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是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只

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而后发展为所有使用TCP/IP 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

第二阶段是1985-1993 年,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是1993 年至今,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制定英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一下的四个阶段[RFC 2026]: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7 小写和大些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以小写字母i 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以大写字母I 开始的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1-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局域网:局域网是计算机硬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通信线路组成的网络,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2)、城域网:城域网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城域网基本上是局域网的延伸,通常使用与局域网相似的技术,但是在传输介质和布线结构方面牵涉范围比较广。

(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又称远程网,在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方面有所不同。

2、按传榆介质分类:

(1)、有线网: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甚至利用又线电视电视电缆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又线网通过"载波"空间进行传输信息,需要用导线来实现。

(2)、无线网:用空气做传输介质,用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播数据。无线网包括:无线电话、语音广播网、无线电视网、微波通信网、卫星通信网。

3、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星型网络: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相连,特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2)、总线型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方便,需要铺设的电线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但介质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总线网安全性低,监控比较困难,增加新站点也不如星型网络容易。

(3)、树型网络:是上述两种网的综合。

(4)、环型网络:环型网容易安装和监控,但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增加新的站点较困难。(5)、网状型网络:网状型网络是以上述各种拓扑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应用。

4、按通信方式分类:

(1)、点对点传输网络:数据以点到点的方式在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中传输,在一对机器之间通过多条路径连接而成,大的网络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3

(2)、广播式传输网络:数据在共用通信介质线路中传输,由网络上的所有机器共享一条通

信信道,适用于地理范围小的小网或保密要求不高的网络。

5、按网络使用的目的分类:

(1)、共享资源网:使用者可共享网络中的各种资源。

(2)、数据处理网:用于处理数据的网络。

(3)、数据传输网:用来收集、交换、传输数据的网络。

6、按服务方式分类:

(1)、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C/S 计算的模式的结构是分散、多层次和具有图形用户接口的PC 机作为客户机,不同的操作系统或不同的网络操作系统对应不同的语言和开发工具,其工作特点是文件从服务器被下载到工作站上,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处理,而基于主机的大型机工作特点是所有处理都发生在主机上。

(2)、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主要特点是它与软硬件平台的无关性,把应用逻辑和业务处理规则放在服务器一侧。

(3)、对等网或称为对等式的网络:对等网可以不要求具备文件服务器,特别是应用在一组面向用户的PC 机,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其他每台客户机实现"平等"对话操作,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和硬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类型相同,甚至操作系统也相同,这种网络方式灵活方便,但是较难实现集中管理与控制,安全性也低。

7、按企业和公司管理分类:

(1)、内部网:一般指企业内部网,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立的网络。

(2)、内联网:一般指经改造的或新建的企业内部网,采用通用的TCP/IP 作为通信协议,一般具备自己的WWW 服务器和安全防护系统,为企业内部服务,不和因特网直接进行连接。

(3)、外联网:采用因特网技术,有自己的WWW 服务器,但不一定与因特网直接进行连接的

网络,同时必须建立防火墙把内联网与因特网隔离开,以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4)、因特网:因特网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国际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结合多媒体的"声、图、文"表现能力,不仅能处理一般数据和文本,而且也能处理语音、声响、静止图象、电视图象、动画和三维图形等。

1-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的特点:设施共享;高度综合集成,可应付高密度的业务需求量;工作在可控环境;使用率高;技术演进迅速,以软件为主;成本逐渐下降。

本地接入网特点:设施专用,且分散独立;接入业务种类多,业务量密度低;线路施工难度大,设备运行环境恶劣;使用率低;技术演进迟缓,以硬件为主;网径大小不一,成本与用户有关。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答:对电路交换,当t=s 时,链路建立;

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

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4

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

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

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x/C+(k-1)p/C+kd<s+x/C+kd 时,

(k-1)p/C<s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bit),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

答:分组个x/p,

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

源发送时延:(p+h)x/pb

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

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

D=(p+h)x/pb+(k-1)(p+h)/b

令其对p 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

p=√hx/(k-1)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 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Peer-to-Peer 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

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

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5

1-13 客户服务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答:客户服务器方式是一点对多点的,对等通信方式是点对点的。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对等连接也需要知道对方的服务器地址。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Bit 来源于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

一个1 或0。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

率的单位是b/s,或kb/s, Mb/s, Gb/s 等。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2.带宽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时延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

1-15 假定网络的利用率到达了90%。试估算已选现在的网络时延是他的最小值的多少倍?答: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当前网络的时延。U 为利用率

则:D=D0/(1-U) 即D=10 D0 。

1-16 计算机通信网有哪些非性能特征?计算机通信网性能指标与非性能特征有什么区别?答:计算机通信网非性能特征有: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

计算机通信网性能指标有: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性能指标指的是与通信网络本身性能相关的指数,而非性能特征与其本身无直接关系。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6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108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信号在

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

播速率同上。

答:(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2):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108m/s。媒体长度l 分别为:

(1) 10cm(网卡)

(2) 100m(局域网)

(3) 100km(城域网)

(4) 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当数据率为Mb/s1 和10Gb/s 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答: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1)0.1m/2.3/108×1×108b/s=0.000435bit

(2)100m/2.3/108×1×108b/s=0.435bit

(3)100000/2.3/108×1×108=435bit

(4)5×106/2.3/108×1×108=21739bit

1-19、长度为100 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 字节的TCP 首部。再交给

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 字节的IP 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 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 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答:数据长度为100 字节时

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 字节时,

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

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

的日常生活。

答: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的结构,可以减少协议设计的复杂性,使得各层之间是独立的,增强灵活性,使得网络体系结构上可以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同时促进标准化工作。日常生活中,比如,甲、乙两地两人a、b 通信,a 将写好的信交给甲地邮局,甲地邮局经过交通部门将信邮至乙地邮局,b 再从乙地邮局取信。这相当于一个三层结构,如下图所示虽然两个用户、两个邮政局、两个运输部门分处甲、乙两地,但是它们都分别对应同等机构同属一个子系统,而同处一地的不同机构则不再一个子系统内,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7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在协议的控制下,上层对下层进行调用,下层对上层进行服务,上下层间用交换原语交换信息。同层两个实体间有时有连接。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答: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对于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其结构最好采用层次式的。

1-23 为什么一个网络协议必须把各种不利的情况都考虑到?

答:因为网络协议如果不全面考虑不利情况,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协议就会保持理想状况,一直等下去!就如同两个朋友在电话中约会好,下午3 点在公园见面,并且约定不见不撒。这个协议就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任何一方如果有耽搁了而来不了,就无法通知对方,而另一方就必须一直等下去!所以看一个计算机网络是否正确,不能只看在正常情况下是否正确,而且还必须非常仔细的检查协议能否应付各种异常情况。

1-24 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 七层模

型和TCP/IP 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见图1-1 所示。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8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图1-1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

(1)应用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

的信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完

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

(2)运输层

任务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

因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无连接的用户数

据报协议UDP。

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无连接服务则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只是best-effort delivery.

(3)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4)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在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e),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实现帧的无差错传输。

(5)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透明地传送比特流”指实际电路传送后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

物理层要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当发送端发出比特“1”时,接收端如何识别出这是“1”而不是“0”。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的插头应当有多少根脚以及各个脚如何连接。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透明”是指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书上举例如:你看不见在你面前有100%透明的玻璃的存在。

1-26 试解释下列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答:协议栈: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分层模型后,每层的主要功能由对等层协议的运行来实现,因而每层可用一些主要协议来表征,几个层次画在一起很像一个栈的结构。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在许多情况下,实体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对等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通信双方实现同样功能的层。

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实体进行信息交换的数据单位。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9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的地方。服务访问点SAP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体上就是一个逻辑接口。

客户、服务器: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当客户进程需要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时就主动呼叫服务进程,服务器进程被动地等待来自客户进程的请求。

1-27 试解释everything over IP 和IP over everything 的含义。

答:everything over IP:即IP 为王,未来网络将由IP 一统天下。未来的通信网既已肯定以数据信息业务为重心,并普遍使用互联网规约IP,那么网上信息业务宜一律使用IP,即所谓everything over IP。

IP over everything:在现在的电通信网过渡到光通信网的过程中,IP、ATM、WDM 会配合使用,渐渐过渡,既是IP over everything。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0

第二章物理层

2-01 物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物理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数据链路

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曾的协议与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

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

③.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2)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由于在OSI 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

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锁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 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心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

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②.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

杂。

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在数据通信的早期,对通信所使用的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procedure),后来具有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protocol)这一名词,以前的“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的规程有时仍常用旧的名称“规程”。

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件的作用。

答: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源系统(或发送端)、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

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例如正文输入到PC 机,产生输出的数字比特流。.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例如,调制解调器将PC 机输出的数字比特流转换成能够在用户的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例如,调制解调器接收来自传输线路上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比特流。

计算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计算机

数字比特流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比特流

正文正文

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

输入

信息

输入

数据

发送的

信号

接收的

信号

输出

数据

输出

信息

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公用电话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1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

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

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

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答:(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

置等等。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

(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06 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

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秒”和“码元/秒”有何区别?

答:限制码元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的因素有以下两个:

(1)在任何信道中,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

的码元间串扰的问题,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即识别)成为不可能。

(2)由于噪声会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产生错误(1 判决为0 或0 判决为1)。所以信噪比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香农公式可知,信息传输速率由上限。

信噪比越大,量化性能越好;均匀量化的输出信噪比随量化电平数的增加而提高;非均

匀量化的信号量噪比,例如PCM 随编码位数N 指数规律增长,DPCM 与频率有关等。但实际

信噪比不能任意提高,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增加电平数会导致接收机的成本提高,制作工艺复杂等。

香农公式的意义在于: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

到某种方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比特/秒是指信息传输速率,每秒钟传送的信息量;码元/秒是码元传输速率,每秒钟传

送的码元个数。两者在二进制时相等。在多进制时,信息传输速率要乘以log 以2 为底的进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2

制数等于码元传输速率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 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 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答:80000 b/s

2-08 假定要用3kHz 贷款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 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该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S/N=64.2dB 是个信噪比很高的信道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 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

础上将信噪比S/N 再增大到10 倍,问最大信息传输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奈氏准则: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是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2 个码元。香农公式则

表明了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根据香农公式,计算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 为:C=log2(1+S/N)b/s;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信噪比S/N 应增大到100 倍。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 再增大10 倍,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18.5%

左右。

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常见的传输媒体有以下几种

1.双绞线

双绞线分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导线组成。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有效带宽达250kHz,通常距离一般为几道十几公里。导线越粗其通信距离越远。在数字传输时,若传输速率为每秒几兆比特,则传输距离可达几公里。一般用作电话线传输声音信号。虽然双绞线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其结构是在一个包有绝缘的实心导线外,再

套上一层外面也有一层绝缘的空心圆形导线。由于其高带宽(高达300~400Hz)、低误码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作LAN 中。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随电缆型号和传输信号的不同而

不同,由于易受低频干扰,在使用时多将信号调制在高频载波上。

3.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以光纤维载体,利用光的全反向原理传播光信号。其优点是直径小、质量轻:

传播频带款、通信容量大: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五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但光电接口的价格较昂贵。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设主干线。

4.无线电微波通信

无线电微波通信分为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其主要优点是频率高、频带范围宽、通信信道的容量大;信号所受工业干扰较小、传播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缺点是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在空间是直线传播,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只有50km,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卫星通信虽然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但传播时延较大,技术较复杂,价格较贵。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3

2-11 假定有一种双绞线衰减是0.7db/km,若容许有20db 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使这种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 公里,问应该使衰减降低到多少?

答:在此频率下可的传输距离=20/0.7≈28.57(km)。

工作距离增大到100 公里,衰减应该为20/100=0.2db/m

2-12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 到1400nm 以及1400 到1600 之间(波长)的光波的频带宽度。

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x10 。

8

答:2x10 /1200 x 10 -2x10 /1400 8 x 10 =2.381 x 10 = 23.8THZ .9 8 .9 13

2x10 /1400 x 10 -2x10 /1600 x 10 =1.786 x 10 = 17.86THZ

8 .9 8 .9 13

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信道复用的目的是让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到相同的信道上,以共享信道资源。在一条传输介质上传输多个信号,提高线路的利用率,降低网络的成本。这种共享技术就是多路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

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 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

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

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

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

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

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

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时隙事先规

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所以有时也叫同步时分复用。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

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的信道

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的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的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的利用率。

时分复用技术与频分复用技术一样,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电话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例

子,此外时分复用技术在广电也同样取得了广泛地应用,如SDH,ATM,IP 和HFC 网

络中CM 与CMTS 的通信都是利用了时分复用的技术。

2-14 试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文,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FDM,TDM,STDM,WDM,DWDM,CDMA,SONET,SDH,STM-1,OC-48

答: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所有的用

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流

地给多个用户使用,每一个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用户占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率宽度。

STDM(Statisti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统计时分复用,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不像

时分复用那样采取固定方式分配时隙,而是按需动态地分配时时隙。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4

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在光信道上采用的一种频分多路敷衍的变种,即光的频分复用。不同光纤上的光波信号(常常是两种光波信号)复用到一根长距离传输的光纤上的复用方式。

DWDM(Dens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复用,使用可见光频谱的宽带特征在单

个光纤上同时传输多种光波信号的技术。DWDM 可以利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多路

高速信号可以在光纤介质中同时传输,每路信号占用不同波长。

CDMA(Cod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多址,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用户可

以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纤网,是以分级速率从155Mb/s 到2.5Gb/s

的光纤数字化传输的美国标准,它支持多媒体多路复用,允许声音、视频和数据格式与不同的传输协议一起在一条光纤线路上传输。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指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SDH 简化了

复用和分用技术,需要时可直接接入到低速支路,而不经过高速到低速的逐级分用,上下电路方便。

STM-1(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第1 级同步传递模块,SDH 的基本速率,相当于SONET 体系中的OC-3 速率。

OC-48(Optical Carrier)第48 级光载波,是SONET 体系中的速率表示,对应于SDH 的STM-16

速率,常用近似值2.5Gb/s.

2-15 码分CDMA 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相互

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因为用户在使用CDMA 通信时,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传送信息时,用一个

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由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带宽信号换成原信息书籍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复用方法的优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覆盖范围大;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传送的信号不易被敌人发现;采用CDMA 可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

输的可靠性,减少对通信的影响;网络成本低;降低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等等。

缺点是:需要为各站分配不同互相正交的码片序列;地域受线路影响,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安装时间长等。

2-16 共有4 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 通信。4 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 –1 –1 +1 +1 –1 +1 +1)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D:(-1 +1 –1 –1 -1 –1 +1 -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

的站发送的1 还是0?

答:S·A=(+1-1+3+1-1+3+1+1)/8=1, A 发送1

S·B=(+1-1-3-1-1-3+1-1)/8=-1,B 发送0

S·C=(+1+1+3+1-1-3-1-1)/8=0,C 无发送

S·D=(+1+1+3-1+1+3+1-1)/8=1,D 发送1

2-17 试比较xDSL,HFC 以及FTTx 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答: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成本低,易实现,但带宽和质量差异性大。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5

HFC 网的最大的优点具有很宽的频带,并且能够利用已经有相当大的覆盖面的有线电视网。要将现有的450 MHz 单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为750 MHz 双向传输的HFC 网需要相

当的资金和时间。

FTTx(光纤到……)这里字母x 可代表不同意思。可提供最好的带宽和质量、但现阶段线路和工程成本太大。

2-18 为什么ADSL 技术中,在不到1MHz 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递速率高达每秒几个兆比?答:靠先进的编码,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6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

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

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

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以下功能: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所谓“可靠传输”就是:数据链路层的

发送端发送什么,在接收端就收到什么。这就是收到的帧并没有出现比特差错,但却出现了

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是这些帧里有“比特差错”。“无比特差错”

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 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

错的传输,但这不是可靠的传输。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络适配器能够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传输进行转换,并且能够对缓存数据进行出来,实现

以太网协议,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受,对帧进行封闭等.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使收方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什么地方;

透明传输使得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因此很重要;

差错控制主要包括差错检测和差错纠正,旨在降低传输的比特差错率,因此也必须解决。3-05、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将发生帧数据错误,造成数据混乱,通信失败。

3-06、PPP 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 不使用帧的编号?PPP 适用于什么情况?为

什么PPP 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主要特点:

1、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

2、PPP 是面向字节的。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7

PPP 不采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是出于以下的考虑:

1、若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HDLC),开销就要增大。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PPP 协议较为合理。

2、在因特网环境下,PPP 的信息字段放入的数据是IP 数据报。假定我们采用了能实现可靠

传输但十分复杂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授拥塞而被丢弃。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

3、PPP 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FCS 安段。对每一个收到的帧,PPP 都要使用硬件进行

CRC 检验。若发现有差错,则丢弃该帧(一定不能把有差错的帧交付给上一层)。端到端的差错检测最后由高层协议负责。因此,PPP 协议可保证无差错接受。

PPP 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

PPP 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的原因:PPP 有FCS 来确保数据帧的正确性,如果

错误则上报错误信息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当然它和其他L2 协议一样,没有TCP 的ACK 机

制,这也是传输层以下协议所具有的特性,以便于提高网络的性能。

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

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 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为1110 (11010110110000 除以10011)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0,11010110101110 除以10011,余数为011,不为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0,11010110001110 除以10011,余数为101,不为0,

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 的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解:余数是011。

3-09.一个PPP 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答:7E FE 27 7D 7D 65 7E。

3-10.PPP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

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答:第一个比特串:经过零比特填充后编程011011111011111000(加上下划线的0 是填充

的)。另一个比特串: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000111011111-11111-110(连字符表示删除了0)。

3-11.试分别讨论以下各种情况在什么条件下是透明传输,在什么条件下不是透明传输。(提示:请弄清什么是“透明传输”,然后考虑能否满足其条件。)

(1)普通的电话通信。

(2)电信局提供的公用电报通信。

(3)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8

答:(1)由于电话系统的带宽有限,而且还有失真,因此电话机两端的输入声波和输出声波是有差异的。在“传送声波”这个意义上讲,普通的电话通信不是透明传输。但对“听懂说话的意思”来讲,则基本上是透明传输。但也有时个别语音会听错,如单个的数字1 和7. 这就不是透明传输。

(2)一般说来,由于电报通信的传输是可靠的,接收的报文和发送的报文是一致的,因此应当是透明传输。但如果有人到电信局发送“1849807235”这样的报文,则电信局会根据有

关规定拒绝提供电报服务(电报通信不得为公众提供密码通信服务)。因此,对于发送让一般人看不懂意思的报文,现在的公用电报通信则不是透明通信。

(3)一般说来,电子邮件时透明传输。但有时不是。因为国外有些邮件服务器为了防止垃圾邮件,对来自某些域名(如.cn)的邮件一律阻拦掉。这就不是透明传输。有些邮件的附件在接收人的电脑上打不开。这也不是透明传输。

3-12.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 协议和ISP 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

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

答: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分为:“链路终止”状态,“链路静止”状态,“链路建立”状态,“鉴

别”状态,“网络层协议”状态,“链路打开”状态。

用户要使用PPP 协议和ISP 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的连接为: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链路静止时,在用户PC 机和ISP 的路由器之间并不存在物

理层的连接。链路建立时,目的是建立链路层的LCP 连接。

鉴别时,只允许传送LCP 协议的分组、鉴别协议的分组以及监测链路质量的分组。网络层协

议时,PPP 链路的两端的网络控制协议NCP 根据网络层的不同协议无相交换网络层特定的网

络控制分组。链路打开时,链路的两个PPP 端点可以彼此向对方发送分组。

3-13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局域网采用的广播通信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

用呢?

答:(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1. 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联网,如一座楼或几种的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 内或更大一些;

2. 传输速率高。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告诉通信,所以时延较低。

3. 误码率低,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8~10-11 之间。

4. 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行广播或组播。

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底层协议简单。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底层协议较简单。

2. 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于OSI/RM 的最低两层。

3. 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是多源、多目的链路管理的问题。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19

(2)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是因为局域网中的机器都连接到同一条物理线路,所有主机的数据

传输都经过这条链路,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将主机要发送的数据送到公用链路上,发送至所有的主机,接收端通过地址对比,接收法网自己的数据,并丢弃其他数据的方式。广域网是由更大的的地理空间、更多的主机构成的,若要将广播用于广域网,可能会导致网络无法运行。首先,主机间发送数据时,将会独自占用通信链路,降低了网络的使用率;另一方面,主机

A 向主机

B 发送数据时,是想网络中所有的主机发送数据,当主机数目非常多时,将严重消

耗主机的处理能力。同时也造成了数据的无效流动;再次,极易产生广播风暴,是网络无法运行。

3-14 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期的

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使用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拓扑结构?

答: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1)总线网(2)星形网(3)环形网(4)树形网。

现在最流行的是星形网。

当时很可靠的星形拓扑结构较贵。人们都认为无源的总线结构更加可靠,但是实践证明,连接有大量站点的总线式以太网很容易出现故障,而现在专用的ASIC 芯片的使用可以将星形结构的集线器做得非常可靠。因此现在的以太网一般都是用星形结构的拓扑结构。

3-15 什么叫做传统以太网?以太网有哪两个主要标准?

答: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 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有DIX Ethernet V2 标准和802.3 标准。

3-16 数据率为10Mb/s 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

答:码元传输速率即为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 波特。

3-17 为什么LLC 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现在却很少使用?

答:为了是数据链路层能更好的使用多种局域网标准,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 子层和媒体介入控制MAC 子层。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

的内容都放在MAC 子层,而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现在TCP/IP 体系经常是用的局域网是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802.3 标准中的几

种局域网。因此现在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很多厂商生产

的网卡上都仅装有MAC 协议而没有LLC 协议。所以LLC 子层的标准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3-18 试说明10BASE-T 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

答:10BASE-T:“10”表示数据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表示使用双绞线的最大长度是500m。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20

3-19 以太网使用的CSMA/CD 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相比优缺点如何?

答:CSMA/CD 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 是一种静态

的划分信道,所以对信道的利用,CSMA/CD 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不像TDM,为用户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即使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用户时隙也

是浪费的;也因为CSMA/CD 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

就降低信道的利用率,而TDM 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对局域网来

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宽,如果使用TDM 方式,用户在自

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

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 方式。

3-20 假定1km 长的CSMA/CD 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10-6s,即5us,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us。

为了能够按照CSMA/CD 工作,最短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us。以1Gb/s 速率工作,10us 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

10000

1 10

10 10

9

6

=

×

×

.

.

因此,最短帧是10000 位或1250 字节长。

3-21 什么叫做比特时间?使用这种时间单位有什么好处?100 比特时间是多少微秒?

答:比特时间是指传输1bit 所需要的时间。种时间单位与数据率密切相关,用它来计量时延可以将时间与数据量联系起来。

“比特时间”换算成“微秒”必须先知道数据率是多少。如数据率是100Mb/s,则100 比特

时间等于10us。

3-22 假定在使用CSMA/CD 协议的10Mb/s 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

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

是100Mb/s 的以太网呢?

答:对于10Mb/s 的以太网,等待时间是5.12 毫秒

对于100Mb/s 的以太网,等待时间是512 微妙。

3-23 公式(3-3)表示,以太网的极限信道利用率与链接在以太网上的站点数无关。能否由此推论出:以太网的利用率也与链接在以太网上的站点数无关?请说明理由。

答:实际的以太网各站发送数据的时刻是随机的,而以太网的极限信道利用率的得出是假定

以太网使用了特殊的调度方法(已经不再是CSMA/CD 了),使各站点的发送不发生碰撞。3-24 假定站点A 和B 在同一个10Mb/s 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时延为225 比特

时间。现假定 A 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 A 发送结束之前 B 也发送一帧。如果 A 发送的是以

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 A 在检测到和 B 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

换言之,如果A 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 所发送到帧不会和B 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解答

21

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答:设在t=0 时 A 开始发送。在t=576 比特时间,A 应当发送完毕。

t=225 比特时间,B 就检测出A 的信号。只要B 在t=224 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 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

如果A 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 所发送到帧不会和B 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的站点发送碰撞)。

3-25 在上题中的站点A 和B 在t=0 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当t=255 比特时间,A 和B 同时

检测到发送了碰撞,并且在t=225+48=273 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A 和 B 在CSMA/CD

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 值退避。假定 A 和 B 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 和rB=1.。试问 A 和B

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A 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 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

B 重传的数据再次发送碰撞?B 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答:t=0 时,A 和B 开始发送数据。

t=255 比特时间,A 和B 都检测到碰撞。

t=273 比特时间,A 和B 结束干扰信号的传输。

t=594 比特时间,A 开始发送

t=785 比特时间,B 再次检测信道。如空闲,则B 在881 比特时间发送数据。否则再退避。

A 重传的数据在819 比特时间到达B,

B 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 在预定的881 比特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3-26 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他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传。重传次数记为i,i=1,2,3,。。。试计算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二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N。答:设第i 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Pi,显然

Pi=(0.5)k,k=min[i,10]

故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P1=0.5,

第二次重传失败的概率P2=0.25,

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P3=0.125.。

计算机网络习题整理

1.宽带网络的骨干网是基于? 宽带网络可分为宽带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两个部分。 (一)骨干网又称为核心交换网,它是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电信业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了2Gbps的骨干网称做宽带网。 (二)接入网技术可根据所使用的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光纤接入、铜线接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和无线接入等多种类型。 2.目前最常用的物理层协议是 RS-232C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一个二进制位(“0”或“1”)。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 3.路由算法分为:静态路由算法和动态路由算法(又称为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1.静态算法分为: a.泛射路由算法(扩散法) b.固定路由算法 c.随机走动法(Random Walk) d.最短路径法(Shortest Path,SP) 2.动态路由算法分为: (1)分布式路由选择。基本算法有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2)集中式路由选择。 (3)混合式动态路由选择 (4).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分为: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和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要求:(1)正确性;(2)简单性;(3)可靠性,稳定性;(4)公平性,最优性;(5)实现简单 4.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服务,主要任务是为从终端点到终端点的信息传送作( 网桥或路由器)。 5.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它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电子邮件传递(E-mail) 。电子邮件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传输文字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入网用户只要申请一个电子通信地址和电子信箱,就可通过Internet 网进行电子邮件的传递。与现有的通信手段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答案

1、数据结构和机器的数据表示之间是什么关系?确定和引入数据表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数据表示是能由硬件直接识别和引用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反映各种数据元素或信息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数据结构要通过软件映象变换成机器所具有的各种数据表示实现,所以数据表示是数据结构的组成元素。不同的数据表示可为数据结构的实现提供不同的支持,表现在实现效率和方便性不同。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是软件、硬件的交界面。 除基本数据表示不可少外,高级数据表示的引入遵循以下原则:(1)看系统的效率有否提高,是否养活了实现时间和存储空间。(2)看引入这种数据表示后,其通用性和利用率是否高。 2、标志符数据表示与描述符数据表示有何区别?描述符数据表示与向量数据表示对向量数据结构所提供的支持有什么不同? 答:标志符数据表示指将数据类型与数据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让机器中每个数所都带类型樗位。其优点是:(1)简化了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2)简化了编译程序;(3)便于实现一致性校验;(4)能由硬件自动变换数据类型;(5)支持数据库系统的实现与数据类型无关;(6)为软件调试和应用软件开发提供支持。缺点是:(1)会增加程序所点的主存空间;(2)在微观上对机器的性能(运算速度)不利。 数据描述符指数据的描述与数据分开存放,描述所访问的数据是整块还是单个的,及访问该数据块或数据元素的地址住处它具备标志符数据表示的优点,并减少了标志符数据表示所占的空间,为向量和数组结构的实现提供支持。 数据描述符方法优于标志符数据表示,数据的描述与数据分开,描述所访问的数据是整块还是单个的,及访问该数据块或数据元素的地址信息,减少了樗符数据表示所占的窨。用描述符方法实现阵列数据的索引比用变址方法实现要方便,且便于检查出程序中的阵列越界错误。但它不能解决向量和数组的高速运算问题。而在有向量、数组数据表示的向量处理机上,硬件上设置有丰富的赂量或阵列运算指令,配有流水或阵列方式处理的高速运算器,不仅能快速形成向量、数组的元素地址,更重要的是便于实现把向量各元素成块预取到中央处理机,用一条向量、数组指令流水或同时对整个向量、数组高速处理.如让硬件越界判断与元素运算并行。这些比起用与向量、阵列无关的机器语言和数据表示串行实现要高效的多。 3、堆栈型机器与通用寄存器型机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堆栈型机器系统结构为程序调用的哪些操作提供了支持? 答:有堆栈数据表示的机器称为堆栈机器。它与一般通用寄存器型机器不同。通用寄存器型

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解答

《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解答 第一章(P33) 1.7 (1)从指定角度来看,不必要了解的知识称为透明性概念。 1.8见下表,“√”为透明性概念,“P ”表示相关课文页数。 1.12 已知Se=20 , 求作Fe-Sn 关系曲线。 将Se 代入Amdahl 定律得 e n F S 20 19 11 -= 1.13 上式中令Sn=2,解出Fe=10/19≈0.526 1.14 上式中令Sn=10,解出Fe=18/19≈0.947 1.15 已知两种方法可使性能得到相同的提高,问哪一种方法更好。 (1)用硬件组方法,已知Se=40,Fe=0.7,解出Sn=40/12.7≈3.1496(两种方法得到的相同性能) (2)用软件组方法,已知Se=20,Sn=40/12.7,解出Fe=27.3/38≈0.7184(第二种方法的百分比) (3)结论:软件组方法更好。因为硬件组需要将Se 再提高100%(20→40),而软件组只需将Fe 再提高1.84%(0.7→0.7184)。 Sn 20 1

1.17 57.34 .15 5 9.01.01≈= + = n S 1.18 记f ── 时钟频率,T=1/f ── 时钟周期,B ── 带宽(Byte/s )。 方案一:)/(44 11s Byte f T B =?= 方案二:)/(5.3421 %252%752s Byte f T B =??+?= 1.19 由各种指令条数可以得到总条数,以及各百分比,然后代公式计算。 ∑===4 1 510i i IC IC (1)∑==?+?+?+?=? = 4 1 55.108.0215.0232.0245.01)(i i i IC IC CPI CPI (2)806.2555.140 10 55.11040106 66≈=??=?=CPI f MIPS (3)(秒)003876.040055 .110 6 ≈=?= MIPS IC T 1.21 (1)24.21.0812.0418.026.01=?+?+?+?=CPI (2)86.171024.21040106 6 6≈??=?= CPI f MIPS 1.24 记Tc ── 新方案时钟周期,已知CPI = CPI i = 1 原时间 = CPI × IC × 0.95Tc = 0.95IC ×Tc 新时间 = (0.3×2/3+0.7)× IC × Tc = 0.9IC ×Tc 二者比较,新时间较短。 第二章(P124) 2.3(忽略P124倒1行 ~ P125第8行文字,以简化题意)已知2种浮点数,求性能指标。 此题关键是分析阶码、尾数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 原图为数据在内存中的格式,阶码的小数点在其右端,尾数的小数点在其左端,遵守规格化要求。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 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答案unit3

第3章总线、中断与输入输出系统 3.1.简要举出集中式串行链接,定时查询和独立请求3种总线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同时分析硬件产生故障时通讯的可靠性。 答:集中式串行链连接方式。其过程为: ①所有部件都经公共的“总线请求”线向总线控制器发使用总线申请。 ②当“总线忙”信号未建立时,“总线请求”才被总线控制器响应,送出“总线可用”信号,它串行地通过每个部件。 ③如果某部件未发过“总线请求”,则它将“总线可用”信号往下一部件转,如果某部件发过“总线请求”,则停止“总线可用”信号的传送。 ④该部件建立“总线忙”,并除去“总线请求”,此时该部件获得总线使用权,准备传送数据。 ⑤数据传送期间,“总线忙”维持“总线可用”的建立。 ⑥传送完成后,该部件去除“总线忙”信号和“总线可用”信号。 ⑦当“总线请求”再次建立时,就开始新的总线分配过程。 优点:①选择算法简单;②控制总线数少;③可扩充性好;④可靠性高。 缺点:①对“总线可用”线及其有关电路失效敏感,②不灵活;③总线中信号传送速度慢。 集中式定时查询方式,过程: ①总线上每个部件通过“总线请求”发请求。 ②若“总线忙”信号未建立,则计数器开始计数,定时查询个部件,以确定是谁发的请求。 ③当查询线上的计数值与发出请求的部件号一致时,该部件建立“总线忙”,计数停止,查询也停止。除去“总线请求”,该部件获得总线使用权。 ④“总线忙”维持到数据传送完毕。 ⑤数据传送完,去除“总线忙”。 ⑥当“总线请求”线上有新的请求,就开始下一个总线分配过程。 优点:①优先次序灵活性强;②可靠性高。 缺点:①控制线数较多;②扩展性较差;③控制较为复杂;④总线分配受限于计数信号,不能很高。 集中式独立请求方式,过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_课后答案

习题一 1、解释下列术语 计算机系统的外特性:通常所讲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外特性是指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即由他们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基本属性(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计算机系统的内特性: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人员所看到的基本属性,本质上是为了将有关软件人员的基本属性加以逻辑实现的基本属性。 模拟:模拟方法是指用软件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可移植性:在新型号机出台后,原来开发的软件仍能继续在升级换代的新型号机器上使用,这就要求软件具有可兼容性,即可移植性。可兼容性是指一个软件可不经修改或只需少量修改,便可由一台机器移植到另一台机器上运行,即同一软件可应用于不同环境。 Amdahl 定律:系统中对于某一部件采用某种更快的执行方式所能获得的系统性能改进程度,取决于这种执行方式被使用的频度或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6、 7、假定求浮点数平方根的操作在某台机器上的一个基准测试程序中占总执行时间的20%,为了增强该操作的性能,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增加专门的硬件,可使求浮点数平方根操作的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0倍;另一种方法是提高所有浮点运算指令的速度,使其为原来的2倍,而浮点运算指令的执行时间在总执行时间中占30%。试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些。 答:增加硬件的方法的加速比23.120 /2.0)2.01(1 1=+-= p S , 另一种方法的加速比176.12 /3.0)3.01(1 2=+-=p S ,经计算可知Sp1>Sp2第一种方 法更好些。 9、假设高速缓存Cache 的工作速度为主存的5倍,且Cache 被访问命中的概率

杜甫诗三首提高题及练习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提高题及练习题答案杜甫诗三首提高题及练习题答案 《诗三首》训练提高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释义: 塞上风云()急暮砧()群山万壑()朔漠() 青冢()省识()渚清()霜鬓() 2。赏析下面,说说划线在诗中表达的深意。 (1)丛菊两开他日泪(2)群山万壑赴荆门 (3)一去紫台连朔漠(4)独留青冢向黄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律诗讲求对仗。试运用你掌握的知识,分析《登高》在对仗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体诗讲究押韵,找出《咏怀古迹(其三)》诗中押韵的字,说说律诗在押韵上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例《阁夜》:前一层写秋夜江景;后一层咏卧龙跃马。试照此形式归纳这三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体会杜甫律诗章法的严密。

(1)《秋兴八首》(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怀古迹》(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诗,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而且要经常自觉地积累这方面的体会。下面是一位同学介绍自己朗读《登高》的心得,你对其有什么看法? (1)诗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猿”、“鸟”二字语气加重,读音适当拉长。 (2)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3)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上联“万里”、下联“百年”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愤恨的,宜急速读出。 (4)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7.请根据注释,认真研读《咏怀古迹五首(其二)》,然后回答问题: 摇落深知宋玉悲①,风流儒雅②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③。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华东交通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卷 试卷编号: ( A )卷 计算机网络 课程 课程类别:必 开卷(仅教材 1本) 考试日期: 考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 8 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多模光纤,下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多模光纤的芯线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制成 B. 多模光纤包层的折射率比芯线的折射率低 C. 光波在芯线中以多种反射路径传播 D. 多模光纤的数据速率比单模光纤的数据速率高 2. EIA/TIA 568B 标准的RJ45接口线序的第3、4、5、6四个引脚的颜色分别为 ( A )。 A .白绿、蓝色、白蓝、绿色 B .蓝色、白蓝、绿色、白绿 C .白蓝、白绿、蓝色、绿色 D .蓝色、绿色、白蓝、白绿 3. 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这个帧长是指 ( B )。 A.从前同步码到帧校验序列的长度 B.从目的地址到帧校验序列 的长度 C.从帧开始定界符到帧校验序列的长度 D.数据字段的长度 4. 关于ARP 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 提供常用目标地址的快捷方式来减少网络流量 B. 用于在各个子网之间进行路由选择

C. 用于建立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D. 用于进行应用层信息的转换 5.下列( A )设备可以隔离ARP广播帧。 A.路由器 B.网桥 C.以太网交换机 D.集线器 6.设某个信道带宽为3400Hz,信噪比S/N的值为255,则该信道的极限数据速 率为( D )。 A.s B.s C.s D.s 7.在TCP/IP 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 C )。 A. 1~255 B. 256~1023 C. 1~1023 D. 1024~65535 8.用来查看用户所在网络的网关物理地址的网络命令是( B )。 A. Ipconfig B. Arp C. Ping D. Tracert 9.下列情况中,( A )不会产生ICMP报文。 A. 接收方对TCP报文校验出错。 B. 路由器无法找到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 C. TCP报文中的端口上无守候进程监听。 D. 路由器发现有网络拥塞情况。 10.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 D )。 11.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输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时,则经过零比 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B )。 12.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 B )。 A. 组成一个冲突域,但不是一个广播域。 B. 组成一个广播域,但不是一个冲突域。 C. 既是一个冲突域,又是一个广播域。 D. 既不是冲突域,也不是广播域。 13.以太网协议中使用了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 ( C )。 A. 容易实现,工作效率高。 B. 在轻负载下能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C. 在重负载下能有效分解冲突。 D. 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阻塞。 14. B )。 80.190 C 15.的网络地址是( A)。 A.. C..

完整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习题原版答案_张晨曦著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 第2章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10) 第3章流水线技术 (15) 第4章指令级并行 (37) 第5章存储层次 (55) 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 (70) 第7章互连网络 (41) 第8章多处理机 (45) 第9章机群 (45)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杜甫诗三首测试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 1.按要求默写诗句: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2)《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3)《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4)《石壕吏》哪句话写出了官吏的凶狠。2.默写: (1)造化钟神秀,。(2) ,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4) ,浑欲不胜簪。 (5)夜久语声绝,。(6) ,老妇出门看。 3.对下列各诗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鸣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吏呼/一何怒 D.二男/新战/死 4.下面各句中书写与全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5.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是一首唐诗,其作者与《马说》的作者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春望》中“三月”并非实指,借“三”极言战争时间拖得久 D.《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一句写泰山秀美,用的是实笔,后一句写泰山的高大,用的是虚笔。 6.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 ) A.老翁逾墙走(越过) B.一男附书至(书写) C.二男新战死(最近) D.急应河阳役(应征) 7.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一起合称为“三吏”,其 中诗是作者在早年时期的作品。 (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诗中,这二句为后人沿袭赋予它特殊的含义。你还会杜甫的其它诗句吗?请写二句: 二、教材探究 1.《春望》中写尽诗人心系亲人的诗句是哪句?

计算机网络习题12

1.通信网络的交换方式有两种,即(点对点交换、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包交换)。 2.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3.交换技术有三种,即(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4.交换节点将某一方向线路来的信息选择一条通路输出到另一个方向去的过程叫作(交换)。 5.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包)交换技术,而传统电话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 6.在通信子网内部操作范畴中,连接通常叫做(虚电路),无连接组织结构中的独立分组为(数据报)。 7.分组交换中所有分组在网络传播中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 8.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的功能是:实现物理上互连系统间的信息传输,涉及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 9. 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实现相邻节点间的无差错通信。 10. 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功能是:解决如何将源端发出的分组经过各种途径送到目的端,完成路由选择和异构网的互联。 11. OSI参考模型(传输层)的功能是:实现从源主机端点到目的主机端点的可靠传输服务。 12. OSI参考模型(应用层)的功能是:为网络使用者提供方便、有效的网络应用环境,它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 13.信道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14.面向连接的服务分为(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拆除链接)三个过程。 15.根据信息传输方向和时间关系,其三种通信方式是:(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串行) 16.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树型)以及(总线型)、(混合型)等五种。 17.按照网络的规模和距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8.根据香农公式可以知道要想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就必须增加信道的(带宽),或者提高信道的(信噪比)。 19.计算机网络基本的组成结构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通信子网)、(网络高层)和(网上应用)。 20.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子网。 21.奈奎斯特定理指出:当使用二值逻辑时,带宽为W的信道每秒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数为(2W)。 22.计算机网络所提供分类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23.网络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拓扑)。 24.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协议叫做(协议栈)。 25.光纤根据工艺的不同分成(单膜)和(多膜)。 26.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 27.在当前的有线传输媒体中,(光纤)的传输速度最快,传输质量也最好。 28.信道中的噪声分为(白噪声:自己产生的噪声)和(冲击噪声)。 29.无线传输的三种技术是(红外线)、(激光)和(微波)(无线电)。 30.数字信号模拟传输时,数字信号变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音频信号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31.在网络中有线传输媒体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32.数据链路层信息的传输形式是(帧)。为防止发送过快,总是提供(流控制)。 35.扩展局域网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网桥)。 36.以太网为了检测和防止冲突而使用的是(CSMA/CD带冲突检测的带波监听多路访问)机制。 37. FDDI是一种具有()速率的()网技术。 38.常见广播式网络一般采用(树型)和(总线型)结构。 39. ARP是把计算机的(IP)地址转换成该机的(物理)地址。 40.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扑结构是(总线型)、(星型)和(环型)。 41.局域网体系结构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C)子层。 42.路由选择算法可分成(动态)算法和(静态)算法。 43.当网络的数据流量或交通流量超过网络的额定容量时,将引起网络的吞吐能力急剧下降,称为(网络堵塞、网络拥塞)现象。 44. ATM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单位是(),其长度为()字节。 45.解决网络拥塞的常用方法是采用(进行流量控制)。 46.网络互联在数据链路层用(网桥),在网络层用(路由器)。 47.防火墙技术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级网关)和(代理服务)。 48.电子邮件的传递都要通过(邮件网关)来完成。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习题四、五答案

习题四 1.教材P88 存储层次的访问效率e计算公式。 e=T A1/(H T A1+(1-H) T A2) e H T A1+ e(1-H) T A2= T A1 H T A1+ (1-H) T A2= T A1/ e H T A1 -H T A2= T A1/ e- T A2 H (T A1 - T A2) = T A1/ e- T A2 H = T A1/ e- T A2/ (T A1 - T A2) H = T A1(1/ e- T A2/ T A1)/ T A1 (1- T A2/ T A1) H = (1/ e- T A2/ T A1)/ (1- T A2/ T A1) 把题意的条件带入,命中率H=(1/ e- T A2/ T A1)/ (1- T A2/ T A1) =(1/ 0.8- 10-2/ 10-7)/ (1- 10-2/ 10-7) =0.999999975 实际上,这样高的命中率是极难达到的。 在主辅存之间增设一级存储器,让其速度介于主存辅存之间,让主存与中间级的访问时间比为1:100,中间级与辅存之间的访问时间比为1:1000,将它们配上相应辅助软硬件,组成一个三级存储层次,这样,可以使第1级主存的命中率降低到 H=(1/ 0.8- 10-5/ 10-7)/ (1- 10-5/ 10-7) =0.997 1.教材P84 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 B=(1-(1-λ)m)/λ=(1-0.7532)/0.25 ≈4 既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为4。 若将λ=25%,m=16代入得

B=(1-(1-λ)m)/λ=(1-0.7516)/0.25 =3.96 既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为3.96。 可见,模数m不宜太大,否则性能改进不大。 3.教材P81。m个存储体并行的最大频宽B m=W*m/T M,根据题意,实际频宽要低于最大频宽。即实际频宽≤0.6最大频宽。 4*106B/s≤0.6*4 B*m/(2*10-6 s) 4≤0.6* m*4/2 2≤0.6* m 3.333≤ m m取2的幂,即m为4。 4.教材P91。根据题意,画出页表。 虚存页号实页号装入位 0 3 1 1 1 1 2 2 0 3 3 0 4 2 1 5 1 0 6 0 1 7 0 0 ⑴发生页面失效的全部虚页号就是页映像表中所有装入位为0的行所对应的虚页号的集合。本题为2,3,5,7。 ⑵按以下虚地址计算主存实地址的情况列表 虚地址虚存 页号页内位移装入 位 实页号页内位移实地址 0 0 0 1 3 0 (3*1024+0)3072 3728(3*1024+656) 3 656 0 页面失效页面失效无 1023(0*1024+1023)0 1023 1 3 1023 (3*1024+1023)4095 1024(1*1024+0) 1 0 1 1 0 (1*1024+0)1024 2055(2*1024+7) 2 7 0 页面失效页面失效无 7800(7*1024+632)7 632 0 页面失效页面失效无

《杜甫诗三首》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

《xx诗三首》情境式默写练习及答案 1.《xx八首》(其一) 1-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1-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5.《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作者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1-6.《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抒发了客子强烈的羁旅之情。(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1.《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 。(画图省识春风xx归夜月魂) 2-2.《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3.《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2-4.《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2-5. 3.《登高》 3-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3.《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4.《登高》借落叶和江水来抒发光阴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xx下不尽xx滚滚来) 3-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xx白鸟飞回) 3-6.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7.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xx下不尽xx滚滚来) 3-8.xx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计算机网络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3、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网络接口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 B.主机、外设、软件 C.硬件、程序、数据 D.主机、程序、数据 √6、网络协议组成部分为()。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关系 D.编码、控制信息、定时关系 二、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2、Internet采用_______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3、ISO/OSI中OSI的含义是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和________ 和________。 5、TCP/IP协议从上向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层。 6、为了实现对等通信,当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到另一个节点前,必须在数据的头部(和尾部) 加入____________,这种增加数据头部(和尾部)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 √7、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划分应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8、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从低到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七层。 9、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ISO/OSI与TCP/IP有和区别 3、什么是数据的封装、拆包 √4、TCP/IP各层之间有何关系 √5、画出ISO/OSI参考模型和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并说明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 C C B B A C 二、填空题 1、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篇一: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含答案)】 1、尾数用补码、小数表示,阶码用移码、整数表示,尾数字长p=6(不包括符号位),阶码字长q=6(不包括符号位),为数基值rm=16,阶码基值re=2。对于规格化浮点数,用十进制表达式写出如下数据(对于前11项,还要写出16进值编码)。 (1)最大尾数(8)最小正数 (2)最小正尾数(9)最大负数 (3)最小尾数(10)最小负数 (4)最大负尾数(11)浮点零 (5)最大阶码(12)表数精度 (6)最小阶码(13)表数效率 (7)最大正数(14)能表示的规格化浮点数个数 2.一台计算机系统要求浮点数的精度不低于10-7.2,表数范围正数不小于1038,且正、负数对称。尾数用原码、纯小数表示,阶码用移码、整数表示。 (1) 设计这种浮点数的格式 (2) 计算(1)所设计浮点数格式实际上能够表示的最大正数、最大负数、表数精度和表数效率。 3.某处理机要求浮点数在正数区的积累误差不大于2-p-1 ,其中,p是浮点数的尾数长度。 (1) 选择合适的舍入方法。

(2) 确定警戒位位数。 (3) 计算在正数区的误差范围。 4.假设有a和b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理机,a处理机中的数据不带标志符,其指令字长和数据字长均为32位。b处理机的数据带有标志符,每个数据的字长增加至36位,其中有4位是标志符,它的指令数由最多256条减少到不到64条。如果每执行一条指令平均要访问两个操作数,每个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操作数平均要被访问8次。对于一个由1000条指令组成的程序,分别计算这个程序在a处理机和b处理机中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包括指令和数据),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5.一台模型机共有7条指令,各指令的使用频率分别为35%,25%,20%,10%,5%,3%和2%,有8个通用数据寄存器,2个变址寄存器。 (1) 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请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6.某处理机的指令字长为16位,有双地址指令、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3类,并假设每个地址字 段的长度均为6位。 (1) 如果双地址指令有15条,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的条数基本相同,问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各有多少条?并且为这3类指令分配操作码。 (2) 如果要求3类指令的比例大致为1:9:9,问双地址指令、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各有多少条?并且为这3类指令分配操作码。 7.别用变址寻址方式和间接寻址方式编写一个程序,求c=a+b,其中,a与b都是由n个元素组成的一维数组。比较两个程序,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程序的复杂程度看,哪一种寻址方式更好?

体系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3.某模型机有10条指令I1~I10,它们的使用频度分别为0.3,0.24,0.16,0.12,0.07,0.04,0.03,0.02, 0.01,0.01。 (1)计算采用等长操作码表示时的信息冗余量。 (2)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试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3)只有二种码长,试设计平均码长最短的扩展操作码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4)只有二种码长,试设计平均码长最短的等长扩展码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3.(1)采用等长操作码表示时的信息冗余量为33.5%。 (2)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如表2.2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2.7位。 表2.2 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2-5扩展码和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 (4)操作码的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如表2.2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2.92位。 5.若某机设计有如下格式的指令: 三地址指令12种,一地址指令254种,设指令字的长度为16位,每个地址码字段的位数均为4位。若操作码的编码采用扩展操作码,问二地址指令最多可以设计多少种? 5.二地址指令最多可以设计48种。 6.一台模型机共有9条指令I1~I9,各指令的使用频度分别为30%,20%,20%,10%,8%,6%,3%,2%,1%。该模型机有8位和16位两种指令字长。8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寄存器(R-R)二地址类型,16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存储器(R-M)二地址变址寻址类型。 (1)试设计有二种码长的扩展操作码,使其平均码长最短,并计算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 (2)在(1)的基础上,该机允许使用多少个可编址的通用寄存器? (3)若采用通用寄存器作为变址寄存器,试设计该机的两种指令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位数。 (4)计算变址寻址的偏移地址范围。 6.(1)操作码的2-5扩展码编码法如表2.3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2.9位。 表2.3 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和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

Most important!!《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 选择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共有( D ) A.3层 B.4层 C.5层 D.7层 2.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施为( A ) A.CODEC中的编码器 B.CODEC中的解码器 C.MODEM中的调制器 D.MODEM中的解调器 3.TCP/IP的互连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C )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 4.传输过程由主站启动,从站只有收到主站某个命令帧后才能作为响应向主站传输信息,这种HDLC操作方式称为( D ) A.扩展异步响应方式EARM B.异步响应方式ARM C.异步平衡方式ABM D.正常响应方式NRM 5.在阻塞控制方法中,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的限制,以防止阻塞现象发生的方法为( C ) A.分组丢弃法 B.缓冲区预分配法 C.定额控制法 D.存储转发法 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D )??? A、利用多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的局域网不能出现环。 B、以太网交换机中端口的速率可能不同。 C、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可以划分VLAN。 D、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通过的信息负载进行过滤。

7.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应该包含到达( C )。 A、所有主机的完整路由信息。 B、所有主机的下一跳路由信息。 C、目的网络的下一跳路由信息。 D、目的网络的完整路由信息。 8.IPv6地址的编址长度是( B )字节。 A、32 B、16 C、8 D、4 9.网络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处理单元是( B )。 A、比特序列 B、帧 C、分组 D、报文 10.二层交换机中的端口/MAC地址映射表是( D )。 A、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C、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11、若某主机的IP地址及网络前缀为192.168.5.121/29,则该主机所在子网的子网地址为( A )。 A、192.168.5.120 B、192.168.5.121 C、192.168.5.12 D、192.168.5.32 12.标准的URL由( A )、主机名、路径及文件名组成。 A、协议类型 B、客户名 C、进程名 D、浏览器名 13.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 C )的透明传输。 A、数据帧 B、IP分组 C、比特流 D、数据报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