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后进生学情分析4篇(一)

后进生学情分析4篇(一)

后进生学情分析4篇(一)
后进生学情分析4篇(一)

后进生学情分析第1篇(一)

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个案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

王平,女,10岁,三年级新转入学生。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

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

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但体育成绩优秀,擅长长跑、篮球。

通过了解,发现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孩子随父亲生活,去年父亲再婚,又生了一个男孩。牛娟认为继母对自己有成见,父亲和继母一条心,只爱小弟弟,不爱自己,自己在这个家是多余的,心理上的压力很大。

2、案例分析

通过观察,我发现王平因家庭的变故、父母的离异、继母的出现、小弟弟的出生,加上自己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心理阴影很大。一直怀疑继母,和继母有对立情绪,甚至恨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幸福与快乐。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我发现王平的继母是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对王平也不错,只是又生了个孩子,刚生完孩子,还得照顾婴儿,对王平的照顾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周到,致使造成彼此的误解。王平的父亲在外打工,疏于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不善于在孩子面前表达,造成误解。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王平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她的心理一定有问题。如何帮助她克服困难,走出这个阴影呢?

3、辅导过程

-----家庭的配合

经过和王平父、母亲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王平的父亲,希望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觉得爸爸还是以前的爸爸,非常关心自己,疼爱自己。听了这些话,王平的爸爸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没想到大人们之间的纠葛竟给自己的宝贝女儿造成这么大的伤害,他发誓以后一

定多关心孩子,决不让孩子再受委屈。王平的继母也表示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照顾好她,帮孩子找回从前的幸福与快乐。

-------教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王平的心理阴影,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爸爸、妈妈、继母都很爱你,老师同学也都是你的

亲人,有什么不开心的的事,可以跟我们说,我们都愿意帮助你,毕竟我们是你的家人、老师、同学。”

后来,学校开运动会,我推荐她做运动员。没想到,赛场上的她屡屡夺冠,为班级争得了不少荣誉。运动会一结束,我便约她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多亏了你,我

们班才拿了年级第一。”她没说话,但能看出她心里很激动。我趁机提出让她当体

育委员,她有些害羞地说:“不行”我的成绩不好,同学们会有看法的。”我跟她撒

了个美丽的谎言:“其实,这就是班委会的意思,怕你不同意,才让我跟你谈的。”

她答应了,我们交流成功了。

接下来,我跟班委会商量怎样帮助,并制定了详细的措施:(1)体育活动由她做主;(2)不要讥笑她的成绩,并由我来帮助她补课;(3)主动邀请她参加课外

活动。

紧接着我在班级里进行了“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父母”的班队会活动,使学生理解

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理解父母对子女博大的爱。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看到生活、社会阳光的一面。

4、辅导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王平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走出了家庭的阴影,真正树立起了良好的心态。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下课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块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家长也反映她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回家还主动帮继母照看小弟弟,看到她身上的变化,看到孩子脸上久违了的笑容,作为班主任的我终于放心了。

后进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因而做后进生工作要注意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化他们。教育是一门艺术,一种创造,要转变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苦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我们应经常想着一句名言:“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能成才报国,那么,就要十分重视转化

后进生的工作,使后进生心理燃起希望之火。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后进生学情分析第2篇

学习状况:

1. 没有预习的习惯,明天上什么课,等铃声响了再说。

2. 上课听讲效率不高,注意力差,自控力差,思维跟不上老师。

3. 可能对某个老师有意见。

4. 理解力差。

5. 做什么事都是应付,没有长期的打算,没有理想和报复。

6. 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7. 固执己见。

对策:

1. 树立自信。

2. 做简单的事情,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体验成功的经验。

3.培养耐心和恒心。

4.学会经常动脑子思考。

5. 每天要有计划。

后进生学情分析第3篇

1.自身因素

(1)后进生学习缺少内动力,天生的惰性是学困原因之一。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态度,思想上不太重视,加上刚接触英语学科不久,虽然还存有好奇,但英语本身较多记忆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有一定的乏味和难度,在认为英语只是副科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就慢慢地从思想上开始放松:我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行,英语是好是差问题不大。态度决定一切,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端正,在心理上也形成了对英语学习的误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始动摇,成绩自然节节败退。

(2)后进生学习习惯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绝大多数学困生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造成了学习效果差,学习效率低。课后连简单的机械抄写作业都会拖拉,有的学生要老师陪着才肯做完。

(3)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A、没有自信心。有些同学因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好,从而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就自暴自弃,有的沉默更有甚者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而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或者是调皮捣蛋.其实他们也想被老师重视.

B、没有恒心。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

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心理崩溃,丧失了迎困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2.学校因素

英语学科有别于语数学科。就我们太仓地区而言,每个英语老师教三到四个班英语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会适得其反。就拿四年级英语来讲,已经需要开始讲授语法知识了。在学生学单词的技能都没掌握好的情况下学语法有用吗?由于每周学英语课时少,孩子接触英语时间少,强化时间少,指导尝试少,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有不少后进生本身语数都无法过关,更有个别自暴自弃,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而且会促进后进生向更坏的方向转变。

3.家庭因素

我们常说,父母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处于家长的教育之中.所

以家庭的构成和氛围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少家长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无法指导,最糟糕的就是不但不重视,更认为“教育是你老师的事“,这种家教观念已经不适应

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了。尤其是这些后进生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有的自身生活状态都欠佳,怎么来给孩子以积极向上好的影响呢,学生本来就不愿意花时间的同时更找到了借口逃避学习。

后进生学情分析第4篇

一、个案背景

黎某,14岁,男,初二学生,头脑比较灵活。身材矮小,身高比同龄孩子矮很多。性格外向,对人有礼貌。进入初中以来,不爱学习,上课坐不住,思想不集中,作业不能够按时完成。考试成绩很差,典型的学困生。课后总喜欢与邻班高大调皮的男生一起玩,有些哥们义气,是非观念不清。进入初中来,三次还参与打架事件,两次被学校警告处分。

二、个案分析

1、个人因素

黎某生性贪玩,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差。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差,随着学习的压力增大,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讨厌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到来,黎某的逆反心理也逐步增强,也开始不服父母的管教。

2、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整天忙于生计,无遐顾及黎某的学习、生活,而且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黎某的父亲还很崇尚“棍棒里出孝子”、武力能

解决所有的问题。而黎某的母亲又软弱。所以当黎某的父亲不在家时,黎某的母亲是无法管住孩子。

3、社会环境因素

黎某从小生活在一个城乡结合地方,社会环境比较复杂,营业性酒吧、网吧随处可见。而黎某贪玩的性格,让他在社会上结交了很多所谓的“朋友”。所谓“朋友”的吸

引力远远大于家庭、学校的吸引力。

4、现代教育评价机制存在局限。评价学生往往很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的是

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很少去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环境、学习过程中的心理

体验。我们特别强调对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而负视孩子思想品德、价值观、理想

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随着黎某的年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

所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越来越明显。黎某不能真正健康成长。越来越不爱学习,学习成绩江河日下。

三、辅导策略与方法

辅导象黎某这样的孩子,我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第一,切实了解学生黎某存在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做好辅导工作。譬如是家庭的原因,教师就要某种程度地介入,不仅教育学生,还要教育家长。第二,根据黎某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第三,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黎某远离他所谓的“朋友”。引

导学生解决厌学问题,是一件艰巨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没有这种精神是不行的。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去发现这些学生,就不会耐心地对待这些学生,更不会研究这些学生,从而也就不会为这些学生花心思、费精力。第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寻找黎某的兴趣点,通过成功激励、兴趣迁移、情感诱导等心理学的原理来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好学的第一要诀,因为在一个孩子不喜欢学习、讨厌学习的时候,让他提高效率是不可能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注意知识的难易度,采取低起点、小坡度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作为班主任,为了辅导、帮助黎某,为此我采取以下方法:

1、多次家访,了解情况、改变落后的教育方式。

与家长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改变其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找出黎不爱学习、喜欢打架的原因,对症下药,从黎某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

切实解决好他的学习心理问题,让他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2、个别辅导、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更要在育人上做文章。我一直努力培养黎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主。黎某学业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受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冷遇,因此他在学习上就会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根本谈不上兴趣相爱好。因此,我多次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我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还可以让他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他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习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黎某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3、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摸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归类。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找到师生心连心的通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配合。作为教育者,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黎某,经常鼓励他进步,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他学习的主动性。

4、维护自尊、自信,帮助克服自暴自弃

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黎某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

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我应设身处地的为他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体育竞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到温暖的班集体中。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维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尊心是施教成功的钥匙,对此,无沦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向学生表现对出热忱、喜爱和重视之情。此外我还根据黎某的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尽量减轻他课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5、营造宽松、宽容和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

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老师表扬和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挥,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德育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黎某偶然的错误和闪失,我没有过分求全责备。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黎某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黎某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也开始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问老师问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为了让他远离他所谓的“朋友”,黎某的家长坚持每天来学校接送,黎某从心理上开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逐步向班集体中的好榜样学习,逐步改正其存在的问题与毛病。

五、反思

面对黎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黎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

现在,教育上浒这样的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儿童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儿童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儿童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如果儿童生活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尊严;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儿童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里,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儿童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去寻找爱。这段话,从一个层面上告诉我们,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在学校里,师生是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因而师生关系不会想想像的那么简单。师生关系具有多重性,而在师生交往中又产生互动,使得师生的角色因时、因地、因人、因教育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体现在教育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产品或零件,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孩子。教师不能像工人一样,可以按照事先设计的图纸一厢情愿地加工他们。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能动的过程,教育者必须认识到这个过程的漫长,千万不能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想赢得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是靠一两次苦口婆心的说教,也不是靠一两次热情真挚的关爱就能够奏效的。更不是几次家访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育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有耐心的等待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