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1.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药用植物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①开展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

②整理和推广民族药、民间草药,丰富新药源。

③利用化学分类学原理寻找新药源,开发一类新药材途径。

④对药用植物不同部位开发利用,提高药材资源利用率。全面实施GAP标准,实现中药材和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⑤探索老药的新用途,或从古代本草中挖掘失落品种。

⑥应用生物技术保护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

⑦综合开发药用植物系列绿色保健食品和轻工产品,提高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2.药用植物资源以后的发展战略

1.实现药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大力发展规范化栽培是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人类将来的生存和健康一大部分依赖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为切实保护好药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应做好如下工作: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实行植物的就地或迁地活

体保存;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库或新建专用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进行种质的低温保存;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控制对野生药材资源的采挖;开展致危因子、繁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但很多濒危稀缺药用植物的野生资源蕴藏量已经很少,其资源的自我再生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每一种来源于野生资源,大量开发使用的药用植物,研究它们成熟的栽培技术,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是保证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最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面对当前天然产物开发的热潮,我们不能再走开发→资源破坏→濒危→保护→栽培的老路,对每一种正在开发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都应未雨绸缪,研究它们的栽培技术,建立起相应的人工生产基地。

2.坚持突出优势、市场导向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调控能力极其巨大。在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上,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突出优势的原则。既考虑眼前市场需求,又兼顾长远的发展。执行资源保护利用的规划、指导的部门,除在宏观上对资源的“怎样保护”,“怎样利用”,“如何开发”等问题上给予指导外,应做好市场的前瞻性调研,并提供相应的咨询,使资源的开发既有优势、重点,又与市场需求相符,对资源实施有序开发,使资源得到尽可能大的合理利用。

3.加大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等措施切实加以有效保护,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人工促进措施,使其种群数量得以恢复。人们只有从思想上彻底觉悟,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可持续利用下去。

4.加强信息资源工作。建议编制“中国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志”、“中国植物成分志”及其数据库,并将大量药用资源普查的原始资料,如贮藏量,年生产量,年需求量等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然后可以根据数学模式预测今后发展和需求的趋向。这对药用植物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和利用,并向社会提供咨询和预测等具有战略意义。

3. 应用相关学科开发新药源

①利用近缘物种开发替代药物。如在云南发现了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印度蛇根木的近缘植

物云南萝芙木和披针叶萝芙木,该植物含有与蛇根木相同的生理活性物质,疗效相近,而毒副作用更小。

②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从药用植物中直接提取有效成分作为制药原料,如由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抗肿瘤成分紫醇。以某种成分作为半合成原料,通过化学改造制成新药物,

③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研究一些药用动物或植物的非药用部位,如黄连的地上部分和须根、杜仲叶等都已供药用。

④药用成分的综合开发。提取薯蓣皂甙后的盾叶薯蓣残渣还可提取水溶性皂甙,用于治疗动脉粥状硬化。

⑤进行植物代谢途径研究。如对紫杉醇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已摸索出合成的适宜条件和有效方法。

⑥生物技术产物开发。石斛、红豆杉等珍贵药用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已获成功。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提取药用物质,如从人参培养物中获得了较高含量的人参皂甙,从薯蓣培养物中获得了薯蓣皂甙元。

5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5. 1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实现保护和利用的有效结合,对资源紧张的药材采取“轮采轮育、边采边育、封山育药”等措施,加强资源管理,恢复和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

5. 2 人工抚育野生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

对一些生长条件特殊、生产力或繁殖力较低的野生濒危物种,产区可就地建立繁育基地,研究其生长习性,模拟其生长条件,逐步实现人工种植。

5.3 加强对村民的指导教育,提高村民收入

目前大部分的野生药用资源都生长在保护区内, 而它们又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要可持续的利用好这些资源, 首先离不开当地群众的参与, 要改变把村民视为破坏资源的主体的主观意识, 认同村民是资源管理的主要力量, 与村民一道制定野生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方案, 指导村民进行科学采集、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

5.4 构建野生利药用植物的系统化管理机制

野生药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方面需要协调、配套。要改变目前野生资源源头管理与开发、利用、加工和产品销售管理脱节的问题, 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一是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林业和保护机构都要纳入到这一管理系统中; 二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要避免政出多门所出现的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三是要制定对野生药用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规划和制度, 使野生资源的保护者受到奖励、野生资源的破坏者受到制裁、野生资源的使用者受到约束。

5.5 探索可持续的人工种植, 在减轻对野生资源的压力同时发展山区特色产业。通过对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 达到人工再生性优质种源, 并形成社会生产力后, 可有效地保护我国药用野生植物资源, 实现对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的种植一定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结束语:

我国有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悠久系统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的研究利用的历史和方式方法。面对当今世界药用植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局面,我们要切实保持清晰的思考和理性。放眼未来,科学可持续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我们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让其真正造福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管理的方针是“积极保护,采育

结合,大力发展,合理利用。”这十六字方针是正确的和全面的。它既包括了保护现有的植物资源,也包括了人工培育新的种苗,同时明确保护的目的是在发展与利用。

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1.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充分发挥野生植物资源优势,进行有计划而合理的采收、挖掘、砍伐和剥取,使野生植物资源永远保持其资源优势,以利永续利用。

充分利用农业和生物技术及其先进手段,进行引种驯化、人工栽培、组织培养及采用遗传工程技术,使一些稀少、珍贵的植物资源迅速增加其数量、提高质量,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或建立原料基地。通过提取、加工、精制等工业途径,使植物资源按市场需要形成名优新产品。采取一物多用综合开发途径。如山楂果在加工食品的同时,还可生产活性炭。

2.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维持最高产量的原则。

局部利用与整体利益统一的原则。生态利益大于其他一切利益。

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资源的原则。

3.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

①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下几项内容:

野生植物资源名录:以科为序,有学名、中名、俗名、生境、分布规律、经济利用部位。主要野生资源植物储量(三个方面):

经济储量:指某种资源植物可利用部位,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重量。总储量:指调查地区内某种资源植物现存经济储量之总和。经营储量:指总储量中,可能采收利用的部分。

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图:把野外工作业务底图的调查要素绘到地形图上。

②制定开发利用规划③确定生产工艺流程④开展引种驯化与栽培工作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参考题

《药用植物》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学;鸡爪黄连;道地药材;云锦纹;中药;企边桂;维管束;晶纤维;炮制;药品标准;晶纤维;显微鉴定;车轮纹;生药鉴定;后含物; 二、填空题 1.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2.植物体内最常见的晶体有和两大类。 3.植物表皮上的毛茸通常有和两种。 4.常见生药的分类方法有、、等。 5.药材一般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6.生药干燥的方法通常有、、3种。 7.是根据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 8.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采用三级标准,依次是、、。 9.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中的水分测定。 10.挥发油的含量测定中,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11.绵马贯众来源于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12.冬虫夏草身上有~ 条环纹。‘ 13.麻黄具有的功效是、、。 14.大黄来源于科、、。 15.何首乌的横切面上,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从而形成“花纹”。16.黄连、川乌都来源于科,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类。 17.白芍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它的功效是、、。18.厚朴主产于、等省份。 19.肉桂是科植物的干燥树皮,具有、、的功效。 20.检查黄芪中的氨基酸及多肽,需加入0.2%的试液,最终呈色。 21.甘草的功效是、、、、。 22.人参、三七来源于科,药用部位是。 23.人参具有复叶,花序,成熟果实色。 24.当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和。 25.柴胡来源于科,具有、、功效。 26.在薄荷叶粉末中提取薄荷醇晶体,然后加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为色。 27.桔梗入药部位是;季节采挖;主要化学成分是。 28。红花是科植物的干燥花,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它的主要功效是。29.川贝母是科植物、、、的干燥鳞茎。 30.生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有、、、、、等简便快捷方法。 31.类药材应在植物生长最旺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 32.生药在贮存中保管不当常出现、、等变质现象。 33.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34.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的水分测定。 35.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昆虫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 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 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 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3 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 4 中药材的地道性 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 4.概述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 1.阐述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空间、 水、肥、光、温等条件)的限制,使植物生长的基本的方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这种生长速度呈周期性变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 或称大生长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控制产品器官(块茎、果实等)的生 长速度及生长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植物生长周期的规律表明,任何 需要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度达到最高前实施用,否则 任何补救措施都将失去作用。 2.简要介绍碳氮比假说及其意义? 体内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 低时,植株就不开花即通过控制肥水的措施来调节植物体内的C/N, 从而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在果实类木本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 ,可利用砍伤或环剥树皮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累积较多糖分,提高C/N,促进花芽分化而提高产量。 3.概述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再收获种子为止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1.种子 时期指从种子的形成至开始萌发的阶段。2.营养生长时期指植株的根 、茎、叶等营养体生长旺盛期、休眠期。3.生殖生长时期指植物在营 养生长基础上,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逐渐转向生殖生长, 孕蕾、开花、结实。这一时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果期。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约250种,分属菊科、豆科等80余科。其中既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又有众多的木本植物、藤本植物、蕨类植物和低等植物菌藻类,而且种植方式和利用部位各不相同。因此,药用植物的种植分类方法亦多种多样。可依照植物科属、生态习性、自然分布分类,也可按照种植方式、利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来分类。一般常依照其药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进行分类。现简介如下:(一)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以及全株均可加工入药。按其不同入药部位,可分为8大类: 1.根与根茎类:其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鳞茎、球茎、块茎和块根等,如人参、三七、大黄、当归、地黄、川芎、甘草、附子、麦冬、云木香、黄芪、党参、白术、白芷、黄连、天麻、延胡索、贝母、丹参、牛膝、巴戟天、北沙参、板蓝根、西洋参、太子参、玄参、郁金、黄芩、柴胡、桔梗、半夏、紫菀、明党参、射干、百合、知母、玉竹、白芍、姜、泽泻和山药等。 2.全草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茎叶或全株,如穿心莲、细辛、广藿香、薄荷、荆芥、泽兰、肾茶、紫苏和紫花地丁等。 3.叶用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叶,如毛花洋地黄和古柯等。 4.花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花、花蕾或花柱,如金银花、款冬、番红花、红花、洋金花、菊花和辛夷等。 5.果实及种子类:其药用部位为成熟或未成熟的果皮、果肉或果

核、种仁,如栝楼、山茱萸、木瓜、五味子、酸橙、酸枣仁、枸杞、砂仁、使君子、罗汉果、补骨脂、水飞蓟和葫芦巴等。 6.皮类:其药用部位为树皮或根皮,如金鸡纳、杜仲、厚朴、肉桂、地骨皮、黄柏和牡丹皮等。 7.树脂和乳汁类:有安息香与罂粟等。 8.真菌类:为药用真菌,如灵芝、茯苓、银耳、猴头菌等。 (二)按中药性能功能不同分类:中药由于含有多种复杂的有机、无机化学成分,所以决定了每种中药材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和功效。按其不同的性能功效,可分如下11类: 1.解表药类: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中药材,称解表药。如麻黄、防风、细辛、薄荷、菊花、柴胡等。 2.泻下药类:凡能引起腹泻或利胃肠,促进排便的中药材,称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 3.清热药类: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清热药。如知母、栀子、玄参、黄连、金银花、决明子、地骨皮等。 4.化痰止咳药类:凡能清除痰涎或减轻和制止咳嗽、气喘的中药材,称化痰止咳药。 如半夏、贝母、杏仁、桔梗、枇杷叶等。 5.利水渗湿药类: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材,称利水渗湿药。如茯苓、泽泻、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等。 6.祛风湿药类: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祛风湿药。如木瓜、秦艽、威灵仙、海风

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

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 摘要:通过这一学期公选课对药用植物简单的学习,对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药用植物的简要论述。 一、药用植物的概念 主要是指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也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药的植物。药用植物种类繁多, 三、发展历史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 种。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中 植物类药就有252种。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 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 1949年后,对 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引种栽培。编写出版了《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多种药物专著,收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 三、药物分类 在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把药物按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集注》中除沿用三品分类外,又创造了按药物属性分为草木部、果部、菜部、米谷部的方法。《本草纲目》中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 所收药物分为16纲60类,并以生理生态条件为依据,将草类药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石草、苔类等。这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分类系 统。 药用植物学按植物系统分类,则可反映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利形态解剖和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常按药用部分分类,分为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便于药材特征的鉴别和掌握其栽培特点。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目的:为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道地性”研究及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等3个问题进行讨论。结果:我国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结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在当今“人类要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且应用中草药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更加受到重视。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迎接即将来的21世纪。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所

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就当前急需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果的 回顾 建国49年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的研究和汗发的特点,取得了显着成果。 1.1药用植物的调查和整理经过30余年的考察,已查明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1],相继出版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着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图录》、《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等,使我国在药用植物的调查、整理和总结工作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2药用植物的引种裁培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已达440多万亩,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据初步统计,49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的方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六章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资源调查准备工作;资源调查内业工作。 熟悉:药用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资源的评价。 了解: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本背景资料 当今中药行业引用的数据资料基本是来源于20年前(第三次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的统计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其中属于中药物种的占主体。 中药资源调查的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和基础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中药行业的战术需求。 中药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 中药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物质准备、技术准备 组织准备基本程序 制定并提交计划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组织有关单位召开调查准备会议→建立组织机构→讨论和审定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确定各单位和部门职责→举办技术培训(含野外调查和自救生存练习)

物质准备(1) 收集资料:调查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资料,地图、生产规划、研究报告等资料。 动植物资料:区域生态系统、植被和植物群落以及动植物志等。 物质准备(2) 地图资料: 地形图、植被图、土壤图、农业和林业区划图。 野外物资: 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照度计、温湿度计、枝剪、标本架。 技术准备 制定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技术方案→编写野外调查实施细则→编制各种记录表格→确定调查路线→编制工作日程表。 确定取样调查方法:取样调查的精度和误差,取样单位和取样方法,标准样方调查 1、线路调查 2、样地调查 常用样地调查取样方法:典型取样法、随机取样法、系统取样法、分层取样法。 技术准备 “3S”技术调查法: 遥感(RS,remote sensing)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光、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简介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110 专业名称中草药栽培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育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具备中药材鉴定、中药材加工、中药材市场营销、中药材管理能力,从事药用植物栽培、良种繁育、应用性试验、新技术推广及中草药加工与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中草药生产和营销企业,在中草药栽培管理、中草药良种繁育、中草药包装加工、中药材销售、中草药种植园规划设计岗位群,从事中草药栽培管理、良种繁育、新技术推广和中草药加工与销售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生长习性并能正确识别; 3.熟练掌握测土施肥的基本步骤,完成中草药栽培生产,并能识别当地常见野生药用植物及其他地域主要药用植物; 4.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繁育的技术技能; 5.掌握辨别主要药用植物成药品相的技能; 6.掌握中草药常见病虫害的正确诊断和防治方法; 7.掌握中草药的加工炮制技术; 8.了解医药企业营销与管理的程序与方法; 9.了解中草药的引种驯化栽培技术。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植物生产环境、中草药栽培、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植物组织培养、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商品养护技术、药用植物资源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中草药栽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实训。在中草药生产和科研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中草药种植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农学草业科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

题目: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正文: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药用植物栽培计划的制定、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一系列基本农事操作,了解不同类别药用植物的栽培措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农事操作过程。 2.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基本种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的植制度。 3.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土壤耕作措施,掌握一定的土壤耕作技术。 4.了解药用植物繁殖的过程,掌握药用植物繁殖的方法。 5.了解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内容,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6.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种可能出现的病害和虫害,掌握基本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调查方法,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测产技术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

8.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掌握常用药用植物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一)材料 1.葫芦巴、大黄、板蓝根、白芷、决明子、荆芥、王不留行、牛膝、紫苏、黄芪和红花种子。 2.鸡粪、复合肥、多菌灵等各类常用肥料、抗菌剂和农药。 3.育苗盘、遮阳网、竹竿、绳子等。 (二)仪器 1.锄头、铲、锹、镐、耙等基本耕作农器具 2.水桶、喷雾器等灌溉用农器具。 三、操作步骤 (一)耕作和整地技术 1.土壤基本耕作 在药用植物种植以前,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包括翻耕、深松和上翻下松3种方法。 翻耕:对全田整个耕作层进行土层翻转。 深松:用铲子对耕作层进行上下层不翻转和

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药用植物学》 主讲教师:石福臣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2、列举5种属于裸子植物的药用植物,阐述其主要识别特征及野生及栽培现状 3、列举5种属于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分析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4、列举5种属于草本双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说明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5、列举3种属于木本单子叶植物的药用植物,描述其关键识别特征及资源状况 6、在唇形科和玄参科中各列举2种药用植物,比较分析其分类学特征和各自资源分 布状况 7、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变态根在药用植物环境适应中的意义 8、结合具体药用植物分析蔷薇科内各亚科间在特征上的演化规律 9、列举5种豆科药用植物,分别阐述其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国内资源状况 10、列举5种百合科药用植物,分析其形态特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阐述各自的 资源状况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及药学类专业公共必修课 4.课程地位:专业课、公共课 5.实验学时:24学时 6.开课单位:生化系 二、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高职生从业后有效利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开展学科工作和研究的技术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栽培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化的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能力;技术的学习溶入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综合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尽可能利用试验与实践教学环境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相关的学习资源,体会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践与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 三、主要仪器设备: 土壤筛(18号、60号、100号)、天平、盛土盘、研钵、恒温干燥箱、 pH计、干燥器、水分测定仪、发芽箱、电炉、蒸煮锅、种子检验板、紫外光灯、育苗盘、移植铲、遮阳网、塑料薄膜、嫁接夹、营养钵、显微镜、搭架材料等。 四、实验目标要求: 1.实践教学设计思想。改变原来以培养学生理论技术掌握为主,向培养以学生综合化的技术掌握和技能为主;改革单一操作性实验为主,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溶技术的掌握于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任务驱动的创作过程。 2.实践能力的培养层次。(1)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2)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3)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目标: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基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药用植物栽培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春化作用:指由低温诱导而促使植物开花的现象。 2、嫁接:也称接木。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称嫁接繁殖。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3、种子的寿命: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 4、播种量:单位面积内所用种子的数量称为播种量。通常用kg/667㎡表示。 5、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6、连作:由若干部分组成,内容有连续性的作品。常指连环画。也指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 7、栽培制度:各种栽培植物在农田上的部署和相互结合方式的总称;8、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9、引种驯化含义:指将药用植物从外地引到本地种植,药用植物能适应本地环境,并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的过程。 10、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11、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的作用。 12、生长: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 13、发育: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质变过程。

14、叶面积指数:指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和该群体所占的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15、经济产量:单位面积上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收获量。16、套种: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于其行间播种或栽植下茬作物的方式。 17、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疗效可靠。 18、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9、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的初步处理和干燥,称之为“产地加工”或“初加工”。20、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二、填空或判断 1、灌溉的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滴灌;排水的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 2、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3、耕作内容包括:耕翻、耙地、耢地、镇压、起垄、做畦、中耕。 4、播种方法:撒播、条播、穴(点)播。 5、常规田间管理有间苗、补苗(含定苗);中耕除草和培土;施肥;灌水和排水等。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宗霖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 参考文献: 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 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 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 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科学, 1995. 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 Li Zonglin 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 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概况 2007-01-19 17:27:15| 分类:陌尘草药|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药用植物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及种子植物等植物类群。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元)。藻类、菌类、地衣类同属低等植物,药用资源共计92科、179属、463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为高等植物,药用资源计划性293科、2134属、10553种。也就是说,约95%的药用植物资源属于高等植物,其中种子植物占90%以上,而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孢子植物仅占8.6%。显然,种子植物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主体。 藻类:中国藻类植物估计有数千种其中药用藻类资源共计划处42科、53属、114种。药用藻类中较重要的是红藻、绿藻和褐藻,占种数的88%。红藻门药用植物中种数较多的科有江篱科(1属8种)、石花菜科(2属7种)、红毛菜科(2属7种)、松节藻科(3属4种)、红翎菜科(2属4种)、仙菜科(2属4种)等。绿藻门的主要科是石莼科(2属11种)和双星藻科(1属5种)。褐藻门的半数以上的药用种集中在马尾藻科(1属12种),该科也是药用藻类中最大的科。

就目前来讲,藻类植物中药用种数最多的是海洋藻类,据报道,中国药用海藻有120种以上。海藻中已用作药材的主要有海带、昆布、马尾藻、羊栖菜、海蒿子等。药用海藻中石花菜、蜈蚣藻、海蕴,石莼、海萝。鹿角菜、裙带菜。鸡毛菜、皱紫菜。海黍子、宣藻。肠浒苔、美舌藻(鹤鸪莱)、海人草等为较常见的种类。中国70年代引入的巨藻亦可药用。淡水藻类药用的主要有脆轮藻、普通水绵和小球藻等,陆生藻主要是念珠藻(葛仙米)和发状念珠藻(发菜)等。 菌类:中药资源所涉及的菌类只限于真菌。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是药用低等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药用真菌中比较重要的是子囊菌和担子菌两个纲。担子菌纲尤为突出,药用种数约占药用真菌的90%。 担子菌中70%的药用种集中在6个较大的科,即多孔菌科(27属74种)、口蘑科(18属45种)、红菇科(2属33种)、牛肝菌科(5属16种)。马勃科(6属13种)和蘑菇科(2属12种)。主要药用属有多孔菌属、羊肚菌属、红菇属、侧耳属等。灵芝属的植物全世界有100余种,中国有73种,是世界上灵芝种数最多的国家,海南省是中国的“灵芝王国”,有50余种。本属可药用的有7种。担子菌中常用药材主要有茯苓、猪苓、灵芝、紫芝、雷丸、马勃、银耳等,其他还有猴头菌、云芝、竹黄、侧耳、木耳、苦白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标准-龚-3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中草药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加工课程编号:202015 课程学时:142 课程学分:9 主用教材:章承林主编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前言 2.1.课程性质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药用植物在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过程中有指导推广价值的实用技术(技能技巧)。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是“中草药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服务于中药材生产、加工、鉴定、营销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中药学》、《中药化学》等,后续课程为《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2.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模式,培养高技能型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 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行业、职业的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教、学、做结合,课堂与现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培养具备考取高级工职业资格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以校园网络、实训基地、技术服务等平台,拓展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3.课程设计程序: 成立课程建设小组(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培养目标→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筛选、序化课程内容→课程标准→选取编写教材。 3.课程目标 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服务于中药材生产、加工、鉴定、营销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具备考取高级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等职业资格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取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等资格证书。

药用植物资源学

药用植物资源学:是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用植物资源学特点:地域性分散性有限性和可解体性可再生性多用性国际性 研究内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积极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新资源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监测 三大自然区域: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寒 三向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方向形成有规律的更替 3 垂直地带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三大区域分布特征: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明显;西北干旱地区以经向分布明显;青 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明显 蕴藏量: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的自然蕴藏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 利用蕴藏量 产量:指家种(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的生产量 单株产量:指一株药用植物资源部位的平均产量 经济量:指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即可利用蕴藏量 年允收量:指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最大持续量:是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的采收最大参量 资源再生率: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再生量与资源利用量的比值大于等于1时,就可以做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蕴藏量=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是植物化学与药用植物资源学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形成的学科,论述植物化学成分的类型、性质、提取方法和结构分析,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中化学成分的类型、质量、数量、时间、空间等基本属性及其变化规律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范围和任务: 1、从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研究植物化学 2、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中有用成分的积累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3、开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研究 形成特点:植物基因的表达受植物生长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 1、地理环境海拔:不同海拔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形成;地理位置:同一种植物生 长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 2、气候条件:季节:季节的变化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光:影响药用植物次 生代谢产物的形成;水:温度 3、异常次生代谢:由于植物遭受某些刺激,如物理、化学或生物而产生的物质称为异常 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可能原本缺乏或含量很少,经刺激后迅速、大量产生,是一种应激产物,且有饱和作用,称为植物保护素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doc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材道地性:传统意义上的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 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2.“斯巴达”式锻炼:指在忍耐极限范围内进行锻炼,幼苗在锻炼过程中按 " 顺应自然、改造本性 " 的原则,给以适当的顺应性培育,使锻炼与顺应相结合,既使苗木能基本生长又能得到锻炼。 3.中药材产地加工:药用植物采收后,除少数鲜用,绝大多数均需在产地及时 进行产地初步处理与干燥。 4.中药材指纹图谱: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5.无公害中药材: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 材产品。 6.药用植物 DNA分子鉴定:运用 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生药和含有生药的中成 药及其基源进行真伪的鉴定。 7.(中药材初加工过程中)“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 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就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含水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气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如人出汗,称这个过程 " 发汗 " 。 8.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 ) 》(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 9.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 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 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10.生物碱(alkaloids ):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11.中药材炮制:药材从采收到病人服用前,中间需经过若干不同的处理,药房、药店、饮片厂、制药厂或病人对药材进行的再处理,则称为 " 炮制 " 。 12.分离繁殖:是将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或匍匐枝切割而培育成独立新 个体的一种繁殖方法,此法简便,成活率高。 13:药用植物病虫害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就是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跟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虫 害和寄生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 14:堆土压条:堆土压条又称直立压条或壅土压条,用于母株具有丛生多干性能的植株在其平茬截干后覆土堆盖,待覆土部分萌发枝条,并于生根后分离。每一枝条均可成为一新植株,这一方法所得苗比其它方法多 15.春三七:三七收获的年龄以 3 年生三七最为适宜,收获分两次进行,在10 月,由于没有留种,块根养分丰富,产量高,主根折干率一般为 1∶ 3~ 1∶ 4,加工后的三七饱满,表皮光滑。此次采挖的三七称 " 春三七 " 。 16.冬三七: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由于要留种,养分主要供给花和种子,养分消 耗大,产量低,主根折干率一般为 1∶4~1∶5,加工后的三七皱纹多,质轻,

药用植物资源学

药用植物资源学:就是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与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用植物资源学特点:地域性分散性有限性与可解体性可再生性多用性国际性 研究内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药用植物资源区划与产地适宜性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野生抚育与可持续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积极寻找与扩大药用植物新资源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监测 三大自然区域: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寒 三向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方向形成有规律的更替 3 垂直地带性: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三大区域分布特征: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明显;西北干旱地区以经向分布明显;青藏高 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明显 蕴藏量: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与区域范围的自然蕴藏量,可分为总蕴藏量与可利 用蕴藏量 产量:指家种(栽培)的药用植物资源的生产量 单株产量:指一株药用植物资源部位的平均产量 经济量:指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期与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即可利用蕴藏量年允收量:指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既不影响其自然更新与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最大持续量:就是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的采收最大参量 资源再生率: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再生量与资源利用量的比值大于等于1时,就可以做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蕴藏量=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就是植物化学与药用植物资源学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形成的学科,论述植物化学成分的类型、性质、提取方法与结构分析,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中化学成分的类型、质量、数量、时间、空间等基本属性及其变化规律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范围与任务: 1、从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研究植物化学 2、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中有用成分的积累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3、开发药用植物新资源的研究 形成特点:植物基因的表达受植物生长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 1、地理环境海拔:不同海拔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形成;地理位置:同一种植物生长在 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 2、气候条件: 季节:季节的变化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光: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 谢产物的形成;水:温度 3、异常次生代谢:由于植物遭受某些刺激,如物理、化学或生物而产生的物质称为异常次生 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可能原本缺乏或含量很少,经刺激后迅速、大量产生,就是一种应激产物,且有饱与作用,称为植物保护素 4、代谢过程成分变化生成碱、酚类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摘要:阐述了秦岭地区药用植物分布以及山茱萸、茯苓、重楼、铁线莲、天麻的药用价值和利用现状。 关键词:秦岭药用植物山茱萸茯苓重楼铁线莲天麻性状药理作用 正文: 秦岭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温带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为众多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据了解,秦岭地区药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太白山作为秦岭的主峰之一,素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一说。本次植物资源调查主要针对秦岭地区的山茱萸、茯苓、七叶一枝花(重楼)、萱草、铁线莲、大百合等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分布及其利用现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一、资源举例 (一)、山茱萸 简介 秦岭是半野生药用木本植物山茱萸的主产区由于该区地形地貌复杂立地条 件差异很大从而使得山茱萸的生长状况产量和质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山茱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药用功效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山茱萸注射液2-8mg/kg静脉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犬注射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左心室内压均升高。山茱萸注射液能对抗家兔、大鼠晚期失血性休克,使休克动物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增加,延长动物存活时间。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山茱萸不同组分对免疫系统影响不同,水煎液可降低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抑制SRBC或DNCB(2,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山茱萸总苷和熊果酸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抑制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成和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对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对抗作用,每日腹腔注射山茱萸总苷500mg/kg,连续给药6天,可明显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后的存活时间。而水煎液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可加速血清抗体IgG、IgM形成。 3、抗炎、抗菌 山茱萸水煎剂对二甲苯、蛋清、醋酸等致炎物引起的炎性渗出和组织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肿胀组织中PGE含量无明显影响,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减轻肾上腺细胞损害。提示其抗炎机理与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对PGE合成释放无明显抑制作

53种 中 草 药 栽 培 技 术

53种中草药栽培技术 摘自广西民族出版社《名贵中草药栽培技术》徐.岑编著 本书按各种药材的生长周期及其收获年限进行分类编排,本书收栽的53种药材,均是当前国内外需要量较大的紧缺畅销名贵药材或中草药。书中既总了传统的种植经验,同时还收进了近年来这方面的新技术、新成果,内容丰富,技术可靠,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农民、药材种植专业户、中草药培训班学员、庭院养花育药爱好者以及各类药材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及收购人员学习使用,并可供有关农林、医药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栽培各种中草药。许多药材紧缺名贵,中草药栽培专家、科技研究人员向广大群众推广药材高产栽培先进技术,本书分别详细介绍了五倍子、鸡骨草、青天葵、苦草、西红花等53种药材品种的发展趋势、药用功效、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高产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产品质量贮藏等科学技术知识。 欢迎广大医药爱好者、种植户等阅读,以促进我国药材生产发展。

目录 一、半年收获的药材 1.西红花 9. 金钱草 2.红花 10.青天葵 3.苦草 11.地黄 4.甜菊 12.泽泻 5.半枝莲 13.板蓝根 6.猫须草 14.急性子 7.穿心莲 15.补骨脂 8.半边莲 二、一年收获的药材 16.鸡骨草 22.郁金 17.柴胡23.浙贝母 18.石斛24.半夏 19.防风 25.水半夏 20.白芷 26.蔓荆子 21.山药 27.茯苓

三、二年或几年收获的药材 28.西洋参 37.桔梗 29.巴戟天 38.金银花 30.三七 39.罗汉果 31.射千 40.瓜蒌 32.天冬 41.枙子 33.千年健 42.草果 34.黄莲 43.砂仁 35.黄芪 44.益智 36.猫爪草 45.五倍子 四、林木果树类药材 46.佛手 50.杜仲 47.山茱萸 51.黄柏 48.乌梅 52.厚朴 49.肉桂 53.苏木

中草药栽培技术教学计划

西宁卫校《中草药栽培技术》授课计划表 科目: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班主任:

周次授课 日期 章节内容摘要详述章节掌握、熟悉、了解内容 主讲 教师 学时 教学 活动 评 价 理论实践 第一周3.1 至 3.9 第一章绪论 掌握: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特点 熟悉:药用植物栽培种类的区域分布 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4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二周3.10 至 3.16 第二章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 境条件 掌握:中药道地药材的含义 熟悉:植物药材受季节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 般采收原则 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常用或特殊的炮 制方法 4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三周3.17 至 3.23 第三章中药的性能 第四章中药的应用 掌握:1、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含 义 2、毒性的含义 3、中药配伍“七情”的含义 熟悉:1、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中药治病的基 本原理 2、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3、中药配伍的目的及对临床用药的指 导意义 4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四周3.23 至 3.30 各论 第五章解表药 掌握:1、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解表药的药性、功效与应用 了解:解表药类常用中药饮片调剂、养护 4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五周3.31 至 3.6 第五章解表药 掌握:1、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解表药的药性、功效与应用 3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了解:解表药类常用中药饮片调剂、养护 第六周3.7 至 3.13 第六章清热药 掌握:1、清热药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清热药的药性、功效与应用 熟悉:饮片的性状特点 了解:清热药类常用中药饮片调剂、养护 3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七周3.13 至 3.20 第六章清热药掌握:1、清热药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清热药的药性、功效与应用 熟悉:饮片的性状特点 了解:清热药类常用中药饮片调剂、养护 3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八周3.21 至 3.27 第七章泻下药 掌握:1、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泻下药的药性、功效与应用 熟悉:饮片的性状特点 了解:泻下药类常用中药饮片调剂、养护 3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第九周3.28 至 5.3 第八章祛风湿药 掌握:1、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 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祛风湿药的药性、功效与应用 熟悉:饮片的性状特点 了解:祛风湿药类常用中药饮片调剂、养护 3 讲 授提 问 作 业 第十周期中考试(2013、5、5-----2013、5、11) 第十一周5.12 至 5.18 第九章化湿药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掌握:1、化湿药和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 适应范围、使用注意事项 2、常用化湿药和利水渗湿药的药性、 功效与应用 3 讲 授 提 问 作 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