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几何直观学习心得

几何直观学习心得

几何直观学习心得
几何直观学习心得

几何直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开元小学韩金玲

9月30日,我们在黄山实验小学,在主持人牛向华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几何直观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研讨会。会议开始之前,李鹏主任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写一写你认为几何直观是指哪些方面你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直观能力的刚开始我的概念模糊,错以为是指几何图形的直观培养,诸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直观体验和空间能力的培养,所以回答的偏离了本次交流的主题。经过不断的听课研究,听取了实验二小三年级杨清秀老师的《简单的搭配问题》,开元小学梁杰老师的《植树问题》,实验一小刘元跃老师的《简单的排列》,王莹老师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并听取了夏冬梅,赵红叶,韩梅老师的专题发言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哦,原来如此。原来,我们已经尝试过不少的运用几何直观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只是理解的一个概念错误而已,看来还是研究课标不够啊!以后要改变这种只是抄课标的学习方法,要在研究课标方面多下功夫,多写一些关于课标的自己的实践方面的问题或思考。我迅速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一下子想到了一年级学过的比大小、移多补少问题,二年级的倍数问题,除法问题,不少低年级的难以理解的问题不都是通过图形直观的展示出来,再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的吗几何直观确实帮助孩子们从根本上理解了问题的内涵,明白了算理。还有倍数问题,相遇问题,等等这不都是利用几何直观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吗经过观课,听取主题发言,我

的思路渐渐清晰,并回忆实践中自己的一些有关教学片段。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在参加研讨会的一些体会:

一、对于几何直观的具体含义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理解较难的重点。数学是抽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需要在学生心中搭建勾连的桥梁,那就是几何直观。但经过了解我们也发现,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学生并不会用图形帮助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教学中老师对此关注的很少,学生不习惯使用,再有即使是直观图形的呈现,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用具体的例子在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几何直观的价值,学会其中的方法。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我查阅了课标中所说的几何直观,是借助图形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图形”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几何直观并不仅指简单的图形直观。在中小学数学中,几何直观具体表现为如下四种表现形式:一是实物直观,二是简约符号直观,三是图形直观,四是替代物直观。实物直观。即实物层面的几何直观,是指借助与研究对象有着一定关联的现实世界中的实际存在物,借助其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进行简捷、形象的思考,获得针对研究对象的深刻判断。简约符号直观,即简约符号层面的几何直观,是在实物直观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象,所形成的、半符号化的直观。图形直观是以明确的几何图形为载体的几何直观。替代物直观则是一种复合的几何直观,既可以依托简捷的直观图形,

又可以依托用语言或学科表征物所代表的直观形式,还可以是实物直观、简约符号直观、图形直观的复合物。“替代物直观”则是在现实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抽象,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高度。以计数器为例,与“小棒”相比,计数器已经将数位的含义明确表示出来(具有普适性和公共的约定性),而不是某些人的人为规定。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促进数学的理解;通过图形进行观察,有利于信息回忆和方法的促成;根据直观认识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和相关问题有助于数学问题结构的揭示。可以说,几何直观不仅解决“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二、浅谈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困惑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意识。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在前,教在后,教只有贴合学,方能有效。基于此认识,我认为数学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需要与困惑出发。如果教师以自己的机械指导过度牵制学生的自主体验;如果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讲解全盘替代学生的主体思维,那我们培养的学生多数会是解题的领袖,而非数学思考的领袖!课堂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场所,做教师的一定要设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去讲解,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建构。例如现在我教学的二年级乘法口诀的教学,没有很多老师给予太多的关注,能够熟背口诀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有些家长早已让孩子背的滚瓜烂熟。而我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更注重

让学生理解口诀的意义。我利用图形来讲,我认为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让学生听明白,孩子需要借助图形。图形的直观,不但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同时帮助学生正确的表达。此时,采用直观的画图的方法已经成为学生自觉的一种需求。所以说如果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学生几何直观意识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去年教一年级时移多补少问题,也是比较难与理解的知识,通过用画图形,来代替实物,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很快学会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让学生经历几何直观呈现的过程,发挥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在以往的教学中,对借助图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是有一定实践认识的。例如以前的相遇问题,就是让孩子们先示范走一走,再用线段图画一画,还有现在执教的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时候,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都采用了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形式。那么为什么要出现线段图呢,应该怎样呈现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和访谈。首先学生看到求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虽然会列式,但是不会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而几何直观恰恰能建立起倍的概念和乘法的意思之间的联系,其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线段图这种高度抽象的几何直观学生没有认识,完全空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说不能忽略学生的认识水平,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线段图的形成过程,在润物无声的引导之下,初步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学习奠定能力的基础。从这

个设计中可以看出,由实物抽象出符号,学生有这个能力,但从符号到线段图就太过抽象,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我通过直观演示数量的增加,让学生体会到数量太多了,用符号一个一个的画也很麻烦,进而想到用一个图形来表示多个数量(集合圈),从而初步认识了线段图。就因为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所以虽然我们不要求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数量关系,但在学生解决问题中依然认可了线段图,使用了线段图,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物拼摆探规律,恍然大悟表述清

去年,数的组成的学习时,有几个孩子9的组成不知道,我临时设置情境,采用小组动手分一分的形式完成下面的问题。在分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分一分,并能给把自己组分的过程呈现出来给大家说明白。各小组通过不同的模型操作得出结果后,到讲台前给大家演示并讲解:我请每个组的学生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分的过程,有的小组借助磁力圆片,有的小组直接在黑板上画图分析,有的小组用班里的人代表苹果,都说出了自己分的过程。学生借助各种模型,直观形象的感受着数的组成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抽象的加减法”不再只是学生看到眼里,而且是能够操作出来的,理解在心里的!在这里,几何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并为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能力基础。

(四)通过几何直观探究数学本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几何直观是为更好的数学理解而服务的。我们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

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想到以前教过的乘法分配律,有的老师曾说:乘法分配律讲着明白,就是不会用,一让简算就爱出错。总是和乘法结合律混,每天都练习几个这样的简算,可到考试时还是错。学生的困惑成因是什么呢一是学生能机械模仿,但对于ac±bc为什么等于(a±b)×c,四个数的运算怎么就变成了三个数的运算,弄不明白,因此解题思路不清晰。二是乘法分配律是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学生缺少亲身经历,因此,对乘法分配律印象不深,凭想当然解题。老师讲,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记住乘法分配律公式,最后解题,这种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让每一个正常的学生学会乘法分配律,所以我们不妨尝试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亲自参与到实验中,让归纳推理、概括总结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得出,这样,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算式的特点,并与对应的图形相结合,再让学生说说乘法分配律是什么意思,这时学生能够就头脑中的表象很好的进行描述。学生充分的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总之,通过研讨会的学习,几何直观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数学思维,从课标出台到现在,我在课堂中实践着“借助几何直观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困惑。我想研究就是如此,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出现了困惑表示研究的路正在向前伸展。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专题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 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 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 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 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4个季1个季度=3个月1个月=3旬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 二、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 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过直线上(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三条高。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七、)

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1、图形知识大盘点 (1)点、线、角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2)平面图形 ○1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条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三条线段,如果两条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则一定能围城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

角形。 ○2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型。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3圆 圆是曲线图形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3)立体图形 ○1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特殊情况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都是长方形,且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正方体中,6个面完全相等。 ○2圆柱和圆锥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地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体会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体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图形与几何”领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经过反复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回想以往的教学,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往往就发生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学中,我认为学生的经历、体验、感悟尤为重要。我就从这几点谈谈我的想法: 一、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入手 当代小学生处于这个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社会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自己的耳濡目染都会使自己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但都只是一些模糊概念,没有系统性和条理性。所以在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简单知识表象入手,比如

在教学《体积与容积》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哪些物体小?从自己最初的简单认识“大”“小”入手,避免抽象繁杂的概念教学,抓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由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 1、建立清晰地知识表象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把“长方体”“正方体”说成“长方形”“正方形”,往往很难纠正,其实这并不是学生的口误,是学生受到前面所学平面图形的影响,没有真正建构起清晰的立体图形的表象。所以,我觉得此时就应把“点、线、面、体”给学生完整的展示出来,学生形象地看到了点、线、面、体的不同与联系,尤其认识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认识更形象了,从而自然而然地将长方体与长方形区别开来。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应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员”的角色非常重要。教学活动中,应该安排学生有目的、有序的进行观察。比如做实验时,应该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在认识长方体时,对于顶点、面、棱应该学会有序的进行观察,这些观察方法在许多图形与几何的课例中都会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这种观察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就感受到了空间观念的形成。 3、给学生创造更多“动手”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应让学生多一些体验,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分两个层次教学: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

探究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

探究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 七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几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初学者学习起来有时会不适应,觉得很难,甚至中学高部有的学生也觉得学好几何比学好代数难,究其原因在于几何研究的对象、过程、思维方式、语言的表达与代数有较大的区别,并且几何的语言是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抽象提炼而成的,具有概括 性、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好学生几何的“入门”关。下面结合自己的探索实践,谈几点自己粗略的见解和体会。 一、正确理解和掌握好基本概念。 几何概念,文字语言精炼、严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有的概念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学语法和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找出语句中的主干,抓住概念的关键词,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教“两点间的距离”这个概念时,不少学生会理解成“连接两点间的线段”。但如果划分这个概念的句子成分:(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句子的主干为“长度”叫做“距离”,这样浅而易见:“两点间的距离”是“长度”,是一个正数,而不是线段这个图形。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正确理解这个概念了。还有的概念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反例对比,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如图(1), 则正确表达了/ 1与/2是对顶角,图(2)的三个图表示/ 1与/2 不是对顶角。 对于一些相近的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要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教学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时,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教学时可用对比方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更 重要的是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这样就可以排除共同因素的干扰,从而使概念更清晰,理解更深刻。 二、强化“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互化。 几何中常用的“语言”有三种,即“文字语言”,如定义、定理、公理等用“文字”的表达方式;“图形语言”是根据“文字语言”画出图形;“符号语图 (1)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图形与几何教学心得 空间观念是现代人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灵活思维和创造意识的有机组成。为此,新课程实施中,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内容有所增加,素材有所拓宽,特别是增加了平移、旋转、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研究不足,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图形教学中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对此,基于几何图形这些性质,如何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实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特征、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对几何图形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感受平移、变换、对称等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知识。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同时,也要避免对周长、面积等繁杂的计算。总的说来,我认为,几何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生活经验素材,真正地落实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引人教学,效果显著。 二、多样的观察活动,真正地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 观察是小学生利用感观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活动。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离不开观察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的主要方式。 三、简单的几何推理,真正的实现空间观念的发展。 引导小学生进行几何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还节。几何推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活动中:第一:在观察中思考。第二:在对比中判断。第三:在想象进行推理。 四、有效的实验操作,真正地经历数学演绎和论证的过程。 学生的亲手操作实验是最有效果的,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协同参与,空间几何观念真正地形成和巩固。在实验的操作中,学生通过丰富的图形、符号来感知、操作、参与探究活动,初步的产生演绎和论证的演示。 五、图形动态化处理,有利于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图形与几何教学需要进行动态化处理的基本方法是: 1.纯语言文字形式。就是使用描述性语言,对图形的形成过程或变化进行直观描述。 2.纯图形形式。就是使用图形的变化,留下变化的痕迹,只管呈现图形的属性。 3.文字与图形结合。 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应该先想象,再动态演示。基本过程为:观察,想象,表象,画图或运用。 图形动态化处理,有利于形成几何概念,有利于展示图形之间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猜测探索几何图形的属性,有利于学生的基础训练和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几何图形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视野要拓宽到生活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与空间的问题。通过自主的探索,逐步认识几何图形的知识。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学习活动,真正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和图形的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图形与几何知识整理.doc

图形的运动 图形与几何 测量 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认识 1 呈现熟悉实物图,引出4 种立体图形; 一认识图形(一) 2 以列表的方式对4 种立体图形进行辨认区别; 上 1 若干个相同几何体的拼摆; 2 “看谁搭得又高又稳”活动; 例 1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 一认识图形(二) 方形、平行四边形、 下 三角形和圆; 例 2 用同样的图形进行 简单的拼组; 例 3 解决问题:用七巧板 拼指定的图形; 例 1 认识角、角的各部分 的名称; 二角的初步认识 例 3 认识直角; 上 例 5 认识锐角和钝角;

例 6 解决问题; 例 1 辨认从不同位置看 观察物体(一) 到的简单物体的形 状; 例 2 辨认从不同位置看 到的简单几何体的 形状; 例 3 用推理解决简单的 问题; 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例 1 找四边形,感悟四边 上形的特征,有四条边 和四个角; 例 2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 形,了解它们的特 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角的度量 认识角的表示方式;了解直角、平角以及周角的度数; 例2:比较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平行 例 1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 四 与垂和垂直; 上 直例 3 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边 相等; 形和梯形 例 1 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各部分名 平行 称; 四边 例 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形和

例 3 概括梯形的特征,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

梯形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例4认识一些特殊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例1结合生活情境和具体操作活动,抽象概括三角形的 特征;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底和高的含义;学 习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四三角形例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下例3创设具体问题情境,在探索活动中发现“三角形任 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例4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 特征; 例5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例6通过拼、摆、画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 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例7图形的拼组、设计活动; 例1通过观察、操作,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例2通过制作长方体框架抽象概括出长方体长、宽、高 五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概念; 下 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了 解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六圆认识圆以及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圆规画圆; 上知道扇形以及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圆柱: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圆柱,知道圆柱的底面、侧面和 例1 高,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活动感受平面图形与立六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教程

平面几何基础知识教程(圆) 一、几个重要定义 外心:三角形三边中垂线恰好交于一点,此点称为外心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恰好交于一点,此点称为内心 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恰好交于一点,此点称为垂心 凸四边形:四边形的所有对角线都在四边形ABCD内部的四边形称为凸四边形折四边形:有一双对边相交的四边形叫做折四边形(如下图) (折四边形) 二、圆内重要定理: 1.四点共圆 定义:若四边形ABCD的四点同时共于一圆上,则称A,B,C,D四点共圆基本性质:若凸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则其对角互补 证明:略 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存在一点O使OA=OB=OC=OD,则A,B,C,D四点共圆2.定理1:若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互补,则此凸四边形ABCD有一外接圆证明:略 特别地,当凸四边形ABCD中有一双对角都是90度时,此四边形有一外接圆3.视角定理:若折四边形ABCD中,∠=∠ ADB ACB,则A,B,C,D四点共圆

证明:如上图,连CD ,AB ,设AC 与BD 交于点P 因为∠=∠ADB ACB ,所以 180=∠=∠∠=∠∠+∠=∠+∠+∠= ∠+∠+∠=ΔCPB ∽ΔDPA 所以有 再注意到因此Δ∽Δ因此由此(ΔABD 的内角和) 因此A ,B,C,D四点共圆PC PB PD PA CPD BPA CPD BPA PCD PBA BCD BAD BCA PCD BAD BDA PBA BAD 特别地,当∠=∠ADB ACB =90时,四边形ABCD 有一外接圆 2.圆幂定理: 圆幂定理是圆的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的统一形式。 相交弦定理:P 是圆内任一点,过P 作圆的两弦AB ,CD ,则PA PB PC PD ?=? 证明:

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上传: 张云华更新时间:2014-11-13 11:31:51 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通过这个数图就把这个复杂的数量关系,很简明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从这个图本身,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一分钟通知一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否则你算是算不出来,看图就看出来了。 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通知过程很简捷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清楚。 “图形与几何”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新《标准》突出用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设计与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新《标准》在第二学段还增加了知道扇形这一内容。扇形的认识,《大纲》(修订版)教材作为选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认识扇形的要求。 认识扇形在《课标修改稿》中确实没有做要求,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却明确提出了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内容标准,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需要,《课标修订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认识扇形。 简单说对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 对图形的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大小、位置、形状之间关系的认识。

图形与几何知识整理与复习

《图形与几何知识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了解三角形(分类、三边关系、内角和)、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通过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通过操作完成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用操作的方法完成图形的平移、旋转,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图形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第19题。 师问:大家认得“图形王国”当中的这几个成员吗? 师:这几个图形的高你们还会画吗?请大家在课本上把它们的高画出来。 二、复习三角形。 师:大家都把高画好后观察它们的高有什么特点?谁来回忆一下,并说一说我们学习三角形时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说一说(点、边、角)的特征。 生2:角的分类 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60度)。 生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4: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师:三角形的高刚才已经画过,那么任可三角形共有几条高?(一条底只有一条高,所以共3条高)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平行四边形时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1:平行四边行由四条边组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生2:平行四边行相对的角相等。 生3:平行四边行有无数条高。(底和高是对应的) 生4: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行。

论初中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

论初中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 从学习代数转到学习平面几何,产生了三个变化:学习的内容从以“数”为主变为以“形”为主;培养的能力从以“运算”为主变为以“推理”为主;使用的语言从以“代数语言”为主变为以“几何语言”为主。 因此学生在开始学习平面几何时,往往会感到困难。表现在对图形不太熟悉,语言不太习惯,概念不易理解,推理论证更是不易掌握。为了使学生能学好平面几何,抓好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是搞好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的关键。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平面几何的兴趣,是搞好入门教学的前提。 一开始学习平面几何就要让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上好引言课是非常 重要的,要用生动的 语言介绍平面几何 发展的历史,选择一 些有趣的几何问题 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举一些容易产生视 错觉的例子让学生 观察,发现问题(如上图)。还可以介绍平面几何在生产和

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学好平面几何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时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几何图形举一些生活有趣味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还可以设计一些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些内容启发学生自己猜想和探索,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搞好入门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重视几何概念教学是搞好入门教学的关键。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概念多,一下子出来很多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抓好概念教学对于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是至关重要的。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⑴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如点、直线、连结、延长等,只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准确地运用于画图或表述。 ⑵虽有定义但涉及内容较少的概念,如端点、角的边和顶点等,这些概念比较简单,不是教学的重点。 ⑶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概念,既有定义,还有判定定理和性质,如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等,这些概念比较重要,对以后的学习影响较大,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并能正确运用。 ⒉从实例引入,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

《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重难点突破

《整理与复习──图形与几何》重难点突破 一、通过系统整理已学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建议: 1.充分回忆是基础,讨论交流为前提 整套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编排,是按照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呈现。而本节内容是对第一、二学段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系统整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充足的回忆时间。关于这一点,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中尤须重视,以该部分内容例1的第一个问题为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生开始的回忆通常是“点状”的,但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会逐步呈现出“线性”,这是开展后续学习的基础。在以问题形式出现的教材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例2、例4)中,应充分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这一环节可以看作是每个学生单独回忆的知识由“线性”进一步走向丰富的必要前提。 2.适度引导是关键,比较沟通是重点 教师应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适时适度加以引导。仍以“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例1教学来说明,在充分回忆和讨论交流的环节之后提出问题:“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引导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在第一部分内容的例3、例4的教学中,还应特别重视图形之间的比较和沟通,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都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充分理解内在的关系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知识的比较和沟通上,还有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图形的运动”中的例1,教师可结合实例,通过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各自特点的比较说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3.发展能力是方向,构建网络为目的 在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指导方向,结合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培养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出来。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呈现,可以看作三条主线,其后又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种表现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最为突出。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特点,以“树形图”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二、体会和掌握分类、集合、转化、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突破建议: 1.明确重点,合理渗透 以该部分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为载体,重点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应充分结合知识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渗透。例如,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例1充分体现了分类、集合等思想方法;例2中的问题(1)和(5)、例4蕴含着类比的思想;例3和例5是转化这一思想方法的集中体现。在“图形的运动”中,对例1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供现实情境。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小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地学习。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应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记忆教师和书本上的'语言。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三)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位置与顺序一课,结合

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让学生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又如认识物体一课中的练习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四)不断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教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如在观察与测量一课中,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可能不用标准的测量工具,而是用铅笔、绳子作为测量工具,于是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对以上几个要点的把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探索学习。使我明白了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四个知识板块中的第二个版块,主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小学阶段学习空间与图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因为孩子们最先感知的是三维世界,是空间图形。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就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直观图形、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总结 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4个季 1个季度=3个月 1个月=3旬

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 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 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 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过直线上(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五、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有三条高。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 情况)。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图形与几何复习课教案

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等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在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直线、射线、线段与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请同学先回顾一下,这一领域里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尝试分类 ????????????????? ??? ????? ? ??????? ???圆锥 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圆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角形角线段射线直线平面图形、、、:) 、(、、、 今天这节课先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1)学生看投影 提问:你能说出上面的图形是什么吗? (板书: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你能找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吗?想一想怎样清楚地表示出你们归纳整理的内容。 (2)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整理,一人负责记录。

(3)小组汇报。 整理归纳出下面的内容。(见表格) 名称 端点数量 能否度量 直线 无 否 射线 一个 否 线段 两个 能 提问: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联系?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练习 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是直线还是线段?为什么?(线段) ②角的边是直线吗? (不是,是射线) 2、垂线和平行线的整理与复习。 (1)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相交(互相垂直与不垂直);平行。) (2)小组内讨论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平行线,分别画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等的图形。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平行线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在下图中,过点M 作已知直线和垂线和平等线 3.角 (1)复习角的意义 ①画出任意角,指出角的各个部分名称。 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 (2)复习角的大小 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 画图配合说明 ②比较大小 图中∠1和∠2哪个角大,大多少,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3)角的分类。 写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并说出它的度数或范围。 M 边 顶点 边 1 2

图形与几何知识总结

图形与几何知识总结 线和角(1)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2)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1)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c=2(a+b) s=ab 2、正方形(1)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2)计算公式:c=4a s=a3三角形(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

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s=ah2(3)分类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4平行四边形(1)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2)计算公式:s=ah5 梯形(1)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2)公式s=(a+b)h 26、圆(1)圆的认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圆的画法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3)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

最新图形与几何复习课教案设计

图形与几何 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等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在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直线、射线、线段与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请同学先回顾一下,这一领域里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 学生尝试分类 ????????????????????????????????????圆锥 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圆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角形角线段射线直线平面图形、、、:)、(、、、 今天这节课先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二、探究新知 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1)学生看投影 提问:你能说出上面的图形是什么吗? (板书: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你能找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吗?想一想怎样清楚地表示出你们归纳整理的内容。

(2)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整理,一人负责记录。 (3)小组汇报。 整理归纳出下面的内容。(见表格) (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练习 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边是直线还是线段?为什么?(线段) ②角的边是直线吗? (不是,是射线) 2、垂线和平行线的整理与复习。 (1)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相交(互相垂直与不垂直);平行。) (2)小组内讨论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平行线,分别画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等的图形。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平行线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角 (1)复习角的意义 ①画出任意角,指出角的各个部分名称。 M

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面积的初步了解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面积”这一知识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新课标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行物体面的大小比较,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

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二、关注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材中提供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些方法容易被教师们忽视,恰恰是这些细节影响学生最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并不像教材上那样有规则。让学生学会估计的方法更有价值,更能实现学以至用的目标,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形成应用意识 总之,要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重构教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广阔的数学世界中遨游。

六年级数学(上),图形与几何,整理和复习

图形与几何整理和复习 整理教师:刘新民 一、基础知识回顾 (一)位置与方向(二) 1. 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用量角器确定它在什么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用直尺确定图上距离(几个单位长度),最后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上名称。 2. 描述路线图的方法:先按行走路线确定观测点,再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即每走一步,都要说清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多远的距离。 3. 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风向标和单位长度。 (2)确定起点的位置。 (3)从起点出发,根据描述确定方向和距离。每走一段路,都要重新确定观测点。 (二)圆 1. 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2. 圆的特征。 (1)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2 d 。 (2)圆具有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3. 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先把圆规的两脚叉开,定好两脚的距离作为半径。 (2)再把带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 (3)然后把装有铅笔的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明确: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4. 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C 表示。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一般取近似数π≈。 (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 或C=2πr 。 5. 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一般用字母S 表示。 (2)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 2。 6. 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 环=πR 2-πr 2或S=π(R 2-r 2),其中R 是外圆半径,r 是内圆半径。 6. 有关“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问题。 (1 这个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如果圆的半径为r 方形和圆之间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r ×2r -πr 2=(4-π)r 2=r 2。 (2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如果圆的半径为r 方形和圆之间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r 2-2r ×r ÷2=(π-2 )r 2=r 2。 7. 扇形。 (1)弧: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2)扇形: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3)圆心角:由两条半径组成,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4)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有关。 二、例题精讲 例1、在右图中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1)教学楼在大门正北方向300m 处。 (2)食堂在大门西偏北30°方向200m 处。 (3)图书馆在大门东偏北40°方向400m 处。 北

相关主题