘉兴四所高校2009年及2010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1

从专业上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五个专业分别是英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人力资源和服装设计与工程;就业率最低的五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工业设计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从去向上来看,民营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比九层以上。(见表二) 表二: 嘉兴四所高校2009年及2010年已就业毕业生去向情况 从性别上来看,面上是女性毕业生就业比例略高于男性毕业生。据高校就业部门老师分析,主要得益于女生谋求工作的积极性高于男生。而从点上来看,有些专业女性就业率明显不够理想,如机械、化工专业,一方面由于存在女生课业成绩虽然优秀但动手能力确实 2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为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人群,这些机会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与形形色色的就业人群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的就业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结果,这里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待就业人数增长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毕业生61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75万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随着我国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发达城市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

些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差距逐渐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们对于就业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资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工作,没有关注其他本应适合自己的工,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较辛苦、伤身伤神的工作)又想获得丰厚的薪资,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评估。部分学生对对自己的求职过程和结果抱有想当然的想法,认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虑到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自身的评价过高,但理想状态毕竟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也与一些好机会擦肩而过。 (二)高校扩招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原本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其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我国高校培养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 二、调查人:XXX等三人; 三、调查对象:各行各业; 四、调查时间:2017年4月25日--2017年5月9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 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对“您认为现在什么专业的大学生更容易就业”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例如:经济类、管理类,机械类、工程类,教育类、语言类,医学类、法学类,其他。这就说明,社会并不偏向任何单独某一类专业,俗话说的好“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肯虚心好学,脚踏实地的奋斗,都会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不能老是抱怨自己没选对专业了或者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了,其实,无所谓什么专业不专业,只要自己爱学习,不是专业的也能成为自己的专业。 社会上认为,大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自信,有理想抱负,可塑性强”、“有创新精神,思维活跃”。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必备精神是“勤俭节约,爱岗敬业”,在“诚实守信、责任奉献”方面也有待提高。让大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有利于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调查表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相对满意,当代大学生极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校园不只是从前人们赞美吟诵的“象牙塔”,更是一个锻炼能力、展示才干的舞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大学生不应该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书呆子,而应该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早点涉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及其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10通信工程 组长:李健学号: 02030013 成员:汪静静学号: 02030006 王旭文学号: 02030023 夏娟学号: 02030026 王莹莹学号: 02030036 刘冠廷学号: 02030049 刘慧娟学号: 02030052 黄静学号: 02030057 刘书龙学号: 02030062 姚稳学号: 02030065 向祖庭学号: 02030066 时间: 10月28号-- 11月03号 指导老师:刘会平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但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价值观工作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经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 10月28号至 11月03号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课题及调查说明 ㈠课题背景 ㈡调查对象 ㈢调查时间 ㈣研究方法 ㈤调查内容 第二部分: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调查数据分析 ㈠对就业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㈡对就业市场的认识 ㈢就业的个人资本 ㈣就业意愿 第三部分:调查发现的问题 ㈠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差异 ㈡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开始注意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对于专业技能和真正的工作经验仍比较匮乏. ㈢企业和学生在人才利用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大学生具有相对理性开放的

就业心态。 ㈣行动与期望的差距 ㈤求稳和趋利成为大学生选择行业的两大动力 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有待提高 第四部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㈠客观原因 ㈡主观原因 (1)就业价值取向失衡。 (2)就业能力不足。 第五部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和对策 ㈠国家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 ㈡各高校要⑴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⑵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让大学生更了解国家政策。⑶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为企业和学生搭桥梁⑷建议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㈢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㈣对大学生的具体建议 第六部分:总结不足与展望 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第八部分:附录—⑴问卷调查表 ⑵原始答卷表 第一部分

调查说明——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程度及就业观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我们就是调查他们拥有的多方面“资本”,整体把握住大学生的就业意识,社会就业资源,及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情况,为将来大学生的培养做好更好准备。 调查时间—— 2010.10.7---2010.10.20 调查对象—— 广州市多所大学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多所大学的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涉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取向、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就业压力、社会就业资源、就业途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调查数据—— 共收集有效问卷91份,其中男性受调查者有33位,女性受调查者有58位;年级为二年级占总比例13.2%,年级为三年级的占总比例79.1%,年级为四年级的占总比例6.6%,而年级为一年级的占总比例1.1%。 调查内容—— 问卷设有题目24道,题目围绕四大方面—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就业供需方面的差异及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学生就业的个人资本和就业意愿等而阐述。问卷的题型有单选、多选、程度性问题及开放性题目。 第二部分 调查分析—— 受调查群体情况分析:受调查群体中有59.3%来自城市,有40.7%来自农村;家庭所在地址为广州的为34.1%,本广东省(除广州市外)占总数58.2%,其他省份占总数7.7%;数据显示83.6%的受调查人员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关注就业机会;90.1%的受调查人员做过兼职,所做过兼职中促销、传单和家教位居前三,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2

报告编号:YT-FS-4979-69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昨天(25日),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 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调查】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

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调查】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解读】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在XX届大学生喊出“零工资就业”之后,XX届大学生就业引起各方关注。据相关部门统计公布,XX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人,比XX年增加82万人。我们虽然是大三的学生,还没有直接面临就业的压力,但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我们也不得不密切关注当今的就业形势。那么在日趋明显的就业压力下,我们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呢?我们可以多去些招聘会现场看看,切身地参与进去,多与招聘官沟通,了解现在社会都有哪些岗位的需求,各个行业都要求哪些技能。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也能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 为了初步了解就业市场,我和一名组员于2月10日来到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参加了备受广大毕业生关注的“苏州市XX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据说这次招聘会一共有519家单位,544个摊位,12239个岗位,吸引了不少应届及往届毕业生。博览中心分为3个区:3a区主要分布新区、市区、医药卫生、保险、金融系统以及建筑类单位,4a区主要分布园区、县级市(区)、外贸、外地单位以及创元集团下属单位,5a区主要分布事业单位(据我们当天观察基本上就是学校和医院)。因为我们是师范专业的,在了解了各单位分布的位置之后,我们主要去了5a区的学校。我们看见在像苏州九中、十中、三中这样的重点高中前都排着长龙,而有些不知名的学校面前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两种对比实在令人吃惊。通过倾听旁人与招聘单位的谈话,我们发现不少初中招聘的教师都是合同制,即不编入教师编制,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上岗也将随时面临解聘的危机。而一些有名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及其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10通信工程 组长:李健学号:201002030013 成员:汪静静学号:201002030006 王旭文学号:201002030023 夏娟学号:201002030026 王莹莹学号:201002030036 刘冠廷学号:201002030049 刘慧娟学号:201002030052 黄静学号:201002030057 刘书龙学号:201002030062 姚稳学号:201002030065 向祖庭学号:201002030066 时间:2012年10月28号--2012年11月03号 指导老师:刘会平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价值观工作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12年10月28号至2012年11月03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回收率高达9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X年与201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

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201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 201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

关于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的实践日志

关于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的实践日志 姓名:李鹏 学号: 日期国庆假期 地点校园 调查对象大学生 内容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 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国庆 假期期间对几所大学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了相关调查,其中包括 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45份,实际310, 回收率为89.9%。问卷是以选择方式来回答问题的。问题涉及大学生 就业意向等几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 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知道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一、对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的评析 (一) 就业意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自主创业”,这选项占11.8%,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己独立创业,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相当的解决一部人的就业问题,如果国家在这方面给与关注,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究其原因:1.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 2.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3.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独立自主的选择创业。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不少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二)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即沿海开发城市地区或省会大城市占占93%省,这说明两个问题:1.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2.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当前不少大学毕业生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此,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条件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统计)

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统计系统)社会实践作业 年级:2009年季 姓名:张雪 学号:20091110300020 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选题说明:通过了解大学生就业主要状况,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大学生对就业教育的需求,以便学校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大学生就业情况问卷 结合当今的社会形势,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此对大学生做此此调查,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根据您的情况,请在()内填上A、B、C、D. Q1.您的性别: A.男 B.女 Q2.您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 B.专业技能 C.实习经验 D.考试证书或技能认证 Q3.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是(): A.企业已经具备高职技术员工,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少 B.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 C.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大学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提高综合能力,不利于就业 Q4.如果您进入某企业,您最想从企业中得到()多选: A.企业的从业经验,人际关系 B.良好的专业技术,前沿知识 C.稳定的工作岗位,到海外学习 D.自我实现的价值 Q5.面对求职困难时,对于去小城镇,乡镇单位就业,您的想法() A. 乐于接受 B. 实在没有其他机会,可以接受 C.坚决不接受 Q6.毕业前,您考虑() A.自考 B.专升本 C.第二专业的学习 Q7.您对现在求职形势的看法(): A.一般 B.乐观 C.不乐观习 Q8.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试用期过后): A. 800元~1200元 B.1200元~1800元 C.1800元~3000元 D.3000元以上 Q9.对于高校求职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信息(): A.应聘技巧 B.用人单位信 C.求职心理辅导习 D.职业规划,专业出路辅导 Q10.为了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就业,您在大学力做了什么准备(): A.参加学生社团,学生会 B.到社会中兼职,学习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从成都本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几点探讨性建议,借此帮助我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一、调查办法简述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一步掌握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于2010年8月设计了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对成都大学的部分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让他们如实的作答了这份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及取样办法: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本校部分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调查工具:本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根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包含15个问题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共12题,占80%;开放式问题为辅,共3题,占20%。 调查的重点内容和方法:在调查中,笔者把“当前的就业形势、造成就业问题的原因,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应该怎样拓宽就业渠道,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对策”作为调查的重点内容。 二、调查结果 笔者于2010年8月对本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让他们认真如实的作答了这份调查问卷。分发问卷80份,收回问卷52份,然后如实地统计了调查中的所有真实数据,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提纲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调查员:刘真学号:2010050201 班级:10电子商务一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迅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不断调整,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了解、分析大学生的最新择业心态,进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也因此成为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一、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调查,根据本次问卷结果分析,作出如下 结论: 1对就业前景抱有乐观的心态的占66.7%,说明我国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的学生就业带来推动的作用,工作仍然不好找;但仍有16.7%的人数对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或不清楚的态度,认为在金融的冲击下很难能找到工作。 2.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 后就业”、“其他”,它们分别为50%、33.3%、16.7%。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 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可以看出:先就业后择 业其利在于使学生们能先了解社会,增加工作经验,缓冲就业压力,从而寻求 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能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 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发达城市占多数。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工作的稳定”“薪酬”的需要都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也为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作出了有力的保证,故此,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择业因素:专业对口为主,薪酬高低为辅 在择业方面,有33.3%的人选择了与自己的专业接近的职业,认为专业接近能更好地、更快地熟练工作,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有66.7%的人认为与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系,造成这原因的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心态存在不积极的因素,可能等工作稳定下来在作安排吧。另外,有66.7%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大企业里工作,希望自己能在里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在薪酬方面,,有66.7%的人的工资的要求也不高,月薪都是限定在1500-2000之间,再有,2000以上的占33.3%。并且大部分人职业稳定的都愿意从底层做起,从低做起的占83.3%,发挥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爬起来,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坚强不挠的、迎难而上的就业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